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十六年八月初二,武安。
作為魏國都城所在,武安一向是消息流通迅速的地方。
剛剛傳來的北平關陷落的消息之後,沒到一天時間便傳遍了上層人士,且迅速往下層傳播蔓延。
匈奴在魏人眼中一向都是虎狼之輩,去年入關便讓燕山遭受大難,幸好有武揚君才將這些兇殘之輩全部趕了出去。
現在匈奴人又打了進來,誰又能去抵擋他們?憑吃了敗仗的嶺北大營嗎?
於是,在武安城內一種危機感開始蔓延,而人們對兵敗的伍明炎也大為不滿。
當然了,魏人的危機感嶺北大營兵敗隻是一個引子,更多的還受如今天下大勢的影響。
現在魏國西麵的秦國和楚國,已經和魏軍多次交手,互有勝負。如今的匈奴人人再破關燕山,魏國便是前後受敵之狀。
而去年這時候,雖然秦楚兩國也是咄咄逼人之態,可真正動手的規模可沒有當前這麽大,所有魏人才會隱隱約約有些危機感。
但是,這種危機感也很快被另一個問題壓下去,那就是討論該有誰去燕山收拾殘局。
最開始基本隻有一個觀點,那就是請武揚君出山,重返嶺北大營抗擊匈奴。
可到後來,又有聲音指出,當由一位老將出馬才為穩妥,那麽在齊魯之間屢戰屢勝的高承德便被推上了前台。
這當然是世族安排的戲碼,為的就是給即將班師迴朝的高承德造勢。
於是乎,在誰去燕山收拾殘局的討論中,人選就在高承德和魏無忌兩人之間爭論。
而爭論的熱度最終在今天達到最高,因為今天是高柱國班師迴朝的日子。
和許多人預料中的不一樣,在魯國取得之後,高承德並未跟隨自己的軍隊一切支援秦楚戰線,也沒有坐鎮魯國和襄平郡。
實際上,這已經是三年之後,這位外出征戰的高柱國第一次迴朝。
在魏國權力頂峰的幾人中,高承德可以說是存在感最弱的一位,除了打仗好像就沒有鬧出點其他話題來。
而今天,在某些人的刻意推動下,高承德才突然在武安火了。
雖然高承德是攜大勝而歸,但魏無忌本人的群眾基礎也是不差的,以至於此事到了現在兩種聲音依舊鬥得旗鼓相當。
可是,這畢竟是普通百姓的言論,雖然可以反映一些問題,但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在朝堂諸公。
所以,當百姓們家長裏短念叨軍國大事的時候,此時熱鬧的高府上公卿貴族們也沒閑著。
作為三位柱國將軍之一,高承德的府邸那也是氣派非凡,此時正是張燈結彩。
而高承德的長子高常誠,此時則在府門處迎接賓客,旁邊則是被迫叫來一起的高陽少爺。
“父親,咱家可真是厲害,爺爺才剛迴來,謝、趙、張、王四家都派了人來!”高陽趁著沒人的間隙對自己父親道。
他也是難得正經的感慨一番,為的便是在自己老爹麵前裝裝成熟,然後解除對他的禁足。
可高陽卻不知道,在聽到謝、趙、張、王四家的時候,自己父親眼中卻有一閃而逝的憂慮。
然後,高常誠便對自己兒子問道:“你覺得,這四家找上咱們,是好事?”
高陽頓時感到無語,難道不是這樣嗎?這四家可是比自家更為顯赫的存在,能讓這些人一起登門拜訪,難道還不是好事?
但高陽也不傻,知道自己父親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於是恭謹道:“孩兒愚鈍,還請父親賜教!”
高常誠歎了口氣,隻是道:“有些事情,也該你自己去體會了……為父總不能護你一輩子的!”
見自己父親這個樣子,高陽心裏就更不明白了,好好的班師凱旋的日子,怎麽還傷感上了!
而高常誠則是迴首望向了院牆深處,麻煩也就在哪裏!
是的,在高常誠看來這四家找上來就是一場麻煩,看看伍明炎是怎麽迴事就可以明白。
作為三大柱國之一,現在的伍明炎可不就是在寒門世族爭鬥中,落到了如今這種舉步維艱的境地。
結合著武安如今的輿論,高常誠不用想這些人找上門來的目的是什麽。
…………
內府,剛剛迴來的高承德還未卸下甲胄,便不得不迎接起幾位重要賓客來。
這幾人正是謝、趙、張、王四家的後輩,反正在高承德麵前是這樣的,平日裏這些人都是和高常誠稱兄道弟的。
這裏麵便包括魏夫人的哥哥,謝家家主繼承人謝昌,今日他也是代表四家來說話的。
在先前說了許多客套話,將高承德戰功誇了個天花亂墜之後,謝昌才不經意間道:“伯父可知,如今燕山局勢如何!”
雖然被這些晚輩誇上了天,但這些對高承德來說也是清風拂麵一般,沒有在他心裏泛起絲毫波瀾來。
所以,在被問到燕山的局勢時,高承德還是很清晰的答道:“我聽聞匈奴已經攻入了長城,嶺北大營如今隻能依托城池堅守,想必燕山已是胡人橫行了!”
其實,高承德也能猜到這幾個小悲此行的目的,但規則就是那樣,所以他也隻能配合著演戲。
“是啊,如今燕山軍民困於水火,我等皆是憂心忡忡,恨不得執戈而上以救萬名!”謝昌很是很是傷感道。
而此時,在旁邊聽著的幾人也連連符合,都言自己是如何對燕山局麵感到憂心的。
“幾位賢侄擔憂過甚了吧!我聽聞,就在前兩天君上才發布詔命,讓燕山臨近各郡郡兵出動,且武安大營也有援兵北上!”高承德很是淡定道。
緊接著,便聽他繼續道:“而且,燕山有伍柱國坐鎮,想必匈奴人也翻不起什麽大浪來!”
謝昌看了一眼高承德古井無波一般的臉,心裏暗罵了一聲老狐狸,這是一點不上套的節奏啊!
長久以來,對於高家這種在世族與寒門之爭中兩不相幫的態度,他們這四家就是深有詬病的。
見高承德此時仍是事不關己的樣子,謝昌也失去了拐彎抹角的耐心,而是直接道:“伍柱國如今兵敗,若是伯父能去燕山幫襯著,想必胡人定難作亂!”
高承德不由愣住,就在這幾人都道這位是不是在思考的時候,高承德突然問道:“這是你們的意思,還是你家長輩的意思?”
還沒等這幾人迴答,高承德便繼續道:“若是你家長輩的意思,那麽就讓他們親自來和我談,你們幾個小輩……有些事情做不了主的!”
這話,說得謝昌幾人是啞口無言,高承德這就是典型的耍無賴,有些倚老賣老的意思。
實際上,他們長輩也不是不想來,可他們也是要避嫌的。
若是今日他們四家真正做主的幾位都來了高府,那麽就難保魏侯不會猜忌些什麽,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而高承德也是清楚這一點,才用這話將眼前這幾個小輩堵了迴去。
想和我談事,可以,但得讓你家長輩來。
作為魏國都城所在,武安一向是消息流通迅速的地方。
剛剛傳來的北平關陷落的消息之後,沒到一天時間便傳遍了上層人士,且迅速往下層傳播蔓延。
匈奴在魏人眼中一向都是虎狼之輩,去年入關便讓燕山遭受大難,幸好有武揚君才將這些兇殘之輩全部趕了出去。
現在匈奴人又打了進來,誰又能去抵擋他們?憑吃了敗仗的嶺北大營嗎?
於是,在武安城內一種危機感開始蔓延,而人們對兵敗的伍明炎也大為不滿。
當然了,魏人的危機感嶺北大營兵敗隻是一個引子,更多的還受如今天下大勢的影響。
現在魏國西麵的秦國和楚國,已經和魏軍多次交手,互有勝負。如今的匈奴人人再破關燕山,魏國便是前後受敵之狀。
而去年這時候,雖然秦楚兩國也是咄咄逼人之態,可真正動手的規模可沒有當前這麽大,所有魏人才會隱隱約約有些危機感。
但是,這種危機感也很快被另一個問題壓下去,那就是討論該有誰去燕山收拾殘局。
最開始基本隻有一個觀點,那就是請武揚君出山,重返嶺北大營抗擊匈奴。
可到後來,又有聲音指出,當由一位老將出馬才為穩妥,那麽在齊魯之間屢戰屢勝的高承德便被推上了前台。
這當然是世族安排的戲碼,為的就是給即將班師迴朝的高承德造勢。
於是乎,在誰去燕山收拾殘局的討論中,人選就在高承德和魏無忌兩人之間爭論。
而爭論的熱度最終在今天達到最高,因為今天是高柱國班師迴朝的日子。
和許多人預料中的不一樣,在魯國取得之後,高承德並未跟隨自己的軍隊一切支援秦楚戰線,也沒有坐鎮魯國和襄平郡。
實際上,這已經是三年之後,這位外出征戰的高柱國第一次迴朝。
在魏國權力頂峰的幾人中,高承德可以說是存在感最弱的一位,除了打仗好像就沒有鬧出點其他話題來。
而今天,在某些人的刻意推動下,高承德才突然在武安火了。
雖然高承德是攜大勝而歸,但魏無忌本人的群眾基礎也是不差的,以至於此事到了現在兩種聲音依舊鬥得旗鼓相當。
可是,這畢竟是普通百姓的言論,雖然可以反映一些問題,但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在朝堂諸公。
所以,當百姓們家長裏短念叨軍國大事的時候,此時熱鬧的高府上公卿貴族們也沒閑著。
作為三位柱國將軍之一,高承德的府邸那也是氣派非凡,此時正是張燈結彩。
而高承德的長子高常誠,此時則在府門處迎接賓客,旁邊則是被迫叫來一起的高陽少爺。
“父親,咱家可真是厲害,爺爺才剛迴來,謝、趙、張、王四家都派了人來!”高陽趁著沒人的間隙對自己父親道。
他也是難得正經的感慨一番,為的便是在自己老爹麵前裝裝成熟,然後解除對他的禁足。
可高陽卻不知道,在聽到謝、趙、張、王四家的時候,自己父親眼中卻有一閃而逝的憂慮。
然後,高常誠便對自己兒子問道:“你覺得,這四家找上咱們,是好事?”
高陽頓時感到無語,難道不是這樣嗎?這四家可是比自家更為顯赫的存在,能讓這些人一起登門拜訪,難道還不是好事?
但高陽也不傻,知道自己父親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於是恭謹道:“孩兒愚鈍,還請父親賜教!”
高常誠歎了口氣,隻是道:“有些事情,也該你自己去體會了……為父總不能護你一輩子的!”
見自己父親這個樣子,高陽心裏就更不明白了,好好的班師凱旋的日子,怎麽還傷感上了!
而高常誠則是迴首望向了院牆深處,麻煩也就在哪裏!
是的,在高常誠看來這四家找上來就是一場麻煩,看看伍明炎是怎麽迴事就可以明白。
作為三大柱國之一,現在的伍明炎可不就是在寒門世族爭鬥中,落到了如今這種舉步維艱的境地。
結合著武安如今的輿論,高常誠不用想這些人找上門來的目的是什麽。
…………
內府,剛剛迴來的高承德還未卸下甲胄,便不得不迎接起幾位重要賓客來。
這幾人正是謝、趙、張、王四家的後輩,反正在高承德麵前是這樣的,平日裏這些人都是和高常誠稱兄道弟的。
這裏麵便包括魏夫人的哥哥,謝家家主繼承人謝昌,今日他也是代表四家來說話的。
在先前說了許多客套話,將高承德戰功誇了個天花亂墜之後,謝昌才不經意間道:“伯父可知,如今燕山局勢如何!”
雖然被這些晚輩誇上了天,但這些對高承德來說也是清風拂麵一般,沒有在他心裏泛起絲毫波瀾來。
所以,在被問到燕山的局勢時,高承德還是很清晰的答道:“我聽聞匈奴已經攻入了長城,嶺北大營如今隻能依托城池堅守,想必燕山已是胡人橫行了!”
其實,高承德也能猜到這幾個小悲此行的目的,但規則就是那樣,所以他也隻能配合著演戲。
“是啊,如今燕山軍民困於水火,我等皆是憂心忡忡,恨不得執戈而上以救萬名!”謝昌很是很是傷感道。
而此時,在旁邊聽著的幾人也連連符合,都言自己是如何對燕山局麵感到憂心的。
“幾位賢侄擔憂過甚了吧!我聽聞,就在前兩天君上才發布詔命,讓燕山臨近各郡郡兵出動,且武安大營也有援兵北上!”高承德很是淡定道。
緊接著,便聽他繼續道:“而且,燕山有伍柱國坐鎮,想必匈奴人也翻不起什麽大浪來!”
謝昌看了一眼高承德古井無波一般的臉,心裏暗罵了一聲老狐狸,這是一點不上套的節奏啊!
長久以來,對於高家這種在世族與寒門之爭中兩不相幫的態度,他們這四家就是深有詬病的。
見高承德此時仍是事不關己的樣子,謝昌也失去了拐彎抹角的耐心,而是直接道:“伍柱國如今兵敗,若是伯父能去燕山幫襯著,想必胡人定難作亂!”
高承德不由愣住,就在這幾人都道這位是不是在思考的時候,高承德突然問道:“這是你們的意思,還是你家長輩的意思?”
還沒等這幾人迴答,高承德便繼續道:“若是你家長輩的意思,那麽就讓他們親自來和我談,你們幾個小輩……有些事情做不了主的!”
這話,說得謝昌幾人是啞口無言,高承德這就是典型的耍無賴,有些倚老賣老的意思。
實際上,他們長輩也不是不想來,可他們也是要避嫌的。
若是今日他們四家真正做主的幾位都來了高府,那麽就難保魏侯不會猜忌些什麽,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而高承德也是清楚這一點,才用這話將眼前這幾個小輩堵了迴去。
想和我談事,可以,但得讓你家長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