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一、哀鸿遍野 西历公元613年,隋帝杨广在位九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在位二十四年,新罗国真平王金白静在位三十五年,百济国武王扶余璋十四年。日本国推古天皇额田部在位二十年、**厥汗国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在位四年。 这年隋帝杨广四十四岁,他的表哥李渊(字叔德)四十七岁。 这年元月,万物更始,西风依昔凛冽、空气凝固着血腥气,残阳凝结如血、枯藤老树,乌鹊盘桓,阵阵悲鸣、旌旗敝空,一队拉着辎重的队伍,缓行在通向怀远镇的官道上,为首骑在高头骏马的唐公李渊,身着铠甲,目光如炬,遥望落晖下的孤城,眉宇之间,能看出历经风霜血雨,冷峻的脸庞,岁月雕刻出来的果决坚毅。他还是忧心忡忡,一路上自己的体弱多病的夫人窦氏,多年的辛劳,累倒了他的贤内助,这次随夫出征,舟车劳顿、旧疾复发,、想到这李渊愁肠百结,遥想当年,北周天和年间,那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父亲李炳死于安州总管任上、兄长李澄、李湛也先后撒手人寰,形单影只的他,在母亲独孤氏严厉的教导下、少小继袭、雀屏重选,名闻关陇、情定窦氏。 然而周隋易代,风雨飘摇之际,李渊四叔李璋,北周梁州总管,追随北周赵王宇文佑,谋杀谋取周鼎的国贼丞相、后来的隋朝建立者,隋文帝杨坚。李渊七叔李蔚之子,堂兄李安、李哲,共同出卖李璋,虽然最后只问罪李璋一人,李虎一族,也是差点就覆宗绝嗣。从此之后李渊,变得小心翼翼、他不再是过去倜傥不羁的贵公子,他立志振兴祖业,重塑父祖的昔日辉煌。凭借祖荫,独孤后外甥的身份,补得千牛备身、之后通过久牧外州的历练,造就了豁达大度、率性刚直、宽仁容众、不论对方的官制大小、出身高低、都一视同仁。 “驾,驾,驾......”一名披甲小将策马奔驰,打断了李渊的思绪,前尘往事,不堪回首...... “二郎,世民小心点,小心”唐公李渊招呼着他的次子李世民,李渊看见身手矫健跃马驰骋的世民想起,大业元年、世民六岁,身患眼疾,身为郑州刺史的李渊,四处求方无果,多年多位亲人的离去,和爱子的病痛,让他心乱如麻,求索无门的李渊,听说荥阳代海寺的双王像能显现神迹治疗恶疾,李渊风雨兼程来到这个北魏建成的观音道场虔诚叩拜、希望世民眼疾痊愈,并祝愿全家老小,永葆长春、愿为佛像重塑金身;大业二年正月八日,李渊又冒雪来到户县奎峰山下的草堂寺,希望借助神佛恩力,世民无病无灾,合家大小,永无灾无难。 “大人车马,已到清河郡漳南县”!李渊的护卫亲随钱九陇向李渊报告道。钱九陇字永业,因为隋陈战争中,被俘沦为皇家奴隶,幸得李渊赏识起弓马骑射的本事,去其奴籍,引为左右。 刚从过往的思绪返回,有些眼泪婆娑,声音沙哑的唐公李渊,慢条斯理的和钱九陇道:“永业,大郎建成去看住二郎,莫要驰骋,最近河北地界不算太平,车马行至河北还是要加倍小心”。 “是”! 钱九陇听到命令,马上手扶佩刀、勒紧缰绳,扬鞭纵马急驰,追赶前方的世民。 建成听到本地不太平,着急着喊“世民、世民、回来”! “二公子、慢些、慢些”! 钱九陇,凭借老练的身手、驻马观望四处,只见远处狼烟,急忙向世民道:“二公子,最近河北、山东多有流民作乱,饥民抢劫,不是很太平,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我们还是不要脱离队伍,不要让唐公担心的“。 “好,永业,为什么你是南陈人,为啥马术如此娴熟?” “二公子,哈哈,我们南人,不是都像长城公陈叔宝,只爱玉树后庭花,我家几代都是南朝边境的守将,我自幼习武边境战争我父子被俘,我只是一个罪奴,幸得唐公搭救,引我为亲卫随从,唐公待我的推心置腹,赤心宽待,能善待我等,我愿效死力。” “哦”世民从未听父亲说过钱九陇的过往,只是让自己和钱九陇,多研习武艺,听到这世民有些惊讶的不知所措。 这时候李渊的马队也已经赶上,唐公严厉的看向世民、和钱九陇“前方有敌情,大家要戒备“。 李渊和长子建成说:“大郎你去保护你母亲” “好” 只见北方一群破衣烂衫的,个个面有菜色,却很有纪律的饥民武装,埃尘涨天遮挡了阳光,喊声震动残阳下的乌鸦,发出阵阵悲鸣。官军的战马也在惊吓中,发出阵阵嘶鸣。 李渊却老成持重的大声对将士们言道:“甲士何在,列阵御敌,保护粮草、不要轻举妄动。”唐公李渊虽未领军作战过,但本身从小习武从未间断,加上自己久在外郡,早已宠辱不惊。 护粮的几十名官军,在李渊的命令下,都在双手紧握兵器,有序列阵,严阵以待。 说时迟那时快,这群饥民武装目的很明确的包围了李渊的队伍,李渊能参加战斗的人员就几十个,李渊心中定计道,还是软言给些钱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软语宽慰些便是。 为首之人大声嘶喊:“大人,我等因为辽东之役,落草为寇,杨广无道,穷兵黩武,不念我等百姓疾苦,我等只是打劫些稻米充饥,不伤大人性命”。 李渊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诸位好汉,截杀官家粮道,是会犯法治罪,如好汉不嫌弃,我这有点银两,奉送给好汉,还望好汉行个方便!” 为首贼人哈哈大笑道:“某叫窦建德,大业七年,也做过本郡的二百人长,徭役繁重,虽啸聚山林,却也是保境安民,,丈夫不死,当建功立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岂是杨广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 世民与旁边的钱九陇耳语:“虽有些狂妄,但还是有些见识” 窦建德向唐公抱拳道:“得罪了” 饥民把包围圈进一步缩小,建成紧张的拔出佩刀,横握在胸前,生怕惊到母亲的车驾。 李渊道:“建成护住你母亲!世民,永业,不要伤他们性命,只问首恶”。 钱九陇、世民跃马持刀直奔敌阵,钱九陇是名出类拔萃的用刀高手,身手敏捷,刀法凌厉,尽显飒爽英姿,瞬间就制服了几个强寇,世民从旁协助,箭无虚发、几下就射伤几个穷凶极恶的匪徒,让为首之人的几个帮凶放弃了抵抗,钱九陇冷眼对匪首厉声喊道:“还不下马请降。”他在世民清澈的眼中,仿佛看到了两箭雀屏中选,当年名震京师的自己。 历经十几年宦海沉浮、早已经宠辱不惊,遇事果断,唐公李渊只是慈祥望着箭无虚发,只有十五岁的世民。 “尔等还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世民纵马阵前。 “哈哈,小将军让你看看我的本事吧”!窦建德纵马横刀直奔世民,世民将武器早已换成佩刀,窦建德身强力大,几个回合,世民虎口早已经疼的有些握不住刀柄。 “匪类,休伤了我弟”,建成看世民有难,便叫来几个得力的官军保护窦氏的车驾,自己立马挥刀劈向窦建德,建成年长世民九岁,正是一年男人年富力强的年龄,力量上足以对抗窦建德,窦建德的刀法全凭蛮力,并无章法,建成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刀法也是冠绝关中诸公子,三五下工夫直接打掉建德的兵器, 窦建德下马,只能束手就擒,却还是有些不服道:“两个打一个,不要是两年辽东之役,皇帝老儿好大喜功、官吏横征暴敛,,徭役繁重,苛政猛于虎,我等有家难回,有田南耕,无奈才在此落草,取一些稻米麦面充饥、、、、、、哎算某倒霉,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死到临头,还大言不惭,跪下”!杀气腾腾的建成一脚把窦建德踹倒,两名力士上前直接将跪着的窦建德五花大绑。 “唐公,这两年连续征伐高句丽确实苦了黎民百姓,虽然不能,我们能帮一下,帮一下吧”钱九陇劝道。 “父亲,可不放虎归山,这厮险些伤了世民”建成余怒未消。 唐公李渊下马,不顾建成劝阻,扶起窦建德,为其解除束缚:“壮士请起”李渊眼中有些湿润:“尧舜时代,德治天下,以百姓之心为心......“李渊欲言又止,吩咐钱九陇道:“永业,把我们带的银两,与他们买药治伤,再些粮食,分与饥民”。 “遵命”钱九陇立刻下马,组织人手,把些许银两和粮食分给饥民。饥民好像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不再漂泊无依,都是千恩万谢,叩别唐公。窦建德呆呆愣着一会才想到问:“敢为大人尊姓大名”! 建成怒道:“告诉你,我父亲便是唐公李渊”! 李渊拱手向建德:“我等还有公事,后会有期。”跃马扬鞭向马队喊道:“出发。” 经过刚才的战斗,队伍肃穆,铠甲和身体发出的有序、清脆的摩擦声,都听的一清二楚,“多谢大哥搭救” “哈哈,我们是同胞兄弟吗,我不帮你,我还是大哥吗” 唐公有些感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世民对唐公抱怨道,打破了沉静“父亲,一路上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官吏残暴,横征暴敛,天灾尚可原谅,怎奈人祸?” “世民,为人谋不可以不忠诚!你祖父在我只有七岁时,早亡,你两个伯父也先我而去,如若不是文帝,独孤后视我如己出,我......世民当年你四岁,我才给你取名,我要、希望你将来能济世安民,世民弓马比以前娴熟多了,努力吧”李渊,哎,岁月啊!是什么么把一个年少得志,名震关陇的少年,变成老成持重、宠辱不惊的官僚。 “为什么放了窦建德这个匪类”?建成有些情绪! “得饶人处且饶人,建成,安全起见,还是少惹是非”面对两人的问话,李渊欲言又止、、、、、、 李渊一行人,离开清河郡地界到达涿郡,李渊怕下面的路途,舟车劳顿,病重的窦氏难以坚持,再就是这两年燕赵之地,匪患纵横,为了家眷安全起见,唐公吩咐长子建成暂留涿郡,照顾患病的窦氏,安顿好窦氏,嘱咐了建成几句,自己则是和世民、钱九陇继续前行。 二、怀远镇 世民身手矫捷,勒住缰绳,回首便饶有兴致的和钱九陇道:“永业,这辽东的景致,确实和中原迥异”! 世民驻马,远望冰封的辽水,河畔芦苇枯黄,天空碧蓝,两岸雪松苍翠。 “快到怀远镇了,这就是辽东前线了” 经过几天的风餐露宿,唐公一行人终于到达怀远镇。怀远镇,位于辽水西岸,是对这两年征伐高句丽的前线部署战略、指挥、后勤中心。 唐公交代好共事、把粮草交代入库后,难得轻松时刻,吩咐钱九陇:“过几日天子就会驾临怀远镇,就会讨伐高句丽,永业你带着世民去城里四处走走,看看,看住世民不要闯祸,不可骑马,不要带兵器、甲胄、穿便装出行,不要四处招摇,我去会见几位朝中同僚”。 “好”。 钱九陇和世民,在城中漫无目的四处溜达,街上都是身穿铠甲的官军巡逻,死一般的寂静,世民小声问道:“永业为何这里这般死一般沉寂” “二公子这是要打仗了” “去年不是打了一仗吗,损兵折将!” “哎,二公子你也看到河北、辽东这一道,到处都是饥民,要么饿死、要么结伙成伴的抢劫”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说的没错” “永业有些饿了吧,咱们找个饭庄”! “别了,二公子,安全起见,还是先回馆驿吧”! 钱九陇虽然原来只是皇家的奴隶,但为人老成持重,,忠心诚恳,待人接物也是和蔼可亲,骑射一流、李渊父子对他的建议大都言听计从。 “好,永业,我们回馆驿”! 正在这时候,两人转身刚要启行之时、、、、、、 一位身穿窄袖袍服的虬髯壮汉,喝的醉醺醺,脚步踉跄,不小心冲撞了一行突厥人的马队,站前开路步行的突厥武士气势汹汹的推搡了几下虬髯壮汉,说了一些让汉人听不懂的语言。 “妈的,老子,为大隋征战了半辈子,开皇十九年,追随史万岁将军,边境抵抗达头可汗,达头可汗这老家伙听说有史万岁将军身在行伍,不也是不战而逃吗!现在天子纵容你们这群北狄杂胡,在此耀武扬威!老子给你点好看!”说罢这虬髯大汉,解下佩刀,摆开架势,决定赤手空拳给这群突厥人点好看,虽然这群突厥人并不是很能听懂虬髯大汉的语言,但还是抽出刀来,必须让这老小子留点血,见点红。 突厥这次是奉大隋天子诏令,声援天朝上国消灭高句丽的,没想一个的怀远镇的隋国平民,这样肆无忌惮的侮辱突厥铁骑。 两名突厥武士,朝向虬髯大汉挥刀便砍,虬髯大汉虽然已是醉醺醺,但是在与突厥武士对抗中也是不落下风,大汉只是闪躲,手如鹰爪,快速擒拿,抢下两个的佩刀,两下就制服两人,一人一拳,打昏在地。 然后收势,踉踉跄跄的开始吟诗:“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突厥为首,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是一个和世民身高、岁数差不多的突厥贵族少年,他一会儿背手不言,一会儿胸前叉手,看着三人的打斗,用突厥语呵斥道:“废物,还不起身退下”他只一个犀利的眼神,就叫人不寒而栗。 少年用流利的汉语对虬髯大汉言道“请问壮士尊姓大名,我父亲突厥始毕可汗,鄙人不才,阿史那.什钵苾”。 “哈哈,小可汗,你倒是知书达理,不像你的手下粗鄙不堪。” “鄙人京兆杜陵人,史万岁之弟,史万宝”。 “原来他就是长安大侠史万宝”世民惊讶和钱九陇对视,钱九陇点头赞同。 “史先生,如若不弃,在下希望史先生能投靠我们突厥,我父汗始毕可汗,宅心仁厚,礼贤下士、绝不可能像你们圣人可汗,刻薄寡恩,杀了史万岁将军,还望先生考虑一下,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 “我史万宝,名将之家,你们突厥,狼子野心,我汉家儿郎,应封狼居胥,马踏匈奴,方显男儿本色,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后会有期“. 史万宝,潇洒大笑转身就要奔向酒家,继续到酒场继续做圣人。 “哼,老王八,你太无理了,大言不惭,慢待我家小主人,看我宰了你”! 突厥马队中,几个身着铠甲的魁梧勇士纵马冲散看热闹的人群,,不由分说,挥刀向史万宝便砍,史万宝大侠风范,并没有提防到、他们这群人会狭私报复,连砍数刀,血流不止、、、、、史万宝直接倒在血液映红的大地上、、、、、、 “杀人了、杀人了、、、、、,突厥人杀人了” 看热闹的人,看到突厥挥七挥起战刀、印红了大地、都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世民和钱九陇主仆二人,还想营救史万宝,世民和钱九陇却被惊吓的人群冲散,钱九陇不住的大喊:“二公子,二公子、二公子、、、、、、”。 “哼,汉人也就这般懦弱,看到这群奴性十足的弱小绵羊,看来我们饮马黄河也是指日可待了、、、、、、” “杀了他,杀了这个和毒蛇心肠的狐狸”。 “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会患癞疮,不背弃自己的故土,也是一位莫贺咄,给他点教训,放了他一命”,阿史那.什钵苾轻蔑的冷声道,右手挥动食指中指两根手指指向血泊中的史万宝,两个五八三粗的突厥武士便要暴揍血泊的史万宝一顿边口中振振有词道:“老王八、你也今天,去见你们的阎罗王吧”! “且慢,小可汗”人群跑出身着青色圆领窄袖袍衫、腰系红鞓带,足登乌皮六合靴、头戴幞头的俊美清朗的白静少年。 “你是何人!”小可汗有些不悦,傲慢的拿马鞭指向这位少年。 这人不卑不亢的向马上的小可汗拱手作揖道:“小可汗,得绕处且饶人,不要赶紧杀绝,这不是你们草原,这是大隋,自有我们的法律来治理我们的土地人众,不劳小可汗在此劳心”。 “无忌!”世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逆行冲破人群,定睛一看,与突厥小可汗争辩的竟是自己的少年挚友、未来的大舅兄长孙无忌。 “他是来投军的!”世民有些疑惑,但现在他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些,也没时间去找寻失散的钱九陇。 世民跑向无忌,旁若无人的大喊“无忌、无忌、、、、、、” “世民!”无忌回首又惊又喜。 “哈哈、无忌兄,你怎么来怀远镇了,是来投军吗!” “世民兄,说来话长,这不是叙旧的地方,我们赶紧救救史大侠吧”! “好” 这时钱九陇终于冲破人群,头上新带幞头,早已不知所踪,身穿的圆领窄袖袍衫也甚是狼狈,,看到世民本人,他紧张不知所措的心,终于落了地,之前生怕世民出了意外。 “二公子、二公子,可算是找到你了,真是叫小人好找、、、、、“钱九陇气喘吁吁的话还没说完,世民便急不可耐的喊着钱九陇的字号:“永业,你快去把史大侠送到馆驿、然后找个大夫给史大侠看看伤势,快去”。 钱九陇到他这辈人,已经好几代人在沙场上厮杀,经历太多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在这一刻他找到世民就稳定了惊慌的情绪,钱九陇快速奔向并不背起血泊的史万宝,便跑向下榻的馆驿” “你又是谁!”小可汗再次傲慢的用马鞭指向世民。 “我乃是唐公二子李世民,这位义士是你们突厥先可汗启民可汗的大恩人,长孙晟的少公子长孙无忌” “恩人?哼,长孙晟挑拨我们部族关系,离间我们阿史那氏、、、、、、他就是一条狼子野心,草原四处盗洞的狐狸”想到自己的先辈受人驱使,悲惨的命运、小可汗有些挑衅道:“人道中原多雄才俊杰,果然不假”! 小可汗厉声喝止各个手亮钢刀的突厥武士“你等还不退下”! “草原的骏马,离不开广阔的天地,盘桓的雄鹰,离不开辽阔的苍穹,李世民,长孙无忌我们还有要事,今天我先放过你们,我们有缘再见”! 世民、无忌立身与小可汗拱手告别,“有斗篷的淋不湿,戴嚼子的不乱刨”突厥一名随从,在小可汗旁耳语,小可汗思考片刻:“旷野上的狼在嗥叫,屋内狗心痛地牵肠挂肚,我们要统一草原部众,我们只要各部落团结,肯定能和拓跋鲜卑一样入主中原,我们还有汗命在身,不要多生事端,走、、、、、、”。 突厥武士浩浩荡荡的马队,冲开无助的人群,走向远方...... 经过刚才惊心动魄的场景,世民看着无忌,不停的傻笑,急不可耐拥抱无忌:“无忌兄,好久不见”! 世民道:“我父亲去会见同僚,不知何时能回,无忌兄车马劳顿,我们先回馆驿,看看史大侠情况如何,然后咱们不醉不归”。 “哈哈,走,回馆驿再叙旧”。 “好” 两人直奔馆驿,进了馆驿,世民直接喊:“九陇、九陇,我回来了” 钱九陇:“已经给史大侠找好了大夫,大夫说伤口不深,并未伤到要害,二位公子放心吧!二位公子稍等片刻,我去吩咐馆驿做些饭菜” ”好,有劳永业了,费心了!” “对了,史大侠那,我和无忌去看看史大侠”? “公子,史大侠,只是受了些刀伤,并无大碍,他早就走了,不知所踪” “唉!,好吧!” “哈哈,这史大侠果然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阿” “无忌兄,你是来投军,边境建功立业的吗?” “不,世民兄!我是奉我舅舅之命,来找唐公,商量你和我妹妹观音婢的婚期”。无忌有些停顿:“只从我父亲死后,我舅舅收养我们兄妹,舅舅就让我多在文史上下功夫,不同意我在沙场驰骋,建功立业“! “我和观音婢的缘分多亏舅舅,婚期等我父亲归来再做商议,无忌兄,我们先吃饭“ 仆役端来吃食,兄弟二人简单吃完,交流了一下最近的所见所闻,静待唐公归来。 唐公到军营来拜见同僚杨义臣已经多时,回想文帝年间,年少二人都是千牛备身,宿卫宫禁,回想往昔不胜感慨、、、、、、平时严于律己的唐公不免多喝了几杯、、、、、、山眠日暮, 晚霞映红了辽水,四野空旷无涯,须臾,月上柳梢,万籁寂静、女墙巡逻值岗的甲士,忍耐寒冷,也是手握兵器,不敢懈怠。长孙无忌、和世民等待许久,不免有些困意,这时,外面有马铃声, “唐公回来了”钱九陇招呼二人。 二人并排走出馆驿大门,迎接唐公,唐公让一个身穿铠甲的将领扶下马车, “在下杨将军账下刘武周,二位公子,唐公有些醉了,我家将军特意交代,我等护送大人回馆驿歇息”。 “有劳,刘将军”世民拱手言道,并吩咐钱九陇:“永业、扶我父亲回房休息”。 “李公子,唐公已经安全送达,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各位还是早些安歇,在下告辞”! “多谢,有劳刘将军”! 刘武周跨上战马,向世民、无忌拱了拱手,便扬鞭而去。 唐公回馆驿休息片刻,酒意早无,喝了口钱九陇送来的温茶,便吩咐九陇道:“永业、把二郎世民叫来,我看见长孙家的无忌也来了,估计是商量世民和他妹妹的婚事,永业把他也叫来”! 片刻二人已到唐公眼前,唐公和无忌寒暄了几句,便转入正题:“世民与你妹观音婢的婚事,待我回京,就提上日程,明晨,我让世民和你先回涿郡,我在怀远镇还有公事”。 第二日,清晨,,世民、无忌皆按唐公吩咐,策马奔向涿郡、、、、、、 三、临朔宫 隋帝杨广,驾临涿郡临朔宫,征辽大小官员都跑来接驾,李渊也在其列。 大殿上,杨广面南背北正襟危坐,身着衮服,头戴冕冠,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宣新罗使臣觐见”新罗使臣战战兢兢的跪拜隋帝杨广哭道:“大国天子,我国备受高句丽、百济欺辱,还望天子发兵救我。”新罗使者不断叩拜,悲伤大哭地不能继续言语。 隋帝杨广端坐,高傲的目视群臣:“高丽小虏,侵略新罗,轻漫上国,今日朕发全国之力,拔山倒海,朕将率亲征高丽,一举荡平辽东,卿切安顿休息”。 宇文述:“今圣上,允文允武,率我等,带甲百万,平灭东海,熊罴虎豹,龙骧虎峙,风涛动地、吊民伐罪,誓灭高丽,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面的大臣都叩拜齐声:“誓灭高丽,誓灭高丽”! 在这疯狂的呐喊声中,殿下光禄大夫郭荣大声劝阻:“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已经争斗数百年,为了新罗报仇,不利我们大隋,不如派位能言善道的使者,说以利害,就可以了,不可为新罗火中取栗,连年征伐高丽,民生疲弊,百姓无依,再说用千钧硬弓,来射老鼠,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陛下怎么能率万乘之师,攻打一个小贼那”! 杨广刺耳的讽刺骂道:“老混蛋,郭荣,朕不念,你是先皇的故友,朕早就杀了你,你闭嘴退下吧!朕的宏图大略岂是尔等能知道的?” 郭荣有些垂头丧气,退回行列,虞世基上前谄媚的说:“圣上乃尧舜之君,泽被万世,大业盛世,古今未有,民生疲弊,都是奸人谣传,圣上雄才大略,大运河顷刻间,就能将南方的粮食调到北疆涿郡,这是秦皇汉武都未做到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宇文述也附会道:“陛下我等将士戮力同心,必能平灭高丽,万岁万岁万万岁”! 隋帝哈哈大笑道:“天下是我父子打下来的,北方突厥称臣,南面平灭陈国,西域扫荡吐谷浑,唯有东海未平,今天,朕与诸位将领一起,建立这不世功勋,诸位与朕共勉”! 李渊也在朝列,原来并不打算发表意见,他一路上,看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李渊还是没忍住:“启奏圣上臣李渊有本要奏” 杨广对这个他心目中的废物表哥,还是很大度的说:“卿家请说”!一个废物能有什么真知灼见,也可能又是悦耳的歌功颂德,废物是这个世间,最让人能宽容的小人物了。 “陛下,现在天下承平日久,地方官吏疏于武备,近年民变甚重,臣一路看见山东水旱为灾,河北四处是,啸聚山林的饥民流寇,今今疮伤未平,再次兴师动众、劳师远征,希望圣上马上部署官吏赈灾,安抚百姓、停修大兴城,停止御驾亲征,望圣上三思”! 隋帝杨广有些不耐烦打断李渊的发言:“退朝”一个废物也反对朕、、、、、、 朝拜完毕,失望的李渊和未发表意见的杨义臣同时走出朝堂,有些情绪低落,看着琼楼玉宇遮挡的流云,绿瓦高阁抵挡不住朔风的寒冷,李渊无奈的多次叹息、、、、、、、 一名武将正在和李大将军李景争吵:“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李景,你个老匹夫,没有我等阵前拼杀,你能有现在的地位,你个老匹夫有个屁用”! 李景捋了捋自己的美须髯嘲笑道:“刚愎自用的武夫,老子随先帝南征北战,你是啥?大庭广众隐隐狂吠,来呀拉出去给我打”!几个李景的亲兵上前就要上前制服这人,这人也是握起拳头,准备反击。 “李景,你个老匹夫”、、、、、、这武将青筋暴起的骂道。 “算了,算了”杨义臣喊着李景的表字笑道:“道兴兄,这是干什么?罗艺,你还不下去”!转眼有给罗艺使眼色。 李渊也拉着李景劝道:“李大将军,莫要生气”,李渊又心平气和说“敢问这位壮士有何难处,不妨说说”! 罗艺拱拱手道:“某叫罗艺,字子延,官为虎贲郎将,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李渊道:“鄙人李渊’。 罗艺道:”你就是唐国公李渊,哦,海内人望,久仰久仰”! 李渊陪笑道:“久仰久仰,原来是虎贲郎将罗将军”! 罗艺平和了自己的心情:“唐公竟知道我罗艺,哈哈”! 罗艺并未顾及李景,也未和李渊说事情的原委,只和李渊深深一拜,拱了拱手,就转身走了。 李景嘲笑罗艺道:“哼,竖子不足与谋”!无奈的和杨义臣,李渊告辞,杨义臣好奇的问李渊:“哎,罗艺这小子啊,一肚子牢骚,虽说勇冠三军,但这小子啊、、、、、、” 李渊:“子延,是位英杰,不可轻看啊”! “哎,唐公,你不知道,这小子轻视李大将军,认为我们也马上出征了,我就要和宇文述将军一起去平壤了,哎、、、、、” “杨兄珍重” “唐公文韬武略,又是外戚,为何不出来建功立业,却要做个督运粮草的小吏,现在外有高丽挑衅,内有河北、山东流民作乱、、、、、、” “杨兄不要说了,小臣忝为外戚,无功无德,不能报答皇帝知遇之恩,惭愧惭愧!” 杨义臣看见李渊如此,也不再多说,只道告辞,便回了军营。李渊也去看望心心念念的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