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夏侯安從長安啟程已有數日。
出了弘農郡,往東便是河南尹。
這些時日,不斷有商賈從西邊逃難。
商人重利輕離別,夏侯安從他們口中探來不少情報,誠如李儒所言,王允果然事後翻臉,招至李傕郭汜反叛。
也正如史書記載的那樣,李傕郭汜等叛軍在賈詡的輔助下,聲勢壯大,連破朝廷軍隊,不日就要抵達長安城下。
這些豺狼一入城,好多人都得遭殃。
期間,夏侯安問過李儒有沒有可以改變局勢的策略。
李儒則道:知天易,逆天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夏侯安手下無兵,哦不,有十三個護衛,但這點兒人手,還不夠叛軍塞個牙縫。
至於關東諸侯,即便肯來,也同樣鞭長莫及。
曆史是否會重演?
夏侯安心中沒底,如果李傕郭汜打進長安,那麽皇甫嵩和蔡老頭兒,是否能夠安穩渡過此劫。
還有曹家大公子,這個視父親為榜樣的愣頭青,耳濡目染之下,也是滿腔的忠心報國,他會不會和叛軍拚命?
倘若曹昂死了,迴去怎麽和曹老板交代?
夏侯安想了很多,始終得不到一個想要的答案。
“伯陽,想什麽呢?”
董白掀開車簾,胖貓果果在她懷裏懶散的趴著打盹兒。
盡管一路上夏侯安什麽話也沒說,但她明顯能夠感受得到,夏侯安心事重重,而且在極為努力的抑製著某種情緒。
騎在馬背上的夏侯安側過頭來,看向車廂中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的小姑娘,搖了搖頭,故作沒事的笑了笑:“沒想什麽。”
董白當然不會相信,緬懷說著:“翁翁以前總說,有些事情不做,一輩子都會後悔。”
興許是這兩句話點醒了夏侯安,他將馬韁一扯,胯下馬駒停止行進。
不久,前方開道的護衛隊長蒲陶過來請示:“主公,何事吩咐?”
“我有東西落下了,必須迴去一趟。”
夏侯安如是說著。
他心想,帶上許褚,應該問題不大。
蒲陶似是想到了什麽,當即說道:“主公,我也陪您一起去吧!”
其他護衛也是紛紛表態。
“帶上我吧主公!”
“俺也一樣。”
“主公,算我一個!”
護衛們忠心可嘉,夏侯安卻是搖頭。
此番迴去,純粹就是為了救出皇甫嵩、蔡邕、曹昂。更何況,護衛們要是帶走,誰又留下來保護董白?
“夏侯安,你迴去沒有勝算的!”
李儒潑起冷水,他是有腦子的人。
夏侯安瞥了一眼李儒,知道他說得很對,卻也坦然相告:“去不去救和救不救得了,是兩碼事情。我有時候雖然混賬,但我家老頭子打小就教我,做人當問心無愧。”
李儒對此不敢苟同,搖頭說起他的道理:“何必呢,你是要成大事之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時候,就必須舍棄很多。”
“所以啊,我從來就不是成大事的材料,我隻是想安靜的當條鹹魚而已,可老天爺一直沒有給我機會。”
夏侯安自嘲一笑,如果連對你好的人,你都能見死不救,那和禽獸有何區別?
李儒一時詞窮。
於是夏侯安繼續吩咐眾護衛:“出了弘農,你們繼續往前走。曹孟德在東郡,假如我迴不來……”
夏侯安頓了頓,“你們就去投奔他,他自會善待你們!”
此去兇多吉少,夏侯安心裏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提前安排起‘後事’。
蒲陶等人霎時紅了眼睛,連忙搖頭,聲音都有些哽咽起來,直說:“主公,您一定會平安無事!我們等您迴來!”
得知夏侯安要走,車廂內的貂蟬掀開車簾,美目含憂的輕啟朱唇,囑咐了一句‘郎君小心’。
董白則是直接鑽出身來,手裏握著一個巴掌大小的荷囊,遞給夏侯安,然後兩隻小手輕輕握住夏侯安因練武而變得格外粗糙的右手,閉上眼睛滿是祈禱的說著:“伯陽,這是小時候翁翁送給我的護符,這些年我一直帶在身邊。現在我送給你,你一定要平平安安。”
夏侯安內心有被這善良的小姑娘給打動到,認真點了點頭,接過繡囊,也不打開,直接放進了懷裏。
“許褚,我們走!”
兩人勒馬調頭,迴馳長安。
…………
長安城外,已是兵臨城下。
李傕郭汜率大軍壓境,將長安城所有城門出口,圍得水泄不通。
城內,隻剩兩萬守軍。
李傕一聲令下,麾下部眾發起進攻,準備一舉攻破皇城。
然而關鍵時刻,身為國之太傅的王允親自披甲上陣,督戰城頭,同時放出狠話:想要破城,先從老夫的屍體上踏過去!
眼見滿頭白發的王允都親自上陣了,城內守軍一時間士氣大漲,人人奮勇殺敵,給李傕郭汜的部隊造成了不小傷亡。
強攻數日,竟然未能破城。
城外駐營。
吃了憋虧的李傕從前線退迴,一走進大帳,就扔了頭盔,嘴裏罵罵咧咧:“娘的,這長安城真是塊難啃的骨頭!”
身後,郭汜、張濟、樊綢等將陸續而入。
這幾日他們輪番上陣,幾乎沒給守軍喘息的機會,然則縱使如此,也仍舊沒能攻破長安。
王允這老家夥,真有兩把刷子!
四人各自落座,大灌起涼水。
肥肉就在眼前,隻要攻破城池,擄了天子,他們就可以效仿太師,也給自己封個將軍當當。
然而,王允這個絆腳石是又臭又硬。
加上那個猛地不像人樣的背主之賊呂布,簡直就和噩夢一樣。
郭汜曾在城下搦戰,引來呂布單挑,結果自負勇武的郭某人不到十合,就被方天畫戟刺穿了胸甲,要不是運氣好,差點就當場掛掉。
自此,再也沒人敢提出和呂布單挑的愚蠢建議。
可就這樣退去,四人皆是心有不甘。
進不得進,退不得退,如何是好?
這成了擺在當下最為頭疼的問題。
關鍵時刻,還是賈詡獻策:“諸位將軍,在下以為,想入長安,非是隻有強攻一策。”
李傕等人聞言,皆是眼神一亮,齊齊看向賈詡。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有些瞧不上這個相貌普通的中年文士,那麽在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之後,他們對賈詡已經是徹底的心服口服。
如今聽得賈詡有策,四人皆是放下水碗,拱手請教起來:“先生有何妙計,吾等洗耳恭聽!”
出了弘農郡,往東便是河南尹。
這些時日,不斷有商賈從西邊逃難。
商人重利輕離別,夏侯安從他們口中探來不少情報,誠如李儒所言,王允果然事後翻臉,招至李傕郭汜反叛。
也正如史書記載的那樣,李傕郭汜等叛軍在賈詡的輔助下,聲勢壯大,連破朝廷軍隊,不日就要抵達長安城下。
這些豺狼一入城,好多人都得遭殃。
期間,夏侯安問過李儒有沒有可以改變局勢的策略。
李儒則道:知天易,逆天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夏侯安手下無兵,哦不,有十三個護衛,但這點兒人手,還不夠叛軍塞個牙縫。
至於關東諸侯,即便肯來,也同樣鞭長莫及。
曆史是否會重演?
夏侯安心中沒底,如果李傕郭汜打進長安,那麽皇甫嵩和蔡老頭兒,是否能夠安穩渡過此劫。
還有曹家大公子,這個視父親為榜樣的愣頭青,耳濡目染之下,也是滿腔的忠心報國,他會不會和叛軍拚命?
倘若曹昂死了,迴去怎麽和曹老板交代?
夏侯安想了很多,始終得不到一個想要的答案。
“伯陽,想什麽呢?”
董白掀開車簾,胖貓果果在她懷裏懶散的趴著打盹兒。
盡管一路上夏侯安什麽話也沒說,但她明顯能夠感受得到,夏侯安心事重重,而且在極為努力的抑製著某種情緒。
騎在馬背上的夏侯安側過頭來,看向車廂中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的小姑娘,搖了搖頭,故作沒事的笑了笑:“沒想什麽。”
董白當然不會相信,緬懷說著:“翁翁以前總說,有些事情不做,一輩子都會後悔。”
興許是這兩句話點醒了夏侯安,他將馬韁一扯,胯下馬駒停止行進。
不久,前方開道的護衛隊長蒲陶過來請示:“主公,何事吩咐?”
“我有東西落下了,必須迴去一趟。”
夏侯安如是說著。
他心想,帶上許褚,應該問題不大。
蒲陶似是想到了什麽,當即說道:“主公,我也陪您一起去吧!”
其他護衛也是紛紛表態。
“帶上我吧主公!”
“俺也一樣。”
“主公,算我一個!”
護衛們忠心可嘉,夏侯安卻是搖頭。
此番迴去,純粹就是為了救出皇甫嵩、蔡邕、曹昂。更何況,護衛們要是帶走,誰又留下來保護董白?
“夏侯安,你迴去沒有勝算的!”
李儒潑起冷水,他是有腦子的人。
夏侯安瞥了一眼李儒,知道他說得很對,卻也坦然相告:“去不去救和救不救得了,是兩碼事情。我有時候雖然混賬,但我家老頭子打小就教我,做人當問心無愧。”
李儒對此不敢苟同,搖頭說起他的道理:“何必呢,你是要成大事之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時候,就必須舍棄很多。”
“所以啊,我從來就不是成大事的材料,我隻是想安靜的當條鹹魚而已,可老天爺一直沒有給我機會。”
夏侯安自嘲一笑,如果連對你好的人,你都能見死不救,那和禽獸有何區別?
李儒一時詞窮。
於是夏侯安繼續吩咐眾護衛:“出了弘農,你們繼續往前走。曹孟德在東郡,假如我迴不來……”
夏侯安頓了頓,“你們就去投奔他,他自會善待你們!”
此去兇多吉少,夏侯安心裏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提前安排起‘後事’。
蒲陶等人霎時紅了眼睛,連忙搖頭,聲音都有些哽咽起來,直說:“主公,您一定會平安無事!我們等您迴來!”
得知夏侯安要走,車廂內的貂蟬掀開車簾,美目含憂的輕啟朱唇,囑咐了一句‘郎君小心’。
董白則是直接鑽出身來,手裏握著一個巴掌大小的荷囊,遞給夏侯安,然後兩隻小手輕輕握住夏侯安因練武而變得格外粗糙的右手,閉上眼睛滿是祈禱的說著:“伯陽,這是小時候翁翁送給我的護符,這些年我一直帶在身邊。現在我送給你,你一定要平平安安。”
夏侯安內心有被這善良的小姑娘給打動到,認真點了點頭,接過繡囊,也不打開,直接放進了懷裏。
“許褚,我們走!”
兩人勒馬調頭,迴馳長安。
…………
長安城外,已是兵臨城下。
李傕郭汜率大軍壓境,將長安城所有城門出口,圍得水泄不通。
城內,隻剩兩萬守軍。
李傕一聲令下,麾下部眾發起進攻,準備一舉攻破皇城。
然而關鍵時刻,身為國之太傅的王允親自披甲上陣,督戰城頭,同時放出狠話:想要破城,先從老夫的屍體上踏過去!
眼見滿頭白發的王允都親自上陣了,城內守軍一時間士氣大漲,人人奮勇殺敵,給李傕郭汜的部隊造成了不小傷亡。
強攻數日,竟然未能破城。
城外駐營。
吃了憋虧的李傕從前線退迴,一走進大帳,就扔了頭盔,嘴裏罵罵咧咧:“娘的,這長安城真是塊難啃的骨頭!”
身後,郭汜、張濟、樊綢等將陸續而入。
這幾日他們輪番上陣,幾乎沒給守軍喘息的機會,然則縱使如此,也仍舊沒能攻破長安。
王允這老家夥,真有兩把刷子!
四人各自落座,大灌起涼水。
肥肉就在眼前,隻要攻破城池,擄了天子,他們就可以效仿太師,也給自己封個將軍當當。
然而,王允這個絆腳石是又臭又硬。
加上那個猛地不像人樣的背主之賊呂布,簡直就和噩夢一樣。
郭汜曾在城下搦戰,引來呂布單挑,結果自負勇武的郭某人不到十合,就被方天畫戟刺穿了胸甲,要不是運氣好,差點就當場掛掉。
自此,再也沒人敢提出和呂布單挑的愚蠢建議。
可就這樣退去,四人皆是心有不甘。
進不得進,退不得退,如何是好?
這成了擺在當下最為頭疼的問題。
關鍵時刻,還是賈詡獻策:“諸位將軍,在下以為,想入長安,非是隻有強攻一策。”
李傕等人聞言,皆是眼神一亮,齊齊看向賈詡。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有些瞧不上這個相貌普通的中年文士,那麽在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之後,他們對賈詡已經是徹底的心服口服。
如今聽得賈詡有策,四人皆是放下水碗,拱手請教起來:“先生有何妙計,吾等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