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四节 我的童年 (8)煤油灯
现在煤油灯是何物,恐怕城里的新生代是不了解的。女儿一停电,想到的只是手电或腊烛。我说我们以前是用煤油灯的,她一点都不明白。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中国农村,绝大部份的农村是没有电的,只能用煤油灯。这种灯,下部是个壶芦形的瓶子,上部是个鼓形的灯罩,全部是用玻璃制成的,小的灯只能装1两多的煤油,大的灯可以可2两多。每家每户的照明就靠这种灯照明了。学校上自习课或搞演出就用汽灯。其实也是一种煤油灯,只不过是这种灯的灯体是金属制成的,灯芯是一个网罩,用前先要打气让煤油变成雾状。这种灯比较亮,相当于现在几百瓦的灯泡。
这种灯用起来很方便,可以拿着走。在漆黑夜晚,一盏盏的煤油灯,在小山村里移动,增添了几分色彩。但如果碰上刮风,灯就风灭了,得重新点燃,有点麻烦。读书时,我经常在煤油灯下读书。煤油成了我的忠实伙伴,点亮了我的成长过程。也点亮了我的人生道路。
晚上蚊子很多,虽然睡前驱赶过,仍然会有很多蚊子从蚊帐的缝隙中潜入,弄得你睡不着,或者睡着后被它美吃了一顿。这时煤油就是很好的捕杀蚊子的工具了。你把煤油点着,依次在蚊帐里巡查,发现蚊子后,只要用灯罩上方的孔,对准它,蚊子就会自投罗网,一命呜呼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引起过油荒。要买煤油都得凭证,用完就没有了。有门路的就去走后门,没门路的,就不用灯了。所以煤油灯也不是随便用的。只有在需要时才用。一般晚上也是用一、二个小时,就灭灯睡觉了。因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而已。第二天还要干活呢。
前几年为了搬新房,爱人买了几盏煤油灯,摆了三天三夜。以后就鸟尽弓藏了,放在厕所的壁柜上,从未用过了。我想它可以也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放在那里,时时提醒我们:它曾是一种照明工具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四节 我的童年 (9)差点不敢上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记得那是读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改为完小,不少外地的学生都到完小读书。
完小在公社的一个大礼堂,学校用砖墙一分为三,中间部分作为住校生宿舍,两边作为教室。小小的年纪就离开父母,开始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我家很近,不用住校,但要轮流搞宿舍的卫生,一天轮到我值日,一位外地同学的木屐不见了,这位同学怀疑是我弄丢的,气势汹汹地找到我,威胁我,说:“你弄丢了我的木屐,不找回来,我就打你。”一下把我吓哭了。这事发生后,我非常害怕,第二天,我不敢上学了。七叔知道后,亲自将我送到学校,并找到那位同学,说:“你没有证据能证明是我侄子搞丢你的木屐,你不能威胁他。”
从那后,那位同学再也不敢威胁我了,我才安心地上学。
现在想起来,我那时胆子真是小,如果不是七叔出面说清,恐怕我就不敢上学了。这件事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永久的记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1)我考了第一名
1972年6月我初中毕业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时许多人对能否升高中不抱太大的希望。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认为读书没什么用,说句实在话,初中的两年,很多人是混过来的。而我呢,在初中的两年还是下了功夫的,成绩还是不错,自我感觉升高中没有什么问题。
那年的夏天,稔子树开花的时节,我参加了公社的升高中的统考,全公社会各中学的学生按照上级的命题,进行统一考试。当时有300多人参加考试,那时公社正在筹办一所高中,招收的学生是两个班。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记得我当时考试被安排和一位女同学在一起。作文题叫《在**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从题目看,应该是一般的记叙文,但我在考试中却别出心裁,按照小说的写法,写了起来,文中写一位叫周强的学生平时吊儿郎当,不用心学习成绩很差,最后发展到不上学。老师亲自进行家访,用**思想对他进行教育,使他提高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重返学校,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文化课。在写作中,我一气呵成,同桌的那位女同学想偷看都没办法。我的作文在评卷时,听说有的老师怀疑我是抄来的,还说好象在那里看过。幸好我们学校的校长说,那是我写出来的,才打消了怀疑。作文分是40分,老师打了36分,算是高分了。我的其他科目也不错,考试成绩最后我获得了总分第一名和语文分第一名。
这使我在全公社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我们这个山区来说,能考到第一名还是让人羡慕的。很快就在公社各个学校传遍了。
这样我顺利地进入了公社的高中读书,成了高中部成立后的第一批学生。我在高一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x; height:47px; clear:both; margin:10px auto 0; text-align:center;">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2)笛子情缘
笛子,曾让我寂寞的中学生活带来了快乐,
我的祖辈是没有人懂乐器的,我父亲连书也没读过,所以更谈不上。从遗传基因上说,我是没有音乐细胞的。但偏到了我以后,却对音乐产生了兴趣。现在很多人都不懂简谱,我却可以通过简谱来学唱歌曲。可见我是有音乐细胞的。也许就成为我后来学吹笛子的原因吧。
那一年高小毕业了,我突然萌发了学笛子的念头。因为我觉得笛子的声音很动听。笛子,会给生活带来快乐。于是我花了几角钱,买了一支竹笛。开始了我吹笛子的历史。那时,我们这个那个地方,懂吹笛子的不多。我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吧。
学笛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也不容易。买回笛子,但没有笛膜。怎么办?我撕了一小块纸,用口水沾上。没有老师指点,刚开始,吹了半天连个音都吹不准。口水喷满了笛子,吹得头晕眼花。我不得不暂时放下。
为了学习吹笛子的技巧,我花钱买了《笛子吹奏法》,先从“哆、咧、咪、哗、梭……开始学,一个音一个音地吹,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直至吹准为止。记得有段时间,我吃过饭都要吹奏一下,吹多了,慢慢地我能吹奏《东方红》了,我吹出了世界的最强音,信心更足了,我深信我一定能学会笛子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转眼我初中毕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我已基本上学会了吹笛子了。我会吹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北风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京剧选段等。其中《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高难度的笛子独奏曲,其中要懂得很多的技法才行,如吐音、颤音、滑音等,可见我的笛子吹奏,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了。
进入高中后,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因为我的笛子吹得好,很快被选为笛子吹奏手。后来学校组织节目参加全县的文艺汇演,我成了其中的成员,我终于登上了演出的舞台,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从此后,逢有文艺演出,我都会参加,惹得多少同学的嫉妒。临毕业时,校长把他那支心爱的笛子,送给了我,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给我的留念。
笛子,唤醒了我的青春,燃起了我对生活的希望,成了我人生道路的一支号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3)文艺骨干
进入高中后,我不知不觉成了文艺骨干。
记得我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校成立创作小组,集体编写一个小歌剧,剧名叫《新田盛开大寨花》这是一个具有时代色彩的剧目,反映的是学习大寨中存在的阶级斗争。我们几个小组成员曾到农村去采风和体验生活。对于创作歌剧我们都是大姑娘出嫁头一回,但由于有语文范老师的的指点,我们还是将歌剧写出来了,几经修改终于定稿,组织进行排练。后来这个歌剧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县的中学生文艺汇演。
从此,我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记得为了配合当时的批林批孔运动,学校叫我编了一个节目,剧目叫《工农兵批林批孔》,这个节目中,分别由同学们扮演工人、农民、解放军,还有扮演孔子。这个节目在街上演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孔子,谁也没见过,只是按照我们的想象进行扮演的,**也不是他本来的相貌,毕业前夕,学校叫我编了一个小歌剧,在毕业的晚会上演出。我将一篇短篇小说改编成小歌剧,这是我一次大胆的尝试,不管怎样,是我送给同学和老师们的毕业礼物。
与此同时,我的笛子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逢演出,我就和同房一个拉二胡同学担任伴奏,我们一起参加了县的文艺汇演。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和他会进行吹奏练习,常常引来不了音乐爱好者,带来不少羡慕的目光。鉴于我在学校的突出表现,学校的阮校长在我毕业时,把他珍藏的一支笛子赠给我,以作纪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4)我的语文老师
在我的中学生活中,王贞武老师对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
王贞文老师是归国华侨,1957年被划成了右派。1974年平反不久的他来到了我们这所新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这座新建的学校里,王贞武老师,象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培土施肥浇水,使我们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成长起来。
他皮肤坳黑(也许是长期劳动改造的缘故),他永远戴着那副近视眼镜。上课时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上课很认真。偶尔也开点玩笑,活跃一上课堂的气氛。
他确有文才,大家对他的讲课都很喜欢听。他的教学很注重作文练习,对写得比较好的作文,经常在堂上进行讲评,而我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进行讲解。久而久之,他对我的印象越来越好,评价也越来越高。
一次他在作文讲评时对同学说:“我教了这么多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写作这么老练的。”这下可好,老练竟成了我的绰号,同学们常常不叫我的名字,而叫我“某老练”。我听后也只是淡淡一笑。
王老师的偏爱,惹来了同桌的嫉妒,因为我每次作文都不打草稿,得分都在80分以上,而且得到讲评,而我同桌的那位仁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也只得60多分。一次那位同学按我的作文抄了一遍交上去,老师给他60多分,给我打了80多分,这位同学好象找到了证明的依据,对同学们说:“你看我的作文和他的一模一样,老师却给了他那么高分,分明是偏心嘛。”引来同学们的嘲笑。
王老师对我的重视和评价,使我看到了我存在的写作潜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
所以我想:王老师,真是我的大恩人。可惜毕业后就没有见过他了,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不管怎样,我都会想对你说一声:王老师你好。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5)没谈过恋爱
现在有一种说法,要找处女就到幼儿园吧,说明现在谈恋爱和发生性行为的低龄化。可是在70年代的中国,中学生谈恋爱的人是凤毛麟角的。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从小学到高中我很少和女同学说过话,更谈不上谈恋爱了。高中阶段是性成熟的阶段,经常做性梦,有时还遗精,把被子弄脏,同学们在一起也谈论男女之事。那时看电影都是样板戏,小说是正统的,如《金光大道》、《艳阳天》等,谈情说爱的文艺作品少之甚少。
记得有一个同学弄来了本欧阳山写的《三家巷》,同学们如获至宝,互相传阅.这本书当时是当作黄色书被查禁的,同学们不敢公开看,只能私下阅读。在这种环境下,谈谈恋爱被认为是可耻的。
记得我们在高中阶段,学校破获了一个8个的恋爱集团,有团长,有通讯员。行动很秘密。最后还是被学校发现了,当事人受到了批判,一时成为学校的一则丑闻。
快毕业时,学校组织我们到邻县参观,途中一位同学对一位女同学产生的爱意,给这位女同学写了一封信。这位女同学接信后,不知如何是好,把这封信转交了学校。后来这位男同学,被责令写出深刻的检讨。这位同学在检讨书上写道:我永远也不敢干这种事了。我调侃他:你以后不谈恋爱,不结婚了吗。象我这种爱面子、胆子小的人,不谈恋爱也不奇怪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不善言谈,不会获取女同学的芳心。谁会和一个书呆子谈恋家呢。不过不谈恋爱,也有一个好处,我可以专心地读书。
我高中的两年,就这样度过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6)艰苦的生活
想起来当时的生活,现在还历历在目。
高中的第一年我们是在借来的一所中心小校内进行的。这里原来是地主的一个庄园,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四周都有炮楼,正门是一个门楼。
学校离我家有7、8公里,没有交通工具,只好走路到学校。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就会带上几斤米和一盅咸菜,走到学校,每个星期六下午我走路回到家里。这不算什么,农村出来的人,这点苦受得了。
学校的饭是学生自己放米给饭堂统一蒸的,菜就是自己准备的了,每个星期除了供应4角钱猪肉外,平时就吃咸菜了。有时买上二角钱的白糖,也送下一盅饭。至于汤水是没有的,有开水就不错了。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斤米下肚,一下就饿了,平时就到附近的小卖店买芭蕉吃,偶尔也到老太姑那里改善一下伙食。
我有一个老太姑,60多岁了,对我这个外孙格外关照,不时自己省吃欠用,粗茶淡饭,但我每次到她那里都吃到猪肉或荷包蛋,这让我很受感动。这种亲情让我终生难忘,可惜我毕业后没有去看过她,她临终时,我也不知道。想起来真遗憾。
我们那个年代,重视劳动锻炼。进入高中一个学期后,我们就开始建校了,我们经常到离学校4公里外的新校址进行劳动。先是挖地基,后是挑砖。我们挑着一百多斤的泥砖,走行3、4公里,挑得汉流浃背,腰酸腿痛,好在年轻睡一觉又没事了。可以说我们是边读书边建校的,其艰苦可想而知。我们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才将学校建设好。我们用辛勤的汉水,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建设起了一所崭新的学校。这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谈,是不可想象的事。这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的一段特殊需的经历吧。
当我们从旧学校搬入新学校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在这所学校里浇注了我们的汉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五节 中学时代 (7)我错过了一个机会
1974年上半年,高中即将毕业,学校组织我们到邻县去搞社会调查。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从学校到邻县有七、八十公里,当时没有长途班车,只有自行车。同学们通过各种办法弄来自行车。当时能拥有自行车的人极少,我的自行车是从生产队里借来的。这在当时算我是有面子了,没有自行车的同学就搭车。
学校老师安排我搭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同学,她叫秀芳,可以说她在女同学中是最漂亮的一个。按现在的人看来,这是一次艳遇,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惹得不少人眼红。特别她那酒窝和笑声,格外迷人。可是我当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我只当作一次任务来完成。
一路上我冒着烈日,拉着她艰难地行进在路上,苦和累都不在话下。我们很少说话,我的心里,只盼快点到达目的地,渴了她也没叫我喝一口水,也没说一声辛苦。这样我心里很不高兴。特别是在路上不小心,我们两人从车上翻在路边,幸好没摔伤她也不一声对不起。我对她越来越反感了,我心想,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长个好脸蛋吗?现在我想起来我真是蠢得可以,要女的向你献殷勤,如果我能拉下脸,说不定会得到一点好处,不过那不是我的性格。
结束社会调查返程时,我以车坏了为借口,拒绝搭那位漂亮的女同学了,让我错过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1)我得了肝炎
1974年6月眼看就要毕业了,偏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很累全身无力。开始我以为是感冒,不理它。可是过了几天,眼黄了,拉的尿也黄了。我才引起了注意。我查看了买来的药书,对照症状,初步断定为急性肝炎,这可把我吓坏了。
当我拿到高中毕业证时,我再也坚持不住了。我来急忙来到父亲工作的食品站。这里是一个镇,有医院,各种条件比较好,更主要是有母亲在,可以照顾我。母亲知道我得了肝炎,急得不得了,她拖着患心脏病的身体,带我去看医生,然后开中药来服用。
治病的日子不好受,觉得很无聊,很无奈,真是度日如年呀。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病得治呀。我只能按照医生的嘱咐,不停地吃药、休息。肝炎这种病,一是服药,二是休息,三是吃点清凉的食物。我一连服用了几剂,平时母亲买猪肝煮韭菜给我吃,叫我多喝白糖水。好在食品站,还可以买点供应的猪肉,营养是不缺的。
读了十多年书,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好好地休息一下,难得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联络一下亲情。平时我没事就看书,也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日子过得很快,二个多月后,病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又恢复了青春的活力。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我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生活。我决心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村服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2)报名当兵
毕业不久,征兵开始了。在那个年代,当兵是最好的出路。混得好可以提干,转业还有一份工作。总比在农村修地球强。大队动员适龄的青年报名当兵,保卫祖国。我义不容辞报了名。一切都在顺利进行。十八岁的我,高中刚毕业,身体也不错,父母都是中共党员,象我这样的条件是不多的。我自认为当兵入伍是不成问题的。很快就开始体检了。体检就在我读高中的学校进行的。体检很严格,先是列队走路,看有没有鸭鞋腿或罗圈腿,如果是的话,就会被淘汰,据说当兵要跑步,这类型的腿跑步不行。还好,列队跑步后,我被留下来了。接着在教室脱光衣服进行体检,一是检查有无痔疮,二是检查各各毛是否齐全,尤其是腋毛和肛毛,如没有的就会被淘汰。检查过后,我又被留下了。接着又进行视力、听力嗅觉测试,我也没问题,血压也正常。体检一关接一关,我都过去了。这么说,我的身体是合格的,体检的人说:你回去等通知吧。
体检后的那天晚上,我一夜睡不着。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到部队后,穿上军装,一定很精神,但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知会怎么样,对前途有些茫然。
但不久后,新兵录取通知了,一起报名当兵不少人都被录取了,如我们生产队的亚狗八,和我是同学,他被录取了。还有其他的同学也被录取了,唯独没有我的名字,这让我有点不解。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脑里盘旋了很久,但我不好去打听,也不知去问谁才好,后来我就认为不录取肯定有它的理由,算了吧。这样我当兵梦就这样破灭了。至于为什么不要我当兵,至今还是个迷。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3)在专业队的日子里
1975年上半年,大队组织一个专业队到响滩去修水库,专业队由本大队的一些青年组成,大概有二、三十人吧,大队任命一个女的当队长,这个女的当时红得很,又是党员,又能吃苦耐劳,那是政治条件很重要,她当队长是理所当然了。我呢,当个副队长,也不错总之也是个官。其实这种官,也没什么待遇,只不过是空头衔。
响滩是一个地名,坐落在一个上村的地方,这个地方由于干旱,影响了粮食生产,经县水电局批准,在这个地方修个水库。为了修这个水库,每个生产队都有任务,每天都派人都修筑大坝。我们专业队没有任务,填的土方,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水库离我家有三公里多,专业队的人都住在上村生产队。我有五姑正好在这个村。我吃住就在五姑家。每天中午在水库的饭堂用餐。因为劳动量大,觉得特别饿,常常没有菜吃,在饭里加点盐冲上开水,就能将半斤米饭送下去。我们每天挖土、拉车、填土,什么苦、什么累都不在话下。因为我们年青。
记得在专业队时,我们还经常排练节目,准备参加公社的文艺汇演。我既是导演又是伴奏。我的笛子在这里又找到了用场。我撰写的小歌剧《两个大阉鸡》还在汇演中获得了二等将呢。
在专业队的日子里,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4)我入党了
1975年6月的一天,阳光灿烂,早稻插下的秧苗,开始返青,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一天大队通知我去参加支部大会,讨论我入党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能入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是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回想这一年来,我曾担任大队的团支部书书记,新闻报道组的组长,公社团委委员,还有生产队的理论辅导员、大队专业队副队长等,领导是在有目的地培养我,现在又发展我为中国**的党员。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感激。刚满19岁的我,笑容写满了脸上。
大会是在大队的二楼会议室进行的,30多名党员挤满了整个会议室。这些老党员今天要讨论我这个新党员的入党问题。入党介绍人是大队支书和副支书,他们详细地汇报了培养我的经过,讲到了我的优点缺点。最后是同意介绍我加入中国**。到会党员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最后举手表决,表决结果,到会党员一致同意我为党员时。当支书要我表态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说:我入党后,一定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和同志们的信任,扎根农村,好好地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我的青春和力量。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中国**的党员。
入党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加油站。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光明的前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5)我参加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队
1975年的下半年,县里为了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决定从各公社抽调人组成农田基本建设规划队,对全县的农田基本建设进行规划。那时我在专业队,一天大队支书通知我,叫我到公社集中,准备参加县农田基本建设规划队。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没有一点思想的准备。不过我还是高兴的,这是大队对我的信任。我到达公社时,一个叫老黄的干部召集我们开会,一共是5个人,其中有两个是高中的同学。想不到分别一年后,我们又重逢了,大家都很高兴。老黄叫我们回去准备一下简单的行李,带上钱和日用品,第二天出发,到县城开会。第二天我们乘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对对县城,我不感到陌生,因为父亲以前就在县城工作,每年我都去县城一趟。去年我还和生产队长骑自行车到了一趟,参加三级干部会议。可是,这一次去县城是参加专门会议,并要开展工作的,感觉自然不同。
在县城我们开了三天的会,听了县领导的讲话和动员,进行了讨论,最后是分工。我们这个小组分到城厢公社的九龙大队。
我们到达九龙大队后,被安排到大队部住宿,饭是自己煮的。白天我们就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劳动、进行规划,其实我们一点水利的知识也不懂,到处指手划脚,什么这里可以修一条水渠呀,这是造水田呀。俨然一个水利的专家,其实是狗屁不通。最后还郑重其事地画了一张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图,交给了大队,作为我们的成果。
一个多月的规划结束后,县召开总结会,要写一个书面总结。我义不容辞地担任的写总结的任务,洋洋几千字的总结,让老黄对我刮目相看,说:“看不出你这小子,平时不吭不哈,写起文章还不错。”
我心里想:你狗眼看人低。写这种东西,不是小菜一碟啦。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6)我的稿件被采用了
1975年冬季,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全国掀起了造田造地的高潮。我们大队也是一样。特别是岭颈生产队,造田造地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成效果显著。作为一名新闻报道组长,我受到了很大的感染。有了一种报道的冲动。之前,我也曾向公社广播站投过稿,对于报道的采写我并不陌生。很快我就对岭颈造田造地的情况进行了采访。并及时写出了《新塘大队岭颈生产队造田造地活动掀起高潮》的消息,除了向公社广播站投稿外,我也向县广播站投了稿。用现在的说法叫一稿多投。对于能否被采用,我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全县那么人投稿,怎么会选中你的稿件呢。所以投稿后,我就把它忘记了。
过了几天的一个早上,安装在家的有线广播开始了。那时的农村,广播是农民获得外界消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了解党中央毛主席最新指示的重要途径。我有听新闻的习惯。广播就安在我住房外面的院子里,广播的声音很清楚。广播一般是先公社,后县城。当县广播站的新闻播送后,我特别留意收听。“新塘公社新塘大队岭颈生产队,造田造地活动,扎实开展,掀起高潮。”女播音员用她那甜润的声音,播出了上面这句话时,我一下兴奋起来,从床上跳了起来,我弟和我一起睡。当时才6点多钟,天还未亮,弟弟不知发生了什么。就问我:“干什么?”。我激动地说;“我的稿件被采用了。”弟弟听了,无动于衷:“我以及 你疯了。采用了又有什么了不起。”弟弟是无法体会我当时心情的。
这次投稿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新闻写作的信心,我不停地写不停地投,也为我进入广播站打下了基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7)在广播站的日子里
1976年6月,大队支书找我谈话,主要的内容是:公社广播站需要我去当广播员,征求我的意见,去不去。老支书已50多岁了,本来是想培养我接他的班的。现在公社要人,他只好征求我的意见。
原来公社广播站有两个广播员,一男一女,男的主要是搞线路维修,也兼广播。但那男的因贪污问题被开除了,只剩下一下女的。公社党委在研究后,决定聘用我。
支书说明事情经过和他的打算后,用征询的口气对我说:“就看你的意见了。”我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到广播站比较好。一是可以发挥我的特长,二是这个是公社党委的决定,不去不行。支书听了我的分析后,只好说:“那就去吧。”
第二天,我就到公社报到。公社的组织委员老许,亲自找我谈话。他说叫你到公社广播站,这是党委的决定。广播站是党委宣传阵地,是党的喉舌,地位十分重要,你是党员,又是高中生,也能写作,表现也好,希望你到广播站后,能把广播站工作做好,发挥宣传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似懂非懂,不停地点头。我也表示,一定服从组织安排,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公社广播站设在一个炮楼的二楼,我住在一楼,女的播音员住在平房的一间房里.条件十分简陋。工资不高,我是按临时工的待遇发工资的,每月36元。工资虽然不高,但作为一个农村的人来说,已是不错了。我除了每天伙食费外,还略有剩余。我用省下的钱买了一台红蕾牌收音机,花了27元。
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广播站的第二天,女广播员有事回家了,把广播的任务交给了我。我虽然懂得了广播的一般程序,但对机器的性能还不懂。当晚我一个人值班,因为电压低,广播间安装了调压器。我想将电压调高一点,结果调过了头。将设备烧坏了。第二天女广播员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虽然不敢发火,但心里老大不高兴。我也很内疚。心想刚到广播站就闯下了这大祸,今后怎么呆下去。好在公社书记开明。他只是对我说:发后注意点不要再烧机了。他知道这不能完全怪我,女主播也有责任。人家刚来,你就叫人家广播。后来从县广播站请来维修师傅进行维修。这件事总算过去了,但在我的心里投下了阴影。这也叫出师不利吧。
广播工作,看起来很风光,但也很琐碎,也很辛苦。我的主要工作是维修线路,还要修理扬声器,女主播有事,还得顶上。平时召开会议也要参加,没有稿件时,还要亲自写稿。当时投稿的人很少,大部份的稿件都是自已采写的。特别冬天,早是5点钟就起床了,很辛苦。女主播是正式工,人又长得漂亮,自然不会干很多事,有什么苦的累的活就叫我干,我呢,只好默默地接受,谁叫你是临时工,谁叫你是男的呢。
不久,我被派到百岸大队去搞水泥电杆的监制工作。这样就在那里呆了近一个月,制作水泥杆是由专业队的人员来完成的,我的义务主要是技术指导,工作不算辛苦,过得也算快活,反正是单身汉,那里都一样。
广播站的交通工具就是一部烂自行车,下乡开会都是用它。因为当时公社没有汽车,公社书记也一样骑自行车。吃饭在公共饭堂,官兵一致。虽然辛苦,大家也没有怨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8)露天住了一个星期
到广播站不久,唐山发生大地震。这场地震不仅给唐山市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在全国人民心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地震后不久,上级知通说,最近本地有可能有地震,叫大家搬到露天去住。印象中,公社机关的人都搬到学校球场搭棚进行居住。我们村的老老小小全部搬到晒谷场去。农村没有东西搭棚,就将架床搬出去,床顶上面盖些能挡雨的东西。我和大家一样,将床搬到了晒谷场。露宿街头,听说过,但全民搬到露天来住恐怕是很少见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住在一起热闹倒是热闹,但睡不安稳。一旦有什么异常的声音,大家就会吓得爬起来,引起哄动.一天晚上,不知是谁人敲了一下水缸,全体人都爬起来:"地震呀."那场面,至今难忘.
不过我们村也有人是不怕的。记得满公是不搬到外面的,不管怎么动员,他就是不听,他说,死了就算,我不想搬。
记得那时我和一个大队的管线员到另一个镇去开会,这是我到广播站后第一次出差,而且时非常时期的出差。当天晚上大家都不敢在房子过夜。我和同伴拿了一张席子就在街头睡觉。那场面真有点象刚经历一场灾难,不管男女,不管老少,大家都露宿街头。那一夜基本上是不合眼的,大人就在一起聊天,小孩就在追逐嬉戏。。。。。。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地震没有发生。人们的恐慌慢慢减弱,陆续有人从外面搬回家里了。我和弟弟也从外面搬回到屋里。一场虚惊才算过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9)参加运输学校招生会
我在广播站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当兵没希望了,当工人的机会也错过了,考大学,没机会,因为当时还未恢复高考。我的两堂哥读书都是推荐的。我三哥已在1974年被推荐到农学院读书。我只能过一天算一天,总比在农村种田好。
突然有一天,公社文教组的老刘问我:“你想去读书吗?”。我一听以为是他开玩笑的,就顺口说:“做梦都想”。老刘笑着对我说,铁路学校在我县招生,每个公社要推荐二名知识青年,从中录取一个。你和另一个女老师参加应招。我一听,高兴就别提了。老刘叫我先到公社卫生院进行体检,合格后才能到县参加招生会。
我到公社卫生院,经过体检,其他指标没问题,但肝可能大一点。但文教组还是让我参加了招生会。
我和那位同姓的年轻的女教师一起乘车到了县城,住在县的招待所。恰好我父亲也在县里参加干部会议,我将情况向父亲作了汇报。父亲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叫我好好把握,不要错过了。
第二天是体检,我和应招的其他人,一共是22人,一起来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对于这次体检,因为有了公社体检的结果,我担心肝有问题不能过关,就在吃早餐时,吃多一点,想不让医院摸出肝大的现象。对于体检,我在报名当兵体检已有过经验,所以我是不怕的,所以我很坦然。由于我是有备而来,体检没有查出我什么大问题,担心的肝大问题竟没有发现,真是上帝保佑。
体检后是面试,记得运校来招生的是两个老师:一男一女,男的是招运输专业的,女的是招信号专业的。我填的志愿是信号专业,主要考虑是我在广播站工作过,信号有相同之处。面试中,主要是了解你为什么要进铁路,你有什么打算。作为搞新闻报道的人,这点对我来说,一点不难。
体检后,老师说能否录取,我们会通知你的,你就回去吧。这样,我又回到了广播站。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
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
[]
[](快捷键:→)
|
|
|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六节 广阔天地 (10)迟来的入学通知书
按照一般情况,学校是在9月1日开学的。但参加完运输学校招生会后,我就开始了无限期的等待。9月份过去了,没有通知,10月份过去了11、12月过去了,也没有通知。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别的人被录取了,我没被录取?我问文教组的老刘,老刘也说不清。一打听,那个女教师没被录取,我才安心一点。这事我慢慢也就忘了。我想可能又是一场闹剧。又和当兵一样,有始无终。
转眼到了1977年的3月8日,我接到了运输学校运输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使我感到特别意外。一是这么晚才发来通知书,二是录取的专业竟然是运输而不是信号。但不管怎样,总算是被录取了。老师招生时说,运输学校是部属中专。这么说我很快就会成为中专学生了,今后就可发成为一名铁路工人了。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人来说,参跳出农门就不错了,何况还是铁路行业呢。在体检时县医院的一名医生说:铁路待遇好呀。至今他的话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想到这里,我特别高兴。同时对文教组的老刘也很感激。
通知要求要3月12日前报到,报到前要转二个月的粮卡,因为当时粮食供应还是凭粮票或粮本的。我回到家,将情况告诉了十婶。她也替我高兴,说我有出息。
接着就是挑谷子到粮店办粮卡。记得我挑了80斤谷子去办。十婶还叫我不要挑那么多谷子去。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心想:今后我就是国家的人了,不要家里的粮了,还这么小器干什么?现在想起来,十婶也是有她的考虑的,家里并不富裕。
3月11日,我告别了乡亲,告别了父母,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的远门旅程。我先乘车到县城,然后转乘到地区的汽车,因为到学校要坐火车,而火车要到地区所在地才有。我每一次出远门,母亲很不放心,千叮万嘱。
到达地区的汽车站,我花了1元6角钱搭三轮摩托车到火车站。几个同学也到了。当晚11点多,我们乘上了一趟慢客车,车上人很多,没地方坐,我只好将行李袋放在过道里,坐在上面。
经过一夜的颠簸,在早上7点多钟,我们终天到达了l市。学校派出汽车来接我们。从此我成了一名运输学校的学生。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温馨提示:手机都市言情小说请访问m.xs,随时随地看小说!公车、地铁、睡觉前、下班后想看就看。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