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興得知潘美率宋軍殺來,暗自慶幸已追備好十八艘大船逃走。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跑到宮中對劉繼興奏道:“啟稟陛下,大事不好!”
劉繼興見小太監滿頭是汗,氣喘籲籲,便知事發不妙,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小太監哆哆嗦嗦答道:“內侍總管太監樂範率大船已經出海。”
劉繼興嚇得癱倒龍椅,口中不住哀道:“宦官負朕!”一時心理沒了主張。
大太監樂範是個貪財之人,幹預朝政,把持朝綱。得知北宋的兵馬即將殺到廣州,南漢亡國在即,心中暗想宋軍討伐的是南漢皇帝,劉繼興逃到南洋宋軍就追到南洋;若是自己摔滿船的美女珠寶逃走。宋軍抓住皇帝,就無心再追自己了。樂範心中詭計想好,還沒等劉繼興等船,便假傳聖旨率領十八條巨船載著已經上船的美女與珠寶提前逃走。
劉繼興萬念俱焚,想再派人追迴,已無能出海的巨船;想抵抗宋軍,南唐不發救兵,自己貽誤戰機,大勢已去。
宮中還有個太監名叫龔澄樞,也是個哄騙皇帝的禍害,不思如何退敵,反而在宮中商量:“北兵此來,主要貪圖我國的財寶,不如把城內庫藏一把火都燒掉,敵人占據空城,必不能久駐,肯定很快就迴軍撤走。”於是,哄著劉繼興找來一幫軍士,縱火焚庫府宮殿,一燃而盡。
潘美率宋軍攻入城中,南漢主劉繼興才玩火夢醒,隻得率眾臣投降。大將高瓊請斬昏君,潘美道:“皇恩浩蕩,姑且押下劉繼興,以顯大宋仁義。”遂將劉繼興宗室及高官九十七人,又下令殺龔澄樞等宦官一百多人。南漢六十州二百四十縣,十日之內紛紛向北宋請降。
南漢主押至京師,趙匡胤貶其為侯, 劉繼興保得一命,謝恩退朝。偏巧太史令薛居正求見。薛居正年近七旬,兩腿已不能下跪,趙匡胤勸道:“老相國年邁,麵君無須大禮,賜坐說話。”
薛居正道:“老臣今年歲已高,難當重任。鳥死返鄉,狐死首丘。懇請陛下,準老臣辭去官職,還鄉故裏。”
趙匡胤道:“朕聞相國在前朝為官,曾監修史書。朕欲為梁、唐、晉、漢、周五朝修著一部史書。教化皇子,借以為鑒。欲請老相國主持監修,卿看如何?”
薛居正一捋白須,抱拳言道:“梁、唐、晉、漢、周五朝連年征戰,編撰成為一部史書,老臣心有餘,隻恐力不足。”
趙匡胤道:“國不可一日無史,君不可一朝無鑒。朕命翰林學士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主修史官,老愛卿為監修,駁正違失,審讀查閱。還望愛卿擔此大任。”
薛居正專於修史,聞聽此言,不由得感激涕零,奏道:“修國史乃正朝綱,利國家之大事。陛下聖明,老臣定當不辭勞苦,修築五朝史書。”
春來秋去,鬥轉星移,編修史書,不做細說。一年六個月之後,薛居正上朝奏道:“陛下當年命老臣編修梁、唐、晉、漢、周五朝國史。老臣曆時一年六個月監修史書,如今五國史書已成,請皇上禦覽。”
趙匡胤大喜:“老相國若不上奏,朕幾乎忘卻此事,快快呈上。”
一起編著的翰林學士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各抱書卷,呈上禦案。趙匡胤打開劄記索引,細細覽讀。
薛居正見趙匡胤翻閱書卷愛不釋手,走道:“陛下興文教,重政史,這五朝史書還請陛下賜名。”
趙匡胤道:“梁、唐、晉、漢、周五朝更替,世代沿襲,朕賜名為《五代史》。”
《五代史》從宋太祖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閏十月甲子日著成呈上,前後隻用了一年半時間。薛居正、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等史官,不辱君命,勤於研修,才著成此書,五代各朝均有實錄,共計一百五十卷。
江南諸州皆已歸宋,唯有南唐占據江東。南唐後主李煜不問朝政,不知軍情,丞相馮延魯又為李煜引薦了四位詩詞高士,這四人是:江夢孫、刁言能、胡則、毛炳。
小周後問馮延魯道:“舉薦四位高士,有何才學?”
馮延魯道:“江夢孫詩有仙境,詞通山水,人稱靈聖人;刁言能詩詞絢麗,文筆壯闊,綽號萬裏雕;胡則點字成金,曲賦精湛,人稱胡之乎;毛炳酒後能詩,醒來載舞,綽號病酒仙。四位詩人,皆是文壇怪才”李煜與小周後大喜,即可傳詔命四位怪才進見。
江夢孫、刁彥能、胡則、毛炳四人上殿,個個長得迂腐窮酸,還有些桀驁不馴。四個詩人分坐兩側,李煜擺下酒宴款待。江夢孫道:“鄙人獻詩一首,為國主助興。”作詩曰:
江南細雨落綠翠,歌舞升平興不寐。
綻開紫紅千千朵,企盼吾主萬萬歲!
李煜聽了大喜:“快為江先生看賞!”
小太監端過一盤金銀,江夢孫謝恩收下。刁言能看了李煜賞賜厚重,趕忙言道:“在下也善詩詞,願為周娘娘獻詩一首。”
小周後聽了心中歡喜,命其誦來。刁言能詩曰:
仙女九天降吉祥,母儀四海幸皇綱。
漢宮飛燕羞無色,王母娘娘幾分像。
小周後聽刁言能把自己比作王母娘娘,更是大喜,又命太監重傷。
胡則見前兩位詩友都得了重賞,羨慕不已,趕忙咬文嚼字也做起詩來,詩曰:
龍兮風兮江山兮,世間興哉心甚怡。
南國煙雨鳥知乎,來日醉酒又何期?
李煜夫婦聞聽大笑,真是個“胡之乎”,滿嘴蹊蹺字,又命人為胡則看賞。小周後問道:“四位先生已有三位作詩,毛先生為何沉默不語?”
江夢孫道:“毛賢弟是個醉中仙,娘娘不賜酒,毛炳怎能賦詩。”周後遂命人賜毛炳好酒。
毛炳生性好酒,一聞宮中佳釀,遂連飲數盞。毛炳醉意大發,搖搖晃晃起身作詞,詞曰:酒禿酒禿,何榮何辱?
但見衣冠成古丘,不見江河變陵穀。
前三位詩人皆誇讚太平,唯有毛炳詩有諷刺,李煜、小周後隻是嘿言不語。這才是:
醉仙酒後吐真言,衣冠將隨古丘寒。
詩情畫意還幾日,遙遙江北烽火天。
後主李煜整日醉生夢死,忽有大將陳喬來報,宋兵會合吳越兵馬,三麵攻南唐。吳越國兵入常州,宋軍主帥曹彬圍潤州,大將潘美率兵搶渡秦淮河。諸路人馬大敗南唐守軍,已合圍金陵。
李煜驚歎:“宋王與我情同手足,怎會犯我南國?”
陳喬奏道:“可點金陵戶口,組成籍兵,拖延時日,等待勤王兵馬。”
丞相馮延魯言道:“臣聞南漢劉繼興歸降北宋,尚不失王侯之位,國主何必與宋軍決一死戰?”
李煜隻求太平苟安,便準奏馮延魯之計,率百官開城投降。大將陳喬氣得怒發衝冠,迴轉府中哭憶林仁肇、潘佑等人,最終自縊而死。李煜同皇族大恨三百餘口押往京師之日,雖是沮喪,卻在舟船之上做下《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曹彬、潘美收複南唐各州郡,越王錢元俶自知中華一統,乃大勢所趨,遂也歸順大宋,舉族入京。大江南北皆為北宋疆域。不到一年,趙匡義已皇太弟之名繼承皇位,改名趙光義,便是宋太宗。趙光義大赦天下,將歸降大宋的降王,各加封賞。南漢王劉繼興為恩赦侯、吳越王錢元俶為忠懿候、南唐後主李煜為違命候,屬朝廷供養,世襲爵位。大宋朝皇恩浩蕩,百姓又得太平。江南久經戰亂,而今已是兵甲入庫,放馬南山。
單說後主李煜,自從的了宋王封賞,與小周後自得其樂。在宮苑之中,吟詩起舞,毫無亡國之悲。
這一日,李煜與小周後正在後花園賞花,忽然有個小廝匆匆來報,說趙光義掌事太監來至府上。李煜正要去迎,掌事太監已邁進花園,手托聖旨。
李煜與小周後率眾家人撩衣裙跪倒聽旨,聞太監讀曰:
“天子詔曰:悉聞李煜之妻周女英飽讀辭賦,才藝俱佳,詔命周女英中秋佳節,入宮陪禦駕賞月觀花,共度佳節,欽賜!”
後主李煜聽罷聖旨,如同五雷轟頂,氣炸肝肺。掌事太監喊了數聲接旨,卻不見李煜答應,撂下聖旨,拂袖而去。
李煜怒罵:“趙光義欺人太甚!大丈夫在世,豈能受奪妻大辱?”
小周後哭得淚流不止,勸道:“此時非彼時,夫君已不是國主,怎好頂撞天子。”
李煜此時才懷念起亡國之恨,又不敢得罪趙光義,隻得等八月十五把小周後送進宮內。原來李煜夫妻恩愛如同佳話,趙光義得知此事,心中生疑。暗想周女英何方神奇女子,竟使李煜樂不思蜀,甘墜情欲。遂傳下詔書命小周後進宮陪王伴駕,使得李煜夫妻人在屋中坐,禍從天上來。
中秋佳節,宮中張燈結彩,宮娥太監個個喜氣洋洋。宋太祖趙光義與晉王趙匡義、城鄉範質、薛居正等人各著盛裝共慶佳節。眾人坐畢,太監來報,後主之妻周女英送至宮中。
薛居正問道:“中秋佳節,陛下為何將李煜之妻詔進宮中。”
趙光義道:“久聞李煜在金陵取了美女大周後,怎知大周後的妹妹更是天姿絕倫,竟把姐姐氣死。這般美人若不能見,豈不遺憾?”
這時,大殿外緩緩走進一女,正是小周後周女英。此番入宮,周女英是濃妝豔抹,容顏照人,再不情願,也得強裝笑臉。趙光義命小周後在左右服侍,一同賞月觀花。周女英又是作詞,又是撫曲,惹得趙光義樂不攏嘴,眾人皆是讚歎小周後才貌,
慶賀已畢,眾臣各自迴府,趙光義命小周後當晚侍寢。周女英麵帶憂愁獨坐內室,趙光義卻先做試探,淩辱調戲。趙光義早知當年花蕊夫人險些刺殺太祖,心中害怕小周後像花蕊夫人一般,拚死保節。怎知小周後生性膽怯,貪圖性命,對趙光義百依百順,做下男女之亂。
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恩愛似水深。次日天明,小周後被送迴府中,一見李煜是痛不欲生,淚流滿麵。李煜自幼生在皇宮內院,哪裏受過這般窩囊氣,卻又無處發怒,獨坐閣樓之上,寫下《子夜歌》詞曰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趙光義見李煜夫婦軟弱可欺,遂命小周後白日濃妝豔抹入宮侍駕,夜晚迴府,夫妻才得團聚。李煜見小周後整日以淚洗麵,滿懷沮喪登樓望月。又做《虞美人》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這首《虞美人》作的精湛,題寫在閣樓牆壁之上,被府上幾個小廝時時傳誦。在朝的文臣也得知《虞美人》手筆不凡,皆有稱讚。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也不知幾時,這首《虞美人》傳到太宗趙光義龍書案上,趙光義看罷這首詞,心中大怒,暗想李煜整日作詞寫詩發些牢騷也便罷了,竟寫詞讓世人傳誦。趙光義心生忌恨,遂下聖旨,賜李煜毒酒自盡。
小周後不知此事,白天侍奉過了趙光義,晚上迴到府上。隻見門院清冷,白綾白幡懸掛四壁。小周後大驚失色,詢問家人,才知李煜已被趙光義賜毒酒自盡。小周後撲在李煜棺柩之上,失聲痛哭。連哭三日,小周後含恨懸梁自盡。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光義親征北漢,攻陷太原。北漢英武皇帝劉繼元,獻城降宋,自此十國滅亡。五代十國分裂中華大地七十二載,一話古國悲風至此而終。正是:
五代梟雄更替,十國諸侯並起。長城內外印鐵蹄,烏雲遮豪氣。
君臣割據斷義,父子眾叛親離。大江南北蕩竹笛,兩岸又歸一。
(全本終)
長篇曆史小說《五代十國》撰稿結束,不少讀者建議應寫一百迴為宜。本人將根據現有92迴版本進行新的章迴修訂,爭取分為100迴。但無論是92迴版本,還是100迴版本,小說內容情節基本不變,隻是對每個章迴的連接處有所改動。最後感謝您的閱讀。
朱長孝
2006年11月25日夜
劉繼興見小太監滿頭是汗,氣喘籲籲,便知事發不妙,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小太監哆哆嗦嗦答道:“內侍總管太監樂範率大船已經出海。”
劉繼興嚇得癱倒龍椅,口中不住哀道:“宦官負朕!”一時心理沒了主張。
大太監樂範是個貪財之人,幹預朝政,把持朝綱。得知北宋的兵馬即將殺到廣州,南漢亡國在即,心中暗想宋軍討伐的是南漢皇帝,劉繼興逃到南洋宋軍就追到南洋;若是自己摔滿船的美女珠寶逃走。宋軍抓住皇帝,就無心再追自己了。樂範心中詭計想好,還沒等劉繼興等船,便假傳聖旨率領十八條巨船載著已經上船的美女與珠寶提前逃走。
劉繼興萬念俱焚,想再派人追迴,已無能出海的巨船;想抵抗宋軍,南唐不發救兵,自己貽誤戰機,大勢已去。
宮中還有個太監名叫龔澄樞,也是個哄騙皇帝的禍害,不思如何退敵,反而在宮中商量:“北兵此來,主要貪圖我國的財寶,不如把城內庫藏一把火都燒掉,敵人占據空城,必不能久駐,肯定很快就迴軍撤走。”於是,哄著劉繼興找來一幫軍士,縱火焚庫府宮殿,一燃而盡。
潘美率宋軍攻入城中,南漢主劉繼興才玩火夢醒,隻得率眾臣投降。大將高瓊請斬昏君,潘美道:“皇恩浩蕩,姑且押下劉繼興,以顯大宋仁義。”遂將劉繼興宗室及高官九十七人,又下令殺龔澄樞等宦官一百多人。南漢六十州二百四十縣,十日之內紛紛向北宋請降。
南漢主押至京師,趙匡胤貶其為侯, 劉繼興保得一命,謝恩退朝。偏巧太史令薛居正求見。薛居正年近七旬,兩腿已不能下跪,趙匡胤勸道:“老相國年邁,麵君無須大禮,賜坐說話。”
薛居正道:“老臣今年歲已高,難當重任。鳥死返鄉,狐死首丘。懇請陛下,準老臣辭去官職,還鄉故裏。”
趙匡胤道:“朕聞相國在前朝為官,曾監修史書。朕欲為梁、唐、晉、漢、周五朝修著一部史書。教化皇子,借以為鑒。欲請老相國主持監修,卿看如何?”
薛居正一捋白須,抱拳言道:“梁、唐、晉、漢、周五朝連年征戰,編撰成為一部史書,老臣心有餘,隻恐力不足。”
趙匡胤道:“國不可一日無史,君不可一朝無鑒。朕命翰林學士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主修史官,老愛卿為監修,駁正違失,審讀查閱。還望愛卿擔此大任。”
薛居正專於修史,聞聽此言,不由得感激涕零,奏道:“修國史乃正朝綱,利國家之大事。陛下聖明,老臣定當不辭勞苦,修築五朝史書。”
春來秋去,鬥轉星移,編修史書,不做細說。一年六個月之後,薛居正上朝奏道:“陛下當年命老臣編修梁、唐、晉、漢、周五朝國史。老臣曆時一年六個月監修史書,如今五國史書已成,請皇上禦覽。”
趙匡胤大喜:“老相國若不上奏,朕幾乎忘卻此事,快快呈上。”
一起編著的翰林學士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各抱書卷,呈上禦案。趙匡胤打開劄記索引,細細覽讀。
薛居正見趙匡胤翻閱書卷愛不釋手,走道:“陛下興文教,重政史,這五朝史書還請陛下賜名。”
趙匡胤道:“梁、唐、晉、漢、周五朝更替,世代沿襲,朕賜名為《五代史》。”
《五代史》從宋太祖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閏十月甲子日著成呈上,前後隻用了一年半時間。薛居正、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等史官,不辱君命,勤於研修,才著成此書,五代各朝均有實錄,共計一百五十卷。
江南諸州皆已歸宋,唯有南唐占據江東。南唐後主李煜不問朝政,不知軍情,丞相馮延魯又為李煜引薦了四位詩詞高士,這四人是:江夢孫、刁言能、胡則、毛炳。
小周後問馮延魯道:“舉薦四位高士,有何才學?”
馮延魯道:“江夢孫詩有仙境,詞通山水,人稱靈聖人;刁言能詩詞絢麗,文筆壯闊,綽號萬裏雕;胡則點字成金,曲賦精湛,人稱胡之乎;毛炳酒後能詩,醒來載舞,綽號病酒仙。四位詩人,皆是文壇怪才”李煜與小周後大喜,即可傳詔命四位怪才進見。
江夢孫、刁彥能、胡則、毛炳四人上殿,個個長得迂腐窮酸,還有些桀驁不馴。四個詩人分坐兩側,李煜擺下酒宴款待。江夢孫道:“鄙人獻詩一首,為國主助興。”作詩曰:
江南細雨落綠翠,歌舞升平興不寐。
綻開紫紅千千朵,企盼吾主萬萬歲!
李煜聽了大喜:“快為江先生看賞!”
小太監端過一盤金銀,江夢孫謝恩收下。刁言能看了李煜賞賜厚重,趕忙言道:“在下也善詩詞,願為周娘娘獻詩一首。”
小周後聽了心中歡喜,命其誦來。刁言能詩曰:
仙女九天降吉祥,母儀四海幸皇綱。
漢宮飛燕羞無色,王母娘娘幾分像。
小周後聽刁言能把自己比作王母娘娘,更是大喜,又命太監重傷。
胡則見前兩位詩友都得了重賞,羨慕不已,趕忙咬文嚼字也做起詩來,詩曰:
龍兮風兮江山兮,世間興哉心甚怡。
南國煙雨鳥知乎,來日醉酒又何期?
李煜夫婦聞聽大笑,真是個“胡之乎”,滿嘴蹊蹺字,又命人為胡則看賞。小周後問道:“四位先生已有三位作詩,毛先生為何沉默不語?”
江夢孫道:“毛賢弟是個醉中仙,娘娘不賜酒,毛炳怎能賦詩。”周後遂命人賜毛炳好酒。
毛炳生性好酒,一聞宮中佳釀,遂連飲數盞。毛炳醉意大發,搖搖晃晃起身作詞,詞曰:酒禿酒禿,何榮何辱?
但見衣冠成古丘,不見江河變陵穀。
前三位詩人皆誇讚太平,唯有毛炳詩有諷刺,李煜、小周後隻是嘿言不語。這才是:
醉仙酒後吐真言,衣冠將隨古丘寒。
詩情畫意還幾日,遙遙江北烽火天。
後主李煜整日醉生夢死,忽有大將陳喬來報,宋兵會合吳越兵馬,三麵攻南唐。吳越國兵入常州,宋軍主帥曹彬圍潤州,大將潘美率兵搶渡秦淮河。諸路人馬大敗南唐守軍,已合圍金陵。
李煜驚歎:“宋王與我情同手足,怎會犯我南國?”
陳喬奏道:“可點金陵戶口,組成籍兵,拖延時日,等待勤王兵馬。”
丞相馮延魯言道:“臣聞南漢劉繼興歸降北宋,尚不失王侯之位,國主何必與宋軍決一死戰?”
李煜隻求太平苟安,便準奏馮延魯之計,率百官開城投降。大將陳喬氣得怒發衝冠,迴轉府中哭憶林仁肇、潘佑等人,最終自縊而死。李煜同皇族大恨三百餘口押往京師之日,雖是沮喪,卻在舟船之上做下《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曹彬、潘美收複南唐各州郡,越王錢元俶自知中華一統,乃大勢所趨,遂也歸順大宋,舉族入京。大江南北皆為北宋疆域。不到一年,趙匡義已皇太弟之名繼承皇位,改名趙光義,便是宋太宗。趙光義大赦天下,將歸降大宋的降王,各加封賞。南漢王劉繼興為恩赦侯、吳越王錢元俶為忠懿候、南唐後主李煜為違命候,屬朝廷供養,世襲爵位。大宋朝皇恩浩蕩,百姓又得太平。江南久經戰亂,而今已是兵甲入庫,放馬南山。
單說後主李煜,自從的了宋王封賞,與小周後自得其樂。在宮苑之中,吟詩起舞,毫無亡國之悲。
這一日,李煜與小周後正在後花園賞花,忽然有個小廝匆匆來報,說趙光義掌事太監來至府上。李煜正要去迎,掌事太監已邁進花園,手托聖旨。
李煜與小周後率眾家人撩衣裙跪倒聽旨,聞太監讀曰:
“天子詔曰:悉聞李煜之妻周女英飽讀辭賦,才藝俱佳,詔命周女英中秋佳節,入宮陪禦駕賞月觀花,共度佳節,欽賜!”
後主李煜聽罷聖旨,如同五雷轟頂,氣炸肝肺。掌事太監喊了數聲接旨,卻不見李煜答應,撂下聖旨,拂袖而去。
李煜怒罵:“趙光義欺人太甚!大丈夫在世,豈能受奪妻大辱?”
小周後哭得淚流不止,勸道:“此時非彼時,夫君已不是國主,怎好頂撞天子。”
李煜此時才懷念起亡國之恨,又不敢得罪趙光義,隻得等八月十五把小周後送進宮內。原來李煜夫妻恩愛如同佳話,趙光義得知此事,心中生疑。暗想周女英何方神奇女子,竟使李煜樂不思蜀,甘墜情欲。遂傳下詔書命小周後進宮陪王伴駕,使得李煜夫妻人在屋中坐,禍從天上來。
中秋佳節,宮中張燈結彩,宮娥太監個個喜氣洋洋。宋太祖趙光義與晉王趙匡義、城鄉範質、薛居正等人各著盛裝共慶佳節。眾人坐畢,太監來報,後主之妻周女英送至宮中。
薛居正問道:“中秋佳節,陛下為何將李煜之妻詔進宮中。”
趙光義道:“久聞李煜在金陵取了美女大周後,怎知大周後的妹妹更是天姿絕倫,竟把姐姐氣死。這般美人若不能見,豈不遺憾?”
這時,大殿外緩緩走進一女,正是小周後周女英。此番入宮,周女英是濃妝豔抹,容顏照人,再不情願,也得強裝笑臉。趙光義命小周後在左右服侍,一同賞月觀花。周女英又是作詞,又是撫曲,惹得趙光義樂不攏嘴,眾人皆是讚歎小周後才貌,
慶賀已畢,眾臣各自迴府,趙光義命小周後當晚侍寢。周女英麵帶憂愁獨坐內室,趙光義卻先做試探,淩辱調戲。趙光義早知當年花蕊夫人險些刺殺太祖,心中害怕小周後像花蕊夫人一般,拚死保節。怎知小周後生性膽怯,貪圖性命,對趙光義百依百順,做下男女之亂。
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恩愛似水深。次日天明,小周後被送迴府中,一見李煜是痛不欲生,淚流滿麵。李煜自幼生在皇宮內院,哪裏受過這般窩囊氣,卻又無處發怒,獨坐閣樓之上,寫下《子夜歌》詞曰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趙光義見李煜夫婦軟弱可欺,遂命小周後白日濃妝豔抹入宮侍駕,夜晚迴府,夫妻才得團聚。李煜見小周後整日以淚洗麵,滿懷沮喪登樓望月。又做《虞美人》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這首《虞美人》作的精湛,題寫在閣樓牆壁之上,被府上幾個小廝時時傳誦。在朝的文臣也得知《虞美人》手筆不凡,皆有稱讚。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也不知幾時,這首《虞美人》傳到太宗趙光義龍書案上,趙光義看罷這首詞,心中大怒,暗想李煜整日作詞寫詩發些牢騷也便罷了,竟寫詞讓世人傳誦。趙光義心生忌恨,遂下聖旨,賜李煜毒酒自盡。
小周後不知此事,白天侍奉過了趙光義,晚上迴到府上。隻見門院清冷,白綾白幡懸掛四壁。小周後大驚失色,詢問家人,才知李煜已被趙光義賜毒酒自盡。小周後撲在李煜棺柩之上,失聲痛哭。連哭三日,小周後含恨懸梁自盡。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光義親征北漢,攻陷太原。北漢英武皇帝劉繼元,獻城降宋,自此十國滅亡。五代十國分裂中華大地七十二載,一話古國悲風至此而終。正是:
五代梟雄更替,十國諸侯並起。長城內外印鐵蹄,烏雲遮豪氣。
君臣割據斷義,父子眾叛親離。大江南北蕩竹笛,兩岸又歸一。
(全本終)
長篇曆史小說《五代十國》撰稿結束,不少讀者建議應寫一百迴為宜。本人將根據現有92迴版本進行新的章迴修訂,爭取分為100迴。但無論是92迴版本,還是100迴版本,小說內容情節基本不變,隻是對每個章迴的連接處有所改動。最後感謝您的閱讀。
朱長孝
2006年11月2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