“夏侯安,你休想狡辯!”
立於袁譚身側的王修果斷喝道:“那夜你挾持郡守在先,出城之後又懷恨在心,於是罔顧道義的殘忍將其殺害,上百人目睹,由不得你在此抵賴。”
遭人潑了髒水,夏侯安揚鞭指向城樓,語氣惱怒:“你放屁,分明是你與韓苟攛掇,設局陷害本官!”
王修對此冷笑兩聲:“簡直笑話,王某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陷害你來作甚?”
關於這點,夏侯安也很想知道,但從王修嘴裏肯定問不出什麽,所以也就懶得多費唇舌,將手一招,身後的韓苟立馬識趣的催馬上前。
夏侯安問:“王修,可曾認得此人?”
王修起初還沒在意,聽夏侯安這麽一問,定眼看罷,登時眉頭一挑,居然是韓苟這廝!如今他出現在夏侯安身邊,如狗一樣的搖著尾巴,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反水投靠了夏侯安。
韓苟知曉的內情不少,王修心中急轉之後,決定先發製人,當即喝罵起來:“韓苟,汝這貪生怕死之徒,不肯為郡守報仇也就罷了,居然還背主投靠了殺害郡守之賊,虧郡守生前待你不薄,你不思報恩反倒引賊人來此,你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
亂罵之下,韓苟有過短暫的懵圈。
不過在迴過神來以後,他也是憤恨異常,口頭大罵:“王修,汝這狗賊,分明是你殺害的郡守,事後還教唆我陷害都昌令。怎麽,現在不敢認了!”
聽聞此話,城樓上引起一陣騷動,袁譚、沮授也是下意識的瞥向王修。
從見到韓苟出場的那一刻起,王修就料到會有此局麵,但他絲毫不慌,因為僅憑韓苟的口頭指證,根本證明不了什麽,當即反唇相譏:“韓苟,你休要含血噴人,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與夏侯安沆瀣一氣,就想陷害於我!你以為天下之人都是瞎子聾子不成,任你在此顛倒黑白?”
論嘴皮子,十個韓苟也不是王修的對手。
懟他不過的韓苟氣急,隻好搬出老天爺來:“王修,你要真沒做過,敢不敢在此當眾立誓?誰要是殺害了郡守,誰就不得好死!”
王修抬眼皮子瞅了眼天色,見天清氣朗,心中亦是有了底氣,大聲道來:“沒做過的事,我自然不怕。王某在此立誓,倘若是我殺害的郡守,我就被亂刀砍死,死無葬身之地!”
韓苟啞口無言,隻能迴頭求助看向夏侯安,仿佛是在說,這家夥巧舌如簧,還不怕天打雷劈,我是真沒辦法。
而發完誓的王修卻反將一軍,看向韓苟喝道:“韓苟,你敢起誓嗎!”
起初還氣勢十足的韓苟頓時語氣一塞,那夜他從背後捅了孔融一刀,孔融之死,他也算參與其中。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信奉鬼神的漢代,韓苟不敢發這個毒誓。
如果不發誓,輿論就會倒向王修一邊。
此時,夏侯安開口了:“王修,你不說我是殺人兇手嗎?行,我就跟你賭這個咒,誰殺死了孔融,誰就生兒子沒屁眼兒,生女兒萬人艸!”
這個咒誓不可謂不毒。
王修臉上明顯閃過惱怒之色,卻也不能反駁,隻能含恨吃下這個啞巴虧。
僵持不下,誰也證明不了對方就是殺人兇手。
袁譚在城樓喊道:“夏侯安,既然你否認行兇,可敢入城對簿公堂?”
“不敢。”
夏侯安迴答得幹脆。
袁譚哂笑:“怎麽,怕了?”
夏侯安也不怕被人笑話,坦然承認:“我是認慫,不過袁公子既然這麽有種,那就叫王修隨我迴都昌對質如何!”
袁譚看向王修,後者微微擺手。
即便如此,袁譚也不甘示弱與人,於是放聲嗤笑:“你一介小小都昌令,也配與本都督討價還價?”
袁譚用身份欺辱,夏侯安目前自是不能與其相提並論。
不過曹昂卻不能忍,打馬上前,定要替夏侯安出頭,朝城樓望去:“袁顯思,從什麽時候起,你也這般盛氣淩人了?”
見是曹昂,袁譚臉色一喜,高興打起招唿:“曹子修,你怎麽也在此處?”
兩人的父親相交多年,年少時也是出了名的紈絝,成天廝混一起,玩鷹養狗,跑馬鬥雞,據說還合夥搶過別人家的新娘。長至青年,兩人便一同在大將軍何進麾下效力,靈帝時設的西園八校尉,他兩也在其中,一個任中軍校尉,一個任典軍校尉。
後來董卓作亂,曹操矯詔討賊,袁紹在知曉後二話不說立刻響應。
推舉盟主的時候,投票環節,曹操選的也是袁紹。
他們二人,可謂好基友一對。
父輩關係這麽好,作為袁、曹兩家的長子,曹昂和袁譚小時候自然也沒少在一塊兒玩耍。
那時候袁譚總喜歡和曹昂玩兒,曹昂卻不太喜歡這個跟屁蟲,到了少年時,便少有聚在一起。
以前的事情扯來話遠,曹昂如今自然是站在夏侯安這一邊,於是當眾擔保:“殺害孔融者,就是你身旁此人。顯思,聽我一句,把王修交出來。”
袁譚聞言,再次看了身旁王修一眼,仍是選擇拒絕:“子脩,別的事情或許我能依你,此事恕難從命!”
且不論王修是袁氏門生,單憑獻北海的功勞,袁譚就不會把他交出去,否則以後誰還敢主動為袁家效命。
“既是如此,那咱們就別再浪費口水了。”
見曹昂也不好使,夏侯安耐心用完,在城下隨便抱了個拳,山水有相逢,咱們走著瞧!”
說罷,勒轉馬頭,率軍退去。
曹昂遠遠望上一眼城樓,也是跟著勒轉了方向。
有些年月未見,袁譚很想留曹昂敘舊,見到曹昂要走,他急忙伸出手去想要挽留,卻停在了半空。
終究沒有喊出聲來。
王修急道:“大公子,不能就這麽輕易放夏侯安走,他要是走了,將來必成後患,斬草要除根啊!”
對於王修的苦口婆心,這會兒正心情失落的袁譚有些聽不進去。而且在他看來,適才喚夏侯安入城,夏侯安膽怯不敢,袁譚心中便已輕視,這種隻會逞口舌之利、胡亂聒噪的黃毛小兒,有何可懼?
日後尋個由頭,將他攆出北海便是。
歸去途中,枝頭上的秋蟬‘吱吱吱吱’的聒嗓不停。
夏侯安心情不爽。
身後諸將也都是小心翼翼,不敢來觸黴頭。
隻有曹昂多多少少有些安慰的話語。
本來這是奪取北海的大好時機,結果卻是白跑了一趟。
殺害孔融和栽贓自己的主謀就在城頭,卻迫於形勢不能拿他如何,袁譚先行搶占郡城,自己也鬥他不過,隻能忍氣吞聲……
夏侯安心頭窩火至極。
一切都是吃了沒有情報的虧!
立於袁譚身側的王修果斷喝道:“那夜你挾持郡守在先,出城之後又懷恨在心,於是罔顧道義的殘忍將其殺害,上百人目睹,由不得你在此抵賴。”
遭人潑了髒水,夏侯安揚鞭指向城樓,語氣惱怒:“你放屁,分明是你與韓苟攛掇,設局陷害本官!”
王修對此冷笑兩聲:“簡直笑話,王某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陷害你來作甚?”
關於這點,夏侯安也很想知道,但從王修嘴裏肯定問不出什麽,所以也就懶得多費唇舌,將手一招,身後的韓苟立馬識趣的催馬上前。
夏侯安問:“王修,可曾認得此人?”
王修起初還沒在意,聽夏侯安這麽一問,定眼看罷,登時眉頭一挑,居然是韓苟這廝!如今他出現在夏侯安身邊,如狗一樣的搖著尾巴,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反水投靠了夏侯安。
韓苟知曉的內情不少,王修心中急轉之後,決定先發製人,當即喝罵起來:“韓苟,汝這貪生怕死之徒,不肯為郡守報仇也就罷了,居然還背主投靠了殺害郡守之賊,虧郡守生前待你不薄,你不思報恩反倒引賊人來此,你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
亂罵之下,韓苟有過短暫的懵圈。
不過在迴過神來以後,他也是憤恨異常,口頭大罵:“王修,汝這狗賊,分明是你殺害的郡守,事後還教唆我陷害都昌令。怎麽,現在不敢認了!”
聽聞此話,城樓上引起一陣騷動,袁譚、沮授也是下意識的瞥向王修。
從見到韓苟出場的那一刻起,王修就料到會有此局麵,但他絲毫不慌,因為僅憑韓苟的口頭指證,根本證明不了什麽,當即反唇相譏:“韓苟,你休要含血噴人,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與夏侯安沆瀣一氣,就想陷害於我!你以為天下之人都是瞎子聾子不成,任你在此顛倒黑白?”
論嘴皮子,十個韓苟也不是王修的對手。
懟他不過的韓苟氣急,隻好搬出老天爺來:“王修,你要真沒做過,敢不敢在此當眾立誓?誰要是殺害了郡守,誰就不得好死!”
王修抬眼皮子瞅了眼天色,見天清氣朗,心中亦是有了底氣,大聲道來:“沒做過的事,我自然不怕。王某在此立誓,倘若是我殺害的郡守,我就被亂刀砍死,死無葬身之地!”
韓苟啞口無言,隻能迴頭求助看向夏侯安,仿佛是在說,這家夥巧舌如簧,還不怕天打雷劈,我是真沒辦法。
而發完誓的王修卻反將一軍,看向韓苟喝道:“韓苟,你敢起誓嗎!”
起初還氣勢十足的韓苟頓時語氣一塞,那夜他從背後捅了孔融一刀,孔融之死,他也算參與其中。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信奉鬼神的漢代,韓苟不敢發這個毒誓。
如果不發誓,輿論就會倒向王修一邊。
此時,夏侯安開口了:“王修,你不說我是殺人兇手嗎?行,我就跟你賭這個咒,誰殺死了孔融,誰就生兒子沒屁眼兒,生女兒萬人艸!”
這個咒誓不可謂不毒。
王修臉上明顯閃過惱怒之色,卻也不能反駁,隻能含恨吃下這個啞巴虧。
僵持不下,誰也證明不了對方就是殺人兇手。
袁譚在城樓喊道:“夏侯安,既然你否認行兇,可敢入城對簿公堂?”
“不敢。”
夏侯安迴答得幹脆。
袁譚哂笑:“怎麽,怕了?”
夏侯安也不怕被人笑話,坦然承認:“我是認慫,不過袁公子既然這麽有種,那就叫王修隨我迴都昌對質如何!”
袁譚看向王修,後者微微擺手。
即便如此,袁譚也不甘示弱與人,於是放聲嗤笑:“你一介小小都昌令,也配與本都督討價還價?”
袁譚用身份欺辱,夏侯安目前自是不能與其相提並論。
不過曹昂卻不能忍,打馬上前,定要替夏侯安出頭,朝城樓望去:“袁顯思,從什麽時候起,你也這般盛氣淩人了?”
見是曹昂,袁譚臉色一喜,高興打起招唿:“曹子修,你怎麽也在此處?”
兩人的父親相交多年,年少時也是出了名的紈絝,成天廝混一起,玩鷹養狗,跑馬鬥雞,據說還合夥搶過別人家的新娘。長至青年,兩人便一同在大將軍何進麾下效力,靈帝時設的西園八校尉,他兩也在其中,一個任中軍校尉,一個任典軍校尉。
後來董卓作亂,曹操矯詔討賊,袁紹在知曉後二話不說立刻響應。
推舉盟主的時候,投票環節,曹操選的也是袁紹。
他們二人,可謂好基友一對。
父輩關係這麽好,作為袁、曹兩家的長子,曹昂和袁譚小時候自然也沒少在一塊兒玩耍。
那時候袁譚總喜歡和曹昂玩兒,曹昂卻不太喜歡這個跟屁蟲,到了少年時,便少有聚在一起。
以前的事情扯來話遠,曹昂如今自然是站在夏侯安這一邊,於是當眾擔保:“殺害孔融者,就是你身旁此人。顯思,聽我一句,把王修交出來。”
袁譚聞言,再次看了身旁王修一眼,仍是選擇拒絕:“子脩,別的事情或許我能依你,此事恕難從命!”
且不論王修是袁氏門生,單憑獻北海的功勞,袁譚就不會把他交出去,否則以後誰還敢主動為袁家效命。
“既是如此,那咱們就別再浪費口水了。”
見曹昂也不好使,夏侯安耐心用完,在城下隨便抱了個拳,山水有相逢,咱們走著瞧!”
說罷,勒轉馬頭,率軍退去。
曹昂遠遠望上一眼城樓,也是跟著勒轉了方向。
有些年月未見,袁譚很想留曹昂敘舊,見到曹昂要走,他急忙伸出手去想要挽留,卻停在了半空。
終究沒有喊出聲來。
王修急道:“大公子,不能就這麽輕易放夏侯安走,他要是走了,將來必成後患,斬草要除根啊!”
對於王修的苦口婆心,這會兒正心情失落的袁譚有些聽不進去。而且在他看來,適才喚夏侯安入城,夏侯安膽怯不敢,袁譚心中便已輕視,這種隻會逞口舌之利、胡亂聒噪的黃毛小兒,有何可懼?
日後尋個由頭,將他攆出北海便是。
歸去途中,枝頭上的秋蟬‘吱吱吱吱’的聒嗓不停。
夏侯安心情不爽。
身後諸將也都是小心翼翼,不敢來觸黴頭。
隻有曹昂多多少少有些安慰的話語。
本來這是奪取北海的大好時機,結果卻是白跑了一趟。
殺害孔融和栽贓自己的主謀就在城頭,卻迫於形勢不能拿他如何,袁譚先行搶占郡城,自己也鬥他不過,隻能忍氣吞聲……
夏侯安心頭窩火至極。
一切都是吃了沒有情報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