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外,張遼大營中,張遼看著麵前的張魯軍士兵,冷然地問道“閻圃請我去關中一敘?”
那士卒戰戰兢兢地說道“迴張將軍的話,確實是閻功曹說的,請先生入關一敘。”
“將軍,這定然是那閻圃的詭計,你可不能去啊。”郝萌勸說道。
“不錯,隻要孟達那邊成了,陽平關遲早是咱們囊中之物,何必冒這個險呢。”曹性也勸說道。
張遼卻是擺擺手,向那士卒說道“你迴去告訴閻圃先生,我稍後便到。”
“將軍!”曹性、郝萌急道。
張遼喝道“好了,我心意已決,無需再勸,諒他也沒膽子害我。”
那士卒傾佩地看了看張遼一眼,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看著那士卒遠去,張遼眯起眼睛對郝萌、曹性二人說道“閻圃突然邀我入關,定然是出了什麽事,算算日子,孟達那小子也應當進入漢中腹地了,應該是那小子領兵到了陽平關後威脅到了他們,甚至是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郝萌皺了皺眉,說道“就算如此,將軍也不必以身犯險啊。”
張遼卻是傲然道“既然人家都點名要我前去一敘,要是不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想了想,又說道“以一個時辰為限,如果我沒迴來,你就領兵攻城。”
說罷,大喝一聲“來人,為我卸甲。”
陽平關城頭,一身儒衣的閻圃看著張遼軍營中一人一騎脫離大隊人馬直朝關城而來。
正是張遼,見他一身便裝,閻圃一愣,隨即笑著對身邊的楊任、楊昂說道“人言張文遠世間良將,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楊昂卻是略有不服氣,冷哼道“征戰期間居然卸甲,怎配稱為良將。”
閻圃看著他那不服氣的模樣,不由得失笑。
張遼一入關門,邊有人將他引上城門樓。閻圃、楊任、楊昂三人已經在這等他。
“久聞張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張將軍請坐。”閻圃由衷道。
張遼爽朗一笑“先生謬讚了,遼在關中之時就聽人說起漢中第一智者乃是閻先生,今日一見,果然名符其實。”
坐下後,閻圃開口說道“張將軍屯兵在此已有一月了,既不攻城也不撤兵,不知張將軍是為何啊。”
張遼似笑非笑地說道“閻先生,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本將有個問題想向先生請教。”
閻圃眼睛微眯,開口道“將軍請說,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遼嘴角微揚“不知本將的部將孟達可曾照顧得周到?”
楊任、楊昂神色一變,而閻圃則是歎了口氣“看來將軍是胸有成竹啊。”
張遼嗬嗬一笑,說道“先生,二位將軍,張魯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我家主公不但身居高位,而且求賢若渴,以我等區區之人都能封侯拜將,如若先生與二位將軍願來主公麾下效力,主公定然欣喜萬分,重用三位。”
閻圃不置可否的搖搖頭,說道“不知張將軍如若攻破漢中,打算如何處置我家主公?”
張遼搖搖頭說道“先生這是難為我了,這件事我可做不了主,不過主公倒是有令,張太守性命卻是無憂,至於該如何處置,還要看他自己如何抉擇了。”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果張魯識相的話,早點投降,憑借漢中之地和他手上數萬軍隊,少不得是封侯拜將的地位,後半生榮華富貴是跑不了了。
但如果他不識相,頑抗到底的話,指不定得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想到這裏,閻圃更加憂慮。雖是張魯平日裏對於理政而言更喜歡講道,而且不喜歡聽他的正直之言,而喜歡楊鬆的阿諛奉承。
可張魯畢竟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出身寒門,雖然有才,但不得誌,是張魯發掘了他的才能,並且提拔了他,委以重任。
可以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名聲,都是張魯的賞識,如果沒有張魯,也就沒有他的今天。
思慮再三,看了眼楊任、楊昂,閻圃無奈開口道“如果我以陽平關及關中二萬五千大軍降大將軍,不知張將軍能否保證大將軍絕對不能傷害我家主公一族的性命嗎?”
張遼一愣,隨即大喜,他沉聲說道“閻先生,別的我不敢給你保證,如果先生當真以陽平關以及關內二萬五千將士來投,那我家主公定然不會損傷張太守一家分毫,反之還會給他們封侯拜將,張氏一族從此榮華富貴不在話下。”
閻圃沒有說話,而楊任則是眯著眼睛說道“張將軍此話當真?”
張遼嗬嗬一笑,說道“楊家將不信?君不見昔日董卓帳下大將張濟、段煨乎,他二人都是以郡並數萬兵馬而降,現在都是身居高位,且皆封列侯,張濟將軍之子張繡將軍更是大將軍麾下中軍大將,前途不可限量。”
張遼沒有再多說,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隻要閻圃、楊任等人能夠降,那麽一切好說,日後漢中一眾人馬個個都能過上好日子。
但如果他們不識相的話,那就說不準了,指不定就落得個身死族滅,人頭落地的下場。
這邊眾人還在考慮得失,突然城外響起了陣陣戰鼓聲。這鼓聲將陷入沉思的幾人驚醒了。
“怎麽迴事?”楊昂發聲問道。
外邊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大聲稟報道“啟稟軍師、二位將軍,外邊郝萌、曹性二將領著大軍在城下擂鼓列陣,看樣子是要攻城啊。”
閻圃眉頭一皺,似笑非笑地看著張遼“張將軍好手段啊,難不成就不怕我們被逼急了,將將軍拿下,逼迫他們撤兵?”
張遼嘴角微翹,傲然說道“閻先生,來之前我已用主將的身份下令,以郝萌為首,約定好一個時辰為限,如果我不出去,那麽他們就會不顧一切攻城,到時候……”
張遼沒有說完,但在場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閻圃不由得苦笑。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願意歸降大將軍,希望張將軍信守承諾,能保住張氏一族平安。”
張遼爽朗一笑“閻先生、二位楊將軍,你們放心,就算拚了這身爵位也會保證張氏一族安危。”
楊任、閻圃對視一眼,隨後閻圃說道“好,張文遠無雙國士,一諾千金,你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不過當下還請張將軍將麾下大軍撤了吧,以免傷了和氣。”
張遼深深地看了閻圃一眼,隨即轉身出門了。
閻圃看著張遼遠去的背影,長歎一聲“漢中易主矣。”
陽平關外,郝萌看著那緊閉的關門,還有那防備森嚴的城頭,心中默然。
“到時間了嗎?”
身邊的曹性點了點頭,說道“剛到,要再等一會兒嗎?”
郝萌長吸一口氣,說道“不等了,給他們一點壓力,傳令下去,準備攻城。”
曹性不再說話,正打算吩咐傳令兵,身邊傳來郝萌的聲音“等等,門開了。”
曹性轉過頭向關門看去,隻見原本緊閉的關門緩緩地打開,一身便裝的張遼緩緩而出。
“將軍”郝萌、曹性驚喜地喊道。
張遼笑眯眯地走了過來,看著他們那疑惑的眼神,說道“走吧,先迴營再說。”
漢興平元年(194年)十月,漢中太守張魯謀士閻圃、大將楊任、楊昂舉陽平關出降大將軍皇甫堅壽部將張遼,自此漢中一地納入皇甫堅壽手中。
那士卒戰戰兢兢地說道“迴張將軍的話,確實是閻功曹說的,請先生入關一敘。”
“將軍,這定然是那閻圃的詭計,你可不能去啊。”郝萌勸說道。
“不錯,隻要孟達那邊成了,陽平關遲早是咱們囊中之物,何必冒這個險呢。”曹性也勸說道。
張遼卻是擺擺手,向那士卒說道“你迴去告訴閻圃先生,我稍後便到。”
“將軍!”曹性、郝萌急道。
張遼喝道“好了,我心意已決,無需再勸,諒他也沒膽子害我。”
那士卒傾佩地看了看張遼一眼,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看著那士卒遠去,張遼眯起眼睛對郝萌、曹性二人說道“閻圃突然邀我入關,定然是出了什麽事,算算日子,孟達那小子也應當進入漢中腹地了,應該是那小子領兵到了陽平關後威脅到了他們,甚至是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郝萌皺了皺眉,說道“就算如此,將軍也不必以身犯險啊。”
張遼卻是傲然道“既然人家都點名要我前去一敘,要是不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想了想,又說道“以一個時辰為限,如果我沒迴來,你就領兵攻城。”
說罷,大喝一聲“來人,為我卸甲。”
陽平關城頭,一身儒衣的閻圃看著張遼軍營中一人一騎脫離大隊人馬直朝關城而來。
正是張遼,見他一身便裝,閻圃一愣,隨即笑著對身邊的楊任、楊昂說道“人言張文遠世間良將,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楊昂卻是略有不服氣,冷哼道“征戰期間居然卸甲,怎配稱為良將。”
閻圃看著他那不服氣的模樣,不由得失笑。
張遼一入關門,邊有人將他引上城門樓。閻圃、楊任、楊昂三人已經在這等他。
“久聞張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張將軍請坐。”閻圃由衷道。
張遼爽朗一笑“先生謬讚了,遼在關中之時就聽人說起漢中第一智者乃是閻先生,今日一見,果然名符其實。”
坐下後,閻圃開口說道“張將軍屯兵在此已有一月了,既不攻城也不撤兵,不知張將軍是為何啊。”
張遼似笑非笑地說道“閻先生,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本將有個問題想向先生請教。”
閻圃眼睛微眯,開口道“將軍請說,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遼嘴角微揚“不知本將的部將孟達可曾照顧得周到?”
楊任、楊昂神色一變,而閻圃則是歎了口氣“看來將軍是胸有成竹啊。”
張遼嗬嗬一笑,說道“先生,二位將軍,張魯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我家主公不但身居高位,而且求賢若渴,以我等區區之人都能封侯拜將,如若先生與二位將軍願來主公麾下效力,主公定然欣喜萬分,重用三位。”
閻圃不置可否的搖搖頭,說道“不知張將軍如若攻破漢中,打算如何處置我家主公?”
張遼搖搖頭說道“先生這是難為我了,這件事我可做不了主,不過主公倒是有令,張太守性命卻是無憂,至於該如何處置,還要看他自己如何抉擇了。”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果張魯識相的話,早點投降,憑借漢中之地和他手上數萬軍隊,少不得是封侯拜將的地位,後半生榮華富貴是跑不了了。
但如果他不識相,頑抗到底的話,指不定得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想到這裏,閻圃更加憂慮。雖是張魯平日裏對於理政而言更喜歡講道,而且不喜歡聽他的正直之言,而喜歡楊鬆的阿諛奉承。
可張魯畢竟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出身寒門,雖然有才,但不得誌,是張魯發掘了他的才能,並且提拔了他,委以重任。
可以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名聲,都是張魯的賞識,如果沒有張魯,也就沒有他的今天。
思慮再三,看了眼楊任、楊昂,閻圃無奈開口道“如果我以陽平關及關中二萬五千大軍降大將軍,不知張將軍能否保證大將軍絕對不能傷害我家主公一族的性命嗎?”
張遼一愣,隨即大喜,他沉聲說道“閻先生,別的我不敢給你保證,如果先生當真以陽平關以及關內二萬五千將士來投,那我家主公定然不會損傷張太守一家分毫,反之還會給他們封侯拜將,張氏一族從此榮華富貴不在話下。”
閻圃沒有說話,而楊任則是眯著眼睛說道“張將軍此話當真?”
張遼嗬嗬一笑,說道“楊家將不信?君不見昔日董卓帳下大將張濟、段煨乎,他二人都是以郡並數萬兵馬而降,現在都是身居高位,且皆封列侯,張濟將軍之子張繡將軍更是大將軍麾下中軍大將,前途不可限量。”
張遼沒有再多說,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隻要閻圃、楊任等人能夠降,那麽一切好說,日後漢中一眾人馬個個都能過上好日子。
但如果他們不識相的話,那就說不準了,指不定就落得個身死族滅,人頭落地的下場。
這邊眾人還在考慮得失,突然城外響起了陣陣戰鼓聲。這鼓聲將陷入沉思的幾人驚醒了。
“怎麽迴事?”楊昂發聲問道。
外邊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大聲稟報道“啟稟軍師、二位將軍,外邊郝萌、曹性二將領著大軍在城下擂鼓列陣,看樣子是要攻城啊。”
閻圃眉頭一皺,似笑非笑地看著張遼“張將軍好手段啊,難不成就不怕我們被逼急了,將將軍拿下,逼迫他們撤兵?”
張遼嘴角微翹,傲然說道“閻先生,來之前我已用主將的身份下令,以郝萌為首,約定好一個時辰為限,如果我不出去,那麽他們就會不顧一切攻城,到時候……”
張遼沒有說完,但在場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閻圃不由得苦笑。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願意歸降大將軍,希望張將軍信守承諾,能保住張氏一族平安。”
張遼爽朗一笑“閻先生、二位楊將軍,你們放心,就算拚了這身爵位也會保證張氏一族安危。”
楊任、閻圃對視一眼,隨後閻圃說道“好,張文遠無雙國士,一諾千金,你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不過當下還請張將軍將麾下大軍撤了吧,以免傷了和氣。”
張遼深深地看了閻圃一眼,隨即轉身出門了。
閻圃看著張遼遠去的背影,長歎一聲“漢中易主矣。”
陽平關外,郝萌看著那緊閉的關門,還有那防備森嚴的城頭,心中默然。
“到時間了嗎?”
身邊的曹性點了點頭,說道“剛到,要再等一會兒嗎?”
郝萌長吸一口氣,說道“不等了,給他們一點壓力,傳令下去,準備攻城。”
曹性不再說話,正打算吩咐傳令兵,身邊傳來郝萌的聲音“等等,門開了。”
曹性轉過頭向關門看去,隻見原本緊閉的關門緩緩地打開,一身便裝的張遼緩緩而出。
“將軍”郝萌、曹性驚喜地喊道。
張遼笑眯眯地走了過來,看著他們那疑惑的眼神,說道“走吧,先迴營再說。”
漢興平元年(194年)十月,漢中太守張魯謀士閻圃、大將楊任、楊昂舉陽平關出降大將軍皇甫堅壽部將張遼,自此漢中一地納入皇甫堅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