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用鄙視的目光打量張子明,他想不通朱文正怎麽會派這樣一個膽小如鼠並且賣主求榮的家夥出來,信使不應該都是最值得信賴的人嗎?但這都不重要,隻有攻下洪都才是實在的,當即不再廢話,叫人把張子明押到城下,喊朱文正前來答話。
滿地的殘骸斷肢,撕裂的戰旗,半毀的城牆,用無數柵欄填堵的破城門……張子明看到洪都已經麵目全非,將士們卻依然浴血堅守,不由熱淚盈眶。他從洪都到應天府再折迴來前前後後耗時半個月,途中一直都在擔心時間來不及,洪都不保。所以迴程他才故意自投羅網,利用陳友諒求勝的心理,讓陳友諒主動把他送到洪都城下勸降。
當然勸降朱文正是不可能的,他要利用這個時機鼓舞戰友們的信心。縱然他知道自己一旦不聽從陳友諒的安排馬上就會人頭落地,但這又怎麽樣呢?作為戰士他沒有辜負朱文正的期望!作為影衛他沒有辜負馬秀英的期望!我以我血薦洪都!這就夠了!
他最後留戀地看了洪都城牆一眼,對著被眾將士簇擁的朱文正高聲喊道:“大都督,屬下幸不辱命!你一定要堅守此城,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
“給我殺了他!全體進攻洪都!”陳友諒做夢也想不到,張子明居然敢陰奉陽違,不由怒火中燒。他覺得自己今年一定衝撞了什麽神靈,被朱元璋戲耍,被朱文正戲耍,現在連一個小兵都敢戲耍自己。他氣急敗壞地拔出長劍狠狠刺進張子明的心窩,並且發泄般的使勁在張子明的身體亂砍亂劈。
張子明麵對城牆轟然倒下,眼神漸漸黯淡無光,臉上卻掛著勝利的喜悅,隻剩一個漆黑的後腦勺無聲地嘲笑著陳友諒。
“陳友諒,你不得好死!”朱文正雙手握拳,仰天長嘯。張子明陪著他走過多少成長之路,兩人的感情勝似兄弟,可是他現在隻能眼睜睜看著張子明的屍體被人踐踏卻毫無辦法。
“大都督節哀,張千戶用他的性命換來如此重要的情報,我們一定不能讓他白白犧牲。”眾將領慌忙拉住他,生怕他做出什麽失去理智的行為。
朱文正抹掉眼淚,一字一句哽咽道:“諸將聽令,誓死堅守到援軍到來!”
“是!屬下誓死堅守!”將領們用敬佩的眼神注視著早已沒有氣息的張子明,這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守城的信心還有震撼。他用生命捍衛著洪都的安危,決不能讓他的鮮血白流!
士氣空前高漲,麵對漢軍的進攻,洪都軍悍不畏死,沒有武器就用木棍,沒有木棍就用牙齒,許多人都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和敵人奮勇作戰,即使手斷腳殘也要拉著敵人一同摔下城牆。
看著這些瘋狂的洪都軍,漢軍莫不感到膽寒。
陳友諒見狀,不禁歎道:“朱元璋座下猛將如雲,竟還有朱文正此等軍事奇才和張子明此等忠勇之士,若能效力於朕,勢必如虎添翼!”
士氣已跌,他隻好再次鳴金收兵,等部隊恢複士氣才做進攻。
張子明的犧牲很快傳迴馬秀英的耳朵,她沒有料到張子明會采取這種決絕的方式傳遞消息。但是張子明的犧牲沒有白費,洪都守將在他的激勵下眾誌成城、同仇敵愾,打退了陳友諒一次次猛烈的進攻。
馬秀英不能再讓朱文正等下去,她無法想象彈盡糧絕的朱文正繼續苦守一個月會是什麽結果。當朱元璋晚上迴府的時候,她不顧一切把朱元璋拉到房間,苦苦哀求:“國公請你快發兵救援洪都,文正就要堅持不住了。你不要怪我多事,文正是我的孩子,我放心不下,派了人去洪都打聽情況,才知洪都早就彈盡糧絕,陳友諒這次竟然帶了近百萬大軍攻打洪都,文正能堅守到現在已經是莫大的奇跡了。”
朱元璋也收到洪都城危的情報,他猶豫不決,現在正和張士誠作戰,如果抽軍,怕是兩頭都無法兼顧。
馬秀英掩麵痛哭,“張子明為了把你的命令傳遞給文正,寧願在城下受戳;洪都將士為了守住城池,已經犧牲大半,你怎麽能置這些英勇的將士而不顧?還有文正,他不僅是我們的孩子,還是大哥唯一的血脈啊,我們不能讓大哥在九泉之下也無法瞑目,嫂嫂那邊我還瞞著不敢告訴她絲毫情況。”
“你莫哭了,我想辦法就是。”朱元璋當下黯然,想起小時候爹娘沒時間照顧他,全是哥哥嫂嫂撫育他的情形。
“不行,你不能再觀望,必須現在就派人去救文正,否則你不安排我就去!”馬秀英淚水橫淌,一臉堅定,如果朱元璋真不管洪都戰事,她就調集所有影衛,不管怎樣都要把文正救出來。
“你!唉……算了,我這就下令。”朱元璋想斥責她又於心不忍,說到底馬秀英是因為朱文正關心則亂,況且他清楚馬秀英的倔脾氣,說不定她真會不顧一切去救朱文正。前後思量,他終究拗不過馬秀英的眼淚攻勢和對大哥大嫂的愧疚,隻得把攻打廬州的徐達等人調迴來準備派去支援洪都。
“國公,既然要和陳友諒戰,不如狠狠打一仗,一決勝負。”剛剛趕迴應天府的劉基建議道,他一直就覺得陳友諒才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每次朱元璋被張士誠和陳友諒夾攻,總是顧此失彼,不能首尾兼顧,不如這一次先集中火力,全力對付陳友諒,把陳友諒徹底打敗再來收拾張士誠。
“可是聽說陳友諒這次帶了百萬大軍。”朱元璋顧慮重重,他不是不想幹掉陳友諒,陳友諒的存在是他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礙,他早就想把這顆擋住他前進道路的釘子拔去了。但是他的將士沒有陳友諒的將士多,如果戰敗,他就沒有翻身的資本了。
劉基勸道:“國公不要再前瞻後顧,應該置之死地而後生。雖然陳友諒有六十多萬大軍,但是已經被朱文正大都督折損了一半,四萬將士尚能殲滅二三十萬敵人,國公如果傾全力,還怕對付不了剩下的幾十萬敵人?”
“好,這次就和陳友諒決一雌雄!”朱元璋終於不再猶豫,集師二十萬出征。
如同陳友諒的傾國之戰一般,朱元璋也是空國而來,他幾乎動用了了所有精銳力量,包括將領徐達、常遇春,文人謀士馮勝、劉基等等。
這次的戰役隻有一個人能活下去,不是陳友諒死就是朱元璋亡!
滿地的殘骸斷肢,撕裂的戰旗,半毀的城牆,用無數柵欄填堵的破城門……張子明看到洪都已經麵目全非,將士們卻依然浴血堅守,不由熱淚盈眶。他從洪都到應天府再折迴來前前後後耗時半個月,途中一直都在擔心時間來不及,洪都不保。所以迴程他才故意自投羅網,利用陳友諒求勝的心理,讓陳友諒主動把他送到洪都城下勸降。
當然勸降朱文正是不可能的,他要利用這個時機鼓舞戰友們的信心。縱然他知道自己一旦不聽從陳友諒的安排馬上就會人頭落地,但這又怎麽樣呢?作為戰士他沒有辜負朱文正的期望!作為影衛他沒有辜負馬秀英的期望!我以我血薦洪都!這就夠了!
他最後留戀地看了洪都城牆一眼,對著被眾將士簇擁的朱文正高聲喊道:“大都督,屬下幸不辱命!你一定要堅守此城,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
“給我殺了他!全體進攻洪都!”陳友諒做夢也想不到,張子明居然敢陰奉陽違,不由怒火中燒。他覺得自己今年一定衝撞了什麽神靈,被朱元璋戲耍,被朱文正戲耍,現在連一個小兵都敢戲耍自己。他氣急敗壞地拔出長劍狠狠刺進張子明的心窩,並且發泄般的使勁在張子明的身體亂砍亂劈。
張子明麵對城牆轟然倒下,眼神漸漸黯淡無光,臉上卻掛著勝利的喜悅,隻剩一個漆黑的後腦勺無聲地嘲笑著陳友諒。
“陳友諒,你不得好死!”朱文正雙手握拳,仰天長嘯。張子明陪著他走過多少成長之路,兩人的感情勝似兄弟,可是他現在隻能眼睜睜看著張子明的屍體被人踐踏卻毫無辦法。
“大都督節哀,張千戶用他的性命換來如此重要的情報,我們一定不能讓他白白犧牲。”眾將領慌忙拉住他,生怕他做出什麽失去理智的行為。
朱文正抹掉眼淚,一字一句哽咽道:“諸將聽令,誓死堅守到援軍到來!”
“是!屬下誓死堅守!”將領們用敬佩的眼神注視著早已沒有氣息的張子明,這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守城的信心還有震撼。他用生命捍衛著洪都的安危,決不能讓他的鮮血白流!
士氣空前高漲,麵對漢軍的進攻,洪都軍悍不畏死,沒有武器就用木棍,沒有木棍就用牙齒,許多人都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和敵人奮勇作戰,即使手斷腳殘也要拉著敵人一同摔下城牆。
看著這些瘋狂的洪都軍,漢軍莫不感到膽寒。
陳友諒見狀,不禁歎道:“朱元璋座下猛將如雲,竟還有朱文正此等軍事奇才和張子明此等忠勇之士,若能效力於朕,勢必如虎添翼!”
士氣已跌,他隻好再次鳴金收兵,等部隊恢複士氣才做進攻。
張子明的犧牲很快傳迴馬秀英的耳朵,她沒有料到張子明會采取這種決絕的方式傳遞消息。但是張子明的犧牲沒有白費,洪都守將在他的激勵下眾誌成城、同仇敵愾,打退了陳友諒一次次猛烈的進攻。
馬秀英不能再讓朱文正等下去,她無法想象彈盡糧絕的朱文正繼續苦守一個月會是什麽結果。當朱元璋晚上迴府的時候,她不顧一切把朱元璋拉到房間,苦苦哀求:“國公請你快發兵救援洪都,文正就要堅持不住了。你不要怪我多事,文正是我的孩子,我放心不下,派了人去洪都打聽情況,才知洪都早就彈盡糧絕,陳友諒這次竟然帶了近百萬大軍攻打洪都,文正能堅守到現在已經是莫大的奇跡了。”
朱元璋也收到洪都城危的情報,他猶豫不決,現在正和張士誠作戰,如果抽軍,怕是兩頭都無法兼顧。
馬秀英掩麵痛哭,“張子明為了把你的命令傳遞給文正,寧願在城下受戳;洪都將士為了守住城池,已經犧牲大半,你怎麽能置這些英勇的將士而不顧?還有文正,他不僅是我們的孩子,還是大哥唯一的血脈啊,我們不能讓大哥在九泉之下也無法瞑目,嫂嫂那邊我還瞞著不敢告訴她絲毫情況。”
“你莫哭了,我想辦法就是。”朱元璋當下黯然,想起小時候爹娘沒時間照顧他,全是哥哥嫂嫂撫育他的情形。
“不行,你不能再觀望,必須現在就派人去救文正,否則你不安排我就去!”馬秀英淚水橫淌,一臉堅定,如果朱元璋真不管洪都戰事,她就調集所有影衛,不管怎樣都要把文正救出來。
“你!唉……算了,我這就下令。”朱元璋想斥責她又於心不忍,說到底馬秀英是因為朱文正關心則亂,況且他清楚馬秀英的倔脾氣,說不定她真會不顧一切去救朱文正。前後思量,他終究拗不過馬秀英的眼淚攻勢和對大哥大嫂的愧疚,隻得把攻打廬州的徐達等人調迴來準備派去支援洪都。
“國公,既然要和陳友諒戰,不如狠狠打一仗,一決勝負。”剛剛趕迴應天府的劉基建議道,他一直就覺得陳友諒才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每次朱元璋被張士誠和陳友諒夾攻,總是顧此失彼,不能首尾兼顧,不如這一次先集中火力,全力對付陳友諒,把陳友諒徹底打敗再來收拾張士誠。
“可是聽說陳友諒這次帶了百萬大軍。”朱元璋顧慮重重,他不是不想幹掉陳友諒,陳友諒的存在是他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礙,他早就想把這顆擋住他前進道路的釘子拔去了。但是他的將士沒有陳友諒的將士多,如果戰敗,他就沒有翻身的資本了。
劉基勸道:“國公不要再前瞻後顧,應該置之死地而後生。雖然陳友諒有六十多萬大軍,但是已經被朱文正大都督折損了一半,四萬將士尚能殲滅二三十萬敵人,國公如果傾全力,還怕對付不了剩下的幾十萬敵人?”
“好,這次就和陳友諒決一雌雄!”朱元璋終於不再猶豫,集師二十萬出征。
如同陳友諒的傾國之戰一般,朱元璋也是空國而來,他幾乎動用了了所有精銳力量,包括將領徐達、常遇春,文人謀士馮勝、劉基等等。
這次的戰役隻有一個人能活下去,不是陳友諒死就是朱元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