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晶葫蘆光芒萬丈,白光所及之處,無不亮如白晝,似雪似霜,處處盡是白茫茫的一片。
深邃的石洞盡頭,隱隱顯有太極圖形的石壁前,立著二人,一老一少,老人麵上神情悲切,少年臉上疑惑重重。蜷縮在角落中的馬腹不時眨動著慘綠色的大眼睛,望向這裏。
伴隨一聲長長的歎息,老人麵對著山石突兀的石壁,語氣格外沉重的道“當今世人皆言天道門於淩風小子這一代乃是將要超越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在世時的鼎盛時期,其實不然,天道門真正到達巔峰時期的乃是第四代掌門隱真道人執掌的時期,那時的天道門,不僅有隱真道人坐鎮一方,門下更有號稱四仙人的四位德高望重的修道高人,聲震神州八方,這四仙人其中一人便是三明仙劍的第一任持有人青玉道人,另外三人均是與青玉道人同輩的師兄弟,分為青石、青雲、青風三位祖師,這四仙人之名比起當時的隱真道人著實不差上下,然而那段時間,也是天道門最為平靜的一段時間,四代掌門隱真道人不喜鬥爭,不忍去見世間殺戮,是以,隻是一味追尋清心寡欲,潛心修行,起初仍有一些邪魔歪道滋擾天道門,但是無一不都在隱真道人和四仙人的神威下,狼狽而退,不敢再犯我天道門一寸土地,後來,四仙人相繼仙逝,隱真道人也是垂暮之年,那些邪魔歪道便又開始蠢蠢欲動,欲要侵我天道一門,這其中由其以東北鬼門最為猖獗,雖說如此,但是天道門在隱真道人的指揮下每每總能化險為夷,隻不過,那時的隱真道人卻已高壽三百餘歲,乃是天道門曆代在位世間最久的掌門,終於在隱真道人三百一十歲那年,其座下一位修行百年的弟子竟將自然無為法的候正一層參破出來,這實在乃是當時天道門中最為令人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此子天賦可想而知,這名弟子的名字一時之間也在眾多天道弟子中廣為流傳,他便是我的師兄蕭水寒”老人說道這個名字的時候,便連身子也仿佛在輕微的顫抖,語調之中,更是帶著說不出的激動。
隨雲峰早已忘卻了老人剛才對他的冷漠,口中隻是喃喃的念叨著蕭水寒三個字,這個人既然能夠在百年之內參悟自然無為法的最高境界“候正”一層,為什麽他的名諱卻從來沒有被人提及過呢?這樣的人本應該在天道門中被人世代傳誦的。盡管隨雲峰疑惑重重卻還是沒有開口詢問,隻是站在一旁,默默的看著老人。
老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重重的吐出,眼神有意無意的望向洞頂,蒼老的麵孔,布滿皺紋的眼角處晶瑩閃亮,似有什麽東西掛在上麵。
老人稍微平定了下激動的心情,又接著道“那時候,我還是像你一般剛剛初入天道門,也一樣徘徊在初級的入門修行當中,但卻承蒙蕭師兄的多方照顧,點撥,讓我於自然無為法上的修為循序漸進,小有所成,從那時起,我便對蕭師兄敬佩有加,而當時能夠真正參悟透徹候正一層心法的除了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外,便隻有蕭師兄了,縱然如同隱真道人這樣的一代掌門,便是也隻敢說已進入候正一層,卻絕不敢說已完全參透悟徹,蕭師兄的能力可想而知,他也自然而然的被眾人認定是繼四代掌門隱真道人之後的五代掌門的最佳人選,事實上,隱真道人也早就認定了蕭師兄,隻不過,世事多變,任誰也想不到蕭師兄竟會誤入邪途,陷入萬劫不複之中”
老人說到此處已是老淚縱橫,隨雲峰也是聽得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隻得等待老人再度調整好心態之後,繼續聆聽。
老人伸出幹枯的手輕撫著麵前突兀的山石,悠悠的道“蕭師兄的資質與你相比,卻是還要高出你許多,乃是真真正正不出世的修道奇才,莫說百年,便是千年,萬年也未必會出現一個像他這般的資質的天才,隱真道人更是以他為榮,豈料,蕭師兄認為自己在自然無為法上已臻巔峰,再修行下去,也隻是徒勞費時而已,便如他說,既要修真煉道,何必偏偏隻去修習一門心法,天道門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尚且是身兼天道、登仙二門心法,於是,他告別隱真道人,請求隱真道人賜予他十年之限,令其雲遊四方,尋求己道,隱真道人執拗他不過,便也隻好放他去雲遊修行,並與其定下十年之約,無論十年之後,蕭師兄是否另有所成,都一定要迴歸天道門接掌天道門第五代掌門一職,故事若是到此,卻也算是一個美好的結局,但偏偏造化弄人,蕭師兄在雲遊四方之際,竟與東南一方的吟妖閣的妖女相戀,且私自定下終身,這樣的結果無論是正邪兩道都是無法接受的,隱真道人聽聞之後更是氣得病倒榻上,無論是眾位同門長輩還是師兄弟們對蕭師兄都是百般勸解,豈料蕭師兄對那吟妖閣的妖女用情至深,非但不肯聽人勸解,反倒與眾人吵鬧起來,險些便是兵刃相見,後來,眾位師叔伯們用計將那妖女擒來,困在天道門的鎮妖塔中,嚴加看守,以此來要挾蕭師兄與那妖女斷情決義,繼承五代掌門之位,當時,他們以為蕭師兄一定會就範,誰又能夠料到,蕭師兄非但沒有答應諸位師叔伯的要求,反而大鬧天道門,雖說蕭師兄修為時日也隻不過百年而已,但是能夠參悟自然無為法候正一層,也就絕非泛泛之輩了。那一鬧,造成天道門十死百傷,縱然是諸位師叔伯中也有數人重傷,後來還是隱真道人出手,及時製止了這場天道門的悲劇。”
老人講的百轉千迴,隨雲峰聽得驚心動魄,一老一少在這洞中神色都已是一般的嚴肅。
老人停下了摩挲石壁的手,接著講述道“蕭師兄被逼退之後,也是身負重傷,天道門上下皆都以為蕭師兄會命不久矣,孰料,隱真道人在被蕭師兄氣的重病之下又勉強與蕭師兄對抗,縱然在其他師叔伯的輔助下,重傷了蕭師兄,隻是隱真道人本身卻已是氣若遊絲,不久,便就仙逝而去,竟然連立第五代掌門的遺囑都未曾留下,天道門一派乃是占據神州北方的正道大派,怎可一日無主?眾位師叔伯最終商議下,便隻好從我輩之中,尋了一位修為較高的李成師兄繼承了掌門一位,這便是天道門的五代掌門雲中道人,也是現今天道門的掌門淩風道人的師尊,李成師兄修為雖說在眾同輩的天道弟子中屬於佼佼者,但是比起蕭師兄卻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而且,李成師兄心胸似乎有些狹隘,蕭師兄未叛出師門之前,他已因為嫉妒之心便已對蕭師兄充滿了敵意,等到李成師兄繼承了天道門的掌門後,更是大肆下令門下弟子,捕殺蕭師兄,並且揚言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蕭師兄雖說天資極高,修為甚深,原本也是天道門的驕傲,但他那一次為了救出吟妖閣的妖女大鬧天道門,致使門中弟子死傷百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門中弟子領了李成師兄的命令,四處搜索蕭師兄的蹤跡,這一搜便是十年。十年之後的天道門,卻又遭受了一場更大的浩劫,那便是蕭師兄的歸來”
隨雲峰聽得早已入了神,老人也似乎完全投入到了這段悲傷的往事中,慢慢道來“蕭師兄離去的這十年中,除了治療養傷之外,便是在修煉了吟妖閣的邪術,吟妖閣中人善於召喚操縱兇邪異獸,對其有著獨特的法門,蕭師兄在這些法門的基礎上,加以演變改進之後,竟去冒險取了“檮杌(一)taowu”之血,移至本身,讓這上古四兇之一的魔獸的邪力,轉為己用,用來強製提高他的自身力量,目的就隻是為了救出困在鎮妖塔中的妖女,這份用情之深,實在讓人感慨。後來,蕭師兄借著檮杌的魔性邪力,大大提高了自身能力,這一戰比起十年前的那一戰更加悲壯慘烈,但是那檮杌本就是兇獸,其邪性又豈是蕭師兄所能夠掌控的了的呢?最終,蕭師兄便被檮杌吞噬了本性,徹底變成了一個嗜殺屠戮的魔頭,令我天道門中弟子死傷無數,若不是當時天道門的師叔伯們拚盡全力請出了“伏魔鼎”在最後緊要的關頭鎮住了蕭師兄,怕是免不了有更多的同門慘死在蕭師兄之手。再後來,李成師兄嚴令禁止門中弟子將這件關於蕭師兄的天道門內部的醜事宣揚出去,違令者將被終身監禁在天道門的地牢中,所以,漸漸的,蕭水寒這個名字也就這樣的被抹殺在了眾人的記憶中,現如今知道此事的人,天道門中除了淩風小子和我以及那個混小子外,怕早已是無人知曉了。“
(一)《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麵,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與饕餮(taotie),渾沌,窮奇,三獸並稱四兇。
深邃的石洞盡頭,隱隱顯有太極圖形的石壁前,立著二人,一老一少,老人麵上神情悲切,少年臉上疑惑重重。蜷縮在角落中的馬腹不時眨動著慘綠色的大眼睛,望向這裏。
伴隨一聲長長的歎息,老人麵對著山石突兀的石壁,語氣格外沉重的道“當今世人皆言天道門於淩風小子這一代乃是將要超越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在世時的鼎盛時期,其實不然,天道門真正到達巔峰時期的乃是第四代掌門隱真道人執掌的時期,那時的天道門,不僅有隱真道人坐鎮一方,門下更有號稱四仙人的四位德高望重的修道高人,聲震神州八方,這四仙人其中一人便是三明仙劍的第一任持有人青玉道人,另外三人均是與青玉道人同輩的師兄弟,分為青石、青雲、青風三位祖師,這四仙人之名比起當時的隱真道人著實不差上下,然而那段時間,也是天道門最為平靜的一段時間,四代掌門隱真道人不喜鬥爭,不忍去見世間殺戮,是以,隻是一味追尋清心寡欲,潛心修行,起初仍有一些邪魔歪道滋擾天道門,但是無一不都在隱真道人和四仙人的神威下,狼狽而退,不敢再犯我天道門一寸土地,後來,四仙人相繼仙逝,隱真道人也是垂暮之年,那些邪魔歪道便又開始蠢蠢欲動,欲要侵我天道一門,這其中由其以東北鬼門最為猖獗,雖說如此,但是天道門在隱真道人的指揮下每每總能化險為夷,隻不過,那時的隱真道人卻已高壽三百餘歲,乃是天道門曆代在位世間最久的掌門,終於在隱真道人三百一十歲那年,其座下一位修行百年的弟子竟將自然無為法的候正一層參破出來,這實在乃是當時天道門中最為令人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此子天賦可想而知,這名弟子的名字一時之間也在眾多天道弟子中廣為流傳,他便是我的師兄蕭水寒”老人說道這個名字的時候,便連身子也仿佛在輕微的顫抖,語調之中,更是帶著說不出的激動。
隨雲峰早已忘卻了老人剛才對他的冷漠,口中隻是喃喃的念叨著蕭水寒三個字,這個人既然能夠在百年之內參悟自然無為法的最高境界“候正”一層,為什麽他的名諱卻從來沒有被人提及過呢?這樣的人本應該在天道門中被人世代傳誦的。盡管隨雲峰疑惑重重卻還是沒有開口詢問,隻是站在一旁,默默的看著老人。
老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重重的吐出,眼神有意無意的望向洞頂,蒼老的麵孔,布滿皺紋的眼角處晶瑩閃亮,似有什麽東西掛在上麵。
老人稍微平定了下激動的心情,又接著道“那時候,我還是像你一般剛剛初入天道門,也一樣徘徊在初級的入門修行當中,但卻承蒙蕭師兄的多方照顧,點撥,讓我於自然無為法上的修為循序漸進,小有所成,從那時起,我便對蕭師兄敬佩有加,而當時能夠真正參悟透徹候正一層心法的除了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外,便隻有蕭師兄了,縱然如同隱真道人這樣的一代掌門,便是也隻敢說已進入候正一層,卻絕不敢說已完全參透悟徹,蕭師兄的能力可想而知,他也自然而然的被眾人認定是繼四代掌門隱真道人之後的五代掌門的最佳人選,事實上,隱真道人也早就認定了蕭師兄,隻不過,世事多變,任誰也想不到蕭師兄竟會誤入邪途,陷入萬劫不複之中”
老人說到此處已是老淚縱橫,隨雲峰也是聽得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隻得等待老人再度調整好心態之後,繼續聆聽。
老人伸出幹枯的手輕撫著麵前突兀的山石,悠悠的道“蕭師兄的資質與你相比,卻是還要高出你許多,乃是真真正正不出世的修道奇才,莫說百年,便是千年,萬年也未必會出現一個像他這般的資質的天才,隱真道人更是以他為榮,豈料,蕭師兄認為自己在自然無為法上已臻巔峰,再修行下去,也隻是徒勞費時而已,便如他說,既要修真煉道,何必偏偏隻去修習一門心法,天道門創派祖師天玄道人尚且是身兼天道、登仙二門心法,於是,他告別隱真道人,請求隱真道人賜予他十年之限,令其雲遊四方,尋求己道,隱真道人執拗他不過,便也隻好放他去雲遊修行,並與其定下十年之約,無論十年之後,蕭師兄是否另有所成,都一定要迴歸天道門接掌天道門第五代掌門一職,故事若是到此,卻也算是一個美好的結局,但偏偏造化弄人,蕭師兄在雲遊四方之際,竟與東南一方的吟妖閣的妖女相戀,且私自定下終身,這樣的結果無論是正邪兩道都是無法接受的,隱真道人聽聞之後更是氣得病倒榻上,無論是眾位同門長輩還是師兄弟們對蕭師兄都是百般勸解,豈料蕭師兄對那吟妖閣的妖女用情至深,非但不肯聽人勸解,反倒與眾人吵鬧起來,險些便是兵刃相見,後來,眾位師叔伯們用計將那妖女擒來,困在天道門的鎮妖塔中,嚴加看守,以此來要挾蕭師兄與那妖女斷情決義,繼承五代掌門之位,當時,他們以為蕭師兄一定會就範,誰又能夠料到,蕭師兄非但沒有答應諸位師叔伯的要求,反而大鬧天道門,雖說蕭師兄修為時日也隻不過百年而已,但是能夠參悟自然無為法候正一層,也就絕非泛泛之輩了。那一鬧,造成天道門十死百傷,縱然是諸位師叔伯中也有數人重傷,後來還是隱真道人出手,及時製止了這場天道門的悲劇。”
老人講的百轉千迴,隨雲峰聽得驚心動魄,一老一少在這洞中神色都已是一般的嚴肅。
老人停下了摩挲石壁的手,接著講述道“蕭師兄被逼退之後,也是身負重傷,天道門上下皆都以為蕭師兄會命不久矣,孰料,隱真道人在被蕭師兄氣的重病之下又勉強與蕭師兄對抗,縱然在其他師叔伯的輔助下,重傷了蕭師兄,隻是隱真道人本身卻已是氣若遊絲,不久,便就仙逝而去,竟然連立第五代掌門的遺囑都未曾留下,天道門一派乃是占據神州北方的正道大派,怎可一日無主?眾位師叔伯最終商議下,便隻好從我輩之中,尋了一位修為較高的李成師兄繼承了掌門一位,這便是天道門的五代掌門雲中道人,也是現今天道門的掌門淩風道人的師尊,李成師兄修為雖說在眾同輩的天道弟子中屬於佼佼者,但是比起蕭師兄卻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而且,李成師兄心胸似乎有些狹隘,蕭師兄未叛出師門之前,他已因為嫉妒之心便已對蕭師兄充滿了敵意,等到李成師兄繼承了天道門的掌門後,更是大肆下令門下弟子,捕殺蕭師兄,並且揚言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蕭師兄雖說天資極高,修為甚深,原本也是天道門的驕傲,但他那一次為了救出吟妖閣的妖女大鬧天道門,致使門中弟子死傷百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門中弟子領了李成師兄的命令,四處搜索蕭師兄的蹤跡,這一搜便是十年。十年之後的天道門,卻又遭受了一場更大的浩劫,那便是蕭師兄的歸來”
隨雲峰聽得早已入了神,老人也似乎完全投入到了這段悲傷的往事中,慢慢道來“蕭師兄離去的這十年中,除了治療養傷之外,便是在修煉了吟妖閣的邪術,吟妖閣中人善於召喚操縱兇邪異獸,對其有著獨特的法門,蕭師兄在這些法門的基礎上,加以演變改進之後,竟去冒險取了“檮杌(一)taowu”之血,移至本身,讓這上古四兇之一的魔獸的邪力,轉為己用,用來強製提高他的自身力量,目的就隻是為了救出困在鎮妖塔中的妖女,這份用情之深,實在讓人感慨。後來,蕭師兄借著檮杌的魔性邪力,大大提高了自身能力,這一戰比起十年前的那一戰更加悲壯慘烈,但是那檮杌本就是兇獸,其邪性又豈是蕭師兄所能夠掌控的了的呢?最終,蕭師兄便被檮杌吞噬了本性,徹底變成了一個嗜殺屠戮的魔頭,令我天道門中弟子死傷無數,若不是當時天道門的師叔伯們拚盡全力請出了“伏魔鼎”在最後緊要的關頭鎮住了蕭師兄,怕是免不了有更多的同門慘死在蕭師兄之手。再後來,李成師兄嚴令禁止門中弟子將這件關於蕭師兄的天道門內部的醜事宣揚出去,違令者將被終身監禁在天道門的地牢中,所以,漸漸的,蕭水寒這個名字也就這樣的被抹殺在了眾人的記憶中,現如今知道此事的人,天道門中除了淩風小子和我以及那個混小子外,怕早已是無人知曉了。“
(一)《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麵,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與饕餮(taotie),渾沌,窮奇,三獸並稱四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