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早已過去,老天爺依然噴著火熱的氣息,空氣悶熱且黏黏潮潮,讓人極不舒服。皇宮因是新建,樹木並不鬱蒼茂盛,熾烈的陽光毫無遮掩地投射下來,愈發讓人覺得燥熱。


    在沒有外人打攪的情況下,馬秀英是絕對不會穿戴厚重繁瑣的皇後常服,隻著一身尋常婦人的羅衫,躲在通風的廡房裏,靠在軟榻上靜靜聽遜影誦讀史書。一盞茶、一本書再偶爾打個盹就是她下午最好的消遣。


    可惜今天好景不長,遜影泡上的茶水還未放涼,就有宮人通傳,宋濂求見。


    一般情況下,外臣不得出入後宮,因宋濂負責教導太子學習和操辦太子大婚之事,朱元璋準其宮中行走。


    馬秀英叫人領宋濂進殿,自己換了燕居冠服,款款而出,“叫宋學士久等了,此為何事而來?”


    宋濂頭戴烏紗帽、身穿麒麟袍,許是走的匆忙,烏紗帽略微歪斜,露出半白的發髻。大紅色的袍子貼在身上隱隱滲出一些汗跡,上麵還沾了幾片落葉。胡須也不似以往那般整潔柔順,而是粘成一小撮一小撮的。他見到馬秀英,仿佛鬆了一口氣,佝僂的身子立刻挺直,跪下說道:“請皇後娘娘救救費將軍和周將軍。”


    “發生了什麽事?”馬秀英見他神色焦急,滿頭大汗,急忙讓宮人扶他起身看座,端來茶水。


    宋濂哪有心情品茶,站起來也不坐椅子,急促地說道:“今日朝堂上費將軍、周將軍頂撞皇上,斥責皇上處事不公,皇上勃然大怒,當場庭杖了兩位將軍。兩位將軍不服,再次觸怒皇上,皇上已命人押解兩位將軍迴府閉門反思。老師怕皇上一時衝動,造成不可控製的局麵,特讓學生來請皇後娘娘勸勸皇上。”


    “後宮不得幹政,本宮不方便出麵啊。”馬秀英略顯為難。本以為宋濂是為朱標的事來,沒想到居然是為朝堂之事。上次她幫湯和求情已是冒了極大的風險,還被朱元璋晾了幾個時辰才得以覲見可見朱元璋不願讓她幹涉政事的決心。為了此事,郭惠還差點陷害她和湯和,說實話,她如今一點也不想趟這些渾水了。


    宋濂愁眉蹙額,再三作揖,“現在百官風聲鶴唳,人心浮動,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下去,恐會動搖我朝根本。隻有皇後娘娘的話皇上才能聽進去,請皇後娘娘毋拘小節,以社稷江山為重。”


    “你且把事情詳細說一遍,我們再想想對策。”馬秀英微微沉吟,還是決定幫忙,事關大明社稷,袖手旁觀不是她的本性,她不知情還罷,別人都求到麵前了她實在無法做到無動於衷。


    宋濂歎了口氣,清瘦的臉上露出愁苦惆悵的神色,“今日朝堂上,皇上任命了六部官員……”


    原來江山初定,朱元璋一方麵整飭吏治,恢複經濟生產,一方麵繼續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他深知打江山靠武將,治天下靠文臣,又恐武將功高震主,有心想把兵權從那些身經百戰的功臣手裏收迴來。隻因北方還沒有平定,南方也還有別的起義軍作亂,一時不便撤兵,隻好一直拖著,但漸漸在朝堂上開始重文輕武。


    處置徐達嫡妻張氏和降爵湯和就是朱元璋準備動武將的征兆,此舉引起了武將的惶恐和不滿,武將不甘坐以待斃,紛紛奔走唿應,攻訐文官。


    武將功臣大多是跟隨朱元璋最早打天下的淮西人,胡惟庸趁機拉攏了不少淮西武將,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眾臣經常與江南文官在朝堂發生爭執,兩個派係的鬥爭越來越激烈。


    前麵就說過,文武官員相互彈劾的奏折在禦書房堆成了山,朱元璋將這些奏折留中不發,下旨封常遇春女兒為太子妃,就在武將以為他有心和武將集團拉攏關係的時候他又封太常寺卿呂本的女兒為太子良娣。這一手平衡之術沒玩好,文官心安了,武將反而更憤怒,有些將領索性消極應戰。


    朱元璋的性格是吃軟不吃硬,武將越是這樣,他越生氣,警告訓斥了一批消極應戰的將領。譬如到西北招降元軍殘部無功而返的費聚和安撫蘇州府軍民卻無所作為的陸仲亨,甚至貶降了一些武將的職位。


    周德興,鄭遇春與費聚、陸仲亨等人都是十多年的老友,見好友被訓的訓、貶的貶,心中不服,當時就想找朱元璋討個說法,好不容易被湯和勸住。


    事態並沒有就此平息。到了八月中旬,中書省奏請設吏、戶、禮、兵、刑的、工六部,部設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


    朱元璋準其奏,在奉天殿召見了群臣,商議六部所應掌管的事情,設中書總領六部,並在群臣中挑選官員任命六部官員,於今日宣布官職。


    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決策,壞就壞在朱元璋任命的六部官員大多為文職官員,武將寥寥可數,尤其是兵部也被他安插了不少文官,導致武將的憤懣不平終於爆發出來。


    因為就在去年八月初,徐達率大軍攻陷大都,趕跑元順帝,滅了元朝,可以說武將在此戰役中豐功偉績。豈料朱元璋在任命六部官員時明顯的偏頗和封賞不公,頓時猶如一盆冰水將熱情高漲的武將淋了個透心涼。


    積怨已久的武將當庭喧嘩,性情剛直的費聚與周德興直言朱元璋不公,是否鳥盡弓藏。


    此言觸犯了朱元璋的忌諱,他頓時惱羞成怒,下令庭杖兩人。


    兩人不服提出辭官,言語頗為激烈。


    朱元璋不甘被威脅,先發難扒去兩人官服,責令兩人閉門反思。


    其他官員為兩位將軍求情也被朱元璋駁迴。兔死狐悲,群臣雖不敢多說,難免生出一絲異心,感慨自己以後的命運。


    下了朝,胡惟庸故意引導不敢指責朱元璋的淮西武將把矛頭指向江南文官,遷怒於對方。


    眾武將把文官團團圍住,痛罵他們蠱惑朱元璋,如果不是在皇宮,恐怕這些人都拳頭相向了。可是雖然沒有動手,彼此已有水火不容的趨勢。劉基擔心長此以往,君臣不和,百官傾軋,影響朝廷穩定,故而特叫宋濂前來求助馬秀英化解這段積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小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小霓並收藏後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