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呀!再投點票唄!)


    自高承德迴了武安之後,世族們對他的宴請就沒斷過。


    每天不是有人上門拜訪,便是有人於家中設下宴席宴請,可把高承德累得不行。


    不隻是身體疲乏,更多的還是心累。戎馬半生,雖然高承德立下了赫赫威名,可也讓他成了一個純粹的軍人,對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他是很抗拒的。


    可是,人生在世總是要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高承德當然也不例外。


    其他的倒還好,可武安四大族的要求,才是真正讓高承德有些難辦的,而這也恰恰是要讓他做出抉擇的時候。


    可不論高承德如何拒絕,這些人總是有辦法將他綁在一起,絲毫不讓他有掙脫的機會。


    總歸來說,高承德還是世族中人,除非他願意拿自己家族的前程來開玩笑。


    但是,高承德也並沒有直接答應世族這邊,說自己的就一定去燕山郡,而是說一切都依魏侯的安排。


    說到這裏,最讓高承德擔心的事情卻是,自己迴來這些天裏,魏侯居然沒有召見自己。


    這就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高承德猜測極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和各個家族來往的太密切的了。


    要知道,他高承德和伍明炎不一樣,他在世族和寒門之間都是不站隊的,而是堅決的站在魏侯這一邊。


    若是他和世族中人來往過於密切,便難保魏侯不猜忌些什麽,這對高家來說才是真正的麻煩。


    於是在八月初八這天,等了許久都未得國君召見的高承德,便主動向魏侯上奏,要向他報告齊魯戰事的具體情況。


    可惜的是,高承德的上奏沒有被魏侯采納,而是派人告訴他,一切事情都等到初十的大朝會上說。


    這下高承德便不再淡定了,他主動上奏魏侯都不再給他麵子,想必這些天多次和世族接觸,是真的逆了這位君主的心了。


    要知道,魏氏一族的國君從來都不是什麽大度的人,對臣下尤其如此。


    但高承德也無可奈何,隻得老老實實在家等著,但後麵再來的宴請則全被他給迴絕了。


    實際上,此時感到的發愁的絕對不止高承德一人。


    因局麵糜爛心急如焚的世族中人;因高承德迴來,臨時計劃被打亂的魏無忌。


    而除開這些人外,在人們心中無所不能的魏侯,此時也陷入深深的擔憂之中。


    可以說,自他當政以來,局麵就沒有像現在這樣困難過,乃至於在齊魯的勝利都無法讓他感到喜悅。


    西麵秦楚兩國掀起的巨大戰爭,都讓近幾年戰事的不斷的魏國有些喘不上氣來,更何況此時還有北疆的胡人。


    說道胡人,此時的魏侯可以說在心裏將伍明炎罵了幾百次,甚至連殺了這家夥的心思都有。


    魏侯之前也聽說過,伍明炎剛上任嶺北軍中之時,便大幅調換了各軍副將,妄圖以此快速將嶺北大營掌控。


    可卻事與願違,正是因此才讓各軍之間更難協調配合,陳萬雲在時被掩蓋的世族寒門之爭的問題陷於明處。


    這也就導致,嶺北大營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更何況此時的嶺北大營本就是傷了元氣的。


    同時,伍明炎飽受魏侯詬病的,還有他對局勢走向的誤判,未曾料到匈奴人會南下這一點。


    如今,北麵匈奴再度破關,這是在魏侯臉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啊!


    在以往魏國先君中,那裏有人連番被胡人破關過,而且是緊挨著的兩年之間。


    這對自詡為諸國君長的魏侯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而這份怒火無疑將會落在伍明炎頭上。


    其實,最開始魏侯還是對伍明炎抱有一定期待的,他雖是世族聯袂推舉去上位的,但其本身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最後,伍明炎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乃至於在增派了各郡援兵之後,燕山的局勢依舊每況愈下,甚至最新的奏報還說,連靖北城如今都已有胡人騷擾。


    可以說,在增派援兵依舊無法扭轉局勢後,魏侯終於想到了換將的這個法子。


    如果不盡快將匈奴這頭餓狼趕出去,並狠狠的給他一鞭子,那麽這頭餓狼將會把整個燕山,乃至於整個魏國都拖入深淵。


    臨陣換將本是下策,可此時魏侯也已經沒有選擇了。


    但恰恰,究竟換誰上去便又成了一個問題,畢竟換錯了人其引發的後果無疑更嚴重。


    於是,民間對此事的熱議便擺上了魏侯的案頭,魏無忌和高承德這兩人好像就成了唯二的選擇。


    對於自己這位比較能來事的兒子,魏侯其實內心是不想啟用的,這位如今已經位列封君,再有立功的話還拿什麽獎賞?


    難道拿大魏國的太子之位?別說魏侯現在不想立太子,便是要立也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


    其實魏侯這種心思,便是潛意識認為,讓魏無忌上的話趕走匈奴人是不成問題的。


    而當魏侯想到高承德時,則是懷疑這位是否有那個能力,將來勢洶洶的匈奴打敗。


    高承德雖領兵多年,卻是多於齊國對峙,或是看住宋國魯國這些小國家,且多是統帥步卒出戰,騎兵作戰並不是他的強項。


    若是讓高承德前去燕山領兵,且不說襄平大營由誰來接手,要是去了燕山之後這位也如伍明炎一樣,那可就沒法收場了。


    選擇有時候往往真的是最糾結的,這對魏侯來說也是一樣,選錯了的後果即使是貴為國君的他也難以承受的。


    “父侯,若你還在,又該如何抉擇……”幽靜的宮殿內,魏侯端坐案前小聲歎息道。


    這種情形是不多見的,可以說自魏侯繼位的十幾年裏,除開當初變法無疾而終之後,他就再難體會到這種無助和為難的感覺。


    而就在此時,魏侯心裏卻閃過一個名字,同樣讓他猶豫起來。


    “若是重新啟用陳萬雲,不知可否!”魏侯心底暗道。


    陳萬雲能成為他的選項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這人雖在去年被匈奴所敗,可那次卻是匈奴和東胡全部出動,嶺北大營擋不住也不算奇怪。


    這便不能說陳萬雲的能力不行,而是戰之過。


    實際上,陳萬雲多年掌握嶺北大營,對匈奴人的戰法打法最為了解,派他上任也說得過去。


    如今陳萬雲賦閑在家,若是給他這個複出的機會,那麽對方必然知恥而後勇,想必打敗匈奴……


    但想到這裏的時候,魏侯又猶豫了,陳萬雲真的有能力將匈奴人趕走?


    “算了,大朝會時給他的機會,讓他上朝吧!”魏侯歎了口氣道。


    一切,都被放在了大朝會這天,到時候所有的算計和爭議,最後都會有一個定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武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花逐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花逐葉並收藏魏武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