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位置坐下,夏侯安身軀前傾,看向與之對坐的趙昱,以手指輕敲桌麵,打起官腔:“趙別駕,你們這個事情,很難搞啊!”
趙昱聞言微怔,心想你個小癟犢子還要跟我裝腔作勢,但這裏畢竟是曹操的地盤,這小子又是曹操的愛侄,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還要任務在身,遂賠笑說道:“夏侯大人說笑了,一道詔旨便能完成的事情,何來麻煩一說。”
想在我這兒白嫖?
夏侯安擺擺手,故作為難:“趙別駕有所不知,陛下居於東郡不假,但百官如今尚在叛賊之手,地方管理的升降調動,不能沒有天子和人事官員的印綬加蓋,否則就不合規矩了……”
“唔~這倒也是……”
趙昱沉吟一陣,隨口問了句:“既是如此,何不派人去把百官接迴?”
聽得這話,正優哉遊哉的夏侯安猛地一拍大腿,好似恍然醒悟:“哎呀呀,我咋沒想到呢!”
夏侯安的反應在趙昱看來,實在過於誇張,而且這也不是什麽奇思妙計,是個人都能想到的吧?
然後他便看見坐在對麵的小子起身,走到從事王朗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表現得情真意切:“王朗兄,朝堂裏不能沒有百官,你可願去趟長安,將百官接迴?”
王朗楞住了,他不明白夏侯安為何會突然找上自己,正欲開口說話:“我……”
然則夏侯安立馬將其打斷,語氣更咽起來,說得感人至深:“君之大才幹勝我何止百倍,若是前往長安,必能萬無一失!”
“其實……”
王朗試圖開口,卻又立馬遭到沉默:“希望兄能看在漢室江山社稷以及眾萬萬生靈百姓的份上,莫要推辭啊!”
說著,眼前少年還擦起了眼角。
王朗看在眼裏,心中不禁感慨:沒想到,這少年年歲不大,卻也有如此家國情懷,我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隻要大人不棄,我輩自當義不容辭!”
王朗麵向夏侯安拱手,語氣斬釘截鐵。
搞定!
夏侯安心中輕快,表情卻是感激無比:“如此,漢室江山有救,實乃王司徒之功也!”
“王司徒?”
王朗怔了一下,下意識的以為這個‘王司徒’是指的王允,但如此一來,邏輯就有些說不通了。
夏侯安發現口誤,想來是以前管王朗叫‘王司徒’說順口了,於是順勢說道:“我是這麽認為,以兄之才幹,早晚能登上司徒之位。”
王朗心裏蕩起漣漪,他看得出來,夏侯安不是客套,於是心中不由的更多了幾分好感。
咳咳~
見兩人越說越起勁,感覺遭到冷落的趙昱輕咳兩聲,想找些存在感。
而且,這小子似乎搞錯了主次。
此番覲見,他才是主使,王朗隻是陪同,夏侯安卻忽視了自己,一個勁兒的在誇王朗,甚至連三公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這令趙昱恰夠了檸檬。
“趙別駕有話說?”
夏侯安迴頭看去。
趙昱心裏固然有所不滿,卻也不敢公然得罪了這位曹郡守的愛侄,滿臉堆笑的說著:“若是能接迴百官,那州牧的事情……”
夏侯安拍了拍胸膛,很負責的打起包票:“這你放心,隻要百官迴朝,徐州牧的事,簡直小菜一碟。”
“但願如此吧!”
趙昱心裏默默祈禱。
見完了徐州使節,夏侯安迴了趟郡守府。
“如何了?”
曹老板放下手中政務,投來詢問目光。
夏侯安將事情複述一遍。
“王朗,真的能行?”
聽到夏侯安舉薦王朗為使時,曹老板的神色略顯狐疑。
前些時日,李傕派了人來,說是以百官的名義,想讓曹操把天子送還長安,否則的話,他們就要像當年董太師入京勤王一樣,率軍來打東郡。
然則曹老板壓根兒不怵,就怕他們不敢來。
結果,李傕、郭汜果然隻是口嗨了一把,隻顧在關中一帶,燒殺劫掠。
可憐了那些百姓。
麵對老叔的疑惑,夏侯安認真說道:“光有王朗當然不行,須得許以李、郭等人好處,否則這二人未必會放百官離去。”
“比如呢?”曹操接話詢問。
夏侯安直言不諱:“加官晉爵,重賞金銀。”
這是最為實際的好處,也是李傕、郭汜這樣的西涼莽夫,最為喜歡的東西。
曹操卻是不喜,皺眉站起身來:“如此一來,豈不是等於承認了他們攻打長安的合法行為?”
若是如此,不知要遭多少士人謾罵。
忠君為國的王司徒,也就白死了。
見曹操神色不悅,夏侯安也不與其抬杠,反正他隻是給出自己的意見:“凡事有利就有弊,至於如何權衡,這就是老叔你的事情,我就先走了哈……”
說完,夏侯安便溜了。
隻留下曹操一人孤零站在大堂,陷入無盡的沉思之中。
從那以後,夏侯安好些日子沒見著曹操。後來聽說,朝廷派王朗為使,攜帶不少珠寶,動身去往長安。
又過上一段時日,呂布也要走了。
盡管夏侯安再三挽留,呂布仍是去意已決。
在他眼裏,東郡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而且並州軍和東郡兵私下裏發生過數起摩擦,有一次甚至發生火拚,全靠夏侯安從中調解,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何況,他也確實在這裏小住了很長時間。
比起東郡,呂布更想念家鄉,更喜歡在塞外馳騁,縱橫於天地之間。
將呂布送出城外十裏。
前方便是寬闊濁河,渡河以後就是河內,再往北就是並州境內,五原,則在並州最北。
“伯陽,就在這裏止步吧!”
騎著火紅神駒的男人與身旁少年拉開距離。
“大兄,一路保重!”
勒馬停住的夏侯安難掩不舍之情。
旁邊的董白也正與呂玲綺道別,說著貼心話兒。
兩個小姑娘年歲相差不大,好不容易才玩到一塊兒,這會兒就要分別,心中也是萬分不舍。
然則,世間無不散之宴席。
呂玲綺在母親數次的唿喚聲中,依依不舍的上了馬車。
旋即,她又將車簾打開,探出小腦袋,把一直憋在心底沒說的話大喊出來:“伯陽,一定要來並州看我呀!”
“傻姑娘!”
夏侯安揮著手,目送呂布率軍遠去。
起初那會兒,他真的隻是拿呂布當工具人使,然則相處久了,他卻發現,其實呂布才是所有軍閥中,最像‘人’的一個。
日久生情這句話,未必沒有道理。
隊伍漸行漸遠,夏侯安仍舊佇立原地。
他心中想了許多。
當然,最希望的就是呂布平安迴到並州,繼續當他的‘飛將’,再也不要摻和進來,以後得空了,還可以去塞外找他騎馬。
別再有白門樓的悲劇重演。
趙昱聞言微怔,心想你個小癟犢子還要跟我裝腔作勢,但這裏畢竟是曹操的地盤,這小子又是曹操的愛侄,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還要任務在身,遂賠笑說道:“夏侯大人說笑了,一道詔旨便能完成的事情,何來麻煩一說。”
想在我這兒白嫖?
夏侯安擺擺手,故作為難:“趙別駕有所不知,陛下居於東郡不假,但百官如今尚在叛賊之手,地方管理的升降調動,不能沒有天子和人事官員的印綬加蓋,否則就不合規矩了……”
“唔~這倒也是……”
趙昱沉吟一陣,隨口問了句:“既是如此,何不派人去把百官接迴?”
聽得這話,正優哉遊哉的夏侯安猛地一拍大腿,好似恍然醒悟:“哎呀呀,我咋沒想到呢!”
夏侯安的反應在趙昱看來,實在過於誇張,而且這也不是什麽奇思妙計,是個人都能想到的吧?
然後他便看見坐在對麵的小子起身,走到從事王朗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表現得情真意切:“王朗兄,朝堂裏不能沒有百官,你可願去趟長安,將百官接迴?”
王朗楞住了,他不明白夏侯安為何會突然找上自己,正欲開口說話:“我……”
然則夏侯安立馬將其打斷,語氣更咽起來,說得感人至深:“君之大才幹勝我何止百倍,若是前往長安,必能萬無一失!”
“其實……”
王朗試圖開口,卻又立馬遭到沉默:“希望兄能看在漢室江山社稷以及眾萬萬生靈百姓的份上,莫要推辭啊!”
說著,眼前少年還擦起了眼角。
王朗看在眼裏,心中不禁感慨:沒想到,這少年年歲不大,卻也有如此家國情懷,我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隻要大人不棄,我輩自當義不容辭!”
王朗麵向夏侯安拱手,語氣斬釘截鐵。
搞定!
夏侯安心中輕快,表情卻是感激無比:“如此,漢室江山有救,實乃王司徒之功也!”
“王司徒?”
王朗怔了一下,下意識的以為這個‘王司徒’是指的王允,但如此一來,邏輯就有些說不通了。
夏侯安發現口誤,想來是以前管王朗叫‘王司徒’說順口了,於是順勢說道:“我是這麽認為,以兄之才幹,早晚能登上司徒之位。”
王朗心裏蕩起漣漪,他看得出來,夏侯安不是客套,於是心中不由的更多了幾分好感。
咳咳~
見兩人越說越起勁,感覺遭到冷落的趙昱輕咳兩聲,想找些存在感。
而且,這小子似乎搞錯了主次。
此番覲見,他才是主使,王朗隻是陪同,夏侯安卻忽視了自己,一個勁兒的在誇王朗,甚至連三公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這令趙昱恰夠了檸檬。
“趙別駕有話說?”
夏侯安迴頭看去。
趙昱心裏固然有所不滿,卻也不敢公然得罪了這位曹郡守的愛侄,滿臉堆笑的說著:“若是能接迴百官,那州牧的事情……”
夏侯安拍了拍胸膛,很負責的打起包票:“這你放心,隻要百官迴朝,徐州牧的事,簡直小菜一碟。”
“但願如此吧!”
趙昱心裏默默祈禱。
見完了徐州使節,夏侯安迴了趟郡守府。
“如何了?”
曹老板放下手中政務,投來詢問目光。
夏侯安將事情複述一遍。
“王朗,真的能行?”
聽到夏侯安舉薦王朗為使時,曹老板的神色略顯狐疑。
前些時日,李傕派了人來,說是以百官的名義,想讓曹操把天子送還長安,否則的話,他們就要像當年董太師入京勤王一樣,率軍來打東郡。
然則曹老板壓根兒不怵,就怕他們不敢來。
結果,李傕、郭汜果然隻是口嗨了一把,隻顧在關中一帶,燒殺劫掠。
可憐了那些百姓。
麵對老叔的疑惑,夏侯安認真說道:“光有王朗當然不行,須得許以李、郭等人好處,否則這二人未必會放百官離去。”
“比如呢?”曹操接話詢問。
夏侯安直言不諱:“加官晉爵,重賞金銀。”
這是最為實際的好處,也是李傕、郭汜這樣的西涼莽夫,最為喜歡的東西。
曹操卻是不喜,皺眉站起身來:“如此一來,豈不是等於承認了他們攻打長安的合法行為?”
若是如此,不知要遭多少士人謾罵。
忠君為國的王司徒,也就白死了。
見曹操神色不悅,夏侯安也不與其抬杠,反正他隻是給出自己的意見:“凡事有利就有弊,至於如何權衡,這就是老叔你的事情,我就先走了哈……”
說完,夏侯安便溜了。
隻留下曹操一人孤零站在大堂,陷入無盡的沉思之中。
從那以後,夏侯安好些日子沒見著曹操。後來聽說,朝廷派王朗為使,攜帶不少珠寶,動身去往長安。
又過上一段時日,呂布也要走了。
盡管夏侯安再三挽留,呂布仍是去意已決。
在他眼裏,東郡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而且並州軍和東郡兵私下裏發生過數起摩擦,有一次甚至發生火拚,全靠夏侯安從中調解,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何況,他也確實在這裏小住了很長時間。
比起東郡,呂布更想念家鄉,更喜歡在塞外馳騁,縱橫於天地之間。
將呂布送出城外十裏。
前方便是寬闊濁河,渡河以後就是河內,再往北就是並州境內,五原,則在並州最北。
“伯陽,就在這裏止步吧!”
騎著火紅神駒的男人與身旁少年拉開距離。
“大兄,一路保重!”
勒馬停住的夏侯安難掩不舍之情。
旁邊的董白也正與呂玲綺道別,說著貼心話兒。
兩個小姑娘年歲相差不大,好不容易才玩到一塊兒,這會兒就要分別,心中也是萬分不舍。
然則,世間無不散之宴席。
呂玲綺在母親數次的唿喚聲中,依依不舍的上了馬車。
旋即,她又將車簾打開,探出小腦袋,把一直憋在心底沒說的話大喊出來:“伯陽,一定要來並州看我呀!”
“傻姑娘!”
夏侯安揮著手,目送呂布率軍遠去。
起初那會兒,他真的隻是拿呂布當工具人使,然則相處久了,他卻發現,其實呂布才是所有軍閥中,最像‘人’的一個。
日久生情這句話,未必沒有道理。
隊伍漸行漸遠,夏侯安仍舊佇立原地。
他心中想了許多。
當然,最希望的就是呂布平安迴到並州,繼續當他的‘飛將’,再也不要摻和進來,以後得空了,還可以去塞外找他騎馬。
別再有白門樓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