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馬秀英沒有向郭子興揭發郭天敘設計下毒的事情,郭天敘、郭天爵和張天佑更不會蠢到主動去坦白自己的罪行,郭子興仿佛也對酒樓發生的事毫不知情,這件事就在眾人有意低調處理的情況下消聲滅跡。


    不過沒隔幾天,滁州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天外天”大酒樓竟然在某天晚上發生火災,因為事發突然,加之是在半夜,火勢兇猛,不光酒樓付之一炬,連掌櫃夥計都沒有逃出來。


    這場大火足足燃燒了一個多時辰,酒樓附近的民宅都跟著遭了災,百姓們叫苦連天,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屬更是跪在斷瓦殘垣前嚎啕痛哭。


    許多人為之惋惜,這突如其來的大火不知毀掉多少家庭,更有人懷疑是不是掌櫃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遭到報複,然而所有的秘密都被大火燒得一幹二淨,隻剩下人們口中不知真假的猜測。


    議論了幾天,百姓的目光便轉向他處,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郭子興仁慈,下令衙門出資撫恤受災的百姓和失去親人的家屬。他的行為自然獲得無數百姓的擁護讚揚,甚至有不少富商為了討好他紛紛捐資安撫苦主。


    馬秀英暗暗心驚,出於職業習慣,她懷疑這不是一起意外,那酒樓在滁州屹立數年都相安無事,偏偏在郭天敘企圖毒害朱元璋後就發生火災,時間上未免太蹊蹺。她不清楚這件事是郭天敘做的還是郭子興安排的,眼看郭子興以天災定性,她隻得把滿腹疑竇藏在心中,悄悄派人從傷亡者家屬那裏打聽情況。


    晚上隻有兩個人在內室時,馬秀英憂心忡忡地歎氣,“偌大的酒樓一個人都沒逃出來,我實在無法相信這是意外。唉,真不知道那些喪心病狂的家夥還能做出什麽事來,這事我都不敢跟嫂嫂她們提,怕嚇著她們。總之你以後出門多帶幾個護衛,不要吃外麵的東西。”


    朱元璋聽聞她對火災有懷疑,就勸道:“你不要去管這事了,有你義父在上麵壓著,不管這事究竟是怎麽迴事都隻能是意外,你也莫要和那些家屬接觸過多,免得讓你義父不高興。過段時間等我尋找借口,我們就離開,這期間千萬別出什麽紕漏。”


    馬秀英神色黯然,若在前世她一定會刨根問底追查事件真相,然而現在她聽了朱元璋的話不敢再深究下去,在赤|裸|裸的人性麵前,她必須先保全朱府上下才能考慮其他。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看到朱元璋對那些苦主毫無憐憫之心,覺得自己也越來越像朱元璋一樣冷酷無情了。


    郭天敘和張天佑不知是不是做賊心虛,這段時間倒是沒有再想什麽法子陷害朱元璋,就是在郭子興的麵前,也不再談及朱元璋的任何事情,有時還會故意避開和朱元璋有關的話題。


    而那郭天爵自從酒樓發生火災就一直把自己關在府裏,他和馬秀英一樣都猜測這不是意外,他甚至懷疑這是朱元璋的泄憤之舉,在美色和性命之間,當然性命重要,所以他寧願龜縮不出,也不願離開元帥府這個保護殼。


    如此相安無事地過了半個月,朱元璋終於找到出征的借口。


    滁州本就是個彈丸之地,隨著郭子興的到來,前來投靠他的人也增加了幾萬,滁州的糧食日漸減少,再這樣下去說不定堅持不到秋收。故而當朱元璋主動提出帶兵攻打其他縣城並駐守一方時,郭子興幾乎一口就答應下來,隻有朱元璋徹底離開滁州,才能減少其在滁州的影響,軍權也才能真正被他掌握在手中。


    心虛的郭天敘三人更是巴不得朱元璋走得越遠越好,免得被他報複。況且朱元璋自動放棄在滁州的勢力對他們來說真是喜聞樂見。


    原本半個月才能部署好的出征準備,被這幾人隻用五天搞定,就連朱元璋打算挑選一些舊部跟隨,也破天荒地沒有被人為難。


    朱元璋與眾人合計去向,李善長認為滁州地小,建議進攻高郵。


    恰在此時,聽聞張士誠已經占據高郵,自封為誠王,而元朝丞相脫脫正率軍進攻高郵。於是朱元璋提議避開元軍,改為進攻長江北岸的和州。此建議得到眾將領一致認同,最後朱元璋任命虹縣人胡大海為前鋒,攻克和州。


    說起這胡大海,原本是滁州一個炸賣油條的小商人,朱元璋收複滁州他就來投軍。可是商人的地位非常低,就算胡大海當了兵也讓人看不起,時常被人言語擠兌。偏生胡大海是個直腸子,在軍營裏被人羞辱了幾次後居然告到朱元璋的帳前,指責將領不公。


    朱元璋一見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嚴、憨厚,說話十分投機,非常喜歡,又聽到軍營裏居然有將領排擠新兵,一怒之下撤掉將領的職務,並把胡大海提拔成十戶長。


    雖然隻是一個小兵頭目,已經讓胡大海感恩戴德,這一次聽到朱元璋打算進攻和州,主動毛遂自薦。


    別看胡大海目不識丁,然而他經商多年,走南闖北,對滁州、和州兩地的民俗地理非常熟悉,帶著喬裝打扮的將士們冒充元朝丞相脫脫率領的慰問大軍前去“慰問”和州元軍。


    那駐守的元將事先沒有收到朱元璋攻打和州的消息,加之脫脫的大軍就在附近,自以為高枕無憂,放了胡大海等人進城。哪知宴席上喝的酒裏有蒙|汗藥,一幹將領從上至下都被藥翻,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這支假冒的慰問隊伍擒下。朱元璋收到信號後裏應外合輕而易舉就攻克下和州。


    站在和州城牆上,朱元璋非常高興,一邊派人把捷報呈給郭子興主動請纓鎮守和州,一邊派人去接馬秀英等家眷。至於滁州,就讓給郭子興吧,從此和州才是他的戰場。


    臨行之際,馬秀英來元帥府辭行。聽說郭子興的小妾有了身孕,她還特意派人送上一份厚禮。


    郭子興最近偶感風寒,精力不似從前,草草見了一麵,除了囑咐夫婦倆要和睦相處,他更加希望馬秀英督促朱元璋好好為自己效力,滁州的糧食不多了,朱元璋那邊收繳到糧食就趕緊送過來。


    小張氏看待馬秀英的眼神隱含愧疚,老爺奪了朱元璋的軍權,現在又逼走夫妻二人,都怪自己禍從口出。可是不這樣,郭家怎麽辦……矛盾重重的她歎了口氣,把自己珍藏的幾件首飾連同馬秀英上次獻來的珠寶一起交給馬秀英,“孩子,你去了和州,置家要花不少錢,拿著吧。”


    “義母,我不在您身邊,您要照顧好自己。”馬秀英五味雜陳,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她之前怨恨過小張氏的自私自利,然而小張氏此舉卻又讓她恨不起來。朱元璋在自己的勸說下退讓一次可以,讓他退讓二次萬萬不能,到時候郭子興和朱元璋的衝突徹底爆發,夾在其中左右為難的估計除了她就是小張氏了吧。


    攻克和州後,朱元璋被郭子興任命為總兵鎮守和州。


    消息傳開,除了原班心腹人馬跟隨,另有一些將士也來投靠朱元璋。滁州的糧食日益減少,郭子興巴不得少幾張嘴巴,加上郭天敘、郭天爵、張天佑保持沉默沒有刻意阻攔眾人投靠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在和州率領的部隊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比從前更壯大。


    楊雲花最近被郭天爵纏得極不耐煩,一聽說朱元璋夫婦都將離開滁州,也不管敬善堂和幼兒堂了,鬧著要跟隨。剛巧馬秀英這邊女眷較多,讓一群士兵護送總有不便,楊雲花的娘子軍便派上了用場。


    知曉楊雲花要跟朱元璋的家眷同行,費聚這小子當即把其他將領都支走,死皮賴臉地跟在隊伍裏,美其名曰保護朱元璋家眷。


    馬秀英也不點破他的心思,打算讓這二人順其自然發展。隻是看到楊雲花經常對費聚拳拳相向,估計費聚還得路漫漫其修遠兮。


    為了節儉出行,馬秀英、郭寧蓮和李碽兒共乘一輛馬車。兩位嫂嫂和兩個侄女擠在一輛車裏。李貞身體還未完全康複也需要一輛馬車,原本還給郭山甫備了一輛馬車,不過郭山甫年紀大了,不願跟著隊伍顛沛,便轉道迴濠州去。至於朱文正三個小子,早就在朱元璋出征的時候提前跟著走了。


    李碽兒看到遜影無法在馬秀英身邊服侍,便主動端茶倒水,做些丫鬟的事情。她最近變了許多,先前馬秀英教訓她的時候她還有些不服氣,可是自從郭寧蓮進門很是給了她幾次排頭後她才明白馬秀英以前對她有多寬容。而且郭寧蓮的年輕貌美讓她感到莫大的威脅,如今她隻有極力討好馬秀英才能在朱府有一席之地。


    郭寧蓮沒有李碽兒那麽多顧忌,她本是家中幺女被人寵愛慣了,加上馬秀英脾氣隨和,不會刻意刁難人,久而久之她便在馬秀英麵恢複本性,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有時郭寧蓮說的話讓馬秀英都無言以對,她索性叫楊雲花也坐進馬車,四個女人打葉子牌消磨時間。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四個女人更是熱鬧非凡,特別是楊雲花竟和郭寧蓮商量好了似的,一左一右專門壓製馬秀英的牌。幾圈打下來,悶聲不響的李碽兒竟然成了最大贏家,楊雲花和郭寧蓮也略有贏麵,唯有馬秀英輸得最慘。讓馬秀英好生鬱悶,明明知道楊雲花和自己不對盤,自己還喊她來打牌,真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小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小霓並收藏後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