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不给吃豆腐 卷三 下》 第1章 【正文开始】 刚开门没多久,忽然门口来了一群舞狮子的。 黄茂林有些纳闷,那领头人自报家门,「县丞家老太太着小人来,恭贺黄掌柜开业大吉!」 黄茂林立刻明白,这是叶氏来给他壮声势了。因叶氏年纪也不大,家里下人都叫太太,但外头人叫的都是老太太。 黄茂林立刻拱手,「多谢岳母大人!」 这一声岳母,来看热闹的人立刻就明白了,敢情这是县丞大人家的亲戚。 门口热热闹闹的舞着狮子,黄茂林对着街坊邻居们拱手,「众位街坊,今儿我水玉坊头一天开业,不瞒大家,我这名儿虽取得雅致,其实就是个卖豆腐的。今儿来买豆腐,一律去掉两成折扣。」 附近的人都过来凑热闹,住在县城里的也不都是大富人家,升斗小民多的很。能省些钱吃豆腐,有何不好。 黄茂林也不计较,一边招呼众人一边与大伙拉闲话,说笑间便认识了许多人。 黄茂林刚才已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这会子不想再多说自己家的关系。他还记得骆掌柜呢,前任县太爷弟弟的便宜老丈人,因仗着女儿的关系,很是飞扬跋扈了一阵子,如今老实的跟鹌鹑似的。 舞狮子结束之后,黄茂林给他们封了厚厚的打赏。等热闹散去之后,黄茂林匆匆吃了早饭,立刻带着黄茂坚出发了,让其余人留守在水玉坊。 二人先去拜访了以前的老主顾,告诉他们自己搬到县城来了。 往常,黄茂林只给他们送香豆腐和白豆腐干。有那精明的店家,知道黄茂林家里有关系,想着买谁家的不是买,干脆连其他豆腐也全部从黄茂林这里订。 凡是每日要的货多,到了一定数量后,黄茂林都会少要一些钱。黄茂林只打折扣,不多送。你多送豆腐,再多人家都觉得少,但你少要钱,对方立刻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种微妙的人心,黄茂林拿捏的很到位。 等把老主顾拜访完了之后,黄茂林又带着黄茂坚回来了。从家里拿了许多样品,又出去跑。 黄茂林想做大,全靠自己家卖是不可能的,还要多找几家代卖的。 他拿着样品,带着黄茂坚把县城里所有的豆腐坊和豆腐摊子都跑了个遍。 这第一遍扫完,多了不少代卖的地方,但也有人墨守成规,不愿意增加新品种,怕影响原来豆腐品种的销量。 这期间,他把原来几个代卖的地方也去拜访了一遍,并向各家承诺,自己不会到附近来抢生意。 黄茂林在外头风风火火的忙碌着,梅香在家里安静过着日子。 她把小花园重新打理了一遍,移栽了一些新品种,有略微名贵的,也有普通的。又找人搭了个秋千,给青莲玩耍。 梅香把如月给了青莲,让如月每天贴身照顾青莲,听青莲的话。 打理家事的同时,梅香时常往娘家去坐一坐,也开始结交左邻右舍。 搬家来的头一日,梅香把附近街坊家里拜访了一遍。等她安顿好之后,左边刘太太开始三天两头回访。 这刘太太家里开了个小小的绸缎铺子,略微有些家资。刘太太有个三十岁的样子,家里有两子两女,大儿子正在明盛的学堂里读书。 刘太太是个开朗人,与梅香很能说到一起去。 梅香因为自己家里弟弟做了县丞,也不敢随意结交他人,还跑回去问了叶氏。 叶氏笑着安慰女儿,「你不用想太多,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蝇营狗苟之辈,既是邻居,又能说到一起去,你们交好是你们的事情,与你弟弟并无干系的,你只把握好分寸就行。」 梅香这才放心,回来之后,继续与刘太太交好,并与她一起把这周围都逛了一遍。 黄茂林在忙碌的间隙回来了两趟,住了一宿又出去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之后,水玉坊在县城里渐渐有了名气。 各街巷里的豆腐摊主家里并没有作坊,都是从大作坊里买了豆腐出去卖,与刘麻子和张五叔是一样的。 黄茂林自己只能吃得下附近的份额,再远的地方,人家也不会大老远的跑过来买豆腐。 有了这些豆腐摊主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家的豆腐够好,你的生意可以遍布全城。 黄茂林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小小的豆腐摊子,积少成多,有了他们帮忙,他才能实现让全城人都吃上水玉坊的豆腐这个梦想。 上回去省城的时候,黄茂林仔细留心,看到了许多新品种。在平安镇的时候,他并没有花大心思去研制新品种。就算做出来了,也不大好卖。 如今到了县城就不一样了,只要你能做的出来,就不怕没人买。普通小户人家买不起,各家酒楼里最喜欢这些新奇的东西,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也好猎奇。 黄茂林一边四处跑,一边和黄炎夏一起研制新品种。 这有了香豆腐,黄茂林还想做个臭豆腐。 黄炎夏刚开始听到时候瞠目结舌,「豆腐臭了还怎么吃?」 黄茂林摇头,「阿爹不知道,我在省城吃的臭豆腐,那可真香!有臭豆腐卷,可以做菜吃。还有外头专门卖的炸臭豆腐,加上一些料子,吃的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这臭豆腐卷儿我心里大概有了数,这炸的臭豆腐,还得再琢磨琢磨。」 第2章 黄炎夏哦了一声,「做菜吃才是正理,你既然心里有数,先把那臭豆腐卷弄出来。」 每次做新品种,黄炎夏都心疼的不得了,因为得糟蹋许多豆腐。 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五次十次都有可能。黄茂林虽然也心疼,但他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若舍不得这些豆腐,只能到省城里去做学徒,四五年的功夫,得耽误多少事儿。再说了,黄茂林都二十好几了,谁家也不招这么大年纪的学徒。 梅香三天两头过来看一看,有时候帮着细月一起做饭。豆腐坊里每天需要的柴米油盐,梅香会打发贵仁送过来。 自从细月每天到豆腐坊来做饭洗衣裳,贵仁就每天惦记着,一听说要送东西,头一个主动请缨要过来。 自从二人定亲之后,梅香看细月每日穿得朴素,也时常给她捯饬捯饬,把自己的一些穿过了的仍旧有六七成新的裙子让细月改小了穿,还把自己的花儿粉儿给了一些细月,教她怎么擦脸,怎么画眉毛。 梅香的裙子都漂亮的很,什么大红银红、鹅黄柳绿,颜色各不相同,连上面绣的花也各有千秋。 细月本来整日穿着灰扑扑的衣裳,头发随意拢了拢,素面朝天。 头一日穿上梅香的裙子,又擦了些胭脂,头上还戴了朵纱布堆的月季花,耳朵上配了一对银耳钉,贵仁看得嘿嘿直笑。 细月当时羞得脸通红,要换了衣裳。 梅香嗔怪她,「作甚要换掉?这样不好看?我看贵仁喜欢的很。」 细月小声回道,「好看是好看,我只是个丫头,穿成这样,不像个样子。」 梅香笑了,「胡说,你是我的大丫头,我让你穿的,谁还敢啰嗦。你不用担心,你是穿给贵仁看的,别人心里都清楚,没有人会编排你的。」 王妈妈也在一边帮腔,「细月姑娘,这一身好看得紧呢。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再好看的人,若是衣衫褴褛,也衬不出来。这样一捯饬,人立刻好看了三分不止。」 连铃铛和如月也在一边说好看,青莲拉拉细月的裙子,「细月姐姐,你就穿上吧,阿娘的裙子多的很,白放在那里都坏了,我个子小又穿不上。铃铛姐姐和如月姐姐又没定亲,也只有你能穿了。」 众人都劝,细月也只能穿上了。 黄茂林回来看到细月的裙子,仔细瞄了两眼,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回到屋里后忍不住偷笑,「都说细月长得不好看,这一用心打扮起来,也不差嘛。」 梅香斜睨了他一眼,「你可别假装认错了人!」 黄茂林立刻过来拱手作揖陪笑,「大奶奶放心,我眼神好的很。再说了,大奶奶神仙一样的人物,岂是细月能比的。」 这些日子细月去水玉坊做饭,又换回了以前那些灰扑扑的衣裳。 等黄茂林的豆腐坊渐渐走上正轨之后,梅香先把王聚财叫了回来,让他跟着王妈妈学做饭。细月一个姑娘家,虽说是奴身,也不能总待在水玉坊里。 王聚财跟着王妈妈学了一阵子之后,梅香把他打发到水玉坊,换回了细月。 过了一些日子之后,黄茂林终于把两样臭豆腐都研制出来了。他先往酒楼里送,等众人渐渐接受了之后,街坊们也开始来买。 臭豆腐卷好卖,因为能做菜。那街头小吃油炸臭豆腐,一时半会的没有什么销量。也只有几家酒楼里订了一些,当做小食给客人们尝鲜。 水玉坊各样豆腐的销量稳步提升,县城里的人是有数的,众人能吃的豆腐也只有那么多,不是东家就是西家。 黄茂林的豆腐卖得多,自然会影响旁人家的生意。 自来同行是冤家,慢慢有人开始抵触。 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是自己降价,二是传一些谣言。因水玉坊狗头关系硬,一一般人也不敢随意造谣。降价这种伎俩对黄茂林不管用,你降价你的,我该什么价还是什么价。水玉坊的豆腐品相又不差,好不容易有了名气,如果跟着降价,岂不自毁长城。 升斗小民们不管那么多,谁家便宜去吃谁家的。但周边的这一块儿已经被黄茂林拿下,各家各户也不会为了每天少个一两文钱跑大老远去买豆腐。黄茂林的大主顾一是酒楼,二是那些豆腐摊子。 酒楼那边,黄茂林和各家掌柜签了长期的契约书,不管外面是涨是跌,酒楼里的价格是死的,一文都不会变。至于各家豆腐摊子,黄茂林也愿意让一些利。 这样打了一阵子价格战之后,小作坊先撑不住了,家底薄的也不行,最后只剩下了几个大作坊。 黄茂林开始把价格调回到原来的水平,剩下的几个大作坊也开始纷纷恢复价格,理由就是今年的黄豆贵,成本高。 升斗小民们见涨了价格,刚开始会比较抵触,甚至不吃。过了些日子后,发现跟鸡鱼肉蛋比起来,还是豆腐更实惠一些。 几个大作坊心照不宣,联手挤死了一些小作坊,几家一起把剩下的份额一抢而空。 因水玉坊有独家品种,虽是后来,却稳占鳌头。那几家大作坊的掌柜心里有数,这是县丞大人亲姐姐的产业,人家又一向规矩,谁也找不到什么错处,暂时都默认了这个格局。 第3章 经过了这一轮价格混乱,县城里豆腐行业渐渐趋于平稳,黄茂林终于搬回了家。 黄茂林搬回家之后,仍旧每日过去,并把消息放出去,要招两个学徒,伙计暂时不招了,让王家父子顶着。 忙过了这一阵子,黄茂林终于有功夫多陪一陪妻儿了。 黄茂林首先把接送慧哥儿的任务揽了过来,每天早上,爷儿两个一起吃早饭,黄茂林先把慧哥儿送到学堂,自己再去水玉坊,晚上再去把慧哥儿接回来。 每天这一送一接,爷儿两个一路走一路说闲话,父子感情越发深厚。 梅香提醒黄茂林,「豆腐坊里都妥当了,赶紧把明辉兄弟两人也接过来吧。」 黄茂林跟梅香抱怨,「我才歇了两天,你又指派我出去干活。」 梅香摸摸黄茂林的脸,「早日都处置妥当,以后咱们才能清清静静一起过日子不是。」 黄茂林像个小孩子一样,趴在梅香怀里,「我可羡慕泰和了,整日吃吃睡睡,什么都不用干,还一直让你抱着他。」 梅香哈哈笑了,「你别羡慕他,我也抱抱你。」 两口子每回在一起的时候,丫头们都很有眼色的把青莲带走。 黄茂林闻了闻梅香身上的奶味儿,「等事情都忙完了,豆腐坊那边交给阿爹和茂坚哥,油坊交给明辉哥,我就只管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钱。」 没想到这黄茂林的头,「那敢情好,我陪你一起数钱。」 两口子一起在屋里亲亲热热的说话,青莲在院子里和丫头们一起踢毽子。 说起青莲,梅香又忍不住和黄茂林抱怨,「这县城里,连个像样的女学都没有。唯一有一家,我听玉茗说,那学堂里的女先生跟个老学究似的,整日就会讲什么三从四德,教出来的学生都呆板的很。」 黄茂林连忙反对,「那可不能去,那哪里是教学生,简直是教奴才了,把如花似玉的女孩子们教的跟个木头似的,就知道一味听从男人的话,挨打挨骂不还手。你不晓得,我在外面听到很多这样的事情。那有些父母愚蠢无比,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儿糟贱到泥土里去。你自己教她读一些书,明一明事理就行。明儿你再去问一问她舅妈,看清溪都在学什么,让青莲跟着一起学,大不了咱们给她舅妈送束修。」 梅香笑了,「你这些话可不能到外头去说,这世道还是对女人不公,都希望女人老老实实,咱们自己心里清楚都行了。我问过玉茗了,清溪这会子也只是读书写字,再学一学规矩,出了门大面上不错就行,在家里并不拘束她。」 黄茂林叹了口气,「还是我没本事,要是能在府城或是省城扎根,那里的女学风气才好呢。女学生们除了读书写字,还会骑马射箭,听说还会一起办文会,文会上还喝酒。咱们县里这些人,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了个四不像,就会约束女孩子们。」 梅香摸摸黄茂林的头,「谁说你没本事了,你本事大着呢,你看我们娘儿几个如今过的日子,平安镇谁也比不上。」 梅香坐在榻上,黄茂林躺在梅香怀里,翘着二郎腿,「等泰和大一些,我带你们去府城里玩。」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青莲冲了进来,见阿爹躺在阿娘怀里,连忙跑过来,「阿爹羞羞。」 黄茂林坐了起来,抱起女儿亲了一口,「阿爹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啊?」 青莲双眼发光,「真的?我想吃酱驴肉!」 梅香摸了摸女儿的头,「一个小丫头,口味也不知怎的这样重,居然喜欢吃酱驴肉!」 黄茂林抱着女儿,「好,阿爹这就带你去买酱驴肉!」 青莲想了想,「给大哥买两只酱猪蹄儿,给阿娘买二斤点心!」 梅香笑了,「我可吃不了二斤,你这是给自己买的吧!」 青莲嘿嘿笑了,「给阿娘买的。」 黄茂林问梅香,「你在家闲着也无事,带上泰和,咱们一起去可行?」 梅香想了想,「那你等等我,我换身衣裳。」 说完,梅香起身,出去叫细月,「你也换身衣裳,跟我一起上街,如月也去,都赶紧去收拾好。铃铛去告诉贵仁,准备准备跟我们一起去。」 丫头们都动了起来,梅香换了一身玫红色衣裙,头上只插了一根金簪子,耳朵上什么也没戴,泰和那小手可厉害着呢,戴什么都要被他扯掉了。 一家四口带着贵仁和两个丫头一起出门了。 先去了卤菜店,黄茂林买了一些酱驴肉,给儿子带了两只猪蹄儿。掌柜的细心,把酱驴肉切了一部分,又给了几根牙签儿,「姑娘边走边吃也行。」 青莲高兴的眯起了眼睛,黄茂林把女儿抱在怀里,青莲自己吃一口,喂阿爹阿娘吃一口,很快就把那切碎了的酱驴肉吃完了。 一家四口又去了点心铺子,买了些普通的鸡蛋糕,又买了一些贵一点的酥饼。 等走累了之后,黄茂林带着妻女去了一家茶楼,在楼上要了个雅间儿,一家子一边喝茶一边看外头大街上人来人往。 第4章 青莲到了县城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和父母一起逛街,一路高兴的小嘴都没闲过,叽叽咕咕说东说西。 等到天快擦黑,一家人又一起往学堂里去,在门口等了一会之后,和明盛打过招呼,带着慧哥儿一起回来了。 过了几日之后,黄茂林又开始忙碌了,他要把油坊搬到县城里来。这是韩敬平生前一手创建的作坊,叶氏对油坊的感情非常深厚。 其实把油坊放在平安镇也可以,但黄茂林还是决定搬到县城里来,能不能多赚钱不说,至少能让叶氏心里有个安慰,这是她和韩敬平之间唯一的联系了。 叶氏如今早不再乎油坊里的那点收入了,但仍旧十分关心油坊。 三两天的功夫,黄茂林把韩明辉兄弟和油坊里的东西全部搬了过来。 黄茂林先在那边照看了一阵子,往酒楼送货的时候,也推一推自己家里榨的油。 黄茂林直接在门口挂了个韩家油坊的牌匾,叶氏亲自过来看了看,指导韩明辉兄弟一些自己多年卖油的经验,并看着他们兄弟榨出了第一槽油。 回去了之后,叶氏和梅香也时常在外头给自己家的油坊拉生意。 县里一些官宦人家和富户,个个都是人精子。吃豆腐吃油,自然不会去别家。三班六房的衙役们,也时常来照顾水玉坊和油坊的生意。花花轿子众人抬,水玉坊自然是风生水起,油坊也渐渐站稳了脚跟。 叶氏和梅香投桃报李,那些人家家里有产业,也时常去光顾生意。 一眨眼,又到了端午节,明盛忽然间要做媒人了。 明盛说的不是旁人, 他想把胡三姑娘说给常二郎。 胡家三姑娘按理早该说亲事了,只因胡老爷一心想给女儿挑个读书人,才耽误到了现在。 照胡老爷的意思, 韩家兄弟多好啊, 可惜人家早就定亲了。 今年府试期间,明盛带着几个学生去府城考试。学生们考试期间,他又去拜访了胡老爷。 明盛去了胡家毫不拘束,吃饭吃茶不消人动手, 自己熟门熟路。 胡老爷和胡太太也喜欢他这样, 显得更亲近。 因胡家院子浅窄,明盛看到胡三姑娘在院子里晾衣裳, 顺道问了一句胡老爷,「三妹妹的亲事可说定了?」 胡老爷叹了口气,「都怪我, 东挑西挑, 倒耽误了她。」 明盛仔细看了看胡三姑娘,长的细条条,眉清目秀, 虽说不上是什么绝色,也耐看的很。 胡太太心中纳闷,你都成了亲了,还盯着我女儿看什么。 姑娘见明盛看自己, 大大方方的问, 「韩二哥,你看我作甚?我脸上有麻子?」 明盛哈哈笑了, 「三妹妹原谅则个,不是我偷看妹妹, 我见妹妹人才好,想给你保个媒!」 胡三姑娘呸了他一口,「韩二哥好歹也是个举人老爷,如今又做了先生,却整日嘴里没个正经!」 说完,她扭头回房去了,明盛嘿嘿笑了。 胡太太心中却有些意动,「贤侄说的是真的?」 明盛先问胡太太,「大娘,三妹妹今年多大了?」 胡太太也不瞒着他,「满打满算快有十五了。」 明盛点点头,「我妹妹明年要出阁了,她婆家有个亲小叔子,那孩子不错,今年十四岁了,这回跟我一起考试来了。」 胡老爷在一边听见了,「来考试?看来是个读书郎。」 明盛实话实说,「读书还可以,就是比我差一些。」 胡老爷和胡太太顿时哈哈笑了,胡老爷摸了摸胡须,「贤侄虽说的是实话,可不要到外头去说,如你这样有天分的又有几个呢。」 明盛自己喝了口茶,「我逗您二老笑一笑,有天分的人多得很,但看后天勤奋不勤奋。再有天分,若是个懒虫,也没得用。这孩子说不上天分顶顶好,好在不懒惰。他家住在乡下,家里田产颇多,县城里也有几处门脸儿,吃喝是不用愁的。我见三妹妹勤快又爽利,跟您二老提一提。明儿我把那孩子带来给你们看一看,若是还能瞧得上眼,我回去跟常老爷说一说,咱们是女方家,总不好主动。若是觉得不合适,也就不提了。」 胡太太点点头,「你有心了。」 明盛笑着回答,「我在大伯大娘家里住了好几年,三妹妹就和我妹妹一样的。如果真有那缘分,以后成了一家子,岂不更好。只是一样,三妹妹在府城长大的,不知道能不能住得惯乡下。」 胡老爷赶紧摆摆手,「贤侄莫要笑话我们,我们虽说住在府城,家境一般,人家家里有几百亩田地,我们一亩地都没得。」 明盛赶紧转开话题,「先不说这个事情,一切等考完试再看。」 等府试结束之后,明盛把常二郎带过来给胡家夫妇看了一眼。 胡老爷见常二郎长得憨厚,实则精明,心里多了两分喜爱。又见这孩子知礼懂得进退,心里更加欢喜了,但自己女儿年纪比常二郎大了一岁,又有些惆怅。 第5章 明朗安慰了胡老爷几句话,带着孩子们回荣定县去了。 回来了之后,明朗先跟婉柔说了这事儿。 婉柔是女人家,于这上头想的更多一些,「官人先莫急,我去问问阿娘的意思,这常二郎的媳妇以后要和妹妹做妯娌的。」 叶氏听说之后陷入了沉默,等晚上问了两个儿子,「胡家三姑娘品性如何?你们妹妹一向老实,从不与人争嘴。」 明朗想了想,「儿子在胡家,并不与三姑娘说话,见她日常只是跟在胡太太和胡家两位奶奶身后操持家事,想来是个能干的,再多的儿子也不知道了。」 明盛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起来,「阿娘,胡家三姑娘性子和妹妹不大一样,妹妹温和,三姑娘爽利,但都是讲道理的人。阿娘看看咱们家,大嫂温和,婉柔性子泼辣一些,我看她们妯娌二人到处的很好。当然,我整日不在家,看到的只是表面,阿娘应该知道的更多一些。」 婉柔斜眼看了他一眼。 叶氏笑了,「你说的有道理,常家要娶什么样的小儿媳妇,咱们也干涉不了。如今有合适的,帮着说一说,成不成看天意。」 玉茗在一边附和,「阿娘,妹妹看着性子温和,实则内里有主见的很,倒是和阿娘有些像。」 叶氏点头,「是的,你们姐姐外表看着刚强,实则内心柔软的很,兰香倒是恰好相反。若是说了胡家姑娘,中间连着他们兄弟,想来倒不会太难相处。这也是我的私心,总想找个性子柔弱一些的给她做妯娌。」 明盛笑了,「阿娘,若两个人都是软蛋,常家太太要哭了。」 这话说的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过了几日,叶氏给常太太下帖子,邀请她过来玩耍。 常太太收拾的利利索索的,带了礼物到韩家来了。 两亲家母寒暄了许久,叶氏又留常太太在家里吃晌午饭,一群女人们热热闹闹的说笑。 等吃了饭之后,叶氏才把胡家的事情略微提了提,「不瞒亲家母,我并没见过胡家三姑娘,是我两个儿子都说好,我才起了这心思。胡老爷和我大儿媳娘家亲爹是至交,人品自然不用担心。他一家住在府城,父子三个虽说没有做多大的官儿,也都在衙门里有份正经的差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一样,胡老爷爱读书的孩子,总想给三姑娘找个读书郎,就把孩子给耽误了,今年都十五了,比二郎还大一岁呢。」 常太太并没有一口表态,「多谢亲家母惦记我们二郎,好姑娘谁不喜欢呢,一岁两岁的倒不用在意,只是我得回去跟我们当家的商议商议。」 叶氏点头,「那是自然,二郎的亲事不能草率。我也想他能说个好媳妇,以后和我们兰香和睦相处,亲家母也能少操些心。」 常太太赶忙奉承道,「要是能和兰香一样懂事能干,那我做梦都能笑醒了。」 在韩家吃了顿饭之后,常太太带着丫头回家去了。常家虽说住在乡下,离县城其实不远,赶的紧一天可以跑两个来回。 常太太回去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常二郎顿时明白了,那一日去胡家,估计就是给胡家人看的,难怪他总觉得四处有人盯着他,害的他一丁点错都不敢犯。 常太太问常老爷,常老爷在屋里踱步,「人家倒是不错,父子三个都在府城衙门里有差事,说出去也体面。姑娘大一岁倒无妨,进门就能开枝散叶,就是不知与二郎能不能合得来。」 两口子把常二郎叫去问,常二郎涨红了脸,「阿爹阿娘做主便是,不用来问我。」 常老爷问他,「姑娘比你大一岁,你可嫌弃?」 常二郎小声回答,「阿娘不也是比阿爹大两岁?」 常老爷对着他屁股踢了一脚,「连你老子也编排了!」 常太太也问儿子,「你自己有没有可心意的?若是有,赶早说出来,我们也好替你做主。若是你自己没有合心意的,你年纪也到了,我们就要替你做主了。」 常二郎红着脸摆手,「没有没有,儿子整日读书,并没有见过谁家姑娘。」 常老爷坐下了,「你若没有,我们就替你定下了。这倒好,你们兄弟两个先生,前头的先生替你大哥保媒,现在的先生替你说媳妇,我和你阿娘倒是省心了。」 既一家人都不反对,常太太转天又来拜访叶氏,求叶氏在中间保媒。 有韩家在中间牵线,常家和胡家很快定下了亲事。 一眨眼,泰和要满一周岁了。 搬到县城这几个月,黄茂林四处走动,也认识了不少人,梅香也和附近的街坊们混熟了。 此次泰和满周岁,正好是个契机。夫妻二人广发请帖,邀请众人来参加儿子的周岁礼。 自来人情走动,总有一方得主动开破冰之旅,后面才能越走越热闹。 新宅子够大,置办酒席足够了。黄茂林去相熟的酒楼里请了个大师傅回来做酒席,席面上需要的东西,梅香提前都预备好了。 一周岁的泰和已经能听懂了一些话,虽然还不会走,但却爬的飞快,屋子里再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 第6章 正日子当天,各路宾客纷纷来贺,按照时下县城里的正常走礼水平,送了贺礼,黄茂林让人一一记清楚。 除了县城里的人,老家那边也来了一批人,杨氏带着黄茂源一家子也过来了。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热闹。 等办完泰和的周岁礼,日子越发热了。每到中午,那外头的太阳都能把人烤化了。早晚虽说凉快一些,也是蒲扇不离手,就这还动不动一身汗。 梅香自来苦夏,有些不思茶饭,泰和又没断奶,她的日子就有些难熬。 黄茂林心疼梅香,不让她再出门,让王妈妈等人每日多做些消暑的东西吃,什么西瓜、绿豆汤每日都有。 除了这,黄茂林还花大价钱从县里富商家里每日买些冰回来,虽然只有一盆,也能解一些暑气。 梅香头一次见到夏日里的冰,忍不住惊奇,「这么热的天儿,这冰块儿如何能存得住?」 黄茂林告诉梅香,「他们家里有个冰库,挖在地下,冬天采了冰存起来,夏日把冰库的门封好,也化不了。除了自己家里用,每年夏天还能挣一笔呢。」 梅香忍不住咋舌,「这得花多少钱呀!」 黄茂林笑了,「也就是在咱们县城,有个小冰库还稀罕的很,我听说在省城和京城,富贵人家都有这东西。夏天的时候,屋子里摆一盆,那风吹进来都是凉的。我还听说那些皇亲国戚,夏天弄个凉亭,四面都是敞开的,都放了冰盆,那凉气隔着纱布吹进凉亭里,六月伏天还要盖被子!」 梅香继续惊叹,「这得花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啊!」 黄茂林给梅香擦了擦额角的汗,「明儿我再去买一盆,一天一盆还是供应的起的。」 梅香摇头,「这东西虽说舒坦,但湿气重,容易受凉。若是自小就这样过来的也就罢了,咱们这冷不丁突然夏天用这东西,怕孩子们受不住。」 黄茂林叹了口气,「还是我无用,让你们跟着我受委屈了。」 梅香连忙拉住黄茂林的手,「胡说,如今这日子再也没有半点不好。能用上冰的,这整个县城能有几家呢,我阿娘也不用的。咱们好不容易攒了一些家业,不能光贪图享受。我在家里坐着,又不用做活。咱们老家里,还有许多媳妇们六月伏天下田地除草呢。」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手,感觉出上面再也摸不到老茧了,心里也忍不住高兴,「我总算把你的手养回来了,不用冰也就罢了。我听说许多人家的太太奶奶们,洗脸的时候在盆里加一些羊乳或是牛乳,皮子越洗越白。明儿我也在家里养一头母羊,给你和青莲用。」 梅香开玩笑,「我把羊奶用了,小羊不得挨饿?」 黄茂林笑着回她,「你们能用多少呢,饿不着小羊。」 说了几句闲话之后,梅香又与黄茂林商议,「前儿我回娘家,阿娘跟我说,玉茗想给外甥女请个女先生,单独教她一些规矩,再学一学琴棋书画。我也不大懂这些,你说,咱们青莲要不要跟着去学?」 黄茂林一直很重视几个孩子进学的问题,「若是真要请,务必要打探清楚,先生品性如何,似那种死板的,定然不能要。」 梅香点头,「你放心吧,玉茗一向妥当,这又关乎到清溪,自然不会马虎。」 黄茂林一直抓着梅香的手没有放,「那你就去问问阿娘和弟妹,能不能带着咱们青莲一起学,一头羊也是放,两头羊也是放。」 梅香嗔怪他,「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是羊呢。放心吧,这还是阿娘主动问我的。若是能跟着学一些,也省得整日在家里憨吃憨玩。」 正说着话呢,青莲主动进来了。 黄茂林把女儿拉到一边,「热不热?」 青莲点头,「好热,阿爹,这天儿什么时候能凉快下来?我连酱驴肉都不想吃了!」 黄茂林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上面都要被汗湿了,「不吃也行,吃多了肉长得胖。」 青莲撅起嘴,「我哪里胖了?」 黄茂林哈哈笑了,「不胖不胖,我女儿好看得紧。」 青莲拿着小团扇不停的扇,扇了几下之后又觉得累。 黄茂林拿起小团扇给女儿扇风,「你舅妈想请个女先生,你要不要跟你表姐一起上学?」 青莲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也能去上学?」 梅香笑着看向女儿,「我先跟你说好,这是让你去上学,可不是去玩的。既然要上,就得正经学到些东西回来。不说让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好歹能知道个一二。」 青莲点头如小鸡啄米,「阿爹阿娘放心,我肯定好生学。」 梅香见女儿里外穿了三层,估计她热得很,赶紧打发她回房,「回去凉快凉快,让如月给你打盆水洗一洗,不用穿这么多。」 等女儿走了之后,两口子继续坐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王妈妈做了晌午饭端了上来,梅香伸头看了看,炒空心菜倒是可以,番茄鸡蛋汤也能喝两口,炒丝瓜下饭,缸豆炒肉丝也做的清淡,还有个凉拌茄子。 第7章 这凉拌茄子是梅香到县城之后学的花样,把那大茄子煮熟了,用木杵捣碎,弄一只青辣椒切碎加到里面,再加些油盐一起拌着吃,比什么油闷红烧吃起来都爽口。 王妈妈送来的是梅香一家三口的饭菜,梅香单独给女儿分了一些,让丫头送到青莲的房里去。 女儿自己在屋里吃,不用穿的整整齐齐,热的慌。 两口子单独坐在屋里吃饭,一岁的泰和也要吃,而且不满足于阿娘喂他,非要自己拿个勺子在碗里戳。 梅香就着小半碗饭,吃了些空心菜和炒丝瓜,凉拌茄子吃了不少,又喝了一小碗汤,夹了几筷子缸豆,其余的都被黄茂林吃了。 王妈妈做菜花样多,分量少。看着好几盘子菜,每一样只有一丁点儿,黄茂林每次等梅香放下碗筷后,风卷残云一般把剩下的都吃了。 吃过饭之后,黄茂林打了个饱嗝。 丫头们来把碗筷收走,梅香给黄茂林倒了杯温茶,「外头人要是知道黄掌柜吃饭是这幅模样,要笑话你了。」 黄茂林往躺椅上一靠,「我本来就是个庄户人家的小子,吃饭粗鲁些也是常理。」 梅香拍了拍黄茂林的肚子,「我怎么觉得你这些日子长胖了些?不是整天在外头跑,如何还能长胖了?」 黄茂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真长胖了?我也没歇着呀,想来是吃多了,家里油水又好,可不就容易长胖。原来每天早上还早起磨豆腐,这些日子都是吃了早饭才过去。」 梅香似笑非笑的看向黄茂林,「黄掌柜如今放假了,肚子也跟着起来了。」 黄茂林立刻站起来,「哪里哪里,我还穷着呢,肚子也不能起来。明儿开始我就少吃一些,要是长成吴掌柜那样,那多难看。」 梅香哈哈笑了,「吴掌柜四五十岁了,胖一些也无妨。你也二十多了,保养的再好,也不会像贵仁那样好看的。」 黄茂林哼了一声,「细月今年多大了?赶紧让他们成亲!」 梅香斜睨了他一眼,「当初不是你说的,丫头们要长到十八九岁才能成亲。细月才十四呢,早的很!」 两口子打趣了一番,泰和在一边啊啊伸手,要起来走路。 梅香指派黄茂林,「你儿子想走路,你扶着他走。每日走半个时辰,我保证你不会变成吴掌柜。」 黄茂林拎起儿子的两只小胳膊,把他放在地上。泰和两只小脚一沾地,立刻高兴的往前颠。 这样来回走了几趟,黄茂林立刻感觉有些吃不消,「这带孩子可真累,不比磨豆腐轻松了。」 梅香又替换过黄茂林,两口子带着泰和在屋里走了好久,一家三口都有些累,一起回到东屋里歇了个午觉。 过了几日,叶氏让人来叫梅香过去,还让把青莲带着。 母女两个收拾的体体面面的过去了。 一进叶氏的院子,屋子里全是人。叶氏坐在主位,玉茗妯娌二人相陪,旁边还有个衣着朴素的青年妇人。 因有外人在场,梅香先带着女儿给叶氏行礼问好,又让女儿给舅妈们行礼,玉茗妯娌二人起身给大姑姐见礼,清溪也来见过大姑妈。 一顿厮见之后,叶氏让大伙都坐下,把清溪和青莲叫到自己身边,对那位青年妇人说道,「李先生,这是我孙女和外孙女,两个孩子只差了几个月,一向亲近的很,也听话,以后就多劳烦李先生了。」 青年妇人微微点头致意,「太太放心,我会照看好二位姑娘的。」 叶氏又对梅香解释,「头先我不是跟你说了,家里想请个女先生,这是玉茗从外头找来的,先生姓李,年纪和你差不多,知书达理,满腹才华,最难得的是不像外头那些先生那般死板,说话风趣的很。」 梅香忙与李先生见礼,「小女调皮的很,以后让李先生费心了。」 李先生也起身还礼,「姑奶奶放心,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能带着二位姑娘认几个字,学两个调子。」 说了一阵子话之后,李先生就要带着两个女学生去上课。 梅香赶忙解释,「今儿不知道先生要上课,什么都没准备呢。」 李先生笑了,「就是要什么都没准备才好呢,我能知道姑娘们的底细。太太奶奶和姑奶奶放心,今儿我们师徒头一回见面,一起说说闲话,不考较学问。」 玉茗忙亲自带着李先生走了,家里已经预备好了读书的地方,里面什么都有,倒是不用梅香准备什么。 等李先生走了,梅香悄悄问叶氏,「阿娘,这位李先生什么来路?」 叶氏低声跟女儿说道,「李先生家里原是不错的,娘家也是富贵人家,自幼丫头婆子一堆,学了一肚子的本事。后来因早年丧夫,家道中落,她又要抚养独子,才出来挣碗饭吃。她这回从府城过来,把儿子也带过来了。我见过那孩子,和慧哥儿年纪差不多,懂事的很。如今在明盛的学堂里读书,娘儿两个就住在咱们家里。」 梅香忍不住感慨,「这么好的人,命运却不济。阿娘一年给她多少束修,我出一半。」 第8章 叶氏笑了,「不要你出钱,我都给了。因她家小子在你弟弟学堂里读书,咱们家包他们吃穿住,李先生一个月额外只要一两银子,另外的年节礼,全凭咱们的意思。」 梅香想了想,「那等过年过节的时候,我送李先生一些礼。一个年纪轻轻的妇道人家,出来挣口饭吃不容易,还要养活儿子。」 婉柔也在一边插话,「可不就是,跟李先生比起来,我就是个吃白饭的。」 叶氏连忙拦住她的话头,「胡说,你怎么能吃白饭呢,你如今可是立了大功了,好生养身子,等明年过了年,就能生个胖娃娃。」 梅香立刻双眼发亮,「弟妹可是有喜了?」 婉柔有些不好意思,叶氏帮着解释,「可不就是,才上身的,我也没出去说,你知道就好。李先生有李先生的好,你们有你们的好,可不能妄自菲薄。」 梅香扑哧笑了,「阿娘如今说话文绉绉的。」 叶氏用手指头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我这不还是怕给你们丢脸,我一个乡下妇人,知道什么是文绉绉!」 说笑之后,梅香又问叶氏,「阿娘,虽说不用交束修了,我要给青莲预备些什么东西呢?」 这话把叶氏问住了,她也不太懂。 婉柔帮着解围,「姐姐,笔墨纸砚咱们家都有。我听说李先生还要教她们姐妹弹琴吹箫,还要下棋。姐姐给外甥女预备一张琴,一根竖笛,再加一管箫,围棋也预备一副,不管用不用得上,咱们先预备着。」 梅香一一记住,「我回去就准备。这回我又沾了娘家的光了。」 叶氏连忙说女儿,「胡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都是你该得的。他们兄弟两个,哪一个你没有帮着带。」 玉茗正好进门,也跟着解释,「姐姐不要想那么多,她们姐妹俩正好作伴,比一个人好多了。清溪当初还不愿意请女先生,听说表妹也过来,这才答应了。还跟我说歪理,这读书光有一个学生,先生的一双眼睛都盯着她,稍微有哪里做的不好,先生就要训斥,累也累死了。有两个人一起,甭管是挨打还是挨骂,好歹能分担一些。」 这话说的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玉茗又对梅香说道,「姐姐以后每天早上让人把外甥女送过来,晌午就在这里吃饭,半下午就下学了,我再让人送她回去,不用姐姐来接。」 梅香笑着点头,「那就有劳弟妹,我就真当个甩手掌柜了。」 梅香坐到了快吃晌午饭时刻,等青莲从学堂里出来后,叮嘱她好生听先生的话,跟着姐姐学。 青莲头一天上学,正在兴头上,忙不迭的点头,「阿娘放心,我会好生学的。」 梅香给女儿理了理衣裳,「那我先回去了,以后你就在舅舅家里吃晌午饭。等回去了我要检查你的功课,若是学的不好,我可要罚你。」 叶氏听见梅香说要走,一再挽留,「天儿这么热,回去作甚,吃了饭再走吧,也不缺你这一双筷子。泰和虽说还没断奶,早上你走的时候不才喂过,一岁多的孩子,你吃了饭再回去喂他也不迟。」 梅香看了看外面,「阿娘不知道,我不在家里,茂林哥不好生吃饭,随意扒拉两口。我带了伞出来的,不妨事。泰和吃饭的时候不老实,旁人看不住他。」 叶氏听见女儿这样说,也不好再相留,「那你路上走慢些,别热着了。先喝口茶,等到了之后赶紧洗洗脸,再喝些热茶,可别中暑了。」 梅香笑着点头,「我知道了,青莲就托付给阿娘和弟妹了,若是她不听话,你们只管教训她。」 梅香说完之后,与众人告辞,打着伞,带着丫头一起回去了。 才进家门,她就觉得有些胸闷气短。 正好, 黄茂林也在家里,他一见梅香脸色发白,立刻冲了过来。 「可是哪里不舒服?」 梅香摆了摆手, 「天热, 走急了,想是沾了暑气。」 黄茂林立刻大叫,「细月,细月!赶紧让王妈妈把厨下的咸汤端一碗上来!铃铛, 打一盆温水来!贵仁, 去叫大夫来!」 说完,他把梅香扶到一边坐下, 掏出帕子给她擦擦汗。 外面两个丫头迅速动了起来,黄茂林先喂梅香喝了一碗汤,又亲自给她洗把脸, 再让她躺在一边。 梅香喝了碗汤之后感觉缓过劲儿来了, 忍不住苦笑,「真是不中用,以前我和阿娘上街卖菜, 经常顶着大太阳走个来回。这才多远的路,就热着了。」 黄茂林持续用温水给梅香擦汗,「以前卖菜,去得早回得早, 也没说大中午头往回赶的。再说了, 这几年你连着养了几个孩子。我听说妇人产子最耗精神,除了生产苦, 养育更艰辛。」 梅香眯着眼睛,「茂林哥, 你居然懂的处理暑气。」 黄茂林给她理了理头发,「我时常要出去跑,自然要注意些。再者,豆腐坊和油坊里烧起大火来闷热的很,我专门问过老大夫,夏日里若是觉得中了暑气,喝些咸汤,多擦擦汗,找个凉快的地方歇一歇,慢慢就能缓过劲儿来。」 第9章 正说着话,门口贵仁把附近的章大夫强拉了过来。 章大夫气喘吁吁,黄茂林连忙起身迎接,先端了温杯茶给章大夫,「章大夫,内子才从娘家回来,这几步路的功夫,我看她脸色发白,你帮着看看可是哪里不对。」 章大夫年纪也不小了,黄茂林又在场,倒也不用避讳。 章大夫看了看梅香的气色,又号了号脉,问了问今日的行程和饮食,心中有了判定。 「黄大爷,大奶奶这是热着了。大爷方才处理的很得当,大奶奶再缓一缓,等会子再喝些咸汤,莫要再热着了。」 黄茂林这才放下心来,谢过章大夫,并请他开药。 章大夫摇头,「大奶奶症状轻,不用特意开药,千万不能再热着了。」 说完,章大夫就要走,黄茂林赶紧付了诊金,把章大夫送到了门口。 章大夫走后,梅香又躺了一会子,缓过来之后觉得有些困,眯着眼睛就想睡。 黄茂林赶紧摇了摇她,「先别睡,吃点饭再说。」 梅香懒懒的回答道,「我不饿,不想吃。」 黄茂林试探了一下她的额头,并无异常,捏了捏她的脸,「那你就躺着,我喂你吃。」 梅香闭着眼睛笑,「我又不是坐月子,泰和哪里去了?」 说起泰和黄茂林就笑了,「指不定又躲在哪里翻箱倒柜!不用担心,我让人跟着他呢。」 细月和铃铛把饭菜端了上来,因梅香苦夏,王妈妈做的都是清淡饮食,凉拌和清炒居多,并无大荤。 梅香坐了起来,吩咐铃铛,「去把泰和叫过来。」 泰和走得歪歪扭扭的,总感觉随时要摔倒的样子,但却气势十足,一头扑到阿娘怀里,立刻就要掀衣服喝奶。 随意喝了两口之后,看到桌上的饭菜,立刻扭头就要来霍霍。 黄茂林一把拦住了他,我把他塞到专用的高脚圈椅中,给他弄了些小孩子能吃的东西,放在他前面的木盘子上。 泰和很不满意,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指着饭桌,不停的哦哦叫,意思是我要吃桌上的。 黄茂林敲了敲他的碗,「吃你碗里的!」 泰和仍旧不满意,看向梅香,小嘴哦哦叫,仿佛在告状一样。 梅香舀了一勺鸡蛋羹,略微吹了两口,感觉不烫了之后塞到泰和嘴里。 泰和这才停止了叫唤,开始拿他的小勺子在碗里戳来戳去。 梅香一边自己吃,一边喂儿子吃两口,黄茂林也在一边帮忙喂。 梅香又与黄茂林说了女儿上学的事情,把李先生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黄茂林点头,「需要什么,你尽管让人去买,我也不懂上学的事情。这几天天太热,晌午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能再出去了。你刚才回来的时候脸色发白,可把我吓坏了。」 梅香心中感动,往黄茂林碗里夹了一些菜,「你不用担心我,我身子骨好的很。」 黄茂林也给她盛了碗汤,「再喝一碗,你每日又要喂奶还会出汗,得多喝些汤汤水水。青莲既然去读书了,以后你白日也能清闲一些,拖着两个孩子,累得很。」 梅香也点头,「可不就是,我宁可下田里干活,都觉得比带两个孩子要轻松。大的叽叽喳喳,小的哭哭闹闹,整日没个安静。」 说完,梅香摸了摸泰和的小脑袋,「你什么时候才能去读书哟,阿娘就能彻底安静过几天日子了。」 黄茂林温和的看向梅香,「不用急,等他们都大了,咱们俩回老家住去,安安静静的,就咱们两个,多好。」 夫妻两个吃了饭之后,先把泰和哄睡着了,然后也一起歇下。 黄茂林先醒过来,外头还热着呢,且梅香上午的模样吓到了他,他也不敢离开,就一直守在堂屋里看账本子。 梅香带着泰和一觉睡了好久,等起来之后才彻底恢复,头也不晕了,也不犯恶心了,没感觉到燥热。 泰和起来之后按照惯例先喝奶,然后就要下地去玩。 梅香看了看太阳,没有晌午那么吓人,让王聚宝和贵仁一起跟着泰和。 黄茂林让细月把吊在水井里的那个西瓜切了,给前院儿也送去一些,众人一起分吃。 等到太阳快落山了,夫妻二人带着泰和一起出门了,先去给青莲买了一些上学用的东西。两口子不识货,那什么竖笛、围棋,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叫好。 但黄茂林知道一个道理,人不识货,钱识货,只管买那贵的就是了。 梅香偷偷笑话他,「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 黄茂林咧嘴,「店家最喜欢我这样的!」 等买过了东西之后,夫妻二人先回韩家接了女儿,又去学堂接了儿子,然后一起慢悠悠往回走。 一路上,青莲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会儿说李先生知识渊博,一会儿说李先生弹琴好听。 慧哥儿在一边插嘴,「李先生家的儿子孟大郎今儿头一天去我们学堂里,学问扎实的很,舅舅问的功课,就没有他答不上来的。」 第10章 黄茂林摸了摸大儿子的头,「既是个好孩子,你就与他多来往,请教学问也好,多交个朋友也罢,他们母子远道而来,我们也该尽些地主之谊。」 一家四口说话的功夫就到了家,慧哥儿进门后先帮着劈了些柴。 这是黄茂林规定的,每天要帮家里干些活。挑水劈柴扫地,不拘什么都行。一来免得养懒了身子骨,二来也知道生活的艰辛。 青莲也帮着梅香一起收衣裳,一一叠好之后放到柜子里。 等做完了这些事情,兄妹二人一起读书去了。 自此,青莲也开始了每日外出读书的生涯。好在韩家离得近,倒不费事。黄茂林每天早晚接送两个孩子,其余时间要么在家里陪着梅香,要么就到处跑生意,一家人的日子清净平和。 青莲不在家,梅香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泰和身上。 泰和长得飞快,才几天的功夫就走得稳稳当当的了。伴随着他走路稳当的过程中,梅香发现了一件让她吃惊不已的事情。 才刚刚一周两个多月的泰和,一只小手就能轻轻松松拉得动二三十斤重的东西。 头一回看见泰和把太师椅打翻,一只小手拉着到处跑,梅香吓得赶紧过来夺下了椅子,又看了看儿子的小手,上面也没受伤。 梅香对着泰和的小手吹了吹,「乖乖,疼不疼?这椅子这样沉,你拉它做甚?」 泰和听不懂,冲着阿娘嘿嘿直笑,又要去拉椅子玩,梅香这才发现那沉重的太师椅在泰和手里就跟个小板凳一样。 梅香的心顿时揪到了一起,难道这孩子也是个大力气的?老天爷,这可怎么是好! 等黄茂林回来之后,梅香立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黄茂林没有吱声,先逗着泰和拉着椅子跑,又让他拉更重的东西。逗了一会之后,黄茂林才相信了梅香说的话。 他见梅香一脸忧色,忙着安慰她,「不用担心,泰和是个男孩子,力气大一些也无妨。我们好生教导他,让他不要随意欺负人,力气大一些也不是坏事。」 梅香想到了自己幼年时候的经历,「我小的时候因为力气大,阿爹阿娘从来不敢让我出门,怕我打伤了人家,又怕传出去名声不好听。泰和虽然是个男孩子,也不知这事是好是坏。」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不要急,他还是个小孩子呢。小娃儿有时候爆发力大,长一长说不得就正常了。」 黄茂林一再相劝,梅香这才暂时把这事情丢在一边。 才操心完了泰和力气大的事情,这小家伙又开始给梅香找新的麻烦。 他除了力气大,吃的也多,跟同龄人比起来,他两天吃的东西抵得上人家吃三天的。 这也就罢了,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多吃一些身子骨长得结实。 除了这些,泰和的小脑袋瓜子也精的很。你看他虎头虎脑,不知道的人以为这孩子憨厚,其实就是个小精豆。 家里谁也别想瞒着他吃东西,但凡闻着点味儿,他就能把吃的东西翻出来。因他年纪尚小,许多东西还不能给他吃。哥哥姐姐有时候背着他吃点心,他一听见人家嘴巴动,立刻跑过来仔细查看。 慧哥儿和青莲立刻紧闭着嘴巴一动不动,泰和仍旧不相信,非要扒开哥哥姐姐的嘴巴查看一番。若发现你嘴巴里有东西,立刻要掏出来。有时候哥哥姐姐不肯让他查看,他就对着人家的脸呼呼拍两下。 泰和不让家里人背着他吃东西,他自己却偷偷吃东西。 柜子里面有许多点心,因慧哥儿和青莲大意,拿点心的时候被泰和看见了,这可了不得,他的心就挂在上头,无时无刻想去拿东西吃。 梅香没有办法,把点心换了地方,要不了两三天又被他发现了。 梅香气得和黄茂林抱怨,「这孩子嘴巴真馋,整日又没饿着他,见了什么都想吃。」 黄茂林抱过儿子,对着他圆圆的大脑袋亲了两口,「小娃爱吃,才能长得更好。」 泰和见阿娘总是把点心换地方,他也学精了,一旦找到放点心的地方,自己偷偷拿一些藏起来。 有时候他能记得起来,趁着人不注意拿出来吃。但小娃儿记性差,经常忘记,那点心就放坏了。 到后来梅香干脆不在家里放点心,每次少买一些,回来分一分,全部吃光。 你以为这样就能难倒小泰和吗? 他自己要出门买! 泰和渐渐知道了钱可以换东西吃,故而时常搬个小板凳,踩在上面去抽屉里找钱,然后让阿爹阿娘抱着他上街。就和当初慧哥儿小时候一样,凡是他进过的店铺,再次走过门口,一定要进去买些东西才行。 日子呼啦啦的过,一眨眼到了中秋节。 这是一家人头一回在县城过中秋节,梅香异常重视。 节前两天,梅香去点心铺里买了些上好的月饼和糕点。往叶氏那里送了一些,豆腐坊和油坊里送了一些,又往左邻右舍以及黄茂林的那些生意伙伴那里送一些。 第11章 当然,各处也都有回礼。特别是叶氏那里,明朗收到了许多人送来的礼,叶氏除了送给张县尉家,也只能往女儿这里送了。 中秋团圆日,黄炎夏忽然有些想回家,他的根在平安镇,平日倒也罢了,一到年节就会想回去。 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因为水玉坊里太忙碌,他还要帮着黄茂林带徒弟,也没工夫想回家的事情。 这回中秋节,水玉坊已经能周转的开,徒弟们也渐渐能做许多事情,黄炎夏就萌生了想回去的意图。 黄茂林与他商议,「阿爹,要不我把阿娘和弟弟一家子都接过来,咱们一起过个中秋节。等过了节之后,茂源一家子人就回去,阿娘若是愿意,留在这里也使得。水玉坊里暂时还离不开您呢。」 黄炎夏叹了口气,「人老了就是这样没出息,总惦记着落叶归根。你说这县城里多好,整日人来人往,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想吃什么都有,想穿什么都能想得到。但我时常还是想回大黄湾,惦记那几间破房子。」 黄茂林笑了,「别说阿爹,连我都经常想回大黄湾。我在那里长大,时常做梦能梦见那个地方,不管是镇上的屋子还是县里的宅子,梦里面从来都不会有,只能梦见老宅。」 黄炎夏也笑了,「那是你最初的根,忘不掉也是正常的。」 黄茂林托人往平安镇带了信,八月十五那天上午,黄茂源自己驾着车,带着妻儿和老母亲一起来了县城里。 泰和满周岁的时候,杨氏带着二房一家子来过,这回是熟门熟路,也不用人接。 中秋节那天早上,水玉坊照常营业,半上午的时候都关了门,所有人都去黄茂林家里过节。油坊那边,韩明辉兄弟二人被叶氏接走了。 梅香提前让家里人买了充足的鸡鱼肉蛋,准备好生过个节日。 黄炎夏等人先到,梅香亲自上了茶点,「这些日子辛苦阿爹了。」 黄炎夏摸了摸泰和的小脑袋,「你也辛苦,给我养了这几个好孙子。」 泰和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看着旁边茶盘子上的果子,黄炎夏连忙拿了一块软和的东西给小孙子吃。 梅香打过了招呼之后就去厨房,让慧哥儿和青莲一起在这边陪着阿爷说话。 今儿要做两桌酒席,黄家自家人一桌,黄茂坚昨儿已经回老家去了,外头剩下的伙计们和下人坐一桌,王妈妈带着几个丫头到时候在厨房里吃。 梅香刚和王妈妈把菜色定好,黄茂源一家子到了。 梅香和黄茂林一起出门迎接,把二房一家人引进了正房。 双方互相厮见行礼,然后各自落座。梅香问候了杨氏,杨氏也客气的问候了梅香一家子,还让梅香转达对叶氏的问候。 说过了客气话之后,梅香让慧哥儿带着榜哥儿去玩儿,红莲要跟着梅香一起去厨房帮忙,堂屋里只剩下黄炎夏夫妇和黄茂林兄弟。 黄茂林问黄茂源生意情况,后者大略说了说,总归是没有太大起色,自然也没有退步。 说过了生意上的事情,又说田地,这是黄炎夏比较关注的。 黄茂源认真回答父兄的问题,「今年收成还可以,这回是各家都在田里忙活着呢,等回头租子都收上来了,我给大哥送过来。」 黄茂林点头,「田租的事情不着急,你如今还是两辆车吗?杨大郎干的如何?」 黄茂源看了一眼杨氏,见杨氏把头转向一边喝了口茶,也不避讳她,「大郎干的还可以,我上个月又添了一辆新车,这回找的不是亲戚。」 黄茂林点头,「只要可靠就行,未必一定要用亲戚。」 杨氏许久不见黄炎夏,关心的问候他的生活,「当家的身子骨可好?我总在家里担心你,你如今也上了年纪,可要保重身子。」 黄炎夏点头,「你放心吧,我好得很。豆腐坊里又有伙计又有徒弟,我只动动嘴皮子就行。吃穿上头茂林和他媳妇周到的很,就是认识的人少,没个说话的。」 杨氏笑了,「老家的人如今都羡慕当家的,到县城里享福来了。」 黄炎夏想到前几日黄茂林跟他说的话,问杨氏,「你在家里也无事,愿不愿意留在县城里跟我一起住?」 杨氏瞟了一眼黄茂林,「我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众人都知道杨氏的心思,她想留在这里。整个平安镇的人背地里都窃窃私语,后娘就是后娘,黄掌柜发达了搬去了县里,把亲爹接走了,后娘还留在老家。外人可不管黄炎夏是不是来帮黄茂林带徒弟的,人家只觉得他是来享清福。 杨氏刚开始也没往这上头想,等流言传到她耳朵里,杨氏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今日黄炎夏这样一问,杨氏立刻心动了,但又怕黄茂林不同意。 黄茂林心里明镜儿似的,立刻接口,「阿娘若是不嫌弃,就留在县城里跟我们一起过。」 杨氏尴尬的笑了笑,黄炎夏帮着解围,「孩子们的一片孝心,你就留下吧,跟我一起住在水玉坊,我独自一人住了间大屋子,你留下帮着给大伙做饭,只洗我一个人的衣裳就好。」 第12章 杨氏见他们父子都这样说,这才就坡下驴,「那我就留下了,别的不说,做饭我还是会的。」 黄茂林眯着眼睛笑,「那就有劳阿娘了,我给阿娘开工钱。」 杨氏连忙摇头,「不用不用,不过是做饭罢了。」 梅香正好带着红莲进来,也跟着说客气话,「那就要劳累阿娘了,本该我去的,只是家里孩子多,我也走不开。若是让下人去也不合适,显得我偷懒似的。以后我每日打发个丫头过去,给阿娘打下手。」 杨氏笑眯眯的客气,「不妨事,我在老家也无事可做。榜哥儿每日去读书,家里的事情红莲都能操持的过来,我这把老骨头都养懒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茶吃点心,一边说闲话。 黄炎夏看着满屋子的儿孙,心中无比熨贴。 杨氏看到虎头虎脑的小泰和,心中羡慕不已。榜哥儿都这么大了,红莲也没说再生一个。 红莲心中也叫苦,她如何不想再生两个,可她就是怀不上,能有什么办法呢! 榜哥儿许久没见哥哥和妹妹,跟着一起在大伯家里乱跑。 王妈妈做好了晌午饭之后,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 黄茂源给父兄倒酒,红莲要起身伺候伯母和大嫂,梅香按下了她,「弟妹好容易来我家,只管做个客就行,哪能让你忙活,有丫头们呢。」 婆媳三个和青莲一起喝米酒,梅香只略微沾了沾唇。 满桌子的菜,鸡鸭鱼肉蛋,样样都有,还有许多杨氏从来没有见过的菜色,想来是县城里的花样。 两房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了顿中秋团圆饭。 吃了饭没多久,黄茂源就要回去。 黄茂林夫妇一再相留,他仍旧拒绝,「多谢大哥大嫂好意,只是我明儿与人约好了拉货的,不能言而无信。」 黄茂林这才做罢。 梅香把家里剩下的许多吃食送给二房,还有娘家送来的一些上等月饼点心,分了一些让红莲带回去给榜哥儿吃。除了给二房,又让红莲给淑娴以及莲香捎带了一些。 因杨氏今儿过来没准备住这边的,什么都没带,她也要跟着回去,把自己常用的东西和换洗衣裳带一些过来。 榜哥儿依依不舍告别了哥哥妹妹,跟着阿爹阿娘一起回了平安镇。 黄炎夏吃了饭之后,带着伙计们和徒弟们一起回了水玉坊。 白天是一大家子的团聚,到了晚上,就剩一小家人团聚了。 中秋月圆,桂花香清冷,团圆夜热闹。 梅香让王妈妈把中午剩下的食材略微做了几样菜,一家五口在花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摆了一桌饭菜。 慧哥儿对着父母举起酒杯,「儿子愿阿爹阿娘年年有今日,愿咱们一家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夫妻二人尽饮杯中酒。 青莲有样学样,黄茂林夫妇再次笑眯眯的喝了杯中酒。 小泰和不甘示弱,啊啊的叫唤了起来,青莲立刻往弟弟嘴里喂了些吃的。 八月的晚上,略微有些凉了。梅香怕饭菜凉了吃了坏肚子,带着孩子们赶紧吃完了饭。 丫头们把碗筷撤下之后,梅香给泰和加了件小马甲,又让慧哥儿和青莲也各自加了衣裳,一家人就坐在院子中赏月。 慧哥儿对着天上的月亮,做了首勉强通顺的诗,赢得了一家人的称赞。青莲拿起竖笛,勉勉强强吹了一首李先生新教的清平乐。梅香抱着小泰和,唱了一首乡下的小曲。 黄茂林看着儿女们承欢膝下,内心异常感动。又见梅香温婉娇俏,心中更加欢喜。 黄茂林把月饼分给妻儿们吃,面色温和的和家人说话,「我小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日这样的好日子。」 青莲依偎在父母身边,「阿爹,你小时候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黄茂林想了想,「也是一样的吃团圆饭,吃月饼,不过没有赏月,也不会作诗吹曲子。」 梅香也忍不住怀念,「我阿爹在世的时候,每年中秋节,他会从镇上买月饼回家给我们吃。我家里院子有一棵桂花树,虽然农忙,我也会打了桂花做饼吃。那时候你们舅舅和二姨都小,我们家里的零嘴就没断过。」 黄茂林也忍不住笑了,「可不就是,我跟你阿娘刚定亲的时候,每次去你外婆家,你阿娘都要偷偷带着我做好吃的。」 梅香嗔怪他,「胡说,怎么是偷偷的,你哪回不比我吃的多。」 两口子一边说笑一边带着孩子们玩耍,等夜深了,泰和开始打哈欠,一家人才结束了赏月,洗漱过后各自安歇去了。 黄茂林今儿吃了酒,心中高兴,等泰和睡着了之后,见梅香洗漱干净,换上了一身艳丽的睡袍,二话不说把她搂到床上。 「这衣裳真好看!」 梅香娇声问他,「难道只有衣裳好看?」 黄茂林轻轻抚摸梅香的头发,「从头到脚都好看,从我十三岁第一眼看到你那天起,我就觉得你是这世上最好看的姑娘。」 第13章 梅香忍不住笑了,「如今我不是姑娘,都生了三个孩子,可见不是最好看的。」 黄茂林吃吃发笑,「你肯定不是最好看的姑娘了,你是最好看的婆子。」 梅香立刻在他大腿根上拧了一把,「快走开,不要和我这婆子睡在一起!」 黄茂林把她搂得紧紧的,「我一个糟老头子,只能和你这婆子睡在一起!」 说完,他二话不说,开始动手解衣衫。 二人成亲快十年,越发心有灵犀,于床帏之事也是琴瑟和谐。 黄茂林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候,心潮澎湃。这一刻,他恨不得把以前那些求而不得的苦楚通通补偿回来。有了这个心思,他动作越发勇猛,又怕伤着梅香,勇猛间又带着些隐忍,颇是缠磨人。 窗外,明月高悬夜空;窗内,小舟轻摇,木桨划动,水声乍起,鸥鹭惊鸣。 风愈急、雨愈大,路人行其中,满身湿透。忽然一声惊雷响起,风停雨歇,鹭鸣声散,一切又归于平静。 杨氏回去后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收拾, 嘱咐黄茂源和红莲好生看着家,转天就自己搭车到了县城。 杨氏走的时候分外高兴,镇上的人纷纷打探, 「黄太太这是要去哪里?」 杨氏说的半真不假, 「老大两口子请我到县城里去住一阵子,我在家闲着也无事,去看看也无妨。」 众人都羡慕的奉承她,「还是黄太太有福气, 老了老了, 能去县城里享福。」 杨氏笑眯眯的看着众人不解释,她自然不会说自己去县城是住进豆腐坊里, 还要给大伙做饭。 等杨氏走了,有人羡慕,「做后娘能做到这个份上, 也是有本事了。」 有人撇嘴, 「要是心里真有她,早把她接去了,还等到现在。」 杨氏到了县城之后先去了黄茂林家里, 黄茂林不在家,梅香亲自出来迎接她,「阿娘来得这样快,我还说明儿雇辆车去接您过来呢。」 杨氏摆摆手, 「我又不是外人, 不用特意接我。你找个人送我去豆腐坊。」 梅香先把杨氏带进家里,上了茶点, 婆媳二人絮絮叨叨说了些家常话,梅香这才打发下人把杨氏送了过去。 从此, 杨氏就安心住在水玉坊。有杨氏在,梅香也能少操些心。 头几天,梅香还时常打发几个丫头轮流过去给杨氏帮忙做饭。等杨氏熟悉了之后,就不让丫头们过去了。不过是做几个菜,她能忙活的过来,豆腐坊里的伙计和学徒们都争着给杨氏烧火打下手。 梅香就彻底撂开手不管了,她一个儿媳妇,也不好过问太多公爹的事情,有这后婆婆在,正正好,都让她操心去吧。 九月初的时候,黄茂源抽空又到县城来了一趟。这回,他是给黄茂林送田租过来。 当日黄茂林正好在家,见弟弟来了,强行留下他吃饭。 梅香让王妈妈做了一桌酒席,又把黄炎夏夫妇请了过来,一家子一起吃顿饭。 黄茂源见到杨氏就问,「阿娘在县城可住的惯?」 杨氏笑眯眯的回答儿子,「住得惯,豆腐坊里屋子宽敞。每日让伙计们出门买菜,小学徒们洗菜扫地,我只管做饭就行,连碗都不用洗。平日无事,时常出门逛逛。那豆腐坊附近许多街坊邻居们都认识我了,不愁没人说话。」 黄茂源点头,「阿爹阿娘住在一起,儿子也能更放心一些。」 黄炎夏问小儿子,「榜哥儿读书如何?」 这话问的黄茂源有些不好意思,「大约是随我,天生没有读书这根筋,勉强能认几个字罢了。」 黄茂林连忙圆场,「榜哥儿还小呢,不用着急。」 好容易一家子团聚,黄炎夏也不想说太多煞风景的话,见时辰不早了,招呼儿孙们一起上桌。 黄茂源当着一家子的面把黄茂林家今年的收成都拿了出来,「大哥,你们家有五十亩地不用交粮税,另外三十多亩照旧。我按照您的吩咐,把收上来的粮食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都放在你家里库房中。这是卖粮食的银子,请大哥收好。」 黄茂林心中估算了一下,当场拿出其中一部分塞到黄茂源手里,「说好了二八分,我岂能白使唤你干活。你明儿找几辆车,替我把粮食都拉过来,车费我来出。」 黄茂源看了看钱数就知道,这不止两成,怕还有大哥给的辛苦费,他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接下了钱,「大哥放心,等过些日子太阳好了,我替你把粮食再晒一遍,然后一起拉过来。」 黄茂林笑着点头,「那就辛苦你了。」 黄炎夏在一边插话,「亲兄弟之间,说那些客气话干什么。来,闲话别说了,一起吃酒吃菜。」 梅香带着丫头们已经把饭菜都摆好了,众人一起上了桌,分宾主坐好。 黄茂源吃了饭就要走,梅香把家里许多新鲜吃食给他带了一些,又把自己新买的料子分了一些给红莲。 黄茂源接过东西,驾着车就走了,在县城去平安镇路口那里,还拉了两个客人,也算没白跑一回。 第14章 黄茂源一走,黄炎夏带着杨氏也回了水玉坊。 梅香和黄茂林一起歇了中觉,起来之后,黄茂林去看韩明辉兄弟,梅香自己到小花园里玩去了。 泰和屁颠儿屁颠儿跟在阿娘身后,到了小花园之后,一会儿扯一扯花,一会儿拽拽小草,或是拿个小铲子到处戳一戳。 梅香静静地坐在秋千架上,微风起,吹起她的裙摆,耳边的发丝也在风中飞舞。 她双眼不错地盯着儿子,生怕他用铲子戳到了自己。 梅香本想跟在泰和身后,可他不让,一直摆手,让阿娘离他远一些。梅香只好坐在不远处的秋千架上,靠着绳子看着他。 泰和独自玩了一会子,忽然看见阿娘坐在秋千上,立刻跑了过来,啊啊叫着也要坐秋千。 梅香把儿子放在上面,一手扶着他,一手晃秋千。 娘儿两个正高兴着呢,忽然,细月一脸为难的进来了,「大奶奶,邹大奶奶过来了。」 梅香头也没抬,「她来有什么事情?」 细月看了一眼泰和,「说是泰和把他家二小子打了。」 梅香终于抬起了头,「她家二小子多大了?有三四岁了吧?泰和才多大!」 说完这话,梅香忽然又想起,泰和力气大,莫不是真的把人家孩子打伤了? 梅香一把抱起泰和,一边往外走一边问他,「你是不是在外头打人了?」 泰和可能没听懂,一直嘿嘿笑。 母子两个刚到正院,听见邹大奶奶正在嚷嚷,「黄大奶奶,黄大奶奶在吗?再不出来我可要进去了。」 梅香赶忙回答,「邹大嫂子来了,我才在后面花园子里呢,快请进来坐!」 邹大奶奶把身后的一个小童拉了出来,「黄大奶奶,你们家哥儿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这么丁点儿大,就能把我家二小子打到地上去了。您看这头上,这么大个包!」 梅香有些尴尬,又问泰和,「是你打的哥哥?」 小泰和立刻兴奋的大叫起来,手舞足蹈。 梅香一看这样心里有谱,看来真是他打的。 「邹大嫂子,真是对不住,我一个错眼没看住他,就出去惹祸。伤的可重?我带他去看大夫吧。」 邹大奶奶摇摇头,「看大夫到不用,我也不是想来讹人,黄大奶奶,你们家哥儿也太厉害了,您还是多看这些。这会子他还小呢,等他大一些,若是没轻没重伤了人可不好。」 梅香连忙赔笑,「多谢大嫂子来提点我,真是对不住了,伤了你们家哥儿。」 梅香又把邹大奶奶母子拉进屋里,给孩子拿了许多点心,又用碘酒把那孩子的额头擦一擦,还把慧哥儿前儿做衣服剩下的一些料子塞到邹大奶奶手里,「这块料子也不多,大嫂子拿回去给你们家哥儿做身衣裳穿,也是我这做婶子的心意。」 邹大奶奶消了些气,「小孩子家家的,打打闹闹也是常理,只要不过了就行。」 梅香又陪着说了许多话,邹大奶奶这才带着孩子走了。 等外人一走,梅香对着泰和的屁股拍了两下,「屁大点的娃,成日家惹祸,招猫逗狗的!」 泰和被打的嘿嘿笑了,立刻绕着梅香跑了起来,还时不时回头招招手,意思是你来呀你来呀,想让阿娘继续去追着他打。 梅香见他这样又气笑了,撵着他打屁股,泰和尖叫着哈哈跑开了,母子两个又闹了起来。 黄茂林去油坊里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听说人家带着孩子来告状,也打了泰和的屁股,又抱着他亲了一口,「可不能再打人,当心没人跟你玩!」 夫妻二人抱着泰和一起去了小花园子,黄茂林折了一朵菊花插在梅香头上。 梅香坐在秋千上看他们父子在地上一起挖土,泰和把土挖进篮子中,又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忙个不亦乐乎。因他还小,手头没个准,倒了满身满鞋子的土。 挖了半天土之后,泰和可能肚子饿了,抓起一块土看了看,和平日的枣泥糕颜色差不多,立马塞到嘴里咬了一口,感觉味道不好吃,又吐了出来。 黄茂林看的哈哈大笑,梅香赶紧让丫头端来热水,给泰和漱口,「嘴巴这么馋,什么都吃!」 两口子带着泰和一直玩到了太阳要下山,然后一起去把两个上学的孩子接了回来。 夜里,等泰和睡着了之后,梅香趴在黄茂林胸口,「茂林哥,你明儿可有事情?」 黄茂林问她,「没有太重要的事情,你想作甚?」 梅香嘿嘿笑了,「听说县城里有戏园子,我想去听戏。」 黄茂林顿时有些为难,「戏园子里去的都是男人,女人家少。」 黄茂林不好说去戏园子的女人都是外头的姐儿,或是一些富贵人家的浮浪子背着家人在外头养的小娘。 梅香在他胸口蹭了蹭,「我长这么大,除了看过几回皮影戏,还没正经听过戏呢。」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头发,「我明儿先去打听打听,问问里头可有包间,若是有的话,你戴上闱帽,旁人也认不出来。」 第15章 梅香吧唧在黄茂林脸上亲了一口,「茂林哥你对我最好了。」 黄茂林被她亲的心头起火,「想让我带你去听戏,韩掌柜不得表示表示?」 梅香在他腰上拧了一把,「才刚已经表示过了,没有了。」 黄茂林翻身而起,「那哪里够!」 梅香推了推他,「昨日才来过,今儿晚上不要了。」 黄茂林不依不饶,「秋高气燥,我火大着呢,恨不得一天来两回!」 梅香不好意思的扭了扭身子,「你忙什么,跟个土匪似的!」 黄茂林口手并用,「土匪就土匪,让你看看土匪的厉害,不光打家劫舍,欺负小娘子们最拿手了!」 很快,衣服被扔的乱七八糟,架子床吱呀吱呀响了起来。 等过了两天之后,黄茂林成功的在戏园子里定了个雅间儿。 梅香穿了一身淡蓝色的裙子,头上戴了帽子,帽子外头一圈缝了两层纱布,那纱布一直垂到胸口,谁也看不见她。 两口子偷偷出来的,梅香临走时给泰和喂过奶,然后把他交给了细月。细月要带泰和出门找邻居家的小娃玩,他立刻高兴的把爹娘丢到脑后。 黄茂林牵着梅香的手进了戏园子,院子中搭了个高台,上头正有戏子们咿咿呀呀在唱。他拉着梅香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屋子。 那屋子南北通透,北边的窗户正好对着院子,稍微打开个缝,就能看见整个戏台子。 梅香异常兴奋,「原来这就是戏园子呀。」 黄茂林替梅香取下了帽子,又从怀中掏出一张大帕子,把帕子折成三角形,当做面巾戴在梅香脸上,「我也是头一回来,你把这个戴上,谁也不认识你。」 梅香高兴的任由黄茂林给她戴面巾,然后靠窗而坐。 刚坐下,外头有伙计敲门来送茶点。 黄茂林去接的东西,给了伙计一些打赏,让他没事不要上来,伙计高兴的走了。 黄茂林把托盘放在梅香旁边的小桌上,托盘上面有一壶茶,还有两碟子点心。 梅香这会子顾不上吃点心了,两只眼睛好奇的左顾右盼。 旁边的包间里也都打开了窗户,对面一溜屋子窗户边坐的也都是人。 戏台上正唱到高潮之处,两个戏子一边唱一边哭,听得台下的人也跟着哭,也有边哭边骂的。 梅香刚来,还没入戏,只觉得奇怪,「这些人看个戏,倒跟着哭了起来。」 黄茂林给梅香倒了杯茶,「这一出快唱完了,咱们听的没头没尾的,也听不明白。等会子会有一出新的,你再跟着听也不迟。」 梅香忽然转过头,眼珠子转了转,「你老实说,你真是头一回来这里?」 黄茂林嘿嘿笑了,「来过两回,都是请人家吃饭。你放心,这里正经的很,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梅香哼了一声,轻声说道,「请人吃饭也就罢了,要是请人家逛窑子,看我不打你。」 黄茂林赶紧作揖陪笑,小声回答,「掌柜的放心,我可不敢去。那些姐儿们听说都如狼似虎,我身子骨弱,还得留着精气神儿伺候掌柜的呢!」 梅香呸了他一口,正好,楼下开始唱新戏了,梅香也不再和黄茂林打趣,专心致志听起戏来。 戏中说的是一个小妇人,官人进京赶考,她在家带着孩子孝顺公婆,等官人金榜题名回乡省亲,却带回来个美妾。这小妇人贤惠得紧,一口一个妹妹叫的亲热。 梅香听到这里忍不住破口大骂,「这混账王八蛋负心汉,要是我,一刀剁了他!这女人真是讨厌,也贤惠的太过了!」 黄茂林赶紧按下她的手,「莫要激动,再听听后面!」 再往下听,那官人后来做官犯了事,被夺了官位,小妾卷了家中财物跟人跑了。这官人这才知道原配的好,自此一心一意对待发妻,后来再发达了之后,也不肯纳妾。 梅香仍旧不满意,「若不是这一场祸事,这人还糊涂着呢!」 黄茂林笑了,「你刚才说那些人听戏听的哭,你这会子也是一样了!」 梅香有些不好意思,「这写戏的人坏的很,非把人写得这么命苦,听的人跟着生气!」 黄茂林哈哈笑了,「不写成这样,谁还来听呢!凡进戏园子听戏的人,都想听一些曲折的或是有趣的,那些拜寿和升官发财的大团圆戏,听的也没意思。」 曲终人散后,黄茂林带着梅香一起吃点心喝茶,又在包间里玩了一会儿,然后回家去了。 过了几日,叶氏忽然让人来叫梅香即刻过去。 梅香抱着泰和一起去的,「阿娘,什么事这样着急?」 叶氏打发走了下人,连两个儿媳妇都没留,又让丫头把泰和带出去玩,悄悄对梅香说道,「这几日县城里有人编排茂林,说他在外头养了小娘,我知道茂林的人品,就是想问问你们,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梅香吃惊,「什么人编排的这种闲话?再没有的事情!」 第16章 叶氏安抚女儿,「我们自然是相信茂林的,有人到你弟弟跟前儿递话,说是看见茂林带着个小娘子去戏园子里听戏,两个人亲热的很。」 梅香顿时不好意思起来,「阿娘,什么小娘子,那是我!」 叶氏愣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我就说,这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原来是真的。」 梅香笑了,「不过是去听个戏,也被人看见了。」 叶氏这才放心,「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只是那种地方乌烟瘴气的,还是少去一些。你若想听戏,请了人到家里来唱也可以。」 梅香赶忙认错,「阿娘别生气,我就是好奇,去看了看。也没什么新鲜的,唱的戏不是让人跟着哭就是让人跟着生气,还不如请到家里来听一听升官发财的好戏。」 叶氏年轻的时候,刚和韩敬平订了亲,二人也时常偷偷相会,虽未做什么有违规矩的事情,但她内心里不是那种死板的教条之人。女儿女婿去听个戏,也不是什么大事情,遂不再提此事。 梅香回去后和黄茂林开玩笑,「黄掌柜,听说你前儿带着个小娘子去戏园子里听戏去了?人家都想知道,你把小娘子偷偷藏到哪里去了?都有人跑到我弟弟那里告状去了。」 黄茂林乐了,「我可真冤枉死了,要是有小娘子也就罢了,白担个虚名,韩掌柜可要赔我个小娘子!」 韩家和黄家都没有动静,那些好事者渐渐也就歇了心思,县城里每天都不缺新鲜事儿,过个三五日,梅香去戏园子的事儿就被人抛到脑后了。 过了重阳节没多久,老家忽然传来消息,黄家要续族谱,请各家男丁一起商议事情。 续族谱是百年一遇的大事,十辈一续,等这十个辈分用完了,再接着续。 此次续族谱,黄老族长交给了黄知事主持。黄知事通知了各家男丁,一起到他家里议事。 黄炎夏这一支至少得去两个人,黄家父子商议之后,由黄茂林回去。 黄茂林安顿好了家里的事情,自己雇辆车回去了,带走了贵仁和王聚财。 这修族谱说难也难,因为它关系到后面宗族近百年的人丁发展,说容易也容易,就是定十个辈分,然后把现在的族谱修一修。谁家新增的男丁,加上去,谁家里没有后代了,族谱上记录一下。 最难的是怕有人搬走了,那就要跑好远去问了。这是黄知事操心的事情,黄茂林不管那么多。 他回到平安镇之后,直接住到了黄茂源家里,兄弟俩跟着黄炎斌父子一起回了大黄湾。 修族谱除了族人在一起商议,大伙还得出钱修祖坟。 黄茂林如今是族里的大户,自然不能小气,掏了十两银子,其余的事情他一概不掺合,只负责点头同意。只有一样,他让黄知事把梅香的身份提一提。 黄知事同意了,这也是常理。谁家媳妇若是出身好,族谱上也会提一提。 如梅香这样的,兄弟做过官,族谱上会写的一清二楚,谁谁家的媳妇,娘家是哪里的,家里父兄做过何官职,这也是给族谱上贴金,黄知事自然愿意了,更别说黄茂林还大手面给了十两银子。 黄茂林只在平安镇住了一夜,在黄知事家吃了顿饭,第二天就回来了。 梅香奇怪,「怎地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要住个十天八天呢!」 黄茂林笑,「若是等他修完,半个月也不够的,我岂能一直耗在那里。我回去就是出银子的,修族谱的事我又不懂,我看三爷爷找了一堆的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咬,还不知要磨蹭到什么时候。反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也没意见,不如早些回来。等他修好了,会给我们各加送一本。过年回去之后,我们再给他送些礼,也就够了。」 梅香点头,「可惜你们老黄家没个出息人,这族谱修的也没甚意思。」 黄茂林也惋惜,「可不就是,要是再等个十年八年,我们慧哥儿中了秀才或是举人,写到族谱上去,那才光彩呢!」 梅香笑话他,「别吹牛了,秀才举人是那么好中的。」 忙过了修族谱的事,日子继续慢悠悠的往前走。 等入了冬,呼啦啦下了两场雪,天气越发冷了。 梅香整日不想出门,在家里烤火,弄东西吃,带着泰和玩,偶尔做一做针线。 原来一家人穿的衣裳都要靠梅香一针一线的做,现在家里好几个丫头呢,梅香时常把一些针线活丢给她们做。 细月稳重,铃铛活泼,如月介于二者之间。因如月要每日跟着青莲去韩家读书,家里的事情大多是细月带着铃铛在操持。 自从搬到县城以后,梅香给家里立了许多规矩,比如每日买东西都要记账,不能再跟以前一样稀里糊涂的。 梅香也不是撒手不管,她时常自己去菜市看一看,问问价格,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回来。 王家父子买东西并不敢报假账,大奶奶精明着呢。 这几日下大雪太冷,梅香让王铁锁买了一头羊回来,炖羊肉锅子,烤羊肉,梅香整日在家弄吃的,勾的黄茂林都不想出去干活。 第17章 这一日一大早,黄茂林把两个孩子送去学堂,去豆腐坊和油坊逛了一圈,把事情交代好了之后,扭头就回来了。 一回来就发现,梅香正带着两个丫头弄好吃的,他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整个院子都香喷喷的,又在弄什么好东西?」 黄茂林在院子里绕了一圈,发现香味儿是从东厢房鹿顶小间里传出来的,他推门进去一看,发现梅香弄了一炉子炭火,正在烤肉吃。 黄茂林搬了个凳子坐到一边,先烤烤火,「才吃了早饭,又吃这个,可别上火!」 梅香笑话他,「你要怕上火,你别吃,我们多吃些!」 黄茂林进来之后,两个丫头就退到一边去了,他低声凑到梅香耳边说,「我不怕上火,有你在呢!」 梅香拿眼睛斜看他,「呸!」 两个丫头知道大爷大奶奶好,但凡他们凑在一起说话,丫头们赶紧躲到一边去。 黄茂林哈哈笑了,「外头下着雪,咱们躲在屋里烤肉吃,这日子真美,我也不想出去了!」 梅香弄了个铁盘子放在炉子上,把那羊肉切成薄薄的块,往铁盘子上倒了些油,把肉放在上面烤,等肉烤熟了,往上面撒些自己做的料子,吃起来美味的很。 「你不出去,我们娘几个吃什么?」 说话间,盘子里的肉烤好了,梅香把肉夹到旁边的小碗里,「你吃吃看,大冬天儿的,吃点热乎的暖和。等吃了晌午饭,你把昨儿剩的那条羊腿送到豆腐坊去给阿爹阿娘吃,还有另外一块羊肉,送去给明辉哥。」 黄茂林吃了一块烤肉,「我听说许多富贵人家的子弟们喜欢烤鹿肉吃,也不知这鹿肉是什么味儿,有机会我也尝一尝。」 梅香又给他加两块肉,「有羊肉吃就可以了,还想吃鹿肉!那鹿肉多难得,听说是富贵人家的老爷们弄了去补身子的。」 黄茂林挤挤眼,「我不用补。」 丫头们听不懂,梅香听懂了,「黄掌柜吃羊肉就可以了,多补些肉膘,冬天耐寒。」 黄茂林夹了块儿羊肉喂进梅香嘴里,「泰和去哪里了?」 梅香吃了羊肉,「不用管他,在跨院里玩雪呢,他穿的厚,等玩够了就回来了。趁他没回来,咱们多吃两口!」 说曹操曹操到,泰和砰的一声把门撞开了,看见阿爹阿娘在吃东西,立刻冲了过来就去抓盘子。 梅香眼疾手快拦住了他,「真是个小土匪,那铁盘子烧的烫的很,可不能用手去抓,阿娘碗里有,来,张嘴!」 泰和乖巧的张开了嘴,梅香捡了一块烤的流油的羊肉,也没有加料子,吹了两口,感觉不烫了才塞进儿子嘴里,「这么大的小娃,到底能不能吃烤肉呢?」 黄茂林笑得眯起了眼,「旁人家的我不敢说,泰和自然能吃的,他长得比人家快,连牙都比人家长得好,不给他加盐,稍微少吃两块,等会就多喝些热水也就是了。」 外头的雪下一阵停一阵,北风一阵比一阵紧,屋里面暖意融融,炭火忽明忽暗,炉子上的烤肉滋啦啦的冒着油,香气四溢,一家子边吃边说话,好一副雪天围炉行乐图。 到年底的时候, 黄茂林按照惯例对今年的收成进行盘账。 从下半年开始,家里的两处产业在县城里都稳步运营,虽说不上日进斗金, 也算小有积蓄。 但今年买了新宅子, 且黄茂林又一向惯着妻儿,什么都要拣好的买给他们,故而家里抛费也不小。 这一进一出,最后也没剩下太多银子。 梅香坐在一边看黄茂林盘帐, 最后扫了一眼剩下的钱, 「黄掌柜辛苦了一年,我们娘儿几个跟着享福, 就是家里没落下几个银子。」 黄茂林把账本一抛,「今年往县城里折腾,又是买宅子又是搬家, 又添置了这么多人, 能落下这一二百银子算不错的了。等过一阵子咱们回去过年,如意坊和迎宾楼那边也该有些结余。」 梅香给黄茂林倒了杯热茶,「这一年可把你忙坏了, 等过年的时候你好生歇歇。」 黄茂林往后一躺,就着梅香的手喝了口热茶,「无妨,我也只是动动嘴。年底生意正好, 再撑一阵子, 多赚些银子好过年。今年过年抛费可不小呢,各处生意伙伴要送礼, 各路亲朋那里也不能简薄了。」 梅香点头,「可不就是, 这挣的多了,花的更多。」 黄茂林抓着梅香的手摸一摸,「明年会更好一些。」 梅香笑了,「那敢情好呢,我就等着在家里享福就是了。」 两口子原以为年下就没什么事了,哪知到了腊月中旬,家里忽然收到了一份请帖。 这请帖来的奇怪,竟然是县太爷家里送来的。 说起这县太爷,在去年秋收之后就已经上任了。新任县太爷姓纪,年过三十,带着一家子来上任。 到荣定县这一年多,运气倒是好,一路风调雨顺,两季税收都丰厚得很,县里也无大事,倒是显得他能干了。 这头一年里,纪大人整日满面和煦,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疾苦,很是做足了样子。 第18章 等到今年入了秋,他家里忽然事情变多了起来。今儿老母亲过寿,明儿家里孩子过生,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操办酒席。 刚开始的时候,纪大人之请县衙里一干人,如张县尉和明朗这些人,自然次次都跑不掉。县太爷下帖子请你,你不光人要去,还得送厚礼。 刚开始有人想纪大人为官清廉,故而每次去都是稍微带了些礼,等事情过后发现,纪大人仍旧每日面含微笑,但那些送薄礼的人,隔三差五就要穿回小鞋。 这样办了三五回之后,众人回过味来,这纪大人头先怕是装模作样,等树好了牌坊,有了个好名声之后,现在终于原形毕露了。 众人无奈,只得陪着他做戏。 除了家里办酒席,衙门里各色份例好处,按照以往的惯例,县太爷自然是拿大头,其余人按官职大小分一分。如今纪大人开了先河,他一个人拿走了一大半! 底下三班六房的人自然是敢怒不敢言,如张县尉这样的,就有些看不上这县太爷。 张县尉干了二十多年,送走了六七任县太爷,头一回遇到这样贪吃的,贪吃也就罢了,还虚伪。 张县尉背地里忍不住抱怨,「真是立了牌坊又做妓子!」 明朗劝慰他,「张大人不必动怒,过个一二年他就走了,好在他只是动一动衙门里的份例,并未盘剥百姓。」 张县尉哼了一声,「那可不一定,等着瞧吧,早晚他还是会动手的。难怪人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做正印官就是好处多,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纪大人刁钻的很,他不贪百姓的财物,他拿的都是县衙里官吏们不能对外说的好处,谁敢往上面报呢! 等把县衙里众人请了几遍之后,纪大人又开始广撒网。 这不,到了年底了,他家里又要办喜事了。这回不光请了县衙里一帮人,凡是县城里略微叫得上名号的士绅豪族和富商们,都被请了去。黄茂林虽然才到县城,家资说不上厚,但因中间连着县丞大人,也被邀请去了。 黄茂林从贵仁手里接过了帖子,沉思不语。 贵仁躬身对黄茂林说道,「大爷,来人自称是县太爷家里奴仆,请大爷后天去吃喜酒。还没等我回话呢,他转身就走了。」 黄茂林看了看帖子,上头写的由头是庆贺三子满十周岁。 梅香好奇,「满十周岁也要请客送礼?」 正在沉默的黄茂林听见梅香问他,赶忙笑着解释,「十里不同风,外头有许多地方都是这样,每逢十要庆贺,满门接客。」 梅香倒不在意,「去就去呗,送些礼就是了。」 黄茂林把帖子反复看来看去,「你下午去问问阿娘,里头到底有什么事情。按理来说,就我这身份和家资,在县城里也算不上个什么,如何连我也请去了。」 梅香点头,「那我下午回去问问。」 黄茂林看了看外面的天,「怕是又要下雪了,你穿着靴子去,多带两个人,泰和留在家里也行。我下午要出去有些事情,替我问候阿娘和家里孩子们。」 梅香一一应下,「你只管去忙你的,我自己回去能行。」 等下午梅香到了韩家,先和叶氏等人说了许多闲话,再把自己家接到请帖的事情告诉了叶氏。 叶氏皱了皱眉头,「连你也接到了?真是越发连个脸面都不顾了。」 梅香低声问道,「阿娘,难道真如外头传的那样?他好歹也是一县之主,想要些孝敬也是常理,还能这样大张旗鼓?」 叶氏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这纪大人行事与旁人有些不同,谨慎的很,他从不张口要,却能让人主动送上门。不该拿的他不拿,专挑你不能说的拿。就好比这办喜事,谁家十年加起来也没他家一年办的多。」 梅香又问叶氏,「阿娘,茂林哥又不做官,我家里又不是说多富有,如何连我们也请了?」 叶氏看了一眼女儿,「你们家虽然和县城里那些几代的富户人家比不了,但也算略有资产,茂林又能干,中间又连着你弟弟,怕是跑不了你们。」 梅香哦了一声,「那我少送些,总得量力而行,我又不指望去巴结他,我们家只是个卖豆腐的而已。」 叶氏忍不住笑了,「你们家虽是卖豆腐,可这半个城吃的都是你家的豆腐,谁还能不知道呢。」 梅香嘿嘿笑了,「今年也没落下几个钱,都被我花了。」 叶氏长长出了口气,「马上就要过年了,估计年前他也就办这一回酒席,你们稍微做个样子,别逞能。若是送的太厚了,点了他的眼,以后就得盯上你们。你们不知道,县里那几个大户,都被吃了好几回了。」 梅香皱了皱眉头,「若是那钱拿去修桥铺路,也算做了好事,就这样悄没声息填了坑,竟是白扔了。」 叶氏又叮嘱女儿,「到时候让茂林一个人去,到时候你弟弟们和张县尉也会去。尽量不要往他面前凑,就当个普通小户人家。」 梅香得了叶氏的嘱托,回去之后都转达给了黄茂林。 第19章 酒席当天,黄茂林备了一份普通的礼,独自一人吃喜酒去了。 门房收了礼,黄茂林如实报上姓名,并拿出了请帖,有人带他进去。 这带路的也不知道他是县丞的亲姐夫,只以为是个普通小商人来巴结的,就把他安置到了偏院里,这正中黄茂林下怀。 与黄茂林同桌的都是家里开了铺子的小商家,巧的是没有一个人认识他。黄茂林谨记叶氏的话,不打眼不出头,只管吃酒吃菜。 有人来套话,黄茂林也是一问摇头三不知,只说是来吃喜酒的。 中途,有个小管事过来招呼大家,敬了杯酒又走了。如县太爷家里的人,自然不会来招呼偏院的客人。 黄茂林拿出他庄户人家的做派,大碗吃饭,吃菜时净挑肉吃。一连吃了两大碗,肚子混饱了之后,他就告辞了。 回家之后,黄茂林把今儿的事情说给了梅香听。 梅香忍不住咋舌,「你这花了十几两银子,只在偏院混了顿饱饭,连纪家人的面都没见着,可见那些被纪家主人招呼的,得花多少银子。这一顿酒席,纪家过年的钱都赚回来了。」 黄茂林又打了个嗝,「你还别说,饭菜倒是做的不错。这要是在乡下,我定要给你带一些回来吃。」 梅香忍不住笑了,「这县城里好是好,就是规矩太多。我也去几户人家吃了喜酒,从没见有人带了饭菜回家的。这要是搁咱们平安镇,桌上剩了那么多菜,带些回来给家里老小吃,也省得浪费了。」 黄茂林摸了摸肚子,「等以后孩子们大了,各自成家,我定要回老家住去。」 在家里消过食之后,黄茂林又跑出去了。到了腊月,豆腐坊里生意特别好,各家酒楼也订了许多货,黄茂林一天不落的要去看着。 平常送货,都是黄茂坚带着伙计去,这会到了腊月,黄茂林也要去和酒店掌柜们叙叙旧,再给他们送些好处。虽说是长久的生意伙伴,把人打点好了,明年才能更好的合作。 除了去和掌柜们叙旧,黄茂林把各处的帐也收了收,又多归拢了一些银子回来。 梅香在家里备着年货,过几日他们就要回平安镇过年,各样东西都少不了。除了家里的吃喝,还有各处的走礼。 梅香提前把王铁锁父子二人打发回了平安镇,先把屋子收拾好,在镇上多买些柴火,一些能就地买的东西,梅香都列好了单子,让王家父子趁着年前都预备好。从县城里买一来价钱贵,二来往回运也不方便。 两口子合计好了,等衙门封了印,梅香跟着娘家人先回去,把年货也一并带回去。黄茂林继续在县城里,等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再走。 到了小年这一天,衙门封印,叶氏着人来通知梅香,明儿一起回平安镇。 小年当天,黄茂林和梅香把黄炎夏夫妇接到家里来一起吃顿饭。 黄茂林劝黄炎夏夫妇跟着梅香一起回去,「这一年辛苦阿爹了,阿爹阿娘先回去,我稍后就来。车我已经找好了,明儿早上就和我岳母等人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黄炎夏也同意了,「豆腐坊里这几日要用的豆子我都预备好了,伙计们我也和他们说好,等二十八再放假。到时候你给他们一人封个红包,打了他们各自回去。几个小徒弟家里离的都远,愿意留在豆腐坊里看着的人,多给些压岁钱,愿意跟着你回老家过年的就一起带回去。你也别贪多,过年要紧,赶紧忙活完了就回去。若等的太久,你连车都找不到。」 黄茂林点头,「阿爹放心,我心里都有数。」 转天早上,黄家人跟在韩家车队后面一起往平安镇出发。 梅香给黄茂林留了许多东西,包括他这几天的适用,还有过年后回县城要招待客人用的东西。 因老家有王铁锁父子,梅香把贵仁留给了黄茂林,又把王妈妈留下做饭,几个丫头也都带走了。 县城离平安镇也就是两个时辰的路程,因妇孺较多,走的比较慢。 中途歇息的时候,梅香爬到了叶氏的车里和她说闲话。 「阿娘,婉柔大着肚子,让车夫走慢些。」 叶氏点头,「我已经嘱咐过了,她的车里铺了厚棉被,不防事。」 梅香想了想,「阿娘以后每年都回去过年吗?」 叶氏沉默了半晌,却答非所问,「今年回去,我想给你阿爹做个道场。」 梅香点了点头,「好,阿娘带上我一起。阿爹生前最疼我,给他做道场,我也要出银子。」 叶氏抬起头,眼中有些湿润,「好,把孩子们都带着,让你阿爹看一看。这么多年了,我早就想了好生给他做个道场。等办完这件事儿,以后过年我就不回来了,就元宵节的时候回来给你阿爹送个亮。来来回回的折腾,大人也就罢了,若是把孩子折腾病了,你阿爹知道了也要怪罪我。」 梅香又问叶氏,「那,怕是要跟七爷爷商议一下,阿奶还在世呢。」 叶氏点了点头,「你放心,这些事我心中都有数。你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要为我们多操心。」 第20章 梅香劝慰叶氏,「阿娘,我们先好生把这个年过了。」 叶氏收起了悲伤,「你说的对,过年是喜事,咱们一起高高兴兴的。」 母女两个在车里悄悄说着私房话,车轮子吱吱呀呀往前滚,很快就到了平安镇。 到了家之后, 梅香火速忙碌起来。 慧哥儿先去拜访了方孝俊,方孝俊略微检查了他这大半年的功课。 「很好,到了县城里比以前学的更扎实了。你二舅父是真有才华, 别看他年纪比我们小, 于文章之道颇有灵气。你既然跟了他,好生多学几年。争取在他中进士之前,你自己先考个功名出来。若是他以后高中授官,你身上没有功名, 再想找这样好的先生怕就难了。」 慧哥儿笑着坐下, 「多谢姑父,我才回来, 说了半天的功课,我都累了。」 方孝俊忙笑着打发他去看淑娴和孩子们。 梅香带着青莲在家里忙活,各处需要再清扫一遍, 家里的年货也要清点一遍。 王铁锁把买东西的账目一一报了, 什么鸡鸭鱼肉蛋、柴米油盐茶,都是在镇上买的,梅香带回来的都是县里才有的稀罕货。 黄炎夏和杨氏直接回了二房, 红莲和莲香听说梅香回来了,各自送了一筐菜过来,梅香把自己从县城里带回来的东西给她们各自分了一些。 扫尘、浣洗…趁着年轻还有几天功夫,梅香要把家里都收拾妥当。 忙忙叨叨了几天之后, 黄茂林终于回来了, 带回来一个伙计和一个徒弟,当然还有贵仁。 梅香把跨院开了, 如今跨院里都是空的,没有什么东西, 正好让大伙儿都住在里面。 左右邻居们也先后来拜访,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梅香与黄茂林说了要给韩敬平做道场的事情,黄茂林正色说道,「咱们到时候多送两个花圈,多烧些纸。」 梅香看了看黄茂林,「要不要给阿娘也做个道场?」 黄茂林神情有些恍惚,半晌之后嗯了一声,「阿娘去世二十多年了,如今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也该好生给她做一场。」 梅香又问他,「那咱们什么时候做?」 黄茂林看向梅香,眼神有些湿润,「先看看岳父的日子,既然是阿娘先提出来的,咱们排在后面。就用同一班人,多预备些东西就是了。」 梅香点头,「你放心吧,我预备了不少东西。」 正月初二回娘家的时候,梅香仔细问了叶氏的安排。 叶氏一一说给女儿听,「我定在了初八那天,请了附近的道场班子和鼓手班子,其余香烛纸炮已经预备好了。到时候你们也过来,给你阿爹看。」 梅香点点头,「阿娘,等给阿爹办完了,你把人都转给我,我们想给我婆母也办一场。」 叶氏神情严肃,「是该办一场,你婆母天生命苦,如今也是儿孙满堂,儿子又争气,也该受用受用。和公爹商议过了吗?」 梅香点头,「说过了,只说随我们操办,还给了一些银子。」 叶氏嘱咐梅香,「到时候你先跟着我们学一学,办的时候心里有个章程。你要记住了,你婆母是原配嫡妻,谁都越不过她去。」 梅香明白叶氏的意思,「阿娘放心。」 大过年的,女儿回娘家,叶氏也不想总说这些事情,又带着女儿说一些高兴的话。 梅香回去之后就和黄茂林商议,把日子定在了正月十二那一天。 两口子一边忙着走亲戚,一边预备给郭氏做道场的事情。 初八那一天,梅香带着黄茂林和孩子们一起回了韩家岗。 梅香到的时候,韩敬平的坟前已经是人头攒动。 明朗兄弟二人都身穿孝服,玉茗也带着两个孩子来了,只有婉柔因为肚子太大了,叶氏不让她来。 时间一到,悲乐响起,叶氏一听到这腔调,眼泪就止不住了。 梅香的鼻子也跟着发酸,跟在两个弟弟身后,跪在坟前。 很快,渐渐有了哭声,越来越大。 叶氏刚开始还顾着体面,最后忍不住扑在坟上大哭,「当家的,我来看你了。你看,孩子们都长大了,也有了出息。咱们有孙子孙女了,你看看,他们长得多好啊。」 兰香和明盛对韩敬平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明朗和梅香确确实实记得阿爹的模样,姐弟二人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旁边的道士们早就开始念经了,族人们也都肃立默哀。 整整一天,韩敬平的坟前没有清净过,哭声,念经声,悲乐声,催人泪下。 等做完了一天的道场,娘儿几个都哭累了,辞别族人后,一起回了镇上。 黄茂林已经提前与两班人商议好,十二那一天,再去黄家做一场。 今儿一场痛哭,勾起了以前的许多回忆。回到家之后,梅香洗洗就睡了,连饭都没吃。 夫妻二人相拥而眠,梅香想到黄茂林两岁就没了亲娘,顿时心中更加心疼。 第21章 「茂林哥,我以后会对你更好的。」 黄茂林把她搂的紧紧的,「我也会对你好的。」 到了十二那一天,黄茂林一大早就带着两班人去了郭氏的坟前。坟墓提前两天已经打理过了,今儿又有许多族人过来帮忙。黄茂林在王家饭馆定了几桌饭菜,晌午请族人和亲戚们吃顿便饭。 等把准备工作都预备好了之后,一样的流程又开始了。 黄茂林带着梅香跪在坟前,一家子都穿着孝服。后面跟着的是黄茂源夫妇,再后面是慧哥儿兄弟和青莲以及方孝俊夫妇,杨氏跪在后面。 泰和因为太小,被细月抱在怀里跪在一边。平日调皮捣蛋的他,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老老实实待着,并不敢捣蛋。 这个位置排序,是黄知事安排的。 黄茂林乍一提要给郭氏做道场,家里人都沉默了。 黄炎夏只说了一句话,「我对不住你阿娘,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操办吧。」 等黄茂林走后,杨氏轻声问黄炎夏,「当家的,我要去吗?」 黄炎夏看了杨氏一眼,「你自然要去,茂林和淑娴都要去。」 杨氏当时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按照黄知事的安排,黄茂林是郭氏亲生子,他们两口子自然是跪在最前面。杨氏是填房,在黄茂林后面也不违规矩。然后后面依次是黄茂源、慧哥儿兄弟以及淑娴夫妇。 哪知杨氏却拒绝了,她要求跪在最后面,众人虽有些诧异,也没难为她,让她排在最后面。 杨氏心里清楚,这种场合,郭氏以及郭家人最不想看见的就是她了,索性跪在最后面,一来全了礼节,二来也不打眼。 故而今天有了这奇怪的排序,黄氏族人心中各有想法。 有人觉得杨氏活该,有人觉得杨氏奸猾。 黄茂林这个时候根本想不起杨氏的事情,他看着郭氏孤独的坟墓,内心异常悲痛。 他连郭氏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两岁前的记忆一片空白,唯一略微有些印象的就是那温和的声音,以及自己哭闹时温暖的怀抱。 所有人成年后都会忘记幼年时的经历,但那种被亲娘呵护的感觉,能刻到一个人骨子中,永生永世都不会消灭。 在这方面,黄茂林是缺失的。梅香的爱意只能让他忘了伤痛,却永远填不平他心中的那个坑。 黄茂林摸郭氏的墓碑,一句话都没说,在震天响的悲乐中默默烧纸。 梅香被这哀伤的氛围感染,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和黄茂林命运相似,最能体会到他的心境。 梅香一哭,后面红莲和淑娴等人也跟着哭。但这哭声和哭声也有不同,前者为悲痛,后者为礼节。 黄炎夏今天穿了一身素服,一直默默地站在一边,他想到了二十多年前自己刚成亲的时候,夫妻恩爱,日子和美。 可老天总是这样捉弄人,郭氏一朝病故,他最终又续了弦。 黄炎夏忽然感觉内心一阵愧疚,我已不是我,以后有何颜面再见你。 黄茂林双眼通红,熬了许久之后,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正月的天,仍旧寒风凛冽。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北风卷起坟前还带着火星的纸钱,满天飞舞,最后打着璇儿落在众人身上。 如黄炎夏,觉得这是郭氏在责怪他。如黄茂林,觉得这是郭氏看见儿孙心里高兴。如梅香,觉得这是婆母在托付她,让他们以后好生过日子,白头偕老。如杨氏,见那火星掉在自己身上,心中一个寒战,赶紧悄悄拍掉了。 风愈紧,悲鸣声愈大。 等一轮乐声停下,连风也变小了许多。 上午唱了两轮,众人都紧绷着神经,乍一松下来,都觉得有些疲惫。 黄茂林的神情有些恍惚,黄茂源赶忙招呼熟人和亲戚们去王家饭馆吃了顿便饭,贵仁和王铁锁等人在一边帮忙。 吃饭的时候,黄茂林终于缓过了神。他见泰和睡着了,让细月和贵仁把三个孩子带回家,下午就不要过去了。 小孩子家家眼睛明亮,坟前声音杂乱,若是阿娘喜欢孙子,爱抚两下,孩子就要受不住了。 梅香找个没人的地方给迷迷糊糊的泰和喂了奶,嘱咐细月好生看着他。 梅香也让红莲把榜哥儿带回家,下午在家看孩子,不要去了。 红莲回到家,想了想之后,把孩子送到了梅香家里和哥哥弟弟一起玩,又跟着去了。 整个下午又唱了两轮,直忙到天黑才回家。 家里面,王妈妈准备好了晚饭,慧哥儿带着妹妹给父母盛饭、倒茶。 黄茂林把孩子们叫到身边,一手揽着慧哥儿,一手抱着女儿,「今儿有没有吓着你们?」 慧哥儿摇头,「没有,阿奶喜欢我们。」 黄茂林勉强笑了笑,「是呢,阿奶必定很喜欢你们。」 泰和看见阿爹抱着哥哥姐姐,连忙一头扎进阿娘怀里要吃奶。 第22章 梅香抱起泰和,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小乖乖,先吃饭吧,晚上睡前再吃奶。」 泰和也不是为了吃奶,主要是想撒娇。 梅香看见黄茂林,「茂林哥,吃些饭吧,你今儿也累了。」 黄茂林点头,「好,吃饭吧。」 一家人围在了饭桌上,王妈妈是个有心人,今儿做的菜油水都比较少,大部分都是素菜。 除了做饭上用心,她还提醒家里所有人今儿要穿的素净一些。大爷大奶奶心里悲伤,做下人、伙计和徒弟的,自然也要跟着一起祭拜太太。 梅香给黄茂林盛了碗汤,黄茂林接过后一饮而尽。 桌子中间放了个热锅子,梅香又把各种菜放到锅子里热了热,往黄茂林和孩子们碗里夹了不少。 慧哥儿主动照顾弟弟妹妹,连青莲也知道往弟弟嘴里喂软和的东西。 吃过饭之后,一家人各自歇息去了。 黄茂林躺在梅香怀里,仿佛又回到了幼年时期,温暖、安心,忙累了一天的他,很快沉沉睡去。 给郭氏做完道场之后, 黄茂林萎靡了好几天。 这期间,家里孩子们异常听话,梅香也每天和他形影不离, 静静的陪着他, 照顾他的起居。 等过了元宵节,黄茂林想到家里妻儿还要靠着自己,一大摊子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还想再多给孩子们积攒些家业呢。 有了目标, 黄茂林顿时清醒过来。 他先给梅香道歉, 「这几日我糊里糊涂的,倒让你们担心了。」 梅香温和的看下他, 「不妨事,我也没做什么。我晓得你心里的感受,总得熬几天。」 黄茂林心中涌过一阵愧疚, 「你才给你阿爹做完道场, 心里必定也不痛快,我只顾着自己,真是不应该。」 说完, 他把梅香搂进怀里。 梅香轻声安慰他,「都过去了,我阿爹和婆母都已往生,逝者不可追, 咱们把日子过好, 就是对他们的孝敬了。」 黄茂林点点头,「你说的对, 二十多年了,我阿娘说不定早就投胎到富贵人家去了。希望她来生顺顺利利, 长命百岁。」 梅香想了想,「我阿爹肯定还没投胎,他定然等着我阿娘呢。」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发,「岳母值得岳父等待。」 两口子都陷入了沉默,互相搂在一起汲取温暖。 从悲伤中走出来之后,黄茂林开始实施自己下一步计划。 他先计划带家人一起回到了县城。 黄炎夏跑来与黄茂林商议,「如今几个学徒都能上手了,我就不去了吧。」 他的脸色有些灰败,那一日给郭氏做道场,黄炎夏心中触动极大。回来之后,他病了一场。 杨氏和黄茂源要给她请大夫,黄炎夏坚决不肯。他觉得这是郭氏在惩罚他,自己做的不好,活该受罚。 熬了几天之后,黄炎夏渐渐恢复了一些。但他上了年纪,这样身心两头煎熬,忽然间就丧失了精气神,整个人看起来颓废的很。 黄茂林仔细看了看他,「阿爹可是哪里不舒服?」 黄炎夏摇头,「没有,想来是过年整日吃吃睡睡,无事可做,看起来就少了些精气神。」 黄茂林也不戳破他,「阿爹,儿子还需要您的帮忙呢。年后儿子想去干些别的,没有太多精力去照顾水玉坊。」 黄炎夏抬头问儿子,「你又想要去作甚?」 黄茂林没有直接回答他,先起身把梅香叫了过来。 「我正想与你们说呢,我想在县城开家粮店。」 梅香诧异的看向他,「如今家里几处产业已经够你忙活了,一年也能挣不少银子,又想着去开粮店?」 黄茂林想了想,斟酌着回答,「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也是利润最大的。我自己开家粮店,咱们几家的粮食有了出处。说句不吉利的话,就算什么时候外头粮食短缺了,三五个月内也不用担心饿着肚子。再者,有了粮食产业,在县城里才能真正扎下脚跟。」 梅香不知可否,「你愿意去干,那就去吧。只一样,咱们家做买卖一向规规矩矩,我听说外头许多人做粮食买卖门道极多,那些坑害人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干。」 黄茂林点头,「你放心,我只开个小店子试试水,暂时折腾不出什么了浪水。」 黄炎夏问他,「我听说县城里几个大粮商都是有来头的,你往里面插一脚,会不会遭人报复?」 黄茂林看了看外头,下人们都不在,轻声回答黄炎夏,「阿爹,趁着明朗还在任上,我得把家业做大一些。那几个粮商,里头也都连着官家。明朗上任一年多了,一直规规矩矩,他不好插手,我倒是可以试一试。阿爹放心,我不会干有违法度的事情。」 黄炎夏多少也明白中间的一些窍门,也不再劝说,「既然这样,那我还替你看着豆腐坊,你有空也去查看查看。我年纪大了,精力不够,水玉坊里伙计和徒弟们一堆,我总会有看不过来的地方。」 …… 注:免费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