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眾人的議論還是很有意思的,聽一聽也無妨,李承乾下旨讓欽陵掃大街之後,便早早地下朝。


    今日的早朝結束之後,眾人皆是神色輕鬆地走出了太極殿。


    褚遂良感覺從一年的忙碌中終於脫身了,先是看了看走在前頭的趙國公,而後又看向一旁的於誌寧,道:“沒想到陛下真的讓欽陵掃朱雀大街。”


    於誌寧迴道:“住在長安城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人手掃大街。”


    “還以為會像阿史那思摩在長安封個將軍,讓他養馬。”


    於誌寧又反問道:“不然,你以為呢?”


    褚遂良感慨著,道:“也對,軍中也不缺馬夫。”


    “陛下所做的這些事都是為了控製鬆讚幹布與祿東讚,為的是得到吐蕃。”


    褚遂良抬首感慨道:“於尚書是希望鬆讚幹布能夠親手將吐蕃交給大唐來統治?”


    兩人說著話,許敬宗走了上來道:“吐蕃會是大唐的。”


    兩人齊齊作揖道:“許尚書。”


    許敬宗也行禮道:“於尚書,褚尚書。”


    兵部尚書於誌寧,民部尚書褚遂良,禮部尚書許敬宗,三位尚書走在一起,低聲議論著。


    而在另一頭,吏部尚書馬周與狄知遜說著話,道:“劉德威如今還是刑部尚書,可如今他親下揚州,刑部的許多事都要你來安排。”


    如今的刑部尚書一職空懸,讓狄知遜暫代刑部尚書的職權,當然了官位上依舊不在尚書之列,隻有等劉德威忙完揚州的事,順利告老之後,他才算是真正意義上,位列尚書。


    除卻工部尚書徐孝德依舊很忙之外,其餘眾人都還算是清閑。


    現在關中的工匠越來越多,有建不完的房子,有修不完的路,一邊還要在關中繼續植樹造林,下朝之後他還要急匆匆地去京兆府商議。


    朝中六部尚書之列都換了新人,自從房相告老,鄭公過世,除了中書省的班底還保留著以前的舊人,朝中六部已都是陛下信重的臣子。


    從貞觀年間到乾慶年間,權力的過渡很是平順,這也是因陛下還是太子時就常年監理國事,如今登基後,也順利地將班底構建好了。


    朝中能有這種局麵,少不了現在的輔政大臣長孫無忌的安排。


    其實長孫無忌對褚遂良是頗為不滿意的,對許敬宗也是頗有意見的,更不要說能力平平,才能並不驚豔的徐孝德任職工部尚書,對此人也不甚滿意。


    可這些人選就是長孫無忌親自安排在朝中的位置,並且還是他與陛下商議過的。


    下了早朝之後,李承乾就留下了舅舅與英公在新殿內用著飯食。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三五個菜色道:“宮裏的飯菜簡單了一些,朕釣兩條大魚,讓人烤了一條,煎了一條。”


    長孫無忌拿起筷子嚐了一口道:“嗯,宮裏的手藝還是一樣的好。”


    李承乾又給英公夾了一些菠菜,道:“聽東陽說過,英公要多吃一些素菜,平日裏少用酒肉。”


    李績點著頭,捧著碗,道:“謝陛下。”


    李承乾又給趙國公盛了一碗魚湯道:“其實登基以來,朕已很少做飯了。”


    飯桌上的氣氛很好,君臣三人都沒有議論國事而是說起了家常。


    十一月的揚州,天空陰沉沉的,這裏是揚州的江都,也就是當年宇文化及在這裏發動兵馬,殺了隋煬帝的地方。


    身為前隋的舊人,劉德威到了這裏之後,便十分感慨。


    此刻,他坐在揚州刺史的官衙內,其實在來揚州之前還去一趟河北,當崇文館開設到河北之後,那裏的一切都變得很好。


    劉德威又一次寫了奏章讓人將奏章送去朝中,希望朝中可以將崇文館開設到揚州來。


    這一次,朝中的刑部尚書親自來揚州,不得不說現在的皇帝對揚州以及江左各地的重視。


    奏章剛寫完,卻聽到了官衙外的驚唿聲。


    再抬頭看去,劉德威見到了提著幾顆人頭而來的李義府。


    人頭沒有再滴血了,像是砍下來之後已過了一段時日,已不新鮮的模樣。


    李義府將幾顆人頭放在桌上,道:“下官去了一趟靈隱寺,殺了幾個人。”


    劉德威驚疑道:“你不必將人頭帶來的。”


    “不帶人頭不能體現律法之森嚴,不能震懾四方。”


    “這是誰的人頭。”


    李義府道:“王家家主的人頭,還有謝家的幾個,都是他們家族中的長輩與重要人物。”


    看這幾顆人頭的年紀都很大了,應該的確是家族中的長輩。


    李義府從懷中拿出奏章道:“這是名冊,拿下了三百餘人,還有一些鹽戶,還望過目。”


    在揚州的這些時日,劉德威不是沒有聽說過李義府在揚州做的事,他殺的人很多,各地有亂象都是他親自去鎮壓的。


    在劉德威看來李義府就是一個失控的人,他從下揚州開始就失控了。


    見對方還在看著名冊,李義府就坐到一旁,脫下了帶血的外袍。


    劉德威道:“你不該這麽殺人的,要是殺錯了該如何是好。”


    “不會殺錯的。”李義府搖頭道:“我每去一個地方都會讓人喬裝打扮,詢問鄉裏,確認對方的確是兼並土地,或者是危害鄉裏的人物,這才會動手拿人。”


    劉德威接著道:“那之後的事,你又是如何安排的。”


    李義府又道:“我將這些反民犯官的田畝收繳了,查沒了他們的家財,又將田畝與鹽場賣給了鄉裏,如此一來鄉民是從官府手中買到的田畝,事後如果還有餘孽想要報複,也報複不到鄉民身上,都衝著某家來,是官府賣給鄉民的。”


    話語頓了頓,他又道:“一畝地給十錢,我李義府樂善好施。”


    劉德威目光還在名冊上記錄,如果李義府此次去江都是為了給他自己謀利,劉德威自然也會砍了他。


    刑部砍人與禦史砍人是兩迴事,禦史拿人砍人需要講究一個罪證,刑部可以先砍人再問罪狀。


    劉德威有些慶幸,但又道:“你這麽做,對你以後不好。”


    李義府笑道:“有什麽不好,我殺的都是該死的人。”


    劉德威搖頭道:“你這樣殺人,往後在朝中人人都會忌憚你,如此你將會很難在朝中立足的。”


    李義府對劉尚書的這番話沒放在心上。


    劉德威隻是這樣說,畢竟他也聽說李義府從小時候過得很不好,不論是借讀還是來科舉的路上,他自小就受盡了世家子弟的欺淩。


    這是他以前的經曆,這孩子眼中沒有憐憫。


    李義府是禦史台的官吏,不是刑部的官吏,劉德威隻能給他幾句忠告,但他行事如何與刑部無關。


    再者說,李義府有他自己的經曆,他又不是小孩子,他的行為到頭來也是他自己的事。


    “老夫聽聞你一直照顧著一戶母子。”


    “那孩子是駱賓王,是某家的學生。”


    “你可不要帶著孩子去殺人。”


    “自然是不會的。”


    劉德威頷首,又提筆在李義府遞交的名冊上寫著批注。


    狄仁傑與李治,李慎已成為了刑部尚書劉德威的好幫手,他們可不是李義府那樣殺人了事。


    狄仁傑與李治還要幫助刑部治理這裏,收拾後事,其中包括重新劃分田畝,收繳家產,重新設置集市。


    當冬季的雪花飄來,江南也入冬了,而在這個冬天,對江左的中古門閥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季。


    秦淮烏衣巷,這裏是一座夫子廟,上官儀帶著一百名禦史與三千兵馬,將一個個的人犯押在了夫子廟前。


    上官儀比之李義府仁慈得多,除了一些就地反抗之人殺了,其餘的都被押送去了長安城。


    上官儀站在夫子廟前,對眾人道:“我等禦史奉陛下旨意,清查田畝隱戶,從未有過要清理世家之意,我們所拿的皆是犯人,與爾等無關。”


    一戶戶的高門大院被官兵闖入,一應的家產被抄沒。


    為了裝下這些金銀與玉璧,或者是綢緞,馬車不夠用了,便連夜造馬車。


    誰能想到這些門閥竟然富得不可理喻,足夠朝中發起十餘次東征了。


    忙完手頭上的事,又有不少從各地而來的鄉民前來告狀,但凡涉及賦稅與田畝,隱戶之事,皆可報之禦史。


    不論是農戶,黔首,哪怕是一介家仆都可以狀告自己的主家,隻要查問罪證坐實,禦史就會將人犯拿下。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告狀,上官儀無奈之下,又隻能分出數十人的禦史去各地辦事。


    深夜,上官儀走入了烏衣巷,來這裏也想感受著當年王羲之在這裏的底蘊。


    但底蘊都已不在了,上官儀也沒心思欣賞王羲之的真跡,隻能搖頭歎息。


    乾慶二年,十二月的隆冬時節,很多人小看了這一次朝中清查田畝,清查隱戶的官吏。


    朝中的意誌之堅定,清查之力度,殺人之多,抓人之多,是幾百年來都未曾見過的。


    王謝兩家從此凋敝了,留在中原的世家再也不會如當年那樣,未來的數十年內,世家再也不會威脅到皇權了。


    或許數十年之後,當支教在中原各地擴散之後,再也不會有人記得,當年的世家是什麽模樣的。


    上官儀從一旁的禦史手中拿過了族譜,低聲問道:“這是王謝兩家的族譜嗎?”


    “是的。”


    上官儀點頭翻看著。


    那位較為年輕的禦史道:“有人說是當年世家各地沒有聽從太上皇的禁婚旨意,現在的新帝來報複了,為了一道旨意,皇帝就來江南殺這麽多人,會有後人記恨的。”


    上官儀輕笑道:“可笑,可悲。”


    幾個禦史點燃了火盆,是呀,到現在還有人覺得是當年的世家不願意聽從貞觀一朝的禁婚旨意。


    若這一次的清查隻是為了李唐與世家的舊怨,那未免太可笑了,可笑的是他們的心思狹隘,可笑的是他們看不明白大局,以及現在那位陛下的意誌。


    皇帝的意誌是堅定的,即便是這一次之後,往後還會有很多次這樣的事。


    上官儀心知,所謂監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百年來的長久之計,會持續很多很多年。


    言罷,上官儀走到一處高台上,在這裏匯集著鄉民不計其數。


    當著數以千計的農戶,家仆,鄉民的麵前,他將一卷卷的族譜丟入火盆中,從此烏衣巷就隻剩下了烏衣巷,再無王謝世家。


    當族譜丟入火盆中燒毀,高台的後方,傳來了哭泣聲,那是世家子弟與世家長輩的哭泣。


    身前還有鄉民們與眾多家仆的歡唿聲,從此他們有了自己耕種的田地,能夠做他們自己想做的經營,朝中給了他們許多好處。


    歡唿聲與身後的哭嚎聲匯聚在一起,上官儀的神色平靜,目光看著火焰吞噬了族譜,而後一片片灰燼從火焰中飄出來,飄散在空中,這就像是一棵倒下的大樹,它的枯木會滋養大地,會讓大地上重新長出新芽。


    這個龐大的帝國需要這樣的養分,來讓這個帝國更加地強盛。


    讓皇帝的權力再也不局限於廟堂,皇帝要的是整個天下,而不是所謂一把椅子。


    讓朝堂的意誌能夠傳遞到這個天下的每個角落。


    上官儀不知道未來會怎麽樣,但現在他所做的事,是為了這個帝國的強盛。


    其實李義府的事比他累得多,因李義府需要奔赴各地,而他隻是將秦淮查了。


    也是在這個十二月,當上官儀聽說了吳王李恪在山東各地又殺了不少人。


    上官儀來到江南的一處地方,他在這裏給梁祝立了一塊石碑。


    在這個故事中,在那個兩晉的亂世下,梁祝這一對可憐人是不是真的存在,猶未可知。


    但他們的故事值得讓人動容,上官儀在江南尋遍了許多地方,都未發現梁祝其人,無奈隻能在此地立碑。


    那是一個向世道不公地發出呐喊的故事,哪怕梁祝的喊聲很低微,至少他們喊出來了。


    上官儀站在石碑前沉默了良久。


    當年那個寄人籬下,幾近輾轉地又委曲求全的上官儀不在了,現在的上官儀是有著一腔熱血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九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九文並收藏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