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英雄》 第一章【天下大乱】 http://.biquxs.info/

周幽王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周朝经过武王建国,传位十一代传给周幽王。周朝传到周幽王手里,已经不是武王时期所向无敌的周朝了。此时还是西周,但王权已经衰落。 周幽王的父亲是中兴之主 周宣王,也就是周幽王的父亲,史称中兴之主。宣王在位期间,多次发起战争,平定了不臣服周王权的诸侯国,比如征伐西戎,东征、伐楚等等。周宣王靠着战争手段,修建宫殿,召见诸侯等,使得周朝出现了“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盛世。对于王权衰落的周朝而言,确有中兴的迹象。 但是,在周宣王中兴的背后,却是巨大的隐患,足以令周朝灭亡的隐患。往往有人以为周幽王昏庸无道,残暴好杀,所以导致了周朝的彻底衰败。看遍史书,也总是有这么一个思想“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一朝君臣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王朝的兴衰。说不对是因为君臣佞贤只是决定王朝兴衰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却绝对不是唯一因素。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北宋末期,徽宗、钦宗可一直是昏庸的代名词了,不光把自己搭进去了,把半壁江山也弄丢了,但就是这个烂摊子,高宗带着一群人跑到了南边,接着摆摊子,接着干,一干就是一百多年。而且,高宗也不是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 这是为什么?这说明在君臣佞贤背后有着决定历史走向的更根本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文德”“民事”“兵事”等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经济以及军事。这些因素还健全,那么王朝就要有救,即便一时受挫,也终能复兴,就像西汉,就像南宋。如果一个王朝这些因素都已经衰败了,一旦遇上一代昏庸君臣,那么立马崩溃,就像秦二世。 所以说,宣王是中兴之主,但是在中兴之主背后的“文德”“民事”“兵事”又如何呢? 三川地震,雪上加霜 幽王继位后,基本不管事,也没有什么政令,而能管事的大臣尹吉甫、召虎也先后去世了。这两人是宣王中兴的主要能臣。两人去世后,幽王朝中也就只剩下申侯和赵叔带两个能管事的了。申侯进谏数次,要幽王继承父业,好好治国,幽王不听。申侯一怒之下,归国(回自己的诸侯国)了。剩下的就是赵叔带了,一个赵叔带就算累死能管多少? 而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更能体现幽王治国的态度。 有一天,岐山守臣报告“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 放在今天,地震也是一件关系到诸侯国命运的大事。地震什么级别?震死多少人?震塌多少房屋?需要调集多少人力救援?需要多少经济援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考虑,需要善后。 而放在周朝时期,就更了不得。地震代表着老天爷发怒了。这是老天爷对执政者不满,关系到社稷存亡。执政者就得马上自我检讨,下个罪己诏,或者杀上个把佞臣,把责任推在他们身上,转移下公众视线。更何况,三川起于岐山,而岐山是周朝龙兴之地。 所以,岐山守臣煞有其事地说,陛下,三川地震了。 群臣心里呼啦一下,将眼光聚焦在了幽王身上,等着这位爷给个解决办法。 幽王却轻描淡写,震就震了,这是常事。 幽王倒有科学常识,知道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跟老天爷没关系。 但是,群臣不知道,老百姓也不知道,这乱子大了。赵叔带很着急,屡次进谏:幽王必须有个解决方案。纠缠几次,幽王怒了,再加上赵叔带政治对手虢公石父一番谗言,赵叔带被罢官回家。 如此一来,幽王朝中基本上没有能管事的了,剩下的都是一班宵小之徒。所以说,指望幽王的管理团队干事,基本是没戏了。 周朝本就岌岌可危,三川地震更是雪上加霜,此时幽王却又做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选美,充实后宫。 文德崩坏 孔子曾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文德也就是文治,即所谓的政治。说宣王文德崩坏,还要从宣王的老祖宗周文王和周武王说起。 周武王为什么能够打败商纣王。以为有哪吒、杨戬一干子狠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可以暂时靠边站站。本人以为周武王能够打败商纣王最重要的原因,是周武王建立了井田制。什么是井田制,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将土地分为公有土地和私有土地,农民负责一起耕种,但是必须先耕种好公有的、才能耕种私有的,收获的时候,公有的归诸侯(或者土地所有者),私有的归自己。这个制度比起现在的农业制度差得很远,但是在当时已经相当先进,既收获了民心,也增加了收入。而商纣王依旧在搞奴隶制的那一套。在政治基础上,周武王已经远远领先商纣王,周武王已获得了民心。民心很可怕,一旦有权威的领导,民心将成为无坚不摧的利器。所以,武王伐纣,泗上诸侯纷纷响应。最后商纣王烧死在鹿台。 中国历史三千多年,说白了就是土地问题。如何能更有效地将土地均分在农民手中,就能获得民心,获得政治上的强势。所以东周乱了四百多年,直到秦朝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第一条便是承认土地私有)建立了封建制度,才完成一统。而我党也是靠着土地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不明白的可以参考一下相关材料,比比皆是。 井田制就是周朝统治的根本。但是,宣王时代,井田制已经被严重侵蚀。土地所有者大肆兼并农民的私有土地,农民私有土地已经大量减少。周宣王对此却视而不见,也不拿出任何手段,民心正在渐渐失去。宣王在一心征战。 2、不籍千亩 东周时期不像今天,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还有国际贸易。粮食不够了,可以进口;矿藏多了可以出口。东周时期主要是农业单元化的经济,且以自足为主。粮食生产多了,百姓肚子吃饱了,就可以休养生息,多点精力可以打仗,可以参加点徭役。粮食少了,大家就饿肚子。打仗?别开玩笑了,活着不饿死就不错了。那个时期,农业就是一切。即使这样,周宣王还是不关心粮食生产。 在古代有一种鼓励百姓务农的礼节,叫做籍礼。就是每年开春耕种的时候,君主要亲自走到田间,脱了衣服,开始犁地(具体工作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牛),以此鼓励百姓好好务农。但是,周宣王却始终不愿意参加这个礼节。宣王参加不参加藉礼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说明周宣王不重视农业生产。 3、屡战屡败 宣王前期,曾对多国开战,战则必胜,也给宣王带来了中兴之主的称号。到了宣王后期,却是屡战屡败,还屡败屡战。攻打太原,没有成功;征讨条戎、奔戎,战败;千亩之战,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在奄父的帮助下才,宣王得以突围。 除此之外,宣王后期还擅杀大臣,干涉鲁国内政,致使群臣不满。 所以说,宣王功威赫赫的时候,周朝的统治根本却正在渐渐衰 如何收拾烂摊子 周幽王继位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表面风光,实则上已快垮掉的王朝。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幽王该如何收拾? 如果是毛泽东,肯定是先给农民分土地,分完土地,然后号召农民打倒土豪劣势。如果是张居正,肯定是重新丈量土地,重新分配,然后抓几个贪官,砍砍头,立立威,接着搞革新。 说这两个人,也是为了说明改革的一般模式。毛泽东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号召全体百姓一起来改革,谁敢阻碍就打到谁。毕竟改革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也最积极热心,改革也最公平、最彻底,也最能获得民心。但是,千古以来,能有毛泽东这等威德的,也唯此一人了。张居正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先把皇权摆平,然后训导既得利益阶级:你们剥削得太狠了,老百姓快活不下去了,你们再不让出一部分了,老百姓就要起义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完蛋。既得利益阶级听懂了的,就下去分给老百姓一些利益;没听懂的,张居正也没指望他们明白,杀几个,立立威,抓几个,打打屁股,再加上有皇权支持,这事也就成了。 按照周朝的局势看,幽王完全可以采取张居正的改革模式,让既得利益阶级让出一部分利益的方式,说不定就能搞成。因为王权还在,官僚集团也算听话。如果周幽王这么做了,中国历史上也将会多一个宣幽之治,宣王中兴、幽王大治。 但是,幽王是如何治理的呢? (三)幽王是脱缰的野马 宣王老来得子,生了幽王。一般而言,老来得子都是掌中宝,放在现在,就是爷爷奶奶一起上,宠着爱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幽王却没这个待遇,而是被严加管教。按照“相夫教子”的说法,幽王的教育应当是姜后负责的。 姜后是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 关于姜后的记载不多,却有一件趣事。姜后应该是一个美女。宣王娶了姜后,夫妻生活多了点,经常早睡晚起,不理朝政。按理说,君王雨露,龙马精神,高兴还来不及。姜后却不这么以为,姜后以为是自己的过错,引得宣王好色,耽误了国家政事,于国不利。于是,姜后决定进谏宣王。姜后摘除了身上的饰品,跪在宣王殿外,令人传话,说:“宣王,都是我不好,引得你这么好色,好色就会铺张浪费,时间长了,天下肯定会大乱。”宣王听后,认可了姜后的说法,开始勤政。 姜后就是这么一个人,连自己丈夫(宣王)夫妻生活多了,都会进谏。想让她对儿子放低标准要求,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年幼的幽王肯定是被管得死死的,除了吃喝拉撒睡,估计就是被教育应当如何勤政。管得太死就是叛逆,压力越大反弹越大。所以,宣王和姜后死后,幽王彻底失去了节制。“自姜后去世,益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 而且,幽王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虽然东周时期的记载资料,大多比较玄幻,但是这个应该是比较靠谱的。这个年纪正是贪玩且啥事都不明白的年纪,指望他好好治国?别开玩笑了。能管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就不错了。 第二章【致命的错误】 http://.biquxs.info/

周宣王犯下了致命错误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太史这个官职。前面介绍过,太史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从现在的角度看,有点类似于气象部门的长官。但在那个时代,科学程度低,生存艰难,对未来充满恐惧,统治者便想从上天得到一些关于未来的启示。各种自然征兆(天象)就被当成上天与人间帝王的对话。但是,帝王太忙,也看不懂,那就需要有人帮助解读。所以,“太史”出现了,专门负责观天象,推断人间将要发生的事情。 大家再往前推一千年,这种职业叫啥?对,祭司。祭司可是手握神权,呼风唤雨,比帝王更帝王。到了周朝,祭司已经没了,神权逐渐为王权服务。祭司也改名叫太史。但是,能当上太史这个职位的,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试想,周王有问题不明白了,问上天,太史抬头一看,胡扯一气,将来会怎么地怎么地。当时嘴上一时痛快没关系,结果一出来,如果太史说得南辕北辙,那太史不仅要下课,估计还得人头落地。 所以,太史必须对政治有极端的敏感性,并且能够从事物细微的改变中,推算出将来要发生的情况。即使判断错了,也需要留下完美的后手,弥补漏洞。否则,就要砸了饭碗。这需要什么素质,人才中的人才!后世中,周文王、诸葛亮、刘伯温都是此中高手。 闲话说完,转入正题。姜后以为淹死了褒姒,宣王很高兴,请太史伯阳父来算一算。 伯阳父大清早来到王宫,问宣王啥事。宣王乐呵呵地将事情说了,然后问:“太史,妖女已经被淹死了,是不是女主干政的预言就破除了?” 阳伯父一听,心里不爽,本意是劝谏宣王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女主干政也只是为了警惕宣王。这倒好,还真弄出个女妖?太史看着宣王期待的眼神,心想:如果说这事就这么了结,估计宣王又得接着打仗。前面的工夫就白费了。必须再劝谏一次。 伯阳父拿出老本行:卜一卦。伯阳父跳了一顿大神,摇了几个卦象,得出结论:妖气虽然出宫,但女妖应该还没死。 按照伯阳父的逻辑,既然女主干政的祸事还在,那宣王就应该勤政修德,休养生息,消除灾祸才对。但是,宣王的逻辑与阳伯父不一样。宣王以为既然女妖没死,就要找来弄死,预言就可以消除了。估计当时宣王还在心里自夸了一句,我真棒! 宣王下令:全城搜查女婴,有举报的,不论生死,有赏;藏匿的,处死。宣王想起还有“糜弧箕胞”的事情,顺带下令,城内百姓不许再做“糜弧箕胞”的营生。也就是不让百姓再做弓和箭袋的买卖。宣王将这事交给杜伯和左儒两个大臣负责。(这两个大臣最后也死在这件事上。由于跟本文主线关系不大,后面也就不介绍两人如何死的,有兴趣的可以参看相关资料。) 宣王这觉悟,仲山甫和伯阳父两人苦心进谏,最后宣王整出这么个结果。没办法,仲山甫和伯阳父是抽象派,而宣王是具体主义。 不说杜伯怎么搜查女婴,就说左儒怎么禁止“糜弧箕胞”。左儒直接给司市官下令:禁止市场买卖“糜弧箕胞”。司市官类似于今天的城管队长。联想今日,便知当初。司市官带着周朝天兵,满城转悠,一边宣传,一边砸场子。镐京城不大,一天时间,所有的小商贩都知道了:这事不能干了。司市官见效果达到,收兵回府。 但是,镐京城外的老百姓还不知道。 在宣王下达命令的第二天,一对夫妻进城了,男的背着桑木弓(糜弧),女的背着草做的箭袋(箕胞)。两人是进城赶集,做买卖的。卖啥?糜弧箕胞! 夫妻两人刚进城,就听司市官一声大喊:拿下了。夫妻两人小心肝扑通一跳,撒丫子就跑。男的跑得快,没抓着,女的跑得慢,被抓着了。司市官抓了妇人,带着战利品(弓和箭袋),来见左儒。左儒一想那歌词,“月将升”“糜弧箕胞”,得,全应验了,都在一人身上。左儒就上报宣王。宣王一看,心里一乐,杀了吧,预言就解除了。就这样妇人被处死了。 宣王心里安慰了,麻烦就此大了。 再说,夫妻中的丈夫。当时,虽然妻子被司市官抓了,但丈夫没当回事。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改天交点钱,也就放了。第二天,丈夫来到镐京打探消息,才知妻子被处死了。丈夫站在城下咬牙切齿,惊愕、愤怒、无助、悲伤等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但形势比人强,丈夫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连夜逃亡,否则,自己也可能随时丧命。千古以来,弱势群体的命运大多如此。 丈夫逃到清河,看见一道奇观:河面上,百鸟叼着一件物事,不令沉落水中。丈夫好奇,捞上来一看,是个婴儿。这也正是姜后想要淹死的女妖。 大家可以想象,丈夫当时的心情:媳妇被杀了,一个孤老头子,正怕孤苦无依,上天就送来一个婴儿,而且还有如此祥瑞。这可是丈夫后半生的依靠,于是丈夫收养了婴儿,并带着婴儿逃到褒城。后来,丈夫无力抚养,又将婴儿转赠褒大一家,取名褒姒。 这是被神化过的记载,事实或许是这样:褒姒的父母刚生了褒姒。两个人正愁家贫,养不起孩子,便打算做点小手工,赶集的时候卖点钱,用来补贴家用。夫妻两人辛苦几天做了一些弓和箭袋,准备拿到城里卖。结果一进城,妻子就被抓了,并被宣王下令处死了。丈夫挟恨带怒,带着褒姒来到褒城。后来,丈夫一人无力抚养孩子,便将孩子赠送给了褒大。 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 可以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丈夫每隔几天都会来看望褒姒,而丈夫每次跟褒姒所说的话不过如此“本来我跟你娘可以将你抚养长大,都怪宣王那个老xxx,把你娘杀了,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丈夫应当没有报仇的心思,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发泄心中的愤怒。 褒姒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不恨周朝是不可能的。因而,当褒姒机缘巧合下,被幽王选入宫中时。褒姒定然是又惊又喜又惧的,惊的是王宫竟然如此奢华,喜的是总算可以找到机会报父母之仇,惧的是将在王宫中如何立足。 宣王也没有想到:自己为求心理安慰犯下的错误,将要整个周朝来偿还。 褒姒带恨进宫 总有人讲红颜祸水,比如妲己、褒姒、杨玉环等等。别人不敢说,褒姒肯定是“祸水”,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褒姒是恨西周的。这个还得从周宣王说起。 当初,周宣王出征太原姜戎,大败而归,憋了一肚子气。回到镐京(西安市),见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唱歌。歌词如下: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月亮将要升起来了,太阳将要落下了,糜弧(桑木做的弓)箕胞(箭袋),要亡了周朝。 从现代看,这是没有网络、没有报纸的年代,强有力的宣传手段。历史上无数次起义造势都会借助这一手段。但在当时看,这是上天的警示,是荧惑星下凡,给周宣王的警示。 周宣王很重视,询问群臣,该怎么办?周朝都要亡了,你们给个解决办法吧。周王出题了,群臣就要接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这个问题涉及周朝社稷,别的问题答不好,顶多被周宣王训斥一番,回来写个检讨认个错,接着干,但是,这个问题答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仲山甫是个正臣,就说了:“这是上天在劝谏陛下,不要去报太原兵败之仇,否则,兵连祸结,周朝就要亡了。”联想下歌词,再联想下周宣王当时一心征战,不理农耕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战争要亡了周朝,不能再打仗了。或许,歌词正是某个才子写的,让小孩子颂唱,以达到进谏周宣王的效果,这也是民间百姓为了生存最简单的呐喊。仲山甫理解了其中的深意,并劝谏周宣王。 周宣王想了想,不满意,就问:“如果我赦免了太原姜戎的罪过,不再兴兵报仇。将武库内弓箭全部烧了,也不让民间做弓箭。是否能够消除祸患?” 第三章【致命的错误】 http://.biquxs.info/

宣王征战一生,以武功君临天下。要宣王放火烧了弓箭,也就是否定了宣王的功绩,说明宣王所为是错的。所以,宣王才会说出上面的话。否则,宣王就直接纳谏,发布命令了。 仲山甫的回答宣王不满意。这就需要真正的高手了。高手之所以称作高手,就是可以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出路来。 这个高手就是太史伯阳父。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太史这个官职。前面介绍过,太史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从现在的角度看,有点类似于气象部门的长官。但在那个时代,科学程度低,生存艰难,对未来充满恐惧,统治者便想从上天得到一些关于未来的启示。各种自然征兆(天象)就被当成上天与人间帝王的对话。但是,帝王太忙,也看不懂,那就需要有人帮助解读。所以,“太史”出现了,专门负责观天象,推断人间将要发生的事情。 大家再往前推一千年,这种职业叫啥?对,祭司。祭司可是手握神权,呼风唤雨,比帝王更帝王。到了周朝,祭司已经没了,神权逐渐为王权服务。祭司也改名叫太史。但是,能当上太史这个职位的,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试想,周王有问题不明白了,问上天,太史抬头一看,胡扯一气,将来会怎么地怎么地。当时嘴上一时痛快没关系,结果一出来,如果太史说得南辕北辙,那太史不仅要下课,估计还得人头落地。 所以,太史必须对政治有极端的敏感性,并且能够从事物细微的改变中,推算出将来要发生的情况。即使判断错了,也需要留下完美的后手,弥补漏洞。否则,就要砸了饭碗。这需要什么素质,人才中的人才!后世中,周文王、诸葛亮、刘伯温都是此中高手。 太史是掌握天文、历法的官员,所以说话有几分仙气。伯阳父说:“我看天象,觉得事情不是出在外间弓矢之事上,而是出在宫中。太阳代表君王,月亮代表王后,应当是昭示着有女主干政的事情。但是陛下也无需担心,只要你勤政爱民,自然就逢凶化吉了,无需烧了弓箭。”女主干政一直是王权忌讳,伯阳父这么说,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而且,也照顾到了仲山甫休养生息,宣王武功威德的事情,皆大欢喜。 宣王还是不满意。前面说了,姜后脱簪劝谏宣王,在宣王心中的地位可是很高。宣王说:“姜后很好,我很满意,哪里会有女主干政的事情。”如果,伯阳父圆不上这点,说姜后不好,肯定人头落地,至少也得罢官回乡。 伯阳父就是伯阳父,早想到这点,说:“歌谣里说的‘将升’‘将没’,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情,跟姜后没有关系。” 至此,阳伯父答题结束,所有人都没有错,只要周宣王勤政爱民,注意女主干政就可以了。皆大欢喜。 周宣王暂时被伯阳父糊弄过去了,但心里想起周朝灭亡这个隐患,还是不高兴,默默地回了宫。 阳伯父虽一时糊弄住了周宣王,但周宣王心里还有芥蒂。过了没几天,周宣王下令:禁止市场买卖“糜弧箕胞”。 大臣左儒接到命令后,立即传命司市官,执行宣王旨意。 司市官类似于今天的城管队长。联想今日,便知当初。司市官带着周朝天兵,满城转悠,一边宣传,一边砸场子。镐京城不大,一天时间,所有的小商贩都知道了:这事不能干了。司市官见效果达到,收兵回府。 问题是,镐京城外的老百姓还不知道。 在宣王下达命令的第二天,一对夫妻进城了,男的背着桑木弓(糜弧),女的背着草做的箭袋(箕胞)。两人是进城赶集,做买卖的。卖啥?糜弧箕胞! 夫妻两人刚进城,就听司市官一声大喊:拿下了。夫妻两人小心肝扑通一跳,撒丫子就跑。男的跑得快,没抓着,女的跑得慢,被抓着了。司市官抓了妇人,带着战利品(弓和箭袋),来见左儒。左儒一想那歌词,“月将升”“糜弧箕胞”,得,全应验了,都在一人身上。左儒就上报宣王。宣王一看,心里一乐,杀了吧,预言就解除了。就这样妇人被处死了。 宣王心里安慰了,麻烦就此大了。 再说,夫妻中的丈夫。当时,虽然妻子被司市官抓了,但丈夫没当回事。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改天交点钱,也就放了。第二天,丈夫来到镐京打探消息,才知妻子被处死了。丈夫站在城下咬牙切齿,惊愕、愤怒、无助、悲伤等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但形势比人强,丈夫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连夜逃亡,否则,自己也可能随时丧命。千古以来,弱势群体的命运大多如此。 丈夫逃回家后,带着未满月的婴儿逃了,逃到褒国。 后来,丈夫无力抚养,又将婴儿转赠褒大一家,取名褒姒。 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 可以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丈夫每隔几天都会来看望褒姒,而丈夫每次跟褒姒所说的话不过如此“本来我跟你娘可以将你抚养长大,都怪宣王这个昏君,把你娘杀了,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丈夫应当没有报仇的心思,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发泄心中的愤怒。 褒姒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不恨周朝是不可能的。因而,当褒姒机缘巧合下,被幽王选入宫中时。褒姒定然是又惊又喜又惧的,惊的是王宫竟然如此奢华,喜的是总算可以找到机会报父母之仇,惧的是将在王宫中如何立足。 宣王也没有想到:自己为求心理安慰犯下的错误,将要整个周朝来偿还。 褒姒的后宫之路 王宫是什么地方?王权的核心所在。越靠近王权,所得利益就越大。男人费尽心机,才能得来的权力。女人却只需要哄得王权开心,便能得到。利益总是斗争的潜台词,王宫也便成了女人施展手段,斗争的核心所在。中国历史上的胭脂戏比须眉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个别手段犀利的女中豪杰,甚者可以架空王权,掌握王权,或取而代之。 但是,斗争都是一步一步开始。 褒姒的宫斗 1、褒姒进宫背后的政治斗争 褒姒能进宫,起于一场政治斗争,就是虢公石父与赵叔带间的斗争。由于石父作为奸臣形象,在后文中还会屡次提及,因而,先简单介绍下这段政治斗争。 当初,幽王继位以后,不理国政,申侯(即幽王王后的父亲,注意申侯的身份,申侯将会惹出更大的乱子)进谏了数次,幽王不理会,申侯一怒之下,回了申国。朝中就剩下一个赵叔带支撑局面了。但虢公石父不愿意,凭啥你主政。我也想说了算。但赵叔带还年轻,一时退不了休。既然熬不到你退休,就直接斗争。把赵叔带斗争下去,石父就上来了。所以,后来三川地震时,赵叔带数次上谏,石父就在赵叔带背后放了冷枪。赵叔带中枪,直接下岗,告老还乡。石父掌握了政权。 石父的行为却激怒了一个人,褒城的大夫,褒晌。 褒晌是个书呆子,斗争方法也很简单,大老远地从褒城跑到镐京。进宫后,直接对幽王大喊:“你分不清佞贤,罢黜了贤臣,国家灭亡不远了。”褒晌指望着骂醒幽王,但幽王不是晋襄公,也不是楚文王,被人指着鼻子骂,还能听进去,并接受忠言。幽王大怒,直接将褒晌关进监狱。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我用了戏谑的手法来写褒晌。可能大家会疑问:在这个事件中,褒晌应当是一个正面角色,怎么能用这种手法来描述。我要说:褒晌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为什么这么说,我来分析一下。幽王性格比较愚直,这有目共睹。如果一个真心挽救国家局势的臣子会如何进谏?应当采取比较委婉的手法,比如伯阳父进谏宣王的手段,润物细无声。但褒晌就这么直愣愣地来了,进门就是一顿骂。褒晌愚钝么?不是!褒晌已看出幽王不纳谏言,所以,褒晌要直谏,青史留名。 褒晌是不是这么想已无从考究。但是,看一下幽王处置褒晌后的结果,就会觉得我的评价太温和了。“自此谏净路绝,贤豪解体”。褒晌获得了青史留名的机会,却导致周朝贤豪解体。 褒晌这种人的破坏力,比石父还可怕!本来贤豪还可以斗争石父,取得幽王信任,试图拯救国家。而褒晌直接证明,幽王是个昏君,无可救药。于是人心散了,贤豪走了,周朝就快结束了。 暂且不论褒晌忠奸,这都是后人评价。但就褒晌当时而言,面临着一个主要的问题:如何出狱。坐牢的滋味不好受,褒晌又没有办法,就只能靠儿子洪德了。 爹被关进去了,儿子总得救吧。洪德想啊想,总算想出一个好主意,送礼。送给谁?幽王。送礼是解决问题的千古至理,就此可略见一斑。但是,幽王拥有天下,富有四海,送啥东西呢。洪德想起来了,幽王喜欢美人,于是洪德四处探访,总算在褒大家中,找到了美女,褒姒。 洪德用重金买下褒姒,精心打扮一番,送进王宫。褒姒就是美,幽王一见之下,大喜,当夜就洞房。洞房后褒晌就放回去了。 褒晌得偿所愿地走了,却将褒姒留在了宫中,周朝向着灭亡之路加速前进了。 2、对手太简单 褒姒进入王宫后,最强烈的情绪应是恐惧。从农家院子忽然走到王宫,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需小心翼翼。因而,幽王在跟褒姒进行鱼水之欢的时候,想必褒姒是很配合的。 这么一个美女,还这么配合,幽王很高兴,幽王很喜欢,自此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并将褒姒安置在琼台。 幽王一连十日不上朝,三个月不去见王后——申后。群臣不敢对幽王指手画脚,申后就不一样了。后宫是申后的地盘,申后就要管一管。申后来到琼台,正好碰见幽王跟褒姒坐在一起喝酒。申后气不打一处来,开口就问:这是谁?我怎么没见过?申后气势汹汹,就差扔给褒姒两个耳光。幽王忙挡在褒姒身前说,这是我新娶的美人,还没有给名分,所以未朝见你,你不认识。幽王一边说,一边给褒姒使眼色,意思是让褒姒起身行礼。 褒姒却坐在原地喝酒,不理会。 申后大怒,要处置褒姒,又由幽王护着,下不了手。申后恨恨地大骂一场,回去了。申后从幽王对待褒姒的态度中,已经感觉到了褒姒的威胁。于是申后回去后,就决定要斗争,一定要打到褒姒。只是申后的斗争手段,过于拙劣。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申家。父亲申侯,就是进谏幽王,幽王不听,一怒之下回了诸侯国的那位。女儿申后,嫁给幽王做王后,却受了一辈子气。儿子宜臼,开始做太子,后来被废,幽王死后,继位为平王。申家这三人,我只能用一句话形容:粗鲁而且愚直。这可以从申家三人的斗争手段反应。 申后回了宫,想要战斗。想了半天,哭了。为啥?没斗争的手段,也没斗争的经验,父亲(申侯)也没教过。再加上幽王这个死没良心的,还帮着褒姒,于是哭了,一是气,二是急。 恰逢儿子宜臼进宫探视申后,见申后心情不好,就询问原因。申后便将事情始末与儿子说了。宜臼听后自信满满,说:娘,你等着,我有办法。申后高兴啊,申家总算出了个会斗争的,你咋办?宜臼说:娘,你等着,我揍她去,给你出气。申后虽然没有斗争的经验和手段,但也知道儿子的办法行不通,说:算了,这事你别管了,我自有办法。 每次看到这,我都着急。申家也算是王权贵族,竟没有一点斗争手段。将历史向后拖三百年,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楚怀王夫人郑袖身上。 楚怀王宠爱一个美人,郑袖感到威胁。郑袖没有责骂,而是跟美人示好,取得了美人信任。郑袖这才出招,郑袖告诉美人:大王私下跟我说,你的鼻子不好看。以后见了大王,你要掩住鼻子,大王就会更宠信你。美人点头相信,如此照做。楚怀王觉得奇怪,问郑袖缘由。郑袖回答,美人嫌大王有狐臭,所以掩住鼻子。楚怀王一怒之下,下令割了美人的鼻子。 这才是斗争手段!申后有这手段,褒姒就不会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申后本以为警告宜臼不要插手,宜臼就会听从,没想到宜臼竟没将申后的话放在心里。 第二天,幽王早朝。太子宜臼带着一帮宫人,来到琼台。琼台下花丛娇艳。宜臼下令:拆了。宫人动手。褒姒的宫娥出来阻止,两拨人动手开打。褒姒本在琼台,听到外面争吵,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褒姒刚一露头,宜臼就冲上来了。正愁找不到你,你自己送上来了。上来就是一顿老拳。褒姒被打得鼻青脸肿。 如果宜臼就此打死褒姒,估计幽王顶多责骂宜臼一顿。毕竟褒姒只不过是个新进的小妾,没啥感情基础。天下美女太多,再找几个也不是难事。但是,打过几拳后,宜臼害怕了,撂下几句场面话,走了。 褒姒忍痛回到琼台,心中开始酝酿着反击。这个时候,褒姒心中已经没有了惧怕,而是充满欢喜,申后不过如此,斗争手段还不如隔离邻居二大爷的三儿子四个孙子争遗产呢! 幽王退朝回琼台,见褒姒一脸乌青,就问原因。褒姒梨花带雨地哭了起来:太子上午带着人来,不分青红皂白,见面就打。陛下得为我做主啊。 幽王一琢磨,明白了,叹口气说:你没朝见申后,太子生气才打你的。 幽王的回答,褒姒不满意,接着哭:太子为母亲泄愤,不杀了我肯定不会罢休。我死了不要紧,但我已经有了身孕,一尸两命。所以,请陛下放我出宫,放我母子一条生路。 舍弃褒姒,幽王做不到:哦,哦,怀孕了。 褒姒接着哭,接着闹,幽王扛不住了,说:知道了,我自有分寸。 第二天,幽王下令:让宜臼到申国,接受申侯的再教育。宜臼还想找申后求情,幽王下令:直接走,不许见申后。宜臼无可奈何,收拾好行李,走了。自此,申后孤家寡人,无法再与褒姒抗衡。褒姒得了幽王专宠。 褒姒的宫斗之路不艰险,只能说对手太简单。 第四章【致命的错误】 http://.biquxs.info/

宣王征战一生,以武功君临天下。要宣王放火烧了弓箭,也就是否定了宣王的功绩,说明宣王所为是错的。所以,宣王才会说出上面的话。否则,宣王就直接纳谏,发布命令了。 仲山甫的回答宣王不满意。这就需要真正的高手了。高手之所以称作高手,就是可以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出路来。 这个高手就是太史伯阳父。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太史这个官职。前面介绍过,太史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从现在的角度看,有点类似于气象部门的长官。但在那个时代,科学程度低,生存艰难,对未来充满恐惧,统治者便想从上天得到一些关于未来的启示。各种自然征兆(天象)就被当成上天与人间帝王的对话。但是,帝王太忙,也看不懂,那就需要有人帮助解读。所以,“太史”出现了,专门负责观天象,推断人间将要发生的事情。 大家再往前推一千年,这种职业叫啥?对,祭司。祭司可是手握神权,呼风唤雨,比帝王更帝王。到了周朝,祭司已经没了,神权逐渐为王权服务。祭司也改名叫太史。但是,能当上太史这个职位的,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试想,周王有问题不明白了,问上天,太史抬头一看,胡扯一气,将来会怎么地怎么地。当时嘴上一时痛快没关系,结果一出来,如果太史说得南辕北辙,那太史不仅要下课,估计还得人头落地。 所以,太史必须对政治有极端的敏感性,并且能够从事物细微的改变中,推算出将来要发生的情况。即使判断错了,也需要留下完美的后手,弥补漏洞。否则,就要砸了饭碗。这需要什么素质,人才中的人才!后世中,周文王、诸葛亮、刘伯温都是此中高手。 太史是掌握天文、历法的官员,所以说话有几分仙气。伯阳父说:“我看天象,觉得事情不是出在外间弓矢之事上,而是出在宫中。太阳代表君王,月亮代表王后,应当是昭示着有女主干政的事情。但是陛下也无需担心,只要你勤政爱民,自然就逢凶化吉了,无需烧了弓箭。”女主干政一直是王权忌讳,伯阳父这么说,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而且,也照顾到了仲山甫休养生息,宣王武功威德的事情,皆大欢喜。 宣王还是不满意。前面说了,姜后脱簪劝谏宣王,在宣王心中的地位可是很高。宣王说:“姜后很好,我很满意,哪里会有女主干政的事情。”如果,伯阳父圆不上这点,说姜后不好,肯定人头落地,至少也得罢官回乡。 伯阳父就是伯阳父,早想到这点,说:“歌谣里说的‘将升’‘将没’,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情,跟姜后没有关系。” 至此,阳伯父答题结束,所有人都没有错,只要周宣王勤政爱民,注意女主干政就可以了。皆大欢喜。 周宣王暂时被伯阳父糊弄过去了,但心里想起周朝灭亡这个隐患,还是不高兴,默默地回了宫。 阳伯父虽一时糊弄住了周宣王,但周宣王心里还有芥蒂。过了没几天,周宣王下令:禁止市场买卖“糜弧箕胞”。 大臣左儒接到命令后,立即传命司市官,执行宣王旨意。 司市官类似于今天的城管队长。联想今日,便知当初。司市官带着周朝天兵,满城转悠,一边宣传,一边砸场子。镐京城不大,一天时间,所有的小商贩都知道了:这事不能干了。司市官见效果达到,收兵回府。 问题是,镐京城外的老百姓还不知道。 在宣王下达命令的第二天,一对夫妻进城了,男的背着桑木弓(糜弧),女的背着草做的箭袋(箕胞)。两人是进城赶集,做买卖的。卖啥?糜弧箕胞! 夫妻两人刚进城,就听司市官一声大喊:拿下了。夫妻两人小心肝扑通一跳,撒丫子就跑。男的跑得快,没抓着,女的跑得慢,被抓着了。司市官抓了妇人,带着战利品(弓和箭袋),来见左儒。左儒一想那歌词,“月将升”“糜弧箕胞”,得,全应验了,都在一人身上。左儒就上报宣王。宣王一看,心里一乐,杀了吧,预言就解除了。就这样妇人被处死了。 宣王心里安慰了,麻烦就此大了。 再说,夫妻中的丈夫。当时,虽然妻子被司市官抓了,但丈夫没当回事。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改天交点钱,也就放了。第二天,丈夫来到镐京打探消息,才知妻子被处死了。丈夫站在城下咬牙切齿,惊愕、愤怒、无助、悲伤等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但形势比人强,丈夫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连夜逃亡,否则,自己也可能随时丧命。千古以来,弱势群体的命运大多如此。 丈夫逃回家后,带着未满月的婴儿逃了,逃到褒国。 后来,丈夫无力抚养,又将婴儿转赠褒大一家,取名褒姒。 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 可以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丈夫每隔几天都会来看望褒姒,而丈夫每次跟褒姒所说的话不过如此“本来我跟你娘可以将你抚养长大,都怪宣王这个昏君,把你娘杀了,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丈夫应当没有报仇的心思,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发泄心中的愤怒。 褒姒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不恨周朝是不可能的。因而,当褒姒机缘巧合下,被幽王选入宫中时。褒姒定然是又惊又喜又惧的,惊的是王宫竟然如此奢华,喜的是总算可以找到机会报父母之仇,惧的是将在王宫中如何立足。 宣王也没有想到:自己为求心理安慰犯下的错误,将要整个周朝来偿还。 褒姒的后宫之路 王宫是什么地方?王权的核心所在。越靠近王权,所得利益就越大。男人费尽心机,才能得来的权力。女人却只需要哄得王权开心,便能得到。利益总是斗争的潜台词,王宫也便成了女人施展手段,斗争的核心所在。中国历史上的胭脂戏比须眉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个别手段犀利的女中豪杰,甚者可以架空王权,掌握王权,或取而代之。 但是,斗争都是一步一步开始。 褒姒的宫斗 1、褒姒进宫背后的政治斗争 褒姒能进宫,起于一场政治斗争,就是虢公石父与赵叔带间的斗争。由于石父作为奸臣形象,在后文中还会屡次提及,因而,先简单介绍下这段政治斗争。 当初,幽王继位以后,不理国政,申侯(即幽王王后的父亲,注意申侯的身份,申侯将会惹出更大的乱子)进谏了数次,幽王不理会,申侯一怒之下,回了申国。朝中就剩下一个赵叔带支撑局面了。但虢公石父不愿意,凭啥你主政。我也想说了算。但赵叔带还年轻,一时退不了休。既然熬不到你退休,就直接斗争。把赵叔带斗争下去,石父就上来了。所以,后来三川地震时,赵叔带数次上谏,石父就在赵叔带背后放了冷枪。赵叔带中枪,直接下岗,告老还乡。石父掌握了政权。 石父的行为却激怒了一个人,褒城的大夫,褒晌。 褒晌是个书呆子,斗争方法也很简单,大老远地从褒城跑到镐京。进宫后,直接对幽王大喊:“你分不清佞贤,罢黜了贤臣,国家灭亡不远了。”褒晌指望着骂醒幽王,但幽王不是晋襄公,也不是楚文王,被人指着鼻子骂,还能听进去,并接受忠言。幽王大怒,直接将褒晌关进监狱。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我用了戏谑的手法来写褒晌。可能大家会疑问:在这个事件中,褒晌应当是一个正面角色,怎么能用这种手法来描述。我要说:褒晌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为什么这么说,我来分析一下。幽王性格比较愚直,这有目共睹。如果一个真心挽救国家局势的臣子会如何进谏?应当采取比较委婉的手法,比如伯阳父进谏宣王的手段,润物细无声。但褒晌就这么直愣愣地来了,进门就是一顿骂。褒晌愚钝么?不是!褒晌已看出幽王不纳谏言,所以,褒晌要直谏,青史留名。 褒晌是不是这么想已无从考究。但是,看一下幽王处置褒晌后的结果,就会觉得我的评价太温和了。“自此谏净路绝,贤豪解体”。褒晌获得了青史留名的机会,却导致周朝贤豪解体。 褒晌这种人的破坏力,比石父还可怕!本来贤豪还可以斗争石父,取得幽王信任,试图拯救国家。而褒晌直接证明,幽王是个昏君,无可救药。于是人心散了,贤豪走了,周朝就快结束了。 暂且不论褒晌忠奸,这都是后人评价。但就褒晌当时而言,面临着一个主要的问题:如何出狱。坐牢的滋味不好受,褒晌又没有办法,就只能靠儿子洪德了。 爹被关进去了,儿子总得救吧。洪德想啊想,总算想出一个好主意,送礼。送给谁?幽王。送礼是解决问题的千古至理,就此可略见一斑。但是,幽王拥有天下,富有四海,送啥东西呢。洪德想起来了,幽王喜欢美人,于是洪德四处探访,总算在褒大家中,找到了美女,褒姒。 洪德用重金买下褒姒,精心打扮一番,送进王宫。褒姒就是美,幽王一见之下,大喜,当夜就洞房。洞房后褒晌就放回去了。 褒晌得偿所愿地走了,却将褒姒留在了宫中,周朝向着灭亡之路加速前进了。 2、对手太简单 褒姒进入王宫后,最强烈的情绪应是恐惧。从农家院子忽然走到王宫,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需小心翼翼。因而,幽王在跟褒姒进行鱼水之欢的时候,想必褒姒是很配合的。 这么一个美女,还这么配合,幽王很高兴,幽王很喜欢,自此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并将褒姒安置在琼台。 幽王一连十日不上朝,三个月不去见王后——申后。群臣不敢对幽王指手画脚,申后就不一样了。后宫是申后的地盘,申后就要管一管。申后来到琼台,正好碰见幽王跟褒姒坐在一起喝酒。申后气不打一处来,开口就问:这是谁?我怎么没见过?申后气势汹汹,就差扔给褒姒两个耳光。幽王忙挡在褒姒身前说,这是我新娶的美人,还没有给名分,所以未朝见你,你不认识。幽王一边说,一边给褒姒使眼色,意思是让褒姒起身行礼。 褒姒却坐在原地喝酒,不理会。 申后大怒,要处置褒姒,又由幽王护着,下不了手。申后恨恨地大骂一场,回去了。申后从幽王对待褒姒的态度中,已经感觉到了褒姒的威胁。于是申后回去后,就决定要斗争,一定要打到褒姒。只是申后的斗争手段,过于拙劣。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申家。父亲申侯,就是进谏幽王,幽王不听,一怒之下回了诸侯国的那位。女儿申后,嫁给幽王做王后,却受了一辈子气。儿子宜臼,开始做太子,后来被废,幽王死后,继位为平王。申家这三人,我只能用一句话形容:粗鲁而且愚直。这可以从申家三人的斗争手段反应。 申后回了宫,想要战斗。想了半天,哭了。为啥?没斗争的手段,也没斗争的经验,父亲(申侯)也没教过。再加上幽王这个死没良心的,还帮着褒姒,于是哭了,一是气,二是急。 恰逢儿子宜臼进宫探视申后,见申后心情不好,就询问原因。申后便将事情始末与儿子说了。宜臼听后自信满满,说:娘,你等着,我有办法。申后高兴啊,申家总算出了个会斗争的,你咋办?宜臼说:娘,你等着,我揍她去,给你出气。申后虽然没有斗争的经验和手段,但也知道儿子的办法行不通,说:算了,这事你别管了,我自有办法。 每次看到这,我都着急。申家也算是王权贵族,竟没有一点斗争手段。将历史向后拖三百年,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楚怀王夫人郑袖身上。 楚怀王宠爱一个美人,郑袖感到威胁。郑袖没有责骂,而是跟美人示好,取得了美人信任。郑袖这才出招,郑袖告诉美人:大王私下跟我说,你的鼻子不好看。以后见了大王,你要掩住鼻子,大王就会更宠信你。美人点头相信,如此照做。楚怀王觉得奇怪,问郑袖缘由。郑袖回答,美人嫌大王有狐臭,所以掩住鼻子。楚怀王一怒之下,下令割了美人的鼻子。 这才是斗争手段!申后有这手段,褒姒就不会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申后本以为警告宜臼不要插手,宜臼就会听从,没想到宜臼竟没将申后的话放在心里。 第二天,幽王早朝。太子宜臼带着一帮宫人,来到琼台。琼台下花丛娇艳。宜臼下令:拆了。宫人动手。褒姒的宫娥出来阻止,两拨人动手开打。褒姒本在琼台,听到外面争吵,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褒姒刚一露头,宜臼就冲上来了。正愁找不到你,你自己送上来了。上来就是一顿老拳。褒姒被打得鼻青脸肿。 如果宜臼就此打死褒姒,估计幽王顶多责骂宜臼一顿。毕竟褒姒只不过是个新进的小妾,没啥感情基础。天下美女太多,再找几个也不是难事。但是,打过几拳后,宜臼害怕了,撂下几句场面话,走了。 褒姒忍痛回到琼台,心中开始酝酿着反击。这个时候,褒姒心中已经没有了惧怕,而是充满欢喜,申后不过如此,斗争手段还不如隔离邻居二大爷的三儿子四个孙子争遗产呢! 幽王退朝回琼台,见褒姒一脸乌青,就问原因。褒姒梨花带雨地哭了起来:太子上午带着人来,不分青红皂白,见面就打。陛下得为我做主啊。 幽王一琢磨,明白了,叹口气说:你没朝见申后,太子生气才打你的。 幽王的回答,褒姒不满意,接着哭:太子为母亲泄愤,不杀了我肯定不会罢休。我死了不要紧,但我已经有了身孕,一尸两命。所以,请陛下放我出宫,放我母子一条生路。 舍弃褒姒,幽王做不到:哦,哦,怀孕了。 褒姒接着哭,接着闹,幽王扛不住了,说:知道了,我自有分寸。 第二天,幽王下令:让宜臼到申国,接受申侯的再教育。宜臼还想找申后求情,幽王下令:直接走,不许见申后。宜臼无可奈何,收拾好行李,走了。自此,申后孤家寡人,无法再与褒姒抗衡。褒姒得了幽王专宠。 褒姒的宫斗之路不艰险,只能说对手太简单。 第五章【恨】 http://.biquxs.info/

褒姒的恨 褒姒斗争倒申后,当上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按理说,褒姒应当心满意足了,实则上,褒姒对周王朝的恨还没有消失,只是感情上变得更复杂了,从单纯地恨变成了又恨又爱,毕竟,伯服将来是要做周王的。但这种情绪压在心里,时间长了,就要发泄出来,那就是折腾!被折腾的人就是幽王! 褒姒的具体表现就是不开心(不笑)。幽王就使用各种方法哄褒姒开心,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等。总之,那个时代能用上的各种娱乐手段全用上了,褒姒还是不开心。没办法!孩子的爷爷杀了孩子的姥姥。换你,你也笑不出来。 幽王就纳闷了,问:王后,你喜欢什么? 褒姒就说:我觉得撕锦缎的声音非常好听。撕锦缎的声音能比乐器演奏好听?鬼才信!不过,就是折腾你。 幽王一听,得嘞。就这么干。 “嚓、嚓、嚓”一百匹锦缎撕完了。褒姒嘴角咧了一下,没多大反应。折腾的就是你! 幽王又问:王后,还不满意? 褒姒:我生平就不愿意笑。 幽王头疼了,接着想办法。幽王也不是有办法的人,让幽王杀个人放个火啥的,幽王肯定有招,让他哄王后开心,这种技术活,幽王扛不住。但是,幽王毕竟是周王啊。自己没招,还有钱呢。没钱,还有大臣呢。幽王下令:能让褒姒一笑的,赏千金。 话说,褒晌当时一个直谏,“贤豪尽散”,朝中也没啥高人了。也就石父琢磨半天,整出一个馊主意:烽火戏诸侯。 郑桓公借地有法 前面我们讲了周天子东迁后,王室衰微,篡弑流行。司马迁的第二句话是,诸侯强并弱。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诸侯强并弱。 比起篡弑,兼并对王室的打击更大,因为它开始拆周王室的骨架了。周的政治骨架是分封,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兄弟宗亲、功臣和先王的后裔,让诸侯众星捧月地团结在自己周围,拱卫周天子。这就是结构,是不能动的。这个结构的基本载体是土地和附着于土地上的身份。土地是周天子,只有周天子可以决定土地的分配,而兼并一起,诸侯们自己开始占有并属于天子的土地了,这事实上是拆周天子的骨架了。因此,兼并浪潮一起,周天子就被送上了手术台。所以篡弑比起兼并的浪潮来说怎么也只是小打小闹。篡弑虽然流血,但那只是流国君的血,只是在国君的继承方面,破坏了君位继承的规定动作,由自选动作取代,但兼并称霸从根本上开始拆周王朝的骨架了。 什么人敢这样做?胆子大的,点子多的,势力强的,还有一条很关键,就是血缘近的,必须是亲兄弟或叔侄。于是,与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的郑国成为诸侯强并弱的始作俑者,郑国动了周王室的奶酪。 关于郑国我们可以讲三个特点: 第一,郑国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别的封国比如比较著名的齐鲁卫晋宋燕等,到东周时期建国都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周王朝的年龄一样大。但郑国不是,郑国到东周建立的时候,建国只有35年。郑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名字叫姬友。公元前806年,所谓的宣王中兴时期,周宣王把都城镐京东面的咸林(今天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分封给弟弟姬友建国,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 第二,郑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邦畿内的小国。周分封的诸侯有邦畿内的,也有邦畿外的,所谓邦畿内的,就是周天子直接管辖范畴内分封的小国。而邦畿外则是周天子直接管辖地域之外的诸侯国。邦畿外的都是相对大的国家,负有为天了守疆土的责任,有着更自由的发展权。而邦畿内的诸侯则是一些小国,主要是为天子服务,发展受限。 第三,郑国是一个伯爵。按照周王朝的规定,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一等大国的国君授公爵位,二等诸侯国的国君授侯爵位,三等是伯爵。姬友被授予伯爵,封地又在邦畿之内,因此,在最初,郑国最多不过是一个三流的小诸侯国。 但是小归小,子儿饱。有活力,有潜力,有能量、有内容。更主要的是姬友,也就是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与现任的周天子血缘最近。他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在讲究血缘关系的周天子看来,是最值得信任的。谁说不要任人为亲?这是周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核心价值,即使在今天也是中国人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没有普世的是非观念,只要是亲人,而且对我好,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在我眼里他就是好人。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都信奉这一点。你对我亲,我就对你好,一个人无论别人怎么骂你,只要你是我的亲人或有恩于我,就是我的好人。而一个人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好,只好有仇于我,就是我心目中的坏人。中国人在这环境中熏染了几千年了,想把这个味去掉,那只是说说而已,真得去掉了,那还是中国人嘛?想想看,一个对你特别亲特别好的人,你对他恩情不顾,公事公办,毫无情面,在民间的观点,那不是养了一头白眼狼嘛!老百姓会骂人,而君子、所谓读书人则会用一个《东郭先生》的寓言告诉你,是人就不要可怜这种白眼狼,要杀无敕。仔细琢磨这滋味,这还是在骂人,不过是用了一个人为设计的并没有发生的故事。文人就是高! 是人就要任人唯亲,自己有福了,就要让亲人分享,这几乎就是天经地义。再说了,任人唯亲这一理念的发明推广者周王朝正是靠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存续了八百年。因为任人为亲,周朝分封了最多的同姓诸侯,王室子弟都分享周王朝发展的好处,成为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以后的朝代也都比葫芦画瓢)。因为任人唯亲,天子身边、诸侯身边都是亲戚。做高官的都是亲人。 亲戚是分远近的,因此,亲戚的远近与官职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在周人看来,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怎么可能与你一条心?而与你不一条心,怎么可能长治久安?有血缘关系,关系再紧张总还有缓和的媒介,再怎么说,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而没有血缘,关系再好,也会胳膊肘往外拐。因此,周人一上台,就狠批商纣王不任用亲兄弟、不重视血缘,而重用外人,甚至把这作为一条罪状向世人公布。今天看来,商纣王绝对是任人唯贤的典范,而在周人那里,则是不重用子弟的混蛋。只有混蛋才不重用自家人。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周的文化,因此,周人的这一观念被世家上最棒的二传手儒家二传,然后汉代经学三传,宋明理学四传,五传、六传………一直延续到今天。近亲繁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特点,不论是官场、商场,还是学场鸡场。不要不附加条件地相信任人唯贤。不亲,不整天在我身边晃悠,我怎么知道你贤。所以要想升官,必须有事没事在上司面前晃悠。当然中国人是讲礼貌、讲礼仪的,干晃悠不表示是不行的,那恰恰显示出你的无礼。因此,在晃悠的同时,不断地上些礼,才能达到亲的效果,只有亲了,纳入上司的圈子了,才算进入了任人唯贤的平台。否则,不亲——不进入圈子,哪来的贤?您还别不信,人治的社会,就是这么玩的。否则,终其一生,您也会不得要领,有句话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除非你玩选举,玩纯粹的民主。 查了许多史料,想弄清楚:石父与西周到底有何过节,为什么这么坑害幽王。史料太少,没查到。从石父斗争赵叔带,以及与褒姒结盟掌权的手段,可以看出石父是极具政治敏感性和斗争经验的高手。石父不应该看不到烽火戏诸侯的后果:这对周朝的威信是个致命的打击。而且,周朝败落了,对石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那么,石父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是只是单纯地给自己弄顶奸臣的帽子,搞个乱世,让后人可以煮酒论史?如果是这样,只能说石父的觉悟太高了。 石父把烽火戏诸侯的想法说了:宣王在位时,怕被西戎袭击,在骊山下设置了二十几个烽火台,又放了数十个大鼓。一旦西戎袭击,则点起烽火,报警求援;擂起大鼓,催促诸侯快行。现在是太平时代,这些东西也搁置不用了。所以,陛下可假意带着娘娘去骊山游玩,然后于夜间点起烽火,擂起大鼓,相信诸侯定会手忙脚乱赶来…到时候,娘娘肯定会笑。 幽王一听,好主意!还是石父脑子好使。 幽王就带着褒姒去了骊山。大晚上,就要点烽火。 大臣郑伯友(郑是诸侯国名,伯是爵位,友是名字,东周人物大多如此命名),赶忙进谏:烽火是求援诸侯的信号,也代表着陛下的信誉。一旦陛下无故点起烽火,戏弄诸侯,就会失信。将来镐京真的受到攻击,诸侯也不会再救援了。 幽王听了,笑道:没事,现在是太平时代,不会再打仗了。而且,我跟王后出游,就是要拿诸侯来耍耍。 分析幽王的回答。第一,幽王相信此举会失信于诸侯,但是幽王不害怕,因为这是太平时代。第二,诸侯就是拿来耍耍的。幽王对未来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对诸侯没有一点尊敬之心,肆意妄为。本来宣王就留下一个烂摊子,励精图治尚恐救援不及,幽王还要踹上一脚。西周不灭亡,那才是老天不开眼。 幽王说完,下令:点火,擂鼓。 镐京附近的诸侯国,看到骊山烽火,听到鼓声,立即奋不顾身地带兵来救。救驾之功,升官发财。大晚上的,一群人往骊山跑,一路上人仰马翻,气急败坏,你蹭着我了,我擦着你了,你被马踢了,我被马踹了…乱七八糟。呼拉拉地跑到骊山,却看到一副优美的画面:幽王正陪着美人喝酒。就在诸侯以为自己是梦游的时候,幽王霸气地一指:你看,人仰马翻!褒姒哈哈大笑。褒姒心头这口气总算出了。 幽王看王后笑了,也乐了:赏石父!石父受了重赏,也很开心。 幽王、褒姒、石父都很满意,但诸侯不乐意。在诸侯国内,诸侯也是呼风唤雨,跋扈惯了。今天气势汹汹地尽忠救驾,却被当猴耍。生气!生气归生气,也不敢把幽王怎么地,灰溜溜地走吧。大不了,下次不再上当了! 下次?幽王以为绝不会有下次!事实证明:下次来得如此之快。 总结一下烽火戏诸侯,可以说: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君王,一个满肚子怨气的王后,一个脑子缺了弦的奸臣,三个人联合上演了一处悲剧。悲剧是以大笑开始,以死亡终结。 第六章【吞并领国】 http://.biquxs.info/

吞并邻国——郑武公扩张有道 土地不能借 周王室的西迁,证明了郑桓公的远见卓识和借地之举的英明。但对借地给郑国的郐国和虢国却是一场灾难。 因此,土地与金钱一样,是不能借的,借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是一个讲关系、讲人情、讲道德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讲契约的社会。 今天借钱不还,可以找法院,打官司。可以通过第三方强制执行。但这样做,在中国是伤感情的。 因为中国人不会将钱借给一个不相干的人,能借给他一定是关系不错,你想关系不错,因为点钱,找上法院,关系就没有了。因为讲关系,讲人情,因此,你不能看着人家受难,他不还钱,一定是有难处,像杨白劳那样,既然不能看着人家受难,那么,当债权人要钱的时,举债者只要摆出困难,债权人就不好逼迫了,否则就是没有人性的黄世仁,乡里乡亲的,那有那样对付杨白劳的。 所以借出的钱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打漂了,因此,对待借钱,要么大大方方地送给对方,帮人帮到底,让他扎扎实实地落你个人情。 要么不借,先轻轻地得罪一下人,免得将来既得罪人,又得罪钱,弄得个人钱两空。所以过来人都说,不要借钱给人。 钱能不借,土地就更不能借了。 借出去容易,要回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刘备借荆州了。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看着不走运的刘皇叔被曹操一路追得屁滚尿流的,从北方一直逃到 江南,心生慈善,为了共同对付曹操,把荆州那块地方借给了刘备,给他一个栖身的场所。 那想到刘备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占着荆州就不走了。为了共同对付曹操,为了与刘备抱团取暖,孙权一开始没好意思要。可你老是不要,时间长了,刘备真得就成了那块地方的主人了。 可是你要是要吧,人皇叔没有安身之地,你不能赶人家走吧。何况你要是硬赶人家走,曹操会赶你走。 更何况孙权的势力未必就可以把人家皇叔赶走。刘备那边态度很明确,我就占着不走了,有本身你来抢回去。东吴真得抢了,还真得就没有抢过去。如果诸葛亮不离开荆州,可能东吴真得就失去了荆州。只是后来守荆州的关羽大意,最后,因为荆州,孙吴与西蜀成为了仇家,西蜀为此伤了元气,孙吴为此伤了人气。这就是借荆州借惹的祸。 还有前几年打仗的科索沃,那是人家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人家的圣地。但当当地居民90%都是阿尔巴尼亚人时,科索沃从塞族人手中独立出去也就是应该的了。同样,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发祥地,但当巴基斯坦人占据以后,你就不应该再把人家赶走,把人家拆迁自己住进去。因此,土地是不能借的。 土地一经使用就成为使用者的土地,他就会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心血、自己的生命付 诸在上面,要让他搬走,那是要他们的命,只有通过强大的武力才能做到。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了诸侯,理论上他有权收回这些土地,可实际上呢?他很难做到。而到了东周,天子没有了武功以后,那套说辞就更成了写下来或挂在墙上的美好的制度。只能看看。 所以郐国和虢国借出去的那10座城邑是别指望收回来了。 问题虽是很复杂的,从道义上,郑国是应该归还地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是民间百姓教育孩子的说辞。但郑国已经不是孩子了,因此,他就不守这个规矩了。从法理上讲,两国是有权利要回这些土地的。而从实践中,不要说还这10个城邑,就是加上天子奖励的土地,郑国人也觉得根本不够 居住,郑国是周天子的近亲,要住大房子,而要住大房子,就必须拆迁周边的邻居,因此,不要说还这10个城邑,就是再加上十个城邑也无法填满郑国人的胃口。实际上,周天子在迁到洛邑后。 对于帮助天子营救天子的功臣自然是少不了奖励的。由于郑武公攻打西戎军队和迎接新 天子有功,周平王对他进行封赏,把洛阳以东的大片土地赏赐给郑武公。让他世袭父亲郑桓公的爵位,做了卿士,留在王室执掌朝政。然而这些土地对郑武公来说是不够。 郑武公是有梦想的,他们要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这么小的空间,怎么能实践强国梦。 于是,野心勃勃的郑武公就开始了大举措,他要把这两个国家拆迁了,这样既不用背负借地不还的原罪,又能扩张国土,富国强国。怎么办呢?他使了心眼,借刀杀人,让郐国自废武功,然后轻而易举地占有郐国。 郐国是不是周王室的宗亲或功臣建立的诸侯国,而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建立的国家,郐国在夏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经过商朝,到了周初,又重新接受了周天子的分封。也就是说郐国在当时是历史悠久而古老的部族,是夏人的后裔,而与周人关系相对疏远。虽说周人也说自己是夏人的后裔,但那好像是宣传的需要。实际上,周人与夏人即使有点关系,也可能远得闻不到血丝味了。在《史记》中,周王室的太史伯说郐国的国君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人物。有人说《诗经·桧风·羔裘》就是表达郐国人对国君的不满情绪。但《史记》中周幽王的太史伯是周人,《诗经》又是被裁剪过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这里面有没有抹黑的因素。一个古老的部族能够经历千年三个朝代,一定有它的道理。但周人是认人唯亲的,认人唯亲的一个毛病,就是时非的认人唯为亲。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只要到那些被认为是贪官、奸臣的家乡了解一下民众对这些公认的奸臣的看法,可能就会改变主意。我这么说,实际上,我的亲友如果受到别人的攻击,我也会先为他们辩护。而若铁哥们犯了事,被弄进局子里,也一样会想办法先把他捞出来。因此,说郐国国君贪婪可能是借口。退一步来说,即使郐国国君不靠谱,你也不能把人给灭掉。把人家国家给拆迁了,这是不讲道理的。但有时强权就是道理。 郑武公是怎么灭掉郐国的?扑朔迷离。有史书上说,郑武公与郐国夫人私通,说郑武公成功把郐国夫人变成自己的情人。但郑武公并不是贪图女色,止于偷情,而是使了一计,通过这个情人了解郐国的机密,然后对付郐国。因此史书上说郐国夫人与郑武公私通,郐国因此灭国。怎样灭国的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空间。但却有这样的故事。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东迁的第二年,郑武公派就人把郐国的贤臣、忠臣、名将、勇士登记造册,然后他把这些名字写到盟书上,盟书是竹简还是其它材料的没有说。盟书的内容是说他们将与郑国联合,做郑国的内应,帮助郑国攻打郐国,灭掉郐国,作为回报,郑武公将封赏他们高官良田。为了把假的弄成真的,郑武公让人在郐国都城的城门外,搭建起一座祭台,洒上鸡血和烧过的烟灰等物,制造一个结盟祭神的假现场。郐国国君怎么发现这个现场的没有说,但是他发现了。他必须发现,不然这戏就演不下去了。本来郑国就占据了自己的五个城邑,郑国东迁后,并没有返回的意思,郐国国君一直在提防着,害怕郑武公发兵攻打郐国,这一现场的发现使他十分紧张,失去理智。也许这个古老的族人善良、纯朴、好骗。所以,郑武公的小人之举十分容易得手。郐国国君在现场挖出了埋在地下的假盟书。相当愤怒地把名字出现在盟书上的大臣名将全给杀掉。 这一招够损的,假借姜太公的名字编写的兵书《六韬》的文伐十二法中有这一计,叫塞之以道。把敌国国君弄瞎了,弄聋了,然后断其臂膀,最后消灭之。郐国自废武功,自断臂膀,把忠诚于自己的文臣、能打仗的武将都杀了,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郑国军队攻城,郐国那里有招架之功,被拆迁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自己堂兄弟干的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装聋作哑。 郐国被灭后,郑武公利用机会又收拾了虢国,灭亡了另一个债主。 舍不得闺女灭不掉胡国 灭掉郐国、虢国两个债主之后,郑武公还是觉得国土狭小,于是他又有了新的拆迁计划,开始盯上了另一个邻国——胡国。 胡国,今河南漯河市郾城、舞阳一带。胡国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国家,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氏族部落,是东夷的一支,也称归夷,是归夷后裔建立的国家。郑武公灭亡郐国用的借刀杀人,自让其自毁武功,而灭亡胡国则用的是美人计或苦肉计,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在胡国人吃着火锅还唱着歌时候,把它给灭了。 郑武公灭亡胡国是用了一番心思,也下了血本。他先是把自己的女儿——郑国的国女嫁给了胡国的国君。周人同姓不通婚,因此,国君的女儿一定是嫁到外国或本国的异姓。嫁到外国的国女也不是那个国家都可能去的,而是用心选择的。周人很会用联姻这个策略。联姻在周人那里有时就意味着联盟。姬姜联姻实际上就姬姜联盟。姬姜联盟,是周稳定的基础。周代的国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那个国家,基本上都有与这个国家建立或发展友好关系,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因素。这不只是门档户对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个大话题,我们这里暂且不谈。我们只讲,国君与那个国家联姻,就有与那个国家结盟、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思。但郑武公姬掘突选择把女儿嫁给邻居胡国国君,目的却是要吞掉胡国,置自己的女婿于死地。计划颇具创意。公元前763年,姬掘突召集会议,商讨解决自己疆域狭小的问题。 开会就要有人发言,国君把问题抛出,大臣们就必须积极献言献策,这才像开会。但问题是郑武公已经有了决策,却召集一帮大臣装模作样地开会就不地道了。所以有时老板召集会议是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是知道怎么办,而有时候则是需要通过会议做引子,把事情搞掂了,所以做为大臣,一定要弄明白老反开会的目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并不知道,但却自以为知道,结果就出事了。 郑武公身边一个大臣,名叫关其思。人如其名。关其思很善于观颜查色,自以为读懂了郑武公的心思,知道郑武公对胡国有想法,就建议:“胡国最是最好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胡国国君刚娶了我国的公主,肯定没有防备,如果暗中偷袭,肯定能够成功。” 这话一下说到了郑武公的心里,关其思可能还等着郑武公的夸奖和国人看——他为此丢了性命。姬掘突听到关其思正合心意的建议后,拍案大怒:“你怎么能出这种混账主意,让我去打我的女婿!郑、胡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胡国国君又是我的女婿,你竟有这种不仁不义的想法,太可恨了!拉出去砍了。”郑武公真会演戏,演得也很像。政客不会演戏是不会有大出息的——这是必修课。 关其思被斩首。 关其思也是太精明了,他虽然揣摩到了郑武公的心思,但终究是智力有限却卖弄聪明,结果丢了性命。郑武公的心思,关其思只揣摩了第一层,却没揣摩到第二层,结果站着中枪。 说出了领导心中的话,看起来很合领导的意,但是他不知道郑武公眼巴巴地正需要一个不怕死人去做这个动作,于是关其思上套丢了脑袋。所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官场,说话做事一定要悠着点,装傻子,既可爱,又安全,所谓难得糊涂。把上思的心思猜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猜不好,最好不猜。《三国演义》中,杨修也为此送命,这是大家熟知,而关其思的下场却是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有点冤。 关其思死了,因为挑拨郑武公攻击胡国而被杀。得知这一新闻,他的女婿胡国国君异常感动,多么好的老丈人啊!再设防就是不把亲人当亲人。于是不仅放松了警惕,还撤掉了边防军。这正是郑武公想要的结果。然后,姬掘突趁机突然袭击,很轻易地把胡国灭掉了。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老人家的话是正确的。 4、天子靠不住了。 周王朝中央政府对这种封国兼并封国的大事,毫无反应,于是,郑国吞并胡国遂成为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他人让们知道了周天子已经靠不住了,灭掉别人的国家都不管,都管不了,还能管什么?其次,亲情靠不住了,自己的女婿都去算计,自己女儿的命都不顾,亲情能靠吗?第三,王法靠不住了,规矩靠不住了。这将是一个险恶的国际环境。 什么能可靠呢?肌肉最可靠!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加强武力,增强国力,在亮肌肉的时候不吃亏。这是我们今天旁观者清,处在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几个能看到这一点,郑国算是明白比较早的国家。正是郑国,让诸侯国们知道,周天子已经不行了,山中已经没有老虎了。周天子这个老虎不是纸老虎,也是假老虎。当然这个事情是由郑武公的儿子,那个精明的郑庄公办到的,这个郑庄公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让亲弟弟多行不义,然后造成把讨伐亲弟弟描绘成“自毙”的郑庄公,是很少被老人家点评为“很厉害”的历史人物。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七章【郑国崛起】 http://.biquxs.info/

周郑交恶——郑庄公让郑国崛起 1.东周的爆炸新闻:周天子的儿子送到郑国当人质了! 平王东迁后,种种变现表明:山中已经没有老虎了。但是人们有这种感觉,却没有人敢去挑明,很多时候,人们被习惯或惯性所趋使,不敢面对现实。而首先清现实,并且挑战周老大可能还是郑国的郑庄公姬寤生。正是这个姬寤生,第一个动了周天子的奶酪,一箭把周天子射下了神坛。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周郑交质。 所谓周郑交质就是周天子将自己的儿子王子狐做为人质抵押在郑国,郑国也将自己的太子忽做为人质抵押在周天子哪里。没有听错,周天子将自己的太子——预备天子做为人质留在了郑国。 郑国不是周朝的诸侯国吗,不是小宗吗?在周家的天下里,它是儿子辈的,怎么能让周天子的太子、所谓的王子、未来的天子做人质,并且让自己的儿子作为交换,诸侯的儿子怎么能与天子的儿子交换?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是乱了套了。这在西周是不可想像的事,但是在东周它就是事实,只是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来得稍早了一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我们还要从郑庄公说起。 郑桓公、郑武公是当时与周天子血缘最近的诸侯,郑桓公为了保卫周天子战死,郑武公保护天子东迁立有功劳,因此,郑武公不仅是周天子周平王的国务卿,而且也是周王室的功臣。郑庄公继位后,按照世袭的原则,继承了郑武公在周王朝的的职位,在周天子的身边做国务卿。 但一方面,东周以后,王朝衰落,王朝的事情相对少了。关健可能是权力小了,利益少了,当然这么说可能是用今天的腐败思维去度君子之腹了。另一方面,郑武公、郑庄公好像更热心自己的事情,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做一些对郑国有利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有些可能触动了周王朝的底线,比如,欺负甚至兼并别的国家。 周平王是经历过大灾难的人,知道世事不容易。经历了西周的灭亡,父亲周幽王的被杀;经历了被迫迁都洛邑,被一部分支持者立为天子,周平王的天子思想是会起变化的。因为在他之外,还有另一个王子曾被立为周天子,但竞争的结果,他这一支成为正宗,这里诸侯的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之中就有郑国的功劳。郑桓公为保卫王朝以身殉职,死得可谓壮烈,郑武公率军护王室东迁汗马功劳,可谓忠诚。在现存的诸侯中,郑国又是与自己血缘最近的。郑武公是他的堂兄弟,郑庄公是他的本家侄子,在血缘关系中,还没有出五服。而从控制力上讲,念及中央政府力量的薄弱,周平王对郑国等诸侯的夸张动作勉强忍耐或干脆由他去了。但这并不是说周平王就没有一点看法。所以,到了后来,周平王耍了小心眼,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国国君虢公,并且更多地想依赖虢公。 本来,这周王朝是人家周天子的,这家务事、国务事他爱给谁给谁,但周王室不仅是终身制,而且是世袭制,郑庄公世袭了国务卿的位置,周平王想减轻郑庄公的压力,减少他为周天子服务的权力,这自然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凭什么?为什么? 于是找周平王理论。做为天子,他有这样的权利,爱让谁做事,就让谁做事。但这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这样的气魄了。甚至有些理屈的向郑庄公解释,因为他东迁后能够依靠的诸侯已经不多了,不能把人都得罪了,以后再迁,谁来帮你的忙?也许是为这个缘故,周平王有点讨好地向郑庄公解释,为了保证自己的说的是事实,周天子与郑庄公还互相交换了人质。王子狐在郑国作为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朝作为人质。 实践证明人质没有用 天子与诸侯交换人质,王子与公子交换,这真得乱套了,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周王朝的打击。但打击更大的还在后面。周郑交质后不久,周平王就去世了。作为人质的太子狐从郑国赶回到都城处理丧事,正常情况下,天子去世的当年不能继承王位,要等这一年过去再举行登基大典,但太子狐还没登上王位就因哀痛而死。周平王在位51年,时间比较长,因此,他的太子王子狐已过中年,而且有了儿子,儿子也已成年。王子狐去世,有按照周礼,他的嫡长子,即周平王的嫡长孙姬林继位。 姬林或许并没有做好继承王位的准备,父亲又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世的,因此,他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他对郑国也是有看法的。他不愿受这份窝囊气,于是年轻气盛的姬林继位不久,就解除了姬寤生中央政府宰相的职务,把政权交给虢公。结果,当年四月,郑庄公姬寤生就派军队进入王畿割取了温地的麦子。报复当时的周天子姬林,到了秋天稻米熟时,又割取了成周的谷子。 周天子的粮食被诸侯弄走了。堂堂周天子,连自己家门口的庄稼都保不住,被同姓诸侯国这样欺辱,真是脸面丢尽。放在过去,他完全可以收回赐给诸侯的土地和爵位,废了你。可如今时代不同了,土地虽然名义上天子所有,但没有了军队的支持,分封出去的土地,是永远收不回来了。周桓王除了七窍生烟外,只能再七窍灭烟,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当然换一种解释,郑庄公的作法,有些像家里已经长大但不听话的孩子,你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给你捣乱。收点粮食就像孩子在家里偷点吃的,不是什么大事,由他去了。 但是从这以后,姬林就更加讨厌郑庄公了。 而他们毕竟是君臣关系,郑庄公毕竟是诸侯,还是要朝拜周天子的。于是,在这一年,郑庄公到洛邑朝拜周桓王。 这时的周桓王姬林有二个选择,一是严厉批评并处罚郑庄公,让郑庄公对自己的不理智的行为负责。二是搁置争议,睁一只眼,闭二只眼,装糊涂,不提周郑交恶,以求得郑庄公的良心发现,痛改前非。选择一需要强大的武力和政治权力作保证,周桓王没有。选择二需要政治智慧和包容大度,周桓王好像也没有,而且这样做没法出周桓王的那口恶气。于是周桓王既没有惩罚郑庄公,又没有搁置争议装糊涂,而是嘴上过过瘾,利用自己还有的那点话语权,满怀戏弄地关心起郑的收成,听说郑国“五谷丰登”。周桓王姬林就装着大度地对郑庄公姬寤生说:“那就好了,王畿的粮食,我可以留下自己吃了。”然后在郑庄公将要离开的时候,特别关心地下命令送给郑庄公十车黍米。黍米也就是黄米,属于粗杂粮。周桓王告诉姬寤生说:“请你收下,郑国如果有荒年时,请不要再抢俺家的粮食了。” 给人礼物有时是对人的尊重,有时戏弄人。你送人两瓶茅台五粮液,那是尊重。而有意送人两瓶劣质酒那是在侮辱人。黄米是不怎么好吃的杂粮小米。在那个年代,可以负责任地说,那绝对类似送劣质的酒,而不是像今天这样,送粗粮就是送健康、环保无污染。因此,周桓王这样做,他身边的大臣是有看法的,周公的后代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这些国家。好好对待郑国,可以鼓励其他诸侯都来朝拜(中原王朝后来的厚来薄往就是这么做的,结果很多国家都积极地来进贡,以至于朝廷不得不进行限止,一年只准朝贡一次),以礼待客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周天子演这么一出,郑国将来是不会再来了。” 郑庄公真得不再来了。郑庄公诚心前来朝见,周天子桓王没有按礼节接待他。却送给他十车侮辱,十车别扭。郑庄公忍了。但郑庄公是谁,借题发挥是他的强项,结果回去就干了二件事,一是假借周天子的侠义讨伐宋国,那意思,天子送他粮食就是让他讨伐宋国,因为宋国久不朝贡。天子的意思就是顺天行道。有了天子的意思,鲁国、齐国等都派出军队,帮助郑国讨伐宋国。结果打了胜仗,占了便宜。 二是背着周天子和鲁国调换了许地的田地。郑国在鲁国的境内有块田,鲁国在郑国的边上有块田。郑国在鲁国境内的那块田是有特殊用途的,是泰山祭天的专用地。号称五岳之尊的泰山在鲁国,天子有空要上泰山祭天。天子祭泰山的时,身边的近臣,重要的诸侯要陪同天子一同祭祀,叫助祭。祭天是项庄重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不是今天想起来去,明就回来了,祭泰山要有一套繁琐礼仪,要斋戒、沐浴,要静心,要提前很多天到达泰山附近做准备活动。为了方便诸侯们的助祭,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天子将泰山附近的一块田分给经常担任助祭的诸侯,以便他们有个自已休息与补养的地方。因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同母弟,所以周天子就把泰山附近的祊(bēng,崩)邑赐给郑国,为郑国在天子祭泰山时助祭提供方便。 鲁国在郑国附近的那块田则是另一个性质的,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驻京办。只是这个驻京办设得有点远,距离洛邑几百里远的许昌一带,实际成为一个中转站。当初,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时,考虑到周公及其子孙与周王室的关系,常常要到洛邑朝拜,就在洛邑的附近许地(今河南许昌附近一带)赐给鲁国,称许田,以便鲁君朝见周王时住宿洗浴。但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泰山之祀废弃,祊邑对郑国无用。因为祊邑远离郑国,在今山东费县附近,管理起来很麻烦。而许田又离鲁国太远,对鲁国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郑庄公想用郑之祊邑换鲁之许田。天子所赐之邑不能随便交换,但什么事都可以变通,只要想办,总会想出借口的,于是郑鲁两很快有了借口:让鲁国祭祀泰山,而郑国祭祀周公(许田有周公庙)。这样,换田之事悄然进行。当然这件事至到鲁桓公元年才交换完毕。 第八章【郑国崛起】 http://.biquxs.info/

繻葛之战 周郑之间的交恶继续,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终于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作为报复,郑庄公拒绝朝觐周桓王。朝觐天子是诸侯不可回避的义务,不朝觐周天子,就是不承认周天子的领导地位,意味着自己不再服从于周天子的管理,眼里有没有天子,这是大事,比偷粮食的事大多了。于是,这一年秋天,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征调陈、蔡、卫三国的军队,并亲率王师组成联合国部队讨伐郑国。 放在过去,天子亲自带着诸侯国的军队来讨伐,做为一诸侯国早早地认错,服软了事,不然会家破人亡。但现在不同了,人家郑庄公不怕,不仅不怕,还摆开阵式给你过招了。过去老子打儿子,儿子可以挨打,现在,他要给你过招了。郑庄公率郑国的军队迎战联军。于是双方在繻葛,即今天的长葛摆开阵式,正式交战。 周天子率领王师做了这样的部署:以虢公林父指挥的军队及配属的蔡国、卫国的军队组成右军,由虢林父指挥;以周公黑肩指挥的军队及配属的陈军为左军,由周公黑肩指挥;周桓王作为三军统帅则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 针对周联军的布阵形势和特点,郑庄公采纳郑大夫子元(公子突)的建议:用左方阵来对付蔡军和卫军,用右方阵来对付陈军。先找软柿子捏,把陈国的军队作为突破口:“陈国国内发生动乱,将士们无心打仗,缺乏战斗意志,如果先攻击陈军,他们必定奔逃。陈国的军队败逃,周天子的军队一定会阵脚混乱,然后趁机攻击蔡国和卫国的军队,蔡、卫两国军队支撑不住,也一定会争先奔逃。这时我们可集中兵力对付周天子的中军,就可以获得成功。”郑庄公听从了。让大夫曼伯担任右方阵的指挥,祭仲担任左方阵的指挥,原繁、高渠弥带领中军护卫郑庄公,摆开了叫做鱼丽的阵势。 所谓鱼丽阵,其实就是徒兵与战车相互掩护,密切协同、攻防自如战阵。当时惯常用的阵法,是战车居前,隶属徒兵跟随在战车之后,而郑庄公的鱼丽阵,则是让徒兵以伍(五人)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协同作战的态势。 战斗开始,郑庄公命令左右两边方阵说:“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郑国军队士气高昴,团结一致,一点没有儿子打老子的愧疚。 这就很可怕了。 结果,防守一方的郑国军队率先发起进攻。 战役的进行,果然如子元所设想的,陈国、蔡国、卫国的军队毫无斗志,在郑国军队的冲击下,一触即溃。周军一开战,就失去了两翼。周军的主力中军受到左右两翼溃兵的困扰,阵势大乱。郑国的军队趁势从两边合拢。周天子的王师大败。 周桓王引军而退。混乱中,郑国的将军祝聃(音丹)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祝聃(音丹)一时性起,甚至想趁机冲过去活捉周天子。郑庄公赶忙阻止。告诉自己的手下,“君子不能欺人太甚,何况对方是周天子,适可而止就行了。我们的目的只是挽救自己,使国家免于危亡。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千万不能惹事。” 姬寤生还是有政治头脑的,王毕竟还是王,还是我们周家老大。因此,不再追击。真要是把天子抓了,怎么面对天下的诸侯,那才是骑虎难下。不仅不能抓周天子,还要负荆请罪,当天晚上,郑庄公派大臣送大群牛羊赴周军军营,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和被他们打败的将领,作出诚心向周天子周桓王请罪的状态,请求赦免。 4.天子挨打之启示 伟大光荣神圣的周天子带领诸侯国军队打小诸侯,却被诸侯给打了,就像老子打儿子,却被儿子打了一样窝囊。这样的奇耻大辱也使得周天子一夜之间搞清楚一件事。周王室已经不是想当年了。“想当年牙如铁,生嚼蹄筋不用切;现如今不同了,吃块豆腐也出血”。繻葛之战使姬林终于知道,从今以后,自己这样的周天子只能与豆腐和猪血为伍了,再也不敢碰硬东西了。 郑国这一箭,摧毁了三百多年周王朝国王的最高权力和威望。它让诸侯们一下明白,山中已经没有老虎了。过去那个神圣的有天命的周天子一样是可以被诸侯教训的,因此,所谓的王法已经不存在了。高不可攀的国王,经过这一次事件后不断贬值,并逐渐从人们脑海中消失,只有在野心家企图利用他时,才想到他。 没有了利齿爪牙,狮王、老虎只能混同于豚犬,甚至被豚犬所欺,这是没办法的事。君位争夺令郑国衰落 1.郑国衰落的原因 郑国在与周天子的交恶中,占了上风。 郑国虽然立国很晚,刚立国又被迫东迁,但是,郑国从立国开始,三代国君个个有为,使郑国的国际地位一下提到很高,尤其是郑庄公带屡次打败宋国,连强大的齐国有难,也要求郑国支援。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召齐、卫、宋会盟于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几乎当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但笑得最早的人未必能笑到最后。事态的发展却是郑国很快就被赶超了,因此,春秋时期的主角再也没有给郑国。 郑国就此衰落了,而衰落的原因,则是郑国的内乱。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几十年的内乱。这是内因。实际上,从军事地理、政治地理的角度而言,郑国区位没有优势,不像山西、陕西。陕西在黄河天险的西部,黄河好像是专门为陕西修的护国河,自北向南绵延千里,阻挡了东部向西的通道,人家长江主要截断南北,偏咱这黄河是截断东西的。然后到了潼关就向东流,而从潼关到郑州落差有几百米,这意味着想利用黄河逆水行舟,爬几百米,还要经过黄河三峡,那是相当的难。而沿河的陆路通道,又被崤山阻隔,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函谷关更是天险,这样的地理形势,使得陕西的军事势力在与东部地方势力的竞争中占尽了优势。进可顺水而下,退则可据关自守。真如地道战所说的那样,敌人他敢来呀,就别想再回去。 山西也一样,黄河不仅是陕西的护国河,也是山西的护国河。山西西有大河、吕梁构成的防御纵深,东有太行天耸立,是为天然屏障;南边同样是大河与王屋、中条山构成的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相对中原,山西住在楼上,虽然有八个楼梯口,古代称为太行八陉,但每一个楼梯都是山高路险,不容易上。只有山西内部不乱,同样是“敌人胆敢来呀,就别想再回去”。而处在楼上的山西,想来中原玩玩,就别提多方便了。因此,历史上,山西对中原造成的威胁最直接、最大,因为它处在中原的头顶,又紧靠中原。所以山西的势力强了可以下楼,弱了只要守好楼梯口,就可确保无事。 相比之下,处在中原的郑国可吃大亏了。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与山、陕相比,此地是易攻难守,只有强大才能抵御四方。处在中原的势力只能特别的强大,让山陕成为自己外围的防线,否则就成为四方骚扰的对象。中原一带历来为四战之地,无论是东西对峙,还是南北对抗,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中原都是争夺与争战的对象。郑桓公选这么个地方建国,和平时期,人气聚集,容易繁荣,而到了战时,它的弊端日益显著。因此,郑国稍不留神,就衰弱了。 郑国的衰弱就在那个很厉害的郑庄公身后。郑庄公的几个孩子不能说没有才干,但是有几个孩子都有才干,而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又没有安排好,于是围绕国君的继承,郑国开始内哄了。 事情还要从太子忽说起。太子是法定的继承人,在西周时期这是铁板钉钉无法改变的事儿,但现在东周了,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因此,太子应当有所警惕。应该广交朋友,建立牢固的统一战线,团结最广大的诸侯来对付与震慑潜在的对手。但是,太子却在找对象的问题上过于固执,过于感情用事,结果出了问题。太子失国与打对象有什么关系?不能说太子找错了对象,只能说他没有找对对象,因此,在关键时刻,没有对象可依靠,被兄弟抢走了位置,自己成为逃亡者。从这个问题上看,他没有继承郑庄公的谋略与狡黠,没有早早地防备他的弟弟们。 太子忽就是看不上齐国的国女 从史料上看,太子忽像是一个有能力、有个性、有原则的人,但政治有时不需要那么多个性与原则。 前706年,北戎到齐国找麻烦,势头很大。齐国看样子难以对付,就派使者向郑国求援。郑国也不含糊,派太子忽领郑国军队救援齐国。齐国当时的国君齐僖(xi,西)公看样子很喜欢这个太子忽,或者就是想与是爱渐强大的郑国拉关系,反正齐僖公提出,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忽,与郑国结亲。 这本来是好事,齐国是个大国、强国,是个将来可以依靠的靠山。谁知忽并不领情,他辞谢说:“齐大非偶”,什么意思?那意思是,齐国是个大国,郑国是个小国,门不档、户不对,我不敢高攀。 郑太子忽拒绝了齐国的提亲,但齐僖公并不死心。后来讨伐北戎取胜后,齐僖公又提出了联姻之事,执着地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忽。忽又一次拒绝了。这一次的理由是,到齐国是为了讨伐北戎,虽然打了胜仗,但有了一点功劳就娶人家女儿,容易被人认为是占人家便宜,不是君子所为,因此又拒绝了。 当时,老谋深算的的大臣祭仲与太子在一起。祭仲到底是有眼光,规劝太子答亲事。他提醒太子说:我们国君您的父亲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妾骄子就贵,你父亲宠爱那个姬妾,那个姬儿子就是你潜在的对手。子以母贵,母亲受宠,子就受宠。爱宠的公子多了,就对太子你很不利。你虽然是太子,但如果得不到大国的援助将不能即位。过去即位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现在周天子不行了,但要继位还是要得到大诸侯国的承认与支持,否则就是即位,地位也很不牢固。现在郑国不是就您一个太子有能力,还有二位公子都很能干,都有势力,都可以成为国君,你要想清楚。 但是太子主意很正,就是不娶齐国国女。用我们今天美好的想法看,当时,太子忽已经有了夫人,那是他在周天子那里做人质时从陈国那里娶的陈国国女。但是,当时一个太子更立几个夫人并不是越轨的事,太子忽拒绝齐僖公的好意,曾经被人称赞,我们甚至可以穿越地说,太子忽对于自己的爱情忠贞。但正如祭仲所说,后来,没有齐国这样大国的支持,他的君位的确保不住。这也许是他不够老辣。 但是,事情得从两面说。齐僖公让他娶的这个女儿,应该很漂亮,但这个漂亮的齐女,就是后来在齐鲁两国惹事的庄姜,嫁给了鲁桓公,还与自己的哥哥齐襄公私通玩兄妹恋。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子忽的拒绝又似乎是正确的,不然,被齐襄公戴绿帽子,甚至被杀的可能就是他了。历史,真得让人看不透。 但是别人看不透,祭仲还是把郑国的前景看透了。他已经看出,除了太子忽之外,有他的弟弟突,小弟弟子亹(wěi,伟)都是国君的有力争夺者。 太子忽的母亲是邓国的美女,邓国在今天的邓县,邓国是一个小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也比较疏远,所以说,他的舅家势力并不大,而且距离郑国有些遥远,因此,虽然被立为太子,但缺乏牢固的靠山,地位并不牢固。祭仲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很有见识的,后来,太子忽也就是由于没有靠山而吃了苦头,栽了跟头。但太子忽很有个性,就是不愿意与齐国结亲,娶齐僖公的女儿。执着的有些可爱,也有些傻。在政治玩正直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郑庄公除了这个邓国的美女外,还曾娶宋国的贵族雍氏女子。这个宋国雍氏生下一个儿子,名收突,不是忽,就是突,这名字挺奇怪的。雍氏女子很受国君郑庄公宠爱,公子突也是一很能干的人,繻葛之战时的建议就是他提出的。他的舅家宋国相对邓国,国大爵尊。距离郑国也比较近,因此,虽然突没有被立为太子,但并不是没有机会做上国君。尤其是到了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再遵守大宗小宗的规距,没有人还那那么执着地信仰周公的嫡长子继承这一套了。只要是公子,都可以做国君。不让做,就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杀人。于是当国君又必须增加一种能力,就是防范被杀被废的能力。太子忽在这方面好像是有欠缺的。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701,郑庄公逝世。郑庄公生前让自己宠信的大臣祭仲辅佐太子,太子忽被立为国君,这就是郑昭公。 第九章【连续变故】 http://.biquxs.info/

连续政变 但是有人不高兴了,谁?宋庄公。都是郑庄公的儿子,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能当国君,我们的儿子不能做国君呢?于是,听说祭仲拥立忽,宋庄公逮捕了公子突求取郑国贿赂,要求祭仲到宋国进行谈判。实际上公子突只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釸祭仲。结果,祭仲一到宋国就被囚禁。宋国人威胁他,让他改立公子突为君,要挟说:“不立突为君,将处死你。” 生存还是死亡,对祭仲来说这是一个问题。生命还是重要的,因此,祭仲最终放弃了太子忽,背弃了郑庄公,答应了宋国,并与宋国君盟誓,准备带着突回国,拥立为国君。 当初正是祭仲劝解太子忽迎娶齐国女儿,以获得到强力的外援,这个时候外援的作用显现出来,没有外援,一个人的战斗,是很困难的。因此,当太子忽,这个时候已经成为郑昭公的忽,听说祭仲因宋国的要挟拥立自己的弟弟突为国君,毫无还手之力,只好逃到了卫国。 突来到郑都即位,成为郑厉公。公子突虽然成为郑厉公。但是,他是被祭仲送上君位的。本来没有他什么事,由于祭仲的因素,他成为郑厉公,因此,国家的政权实际在祭仲这个二朝元老手上。祭仲专权,这让他很不高兴,终于,在继位的第四年(前697),他开始了夺权的行动。行动很机密,也很歹毒。他暗中收买了祭仲的女婿,让祭仲的女婿纠杀死祭仲。雍纠的妻子,也就是是祭仲的女儿知道此事后,犯难了。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怎么办?隐藏秘密,父亲将死于非命。泄露机尾,丈夫就不得好死。怎么办? 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起那个千古的难题:母亲与媳妇都掉到河里,先救谁? 得找个明白人问问,于是她选择了问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位更亲。” 周人做事,以亲为标准,而不是以利益或以是非为标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个人利益为价值判断的社会,她可能会问,保父亲与保丈夫哪个对自己有利?这种情况下,她有极大的可能选择丈夫。因为选择丈夫意味着她可以做郑国的第一夫人,而且接下来,很有可能国母——太子的母亲——然后是国君的母亲。自己享福,自己的儿子也享福,子孙三代都幸福。而选择父亲,则她可能只能做寡妇或二手夫人,这个二手还不是国君的,弄得好了也不过是一个大臣,弄不好可能连大臣夫人也混不上。 但这不是周人的习惯思维或核心价值,周人从来就是重亲情轻利益的。亲情高于一切,这既是传统,也是核心价值,更是选择的标准。而以亲为标准,那还用问吗?尤其是问到了与父亲最亲的母亲。因此,真是问对了人。母亲告诉她:“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天下人都可能选择做丈夫。丢掉这个可以选择那个!” 这闺女一想对呀,父亲与已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海枯石烂,捧打不散的,是永恒的关系。自己身上流的是父亲的血。而丈夫不过是婚姻关系,可以结婚,也可以离婚。想明白以后,祭仲的女儿就把郑厉公企图谋杀父亲的事告诉了父亲祭仲。祭仲迅速出击,先手杀死了雍纠,并暴尸于闹市上。如下棋一般,先手后手很重要,在你将死我之前,我先把你将死了。比下棋更难堪的是,事情败露了,郑厉公的阴谋被暴光了,而他对祭仲又是彻底的无可奈何,只能把气撒到死去的雍纠身上,说:“与妇人商量,死本来就活该的事。”死就死以,还坏了自己的大事。 抱怨归抱怨,性命攸关,赶紧逃命吧。郑厉公出逃。 祭仲到卫国迎来了昭公忽。忽在逃亡了几年后,又回到郑都即位。这是夏天的事。秋季,郑厉公逃到了栎邑,并依靠栎邑的人杀死了栎邑大夫单伯,夺取了这个城池,然后就以栎邑为根据地或自己的山寨存在起来。诸侯们听说被郑国的国君被大夫给吓跑了。不管理在何方,国君逃跑了,一定是有问题的,于是在郑厉公舅家宋国的唆使下联合讨伐郑国,但是郑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同仇敌忾,抵抗外力的干扰,诸侯军见无法教训郑国,就离去了。 宋国为了保卫自己的外甥,赠给厉公很多军队,帮助他在栎邑坚守防备,郑国因此也不再讨伐栎邑。 昭公忽又做了国君,本来他就是太子,这个位置原本就是他的。但是他可能命里就没有这个运。第一次刚登上宝座就被迫逃亡,而这一次更惨,刚登上宝座,就被人射杀了。 事情的起因在郑庄公时期。当初昭公做太子时,父亲庄公就想拜大臣高渠弥为上卿,太子忽不知为什么十分厌恶高渠弥,就劝阻,但庄公不听忽的意见,还是让渠弥做了卿。这事不知昭公记住没有,高渠弥是记住了,等到昭公即位,渠弥担心昭公杀害自己,于是,在昭公继位的第二年(前695),高渠弥与昭公一起外出打猎,在郊野射杀猎物的时候,高渠弥把箭对准了昭公。 昭公就这样死于非命。 昭公死了,郑国又群龙无首了。国不可一日君,祭仲与渠弥商量,不能接纳那个流亡到栎邑的厉公,也不能给他机会,于是,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亹做国君。 国君儿子多就是有好处,否则会更乱。子亹继位刚半年就出事了。 子亹元年(前694)七月,齐襄公在首止会合诸侯,邀郑国国君前往参会。这本为是好事。齐国是个强大的国家,齐国瞧得上自己,说明郑国有地位。但是这时郑国的国君子亹却面临着难题。什么难题?难题就是子亹与齐襄公不对脾气。 当初,子亹和齐襄公还是公子的时候结过怨。一个是齐国的公子,一个是郑国的公子,都是公子谁怕谁呀,因此,两人在做公子时,脾气不对,还打过架,结了仇。根据老谋深算的祭仲的态度来看,两人的仇还是很深的,因此,祭仲请求子亹不要去。 但子亹有他的考虑,子亹说:“齐国强大,厉公又住在栎,假使我不去,齐就会率领诸侯攻打我,并让厉公回到国都。郑国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不参与诸侯聚会对自己不利,我不如前往,去了为什么一定受辱呢,而且,又为何一定落到象你所设想的那步田地呢!”于是他冒险赴会,祭仲担心齐国会杀死子亹及随从,所以声称有病。大臣高渠弥跟从子亹前往会盟。 子亹终于前往了。 子亹到了首止,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在人屋檐下,就是要低头。但也许是贵族,要那么点脸面,子亹到了首止,却不会说个软话,打个圆场,向齐侯道歉,因此,齐侯十分生气,就设下伏兵杀死了子亹。高渠弥狼狈地逃回了郑国。 郑国这时又没有了国君。从郑庄公去世,8年间,二个国君流亡,二个国君被杀,平均二年出一次故障,郑国真得不走运。高渠弥逃回国后与祭仲商议立国君的事,最终把子亹的弟弟公子婴从陈国接来拥立成国君,这是郑子婴。这一年,齐襄公让公子彭生趁鲁公酒醉摧折其肋骨杀死了鲁桓公。郑子婴比他的几个哥哥运气好好点,做了十四年的国君。但在他继位的第八年,(前686),祭仲去世了。郑厉公平生就怕祭仲,祭仲死了,郑厉公就有了复辟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寻找时机。 六年后,公元前680年,郑厉公派人诱骗劫持了郑国大夫甫假,然后要挟甫帮助厉公回国都复位。甫假说:“赦免我,我替你杀死郑子让你回到国都。”厉公与他订立盟约后,释放他回到郑国国都。这一年六月,甫假打机会杀死了郑子和他的两个儿子,迎回厉公突。 厉公——那个曾经的公子突终于从栎邑又回到新郑即位。 当初,在郑都南门城内有一条蛇与城外一条蛇争斗,城内的蛇死去。过了六年,厉公果然又回来了。于是人们说那两条蛇就是预兆,就是象征。 厉公在逃亡了十八年后又做了郑国的国君。他回到郑国首都新郑后,就把自己的怨气撒到自己的伯父身上,责备自己的伯父原(他的伯父名叫原)说:“我失去了国家到都外居住,这么长时间了,伯父也不想办法接纳我,是不是有点也太过分了。”原说:“事奉国君不能有二心,这是做人臣的本分。我知道罪过了。”说完竟自杀身亡。厉公听伯父这话既有道理,又好像有所指,于是又把怨气撒在了曾经帮他继位的甫假身上,对甫假说:“你事奉国君有二心。”然后杀死了他。这是典型的卸磨杀驴。临死甫假后悔地说:“对郑子的大德不去报答而有此下场,我实在是该死!” 厉公在位二十八年间,郑国混乱,此后,郑国日益衰落。厉公以后二代,郑国为晋、楚两国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直到郑简公时,郑国任用子产为相执政,铸造刑鼎,发展经济,救助百姓,才重新有了起色。但此后郑国再次衰弱。到了战国时代,晋国韩、赵、魏三家强盛,韩武子攻占郑国,杀害了幽公。后来幽公之弟繻公复国,多次与三晋发生战争。前375年,郑国在立国432年,历21君后。被韩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国都新郑也成为韩国的首都。 第十章【总要有人挑大梁】 http://.biquxs.info/

兄妹偷情——齐襄公摊上事了 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政治的控制力,但是不管山中有没有老虎,总是要有动物称大王,大王就是秩序。山中不能没有秩序,否则真的要翻天了——这是专制体制下的逻辑。因此,天子(父母)不行了,老大(长子)就要当家。问题是谁是老大不是由年龄、德行说了算,而是由武力说了算,因此,各诸侯国不断扩充武力、军备,为增强国力而扩充地盘。过去限止兼并扩张的王法已经失效,武王、周公率领的那支可怕的军队早已泡沫化,天下没人管了,于是兼并一起,就成为前8——4世纪的潮流。 郑国开启了兼并的阀门,并在最初有了小霸王的意思,但第一个称霸的国家是齐国,齐桓公齐小白或吕小白首先做了霸主,因此,司马迁说,齐楚秦晋始大。第一个就是齐,春秋五霸的第一霸就是齐桓公。 小白本不是齐国法定的继承人。齐国的国君是他的哥哥齐襄公。 齐国是姜太公吕尚建立的,周王室把齐地封给太公,经十二代传至齐庄公。庄公在位64年,然后僖公当政33年,父子连续治齐近百年。这期间,齐国政局相对稳定,政局稳定,国力就会上升,国力上升,在非常时期,就会征伐异国,主盟诸侯。所以在齐庄公和齐僖公时期,齐国就有那点小霸主的意思。襄公继位后,一方面,他大动干戈。征纪、伐郑、灭部、平郚。另一方面,他个人私生活也不闲着,作出一些今天看起来很肮脏的事情。 历史总是有一些传奇的故事。齐襄公摊上的事儿是作风问题,很多事件都与作风问题有关。这一件事情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国君是不会作风问题的,就像皇帝是不会调戏妇女、耍流氓一样。但齐襄公确实因为作风问题摊上了事,因为做为齐国国君,他与鲁国的第一夫人有奸情。这种国际丑闻实际上是从家庭丑闻发展而来,这个鲁国夫人原本就是齐襄公的亲妹妹文姜。在他们成为齐襄公和鲁庄公夫人之前,就已经是情侣了。当初齐僖公想把文姜许配给郑国的太子忽,人家太子忽就是不受诱惑不愿意。后来齐襄公的这个亲妹妹就嫁给了鲁国的鲁桓公。鲁桓公就是前面提到的被公子挥蒙蔽,按照公子挥的设计让公子挥杀掉哥哥鲁隐公的那位。 鲁国夫人称文姜。文姜一定长得很漂亮,他的姐姐宣姜也很漂亮,因为漂亮,本来嫁给卫国的太子伋,却被卫宣公截和(hu),成了宣公夫人。引出后面一长串的故事。文姜也一样。 这姊妹俩可是那个时代的尤物。 齐襄公与妹妹文姜兄妹俩乱伦,这本是家务事,或许齐国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和风俗。后来齐桓公也这样,霸占了自己的姐妹姑侄一大堆人。但齐桓公没有引发国际事件,因为他压根就不让这些姑侄姐妹嫁人。而齐襄公就不同了,他的父亲把自己亲热和亲爱的妹妹嫁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成为鲁国第一夫人后,再也妹妹私通就是国际丑闻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不知道他夫人的业余爱好,不然是不会带着夫人访问齐国,这不是给人家老情人寻找偷情见面的机会么。结果鲁桓公携夫人文姜访问齐国。然后老情人见面,旧情复燃,打得热火,这样热火鲁桓公不可能不发现,于是怒而结束访问提前回国。 鲁夫人不想回国,告诉了亲哥哥齐襄公。齐襄公宴请鲁桓公,然后把桓公灌醉,派大力士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大力士一使劲,鲁桓公的肋骨就断了。鲁桓公哪能受得了大力士的熊抱,结果,抱上车时是活人,抬下车的就是死人了——桓公被抬出车时已经去世了。 但是,对于国君来说,这算不上什么事。一是有人掩盖;二是有人顶罪。只要齐国不承认,你鲁国不能拿齐国怎么着。何况这是在齐国的主场。 但是鲁国不会就这么忍气吞声,本来,鲁庄公到齐国去是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的,结果,这两国的关系成了增进襄公与文姜的关系,友好往来的结果却是鲁桓公活着去齐国,死着回鲁国。鲁国人民当然不答应了,为此责备齐国,要求齐国给个说法。 齐国必须给个说法,这种情况下,倒楣的大力士彭生只能作为替罪羊,替罪的羊是要被杀掉的了,历来如此。齐襄公杀死彭生以向鲁国谢罪赎过。 彭生一死,鲁国的事好像是摆平了。而且由于鲁庄公已死,他与妹妹之间的友好关系就少了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反倒成全了这一对情人。 鲁国人当然要求文姜立刻回国,但文姜到了边界,就不走了,说,这里既不是齐国,也不是鲁国,她要在这里享受清静,其实是方便她与襄公的幽会。这事好像又变成了好事。 但是襄公还是摊上事了。一个人,自己的过错,导致另外一个国家国君的死亡,使一个国家蒙受耻辱,又让人替罪而死,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是要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是时候不到。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瓜代有期与宫庭政变 有一年的冬天,十二月,襄公到到沛丘(贝丘,在山东博兴县)打猎。古人打猎是分时间的,只有秋冬季节才能进山打猎。春夏时节,动物正在茁壮成长,这个时候,人是不能伤害生命的,这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敬畏。 这一年冬天,齐襄公打猎,遇见到一头大猪。也不知哪个侍从多事,说这头猪“是彭生”,就是被作为替罪羊死掉的彭生。襄公大怒,死就死了,还变成一头大猪出来找事,于是举弓用箭射去。大猪看到有人攻击它,突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不仅站立起来,而且大叫。 这一定是一头野猪。因为打猎打一头家猪,好说不好听。而野猪的脾气是人们都知道的,所谓一猪二熊三老虎,野猪性格很暴躁,最难对付。野猪重来不逃跑,受到攻击,要不他把你干掉,要不你把它干掉。整一死心眼。一点也不像他们的猪兄弟猪八戒,有人打你,你不会跑?跑跑多健康! 野猪这么一站一叫,把齐襄公吓了一跳,一下从车上摔下来,摔伤了脚,鞋子也掉了。那形象一定是狼狈的。那头猪后来怎么样,史书没有交待,但齐襄公的脚和鞋的事情却是有交待的。齐襄公的鞋丢了,国君没有穿鞋,而随从都有鞋穿,那多丢人?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历来如此。游猎回来,襄公寻问侍从一个名叫茀(fu,拂)的小官:鞋子哪里去了?责令他去寻找鞋子的下落。 拂去哪儿去找鞋子? 这不是难为人吗,结果,不得不挨打,襄公用鞭子抽他,打得出了血。这个做老板的就是这么不讲理,明明是自己的失误,却怪罪于无辜的人。而问题在于,忠于他的人被他责怪鞭打,但要他命的人他却浑然不知,他的命也就到此为至了。 白白地挨了顿打,走出宫去,却遇上一群带着刀枪的人正准备进宫,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要襄公的命。 这要从一年前的一件事说起。这件事成就了一个成语,叫瓜代有期。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襄公派大臣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山东省东明县)。让二个中央大臣去守边,当然不是什么好差使,所以,二个人都不大想去,但襄公下令了,不去也不行,于是就与齐襄公讨价还价。当时,襄公正在吃瓜,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襄公随口说,明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去替换他们。 二人也就勉为其难地去了。 一年时间其实正真得很快,但对连称和管至父来说,却未必,他们数着月子和日子,一天,二天,三天……,亲爱的瓜瓜,你赶快熟了,也让二位大臣赶快回家。 盼着,盼着,眼看着瓜又熟了,二位大臣高兴了,不仅可以吃瓜,更主要的是可以回家了。瓜熟,真是大好季节。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瓜不是西瓜,因为那时,西瓜还没有传到中原。 瓜就这么不出意外的熟了,可是替换的他们的人却意外的总是不来。 二人盼着盼着,终于按捺不住,找人去提醒襄公,这儿还有二个人正等着换人呐,别给忙忘了。 襄公不高兴了。这让谁守边是我的事,轮不上你们操心,这一生气,找人替换的事没有了下文。 二位大臣作梦也没想到,本来有期徒刑,怎么不商量一下,打个招呼就变成无期了。二人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你不找人替换我们,我们就找人替换你,反正在那个时候,杀一个国君比切一个白菜难不到那里去。 而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人十分想念当国君。 作者:ofisher提交日期:2014-03-0219:00 这个人就是齐襄公的堂兄弟,名叫无知。无知是齐僖公的侄子,齐庄公的孙子。齐僖公继位后,他就没有资格继位了。因为他不是嫡系。但,齐僖公很宠爱他,给了他很高的待遇。齐襄公继位后,对这位堂兄弟不怎么感兴趣,消减了他的很多待遇,他很不满,由不满变为愤懑,由愤懑变成阴谋,他要杀了襄公,取而代之。 他想杀齐襄公,这二位大臣也想杀齐襄公。同样的目的使三个人结合起来。 要杀齐襄公,首先踩点,要掌握齐襄公的起居,然后寻找漏洞实施作案。而要了解齐襄公的行动,就必须找他身边的人,尤其是他身边的女人。再没有齐襄公身边的女人更了解齐襄公的起居了。 正好,连称有一个堂妹在襄公宫内,虽然在齐襄公身边,却不被宠幸。人家都进入你的内宫了,你却不进入人家的内宫,连称的这个堂妹正有一肚子怨气,这股怨气正好被这三个人利用。他们收买她。让连称的妹妹侦伺襄公,条件是“事成以后让她给无知当夫人。”事成之后,无知就是齐国的国君,做无知的夫人,就是国家的第一夫人,这个筹码绝对诱人,所以连称的这个堂妹很用心,当齐襄公打猎归来,腿伤,行动不便时,她及时通知了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 闻知襄公受伤,三人就带领徒众来攻袭襄公宫。正遇被齐襄公打出宫的茀。 茀刚挨了打出来,听说有人要杀齐襄公,吓得可能忘了疼。他是忠诚于国君的,是保皇党,因此,他对这些杀手们说:“先不要进去以免惊动宫中,惊动宫中后就不易再攻进去了。不如让我先打听一下消息” 无知不信他说的话,更担心他回到宫中报信,但茀恰恰刚挨了打,身上的伤是新鲜的,他用自己身上的伤痕证实自己不会这么作,于是无知们相信了茀,就让茀先进去,他们等在宫外等候。 茀入宫后,马上通知了襄公。事情来得突然,襄公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他的军队不在场,他们只有组织宫内的人准备与门外的人拼命。为了保证襄公的安全,他们让襄公藏在屋门后。同时,还临时找了一个替身假扮襄公。 他们这边布置,无知等人在外边着急起来,这个鞋官怎么进去后没一点消息,无知觉得不妙,就率人杀进宫去。 进宫就遇到茀带领的宫中之人以及襄公的亲信之臣的反攻。但这些人根本不是壮士的对手,他们全被杀死。检查战果,却找不到襄公。虽然襄公的床上有一个被杀的人,但他们认识襄公,那根本不是齐襄公。于是派人搜。结果,有人看见屋门下露着一双人脚,开门一看,门后正是躲着的正是齐襄公。齐襄公一定不会玩躲猫猫,怎么能躲到门后?太侮辱无知们的智商了。 齐襄公就这样被人杀死,找他的因果报应去了。 作者:ofisher提交日期:2014-03-0222:54 无知自立为齐君。这一年是公元前686年。 无知如愿当上了国君,但不知他是否知道国君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而他这样靠杀掉前任国君继位的就更加危险。于是,仅仅在一年以后,无知就波澜不惊地被人杀了。这一年,无知到雍林游玩。雍林有人怨恨无知,偷袭杀死无知,然后向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罪不可敕,我已将他处死。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即位,我们唯命是听。”齐国一时群龙无首。 那时,人们还是遵守游戏规则的,只有姜太公的后裔——更确切地说,上一代国君的亲人才有资格做国君,于是齐襄公的二个弟弟吕小白与吕纠二位公子就成为人选。 但是二个公子,一个当时在鲁国,一个当时在莒国,都不在国内。 这个节骨眼上,这二个公子为什么不在国内? 他们是有意躲避在外的,为的就是避免国内的这种撕杀。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在齐襄公弄死鲁桓公的时候,二位公子就已经流亡了。 公子纠有一个谋士叫管仲。齐襄公兄妹偷情,整死了鲁桓公,在管仲看来,齐国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他预见到国家要出乱子,所以带着自己的老板公子纠躲避这个是非之地——逃了。纠的母亲是鲁国的国女,最安全的地方无外乎是舅家,于是就逃亡鲁国。管仲在同纠逃亡的时候,还提醒他的好朋友鲍叔牙。这个鲍叔牙是另一个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关心铁哥们鲍叔牙的安全,就提醒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的也赶快逃亡。免得引水上身。鲍叔牙就听管仲的,于是也带着老板小白离开了齐国。 这个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的母亲是卫国人,曾经很得齐僖公宠幸。卫国距离齐国有点远,所以,小白他们没有回舅家卫国,而是在鲍叔辅佐下逃亡到了莒国(今山东莒县)。小白从小与大夫高傒(xi,西)交好。高傒一直留在齐国。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大臣们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小白得到消息后迅速往齐国赶。 而这时,另一支队伍也在匆匆忙忙地向齐国赶路。鲁国听说齐国国君被杀,也想让自己的外甥接任君位,于是以鲁国国家的力量派人护送公子姜纠回齐国。 这样,小白和兄弟纠二人之间展开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或者一场赌博更为确切,因为奖罚是巨大的,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甚至性命不保。成功的结果非常诱人,而失败的结果非常残酷。 结果如何呢? 第十章【东周是个空格子】 http://.biquxs.info/

西周从武王建国到幽王,前后近三百年,气数也基本到此为止。西周到了幽王手里,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倾倒,王朝延续如风前残烛。如果幽王能够励精图治,或许,还可以延续王朝寿命。但幽王自私自利,还立了一个能折腾的王后,经过地震、废太子、烽火戏诸侯后,西周已经摇摇欲坠,只差最后一根稻草。最后这一根稻草却来源于申侯。 西周灭亡 申侯脾气倔、性子急。从进谏幽王,幽王不听,申侯一气归国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申侯有点莽张飞的性格,但申侯只有张飞的粗,没有张飞的细。在王朝末期、乱世开始的时代,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一生悲剧。 前面说,褒姒与石父、尹球三人联手,借申后一封书信的契机,废了申后、太子,扶持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这不失为政治斗争的一个绝妙手段。从现在权谋斗争的角度分析,应当称好。但在当时,却有人很不乐意。这便是申侯。 申侯不高兴。宜臼的太子身份可是申家唯一的指望,废了宜臼也就是断了申家的希望。申侯不服,决定斗争。 申侯斗争的手法与宜臼旗鼓相当。宜臼对褒姒不满,斗争办法就是揍褒姒。申侯对废太子一事不满,就是上疏(奏报的一种形式,比如疏、表等),大意是:当初,夏桀王宠爱妹喜,所以夏王亡国了。纣王宠爱妲己,所以商朝亡国了。现在,你宠爱褒姒,为了褒姒废了太子王后,既伤了夫妻之情,又违背父子之义,你也快完蛋了。所以,我劝你立马收回乱命,或许还能免除亡国之祸。 简而言之,一句话:幽王,你这个昏君,你要是不复立废太子,周朝早晚亡在你手里。 这道疏,怎么看,怎么像挑战书。也不知是申侯手下的哪个人才捉刀的,绝对算是《古今挑战书记录大全》中的上品。后世的陈琳估计都没这本事。 幽王览表一看,很生气,怎么我就成了纣王了?虽然事实表明,幽王还不如纣王。纣王在姜子牙、哪吒、杨戬等一干狠人的综合打击下,尚且坚持了数年,幽王却没坚持过一夜。 幽王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知道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幽王很生气。幽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幽王把石父找来,把申侯的挑战书丢给石父。意思是申侯都下战书了,你说怎么办吧。 两人一商量,得出结论:那就打吧。 打仗是技术活。这方面的专业论述太多,比如兵贵神速;出其不备,攻其不意;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总之,就是要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捅个冷刀子。但是,幽王准备怎么打这一仗呢? 幽王先下令,贬了申侯的官爵,从侯爵贬到伯爵。然后,让石父准备兵马,过几天去打申国。怎么说,宣王也是把打仗的好手。怎么就没遗传给幽王一丁点的优秀基因? 申侯虽然不善于斗争,但还是留了密探在镐京打探消息。当听到幽王正在调集兵马,准备攻打申国的消息时,申侯懵了:不是说得好好的么?怎么要动手了?申侯搞不明白。但问题总是要解决,申侯就问群臣:幽王要打申国了,我们怎么办? 申国大臣吕章献计:向西戎借兵,灭了幽王,扶持宜臼为周王。这是伊尹、周公的伟业啊。 伊尹、周公是谁?伊尹是商汤的老师,帮助商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周公是谁?周公是周朝的明相,在周成王年幼的时候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建立东都,制礼作乐,周成王年长后,主动辞职,将权力归还给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两人是世间臣子的最高追求。 按照吕章的逻辑,申侯可以与伊尹、周公比肩的唯一共同点就是:灭亡了一个朝代。但问题不在于灭亡了一个朝代,而是如何建设好一个朝代!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治国策略,如何号召人心,如何安定百姓,鼓励农业发展等等。要想做伊尹、周公,就必须先考虑好如何处理上述的问题。否则,就只能称作:乱臣贼子! 申侯是否有这个觉悟?让我们看看申侯的思考轨迹:伊尹,周公?嗯,妙计!前后不过两秒钟,思路简单明了。 或许,乱臣贼子这个称谓太现代化了,申侯不知道。所以,申侯决定向西戎借兵,灭了幽王。 申侯准备好了一车金银财宝,派人送给戎主(西戎的老大),请求借兵灭了幽王。并说:破了镐京,镐京国库内所有金银珠宝都是你的。 戎主接了消息,心里很高兴:被宣王修理了许多次,总算找到机会,报报仇,修理修理他儿子啦。戎主马上同意,亲自带兵出征。 就这样,戎主和申侯带着两国(部)的大军,杀向镐京。等大军围住了镐京,石父调兵遣将还没有完成。所以说,效率很重要,放在哪个朝代都一样。 幽王一看镐京被围攻,懵了。就问石父,怎么办吧? 石父又拿出老主意:要不咱们放烽火吧。 幽王也没招,得,还是烽火。点吧! 烽火点了,火光冲天。附近的诸侯一看,嘿嘿笑了:还来这招,烦不烦!不去,绝对不去。 申侯和戎主日夜攻打,诸侯也不来救援,幽王扛不住了,就对石父说:既然诸侯不来,要不你下去试试敌人的战斗力,如何? 石父没办法,听命行事。石父权谋斗争手段还可以,但是打仗的手段就有点对不起人了,否则,也不会让申侯和西戎攻到镐京城下。石父带兵出征,结果很简单:石父丢了性命,还把镐京的守卫丢了。申侯和西戎联军杀进镐京,幽王和褒姒带着伯服从后门跑了。 幽王出了城,黑灯瞎火的,往哪个方向跑?幽王也不知道。正在幽王犯难的时候,郑伯友带着兵赶上来护驾了。郑伯友建议往骊山跑,再点烽火,活马当作死马医吧。几个人又跑到骊山。郑伯友又令人点起烽火,诸侯还是没来。 诸侯没来,申侯和戎主杀过来了。 郑伯友见事情危急,就说:请陛下和娘娘到郑国避难,以图后举。幽王可以不听郑伯友阻止“烽火戏诸侯”的劝告,但是,不能不听避难郑国的建议。幽王又带着老婆孩子,跟着郑伯友到郑国避难。 一行人刚下骊山,便被敌军碰上。两方交战,结果:幽王、伯服被杀,褒姒被擒。郑伯友、尹球战死。应当说尹球死有余辜,郑伯友却死得悲壮,英雄所为。 就这样,西周稀里糊涂地灭亡了。一个笨人凭着一个笨主意打败了一群更笨的人。如此而已! (二)有必要交代下后事 褒姒的后事 幽王死后,褒姒被戎主拿住,“带归毡帐取乐”。 戎主是不是需要千金买褒姒一笑,没有记载。但是,个人以为,西戎是小数民族,威武雄壮的男人最擅长驯马,尤其是最喜欢驯服烈马。而驯服烈马时,一般不用金子,而是用鞭子。 所以,女人啊,当男人用金子哄你开心的时候,多多珍惜吧,万一将来不慎换成鞭子,就很麻烦了。 申侯的悲剧 申侯借西戎的兵力,灭了西周,扶持宜臼继位,建立了东周。并被外孙加封一级,由侯爵升为公爵。 不过,伊尹、周公的梦是醒了,只是天天做噩梦。因为西戎认为申侯不讲信义,引兵攻打自己(后来,申侯控制不住西戎,便请兵赶走西戎,从此结仇,后文会交代),没事就找申侯麻烦。而中原诸侯认为是申侯将西戎引进中原,灭了西周,所以,从来不加救援。申侯只能天天水深火热。 所以,做事先动动脑子,不要太冲动,冲动是魔鬼。 石父的启示 石父通过冷枪打到了赵叔带,又扶持伯服为太子,取得了褒姒的支持,掌握了朝政。但是自此以后,坏事干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敢挖周朝的墙角。结果,墙倒了,自己也死了。还落了个千古骂名,何苦呢。 石父的启示就不展开写了,怕被封。 平王初立 申侯打下镐京,杀了幽王,就开始做伊尹、周公的梦了。扶持宜臼继位,自己加封贤相,国泰民安,青史留名。 申侯的梦很美,可是很快就醒了,因为小弟不给面子。这个小弟就是戎主。 杀入镐京后,戎主很高兴,总算可以报仇了。打砸掠夺烧,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百姓杀了无数,王宫也给点着了。“宫阙焚烧后,十不存五,颓墙败栋,光景甚是凄凉”。申侯要阻止,戎主一瞪眼,申侯害怕了。 申侯这才知道西戎不是小弟,而是狼。自己借兵灭幽王这一招,也不叫借兵复仇,而是叫引狼入室。 请神容易送神难,但申侯凭着自己的斗争经验,想出了“送神”的妙招。申侯下令将镐京国库内所有的金银财宝送给戎主。意思是:哥们,拿了钱就走吧。 结果是:戎主把钱拿了,不走。照旧在镐京吃喝玩乐。 想想也是,西戎哪有镐京好。在西戎,除了驯马,就看狼打架,一出门就得喝风,还是西北风。而在镐京,有各种娱乐节目,虽然褒姒觉得不咋地,但是对于喝够了西北风的草原汉子们而言,就是一个字:爽!所以,戎主不走。申侯也没脾气。 但是,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别说做不成贤相了,自己一个人出门,都可能让老百姓黑了。“百姓皆归怨申侯”。 申侯想了半天,脑子里空荡荡的。得,还是请救兵吧。申侯便求救:晋国、卫国和秦(此时秦还算不上诸侯国,只是附庸),再告诉郑国,你爹郑伯友被杀了,快来报仇吧。 这就是申侯的斗争经验:自己打不过,就找帮手。有人说了,所谓斗争不就是联合多数人打击少数人么?那我要说,你已经进入了斗争的初步阶段,但尚未得到真髓。斗争的确是联合多数人打击少数人,但是将多数人联合在一起,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让多数人为你所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更不是把人召来以后,让人控制你。 四国诸侯接到申侯求救的消息,才知道:这次,幽王点烽火不是为了耍耍,而是真的出事了。诸侯惊怒之下,带兵杀过来了。 戎主杀了幽王,自以为天下无敌。出兵迎战,跟诸侯交手几个回合后,大败逃亡。褒姒也就此死在乱军之中。 戎主大败,申侯很高兴。申侯借西戎灭了幽王,又借诸侯之力赶走了西戎,也算有一定的手段。申侯高兴之余,便决定进行最关键的一步:扶持宜臼继位! 申侯大摆筵席,宴请卫武公,郑武公(郑伯友的儿子),晋文侯和秦国赢开。申侯以主人公身份主持了开宴仪式,发表了开宴演说,申侯喊道:好兄弟,干了杯中酒。赶走了西戎,申侯又把自己当成了伊尹、周公。 诸侯一听,不乐意了!这谁啊?不就是一伯爵么(幽王下旨贬了申侯)?我们两个侯爵(卫武公此时还没有接受封赏,只是一个侯爵)还没说话,你也敢来管事?!!再说了,幽王再不咋地,那也是天下的共主,你说杀就杀了?弄出个烂摊子,还要我们收拾。要不是看在宜臼要继位的份上,早就收拾你了。 卫武公资格最老,首先发难。卫武公把酒杯一顿,说:现在陛下死了,国家破了,还喝得什么酒! 对于申侯这等乱臣,卫武公很反感,东周成立后,申侯被西戎骚扰,申侯向宜臼请救兵。卫武公就说了:申侯有办法将西戎请来,就有办法退兵,不救!结果,宜臼就不救。 诸侯也说:恭听卫武公教诲。诸侯完全不把做着伊尹梦的申侯放在眼里。 卫武公又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咱们将宜臼迎回来,扶持宜臼继位如何? 诸侯又说:好,妙计! 最后,由郑武公将宜臼从申国迎接回来(迎立之功),做了周王,也就是周平王。 就这样,申侯结结实实地当了一把群众。 2、宜臼的伟大举措 周朝亡而复立,宜臼做了平王,能焕发出什么样的光彩呢?答案是啥光彩也没有,尽是一堆丢人的事。 平王上台第一件事情:报恩报仇。这事还凑合。 报恩:宜臼封赏卫国为公爵;晋国、郑国加了封地;将秦国从附庸提升为诸侯,伯爵;封自己的母亲为王太后,给申侯升一级,从申伯提升为申侯(本来要封申侯为公爵,申侯辞了)。 春秋诸侯的姓名,一般都是死后追封,比如说卫武公,应该说卫武公在接受平王的封赏前,应当称作卫侯。封赏以后才能称作卫公,死后被人加谥号才是卫武公。本文为了称呼方便,统一用死后谥号称呼。 报仇:追贬褒姒、伯服为老百姓。 第二件事:东迁。一生败笔之精华。 镐京被戎主打砸掠夺烧之后,已经成了废弃之地,而且那个时候戎主还没被秦国歼灭,还有点战斗力,时不时地来骚扰一下。一来,平王没有钱修复宫殿(钱都被舅舅送给戎主了);二来,戎主实在烦人。所以,平王大人不高兴了!我爹在的时候那么奢华,为啥我要过这种破日子。所以,平王准备东迁,东迁至洛邑(现在的洛阳附近)。 平王要东迁,大臣很高兴。谁也不愿意过苦日子不是。 但是,卫武公不高兴。卫武公老成谋国,就劝谏:镐京左面有崤山、函谷关之险,右面有陇(甘肃)、蜀(四川),两个地方有山有水,沃土千里。这是帝王之地。如果迁都洛邑,周朝就要失去天下了。 平王说:镐京残破,不够奢华,而且,西戎时不时来骚扰一下,担惊受怕的。我东迁也是情非得已。 卫武公叹口气,再劝:昔年,尧舜在位的时候,也就是茅草屋,禹也就住在土房子了,也没觉得简陋。再者说了,西戎杀了幽王,这是周朝的耻辱。你只有励精图治,练兵习武,打败西戎,杀了戎主祭奠幽王,才能洗去这个耻辱,才能振兴周朝。而如果你因为西戎侵犯就要东迁,恐怕周朝就真的要亡了。 卫武公分析得合情合理,进谏方法也成熟圆滑。先用尧舜禹来比喻平王,给平王戴个高帽子。然后再分析东迁的坏处,并为平王振兴指出道路。 如果,平王能够按照卫武公说的来做,历史肯定又要一变。但是,不要忘记了平王的水平。现在的平王就是当初的宜臼,虽然身份变了,官大了,但是人还是那个人,就是那个褒姒惹申后不高兴了,上去动手就打的宜臼。愣头青本色十足。所以,卫武公不论怎么劝,平王还是东迁洛邑。 卫武公也没办法了:迁就迁吧。 就这样,平王放弃了帝王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秦伯听闻平王东迁,立马派兵护送。平王为了答谢秦伯,便将岐、丰之地(镐京以西的土地,也是周朝的发源地)赠送给了秦伯。当然平王也是有条件的:现在这几块地方已经被西戎占据了,秦伯能打败西戎,这些地方就是秦国的了。后来,秦国灭了西戎,既得了岐、丰之地,又得了西戎的土地,自此成为了大国,也为将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平王东迁洛邑后,占地才六百多里,只能算是中等诸侯国。自此,东周开始。 第十一章【郑国】 http://.biquxs.info/

纵观中国历史,抛开五代十国不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虽然跳不出兴亡的循环周期,但在建国之初,却总是具备很高的武力与政治生命力。就连秦朝、隋朝、元朝这三个最短命的朝代,在建国初期都具备了无比的武力(元朝的政治生命力差点)。即使是南宋,还有岳飞扛着一杆抗金的大旗。 东周却恰恰相反。东周从始至终,都很弱,不论是武力,还是政治生命力。 东周的建国是迫于无奈的避难,武力基本消亡殆尽,占地不过六百里,而且,洛邑还是一个“地势平衍,四面受敌之地”,说白了也就是个“易攻难守”之地。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是很难发展武力。 东周的政治生命力也很弱。西周开始之初,周文王、周武王凭借井田制以及仁政,取得了诸侯的支持,但到西周末期,井田制已经被严重侵蚀(参考宣王留下的烂摊子),西周的政治生命力已经陷入低谷。《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东周面临这种局势,想要发展就要继续求变,但东周诸王却无一人革新。 所以说,东周只是靠着天下共主的名义苟延残喘。 下面用实例证实一下东周的弱 平王东迁至洛邑后,诸侯按照侍候天下共主的精神,拍马送礼,皆大欢喜。但是,楚国没有一点表示。平王不高兴,准备教训下楚国。群臣就劝了:楚国都是蛮夷(蛮荆就在化外),也就被你爷爷(宣王)打败,这才每年进贡点草(菁茅,两种草名),意思一下。咱们现在刚刚迁都,百废待兴,就先不征讨他们了。 群臣这是说话委婉,暗含的意思就是:咱们就这么点家当,别打了,再折腾进去,就麻烦了。 群臣又是哄,又是劝,平王这才决定不打了。否则,以宜臼打褒姒的气势,以申家斗争的精神,肯定会来个以卵击石。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东周很弱,但诸侯出于政治的需要,还是按照礼节来对待这个天下共主。而楚国这个在周朝时代(包括西周与东周)的另类,却不愿意再给东周一点面子。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诸侯也不再给“天下共主”面子,所以,周平王想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就敢进行周郑交质。周桓王想征伐郑庄公,郑庄公就敢两军对垒,射他一箭。 再后来,楚国熊通称王,东周的政治影响力基本结束。东周只剩下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壳子。诸侯想用,拿来就用。不想用,就踢在一边。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周天子中出现几代英明君主,凭借着天下共主的名义,能否做到复兴? 思考了很久,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诸侯的才能都很强大。周朝采取了诸侯分封制,周朝有一百多个诸侯国,也就是一百多股政治力量。到了东周,周天子失去权柄,天下大乱。各诸侯国都是在阴谋诡计中生存,稍微弱一点的就被吞并。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君臣都历练出了一身本事。即便周王再英明,也不可能出现质的差距。第二,人才问题难以解决。洛邑占地六百里,人才凋零,而东周时期尚无儒家的“忠君”思想,所以,各诸侯国人才只会效忠于本国的君主,或者效忠于更强大国家的君主,实现自我价值,不可能投向虚弱的周王,帮助“中央政权”复兴。第三,洛邑的地利问题。洛邑“易攻难守”,不是用武之地,也根本不可能抵御住强敌入侵。如果周天子表现得过于英明,反而容易引起诸侯的警惕,加速东周的灭亡。 没有人才,没有军事支持,东周很难实现复兴。当然了,如果周天子里出现毛泽东这类的伟人,先整出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整出个“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那答案就说不准了。但是,毛东这类雄才毕竟几百年才出一个。 崛起 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东周先天不足,已经失去了节制天下的能力。周天子从裁判员的宝座跌落,悲惨的是连运动员都做不成,只能作观众,看着天下群雄并起。 一个璀璨的时代正在开始。这个时代,充满了智慧、阴谋,也充满了正义、无私;这个时代,有了连横合纵,也有了百家争鸣;这个时代,有了《离骚》《九歌》,也有了《孙子兵法》;这个时代,有了要离荆轲,也有管仲乐毅…这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乱世,却令人充满神往。 乱世凯歌,江山多娇,一时多少豪杰! 在开笔写东周乱世英豪前,先申明写作的几个观点: 1、人物从简。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为主线,推动情节发展,说明问题。如在主线之外,还有较为感人、或者启发性的人物事件,会单独拿出篇幅来说明。力求言简意赅,不拖沓冗长。否则,一个人、一件事的写起,即便千万字,那也是刚刚够打底。 2、适当评论。史学家很严谨,时间、地点、人物等无一不全。笔者不是史学家,只是来讲述大略,能够让人心有共鸣,能够让人有所领悟即可。所以,笔者会适当评论,论述个人感悟。 好父亲 郑武公雄韬伟略,文治武功。解放商奴,繁荣了郑国经济,取得了商人的支持。开疆扩土,吞并了虢、郐两国,扩张了十个城池。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建关制邑,加固了郑国国防。总之,郑武公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令人羡慕且嫉妒的一生。 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给儿子郑庄公留下了一个好底子。 此类记载,史料中比比皆是。 我却想重点说一下郑武公的性格:贪婪,狡诈且隐忍。 当初,郑伯友因保护幽王被杀,申侯向四国求救,郑武公第一个带兵来到镐京的。当郑武公到达镐京时,其他三个诸侯国没有来到,郑武公便决定攻打镐京。郑武公的弟弟公子成就劝谏:军士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应该坚守待援,不能进攻。但是,郑武公却以为戎主水平稀松,一定能打赢,所以坚持要打。最后,郑武公攻城,结果大败,却被水平稀松的戎主的手下追出三十里。 以郑武公一生战功而言,郑武公绝非不懂兵法的莽撞之徒。如是莽撞之徒,不可能吞并两国,扩地十城。 我相信,在决定攻打镐京城的那一刻,郑武公的眼睛必定散发着贪婪的光。镐京就在眼前,幽王被杀,戎兵作乱,这是一个千古难逢的机会。一个臣子梦寐以求的机会:独享平乱大功!成就伊尹、周公之业。 所以,郑武公才会冒着兵法的大忌,毅然决定攻打镐京。 再说郑武公狡诈。 郑武公想伐胡,但怕胡君预先防范,不能成功。于是,郑武公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胡君,以示两国通好。郑武公做完这些以后,就问大臣:我现在想打仗,应该打那个国家。臣子关其思就说:我觉得应该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当即就把这个大臣杀了。郑武公说:胡国跟我们是兄弟之邦,胡君还是我女婿,我怎么会攻打他。胡君听到这件事情后,于是就不再防范郑武公。结果,郑武公出兵,灭了胡国。 郑武公狡诈的手段可略见一斑。后世曹操也不过如此。 关其思是个聪明人,能够从郑武公的手段中,推断出郑武公的心思,结果却丢了性命。为什么?只能说,关其思聪明是聪明,却不够世故。所谓帝王心术,鬼神不言。作为一个臣子如果能够看透君主的所有心思,那么,臣子本身就成为了君主的一个威胁。 平王六年,不断开疆辟土的郑武公令平王感到了威胁,平王想要收回郑国虎牢关以东的赐地。以郑武公的性格能满意么?不可能。但是,郑武公当时还需要周朝卿士的身份,所以隐忍不发,迁都释疑。但是这股气却憋在了心里,直到郑庄公时期,儿子总算报了怨。 郑庄公便是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光环下长大,学习并超越了父亲的手段,最终为郑庄公成为春秋霸主打下了基础。 由此而引申到现在的教育问题:留下孩子多少遗产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遗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奇葩的母亲 申侯的使命本已终结,但在机缘巧合之下,申侯重新登场一次。申侯之所以能够登场是因为申侯的女儿。 郑武公援救镐京期间,申侯发现郑武公小伙长得挺帅,办事也利索,脑子一热,决定把女儿嫁给郑武公。 郑武公答应了。虽说申侯为人不咋地,但是申侯的女儿是王太后,外孙是平王,能攀上这个关系,对郑武公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是,郑武公头脑也一热,忽略了申家的愣头青精神,答应娶申侯的女儿。 如果,郑武公知道后来会发生的事情,我相信郑武公肯定不会娶申侯的这个女儿,就算申侯自己是王太后也不行。 不管怎么说,申侯的女儿(姜氏)还是嫁入郑家。 姜氏嫁到了郑国以后,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郑庄公,老二就是公子段。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因为郑庄公是难产。姜氏喜欢公子段,因为公子段小伙长得帅。“面如傅粉,唇若涂丹,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 偏爱孩子是正常现象,就算搁在今天也避免不了。哥哥吃多了,弟弟没捞着吃,哥哥衣服新,弟弟衣服破的,家长里短的,正常的很。毕竟都是自己孩子,就算再偏爱吧,也总有个尺度。 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郑庄公早晚会继承诸侯爵位的。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下雨天没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教育两个儿子好好相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再不行,还得拿出一把筷子,问问两个儿子:一根容易折断,还是一把容易折断。诸如此类。 但是,姜氏就是不一样。 姜氏没事的时候,就想着让公子段取代了郑庄公。姜氏先去游说郑武公,吹吹枕边风。郑武公文韬武略,自然不理会。姜氏虽然混,也不敢拿郑武公怎么地。此事也就不敢再提了。 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了,按理说,姜氏也应该死心了。 但是,姜氏不愧申家人,愣头青本色十足。枕边风不管用,现在老公也去了,姜氏就想着玩政变。姜氏忽悠公子段,要以武力推翻郑庄公的黑暗统治,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地方,怎么说,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就因为一个难产,一个长得帅,你就要置一个于死地?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姜氏作为母亲竟然会有这么奇葩的想法? 只能说:周朝时期,申家人都不好惹。 第十二章【郑国】 http://.biquxs.info/

要命的弟弟 郑庄公继位以后,姜氏不断给公子段吹风:你推翻哥哥,我扶持你当诸侯。如果能够这样,我死了也甘心。 公子段没有伯夷和叔齐的觉悟,一点头,答应了: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想将他推到在地了。 公子段得到母亲的支持,顺利地拿到爵位和封地,有了本钱以后,公子段就开始四处拉拢人马,培养死士,一心准备干掉哥哥,自己当诸侯。 所以说,郑庄公被称为奸雄(跟后世曹操一个评价),有着深刻的家庭原因。 你想象:你在家里没事的时候,你娘跟你弟弟就想找个机会干掉你。没事就给你投点毒,给你折腾个刺客什么的,你能受得了?你能老实?没点手段你连一天都活不下去。 所以,当郑庄公干掉了自己的弟弟,修理了自己的母亲,将目光放在诸侯身上的时候,可以想象:出身高贵,家庭幸福的官二代,怎么可能是郑庄公的对手?!不能够! 弟弟看似很强大 郑庄公继位后,姜氏就帮着公子段讨赏。姜氏对郑庄公说:你现在做了诸侯,坐享父亲留下来的江山。可是,你弟弟公子段还什么都没有。你准备怎么办? 郑庄公反问:您怎么想呢? 姜氏就说了:你将“制”赏给他吧。(制是地方名,大约在现在的汜水镇。下文的“京”也是如此,只是一个地名,并非京城。) 郑庄公摇头:不行。父亲生前说了,“制”地势险要,不能分封。除了这个地方,别处都可以。 姜氏就说:那就将“京”(今荥阳市豫龙镇)分封给他吧。 “京”是郑国东迁后的第一个首都,地利很重要。与荥阳相似,建有大城,易守难攻。 郑庄公不说话了。姜氏以为郑庄公是在为难、犹豫。姜氏又说:要是这也不行,你就把他逐出郑国,让他自谋出路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郑庄公就答应了。 郑庄公不说话的时候,姜氏以为郑庄公是在为难、犹豫,其实,郑庄公是在思考。打开今天的地理地图就知道了:京(豫龙镇)距离新郑只有不过九十公里的路程,可谓朝发夕至。而从郑庄公后来的表现看,郑庄公决定将“京”分封给公子段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想好了打败公子段的办法。 况且,封给公子段“京”总好过“制”吧! 公子段也不含糊,到了“京”之后,就开始行动。 公子段到了“京”后,西鄙和北鄙两个老大来朝拜,公子段说:以后,这就是我的地盘(采邑)了。税钱要交给我,兵马也要听我指挥。 估计姜氏老太太平常没少吹风。所以,西鄙和北鄙两个老大对看一眼:得,早就听说你们母子之间的事了。惹不起,听话还不行么!就这样,公子段得了西鄙和北鄙的钱粮兵马。 公子段得了西鄙和北鄙兵马后,天天练兵习武。兵练得差不多了,就要试试身手。公子段就以打猎为名,袭取了鄢及廪延两个地方。这一下,公子段地盘更大了。 公子段搞得太夸张,弄得气氛很紧张。大有郑国将乱的趋势。 郑国群臣坐不住了。这样下去,早晚得让姜氏母子一锅端了。 (二)哥哥手段更老练 1、郑庄公设计 怎样才能立威?这是个问题! 对于水平一般的君主而言,打压个别大臣、老臣,斩杀几个猛将,也就能吓住群臣,足够立威了。但是,对于郑庄公这等奸雄,却不能这么简单。显不出奸雄的手段,丢人! 修理公子段就是郑庄公显示手段的机会。郑庄公对付公子段的手段,可概括为四个字:养乱称霸。 具体就是:公子段弱小的时候,郑庄公不打压,反而刻意给公子段制造机会,让公子段发展壮大,培养公子段谋反的能力和胆量。等公子段有能力和胆量谋反,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再给予公子段雷霆一击!这样既可以显示自己的雷霆手段,震慑下群臣,也可以堵住姜氏的嘴,一举两得。 反过来想,如果郑庄公在公子段还没分封之前,直接将公子段打趴下,群臣和后人会怎么评价:郑庄公残忍无亲,违母命,抗群臣,寡恩薄义,杀弟段。 后人评价名将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问题是:哪个无赫赫之功的名将青史留名了?所以说,想留名青史,就要弄点乱子出来。 郑庄公是善战者,却不愿意做善战者,因为郑庄公要用“乱”成就自己的“霸”名。 下面接着看郑庄公养乱称霸的手段。 鄢及廪延两处被公子段偷袭了,两个老大一看没地方去,就进京城告御状。两人来到京城,见了郑庄公,就说了:大哥,你看,你弟弟闹腾得太凶了,你说咋办吧! 公子吕一听,怒了。说:臣子要谋反,就必须杀掉。公子段凭借着姜氏的恩宠和“京”的坚固,日夜练兵,不谋反肯定不会罢休。主公给点一支军队,我一定干掉公子段,以绝后患。 郑庄公笑笑:公子段还没反叛的行为,我怎么能杀他呢?再说了,公子段是姜氏的好儿子,寡人的好弟弟,我宁愿失去鄢及廪延两处土地,也不愿意失去弟弟。 公子吕深呼吸一口,接着劝:公子段风头搞得太猛。好多大臣都已经开始观望,恐怕不久就要投靠公子段了。主公你现在对公子段仁慈,将来公子段未必能对你仁慈! 郑庄公作恍然大悟,沉思状:容我三思。 看这君臣的表现:郑庄公这叫一个孝母爱弟,宁愿失去诸侯,都不愿意伤了母子、兄弟之情。再联想一下,郑庄公父亲伐胡的手段:把女儿嫁给胡君,杀了说真话的大臣,就是为了与胡君保持睦邻关系。结果是啥?一举灭胡。 这才叫奸雄。只不过,郑武公的对手是敌人,而郑庄公的对手是自己的亲弟弟。青出于蓝啊! 公子吕劝谏郑庄公不成,憋了一肚子气,出了朝堂。正碰上祭足。祭足这个人,大家或许知道的不多,但祭足的谋略,堪比贾诩,是个奇才。后文中会成为主角。 公子吕一肚子气,就对奇才祭足说:主公这个人,太顾及儿女私情,忘记了国家社稷。 祭足摇头:主公才智过人,肯定已经有了计划。刚才是在大庭广众下,主公怕走漏了消息,所以才装作漠不关心。你是贵戚,你现在去找主公,主公就会告诉你心里话了。 奇才就是奇才,一下子就说到要害。 公子吕一听,有道理。接着就去了宫里,求见郑庄公。 郑庄公见公子吕又来了,问:你咋又来了? 不在朝堂上,公子吕也放开了:姜氏和公子段母子联手,主公小心丢了爵位,还被害了性命。所以,主公应该先发制人。 郑庄公刚在朝堂上表现得正大光明,一时还不好意思拉下脸,说:这个事情毕竟干涉到国母(姜氏)! 公子吕再劝:主公,你没听说过周公杀管、蔡的事情么?当断不断,必遭其乱。你应该早点动手。 当初,周武王去世后,周公辅政。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准备造反,被周公一刀拿下。 公子吕搬出周公的大帽子,给了郑庄公。郑庄公很满意,说了心里话:这个事我已经谋划很久了。不过,现在公子段还没反叛的迹象,我要是杀了他,估计姜氏会不满意,别人也会说我刻薄。所以,我等着公子段露出反叛的迹象,再杀他不迟。到时候,姜氏也没话说。 从郑庄公的回答可以看出:从一开始,郑庄公就想除掉公子段,机关算尽,只为一个名正言顺。手段何其毒辣。 杀弟之事,谋划已久,却隐而不发。奸雄本色! 公子吕心里一边凉(吓得),一边夸:主公英明。不过,公子段日消月割,一旦成事,也很难处理。应该及早动手。 郑庄公和公子吕一顿商量,整出一个引蛇出洞的计策。 兵败 在郑庄公和公子吕商量后的第二天,郑庄公在朝堂下令:令祭足监国,郑庄公将朝见周天子,辅助周天子执政。 姜氏一听,心里乐了。终于等到机会!姜氏立即写成一封书信,跟公子段约定,五月初,偷袭新郑(郑国的都城),谋取诸侯之位。 姜氏派出送信的人,刚出新郑城,就被公子吕手下的人截获。公子吕将书信送给郑庄公,郑庄公看完后,重新把信封好,令人送给公子段,并索要回信。 公子段接了母亲的信,心里高兴啊,也不思索,立即写成一封回信。约定:五月五号动手。 书信又被送到郑庄公手里。郑庄公接到书信后,大喜!!!人证物证俱全,总算可以干掉公子段了。 郑庄公知道了姜氏与公子段约定的日期,放心出城了。但是,郑庄公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去拜见周王。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去了廪延。同时,郑庄公还将公子吕派到了“京”潜伏起来。 现在,来分析一下局势。公子段凭借的就是“京”和廪延,这两个地方是公子段的根本。郑庄公亲自到了廪延,公子吕去了“京”,可以说,公子段的根本已被郑庄公控制。而新政有郑国第一高手祭足坐守,高枕无忧。 公子段已入网中,却懵然不知,一心想着武装政变,夺取政权。 公子段在家一琢磨,手下这点兵,攻下新郑没问题,但是要想坐稳郑国,打败郑庄公有点困难。于是,就让儿子公孙滑(春秋命名的方式,诸侯的儿子,就公子某某,比如公子段,孙子叫公孙某某,比如公孙滑,实则上,公孙滑的名字应该叫姬滑)去卫国借兵。 公子段令儿子行贿借兵后,自己气势汹汹地带着手下,出了“京”,准备攻打新郑了。 约定日期已在郑庄公计算中。所以,公子段还没走到新郑,郑庄公和公子吕就先动手了。 公子吕在公子段出城后,就搞了武装起义,夺了公子段的“政权”。 半路上,公子段听见家没了,心乱了。诸侯的梦醒了。 此时,公子段其实面临两个选择:继续攻打新政,还是回头救援“京”。继续攻打新政,虽要直接面对郑国第一奇才祭足,但毕竟有姜氏帮助,胜败未料。胜了,公子段就可以用中央的名义,号令郑国,郑国就是公子段的;败了不过一死。而如回头救援“京”,就算救援下来了,也只是孤守一隅,只有被灭亡一途。继续进攻新政虽然有风险,但是还有一搏的机会。救援“京”,却只是延缓了灭亡的时间罢了。 公子段将如何选择?千百年后,宁王朱宸濠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但朱宸濠选择了回救。 大浪淘沙,只有王者才能留下来,名留青史。而王者之所以能成为王者,便是能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公子段注定了只是一个历史的名词。因为,公子段没有拼死一搏的智慧和勇气。公子段决定回救! 公子段带着兵,回到了“京”下,准备开打。 结果仗还没开始打,兵全跑了!因为,郑庄公委曲求全的作秀功夫,显出效果来了。公子吕让当地的百姓给自己当兵的儿子写信:郑庄公怎么怎么重义,公子段怎么怎么忘恩。当兵一看,原来公子段是这么个意思啊。都跑了! “京”是打不下来了。公子段心灰意冷,跑去鄢。郑庄公料敌先机,早就等着了。 两拨人一场大战,公子段兵败自杀。 郑庄公依靠养乱称霸这一招,肃清了异己,震慑了群臣,在郑国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威望和权力,后来,郑庄公对抗周朝天军时,郑国都能上下一心。 但是,想玩好这一招,很难。需要实施者对全局有绝对的掌控力,否则,一旦玩砸,就不叫养乱称霸,叫养虎为患。 第十三章【郑国】 http://.biquxs.info/

黄泉见母 公子段自杀。郑庄公心里亦甜亦苦,甜的是,威胁总算解除了,自己可以专心处理国政了。苦的是,弟弟死了。就算公子段有再多不是,总是骨肉血情,血浓于水! 郑庄公抱着公子段的尸体大哭。不管是真伤心,还是作秀,总之,郑庄公在嚎啕大哭。哭着、哭着,郑庄公觉得不对劲了!要是公子段成功了,现在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是不是就是自己了?郑庄公越想越不是滋味,心想:都是姜氏惹的事,挑拨自己兄弟残杀。 郑庄公一怒之下,把奇才祭足叫来,让祭足带着姜氏与公子段谋反的书信,去见姜氏,并且说了那句名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母子亲情已断,活着的时候,就不要再见面。死了以后再说吧。 祭足干事很有效率,姜氏看了书信,又知道公子段死了,既伤心又惭愧。也就搬离了新郑。 史料中没有记载:姜氏被迁出京城,居住颖地的时间里,郑庄公有何作为。但笔者以为郑庄公迁母,并非单纯地出一口气,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肃清异己!一方面,姜氏不在,郑庄公可以放开手脚处理异己;另一方面,郑庄公处理姜氏的方式,也可以向群臣发出一个警告:敢与我(郑庄公)作对的,都没好下场。 但是,郑庄公这样做,却留下了一个政治风险。东周时期,贤臣名士都很重视忠孝,郑庄公这种做法,是很不孝的行为,会令贤臣名士失望,也会失去人心。 “颖”地市长颖考叔发现了这个政治风险,并利用这个政治风险,导演了一出黄泉见母的好戏。既成就了郑庄公的贤明,也成就了颖考叔的功绩。 颖考叔下定决心,帮助郑庄公弥补这个风险。颖考叔深思熟虑后,费了好劲,捉了几只猫头鹰,来见郑庄公。 郑庄公很注重礼贤下士,见颖考叔来了,很高兴。况且,颖考叔还准备了小礼品:不知名的鸟(郑庄公不认识)!郑庄公高兴之余,招待颖考叔吃饭。先上了烧烤猫头鹰。郑庄公一尝,味道不咋地,就问:这是啥鸟。 颖考叔经典对白就来了:这是猫头鹰。这个鸟白天看不见泰山,晚上却能明察秋毫。小事情能看清楚,大道理却不明白(明于细而暗于大也)。这个鸟长大以后,却会吃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个不孝的鸟,所以,我把它捉来吃。 分析下颖考叔说的话。颖考叔借猫头鹰来比喻郑庄公,说郑庄公小事情能看清楚,大道理却不明白!小事情自然是郑庄公手段不凡,打败了公子段,坐稳了诸侯,大道理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既长,乃啄食其母”。不孝之名的诸侯不可能获得政治上的优势,获取民心。这就是大道理。 郑庄公何等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脑子还在转,所以,没说话。 这个时候,又上了一个蒸羊。郑庄公就让人赏赐颖考叔吃。 颖考叔就把好的肉切下来,装了起来,自己吃点差的。 郑庄公很诧异,就问:你这是干啥? 颖考叔不了解郑庄公的风格,郑庄公下决心的时候,大多是沉默不语。可以参考封公子段“京”的时候。 颖考叔以为郑庄公还未明白,接着讲故事:我家里穷,没吃过好吃的。主公的烤羊肉味道不错,所以,我把这个留下,回去给母亲吃。解解馋,尽尽孝心。 郑庄公已经下定决心,接回姜氏,于是就说:你是个孝子啊。 颖考叔就着孝子的问题与郑庄公讨论一番,郑庄公顺着话就把母亲的事说了。最后,郑庄公说:我已经立誓,不到黄泉不与母亲相见,你说怎么办? 可以肯定,在这句话之前,郑庄公就知道颖考叔一定有办法。否则,郑庄公也就别叫奸雄了。 颖考叔便献了“黄泉见母”之计。说白了,很简单。颖考叔用概念替换,将地府(黄泉的引申义)说成地下泉(黄泉的字面义)。 郑庄公一听,好办法,就让颖考叔负责实施挖洞计划。颖考叔不负众望,挖好了洞。郑庄公母子相见。母子见面一顿哭,上演了一顿感情戏。 有词为证,郑庄公: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看着郑庄公母子融融泄泄,我更愿意选择相信:郑庄公迁母之后,良心发现,决定回复母子亲情。最后,郑庄公在颖考叔的孝子理论台阶下,接回了母亲。 没有了利益上的牵扯,清清爽爽的家庭伦理喜剧,岂不是更好! 王霸尘图,转眼即为云烟。黄泉见母的天伦之剧,却可咏唱千年。 不论如何,郑庄公是个孝心和度量齐备的雄主。姜氏母子和睦如初后,公孙滑(公子段的儿子)借卫兵伐郑,被郑庄公一纸书信搞定(后文会交代)。郑庄公顾及到姜氏的感受,饶了公孙滑一命。 “黄泉见母”成全了郑庄公母子,也成全了颖考叔,颖考叔从颖地市长,一举成为了中央大将军。与公孙阏同掌军事。 周郑交质 周国与郑国的关系,算起来,只能用纠缠不清来形容。 郑伯友(即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也是周宣王的弟弟。后来,周幽王被自己的老丈人,也就是周平王的姥爷杀死。郑伯友忠心护主(周幽王)而死。(这是恩) 郑伯友死后,郑武公气势汹汹地赶来报仇。最后,在集合卫国、晋国、秦国以及郑国四国之力的情况下,赶走了西戎。卫武公主持大局,建议复立宜臼为王。郑武公赞成,并亲自将宜臼迎接了回来,复立为王。周平王也够意思,将郑武公封为大臣,留朝执政。(这也是恩) 后来,周平王嫌镐京破落,决定东迁。秦国前来护送,周平王为了答谢秦国赢开,便有条件地将镐京附近的土地赏给了秦国。这土地有着郑国大部分的土地。(这算得上怨) 东迁完成后,郑武公与卫武公留在朝中执政,也成了周朝的主要力量支柱。卫武公死后,就靠郑武公一个人了。(这是恩) 这时,郑武公借机兴起,大肆征伐,扩张极快,引起了周平王的警觉,平王便要收回郑国虎牢关以东的土地,郑武公不愿意也不敢与周平王翻脸,只能迁都释疑。(这是怨) 郑武公死后,郑庄公接了父亲的班,接着辅助周平王。(恩怨都有,因为郑庄公不是善类) 可以看出,周朝与郑国有多少恩恩怨怨。这还是表面上的,暗地里的更是数也数不清。 本来嘛,里里外外难免有点磕磕碰碰,过去也就过去了。但到了郑庄公这,出事了。 原因还得从公子段说起。郑庄公与公子段斗争期间,一直没时间入朝执政。平王不满意。 一天,虢公忌父进京朝拜周平王。周平王闲着没事,就跟忌父闲聊喝酒。一顿酒下去,周平王发现忌父比郑庄公有意思。郑庄公没事就玩心眼,性格跋扈,而忌父能说会道,擅长各种娱乐节目,还会讨人开心。周平王心里一对比,忌父比郑庄公好,就说:忌父,郑庄公这么长时间不来朝中理政,你就代替他吧。说好了,你必须来。 周平王以为忌父好说话,自己一说,忌父就会答应。 出乎意料的是,忌父没答应。忌父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朝拜周平王是来熟络一下感情,将来好办事,不是来得罪人的。而且,郑庄公是啥人啊?自己也得罪不起! 忌父就说:郑庄公不来,肯定是国内有事。等国内的事处理完了,应该就来了。 周平王挺纳闷,拿出哥俩好的工夫,又劝了几次,忌父就是不答应。周平王见这样,也就不勉强了。 周平王以为这事就过去了,但是没想到郑庄公听说这事了,郑庄公不乐意。 按照周平王的逻辑:你不来上班,我就找能干活的。郑庄公的逻辑却是:为了你坐稳江山,我爷爷搭进去了,我爹给你干了一辈子活,受了半辈子气,你现在又开始折腾我了? 过了几天,郑庄公入朝了。堂兄弟俩一见面,开始讨论问题。 郑庄公先说:我们父子二人承蒙陛下大恩,一直在朝中执政。但是,臣下才能低微,有愧于这个职位。所以,请陛下允许我致仕。 周平王心里一愣,就劝:爱卿许久不来朝,本王心里甚是想念。现在来了,为何反要致仕? 郑庄公接着说:前些时日,公子段作乱,臣下费劲心力,方才平乱。平乱后,就匆忙来朝。路上,臣下听闻:陛下欲令忌父执政。臣下才能不如忌父,理应让贤。 周平王知道了缘由,半羞半愧,接着劝:爱卿许久不来,本王也知你国内有事。所以,欲令忌父代为执政,等你归来。但忌父尚未答应,本王也令他归国。爱卿何必生疑? 郑庄公又说:国乃陛下之国,用人权柄在于陛下。忌父既有才能,臣下理应让贤。否则,群臣将会以为:臣下贪于权势,不知进退。 周平王劝:爱卿君臣父子辅助本王四十余年,你我君臣相处融洽。今日,你我生疑,我何以释疑。不如,本王将世子质押你郑国,如何? 郑庄公推辞:国家大权在于陛下,升任调遣也在陛下。如陛下将世子质押我郑国,别人不知实情,将会以为是臣下强君协众。 周平王解释:多虑了。本王也以为郑国治国有方,想令世子前去观风学习,也解除你我君臣之疑。爱卿勿再推辞。 周平王话说到这份上,群臣立即符合。郑庄公佯作思考,最后一拍腿,答应了:既然这样,不如我先将世子送到周朝为质,然后再令周世子到我郑国为质。 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为质。比如,劫匪要跟富豪借点钱,担心富豪不答应,于是,就先抓富豪的儿子(富豪本人),然后,通知富豪家里人:你儿子(老公)在我手里,想要命的,拿钱来。不拿钱,就撕票。这个儿子(富豪本人)就是质。当然,官面上的文章,要堂皇一点,文雅一些。比如吴三桂为了取信大清,证明自己不会造反,就把儿子吴应熊放在京城,以示:我造反,你就杀我儿子。吴应熊就是质。虽然吴应熊的小日子可能过得更舒服点,但结果都一样:不对劲,就杀你。 现在明白什么是为质了吧。不过,大家或许产生一个问题:质是明白了,不过,刚才不是说得好好的么?怎么忽然做了人质了。那是因为,史书用了辞令手法,现在翻译一下白话文。 郑庄公听说周平王想用忌父取代自己的官职,立即气势汹汹地进了王宫。 郑庄公见了平王,就说:平王,我辞职不干了。 平王纳闷地问:周朝就靠你支撑了。你为什么忽然间要辞职不干了? 郑庄公发飙:公子段作乱,我刚刚平乱,就听说你想用忌父取代我。我很生气,所以,我不干了。 周平王又羞又愧,就劝:你这么长时间不来,我知道你家里有事,所以让忌父先帮帮我,并不是要开除你。而且,忌父不是也没答应,你就别疑心了。 郑庄公接着发飙:周朝是你的,不是我的。你爱找谁找谁,我是不干了。你想想,要是没有我支持,你能再当几天周王? 周平王害怕了,就说:你们父子两个支持我,支持了四十多年。你可不能说不干,就不干啊。以后我肯定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你要是不相信我,我就把世子质押给你。 郑庄公心里的气有点顺了,但是郑庄公爱名声,杀弟弟都要杀得名正言顺,更何况是要挟周平王呢?于是郑庄公说:这样倒是可以。不过,这样一来,别人都知道我要挟你,你说咋办吧? 周平王说:我就以安排世子去你那学习为理由,你看可以么? 群臣一阵劝,郑庄公答应了。但是郑庄公依旧要名声,觉得周平王出得主意不好,就说:我先让我的世子到你这,然后你再让你的世子到我那,也省得别人说闲话。就这样吧! 就这样周世子就做了人质。实则上,这件事是周平王在位期间的唯一一次斗争。周平王对郑庄公不满,想撤了郑庄公,用忌父来代替,但是忌父不敢,也不干。郑庄公听说这事以后,前来兴师问罪,周平王扛不住,就把儿子送给郑庄公为质,来消除麻烦。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一是,郑国国力越来越强,周朝国力却已颓败到一定程度。否则,郑庄公再强势,也不敢跟周王讨价还价。比如,郑武公期间,周平王想收回赐地,郑武公就得迁都。 二是,周平王,也就是宜臼(申家的大少爷),实在是一个妙人。想斗争,又不想好对策,全凭一时冲动。一旦直面斗争,却又怯懦不敢上前。外强中干,实在是一个悲剧人物。 或许,有人说:郑庄公不支持周朝,周朝估计就要完了。周平王委曲求全,才这样做的。我只想说:东周五百多年,一直坚挺着。没见少了谁,就亡了。只能说,周平王太怯懦。 自此,周平王算是淡出了历史的身影,申家爷孙三人的戏份,也到此全部终结。不过,要感叹一句,就是这样一个申家,却推翻了西周,开启了东周乱世。不得不服啊。 这说明什么问题?有时候,推动历史的,并非全是能人,愣头青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