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1章 表示口感脆的zāo,99%的川渝人说过但不会写 第一节:四川方言:表示口感“脆”的“zāo”,99%的川渝人说过但不会写 60后70后们小时候,是没啥零食可以选择的,常见的大抵就是自家用花生胡豆炒制的zāo花生zāo胡豆。 这个zāo的写法,就是“?”字。 ?,普通话读作?(cáo),1 脆。2 腹鸣。这是目前现代汉语给出的拼音与词义,所以用zao拼不出这个字。 但是在古汉语中能找到依据。 ?:《广韵》昨劳切。《集韵》臧曹切,音糟。义同。 说明古汉语里面【?】本身是读zāo(音同招)的,四川方言延续了古汉语的发音。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赣语和湘语中,也能找到相同的发音和词义。 赣语:(?)萍乡 ?au??,南昌 ?ua?? ,词义:干燥;脆 湘语 :(?)长沙 ?au?,湘潭 ?a??,益阳 ?au?,衡阳 ?au??,娄底 ???,新化 ???,韶山 ?o?? 词义:花生、瓜子、豆子等炒得很脆。 过去农村上粮前(交公粮的方言说法),粮食在家晒晾后,都要用牙齿试一试,看粮食晒得zāo不zāo。不?的话就怕拉到粮站了,粮站的工作人员让你拉回家再晒两个太阳(两个大晴天)。粮食晒的?,也便于自己存放,不容易发霉或生芽。 川西坝子地区,日常口语中“?”还常组成双音节词:【拎?】(音lin招,或,音lēng招,不知汉字的本字写法),(lin 或lēn)是程度副词,很、特别的意思。 和“抿甜”“焦咸”“纠酸”的“抿”“焦”“纠”用法一样,【拎?】就是特别?。 第二节:普通话“大竹”与“大足”可以用平翘舌区分,川渝绝大部分人不分平翘舌,如何在口语中区分它们? 进入正题前,先说说大竹与大足的取名由来。 一、大竹(四川达州市大竹县)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分宕渠县东部设大竹县,县城在今渠县汉碑乡沈府君阙南一里处(燕家场),属蓬州。 武则天“点大竹”,亲自给大竹取名的故事: 公元700年,武则天高寿77岁,亲临帝位10周年,朝廷计划大庆一下。新设“大竹县”,就是作为一件贺喜的“礼物”而送给武则天的。 “大竹县”刚开始拟定的名称是“大祝”,但是朝廷讨论没有通过,一是因为“文士看山不喜平”,“大祝”之名一看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二是“祝”可以被理解为中国的火神“祝融”,有“引火烧身”不吉之义。 商讨下来,拟名为“大足县”,意在武则天领导下,全国“大丰大足”。 当朝廷把“大足县”方案以非常正式的请示报告送呈给武则天时,武则天并没有通过。武则天以巴蜀之域的通州、开州、万州、夔州、渠州、篷州等地,有一种历史非常悠久、非常流行的民歌——《竹枝词》,而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之牧野之战,巴师勇锐,踏木牙,唱竹枝,歌舞以凌人” ,定新设县之名为大竹。 据分析,武则天有点醉翁之意,巧借“周武王”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就是【周——武则天——王】。不管咋样,大竹县正式定名了。 二、大足(重庆市大足区) 唐乾元元年(758年)正式建县,以境内有大足川而得名,隶属于昌州。设县时间比大竹县晚了58年。 进入正题:川渝人口语中如何区分大竹与大足呢? 普通话中,竹发音zhu,足发音zu,对于绝大部分分不清平翘舌的川渝人来说,如果仅发普通话的读音,大概确实分不清“大竹”与“大足”的。 图片 大竹与大足都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平行岭谷地区,重庆直辖之前,还都属于四川省,位置相距也不远,属于一衣带水的关系。川渝人民会把它俩混淆吗? 不,根本不会!因为我们有方言啊!口语中大家都是说方言,轻松区分。 竹,四川方言只有一个发音,zu。 足,四川方言口语反而基本不说zu音,而是有其他几个方言音。 现重庆地区主要发音为juu。 成都平原和川北地区主要发音jio。 川东北地区主要发音ju。 岷江话片区主要发音juo。 攀西片区主要发音jiu。 内江自贡地区可以分平翘舌音。 所以,绝大部分川渝人,说起“大竹”与“大足”是不会混淆的。 受推普形象,如今一些人“足”也发zu音,这种情况“大竹”与“大足”咋区分?通常是说话人就只有解释一下了:“竹子”的“竹”,或“足球”的“足”。 第2章 三星堆故里-广汉方言综述,这是关于广汉话最全面的介绍 广汉,四川省辖县级市。古称汉州,别名雒城,市区北距德阳市旌阳区城区19公里,南临成都市新都区20公里,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 秦置雒县,西汉高帝置广汉郡,因“疆域之广,至于汉水”而得名。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核心区,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说,是成都的北大门。境内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如今的四川方言,主体是明代形成的西南官话,随着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又有湘方言、客家话以方言岛形式存在,加上岷江流域保留下来的四川土着“蜀语”(下文笔者称岷江话。有学者称“南路话”,但是南路话其实是过去成都市区对双流一带岷江话的称谓,没有代表整个岷江流域蜀语的内涵,所以笔者没有采用这个说法)。各种方言相互影响,大大丰富了四川方言的词汇量,比如,在云贵川地区,西南官话成渝片是融合湘方言词汇最多的地区。 由于广汉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话中的各种汉语方言,即西南官话(成渝片)、湘方言、岷江话、客家话,广汉话中都是存在的。 广汉方言的主体是西南官话(成渝片),湘方言以方言岛形式分布于小汉、金轮、松林等乡镇,岷江话和客家话没有明显的方言岛,过去几乎都是零星以家庭形式分布。 现根据笔者所了解的广汉方言情况综述如下: 1、广汉方言的主体方言是西南官话成渝片,和成都话相似度90%以上。 2、广汉方言中还有相当的湘方言使用者,主要分布于小汉、金轮、松林等地方。笔者乡下老家新华(如今已并入小汉镇)也分布了一些,小时候家对门李家院子上了年纪的都说老湘语,因此从小就听得懂湘方言,会简单说一些。 “几港几打几,几港冇打几。到底打几冇打几,鹅兹嗡淆嘚”就是典型的老湘语。 过去没有西南官话、湘方言这些语言学概念,当时农村都把湘方言称为“湖广话”,把客家话称为“土广东话”。现在的命名,分别叫“老湘语(或老湖广话)”和“客家话”。 如今老湘语方言岛中,40以下也基本说西南官话了,大概属于会听不会说了。当然不排除还有少数人在方言岛说湘语,外出说西南官话,属于双语都会的。 3、由于和周边的岷江片区什邡、彭州毗邻,广汉过去也有部分人说岷江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偶尔能听到广汉人讲岷江话。 记得有个表叔的儿子,算是远房表兄弟,小时候一起玩耍过,满口岷江调。 捉迷藏时,他说:“我的猫\/m?\/啊?”,轮到他去躲藏,他就喊:“热\/ra?\/喽!” “猫”和“热”的发音,大大区别于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直到近年研究方言才明白这是岷江话。热\/ra?\/是四川方言中岷江话留存的中古汉语入声发音,当时不懂这些,还笑话他。 随着语言的融合,西南官话(成渝片)占有强势的地位,实际的岷江话界限如今已经大大退缩了。前面的方言分布图中,成都市区被岷江话包围,实际什邡、新都等成都北部区县几乎听不到岷江话了。广汉更是很难听到了。 4、根据2000年前后的方言分布调查,广汉也有客家话分布。笔者听了短视频平台的客家话,发现从小到大认识的广汉人,没人讲过客家话。 上周在同学群聊天,聊到了这个话题,有两个同学称他们的外公就是客家人,其中一个同学说还有族谱记载,来源于广东,证实了广汉方言中客家话确实存在,但如今和岷江话一样,比较式微,很难听到的。 在多用方言存在的环境里,广汉话的词汇除了如今西南官话(成渝片)的词汇,还有一些西南官话(成渝片)少见的词汇,个人整理如下: 1、九棘(jiu ji音久几) 过去不了解,一直以为是久几。 九棘本义为地位高贵、高大上,广汉话中“九棘”引申为了不起、珍贵等,但多用于贬义。 例:1你觉得你好九棘啊?(你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要不完买不到的样子。) 2你这东西好九棘嗦?(你的东西我不稀罕!) 2、争欠 “争”,字典有收录,表示差、欠的意思。广汉说也说“争欠”。 1莫得哪个争欠你的!。 2死娃娃,我硬是争欠你的,又给我闯这么大一个祸事。 3、要不完买不到 成都方言有“要不完”一词,义为:自以为了不起。广汉话中也有此词,但更多时候还要加上词缀“买不到”,成为“要不完买不到”。例句: 例:你硬是要不完买不到了呢! 4、哦呦 哦呦本身是个叹词,表示惊异。引申为厉害,多用于贬义。 例:你默夺你好哦呦嗦?(默夺,以为,四川话“倒”,广汉话多用“夺”,如跍夺,它们的本字都是“着”) 5、油二 油大,是四川话酒席的意思,引申义为“了不起”。(过去条件差大家难得吃肉,吃油大比较稀罕) 广汉话习惯把引申义说“油二”,以区别油大。另外广汉过去有句方言土话“吃油大,屙油二”的诙谐说法。 例句:你觉得你有好油二嘛? 6、甩实 有一种“理睬”,广汉话叫“甩实”【有睬实一说】, 例:你看他嘛,你喊他,他甩都不甩实你。 7、踢的广汉话表达 踢在四川方言发音tê2,和“铁”同音。西南官话成渝片也说挝zuá。 但广汉话还有个特别的说法“dou”(同陡音),查询可能是“??斗”字,同属西南官话的柳州话有这个用法。 例:他一脚就把他儿子“??斗”翻在地。 8、螯螯ngá ngā 螃蟹,成都话说“盘海”,广汉话说“螯螯ngá ngā”。螯字本义是螃蟹的钳子,不知如何演化,广汉话用于指示螃蟹了。这个情况,广汉周边的什邡、彭州也存在。 9、泥鳅叫(lái wēr) 泥鳅,成都话说“泥鳅儿qir”,广汉话说“来wer”〔广汉话同时也说泥鳅儿〕。 经网友考证,广汉话lái wēr这个说法来源于客家话。 “泥鳅”方言写法可能是“泥鮠ㄦ”(lái wēr)。 “泥”在客家话部分地区发音nai i, “鳅鮠wéi”是一种形态特征和泥鳅很相似的小鱼。既然泥鳅(有须五对)和鳅鮠(有须四对)外貌相似,被混淆称为“泥鮠”也是顺理成章的,“泥鮠”儿化音后就成了náiwēr或láiwēr。 10、萝卜jer3 干萝卜条,四川话说“萝卜ger1”,广汉话说“萝卜jer3”,大概是“萝卜结”的儿化音。 11、龙门ㄦ门 long2 mer1 men2 院子的大门。 12、滴滴ㄦ儿〈di di èr er〉〈diá dia èr er〉 四川方言词典用的“丁丁儿”,实际是把北方的“丁丁”儿化了,意思是一致的。广汉话说“滴点ㄦ”〈音di dēr〉,也说“滴滴儿”〈diá dia er〉。“滴点ㄦ”的来源,个人推测是“点滴”的倒装词汇然后儿化了。点滴这个词本身就有零星微小的意思。 广汉话为了强调程度,会用两个“儿”,即“滴滴儿儿”〈di di èr er〉〈diá dia èr er〉→注意声调变化。 13、橘儿柑 广汉话柑橘称橘儿柑。 14、样范,广汉话发儿化音 广汉话:你咋这样范ㄦfer喃?这样范ㄦfer、那样范ㄦfer、啥样范ㄦfer等。 15、啵ㄦ啵ㄦ糖 bèr^ber糖 bèr^ber糖,扁形的棒棒糖,疑似啵ㄦ啵ㄦ糖。 啵ㄦ啵ㄦ糖,也就是慢慢和糖亲嘴,和齤[quán]正好对应。啵ㄦ啵ㄦ糖四川人过齤[quán]不过呡。 吃bèr^ber糖的动词,齤[quán],四川话音同“犬”。还有一个表示吮吸、饮的字“?”,拼音[zu],四川话发音桔(ju2),也有方言音jio2。 “?”《广韵》子聿切《集韵》卽聿切,音卒。《玉篇》吮也。 16、半边 (广汉话发音变边) 四川话量词单位有个“半边”,广汉话也有发音“biàn变边”。比如半边鸡、半边馍馍、半边苹果、半边鸡蛋等。成都话好像也有这个变音。 “吃不吃馍馍?” “给我搣半边嘛!” 17、瓣ㄦ 量词“瓣”在四川话必须儿化,发“bér”音,广汉话也有发“mèr”音的。主要用于本身是由小瓣组成的柑橘类水果、大蒜头等。 “吃不吃橘儿柑?”“给我搣几mèr嘛!” 18.别 广汉话除了正常发音,另外有个音说pie2,广汉方言介母经常失韵,也说pê2。常见于以下义项: 1“门别别”:即门闩。也说闩上门的动作,把门别pê夺〈倒,广汉话说夺〉。 2“别针”:把别pê针别pê起〈上〉。 19.人家的家,音?iā,广汉话同四川话“嗲”的音。 指示代词,根据不同的场景指示对象不同,指不在场的他人,在场的第3人等,有时也用于说话的人指代自己。 例句: 1这东西是人家?iā的。 2娃娃又没有爪子,你骂人家?iā爪子喃? 3(场景:小孩大人跟前哭着说)人家?iā又没有爪子呢,你来就打人家?iā。 20、蝌蚪,广汉叫秧妈姑儿(姑儿念儿化音gur) 21、 擤鼻子的擤 鼻子,为四川方言,这里指鼻涕。擤鼻子的擤,广汉话主流发音同普通话,但是没有后鼻音,为:xin。 但是广汉话还有一个常见发音,hong(同哄人的哄),擤hong鼻子。 查各地方言发音,吴语区常见这个发音,见上图。广汉话擤hong这个发音,可能是下江官话对上江官话的影响。 22、四川方言有一种起劲叫“憨实有劲”,广汉话说“精实有劲”、“尊实有劲”。(尊,是这个音,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字) 23、 快当(dàng):很快,迅速 例句: 甲:你活路还没做完啊? 乙:快当了。 24、bong1 long1 gur3 广汉话拨浪鼓的儿化音。推测是拟声词。 25、油炸妹ㄦ 好吧,这个不算广汉特产,其实是油蚱蜢的儿化音。为了图个噱头,造了个油炸妹ㄦ。 26、哪踏兮、哪哩li1 哪儿、哪个地方。在四川方言有很多不同表述。 广汉话说成哪踏兮、哪哩li1。 27、包囫囵儿(bao1 fu2 ler,儿化音。四川方言成渝片hu发音fu) 四川方言另有“打瓜”的说法。或曰“打?dui3”,还有“一下ha4买了”、“包圆儿”等说法。 广汉长大的我,小时候包囫囵儿(bao1 fu2 ler)听的比较多。 28、打趸,广汉话可能来自湘方言“打?dui3” ? dui3 ◎整批、全部 长沙话有这个字,广汉有湘方言岛,应该是受到湖南移民影响带来的词汇。 另外“打?dui3”也可能是“打趸”,普通话有这个词,但发音不同。打趸,拼音dǎ dun,汉语词语,成批地买或卖;打总儿,归总。 29.动词“围” 四川话巴结常用“抟”【tuǎn】,指讨好、巴结,又指笼络、拉拢。含有贬义。 广汉话有“抟”的说法,但还有个中性词说法“围”。 把领导围好。讲的是凡事围绕领导转,尽量让领导满意。 把下属围好。讲的是和下面打成一片,取得下面认可。 30.“走人户”广汉口音 广汉口音zou3ren2fu1, “户”发阴平调。 31.打朽子(朽音,未查到正字) 大田插秧之前,事先用插秧绳牵直,靠着绳子用秧苗或麦秆按照一定间隔距离来标记,以便插秧后行列整齐,广汉话叫打朽子(音)。川东地区曰“打?”。?,拼音liè。 32.培厢厢 bei1 xiang1xiang1 广汉过去农村做菜畦,垒土的过程,叫培厢厢bei1 xiang1xiang1。 培土,字义可以理解。农村地区如何变音为bei1,暂未做考证。查词典,西南官话湖南永州地区读bei1。广汉的湖南移民大多来自宝庆府与永州,推测是湖南移民保留下来的发音。 厢厢,说实话是这个音,不确定是这个字。但是做的很整齐的菜畦,和正房旁边两旁整齐的厢房外观类似。也没查到其他合理的字,姑且认为是它。 33.割 “割gē”在四川方言和广汉方言的发音。 割在四川话念go2声,例如:割go2草。 广汉话除了念go2声,也念gê4声。 例句:1、指拇儿被刀割gê4了个口口。 2、这刀儿滴点儿都不快(锋利),绳子都割gê4不断。 34、ēr表示那儿 四川话“那儿”的儿化音正常为“lēr”,广汉话直接说“ēr”。 例句: 甲:小唐,你看到小王没有? 乙〈手一指〉:ēr 喃!有时会加个“哩”字:“ēr li”喃。 35、一些韵母广汉话介母失韵。 例如四川话“爆”字单用时,发音为biè。 广汉话介母失韵丢失后,读bê。例如:1四川人管放爆竹叫“爆bê火炮ㄦ”。2气球“爆bê”了。包括“铁”也是介母失韵读tê。 36、浮 浮,广汉话白读音páo,音同袍。 成都有土话“油爆爆”,广汉有土语“油浮浮páo páo”,指(说话或做事)夸大其词。 成都土话“油爆爆”不知来源,但广汉土话“油浮浮páo páo”从字面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油比重轻,肯定是浮在水面,比如一碗面看到“油浮浮páo páo”的,其实没多少油。所以引申为夸大其词。 然后,日常说东西浮在水面,或者东西自水下浮上来等,都念做páo。 浮:广汉话文读音fu,白读音páo。 浮浮鱼pao2pao1yu2(可加儿在最后,发er1)。 “浮浮鱼pao2pao1yu2”在广汉话里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啥真本事却喜欢炫耀的人,带有贬义。 37、广汉话说“很远”:辽州巴远 表示很远,四川话常说“八帽子远”,广汉话除了这个用法,还爱说“辽州巴远”。“辽州”为借音,暂时未考证到本字写法。 38、广汉话把没有说“不嘚”,合音读bê1 记住一定早念一声“bu dê1”,才是“没有”的意思。如果发音成“bu dê2”,就成了“不得”,表示“不会”的意思了。广汉话爱把“没有”说成“不嘚bu dê1”,也说合音bê1。 39、拐味了 拐味了,云贵川一般指“错了”,广汉话有湖南地区的词义法“糟糕了”。 歇后语:胡豆瓣生蛆~拐味了。拐味,即味道变了,引申为“糟糕了”。通常和“遭了”一起用表示强调,例如:“遭了,拐味了,……” 40、大冒 一度以为它是四川话比较通用的方言,网络查询一番,几乎没有这个词,但广汉话常用。 大冒:广汉话常用大冒表示冒失。近义词大意,言别人则用“晃”“大冒”并用。 如:1我大冒了一哈,电瓶车就被贼娃子偷了。2这娃儿晃\/大冒得很,这次考试都是会做的题,硬是做错了好几道。 第3章 四川人真的有点神!普通话的吧/吗等语气词一般都不说 四川方言也是官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但既然也是方言,四川方言就和普通话也有不少的区别。 今天聊一聊语气词方面,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 比如普通话使用频率极高的“吧/吗”等语气词,四川人一般都不说! 例如,昨天一个湖北朋友问我:“你们也说‘闹热’吗?” 这句话,用四川话表达,一般说:你们也说“闹热”啊?或/你们也说“闹热”嗦? 再比如普通话“好吃吗?”,用四川话表达,一般说:好不好吃嘛?或/好吃不嘛? 以上是“吗”字,再看“吧”字: 普通话“让他去吧!” ,用四川话表达,一般说:1让他去嘛!2让他去噻! 以上是四川人不说“吧/吗”的情形。今天我们就来说哈四川人常用的一些语气词。 一、噻 音“sê1”,有变音san1〔三〕,sa1〔撒〕, 表示肯定、祈使语气 。打字时,应拼作“sai”,才能拼出来。 相当于普通话的“啊” 。 例:1、像那个样子做肯定就错咯噻! (肯定语气) 2、 他那么不要脸,你就打他噻!(祈使语气) ? 二、喃 音“lān”,音同囡,相当于普通话的“呢”。读音拖长时表示还有下文,用在句尾而且读音很短表示问句。 例:1、你要是老实交代喃,今天就不打你了。” (读音拖长) 2、 你说你今天该不该挨打骂喃?” (用在句尾表示问句) ? 三、嗦 音“so”,音同川话“说”, 表示不满的情绪或表疑问。有变音“啥”sá,相当于普通话的“吗”。 例:1、你是瓜的嗦?! 2、你们也说“闹热”嗦? 四、嘎 音“gǎ” ,该是哈的合音,表示说话人期望对方回答或肯定,常单独使用 。相当于普通话的“是吧”。 例:如今的房子、医疗、教育成了老百姓头上的三座新的大山,嘎? 五、嘛 音“má”,音同麻,表示征求意见或请求,一般偏指现在。绵阳一带有变音“蛮mán”。 一、用在祈使句末,有劝诫、催促、请求等语气,相当于普通话的“啊”。 例:1、〈川东〉你不要说恁个多了嘛。=〈川西〉你不要紧说了嘛!=〈普通话〉你不要说个不停啊! 2、好生点儿嘛。 二、放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句中一般有疑问代词。语气比不用“嘛”要显得缓和一些,相当于普通话的“呢”,有时略有无可奈何的语气。例: 1、你要好多嘛? 2、一个人咋个把这个活路做得完嘛? “嘛”还可以用在一种特殊的反问句中,构成“v啥子嘛v”的格式,表示一种不耐烦的语气,具有强烈的否定意思。表述的意思是普通话的“不要v了…”。例如: 1、闹啥子嘛闹?看点书都不得清静。 2、坛子头米都没得了,吃啥子嘛吃? 三、用于陈述句末,有使语气缓和的作用,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吧”。例如: 1、你去就行了,我就不去了嘛。 2、遭个警告总比遭开除好嘛。 六、哈 音“hǎ” , 表示征求意见或请求。或表示嘱咐、提醒。 一般偏指将来。 例:1、改天我们去杜甫草堂耍哈。 2:今天要下雨哈!晓得了哈,不用你多说哈! 七、啊 音“á” , 表示肯定回答或表示疑问,“啊”表疑问相当于普通话的“吗”。另外 表肯定也有另外的表达方式“哆嘛/都嘛” 例:1、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人啊! 2、你们也说“闹热”啊? 八、咯 音“lo ”, 相当于普通话的“了”,表完成时。川西有变音“喽”,川东有变音咾(快点走咾)。 例:作业写完咯!走咯,耍切咯! 九、哦 音“o21”, 单用时,表示说话人明白、知道了。 例:哦,我明天就去找他。 用在句尾,表示确认。相当于普通话的“啊”。 例:是这门子的哦! 十、哇 音“wā”,表示一般疑问或祈使。相当于普通话的“吗”或“吧”。 例:1、这个就是英语角哇? 2、走了哇?(可以出发了吧?) 十一、哆 音“do”,用在祈使句末或某些陈述句末,表说话人希望做完某件事再来做其它事。 例:等一下嘛,等我把饭吃咯哆。 十二、嗯 音“én”,有变音“额é ”, 表答应、许诺。 例:嗯,说好的事一定不得吹。 十三、咹 音“ān” ,和“安ngān” 有区别,表示由于未听清楚或不相信而希望对方重复。 例:咹?你说你数学考了好多分喃?! 语气拖长,表示失望 。 例:咹~你才第10名啊?! 十四、吔 音“yè”,同夜。也拖长为yèê,一般用于表惊讶语气或奚落。有用“耶”代替使用的。 例:1、吔,你能干喃,水煮鱼做得这么巴适! 2、吔,你都晓得起床了啊?才12点都嘛,还没吃晌午呢。 复合语气词:啊吔1表惊叹。约略等于“啊呀”、“哎呀”。“啊吔!地上这么多蚯蚓,不要踩到了!2表惋惜。“啊吔!年级轻轻的,何必嘛!” 十五、切 音“qiě”,同“且”音,或发一声qiē。表示轻蔑或奚落。 例:切,一个月挣5千你觉得很多咯? 十六、嘚 音dê2,用于陈述句末,动词之后,等同于“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例:1、衣裳在洗衣机洗起嘚。 2、饭煮起嘚。 十七、哦呵(哦豁) 主要用于表示幸灾乐祸或惋惜,通常拖长其中一个字的发音:哦~呵,哦哬~。 例:1、哦~呵,钥匙搞掉了! 2 、哦呵~,手机屏幕烂了。 十八、嗬哟 有变音(呵哟、嚯哟、哦哟、火药)等。 这个词或本作“伙颐”。《史记···陈涉世家》:“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伙,吴楚发语惊大者之辞,亦见于今。” 古籍上明确记载楚人表示大惊的语气词,在今天的四川口语中常用。 现一般说“哦哟”、“嚯哟”等,过去爱说成类似“火药”的音。 记得过去有些爱怼人的,你一发出惊叹声“火药”,立马怼你:火药莫得炸药凶! 第4章 四川方言:不加豆瓣的辣椒酱,叫dongdong酱 【第一节】挏挏酱 四川人把物品名称分的很细,比如炒脆的干胡豆叫“?胡豆”,炒脆又用泡菜水加其他调料腌制的胡豆叫“激胡豆”。 家庭自制的酱也是如此,有麦子酱,豆瓣酱等。不加豆瓣的辣椒酱,广汉方言叫“dongdong酱”。这是正好家里没有胡豆了,过去条件差,没有多余钱买胡豆,不得已的结果。 这个“dong”字咋写? 《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志·方言志》等,都没找出本字,用“动”字标注为阳平音代替的。 个人认为是“挏”字。 现代汉语中,“挏”字词义如下: 1.摇动。2.古同“恫”,恐惧。3.方言,自上掷下。 个人认为,四川方言的“挏”字,是把词义“摇动”与“自上掷下”融合了,即“把人或物自上掷下并摇动或摆动”,多指掷入液体中。另外四川方言中,“挏”读音为阳平音dong。 这就符合《四川方言词典》的解释和例句了。 1将物放入液体中略动一下即行取出:拿棒棒挏一下。 2将衣物在水中稍加清洗:衣服领子都没洗干净,你是不是只在水头挏了一下啊?|把帚帕在水头挏一下。 上面《四川方言词典》的例子,只有物。笔者再分别以物和人举例如下: 1、你把菜在水头挏一下,就算洗了?(物) 2、你一天就晓得河边耍水,看我把你挏倒水里沕几哈!(人) 沕,隐没。四川方言有栽沕子,即是潜水的意思。 至于“挏挏酱”名字来源,根据《方志四川》发表的文章“挏挏酱里的学生时代”(作者:尹昌平)的介绍,大概来源于从坛子里舀取辣椒酱的动作,原文引用如下: 说起挏挏酱,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拿捏词汇、选词用语之形象生动的本事。从家里舀酱装瓶只有简单的几个动作:将勺子伸进大坛子里挏一下,装满了舀起来,倒进大瓶子里;然后又挏下去,再舀起来,如此三番五次,简单至极,直至装满一瓶…… 尹昌平同志的文章,用舀取辣椒酱的动作“挏”,解释了“挏挏酱”名称的来历。 但我又有了一点疑惑,就是我记得:加了豆瓣的辣椒酱就叫豆瓣酱,不加豆瓣的辣椒酱就称之为“挏挏酱”,是我记错了吗? 【第二节】岷江话“娘西”、“娘沟ㄦ”的“娘”,应该是“哪样” na yang的合音。 岷江话的岷江中上游地区的乐山、夹江、邛崃、大邑等区县,存在特色方言“娘西”、“娘沟儿”等。 根据笔者这两年对方言的研究学习,岷江话“娘西”、“娘沟儿”的“娘”,其实应该是个合音词。 啥子是合音词?就是部分双音节词汇或多音节词汇,在口语中因为语速的原因,听起来变成了一个音节。 个别合音词,汉字另外造了字来表达,比如:不要→嫑,不用→甭。 但多数合音词没有单独造字,比如成都平原的西南官话成渝片,把“今天”说成“尖”,把“该是哈”说成“嘎”等,其实都没有本字。 岷江话“娘西”、“娘沟ㄦ”的“娘”,意为“什么,啥子”,其实应该就是“哪样” na yang的合音。 如果接触同样为西南官话的昆明话,表达“什么,啥子”,昆明话就是一板一眼的说“哪样”! 第5章 四川人一般不说普通话的扔,那平时如何表达扔?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分支,它与法定官话(当代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今天说的话题,就是在词汇的表达方式上,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的其中一个例子。 扔东西,四川人一般不说普通话的“扔”。当然,受推普工作的影响,有不少年轻人也在说“扔”了,略过。本文只谈谈四川方言表达“扔”的几种常用表达方式: 耳→撂→丢→甩 一、耳(耳哒) 川北广元、绵阳等地以及南充部分地区,通常用“耳”。例如:耳东西、耳杆烟过来、耳开、耳在桌子上等。 其实这个字的本字还是“扔”字,属于是“扔”字的白读音。晋语中就有都有这个方言发音。 湖广填四川时期,南方的湖广等地从东面沿长江进入四川,也有部分北方人从蜀道进入川北地区,估计“扔”的方言音“耳”就是那时候从晋语地区传入四川的。 这个音下面,也有一些地方说“耳哒”: 例如巴中、汶川、阆中等地说“这瓶酸奶已经过期两周了,早就该耳哒了”。 二、撂 撂,普通话音liào,四川方言发音同。 普通话词义:1.放下;搁下。2.扔下;抛弃。3.摔(倒);弄(倒)。四川话这三个词义都常用。 例:1、他把衣服随手撂到椅子上。(搁下,略微有扔的含义,不是认真的放下) 2、把垃圾?去撂了。(扔,抛弃) 3、不到三个回合,小明就被撂倒了。(弄倒) 三、丢 丢,普通话音diu,四川方言发音同。 普通话词义:1.遗落;遗失。2.扔;抛弃。3.放下;搁置。 四川方言中,词义“遗落;遗失”一般用“掉”,如:手机掉了。2/3词义常用。 例:1、他把衣服随手丢到板凳上。(扔,放置) 2、把垃圾?去丢了。(扔,抛弃) 四、甩 甩,普通话音shuǎi,四川方言发音suǎi,平舌音。 普通话词义1.摆动。2.扔掉。3.抛开;摆脱。这三个词义四川方言都常用。 例:1、这凳子活摇活甩的。(摆动) 2、把垃圾?去甩了。(扔,抛弃) 3、他三不两下甩开纠缠,快步离开了。(摆脱) “扔,抛弃”,四川方言还有一种说法,发liu音,音同“溜”字。个人认为可能是“丢”字或“撂”字的音变,而不是本身有一个发liu音的表示这个词义的汉字。 本章结语: 方言,是一本地域民俗故事书。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四川方言,就是巴蜀儿女自己才能深刻领会内涵的文化。一句“巴适得板”不足为外人道也。 方言,是一种文化传承。过度的推普,让很多方言有了消失的危险。作为一个方言爱好者,就是力所能及的为传播四川方言做一些小小的宣传工作,希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加入。如果你不会写,点赞、转发也是在做出贡献。 第6章 表示互相观望、等待的xin字,是咋写的? 目前研究四川方言的一些着作,如《四川方言词典》,暂时未考证出这个字的本字,只是用“□”代替本字,并给出了词义解释:xin4(动词)互相观望、等待:“这件事又~起了”。 “□xin”(音信)字本字推敲 个人推敲:表示互相观望、等待的“xin”字,本字为“炘”。 炘,普通话拼音xin,基本字义:热气盛。 《康熙字典》“炘”字记载: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斤切,音欣。《玉篇》本作焮。详焮字注。 又《扬雄·甘泉赋》乗景炎之炘炘。《注》师古曰:光盛貌。 又《集韵》《类篇》许谨切,音?。《博雅》爇也。 《集韵》中,“炘”字发音就是去声了。 四川方言中,“炘”字的发音也是去声xin。 “炘”,在四川话中主要有三个意思, 一是指火气炙人,烤; 二是用微火慢慢加热物体; 三是指映照,映衬。 王念孙疏证:“炘者,《玉篇》:‘与焮同,炙也。又热也。’” “炘”字方言词义例句: 1、篝火烧的正旺,靠近了都好炘人了。(指火气炙人) 2、(过去烧柴火灶)干饭煮的差不多了,再用小火慢慢炘,炘点ㄦ锅巴来吃。(用微火慢慢加热物体) 3、院坝头的火燃得越来越凶,炘红了半边天。(指映照,映衬) 表示互相观望、等待的“xin”字,词义应该由“炘”字的“用微火慢慢加热物体”这一词义引申而来。 用微火加热,说明不赶时间。某件事“□xin”起了,同样说明事情不急迫,当事人才有时间慢慢耗,和不赶时间用微火慢慢加热食物,在时间的急迫性方面完全类似。故“炘”字引申出互相观望、等待的词义。 此为笔者一家之言,仅作为方言爱好者之间交流探讨。因笔者非语言学专业,专业功底还是不够的。 【川话连连看】 “炘xin”(音信)这个字,四川方言口语中同另外一个生僻字“□tèn”的意思非常相近。 “□tèn”字在《四川方言词典》同样用“□”表示的,个人考证本字是“等”字,四川话口语发生音变,成了送气音,例如“等几天就该收麦子了”,这句话我地广汉话“等”字发音děng\/tèn都存在。 故下文行文用“等tèn”字。 “等tèn”字有两个意思。 一、表示互相观望、等待。 后面接“起”,表示僵持了,就没有后续动作了。 这个意思和“炘xin”字完全一样,例如:“这件事又等tèn起了”。 二、表示互相观望,采取同样的行动。 后面接“倒”,“等tèn倒+动词”是连动式,观望后采取行动。 例如:“等tèn倒闹,不扯票”。 “等tèn”这两个不同的意思,和它后面的助词有关系。 “炘xin”字后面则没有接“倒”的用法,只有接“起”的用法,“炘xin起”和“等tèn起”词义是完全一样的。 第7章 zǎ裤子与食物长布 【第一节】把衬衣“zǎ”到裤子里头,这个zǎ不是“扎”字,那是哪个字? 目前,通常说衣服塞进下装,多用“扎”字,其实“扎”没有这个词义的。 查汉字“扎”,有个有点沾边的义项:钻进、插入。如“一头扎进水里”。但是这个义项,包含了距离的变动,类似于“钻”。 “扎”字还有个略微沾边的义项,就是捆。衣服塞进下装,相当于下装把上衣捆起来,实际还是比较牵强。 《四川方言词源》,介绍了“扱”字。 “扱”《四川方言词源》发音为zá\/zǎo。词义:敛衣,收束。 《四川方言词典》中也收录了“扱”字,但注音为“zǎo”(音同早)。 这个词义,笔者接触的广汉方言发音,又都是“zǎ”音,发音同鲊海椒的“鲊”。和目前这些方言着作发音有出入。 不管咋样,从词义上看,本字是“扱”字没错。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扱”字。 扱 [广 韵]:楚洽切,入31洽,cha,咸开二入咸初。[平水韵]:入声十七洽。[国 语]:xi,chā。[粤 语]:kap1。[闽南语]:khioh4,lioh4 扱在古文献有敛衣; 收束的义项。 《尔雅·释器》:“扱衽谓之襭。”郭璞注:“扱衣上衽于带。” 《说文·手部》:“扱,收也。” 《礼记·问丧》:“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 扱衽,拼音是xi rèn,汉语词语,意思是插衣襟于带。 宋代陈澔 《礼记集说》:“扱衽,以深衣前衽扱之於带也。盖亲初死时,孝子以号踊履践为妨,故扱之也。” 翻译过来就是:扱衽,就是把长袍的前襟插在腰带。大概亲人刚死,孝子们在灵前哭嚎跪拜时,长长的衣襟是个妨碍,因此把它扱起来。 《文选·李康 〈运命论〉》: “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李善注引 《尔雅》: “扱衽曰撷。” “扱衽”即把衣襟捆扎在腰上。 明·李实《蜀语》: “敛衣曰扱○扱音札。”札音zá。这应该是《四川方言词源》zá音的出处。 李实为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他的记载是比较权威的。所以“上衣扎进裤子”的“扎”,当为“扱”字无误。 上面的zǎo音,暂时未查到出处,可能是四川一些地区zá音发生语流音变后的方言音。 我地广汉方言发音zǎ,同样应该是zá音发生了语流音变。 【第二节】?馒头长“布”了,“布”的本字咋写的?原来是“醭”字 小时候,通常是夏天,因为温度高,四川盆地湿度也大,过去条件所限农村也没有好的存储条件,一些食物比如馒头就会长出白色的长毛。这时候大人就会告诉小孩:“馒头长布[音]了,吃不得了哈!” 笔者家乡在川西坝子北部地区,过去听到的发音就是[布]音。 过去识字的人少,有这个说法的时候,没几个会写。如今储存条件好了,年轻人识字率虽然高了,食物很少长“布”了,所以会写这个字的也不多,所以其实这个字还是算一个生僻字。 这个“布”字的本字就是“醭”字。 醭,普通话拼音(bu),本义指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四川方言发音(bu),同布音。词义扩展为酒、醋及他物因腐败或受潮后表面所生的白霉。 《康熙字典》记载 《广韵》《集韵》普木切《正韵》普卜切,音攴。《广韵》醋生白醭。《集韵》酒上白。 又《五音集韵》博木切,音卜。义同。 综上:“馒头长布了”,“布”字的本字,就是“醭”字。 第8章 表示打人的ko\/ko到身上,本字咋写的? 四川方言个常用词汇“ko\/ko到身上”,表示打人的意思,过去一直以为是“搁”字。 因为“搁”(普通话音gē)在四川方言发音恰好也是“ko\/ko”,有个流传较广的词汇就叫“搁得平”(词义:搞得定;摆得平)。 搁字的本义:指放,放置。过去以为是把“拳头、巴掌或打人之物放到身上”引申为打人,最近查询原来另有其字,这个字应该是“敤”字。 敤,普通话音kě。 四川话没有单韵母e,普通话单韵母e正常情况在四川话发音:与gkh相拼变音为o,与gkh之外的声母相拼变音为ê。前述“搁”字四川话发音“ko\/ko”也是这个规则,另外“搁”字声母同时语流音变从不送气音g变为k了。 自然地,敤“kě”在四川话发音“ko\/ko”是正常语流音变。 敤的字义:形声。字从果从攴,果亦声。“果”指瓜果、果实。“攴”指“敲击”、“击打”。“果”与“攴”联合起来表示“敲击树枝以使果实落地”。本义:敲击树木以收获果实。引申义:击打。 古文献中,“敤”字平声、去声都有记载。 《康熙字典》: 敤:《广韵》《集韵》苦果切,音颗。《说文》硏治也。《博雅》击也。 又《广韵》《集韵》苦卧切,音课。义同。 从字形来分析,“敤”的形旁是“攴”,此字音“扑”,下半是手,上半表示打击时所需要执持的工具,所以,带“攴”的字都与打击或动手有关系。 如今,北方很多地区同样还在用这个字,但用法与四川话有所不同。如“用棍子敤你几下”(中原官话);“鞋上有泥,敤打敤打几下吧”(冀鲁官话)等。 四川方言中,有印象的常见用法,就只有“给某人敤到身上”这一个用法,但这个用法使用频率却又非常高,而且可以针对任何人称,例如: 1、未必然你敢给我敤到身上? 2、死娃娃不听话,看我给你敤到身上。 3、他不听话就给他敤到身上! 有方言爱好者认为(以下引用部分内容):【其实它就是“敲”字,在方言中还在读 k 声母,这是保留了古音。韵母 iao 变 o,这是因为介音 i 丢失后,剩下韵母 ao ,然后元音发生高化,a 韵丢了,剩下 o 韵,即 iao→ao →o。这是一条语音发展规律,很多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演变,比如“高”,在很多方言里就读go,高敲,本是同音字。所以,不要找一些生僻字来写方言,方言里大部分字都是古汉语里的通用字、常用字,只不过它们顽固地保留了古音,或者语音发生了有规律的演变,现代人无法识别它们而已。明白了语音的演变规律,才能正确找到本字。】 个人认为他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只能解释阴平调的ko,而去声的ko,用“敲”字无法解释。 【敲】字古音: 《广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都是阴平调,没有去声调。 所以,笔者还是认为“敤”字才是四川方言对应的本字。 第9章 篾在四川话中除了说mié,为啥又说mi? 【第一节】“篾”为啥四川话有mié和mi两个发音 篾,普通话读作篾(miè),本义指薄竹片,也指苇子秆或高粱秆等劈下的条状皮。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所有mie音的汉字皆是古入声字,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归入阳平音,所以“篾”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为mié,也有部分地区介音i脱落,发音为mê2(音同四川话“默”)。 有点年纪的四川人,很多应该晓得,“篾”另外还有个发音为mi(音同“迷”),这个发音又是咋来的呢? 它不是由于“篾”是多音字的原因带来的发音,而是过去另外还有一个字,也是“篾”的意思,这个字就是“?”字。 ?:【集韵】民卑切,音弥。竹篾也。 北方方言多用此字,如“黍杆mi儿”,“竹mi儿”、”玉米杆mi儿“,这个指秸秆剥去皮后里面的那个杆子的外层,可以用来编造器具。“mi”字就是”?“字,来源于唐宋的用法。 南方地区因为竹多,少用黍杆、玉米杆、苇杆等,说起“?条”、“?片”基本等同于“竹篾条”“竹篾片”了。 “?”和“篾”意思相同,两个字应该也共用了不短的时间,所以过去说起“竹篾”可能竹mié、竹mi都在说。 由于“?”字更为生僻,过去识字率也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四川民间方言中,“?”逐步悄然消失了。“弥”都简化为“弥”字了,“?”的简化字【??弥】很多输入法都还显示不出来,就是一个证据。 但是“?”字的发音mi,却悄然转移给了“篾”字,让很多四川人以为,“篾”有mié、mi两个发音。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四川方言各片区的相互影响,一个典型就是岷江话中,很多ie韵的字会变为i韵,如:姐jiě→ji,爷yě→yi。所以也不能排除【篾mié→mi】是岷江话影响的结果。 以上仅为笔者推论,因笔者非汉语言专业,如有谬误还望海涵。码这些文字的目的本就是为了交流探讨,以便为四川方言的传承做点小事情。 【第二节】四川话中几个表示食品、蔬菜焯水的方言动词 泹(音dǎn,同胆):蔬菜在开水里面稍微煮一下。比如菠菜凉拌时,在开水里面泹一下,既可以去除草酸,又可以去除生味。 汆(音cuān,同川):四川话里,汆比泹的时间更短,通常是叶菜在开水里过一下就行了。比如四川人爱死了的豌豆颠儿,速度必须要快,不然煮老了就不爽口了。 撩(liáo,这个字不确定是哪个,发\"聊\"字的音):广汉在用,程度在泹之上,多用于肉类。例如:过去农历初一、十五日,农村习惯撩个刀头敬祖。 以上泹、汆、撩,大体就是普通话的焯(音超),但我基本没听过四川人说焯。 以上解说基于川西坝子四川话,如有其他说法,欢迎留言补充。 第10章 四川方言詈语词汇鸡ㄦ和球的本字,你会写吗? 【第一节】“鸡ㄦ”和“球”的本字 四川方言詈语词汇“鸡ㄦ”的“鸡”和“球”的本字,都与?字有关。 《汉语大字典》关于?字的解释: ?说文·尸部 《说文》:“?,尻也。从尸,旨声。” (一) qi《广韵》诘利切,去至溪。脂部。 1臀部。《说文·尸部》:“?,尻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广雅·释亲》:‘?,臀也。’” 2身体斜坐。《广韵·至韵》:“?,身欹坐。” (二) ji《新方言》音稽,平声。 男性外生殖器。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説文》:‘?,尻也,诘利切。’今人移以言阴器,天津谓之?,其余多云?把。把者,言有柄可持也,若云尾云尾把。?读平声如稽。” 黄侃《蕲春语》:“?,今人通谓前阴曰?巴,吾乡谓赤子正阴曰?儿,正作?字。蜀人曰[?],亦尻音转也。”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着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 在《汉语大字典》可以看到,?ji儿,即如今四川方言詈语“鸡ㄦ”的同音字。四川话把男性生殖器说成“鸡ㄦ”,属于借音。 《说文》:“?,尻也。从尸,旨声。”蜀人曰[?尸求],亦尻音转也。”这两句讲的是因为?就是指尻,在蜀地“尻”发生音转,又有了[?]字,这个字就是四川方言詈语“球”字。 综上,四川方言詈语“鸡ㄦ”的“鸡”,本字为“?”,四川方言詈语“球”,本字为[?]。 【第二节】四川方言“挼”字词义最全面的解释 挼,《汉语大词典》记载有4个读音:ruo、sui、luo、ruá。 《康熙字典》的记载 《唐韵》《集韵》奴禾切。同捼。《礼·曲礼》共饭不泽手。《注》泽谓挼莎也。《晋书·刘毅传》东府聚摴蒲大掷,刘裕挼五木,久之卽成卢焉。 又《六书故》按揉也。 又《唐韵》索回切《集韵》《韵会》《正韵》苏回切,音毸。击也。 又手摩也。 又《集韵》《韵会》奴回切,音。义同。亦作捼。 又《唐韵》《集韵》儒谁切,音蕤。与捼同。 又《集韵》翾规切,音堕。《仪礼·特牲馈食礼》祝命挼祭。《注》祭神食也。士虞礼曰:祝命佐食堕祭。周礼曰:旣祭则藏其堕。堕与挼读同。 又宣锥切,音虽。 又思累切,音髓。义同。 又卢卧切,螺去声。理也。与摞同。 又奴卧切,音穤。推也。馀详捼字注。 “挼”在四川方言的读音与词义 挼在四川方言中常见只有一个读音:ruá 常见四川方言字义: 一、动词,基本词义为揉搓。 如:1挼面、挼泥巴。2洗衬衣的时候,易脏的衣领和袖口多用手挼几遍。 动词:引申为学习中反复练习。知识点熟练掌握了,就叫“挼熟”了、“挼透”了。 笔者在90年代初上高中时,英语老师的口头禅就是让大家多“挼”,反复“挼”。“把它挼熟,把它挼透(彻)”,然后就是大量的练习试卷发下来了,哈哈。 动词,引申为说话、写文章时对材料的整理。见上图,截图自《四川方言词典》。 例如:笔者结合古代文献记载、现有方言类出版物,以及日常实际“挼”字的使用场景,把它们挼拢来,就是一篇方言类文章。 二、形容词,形容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 例如: 1、你咋这么挼喃,滴点ㄦ精神都莫得,昨晚偷牛去了?! 2、老李大病初愈,看上去都还挼得很。 三、形容词,形容某人比较软弱、或者某些方面水平能力不行。 例如: 1、看小明平时那唯唯诺诺的性格,给人感觉他就比较挼,容易被别人欺负。(软弱) 2、这个师傅的技术水平可能有点挼,空调出了问题,他忙活了半天还没查到故障原因。(技术水平不足) 四、形容词,(纸或布)皱。 例句:这张纸挼了。 以上,第二和第四个词义,现四川方言也常使用“瓤”ráng字,但使用语境略有不同。 表达软弱无力,“挼”多针对别人,略微带贬义;“瓤”多用于第一人称,自己阐述个人的身体状况。 表达(纸或布)皱,“瓤”字还隐含有“薄而软,不结实”的意思。 第11章 四川话陕西话把屁股叫做沟子,不是因为屁股中间有条沟 四川话陕西话把屁股叫做沟子,不是屁股中间有条沟,而是古汉语读音遗存。 屁股的叫法有腚、后窍等多种称呼,其实各地方言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比如福建人叫“骹川”、江淮地区叫“坐臀”、广东地区“啰柚”、山西地区叫“叾”等。 四川方言,包括陕西方言,则有把屁股称作“沟子”的说法。 这个说法,不是因为民间小道消息传播的屁股中间有条沟,而是因为四川话陕西话中“屁股”的称谓保留了古汉语的称呼和发音。 古汉语中,记录屁股(即臀部)的汉字是“尻”字。 尻: 《广韵》《集韵》《韵会》丘刀切,考平声。【这是今“尻”发音kāo的由来】 《说文解字》?月隼也,从尸,九声。“?月隼”字,是“臀”tun的异体字,后演化为“脽”(shui,臀部)字。故也有“【说文】脽也”的记载。 段玉裁注:“尻,今俗云沟子是也”。 《说文》记录的“尻”字,发音“九声”。“九”的声韵:《唐韵》《正韵》:举有切;《集韵》《韵会》:己有切,从音久。古汉语没有j声母的,j声母来源于g声母(另有部分来源z与细音i相拼)。“九”在粤语如今仍发音“gou”。【这是“尻”的方言音gou的由来】 所以,“尻”在四川方言和陕西方言发音gou,其实就是发的古汉语其中一个音。说“屁股”为“沟子”,当为“尻gou子”之误也,属于借音,而不是屁股中间有条沟。 脸长(脸皮厚),部分地区四川方言又称为“尻(沟)子脸”,喻脸像屁股那么大,贬义。 睡懒觉的人,太阳从窗户晒进来,晒到屁股了,四川俗话爱说“太阳晒沟子了”。 方言俗语:青沟子娃娃,指大人戏谑称小孩还没长大。 青沟子的来历。 婴儿在妈妈肚子里越长越大,所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他们娇嫩的皮肤,特别是屁股受到了宫腔的挤压,会造成淤青。 而另一方面,宝宝还未出生时,他和妈妈被脐带连接着,黑色素不会堆积。 但出生后,脐带被剪断,黑色素开始堆积,所以,屁股上出现了青斑。这就是所谓的“青沟子”。 一般在宝宝长到一两岁的时候,青屁股就会变成白屁股,当然,也有的孩子的青屁股直到七八岁才消失。 屁股在四川方言的其他称谓: 过去泛指无靠背的坐具为“墩儿”,甚至有时候泛指一切坐具为“墩儿”。这个“墩”就是宋代中国人告别跪坐,最早受欢迎的一批坐具。“墩”儿化为“墩儿”,在明朝已经有了。 《宋史》《续资治通鉴》:左右欲设墩,谓顾曰:“有旨复平章事。” 《金瓶梅》:那潘金莲放着椅儿不坐,只坐豆青磁凉墩儿。 屁股,是人体用来坐的部位。于是“坐墩儿”(音zo dēr)在四川方言中又演化出屁股的词义。“坐墩儿肉”在四川方言中,则指猪臀肉。 屁股与“墩”扯上了关系,经过演变,“尻子(沟子)”在四川方言又有了“尻(沟)墩子”的说法。 川东、川南部分地区则又把“屁股”称为“箩兜”,如何演变而来,尚未有比较权威的解释。 成都话一度有种说法把屁股称“底盘”(属于小汽车底盘词义的引申),未能广泛传播。李伯清老师的散打评书有说个这个龙门阵。 第12章 擤字怎么念?它不念bi,四川话中,它有两个发音 擤鼻涕,四川方言有两个音:醒鼻子、哄鼻子。 鼻子,四川方言里除了指人体器官鼻子外,也指鼻涕。“醒”和“哄”则是“擤”字在四川话的两个发音。 擤,普通话读作擤(xing),本意是指按住鼻孔出气,借以排出鼻腔内的粘液。 四川方言为啥又有“醒xin”和“哄hong”两个发音呢?还得从“擤”字的古汉语发音去找来源。 “擤”在《康熙字典》的记录: 【卯集中】【手字部】《篇海》呼梗切,亨上声。手捻鼻脓曰擤。 这是说:“擤”过去的发音是“呼”的声母(即h)和“梗”的韵母(即eng)相拼,即“亨”(heng),声调为上声,即【hěng】,这是“擤”字在古汉语的发音。 喜欢琢磨方言的很多朋友应该知道:古汉语没有jqx声母,jqx声母由部分gkh声母字的颚化而来(另有部分来源zcs与细音i相拼,尖团合流而来)。 擤(hěng)颚化后成了xiěng,ieng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简写为ing,于是“擤”就有了xing的如今普通话标准音。 四川方言没有后鼻音,于是“擤”在四川方言有了【xin】这个最常见的发音。 那么“擤”在四川方言中的“hong(音同哄)”又从何而来? 方言之所以叫方言,是有些字的发音并没有遵从普通话的演变。由于过去普通人读书识字的机会很少,字的发音都是日常老百姓口口相传,不少字的发音都是保留古汉语发音,并遵从方言自身的演变规律。 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字在南方方言中,一些未颚化的字音,口语说起来更加上口,所以保留了颚化之前的发音,并通过口口相传延续了下来。 四川方言中,保留未颚化的常见字也是很多的:(下面例字第一个为未颚化的四川话发音,第二个为普通话发音) 鞋hai→xie 苋〈菜〉、咸han→xian 蟹hai(盘海)→xie 杏hen→xing 解、街gai→jie 家ga→jia 窖、校gao→jiao 敲:kao→qiao 掐、卡:ka→qia 嵌:kan→qian 等等,都是这样。 明·李实《蜀语》载:捻鼻涕曰擤○擤,亨上声读如狠。李实为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说明当时“擤”的四川方言发音尚未颚化,也没有后鼻音,念擤(hěn)。 时至今日,擤字未颚化的古汉语音(hěng),在南方很多方言,还保留了下来,例如江阴话。另外有些地方方言像四川话一样,也没有后鼻音,发音擤(hěn),例如上海话、苏州话。 时至今日,部分地区的方言,擤(hěng)的韵母eng则演化为ong,例如部分四川方言(如广汉话)、部分吴语(如靖江话)和江淮官话(如盐城东台)等,擤发音(hong)。 因此,在四川部分地区,“擤”除了“xin”的发音,也有“hong”的发音,擤鼻涕也就有了“哄hong鼻子”的说法。 例如广汉方言,既说擤(xin醒)鼻子,又说擤(hong哄)鼻子。 第13章 四川方言版:李白的一生 李白的一辈子,是耍耍打打、到处旅游的一生。 李白写的诗,在我们国家可说是:“随便哪个都晓得”。 他跟杜甫两个,合拢一堆称“李杜”。晓得李白的人,都晓得李白为人大方,最爱的就是交朋友,还喜欢和朋友们有事没事就“晕二两酒”。 有点好耍的是,李白的诗,大多都是喝麻了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各个踏踏写的。 我们看李白的一辈子就看得到:李白的一生,不是在耍,就是在耍的路上。可以弄凯子说,李白的一辈子,嘿像明朝那个徐霞客。 一辈子都在耍,他还不是得穷耍,哪来的钱喃? 先给大家算哈账,李白第一次出川就曾在一年内花了30余万钱。有人算过,折合现在的毛爷爷超过158万。 让我们把眼睛鼓成二筒的是:这158万毛爷爷不是他各人花了的,主要用来帮扶那些落魄文人了; 有古文佐证的哦: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 随随便便花个百八十万接济那些落魄且又认求不岛的人,李白有钱任性。 我们就奇了怪了,李白的钱哪来的喃? 首先,他娃娃投了个好胎! 李白这哥们,运气那是不摆了,祖上是名门望族。据他各人说,他是东晋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九世孙。 李暠这个人可不得了,他的仙人板板又是飞将军李广,他的八世孙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这样说来,李白跟李世民都是远房兄弟。 祖上曾经富过,现在也是富豪家庭。 据他各人说的,他的仙人板板些隋末唐初就在西域一带做生意,到了他老汉儿这代已经攒下亿万家产,花不完,简直花不完。 当时,李白的大哥跟他三弟娃儿已经子承父业,继续做生意。唯独李白,不愿意继承万贯家产,每天就想到起当一个管仲那样范ㄦ的宰相。可能是老爷子拗不过他,答应他出去闯,还给了他30万钱作为路费。 李白肚子头有墨水,但由于商人身份参加不成科举,莫得办法,他就想依靠才气名望入朝当官。所以喃李白开始跟社会名人打堆堆,想得到他们推荐进入朝廷当官。 只不过喃天不遂人愿啊,鼓了一包子劲,始终得不到当官的机会,然后钱也快花完刮了。再勒样子下去,就只有回去回家继承亿万家产了,勒时候,一个新的希望出现了。 其次,会接婆娘。 常说人改变命运的几次机会,第一种是会投胎,第二次是会学,让自己能力出众。第三次就是靠结婚,女的嫁豪门,瞬间乌鸦变凤凰,男人迎娶白富美,马上走向人生巅峰。 李白在第一次财务危机的时候,经兄弟伙孟浩然介绍接了个好婆娘: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娃子。许氏的陪奁那是多的不得了,李白一哈就把财务危机化解了。 有了钱过后,李白就没有花天酒地了。不对,没“花天”,“酒地”是有的。李白把这些钱都拿来到处耍,还有就是跟权贵打堆堆,再加上他一肚子的墨水,慢慢地进入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朋友圈。 公元742年,已经42岁的李白得到了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李隆基也看到了李白的诗文,瞬间化身小粉丝,邀请李白入宫当官。 此时的李白那是高兴得要上天了,心想当朝皇帝李隆基都是我的小粉丝了,出人头地、指点江山、流芳百世那是指日可待啊。但李隆基太崇拜李白的诗文了,恨不得天天看到李白的诗文, 让李白去了翰林院,每天除了写诗词歌赋,就是陪伴自己郊游狩猎。 理想和现实就是这样不如人意,李白那颗激情澎湃的心瞬间凉了好多,他借酒浇愁,兴头上就有了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故事。于是高力士不断在李隆基面前打李白的小报告,李隆基因此逐渐疏远了李白。 不得已,李白退出了长安朝堂。但李隆基作为粉丝,还是赏给了李白大量的金银珠宝。 他继续旅游生涯,继续到处耍。 公元745年,45岁的李白时到了山东,和当地的一富家女子结婚(他原配已经过世多年,第二个婆娘也因性格不合掰掰了),还在当地置了嘿多房产、田产。然后喃,李白负责继续耍,山东女子在家打理财产。 过了几年,山东娶的婆娘也死了。这时候李白又认识了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宗氏那也是相当有钱啊,曾经李白酒醉梁园,在梁园墙壁上写下了着名的《梁园吟》,还顺带在墙角撒了一泡尿。结果梁园的人看到之后要擦了诗,宗氏直接花千金把这块墙壁买下了。夸张哇? 然后李白和宗氏情投意合,又结了婚。 娶了宗氏后,李白的财富又瞬间拉升了一个档次。当然,宗氏不光有钱,而且还是一个大家闺秀,才貌双全,最关键的是宗氏和李白有着共同的信仰、爱好:都想飞升成仙。 到了老年,成了老汉儿家,李白遇到了安史之乱,还在叛军搞过几天兼职。结果安史之乱平定后将李白发配到了夜郎(贵州一带)。两年之后,朝廷大赦天下;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激动不已,顺着长江去往江夏,途经三峡,写下了那首着名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晚年,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又耍了好几个踏踏,洞庭划船、赏月喝酒,宣城游览、写诗抒怀。 到最终生活确实过不下去了,他就到了金陵投奔隔房老辈子,一年后因病不起,见他的仙人板板去了。 第14章 腌臜不读yān zàn,该怎么读?它就是部分川渝人说的挖抓 “挖抓”,主流四川话没有这个词,主要是岷江话在使用,即成都西边的都江堰、邛崃、崇州、大邑,乐山部分地区、川南宜宾、泸州地区以及重庆的江津、綦江,贵州遵义市、贵阳市部分地区有这个说法。 《四川方言词典》收录了“挖抓”词条,挖抓:龌龊;不干净。 《重庆方言志》中也收录了这个词条【挖抓】:肮脏。 川渝地区发音都是wā zuā,意思基本一致。 但是“挖抓”不是表示川渝人表示肮脏的wā zuā的本字,属于是借音字。 川渝人说的“挖抓”,本字是【腌臜】。 四川大学蒋宗福教授所着《四川方言词源》一书,明确将【腌臜】注音为wā zuā。 腌臜 ∶肮脏。 例:1、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 “不洁曰腌臜。” 2、《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驮着他,腌臜臭水淋将下来,污了衣服,没人与我浆洗。” 【腌臜】这个词除了“肮脏”,还有其他意思,例如《四川方言词典》注释的龌龊等。 例如《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李逵听了这句话,跳将起来道:“这样腌臜歪货!”。这里的“腌臜”就是指人龌龊。 “腌臜”该怎么读? 日常口语中,就像我们把“鞋子”说成“孩子”、“苋菜”说成“汗菜”一样,把腌臜说成挖抓wā zuā,是无所谓的。 但是了解一下它的正确读音与写法,还是有必要的。如果遇到需要书面表达的情况,或者孩子上学学到了这个词,都能加深理解,就不容易出错了。 腌臜普通话正确读音:ā zā 同音字:阿 匝 “腌臜”这个词中,“腌”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ān,就是腌制肉的意思。 另一个就是ā,用于方言,见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等。但是晋语、湘语普遍发ngā音,因为普通话没有ng声母,所以汉语词典没有记录。川渝地区发wā音也暂时未查到相关记载。 “臜”只有一个读音,就是zā,即不是【赞zàn】也不是【攒zǎn】。方言音有zan[湘语]和zua[西南官话]等。 “腌臜”作为一个完整的方言词汇,书面语只能读成“ā zā”,第六版汉语词典上也这么规定的。其他一些方言音,则只作为方言音,未被纳入汉字字典。 鄂西网友noah留言: 由今天的帖子想到鄂西的一些明显与普通话有差异的常用说法:抓握→kae,去→ki,赶→撵lian,凶狠→恶wo燥,拉拽→den,举→zhou,扛o,转→chae,搓揉→rua,收拢→ha,扯→huai,踢→zhua,蹲→zhuai, 猪颈→项hang圈,猪屁股→坐蹲den,猪舌→转头,尾ye巴,头→脑o kuo。 湖北网友(本真)留言: 腌臜,我们至今使用,意思是拧巴、纠结、名堂多。 腌臜一词,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着。它所表达的含义十分独特,既可以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表示其充满了矛盾与纠葛;又可指代某种情况错综复杂、难以理解,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比如说一个人性格腌臜,就是说这个人心事重重、内心纠结,做事总是别别扭扭,不够爽快利落。而当我们用“这事真腌臜”来描述某件事情时,则意味着这件事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关系和利益冲突,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第15章 遇到付费餐具,爱让搞点开水来汤一下,汤的本字咋写 遇到付费餐具,四川人爱让餐馆老板搞点开水来“汤”一下,汤的本字咋写? 如今,餐厅收取餐具费的行为,俨然成为一种行业习惯,但是尚没有法律明确禁止餐厅对餐具进行收费的行为。 个人认为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享有知情权、选择权是否得到了保护。 餐馆搞付费餐具的目的,一是可以减少餐具的投入成本,二是可以节约洗碗工的部分人工成本,三是可以赚取一部分使用费用。 所以餐馆能提供付费餐具就尽量都是给食客提供付费餐具,其实他们为了留住一部分较真客户,很多还是准备有免费的消毒餐具的。 四川民间其实一直有种说法:付费餐具其实并不干净。于是有时候,服务员拿来了付费餐具,碍于面子,又不好让老板换免费餐具时,就会让服务员去拿一瓶开水来,把付费餐具用开水“汤”一下。 这个“汤”的动作,就是用开水把餐具简单再冲洗一下,消消毒。 据说各地都有不少这种开水烫碗的习惯,而广东的朋友,烫碗更是太常见了。 有专业人士说这个动作其实只是起到个心理安慰作用,因为很多细菌,开水的温度是杀不死的,正常是需要用消毒柜高温杀菌才科学有效。 但不管咋个,有个心里安慰也挺好。所以用开水“汤”一下付费餐具,在四川也是个常见操作。 这个“汤”字的本字是啥,大概没多少人晓得。一些人会以为是“烫”,比较高温杀菌嘛,开水温度也比较高。 其实并不是。 这个“汤”的本字,其实是一个生僻字:蘯。 荡和“荡”本为二字,如今“蘯”作为荡字的异体字了。 《康熙字典》蘯: 【唐韵】徒朗切【集韵】【韵会】待朗切【正韵】徒党切,唐上声。 【说文】涤器也。 又【广韵】涤蘯,摇动貌。 又【类篇】动也。【左传·昭二十六年】震蘯播越。 又涤也。一曰放也。【前汉·艺文志】蘯意平心。 如今不少方言其实都还在使用这个字,倒点开水在碗里晃一晃以达到清洁碗的目的,这个动作就称作荡(涤蘯,摇动貌)。只不过有的发tang音,有的发dang音,声母d和t的变化,乃不送气音与送气音正常转化现象。 例如浙江台州话:“把口碗荡荡清爽”。 说起这句话,突然才想起江浙一带其实也比较爱用叠音词。 但和四川话的叠音词多数为名词不同,江浙一带爱把动词叠音。 比如四川话说丝丝、条条、片片、索索(绳子)、鞋hái带带、杯杯、盅盅、串串香、担担面、棒棒鸡、耙耙柑等,而江浙一带则说“搞搞清楚”、“把钞票囥囥好”等。囥(kàng):藏。 说到最后,四川话说的让餐馆老板搞点开水来“汤”一下,把开水倒在付费餐具里晃动几下消消毒,这个“汤”字的本字,就是“蘯”字,只不过四川话里,多数发音为蘯(tāng或tàng),阴平调,听起来和“汤”或“烫”一个音,它算起来是一个生僻字,所以很多人是不会写的。你们明白了吧。 第16章 搓一顿,搓的本字写法 【第一节】 歠”字你认识吗?说起“搓一顿”你就认识了 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北方官话等常说的“搓一顿”的“搓”字的本字,就是“歠”字。 “搓”字含义:1.两掌相互摩擦。2.用手揉物。没有吃喝义。 歠,普通话音[chuo],释义为饮,喝,又引申为一种羹汤。 四川方言音:歠cuo。 古籍解释: 《广韵》昌悦切《集韵》《韵会》姝悦切,音啜。《说文》飮也。《礼·曲礼》毋歠醢。《楚辞·渔父》哺其糟而歠其醨。 典故: 歠,饮也。——《说文》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楚辞·渔父》 于是酒酣乐,进取热歠,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之,代王脑涂地。——《战国策》 《四川方言词源》(蒋宗福)“歠”词条: 歠,吃喝。 《说文·?部》: “歠, ?也。”又: “?, 歠也。” 《楚 辞·屈原〈渔父〉》: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朱熹集注: “歠,饮也。” 《文选·枚乘〈七发〉》: “小饮大歠,如汤沃雪。” 引申指吃喝 《孟子·滕文公上》: “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或作 “啜”: 《说 文·口部》: “啜,尝也。” 《广雅·释诂二》: “啜,食也。” 《荀子· 天论》: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敦煌本《父母恩重 经讲经文》: “百般美味不形相,是种珍修 (羞) 不尝啜。”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上之二: “今闽、粤人谓吃为唼,登、莱人谓吃为撮。撮与唼俱啜声之转。” 今成渝等地谓上饭馆吃一顿为“歠 一顿”。 例如:兄弟伙些难得聚在一起,今天就在馆子里好好歠一顿,龙门阵慢慢摆。 【第二节】在川西坝子不少地区,“家”有个独特的发音“?iā”(同成都话“嗲”音) “家”,普通话发音jiā。 词义上,四川地区和普通话没有区别。 发音上,川渝少部分地区用于人的称谓时,保留古汉语未颚化的发音gā,如“家gā公”、“家gā婆”。大部分地区,发普通话音jiā。 比如:五好家庭、安家落户、大家、白手起家、成家立业、回家、家里、家乡、我家、家长、家人、家园、冤家、东家、专家、科学家、阖家欢乐、老人家、娘家、行家等,都发普通话音jiā。没有普通话的轻声,如女人家、娃儿家、姑娘家等都发音jiā。 有个词汇:“人家”,在川西坝子不少地区,“家”有个独特的发音“?iā”,比如成都话、广汉话等,四川其他不太清楚是否有这个发音。 而且,“家”这个独特的发音“?iā”,仅限于人称代词。在“人家”表示“人户”时,还是发音jiā,例如“放人家jiā”=“放人户”。 “人家”作为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还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亦可以做同位语,此外也能指除自己之外的人。“人家”几乎是一个“万用代词”。所有这些用法,在川西坝子不少地区,“人家”的“家”都发音?iā,同成都话“嗲”的音。 例如: 1、(场景:小孩大人跟前哭着说)人家?iā又没有爪子呢,你来就打人家?iā。〈第一人称指代自己〉 2、●娃娃又没有爪子,你骂人家?iā爪子喃?〈第三人称,指代前面的在场之“娃娃”〉 ●这东西是人家?iā的。〈第三人称,指别人,在场不在场均可〉 3、白薇:刚才听得小弟弟说,你有了很好的太太,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了,象我这样一个游丝似的系在人间的人,何必再来破坏人家?iā的幸福呢?——《田汉剧作》 (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的情况较为少见,一般认为这种用法常出现于“有意使听者远离言者”的情境中,使表达降低主观化程度。) 4、人家?iā李强放了学,回家就忙到做作业,你回家就打游戏?(同位语) [?]:龈腭鼻音声母。和汉语拼音jqx调音部位相同,上海话等吴语方言中「人」字的声母,南方大部分方言都有这个声母。这个音标只在汉语方言学界使用,并没有被ipa收录。 川渝地区的川北、川西坝子有这个〔?〕声母,在n与细音i\/u相拼时演化为?,如【你、娘、年、女、鸟】等。川东、重庆没有这个声母,声母n并入边音声母l。 第17章 东西质量不好、身体不结实或易患病的xier字是咋写的 目前研究四川方言的一些着作,如《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源》皆认为“xier”是“行”字的儿化音。 如蒋宗福《四川方言词源》【行】: 【行】不结实。《周礼·地官·胥师》: “察其诈伪饰行,慝者而诛罚之。”郑玄注: “饰行慝,谓使人行卖恶物于市, 巧饰之令欺诳买者。”唐人俗语有“行滥”一词,如敦煌本王梵志诗: “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道宣《法苑珠林》卷一百十三引 《冥宝记》: “官府者遣问老母: ‘何因行滥沽酒,多取他物?’”《唐律·杂律· 器用绢布行滥》: “诸选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 各杖六十。”长孙无忌疏议: “行滥,谓器用之物不牢不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 “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 “行滥” 是法学术语,源自《唐律》。它主要用来形容商品的“不牢不真”,即商品的质量差,不坚牢。在《唐律》中,伪劣商品被分为“行滥”和“短狭”两种。\"行滥\"是指商品的质量问题,而“短狭”则是指纺织品的尺寸或幅宽不足。 以上,“行”xing基本是加上贬义的苦、敝、滥组成词汇,才有“不结实”的意思,相当于“行(做)某些不好的事”,动词,“行”字本身并没有此义。“短狭”与“行滥”对应,“短”是“短斤少两”的“短”,动词,不是“长短”的“短”。 因此本人认为或有它字,查询一些资料,认为应该是“枵”字的儿化音,可能更准确。 最典型的一个证据,就是四川话的俗语【枵ㄦxier场合】,即空场合、歪场合。用“枵”字的意思可以解释,用“行”则没办法解释这个词。 枵,普通话读作枵(xiāo),本义指木根。 释义1.中心空虚的树根(本义)。 2.空虚:枵腹 | 外肥中枵。 3.布类的丝缕稀疏而轻薄:枵薄。 字典解释 [枵][xiāo] [《广韵》许娇切,平宵,晓。] (1)木大而中空。引申为空虚。 (2)虚大。参见“枵然”。 (3)指腹空,谓饥饿。 (4)丝缕纤维稀疏而轻薄。 (5)十二星次之一“玄枵”的省称。 关中方言也有【枵薄】这个词汇。 枵薄(xiǎobo):关中人将脆弱,不结实叫做枵薄,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枵,空虚。也作枵,枵枵,枵得很。 例1、他那身子枵薄得很,没有粮力,干不了重活。例2、二嫂买的那件衣服太枵薄咧,没穿两个礼拜就绽(cān)缝了。 综上,四川方言形容东西质量不好、身体不结实的“xier”字,个人认为应该是【枵】字,标准儿化音写法xir(就像iou简写为iu一样)。 【枵】词义:本义指布类丝缕稀疏而轻薄,引申为质量不好、不结实。又引申为物品质量不好或不结实,或指人由于缺乏锻炼或其他因素体质不好、身体不结实。 例句: 1、这衣服枵ㄦxir薄 ,轻轻一扯就破了。 2、这衣服料子太枵ㄦxir了,挂一下就是一个洞。 3、这板凳有点枵ㄦxir,坐上去就叽叽嘎嘎的响。 4、看到你长得有点拽实,结果身体还是枵ㄦxir,动不动就在感冒。 5、你身体还是枵ㄦxir嘛,搬一袋米都气吭巴吭的。 第18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不胎害 不胎害一词,是“胎害”的否定形式。 从现有资料看,“胎害”大概出现在宋元时期,有多个写法,但是没有明确的来源,应该都属于借音,有说可能是金代来自女真语的外来词。 “胎害”的写法,元曲中多见作“胎孩”、“台孩”、“抬颏”等;明代多为“咍咳”,主要词义为:1成器;学好。2舒服;自在。 见于四川方言、东北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等。四川方言中有指老年人不得体,俗称“老不胎害”。 文献记载的有关“咍咳”一词或其他借音词,选取部分摘录如下: 《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四回: “那里看人去, 恁小丫头,原来这等贼头鼠脑的,到就不是个咍咳的。” 在《金瓶梅》崇祯本中,这个地方用的则是“台孩”了。 姚灵犀 《金瓶小札》: “咍咳,按即学好之意。今人犹有此语,疑元代语也。”姚君素(1899?-1963),字衮雪,号灵犀,以号行世,江苏丹徒人,擅诗古文辞。说明江淮官话是有这个词汇的。 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十回: “(湘子) 唱《浪淘沙》道: “酒醉眼难开,倒在长街。人人笑我不咍咳。动问先生居何处?家住蓬莱。” 在元曲中多见作“胎孩”、“台孩”、“抬颏”等。 元·关汉卿 《五侯宴》第五折: “一个个志气胸怀,马上胎孩。”又《谢天香》 第一折: “你觑他交椅上抬颏样儿,待的你不同前次。” 王实甫《丝竹芙蓉亭》剧《点绛唇》: “你这般假古,乔身分妆些台孩。” 金代《董西厢》卷三:“都不到怎大小身材,畅好台孩,举止没俗态。”。 《汉语方言大字典》【胎孩】一词,释义为:1(哈尔滨)舒服、自在。2(西宁)1、一个人的长相和架势。2、成才、成器。 同时又收录【不胎孩】一词,释义为:(西宁)“不成器,没出息”。 另外又有【老不胎害】一词,释义为:詈词。对老年人做事不得体、多嘴、多管闲事等不满意而说的不恭之词。实际是对老年人“不胎害”的另外一种表达。 以上各种表达形式,都说明“胎害”应该是个借音词,原话和本字是什么?暂不可考。 “胎害”在四川方言发音不唯一,发音“胎孩”和“胎害”都存在。但这个词基本都是用否定形式,即【不胎孩】或【不胎害】。 小时候,笔者调皮捣蛋时,父亲就会骂“耍得不胎害”了,即相当于“耍得不自在了”,用四川话说就是“耍得不晓得姓啥了,忘乎所以了”。所以在四川方言中, “胎害”也有舒服自在的意思。 综合前面材料,结合四川地区实际,四川方言中,“不胎害”词义如下: 1(年轻人)不成器,没出息。 例句:你个不胎害的娃娃,一天就晓得到处费。 2不舒服、不自在。 例句:你一天耍得不胎害了嘛,就帮屋头多做点活路嘛! 3(老年人)做事不得体、多嘴、多管闲事等。 例句:你这个老不胎害的才管得宽呢。 如今“胎害”一词,已经逐渐从川渝人口中消失了。偶尔,还能听到少数年龄大的人说说。发掘方言,保护方言,让我们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点小小努力。你的点赞、转发、再看,也是一种努力。 第19章 四川方言的吓人与黑人 经常看到有些川渝老乡把“吓人”写成“黑人”。 川渝地区有个言子,叫“尉迟恭拉纤——黑人爬沙(吓人巴沙)”。 尉迟恭是唐初名将,过去在民间各种评书演义中频繁现身,本身又是民间门神,知名度较大。他本人也因脸黑闻名。 四川方言中,“吓”与“黑”同音为hê2,“巴”与“爬”同音为bā。如“爬山”“爬楼”川渝地区方言音都说“巴山”、“巴楼”。 吓人巴沙的意思,就是“好吓人哦”。 巴沙,位于少数双音节形容词、名词之后,四川方言中表示“很…的样子”的意思。 也有变音“巴叉”。 “吓”是形声字,音从“赫”,其读音是人受到惊吓时的拟声。“吓”字是汉字简化时,根据北京话“吓”字读音xia新造出来的,“吓”是“吓”的繁体字。 “吓”也是形声字,音从“下”,显然已经失去了拟声的作用。一些朋友应该知道,古汉语是没有j\/q\/x声母的,j\/q\/x声母由g\/k\/h,以及z\/c\/s与细音i相拼演化而来。 所以,川渝地区把“吓人”说成“黑人”,其实是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如果要用书面表达,和“吓”相区分,建议还是使用繁体的“吓人”,哪怕写成简化版本“吓人”都没错,而不能写成“黑人”。 黑人除了本义,四川方言中过去有指那些没有上户口的人的意思,没有“吓人”的意思。 我们来看古汉语中“吓”字的发音和词义《康熙字典》: 吓,【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呼讶切【集韵】虚讶切,音罅。【集韵】亦作赫。【诗·大雅】反予来赫。【笺】口拒人谓之赫。【释文】赫亦作吓,郑:许嫁反。 【庄子·秋水篇】鸱得腐?,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注】司马云:怒其声,恐其夺己也。【释文】吓,许嫁反。 又【广韵】呼格切【集韵】郝格切,音赫。义同。 粤语是保留古汉语发音较多的方言,也发音ha为入声。如下: haak3 \/ha?k3\/ 吓人, 吓阻, 吓唬, 恫吓, 威吓, 恐吓, 以上,“吓”发音为he(川渝地区没有韵母e,发hê音)或ha。 hê人或ha人,是“吓人”在四川的两种主要的发音。 川渝地区的主流,是把“吓人”说成“黑人”,写出来用“吓人”为好,或者就写“吓人”也没错。当然也有部分地区比如四川的湘方言岛,发音是“哈ha人”。 或者,“吓人”写作“骇人”也是可以的。 骇,惊吓。不少的方言,骇本身也发音hê。需要注意的是“骇”字的程度更甚,是实实在在的惊吓,这就需要看具体的使用语境了。比如“吓hê我一跳”和“看了恐怖片,好骇人”,被吓到的程度是不同的。 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发音习惯,但无论是“hê人”“ha人”还是“吓人”,它们的意思都是大体相同的。 了解这些语言的特点和变化,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方言,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20章 啵啰与拽栗子、丧德、一组形近字喑愔谙揞 第一节:有几个四川的70后80后,没挨过“啵啰”或“拽栗子”? 啵啰【bo1 lo1】,又叫 绷啰儿【bong1 ler1】,名词,词本义:弯曲食指或中指用大指姆压住,再用力弹出食指或中指,击打被惩罚对象的头部或额头。《四川方言词典》注释为量词,是错误的。 动词用“弹”或“打”:弹啵啰|弹绷啰儿。或者:打啵啰|打绷啰儿。 拽栗子【zuai2li1zi3】,又说拽咛子【zuai2lin1zi3】,名词,词本义:食指或中指弯曲,用第二关节处敲打额头。 之所以说《四川方言词典》把“啵啰”注释为量词是错误的,它和【拽栗子】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用的手指的位置不同。【拽栗子】是名词,“啵啰”当然也是名词。 只不过“啵啰”一般比较轻微,除了用于日常轻度的惩罚,也用于游戏中用于惩罚输家。而“拽栗子”一般比较重了,甚至一个重的“拽栗子”下去,脑袋子上都会鼓一个包。 第二节:有一种丢脸,叫丧德 丧德,汉语词语,读音sàng dé,意思是丧失德性。出处:《尚书·旅獒》: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文献记载: 《北齐书·杨愔传》:自天保五年已后,一人丧德,维持匡救,实有赖焉。 吴组缃 《山洪》三四:不能断了人家香火喂。总不能做那个丧德的事喂。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失新郎》: 古今来犯淫恶多少报应,一丧德二短寿三坏品行。 又卷二《捉南风》: 人说嫖妓无过犯,依然还是恶滔天。一则丧德把名玷,二则恶疾惹身边。 刘省三为清代四川中江人,从文中看,“丧德”一词在清代,四川地区还主要使用的是“丧失德性”的本义。 但是在今天的四川方言中,丧德已经主要指“缺德”和“丢人”了。 今天的四川方言中,“丧德”发音sàng dê2,主要意思为:缺德;丢人。当为“丧失德性”的引申义。 例句: 1、你在外头做些龌蹉的事,丧你妈老汉儿的德哦!(丢你父母的脸) 2、现在有些网店老板做的丧德事哦!人家买家给了差评,要求人家改好评,别个不改,居然给人家寄花圈!(缺德) 第三节:4个方言形近字:?喑、愔、谙、揞 一、喑 普通话发音yin。1.哑。2.沉默不语。 四川方言发音相同yin,常用词汇“喑倒”,表示不做声、不要开腔。如果是修饰其他形容词或动词,表示“暗地里”,要用“阴倒”,不要与“喑倒”混淆了哦。 例句:就给你一个人涨了工资,你喑倒起,莫要到处去说哈! 二、愔 普通话读作yin。汉字基本字义是形容安静和悦。 四川方言发音相同yin,常用词汇“愔悄悄”,词义为静悄悄,中性词。 常误作“阴悄悄”。 当然也有“阴悄悄”这个词,词义为悄悄,贬义词。如:你又阴悄悄的在这吃好的,都不拿出来分享。 例句:教室里愔悄悄地,大家都在专心致志的学习。 三、揞 普通话读作ǎn,本意指掩藏。也表示揩拭。现主要用于表示把粉末状的东西压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感切,庵上声。藏也。手覆也。 四川方言发音ngǎn(即“安”发上声3声),通常使用本意“掩藏”。 例句:你娃娃硬是个啬家子。人家有好东西就给你分,你有好东西就揞倒揞倒的。 四、谙 普通话读作ān。本义指熟悉。 四川方言发音ngán(即“安”发阳平2声),动词,词义:推测、估计、预料、料想。有一种估算叫“打估谙”。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审豺狼》:“谙定是小人把祸酿,八十板打得好心伤。” 例句: 1、这件事我不谙他会这样做!(不料) 2、今晚上打麻将哈,谙倒六点半左右就到老地方嘛!(估计) 第21章 觳觫wusu(音同无术),一个接近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四川方言:有一种厌恶叫“觳觫wusu(音同无术)”,这是一个接近消失的方言词汇。 以前只听过wusu这个音,四川方言多用于表示厌恶,如“你这个人硬是wusu得很”,从来不知道“wusu”这个词该咋写,也没考究过。如果非要我写,大概会写成“无术”,音又相同,“不学无术”本身也是一个贬义词。 在李劼人写的《大波》,看到了一个词“觳觫”: “史九龙到底是个老宦场,看见高老爷那种觳觫样子,遂也不为已甚,淡淡说道.....” 于是查了一下这个词。 “觳觫”:普通话发音为hu su。 宋孙奭《孟子音义》:\"觳觫,丁斛速二音,恐貌。\"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亦曰:\"觳,音斛,觫,音速。觳觫,恐惧貌。\" “觳”字,《现代汉语词典》只收hu音,与“觳觫”连用,释义为:恐惧颤抖的样子。 “觫”字,《康熙字典》释义为: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觳觫,惧死貌。 现晋语、关中方言均有这个词。 晋语:“觳觫”hu su,词义为发抖。 关中方言:觳觫wusou(su) 关中人将因惊恐或不适接触而身体颤抖抽搐,如突然遇到一种异样东西(如蛇、蝎子、蜘蛛等),而恐惧颤料,或者人的皮肤遇到不适接触而产生的抽搐感觉,均谓之觳觫。 例:睡觉的时候,脊背上爬了一个大蜘蛛,怪彀觫的。 关中人还将该词引申为某人的行为给人不爽、厌恶、难受的感觉,也叫觳觫。 例:1咱村的王大是个辱(ou)脸鬼,坐席一个人占了多半个桌子,吃得蛮势,觳觫得很。2老马,你是觳觫人呢。人家给娃结婚呢,你出门行礼给人拿一双尼龙袜子。 考虑到历史上巴蜀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地缘关系,四川方言中,“觳觫”的词义实际基本就是关中方言的这两个意思,只不过表达方式略微存在区别。 一、一些异样的东西如恶心的动物(如蛇、蟑螂、老鼠)等让人恐惧,乃至不适/恶心。 如:那根癞皮狗,看到都觳觫。 二、一些人的外貌、行为等像讨厌的小动物一样,让人厌恶、恶心。 例如:1、李劼人《大波》:“史九龙到底是个老宦场,看见高老爷那种觳觫样子,遂也不为已甚,淡淡说道.....” 2、你这个人硬是觳觫得很喃!人家不想张实你,你把人家?倒爪子嘛!(四川方言中,人家指别人时,“家”习惯发?iā音,同“嗲”?iā音。“放人家”指女儿订婚或结婚了,“家”发jiā音) 网友留言汇总: 乡下的老人会说,一般是看到蛇这类的动物浑身起鸡皮疙瘩很害怕的那种状态。 因为这两个字都是入声字。入声字在成渝片派入阳平,所以成渝片发音为“无俗”。入声字在雅安片区派入阴平,所以雅安地区发音为“乌苏”。入声字在内江自贡等部分地区派入去声,所以他们发音为“雾素”。 巴中人表示确实有这个说法。现在都还在说,我一个05年的都知道。没想到这么土的方言,评论区还好多省份都有这个词,还以为只是我们巴中周边才有这个词呢。 四川射洪,我们家那边读wusu都是一声。 南充南部人,老家看到蛇之类的就会说wusu。 我们四川三台就说的“吴书”,意思是很恶心很厌恶。比如说:啥东西哦,看到都吴书。 觳觫2字都是入声字,按理应该是同一个调,在成都就应该都是阳平才对。桂林说wu4su4,则都是去声,也不像是来自入声的 山东,也有“wusu”这个词,比如:wu''su人,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出格,故意恶心人(不太好准确描述这个词的意思,十几年没听到了)。 这个词鄂西也有,读wu su,70后还有些人说,80 90再往后就很少了。 山东潍坊人,我们那的乌苏也是这个意思[发呆][发呆]。 我们达州不仅有这个词,还有一个词叫“wa zhua”(一声),我从小听我婆婆说。 浙江萧山方言也这么说。但没有恐惧的意思。 广元地区要说这个词,今天第一次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长见识了。 是的,晋语「发抖,战战兢兢的意思」。我们小时候还在讲。 陕西汉中也这么说也。 文言文学过:后汉倾颓,岂后主昏庸无道之所至也。吾曾闻,后主宽厚仁爱,有其父备之遗范。盖其不忍观蜀土州民遭之觳觫,饿殍浮行,遂倒戈拜降,非无大度远虑者之所能为者。吾辈实为枉之。 我是南部人,当地民间也使用与这个词同音的词,表达的也是你说的那个意思,但我怀疑不是李劼人老先生使用的那两个字。到底是哪两个字,我也说不清,好像把它表示为”恶怵“更妥贴些。 第22章 四川方言:扯火闪与李扯火 想起这个话题,是看到一个上海朋友介绍“闪电”在上海话的方言表达。 四川话“扯火闪”,是指正在发生闪电现象。同时“扯火闪”在四川话又引申为“放筏pá子”,于是又联想到了“李扯火”,所以有了标题《扯火闪与李扯火》。 上海话怎么说闪电?上海朋友的原文摘录如下: 闪电怎么说呢?可能也有些人不知道这个说法了:huo xi,写法有许多,霍闪、矆睒、矐睒,这几个同音,而且第一个字都是忽然的意思,第二个字都是闪烁的意思,意思对得上,只是xi与普通话的shǎn对不上。而霍显、霍献、奯显三种写法,把xi的音对上了,意思上却是没什么道理。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前几种,读音可能是古音。清代翟灏在《通俗编·天文》中说:“俗状电光之疾,本无定字,用霍闪似不若矆睒古雅。”可以想见许多词都没有固定写法,本身huo shǎn都有三种,吴语区读音不同,大家更是发挥想象力自己找字来填上,“奯显”这个写法真是叹为观止,我想在上海话的正字中也有许多为求古雅和读音特意找来的,其他方言也是如此吧。 看了上海朋友的介绍,我想起这两年看的很多四川相关地方志,闪电也几乎都是用的“霍闪”来解释,而不是用的“火闪”。 如:《四川省志·民俗志》第9篇第2章“方言俗语举要”:扯霍闪:打闪(电)。 《自贡市志》第40篇:方言 扯霍闪:闪闪电。 四川其他各地区的地方志方言篇,也基本都记录的是“霍闪”,不再一一列举。看到这些当时以为是各地声调差异,也没深究原因。 打开搜索引擎,也不见“火闪”词条。 不过,从小我记得的就是“火闪”,起码音是ho?3san?3(hosǎn),“霍”的音是 ho213(ho同川话“贺”),说“霍闪”的话声调不符啊。 但是搜索“扯火闪”,就能看到很多四川方言的内容了,说明大多数四川方言,“闪电”都是说“火闪”ho?3san?3(hosǎn)的音,而不是“霍ho闪”。 搜出来的介绍内容,其实还是不准确。个人理解,“火闪”是名词闪电,“扯火闪”表示闪电正在发生,而不是名词,就如“炸雷”与“打炸雷”一个道理。 “闪电”写作“霍闪”,唯一的解释是“霍”在作为拟声词时,四川方言发音的调值不变,还是发普通话的调值huo?3(ho,同川话“火”)。 就像电视剧里看到骑马时的“驾驾驾”(jia?3jia?3jia?3,同川话“假”)对马的催促声,不遵从常规汉字在四川方言的调值变换规律。即四川话中,驾作为拟声词时,不能发“驾驶”的“驾”(jia213,同川话“嫁”)的音。 拟声词在四川方言中的发音规律,不知是否有学者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但正如上海朋友提到的霍闪、矆睒、矐睒等不同写法(睒shǎn:闪烁),加上清代翟灏在《通俗编·天文》中说:“俗状电光之疾,本无定字,用霍闪似不若矆睒古雅。” 从简单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认为:“闪电”在四川方言中的说法就是“火闪”。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摆“李扯火”的龙门阵了。 文章一开头就说了,“扯火闪”在四川话又引申为“放筏pá子”,就是说好的事变了呢,“打理扯了”。比如大家约好了一起打麻将,其中其中一个人变卦不来了,其他人就会说他“扯火闪”,“放筏pá子”,简直“理扯火”。理音同李,四川方言就有了“李扯火”。 《成都语方言词典》理扯火:说话做事不兑现,不负责任。又说“理扯”。 《四川方言词语汇编》李扯火:办事不牢。 说起李扯火的来源还有点意思。 据说在康熙年间(1679年)到咸丰年间(1852年),成都平原北部的什邡县(今什邡市)有一道李家堰,与绵竹县(今绵竹市)的火烧堰,两道堰的上游都在同一源头金河上。每到五六月播种插秧灌溉季节,李家堰和火烧堰的乡民就要为了抢水扯筋角逆,甚至发展到双方都拿起扁担锄把大动干戈…… 于是看起是乡里乡亲,实际一脚踏两县,两县的乡民都在告官,这期间两堰的百姓为了争水,发生的争讼就达十四次。 到了1846年,两县的争讼更为激烈,先是绵竹百姓告李家堰“霸开新河”,后是张炳顺等人代表什邡百姓向京城告火烧堰“变章害民”,官府的解决方法是:填塞余河,修补堰口,平均开挖等各打五十大板敷衍了事,或者规定两县互相监修。此后双方又发生多起争水纠纷,致使两堰纷争难以了结…… 于是,两县百姓就把李家堰、火烧堰两堰之争简称为李扯火,把官府敷衍办案称之谓打李扯火。 一直到道光年间(1882年),两县争讼上告到了省府,总督不得已下了一纸公文,纠纷暂时平息。 第23章 四川方言中经常伴随出现的量实与諯 先说说“量实”的本字。 《四川方言词典》采用的是“谅”字,也备注为“谅(量)”,表示这个字的本字未百分之百确认,主流认为是“谅”字,也有认为是“量”字的。至于发音,个人认为是发边音:liàng,而不是鼻音niàng。因为四川方言n+细音,会变成娘母?,没有niàng的拼法。之前文章有讲过,不懂这个的,这段可以忽略。 笔者认为这个字的本字为“量”,分析如下:(除本义外,只分析词性一致的动词) 一、谅 本义指诚实;信实(如:谅直)。 引申义:宽恕(谅察、体谅、见谅、原谅等);推想(谅必等)等。 “谅”的各个词义中,“推想”接近“量实”的词义,但本身没有贬义。 二、量 本义指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引申有衡量;估量;揣度;料想等词义。 量的词义“料想”接近“量实”的词义,这里也看不出贬义。 但是“量”和“实”组成“量实”,词义略微演化为“料定”,就衍生出贬义了。 三、量实的贬义如何来的? 这个贬义如何来的,笔者没有学习过语言学,只能用四川话土语来解释一下。 用李伯清老师的话说,“量实了”,就是给你的斤两码实在了。等于说:给你批死了,你娃娃的斤两也就这样子。这个贬义就很明显了。 然后,“量实”有时又简化为“量”,于是就赋予了“量”做为“料想”的贬义。 以上,是四川方言中贬义词“量实”用“量”不用“谅”的分析。 伴随出现的“量实”与“諯”。 量实,不用于第一人称“我”,只用于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他”,以及具体的别人,后面还要跟补语。 语法结构:我(可以省略)+量实+第二或第三人称+补语(结合前文,有时可以没有补语)。例如:我量实他不敢来。 諯,普通话音zhuān,四川话音zuǎn(同“转换”的“转”音)。《说文·言部》:“諯,数也。一曰相让[相责让] 也。从言,端声。读若专。”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諯,按数其过而诮责之。”即列举过失并加以责备。 諯的后面,可以是人称代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绘,还可以是程度副词做补语。例如:1不是我諯你,你娃摸不出100块钱!2黄世仁被諯zuǎn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其实当代的很多人比黄世仁还坏。3老王被你諯惨了。 四川方言中,当“量实”与“諯”不涉及第三方,只有现场当事人双方时,它们是经常伴随出现的。 例如: 父亲对儿子说:“我量实你期末考试肯定考不进前10名!”儿子说:“你硬是把我諯zuǎn得稀撇嗦。看我考个前10名给你看哈!” 这是父亲用贬义的激将法,变相鼓励儿子努力学习。 再如: 甲:“我量实你包包头摸不出来100块钱!” 乙:“你硬是把我諯惨了!摸出来咋个说?” 再如: 甲乙双方发生了摩擦…… 甲:“老子今天要弄你!” 乙:“量实你!” 主语省略,补语省略。全句应该是:(我)量实你(也不敢弄我)! 甲:“你硬是把我諯的稀撇!今天老子就要告一哈,弄了你又爪子?” (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这是四川过去常见的打架场景……) “量实”与“諯”的关系 两个词都可以用于贬损别人,但是涉及具体的数字,肯定是用“量实”。 例句: 1我量实你包包头摸不出两百块钱。 加上“諯”表示:2不是我諯你娃,量实你两百块钱都摸不出来。 諯,只是鄙视、看不起。量实后面就有具体的内容了。就像前文介绍的,“量”实在了。 第24章 脸皮厚与?(批)脸长、当真话 脸皮厚,俗语,意思指人不知羞耻。 出处曹禺《蜕变》一幕:“他幼时无教育,年长又和腐败的老父执们久处,耳濡目染,都是蝇营狗苟的勾当,眼光小,脸皮厚,表面看,似乎异常精明干练。” 这个说法是现代汉语中普通话的常见表达,其实在四川方言中,还有另外的表达:“脸长”或“?脸长”。“脸长”,则是“?脸长”的缩略表达。(本文“长”字发音cang) 我们先认识一下“?”字。 攀悲切,大面,谓之?。又蒲枚切,曲头也。这是说:?的发音为pei,意思为“大脸”或“脸宽大”。还有一个意思为“低头”。 我们知道,四川方言中有些字pi音与pei音是存在转换的。所以四川话说人脸皮厚的“pi脸长”,应该就是这个“?pi脸长”,而不是詈语字“屄”。毕竟,随时把生殖器挂在嘴上,或者挂在脸上都是不太文明的。注:屄[女性生殖器]普通话音bi,四川方言音pi。 说人不知羞耻,普通话从纵深的角度,用脸皮的厚度来形容,四川方言有这个用法,但同时又从广域的角度,用“长”度来形容。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脸皮厚”与“脸长”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四川话日常除了照常使用“脸皮厚”,对于“脸长”和“?脸长”的使用,要根据语句的结构来。个人总结如下: 脸皮厚=脸长=?脸长,一般后面还有助词; 但是习惯把“?脸长”用作独立语。 举例说明: 1、(a直接骂b脸皮厚)?pi脸长! 这个独立语用法,脸皮厚\/脸长一般很少用。 2、你硬是脸皮厚\/脸长\/?脸长得很呢! 【当真话】 当真话,作为四川方言词汇,它可不是普通话【当[成]真话】的意思,而有着其他的意思。 《四川方言词典》中,收录了该词条,作“表示肯定的语气”解,但解释并不全面。 个人对“当真话”一词的注解如下: 一、加上“哩”、“呢”、“哈”等语气词,作独立语,表示肯定的语气,或确定了某件事。 例句: 1、(品尝了小贩卖的樱桃)当真话哩,这樱桃有点甜,给我称两斤嘛! 2、(天气预报预告午后有雨,基本到点就下雨了)当真话哈,报了有雨硬是就下了! 3、当真话呢,老板上个月说大家都好好干,给大家涨工资,这个月真的兑现了。(确定了某件事,该词义隐含有确认某人说的是真话,保留有“真话”的词义) 以上是对《四川方言词典》词条“当真话哩”词义“表示肯定的语气”解的补充。另外它还有第二个词义。 二、由于对方长期的行为产生误判 非语言学专业,可能解释不准确,结合场景例句解释。 老李的儿子自律性不好,平时和老师沟通较多,对儿子学习不专心,不按时做作业的一些坏习惯,通过一些手段还是基本能控制。偶尔实在控制不了,儿子少不了挨上一顿打,就又老实了。 有段时间,老李工作有点忙,还出差外地一个月,疏于管理儿子,儿子的本性又爆发了: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给老李电话问啥原因,老李给老师解释了情况让老师理解,说回家后加强管教。 于是,老李回家后给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当真话这们久没有给你搁倒身上,你就不晓得姓啥子了? “当真话”在这儿的意思就是:这么久不挨打,就产生了“我这么做不会挨打”的误判,就放纵了自己的行为。 “不晓得姓啥子了”以及类似的“姓啥子都不晓得了”,也是四川话常用方言口头语,本义就是普通话成语【忘乎所以】。 发掘、保护方言,感谢您的支持! 第25章 聊天在部分地区方言以及四川方言中的各种表达方式 聊天,拼音liáo tiān,词义:谈话,谈天,闲谈等,一种社交方式。 在各地方言中,聊天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东北方言叫唠嗑,山西方言叫拉答(là dà),山东方言叫拉呱等。 今天说说西南地区“聊天”的表达方式,重点说说四川方言。 贵州人讲“吹嗑子”,云南人则说“冲嗑子”。 西南官话部分单字爱加上“子”做词缀,“嗑子”和东北官话唠嗑的“嗑”大抵是相同的。 “嗑”见于《说文》,释曰:“多言也。从口,盍声。读若甲。”《广韵》古盍切《集韵》谷盍切,音合。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闻喜》:“小姐,俺淡口儿闲嗑,你和柳郎梦里、阴司里,两下光景如何?” 云南方言说“冲嗑子”,与云南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古时候,人们消遣的方式单一,没事就去闲聚喝茶、听戏听评书,或者相互闲聊,特定的场所通常是茶馆。老板提着个茶壶,不时地跑来跑去,为茶客们续水,或服务刚进来者泡茶。 倒开水,云南人说“冲”,你拿个杯子,对某人说:“给我冲点水。”他就会倒水来。 人们进茶馆里喝茶,老板首先要拿个壶,放进些茶叶,再倒入开水,也就是“冲水”。茶喝过一会儿,水渐渐少了,又往里边加开水,也是“冲水”。所以在茶馆期间,人们不停地说话、喝茶,客人来来往往,有的只坐几分钟,有的一坐就是大半天,开水冲了又冲,“冲水”自始至终都穿插于闲聚过程中,大家讲啊聊啊,就是“冲嗑子”。 贵州人讲“吹嗑子”,“吹”字的用法,大抵和西南官话“吹牛皮”差不多,“嗑子”内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反正都是闲聊,和“吹牛皮”差不多,但又不全是吹的牛皮,也有一些实在的内容,所以聊天在贵州用的“吹嗑子”。 四川话就更不摆了,因为历史的原因,四川有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的移民,所以“聊天”一词在四川有好些表达形式。比如“摆龙门阵”、“冲壳子”、“摆条”、“吹水”(来源于客家移民)等。 “摆龙门阵”的来历 古代在茶楼和酒肆听人说书是要另外给钱的,也需要空闲时间。除了殷实之家的百姓,很多底层的老百姓既没有时间,也舍不得花这个钱。于是在茶楼酒肆做生意和帮闲的小厮、小商贩等,听了评书先生的讲述,然后回到家中传播给家人和邻居听。他们在院坝里面围成圈子,一边喝茶一边转述评书先生当天讲的内容,于是变成了“摆龙门阵”的最初形式。 之所以把这种聊天休闲叫做“摆龙门阵”,那是因为着名评书《薛仁贵征东》中,龙门阵是重要的剧情节点,而《薛仁贵征东》又是说书人爱讲的书。 发展到后来,一切故事,闲谈、家长里短聊天的内容,都统统称之为“龙门阵”。“摆龙门阵”则是“故事、闲谈、家长里短等”的具体聊天过程。 四川话有句俗语叫龙门阵打伙摆,茶钱各给各。在茶馆不管生人熟人,都可摆龙门阵,这边茶桌摆,旁桌人也可答白,加人进来。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都是龙门阵的内容。 “冲壳子”的由来 先说“冲壳子”的“冲”字。 冲,普通话chong\/chong。四川方言:“cong”(部分地方如自贡,读“chong”)。 在四川方言中,“冲”(cong)字兼顾和普通话两个声调的词义,有“向上冒”、“向上长”、“向上飙升”的意思。 例如:这娃娃今年子很往上冲了一截喃。 普通话的“冲”(chong:气味刺鼻),四川则有对应的方言词汇“冲cong菜”。 再说“壳子”。冲壳子的“壳子”,原本指戏脸壳。戏脸壳的由来,一般认为来源于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相传在古时候,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武艺超群,也很勇敢,但其相貌却与妇女一般,给人印象不象打仗的人,他自以为不能使敌人惧怕,便用木刻为假面,常戴面具(即戏脸壳)出战,从此以后,戏脸壳就流传开来了。 和“摆龙门阵”一样,“冲壳子”的本义,最早还是指戏文的传播。后来延伸出“故事、闲谈、家长里短等”的具体聊天过程。 既然是冲,壳子难免冲上天。所以川渝方言“冲壳子”更多的是指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其词的聊天打屁。 民国23年《华阳县志·方言》载:语不实曰扯谎,又曰冲壳子。 李劼人《暴风雨前》:王念玉把他衣裳一扯道:“不要冲壳子了,你看那边那个女人怎样?”并在后面注释:四川人尤其是成都人的词汇,谓说大话和夸口为“冲壳子”,更无边际的为“冲天壳子。” 摆条和吹水 摆条就是闲聊。 吹水也是闲谈,有吹牛皮的意思。 所以四川方言的“冲壳子”,并不等同于云贵的“吹嗑子”和“冲嗑子”,网络上看到有人把他们等同,实际是错误的。 具体关系如下: 四川“摆龙门阵”=云南“冲嗑子”=贵州“吹嗑子”=四川“摆条” 四川“冲壳子”=四川“摆悬龙门阵”=客家话“吹水” “悬龙门阵”:不着边际、凭空设想的龙门阵。悬在普通话有凭空设想的意思。四川话常用于指不着边际的事。 例句:你娃说的都是悬的,哪个信嘛? 发掘方言,保护方言,让我们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点小小努力。你的点赞、转发,也是一种努力。 第26章 一些比较文言的成语用四川方言土语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一些比较文言的成语用四川方言土语的表达方式 通俗易通的成语如“三心二意”、“坐井观天”等,四川方言几乎都在用。 但是有些比较文言的成3语,过于文邹邹,四川方言尤其是口语中则几乎不说,而是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语言或简短的词汇来表达。今天就介绍一些比较文言的成语用四川方言土语的表达方式。 忘乎所以:不晓得姓啥子了,或:姓啥子都不晓得了\/姓啥子都搞忘了等。 略胜一筹:高一篾片ㄦ。 呜呼哀哉:哦豁! 破涕为笑:又哭又笑,黄牛飙尿! 其奈我何:你能把我爪子嘛? 通宵达旦:熬穿夜。 不期而遇:嘿,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你了。 短兵相接:硬斗硬 赴汤蹈火:怕锤子,死了球朝天! 身体力行:各人亲自告一下。 形容枯槁:蔫坨坨的,或霉噗烂鲊 不速之客:吃巴片的、吃裹搅的 厝cuo火积薪:火烧沟子。 贾谊在《治安策》里,为了向文帝说明形势之严峻,他打了个比方,说当时的形势犹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即把火种抱到柴草堆下面,而自已躺在柴堆上睡觉。 拭目以待:等倒看嘛! 向隅而泣:边边上流猫ㄦ尿。 款款而谈:一溜一串慢慢摆。 乐而忘返:耍得屋都不想回了! 不知所措:手都不晓得往哪摆了! 心猿意马:东想西想,吃些不长。 尸位素餐:占倒茅坑不拉屎。 不过尔尔:也就这批样子! 所向披靡:来一个丢翻一个! 随便选了一些,按照个人的理解做出了解释,不正之处还请指正。也欢迎大家留言用四川话解释你理解的成语。 【第二节】话说四川方言词汇:硬是 硬是,普通话音ying shi,四川方言音ngèn si,是一个四川方言常用词汇。 词义:1确实是2就是,偏偏(含“无论如何都……”的意思) 一、确实是 老张去老李家耍,看到老李家的樱桃都红了,准备摘几个吃,老李说还是酸的,再等两天才甜。老张摘了一颗尝了一下,说:“硬是呢,还溜酸!”(确实是酸的) 作“确实是”解时,“硬是”有时也单用“硬”,这个用法后面一般还跟补语。 如:这个酒贵是贵了点,和一般的跟斗ㄦ酒喝起来口感“硬\/硬是”不一样呢。(确实是不一样)。 常见搭配还有:硬是要得、硬是遇得到等,不再举例。 二、就是;偏偏(含“无论如何都……”的意思) 这个词义,“硬是”同样有时也单用“硬”。 例句: 1、天老爷也怪!不想它下雨呢,它天天下。你想它下雨呢,它(硬\/硬是)不下。 2、(四川常见家长骂小孩语)死娃娃,硬\/硬是不听话! 3、娘娘呢,你一天硬是这们客气爪子嘛\/娘娘呢,你一天硬是讲礼。喊你来耍一哈喃,还买这们多东西来! 近义词:靠实 “靠实”,指确实、实在。 跟我读 靠实【kào si】 词释义 “靠实”,指确实、实在。 艾芜《回家》:“好半天都不见他进来,丁永森也靠实倦了,便渐渐昏昏迷迷沉入梦中。” 例句:你快来帮我搬东西,我靠实来不起了。 第27章 四川话中一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量词 树:普通话[棵],四川话[窝]。 例如:两窝梨儿树、这窝黄葛树。一些普通话用[颗]计数的蔬菜用[窝]或[根],如:一窝白菜,两根莴笋。 米:普通话[粒],四川话[颗]。如:一颗米。 香烟:普通话[支],四川话[杆]。如:给我拿杆烟吃。 汽车:普通话[辆],四川话[架]。一架汽车。老成都话还有说“一gua(挂)汽车”的。 人:一块人(普:个) 一个客 (普:位)【岷江话】 笔:普通话[支],四川话[杆]。如:去买杆钢笔。 板凳:普通话[张],四川话[根]。如:去抽根板凳来坐。 猪牛羊:普通话[头],四川话[根]。如:一根牛 一根猪儿 。还有些地方用[个]。说一根猪在川西坝子较多,大部分地方称个的较多,如你家喂了几个猪等。 鱼:普通话[条],四川话[根]。如:今天钓了几根鱼? 鸡鸭:普通话[只],四川话[个]。如:今天去买个鸭子来炖\/买个鸡来烧! 以下部分含拼音的量词,来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 饼bin3用于饼状东西:放了两~火炮;一锄头挖起一大~泥巴。 灿*can41阵;会儿:上午骂了一~,这阵又来骂了。2场,用于下雨、雪等:今天落了两~雨了。 槽cao21本指养猪食槽,借指同时饲养的一批(猪):今年喂了三~肥猪。2用于人,相当于“类”:是那~人他才答应你,不是那~人,他理都不理你。3用于较多的人、物,相当于“批”“片”:你说的话一竿子打倒了一~人;一场大雨冲倒了一~包谷。 床cuang2用于床上大件用品:一~席子;两~毛毯;买了~尼龙蚊帐。 沓da2用于重叠在一起的有一定厚度的纸张、钞票等:这~报纸有十多斤两~百元大钞。 道dao41表动量。遍:说一~就行了,莫重说。2表物量,可用于桥:这条河上修了三~桥。 墩den11表示带方形的、有一定厚度的物体的单位。(1)块儿:一~豆腐。(2)用于房屋。幢,栋:修了两~新房子。(3)摞:一~报纸|一~书。2作某些动词的补词,表示动作程度达到顶点:你霉~了,做些错事|烟瘾发~了。 丁丁儿di1dinr1表示很少的量:~米,吃不到几天。 堵du3可用于窗户:卧房有两~窗子。 杆gan1可用于烟:一连抽了三~烟,一~雪茄。 根gen11用于家畜、人、鱼等:一~猪|三~鱼。2用榆树:院坝头有三~梧桐树。 架jia41用于船只:一~船。2用于山:翻了一~山。3用于有支架的东西:放不下两~床|修了一~桥|买了一~缝纫机。4泛用于机器、车辆:一~机器|一~拖拉机|两~抽水机。 截jie2相当于“段”,用于可分段的具体事物:一根树子锯成五~|这条马路中间那~不好走。 块kuai3可用于人、字等:我家有三~人|黑板上写了几~美术字。 笼nong21用于丛生在一起的竹子、灌木:一~竹子|沟坎上有几~黄荆树。2用于笼状物:一~心肺|两~帐子。 路lu4用于成行的东西:这一~字写歪了。 窝o1可用于植物,主要是点种和移植的:一~草|种了百十~海椒|栽得有两~桂花树。 泡pa1用于排泄物:一~屎一~尿|哪个吐了两~口痰在路上? 排pai3指两手侧平举时两中指尖的距离:这走廊只有一~宽|这根绳子三~长。 盘pan3可表示动量,相当于“次”“回”:你也来读一~|这自行车修了三~。 匹pi21用于山和某些长条形东西:一~山|一~叶子。2用于某些成块状或片状的东西:两~砖|三~瓦。3用于动物,不限于马、骡:几~耗子|一~肥猪。 泼po21用于人。伙;批:过了几~队伍。2用于雨、水。场;阵:下了三~雨|这~水大得很。 台tai21相当于“种”“样”,含不以为然意:不能搞那~事。2场:闹他一~。3用于酒席:这~油大吃不下。 塍ten4用于阶梯和台阶,一步阶梯、台阶叫一塍:这梯子有十~。 坨to21用于成团儿、成堆儿的东西:一~泥巴。2用于人,比喻聚在一起或结成一伙:院坝有四~人,两~在打麻将,一~在下棋,一~在打扑克他们单位的人不团结,分成了三~。 筒tong2又作“橦”。用于木材及某些粗大管状物,一段叫一筒:买了几~木料|一~甘蔗。 网wang31用于网状东西:把那~烂布筋筋拿去丢了。2用于成片掉落的物体:顶棚上的石灰垮了一~|大水冲下来一~泥巴。 牙ya2用于整体划分成的部分,瓣儿:西瓜划分四~。 扎za2用于捆扎在一起的东西:一~(通常是十个)信封。 最后说说独特的数量形容词“一包子” 一包子,四川方言词汇,形容数量较多。和普通的量词不同,“一包子”用于形容不可见、不可数的精气神情绪之类,类似于英语的不可数副词。 一包子气 表示普通程度的生气。俗话说:卖了麦子买笼屉,不蒸馒头争口气。四川话也说“不蒸包子争口气”。 例句:你在这儿呕一包子气,他其实啥子原因都不晓得,何必喃? 用形容“气”时,四川话也可以用“一肚子气”,表示满腔怒气,程度比“一包子气”更甚。 一包子劲 可以指很多具体的力气,也可以指很多心思。 例句: 1、大家鼓了一包子劲,还是没有把那块大石头抬起来。(力气) 2、大家鼓了一包子劲,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思) 一包子神 很多心思。 1、大家劳了一包子神,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看到,这个例句和“一包子劲”例句2几乎一样。这是因为劳神费力本身就是一个并列结构的词汇,意思本来就差不多。 其他再如:操心→操一包子心;淘神→淘一包子神等,不再一一举例。 第28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磨蹭,我们表达磨蹭的方式太多了 表示行动迟缓,做事拖拉,普通话通常用磨蹭,或者用叠音成语“磨磨蹭蹭”。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磨蹭”,我们表达“磨蹭”的说法简直太多了。 旋 《四川方言词源》载: 旋:拖沓; 疲沓。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说文》: ‘延,长行也。’ 引伸为拖延、延缓。今谓人性迟缓音 如旋。” 《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的“旋”,词义解释和前述一致。 民间借用同音字“玄”xuán,对行动磨磨蹭蹭的不痛快的人,人常责以:“你好玄得!”并干脆以蜀汉先主之表字称爱磨蹭的人曰“刘玄德”,实指人磨蹭。 例句:你硬是玄德(旋得)喃,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然瓦 然瓦,也作“然哇”,做事不干脆;啰嗦。和“旋”有细微的区别在于它也指言语啰嗦。最早流行于川东地区,故《方言》载:“延,长也。巴语呼延玩声转做然哇”。 例句:他那个人然瓦瓦的,半天拿不定主意。 磨叽 磨叽指说话唠叨。办事儿拖拖拉拉、磨蹭不利索。叽也写作“唧”。 因为“墨迹”和磨叽音相似,现在也被用来指办事拖拉,或说话啰嗦等。但在四川人看来,墨迹比较书面化。 叠音成语为磨磨叽叽。 例句:你硬是磨叽得很,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摸 摸,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例句:你硬是摸得很,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据语言学家考证,表示磨蹭的“摸”,古汉语本字是“徐”,后来变音、借音等演化,成了“摸”。“徐”确实有很慢的意思,如“徐徐”。 摸也是四川话最常见的表达“磨蹭”的词汇,它同时还有好些衍生词汇。 摸索 “摸索”,为“摸”衍生的双音节词汇,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拖拉。民国二十八年《邯郸县志》卷六《风土志·方言》:“迟缓曰摸索,又曰磨蹭。” 叠音成语为摸摸索索。 例句:你硬是摸索得很,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动作搞快些嘛,做个事情硬是摸摸索索的。 摸蛆 摸蛆,“摸”衍生的双音节词汇,也是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拖拉、磨蹭。和“蛆”没有字面上的联系,只是构成了一个动宾短语。 例句:你在摸蛆啊,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咪摸 这个词是最近突然从记忆深处冒出来的。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爱说我“咪摸”。 网上查了一下,赣语-抚州话有四字俗语(本字考证不严谨)“抺抺摸摸 ”mi mi mo mo,形容人东做做、西做做,磨蹭,没有效率。 粤语有“咪咪磨磨”表示磨蹭, 发音是 mi1 mi1 mo1 mo1 或 mi4 mi4 mo2 mo2。 “咪摸”这个词,大概也是“湖广填四川”从湘赣或广东传入四川的,不过很久没有听到过了。毕竟我奶奶已经过世快40年了,她是清朝末期时代出生的人,上世纪的00后,说明过去这个词汇应该流传了不短的时间,但现在在四川方言中,这个词逐渐开始消亡了。 虚虚摸摸 这个词《四川方言词典》也有收录,指行动缓慢慢条斯理的样子。 这个词多用于褒义,多指老年人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感觉上比较磨蹭,但是因为责任心比较强,往往干的事还是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磨蹭。 例句:不要看老太婆虚虚摸摸的,一天到黑,其实做的家务事不少。 绵 绵,性行疲沓迟缓而多纠缠。 例句:你硬是绵得很,出个门半天还没收拾归一。 性格磨蹭的人,被称为绵绵冰。 绵扯扯 绵的衍生词汇,指磨蹭。也有指食物软而韧、不脆等的意思。 绵扯扯的近义词:肉扯扯。肉扯扯主要形容办事不干脆,不果断。也隐含有磨蹭的意思,但是主要表述的是不果断。 ?sai2 磨蹭,通常会加上时间来进行强调。 例句: 1、你这个人硬是?得很。 2、说好一起去赶场,?了半天她还没有收拾好。(半天是虚夸,表示磨蹭很久) 四川方言词典:“?话”,指无关紧要的话语来磨时间。 发掘方言,保护方言,让我们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点小小努力。你的点赞、转发、在看,也是一种努力。 第29章 四川方言:根据语境变换词义的咿唔呀唔 咿唔呀唔,拟声词,四川话的一句方言俚语,根据语境,其词义可以作“呻唤、唱反调\/作对、不听话、抗议\/辩解、嘀嘀咕咕、模糊不清的话语”等多个解释。带轻微贬义。 《四川方言词典》做【伊乌牙乌】,给出了两个词义,如下: 伊乌牙乌:(象)(~的)〈贬)1嘀嘀咕咕:你少在那里~的,把我惹毛了的话,看我抖你!2咿咿呀呀:每次喝了酒,他都要~地哼上几声川剧。(现85·2·38) 因为是拟声词,所以具体写法为【伊乌牙乌】还是【咿唔呀唔】就不讨论了,从汉字造字法来说,个人觉得肯定是【咿唔呀唔】更合理。 除了前面《四川方言词典》所提到的那两种含义之外,接下来由笔者再给诸位补充讲解一下关于【咿唔呀唔】这个词另外的一些词义解释。这些新的词义往往只有借助特定的场景作为背景铺垫,方能更为精确地传达出其真正内涵及意义所在。 一、呻唤声 “咿唔呀唔”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人正在地呻吟着,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苦楚和哀伤。仿佛这个人正遭受着巨大的折磨,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 或许是因为疾病的缠身,让他无法正常呼吸;又或者是内心深处的伤痛,让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样的呻唤声都会让人感到无比心疼和同情。 例如:儿子在外面费,摔了跤,摔得看起来有点厉害,父亲带去检查了,没啥大碍,敷了点药回家。儿子一直小声呻唤,父亲听烦了,就说: 莫紧倒在那儿【咿唔呀唔】的了,各人栽倒哩,你怪哪个喃?喊你莫去外头费,一天又不听话。再在那儿【咿唔呀唔】的,给你搁倒身上! 二、支支吾吾、模糊不清的(话语)。 “咿唔呀唔”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发出的含混不清、难以理解的声音或话语。它可以表示一个人正在尝试说话,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口吃、喉咙疼痛、语言障碍等)而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他嘴里咿唔呀唔地不知道说些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者:小孩子学说话时总是咿唔呀唔的,可爱极了。这里的“咿唔呀唔”都传达出一种模糊、不确定的感觉。 此外,“咿唔呀唔”还可以用于形容某些音乐或声音具有模糊、朦胧的特质。 再例如:儿子犯错,接受父亲的训诫。 父亲:你错在哪里?知道吗?儿子:不晓得!父亲:你好好想想。 儿子:我.…(说了一通,但听不清楚。) 父亲:你在咿唔呀唔的说些啥子哦? 见儿子执迷不悟,父亲只得严肃指出儿子错误的各种后果,耐心教育儿子。 三、狡辩\/诡辩 “咿唔呀唔”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口齿不清、含糊其辞地说话,甚至可能故意闪烁其词或者强词夺理来狡辩。当某人试图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时,他们可能会发出一系列模糊不清的声音和语调,让别人难以理解他们真正想说什么。 例如: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中,一方可能会咿唔呀唔地回应对方的质疑,试图逃避直接回答问题或者转移话题;又或是有人做错了事却不肯承认错误时,也可能咿唔呀唔地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这样的行为往往会给人留下不诚实或者不可靠的印象。 总而言之,\"咿唔呀唔\"这个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那种狡猾且难以捉摸的言辞风格。 再例如: 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学生没做,还各种理由狡辩,于是老师:“你嘴壳子还硬呢。态度不好,还跟我两个咿唔呀唔的,只有请你的家长来教育你了。” 此场景,咿唔呀唔和“嘚ㄦ那个铛-米花ㄦ糖”意思差不多。 四、抗议、辩解 咿唔呀唔,也用于表达辩解。 张家的鸡丢了,怀疑隔壁李家偷了,就到村长那里告状。村长到现场一看,未作深入调查,草率地判定李姓村民有问题。李姓村民不服气就和村主任吵了半天。 村长:你还跟我两个咿唔呀唔的,哼! 李姓村民:你冤枉我,就是要跟你咿唔呀唔的,啷个嘛! 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双方只是打了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村长感到十分难堪,不得不灰溜溜地离开现场。 第30章 四川方言没有普通话的单韵母e,那e韵母在四川话咋发音? 虽然一上小学就在学“嘴巴扁扁eee”,但是四川方言中,绝大部分地区方言发音没有普通话的e韵母。 先说一下普通话单韵母e的发音。 单韵母e 的发音,为e[?],即“嘴巴扁扁eee”里面e的发音。 普通话的单韵母e,在四川方言中通常发音ê [?]或o[o]。ê就是复韵母ie [j?]中的e的发音,即“耶”字的尾音。 在普通话中,ê只在语气词“欸”中单用。ê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构成复韵母ie、ue,并在书写时省去上面的附加符号“^”,例如:别bié、谢xiè 今天就以声母顺序,来看看一些常用字的单韵母e在四川方言中的发音。 (下文“四川话”三个字,代表主流的西南官话成渝片。) 1、bpmf不能与e相拼 2、de : 得德,四川话发音dê。 助词“地的”,在成都话发音li,阴平调,很特殊。四川有些地方发音不同,比如中江话发音为“di”,其他地方不是很了解,略过。 3、te:特忒,四川话发音tê。 4、le:了乐,四川话发音lo。勒肋嘞,四川话发音lê。 5、ne:呢,语气词,四川话一般不用,对等替换用的是“喃”字。讷,四川方言口语一般发,同辣音,比如木讷。 6、ge: 个各哥歌葛鸽咯戈等,四川话发音go。 格革骼隔膈疙,四川话发音gê。 割阁:四川话有双音go\/gê。 搁,发音go(耽搁)\/ko(搁下),是个特殊例字。 7、ke: 壳嗑棵可颗渴壳课科柯珂蝌等,四川话发音ko。 克咳刻客克等,四川话发音kê。 8、he: 和合贺喝河何盒呵颌荷禾鹤菏涸阖盍等,四川话发音ho。 吓核吓,四川话发音hê。吓也发普通话音xia。 9、jqx不能直接与e相拼。 10、ze(ze\/zhe合并): 仄泽则啧择遮蜇折辙锗褶者蔗哲折浙等。四川话发音zê。 11、ce(ce\/che合并): 策测册侧厕车澈撤扯彻坼掣等,四川话发音cê。 12、se(se\/she合并): 色涩瑟铯啬设舌佘社舍射涉奢赊蛇赦等,四川话发音sê。 13、y:i与e构成复韵母ie。w:不能与e相拼。 14、单韵母e独立成音节。 鄂鹅娥恶讹俄厄鳄峨噩等,四川话e发o韵,并增加声母ng〔η〕,发音为ngo。 额,四川话e发ê音,并增加声母ng,发音为ngê。如:额头,额楼。 前面为啥专门指出“四川话”指主流的西南官话成渝片,因为上述规律,有如下例外: 1、在分平翘舌的自贡及周边地区和巴中地区,zcs与zh\/ch\/sh的合并情况不成立。 2、岷江话部分地区,如川北岷江方言岛有普通话这个e韵母,但仅限于与g\/k\/h相拼的非入声字。 例如川北岷江方言岛:哥ge≠锅go;革为入声字,发音为ga?。 3、同样是在岷江话,入声字的发音不符合上述规律。 例如:乐山的“乐”,四川话念“ lo”,乐山话念lu,类似“噜”的发音。客人的“客”,西充发音ka?。?是入声字喉塞音符号,其他入声字不一一列举。 第31章 四川方言同音词汇:阴倒与喑倒 阴倒与喑倒,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词汇,由于发音完全相同,所以日常大家常常把“喑倒”混入“阴倒”,而不知“喑倒”。 阴倒和喑倒,虽然读音一模一样,但实际上它们的词义是存在区别的。 阴倒和喑倒,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用法。阴倒可能更多地指向阴暗、阴险或者暗地里行事等含义;而喑倒或许带有沉默或者不为人知的意味。 然而,正是因为这两个词的发音太过相似,使得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很容易混淆它们。有时候明明想要表达的是喑倒的意思,结果说出口的却是阴倒;反之亦然。 我们先看“阴”和“喑”字引发相混的相关字义。 阴:发音yin。 1、(形容词)1幽暗;昏暗2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2、(副词)暗中,暗地里。 喑:发音yin。1.哑。2.沉默不语。 下面这首诗,大部分人应该学过。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万马齐喑:千万匹马全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全都沉寂不语。 结合以上,四川方言中,“阴倒”也是一个副词,作“暗中,暗地里”解,使用中用于修饰其他词,例如“阴倒坏”、“阴倒怪”、“阴倒鼓劲”等。阴倒更多地指向阴暗、阴险或者暗地里行事等含义。 “喑倒”,属于四川方言“动词+倒”固定结构,“倒”是时态助词,“看倒”、“跍倒”、“趴倒”等,都是这类用法。“喑倒”,就是不要开腔的的意思。 所以,区别来了: 如果是表达不做声、不要开腔,要用“喑倒”。 如果是修饰其他形容词或动词,表示“暗地里”,要用“阴倒”,不要混淆了哦。 例句: 1、就给你一个人涨了工资,你喑倒起,莫要到处去说哈! 好不容易才给你一个人涨了工资,你可千万别声张出去啊!一定要低调一些,不要到外面四处张扬、显摆!毕竟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果被其他同事知道了,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嫉妒,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氛围和工作效率呢!所以呀,你心里明白就好啦,默默地接受这份好意,然后用更好的工作表现来回报领导对你的认可吧! 2、莫看他平时一副老实的样子,其实阴倒怪。 别看他平日里总是表现出一副憨厚老实、与世无争的模样,但实际上却是个阴险狡诈之人。这种人往往善于隐藏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意图,让别人误以为他们没有威胁或危害;然而在关键时刻或者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便会露出真面目采取不择手段来达成目的令人猝不及防。所以我们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保持警惕并通过深入了解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 3、有些学生平时装作不爱学习,其实在阴倒鼓劲(学习)。 有些学生平日里总是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漠不关心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暗地里默默地努力着。这些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开小差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给人一种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印象。然而,当其他人都以为他们真的不重视学业时,这些学生却在背后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他们可能会在放学后主动留在教室里复习功课,或者在家中独自钻研难题;他们也可能会向老师请教问题,寻求额外的指导和帮助。这种“阴倒鼓劲”的行为并非故意欺骗他人,而是出于种种原因,比如想要保持低调,不想被别人视为书呆子,或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和目标意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并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往往能够让人刮目相看。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或一时的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热爱学习,而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4、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捉南风》:“快莫做声,阴倒拿去埋了,免得别人看见。” 第32章 几个kong音的四川方言字 方言中,有些字多用于口语,很少书写,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正确的写法。多数字可以考证出正确的写法,个别字正确的写法也很难考证出来。 今天说说几个“kong”音的四川方言字。 一、“?火孔” “?火孔”:一种烹调法,加少量水,用微火把食物焖熟。 “?火孔”,发音为【kong同孔】,为川渝地区的方言,通过煮、沥、冲洗、[?火孔]这种工序做的干饭,就叫[?火孔]干饭。 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志》 卷四礼俗方言篇:“今饭不蒸而煎熟者曰巩,音如孔”。《四川方言词典》记为【?火孔】字。 [?火孔]干饭具体步骤:将大米煮至半熟(包浆饭,或称生包ㄦ饭sēn bēr fàn),然后与各种蔬菜如土豆、胡萝卜、杏鲍菇等和肉类如腊肉、香肠等一起焖煮,熟后将饭菜和匀,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二、啌 拟声词1咳嗽声2沉闷的异响声。 使用中多为三叠音“啌啌啌”,表示连续不断。 啌,左右结构,?口空,官话xiang1,qiang1 四川方言音:qiáng\/qiǎng或kong\/kong 【集韵】嗽也。又【集韵·类篇】枯江切,音腔。本作?。喉?也。 例句: 1、咳到“啌啌啌”的,听到恼火。买到有药喊你吃,又不吃。(音qiáng\/qiǎng或kong\/kong) 2、耗子在望板上跑得“啌啌啌”的。(音kong\/kong) 三、拱 四川方言表示屁股翘起来时,拱字发音孔kong,意思是:[屁股]“翘起来”。 例句: 1、(护士打针锥屁股)沟子拱起! 扩展阅读。 打针时需要把屁股翘起来,主要是基于以下原理: 1. 暴露注射部位:把屁股翘起来可以使臀部肌肉松弛,更容易找到适合注射的部位,确保针头能够准确地插入肌肉组织。 2. 减少疼痛:翘起屁股可以改变臀部的角度和位置,使注射部位的肌肉更加舒展,减少针头插入时的阻力和疼痛。 3. 防止误刺:这种姿势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和控制注射的过程,降低误刺其他组织的风险。 4. 方便操作:翘起屁股使注射者的身体更稳定,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提高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把屁股翘起来是为了更好地暴露注射部位、减少疼痛、防止误刺和方便操作。这是一种常见的注射姿势,有助于顺利完成打针过程。 2、(四川的笋子炒肉来了)沟子拱高点儿! 过去在四川,调皮的小孩犯了错,最常见的惩罚就是“笋子炒肉”。 “笋子炒肉”,这是俗话说的惩罚方式,虽然严厉,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孩记住自己的错误,明白行为的后果。 四川方言中,拱发音孔kong似乎只用于“沟子”翘起的动作。如干饭煮的泡绍,就说“翘沟子干饭”,不说“孔kong沟子干饭”了。 第33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动词:挦 挦,普通话发音xián,动词。 词义: 1扯,拔(毛发),如:挦鸡毛。 2引用、摘录或抄录(某人的文章或诗名)。如:古书东移西掇,挦补成章。——《辍耕录》 “挦”字的繁体字是“撏”。如果我们只使用简体字“挦”去检索古代文献或字典,可能无法找到相关条目。因为在古代,人们普遍使用繁体字来书写和记录文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字简化改革的推进,许多繁体字逐渐被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尽管如此,一些繁体字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并在特定领域或传统文化中得到延续。繁体字在书法、艺术设计等方面仍有着一定的地位。 总而言之,虽然“挦”字在古汉语典籍中可能不易查到,但通过认识它的繁体字“撏”,我们能够拓宽对汉字演变和文化传承的认知。这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并珍视不同字体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康熙字典》记载的撏字: 《唐韵》徐林切《集韵》徐心切,音寻。取也。 又《唐韵》昨含切《集韵》《韵会》徂含切,音蚕。义同。《扬子·方言》取也。 大部分南方方言,例如湘语、赣语、南宁平话、徽语、粤语等,都普遍使用这个字,发音各异,声母主要为q、x、z。 四川方言中,挦字多发音为xuán,同四川话“悬”的音。和普通话相比,介母发生了变化。如同普通话的“鲜xiān花”四川方言说成“鲜xuān花”一样,是同样的语音流变规律。 另外部分地区,介母没变,声母发生了变化,就像“纤xiān维”在四川话发音“纤qiān维”一样,把“挦”发音qián,音同钳和钱,是另外一种语音流变。 还有一部分地区,主要是岷江话片区的眉山、宜宾、泸州等地,就像“溪xi”在四川方言发音为“欺qi”一样,把“挦”发音为quán,音同“全”,这又是一种语流音变。 过去宰杀家禽后去毛,传统方法都是用开水烫过,再用手慢慢拔毛,这个动作,就是挦。例如:挦鸡,挦鸭子,挦鹅等。 挦,是可以用于人的。 例如:唐·贾岛《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镊挦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但如今四川方言中,“挦”用于人,更多的是引申为一种戏谑的表达生气的方式。 例如:(你把我惹生气了,我就说)你是不是这样子的哦!再这样子我把毛给你挦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如今食用鸡鸭,超市里普遍都是宰杀好的;市场上也大多是专门的脱毛机器。 因此,除了极少数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之外,少数老人自行饲养和宰杀家禽,并完成拔毛这项工作时才会用到这个“挦”字。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已经很少使用到这个字了,甚至可以说它正在慢慢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方言里销声匿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影响,许多曾经被广泛运用的字词都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或发生改变;而“挦”字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其本意并未改变(即拔出之意)但却因现实环境及需求等因素导致使用频率骤降并最终走向没落之路。 或许某天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惊觉原来那些熟悉且亲切的语言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发掘方言,保护方言,让我们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点小小努力。你的点赞、转发、在看,也是一种努力。 第34章 四川方言词汇:恼火与断纤 【第一节】四川方言词汇:恼火 普通话也有“恼火”一词,词义为“生气”。 例句:明明是他做得不对,让他道个歉,他连一言半语都没有,人家能不恼火吗? 这个用法,四川方言也爱用“起火”。 在四川方言中,“恼火”的词义如下: 一、厉害,严重; 例句:(弟弟给在外地打工的哥哥打电话)哥哥,你快回来哦!老汉ㄦ的病恼火了。 “脚杆痛得恼火!” “今天大太阳,外头热得恼火!” “路上堵得恼火!” “这个人瓜(笨)得恼火!” 二、(让人)伤脑筋、不满或生气 “这事很恼火!”指这事情很棘手、很难办、很难处理、很让人头疼。 “说好9点钟,都10点了还不来,这个人硬是恼火得很!”指让人生气、让人头疼。 “五一节这个调休恼火得很,前后两个周末影响不说,还安排我值两天班!” “你们几个娃娃硬是恼火得很喃!莫要在这儿闹了,医院是清净场所,病人些要休息。” 三、辛苦 “喊你做点事,你就觉得恼火了。吃饭恼不恼火嘛?”这是常见的四川人训斥孩子的话语。 “恼火”做“辛苦”讲的语境不多,平时可能大家都忘了这个意思了,但是看了例句,相信大家又恍然大悟:确实这句话小时候经常听到啊。 四、难度大 “这道题有点恼火呢!”学生时代的记忆),和做“辛苦”讲类似,平时语境不多。 【第二节】四川方言词汇:断纤 断纤,读音是duàn qiàn[音同“断欠”]。四川方言中的意思是停止、停顿、中断。 纤断则船停,故云。说的是旧时行上水船,需要纤夫在岸边拉纤,如果纤夫拉着的纤绳断了,船就需要停下来,将断纤接续好后再上行。 例如:那个工程修到修到的,不晓得啥原因,断纤了。 “断纤”的否定形式,为“不断纤”。 断纤,是停止;不断纤,自然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了。 如:放学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飞快的冲出了校门,几乎不断纤的。 周立波《山那面人家》,“姑娘成了堆,总是爱笑。她们嘻嘻哈哈地笑个不断纤。” 克非《春潮急》十三,“但是,回答他们的只是不断纤的笑声,和两三个有支气管炎的年轻人,因为疯得太厉害,呛了冷空气而发出来的咳嗽声。” 但是,目前的不少词典,比如上图,《汉典》“断纤”的注音,却是“duàn xiān”,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汉语的“纤”,读音分别为xiān\/qiàn,其实对应两个繁体字“纤”和“纤”。 纤(qiàn)字,是由“牵”(牵)加旁分化而来。本义为缰绳,后引申从业拉船工作的职业或比喻从中撮合或介绍牵线关系而取利。《说文解字》:“牵,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 “纤”(xiān)字最早见于秦代小篆,本义指细纹丝织品,后引申为细小的,柔美细长或节俭的字义。 繁体字中,原本意思不同、读音有异的两个字,被简化成了同一个字“纤”,但是对方言不了解的话,就不知道“断纤”的“纤”发音是哪个,因此就出现了错误的标音。 第35章 当四川人说马上,一定不要理解成普通话的意思 马上这个词,在四川方言中字面的意思,和普通话一样,都是立即、立刻的意思。 然而,若是你并非来自四川盆地,那么当听到四川人或者重庆人跟你讲“马上”这个词时,请务必保持警惕之心! 这可绝对不能轻易相信啊!因为在他们的语境当中,所谓的“马上”可能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迅速、立即之意哦。 它或许代表着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呢;又或者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口头禅罢了,并无实际意义可言呐~ 所以呀,与这些地方的朋友交流时一定要多加留意才行哟!以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呀哈!毕竟地域文化差异还是蛮大滴嘛嘿嘿~ 例如:打麻将三缺一了,到了的人焦急地看着时间,不停地拨打着未到场者的电话,并催促道:“你好久拢哦?大家都等半天咯!”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总是一成不变的两个字——“马上”。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判断,这个“马上”可绝对不能轻信。正常情况下,这意味着至少还要再等待半个小时;而如果运气不佳遇到点儿什么意外状况,那很可能就需要漫长的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了……想到这里,在场的人们只能无奈叹息,继续百无聊赖地等待,同时心中暗暗祈祷那位迟到的朋友能够尽快现身。毕竟,没有他(她)的参与这场牌局也无法开始啊! 我曾听闻过一个有关四川话“马上”最为精妙的解读,而这番话竟是出自一位在西南地区成长的外国友人之口:“马上”,意味着我已然骑乘于马背之上,但究竟何时能够抵达目的地,则取决于马匹奔跑的速度快慢。 这位老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切身感受,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马上”一词所蕴含的微妙含义。他巧妙地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让人们对这个常见词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对于语言的敏锐洞察力和精准表达能力令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反映出,在跨文化交流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和体验,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各种方言、文化背后的独特魅力。 四川话行动上的“马上”,更多是态度上表示尊重问话人,最夸张的可能,仅仅是表示答话人开始行动了。 我用个具体场景来说明一下: (背景)男孩子电话约女朋友出去玩。 (昨天)男:我们明天去游乐园耍哈?女:要得。男:明天上午我给你打电话。女:好。 (今天上午9点)男:差不多出发了哦?女:马上。[开始起床、早餐、化妆……] 如今,我和朋友们之间,说路上需要的时间,一般会用具体的时间来表示。比如“还要5\/10分钟的样子”“半个钟头之内”等,一般不轻易说“马上”。 还有几个词:下回、二天、改天等,和“马上”差不多,外省朋友听到川渝人用“下回”、“二天”或“改天”给你说话时,千万不要当真,以为是许诺! 比如:1、今天你请我,下回\/改天我请你哈! 2、二天等我发财了,请你们去巴厘岛耍! 第36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挠痒痒,那他们怎么说? 挠痒痒,大概是熟识的小孩和年轻人之间,全国各地都流行的一个游戏。 四川话一般不说“挠痒痒”,通常说“há咕叽”、“há咕啾”或“há叽咕”。这个动作一般专指挠人腋下使人发痒并发笑,不用于指“挠脚板心”,脚板心川渝方言说“抠”。 这个há字咋写? 《四川方言词典》用的是“哈”字,应该算是间接的借音和借义。音是ha,但是普通话中,“哈”有1、3、4声,唯独没有阳平二声。义,可以借被挠痒痒者哈哈哈的笑声,其实也比较勉强。 整个的“挠痒痒”,《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的是【哈脐沟儿】,也不准确。脐,普通话音qi,四川话确实也说脐(ji),比如“肚脐ji儿”,但“脐”和腋下扯不上关系的,也只能算是借音。重庆市区是这个说法。 个人理解,痒痒在四川方言中的表达,其实应该是个拟音词,而不是用汉字来具体指人的身体部位。 据笔者的了解,痒痒在四川话有“咕叽”、“咕啾(纠)”或“叽咕”等多个近音的拟声表达词。 例如一些人特别怕被“há咕叽”,怕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本来在做这个游戏,搳咕叽的人口里念叨着“há……咕叽咕叽……”,手才伸出来,还没挨着他,他就已经扭动着身体笑着一团了。 所以,《四川方言词典》写的“脐沟儿”是不准确的。至于加了“儿”字,说明一些地方会说成儿化音。 据笔者考证,挠痒痒在四川方言中的动词há,本字写法是“搳”字。 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搳”字。 搳在川渝方言有两个音,对应不同的字义,都是川渝地区常用的音和义!!在其他一些方言也见同样的音和义。 一、搳há 这个就是四川话“挠痒痒”的há。 音:《唐韵》胡秸切;《集韵》下瞎切,音辖。我们知道,部分汉字的声母由gkh颚化为jqx。下、辖、瞎都是如此。故“搳”字古汉语发音差不多就有há音了。 义:《说文》擖也。《博雅》搔也。 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刮 擖 搳 撅;这些字的搔刮义同源。 搔:用指甲或他物轻轻地抓挠。 搳咕叽,由抓挠痒处,演变为挠痒痒,即故意挠人痒处让人发笑的一种游戏玩笑了。 综上,普通话的“挠痒痒”,四川话说“搳咕叽”、“搳咕啾”或“搳叽咕”等,有些地方会说儿化音。 二、搳huá 现手机的拼音输入法一般只有这个音可以输出搳字。 音:huá与há只是多了一个介母,属于语音正常变化。但huá音却多出了另外一个字义。 义:[搳拳],也作“豁拳”、“划拳”, 即猜拳,酒令的一种。 饮酒时的一种博戏 两人同时喊数并伸出手指,以所喊数目与双方指出之拳指相等者为胜,败者罚饮。 这是川渝地区过去喝酒时常见的节目,如今,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担心声音太大影响别人,已经逐步少见了。 文学作品中[搳拳]的使用例子: 《红楼梦》:沁香等道:“我们都不会,倒不如搳拳吧。” 《家》:老太爷的这种不寻常的高兴给这张桌子上带来一点生气,于是克安和克定、王氏和陈姨太先后搳起拳来,大口地喝着酒,筷子也动得勤了。 发掘方言,保护方言,让我们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点小小努力。你的点赞、转发、在看,也是一种努力。 第37章 四川方言里有一种赠送叫欢迎 欢迎的本义,是高兴的迎接。 “欢迎”一词,乃是带着愉悦之情去接纳、迎接他人或某件事物的到来。这个词汇所传递出的情感色彩通常是积极向上的,表示对来访者或新事物持开放和热情的态度。当我们说“欢迎某人”时,意味着我们期待着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愿意提供友好的氛围和支持。 例如,在一个聚会上,主人会热烈地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光临;又或者商家会以优惠活动来欢迎新顾客的光顾。这种欢迎不仅体现了礼貌和尊重,更展现出人们对于交流互动以及新鲜体验的渴望与期待。 四川方言中,也引申为赠送。 在四川方言里,这个词不仅仅有其原本的意思,还被引申出了另一种含义——赠送。换句话说,它可以用来表示将某物免费给予他人或者把某样东西当作礼物送出去。 大抵是显示过去的时候四川生意人的实在:口头欢迎不够,我们做生意的人用实际行动欢迎买主。 为了展现出过去那个时候四川生意人的真诚与朴实,做买卖的商人更愿意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欢迎那些前来购买商品的主顾们。毕竟,说得再多都不如直接做点什么来得有效! 只有让顾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热情,他们才会对产生信任并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啊!所以说,这可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者宣传语那么简单哦~它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风貌呢! 而这种务实且诚恳待人接物之道也正是当年许多成功商人所共有的特质! 比如过去开张的时候,通常会有用于欢迎的物品。另外会做生意的人,在已经给顾客称够足量的货品时,也会额外欢迎一点,期望锁定回头买主。 例如: 1、今天小店新开张,这堆礼品都是用来欢迎大家的。 2、(顾客买了膀箍箍,即肘子)肉贩:欢迎你一根棒子骨,都是老买主了。 在过去那个时代,骨头还没有被赋予与现今同等的价值。人们对于食物的追求往往集中在肉类之上,而将骨头视为无用之物。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骨头的地位逐渐上升,甚至时常超过了肉质本身的价格。这种转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现实中的真实写照。 3、过去买了水果,如果买的稍微多点,大方的贩子多欢迎你一两个是常见的事。 当然,遇到嘴巴会说的买主,主动索要欢迎(的物品)也是常见的。 例如:“老板,我买你这么多,再欢迎几个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正慢慢地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淡出。它曾经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但如今却越来越少被提及,仿佛渐渐失去了生命力。或许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以及文化融合等原因,导致这些方言词汇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亦或是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不足,使得它们逐渐被遗忘。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现象,并努力保护好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让它们不至于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第38章 四川话中比较特别的啬 “啬”这个字,其普通话发音为“sè”,它的本义是指收获谷物,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收割和收藏行为。实际上,“啬”就是“穑”这个字的古体写法。 在古代农耕社会里,粮食的收成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啬”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事活动,更蕴含着人们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 从字形上看,“啬”由“禾”和“墙”组成,仿佛描绘了一幅农民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收获庄稼并将其储存起来的场景。这种形象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啬”字的含义及其背后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啬”的词义逐渐扩大,但其基本含义仍然与节约、吝啬等概念相关联。例如,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吝啬鬼”一词,就形象地体现了一个人对待财物过分小气、舍不得花费的特点。 总的来说,了解“啬”字的起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领略到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通过对这些古老文字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扬。 词义扩展: 收藏好谷物后要仔细保管,于是引申为十分爱惜、节省。 由过分的节省、爱惜又引申为小气、吝啬。 啬在古汉语中属于入声字,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故啬做吝啬讲时,四川话发音为sê2(同四川话“舌”音),如吝啬、啬家子。 补充:除了岷江话片区,四川方言没有普通话的韵母e [?],e在四川方言发ê [?]音(ie中“e”的发音)或[o]音(与gkh相拼)。 但在四川话中,“啬”也做“少、不足”解,这时候“啬”又发音为sê4(同四川话“社”音)了。 最常见的两个词,为啬香、啬味。 啬香:形容词,本义指菜品量少,味道却非常好。 “啬香”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食物或菜肴虽然分量不多,但味道极其鲜美、香气扑鼻。它传达了一种对精致和高品质口感的赞美。 例如,可以说一道菜“啬香可口”,意味着这道菜不仅让人陶醉于其美妙的香味,而且吃起来十分美味,令人回味无穷。或者评价某种点心“啬香诱人”,表示尽管数量有限,但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使人无法抗拒。 例句: 餐馆厨师(对顾客):这菜味道如何嘛? 顾客:啬香。(味道不错,就是你这份量也太少了) 也引申为食物少味道一般,但由于人多,很快就没了,因此觉得味道还是不错。 例句:现在很多时候小娃娃吃东西都是图个啬香。一个人的话,再好吃,他都不想吃,多两个小朋友和他抢,不好吃他都觉得香得很。 啬味ㄦ:形容词,指意犹未尽。 “啬味ㄦ”这个词语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神秘感。它用来形容一种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像是品尝到一道美味佳肴后,口中仍留有余味,令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读到一个故事、观看一部电影或经历一段美好时光时,如果能用“啬味ㄦ”来描述那种萦绕心头、难以忘怀的感受,那么就更能传达出其中深深的魅力与吸引力。 例句:这个小品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啬味ㄦ。(稍微短了点,有点意犹未尽) 第39章 四川人一般不说普通话的没有,他们咋说的? 在普通话中,表示“不存在、无”等含义时用到的“没有”这个词,但若是将其用四川话表述出来,则会显得较为生硬。 对于川渝地区的人们而言,他们一般并不习惯使用这样的说法。相反,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一些其他更为自然和贴切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这些独特的方言词汇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所需的语义,同时也展现了川渝文化的魅力与特色。 那普通话的“没有”,川渝人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四川盆地各地区的主要说法,是有所不同的。 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拥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同样,即使同在我国西南部的四川盆地,各个地区对于事物的主要说法也存在着差异。 比如,当提及食物时,成都人可能会说“巴适得板”来表达对美食的赞赏;而重庆人或许更喜欢用“好吃惨咯”来形容口感的美妙。这种语言上的细微差别,反映出了两地人民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的不同。 此外,在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等方面,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差异使得四川盆地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我记得看了一个新闻:2015年,中国人上网聊天中最常用的语气词是什么?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什么特别的偏好? 某输入法软件发布的2015年输入热度指数,川渝人平时说得非常频繁的两个字“没得”,竟入选了当年全国网聊流行语。 “没得”,就是四川方言表达“没有”的主要方式。当然,这个词说得最多的还是重庆人,四川人排名第二。 没得 “没得”两字,主要流行于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地区(重庆、宜宾、自贡、乐山、雅安等地),正常发音mēi dê2。“没”不发普通话的阳平调,要发阴平1声。“得”一般发阳平二声。 例句: 1、我没得钱。 2、哎呀,没得关系得。 3、你还有没得钱,借我点? 莫得与不嘚 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地区(成都、德阳、巴中、绵阳、南充等地),主要的说法是“莫得”(音同磨嘚),发音为mo dê1。广汉话经常念成合音mê1。“得”一般发阴平1声。这是成渝两地区别明显的两个调。 例句: 1、我莫得钱。 2、哎呀,莫得关系。 3、你有莫得空,有空的话帮我个小忙。 成都和德阳地区还有一种主要说法是“不嘚”(为了和表示不会的“不得”相区分,此处用“嘚”字),发音bu dê1。广汉话经常念成合音bê1,近似“呗”音。 例句: 1、我不嘚钱! 2、你有不嘚空,有空的话帮我个小忙。 冇得 冇得,这是巴蜀地区湘方言岛的说法,发音为māo dê1。 例句: 1、我冇得钱! 2、你有空冇得?有空各话帮我个小忙。(湘方言不说所有格的“的”字,“各”为借音) 注意湘方言语法结构和四川话不同,疑问句中,“冇得”一般放在句尾。 总而言之,四川盆地各地区的主要说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底蕴。正是这些多样化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 第40章 在四川,有一种食物,叫响皮 响皮:煮熟晒干的猪肉皮用温油逐渐加热炸泡而成的一种食品。 响皮,这可是一道极具特色的美食!它是由煮熟后再晒干的猪肉皮制成的。 制作过程可不简单呢,首先要将猪肉皮煮熟,然后放在太阳下晾晒,直到完全干燥。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了——用温油慢慢地加热这些干肉皮,让它们逐渐膨胀起来,变得酥脆金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泡泡一样,这就是“炸泡”的过程啦! 这样制作出来的响皮,口感香脆可口,富含胶原蛋白,不仅美味十足,还营养丰富哦!无论是用来煮汤、炒菜还是凉拌,都能增添独特的风味。 而且,响皮还有着一种特别诱人的声音,咬下去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美味与独特魅力。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响皮这种美食,不妨一试,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口感和滋味所折服!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八回: “连春元叫人送了吃用之物: 腊肉、响皮肉、羊羔酒、米、面、炒的棋子、焦饼。”又第八十七回: “许过捎羊羔酒、响皮肉与寄姐尝。” 清末《新宁县乡土志》第十四类《物 产》: “ (豕)皮亦间有干作响皮,储以制脍。” 响皮,这个名字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陌生,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川西坝子农村,它却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那时候,每逢婚丧嫁娶、生日庆典等重要场合,主人家都会准备这道美味,以招待亲朋好友。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餐桌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响皮的身影。那些曾经熟悉的味道,也逐渐被时间所掩盖,成为了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无独有偶,响皮不仅是巴蜀地区的传统美食,同时也是广东潮汕地区颇具特色的一种风味食品。在潮汕地区,有一道名为“爆炒猪皮”的佳肴,其主要原料正是响皮。当地人通常将这种食物称作“肉皮”。 响皮既可单独成菜,如凉拌响皮、响皮汤等;又能与其他食材搭配烹调,像“爆炒猪皮”这道菜,便是将响皮与辣椒、蒜苗等同炒,口感爽滑 q 弹,味道鲜香可口。此外,它还常常被用作火锅、煲汤或炖菜的配料,增添别样的风味。 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配角,响皮都深受潮汕人民的喜爱。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胶原蛋白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对于喜欢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的人来说,潮汕的响皮绝对值得一试。 根据加工工艺的差异,可以将爆猪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砂爆猪皮,另一类则是油炸猪皮。 砂爆猪皮采用独特的方法制作而成。首先,选取优质的猪皮,并确保其表面干净无瑕疵。然后,将猪皮放入热砂中翻炒,利用砂子的高温和摩擦作用,使得猪皮迅速膨化并变得酥脆。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技巧掌握,以确保猪皮不会过度烤焦或变得过硬。 与之相对应的是油炸猪皮。这种方法通常会先将猪皮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然后放入热油中炸制。在高温下,猪皮会迅速膨胀,形成金黄色的脆皮。油炸猪皮口感香脆,内部仍保留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无论是砂爆猪皮还是油炸猪皮,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烹饪需求来选择使用。这两种爆猪皮在中华美食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的制作。 第41章 四川方言独特的折字 本文中的“折”,普通话发音是shé,四川方言发音sê2。 折,发音为shé时,基本意思是亏损。四川方言又演化出一些常用的词汇。 一:折水 普通话中,折水指回旋的流水。四川话多用于表示1肉类蔬菜水分折耗。2衣物下水洗涤后缩水。 例句:1、明明买了两斤菜,回来称才一斤八,是折水了还是称没有称够哦?! 2、这衣裳买的时候试了刚合适,回来洗了一下,穿起就小了,折水了! 二、折耗 普通话中,折耗解释为:物品或商品在制造、运输、保管等过程中造成数量上的损失:蔬菜在转运中~了几百斤。 除了普通话中的意思,四川方言中“折耗”多用于指“折水”,或买回来的蔬菜实际能食用的比例。 肉类,肥肉比瘦肉折耗大,因为烹饪时肥肉会煎出一部分油脂。 蔬菜,相比净办的豆米ㄦ,带皮的莴笋折耗就大;相比嫩的蔬菜,长得老的蔬菜折耗大,因为要丢弃部分太老、口感不好的部分。 现在很多新品种比如茄子、苦瓜,含水量特别高,和过去老品种比较,折耗大多了。喜欢干煸着吃的人,对这个体会更深。 三、表示液位减少、下降或物品减少的“折”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2550页【折】;动词;下降、减少: 1江淮官话。安徽安庆:大水(洪水)~了,车子可以开了。 2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汤煮~了好多呵!云南昆明:天干,滇池首呢水~下去一大截。云南楚雄:井里的水~了。贵州清镇。 比如下了暴雨,涨水了。暴雨停了,河里沟里水位下降了,一般就说“水折了”。 再比如喝酒的时候,有人踩假水(弄虚作假),光端杯不咋喝,别人看到了就会说:你喝大口点哦,你的酒都没有看到折。 或者小孩子吃饭吃得慢,大人就说:吃快点嘛,你的饭半天都没有看到折。 扩展阅读:猪舌头在四川方言的别样称谓。 在四川地区的方言中,人们对“猪舌”有着多种不同的称呼,例如“赚头”、“猪利”、“利子”或是“招财”等等。这种独特的称谓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原来,在过去的商业社会里,商人们非常注重吉祥如意,对于一些可能带来不吉利寓意的词语格外敏感。而“舌”这个字恰好与“折本”的“折”同音,让人联想到亏本、失利等不好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不祥之兆,聪明的先辈们便巧妙地将“猪舌”改称为其他更具吉祥意味的名字。 其中,“赚头”一词最为常见,它代表着盈利、赚钱的好兆头;“猪利”则寓意着顺利、得利;“利子”也有获利、利益的含义;而“招财”更是直接表达了招来财富的愿望。这些别称不仅赋予了“猪舌”新的意义,还体现出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这些有趣的方言习俗依然流传下来,并成为了四川文化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品尝到美味的“赚头”或听到别人说起这些特别的称呼时,也许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地域风情和传统韵味。同时,这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传承本土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第42章 四川人几乎不说普通话的调皮捣蛋,那如何表达? 每个人都有童年,难免要干一些调皮捣蛋让大人们头疼的事情。 童年时期,每一个人都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总是会做出一些让大人们感到头疼不已的调皮捣蛋之事。 有时候家长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教育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行为模式以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但无论如何,那些充满着欢笑与泪水回忆满满的日子,都将成为人生中难以忘怀珍贵记忆之一。 四川方言很少说普通话的“调皮捣蛋”这个词。 但就像“盯着”,川南说“看斗”,川西说“看倒”、“看夺”一样,四川话并不像外省人理解的那么统一,不同的片区,方言的表达还是存在不少的区别。 形容小孩调皮捣蛋,在四川岷江话片区和川东、重庆地区,通常用“千翻”,川东和重庆通常有儿化音:千翻儿。 例如: “我们家那个小侄儿,真的是太千翻儿了,完全管不住!” “千翻”的词源,暂时没有考证,从字面理解,调皮捣蛋的男娃,啻怕是一会儿就可以翻一千个筋斗吧。 川北地区如绵阳地区、达州地区,通常表达为“千烦(儿)”,这种表达,不仅在四川话,甚至在陕西方言,尤其是陕南方言,也非常常见。这个词,很形象:烦,已够折磨人了;现在,不是烦,也不是三烦四烦,十烦百烦,而是千烦。 川西坝子地区,则多用“肇”、“费(匪)”表达小孩的调皮捣蛋。 “我们家那个小侄儿,真的是太肇(费、匪)了,根本管不倒!” “肇”(音灶),是肇事的肇,调皮捣蛋的娃娃,难免给家里惹出一些大大小小的麻烦,用“肇事”的“肇”也非常贴切。川东说的“肇”,一般是指婴幼儿时期爱哭闹爱生病不好带,也说“罗肇”。和川西坝子有所区别。 “费”,调皮捣蛋的娃娃,一天到处摸滚爬打,搞不好衣裳被挂破、裤子被磨出洞,很费衣服的哦。 “匪”,土匪。调皮捣蛋的娃娃,一天到处惹是生非,干些大大小小的破坏事,很像土匪,同时也是在肇事。“费、匪”同音,逻辑也能解释,也就不用去考证哪个是具体的本字写法了。 与四川其他地区将\"千翻\"仅仅用作形容词来描述人有所不同,在川西坝子这个地方,人们所使用的\"肇\"和\"费(匪)\"这两个词不仅可以单独做形容词使用,还能够通过再添加一两个字组成名词,从而直接指代那些顽皮淘气的孩子们。 例如,\"肇狗儿\"、 \"匪头子\"、 \"费头子\"等等这些词汇就是如此应运而生的。这样的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需要进行自由组合运用。 以上这些便是笔者所知晓的有关于“调皮捣蛋”一词在四川地区的一些主流表述形式了。当然咯,如果你的家乡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叫法或用法,也恳请您不吝赐教,在下方留言区留言,笔者将感激不尽!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精彩分享~ 第43章 方言词汇热你温,体现了四川话由俗到雅的演变 四川方言“热你温”是啥意思? “热你温”,本来是四川方言詈语“rnm”的一种完全表达,简化后,用近音字替换詈语字而来。 如今主要只是用于表达埋怨的语气,基本上没有问候母亲的意思哈,就像“nmp”只是口语习惯,并不是把别人生殖器挂在嘴巴上。 我小时候在农村,我们家的院子里住着一位 40 后的娘娘(婶婶)。这位娘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当她训斥别人的时候,那满口的粗言秽语让人咋舌不已。 她似乎并不在意说话的方式和用词,无论是对她的丈夫,还是对她自己的孩子们,都是如此毫不留情地责骂与斥责。每当家人犯错或者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事时,娘娘总是会用那些粗俗不堪的话语来表达她的不满和愤怒。 这种情况让我一度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毕竟,家庭本应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地方,但娘娘却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或许是因为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缘故,使得娘娘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尽管娘娘的言辞可能有些过激,但也许这正是她在那个环境下所学会的生存之道。而对于我们来说,则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用更温和、理性的方式与他人沟通交流,避免伤害到身边最爱的人。同时也要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差异,并努力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包容的社会氛围。 “热你温”我在她嘴里就听到过骂她孩子时的完整版本:日你瘟丧的妈去qie喽! 简化版本应该就是“日你瘟”了,如今在书面表达时,由俗到雅,演化为“热你温”。 当然,也不止这一个说法,四川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完整版本: 日你鬼东西(龟儿子)的妈去qie喽!简化版本就是“日你鬼”或“日你龟”。演化的文雅版本就是“热你鬼囚”或“热你龟囚”,“囚”是“去喽”qie''lou的连读合音,只表示音,所以这里我个人特地没有用“球”字。 正如“牙刷”和“毛线”逐渐取代了粗俗的词语“球”和“锤子”一般,“热你温”也完成了它由俗到雅,并逐渐脱离本义的演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语言文化的演进变迁,人们开始使用与原词发音相近但更为温和、委婉的字眼来替代那些带有冒犯性或不礼貌的词汇。 这样一来,既能表达相似的意思又避免了直接使用粗鲁言辞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反映出人类对于文明交流和相互尊重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语言自身强大而灵活的适应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对日常用语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选择更恰当且不失风度地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维护良好人际关系还推动着整个社会向着更加和谐友善方向发展。 第44章 四川方言:端豆腐 端豆腐,四川方言里有两个意思。 一、双手捧(别人)的脸。 为表示喜爱的动作。 多用于小孩。如:来,乖娃娃,给叔叔端个豆腐,就给你糖吃。 偶尔也见年轻夫妻或恋人之间相互端豆腐。 二、买(卖)豆腐。 四川地区过去豆腐的买卖,都是不用称重的,量词用的是“墩”,后面也说“块”、“坨”。买卖豆腐叫“端豆腐”。 比如,卖家吆喝“端豆腐啦!”。 比如家庭里,“今天去端两墩(块、坨)豆腐来吃”。 过去豆腐的量词为啥用的是“墩”、“块”、“坨”?而不是斤等重量单位?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墩”这个量词通常用来形容比较厚实、大块的物体,就像一块坚固的石头或者一堵墙一样。而豆腐由于其质地柔软且相对较厚,所以用“墩”来计量可以突出它的立体感和质感。 其次,“块”则更加强调了豆腐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每一块豆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被单独拿出来使用或加工。同时,“块”也比较通用,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品。 最后,“坨”这个词则带有一些口语化和形象化的色彩。它给人一种随意、不拘小节的感觉,仿佛豆腐就是那么一坨放在那里,没有经过精心雕琢。这种用法可能更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中。 当然,不同地区对于豆腐的量词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这些词汇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事物。 具体到四川地区。 四川过去的豆腐作坊,用的大多是统一尺寸的方形木框(一框豆腐称一厢豆腐),并用模具做出了每墩(块、坨)豆腐的大小。 买卖的时候,根据买主的需要,用划刀划出对应的数量即可,而不必用秤去称重。据了解,南方豆腐作坊大多都是用这种方形木框做豆腐模具。 四川地区不像北方,动辄买一二十斤(称重量),平时也就买一两墩。只有到了冬季做红豆腐的季节,会买的比较多。比如半厢、一厢甚至更多。但是实际算账,还是按墩数来的。 过去无论农村,还是城镇,经常听到豆腐作坊的人流动叫卖声:端豆腐啦!有人应声:这ㄦ哩zēr li 端两墩! 至于为啥豆腐的买卖,要用“端”字? 在各种资料中未查到来源,笔者只能根据特定的环境做个推测。 因为过去农业时代,工业不发达,当时没有如今随处可见的塑料袋,豆腐买卖需要的容器,只能是买主自己从家里拿个碗或盆出来。 装好豆腐之后,必须是“端”着而且得“端稳”,万一倒了就搞白伙食了。 这也是过去豆腐作坊卖豆腐必须流动售卖的原因吧。那时候如果像现在固定在集市或菜市卖,没有盛装的容器,买主拿不走! 2000年前后,我也看到本地开始出现按重量售卖的豆腐了,豆腐商贩自己的容器是个大大的筲箕,这是所谓的“筲箕豆腐”。但是,按墩(块、坨)计量售卖,仍然是四川地区豆腐买卖的主要方式。 只不过,城镇慢慢没有了流动“端豆腐”的叫卖声,都在菜市摊位上买卖了,“端豆腐”成了“买豆腐”。 在农村,有了塑料袋后,人们赶集买菜,豆腐顺便就买了,加上农村人口也少了,所以农村“端豆腐”的叫卖声也少了,即使有,也变成“买豆腐”了。 “端豆腐”这个方言词,也逐步被时代所掩埋了。 第45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告诉,那么用四川话如何表达? 普通话推广这么多年,“告诉”一词很大程度上还没能融入四川话的口语中。 “告诉”一词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方言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东北话**:“学(xiáo)舌”、“叨咕”。 - **北京话**:“言语一声”、“吱会一声”。 - **上海话**:“帮伊刚”(帮他讲)或者“拨伊晓得”(让他知道)等。 - **广东话**:“话畀……知”(告诉……)、“同……讲”等。 这些方言表达虽然用词和发音有所不同,但意思都是“把信息传达给某人”或“让某人了解某件事情”。 本文的“告诉”,指的是普通话的“告诉”(gào su),即陈述、述说,即上述各方言的同一个意思;而不是与诉讼有关的那个(gào su)。笔者是分不清su和su这两个读音的。浏览器搜索之后的结果是有语音播放的,不过我听起来也是一样的。 日常生活中,四川人常用下述方式来表达“告诉”: 一、告声 发音:gao4sen1 (告升),有变音gao1 sen1 (高升) 例句:1、这件事我告声你一个人晓得就对了,你莫给人家说哈。 普通话: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知道就行了,别给其他人说。 2、这道题咋做的,你告声我嘛。(四川话的“嘛”在这里有祈使语气) 普通话:这道题怎么做的,麻烦你告诉我一下。 3、实话告声你嘛,我包包头莫得钱了。 普通话:老实告诉你,我口袋里没有钱了。 二、固定结构:...给(跟)...说 如:我给你说、你给他说、你给我说等,视对话场景,主语可能省略。 典型范例: 1“老子给你说,……”(现在时)=普通话:“我告诉你,……”。 2“老子给你说了的,……”(过去时)=普通话:“我告诉过你的,……” 其他例句: 1、(我)给你说了,你莫拿出去乱说哦! 普通话:我告诉你之后,你别拿出去说! 2、我给你说嘛,老李的娃儿今年考起清华了。 普通话:我告诉你,老李家的孩子今年考上清华大学了。 3、你(去)跟他说,喊他明天早点去,有人找他。 即:你(去)告诉他,让他明天早点去,有人找他。 4、(你)给我说是哪个欺负你,我不给他搁倒身上他不晓得锅儿是铁铸dao4的! 普通话:告诉我是谁欺负你,假如我不给你找回场子,对方就不知道姓啥了。 三、固定结构:主语说给宾语听 这种结构不能转述,是现场对话当面告知,才有听,所以主语只能是第一或第二人称。因为是现场对话,主语宾语都有可能省略。 例如: 1、(你)说来听哈嘛,大家给你评评理。 普通话:你告诉大家,大家给你评评理。 2、(我说给)你个人听到就是了,莫拿出去乱说哦! 普通话:我告诉你之后,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别拿出去乱说! 3、你听我说嘛(宾语前置),今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都保送北大了。 普通话:告诉你吧,今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了。 以上这些便是笔者所知晓的有关于“告诉”一词在四川地区的主流表述形式了。当然咯,如果你的家乡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叫法或用法,也恳请您不吝赐教,在下方留言区留言,笔者将感激不尽!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精彩分享~ 第46章 四川方言词汇:白眉白眼、祸坨子、补人 【第一节】白眉白眼 白眉白眼,是一个方言多义词。 文献用例作“白眉赤眼”。 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二·方言》: “语无稽曰白眉赤眼。”无稽,即平白无故。 《金瓶梅词话》第25回: “此是我姨娘家借来的钗梳,是谁与我的? 白眉赤眼,见鬼到,死囚根子!” 《红楼梦》第34回: “白眉赤眼儿的,做什 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像件事啊。”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 回: “不当家花拉的,也有个白眉赤眼儿的就这么开斋的?” 川北、川西坝子等地,也说“白眉日眼”。 白眉白眼的词义比较多,常见的词义,《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如下: 1〈熟〉食物无色无味。四川人饮食讲究色香味美,无色不是说食物没有颜色,而是没有额外添加的辣椒酱或酱油醋等颜色。 这菜白眉白眼的, 点儿都不好吃。 2〈熟〉无事可做的。 西南官话。 一天到晚,白眉白眼的坐起,有啥意思嘛。 3〈熟〉平白无故的。 西南官话。 白眉白眼地就让人家收拾了,没那么便当! 4〈熟〉毫无动静; 呆呆地,心不在焉地。 沙汀《木鱼山》八:“一个冬落了几颗雨啦? 直到现在老天爷还白眉白眼的!” (贵州沿河 )你说训斥他嘛,他就啷个那样白眉白眼望倒盯着你,起屁作用。 5〈熟〉毫无代价的。 榴红《酒鬼杨石匠》:“你敢! 你娃娃投过一个钱的资没有? 白眉白眼的,就想拐走人家的女娃子?!” 6〈熟〉无趣。 姑娘不理他,他一个人白眉白眼地坐在堂屋头。 【第二节】祸坨子 祸坨子: 1成天惹事闯祸的人。 2灾星;霉三星。 通常,1指本身爱调皮捣蛋,惹出麻烦的人,2指运气不好,祸事自己找上门的人。 例句: 1、你这个祸坨子娃娃,又在外头惹祸了哇?! 2、离那个祸坨子远点ㄦ,跟他在一起没得好事! 【第三节】补人 在四川方言中,“补人”一词,有两个意思。 一、吃补品等对人身体有好处。 《红楼梦》第六十回: “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 日常说某食物吃了好,常说:“这东西好,吃了补人。” 二、口语中“补人”经常作为反语使用,谓言语伤人。 例句:你说这个话有点补人哦! 四川方言口语中,有一些词汇属于反话正说,“要了”或“要……了”就是这种类型。 比如:1、娃儿,你吃了饭把碗洗了哈!要了嘛!要了,表示不愿意。 2、我要张识你了。表达的是我不想理睬你。 同样地,“补人”这个词汇在口语中的含义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补充人员”或“弥补人数不足”等解释;相反,在四川方言中,它所传达的实际语义更倾向于“伤害他人”、“攻击别人”。 这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中文口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真正含义,以免产生误解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如果有人说:“你说的话太补人了!”这里的“补”实际上就是指对方的话充满了伤害性,饱含挖苦讽刺之极限。 “你说的话太补人了!”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夸赞,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反讽和挖苦。所谓的“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滋养或有益,而是暗示着对方所说的话语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如同毒药一般伤人至深。每一个字都像是尖锐的刺,深深地刺痛着别人的心。 这种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说话者对对方言辞的反感和不满。它以一种夸张而幽默的方式,强调了那些带着讽刺意味的话语给人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程度之高。 因此,我们在交流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如此刻薄和伤人的语言,尊重他人的感受,并用积极友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 第47章 在四川,有一种野菜叫狗豆芽儿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坚定地认为,枸杞这种神奇的植物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特别是宁夏所独有的产物。 枸杞,仿佛就是那片广袤土地的象征之一,与那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紧密相连。每当提到枸杞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宁夏那一望无际的沙漠、辽阔壮丽的草原以及勤劳朴实的人民形象。这种观念可能源于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或者受到周围人影响等多种原因,但它却深深扎根于心中,并成为了一种固定认知。 然而随着阅历增长和信息获取途径增多才逐渐明白过来原来自己之前对于枸杞产地认识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实际上除了宁夏,枸杞也生长在其他不少省市。 比如我后来才知道,四川地区俗称的狗豆芽儿,其实就是枸杞苗。 狗豆芽儿,也被称为狗地芽儿,这个有趣的名字在四川地区广泛流传。它其实就是枸杞的叶芽,小小的它们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和生机。 枸杞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叶子同样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狗豆芽儿鲜嫩欲滴,呈现出翠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它们在春季破土而出,仿佛是大地赐予人们的一份特别礼物。 在四川的乡村田野、山坡草地,都可能发现狗豆芽儿的身影。当地居民会将其采摘下来,作为食材使用。无论是凉拌、煮汤还是炒菜,狗豆芽儿都能带来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不仅如此,狗豆芽儿还承载着当地人对家乡的情感和记忆。对于许多四川人来说,童年时与家人一起采摘狗豆芽儿的场景成为了美好的回忆之一。 如今,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狗豆芽儿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代表了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川有俗语“难道离了狗地芽儿不办席了?” 实际指狗地芽儿上不了席桌。 因为儿化韵的关系,狗地芽儿说快了,就很像狗豆芽儿。因为豆芽更常见也更常说,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狗地芽儿是狗豆芽儿,但不晓得它其实就是枸杞的嫩芽。 小时候,家里的院墙上就野生了一大丛狗地芽儿。它不像西北地区出产枸杞的枸杞树,长得其实像荆棘丛。 每年惊蛰前后,都会长出大量的嫩芽叶,它就成了家里人包括邻居们尝鲜的美味野菜。 四川人的吃法,主要是泹过之后做凉拌菜,也有炒食的。 狗地芽儿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可作为春季养肝的常吃食物。中医认为,枸杞芽味甘、微苦,性凉,具有补虚益肾、清热祛风、养肝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 小贴士: 新鲜采摘的芽叶记得放盐水中浸泡,可杀掉一些粘附叶面上的虫。 如果喜欢吃肉的朋友,可加点腊肉条一起炒,比素炒更好吃。 狗地芽性甘微苦,吃不惯的人可以凉拌或是煎蛋,味道就容易接受了。 第48章 细说四川方言颗颗,最后一个义项的本字几乎都不会写 颗,普通话读作颗(kē),本义指小头,引申指颗粒状物。 四川方言发音颗(ko,上声,音同川话“可”)。 颗:《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果切,科上声。 可以看到,四川话发音为上声,是因为保留了古汉语发音,是对古汉语发音的珍贵传承。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川话爱用叠音词,通常叠音为“颗颗”。 四川方言中,【颗颗】的常用词义如下: 一、指颗粒状的东西,名词。 发音koko(叠音变调,音同川话“可壳”) 如:豌豆颗颗、包谷颗颗、颗颗酥、颗颗药。 例句:1、颗颗药要硙烂成面面药,才好喂给奶娃ㄦ。 2、把莴笋切成颗颗,炒宫保鸡丁。 3、老姜调味,通常切成片片或颗颗。颗颗状的老姜,简称姜颗颗。 二、指每一颗,量词。 koko(量词不变调,音同川话“可可”) 例句:这瓜子,颗颗都脆。 三、皮肤上长的痤疮、疥疮、 疖子、疽痈等颗粒状物,名词。 发音koko(叠音变调,音同川话“可壳”) 本字为“??” ,俗写成 “颗颗”,长在脸上、四肢或者身上等处的痤疮、疥疮、 疖子、疽痈等颗粒状物的泛称。 1. 痤疮:可能是感染或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引起。 2. 疥疮:通常是受到螨虫在人体表皮层内寄生引起。 3.疖子: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 4.痈疽:恶疮。 四川话也说“籽籽”,一般指皮肤上面的小颗粒、小疙瘩,不指较大的疮。 “颗”字是没有以上词义的,所以下面我们认识一下“?”字。 ?,普通话音guo。 《玉篇》: “?, 疮也。”《集韵·戈韵》: “?, 疮也。” ?:【广韵】【集韵】古禾切,音戈。又【集韵】苦禾切,音科。义同。或作瘑。 四川话同样保留古音的发音,即?ko。 第三条词义的“颗颗”就是“??”,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点,了解一下。考虑到实际习惯,下文仍用“颗颗”。 前面简单介绍了痤疮、疥疮、 疖子、疽痈等的区别,但是除了专业人士,普通人是分辨不出来的。大点的疽痈等,俗称“疮”;小点的痤疮、疥疮、 疖子、湿疹等,或者蚊虫叮咬起的小疙瘩,四川话日常都叫“颗颗”或“籽籽”。 诸如 : 身上长了些颗颗。 脸上有颗颗。 常说的青春痘,俗话称“骚颗颗”。 屁股上长痤疮,俗称“沟子长颗颗”。 遭虫咬了,起了好多颗颗。 本地有个姓黄的医生,看皮肤病很出名,得绰号“黄颗颗”。 以上就是有关于四川话“颗颗”一词在四川话中的主要词义。如果你的家乡有着与众不同的用法,也恳请您不吝赐教,在下方留言区留言,笔者将感激不尽!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精彩分享~ 第49章 地道四川人不会说四川话了,四川方言还要不要传承?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必须的啊! 说实话,作为一个四川人,随着这两年琢磨方言,我对于四川方言的传承情况,感到深深的忧虑。 作为一个方言爱好者,时不时发一些有关四川方言的文章。也时不时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四川方言的现状,就如网友给我留言:“家里小孩一代都说不来了,家里就我一个人说四川话!”。 每当看到这些留言,忧虑感就会加深。 昨晚,一个遂宁的孩子,像我请教四川方言的一些问题。 他目前在辽宁上大学。出门在外,外省同学偶尔要他说点四川方言,他不会说! 他说他从小就被要求说普通话,所以基本不会四川话了。 结果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说的是川普。普通话没学好,自己的母语方言也不会了。 他说他正重拾四川方言,顺便问了我几个四川方言词汇应该咋写的:反渐(渐一声)、咗哦、账案。 刚看到字的时候,我也是一脸茫然。然后只能一个一个的,问他每个词大概的意思。 结合他说的词义,我逐一推导。 反渐(渐一声),其实是“反正今天”。“今天”合音“尖”,“正”字说快了,失音。“反尖”就是“反正今天”,比如“反尖不上班”→“反正今天不上班”。 咗哦,其实是四川方言词汇“左还”,反正的意思,“还”字说快了含混了,或者他没听清。 账案,其实是【这年】的方言音,zè ngán,表示这阵。年,川西坝子发音?ián,某些时候声母也变舌面软颚鼻音ng(?),所以才会和“案”ngan音相似。 其实这几个都是非常简单的四川方言词汇。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还是个大学生,居然都不会。让我对方言的未来,产生了深深地忧虑。 让小孩不学四川话,只学普通话,这样真的好吗? 外地人的孩子不会四川话,这个还可以理解。这几年很多四川省内的城市,尤其是省会成都,本地的家长都不教孩子方言了,孩子也不会四川话,这样的现象却越来越常见。 笔者上小学上初中的时候,无论是在学校课后,还是在院子里面耍,小孩都是讲四川方言。甚至除了个别老师讲普通话,大多数老师都还讲的是方言。如果某个同学讲普通话,可能会被当作一个奇怪的怪物看待。至少,他是一个异类。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大城市里面的小学生之间讲话基本上全是一口普通话,会说方言的居然变成了少数;如果那个说方言或者方言口音很重的,还会被嘲笑,甚至被孤立。 有的学校要求在校必须说普通话,说方言还会被批评。另外很多学校的老师,家乡是外地人,自己本身就不会说四川话。 很多学校要求孩子说普通话,学校有意识无意识地推广普通话,再加上很多本地的家长只教孩子普通话,从而导致很多本土新生代放弃了四川方言,开始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讲普通话。 那么就奇怪了,外语都能学,为啥就不能学习和使用自己的方言? 毕竟,长大成人以后用外语的人,是万里挑一,而很多人长大成人以后,就在家乡,更需要使用方言。 四川方言,其实是一种“入木三分”的有味道的方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轮打工大潮,四川人走遍全国也不改乡音,并没有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外交流,反而打出了“川妹子”等有特色烙印的名声。 他们可能是不会讲普通话,但是也可能是源于他们对故乡融入血液的深厚情感,源于他们对四川话的热爱,源于他们觉得说四川话最能恰当地阐述自己的心声,最具语言上的说服力,最风趣幽默。 很多四川方言,在普通话中难以找到类似的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一句“安逸得板、巴适得喊”,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心里的舒畅与满意。 一句“但屁不疼”,普通话的“不要紧”、“没关系”、“不重要”等,是无法表达那种对遇到的不顺和逆境极大的藐视和放下心理负担的决绝勇气的。 一句“你懂个铲铲”,那种轻蔑的含义,在普通话“你懂什么”是难以找到那种内涵的。 一些程度副词,黢黑、迅白、滂臭、溜酸、焦咸、嘿巴适、呡甜、冰欠等,普通话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 凡此种种,四川方言中的浓浓的川味,包含的丰富的语义,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外省人理解不了,只有四川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滋味。很多时候,不说四川话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学四川话,只学普通话,其实是一个误区。 首先,幼儿完全可以不带口音地同时获得两种或以上母语。大量证据表明,只要平衡好幼儿暴露在两种语言的时间,就可以使幼儿拥有两种母语,而且对两种母语的掌握程度分别与该语言的单母语者完全一致。 其次,如果家里人本来普通话就不标准,即使孩子不学四川话,最后开口说得很有可能还是一口川普。 现在长沙、南昌等地许多既不会说湘语、赣语,普通话还一口塑料口音的年轻人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从孩子的成长角度看,会说四川话对于要在四川成长生活的孩子有利无害。如果孩子的同学中大多数都不会说四川话,四川话可以成为孩子炫耀的资本和谈资;如果孩子的同学大多数都会说四川话,要是孩子不会说四川话,可能会招致无意识的疏离和排挤。 第四、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孩子更需要学习四川话来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 四川话承载了明清以来四川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几百年来早已与这片紫色的土地绑定。 用普通话永远也念不出李劼人和魏明伦的味道,用普通话永远也体会不到湖广移民重新拓殖这蒙元以来一度荒芜的、曾一度繁华过的天府之国时的那种感觉,用普通话永远也体会不到李伯清口中那些地道川味讲出来的巴蜀民间风俗文化..... 希望不要再有“方言是不会说的,普通话是塑料的,英语是哑巴式的”的语言学习悲剧! 国家态度: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的是公共领域的用词用语,对个人在非公共领域使用语言文字没有做任何的限制,并且即使在公共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使用方言也留有了空间,例如在执行公务、播音、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出版教学研究等,确需使用方言的时候是可以使用方言的。 因此,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而且方言承载着地方的文化,也是我国语言多样性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使用价值。 徐晓萍表示,201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包括方言在内的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很大的成绩,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因此,推广普通话和方言的保护传承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综上:方言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50章 四川话不用助词着 (zhe),那么如何表达它? “着”字作助词使用时,读轻声[zhe]。它的用法包括: 1、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如:走着,等着,开着会呢;放着,挂着); 2、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如:你听着); 3、加在某些动词后,使其变成介词(如:顺着,照着,沿着,朝着)。 四川方言口语中,在谈及上述内容时,通常不会用“着”,而是根据不同的场景说法,分别使用起、倒、斗、岛、夺等。 其中,倒、斗、岛、夺等说法,其实只是“着”字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的语流音变,本字其实就是“着”字。 今天就来聊一聊,替换普通话助词“着”[zhe]的各种用法,对应的四川方言口语用法。 一、起 (一)相对于前面面关于“着”的用法,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四川方言通常用“起”字,也可用“倒”字。 例句:1(普通话)他们几个等着呢,时间抓紧一点。 (川):他们几个等起在,搞快点儿。 (川):他们几个等倒在,搞快点儿。 2(普通话)门帘挂着呢。 (川):门帘挂起在。 (川):门帘挂倒的。 (二)“着”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的,把字句中(有些地方省略了“把”),也用“起”字。 例句:1(川)出发了,大家把锣鼓敲起,旗旗儿打起,横幅扯起,秧歌扭起! (普通话):出发了,大家把锣鼓敲着,旗旗子打着,横幅扯着,秧歌扭起来! 2坝坝宴吃起,酒倒起,朋友们杯子端起来喝起! (普通话):朋友们,坝坝宴吃着,酒倒着,杯子端起来喝着! 二、倒、斗、岛、夺 (一)“着”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的,非把字句,四川方言用“倒”字。 例句: 1你给我听倒! (普通话)你给我听着! 2看倒!架架车来了! (普通话)看着!架子车来了! 另外“看倒”在四川方言也作副词用,眼看的意思:~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样啥都没有。 这个需要结合前后语句来理解含义。 四川方言俗语:“红箩卜,蜜蜜甜,看倒看倒要过年;娃娃要吃肉,老汉儿没得钱。” 四川方言中,“倒”字读音 \/dao3\/与“岛”同音。这就是四川话“岛”的由来,算是四川人民一种诙谐的方言字用法。口语中使用无伤大雅,但是在正式书面表达中是不妥的,通常是一些自媒体吸引眼球和流量的做法。 看岛、跍岛、盯岛、趴岛、睡岛...... 也有一些地方,口语中把助词“倒”字读作 \/do2\/,例如广汉,这就是四川话“夺”的由来;注意:仅限于助词发“夺”音,比如“倒下”还是发音dǎo。这个“夺”音同样仅限于口语中使用。 看夺、跍夺、盯夺、趴夺、睡夺...... 也有一些地方,主要是川南地区,口语中把助词“倒”字读作 \/dou3\/,这就是四川话“斗”的由来。 看斗、跍斗、盯斗、趴斗、睡斗...... 巴金先生在其名着《秋》中就有这样的话: “骂都没有骂倒,你就哭起来了”; “只要人高兴,心里痛快,做到七十八十都不会睡倒吃白饭”。 (二)对于“着”加在某些动词后,使其变成介词的用法,四川方言也用“倒”字。 如:(普通话)顺着,照着,沿着,朝着等。 (四川话)顺倒,照倒,沿倒,朝倒等。 例句: (普通话):你顺着这条巷子走,走出去左拐就到了。 (四川话)你跟倒这根巷巷儿走,走出去倒左手就拢了。 在部分地区,同样可以用对应的“岛”、“斗”或“夺”替换。 第51章 乱喷痰、撇脱 【第一节】乱喷痰 在四川的广汉,有一种胡说八道,叫乱喷痰。 查“喷痰”一词,据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于成都地区的一个方言词汇。“喷”字,发音不读pēn而读fèn ,和“愤”音相同。 对应汉语“喷饭”一说,成都人发明了“喷痰”一词。喷饭形容开怀大笑,笑得能把口中饭一喷而出,可见乐的程度;而喷痰常形容人愤怒至极,直恨不能一口黏痰招呼过去! 以上是“喷痰”可以查询的出处。 广汉距离成都40公里左右,历史上长期属于成都府,文化习俗几乎一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汉人,从小理解的“喷痰”一词,意思似乎和前面介绍的并不一样。 “喷痰”,发音fèn tán,个人理解,在广汉方言中,它的意思是胡说八道、乱扯、瞎说、顺口打哇哇、鬼扯、张口就来等各种表示不经过大脑乱说一气的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也可以指发牢骚。但是好像没有用于形容人愤怒之极的用法。 它的用法,一般都是别人批评指责劝告某人不要乱说话。词汇之前,常加上“少”、“乱”等修饰词。 例句: 1、各人默倒事情做,少喷痰。(少发牢骚) 2、不晓得事情原委,就不要乱喷痰。(少瞎说) 以上,是基于广汉方言日常生活中使用“喷痰”一词的内涵,不知四川其他地方的使用情况及含义。 【第二节】撇脱 在四川,有一种爽快,叫撇脱。 撇脱的普通话释义 1、洒脱;干净利落。2.谓画法用笔洒落有致。3、犹如摆脱。 四川方言中,撇脱一词有额外的词义。 撇脱,四川方言发音,根据地方不同,笔者知道有以下三个:1多数发音pié to。2部分地区pie的介母失韵,发音pê2 to。3岷江话,ie音多发i音,像说“姐姐”为ji3 ji2一样,发音为pi to。 一、做事干脆、爽快,不讲究、不拘束 比如说有客人来访,到了用餐时间,大家便围坐在饭桌前。主人就说:撇脱些,自己喜欢啥子,就搛啥子吃。我们这儿现在不讲究过去那礼节。 岷江话:撇脱些,莫拘礼,自己喜欢啥子,就挑啥子吃。 二、简单,不繁琐 例句:这个事情处理起来还是撇脱,莫得啥子麻烦。 意思是说,这件事情处理起来非常顺利、轻松,没有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或阻碍,一切都显得十分简单明了。整个过程毫不费力,让人感到无比畅快和愉悦。 三、叠音词:撇撇脱脱,用于强调。 例句:现在走人户,很多人都撇撇脱脱的,甚至会事先说好互不馈赠礼物,以免给彼此添麻烦。否则,如果购买一些礼品,不仅要花费金钱,而且这些礼物很有可能成为主人的负担。 毕竟,主人家可能并不需要或者难以处理这些物品,反而会感到困扰和压力。这样一来,原本温馨的拜访活动就失去了其本意,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行为,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第52章 四川方言词汇:冤枉 普通话中的“冤枉”一词,其词义颇为丰富多样。 它既可以表示被人错怪或遭受不公正待遇而产生的委屈和冤屈之感;也可以形容事情完全不合情理、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或者不可思议;还能够指代无辜受累、受到牵连等情况。 例如,当一个人被错误地指责或惩罚时,他可能会说:“我真是太冤枉了!”这里的“冤枉”表达了一种被误解、受委屈的情绪。 又如,一件事情发展得超乎常理,令人难以理解,我们可能会评价道:“这件事太冤枉了!”此时的“冤枉”强调了事情的荒谬与离奇。 再比如,某人因为他人的过错而遭受牵连,可以说:“他可真冤枉啊!” 总而言之,“冤枉”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着多种含义,但都传达了一种不满、不公或不幸的意味。 几个词义,四川话也都在使用。 但是“冤枉”一词,在四川话中,有更多的词义。 个人根据日常生活使用体会,与普通话比较,“冤枉”在四川方言还多出以下词义: 一、付出多余的或无效的劳动或精力。 形容词,应该是来源于“枉”的弯曲义的引申 1走了冤枉路。 指路不熟悉,走绕了。多出来的距离,就是四川方言的“冤枉路”。 2做了“冤枉活路”。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形容一种令人感到无奈和委屈的情况。它意味着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或要求,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原本的任务目标发生了改变,使得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变得徒劳无功。 比如说,一个工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了一项任务,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成果并不符合上级的期望,需要重新来过;又或是一个团队按照原计划执行项目时,突然接到新的指示,不得不推翻之前的工作,从头开始。这些情景都可以被称为“冤枉活路”。 固定短语:整〈某人〉冤枉。指捉弄人,让人付出多余的或无效的劳动或精力,或者浪费别人的时间或金钱等。 例句:他们整老刘的冤枉,骗说他丈人来了,让老刘快点买酒菜回家招待丈人。 他们恶作剧老刘!这个虚假的消息让老刘心急如焚,毫无防备之心的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忙前往市场采购食物和酒水。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恶作剧,老刘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自己正陷入别人的恶作剧之中。在四川方言中,这个就叫整冤枉。 还有一种常见固定句式:冤枉+主语+谓语。例如:冤枉你妈老汉ㄦ把你养这么大哦,都不晓得多孝敬孝敬他们。 这个地方的冤枉,大抵相当于普通话的白瞎了。 二、无用。 形容词,责备人的话。 例句:你这个冤枉人,喊你做点啥都做不好。 这里,“冤枉人”不是普通话的冤枉某人,而是严重责备的话,类似于说“你枉自为人”。 在四川方言,“冤枉人”这个词并不是指普通话中的冤枉某个人的意思,它所表达的含义更为严厉和深刻,可以理解为对一个人的严厉指责或谴责,表示对方行为不当、不道德或者辜负了他人的期望等,其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你不配做人”这样强烈的语气。 三、误会/搞错 动词。和普通话动词词义近似,但不涉及罪或恶名。也就是作为动词,“冤枉”在四川话使用场景更广。 例句:〈场景:打麻将〉你们冤枉我了,是老张点的炮。 第53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卫护 卫护,这个方言词汇,在过去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大抵有两个因素。 其一,是过去条件差,物资相对贫乏。 其二,是实行计划生育之前,一个家庭普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 作为一个70后,中学时代也是经历过打菜阿姨手抖的故事的。那时候不比现在,能经常吃肉的家庭很少很少的。 看着一勺子下去,好几块肉。随着阿姨手不断抖动,眼睁睁看着肉又掉回了菜盆,最后勉强剩下一片肉,心里那个急呀! 后来,有个爱说笑的打菜大哥,我们几个同学逐渐特别爱跟他打招呼,“唐师兄唐师兄”的叫着。然后他就特别卫护我们,打菜时份量足,肉也多了。 过去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很少有一碗水端平的。毕竟条件有限制,父母心里对孩子还是有偏爱。 过去农村人有句俗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多数情况,农村家庭父母会偏爱幺儿一些。这个偏爱,也叫卫护。 比如家里只有3个鸡蛋,父母煮好了,告诉孩子们只有两个,然后拿两个分别让爷爷奶奶吃,等大孩子们出去了,就悄悄把另外一个拿给幺儿吃。爷爷奶奶是知情的,就对幺儿说:“幺孙快吃,你看你爸妈好卫护你!莫要你哥哥姐姐晓得了哈。” 卫护,动词,可查询的资料多做“偏袒”解,但个人理解“偏袒”其实略微带贬义,有点不准确。而本身“卫护” 同义连用,理解为“特别的照顾”,似乎更符合它的褒义色彩。毕竟,无论谁说出“某某多卫护我的”,应该是个褒义,表示对某某的对讲话人卫护行为的感激。 “卫护”一词在古代文献小说中的使用例举: 《醒世恒言》卷二七: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女儿,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虐。” 《跻春台》卷一 《十年鸡》: “荣兴只说是卫护他,一一依从, 将地方扫庄当尽,当银四百两,候明年新正月搬去开张。” 《说 唐》第五十七回: “如今世民这般卫护他,实系蓄心不善,故此收罗这些亡命之徒,日后定然扰乱江山。” 《天雨花》第三回: “此身既是属了你,并无卫护半毫分。” 《汉语大词典》例证首引 《说唐》,说明“卫护”这个词汇产生时代较晚。 “卫护”这个词的使用地区,笔者了解的,主要是川西坝子和川中南充、遂宁等地。其他地区不清楚。 《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收录的是【卫向】,释义“偏向,偏袒”。笔者未听过,使用地区笔者不知。 《四川方言词源》(蒋宗福)收录的是【卫顾】,释义“偏袒;维护”。笔者未听过,使用地区笔者不知。 作者例举如下: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这头儿要卫顾把 弟,那头儿要成全徒弟。”又第三十四回: “一时气谊相感,便也动 了个卫顾同乡的意思。” 亦作“为顾”。 《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你到还要请大夫,可不是你卫顾我反倒害了我么。” 《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第一百六回: “承辉这个人,甚是精明强干,而且一心为顾亲戚。” 不管是“卫护”,还是“卫向”或者“卫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用场景都在逐渐减少,这个方言词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属于逐渐消亡的状态。 以上这些便是笔者所知晓的有关于“卫护”一词在四川的使用情况和本地方言着作介绍的表述形式。当然,如果你家乡方言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叫法或用法,也恳请您不吝赐教,在下方留言区留言,笔者将感激不尽!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精彩分享~ 第54章 介绍一些常说不会写的四川方言字 本章汇总部分常说不会写的四川方言生僻字。 搊,cou 搊在四川方言有多个义项,可表推;扶;掀;抬;捧(恭维)等。 造个句 :老头子年龄大了腿脚不便,他孙子把他搊着上的楼。把倒的凳子~起来。 湓,pong,同川话“朋”。部分地区也读本音pén。 词释义:水上涌;漫溢 例句:池子水都放湓了,还不赶紧去把水龙头关上。 ?,mèn 【字义】水盈貌(水满的样子) 【例句】池子水都放?了,还不赶紧去把水龙头关上。 做“水盈貌”字义时,川东川南多用【?】,川西平原、川北多用【湓】。 熋,lài 【集韵】【类篇】囊来切,音能。热也。 熋水:热水或开水。 例句:.这水好熋。 揞,ngan3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感切,庵上声。藏也。本意指掩藏。 例句:你娃娃硬是个啬家子。人家有好东西就给你分,你有好东西就揞倒揞倒的。 绹,táo 绹的本义是绳索,用作动词表示用绳索捆绑。 四川方言主要使用动词词义用绳索捆绑,也引申为束缚(拘束或限制)义。 造个句 1.出门遛狗,必须先把狗绹稳当。(用绳索拴住) 2.他想出去打工挣钱,娃儿太小了又把他绹起走不脱。(被束缚限制) 捊,páo 四川方言的“捊”,是个常用的多义字。 1本义,用手把东西聚拢。 2把东西扒到旁边或目的位置。 3把人推〈掀、撨、揎〉到旁边。 4捋lu。 造个句 1.孩子们把糖果散落在桌子上,他把它捊拢,装进糖果盒里。(聚拢) 2.他把小李从门边捊开,走了出去。(掀开) 他把门帘轻轻捊开,走了出去。(扒开) 3.他生气了,一下把桌上的东西全部捊到地上去了。(扒、刜) 4.四川话把饭扒拉进嘴里,说“捊” 。小娃娃吃饭慢了,大人就说:你过捊嘛,不要在那儿一颗颗数。(扒拉) 5.他心里发慌,用手捊了两下头发,强作冷静。(普通话词义音:捋lu) 擩,ru 四川方言的“擩”,有多个义项。 1塞。2胡乱放。3伸进;插进;踩入。 造个句 1.他抓起桌子上的糖果,三不两下擩进自己的裤儿包包。(塞) 2.不知道把钱包擩到哪里去了?那本小说不知擩到哪里去了?(胡乱放) 3.他一脚就擩进泥巴了。(踩入) 4.把棍子擩到草堆里。(插进) 摛,ci 四川方言的“摛”,主要是(肢体或其他物体)舒展开或向一定方向延展的意思。 手脚的“伸展舒展”就是“摛”;其他物体舒展开或向一定方向延展,也叫“摛”。 此义湘语多见。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吴语等部分地区可见。 造个句 1.你要爪子嘛,手都摛到我额头了! 2.这个娃娃坐莫得个坐相,瘫到沙发上,脚摛起多长! 3.那院子里的花枝都摛到墙外头来了。 摎,jiu 摎,基本释义为绞结。四川方言中,摎字的主要词义: 1.扭曲;拧。动词。 2.扭曲状。形容词。有固定俗语弯头摎拐、弯儿摎拐。 造个句 1.他把小偷的手摎到背后,用绳子绑起来。〈扭曲〉 2.昨天晚上睡觉睡失了枕,脖子都是摎起的。〈扭曲貌〉 煍,qiu 四川方言中,煍字的主要意思为1动词,熏。2烟熏貌,形容词。 造个句 1.煍腊肉、煍香肠。四川农村过去做腊肉,都要用柏树枝煍过,更好吃。 蚴 川西片\/?iu\/;川东片【liu】,部分地区零声母you4。 “蚴”本义是虫的幼体。 四川方言借用虫体蠕动的样子,把“蚴”引申为(慢慢)移动、摇动或(慢条斯理的)干活。即: 1、挪动。 2、轻微摇动。 3、劳动。 造个句 1.队伍排好长哦,半天才蚴一下。(挪动) 2.又地震了,灯泡都在蚴!(晃动) 3.干活想偷懒,又不能太明显,就慢慢蚴嘛。(劳动) 搒,pǎng 同音同义字“掽”。 “搒”,指触碰、碰撞。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四章:“只是用两肘把坐在身边的工兵排长贾雄搒了一下。” 触碰,视场景有试探或提醒之义。 碰撞,多为无意之举。 造个句 1.你来搒我挍(gào)一哈嘛,看我不给你搁到身上。 2.注意倒点,莫把边上的瓶子搒倒了!你走那么快咋子,把板凳都搒倒了。 敥,yàn 敥,指用手撒放粉末状物体。 造个句 1.过去没有农药,菜叶子长虫了,一般就找家里的草木灰敥到叶子上。草木灰含碱,可杀掉或驱赶多数的虫子。 2.过去在地上做标记,一般用石灰粉敥在地上,修房子划地基最常见。 ?,pǎi,同 圆周率符号π的发音。 四川方言中,?字读【pǎi】主要有以下义项: 1.动词,张开、分开: 把手~起。把脚~开的动作不雅。 2.量词,两手平伸直时,两个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约合5尺。等于“庹”。 3.动词,平伸双臂进行量度。 例句: 1.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扮演母鸡的人通常把手?多开的。 2.这条绳子有两?长。 3.用手?一下他家的菜园,大约有10?宽的样子。 炪,cu 炪,本义火不燃。四川方言中有“使火熄灭”义;有电灯后,四川话引申为灯丝烧断而熄灭。 造个句 1.菜都煮完了不要火了,你把灶膛里块子柴(木柴)的火炪了嘛。(把柴火熄灭) 2.哦豁,灯泡炪了。 挜,ya1 挜:《集韵》倚下切,音哑。掗?,摇也。 四川话,挜,借“摇”义,用手前后或左右摇晃着撒放颗粒状物体。 造句: 1.传统育秧苗,都是手工挜谷种。 2.在过去庄稼追肥时,一般还是人工挜化肥。 诨,hun 四川方言中,诨字的主要意思为:动词,欺骗。流行于川东川南与岷江片,川西坝子、川北多用“豁”。 造个句 1.你莫诨我哈。 2.豁人诨人,长大不是好人。 拃,kǎ\/qiǎ,两种发音并存。 字义:1动词。完全张开手掌,用大拇指和中指量长度。 2量词,指完全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两~宽。 此字在江淮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客家话、粤语中使用较多。 造个句 1.用手拃了一下,估摸着这段绳子有两米左右。 2.这支笔有一拃长。 壅 ong\/ong 两个声调并存。 四川方言中,主要有以下义项: 1动词,用土掩埋或培土在植物根部。 2动词,用物遮盖。 造个句 1.种豆类蔬菜很简单,就是挖个小坑把种子丢下去,敥点肥,再用泥巴壅起就行了。(用土掩埋) 2.昨天吹大风,好多菜苗都吹歪了,你去扶正,脚脚上壅点儿泥巴。(培土) 3.小丫睡觉总爱用被子把头壅倒睡,说了好多回都不听。(遮盖) 揾,ong 普通话音wèn。部分方言如晋语、吴语为后鼻音weng,推测该字传入四川也为后鼻音weng,四川方言里weng发ong音。故才有揾发ong音。 四川方言中,揾的主要义项: 1动词, 把东西按入水中 。 2动词,淹。 造个句 1.小军在洗头,小东跑去恶作剧,把小军脑壳揾在盆子里,把小军吓得不得了。(把小军脑袋按在盆里沕了一下,这里揾的意思就是按和沕的前后动作) 2.我逮到耗子,一般把它丢到水里揾死。(淹,同沕死差不同一个意思) 四川话保留了“揾”字“揾抐,按物水中也”的古代汉语含义。 揾【ong】和壅【ong\/ong】的区别:揾与水有关。 揸,zā 四川方言中,揸的主要义项为:把手指伸开。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多此用法。例:李后恍惚之间,见黄贵妃站在面前,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赶上前揸开五指,把黄贵妃一个巴掌。——明·周清源《西湖二集》 酽 普通话音【yàn】,四川话:川西【?iàn】 , 川东【liàn】 现四川方言多用于指茶、粥、汤汁等粘稠。 例如:把茶给我泡酽点。 湩 dong或dong 四川话通常叠音为“湩湩”,跟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浓稠或浑浊的样子。如:酽湩湩、浑湩湩。 例句: 1.银耳汤熬费酽湩湩的,看起来就好巴适。 2.这几天下雨,井水都变得浑湩湩的了。 ?,kā\/qiā 普通话音kā。和“卡”一样,一些地方发音颚化为qiǎ,但部分地方或场景又保留kǎ。?【kā\/qiā】字两个发音也在四川话处于并存状态。 四川方言中,?有以下义项。 本义:角落;缝隙, 也喻指狭窄或偏僻的地方。如:??角角。 引申义: 1.插入,动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会意字,一块小石头插入两根木头中间。?列就表示插入队列。 2.塞,动词。如:为了多放东西,朝空隙里?一些小物件。 3.夹,动词。如:两个人把他?在中间。 4.刁难\/为难\/排挤,动词。如:在单位上其他人都砑?(ngā kā)他。 ?字主要流行于西南官话地区,部分地区的义项只是上面的其中一部分。 敝,pie4 ,也作?。 发音演变过程:bi4→pi4→pie4〈pê4〉,四川部分地区如岷江片如今仍有发音pi4的。 敝,表示破旧,四川方言也引申为〈质量〉不好、档次低、〈成绩〉水平低等义。现多用“孬”字,也常见误用近音字“撇”的,如撇火药、孬火药。其实本字为敝。 例句: 1.这回考试考的好敝pie4,都没考及格。 2.买的鞋子,质量稀敝pie4。 掊,pei3 掊:引聚;用手扒土或用工具掘土。 四川方言最常见的词为“掊整”,常用于以下场景,对应略微不同的含义: 1.平整田地。今天抽空把自留地掊整出来,过两天栽点菜。 2.收拾整理(环境、个人衣冠等)。要出门了,你穿得就像个軃神样,过来给你掊整一下。 3.惩罚教育。好久没有掊整你了,一天不晓得姓啥子了,今天回去好生把你掊整掊整。 ?,song ?,异体字: ? ?,在各方言里都有推搡的意思。 ?在四川方言大概有以下几个意思: 1.推搡。例:几个人把他围在中间,你?过去,我?过来。 2.使劲推。例:多亏后头有人?了我一把,我才挤上车。 3.抓住对方(多为肩部)来回反复几次推拉,多为发怒貌。例句:他一把抓住小李,使劲?了几下,大声问:是不是你把我的眼镜碰到桌子下面去摔坏了的? 4.挺,耸。形容姿态一高一低不断变化。例句:他跑步的时候肩膀一?一?的。 跐和躧 四川话里它两意思基本一样,放在一起。 跐,川话发音ci或zi 躧,音li. 四川方言中,“跐”和“躧 ”主要的意思一样,都有用脚在地上来回摩擦的意思,另外“躧 ”有用脚在地上来回踩踏的意思。 造个句 1.你把鞋底上的泥巴在外面跐(躧)干净再进屋哈。 2.看到地上的偷油婆,一脚把它“躧”死。这儿不用跐。 戽、fu 戽,本义为戽斗,名词,吸水灌田的农具。做动词时指用戽斗或龙骨车取水灌田。类似“锯”字的用法。 四川方言中,“戽”主要义项指把水从一个地方用手或工具沿斜上方快速拨弄出去。注意是快速的拨弄,不是舀取后再倾倒。 1.走,今天去戽鱼。(用工具先把水戽走,再捉鱼) 2.扫地之前,先端几盆水到处戽点,免得灰尘大。(用水扬开撒水的动作,就可以说是戽) 掟,【din】 四川方言中“掟”的意思:手以物掷射目标。光是“扔;掷”还不足以准确表达“掟”的含义,必须是有目标的而不是随意的扔或掷。 造个句 1.他捡起一块小石头,就朝那条狗掟过去。 2.那贼跑的飞快,大家眼看追不上,都在路边捡些石头泥块之类的,朝贼娃子掟过去。 ?,【kang3】 四川方言“?”的主要义项: 1.盖。盖与被盖物或容器有接触。例句:锅盖?到,再多煮一会儿,把菜煮汃点。 2.罩。盖与被盖物无接触,可以理解为罩。例句:(吃完了饭)用菜罩把菜?到免得苍蝇爬,晾冷再放冰箱。 3.引申为隐瞒、遮掩。例句:有啥事对大家公开,不要?倒揞ngan3倒的。 搌,【zǎn】 四川方言中“搌”的常用义项: 1.人的挪动。例句:我要过去,麻烦你朝边上搌点儿。 2.用手或工具移动物体。例句:把停车位上那辆自行车搌开,别个汽车要停放进来了。 3.轻轻地擦抹(清洁)。例句:你拿张干帕子,把桌子上的水搌一下。 4. (用松软干燥的东西)轻轻抹或按压,吸去湿处的液体。例句:桌上落了几滴墨,快拿张纸巾搌一搌。 延伸词汇:走搌 走搌,四川方言词汇,让步或通融的余地。 囚脸 xiu liǎn。 囚脸,字面有点脸抹到包包头揣到的味道,形容嬉皮笑脸地和人纠缠,动词。延展为囚皮搭脸,形容词。 包包:四川方言把衣服裤子的口袋统称为包包。衣裳包包、裤儿包包。 同义动词:涎脸 xuán liǎn。延展为涎皮搭脸,形容词,也作:旋皮挞脸、旋皮耷脸等。 “?疒禾”与“痨” 长久不吃肉,人会产生一种对肉强烈渴望的感觉,身体某些部分也会给人体发出暗示,就有了四川方言的“?疒禾”与“痨”。 “?疒禾”,cao2 它是一个形容词,四川话意指荤腥吃得少,身体需要油荤的感觉。南通话则是饥饿感的意思。 例句: 1、天天吃青菜,又莫得油,吃了“?疒禾”人。 2、好久没吃肉,心头“?疒禾”得很。 痨o2。本义指劳损病;结核病。 痨在四川方言是一个多音字。 o4,指毒杀。如痨耗子,下痨药。 o2,除了指劳损病;结核病,四川话也用作形容词,形容因缺乏油荤而引起胃上不适的感觉。 例句: 1、好久没有吃肉了,肚子痨得很。 2、老汉儿,今天买点肉来吃嘛,肚子都痨垮垮的了。 “?疒禾”与“痨”的区别 与“?疒禾”比较,“?疒禾”主要是心理的感觉,“痨”指人体器官直接发出的信号。 如:心头“?疒禾”得慌:肚子痨垮垮。使用中不可相互替换。 扚diā 【字义】提 【例句】他扚着桶儿钓鱼去了。 “?”diāo 【字义】禾穗 【词组】谷?? 麦??。 “?扌焉”yin 【字义】浇灌 【例句】花都要干死了,你都不晓得?扌焉点儿水? 量词“子”zi 【字义】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称为一子。 【例句】你吃好多面?给我下一子子儿 yi1 zi3 zi2 er2嘛。 “諯”zuǎn 【字义】挖苦、嘲笑、讥讽,贬低 【例句】你硬是把我諯zuǎn惨了,諯得稀烂巴烂。 “枵”xir1,本音xiāo 【字义】质量差 【例句】这衣服料子太枵xir1了,挂一下就是一个洞。 “佮”go3 【字义】形容人关系密切,经常都在一起,说佮得紧,佮得拢。 【例句】你两个硬是佮得紧呢,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zou4 【字义】(动)堵、塞;(名)塞子 【例句】放火炮了,把耳朵?倒。 “挼”ruá 【字义】(动)反复揉搓 【例句】有了洗衣机之后,再不必用手挼搓衣服了。 “趖”so 【字义】(动)1溜走2从高处向低处快速滑落。 【例句】你又想难道趖起走? “搇”cen3,音同惩 【字义】(动)按 【例句】他把他娃搇在地上打。 “?”cen4,音同秤。 【字义】(动)手撑物 【例句】刚打了针屁股疼,他只敢轻轻的坐,还用手?在旁边。 “埄”(埲)pong1 【字义】(动)尘起貌。 【例句】他扫地不洒水,然后埄(埲)pong1了一身的灰。 “?”liu 【字义】(动)纠缠;用手抓或拖拉; 【例句】我现在忙得很,不要?(纠缠)倒我闹。 “揎”和“撨” xuan1;xiao1 【字义】(动)推 【例句】揎(撨)开大门 “铰”jiao3 【字义】(动)剪 【例句】我去铰个头发。 “?”zai4 【字义】(动)用钉或缝固定(附加的物件);装订 【例句】妈,我裤儿上的纽子遭扯脱了,帮我?zai4一下嘛。 “挍”gào 【字义】(动)尝试。也说“较” 【例句】这双鞋你挍一下,看穿不穿得。 第55章 会说不会写的方言字:揙 揙,是个四川方言常用字。 揙字的基本字义: 揙,biǎn(ㄅ一ㄢv),音同“扁”。 1 抚。2 击。3 古同“扁”。 《说文·手部》: “揙,抚也。从手,扁声。”段玉裁注本改作“搏也”。 《玉篇·手部》: “揙,搏也,击也。” 《广韵· 仙韵》: “揙,揙击。” 清史梦兰《燕说》卷二: “以夏、楚扑人曰 揙。揙音扁,又音辫,又音鞭。《唐韵》: 击也。” 蒋宗福着《四川方言词源》:今音义并存,谓玩弄、整治为“揙”。 如: “猫儿都遭你揙死了”,“揙”为玩弄义; “莫把玩具揙烂了”,“揙”是搞的意思; “把他揙了一顿”,“揙” 即整治。也说“揙整”。 “猫儿都被你给弄死了!”这里的“揙”字表示玩弄之意。 “别把玩具弄坏了啊!”其中的“揙”则意味着摆弄、折腾。 而当我们说“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或者“把他收拾一顿”时,可以用“揙”来表达惩治、教训的含义。例如:“把那家伙狠狠地揙了一顿”就是指对某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或教训。 总而言之,这个字在不同语境下有着多种多样的用法和意义,但通常都与某种程度的戏弄、破坏或惩罚相关联。 “揙”在部分方言词义: (1)官话 1粘贴2甩;扔3摔,跌(乌鲁木齐) (2)晋语 :神木方言,指用手掌打。 作为一个地道四川人,笔者个人理解,四川方言中“揙”有如下词义: 一、玩弄。即蒋宗福《四川方言词源》中介绍的词义。 蒋例中,“猫儿都遭你揙死了”,“揙”为玩弄义; “莫把玩具揙烂了”,“揙”是搞的意思。这两个没有疑义。 二、打(即“揙”古汉语词义:击打) 蒋宗福的例句中使用了“把他揙了一顿”这样的表达方式,其中“揙”被解释为整治。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这种解读似乎有些不恰当。我认为在此处将“揙”理解为“打\/击打”更为贴切。换句话说,如果要更准确地传达这个意思,可以说成“打一顿”或是“收拾一顿”。 做“打、收拾”有点借用烹饪方式“煸”的字义,“煸”是反复把菜在锅里煸制,用于人偏旁部首不对,则用“揙”,是说把人反复揙整收拾,免不了要下手打的。 晋语中大概也有这个意思。 三、干活 揙,四川方言中也有干活的意思。 例如,某人看到别人忙得不可开交,又帮不上忙,怕打扰别人,就说:“你慢慢揙,我就先走了。” 此义同样有点借用烹饪方式“煸”的字义,做菜,是一种家务活。干其他活,换作“扌”旁的“揙”,表示与“手”相关。 四、处理 揙,四川方言中也有处理的意思,多用于疑问句。这个词义也说“揙整”。 例句: 1、今天买的这条鱼,拿来咋个揙/揙整?意思是问这鱼的吃法,是拿来清蒸、红烧,还是其他吃法? 2、村上最近出现不少邻里纠纷,大家都等着看村长如何揙整。即如何处理好这些纠纷事情。 第56章 方人与方脑壳∶方在四川话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性与用法 方是一个汉语一级常用字。 “方”的基本义是指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引申形容人的品格正直。 另外“方”又有大地、方向、方法、途径等意义。 “方”还特指单方、药方。 “方”虚化为副词,表示正在、将要。 本节介绍“方”分别作为动词和形容词,在四川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义和用法。 一、动词 作为动词,“方”在四川方言有使尴尬的意思。常见用法:方人,即使人尴尬。 这个用法,主要在岷江话和川东地区,川西坝子相对用得较少。 川西坝子“方人”的说法,爱用“把某某弄来杵起”,即是让人尴尬的呆立当场的意思。 方人这个词义,其实是古汉语遗存。 方人,出自《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安国注:方人,“比方人也”。皇侃义疏:“方,比方人也,子贡以甲比乙,论彼此之胜劣者也。”讲某人优秀,自然容易使差的人尴尬。 清代刘宝楠正义:“《释文》云:方人,郑本作‘谤’,谓言人之过恶。’卢氏文昭考证,古《论》‘谤''字作‘方’,盖以声近通借。”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个‘方’字在四川、鄂西一带的方言中,常常听到人说。如说对某人‘方一方他’, 就是不妨得罪他一下。有时候说某人个性太直,也说某人是方人,这种人很直爽,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贡就是这样。” 南怀瑾的解释中,后面的“某人是方人”,这里的“方”则是形容词了,放在后文介绍。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六章:郝达三在堂屋外面听见了,眯起眼睛,悄悄向身边的葛寰中说道:“想不到她们竟自点起名来”。葛寰中把眉头一皱道:“敝内真是多事,不应该这样方人!” 页底李劼人原注:“方人:四川人常用的一种语汇,含意广泛,用在这里是‘当众让人难堪''的意思。” 再如:我今天一点准备都没有,领导在会上突然让我上台讲几句,把我方惨了。 二、形容词 作为形容词,“方”在四川方言有指不太合时宜、头脑不灵活、不精明,甚至还有点愚钝的意思,有贬义。 但有时候的“方”,也指为了正义原则固执己见的坚持,即所谓憨厚耿直,就不是贬义了。 需要根据语境,体会具体内涵。 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和《方脑壳的故事》,以及后剧中,童声说唱的“方脑壳,哈戳戳,有了祸事跑不脱。不转弯,转直角,吃了亏还很快活! ” 这里面的“方脑壳”更多的就是憨厚耿直的意思。 南怀瑾《论语别裁》:“有时候说某人个性太直,也说某人是方人,这种人很直爽,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贡就是这样。” 贬义的“方脑壳”,则和“桥脑壳”意思相同。 比如∶你脑壳有点方啊!也可以说成你脑壳有点桥嗦! 通常是说了不合时宜的话或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情被他人埋怨。 第57章 四川人几乎不说普通话的扇耳光,他们怎么说的? 方言之所以为方言,不仅在一些字的音义上有区别,在具体行为表达上,使用的词汇通常也有不小的区别。 比如普通话的“扇耳光”,四川话里就很少听到。那么,四川人如何表达“扇耳光”这一行为呢? 四川人表达“扇耳光”的方式以前笔者分别讲个几个,今天汇总起来再说一说。 耳光在四川方言的表达 首先说说“耳光”在四川话的两个主要说法。 其一是【耳矢】。发音ěr si,发音和“耳屎”一样,但不能混淆了哦。 如:给我一~,鼻子打流血。(川报85·2·3)。出处:《四川方言词典》“耳矢”词条。 其二是【耳巴子】。发音ěr bā\/bǎ zi,巴音“叭”或“把”。 《明珠缘》第三回: “管家大怒,走上去一个耳巴子,把他打了一跌。” 清《西蜀方言》: “打你几个耳巴子。” 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诈骗》: “一阵耳巴子,大骂一顿。” 民 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掌击曰打耳巴子。” 出处:《四川方言词源》“耳巴子”词条。 扇耳光的动词,四川方言怎么表达? 四川话表达扇耳光的动作较多,主要有4个音,有的音对应好几个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下面逐一说明。 一、pià 对应的字是【?】。 普通话音[piān],四川方言尾韵脱落,声调有变化,发音pià。 《集韵》纰延切,音偏,削也。指扇人耳光的意思。 如:看我?你两耳矢!(看我扇你两耳光)。 笔者广汉人,小时候经常听到这个说法。 二、fu\/fu 这个音,笔者查到两个字:刜和?,都有击打的意思。 1【刜】字从刀,从弗,弗亦声。“弗”意为“不平”。“刀”指“切割”。本义:削平。 它是个入声字,保留入声的地区发入声音。通常西南官话成渝片发fu音,我地广汉话多发fu音。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敷勿切,音拂。《说文》击也。《玉篇》斫也。又《唐韵》《集韵》符勿切,音佛。义同。可见四川人把佛读“fu”,其实也是古音遗存。 “刜”不仅可以打耳光,也可以是其他部位。 例句: 看我刜你两耳矢。 看我刜你几下,你就晓得锅儿是铁铸的了。 2?,普通话音hu,川音fu。 ?:《说文》?也。一曰击也。 ?第一个意思是?。?:拭也。从手堇声。居焮切。用手把平面上物体抹到一边。这个词义,四川方言也说“捊”(方言音同“袍”)。 例句:把桌上的书?到一边去。 ?另外一个意思是击,即”打”。 例如:看我?你两耳矢。 三、can3 这个音,对应【扌蚩】、【摌】、【掸】、【摲】好几个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 1【扌蚩】 抽打; 打。《集韵·猕韵》丑展切: “??, 击也。”今蜀方言谓抽陀螺为“??牛儿”, 谓打耳光为“??耳巴子”等。(注:??即为【扌蚩】 2【摌】《唐韵》《集韵》??所简切,音产。以手?物也。一曰扞摌,手精择物也。又《集韵》所恨切。挥也。摌削,伤害。 唐枢《蜀籁》卷四: “细条条摌人阴倒痛。”谓细枝条抽人暗里痛。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1228条): “以掌或似掌之器括击物曰摌, 如 ‘摌你一耳光’。” 又,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土语以宽长之物外击曰逞,如逞耳巴子。”“逞”读同“摌”。 3【 掸】[cǎn]“掸”,也作“逞”,指抽打、驱赶。 例句:不掸到身上,不晓得痛。 另外,它还有驱赶(蚊蝇)、去除(灰尘)的意思。“耳朵掸蚊子”,就是指用耳朵驱赶蚊子,形容不听话、不专心。 贝壳搜索词条“掸”:“掸蚊虫:驱逐蚊子”。 民国《定海县志》:“驱蚊曰掸。” 4【摲】 摲,普通话音chàn。本意指除去,割去,引申指削、削锐、攻取。 《韵会》《正韵》并所鉴切,音钐。芟也。芟:除去。 《礼·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摲而播也。《注》摲之言芟也,谓芟杀有所与也。 赣语:一锹摲两段。 百度汉语:摲耳食,搧耳光,用巴掌打人。 四、guàng 这个字,四川方言词典未确定本字。个人推测或许是借用磨刀的“硄”字,类似刀在磨刀石上来回硄几下。 例句:看我硄你两耳矢。 参考资料: 1《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着 2《四川方言词源》蒋宗福着。 同时,本章内容,大量参考了网友@山巅一寺一壶酒 的过往评论留言,在此表示感谢。 第58章 四川方言的声母与韵母 即将上架,有必要介绍一下四川方言的声母与韵母。 考虑到四川历史上是个移民大省,各个地区声韵有所不同,例如自贡话保留卷舌音、岷江话保留入声等。 但更多的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考虑到成都话的代表性,所以,本文主要介绍成都话的声母与韵母。 先说说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 普通话声母:共21个 b、p、m、f、d、t、n、l、g、k、h、j、q、x、zh、ch、sh、 r[e]、z、c、s以及零声母。 普通话韵母:共39个 1、单韵母:a、o、e、ê、i、u、u、-i(前)、-i(后)、er。 2、复韵母 二合韵母:ia、ie、ai、ei、ao、ou、ua、uo、ue 三合韵母:iao、iou、uai、uei 鼻音尾韵母:an、en、in、uan、uen、un、uan、ian;ang、eng、ing、ong、iang、iong、ueng、uang 。 成都话的声母和韵母。 成都话声母:共21个 b、p、m、f、d、t、l、g、k、ng、h、j、q、gn、x、z、c、s、r [z] 、v以及零声母。 成都话韵母:共36个 1、单韵母:a、o、i、u、u、 ê、er、—i (前) 2、复韵母 二合韵母:ia、ie、ai、ei、ao、ou、ua、io、uê 三合韵母:iao、iou、iai、uai、uei 鼻音尾韵母:an、en、in、uan、uen、un、uan、ian;ang、ong、iang、iong、uang 。 成都话与普通话声母和韵母对比 一、成都话有20个声母,普通话有21个声母 1、成都话没有鼻音声母[n],n与细音相拼变为?,其他n归入l;没有舌尖后音 ( 翘舌 ) 声母 zh、ch、 sh、 r[e],多一个舌尖前音 ( 平舌 ) 声母 r [z]。 为了表示方便,成都话的“日”音同样用“r”表示。 2、成都话声母有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国际音标》 分别 表 示为 〔? 〕 、〔η〕 、〔 v〕 。 gn,成都话“你”的声母。n与细音i\/u相拼,成都话都读gn(?)声母音。 ng,成都话“我”的声母。 关于唇齿浊擦音“ v ”。 发音者用上齿紧靠下唇,可发出一个有意义的浊音 〔v〕,即 〔v〕 不与任何声韵组合都具有意义 。如:物、 无 、 五 、 务 、吴等。普通话没有这个唇齿浊擦音,发〔u〕音,而〔u〕是一个清音,发音时舌尖后部隆起,双唇拢圆,向前突出,将气流送出。 二、成都话共有 36 个韵母。 与普通话对比: 1、成都话比普通话少了e\/—i (后)\/eng\/ing\/uo\/ueng等 6 个韵母,而又比普通话多出io\/iai\/uê等 3 个韵母。 成都话带an字母的词汇音,嘴巴发音呈扁平状态,类似英语国际音标中的“?”的音,突出了成都话的个性,即所谓成都话的梅花音。 2、成都话的开口呼韵母ê[e]能与许多辅音声母相拼。 而普通话中ê[e]不能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存在ie和ue中。 成都话读ê[e]韵的字,普通话分别读作e韵(如“格客核这车社热得特勒”)、 o韵 (如“伯迫墨”)、 ai韵(如“白拍麦摘拆”)、 ei韵(如“黑北肋”)等。 3、成都话里的韵母io为普通话所没有。 成都话读io韵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分别读作u韵(如“卒促肃俗速宿”)、 u韵(如“育域菊曲续蓄”)、 ue韵(如“约觉却学略”)、 iao韵(如“药钥脚”)、 [i]韵(如“役疫”)。 4、成都话里的韵母iai为普通话所没有。 成都话读iai韵的字,普通话除“延”字外一律读作ie韵,如“解介戒谐邂械”等。 5、成都话里的韵母uê为普通话所没有。 成都话读uê韵的字,普通话读作uo韵,如 “国扩括阔廓或获”等。 6、成都话有前鼻韵en、in,但没有后鼻韵eng、ing。 因此“人民”和“人名”不分,“老陈”与“老程”无别,都读作前鼻韵。 7、成都话只有舌尖前随声韵母[-i],没有舌尖后随声韵母[i-]。 第59章 川渝地区常说,但很多人不会写的字:迄 今天摆一哈“迄”字的龙门阵。 迄(读作qi)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本义是到,至。 《说文解字》许讫切,至也。从辵气声。 常见组词:迄今。 古汉语中,它是一个入声字,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归入阳平调,故在成渝地区“迄”字的发音为qi(同齐),而不是普通话的去声。 迄,汉语拼音qi, 注音ㄑ一ˋ。 简体部首:辶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 繁体部首:辵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 五笔tnpv;仓颉yon;郑码wmyd;四角;结构左下包围;电码6597;区位3889;统一码8fc4;笔顺ノ一フ丶フ丶。 基本字义 1 (动)到,至:起迄。迄今。 2 (副词)始终(用于“未”或“无”前):迄未成功。迄无音信。 但在川渝地区,上述字义除了“迄今”一词常用外,其他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其余字义几乎不用。 但是“到,至”字义,川渝地区经常跟在动词后面作为介词用于日常口语,这个用法非常普遍。通常只用于口语,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不晓得它的正确写法,所以今天把“迄”字拉出来,结合川渝地区日常口语认识一下这个字。 亏迄唐家沱:唐家沱是长江重庆段中的一个回水沱,人在长江淹死后飘到此处就不再往下漂。亏迄唐家沱在重庆话就表示亏到底、亏完。 水淹迄磕膝头ㄦ〈磕或作胳?〉:水淹到膝盖的位置。水里的话也可用“齐”,表示平齐,一个是“至”,一个是“平齐”,表达意思不变,故此处“迄”与“齐”通用。 你走迄哪了?→你走到哪儿了。 刚才我们说迄哪了?→刚才我们说到那儿了。 你作业做迄哪了?→你作业做到那个程度了。 路修迄哪了?→路修到哪个位置了? 等等。 日常偶尔的文字表达,大多数会误用为“起”字,这是错误的。 从“起止”一词,我们晓得“起”是开始,没有“到、至”的意思。比如“走起”表示开始干某件事或着手进行,“走迄”的“迄”是介词,后面必须还要跟名词或代词:“走迄哪了?” “走迄邮电大楼了!”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演变,除了一些本地固定熟语,如重庆话“亏迄唐家沱”〈其他地方大概就是亏迄本地某个大家知晓的地方〉,“迄”字的使用慢慢被“到”等其他字代替了。比如广汉话一般就用“夺”字代替了“迄”。 再补充四川话“到”与“倒”的区别。因为发音相近,都跟在动词后面,二者有时容易混淆。 但“到”是介词,后面还要接内容,“倒”是副词,后面可以不接内容。 根据这个我们就可以区分实际用的是“到”还是“倒”,比如“看倒起”vs“书看到第几章了” 。但广汉话口语的“夺”,可以同时代替“到”和“倒”,比较神奇。 写在最后: 以上只是本人基于个人所学及现有资料了解所写,川渝地区各地表达可能有所不同。 毕竟语言是动态融合发展的,词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不同的年龄层,掌握的方言词汇也在发生变化。故请大家如发现有遗漏谬误等,还请包涵。 第60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饱(厌恶义) 饱,普通话读作饱(bǎo),四川方言发音声调相同(调值不同),本义指吃足。形容词。 四川人爱摆龙门阵。三朋四友在一起聚餐时,主人家好客讲礼,通常会招呼大家多吃点。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体力劳动也少了,所以胃口也比过去小了,所以餐桌上的客人们经常就会说:“吃太饱了比饿起还恼火!” 太饱反而难受,所以“饱”字在四川方言中引申有厌恶的词义,而且程度上较深。饱:对人或事物很厌恶。形容词。 按理说,“厌恶”应该是动词义, 但是四川方言用来形容看到人或者事物后厌恶的程度,故实际它和“饱”本身的词性一样,是个形容词。 例如:我看到他就饱了。 “饱” 由 “饱足”义引申为“厌恶”义。《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早已指出这点。《说文·甘部》: “猒,饱也。”段玉裁注: “按饱足则人意倦矣,故引伸为猒倦、猒憎。”猒倦、猒憎,就是厌倦、厌憎。 《说文·食部》: “饱,猒(厌)也。”桂馥《义证》: “经典作餍。昭二十八年《左传》: ‘贪惏无餍。’ 贾逵云: 其人贪嗜财利饮食无知餍足。《孟子》: ‘餍酒肉而后反。’” 段玉裁说,“猒”是“厌”的古字。“猒”字所从的肰[读然],是狗肉的意思。但后来饱足、厌食的字意添加了意符“食”,写作了“餍(餍)[yàn]”。而饱足后使人产生的倦意,引申出厌倦、厌恶、嫌弃的意思,则赋予给了“厌(厌)”。 看到某人就饱了,就表示对某人非常地厌恶。 除了与“看”搭配,也可以与“吃”搭配。 比如“我吃饱了”,可不是讲的“我吃足了或我吃够了”,而是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有厌恶或不满的情绪,或是自己不想或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 例句:1、我吃饱了,才会和你换位置(我的位置那么好)! 2、我吃饱了,才会跟他两个是朋友。(对别人的厌恶)“你吃饱了”,则是对某人干了不好的事的厌恶。 所以记得小时候,有些大人教小孩文明用语,就会告诉孩子,问客人吃好没有,不要说“你吃饱了吗?”,而是要说“你吃好了吗?”,不然可能会产生歧义,惹别人不高兴。 例句:死娃儿你吃饱了撒,把树子尖尖搣了爪子喃? 如今四川方言多用“烦”字表达厌恶,语法结构也有变化。烦,烦恼,引申为厌恶。 例如: 1、看到他就烦! 2、你硬是烦求得很! 3、死娃儿你烦求得很,把树子尖尖搣了爪子喃? 现如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再加上推广普通话这项重要工作的影响,人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种用\"饱\"字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心生厌恶之情的用法,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子。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当中,这种表述方式更是鲜有人知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直接、简洁明了的现代用语。 只有那些年纪稍长一些的人,或许还会偶尔用到这样的表达,但也是凤毛麟角般罕见。毕竟岁月更迭,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嘛! 第61章 蜂蜜的四川方言称谓:蜂糖 在广袤无垠的四川盆地里,每年春季来临之际,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便会如诗如画般铺展开来。 这些绚烂夺目的花朵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更成为了蜜蜂们的天堂。 而由它们采集酿造而成的油菜花蜜,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只要没有下雨,蜜蜂就在辛勤的工作,它们是油菜籽丰收的希望,是蜂蜜的采集者。 长久以来,当人们提及蜂蜜这个词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往往就是那浓郁醇厚、带着淡淡花香的油菜花蜜。它仿佛已经成为了蜂蜜的代名词,承载着无数人对甜蜜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大了才知道,还有槐花蜜、荔枝蜜等各种花蜜。 但其他品种花蜜,在四川盆地甚为少见,相信绝大多数四川人说起蜂蜜,几乎第一反应想起的,应该还是油菜花蜜。 蜂蜜,四川方言多发音为“丰咪”,更地道的方言称谓,是“蜂糖”。 糖类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稀罕品。精加工的糖类,我印象中特别深主要是:水果糖、酥心糖、奶糖这三种,以及家庭日常用的白糖。 酥心糖和奶糖都算是高级货了,属于送礼的级别。平时小孩馋糖了,有颗1分钱1颗的水果糖就非常不错了。条件稍好的家庭,老人备的,是葡萄糖。 粗加工或几乎不用加工的糖类,就是家庭日常用的黄糖(即蔗糖粗加工的红糖)和蜂糖,加上白糖,这三种就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常见种类了。 蜂糖略微带有补品的意味了,普通家庭一般买的少,属于尝鲜型消费。在炎热的夏天,喝一碗冰凉冰凉的蜂糖水,那是真的爽到心里去了的哦。 白糖属于蔗糖精加工了,所以价格要比黄糖贵。再精加工的冰糖,自然更贵。 老百姓日常买的更多的,还是黄糖。 黄糖,有些地方称红糖。煮醪糟蛋、黄糖锅盔、熬黄糖水、用黄糖做汤圆心子等,都是黄糖的各种广泛用途。 四川话过去很少用“饼”来称呼具体的实物,一般把“饼”作为量词在使用,例如:一饼火炮ㄦ,以及衍生的方言词汇“一饼粘”等。 含糖的各种酥饼,过去的称谓,习惯称为“馍馍糖”。月饼是个例外,但过了八月十五,也当“馍馍糖”卖,哈哈。 普通话的饼(非酥饼),四川话一般都说“馍馍”。这几年餐饮开始怀旧复古,农家乐到处开始流行“锅边馍馍”,就是这个称谓延续的体现。 四川农村民间还流行做“艾馍馍”。母亲在世的时候,最爱给女儿做的零食,就是艾馍馍了。 说蜂糖,不知不觉又展开了。不过,也算大体总结了过去的糖类食物的实际情况,供怀旧的人怀旧,供年轻人了解过去年代的真实情况。 四川盆地的乡村、城镇,时不时还会响起小贩的叫卖声:舀蜂糖啦…… 第62章 民俗:春节讲究与忌讳,用方言表示就是兴或不兴 【兴】,是一个四川方言动词,主要词义有: 一、许可 例句:只兴你一个人进入,他们就在外头等倒起。 二、有……的规矩或讲究 正月初一:兴到庙里上香祈福;兴拜新年。 正月初二,兴祭财神、回娘家、走人户等。 大年初二,我国多数地方都有祭财神的习俗。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而大的商铺在祭财神时,还会摆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希望财神能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 大年初二又叫“迎婿日”或者“姑爷节”,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同时还在准备礼品,送给亲戚,从而表达了姑娘对亲人的思念。而回娘家时,带的酒和水果,一定要是双数,因为年纪大的人都认为“好事成双”。 大年初二,也是四川人开始走人户的日子。亲朋好友互相串门走动,互相祝福新年,一起在吃吃喝喝中达到亲情友情的交流。小孩们则可以得到主人家的新年红包,开启快乐童年模式。 正月初四,兴迎接灶王爷。 按照民间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清点人口,所以人人都要在家不出门,点燃鞭炮,焚香敬果迎接灶王爷的到来。 正月初五,兴迎财神。 初五作为财神的诞辰,很多商家会选择在这一天开业,人们在这一天迎接财神到家,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初五又称“破五”,是说过了初五,初一以来的所有禁忌都可被打破,不再遵守了。 正月十三,兴点灶灯。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的说法。 “上灯圆子下灯面”,正月十三上灯日要吃圆子。 正月十五,兴看花灯,吃元宵。 “一年明月打头圆”,古称“上元节”,这一天大家吃过汤圆,都出来看花灯,猜灯谜,尽情享受新年的滋味。 正月十六,兴游百病。广汉演化出拉保保的民俗节日。 【不兴】,作为动词,是“兴”的反义词。 一、不许 例句:清平世界,不兴这么诬害人! 二、不讲究 例句:过去请客吃饭,规矩多得很。比如吃鱼,如果是整条鱼,鱼头要对着德高望重的长辈;长辈不动筷,晚辈就不能动等等,如今不兴这些规矩了。大家随便吃。 三、忌讳 正月不兴剪头发 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其实“正月剪头死舅舅”是一种误传,本来应该是“思旧”。源自于明末清初人们怀念旧朝,以不剃头表示思念旧朝。 初一,不兴动扫帚 初一当天不要动扫帚,动扫帚会把新一年的福气扫出去。初一是拜年串门的日子,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在这个时候动扫帚扫地,也有一种把客人往外赶的感觉,所以最好不要。 初一,不兴借钱 过年期间别向别人借钱,也别催债,新年开始就被金钱纠缠,一年都会过得不顺心。过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心情,新年有好心情,新的一年才有干劲。 正月初二,不兴洗衣、倒垃圾。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二祭财神,因此不要倒污水、垃圾、扫地,否则容易把家中的财运扫走。 初四,不兴出门 传统习俗认为,初四是灶王爷来人间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要迎接阎王爷不能出门。 初九,不兴晒衣 初九这一天是“天公日”,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不能晒被子。 过年的习俗和禁忌其实都是一种文化,虽然很多在当代人看来是一种迷信,但它更像是一种过年的标志,好像有了它就有了年味。 不兴,也作为副词,就是“不”的意思。 《四川方言词典》中收录了【不兴】一词,但是只说了副词的意思,没有讲前文本人所写的意思,非常不全面。本文算是对该词条一个详尽的补充。 第63章 与火相关的四川方言词汇 方言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四川方言也不例外。 四川话有不少与“火”相关的词汇,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有: 火锅,川渝特色美食。 火锅,作为川渝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麻辣口感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承载着川渝人民的生活态度与社交文化。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还是商务宴请,火锅总能成为人们首选的美食选择。 火锅的食材种类繁多,从新鲜的蔬菜到各种肉类、海鲜以及豆腐等各类豆制品,通通可以煮火锅。 川渝人常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 火闪。表示闪电。 火炮。这个词四川方言习惯儿化韵,说成火炮儿,它有两个意思。第一,表示鞭炮。第二,表示内裤。内裤在四川方言主要说窑裤。 火色,在四川方言中,它也有两个意思。 第一,表示火候。 第二,引申为察言观色。比如:你看不来火色啊?老板明显生气了! 关火,引申为做出决策。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它不仅表示着一个烹饪过程的结束,更意味着一种决策、一种态度。在厨房里,关火可以防止食物烧焦,保持其最佳口感;而在生活中,关火则代表着我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能够果断地做出决定,不犹豫、不拖延。 关火也象征着对事物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就如同一位智者,在关键时刻洞察局势,果断采取行动,从而改变整个局面。这种起决定作用的力量,让人钦佩不已。 抽底火 :指揭露某人的底细或隐私。 底火是指灶膛里最底层的火种。如果把底火抽走了,生不了火,做不成饭。用来比喻拆台,或者揭露一个人的底细和短处。 这个词语在四川地区被广泛使用,通常用于形容在公众场合有意或无意泄露他人的秘密或不当行为,从而使对方陷入尴尬或难堪的境地,有时甚至会因此破坏对方的好事。 找不到火门,也说摸不到火门,没有摸到火门等,总之一般用否定形式来表达。 生火做饭,连火门在哪都不晓得,引申出形容做事情摸不到门径,找不到头绪的意思。 比方说,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放学回家做作业,很多时候就摸不到火门,作业倒是摆开了,就是半天下不了笔。或者学生请教家长,家长由于离开学校太久了,好多知识都还给老师了,自己看半天也找不到火门。 摸不到火门,也用于表达不了解情况,懵懵懂懂。 比如你和小伙伴正在那儿玩耍,突然冲上来一个人给你一巴掌。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也叫摸不到火门。你和小伙伴抓住了那个人,选择了报警。警察叔叔来了,你给警察叔叔介绍情况:“我们在那儿耍,又没影响到哪个,火门都没摸到,他上来就打人……” 这篇发了,大概就可以正式上架了。希望爱好四川方言的朋友大力支持哦。 第64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阉,那我们怎么说? 在第33章,说到了拔鸡毛的“挦”字,这个字四川话发音分为“悬”和“全”两派。 但它的本音读xián,有网友问它是不是也有表示“阉割”的意思,所以今天来说说普通话“阉”在四川方言的说法。 首先,就来说说和“挦”xián音相近的xiàn字。 这个字的本字,就是【鏾】。 鏾,发音xiàn,本义:阄割(雄鸡)。也作“线”:(郭师孔)以线鸡为贺礼。 张自烈《正字通》载:“鏾音线。今俗雄鸡去势谓之鏾,与宦牛、阉猪、骟马义同。郭师孔误书鏾作线,说见《謇斋琐缀录》。” 《正字通》是一本明末清初的字汇集,里面写到了“宦牛、阉猪、骟马”等不同的用法。也提到了“鏾音线。今俗雄鸡去势谓之鏾。郭师孔误书鏾作线”。说明“xian4鸡”的本字应该是“鏾”,但是较为生僻,俗用为“线”也属于正常现象。 各朝代的相关记载也多用“线”:宋· 戴复古《访许介之途中即景》诗:“区别邻家鸭,群分各线鸡。” 元· 马谦斋《沉醉东风· 自悟》曲:“线鸡肥,新篘酽。” 汤式《庆东原·田家乐》:“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缲。” 清·范寅《越谚》卷中《禽兽》:“线鸡。雄者剺开后肚,穵去腰子线敹,使肥美。” 《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的也是“线鸡”,但只解释为名词,是不全面的,后文补叙。 南方不少方言,都是使用“鏾”,只不过各有发音。但因是生僻字,民间多用同音字代替。 以下用法皆是动词指阉割(雄鸡)或是指名词被阉割后的雄鸡。广东:据考,鏾鸡在岭南地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为广府食材之一,俗写作“扇鸡”。“鏾”(sǎn,粤音同“扇”)。 南方地区“鏾”字发音较多,一些地方如赣语、湘语发音还区分尖团音,主要在南方江淮官话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粤语区广泛使用。 而四川部分地区,应该是使用的同音字“线”。这也是《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线鸡”的由来。 但是“线鸡”应该不止《四川方言词典》中唯一的名词用法,它应该有两个词义:1阉割公鸡,是个动宾短语,“鏾”或“线”是动词。2阉割后的公鸡,名词。 研究方言之前,笔者是不知道这个说法的。所以这也提升了笔者研究方言的兴趣。 第二个说法,就是“骟”。 骟,普通话音shàn,四川话sàn,本义指 割去牲畜的睾丸或卵巢。 《正字通》式战切,音扇。割去势也。 《臞仙肘後经》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鏾鸡,善狗,净猫。 可见,在过去,针对不同的动物,“阉割”是使用不同的汉字,非常讲究。 “骟”的“马”字旁,表示马的阉割。后来扩展到牲畜,也没包括家禽。 但是在川西坝子一些地区,“骟”字逐步扩展到了所有动物“阉割”的用法。 笔者从小在成都平原北部农村长大,我们周围习惯把阉割所有的动物,乃至包括人,都说成“骟”,没有“鏾\/线”的说法。 更不说“宦牛,羯羊,阉猪,鏾鸡,善狗,净猫”的“宦、羯、阉、善、净”等字了。 过去农村常见的骟鸡、骟猪、骟马都是这样说。太监,也是“骟”了的。 四川话对于“阉割”的表达,应该主要就是“鏾\/线”和“骟”了吧? 如果你的家乡有着与众不同的用法,也恳请您不吝赐教,在下方留言区留言,笔者将感激不尽!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精彩分享~ 第65章 话说四川方言:做过场 四川方言:做过场,音【zu4 go4 cang2】, “做”音同“住”。 \"过场\"一词最初源自戏剧表演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具体来说,当剧中角色登上舞台后,并不会做过多地逗留或展示,而是迅速穿越舞台,从另一侧退场离去。这种短暂而快速的场景过渡被称为\"过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演变,\"过场\"这个词汇逐渐被引申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如今,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舞台艺术领域,还可以用来形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经历。 例如,我们可能会说某件事情只是一个\"过场\",意味着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不太重要的环节,或者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又或是某人在某个场合只是\"走过场\",表示他们并未真正投入其中,只是敷衍了事地参与一下。 此外,\"过场\"也可以指代一种表面化的行为或处理方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或深度。比如一部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可能被批评为纯粹的\"过场戏\",因为它们对整体剧情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给人以空洞无物之感。 总而言之,\"过场\"这个词语已经超越了其原始的戏剧意义,成为了一个通用的表达方式,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各样的现象和行为,强调其短暂、肤浅或形式化的特点。 做过场,蒋宗福着《四川方言词源》解释为:暗中捣鬼,耍花招。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失新郎》: “是这样无形影定有冤枉,怕的是有奸人做了过场。” 又卷三《心中人》: “再说王府尊一时痛恨,要害张锦川,过后细想,他方原合病症,何致毙命?心疑妻子做了过场,又不好问得。” 个人根据日常使用中的体会,觉得至少还有如下三个意思。 一、以手段敷衍,走形式,装模作样。 此义,也同于“走过场”。 例句: 1、这些所谓的领导考察,就是来做做过场,随便转一圈,吃一台席、喝一台酒就走了,没有啥实际的工作。 如今很多所谓的领导考察,无非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他们往往只是草草地转一圈,像观光客一样四处看看,然后参加一场丰盛的宴席,再畅饮一番美酒,最后便拍拍屁股走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开展。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毫无帮助。这样的考察不仅不能推动工作进展,反而会让人对领导层产生质疑,认为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希望领导们考察能够更加务实,真正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而不是仅仅走过场了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国家和地方发展。 2、喊你做作业,你就把笔拿到在那儿做过场,半天不见你写几个字。 很多学习不专心的孩子,家长叫他去完成作业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地拿起笔,然后装模作样地开始“表演”。 看着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真的很想问问你:难道你觉得这样就能骗过家长吗?骗过了家长,骗得了未来的自己吗? 二、名堂、花样多。 例句:1、其他人都规规矩矩的,就你一个人爱做过场。(名堂、花样多) 2、让你帮家里面做点事,你就做过场,过场还特别多。 让你做饭,你让父母帮你把菜全部洗干净,切好。 让你拖地,你让父母把拖把交到你手里。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为人父母者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苦楚。他们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抚养长大,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只为了让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与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父母让他们做点事,就把各种过场做起,千方百计推脱。 父母让他们做事,很多时候,只是在培养你们以后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已。 三、脾气古怪刁钻。 四川有句顺口溜叫“过场多,老婆婆”。 与名堂、花样多有点近似。但名堂、花样强调的是形式,本条词义指的是个人性格。 例句:那个老婆婆爱做过场得很,有事莫事,总想到给别个搞点不愉快。 第66章 四川方言:有一种偏僻,叫?背 四川方言,很少说普通话词汇“偏僻”,一般简说为“偏”。 例如:这个踏踏有点偏。 普通话:这个地方有点偏僻。 更多的时候,常说“背”,音bèi,或作“秘”字。“秘”在老派四川方言也发音bèi,“秘”有隐藏的意思,引申为偏僻。“秘密”,老派四川话发音也为bèi mi。 为避免混淆,下文皆使用“背”bèi字。 “背”在四川方言有偏僻或隐蔽之义,形容词。 例如:这个踏踏有点背,不好找得。 普通话:这个地方有点偏僻,不容易找到。 常加上其他字组成另外的词汇。 背角弯弯:四川话发音bèi go wān wān:比较偏僻的地方,名词。 我地广汉话也说日角弯弯,大抵是说阳光都照射不到的角落,当然很偏僻。 例句:他家老宅原本修在背角弯弯头,进出都不变。修新房时,他就找到大队书记,把宅基地批到路边了。 用普通话描述:他家的老宅位于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周围环境幽静,但交通不便,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十分困难。所以当要修建新房子的时候,他便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去找大队书记寻求帮助。他向大队书记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困境以及对新居位置的期望,并诚恳地请求将宅基地批准建在路边上。大队书记理解他的难处,同时也考虑到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性,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新房修好以后,他们一家人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起来,生活质量也有了显着的提高。 背??:偏僻的角落,名词。 “背??”通常指那些比较偏远、僻静或者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角落或地方。比如在一个古老的城镇中,有一条幽静的小巷,它位于城镇的边缘,很少有人会经过那里。这个小巷就可以被称为“背??”。 又或是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个被树木环绕的小空地,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样的地方也能叫做“背??”。或 例句:你看他两个在背??头搞啥子名堂? 普通话:你去看看他们两个人藏在那个角落里,商量什么坏主意? 背光:光线不能直射。也说“背亮”,形容词。 背光通常指的是光源位于被照射物体的背面或侧面,使得光线无法直接照射到物体表面。这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到的光照较弱,可能会产生阴影或者暗淡的效果。 此外,\"背亮\"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述方式,表示与背光相似的概念。它强调了光线从背面照亮物体的特点。 总的来说,背光和背亮都用来描述光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及其对物体外观产生的影响。它们在各种视觉表达和描述场景中经常被使用。 例句:1、太热了,找个背光的踏踏,歇会儿再走哦? 普通话:太热了,找个太阳晒不到的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再走吧? 2、你换个方向坐嘛,你坐这方,写作业背光的都嘛!当心二天变成近视眼! 普通话:你换一个方向坐,你坐在这一方做作业的时候,背着光线,小心以后变成近视眼。 第67章 辫子的方言称谓和打老庚 发辫、辫子,川西平原及附近地区说“毛根儿”,发音mao2ger1,通常是必须儿化韵,不说“毛根”,也不是毛的根部的意思。 偏毛根儿:偏梳在一边的辫子。 克非《春潮急》上:“(一个五十开外的老汉)只留下漩涡里小撮头发,编成了筷子粗的豇豆毛根儿。” 小女娃子头发还不是很长时,扎的辫子叫“鬏鬏(音揪揪)毛根儿”或“翘毛根儿”。 简单的辫子,例如马尾辫,动词用“扎”,扎毛根儿。 复杂的长辫子,动词用“编”,编毛根儿。 普通话的“发小”,川西坝子就说成“毛根儿朋友”。 克非《春潮急》上二:“一个乳名叫喜蛋子,大名叫李方成的,和李克最相熟,两人从小就是毛根儿朋友。” 印象中,过去四川话常常把头发直接说“毛”:理发叫“剪毛”或者“烧毛厕si坎”;刘海即披在前额的头发叫“批毛儿”【pēi mèr】或“披披毛儿”【pēi pēi mèr】,都要儿化。这可能是称呼辫子也离不开“毛”字的缘由吧。 辫子在川东地区、重庆、江西、陕南等地的表达又有不同。 川东地区达州话、重庆话说“嗒嗒儿”(记音,也有写达达儿的)。达州话“毛根儿”指头发(多指小孩的头发)。 江西地区辫子有称为“毛额子”的说法,方言“额”古字为【紒jie】,依《音系》,字同结。紒现多用作动词,紒辫子。 陕南地区把辫子称“ 帽盖gai子”,以及部分变音“毛盖”、“帽嘎”等,和川西坝子“毛根儿”不儿化的音相近。 其他省区有“辫儿”等说法,就基本离不开“辫”字了。 前面由“毛根儿”,引出了“毛根儿朋友”。所以顺便介绍一种特殊的“毛根儿朋友”:老庚。 “毛根儿朋友”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老庚”则是更深一步的同龄朋友。 从形式上看,四川的老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庚本身就有年龄的意思。老庚之间肯定是同一年龄,这是最低要求;有些地方老庚还要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2、做老庚的必须是同性。一般男的叫老庚,女的叫老同,但日常一般都是用老庚来互相称谓。 3、结成老庚的行为叫“打老庚”,“打”是“结交”的意思,类似于“拜把子”,但一般需要双方父母的认可。 4、老庚之间互称对方的父母为“同年爹”“同年妈”,这里“年”一般变调为阴平1声。 5、川东北地区老庚、老同还可传代。下一代称父母辈老庚(同)为“老庚(同)爷”、“老庚(同)娘”或“同年叔儿”、“同年妈儿”。有的称老同的母亲为“寄娘”。 6、“打老庚”也是羌族民间一种交际风俗,流行于四川黑水芦花地区。每人一生一次,男女分别举行,在同辈同年出生的人之间进行。择夏历正月间某一日,于野外备酒肉,届时同龄者各将鞋带拿出混置一起,大伙轮流抽鞋带.抽到同一双鞋带的人瓦为“老庚”,然后吃酒,擎举刀枪,吆喝、唱歌、跳舞等。“打老庚”的同辈同龄人之间,在日后生产活动、盖房,以及婚丧等大小事情上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 其他地区的“打老庚”习俗 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也有“打老庚”的习俗。 1、贵州:布依族寻求团结互助力量的方法之一。“打”是“结交”的意思,“打老庚”又称“打伙计”,意为“拜同年”。这种交际风俗流行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异姓青年男子无论生辰年月是否相同,只要年纪相当,父母同意,就可相互结识,情同手足,彼此以兄弟相称,故名。在汉族及其他民族也有打老庚得风俗。 2、广西 早在清朝、民国时期,广西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就有认老庚老同的习惯,俗称打老庚,或 打老同、打同年。民国35年(1946年)的《三江县志》称:打同年,亦曰走同年,侗、僮、苗之男女皆喜就其同庚者,男与男,女与女,相契结,故称结老庚。皆密逾亲谊,互相走往。此俗今仍部分流行。 武宣、象州、柳江等县的壮、汉民族,打老同要双方同年出生。 瑶族喜欢打老庚(又称打同年)结交朋友,不但与本民族人打老庚,而且和别的民族同辈 人打老庚。男女老幼都喜欢认老庚,少的拜认几个,多的几十个。男女之间也认老庚,不少 人通过结老庚发展成为夫妻,不成夫妻则以兄妹相待。瑶族心目中,老庚比亲兄弟姐妹还要 亲,是亲戚中的亲戚,好友中的好友。俗谓“除了同年无好亲”。 打老庚在苗族中也极为盛行。隆林苗族称打老庚为“嘎江”,意为“老树的根”。民谚 谓:“老庚老庚,配命合庚”。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都有打老庚的习俗。打老庚的方式与壮族基本相同。 3、湖南 张家界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村东张老庚,村西李老庚,南有王老庚,北有刘老庚,你若走错路,碰到吴老庚……由此可见,“打老庚”的社交习俗,在张家界民间流传甚广。 打老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同性别而不同姓氏;年龄相近,同年而不同月。若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者,则称为“真老庚”;年龄相差几岁而打老庚的,称为“斜角老庚”。打老庚不受民族、地域限制,邻居或远方朋友,只要性格接近,情趣相投,都可成为老庚。 4、湖北 咸宁人民广播电台“老陈说方言”,搿老庚就是“打老庚”。 陈大银:搿老庚就是“打老庚”,又叫“打同年”,就是同年出生的人结拜为好友。搿(gé)的意思是:两手合抱,引申为结交。庚是年庚、午己庚辛的“庚”。庚(gēng)的意思是:年龄,如同庚,就是同年出生。咸安话庚爷、庚娘,就是同年爷、同年娘。一是指与自己同年人的父亲或母亲;二是指与父亲或母亲同年的男性或女性;三是与兄弟姐妹同年人的父(母)。咸安话庚崽、庚女,就是同年崽、同年女,指与自己同年人的儿子、女儿,或与儿子、女儿同年的人。 5、江西:元朝狂草书法大家张弼结老庚 有记载,元朝狂草书法大家张弼在南安府担任知府的第二年,在南安府拜认了一位同年老庚。刚好同年兄弟的岳父古稀生日,张弼书兴大发,狂书二十八幅寿联,令老庚及亲友都喜出望外。南安府,由元顺帝至正25年(1365),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领大庾、南康(今江西省南康区)、上犹(今江西省上犹县)三县。 6、云南 老庚”指的是同年出生或年岁相近的人结成长期友好关系的朋友,有的地方也泛指一定方式确定认可的好友,鹤庆、剑川一带有的称建立这种关系为“打老庚”。 第68章 有一种好处叫有搞头,有一种邻居叫挨邻接近 方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当使用某种方言的人们在进行内部交流的时候,可以凭借这种语言更为精确地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意见,而倾听者也能更加轻松、容易地去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 今日所说的这两个方言词汇的情况亦是这般道理。 一、有火烤、有搞头 指有利益或好处,是方言的两种表达方式。反之说“莫得火烤”或“莫得搞头”。其意思是存在着某种益处或者优势。 这两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一致,只是不同地区方言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表述略有差别罢了。与之相反,如果要表达否定的意思,可以说“莫得火烤”或者“莫得搞头”之类的话语。 “火烤”这个词汇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孤立地运用,它必须和“有”或者“莫得”(即“没有”的意思,某些地区也会说成“没得”)结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出存在\/涉及某种好处或利益的含义。 例如,如果我们说“这个事情有火烤”,那就意味着这件事有利可图、能够带来益处;相反地,表示“没有好处”则可以说成“这个事情莫得火烤”。 这种用法在口语交流中比较常见,通过将“火烤”与其他词语组合,可以更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息。同时,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富有地域特色,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寒冷的天气,有火烤,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引申出有好处或利益。 在严寒刺骨的天气里,如果能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以烘烤,那将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的事情啊!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明,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而这种“火”不仅仅局限于实际意义上的火源,它也可以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好处或者利益。 当我们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回报、成就以及他人的认可便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又或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与互助精神,恰似那温暖人心的炉火一般使人感到安慰和满足。此外还有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等诸多方面皆可被视作生命之火——它们给予我们力量去面对困难与挑战,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 “搞头”在外省一些地方有单独使用,另外作为名词,表示洗涤类物品,比如洗涤剂或洗发水。四川方言很少听到这个说法。 例句:跟到李老三出去做活路,有火烤\/有搞头。 说的是李老三接的活路多,给的工钱也比一般的给的高,又从不拖欠别个。所以跟着他出去干活,能比其他地方多赚钱。 二、挨邻接近。 四川方言中,“挨邻接近”有两个意思。 其一是名词,指邻居;其二是代词,指方位,表示附近。 普通话的“邻居”,过去四川人很少说,普通话推广以后才逐渐使用起来。 过去一般说“隔壁子”或“挨邻接近”。 例如: 1、我们隔壁子是个老师。 2、大家都是挨邻接近,平时有啥事多多关照哈。 “挨邻接近”也作为方位代词,表示附近。例如:这挨邻接近没有超市。 第69章 拿得过沟,对技术的最好褒奖 拿得过沟,是四川人对他人技术的最好褒奖。 四川盆地看起来平,其实除了川西坝子,大多为丘陵地区和浅山区,山多、沟多、坎多、坳多、水也多。在过去不发达的年代,很多笨重的东西运输起来十分困难。 于是民间有了“拿不过沟”和“翻不过坳(坎)”等方言说法,后引申出“事情做不成功”的意思。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四川地区的方言当中,有了“拿得过沟”或者“过得到坳”这样的方言俗语。 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具备出色的能力,可以轻松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就像是能够跨越深沟险壑一般游刃有余。它们生动地体现了当地人对于能力出众者的赞赏和肯定,同时也反映出了四川方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独特魅力。 当我们听到有人用这句话来评价他人时,便能感受到其中流露出的对其才华与实力的敬佩之情。这种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方所要传达的意思,并留下深刻印象。 拿得过沟或过得到坳,本字指“事情做得成功”,后引申出对人掌握技术熟练程度的肯定,相信某人的技术做某事一定能成功。最低限度,偶尔可能不会完美,但起码不会搞砸,就算拿得过沟或过得到坳了。 兄弟姊妹几个几家人,爱在节假日约在一起聚会,伙食也是都在某个兄弟家里自己做。大家相互都比较了解,买好了菜,按平时习惯,一两个人主厨,其他人打杂。涉及到具体的特色菜,就会推举手艺“拿得过沟”的人来做。比如大哥做鱼手艺拿得过沟,就由大哥做鱼;二姐做水煮牛肉的水平拿得过沟,就由二姐做水煮牛肉,等等。 再如,某人是有车一族,修过几次车后,觉得某汽修工手艺拿得过沟,通常是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并以最实惠的价格解决问题。汽车有啥毛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都会找这个汽修工给他维修。 再如,某理发师技术拿得过沟,周围人就习惯找他理发;某老师教学水平拿得过沟,有关系的家长就会想办法把孩子转到他班上;某技工手艺拿得过沟,就会受到领导的特别关注,厂里遇到技术难题都会邀请他一起探讨等等。 技术拿得过沟的人,在一定圈子里就会得到大家的追捧,即是对他技术的肯定。比如很多地方应该都会有拿得过沟的儿科医生、老中医等,老百姓自然会口口相传,他们的业务量也会非常的大。再比如哪家卤菜技术拿得过沟,哪家酥肉锅盔拿得过沟,哪家烤酒技术拿得过沟,哪家面馆做臊子技术拿得过沟等等,生意都会非常红火,也就是对他们技术的一个很高的评价。 如今很多年轻人为了发展想自己创业,比较而言,有个拿得过沟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创业,这是对想创业的四川老乡一个提醒吧。你有了拿得过沟的技术,他人要来竞争就有了门槛。 千万回避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比如奶茶店之类,看到你生意好,没有技术门槛,别人很容易就来插一脚,因此哪怕初期生意再好,也不容易长久。 第70章 谈嫌与讨嫌 谈嫌与讨嫌,在四川方言中,是一对具有对应关系的词汇。前者是说别人,充满了嫌弃的语气;后者是遭嫌弃,被别人说。 先说谈嫌。 谈嫌就是说嫌话,所谓谈嫌,其实就是说一些让人不舒服或者令人讨厌的话,并不是普通意义上“闲”聊的话语哦!本来好好的事,偏偏要找些话来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好,有故意找漏眼、挑毛病的意思。 它通常发生在原本一切都进展顺利的时候,但总有人会没事儿找事儿地讲些有的没的,这里不对劲啦,那里又出问题啦等等。这种行为明显带有一种刻意找茬儿、挑剔毛病的意味呢!仿佛他们就喜欢从完美中寻找那么一点点瑕疵来满足自己某种特殊需求似的。 有一次和老婆回她娘家,比较匆忙,只在路边顺便买了两根甘蔗。 到了家,3岁的小侄儿一脸期待的跑上来,看到只有甘蔗没有糖,脸就垮下来了。不过别无选择,将就着还是在那儿啃。 然后就听到他在那儿念叨:“这烂甘蔗有啥吃头嘛?…你们莫得钱了啥?” 嘟嘟嘟一大堆牢骚话。 这种边吃边说的行为,就叫谈嫌。如果是嫌弃,就该不吃了。 谈嫌,有时候就像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一样。 在过去的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谈嫌,就是针对煮的饭菜。爱谈嫌的人,自己不煮饭,又嫌家人,煮的干饭不是硬了就是??了,稀饭不是干了就是稀了。菜呢,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是没有肉,就是蔬菜太少了...总能挑出毛病。 但和上面的结局一样,他一样吃几大碗。 谈嫌与批评提意见完全不同,它并不是出于善意或建设性目的,而是纯粹地找麻烦、挑刺儿或者故意找茬儿。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宽容,那么这种情况或许还可以忍受;但若是碰到性格较为急躁或者易怒的人,家里恐怕就会时常爆发争吵,整个家庭都将陷入不安宁的状态之中。 这样一来,原本应该温馨和谐的家变得鸡飞狗跳,亲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长此以往,不仅家庭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说,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无谓的谈嫌,以维护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然后说说讨嫌。 讨嫌,又说讨人嫌、惹人嫌、逗人嫌。字面意思,自己讨来的嫌弃。不能理解为讨厌,讨厌是厌恶的意思。 讨嫌为川渝、两湖、陕西汉中、上海、浙江等省市方言。 通常情况下,乖巧懂事的孩子会听从长辈们的教导和安排,这种行为容易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自然而然就会备受宠溺。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服从管理、肆意妄为,则往往被形容为“不听话”。这样的表现很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厌恶,可以简单地用“讨嫌”来概括。 换句话说,那些让人感到厌烦的人或事物,都可以称之为“讨嫌”。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经常惹事生非的孩子可能会被认为是“讨嫌”的;又如某人总是自以为是、不顾及他人感受,也会给周围的人留下“讨嫌”的印象。 总而言之,“讨嫌”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那些不受欢迎、令人不悦的人和行为。 要想不“讨嫌”,一个字可解决,那就是“顺”。唱反调的人,就容易“讨嫌”。生活中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场合,如果经常让别人“讨嫌”,对自己生活工作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71章 四川方言:有抽抽 在四川方言里,存在着许多将动词重叠后转化成名词的现象。 比如说,“摆摆”原本是一个表示摆动动作的动词,但在川渝地区却可以用来指代物品或人;还有“抽抽”这个词,它本来意思是抽打、抽取等动作,然而在当地人口中却成为了某种特定事物的名称。 这种语言特色不仅让四川话听起来别具一格,更增添了几分幽默感和生活气息。通过这样独特而有趣的表达方式,人们能够更加形象地描述周围世界以及他们所经历过事情。同时也反映出地域文化对于语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及中华民族多元性魅力所在之处。 再比如刷刷、铲铲、盖盖、抽抽、滚滚、吹吹等,都是动词叠音后形成的有特色的四川方言词汇。 刷刷就是刷子,铲铲就是铲子(也用作副词表示否定),盖盖就是盖子,抽抽就是抽屉,滚滚就是轮子,吹吹就是吹鼓手或小号等乐器。 但是说到“有抽抽”,估计很多外地人甚至包括四川的年轻人可能就不晓得啥意思了吧? 有抽抽,就是“有鬼”的意思。 在过去的川渝地区,人们对于“撞鬼”这样的话题总是避而不谈,似乎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某种神秘而恐怖的力量。于是乎,当有人遭遇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或者遇到了所谓的灵异事件时,他们便会用另一种说法来描述——“碰到抽抽”了。 “抽抽”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却蕴含着一种模糊而又让人不安的感觉。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亦或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用“碰到抽抽”来代替“撞鬼”,既避免了直接提及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概念,又能传达出当事人所经历的异样与恐惧。 这种语言上的避讳并非仅仅是出于迷信或恐惧,更反映了过去川渝人民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迷信观念盛行的时代,人们对于那些超出常理的事情往往感到无从解释,只能将其归咎于神灵鬼怪之类的超自然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如今的川渝地区已经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愚昧与封建思想,对于所谓的“撞鬼”现象也有了更为理性和科学的认知。但“碰到抽抽”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依然流传在当地人的口语之中,成为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 相应的“有鬼”也就说成“有抽抽”,也引申为“有古怪,有蹊跷”的意思。 作为抽屉讲,“抽抽”可儿化可不儿化。但作为“有鬼”讲,一般不能儿化。 川渝人爱打麻将,我有个同学,遇到手气不好很少胡牌时,就爱说“有抽抽”,相当于给自己手气不好找个借口。或者某局自己要的牌一直摸不到,却被不需要的别人不断摸来打掉,也爱说“有抽抽”。 再比如江西彩票2.2亿中奖事件,按四川方言的说法,那也是“有抽抽”。 再比如,江西那个大专学历29岁从九江银行支行付行长被提拔为副县长,那肯定也是属于“有抽抽”。 如今的时代,“有抽抽”的事情时不时都在发生。 最后来个四川方言考试题,请翻译下面这句四川方言: 请吹吹吹吹吹! 欢迎大家留言作答。 第72章 但求疼词源推测∶与男人蛋蛋有关 但求疼,一个四川很经典很深奥的方言,含义非常丰富。 同时,《但求疼》也是四川籍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同名歌曲。 但求疼的词义,用于自己或别人含义有所不同。 一、但求疼是川人自身面临不顺和困境时的一种淡然态度。 “但求疼”3个字,就相当于普通话中自己宽慰自己∶没啥,也就这样了;没啥大不了的事;没啥过不去的坎。 四川人在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挫折时安慰自己,将“不要紧”、“没关系”、“不重要”说成“但求疼”或者“但屁不疼”,其语境和语感,包含了对遇到的不顺和逆境极大的藐视和放下心理负担的决绝勇气。 例如∶ 同学a∶今年高考你咋才刚上一本线?我看你平时水平,最差一个985大学也是有把握的嘛。 同学b∶那两天生病了,没发挥好。但求疼,准备复读,明年重新来过就行了。 二、但求疼是川人对别人的一种失望、蔑视或否定的淡然态度。 “但求疼”3个字,就相当于普通话中说别人∶没啥,也就那样了,还以为他会……。 总体上是按照常理应该出现的结果,但是没有出现,有失望、蔑视、否定或幸灾乐祸等内涵。 例如∶ 1、对他再好,但求疼。表示对方没有领情,很失望,很灰心,但不会痛心,这就是“但求疼”的格局。 很失望,但无所谓了。 比如父母对不知感恩的孩子,大概就有这样的情绪∶小时候家里条件那么差,把他供上大学了,但求疼。 意思是孩子大学毕业了,条件好了也不知道反哺家庭,亲人们很失望。 2、他再努力,但求疼。表示对于他没有成功,说话人有点幸灾乐祸。 3、他再抠门,但求疼。表示他人很抠门,也没累积起财富。这是说话人对人抠门性格的否定。 4、他在公司小心讨好每一个同事,但求疼。 表示同事没有因为他的讨好就亲近他。可能是他没有听从建议,做好工作才是本份,妄想拉关系赢得大家好感。也可能是他这种讨好的性格,说话人不喜。因此具体“但求疼”的内涵,要知晓实情的当事人才明白。 所以,“但求疼”有表示失望或否定等词义,但是很多时候,对话当事人才知道其中具体内涵。 比如:他再有钱,但求疼。有钱却对穷亲戚不屑一顾,穷亲戚表示对他的蔑视。这个作为当事人的穷亲戚才知情,如果只看句子的字面意思,不容易理解具体意思。 根据粉丝留言,“但求疼”在四川很多地方说“当求疼”。 个人认为本来词汇为“当球疼”。分析如下: 一、“当”变“但”音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属于极个别现象,而是较多出现在四川话中,很多语言学家也在专门研究。这种现象,称作“鼻音韵尾脱落的语音变异”。 在四川话中,ing\/eng的鼻音韵尾脱落是普遍现象,ang韵同样存在。比如“螃蟹”的“螃”pang,成都地区就尾韵脱落为“盘”pan,螃蟹说盘海。川东及重庆地区尾韵脱落更彻底,变音为爬pa海。“海”则是“蟹”的古音。 笔者未做考证,谨慎推测,“当”dang变成“但”dan,也是属于韵母韵尾脱落的音变现象。 二、当球疼,而不是当求疼的分析 当求疼的“求”,只是为了文字避讳。因为词义本身不是“应当去求得疼痛”,而是一种淡然的处事态度。 “当球疼”,实际就是“当得是蛋蛋疼了一下,就这么回事,又不是啥涉及生命安全的大事,没啥大不了的”这个长句的简略说法。 “球”在四川方言有指男人的睾丸〈蛋蛋〉,为了文字避讳,所以书写时用了同音字“求”。 “但求疼”本来词汇,应该就是“当球疼”了。 第73章 蝌蚪的广汉方言称谓如何用文字表达?笔者的考证结果出炉 蝌蚪的方言称谓,大概是汉语中名称最多的了。 综合各种古籍记载,以及部分网络资料,就有以下名称:(部分为记音,不准确) 个妞、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莫儿(《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仙子(《本草纲目》) 、个个豆子(山东方言)、那莫翁(上海话)、水蜯球(重庆方言)、蛤蟆各篓子(河南东部)、哈鱼子(瞎鱼子,陕西部分地区)、崴物(苏北话)、欧蟆仔仔(也有叫哭岛,温州话)、蛤蟆咕嘟子(兰州话)、咕咚或蛤蟆咕咚(东北话)、各各荡(威海话)、哈么科(德州话)、土泥怪归(闽南话)等。 蝌蚪,是无尾目蛙科大多数两栖动物如蛙、蟾蜍、蝾螈、鲵等的幼体。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头下有吸盘,可吸附在水草上。蝌蚪因其头大尾小,脑袋呈斗形,故名。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普通人最常见的,为蛙和蟾蜍的幼体,它也是幼童喜爱的小动物,不少成年人小时候都捉来玩过,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捉过。 四川方言中,从四川各地网友留言看,蝌蚪的称谓更是五花八门,很多都是记音: 蜞蚂蚪儿、秧妈子、胖都儿、央奔儿、秧猫儿、骑马微儿、帮啷乖儿、马屎疙瘩、马湖儿、摆豆儿... 笔者广汉人,蝌蚪的发音是:yāng mā gur。考证的标准文字写法,应该是:秧麻拐ㄦ。 研究方言之前,一直对广汉话“蝌蚪”的方言称谓表示奇怪。因为广汉方言中,青蛙说“切猫ㄦ”,蟾蜍说“赖格宝”,怎么也和yāng mā gur 沾不上边。 我一直以来只能确认yāng的写法是“秧”,原因有二。第一,蝌蚪过去最常见的地方就是秧田里;第二,秧有幼苗的意思,如菜秧秧。借用“幼苗”的词义形容幼体,正常。 研究四川方言,不能拘泥于四川境内。 用另外一个方言字diā(义:提)来举例。过去的一些四川方言研究者,找不到这个diā的本字,就生造了一个【扌爹】字。还被《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 该词典第6485页:【扌爹】〈动〉提;拿。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ia??]~包包\/~篮子\/这东西你~不动让我来~。 一些民间方言爱好者,用的是【扚】字,我之前由于疏懒,也觉得是【扚】字。 直到跳出四川,我才发现,湖广填四川的人口来源地,不少地方“提”字本身就发音diā,diā就是“提”字的异读方言音! 不少湘语地区“提”的发音就是dia,部分的赣语、客家话也有把“提”发音为dia的。 考虑到湖广填四川以后语言的相互融合,“提”的diā音融入四川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四川话的[tia??]~包包\/~篮子,本字写法99%的可能就是“提”字。 所以这两天,对于“蝌蚪”的方言称谓yāng mā gur,我同样在湖广地区的方言中查资料。 推测这个词的声母一定是“m”和“g”,而且第二个字的介母,还必须是“u”,才会发出gur的儿化音。 于是,我查到了“麻拐”。 麻拐,南方方言,意思是蛙类,常指青蛙与蟾蜍,并具体称青蛙叫青皮麻拐,称蟾蜍叫癞皮麻拐。该方言主要使用在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且无论是客家话、湘方言,还是这一片的西南官话,都一概通用。 完全对得上! 成年的青蛙和蟾蜍叫“麻拐”,那么“麻拐”的幼体,加个“秧”字,自然就是“蝌蚪”啊。儿化音也符合! 所以,“蝌蚪”的广汉方言称谓yāng mā gur,本字写法就是秧麻拐ㄦ。 只不过,成体青蛙或蟾蜍的名称“麻拐”落到了幼体称呼中,成体称谓反而没有保留在广汉方言中,甚是奇怪。 (“用爱发电”,支持一下,好吗?是你们给我坚持的力量,让我继续发掘四川方言,做一些四川方言的传承工作。) 第74章 特殊的四川方言:不拢耸 不拢耸,是四川方言的一个固定式词缀,用于单音字的动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四个字的短语,以加深状态。 类似的词缀“巴沙”,则用于双字动词、形容词后,构成4字短语,以加深状态,如笑人巴沙、吓人巴沙等。 作为词缀,“不拢耸”构成的使用较为频繁的4字短语常见的有以下几个:肥不拢耸、圆不拢耸、灰不拢耸、黑不拢耸、日不拢耸、哈不拢耸等。 一、日不拢耸 此处的日字,词义为日龙,通常用来讽刺某人或某事做得不好或者很笨,或者个人形象不好。拢、龙近音,故“日龙”在说个人形象时演绎为4字短语时,常表达为“日不拢耸”或“日龙扎裤”。 如∶他日不拢耸的一个人,啥子事都干不伸抖。 普通话:他是一个很笨很蠢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四川方言也有俗语,叫“日不拢耸,猫钻灶烘”。灶烘hong,四川方言,即灶膛。 猫冬天怕冷,过去农村都是土灶台,灶膛里暖和,猫就会钻进去取暖,然后搞的一身灰,模样极其丑陋。 故这个俗语用于形容人衣着形象差,则说“你穿得硬是日不拢耸,猫钻灶烘”,或者“你穿得硬是日龙扎裤的。” 日龙包,也说日龙宝,名词,指事做得不好或者很笨或者形象不好的人。贬义词。 二、黑不拢耸 1指漆黑一团 。 如∶今晚上黑不拢耸的,走路都看不到。 四川方言还有一种特殊句式,动词放在最后面,这句话就变成:今晚上黑不拢耸的,路都看不到走。 普通话:今天晚上太黑了,走路的话,路都看不见。 2形容黑而难看。 如∶那人穿一件黑不拢耸的衣裳,一点都不好看。 三、灰不拢耸 灰不拢耸的“不”通常发儿化音bēr,也有理解为是另外一个助词“巴”,灰不拢耸→灰巴拢耸。个人理解是音变,因为除了这个,其他的没有这种变化。 1灰扑扑的样子。 如∶他才从工地做了活路出来,一身灰不拢耸的。 普通话:他刚从工地干活出来,一身灰扑扑的。 2形容灰而难看。 如∶那人穿一件灰不拢耸的衣裳,一点都不好看。 四、肥不拢耸 形容人胖的难看的样子。 例如:还嘿起吃,都长得肥不拢耸的,像跟猪了。 普通话:你还在可劲儿的吃,都长得那么胖了,简直没有样儿了,像头猪似的。 五、圆不拢耸 形容圆得不好看的样子。 1形容人胖得不好看。都长圆了,自然很胖,和肥不拢耸意思一样。 2形容物品圆的不合常理。 例如:衣服穿多了,裹成了粽子,圆不拢耸的。 六、长不拢耸 形容物品太长不好看得样子,或者物品太长碍事的样子。 七、瓜不拢耸 形容很傻的样子。 八、憨不拢耸 形容很傻的样子。 九、霉不拢耸。 形容很倒霉的样子。 类似“不拢耸”的词缀还有: 不愣吞。例如神不愣吞、瓜不愣吞、死不愣吞) 不溜秋。例如黑不溜纠、光不溜纠、灰不溜纠。 (不知不觉到了10万字了,写方言不像写故事可以天马行空,所以脑袋快被掏空了,后期是做不到三更四更了。尽量坚持不断更,偶尔加个更吧。 喜欢四川方言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当地的特色方言,以便我有更多的素材,从而把方言传承的内容继续发掘。) 第75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膝盖,那我们怎么说的? 就像昨天写的“蝌蚪”,全国各地方言说法千奇百怪一样,“膝盖”在我国也有非常多的表达方式。 比如,北京话叫“胳棱瓣儿”,天津话叫“磕膝盖”,长沙话叫“膝qi头骨”; 河南话叫“不老盖儿”,内蒙古话叫“菠萝盖”,山东话叫“各拉败子”; 安徽安庆话叫“膝萝坡子”,河北饶阳话叫“长各拉伴儿”...等等。 西南官话区的云贵川渝地区,膝盖叫“磕膝头儿”的居多,也有叫“磕膝门儿”的。 词尾是“头儿”tér也好,“门儿”mér也好,乃至于云贵地区除了靠近川渝地区之外的地区,几乎没有儿化音也好,词尾不是探讨的重点。 笔者要探讨的是,膝盖在四川方言中的词根,是“磕膝”还是“肐膝”? 《南充方言词语考释》收录的是“肐膝”,注释如下:“肐膝”俗写 “磕膝”、“克膝头儿”、“客西头儿”、“客期头”等。 元杂剧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 《骂玉郎》: “当日纷纷雪片席来大,衣服向身上剥,井水向阶下泼,肐膝儿精砖上过。” 元·商挺 《潘妃曲》: “短命休寒贱,直恁地肐膝软,禁不过敲才厮熬煎。”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武松道罢,一只手按住肐膝,两只眼睁得圆彪彪地,看着何九叔。”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收录的是:磕膝头:膝盖。并注释:《儒林外史》 第五十三回: 聘娘拿大红汗巾,搭在四老爷磕膝上。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又注明:或作 “肐膝”、“肐膝儿”。 元佚名 《杀狗劝夫》第二折: 将这双乞量曲律的肐膝儿,罚他去直缰缰的跪。它在“磕膝”和“肐膝”摇摆。 《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的是“磕膝头”,又备注了“肐膝头”和“骼膝头”两个词,也是在摇摆。 【肐膝】、【磕膝】从词义上讲,都没有错。 要搞清楚具体四川方言中,哪个字更准确,得从它们的发音分析。 根据川渝地区“膝盖”的民间俗称:“克膝头儿”、“客西头儿”、“客期头”等,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个字发音为“克”或“客”,按四川方言声韵,为kê2。 肐,普通话音gē,古音《集韵》乙力切,音亿。发音无法转化为【kê2】。 磕,普通话音kē。古音《集韵》克盍切,音榼。 我们知道,四川方言没有普通话的单韵母e,普通话ke音的字,非入声字发音为ko,如壳、棵、可、颗、渴、壳、课、科、柯、蝌等; 入声字则发kê2阳平调(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归入阳平),如克、咳、刻、客、克等。 磕,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平水韵》中,《泰韵》把它归入去声,《合韵》又把它归入入声字。 磕,常见“磕头”,四川话发音ko tou,从阴平一声变成阳平二声,从入声字变调来说没问题,它的韵母却遵从非入声字的例子,演变为ko。 从入声字在四川方言的发音演变看,“膝盖”的说法“磕膝”,这里它可能又遵从了入声字发音演变,发音kê2,与克、咳、刻、客、克等同音了。 从上述材料看,对于“肐”和“磕”两个字而言,“肐”演变不出kê2(音同四川话“克”和“客”等)。 而“磕”作为入声字时,是可以演变为kê2音的,也才有“克膝头儿”、“客西头儿”、“客期头”等不知本字写法演化出的俗称。 因此,“膝盖”的川渝地区方言称谓,当为“磕膝头”。(抛开词尾后缀不论) 笔者广汉人,广汉话“膝盖”的称谓,是“磕膝门ㄦ”,发音:kê2 xi mér。 第76章 戏说四川方言特别的二字 二,汉语常用字,读作èr,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后引申为一加一的和、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不专一、不忠诚等。 普通话常见释义 ∶1.数词。一加一的和。2.表序数,第二。3.不专一。4.两样;不同。 四川方言中,“二”字使用频繁,除了普通话的义项,还有着一些不同于义项和大量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 一、性格古怪 如∶他那个人性格有点~,少和他打交道。 二、程度居中;中号 【二碗】这个可不是数量上两碗的意思,大碗、二碗、小碗,二碗表示中号碗。 【二锤】中号锤子。 程度居中通常使用“二 a二a”的叠词结构,这种结构有些有“倒a不a”或“似a非a”的意思。 【二醒二醒】办事不认真,爱开玩笑。类似的如“醒二活三”。如:“看你二醒二醒(醒二活三)的,居然把这事弄好了,真是个奇迹!” 【二麻二麻】本指有点麻但不太麻,也指似醉非醉、醉眼惺忪的微醉状态。如:“看你二麻二麻的样子,还敢开车?” 【二晕二晕】义同‘二麻二麻''。 【二黄二黄】1表手艺不精、似通非通的样子。如“看他二黄二黄的,一定会撮拐(做错事、搞砸)。”2颜色倒黄不黄。 【二红二红】1淡红色,浅红色。2颜色倒红不红。 【二通二通】1似懂非懂的样子,技艺不熟练。2倒堵塞不堵塞。如∶鼻子二通二通的。 【二昏二昏】1不太清醒的样子。2指喝酒微醉的样子。 【二流二流】有点流氓习气的样子。 “二”也可以与其它字组合成特定意思的词,如二天、二回等,分述如下∶ 【二天】口语,以后、改天、某一天的意思。 四川人送客、或碰到熟人、朋友,常客气地说:“二天来耍哈!”这只是一种客气话,并不是确定的那天,千万不要当真哦。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审豺狼》: “二天邓大爷做闲事了,拿几串钱,我保举你当个光棍。” 刘师亮《成都青羊宫花市 竹枝词》: “敬神多磕几回头,禀卦求签莫乱抽。祸福分明评票上, 二天须上五斤油。” 【二话】1牢骚话。如:“他二话不说,就去干分给他的任务。”2指不同的意见。如∶这事情这样处理,大家都没有二话说。 【二回】下回,下次,以后,与“二天”同义。如:这回弄得不好,二回再整过。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这个老婆 子,是个不识好的,有借无还,又爱说空话,二回快莫赏他的脸。” 刘师亮《成都青羊宫花市竹枝词》:“怪道今天脚走摆,临行错穿橡 皮鞋。二回换个软梆子,再与郎君逛大街。” 【农二哥】新中国成立后,工农兵学商,农民排在第二位,所以称农二哥。也演化出“背二哥”等词汇。背二哥,靠帮别人背东西赚点辛苦钱的农民,一般是丘陵或山区地区,交通不便,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只能靠人背。 【二娃】四川人常称某家老二(男)为二娃,有时也是育成男童的代名词。如儿歌:“二娃二娃,狗咬下巴。不吃稀饭,要吃??。” 【二婚嫂】指再嫁的女人。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 “我是二婚嫂, 我头一嫁姓蔡,金娃子是他蔡家老子生的。”早期文献亦作“二婚头”。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天祥没有儿女,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二婚亲】再嫁的妇女或其婚事。 【二婚头】再嫁的妇女。 【二架梁】喻指不上进的人,也指喜欢炫耀,没有实在本领的人。 【二流芡】用淀粉调成稀糊状,用于炒菜勾芡。 【二不挂五】不正规、不合规矩之意。如:“那是五星级宾馆哦,你穿得二不挂五的,谨防进不了大门。” 【二杆子】不务正业的人。如:“看他说话绷的,一定是个二杆子娃娃。” 【二恍恍】不踏实、或不踏实的人。如:“做事不多想,定是个二恍恍。” 【二五子】指鬼。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双冤报》: “背时鬼呀! 未必今天撞二五,回家就把我栽诬。” “撞二五”谓撞着鬼了。此为韵文,“二五” 为 “二五子” 的省说。 【拉二胡】鬼扯,也说扯二胡。 【二不兮兮】不正经。如:“看你二不兮兮的样子,谁把你的话当真?” 【二甩甩】吊儿郎当。 【二五二六】横眉竖眼。如:“看他二五二六的样子,就像要把人吃了似的。” 【二面黄】正反两面都烤或煎黄的糕饼等食物。 如:今天买的的豆腐,煎成二面黄要得不? 【二尺五】喻指短得不合身的衣服。 【二熏熏】微醉酒的样子。 【二辈子 】来世,来生。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节寿坊》: “既然如此,二辈子一路投胎就是姊妹了。” 又卷三《南山井》: “多蒙得大 老爷慈悲好善,小妇人二辈子结草衔环。” 唐枢《蜀籁》卷四: “这辈子比你老,二辈子总比你小。” 【二不棱登】不晓事; 做事或说话傻里傻气。 《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二回: “惟独一个二不棱登的妇人,制服得你狗鬼听提。” “服” 当作 “伏”。 齐鲁书社本作“二不棱登”; 上海古籍本作“二不棱登”。黄肃秋注: “也作 ‘花不棱登’。指浓妆艳抹、作风不正派的人, 第77章 堂屋,四川方言为啥又有陶屋的发音? 堂屋,四川方言为啥又有“陶屋”的发音?原来它有另外一个正式名称:祧屋。 堂屋是传统中国民居中的礼仪空间,一般设计在正房最中间的一间,通常大于两侧的厢房,又称“客堂”。平时家中有人时大多敞开,所以有的地区又称“明间”,相应卧室则称“暗间”。 《晋书·艺术传·淳于智》:“家人既集,堂屋五间拉然而崩。” 唐·顾非熊《下第后寄高山人》诗:“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 巴金《秋》三:“她的轿子一到堂屋门口, 琴和淑华姊妹,还有绮霞、 翠环都站在那里迎接她。” 堂屋用于民间百姓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等,与现代住宅中的客厅功能,其实是有所不同的。 堂屋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故又称正房,与厢房相对。堂屋比厢房要高大宏伟,一般设计成奇数间,以3间或5间最为常见。屋顶上,还要安放上麒麟、石狮子等象征祥瑞或比较凶猛的砖质或陶质动物模型。 一个院落,可以没有厢房,但是必须有堂屋。 堂屋正中最里,常设神龛和祖先神位,民间多悬挂“天地君亲师位”牌位或条幅。在过去,也是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 以上是关于堂屋的基本介绍。 堂屋,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其他一些地区如重庆、贵州等,为啥又有“陶屋”的发音呢? 很多人以为“堂”字发生了变音,táng变成了táo,其实不是。tang音字如汤、唐、烫、躺、糖、塘等,几乎不见韵母变音,如果有变音,通常也是声母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相互演变。 比如小孩刚学说话,就经常把“糖糖”说成dáng dáng。 堂屋说成“陶屋”(音),那是由于它有另外一个正式名称:祧屋。 祧,汉语三级字,普通话发音tiāo,本义指祀远祖、始祖之庙。 祧:《广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挑。《说文》迁庙也。 《礼·祭法》远庙为祧,去祧为坛。 《广雅》祧,祭先祖也。 《说文新附》祧,祭也。 普通老百姓,通常没有条件为祖宗修建庙堂,通常就用堂屋供奉祖先,所以也把堂屋称作祧屋了。 把“堂屋”称作“祧屋”,在湖南地区普遍存在。湖广填四川,也把这个称谓代到了川渝地区,以及紧邻川渝地区的贵州北部地区如遵义地区等。 而“祧”字,四川方言读若tao2(陶),这属于语流音变,在湖南岳阳、湘阴等地也有此发音。 因此,我们平日里所提到的“陶屋”,其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祧屋”。原来,这便是川渝地区以及贵州北部区域、湖南某些地方将“堂屋”称作“陶屋”的缘由所在啊!在这些地区,人们代代相传,沿用着这个独特的称呼,让“陶屋”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祧屋”这个原本有些生僻的字眼,也因为这样的口口相传,一直被大家所熟知。 或许在某一天,当你走进一座古老的川渝民居,看到那宽敞明亮的正厅,耳边传来当地人亲切地喊着“陶屋”时,你会不禁感叹:语言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透过一个个独特的词汇,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而“陶屋”与“祧屋”之间的联系,则如同一条纽带,将地域、民俗紧密相连,展现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底蕴。 第78章 四川话中与食物处理、烹饪等相关表达的一些常用词汇 本章介绍四川话中,与食物处理、烹饪等相关表达的一些常用词汇。 熯(音汗)∶烹饪食物的最后阶段,用微火,或闭了火用余热让食物烂软或保温。 例句:1、饭多熯一下,炘xin点锅巴来吃。过去烧柴火灶,利用余热多煮一会儿。 2、把菜在锅里熯??点,老年人牙齿不好。 毕竟老年人的牙齿不太好,可能咬不动太硬的食物。这样处理一下,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咀嚼和消化这些菜肴。同时,也能让菜品更加入味,口感更佳。 3、冷天的时候,炒了菜之后,在锅里熯点热水方便洗碗。 泹(音胆):蔬菜在开水里面稍微煮一下。比如菠菜凉拌时,在开水里面泹一下,既可以去除草酸,又可以去除生味。 汆(音川):四川话里,汆比泹的时间更短,通常是叶菜在开水里过一下就行了。比如四川人爱死了的豌豆颠儿,速度必须要快,不然煮老了就不爽口了。 燎(音\"聊\"):程度在泹之上,多用于肉类。 例如:过去农历初一、十五日,农村习惯燎个刀头敬先祖。 炒:分生炒、熟炒、小炒、软炒、贴锅炒、沙炒、盐炒、油炒等各种方式。 笃[音毒]:本写作[火笃],先炒煮好料汁,再放入食物煮的一种烹饪方式,最常见的是笃豆腐、笃鱼。 煵:微炒。“煵”这个字有多种含义,但最常见的用法之一就是表示轻微地炒制或翻炒食物,特别是肉类。它强调一种温和而适度的烹饪方式,与过度煎烤或爆炒形成对比。 过去没有冰箱,肉买多了,就一并切好,锅里煵一下,再铲起来一部分放置起来,这样煵制后,保质期可以延长。 爆:猛火加油快速爆炒。如火爆肥肠。 熘:一种烹饪方法,与炒制类似,但又有所不同。它通常涉及将食材切成小块或片状,先用热油快速炸至变色或断生,然后再加入调料和配料迅速翻炒而成。 比如说,“醋熘白菜”这道菜就是将白菜切成块状,放入热油锅中迅速炸一下,使其变得稍微软化并保持脆嫩口感。接着,加入醋、糖、盐等调味料以及葱姜蒜等配料一起快速翻炒均匀,让味道充分渗透到白菜中。 相比于普通的炒菜,熘菜更注重速度和火候的掌握,以确保食材能够保持原有的色泽和口感,并在短时间内吸收调料的香味。此外,熘菜还常常会使用一些勾芡汁来增加菜肴的光泽度和口感滑润度。 除了醋熘白菜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美味的熘菜可以尝试制作,例如橙汁熘鸡片、茄汁熘鱼片等等。不同的食材搭配和调味方式都能带来独特的风味体验。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宴客佳肴,熘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煸:一种独特的烹饪技法,通常用于那些不容易熟透的蔬菜或是需要将多余油脂煸炒出来的食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菜肴口感更佳、更富有层次感。 以干煸四季豆和干煸肥肠为例,这两道菜都充分展现了“煸”的特点与魅力。对于四季豆这样质地较硬的蔬菜来说,干煸可以帮助其更好地熟透,并保持一定的脆度;而肥肠本身含有较多脂肪,如果直接炒制可能会过于油腻,但经过干煸后,不仅能逼出其中部分油脂,还能增加独特的焦香风味。 煎∶油慢慢炸熟再加调料烹制。 炸∶烹饪技法中的“炸”在川菜里有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和演绎。其中包括清炸、软炸、酥炸、浸炸以及油淋等等多种独特的手法与方式。 每一种炸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让食材呈现出各异的口感和风味。这些多样化的炸制方法使得川菜在口味上更为丰富多彩,令人垂涎欲滴。 炝∶在烹饪领域中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炒制方法。这种技法常用于川菜中的莲花白炒制,可以说是该菜肴的独特烹调方式之一。 所谓“炝”,就是将食材快速地在高温热油中翻炒,以激发其香气和鲜味,并保持脆嫩口感的技巧。具体操作时,先将锅加热至一定温度,倒入适量食用油,待油热后迅速投入切好的蔬菜或其他食材,快速翻拌均匀,使之受热均匀并吸收油脂香味。 以川菜中的莲花白(又名卷心菜、包心菜)炒制为例,厨师会将新鲜的莲花白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丝状备用。接着,热锅凉油,放入蒜末、姜末等调料爆香,然后迅速加入莲花白,用旺火快速煸炒,让菜叶迅速变软并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味道。 通过“炝”这一炒制方法,可以使莲花白保留更多营养成分,同时增添香脆可口的口感。此外,炝炒还能锁住蔬菜原有的色泽,使得菜品看起来更加诱人食欲。 当然,除了莲花白之外,还有许多食材也适合采用炝炒的方式来制作,如豆芽、青椒、土豆丝等等。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的佐料和调味料,可以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美味可口的佳肴。 烘∶小火慢慢烹制。 烫∶食物在烧开的锅底中断生或煮熟,如烫毛肚。 炖∶食物在汤水中久煮至烂熟。 炖煮:将食材放入足量的汤汁或清水中,用小火慢熬,让食物在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中逐渐变得软烂熟透。这种烹饪方式可以使肉质鲜嫩多汁,也能让调料充分渗透到食材内部,增添浓郁的味道。 例如,炖煮猪脚时,可以先将猪脚焯水去腥,再加入香料、酱油、冰糖等调味料,用文火慢慢炖煮数小时,直至猪脚变得软糯入味。 除了猪脚,还可以炖煮鸡肉、排骨、牛肉等各种肉类,以及蔬菜、豆类等其他食材。炖煮不仅能够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能赋予菜肴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宴席佳肴,炖煮都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烹饪方法。 煮∶通常意义上的煮,不做解释了。 烧:川菜的烹饪技法繁多,其中以烧最为常见且变化多样。具体而言,可以分为红烧、白烧、葱烧、酱烧、家常烧、生烧、熟烧和干烧等多种方式。 红烧通常采用酱油或糖色来调色,并加入香料慢炖至食材入味;白烧则注重保持食材原有的鲜味,不添加过多调味料;葱烧善用葱白爆香,赋予菜肴浓郁香气;酱烧则离不开豆瓣酱或甜面酱等酱料,让味道更醇厚;家常烧相对随意些,但也讲究火候与调味的平衡。 此外还有生烧与熟烧之分。生烧是将生料直接入锅烧制,如生烧鸡块;而熟烧则先将原料加工成熟再进行烧制,例如熟烧肘子。最后提到的干烧与其他几种略有不同,它在烧制过程中会尽量把汤汁收干,使菜肴呈现出干爽酥香的口感。 总而言之,这些不同的烧法各具特色,为川菜增添了无尽魅力。厨师们可以根据食材特性、口味需求以及个人风格灵活运用各种烧法,创造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 烩∶多种食材一起煮。如烩三鲜,大杂烩。 焖∶盖上锅盖,小火或微火把食物煮熟。 煨∶微火慢煮,炊具多用砂罐等。 ?∶(音靠)小火烧制。 蒸∶川菜分清蒸、旱蒸、粉蒸等多种。 烤∶火不经过厨具,直接烤制食物。如烧烤、烤全羊、烤鱼摆摆。 卤∶以食盐为基础调料加多种调味品煮制荤菜。 拌∶可生食得蔬菜或熟的食物,食用前再加调料拌匀。 泡∶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的蔬菜乳酸发酵加工品做法。 漤∶(音懒),盐渍。多用于蔬菜。 腌∶盐渍。多用于肉类。 煪(煍)∶用烟熏制。 箜:箜干饭,这可是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它将大米与腊肉、蔬菜等食材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烹制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大米、香气四溢的腊肉以及各种时令蔬菜。将这些食材洗净切好备用。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大米煮至半熟状态。接着,把切好的腊肉和蔬菜均匀地铺在米饭上面,再加入少许调料,继续蒸煮一段时间,让香味充分渗透到每一粒米中。 当锅盖被揭开时,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那熟透的米饭粒粒饱满,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稻香;而腊肉则呈现出红亮油润的色泽,散发出浓郁的肉香;蔬菜也已经软烂入味,与米饭相互交融。用勺子轻轻拌匀,让每一口都能尝到多种食材的独特风味。 箜干饭不仅口感丰富,而且营养均衡。它既包含了主食大米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又有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还有蔬菜所含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样一顿丰盛的箜干饭,无疑是人们味蕾的一次享受,更是对身体健康的关爱。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箜干饭都是一道受欢迎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道美味,谈笑风生间,感受着亲情、友情的温暖。箜干饭,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第79章 以成都话为例,了解四川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朝逐步形成的西南官话,和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以及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属汉语西南官话。 既然属于官话,四川话正常情况说慢一点,外省人是基本能够听懂的。 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大批川人出川务工,打响“川妹子”名头的原因之一。 当然四川话与普通话也存在不少的区别,今天以成都话为例,简单做个总结。 一、平舌翘舌问题 成都话只有平舌z\\c\\s\\r [z],没有zh\/ch\/sh\/r声母。r也是不翘舌的,念 [z],同英文单词zoo[zu:]的“z”音。 二、h和f不分的问题 成都话中,h和f本身单独发音,存在明显区别。 但是h+介母u后,就容易与f混淆了。 事实上不能说四川人完全hf不分,很多人的发音其实还是区分hu与f的,丘陵地区不能区分的较多。 另外成都话中,hu音一律发fu音,如hu音高频常用汉字:糊、胡、互、户、护、虎、斛、湖、呼、壶、忽等,都发fu音。 三、鼻音n和边音l的问题 成都话里,鼻音n和边音l大多发边音l,也存在轻度的混用,但是成都话中的“n”鼻音很轻微,没有普通话那么明显。 有一种情况例外:鼻音n与细音i\/u相拼,n声母变成声母?,例如年?ián和女?u。n与in相拼例外,例如“宁”字。 四、音调的问题 成都话与普通话比较,大部分情况是普通话的一声基本不变,二声调值略低,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三声。 具体调值对比的图片无法发出来。 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入声字在成都话的发音问题。 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归入阳平调2声,例如“一”、“六”、“七”、“八”都是入声字,在普通话没有一个阳平调,但是成都话都读2声阳平调。 一、六、七、八等入声字,这是发音相同,声调不同的情况。 还有很多入声字,韵母也会变化,变成成都话特色的ê、io、uê等韵母,完全不同于普通话发音,这个放在文章最后展开讲解。 五、普通话部分j\/q\/x声母字的发音,成都话保留未颚化的古汉语音。 例如:鞋hai,苋〈菜〉咸han,解gai,家ga,窖gào,敲kāo,掐ká,杏hèn,嵌kān等。 六、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声韵母;及普通话有,成都话没有的韵母 声母中,成都话有普通话没有的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国 际音标》 分别表示为 ? 、? 、 v。 1、鼻音n与细音i\/u相拼,n声母变成声母?。 例如年?ián和女?u。n与in相拼例外,例如“宁”字。 2、成都话的声母?,通常跟普通话的零声母一些字对应,比如“硬”读做ngèn,“藕”读作ngou。 3、v与w的区别很小,前者浊音,后者清音,只有少量的u音字,如:吴、务、误等,发浊音。 普通人也不太容易区分,多见于学术研究,不多聊。 成都话比普通话少了e\/—i (后)\/eng\/ing\/uo\/ueng等 6 个韵母,而又比普通话多出io\/iai\/uê等 3 个韵母。 1、成都话没有后鼻音韵母eng、ing和ueng。唇音(bpmf)后的eng改读ong,其他读en;ueng韵成都话改读ong。 2、无e\/—i (后)\/以及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母iai、合呼复韵母uê、撮口呼复韵母io。 普通话的单韵母e,在非入声字中成都话一律发单韵母o音,在入声字中成都话一律发单韵母ê音。 iai韵母例字:jiai解\/介\/戒\/械\/界\/届\/皆\/芥\/诫\/阶\/疥等,xiai谐\/邂\/蟹等,零声母iai延。这些都是老派成都话发音,一些字发音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七、展开第四条,有关入声字韵母变化的话题。 前述说到了成都话特色韵母ê、io、uê,包含这几个韵母的字,很多都是入声字。 之所以以成都话为例,因为入声字在四川方言地区发音变化非常大。以“菊”字为例,成都话发音qio,重庆话发音quu,两地只保留入声字发阳平调的特点,韵母完全不同了。 1、成都话的ê韵母 ê韵在普通话中不与辅音声母相拼,但是在成都话中ê可与大多数辅音声母(bpmdtlgkhzcsr)相拼。 成都话读ê[e]韵的字,一是普通话e韵在成都话除了发o韵的,都是ê韵;二是不少古入声字发ê韵。 这些古入声字,普通话分别读作i韵(如“踢”)、e韵(如“格客核这车社热得特勒”)、o韵 (如“伯迫墨”)、ai韵(如“白拍麦摘拆”)、ei韵(如“黑北肋”)等。 所有声母为bpmdtl,韵母为ie的入声字(爹不是入声字),通常在成都话中,介母失韵,也读ê[e]韵,如:别憋、撇苤、搣灭、叠谍、铁贴、列猎等。 声母“n”例外,因为n与细音相拼变为声母?,介母不能失韵。 “e”没有声母,单独成音节的字,成都话会加上声母ng。 “e”音节只有一个入声字“额”,成都话读作ngê2,其他字都读作ngo,如:鹅、讹、饿、颚等。 2、成都话的io韵母。 成都话读io韵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分别读作u韵(如“卒促肃俗速宿”)、u韵(如“育域菊曲续蓄”)、ue韵(如“约觉却学略”)、iao韵(如“药钥脚”)、[i]韵(如“役疫”)。 3、成都话的uê韵母。 成都话读uê韵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读作uo韵,如 “国扩括阔廓或获”等。 以上就是成都话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区别,掌握这些规律,距离学会四川话也就不远了。 第80章 四川话中,白、撇、默、黑、德、特等字为何同韵同调? 本章算是对上一章关于成都话ê韵母的一个扩展介绍。 不知川渝地区的朋友们是否注意到,白、撇、默、黑、德、特、列等字,明明在普通话中可能是不同的韵母或声调,但是用四川话念,却发现它们的韵母和声调却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一个四川方言特色韵母ê,而且它们都是古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都发阳平调2声。 最近对四川方言特色韵母ê的研究又有了一点成果,今天这篇算是笔者关于四川方言特色韵母ê的一个相对完全的总结了。 一、关于韵母ê的介绍 在普通话中,ê只在语气词“欸”中单用。ê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构成复韵母ie、ue,并在书写时省去上面的附加符号“^”,例如:别bié、谢xiè。 ê 的国际音标发音为[?]。普通话中单韵母e 的发音为[?]。这点懂声韵的人了解就行了,不懂的可以略过,不影响我们了解ê [?]这个韵母。毕竟方言是母语,相信大家都能发出这个音。 但是ê 韵母一定不能写成ei或e,网络上常见这个错误。 比如前两天的表示膝盖的“磕膝头儿”,“磕”的音一定要写成kê ,而不能写成kei。换个声母大家对比一下:墨mê,写成墨mei就成了“霉”了。或者,“热rê”字,你用rei拼读一下? 二、关于四川方言的特色韵母ê 普通话中ê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在四川话中ê可与大多数辅音声母(bpmdtlgkhzcsr)相拼。 三、四川方言的特色韵母ê的字有哪些? 1、四川没有普通话的单元音韵母e。普通话单元音韵母e的字,在四川方言中一部分发o韵,一部分发ê韵。 dê得德。tê特忒。 le:了乐,发音lo。勒肋嘞,发音lê。 ge:个各哥歌葛鸽咯戈等,发音go。格革骼隔膈疙,发音gê。割阁:四川话有双音go\/gê。 ke:壳嗑棵可颗渴壳课科柯珂蝌等,发音ko。磕克咳刻客克等,发音kê。 he:和合贺喝河何盒呵颌荷禾鹤菏涸阖盍等,发音ho。吓核吓等,发音hê。 ze(ze\/zhe合并):仄泽则啧择遮蜇折辙锗褶者蔗哲折浙等。发音zê。 ce(ce\/che合并)策测册侧厕车澈撤扯彻坼掣等,四川话发音cê。 se(se\/she合并):色涩瑟铯啬设舌佘社舍射涉奢赊蛇赦等,四川话发音sê。 re:热惹等,四川话发音rê。 e独立成音节:鄂鹅娥恶讹俄厄鳄峨噩等,四川话e发o韵,并增加声母ng〔η〕,发音为ngo。 “e”音节只有一个入声字“额”,四川话读作ngê2。 2、一部分普通话分别读作o韵 (如“伯迫默”)、ai韵(如“白拍麦摘拆”)、ei韵(如“黑北肋”)等的古入声字,四川话读ê[e]韵。 部分普通话读作uo韵的古入声字,如 “国扩括阔廓或获”等,o在四川话读ê[e]韵。 3、所有声母为bpmdtl,韵母为ie的入声字,通常在老派四川话中,介母失韵,也读ê[e]韵,并遵从入声字发阳平调规律。 如:别、撇、灭篾、叠谍、铁贴、列猎等。 声母“n”例外的原因,因为n与细音相拼变为声母?,介母不能失韵。 个别bie\/pie\/mie音的字,不符合前述介绍,或不是入声字,如苤蓝的苤,发音pê3:或不遵从入声字发阳平调的规律,如“憋”bê1为阴平调,搣mê发阴平或上声。 4、四川个别县市,er音发ê韵。 笔者目前所知两个地方,什邡和射洪,这两个地方算是岷江话片区(距离成都太近,什邡的入声几乎已经不在),它们的方言中,er普遍发音ê,如“二”说成“ê4”。 包括儿化音也成了不标准的儿化音。比如“给我点儿”,四川话一般说“给我dēr”,他们会说成“给我dê1”。 以上,都是一般规律,主要适用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的老派方言。 岷江话片区有普通话的e[?],但仅限于与gkh相拼。 一些老派方言受普通话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比如e独立成音节的鄂鹅娥恶讹俄厄鳄峨噩等,很多年轻人发o音,没有ng声母了;再比如声母为bpmdtl韵母为ie的字,年轻人也发介母i音了等等。 本文的主旨,是认识四川方言特色韵母ê,而不是强制给大家灌输一些规则,包括众所周知的入生字在西南官话入阳平调,文章都提到了是有例外的。 总之一句话,方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逐步融合发展变化。所以有些人会觉得上面的内容,可能存在错误,还望理解。 第81章 四川方言:缠头儿 本章“缠头”的“缠”字发音,读càn,音同灿。“缠头”要和另一个方言同音词“孱头”càn tou区分开来。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本文的“缠头”和“缠”的字义,未在权威字典辞典查到相关资料,全是根据个人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总结而出。 部分地区方言中,“缠头”指缠扰不休的人。如∶元·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 这里,用的是“缠”字的纠缠义。 四川方言中,“缠”(càn音灿)有如下字义∶〈动词〉厚着脸皮占小便宜。 并衍生出名词“缠头ㄦ”(càn tér)∶指厚着脸皮占小便宜的人。注∶“缠头”在习惯上都发儿化音。 另有“缠头子”“缠头ㄦ娃娃”等近义说法。 “缠头ㄦ娃娃”所指范围变窄,指厚着脸皮占小便宜的小孩或年轻人。 这个方言用法,词典中未查到相关资料,广汉方言中这个词在过去是经常使用的。 从百度搜索的频率看,四川另外有不少地区也有这个方言用法,应该也是一个较为普遍使用的方言词汇,但具体范围不明。故标题以“四川方言”为题,但可能有些地方没有这个词,还望老乡勿喷。 因为词典中没有相关资料,下面结合生活场景来详细介绍“缠”与“缠头ㄦ”。 通常情况下,“缠头ㄦ”具备这样两个特点:其一是脸皮够厚,其二则是比较懒惰(当然,并不是那种完全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辈)。 正因为如此,一旦他们发现有小便宜可占,用四川话说叫“有魕头捡”,便会毫不犹豫地放下脸面,缠住其他人不放,试图从别人那里捞到一点好处。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十分无奈,但又难以拒绝。 比如在过去,一时陷入窘境的个别小伙子,没钱买烟了,他也不会去借烂账,看到周围认识的抽烟者,就会去“缠”一支来抽。 或者看到几个熟人约着上街喝酒,就会厚着脸皮去“缠”一顿好的伙食,反正他没钱,不可能去买单的。 时间稍久,他的“缠头ㄦ”名声就小范围传开了。 偶尔再“缠”支烟还没问题,再“缠”伙食吃,一般就不容易了。 再比如说,有这么一部分“缠头儿”啊,他们自己非常懒惰,自家的自留地里根本就不种植蔬菜,或者只是象征性地种一点点而已。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邻居们却要勤劳得多了,不仅种植的蔬菜品种繁多,而且数量也相对较多。不过呢,这些邻居并不是专业的菜农,他们种菜也不是为了拿去售卖。 这个时候,“缠头ㄦ”就会时不时地跑到邻居家里去,缠着要点人家种的菜回来吃。 当然啦,他倒也不会去偷窃邻居家的菜,而是会厚着脸皮当面跟你讨要。通常情况下,考虑到大家都是邻里街坊,关系也还算亲近,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他的请求。 结合上述生活场景,“缠”〈càn音灿〉就是厚着脸皮占别人的小便宜,“缠头ㄦ”就是厚着脸皮占别人小便宜的人。 大家看明白了吗?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挣钱的路子也多了,“缠头ㄦ”逐渐变少了,“缠”的行为也少了,它们的实际使用都在逐渐变少。 四川老乡们,你们家乡有这个说法吗?欢迎留言,并注明那个县〈市、区〉。 第82章 我安逸你得很!外省人容易懵圈的四川方言:安逸 安逸,既是一个普通话词汇,也是一个四川人使用频率极高的方言词汇。 作为普通话一个汉语词汇,“安逸”发音:ān yi,释义:1、安闲舒服。2、安稳,太平无事。 作为四川方言词汇,“安逸”发音:ngān yi,受普通话推广影响,很多年轻人,“安”字声母ng没有了,发音ān yi,和普通话一样了。 四川方言中,“安逸”的词义很多。下面我们逐一学习四川方言中,“安逸”的词义。 首先,“安逸”可以作形容词或副词,词义是“令人满意”。和“巴适”词义相同。 例如: 1、今天团年大家吃得巴不巴适?巴适!安不安逸?安逸!爽不爽感?爽感! 2、今天出去耍安逸了。 3、那家店的卤猪脚脚安逸得很。 4、你说那电影不好看,哪里不安逸嘛? 特别令人满意,叫“安登ㄦ逸”,或“安逸得板〈本作???反〉”。 登,通常用于某些形容词或动词之后作补语,表示程度达到顶点。例如:运气来登了;尿涨登了等。 “安登ㄦ逸”比较特殊,放在了“安逸”的中间,并固定了儿化音用法“登ㄦ”,成了“安登ㄦ逸”。 个人之前介绍过四川方言儿化音非常彻底,登ㄦ发音dēr。网络上有方言爱好者不知儿化后der音的本字写法,误做同音字“灯”,成了“安灯ㄦ逸”,这是不对的。 例如,2023年7月6日出版的《达州日报》07版,就发表了一篇【趣说“安灯儿逸”】的文章,这应该是牵强附会的解释。 其次,“安逸”可以作副词,表示程度深,词义近似普通话“惨”。 1、这个海椒把我辣安逸了。 2、今天把我冷安逸了。 3、那费头子娃娃遭他妈打安逸了。 第三,“安逸”可以作动词,词义是“满意”。 但是多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语,肯定句式不用“安逸”。 1、他做事丢三落四,又不负责,老板早就不安逸他了。 2、我安逸你得很!(反话,对你不满意) 第四,“安逸”可以作形容词,词义:“麻烦;糟糕”。 这个用法体现了四川人的幽默、自嘲。 1、菜烧糊了,这下安逸了。 2、哦豁,停电了,这哈安逸了。 3、死娃娃,又去耍水,一身打得焦湿,勒哈安逸了哇! 第五,在普通话词义“安闲舒服”(形容词/副词) 的词义上用法扩展。 1、普通话多用于肯定句,四川方言也用。 比如:这沙发坐着安逸。 但普通话一般不用于否定句,四川方言能用。 例如普通话:这板凳坐着不舒服。 四川话:这板凳坐着不安逸。 2、四川方言中,“安逸”也衍生出指身体状况,也是加“不”字,“不安逸”表示“不舒服”,用于疑问句。普通话无此用法。 比如有一天,孩子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一反常态地没有像往常一样活蹦乱跳。家长们凭借多年来带娃的经验,立刻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们皱起眉头,担忧地看着孩子,轻声问道:“娃儿啊,你啷个咯?是不是哪点不安逸嘛?” 这句话中的“不安逸”并非指心情不好或者环境不舒适,而是特指身体上是否有疼痛或不适之处。 家长们深知孩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询问,希望能得到更确切的答案。 第83章 四川方言词汇舅子和冒皮皮 四川方言词汇“舅子”,本意是指妻子的兄弟,也有用于背称的说法,叫“舅老倌”。对应的“舅母子”,即舅子的妻子,也是背称。 但在四川方言中,“舅子”还有一个特殊的义项:用来骂人,类似于哈宝、憨憨娃儿的意思。 四川人说“你个舅子”大致就是说“你这个憨憨娃儿、你这个笨蛋娃儿”的意思。 加上不同的前缀,又衍生一些相近或相异的其他方言词,一般也用来骂人。 灾舅子。运气不好,倒霉的人。“你个灾舅子”,你个倒霉的憨憨娃儿。 背时舅子。运气不好或不听话的人。比如:“你个背时舅子又爪子咾?我要给你妈老汉儿说!” 闷舅子。形容人比较憨,脑子反应比较迟钝不灵活的人,就叫闷舅子。 死个舅子。加强语气,表示“无论如何”。如:他死个舅子都不来。 以上说法川西坝子不常见,主要流行于川中、川东以及重庆地区。 装舅子。即姐姐或妹妹出嫁时,哥哥或弟弟穿戴光生,拖在尾巴后去送亲。人靠衣裳马靠鞍嘛,后成讥讽爱穿着打扮之语。岁月变迁,“装舅子”好多礼数已经消亡,但穿戴光生却保留下来。出门因打扮耽误时间,老是不能成行,同伴就有些恼怒:“打扮这么久,是去‘装舅子’嗦?” 舅子老表。本义内兄弟和表兄弟,合在一起多泛指亲戚。如:你老汉儿过生,你那些舅子老表都要来噻! 再如前两年疫情期间,下面的防疫宣传顺口溜: 看不见它却很坏,悄悄咪咪把人害。 各种变种来势汹,传染惹病它最凶。 口痰空气满天飞,病毒专门打堆堆。 稍不注意挨到你,舅子老表全隔离。 “装舅子”和“舅子老表”两个词,巴蜀地区通行。 关于四川方言词汇“冒皮皮”。 冒皮皮,来源于袍哥江湖黑话。 过去,袍哥属于非法民间组织,进行秘密结社,形成了一套专门的黑话。比如袍哥自称“光棍”或“皮”,参加袍哥叫“嗨皮”。 袍哥之间,相互不认识的人江湖上相见,要先“盘海底”,即对黑话,露馅的一方即假冒袍哥中人,叫“冒皮皮”,处罚极其严厉。 “冒皮皮”如今词义已经变化,演变为说大话、吹牛。 而“嗨皮”一词,今四川话表示一起愉快的玩耍,意思则来自英文“happy”的音译,也与袍哥黑话“嗨皮”无关了。 所谓“冒皮皮打飞机”,吹牛的人飞机都打下来几架,这大话确实有点夸张了。 “冒”字也随之有了说话的意思。 例如“冒泡”,就是吭个声的意思。 朋友之间久未相见,让你聊天群“冒个泡”,就是让你吭个声证明你一切安好,也免得人家一直挂念。大家在一起玩耍,其他人聊的火热,你不吭声,别人让你“冒泡”,就是让你还是说几句,参与进去。 “皮皮”可以“冒”,偶尔说点大话吹吹牛皮也无伤大雅,一定的场合拿自己打趣还能活跃气氛。 但是“皮皮”不能乱“冒”,比如涉及他人隐私“乱冒皮皮”,就可能引起矛盾造成不好的后果。 通常也不能就圣人、伟人、宗教忌讳等“乱冒皮皮”,言论自由的边界是绝不能妨碍、伤害他人,或者违背公序良知。 第84章 四川方言:捞梢 捞梢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1捞本;2打扰;麻烦。 打扰;麻烦义的出处:端木蕻良《朱刀子》:“他想住在人家门洞子里,处处要捞梢人家。” 端木蕻(ho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现代作家,满族,辽宁省昌图县人。 捞梢更是一个方言词汇,做“捞本”解。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三回:原来我们老奶奶老糊涂了,输了几个钱,没的捞梢,所以借去,不想今日弄出事来。 《红楼梦》语言的地方色彩,突出地表现在书中有不少下江官话(旧指,即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亦称上江官话)的语言词汇、语法现象。所谓“下江官话”主要是指扬州、南京一带的方言。这与曹雪芹的家世和生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捞梢”本为扬州话中的地道方言词汇,指为维持日后生活而积攒的钱财。引申为私房钱。 “梢”字作赌本的出处,见于《水浒传》第一〇四回:“前日范全哥哥把与我买柴薪的一锭银在此,将来做个梢儿,与那厮掷几掷,赢几贯钱回去,买果儿吃。”故捞梢又扩展出捞本、翻本的词义。 捞梢,在凉州方言中,则谓捞油水、获取非分之财。 今天说“捞梢”主要介绍它的“翻本”之义。 捞梢作翻本讲,个人目前查到的资料,见于北京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其实北京官话和西南官话都源于江淮官话,于明代形成。可见“捞梢”一词原本应该是地道的江淮方言。 翻本,赌博时赢回已输掉的钱。 巴蜀地区老百姓好赌,但总体来说不是滥赌,而是小赌怡情。 可以说在外打工的川渝人,过年回家时,没几个不去搞点小赌的,特别是男同胞。 个别不约束自己的人,会搞点大赌,把一年挣的钱输光了,开年只好在初三初四就早早出门打工。 为啥会输光?其实大多数人,还是不会一两次小赌,就把挣的钱输光的了。主要就是不会约束自己,输了就想捞梢。 不会约束自己的人,通常自控力也较差,一输就容易急,然后没了章法越陷越深,另外本地有做局的人,瞅准他们这批人给他们做局,他们不输才是怪事。所以,偶尔小赌怡情即好,不能沉迷于赌博。 川渝人好赌,还体现在赌博方式上的多种多样。 纸牌有扑克、川牌,川牌分老川牌和二七十(大贰)。扑克玩法有斗地主、扯马骨、pia旋等,川牌有敲敲、乱戳等。大贰我不会,流行于岷江流域。 麻将就不说了,四川现在的茶馆,基本就是麻将馆的代名词,要不就是斗地主。 有些爱下棋的,下棋时也会加点赌注。 凡是沾赌,有赢就有输,输了的不管多少总想扳回来,就叫捞梢。 小赌怡情的人,捞梢一词有时候就是一句玩笑话,比如朋友约你打牌,上次也在一起,知道你输了,所以他就不直说打牌的事,嘴里问的是“想不想捞梢啊?”,哈哈。其实“捞梢”在这时成了一种约牌友的表达方式。 记住,小赌怡情,小赌才是娱乐。小赌也是亲友间一种感情联络。 第85章 四川特色方言:放黄、放筏子 四川话幽默风趣,一些方言词汇通俗易懂又非常贴近生活。 比如说话不作数,不遵守承诺,许诺他人的事情不能做到,普通话比较书面的表达为“爽约”,口语化一些,则用“放鸽子”。 而四川话除了吸收了普通话的用法,自身还有放黄、放筏子、扯火闪等有特色的表达方式。 一、放黄 “黄了”这个汉语的起源与商业习俗有关,后引申出事情没有办成或终结的含义。 “黄了”的“黄”,本身是因为古代生意往来,常把一些双方的约定写在黄纸上,作为双方的信用凭证。 因此,在四川方言中,“黄”字引申出信用、约定的意思,并产生两个词义相对的特色方言词汇:认黄(即守约)、放黄(即爽约)。 四川方言中所说的放黄,就是说话不算数。明明开始答应得好好的事情,到时候就变了,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失言,就是爽约。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栖凤山》: 妻: “又虑此事不雅相。”夫: “嫁过丈夫放了黄。” 为啥要说“放黄”,而不是“不认黄”呢? 因为“黄”字词义是比较多的,在古代,黄色代表皇权,“黄”也代表权势,代表规矩。“认黄”也有了服管教、守规矩的意思,相应的“不认黄”的意思:蛮不讲理,好歹不分,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认。和“放黄”不一样了。 二、放筏子 很多人不知本字写法,多见“放爬子”或“放耙子”的误用,属于同音借用。 放筏子读音:【fàng pá zi】音同“放爬子” “放筏子”为啥发音为“放爬子”? 在四川盆地内很多地方,“筏”就发音为“爬”,这是“筏”字的古音。 例如现代调查的汉语方言音,南充、雅安等地,“筏”也见“爬”音,即pá。 再看与“筏”相关的一组同源字 :筏浮桴泭柎 《abc上古汉语词源词典》认为:「筏桴泭柎」的竹筏义可能与「浮」的漂浮义相关。 古无轻唇音,现代普通话的声母f,在上古是b或者p。比如“浮”字,在四川很多地区比如广汉方言,至今仍保留pao的发音,在南方多省也是如此。“放筏子”发音为“放爬子”,是保留了上古汉语的发音。 四川方言中,放筏子表示爽约的意思从何而来? 在过去交通不便的年代,水运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川盆地内有渠江、嘉陵江、沱江、岷江等大河,还有众多支流。虽然如今看来走不了大型轮船,但在过去通行木船,支流通行小型的竹筏、木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就说笔者所在地广汉,古代都有官方设置的三水关,负责成都平原北部地区的水运管理。 《方舆纪要》卷67《汉州》:三水关在“州东十里。关下有渡,即绵水渡口也,亦曰三水关渡。有巡司戍守”。 再如川东北的南江县,正直的河道航运史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已有400余年,商贸流通、客商往来主要依靠清花江上的木船运输。 到清朝时期,正直的河道航运已经比较发达,上游可到达旺苍县的三江镇,下游经过恩阳、兰草、平昌、白衣、渠县、达县、合川,可达重庆。 南江内河运输主要有三条河道:南江至巴中,神潭河至巴中,正直至恩阳。其中,正直的河道运输线和航运时间最长,一直到2006年广巴高速全面开工建设(途经正直镇且设有互通出口),正直的河道航运才全面停止。 参看历史上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水路图,基本完全覆盖盆地所有区域。 过去水运以木船为主,大型木船不能行驶的小型河流,就靠“筏子”。 “放筏子”的河运方法(即放木排或竹排),就是利用河流,从上游将木材、竹材通过人工运作运往下游,运输规模很小,大约在10吨左右,兼做客货运。 筏在水面行,放筏人站在其上,筏上安置橹、桡来控制速度和方向,因“筏子”体轻面小,多数小型河流也可通行。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乘客或货商就迫切需要放筏人遵守放筏时间,不然就会耽误行程。一旦放筏人因为某些原因,例如被大一点的货商包船,提前“放筏子”走了,对于当天没有赶上的其他乘客或货商而言,就叫被“放了筏子”。 于是,四川方言中,“放筏子”逐步引申出“说话不作数,不遵守承诺,许诺他人的事情不能做到”的含义。 例句:说了昨天下午一起去钓鱼,你娃娃又放我的筏子! 三、扯火闪 “扯火闪”,是指正在发生闪电现象。 同时“扯火闪”在四川部分地区,词义又扩展出“失约”,即“放筏pá子”的意思,但应该仅限于部分地区,就不展开讲了。 第86章 四川特色方言:丢死耗子 四川话幽默风趣,一些方言词汇通俗易懂又非常贴近生活。 比如普通话的“甩锅,推卸责任”,用四川方言表达,就叫“丢死耗子”,也作“甩死耗子”。 耗子,是老鼠的俗称。死耗子,就是死老鼠,对很多人而言觉得恶心,更有可能因为时间、天气等原因发臭。把死耗子丢给他人,意味着把恶心发臭的东西甩给别人,比普通话的“甩锅”或“推卸责任”更形象生动,也更贴近生活。 现有的一些资料,却未能准确解释这个特色方言词汇。 比如《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着)收录了【丢死耗子】词条,见p86页,解释为:(有意、无意)失约: 我在约好的地点等了你半天,你不来,安心~嗦?也说“甩死耗子”。 这个词条解释为“失约”的意思,实际是我昨天介绍的“放筏子”的词义,没看过昨天那章的朋友,可以把昨天的那章看一看。 利用它的例句代入:我在约好的地点等了你半天,你不来,安心放我筏子嗦? 包括川内一些报纸上刊登的一些作者写的关于“丢死耗子”的方言类文章,大概受到《四川方言词典》的影响,都理解为“失约”。 我随便百度了一下,《成都晚报》2018年4月9日刊登的文章“龙门阵|成都话词典:丢死耗子”,《达州晚报》2021年1月21日刊登的文章“丢死耗子”,都把这个词理解为“失约”了。 普通的失约,大多是同事朋友等熟人之间的事,不能如约行事,顶多就像“放筏子”子一样,给别人带来不便,不至于有“丢死耗子”那么恶心的。所以失约用四川方言表达,最贴切的还是“放筏子”。 回到“丢死耗子”这个方言俗语上,它的结构和“下烂药”是一样的,都是动宾短语,也经常和“下烂药”一起使用,都是贬义词。从这个意义上说,“丢死耗子”解释为“失约”也肯定是不准确的。 所以笔者认为“丢死耗子”的意思就是“甩锅,推卸责任”,而且比它俩更贴切、更形象生动。 近年很多的临时工、实习生事件,对那些临时工、实习生而言,就是“丢死耗子”。 “脏活累活全是你干,做得比别人多,拿的比别人少,扛的事情比别人大。”出了事就是临时工背锅。这个锅,多多少少有臭味,和死耗子一样。 2023年5月16日,太原中级法律信访办某位工作人员作风粗暴、态度恶劣被曝光后,5月19日通报里意料之中的说辞“涉事人员是临时聘用制员工”。 同年5月15日武汉市某区城管人员上门“吃拿卡要”被录像曝光后,最终的调查结论如出一辙:此人系第三方派遣工,已开除…… 生活中常见的被丢死耗子的人,通常是那些平时不善言辞、不爱交往、老实忠厚的人。 当他们承担了两人或两人以上担负了有责任的任务,出现意外没能完成,上面就会追究责任了。 有些时候没有监控等作证的时候,往往就只能够凭大家的意见,来划分责任的大小。 相关责任人员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承担责任的大小,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把责任推到其中一人或少数几个人身上。 这个时候,个别不善言辞的人,因为性格的原因,他们的圈子小,就会被其他人丢死耗子。 由于能查到的权威资料都不准确,以上关于方言俗语“丢死耗子”的解释,都是笔者作为一个地道四川人在生活中对这个词汇的个人理解。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留言,共同探讨。 第87章 为何四川射洪、西充、阆中等地,把筷子称为箸子? 笔者广汉人,本地一直说的筷子。母亲老家是盐亭县,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外公家,当地都把筷子称作“柱子”(音)。 长大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箸子”,这是“筷子”在川北岷江方言岛片区的普遍称谓。 原来,“箸”是“筷子”的古称。 《说文》:箸,饭觭(ji)也。从竹,者声。 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卷九《涌泉和尚》: “才具尸罗, 便寻祖道而参石霜,便问: ‘学人初入丛林,乞师指示个入路。’ 霜 云: ‘我道三只箸子抛不落。’” 《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记载:“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随即跟到里面,看时,见绿槐树下放着一条桌子,铺着些盘馔,三个盏子, 三双箸子,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 《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 和筷子有关的着名故事,当属《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 如今人们常用的“筷子”一词,实际上是到了明朝时期才开始被广泛使用的。而它的诞生竟然还与当时社会所盛行的避讳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哦~ 明·陆容《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在中国古代的吴中地区,也就是现今的苏南和上海一带,那里的渔民们对于避讳之事极其讲究。在他们的心目中,最为惧怕的便是船“住”。所谓船“住”,即意味着船只停滞不前,这不仅代表着潜在的危险,更直接预示着无法捕鱼,进而失去经济来源。正因为如此,渔民们在平日的言语交谈中对“住”字避而不谈,取而代之的则是“快”字。 这样一来,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日常交流中,“快”这个字都成为了他们频繁使用的词汇,希望借此给自己带来好运和丰收。这种独特的语言习俗,无疑反映出了吴中地区渔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他们对于平安顺遂、丰衣足食生活的热切期盼。 明·李豫亨《推蓬寤语》也记载一些士大夫常常说筷子,以致于忘了箸的本名。 明代民间将“箸”称作“快”,后来又加上了竹字头,有了“筷”字。这一民间称呼未被官方认可,《康熙字典》就只收录“箸”,而未收“筷”字。但是“筷”还是流行开来。 在四川,筷子还有籇杆的称谓。这种说法来源于过去川东沿江谋生的船工,他们靠这东西吃饭,一语双关:靠籇杆谋生活,用“籇杆”吃饭,并流传到大部分四川地区。 把筷子说“籇杆”这个说法如今已少见,现今一些60岁以上的人群偶尔会说起。笔者倒是从小就听过的,但不习惯这样说。 第88章 几乎消失的四川方言:冲詑子 过去四川民间,将污蔑他人、说人坏话,叫“冲詑子”。近义词汇“阐尖儿”,“怂cong3尖尖”。 【冲詑子】四川话念cong to zi,或cong to zi。 近义词汇,川东川南一带爱用阐尖儿(阐尖夺事),川西坝子爱说怂尖尖。 詑的本字写法,是“?讠它” ,现代汉语没有收录这个字,所以本文用它的繁体字“詑”来代替。 “詑”字在古籍、方志中的记载: 《说文·言部》:詑,沇州谓欺曰詑。 从言它声。托何切。字又作“訑”,屈原《楚辞·九章·惜往日》:“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说文解字注》 沇州谓欺曰詑,此不见於方言。秦谓之谩。郭云。言谩詑。詑音大和切。按战国策曰,寡人正不喜詑者言也。从言。它声。托何切。十七部。 《玉篇·言部》:詑,谩而不疑,沇州人谓欺曰詑。 《广韵·歌韵》徒河切:詑,欺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沇州谓欺曰詑。 托何切。 吴、扬之间谓以虚语欺人曰跳驼子,其虚巧甚者,谓之飞驼,皆詑字也。 焦循说汉中曰冲詑子。” 《蜀语》:取笑语曰詑○詑音陀。 民国三十三年《重修彭山县志·方言》:“谓诳语曰詑,又曰詑子,欺罔也。” 民国三十一年《新繁县志·方言》:今谓以言谗人,使闻者信而不疑曰冲詑子。 民国二十三年《华阳县志·方言》:今四川人仍将说人坏话称为“训詑子”,将“聊天,说大话,以虚语欺人”称为“冲壳子”,称“谎语”为“壳子”。 民国二十八年《巴县志》卷五《礼俗·方言》: “今巴语挑拨为欺语曰冲詑子。” 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志》卷四 《礼俗·方言》: “今谓以言谗人, 使闻者信而不疑曰冲詑子。” 有的方言研究者,把“冲詑子”与“冲壳子”混为一谈了。 其实“冲詑子”与“冲壳子”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冲詑子说的谎言,是通过诬陷他人等,达到说人坏话的目的。 冲壳子,是摆龙门阵,是聊天。聊着聊着,就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了,参杂一些真真假假的话语,算是显摆自己见识,通常并没有说别人坏话的目的。所以这两个词的本质意思应该是不同的。 “冲詑子”这种用来表达说别人坏话的词语,现在已经几乎不再使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用语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一些词汇。 如果只是程度一般地说人坏话,那么常用的表述可能包括“搬是非”、“阐尖儿”和“怂尖尖”等等。 如果要说得更为严重些,或者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诋毁和污蔑,现如今恐怕大家更多会选择使用“下烂药”这个词汇来形容。这样的说法似乎更能传达出那种恶意和不良意图。 当然,语言是不断演变和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还会有新的词汇出现来描述各种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说人坏话行为。无论如何,我们在日常沟通时还是要慎言慎行,以免给他人带来伤害或误解。毕竟,良好的沟通和尊重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石。 第89章 厨房在过去民间四川方言的称谓都有哪些? 厨房,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 在四川民间,“厨房”这一称谓普遍使用的时间,大概不会超过30年。 厨房名称的演变,一方面取决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当乡村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奋斗,逐渐修建起新式的民居或乡村别墅,基本不再使用土灶,不再用柴火做燃料的时候,再加上普通话的推广,“厨房”这一称谓就开始流传开来,代替了过去的民间俗称。 在四川民间,厨房过去的俗称,有灶屋、灶房、灶门间(灶门前、灶门先)等。 灶屋 《艺文类聚》卷八十《火部·灶》引晋挚虞《灶屋铭》: “大孝养志,厥次养形,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宋·张君房 《云笈七签》卷六十八《金丹部六·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一首》: “作灶屋,长四丈,南向,屋东头为户,屋南向为纱窗,屋中央作灶。”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蜂伸冤》: “我知你心儿里爱走邪路,不想那油渣吃焉进灶屋。” 灶房 《英烈传》第六回: “昨日临睡时空空一个灶房,这柴那得许多?”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哑女配》: “樊氏急到灶房一看,并无人影,一惊而醒。”又卷四《螺旋诗》: “把鸡煎好,陈忠至灶房谈叙,油罐挂在上面,闯得满头是油。” 灶门间(灶门前qiān、灶门先) 这个没有明确的词源考证,最后一个字的音都发阴平音,声母也有多种,估计是同一个字的语流音变,把jqx这组辅音声母用了个遍。 过去农村灶台都是砌的土灶,灶门对着一般还有个柴膛,用于放置平时用的少量柴火。多的一般放在其他地方,有些人家也有专门的柴屋或柴房。 犹记得当年我家的两个柴火灶台,外面煮饭炒菜,里面煮猪食。里面的灶,办宴席不够用才腾出来用。后来才有蜂窝煤,买的现成的圆形小蜂窝煤炉子,烧开水、蒸饭、炖煮食物等。 到厨房烧火做饭菜等,称为上灶。 宋·张师正《括异志》卷七《郭上灶》: “郭上灶者,不知何许人,天禧中,尝以备雇瀹汤涤器于州桥茶肆 间。”以其煮汤涤器于茶肆,故名上灶。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 莲记》: “三日媳妇要上灶,说起之时被人笑。” 《喻世明言》卷四: “因师弃世日近,不曾接得徒弟,止有两个烧香上灶烧火的丫头。”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五回: “我有甚么指使?只怕没人替你上灶。”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又称灶神等,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只之一。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的祭祀在中国民间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期间,灶神会上天陈报人家的善恶,因此人们会在小年这一日祭拜灶神,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70后,笔者一直认为,土灶前祭祀灶神,才是真正的民俗传统。如今看到一些在燃气灶前祭祀灶神的画面,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你们觉得呢? 第90章 四川人说的然瓦是啥意思?这个词从何而来? 四川方言把“做事不干脆; 啰嗦”,称为然瓦/然哇。 民国二十八年《巴县志》卷五《礼俗·方 言》: 《说文》:“延,长行也。”《方言》: “延,长也。”巴语呼延玩 声转作然哇。” 《华阳县志》作“然瓦”,《四川方言词典》亦作“然瓦”, 均为记音。 例句: 1、他那个人哪,然瓦得很,半天拿不定主意。 2、等他在屋头然瓦半天,再下楼去,卖豆腐的早已收摊走了。 也单用为“然”字 例句:他那个人哪,然得很,半天拿不定主意。 也有把瓦字叠音使用为“然瓦瓦”的,表达的程度更深。 例句:咋个然瓦瓦的嘛,做事干脆点。 以上“然瓦”词义均为“做事不干脆,磨蹭”。 用于说话不干脆,则引申出“啰嗦”的意思。 例如:说点儿话然瓦瓦的,半天都说不伸抖。 解读“然瓦”的本字“延玩”二字。 从《巴县志》巴语呼延玩 声转作然哇。我们可以知道,“然瓦”本作延玩 。 延,《说文》:“延,长行也。”《方言》: “延,长也。” “延”基本义指伸展、延长。由延长引申为引导、引进,又引申为聘请、招揽,还引申为迟缓、推迟。 “延玩”一词的“延”,可解读为时间长或行动迟缓。 玩,字形从王(玉),元声,义为戏耍、玩弄。“玩”在篆文中又写作“翫”,习为形,元为声,义为习惯、满足。后二字合而为一,“玩”为正体。由玩弄、玩耍,引申为含褒义的欣赏、赏玩,又表示贬义的轻视、不放在心上。 翫,读音wán,习惯而不留心。《说文解字》翫,习厌也。什么是“习厌也”呢?课堂学习时间长了,累了,要放松一下。这时候自然不可能再专注于学习,所以也可理解为这时候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了。 现代汉语,“玩”字释义1.用不严肃的态度对待。等同于不放在心上。 合起来,“延玩”的大概意思就是“时间长或行动迟缓”地把某事“不放在心上”,自然有“做事不干脆; 啰嗦”的意思。 巴语呼延玩 声转作然哇。意思是说巴地方言“延玩”一词,语流音变后,口语中就说成“然哇”了。 而在蜀地,语流音变后,口语中说成了“然瓦”。 “然哇”或“然瓦”,本字作“延玩”,是由现代语言学家向楚考释的方言词汇之一,因其为巴县人,多用“巴语”一词。《巴县志·方言》就是他编纂的,故还请勿涉巴蜀之争。 现代语言学家向楚简介: 向楚,男,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字仙乔,巴县人,19岁入县学,次年考入东川书院,师从前翰林赵熙,致力于汉唐经学、声韵文字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解元”。民国间在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讲授《说文》《尔雅》等,撰有《古四声通说》《古音韵部分析》等。 第91章 四川特色方言:嘴嚼、嘴嚼屁儿歪 嘴嚼,读作zui jiáo,是一个动宾短语式四川特色方言词汇。 嘴嚼的“嚼”字,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用嘴巴咀嚼食物,而是桀骜不驯的意思。桀骜:比喻一个人性情倔强,不被驯顺。 四川方言“嘴嚼”的嚼jiáo,实际应该是桀骜jié áo的合音字,但是它又不像“甭”(不用)等合音字又另外单独造了字,只能用同音字“嚼”来代替它。单从嘴巴上的动作看还是有点像,本义在咀嚼食物,此处在嘴硬。 在四川方言中,嘴嚼有如下词义: 1嘴硬。一个人性情倔强,不被驯顺,嘴巴自然也不服软。 例句:你错了就是错了,还嘴嚼不承认。 2嘴硬的人,通常也巧言善辩,故“嘴嚼”也引申为能言善辩,尤指擅于强辩、诡辩。 例句:那个人嘴嚼得很,莫得几个人说得过他。 也作“嘴巴嚼”,衍生有“嘴嚼屁儿歪”。 嘴巴嚼 有句俗语在川渝两地流传颇广:成都妹儿嘴巴嚼,重庆崽儿坨子硬。这句话的意思是成都的女人伶牙利嘴、能言善辩,而重庆的男人习惯拳脚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句带有调侃味道的俗语,是对成都人和重庆人性格差异的大致概括,并不分男女,也不绝对。 从性格上来说,成都人较为温和,有事好商量、慢慢商量。重庆人生性率直,奉行干脆利落的做事风格,有事拖而不,决那就用拳脚解决问题。 嘴嚼屁儿歪,则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方言词汇。 四川方言中,歪(wāi)有以下词义:凶狠; 厉害。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人,叫歪人。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各星各象皆潜躲,大闹天宫任我歪。” 四川民间谚语:歪鸡婆,咯哒咯,下窝蛋,光壳壳,菢窝鸡儿bāi〈足拜〉脚脚。这个谚语,讲的是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人没有好下场,就像歪鸡婆下的蛋只有空壳,孵出的小鸡仔脚杆也不正常。 屁儿歪,并不是字面意思屁股歪了,“屁儿”实际是隐喻嘴嚼之人的嘴巴。“屁儿歪”:嘴巴就像屁股一样爱放屁一样,蛮不讲理没有好话。 “嘴嚼”和“屁儿歪”组合成“嘴嚼屁儿歪”,可以用另外一句俗话来解释它: 又歪又恶,又不要人说。(“恶”音?o,与“说”音so押韵。这就是用四川方言说起rapper更有节奏的原因) 人又歪,嘴巴还嚼,和这样的人认真,你就输了。 所以但凡遇到“嘴嚼屁儿歪”的人,惹不起就躲,方为良策。 最后分享一段网上看到的人生哲理: 投资房产,不要买自己喜欢的房子,要买多数接盘侠喜欢的房子。接婆娘,不要去找多数人都喜欢的异性,尽量找最适合你的、但多数人并不追捧的异性。 投资房产需要出手,要考虑接盘侠的想法,自住房例外。普通人找了多数人喜欢的美女做婆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容易留住她。 第92章 适逢夏日,摆哈川渝男娃儿下河洗澡、栽沕儿的龙门阵 某湖北友人写的一篇幼时砍柴、下河洗澡的文章,也勾起了我的回忆。于是来了兴致,码点字回忆一下。 四川河道密布,全省共有河流1419条,有“千水之省”之美名,各种不知名大小沟渠更不知凡几。到了夏天下河洗澡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对乡下长大的70后80后川渝地区男同胞而言,大概99%的人都下河洗过澡。 那个时候,河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口渴了随时就着河水喝,基本不担心卫生问题。唯一的,就是可能喝了会长蛔虫。小问题,几个宝塔糖搞定! 那时候,河边都有树木、芭茅或芦苇等,便于光屁股时遮个羞,避免被路过的人看到。也让河边的风景显得很美,不像现在几乎都是光秃秃的河岸。 大江大河边长大的人,通常水性要厉害些,但也不妨碍小河小沟边长大的人,简单的在小河里做出原始的狗刨式;在不过膝的小沟里,趴下去耍出牛滚澡的自在逍遥。 能洗澡就行。 对,那时对很多人而言,在上学之前,还没听过“游泳”这个词,就说洗澡。再大一点,听到“游泳”这个词了,发音和普通话却不一样,说如“游运”。 对于一个川渝地区的70后而言,“洗澡”二字,包含了众多内容。 一、普通话意义上的“洗澡”用四川话说就是搓圿圿或冲个澡(那时冲凉都没听过,就说冲个澡或冲个冷水澡),也算洗澡。小孩在大点的水盆里搓圿圿或冲凉,叫“洗盆盆堰”。 二、不会游泳的,光着屁股在河里浅水区简单耍耍水,来点牛滚澡,也叫洗澡。 三、会游泳的,顺着河游出老远,也叫洗澡。 当然,会游泳的花样比较多,通常也会栽沕儿,也敢从河岸直接朝河里跳。不会的,就找水深迄腰杆的地方,自由发挥狗刨式,同样耍的不亦乐乎。狗刨式的方言正式说法,叫“狗刨骚”。 70后通常小伙伴众多,所以一般多人出去河边钓鱼、耍水等,家长通常也不会管。 当然偶尔也会传来一些溺水的新闻,所以也有管得严的家长不准小孩去洗澡。如果偷摸去了回来,有些父母就会让娃娃到身边,用指甲在娃娃身上划线检查。如果指甲轻松就在皮肤上画出了白色的印痕,那就一定是下河洗过澡了,免不了一顿责骂。 川西坝子长大的70后,儿童时期相对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川西坝子田多地少,甚至有些地方除了一点自留地,全是水田。 夏季全部栽的秧子,所以暑假时田里几乎没有农活,顶多也就有很少的诸如割猪草煮猪食等家务活。田里时不时需要放秧水时,也可以顺便就在田埂上挖蛐蟮儿。秧水等着它慢慢往田里流,这边厢就去河边钓鱼了,热了就下河泡一会儿,逍遥自在得很。 那时候,还没有专业的钓鱼工具,集市上几分钱的鱼线、一两分钱的鱼钩,自己砍竹子做鱼竿,几乎是0成本。就这样,也还有条件差的人家,小孩找大头针自己做鱼钩的,只为省一两分钱。 本篇方言词: 1洗澡。包含了用清水清洗身体去污除垢、游泳、赤身玩水等多个词义。 2搓圿圿。圿(jiá),污垢。孟郊《征蜀联句》:“蹋翻聚林岭,斗起成埃圿。”搓圿圿就是洗澡时搓洗掉身上的污垢。 3盆盆堰。把盆子比喻为大型堰塘,用于表示小孩洗澡的物件。夸张的修辞手法。 4蛐蟮儿。音qio sér,蚯蚓。过去川西坝子钓鱼要嘛用蚯蚓,要嘛用沙虫子。沙虫子,孑孓,蚊子幼虫。 5栽沕儿。沕,音mi。沕儿,潜水。栽沕儿,从水上跳入水中潜水。也说打沕头儿等。 6狗刨骚,四川方言,指爬泳,即自由泳,初学游泳的一种姿势。 第93章 颠覆不能与声母相拼规则,er在四川话能与大多数声母相拼 er是卷舌音,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颚,就能发出er的音。同时要注意,普通话中er是一个特殊韵母,单独做音节,不能和声母相拼。 四川方言中,er能与大多数声母相拼。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四川方言独特的儿化音,被儿化的字完全失韵,看起来er就能与大多数声母相拼了。 二、四川方言有个别不知本字的拟声词,声母可以与er直接相拼。 例如: 1狗叫声普通话做“汪”,四川方言很多地方说“wer3”(调值53,同普通话4声)。 2再如\"wer1wer1\"拟声,各种相似声。记得女儿三四岁时听到救火车\"wer1long1...wer1long1...\"呼叫而过,不知道救火车的正式名称,就给救火车起名“wer1long2”车。 3再如四川话形容风的呼啸声:风吹得“wer4 a2 wer4”的。 三、儿尾词的合音。如:【那儿】合音为ler1。 总的说来,第二、三种情况较少,下面主要说说第一种情况下,er在四川方言中与大多数声母相拼而成的音的一些常见儿化音,并用少量例子说明。 下文声调采用普通话声调,根据音调调值,四川话3/4声实际发音与普通话3/4声实际发音趋于对换。 1、ber 凝冰(冰;结冰。四川话儿化发音:lin4ber1) 打啵(接吻。四川话儿化发音:打ber1) 伯伯(叔叔。除了指叔伯,也是对父辈同龄男性的尊称。四川话儿化发音:ber2ber2) 伴(同伴,伙伴。四川话儿化发音:ber4。如:多个人多个伴ber4嘛。) 板(如望板、层板,四川话儿化发音:ber3。) 2、per per1per1枪,拟声词,过去小孩子自己做的玩具,川西坝子过去用桉树果或土豆片做子弹材料。 冒泡(四川话儿化发音:冒per4) 3、mer 猫(四川话儿化发音:mer1) 妹(四川话儿化发音:mer4) 舅母(四川话儿化发音:舅mer3) 米米(四川话儿化发音:mer3mer2,如花生米米。多为儿语。) 豆米(青豆,四川话儿化发音:豆mer3) 瓣(量词,四川话部分地区例如广汉话儿化发音:mer4) 4、fer fer3,痛的拟声词。如:哎呦fer3。 粉(如水粉、凉粉。水粉儿化发音:水fer3。凉粉儿化发音:凉fer3或凉fer1。) 份(计量单位。四川话儿化发音:fer4。如:老板,在来一份回锅肉) 纸飞飞(四川话儿化发音:纸飞fer1) 样范(模样。四川话儿化发音:样fer1) 5、der 风筝(四川话儿化发音:风der1) 滴点(四川话儿化发音:滴der1) 板凳(四川话儿化发音:板der4) 闷墩(憨傻或不爱说话的人,四川话儿化发音:men1der1) 红脸蛋(四川话儿化发音:红脸der1) 6、ter 头儿(四川话儿化发音:ter2) 油菜苔(四川话儿化发音:油菜ter2) 偷儿(小偷,四川话儿化发音:ter1) 7、ler 那儿,儿尾词,合音ler1 哪儿,儿尾词,合音ler3 8、ger 调羹(勺子。四川话儿化发音:调ger1) 狗儿,儿尾词,指小狗,合音ger3。也作唤狗声:ger3ger2 。 翘根(死了。四川话儿化发音:翘ger1) 摸根(小偷。四川话儿化发音:摸ger1) 9、ker 老两口(老夫妻俩。四川话儿化发音:老两ker3) 10、her her1,喘气的拟声词。如:那个齁包儿在那儿her1啊her1的。 一下(也写作一哈,相当于普通话的儿尾词“一会儿”,四川话儿化发音:一her1,“下”保留古汉语声母h。等我一下,儿化发音为“等我一her1”。) 11、jer 鸡(男性生殖器,四川话儿化发音:jer1。儿尾词“鸡儿”指小鸡,不合音,分开读)。 毽(毽子,四川话儿化发音:jer4。四川方言把踢毽子说成“打jer4”) 12、qer 偷瞅(眼翳。过去说小男生偷瞅小女生撒尿要长“偷qer1”,即害眼翳) 石钢鳅(中华刺鳅是鲈形目刺鳅科中华刺鳅属鱼类,又名钢鳅。四川话儿化发音:石钢qer1) 13、xier 枵(东西质量差。本音xiao,四川话儿化音:xier1) xier3xier3,拟声词。刀剑快速出击的声音。 14、zer 【这儿】的合音,四川方言发音zer1。 醪糟(四川话儿化发音:醪zer1) 油渣(四川话儿化发音:油zer1) 15、cher 彭州一带,“吃”发音cher 16、ser 汤ser1,不爱干净的小娃娃,衣服上满是流汤滴水的印痕,川西坝子管他们叫汤ser1娃娃。不知本字写法。 17、ier 蚂蚁(四川话儿化发音:蚂ier1) 板眼(四川话儿化发音:板ier3) 公园(四川话儿化发音:公yuer2。一些人介音u脱落,说公ier2。) 汤圆(四川话儿化发音:汤yuer2。一些人介音u脱落,说汤ier2。) 18、wer 来wer1:泥鳅,广汉方言。本字:泥鮠。 玩(四川话儿化发音:wer2) 第94章 有一种便宜,四川话叫相因 记得90年代初到浙江上学的时候,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说普通话。作为新生,一般是老生勤工俭学推销产品的好客户。 当时一个学长来到我寝室推销袜子,操着一口普通话在那说:“我的袜子很相因的哦”。 我一听非常惊讶,马上用四川话问他:“老乡,你是四川的哇?” 他马上切换成四川话:“你咋晓得的喃?” 我说,普通话说价格是便宜,相因这个词一听就是家乡话都嘛。 其实这也是另外的一种川普,就是虽然说普通话,而且不是那么蹩脚,但是夹杂着四川方言词汇,一听就知道讲话者的家乡了。 题归正转,还是继续摆关于四川话把便宜说成“相因”的龙门阵。 川渝地区把价格便宜说“相因”,其实本作“相应”。本指质价相应,后表示价格便宜。 《现代汉语词典》【相应】xiāngying:〈方言〉便宜。 川渝方言无后鼻音,实际发音xiāngyin。 应,《说文解字》:“当也”。注:当,田相值也,引申为凡相对之称。《广韵》物相应也。 相应,正是表示物品质价相应,后引申出便宜的意思。 看看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相应”的例子: 《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七回:“他就要买我白绢,我见价钱相应,即时卖了。” 《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 顺便说说最后这个“尽”,在现代四川话也是常用词,是由他、随他的意思,发音同川话“紧jin3”。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妇人道:‘贼混沌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啰唣!不如凑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 李劼人在小说《大波》中用的相应,还特别加注:“相应即便宜。有人写作相因,恐不如相应二字尚能表出相应于钱包的意思。这是四川人至今习用的一种方言。”但是他的另外文章又用的“相因”,见下文,可见作家们其实也是拿不定主意的。 现重庆主城区说成“相因”,四川绝大多数地方也说称“相因”。但有些地区如涪陵、黔江等地方言仍说“相应”,“应”发音为去声。实际有可能去声是音变,因为“应”本身是多音字,也发阴平1声。故“相应”慢慢在很多地方被同音字代替为“相因”了。 再来看文学作品中使用“相因”的例子: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 “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卖泥丸》: “从前死了一子,今又父子俱病,切莫相因卖了。” 又卷三《比目鱼》: “背父嫖赌走邪径,偷去谷米卖相因。” 李劼人《天魔舞》:“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 因为都是长期使用,约定俗成,川渝地区方言把便宜无论说“相应”还是“相因”,其实无分对错了。 第95章 四川方言日白是啥意思?这个词如何形成的? 日白,是一个四川方言词汇。邻近的湖北、陕西部分地区也有此方言,意思大体相同或相近。 普通话发音:ri bái。四川方言音:ri bê2。已多次介绍过韵母ê,不再赘述。 《四川方言词典》收录了“日白”一词及相关衍生词汇。 词义: 1聊天。2吹牛;夸口;撒谎。 例句:1、农闲时节没啥事,老李每天吃了饭就出去找人日白去了。(聊天) 2、那个儿日白嘛!(撒谎) 最早,“儿豁”只流行于川东一代,还没传到川西坝子,“那个儿日白嘛”就是川西坝子的“儿豁”,说这句话的相当于在赌咒他说白话就是对方的儿子。 这个词如何形成的?下面分析“日白”这个词汇的构成。 一、日白的“白”字,就是白话的意思。 这个白话,可不是粤语的别称。有些作者乱写一气,居然与粤语挂上了钩,典型的胡侃。 汉语本来就有“白话”一词。白话:(名)指不切实际的话;空话:空口说白话。 说空话就是吹牛瞎侃,说不切实际的话就包含夸口、撒谎。与日白的“白”字词义一致。 二、日白的“日”字,如何与说话扯上了关系? “日”字本身是没有表达说的字义的,与说话扯不上关系。 “曰”yue字倒是有,发音差异太大,而且“曰”字非常文言化,不太符合口语习惯。 四川话里常用的有“曰”字的方言大概也就是“说子曰”和“私曰”了。“说个子曰”是讲道理说个1234的意思,因为孔子说的话就是道理;“私曰”就是私了。所以大概率“日白”与“曰”yue字扯不上关系。 但是,可以用四川方言中一种特殊的四字结构短语来间接分析“日”字是如何有了表达说的字义的。 这种四字结构短语,由两个名词性偏正结构并列构成的,“日”字实际是为了避免用字重复,只用于替换重复的字,从而有了被替换字的词义。 以“*眉*眼”式短语为例: 花眉花眼→花眉日眼 白眉白眼→白眉日眼 鼓眉鼓眼→鼓眉日眼 怪眉怪眼→怪眉日眼 懒眉懒眼→懒眉日眼 鬼眉鬼眼→鬼眉日眼 等等。 上述的每一对短语,日常使用中,两种用法都是存在的,词义是丝毫不变的。“日”字的意思,在短语中实际和被替换字的意思是相同的。通常只用于替换第三个字,保留第一个字才能确保词义不产生歧义,即“鬼眉鬼眼”可以说“鬼眉日眼”,不能说“日眉鬼眼”。 回过头来看看与说谎相关的包含“白”字的四字并列结构短语。 常见的有: 日白咧谎。(《川方》用“亮”字,个人觉得不妥) 扯谎咧白。咧,音liá。或做“捏”,有“捏白”一词,方言:撒谎。 《汉典》做“撩”liáo字,或许四川话尾韵脱落为liá?故又写作【扯谎撩白】。 武汉黄陂方言作【扯谎撂白】:撒谎。“一个经常~的人,领导怎么会信任呢?” 无论是扯谎咧白、扯谎撩白也好,还是扯谎撂白、扯谎捏白也好,在四川方言中,第三个字都可以用“日”字替换,变成仍然是并列结构的“扯谎日白”。 既然是并列结构,扯谎=日白。谎是谎话,白是白话,意思基本等同。所以,“日”的意思也就和“扯”的漫谈意思一样,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了。 “日白”的特殊在于,它即可以组合成“扯谎日白”、“日白咧慌”,又可以独立出来,单独成词。而“*眉日眼”结构中的“日”字,是跟着第一个字的意思走,所以“日眼”不能单用。 以上“日白”的“日”有说话的含义,仅为个人推测,无文献记载可以作为证据支撑。 第96章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过去一般农村栽秧挞谷、修房造屋等需要请人帮忙;或逢年过节亲朋到访等,好客的四川人在正餐之间,多会准备面条、饼子、汤圆、醪糟蛋等为他们加餐。有时也叫吃点“开水”,这“开水”可不是白开水,基本等于“醪糟汤元蛋”了。 四川方言丰富多彩,关于正餐之间加餐的方言称谓,有好几种说法。 一、打腰火 这个说法的地区较少,大概是川南自贡、宜宾一代有这个说法。四川着名的建川博物馆创始人樊建川先生出生于宜宾,他有次在微博中就提到了“打腰火”。未查到具体来源,大概是字面意思:正餐离不开生火;腰,人体中部。“腰火”就是正常生火时间的中途生火,引申为加餐。就不展开了。 二、打腰台 “打腰台”常误为“打幺台”,其实是错误的。 “幺台”指川戏最后一台戏,戏曲结束之意,所以引申意为结束、完结。“幺台”中间还可以加限制语,比如“幺不到台”,就是下不了台、收不了场之意。 而“打腰台”的“腰台”,其实是来源于梨园的称谓。 旧时演高台戏,会首会在“正会”的上午演出中给戏班送犒劳,谓之“送腰台”,鼓励戏班演员继续卖力唱戏。 送的“腰台”一般为大肉、粉条、豆腐、馒头等食物和装现金的“礼封”,用大盘端着,故意从观众中走过,直送舞台。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童山诗集》里赋诗一首记: 本因祈雨酬神戏,翻为雨多酬不成。 赢得豚蹄兄妹共,腰台多谢社翁情。 豚蹄,即猪脚。 有些地方分得细,早餐与午餐之间叫“打腰晌午”,午餐与晚餐之间加餐叫“打腰下午”。通称也都叫“打腰台”。 川北、川中、川东的广元、绵阳、遂宁、达州、巴中以及重庆等许多地方都把加餐称“打腰台”。 三、打腰站 明清时期,“腰站”为邮驿组织形式中驿、站等的补充,“腰站”即为两驿站之间为节省马力而设的邮驿组织形式。当人们频繁地于“腰站”休息或吃点东西,便衍生出表示休息、进食义的“打腰站”一语。 《汉语方言大词典》:打幺占(动〉:稍事休息,正餐以外吃点东西。西南官话。四川重庆。”此处“打幺占”应作“打腰站”。 《汉语方言大词典》:腰站(名〉:休息住宿的地方。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大竹县志》:“歇气时,吃泡粑,荷包蛋,称为打腰站”。 《江安县志》:庄户人家车水,栽秧打谷,上下午各加一餐稀饭或米粑,俗称“打腰站”。 《武隆县志》:早晨要吃汤元类的甜食“过早”,上午,下午歇气时要吃糍粑之类食物称打腰站。 《云阳县志》:“在早、中饭和中、晚饭之间还要‘打么站’,由主人将饭食送到田间,大家席地而坐,喝‘转转儿酒’。”此处“打幺占”应作“打腰站”。 综合上述一些资料,可见历史上“腰台”、“腰站”的“腰”就常见误作“幺”的现象,或许是“幺”笔画少,更容易写? 四、打尖 打尖,在北方方言指行路途中吃便饭;在粤语则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 在四川方言中指任何两正餐之间的补充体力的加餐。 “打尖”一词何来? 有说“打尖”来源于“打火”,因‘火’字而误为‘尖’也;有说打尖其实是打间,也就是到客栈吃饭的说法,但是被人错误地用尖这个同音字代替了间,所以才会有打尖的说法。 下文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先说说另外一个与餐食无关的“打尖”。 过去农村,多木制品。桌椅板凳时间久了,木头水分被风干,原有榫卯处很容易发生松动摇晃,这时候就会找点木质较硬的小木块,做成木楔子,用以加固桌椅板凳。 在过往,木楔子在民间的口语称呼,就叫“尖”。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就叫“加尖”或“打尖”。 过去因为识字人不多,以及这些说法多用于口语,民间也没人去考证“尖”的本字是怎么写的。现在就很容易考证了:木楔子的俗称“尖”,其实是“櫼”字。 櫼,音jiān,本义木楔。 《说文》子廉切,音尖。楔也。 南方各方言大都有使用“櫼”字,如徽语、闽语、吴语、粤语、湘语等。 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加尖”或“打尖”,就应写作“打櫼”。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的含义经常由本义引申出不少新义。笔者推测: 1、在粤语中“打櫼”则引申为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经查询,该行为的“打尖”,粤语本就应写作“打櫼”) 2、桌椅板凳松了需要“櫼”来重新稳固牢靠,人的肚皮空了需要东西适当补充体力,故在四川方言中,“打櫼”引申为加餐。因为“櫼”本来属于生僻字,加上“櫼”的形状也是一头尖尖,还是同音,就被借音写作“打尖”。 第97章 川渝地区的九大碗与杂谷闹 九大碗,川渝地区民间乡席的通俗称谓,又称“九斗碗”,名称来源于“三蒸九扣”,如今也多称“坝坝宴”。 “杂谷闹”,又称“杂包ㄦ闹”,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了“九大碗”之后的剩菜都不会倒掉,而是混在一起,继续邀请挨邻接近邻居和远道而来的亲戚吃。 如今条件好了,除了一些便于收拾的干菜蒸菜,其他汤汤水水的菜一般就不要了。所以承办坝坝宴的厨师,必须要会计划会安排,既要让客人能够吃好,又不能太浪费。 下面分别展开说说“九大碗”与“杂谷闹”。 九斗碗 “九斗碗”是四川民间宴席,以大众便餐家常菜肴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来源,据说源于“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 来到四川的移民们,在日常的农业劳动中,常常需要相互帮忙。就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某日替谁家帮忙,就由谁家提供饭菜,有时候就在田边地头挖坑埋锅做饭,然后大家一起围坐进餐,这就是“田席”的雏形。最早的“田席”简陋无比,有啥做啥吃啥。蒸芋头、蒸茄子、蒸土豆就算“三蒸”,颇有田园野餐的风味。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经济的发展,发展到后来,为了联络感情,移民们婚娶、寿诞、娃娃过满月、建新房上梁等大事,都少不了要操办宴席,邀请四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前来聚餐庆贺。 菜品主料有猪肉、猪内脏、鸡、鸭、鱼、蛋、蔬菜,一般不用牛、羊肉。基本都是请厨师在家中办,席桌摆在屋前晒坝和庭院地坝里。 一些丘陵、山区地方因坐席的人多,场地小,就安排为流水席,要吃二轮以至三轮。所以要求上菜快,吃得快,于是就少炒菜,多做蒸菜、烧菜、凉菜等,称为“三蒸九扣”。 三蒸一般为粉蒸肉、咸烧白、甜烧白这“三蒸”。川西坝子过去几乎都习惯上在最后,让客人有期待,不至于提前下桌。 “九”为数之极,“九斗碗”并不是只有9道菜,而是一般都有十几道菜,但其中有几道主菜,除“三蒸”外,尚有猪肘、猪肚、猪大肠、鸡、鸭、鹅、兔、鱼等通过烧、炖、蒸、凉拌等方式做的主菜。 过去在川渝多数地区,筵席上可以摆11碗或11碗以上,但不能摆8碗或10碗。因为猪槽是用石头凿成的,“十”与“石”是谐音,于是便有了“吃十(碗)的”骂人为猪的说法,8碗是讨口子席。川北山区讲究的又不一样,巴中一带就把坝坝宴叫做“十大碗”,意在十全十美,他们则认为“九大碗”是讨口子席。 如今则不用考虑数字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有了过去没有的各种食材如海鲜等,菜品通常达到20多个了。 在“无三蒸不成席”的观念指导下,“九斗碗”的各式菜品中,惟有粉蒸肉、咸烧白、甜烧白是严格按照每碗8片肉制作,吃席时每人一片,体现出席桌上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能吃到。 除了蒸菜和烧菜外,通常还有凉拌菜、炖菜等,川西坝子的习俗炒菜一般只炒一两个素菜,不炒肉菜。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普通人家难得吃一回肉,而“九斗碗”有各种肉食,油水也多,所以吃“九斗碗”也有“吃油大”的说法。 旧时,吃完席,客人临走还要用荷叶、菜叶等搛一些酥肉、蒸菜带回家,叫做“包杂包”。主人家把剩下的也多按品类混在一起装,就成了下文的“杂包ㄦ闹”。 杂谷闹 “杂包ㄦ闹”,也叫杂谷闹,就是四川农村吃席,主餐之后剩菜的大杂烩。 称谓有很多:大杂烩、大杂包ㄦ,杂包ㄦ闹,杂谷闹,头ㄦ(ter1)味,二娃子…… 大杂烩不是北方那种各种荤素食材烩在一起那种的烹饪方式〈俗称:乱炖〉,就是吃了“九斗碗”后的剩菜,二顿继续吃。 当然也不是纯粹把剩菜乱烩在一起,基本会按照烹饪方式如炒菜、烧菜、蒸菜、炖菜等按类烩在一起。 为啥要烩在一起吃?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过去食品短缺,肯定不会浪费倒掉。 二是过去物资短缺,做席都是厨倌师自己带来的餐具。过去厨倌师自己的餐具也是有限,如果多两家人请他做席,餐具就不够用。所以过去吃“九大碗”时,端菜的人随时要观察席桌,让席桌上得人腾空菜剩的不多的碗钵,用于盛后面的菜。 因此主餐之后,也不可能留给做席的主人家多少餐具。主人家就要到处找各种大盆(包括搪瓷洗脸盆),甚至到邻居家借,用于装剩菜。 所以杂谷闹其实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 但是杂谷闹把各种菜烩在一起,混杂了各种味道,有时候还特别有风味,在食物缺乏的年代,深受大家喜爱。 过去如果主人家准备的菜,主餐吃了都还剩的多,再请亲朋邻居吃两三天的事情都有,一直要把剩菜几乎消灭光。 当然有些易于存放的好菜如干菜、蒸菜,主人家通常还是会留下一些,以后慢慢食用。毕竟过去宽裕的人家还是不多。 第98章 有一种使用工具或手穿过孔洞或缝隙完成的动作叫透 透,音tou。有通过、穿过;通达;泄露;极度;显露以及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等多重意思。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穿过”这一义项在四川方言的扩展义。 一、扩展为疏通的意思 透,【增韵】彻也,通也。【百度汉语】彻:通;透。 四川话中,“透”有疏通的意思。 例句:管子有点堵起了,把它透一下。 二、扩展为使用工具或手穿过孔洞或缝隙完成的动作。 《四川方言词典》中,透解释为:用钥匙使锁开启。并举例:看门老头笨手笨脚地慢慢~开牛尾锁,把一扇门扉呀开了尺把宽一道口子。 个人根据日常理解,该词典的解释只是属于“使用工具或手穿过孔洞或缝隙完成的动作”的内容之一,工具为钥匙,穿过的孔洞为锁孔,完成的动作为拨开锁的弹子使锁开启。 单纯的解释为【用钥匙使锁开启】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当钥匙丢了,专业的开锁匠对老式弹子锁,用钢丝都可以“透”开。 为了更好的说明“透”的意思不限于【用钥匙使锁开启】,下面会继续介绍一些“透”在四川方言的使用。 1、透黄鳝 透黄鳝,包括探寻黄鳝洞里是否有黄鳝,及捉黄鳝的全部过程。 在四川说透黄鳝,就是在泥田里,发现水田里有黄鳝洞,用手指直接往洞里面透,如果探寻到有黄鳝,就迅速用中指钳住黄鳝捉出来。(有些地方,透黄鳝也说抠黄鳝) 2、透土蜂子 过去农村多土墙,土墙便于土蜂筑巢。小朋友为了吃蜂蜜就会去透土蜂子。 通常用细小的竹条或木条、慢慢的伸进土蜂的孔穴把它掏出来,就叫透土蜂子。 3、透蝉子 实际是透的蝉的幼虫蝉猴。小时候不知蝉的幼虫名,也管它叫蝉子。 过去的农村,院坝都是土质的。记得家族的大院子,有好几颗皂角树。到了夏天,成年蝉子就会在树下的土里产卵。 在幼虫快要长成时,就会明显地发现地上有直径约2毫米的圆孔。这时候小朋友就会去“透蝉子”:用细小的竹条或木条、慢慢的伸进孔中把蝉猴掏出来。然后回到家里,把蚊帐放下来,挂在蚊帐里面。一般当晚,幼虫就会破茧而出从蝉蜕里钻出来。 那时候有人收蝉蜕的,大约2分钱一个,小朋友卖了后就有自己的零花钱了。至于刚脱壳的蝉,通常也会用线拴起来,玩几天再放掉。 还有透偷屎爬儿(即屎壳郎),就不多介绍了。 4、透门 通常用把字句,把门透开。 在锁没有大量使用之前,过去的门不少是用木门闩来别门的。 有时候一家人全出门了,走在后面的就把有些门用木门闩别上,从某一道有锁的门出去。先回家的没有钥匙,为了免得久等,就找硬质一点的铁丝之类的工具把门闩拨开,这就叫透开。 后来出现的一种金属的门闩,用硬质的铁片通过缝隙也可以透开。 没有钥匙开门,就过透。“过”,四川方言,表示采取某种方式。 “透”的内容可能还有其他,但使用工具或手穿过孔洞或缝隙完成的动作,大概就是以上介绍的内容。 第99章 四川人不咋说普通话表当心的小心,我们如何表达的? 作为一个70 后,说“当心”,小时候是基本没有听过“小心”这个说法的。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小心”逐渐也成了四川话的常用词汇,如今与其他几个同样表达“小心”的四川方言词汇共存于四川话日常口语中,但使用频率还是没有原来常用的方言词汇高。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几个表达“小心”的四川方言词汇。 一、好生 (形)小心,注意,好好地。 好,乃良善之意;生,则代表生命与生机。“好生”这个词汇蕴含着一种谨慎呵护、珍爱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当我们说某人“好生”时,通常意味着他\/她非常小心翼翼,对周围环境保持警觉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与健康。这种人往往心思细腻、考虑周全,能够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好生”也可以表示认真、用心地去做某件事情。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好生学习,就会努力听讲、勤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等,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样,一个职场人士若想在工作中获得成功,也需要好生经营自己的事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你走路好生点儿嘛,把我的脚踩倒了。(小心、注意) 2、下了雨,路上滑,你好生走,莫跘bàn倒了。(小心、注意) 3、才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这几年你就好生干,先锻炼。(好好地) 北宋-柳永 有《长寿乐》词:“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说明不止四川方言,部分南方方言也有这个用法。 二、把细 (形)小心,谨慎,注意 1、街上人多,骑车把细点! 2、做题要把细点,尤其是不能把明明会的做错! 3、天黑了,回家路上把细点儿。 小说名着中“把细”的使用: 《水浒传》第六四回:“你若这般把细,何年何月,能够建功?你不去便罢,我今夜自去。”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到是 玉娥 教他:‘且慢……未知 黄郎 真心何如?’这也是把细处。” 茅盾 《子夜》五:“他这人,就是把细得很,这也是他的好处。” 三、注意倒 普通话自然也有“注意”这个词,但是四川方言通常表达小心时,通常会有一个“倒”字的后缀。 (形)小心,留神 1、下了雨,路上滑,你注意倒走,莫跘bàn倒了。 2、街上人多,骑车注意倒点! 3、天黑了,回家路上注意倒点儿。 小心的反义词 “小心”的反义词,普通话一般说“冒失”,我地广汉话一般说“大冒”,使用“冒”字的“不加小心、鲁莽”义。如:冒失、冒昧等。 讲自己“不小心”用“大冒”;言别人,我地广汉话还有个词:“晃”,即不小心或不认真,和“大冒”并用。 例句: 1、我大冒了一哈,电瓶车就被贼娃子偷了。 2、这娃儿晃(大冒)得很,这次考试都是会做的题,硬是做错了好几道。 第100章 四川方言:冲壳子与摆龙门阵 “冲壳子“与“摆龙门阵”,都是四川方言词语。二者的基本意思都是聊天,但各自的内涵和具体的使用,又有所不同。 摆龙门阵:川渝地区的方言,意思是讲故事、闲谈、聊天,是大家平时生活中一种交流的方式。 龙门阵,是川渝人闲谈、聊天的一种独特说法。需要注意的是,龙门阵的“门”,川渝方言念阴平1声,像方言“闷墩儿”的“闷”也是发1声。 “龙门阵”的来历,与民间话本《薛仁贵征东》有关,在话本中龙门阵是重要的剧情节点。说书先生不可能只说《薛仁贵征东》,所以摆“龙门阵”的内容也不可能只是这个。后来内容便开始增加,从薛家将的故事到杨家将的故事,从三国到水浒、西游,于是这种讲话本的形式逐渐成为老百姓日常休闲的主要方式。发展到后来,一切故事,闲谈、家长里短聊天的内容,都统统称之为“龙门阵”。“摆龙门阵”则是“故事、闲谈、家长里短等”的具体聊天过程,但一般不会刻意说谎。 冲壳子:闲聊胡侃。 冲壳子的“壳子”,原本指戏脸壳。戏脸壳的由来,一般认为来源于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相传在古时候,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武艺超群,也很勇敢,但其相貌却与妇女一般,给人印象不象打仗的人,他自以为不能使敌人惧怕,便用木刻为假面,常戴面具(即戏脸壳)出战,从此以后,戏脸壳就流传开来了。 戏脸壳,顾名思义,本来就是用来遮盖真实面容的面具罢了。当这层伪装被揭开,或者说当这个壳子冲上云霄之际,那么隐藏在背后的真相便会无所遁形,露出其庐山真面目来。 因此,在川渝地区的方言之中,所谓的\"冲壳子\"往往意味着某些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闲聊胡侃。这些言论或许只是为了引人注目,或许只是为了消遣时光,但无论如何,它们都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和可信度。 “冲壳子”和“摆龙门阵”的区别 如果非要把“冲壳子”和“摆龙门阵”拉在一起,“龙门阵”前面加个“玄”字还是可以的。那就是“摆玄龙门阵”。 玄,就是故弄玄虚的玄。 比如某人壳子冲得太离谱了,听着觉得听不下去了,就会说:你这个龙门阵也太玄了。或者说,少摆些玄龙门阵。 结语:“冲壳子”与“摆玄龙门阵”这两个词所表达的含义十分相似,但它们又与“摆龙门阵”这个词有着显着区别。 具体而言,虽然这三个词汇都涉及到人们之间交流、闲聊或空谈等方面的概念,但其侧重点和使用场景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冲壳子”更强调轻松随意海阔天空地聊天,甚至可能带有一些戏谑或调侃的成分;而“摆玄龙门阵”则更多地暗示着讲述离奇、神秘或虚构故事的意味。相比之下,“摆龙门阵”一词较为通用,可以涵盖各种类型的交谈话题和氛围。 因此,在理解这些词语时,需要结合语境来准确把握其确切含义,并灵活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第101章 千万不要相信四川人说随便吃点,尤其是四川农村人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四川农村人呢?这是因为在城市里,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宴会往往不会过于丰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特殊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想要宴请重要客人或者举办较为隆重的活动,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前往酒店设宴款待。这样既能保证菜品的品质和多样性,又可以提供更为舒适的用餐环境与专业服务。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在这里,人们对于家宴的重视程度更高,而且往往会倾尽全力准备各种美食来招待亲朋好友。这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淳朴民风使得农村家宴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体验。 这些菜肴不仅代表着主人对宾客们的热情欢迎与深厚情谊,同时也是当地民俗风情及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发展的见证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农村人所坚持并弘扬下来的这种家宴习俗无疑具有深刻内涵和积极价值取向;它既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注重亲情友情等优秀品质特征,又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以及对幸福美满未来期待憧憬之情。 四川农村人,口里说“吃饭没有?没有吃就在这儿吃嘛!”这个是客套话。 但是真的请客时,他们会准备家里所有能准备的。还觉得不够,就会去市场大采购。然后,陪客的人会谦逊的对你说:“莫得啥子准备,就是随便吃点。” 有些地方还有“打腰台”的习惯,比如距离中午吃饭时间还要一两个小时,主人怕客人饿了,会给你煮一大碗醪糟汤元,里面还有好几个蛋。然后会对客人说:喝点开水,打个尖。 到了吃饭时间,桌子上菜都摆不下了。主人会对你说:“今天莫得啥子菜,将就吃哈!” 客人上了桌,负责做饭的主人可能还在厨房里面忙,客人就会招呼他/她快来了,通常得到的回答是“还有一个鱼、一个汤……哦,还有个耳朵切起都搞忘凉拌了。马上就来!” 然后客人一般会惊呼“还有菜啊?!都摆不到了!” 主人:“就这几个菜,莫得啥子了。万一吃不完嘛,你们宵了夜再走嘛。晚上将就帮忙消化一下剩菜。”好吧,晚饭又给安排了。 开吃了,随时叮嘱你搛菜。看到你喜欢吃的,可能会很快端到你面前,要不就是“搛不到嘛,你就站起来搛哈”。 …… 吃在四川。四川人好吃,也舍得吃,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待客人。有个段子就说的工地上的河南人天天啃馒头,四川人天天吃小炒。 四川人在路上相遇时,如果是三餐吃饭时间附近,通常第一句问候语就是“吃了吗?”而当他们谈完事情后,最后一句话往往也是以“改天一起吃饭”作为结束。 这种独特的语言习惯,不仅体现出了四川人对于饮食文化的重视,更折射出他们真正请客时的热情好客。 所以,当听到四川人口中的“随便吃点儿”时,可千万别掉以轻心。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他们的小心思。所谓的“随便吃点儿”,不过是一种掩饰其真实意图的托词罢了。 事实上,四川人对于美食有着极高的要求和追求,他们口中的“随便”可能意味着对食物品质、口味以及烹饪方式的严格筛选。 而且,“随便吃点儿”所涵盖的范围和数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这个概念完全由四川人自己来诠释和定义。 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它仅仅代表着简单的一餐;但在另一些时候,它可能暗示着一场丰盛的盛宴。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四川人的“随便吃点儿”,就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谛。 第102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硌,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硌,音gè,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日常生活中,被硬物硌着的现象是常见的。比如鞋里进了沙子或小石子,脚被硌得慌;比如赤脚走在碎石路上,脚也被硌得慌;比如坐没有垫子的自行车后座屁股被硌得慌等。 最夸张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豌豆公主》,故事里面的公主,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豌豆上面放了二十张床垫,她睡觉居然被豌豆硌着了。所以她被确认了公主身份,并得名豌豆公主。 四川方言中,基本不使用“硌”字。我们四川人一般说ngěn,本字“隐”,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前述描绘生活中被硌着的情形,四川方言中,“硌”字都可以用“隐”替换,补语通常说隐倒“痛;恼火;不舒服”等,一般不说“隐得慌”。 《广韵》隐,藏也。痛也。私也。安也。定也。又微也。 《国语》: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这里“隐”做名词,意为痛苦。 四川方言中,隐,方言音ngěn,动词,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隐,古汉语属影母,文部。 影、疑、云(匣)、以四纽在《切韵》音系中是四个完全独立的声母,多数学者将它们的音值分别拟为φ、η、γ、j。十四世纪以后,影、疑、喻(云、以)三纽在北方话中合流,其后进一步演变成了现代普通话的零声母。而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疑、影、云、以母字并没有统一演变为零声母。 四川方言中,“隐”作硌讲时,就不发零声母yin音,而是发疑母音ngěn。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同时,“隐”作硌讲,古代文献中也大量存在。 《黄帝内经·素问》卷十六《骨空论》: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谓如物硌痛。 《文选·曹植〈七启〉》: “乃使北宫东郭之畴,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形不抗手, 骨不隐拳。”“隐拳”犹硌拳。 唐·王梵志有《梵志翻着袜》一诗: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谓“隐”犹云“硌”。所谓“翻着袜”, 即把袜子翻过来穿,也就是说以平整光滑的一面接触皮肤,让不平整、不光滑的一面 (如线缝凸起处、线头等) 露在外面,所以人们觉得不合常理,觉得他穿错了。但在王梵志看来,宁肯让人看不顺眼,也不可让袜子不平整的一面把脚隐到。 五代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 “既到宣州推事月余,昼寝于驿厅内,睡中转身,为弹子所隐,胁下痛极,因跃下床,就外观之。屋梁忽折落于榻上,枕席有声,震骇驿内,使人免兹难也。”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唐相李程子廓,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脚痛。以呼父,程云: ‘太华峰头,仙人手迹,黄河滩里,争知有隐人脚跟。’” 由上可见,古人即普遍存在使用“隐”表示硌的现象。 至于为啥四川方言中,“隐”字作硌解时才发音ngěn,作其他词义解时又发音yin,暂时不得而知。本身“隐”字在四川方言日常生活口语中,除了作“硌”解说ngěn外,使用频率是也非常低的。 第103章 四川方言的孔干饭,孔的本字或为焪字 孔干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四川特色食物,其制作方法独特,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孔干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年间,当时成都人扬雄在《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就有关于“孔干饭”的记载。这种食物最初被称为“巩干饭”,后来演变为“孔干饭”。 四川方言中,“孔”有后造字“?火孔”表示。但《康熙字典》未见此字。 “?”表示左右结构,由“火孔”分居左右而成。很多输入法不显示“?火孔”字,故下文用“火孔”代替。 《汉典》收录了“火孔”一字,释义如下: 〈方〉类似焖煮的烹饪方法。西南官话。〈方〉气候闷热。西南官话。〈方〉为人精明。冀鲁官话。 “火孔”,一种烹调法,加少量水,用微火把食物焖熟。发音为kong,同“孔”,为川渝地区的方言,通过煮、沥、冲洗、“火孔”这几道工序做的干饭,就叫“火孔”干饭。 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志》卷四礼俗方言篇:“今饭不蒸而煎熟者曰巩,音如孔”。《四川方言词典》记为【?火孔】字。 “火孔”干饭具体步骤:将大米煮至半熟(包浆饭),然后与各种蔬菜如土豆、胡萝卜、杏鲍菇等和肉类如腊肉、香肠等一起焖煮,熟后将饭菜和匀,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分——隔——符——— 近日,在西北地区的凉州方言中看到了“焪”字,从字义看,四川方言的“火孔”字,本字应该就是“焪”字。 《康熙字典》收录有“焪”字。 【巳集中】【火字部】 【广韵】【集韵】??去仲切,音?。【玉篇】尽也,干也。【广韵】火干物也。 又【广韵】去宫切【集韵】丘弓切,??音穹。【广韵】干也。 王念孙《疏证》: 《玉篇》: “焪,干也。”《广韵》云: “火干物也。” 《方言》: 巩,火干也。凡有汁而干,东齐谓之巩。“巩”与 “焪”,声近义同。 从上述内容看,“焪”的字义与四川方言的“火孔”基本一致,而且,它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字“巩”。把四川方言和凉州方言都带“巩”字的复述如下: 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志》卷四礼俗方言篇:“今饭不蒸而煎熟者曰巩,音如孔”。 《方言》: 巩,火干也。凡有汁而干,东齐谓之巩。“巩”与 “焪”,声近义同。” 注:焪,也作熍。熍与巩,看起来发音就更近了。 “焪”字在甘肃与青海地区方言中,也有指文火慢烧,用接近于煨却又少着水的方式加热使食物成熟。外型一般上部焪至干裂,锅底飘出焦香,水分已化为无形,如:焪洋芋、焪疙瘩、焪馍馍等。这些食物在西北各地屡见不鲜。 例如把马铃薯、葫萝卜、甜菜等切成小块下锅,加适量水,用适量面粉撒在上面,盖锅加热至熟,使其湿而不稀,搅拌均匀,这种烹饪方法在西北地区青海、甘肃等地就叫“焪”。用这种方法做的食物,当地也叫焪焪子。 凉州贤孝《小姑贤》:山药(即马铃薯)胡萝卜加黑面,锅里加水来焖上,清油炼滚来浇上,那就叫个焪焪子饭。歇后语: 猫鬼神不吃焪拨拉——惯下的病。 还有一个佐证:和“火孔”在西南官话也指气候闷热一样,“焪”在凉州方言也有闷热义,指天气闷热。 最后说说发音。 焪,普通话发音qiong。今声母q由k颚化而来,所以“焪”在古汉语中声母也是k,当和“孔”发音相近。 考虑到四川历史上的移民来源,不仅有湖广等南方省份,也有不少来源于西北地区。所以,今四川方言“火孔”字,或就是“焪”字。 第104章 过去四川方言不说垃圾,因为那时可以说没有垃圾 作为一个70后,记得小时候四川话是没有“垃圾”这个词汇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剧比较流行,从电视里看到了“垃圾”的说法,港台剧发音为lè sè,粤语正音为\ap6 saap8\/。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特别是在农村,除了地上的灰尘,几乎所有的废弃物,在当时都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或用处。因此过去的农村,没有垃圾的说法,当然也就没有现在的垃圾池了。确实没有使用价值的,常见的说法是“(地)灰灰”、“渣渣”和“废品”,或者直接说名称。 我们看看现在的各种“垃圾”,在过去的说法和轨迹。 1、(地)灰灰,即灰尘 打扫后可以直接倾倒在家门外的地里、沟里,自然而然的循环。 草木灰,是肥料和除(某些)虫的药物。炭渣,也要用来铺小片的泥路等。 秸秆渣,用来堆肥。秸秆不用说更有各种用途。 2、剩饭剩菜 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没有倒掉的,都是二顿热起吃。偶尔有夏天气温过高变质的,用于喂家里禽畜。 洗锅水都要用桶装着,用于喂猪,所以剩饭剩菜不可能成为垃圾。 3、如今的厨余垃圾。 过去也就菜皮、果皮等,倒在渣渣粪堆上沤肥,废弃的菜叶喂鸡鸭。干果壳,可以当柴烧掉。小骨头喂猪狗,大骨头留着卖钱。 4、废弃的包装物。 (1)过去没有塑料袋。上街赶集都是背背篓(背篼),提提篮。 盐、糖等都是散装,称量好之后用纸包起来。包装纸都是好东西,盐糖倒入瓷制容器,纸可能会二次利用用来擦屁股,或用来引火。过去纸是很少的,茅厕坎上一般放的一捆黄篾条,条件好点之后才用纸。学生的作业本写了正面写背面的情况都有。 (2)过去玻璃瓶很少,酱油、醋等也是散装。一般家庭也就有两三个玻璃瓶用来装酱油、醋,还有不够的,经常一个瓶子去买,酱油醋装在一起,8分钱的酱油2分钱的醋在80年代初是标配。有多的瓶子,也可以卖废品。 (3)少有的纸壳是废品,留着等收荒匠来了卖钱。少有废旧的报纸,也可以做包装纸,或引火等。多点就留着卖钱。 (4)就连牙膏皮,都可以卖2分钱一个。过去没啥塑胶制品,牙膏皮多是铝制品。 5、废旧衣物。 完好自然是不可能废弃的,大娃娃穿不起了,弟弟妹妹接着穿。磨损的破的,能补就补。 确实太烂了,剪出部分好的局部,用来做布鞋底,或缝补其他还认为值得缝补的衣物,或用来做抹布、洗碗布等。剩下的用来编布绳,补扇子边边等。 6、过去各种家具多为竹制、木制。破损实在无法修复的竹制、木质的桌张板凳席子等,可以当柴烧。 7、宰杀鸡鸭等之后的鸡毛鸭毛,晒干后留着卖钱。鸡毛不管钱,鸭毛还行,当时已经有羽绒厂,收鸭毛的多。鸡毛要鸡公毛,可以收去做鸡毛掸子。鸡胗壳(郡肝壳壳)晒干了也是可以买2-3分钱一个。 8、坏了的金属制品。最常见的是破铁锅,锑锅,能补就补,补好继续用,有些还会二次利用,比如铁锅装上提手做锅盖。确实没法了,就成了卖钱的废品。 9、放坏的食品。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偶尔发现水果有要坏掉的迹象,把坏的部分削掉抓紧吃,削下来的部分可以喂禽畜。包括夏天偶尔吃的西瓜,皮都是用来喂猪。 10、过去好像没有回收的就是废电池和坏掉的灯泡吧,记不清如何处理的了。男孩子会把废电池撬开,用里面的碳棒做画笔在少有的水泥地上涂鸦。但数量极少,没啥影响。 …… 所以过去基本就没有要扔掉的垃圾,也就没有垃圾的说法。 第105章 四川方言游子、纵等方言词汇的词义与词汇来源 今天说说几个四川方言词汇的词义与来源。有些方言词汇,看着字简单,但为何有特殊的词义,相信很多人不得而知,所以了解一下方言词汇的来源,其实也挺有意思。 一、纵 纵,即皱的意思。 “皱”,普通话音,zou,四川方言中,发音zong,同“纵”音。没想到元明时期杂剧、小说中普遍使用“纵”表示“皱”的意思。 元·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 “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元·乔吉 《小娃琵琶》:“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 《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 高氏 ﹞当时沉吟了半晌,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除害了这蛮子,方才免得人知。” 《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自道:“若回去庄上,说脱了回书,大郎必然焦躁,定是赶我出去。不如只说不曾有回书,那里查照。” 其实今天的四川方言,“皱”发音zong,并不是因为也使用“纵”表示“皱”,而是蜀语的一个发音规律的传承。 这个规律叫:亩押东钟 阴声韵字“亩”押东钟部,在宋代四川诗人诗韵中也有出现:“亩”字是流摄明母字,现代四川话中,普遮存在着流摄部分字读为鼻韵尾的现象,如“某”、“茂”、“亩”、“谋”、“贸”等字,在几乎整个川渝地区方言中韵母都为ong(即东钟的韵母),仅声调不同。 二、游子 本义:鸟媒,即捉鸟人用来诱捕同类鸟的活鸟。游也作囮é、?you。 《文选·潘岳 〈射雉赋〉》: “恐吾游之晏起, 虑原禽之罕至。”徐爰注: “游,雉媒名。江淮间谓之游,游者,言可与游也。” 《说文》: “囮, 译也。 从?化。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 名曰囮。” 《广韵·平声·尤韵》:“囮, 鸟媒。?, 上同。” 唐·段公路 《北户录一·孔雀》:“愚按: 《说文》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曰?。’ 《字林》音由, 今猎师有?也。” 元·杨维桢 《雉子斑》: “网罗一相失,误为囮所危。”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 通作游……云南人犹呼游子。” 四川方言谓制造假象为找游子(来当演员),托儿即诱人上当的人叫游子。 上世纪90年代街头的象棋残局骗局,游子是骗局完成不可忽视的角色。“托儿”一词传入四川方言后,一般没有儿尾,就说“托”;或者加上定语,说酒托、房托等。一些年龄稍大的人,仍习惯说“游子”。 三、? ?,普通话音zhài,四川方言发音zài。词义:用针线把衣物上附加的布料、纽扣等缝上。 《金瓶梅》四十一回:“两匹大红官段, 一顶青段?的金八吉祥帽儿。” 又六十七回: “一溜?五道金三川纽扣儿。” 凉州贤孝 《小男子出门》: 马上拴了盘银缰绳, ?绒褥子搭了整一根。 又《王婆骂鸡》: 找着我的芦花鸡, 翎毛拔给你?毽子。 订书机出现之后,四川方言谓之“?书机”,把书、纸张订上的动作也谓“?”。 四、仄 仄,普通话音zè,四川方言发音zê2,同川话“折”音。因“仄”是古入声字,遵从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调的规律。 《说文》: “仄,侧倾也。”凉州方言谓侧卧为仄棱子睡。凉州贤孝《寡妇种田》: 仄棱子睡下,垫的是胯子肋巴。 四川方言谓侧卧为“仄起睡”,也说“侧起睡”,又说“棱起睡”。小时候那个叫〔熊启端〕的驻店客人被店小二称呼〔能起瑞〕(棱起睡)的故事,还记得不? 五、折 四川方言发音,zê2,把一个容器里的东西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金瓶梅》六十八回:因拿起钟儿来,说: “爹,这酒寒些。”从新折了, 另换上暖酒。 《红楼梦》六十三回:“黛玉只管说话,将酒全折在潄盂内了。”又九十一回: “宝蟾把脸红着,并不答言, 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端着就走。”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折”字:如酒倒多了喝不完,折回酒瓶里。或者宴席之后,很多酒只剩下不多点了,就尽量都折到少数几个酒瓶里方便收拾。或者餐后,也常把一些只剩下少量的菜,折到其他盘子里。 第106章 稀客与西客,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日常口语中,这是两个易混淆的词汇。今人多知“稀客”,而不知“西客”也。 一、稀客 稀客,指不常来、很少见的客人;也指离开很久的熟人;久未见面的熟人。带口语色彩,多用作客套话。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常常把到家来的客人,不论是常客也好,还是来的少的客人也好,都统称为“稀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章:“啊哟,真是稀客,--早就想见你了。” 郭小川 《昆仑行》诗:“骑上马吧,远来的稀客!” 周而复是江苏南京人,郭小川是河北丰宁人。稀客一词出现在他们的作品里,说明稀客一词使用的地域非常广泛。 四川人同样也爱用“稀客”作客套话,比如几个人小聚玩耍,一个久未见面的熟人也出现了,几个常见的人大抵会对他说:“你硬是稀客呢,好久都看不到你了!” 二、西客 西客,指贵宾、贵客、上客。多有亲属关系,或身份重要的客人。 西客一词来源:古以西为尊礼之位,故贵客、上客或身份重要的客人被尊称为西客。 典籍记录摘抄如下: 《礼记·曲礼上》: “主人就东阶, 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 《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八年》: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也尊称受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宾,也是表示尊重之义。 柳宗元《重赠刘连州》: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儿女英雄传》十八回:“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明,登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掣那把刀在手里,便要取那假西宾的性命。” “稀”有稀罕义,稀客也指不常来、很少见的客人,但“稀”字不带尊贵义,和“西客”还是存在区别的。 稀客,更多的时候其实就是个客套语。而真正意义上的西客,主人家重视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出门迎接,一边热情招呼,一边接过客人或背或提的礼品是过去农村人的基本礼仪。客人进去后马上端茶倒水、煮打尖的吃食也是基本操作。然后就是好酒好菜招待,陪着好好耍几天,走的时候还要送些土特产,送出老远,甚至送上客人回程的车,才算安心。 另有一说,是过去百姓家,儿子住的房在东边为“东厢房”,常说的“东床快婿”就是因此来的。女儿住的房,则在西边“西厢房”,元曲《西厢记》中莺莺私情也就缘于西边闺房了。一般女儿出嫁后,空出的西厢房会改成客房,招待来客留宿。故此,就有了“西客”最原始的说法。 只是如今多数地区已经把“西客”混入“稀客”,只在少数地区还见“西客”的用法。 比如凉州方言中,在娶媳妇时,称女方家的客人为西客,男方家的客人称东客。东客、西客的不同称谓,是表示女方家的客人更尊贵,表达的是对女方的尊重。 如凉州贤孝《皮箱记》:拜罢了天地待罢了客,东客西客各回程。《皮箱记宝卷》:小偷一说,气死了公公王世成,气坏了丈夫王金龙。叫人把小偷绑住,先送到衙门,又把刘家的西客辱骂一顿。 随着社会的变迁,观念的革故鼎新,加之人居环境的变化,也没有东厢房、西厢房的说法了;同时,也没啥人知道西为尊礼之位的文化了。自然地,现代人只知道“稀客”,而不知道“西客”是“稀客”的出处。 第107章 喷嚏在四川方言中各种说法及发音来源辨析 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 由于这一行为必然会发出声音,通常也用拟音来表达这一现象,因此在民间四川方言中,关于喷嚏的书面表达千奇百怪。 普通人不知本字写法,多用同音字代替,出现了打粪球、打奋情、打份切、打奋提、打粪雀等各种写法。 细分的话,各种说法可以归入fen ti 和fen qi\/qie\/qio\/qiu两种。 fen ti ,是普通话“喷嚏”的发音。 fen qi\/qie\/qio\/qiu这组,是“喷嚏”的拟音。 下面解读这些不同发音的来源。 一、“喷”字的发音 “喷”,普通话音pēn,四川方言发音fèn,民间于是有了同音字【奋、粪、份、愤】等各种误写。 四川方言“喷”发音fèn,是过去方言音主要只遗存了“喷”字其中一个古汉语发音的原因。在过去,喷嚏、喷雾器、喷泉等的“喷”都发fèn音。 古汉语中,“喷”本来就有pēn和fèn两个发音。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闷切。按现代拼音,就是pēn。 又《集韵》芳问切。音忿。又方问切。音奋。按现代拼音,就是fèn。 二、嚏的发音 “嚏”,普通话音ti,算是一个常说不常写的生僻字,于是有了同音字【踢、替、提、涕、蹄、题】和近音字【铁】等。 三、喷嚏的拟音 普通话中,喷嚏的拟声词是:阿嚏。 四川方言常拟音为【阿qi】、【阿qiu】、【阿qie】、【阿qio】等,于是后面这个“嚏”字又有了:气、奇、切、茄、雀、球、秋、求、晴等各种同音或近音表达。 再和【喷】的各个同音字组合,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关于【打喷嚏】的方言表达了。 四、了解一个标准拟音字:鼽 鼽,汉语三级字,读作鼽(qiu球),〈书〉鼻子堵塞不通。〈中医〉指鼻塞不通的证候。 《集韵》《韵会》渠尤切,??音裘。《说文》病寒鼻窒也。 鼽,在一些方言中作拟声词,如西南官话桂柳片柳州方言。打阿鼽:打喷嚏。 鼽,乃传统中医术语之一,专指鼻塞不通之证候也。鼻塞者,呼吸不畅,气息受阻,或单侧鼻孔堵塞,或双侧鼻孔皆闭,给人带来诸多不适与困扰。 鼻鼽,中医病名。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别名:鼽嚏 。鼽和嚏,本身就是如影随形的伴随词汇。 如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 ,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 金·刘完素:“鼽者, 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明清时代医籍中, 鼻鼽已作为以鼻流清涕为主症的疾病名。 所以,“喷嚏”在四川方言的两组主要发音fen ti 和fen qi\/qie\/qio\/qiu,标准写法应该是喷嚏和喷鼽。 第108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不盯对,你有多久没听过了? 四川方言有很多“不”字头的词汇,有些是表达与原本词汇的反义,如:不落教、不识好、不识数等。 有些则是引申义,如:不关风、不进油盐等,不能一概而论。 部分“不”字头词汇释义 不关风:门齿脱落,说话不清楚。 不进油盐:豆类或部分其他蔬菜吸收油盐的能力较低,盐谐音“言”,故 “不进油盐”指听不进别人的话或毫无收获。四川方言俗语谓“四季豆不进油盐”。 不咍咳:不成器; 不学好。 不落教:指不遵守规矩、不讲义气、不可信的行为。 通常来说,能表示反义的词汇,“不”字头词汇使用频率更高。如“不落教”使用频率高于“落教”,“不咍咳”使用频率高于“咍咳”等。不盯对也是如此。 不盯对,多误作“不丁对”。 盯,看。盯对的本义就是看得顺眼。比如看对象,男女盯对了,两人又非常登对,一段婚姻基本就有戏了。所以,盯对容易与登对混淆。 四川方言中,盯对也引申出“对路、对脾气、合得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就是盯对,“话不投机”就是不盯对。 不盯对的基本意思则是“不对路、不对脾气、合不来”,已不常用,属于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例句: 1、小丫头和她表姐不盯对,每次在一起耍,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每次都会搞得不欢而散。 2、人事行政部提醒车间:不盯对的工人,尽量不要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同一个班,以免影响生产效率。 “不盯对”容易与“不钉对”相混淆,“不钉对”的意思:不对(可能生病了),还记得小时候,老年人经常说起这个词。 例如:这娃儿看起来不钉对,你最好把他带去医院看一下。 再如,作家艾芜《手》:“一个人上了年纪,眼睛不钉对,针落在地下,都不容易找着,哪还看得见蚂蚁子嘛!” “不盯对”作“不对路、不对脾气、合不来”讲时,和另一个四川方言词汇“不对卯”意思差不多。 “不对卯”还算时不时在用的方言词汇。 有成语“卯不对榫”,因“榫”字较生僻,四川方言口语中反而不咋用,一般就说“不对卯”。 成语:卯不对榫 基本含义:形容事物不合适,不相符合。 详细解释:卯,指木料上的凸出物,榫,指木料上的凹槽。卯不对榫,比喻事物之间不相配合,不合适。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不协调、不相符合的情况。 相关书籍文献又作:不牡;不卯。 牡与卯同音,均发音mǎo,过去一度通用。今川渝仍有部分地区“牡丹”发音卯丹。 明·李实《蜀语》: “交情不合谓之不牡,言语不合谓之不对牡。牡,簨牡也。凡木石凸为牡, 凹为牝, 以相受。” 李实谓“簨牡”,今俗作“榫卯”,证明“牡”当时的确发音 mǎo。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呼物土名》: “卯丹, 牡丹。”谓“卯丹”即通语“牡丹”。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不牡, 不合也。” 明·周祈《名义考》卷四《榫卯》: “杨用修谓榫卯当作簨牡。按……卯固当作牡,榫亦当作牝, 盖牡与卯, 牝与榫声相近, 遂讹也。” 明·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卯榫》:“或云卯榫当作牡簨,盖俗呼牡丹有讹呼为卯丹者,卯、牡音相近。” 今四川方言中,“卯”字也用于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他两个弄卯了。 第109章 四川话口语不说普通话的裂,那如何表达物品开裂? 四川话口语不说普通话的“裂”,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物品开裂(有缝隙)? 表达物品或皮肤开裂,四川方言口语中一般不说“裂”,也不说相应的词汇“裂缝”、“裂纹”。注:本文不讨论物品完全的破裂,也不说搞破坏的分裂等,主要讨论有裂纹或有裂缝的开裂。 另外口语中物品“破裂”四川话说“烂了”,关系“破裂”“决裂”四川话说“拉豁了”等,大概只有搞破坏的分裂如分裂d、分裂g家以及自然现象的“大裂谷”才会说到“裂”? 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物品有裂纹或有缝隙的开裂? 四川方言关于“裂缝;裂开”,有好几种表达方式,且区分物品与皮肤。 一、罅;閜;閕。音“xiā”,同虾音。 多用于木制品、陶瓷品及部分脆性金属制品等。 小时候,门通常都是木板门,大多还是木板拼接而成的。时间长了,再遇上干风天,木板之间慢慢就出现缝隙了。大人或老人就说门“虾”缝了、“虾”开了。这个“虾(音)”,就是“罅”字。 罅,普通话音xià,四川方言发音xiā。1动词:裂,开裂。2名词:缝隙,裂缝。 《说文· 缶部》:罅,裂也。从缶虖声。缶烧善裂也。呼迓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罅)裂也。考工记瓬人所谓薜也。引伸为凡裂之偁。从缶。虖声。呼迓切。古音在五部。缶烧善裂也。说从缶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罅:缝隙,裂缝:云~。石~。~缝。~隙。~漏(缝隙,喻事情的漏洞) 又作【閜】字。 《说文·门部》: “閜,大开也。” 《广韵·马韵》: “閜,大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蹇产沟渎,谽呀豁閜,自陵别岛。” 裴骃集解引郭璞曰: “閜音呼下反。” 司马贞索隐引司马彪云: “豁閜,空虚也。” 清·乔光烈《游龙门记》: “劈立若双阙洞閜状,是为龙门。” “洞閜”谓中间裂开。 又作 “閕”。 上引 《史记》 “閜”,《文选》即作“閕”。 《集韵·禡韵》: “閕,开裂也。” 《字 汇·门部》:“閕,与閜同。” 清·刘黻《郡署古槐记》: “有古槐焉, 高五六丈,围约三人抱,肟然豁閕而中空。” 二、翕 [xi] 翕,本义是闭合,收拢。主要用于木制品。 还是用木板门举例。木板门多由木板拼接而成。时间久了水分蒸发,木板收缩,相互之间就出现缝隙了。除了说门“罅缝”表示状态,也说“翕缝”了,“翕开”了,间接无意识的阐明了原因。 注:广汉话另有一个“xi”音字,表示把门不关严,留个或大或小的缝,也说把门“xi”开,暂时不知如何写的,有知道的欢迎留言。 三、噤 ,音jin,同“今”音。 主要用于陶制品、脆性金属制品。 噤 jin55 物裂。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 《人事部·方言》: “物裂曰噤。平声。”今仍谓物裂为噤 [t?in55]即“jin”。 普通人最常见的,大概是吃饭的陶瓷碗了。有时候摔了,没有完全摔坏,就是一两条或长或短的噤缝。普通人节约惯了,大多往往是继续使用的。 再如铸铁锅,不小心砸到了,出现了裂纹,就说锅噤了。 四、冰;皴;迸。 冰;冰口。皴;皴口。迸;迸口。主要用于表示皮肤开裂。也用于指较硬物品如脆性金属制品、地面等开裂。 皲裂,皮肤因暴露于风中或寒冷中而发生的裂口或变粗糙。也作龟裂。四川话口语一般不说“皲裂”,说“冰口”“皴口”、“迸口”。 冰;冰口 1(皮肤)因冷冻而产生的裂口:手背上也满是冰口。 2也泛指裂口:这水泥地板冰了好几条冰口。 又或作:皴;皴口。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语》: “足根裂曰皴口。土音讹皴为冰。” 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足跟裂曰皴口。皴读若冰。” 又或记音作“迸”。迸;迸口。〈音同冰,冰口〉 清《西蜀方言》:“脚上冻起迸口。”又“田迸开了迸缝。” 附注:个别其他说法 奓zā(口子):表示裂缝、裂痕存在的状态。 瓷器有裂纹,说省了,“省”为记音,不知本字,和噤了一个意思。峨眉话。 开坼:四川方言多说爆be坼坼。 第110章 说一说四川方言的抹字音义:不少人只知抹mo,不知抹má 最近查阅《重庆市志·方言志》时,看到一个生僻字“?扌麻”,琢磨了一下,它应该是常用字“抹”。 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扌麻”字本身同“摩”字。川渝地区过去的方言研究者,大概是借用了“摩”的摩擦义,用“?扌麻”字来表达“搓、捋、擦”等发音为【má】的这个字。 其实,普通话常用字“抹”,就包含了所有这些意思。 抹,读作抹(mo、mo或mā),本义指涂抹,涂敷;搽。 基本字义 抹mo 1 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亦称“抹刀”,工具。 2 揩,擦:抹拭。哭天抹泪。 3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 4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 抹mo 1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墙。抹石灰。 2 紧靠着绕过去:抹头。抹身。 3 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 抹mā 1 擦:抹桌子。 2 按着向下移动、除去:抹不下脸来(碍于脸面或情面)。 四川方言中,“抹”字通常只有两个发音:1抹mo;2抹má。抹mo音并入mo音了。 四川方言中的抹mo 日常生活口语中主要是涂抹义:涂抹、抹粉、抹黑、抹子、抹墙、抹石灰。抹mo\/mo的其他词义口语中不常用。 而抹mo个别场景的“揩、擦”义,四川话直接使用“揩”和“擦”字,如“揩眼流水”,“把眼流水擦一下嘛”,不说“抹泪”。“抹泪”很书面化,不是那么口语化。 有一个关于抹mo的四川方言俗语:吃抹和。 吃抹和:本义指白吃白喝。引申为占小便宜,与“吃魌头”属于同义词。 四川方言的抹má 抹má使用频率则非常高。虽然普通话中抹有mā音,可能过去还没展开入声字的研究,所以方言研究者们不知“抹má”音,所以认为是同音的、字义略微有点接近的“?扌麻”字,然后作为研究成果被有关资料收录了,而忘了本字“抹”。 入声字,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经查询,抹mā是个入声字,所以抹mā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má(同麻)。 汇总一下抹má(音麻)在四川方言的词义,其中(23)是普通话本来就有的词义,(14)是四川方言词义。以下“抹”字发音都是“麻”。 1搓、擦:抹包谷。通过搓、擦动作,让包谷粒从玉米核核上脱落下来。 实际就是按着向不固定的方向用力,和2动作相似,多了分离的目的。 2按着向不固定的方向移动(前述资料只说向上,不对):把袖子抹高点。抹不下脸来。 抹不脱,按着朝不同方向移动都没法让它脱下来,引申为脱不了关系。 这两条是对《重庆市志·方言志》两个词条的完善。 3揩、擦:用抹布抹桌子。抹布,过去有条件的人家分抹碗帕、抹桌帕,没条件的就只能混用了。 4捋:头发一抹刘德华。这是70后四川人编的顺口溜,抹、华同韵同调押韵。 有人认为“ma2包谷”的“ma2” 是“擘”字,因为“擘”字粤语发音为“maak3”。但是粤语“擘maak3”是张开的意思,词义不符。而且粤语与四川方言交集不大,如果是客家话同音同义的话,可能性倒是比较大。仅做参考。 第111章 罾,川渝80后及往上的人很多见过实物,但基本不会写的字 罾,普通话读作罾(zēng),四川方言读作罾(zēn),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支架中心系以长绳,渔人握长绳一端,使网起落水中以取鱼。 古籍解释 罾:《广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音增。 《说文》罔也。《前汉·陈胜传》置人所罾鱼腹中。 说文解字【卷七】【网部】鱼网也。从网曾声。作腾切。 《说文解字注》(罾)鱼网也。文颖曰。罾、鱼网也。师古曰。形如仰繖。葢四维而举之。从网。曾声。作腾切。六部。 川渝地区用的罾,多为扳罾。 扳罾一般是内河里的捕鱼工具,它的网有大有小,普通的约四米见方,网眼从大到小,到了中心点的网眼最小,俗称“网袋”。它用4根小毛竹作为支架,把网的四角扎在支架尖端,撑开后即成为正方形的网;再用一根毛竹作为主干,主干的小头把支架的十字处扎牢,再用一条较粗的绳子,一端固定在主干的尖端,一端在收网和放网时作牵引用。 川人用罾捕鱼,多说“搬罾”。今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有搬罾街道。1980年设搬罾乡,1990年改设搬罾镇,2019年改设搬罾街道。揣测当地靠嘉陵江,过去搬罾捕鱼的人较多,故此命名。其他还有:赶罾、朝罾、棚罾、推罾等。为国内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的捕鱼工具。 典籍记载:《楚辞·九歌·湘夫人》: “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王逸注: “罾, 鱼网也。” 《说文·网部》: “罾,鱼网也。”徐灏注笺: “罾为方制,以曲竹交四角而中系长绳,沉于水以取鱼。” 王筠句读引 《风土记》: “罾,树柱而张网于水中,如蜘蛛之网,方而不圆。” 《庄子·肤箧》: “钩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 《汉书·陈胜传》颜师古注: “罾, 鱼网也, 形似仰繖, 盖四维而举之。” 宋·陆游《入蜀记》: “渔人依石挽罾,宛如画图间所见。” 元·曾瑞《哨遍·村居》套曲: “樵夫叉了柴,渔翁扳了罾。” 《石点头》卷6: “怎奈此女乃旱地上生长,扳不得罾,撒不得网,又摇不得橹,已是不对腔板。” 俗话说:网打背时鱼,罾搬过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渔网只能捕捞到那些倒霉的鱼儿,而罾却可以捕捉到那些路过的鱼儿。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罾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例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一诗中写道:“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妄据。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人在江边设罾捕鱼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罾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罾这种传统渔具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大人们在宽阔的河边使用罾捕鱼,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污染的加剧,许多河流已经变得污浊不堪,再也看不到罾的身影。 罾虽然消失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够重新见到那片清澈的河流,再次感受到罾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112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赚头 四川方言“赚头”一词,两个词义,如今都很少听到了,可能个别地区口语还在说,属于快消失的方言词汇。 赚头词义一、做买卖所得的利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 “他有了四百的赚头,怕他不卖么! ” 《地府志》第29回: “他满心吴福海给阎王把赔款筹齐交付,他便可扣去他的赚头。” 《负曝闲谈》第15回: “此番到了上海,卖了两颗金刚钻,已经归了本,余下的多是赚头了。” “赚头”的“头”,是四川方言一种特殊构词法,用在动词后面做词缀,用以表达其使动的价值。 赚头:赚到的价值,即利润。如:这件衣服这个价钱卖给你,没有赚头。 学头:学的价值,如:英语莫得学头。 看头:看的价值,如:电影莫得看头。 其他还有「吃头」、「搞头」、「争头」、「做头」、「讨论头」、「复习头」等常用语,不再一一举例。 “赚头”在如今日常生活口语举例。顾客:老板,再少点嘛?店老板:就这个价钱卖给你,我都莫得啥子赚头了。 这个例子大概是“赚头”还在使用的少有语境,如今也多表达为“莫得钱赚”、“我都是亏起在卖了”等,通过更惨的处境赢取顾客的可怜达到销售的目的。 赚头词义二、猪舌头 蚀舌同音,为避讳,故四川部分地区称牲畜舌头为赚头,主要指猪舌头。 还有部分地区称“利子”。“利子”或为“脷子”,客家人带到四川的词汇;也可能和“赚头”一样,取“吉利”的“利”避讳“蚀”,时间久远已不容易考证。查“脷子”常用于粤、港、澳及闽南地区语言。 典籍记载少部分地方把猪舌头也称“招财”,笔者未曾闻之。 《光绪杨舍堡城志稿》卷6:猪舌曰赚头( “舌、蚀” 声近,讳 “蚀”为“赚” , 市井俗忌也。 查资料,“赚头”的上述两个词义,吴语如宁波方言中完全相同。 如今,“赚头”的上述两个词义在四川方言中都很难听到了,有逐渐消失的趋势。 【晚上】在四川的各种不同表达 一、“晚上”在西南官话成渝片的表达 晚些。 词源∶ 元·佚名《渔樵记》第二折: “我儿也,休向嘴,晚些下锅的米也没有哩。”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你今日晚些归去,都不要发作,也不可露一些嘴脸,只做每日一般。” 晚夕。 词源∶ 唐·刘威《题许子正处士新池》诗: “那堪更到芙蓉折, 晚夕香联桃李蹊。”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我家去睡了。” 文献中常见“早起”或“白日”与“晚夕”对举。 晚黑。 夜晚黑。 晚周。 黑晚些。 黑晚周。 黑了晚些。 黑了晚周。 其中,“黑了晚些/周”是部分地方爱用4个字表示一天的某个时间的表达方式。如∶早晨〈音sén〉→清早巴晨;晌午→晌午年间〈音gán〉。 如果加定语,具体强调说某一晚,多用“晚黑”和“晚些”。如“昨晚黑”“今晚黑”“明晚黑”;“昨晚些”“今晚些”“明晚些”。 二、“晚上”在四川湘方言岛的表达 夜嘎 。发音yāgā。 夜黑。发音yāhā。 三、“晚上”在四川客家话方言岛的表达 暗晡。发音an?bu1, 夜晡。发音ya?bu1 第113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见效说利核(音利福) 利核,普通话发音li hu。四川话发音li fu,同“利福”音。本指果肉很容易与果核分离,本义部分地区也说脱核。四川方言中引申为见效或清楚的意思。 一、核字的发音 核,作为核的异体字收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实是“核”的古汉语正字,后面有说明。核有两音,正读为hé;用于某些口语词如“桃核、杏核儿”时读作hu。 《玉篇·木篇》:核,为革、户骨二切,果实中也。 《西游记》46回(孙悟空):“师父,你便猜是个桃核hu。” 有些地方方言如广汉话,“核”发音为gu,核核,连读变调为gu gu,音同“故姑”,如“桃子核核”。本字或为“骨”字,未经考证,不确定。 二、核字的字义 核,是核的本字。字义:果实中核儿。 李实《蜀语》,“桃李核曰核。核音忽,核同,亦音忽。” 《说文·襾部》: “核,实也。”朱骏声曰:“凡物包覆其外,坚实其中曰核。” 段玉裁注: “凡有骨之称也。……《周礼》 ‘其植物曰核物’,谓梅李之属。按《诗· 小雅》 ‘肴核维旅’,《典引》及注不误。《蜀都赋》作 ‘槅’,假借字也。今本作 ‘核’,传讹也。《周礼》经作 ‘核’,注作 ‘核’,盖汉人已用核为核矣。” 可以看出汉代以前,果实内核写作核。汉代人“用核为核”,多用核少用核甚至不用核,核渐湮没。 又《木部》: “核, 蛮夷?木皮为匧, 状如奁尊之形也。”段玉裁注: “未详所本。今字果实中曰核,而本义废矣。按许不以核为果实中者,许意果实中之字当用核也。《小雅》 ‘肴核维旅’,班固、蔡邕作 ‘肴核’,左思作 ‘肴槅’,槅即核也。今本毛诗作核,非古也。《周礼》 ‘其植物宜核物’,核犹骨也。” 三、利核在四川方言中的扩展义 利是会意字,从禾从刀,本义指以刀断禾。利核,本义就是果肉与果核自然分离,不再黏连。同样的词汇构成法,四川话还有“利骨”,如:排骨炖利骨了,一呡骨头就落了。 果农街上卖李子,路人问:李子好不好吃哦?果农递过一颗:刚利核,你尝下嘛!轻轻一咬,果肉裂开,果核脱落,味道巴适得板。 利核在四川方言中,常引申为以下两个词义。 有效果。利核,指果肉与果核自然分离,四川方言中也引申为(药物或有食疗效果的食物对疾病)有效果,含有让疾病症状自然从身体分离之义。再引申(大人对小孩的管教)有效果等。 例如: 1、枇杷叶治咳嗽“利得倒核”。即枇杷叶治咳嗽见得到效果。 2、茯苓、薏米加老姜熬水喝,除湿气“利核得很”。即茯苓、薏米加老姜熬水喝,除湿气效果非常好。 3、他老汉儿把他收拾了一顿,利得倒核呢! 清楚、明白。利核,指果肉与果核自然分离,果肉与果核之间界线分明。所以四川方言中也引申为清楚、明白的意思。 例如:你把这个帐要搞利核哦!意思是说你要把帐搞清楚,搞明白。 达州方言还有利枝利核的说法,是利核作清楚解的加强版。字面上看,不仅要将树的枝条分开,每个果实的果肉和果核也要分开,引申为分得清清楚楚,彼此不再相干。有点像有些兄弟闹矛盾之后的分家,分得彻彻底底。 广汉、彭州等地,有利皮利骨的说法,多指亲人间合不来。 第114章 四川话不用普通话的锋利和钝来形容刀,那咋说? 方言之所以称方言,除了发音上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的区别,词汇上通常也存在不同。比如普通话的“蜻蜓”,四川方言就有“丁丁猫ㄦ”、“麻啷子”等不同称谓。 形容刀锋利与否,普通话通常说“锋利”或“钝”。四川方言一般用“快\/锋快”和“鋊”来表达。 一、快和锋快 快,也常见于普通话书面表达。 如:快刀轧乱麻。 再如: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锋快,应该是比较地道的四川方言。普通话中,锋快是指刃薄而坚硬,和四川方言词义不同了。 四川方言中,“锋快”的“锋”是一个程度副词,类似于“滂臭”“?香”中的滂和?的用法,表示非常锋利。 如:“这把菜刀还快不快?” “锋快!” 有些人表达为“非快”,非也是程度副词,类似于“滂臭”“?香”中的滂和?的用法,表示非常锋利。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将“锋快”错误地理解成“风快”或“飞快”,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相同。 其中,“风快”或“飞快”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者人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是相当迅速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一个人:“他跑得风快。”从这句话当中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人奔跑的速度是很快的。其实在这里使用“风快”这个词语并不是要去说明具体的速度数值,而是一种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某个人或物的速度极快。毕竟,人类不可能真的像风那样快速移动,同时人们也无法确切知晓风到底能跑多快。 因此,这里的“风快”仅仅是一个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而已,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该人物速度之快的关注与印象深刻。 二、鋊和勚 鋊,音[yu],同“玉”音,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菜刀~了切不烂,剪刀~了剪不断。石磨已~了。 《五音谱》磨砻渐销曰鋊。今俗谓磨光曰磨鋊。 但其他资料,“鋊”不见钝义的解释。 说文解字【卷十四】【金部】鋊可以句鼎耳及鑪炭。从金谷声。一曰铜?。读若浴。余足切。 说文解字注:(鋊)可?句鼎耳及鑪炭。句读如钩。钩鼎耳举之、钩鑪炭出之之器也。从金,谷声,读若浴。余足切。三部。一曰铜?,食货志,民盗摩钱以取鋊。 段玉裁认为,表示器物磨损的,其实应该是勚字。 勚,音yi,同“亿”音。 《说文·力部》: “勚,劳也。”余制切。 段玉裁注: “凡物久用而劳敝曰勚。今人谓物消磨曰勚是也。” (勚)劳也,毛诗传同。按凡物久用而劳敝曰勚。明杨愼荅中官问,谓牙牌摩损,当用鋊字,今按非也,当用勚字。今人谓物消磨曰勚是也。苏州谓衣久箸曰勚箸。从力,贳声,余制切。十五部。诗曰:莫知我勚。小雅雨无正文。 《沪谚》: “物久用而消磨曰勚。” 《说文通训定声》卷13: “今苏俗谓物消磨曰勚,谓衣可耐久曰勚着。” 可见勚可能才是表示器物磨损乃至刀钝的本字!但是过去鋊和勚就存在混用的情况了,所以“鋊”字,如今词典也收有“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义。今四川方言通常发音[yu],应该是采用的鋊[yu]字,而今吴语地区应该是用的勚[yi]字。 第115章 四川方言关于闹洞房的方言表达:拶zang2新媳妇 说起婚闹,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演变得不像样,本文不做评论,笔者写文主要是围绕方言展开。 作为民间传统婚礼习俗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只是闹洞房。也就是在新郎、新娘洞房花烛夜时,同龄的青年人来到新房里,出一些游戏节目,开一些玩笑,逗逗乐,热闹一番。这样,使得婚礼更喜庆,显得举办婚礼的人家人缘好、捧场的人多、有面子。 在过去,四川方言关于“闹洞房”的方言表达,主要是说“拶zang2新媳妇”。 本文就是由“拶zang2新媳妇”这个民俗,展开介绍几个zang2音的四川方言口语常用字。 一、拶zang2 拶,普通话音zā。拶是个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正读阳平调za2,在日常口语中语流音变,发音zang2。 《康熙字典》逼也。相排迫也。《玉篇》:“拶,逼拶也。” 【韩愈·雪诗】漰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南宋 · 杨万里《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其二》: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背溪。拶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 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格》:“她若卖到这种人手里,他们必拶榨她过量的劳力。” (一)关中方言。1为难,逼迫。例:把人~得手头一分钱都没有,干急没办法。2击,揙拶:这娃把人气急了,趁目着将他~了一顿! (二)固原方言。收拾,打:你再惹我家的娃,我~你一顿呢。 (三)成都方言。(谑语)敲竹杠:我们~他请客。拶zang2新媳妇。 笔者对〔拶zang2〕字的理解,用普通话表达,大概可以表达为:利用别人喜事、好事或糗事等,起哄要求某人做点〔能力范围〕的事。 比如川渝地区过去把闹洞房称为〔拶zang2新媳妇ㄦ〕,就是让新娘配合新郎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供大家开心。 再比如川渝人朋友之间谁发了点意外的小财,或者取得某些成绩等,朋友们就会起哄要求他办招待,这也是拶zang2。 再比如少数朋友知道了某人的糗事,让他办招待就答应为他保密,这也是拶zang2。 这个拶zang2不分大小,看谈判结果以及被拶zang2的人自己实际条件,适当安排。比如现在是夏天,每人买个冰淇淋也算是拶zang2,请大家吃顿火锅也算是拶zang2。 不过分的拶zang2,被拶者通常也乐意接受,你好我好大家好嘛。如果过分了的话,那别人只能婉拒了哦。 记得当年笔者在浙江上学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就被几个老乡拶zang2了一顿,到饭馆小搓了一盘。 二、扙zang2 扙,普通话音zhàng。 【扙】《康熙字典》《集韵》雉两切,音丈。 伤也。 《汉语方言大词典》 〈动〉砸;打。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ɑ?21]~核桃;~他两砣子。 《重庆市志·方言志》【扙】 1用力掷:~过去一块石头。扙鹅包石。2捶打:遭老汉儿~了一顿。 【扙笨】 干笨重的活儿。干了蠢事。 三、砸zang2 砸,普通话音za2,四川方言中一些词义在日常口语中语流音变,发音zang2。 《成都方言词典》【砸】zang2 1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敲打|打破:把地基~实;石头落下来~倒人了;~核桃。 2打,捶:帮我~他一顿。 3(戏谑语)敲竹杠:我们~他请客。 【砸笨】(1)干粗重活儿:要找几个~的来才抬得起走。(2)干蠢事儿:我今天砸了个笨(干了件蠢事儿)。 【砸新媳妇ㄦ】〖闹(新)房〗 备注:今天的三个字,《成都方言词典》3义敲竹杠和“闹新房”的【砸新媳妇ㄦ】的“砸”字,或用【拶】字更妥。但无权威资料佐证。 而“扙”与“砸”字的各个词义,成渝两地有关资料记载存在混淆,但词义基本一致。更准确的资料暂时查不到,实在分不清它俩那个更准确,所以此文不能做定论,只能是抛砖引玉,都列出来供大家讨论交流。 本文由网友“山巅一寺一壶酒”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部分的文献资料,特此表示感谢!! 第116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落后(后来之义) 落后,普通话音:luo hou,汉语词汇。 普通话词汇释义:1.在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2.发展水平或认识程度比较低(跟“进步”相对)。3.工作进度迟缓,计划往后延。 在四川方言,乃至其他西南官话区如云南方言中,“落后”除了普通话的词义,还有不同于普通话的词义:后来,以后。 做普通话词义解时,发音时重音在后,落''后。作四川方言“后来\/以后”解时,发音时重音在前,''落 后,这是发音上的细微区别。且四川方言都发音为:lo hou。 四川方言“落后”作“后来\/以后”解这一词义,目前一些方言书籍如《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源》等均未收录,笔者近日在查看云南方言资料时看到这个词义,才记起过去四川方言也经常如此使用。 过去老派四川方言中,不少地区常称后来为落后,如:“我落后才晓得,娃儿放了学在外头沟边耍水,凉鞋让水冲走了,不敢回来,怕挨打。擦黑了才悄悄咪咪趖回屋!” 今云南各地也常称后来为落后,如:“起头一个都认不得他是哪个,落后才认得”。 《金瓶梅词话·五十九回》:“咱姐儿才待收拾起身,只见王家人来把姐儿的衣包拿的去,落后老爹那里又差了人来”。 从《金》书大量使用山东方言来看,今山东、江苏等地,或也有此方言词义。 查《汉语方言学大词典》,54个汉语方言点中,只有宁夏银川和江西于都,“落后”有“后来”义,成都方言居然没有,应该是统计数据偏差了。 说“落后”时,过去四川方言还有“开先\/起先\/起头”一词,意为起初、最初、开始时,用作时间副词,常与“落后”搭配,组成“开先\/起先\/起头……落后……”句式,与普通话之“开始……,后来……”句式相似。 例如四川话:开先\/起先\/起头还看到他在那儿做作业,落后没注意,就没看到他了。 今云南各地方言亦有起头一词,用法同四川方言,用作时间副词,又常与“落后”搭配,组成“起头……落后……”句式,与普通话之“开始……,后来……”句式相似。 例如云南话:“起头我们都还在一处,落后就分开掉了。晓不得他去kê哪点去了!” 按:普通话中也有“起先\/起头”表示“最初;开始”,但没有“落后”表示“后来;然后”的用法。 文末补充介绍几个有截然相反词义的方言词汇。 【晓得】1知道:~了。2不知道:~他回来没有哟。 【希奇】1稀罕; 疼爱:虽然傻,他爸爸仍然~得要命。2不稀罕:“我有这个玩具,你莫得哇?” “希奇!”〔也说:没见球过!也是表达相反意思“早就玩的不想玩了”〕 【时不时】1时时、?经常。?你还是给你老汉儿~打个电话。2偶尔。你尽量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哦。 【久不久】和“时不时”基本一个意思。 第117章 正逢雨季,说说雨滴落在雨棚的四川方言拟声词:滴沰 小暑节气已过,正是多雨的季节。 四川有句民谚叫“小暑大暑,淹死老鼠”,意思是说,小暑和大暑都在七月,这个时候四川盆地的雨水量会变得非常大,甚至可能导致水淹过了老鼠洞,将老鼠淹死。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也生动地描绘出了四川盆地夏季多雨的特点。这句谚语运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强调雨水之多来表现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 如果是形容大雨、暴雨的拟声词,一般说“哗啦啦”或“哗哗哗”等。 持续的小到中雨,雨滴落在屋顶或雨棚的拟声词,一般说滴沰。加强程度的表达,通常为滴沰滴沰,或滴滴沰沰。 滴沰,普通话读音di duo,意思是象声词,多指雨声。四川方言发音di do,都发阳平调,音同“迪夺”。 这个词汇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无名氏所作、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上火不落,下火滴沰。清代梁章钜的《农候杂占·火占》中,也提到“上火不落,下火滴沰”,用来预示天气情况,即如果某天不下雨,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下雨。 沰,汉语汉字,读作tuo;duo,其本意为落;滴。 康熙字典 《广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音托。药韵。《玉篇》落也,磓也。 又《集韵》当各切,音矺。滴也。《崔实·农家谚》上火不落,下火滴沰。 今南方各方言还普遍使用“沰”字,很多还保留古代入声发音。 (方)赣语 宽 南昌 t???,黎川 t??? 1用于稀软的一团东西(南昌)2分量很少(黎川) (方)官话 宽 南通 to??,南京 to??,柳州 to?? 1用于黏稠的液体或糊状物,相当于“滴”(南通,柳州)2于用固体物,相当于小团、小块(柳州)3淋:~雨(南京)沷(湃、拔) 徐州 pa? 把东西浸泡在冷水里使之变凉(徐州) (方)徽语 宽 绩溪 to???,黄山汤口 t???,歙县 to?? 1瘪~:神情萎靡,脸色憔悴(绩溪)2~雨:下雨 (方)闽语 宽 福州 t?ou?? 往下落,下坠的样子 (方)吴语 宽 (涿) 丹阳 t???,杭州 to??,金华 to??,宁波 to??,上海 to??,苏州 to?? 1淋、滴(丹阳,金华,杭州,宁波,上海)2量词(苏州) 武汉方言中的“滴沰”一词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令人心烦的唠叨状态。它源于人们对雨声滴沰的感知,那种持续不断的雨滴声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当用于形容人的时候,就表示这个人不停地说话或重复某些话语,给他人带来类似雨水滴沰般的烦躁感。例如:“他好滴沰啊!”或者“我都被她滴沰死了!”这些表达方式都是用来形容那些令人烦恼的唠叨行为。这种语言特点反映出武汉地区人民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表达方式。通过使用这样生动的词汇,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现在在四川方言里,“滴沰”似乎只剩下拟声词这一种用法了。并且还衍生出了一些叠音用法,比如“滴沰滴沰”以及“滴滴沰沰”等。这些叠音用法通常用来更生动地描述某种声音或情境。例如,当雨滴不断落下时,可以说“雨滴滴沰滴沰地下个不停”;或者形容水滴滴落的声音,可以说“水龙头坏了,滴滴沰沰地滴水”。通过这种方式,四川方言中的“滴沰”不仅能够传达具体的声响,还能让语言更加富有节奏感和形象感。 第118章 表达现做现卖的四川方言词汇:旋 表达现做现卖,四川方言也用“现”字,但口语中,更多的还是说“旋”xuàn。 “旋”,是一个四川方言常用字,它还有其它发音和词义。 一、旋xuán,音同悬 (形)拖沓;疲沓。 1、公爷,不要~啰,要快点啊!(川剧·做文章)(来源《四川方言词典》) 2、他做事~得很。 二、旋xuàn,音同炫 (动)转来转去;闲逛、溜达。 《集韵·线韵》: “旋,绕也。” 《喻世明言》卷33: “我两个先买一角酒,教脸红拂拂地,走去韦谏议门前旋一遭, 回去说与大伯。” 笔者举例: 1、老刘顺着小路~了过来。 2、老李每天晚饭后,都要出门~一圈。 三、旋xuàn,音同炫。xuàn音,动词之外的好几个意思。 (一)现、临时(做)。副词。 古代文献资料: 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宋·陈师道《次韵关子容湖上晚饮》: “旋倾美酒留连客,急作新诗报答春。” 元·马致远《四块玉》: “酒旋沽,鱼新买。” 《金瓶梅词话》五十二:“大巡宋道长那里 差人送礼送了一口鲜猪我恐怕放不的,今早旋叫了厨子来卸开用椒料连猪头烧了。” 今四川方言各地,口语表达现做现卖仍爱说“旋”xuàn。 如店家吆喝声:来啊来啊,旋做旋卖,新鲜得很! (二)不久; 立刻。副词。 古代文献资料: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臣意诊脉, 曰: ‘内寒,月事不下也。’ 即窜以药,旋下,病已。” 《后汉书· 董卓传》: “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故表彪、琬为光禄大夫。” 现在的四川方言口语当中,也常常会用“旋”来表达立刻、马上等意思,这与现做现卖有些类似,但又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我旋去给你买”这句话就是说我马上去给你买。 再以食品为例,表示先做的卖完了,马上再给你新做。如:“老板,锅盔卖完了?”“嗯,你不急的话等一哈,我旋给你做嘛!” (三)…旋…旋…。 连词,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古代文献资料: 唐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二《韦思恭》 (出 《博异志》): “寺东北百余步,有取水盆在岩下,围丈余,而深可容十斛,旋取旋增,终无耗。”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 “你道是闲骑宝马闲踢蹬,你只做得个旋扑苍蝇旋放生。” 《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八回: “从此后真君卖药大行,当了人,旋和泥旋搓药。” 今四川方言也有此用法,已不常用。 《四川方言词典》中的例句: 1、姑太太~说~洗牌,态度声口仍是那样地随便。 2、大家都渴了,端起一碗滚烫的毛尖,~吹~喝。 参考资料:《四川方言词典》《凉州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源》 第119章 苋菜,普通话念线菜,四川方言发音汉菜 最近关注了一下作家汪曾祺先生。先生是江苏高邮人,在先生的笔下,故乡的山和水,都是他写作的宝藏。 作为“吃货”作家,故乡有什么美食令他魂牵梦绕? 在《故乡的味道》一文中,先生提到了很多家乡美食,发现不少在四川都有出产。如:咸菜茨菇汤、野鸭、鹌鹑、斑鸠、枸杞、荠菜、马齿苋等。其中咸菜就是四川叫的青菜(叶用芥菜)做的。 我对先生介绍“马齿苋”的那段特别留意,摘录出来: “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苋分人苋、马苋。…… 三年困难时期(笔者注:那时先生被打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吃过不少马齿苋。那时候,这是宝物!” 马齿苋,在笔者幼时较为多见。因为那时候有田有地,马齿苋常在地里野生。幼时农村田地几乎都种的庄稼,蔬菜甚少,就常常和伙伴们到地里寻马齿苋,拿回家做蔬菜吃。 农村改革以后,除了自留地,本地所有地都改为了水田,小春种小麦油菜,大春种水稻,加上农药大量使用,马齿苋已经非常少见了。 苋菜则作为蔬菜在栽种,每年端午节前后,是四川老百姓常食用蔬菜,甚至在端午节当天,几乎是所有家庭必备的一道菜。 有些人会欺哄不识苋菜的城里人,用红叶天星米幼苗冒充苋菜。天星米,学名尾穗苋,红叶天星米幼苗和苋菜非常相似,广汉方言称蛮须子,有红叶、绿叶两种,过去主要用来做猪的青饲料。云贵有些地方则用于采收种子即天星米,一种小米。 笔者有一次就遇到过,一个卖菜让我买苋菜,我说:“你这个是喂猪的蛮须子都嘛!”他不好意思的笑了。 小孩们特别喜欢苋菜的菜汁拌饭,因为它可以把米饭染成好看的紫红色。 最后来说“苋”的发音。 普通话,苋读作xiàn,是语音演变颚化后的结果。古汉语没jqx声母,“苋”发音hàn。如:《唐韵》《集韵》记载:苋??侯裥切,藖去声。表示“苋”古代发音是“侯”的声母h,“裥”的韵母an。 南方很多地区包括四川地区,民间都保留古汉语发音,即苋hàn。 另外由于“苋”与“汉”、“汗”同音,民间一些传说,让“苋菜”又有了“汉菜”、“汗菜”等俗称。 例如湖北人将苋菜称为“汉菜”,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因缺粮断水而士兵痢疾,伙夫用苋菜煮熟后士兵精神抖擞,最终打败敌人,因此苋菜被称为“汉菜”,代表不屈不挠的气节。 民间有着“六月苋菜当鸡蛋,七月苋菜金不换”的说法,因为苋菜所蕴含的营养比较丰富,吃了对人体的身体比较好,又加上这是一种在炎热夏季,大家都在流汗的时候才大量有的吃的蔬菜,所以大家又喜欢称苋菜为汗菜。 像苋hàn一样,普通话的xian音,四川方言保留han音的常用字,还有咸和陷。 老派四川方言中,限也曾发音hàn,如今已经被普化了。 第120章 还记得二马驹吗?过去四川方言关于服装鞋类的称谓 还记得“二马驹”吗?今天说说一些过去四川方言关于服装、鞋类的方言称谓。 【二马裾】 裤脚齐腿肚的裤子。 小时候听到这个说法,不晓得具体的写法。发音为“二马驹”或“二马鸡”。 汪曾祺《八千岁 》:衣服的款式也很特别,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这种才能盖住膝盖的长衫,从前倒是有过,叫做“二马裾”。这些年长衫兴长,穿着拖齐脚面的铁灰洋绉时式长衫的年轻的“油儿”,看了八千岁的这身二马裾,觉得太奇怪了。 【夹袄】 棉袄。(川东部分地区) 【袄子】 棉衣。 唐·王梵志《家贫无好衣》诗: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 子。中心禳破毡, 还将布作里。”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 方言下》: “着絮曰袄子。” 【滚身儿】 中式对襟短袄;紧身棉袄 。 这种衣物是一种对襟棉衣,?其特点是较短,?因此被称为“滚身儿”。? 【面衣】外套。 【罩衣】罩在外面的衣服。 类似围裙的功能,避免里面的衣服被弄脏。 【拜客衫儿】出门才穿的好衣服。 【架架儿】背心儿。 【钻钻儿】带袖t恤。 【汗褂儿】内衣。 【汗褟儿】贴身内衣。 川东读音hàn tār,川西坝子读音hàn tēr。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长姐儿 ﹞一眼看见大奶奶的汗塌儿袖子上头,蹭了块胭脂。”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七章:“ 剑平 连忙替他擦汗,换了湿透的汗褟,又让他服药。” 【抖抖衫儿】用很柔软的料子做的单衣服。 【奔奔儿】(川东) 小孩儿围嘴儿。 川西坝子说口水兜兜。 【袖笼子】 袖套。 “袖笼子买卖”,过去四川方言中暗箱操作的代名词。 【小衣】 裤子。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下体小衣却穿着。” 《红楼梦》第六二回:“你快休动,只站着方好;不然,连小衣、膝裤、鞋面都要弄上泥水了。” 【窑裤儿】内裤。 旧时窑工因为火窑温度高,干活时打着赤膊,只穿着一条短裤。因为窑匠师傅们在火窑所穿,就称短裤为“火帕”或“窑裤”。“火帕”儿化音为“火帕ㄦ”,讹音为“火炮ㄦ”。 【吊裆裤】裆很长的裤子。 【灯笼裤】裤脚很大、脚颈处收紧的裤子。 【背背裤】背带裤。 【衩衩裤】小儿开裆裤。 【翁鞋】 棉鞋。也说“菢鸡母鞋”。 【 撮撮帽】有帽沿的帽子 。 【甩尖子皮鞋】尖头皮鞋。 【尖尖鞋】旧时小脚女人的鞋。 【躺底儿】 布、皮等制成的垫在鞋内的垫子。 【高蹬蹬儿鞋】高跟鞋。 【钉鞋】鞋底有铁钉以防溜滑的鞋。 【板板儿鞋】木拖鞋。 【靸板儿鞋】拖鞋 靸(sǎ)板儿鞋:一种没有后跟的鞋子,类似于现在的拖鞋。通常由皮革、布料或塑料制成,可以穿在室内或户外。在古代,靸板儿鞋是一种常见的鞋子款式,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它的特点是轻便、舒适,适合在温暖的季节穿着。 第121章 毒虫叮刺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蜇,那四川话如何表达? 普通话谓毒虫叮刺为蜇。 蜇,普通话音zhē,动词,1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叮咬人。2刺痛;刺伤。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着毛颖传后题》: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舍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 又如:蜇杀(毒虫叮咬致死);蝎子蜇人等。 又如:别去玩仙人掌,它的刺蜇到很痛的。 四川方言通常不说“蜇”字,而是说“鐍”,有些地方[如我地广汉话]则直接说“锥zui”:仙人掌的刺锥倒人精痛。精痛,很痛,一些地方说青痛。 鐍,发音ju。<动>刺,锥。如“小明遭蜂子鐍了”即“小明被蜜蜂蜇了”。 《广雅·释诂一》:“鐍,刺也。” 《集韵·术韵》:“鐍,锥也。” 《汉书·天文志》“晕适背穴”条,颜师古注:“孟康曰:‘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如淳曰:‘有气刺日为鐍。鐍,抉伤也。”这里“鐍”当作“刺”义。 又或作“棘”。黄庭坚《龙眠操》之一:“我为直兮棘吾趾,我为曲兮不如其己。”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294条): “《方言》三: ‘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间谓之棘。’ 《广雅·释诂二》: ‘棘,箴也。’ ……今昭人谓草木刺伤曰棘着。棘,读平声,音如居ju。” 《四川方言词典》作“锔”,为同音借用,不准确。且锔是古入声字,理论上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不发阴平音。 把刺、锥说“ju”,主要是川东、川南地区。川西坝子、川北地区多说“zui”。 许多人在童年时期都曾亲身经历过被蜜蜂蜇伤后的痛苦和不适。当我们不幸地被蜜蜂蜇到的瞬间,那种剧烈的疼痛简直让人难以忍受。而蜇伤后不久,伤口处就会迅速肿胀起来,并伴随着难忍的瘙痒感。这种难受的状态至少需要持续一周左右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人们常常告诉孩子们一些缓解症状的方法。他们说,可以尝试涂抹人奶或者使用肥皂来减轻症状。这些传统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舒缓受伤部位的不适感,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的痛苦。毕竟,蜜蜂蜇伤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是无法轻易忽视的。所以,在与大自然接触时,还是尽量避免招惹这些可爱又危险的小生灵吧! 说了鐍ju,又再说说蜜蜂尾刺的方言称谓:爝,音jiào,同“叫”音。又或作“燋”。 爝,蜂虿的毒刺。蜂虿fēng chài ,指蜂和虿,这两种动物都是有毒刺的螫虫,所以也是有毒刺螫虫的泛称。 民国十八年《荣县志·物产》: “犹蜂虿之刺曰爝、曰燋也。” 又: “蜂之刺曰爝,言痛如火燋也。《山海经》草木之刺曰伤,《方言》 曰壮。沈括曰: 医家行灸,以一灼为一壮。凡立名于蜂爝同意。” 唐枢的《蜀籁》第三卷记载:“死蜂活燋。”意思就是说蜂子虽然已经死去,但它的毒刺仍然可以螫伤人。这句俗语至今仍在川渝地区流传着。 本字又或作“蟜”。 《说文·虫部》: “蟜,虫也。” 《玉 篇·虫部》: “蟜,毒虫也。” 宋戴侗《六书故·动物四》: “蟜,居夭切,夭矫卷尾强曲也。郑公孙虿字子蟜,虿尾矫曲也。” 《逸周书·酆保》: “三信蟜萌,莫能安宅。”朱右曾校释: “蟜,毒虫,有虿。” 由毒虫转而指其毒刺,亦属自然。 参考资料:《四川方言词源》 第122章 捋,四川人不念普通话的lu,那四川方言如何发音? 捋,普通话读作捋(luo或lu)。 读作捋(luo)时指1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捋起袖子。捋桑叶。2 用手轻轻摘取:捋取。 读作捋(lu)时,指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捋胡子。 四川方言中,捋字的发音和词义,与普通话比较存在一定的区别。 发音上,四川方言中“捋”一般不发luo音,而lu音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川渝地区发音不尽相同。 典型的四川话代表,成都话中,“捋”发音为lio,同四川话“略”音。 川渝地区整体发音,发lio、le(勒)、 luu、luo5、lu等几个音。 因为捋字使用频率不高,参考了同韵的“育”字在川渝地区的不同发音分布图。 为什么川渝地区“捋”字会有众多的发音? 因为“捋”lu是个古入声字,古入声字在如今的汉语中发音变化非常大。常见的u韵入声字还有“育、域、菊、曲、续、蓄”等。 “捋”字在川渝地区的正常发音: 重庆地区主要发音为luu,阳平调。 四川地区主要发音分别为: 1、川西坝子、川北片,以成都话为代表,主要发音lio,阳平调,音同成都话“略”。 我地广汉话,同成都话的发音和词义,从小就说的“lio”,现在才知道本字就是“捋”。 2、岷江话主要发音luo5,川东北、自贡片区主要发音lu。因为“捋”的使用不是很频繁,方言音采集数据有限,这两个发音和重庆话发音,是根据“育”字发音推导而来,笔者不确定100%的准确。如有差错,欢迎留言指正。 词义上,四川方言主要有两个意思。 1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 如:捋lio胡子。“捋lu一捋lu”随着一些小品的传播很出名,但四川方言本身没有这个用法,会直接用理/整理。如:我把这个事情好生理一下。 2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移取下。 如:捋谷??、捋桑叶、捋软浆叶……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劳动行为。这种劳作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快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捋谷??时,可以用手轻轻抓住谷??的茎部,然后快速将其从植物上捋下来;而捋桑叶则需要用手指捏住叶子的边缘,迅速将其从桑树的枝条上摘下;至于捋软浆叶,则需要用双手将软浆叶从植株上撸下,以便于收集和使用。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节省时间和体力,还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各种农活。 比如有时候吃葡萄,懒得一颗颗的摘,直接把一串用手捋下来再去清洗食用。再比如封面图的嫩叶,一片片摘着费事,也是直接捋下来,省事。 《说文》: “捋,取易也。”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李实·《蜀语》: “手采曰捋。” 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七: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笔者小时候,家里有帮集体养蚕,经常干捋桑叶的活路。 第123章 四川方言常用动词捊,四川人基本上会说不会写 捊,是一个四川方言口语常用动词。 在普通话中,捊发音1pou,表聚集;2pou,用手捧,同“抔”;3fu,表示击打。 《康熙字典》中,捊字有几个不同的唇音,发音如下: 《集韵》《正韵》蒲侯切,??音裒。即今pou音 《集韵》蒲交切,??音庖。即今pao音 又《集韵》房尤切,音浮。fou音,今转fu音。 浮字至今一些方言还保留fou的发音,任贤齐的那首歌《伤心太平洋》:“浮浮沉沉往事浮上来”,不少人把“浮”唱成fou音。 四川方言中,常用动词“捊”发音:páo,音同“庖\/袍”,遗存的是“捊”字其中一个古音。 几个“孚”做部首,四川方言里面音发pao的常见字:捊、浮、脬 捊,就是本文所讲的动词。 浮,不少四川方言口语仍把“浮”fu说páo,例如广汉方言:“浮浮鱼ㄦ”páo pāo yu ;“浮fu起来”说“浮páo起来”;鱼浮在水面说“鱼浮páo面”等。古无轻唇音,f声母出现时间较晚。浮发音páo,这个音很存古了。 脬,尿脬sui\/?iào pāo,膀胱的俗称。 四川方言中,捊字的主要词义: 一、用手足或工具把东西收拢或拨拉到某个地方。 《说文·手部》:“捊,引取也。从手,孚声,抱,捊或从包。”段玉裁注:“古时孚声、包声同在三部。” 《玉篇·手部》:“捊,《说文》曰:‘引聚也’,《诗》曰:‘原隰捊矣.’捊,聚也。” 《礼记·礼运》:“人情以为田。”郑玄注:“田,人所捊治也。”孔颖达疏:“捊, 谓以手捊聚。”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昭人谓以手捊聚之为捊,音如庖。《说文》: ‘捊,引取也。’ 即此义。” 《白马宝卷》:杜氏打了几鞭,那马只是捊蹄直立,连声高嘶。 例句:(笔者举的例子,可以用四川话来读哦) 1、桌子上的花生晒干了,把它捊拢捊拢,装起来,收进屋去搁起。(收拢) 2、小孩把瓜子倒得一桌子都是,他把它捊到桌子边边上。(扒拉到旁边) 3、他气疼ㄦ了,伸手把桌子上的东西下(下音“hà”,全部)捊到地上去了。(此处,一些地方如广汉话,“捊”也说“戽”,音“富”,因动作同手戽水相似) 4、四川话把碗里食物扒拉进嘴里,说“捊” 。 (小娃娃吃饭,大人在旁边啰嗦):你过捊嘛,不要在那儿一颗颗数!或者:光晓得搛菜,你还是多捊几口饭嘛!(扒拉) 5、去把秧田缺缺捊开,放点秧水。 “捊”字的这个义项,平时生活中用的多,所以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古时,“捊”还通假为跑,(动物)扒拉义。 五代·杜光庭《录异记》卷二:“行及道中,所乘之马跑地不进。”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 “昔患于乏水,适有虎跑足涌泉,觱沸徐清,挹酌无竭,因号虎跑泉,而庵以此得名。” 过去我以为虎跑泉是老虎跑动经过的泉水,如今看来居然是老虎扒拉出来的泉水? 上述两例,今四川方言动物的扒拉,用“刨”páo字,和人的扒拉“捊”已经区分开来。“虎跑泉”从字义上说,当为“虎刨泉”而不是“虎捊泉”。 如今不少人容易把“捊”误用为“刨”páo,要注意和“刨”字的区别。 刨主要是挖掘的意思,如“刨坑”、“刨土”、地里“刨花生”;或指动物的扒拉动作,如川话俗语“狗刨骚”。 人的扒拉动作,用“捊”。 四川人说“狗刨骚”的游泳姿势,指双手向后捊,双脚不停打水的爬泳姿势了,这属于固定俗语借用。 二、由扒拉义,引申为推〈掀、撨、揎〉。如把人或物推〈掀、撨、揎〉到旁边。 例句: 1、他把小李从门边捊开,走了出去。 2、他把门帘轻轻捊开,走了出去。 三、由扒拉义,引申为捋lu:1用手指顺着抹过去。2梳理;整理。 例句: 1、他心里发慌,用手捊了两下头发,强作冷静。(抹) 2、你那头发那么乱,你还是捊整一下嘛。(整理) 第124章 常说不会写的四川方言生僻字:揎 揎,读作:xuān。汉字的基本字义是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如:揎臂大呼。揎拳捋袖。也有用手推和打的意思,比如:揎开大门。 揎,《唐韵》须缘切《集韵》荀缘切,??音宣。 揎,作为动词主要词义有:捋袖露臂;推;掀,由低向高处揭开 ;打。 “揎”在部分地区方言词义: 1、官话。银川 ,万荣 ,南通 1修剪:~树(银川)2用手推(万荣)3打;揍(南通)。 2、湘语。长沙 用手推:你莫~他啰。 四川方言中,“揎”字发音xuān,主要有三个常用词义: 一、揎表示推 1用手推。这个词义,四川方言也经常说“撨”,音xiāo,音同“消”。 如:揎\/撨开大门;揎开窗子;把人揎到一边;把麻将揎进机麻等。 《四川方言词典》:一个被他攘了两下的普通人,掉头骂道: “龟儿东西,~个啥?”(大四42) 2用工具推。 如晒晾谷物后,用耙子把谷物揎拢到一堆,便于装进口袋。 耙,音pá,农具名。通常用木片制作,一面平,用于推动谷物;另一面以竹、木等为齿,安有长柄,用来为晾晒的粮食调面和聚散柴草等,也能以之平整土地。“耙”字如今在四川方言常被乱用,常用于替代表示软的“??”字,如耙耙柑、耙耳朵等。 再如过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定期清洁猪圈的活,川西坝子就称之为“揎猪圈”。因为清洁猪圈的主要任务,就是用粪耙子把猪圈里堆积的猪粪推到茅厕(此处作茅坑解)头去,最后再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就算完成任务。 过去农村父亲晚饭后安排家务活:“老二,吃了饭你就洗碗;老大你就去把猪圈揎了。趁今晚上月亮亮绍,我给你妈去把剩倒的麦子拌了。” 二、揎表示掀,由低向高处揭开 《二刻拍案惊奇》:恨不得走过去,揎开帘子一看。 在四川话里,一般不会使用“掀”这个字来表达揭开东西的意思。相反,当需要表示揭开门帘、窗帘等物品时,通常会使用“揎”这个词。比如:“我把门帘揎开了哈!”或者“快把窗帘揎开,透透气嘛。”这样的表达方式更符合四川方言的习惯和特点。通过使用特定的词汇,可以更好地体现地方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疏苗的动作,也叫揎 疏苗,按照一定的株距去掉过密的植株。疏苗的动作,一些地方四川方言如广汉话称“揎”,其他地方不晓得是否也是如此说。 在川西坝子的农村里,到了育油菜苗的时候,农民们往往采用撒播的方式来播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会导致种子的疏密程度不一致。为了保证需要的油菜秧能够茁壮成长,农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整它们的密度。当油菜秧长得过于密集时,就需要将多余的部分拔掉,这个过程被称为“揎菜子”。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让留下的油菜秧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这也是川西坝子农民们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之一。 菜子,四川方言对油菜植株的俗称。油菜花,四川方言说“菜子花”,俗语云:菜子花开有癫狗。油菜籽榨的油,就是菜油,四川话俗称“清油”。 第125章 四川方言用筷子夹菜的动作:搛 川渝地区方言,用筷子夹菜的动作?iān〈注:川东地区和重庆没有?声母,发音liān〉,民间常见资料作“拈”或“捻”字,比如《成都方言词典》就作“拈”字,民间也见作“捻”字的。 据笔者考证,似应作“搛”字。 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字 一、搛 搛,普通话音[jiān],(动)夹:用筷子搛菜。基本字义 (用筷子)夹:~菜。~点心。 《集韵·沾韵》: 离盐切,音廉。又坚嫌切,音兼。夹持也。 “搛”字古音为\/li?m\/或\/ki?m\/。前音后来演化为lian或nian,后音后来演化为jian。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 又同篇:“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 《春柳莺》第六回: “内有一老者,叫人斟了一碗酒,搛了两块肉,递与石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4部: “余妈妈搛了两块鸭脯子放在杨健的碗上: ‘这是她特地给你买的,别客气,多吃点。’” 手里资料能查到的、与四川方言联系较为紧密的湖南话和贵州话中,“搛”的发音: 《字统网》 lian 阴平(1)官 湖南常德 nian阴平(1)官 贵州黔东南黎平 《汉字音典》湘方言 上述资料“搛”字的两个音,就是今川渝地区主要的两个发音。 川西坝子以成都话为代表,发?iān音,为niān的演变。川东地区和重庆没有?声母,发音liān。 以上从读音和词义上,都找到四川方言夹菜的动作动词为“搛”的依据。 有读者要问了:为啥湘方言的发音,你确认是四川方言的发音? 语言是有相互融合的,川渝地区历史上经历了着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事件,一些字的发音和湘方言相同相近,正常得很。 川渝地区还有个与“搛”有关的常见俗语,搛闪闪。 旧时川渝地区农村,请人帮工或互相换工时,最后一天的中餐,酒菜特别丰厚,有一碗主菜是带肥膘的大肉片,通常是回锅肉,有约半指厚、三四指宽、四五寸长,搛在筷子上一闪一闪的(注:闪动,不是发光),所以叫“搛闪闪”。主人家通常要保证一人能吃到一块,不能遗漏。 简而言之,“搛闪闪”即是吃嘎嘎的另一种方言说法,但它更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吃肉这件事。 同样,打牙祭一般可以“搛闪闪”吃,“搛闪闪”反过来不能代表打牙祭,打牙祭吃的不限于是肥大片,还有肥肠、猪头肉、鸡鸭等其他荤菜替代。只要是不限于一点点翘荤,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带荤菜肴,过去都是叫打牙祭。 “搛闪闪”则一定是指搛大片半肥或全肥肉片,通常是回锅肉片。 因为过去油荤少,吃肥肉过瘾、耐饿,所以过去肥肉比瘦肉紧俏。赶场买肉,不熟悉卖肉人的话,可能别个卖给你的全是瘦肉。 现在条件变了,一些地方慢慢不再说“搛闪闪”了。 一些地方,“搛闪闪”则逐渐衍生出其他词义,比如我地广汉话,“搛闪闪”有了赢钱的义项:因为一些人赢了钱,就爱去买好吃的,“搛闪闪”在过去也是吃好的,二者所指相同。 比如某人下午打牌赢了钱,准备去买卤菜晚上喝酒。旁边知道情况的就会说:“该你今晚上搛闪闪哦!”这里“搛闪闪”是吃嘎嘎的本义。 卤菜店老板一看他来了,则说:“今下午又搛闪闪了哇?” 这里的意思,则是揣测他下午打牌赢钱了。 二、拈 现代汉语全功能词典:拈niān(动)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阄儿|~轻怕重。 高级汉语字典 :拈niān〈动〉(1)(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用指取物。如:信手拈来。《释名·释姿容》:“拈,粘也,两指翕之,粘着不放也。” 可见,“拈”字都是直接用手指取物,和用筷子夹取的“搛”是不同的。 用筷子夹,《成都方言词典》收录的是“拈”(上图),估计编者也没细心去查验比较过“拈”和“搛”的细微区别。 三、捻 捻读音为niǎn、niē,读niǎn时,有用手指搓转(zhuàn )和搓成的条状物的意思;读niē时,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与夹菜无关。 综上,四川方言用筷子夹菜的动作,搛字才是正确的写法。 第126章 致川大蒋宗福教授:您的观点白雨也叫偏涷雨是不对的 作为一个川西坝子长大的70后,我的记忆里,白雨和偏涷雨是有区别的。 白雨,我的记忆中,是指夏日出太阳时,却突然下起了雨。这种雨,通常雨点大而疏,持续时间短。雨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晶莹的白色,所以民间俗称白雨。 偏涷雨,夏天突然而来的暴雨。章炳麟《新方言·释天》: “今陕西、四川皆谓夏月暴雨为偏涷雨,涷正音东。偏者,夏月暴雨一二里内,雨阳各异,故谓之偏。” 以上是笔者记忆中的白雨与偏涷雨。 但如今川内一些方言研究成果,并没有区分白雨与偏涷雨,甚至直接把它俩视为同一种天气现象。 如四川大学蒋宗福教授着《四川方言词源》【白雨】词条: 【白雨】夏天的暴雨。也叫偏涷雨。 《古诗源·绵州巴歌》: “豆子山, 打瓦鼓; 杨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娶龙女。” 《绵州巴歌》为隋代歌谣,可见“白雨”一词由来甚古。宋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诗: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 卷六《舆地略四·气候》: “白撞雨亦曰过云,亦曰白雨。苏诗 ‘夏畦流膏白雨翻’。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 “苏诗”指苏轼诗。 但蒋文中,似乎描述的情形与偏涷雨关系不大。尤其是“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这句,的的确确是白雨的描绘,而非偏涷雨。 我们再来看看偏涷雨在古文献中的记载: 《尔雅·释天》: “暴雨谓之涷。”郭璞注: “今江东人呼夏月暴雨为涷雨。” 《文选·张衡 〈思玄赋〉》: “云师蘧以交 集兮,涷雨沛其洒途。”李善注: “涷雨,暴雨也。巴郡谓暴雨为涷雨。” 明李实《蜀语》: “夏日暴雨曰偏涷雨○涷音东,从水。…… 其曰偏者,或不逾墙,或不过畦也。”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夏日暴雨曰偏涷雨。”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 言》: “偏涷雨,谓夏月暴雨也。”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 四《礼俗下·方言上》: “暴雨谓之偏涷雨。” 从上述资料可见,偏涷雨都明确指的是夏天的暴雨,而非“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描述的乍落乍晴之白雨现象。 又查询了其他一些资料,《现代方言大词典》收“白雨”一词,且释义与笔者理解的基本一致。 《现方》【白雨】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贺兰山麓有时还夹有冰雹。方言点有两个:银川和温州。温州话中还有这样的话:“晴天落白雨,师姑娘尼姑做新妇。” 宁波话也有“白雨”的说法,如奉化话有:“晴天落白雨,象山鸡抲活鬼。”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白居易描绘的情景就非常的清楚,就是笔者记忆中理解的白雨,而不是暴雨。 明·何景明《黑龙潭》诗:“白雨遥从白日来,黑云低映黑龙台。”李白《宿虾湖》: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苏轼《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司马光《和复古大雨》:“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 以上几句诗,“白雨”是普通的白雨还是暴雨,诗中描绘情景不是特别明显。 《汉语方言大词典》 也收“白雨”:1<名>暴雨;雷阵雨。2<名>雹雨;冰雹。 明·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关中谓雹为白雨。”《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六月六,白雨足。”原注:“白雨,即雹。南方称雹为白雨,盛夏益多。” 但《汉方》没有“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的义项。 《汉语大词典》也收“白雨”: 1暴雨。也没有“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 的义项。 各资料的记录,因为来源不同,所指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方“雹”也称白雨。 按笔者的理解,四川方言的“白雨”,就是《现代方言大词典》【白雨】一词的前半句: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偏涷雨】就是夏日暴雨,这个没有疑义。 也就是说,四川方言的白雨和偏涷雨所指是不同的,《四川方言词源》“白雨也叫偏涷雨”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127章 四川方言表达用手按压的动词,发音同惩,你会写吗? 受普通话影响,现在四川年轻人表达用手按压,多直接使用“按”字了。 过去四川方言表达用手按压,一般发音cěn,如同“惩”音,很多上了年纪的四川人口语中还在说。 音“cěn”,表示用手按压的这个动词汉字,绝大多数四川人是会说不会写的。 这个字就是揿字。 揿,普通话音qin,用手按、压。搇,是揿的异体字,故笔者后文摘录的古代文献,有做“搇”也有做“揿”的,多见“揿”字。 四川方言中,“搇”字的发音为:cěn。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手按物使不动曰搇。”原注:“搇,邱禁切。按物也。今读为村上声。” 笔者注:村在老派四川方言发音cēn,“村上声”音即【cěn】。 今四川方言,“搇”字延续清代张慎仪记载的【cěn】音,音同四川话“惩”的发音。 文献资料记载: 《集韵·沁韵》: “揿,按也。” 《醒世恒言》卷八: “赶近前把手向刘公脸上一揿道: ‘老亡八! 羞不羞?’” 《清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欧德润妻丁氏,过失揿伤德润身死。”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手按物使不动曰揿。”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 “按曰搇。”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四《手按曰搇 (钦去声)》: “《南齐·高帝纪》: 人有罪, 辄付桓康搇杀之。俗谓手按曰搇, 本此。” 光绪七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风俗·方言》: “按物曰搇。” 冯梦龙《山歌》卷9: “挑子我了行程,一揿揿我在箩头里子。” 《西楼记》第14回: “闰一更漏鼓还侥幸,揿不住两岸鸡鸣。” 《二刻拍案惊奇》卷1:“忽然一阵旋风, 搅到经边一掀,急得辨悟忙伸两手揿住,早把一叶吹到船头上。”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第10回: “一时如简讨缪昌期与御史周宗建、李应昇,这干都被揿入东林谱中,都立脚不定,办得告病乞 归。” 《醒世恒言》第15回: “听得门响,急抬头看时,一个人恶狠狠拿了刀站在面前,劈脑揪翻花纹在地,一脚踏住,又把甘毳劈领结来揿住,把刀搁在脖项里。” 《欢喜冤家》第11回: “那二空那里肯,竟把不玉奴揿倒在禅椅上,松他纽扣,褪他绣裈。” 《鼓掌绝尘》第6回:“杜开先便把他拦腰一把抱住,竟揿倒在床棚上...” 王一虎等着《四川方言词典》作“撑(抻、搇)”cen3,(动)用手或指头按、压:说不定大惊之下,早已~着肚子跑回去了。(李选三30) 丨我一下子扑上去,把曾福元的上半截~在磉磴上。(龙82.3.57) 丨把纸~倒,不然要走样了。 然“撑”、“抻”并无按义,实际就是搇(揿)字。 笔者举例: 1、他把他娃揿在地上打。 2、你帮我把板子那头揿倒起。 3、写字时用左手把本子揿倒,免得把字写歪了。 第128章 四川方言中几个部分保留古汉语发音的字 绝大部分汉字的发音,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相同,只是调值不同。 少部分汉字,老派四川话口语中完全保留古汉语发音,与普通话不同,但多为常用字,如:鞋、街、苋、咸等,平常大家也不会混淆。受推普工作影响,逐步发普通话音,也没有混淆不明情况。 极少数字,日常口语使用的大部分情形,音义和普通话相同。但这些字的个别词义,又保留古汉语发音,很多人就不知道写法了。今天就说说几个这样的字。 一、煎 日常生活大多数场景,“煎”发阴平调jiān,和普通话一样,所以没有疑问。 有一个地方比较特别,发音jiàn:煎熟油(海椒),这是川渝地区普通家庭都会做的事。但是“煎熟油”口语发音“jiàn熟油”,有些人就不知如何写了,多用同音字代替,而不知本字就是“煎”。有人用“见”;更有人专门“考证”一番,认为是“溅”字,理由很“充分”:热油四溅。 岂不知,“煎”在古汉语就是不同声调。 《广韵》《集韵》子仙切《韵会》将仙切,??音湔。这是阴平调。 又《广韵》《集韵》《韵会》??子贱切,音箭 ziàn。这是“煎”去声jiàn来源。ziàn→jiàn,近代尖团合流为jiàn。 所以,jiàn熟油,不是“见熟油”,也不是“溅熟油”,就是“煎”熟油。 二、居 日常生活大多数场景,“居”发阴平调ju,和普通话一样,所以没有疑问。 有句日常口语常用语:你天天gu倒屋头耍手机,还是要多出去运动运动哦!很多人又不晓得这个地方的“gu”字,其实就是“居”字。 “居”最早是蹲的意思,是个形声字。字形从“尸”表意,“古”表声。后来表示蹲,加了足字旁,成了踞字,并演化出跍字,四川方言至今仍不常用“蹲”,而多说“跍”gu/ku,g→k则是浊音往清音的演变。蹲义在另加了足字旁以后,“居”字的意思就多与居所相关了。 呆在家里,普通话说居ju家,比较文邹邹,四川话说得比较通俗,口语称“居gu倒屋头”,“居”仍然保留古汉语发音。 “居”字演化很复杂,意思也很多,这里只捡相关的简单介绍了一下。 三、雠 雠,是“仇”的异体字,专指仇恨或久而生厌。因为“仇”的意思很多,但我要说到的四川方言义,只取这个意思,所以这里就用了这个异体字。 雠,《韵会》仇也。於文言雔为雠。雔,鸟之双也。人之雠怨,不顾礼义,则如禽鸟之为,两怒而有言在其闲,必溢恶之言,若禽鸟之声也。《疏》雠者,至怨之称。 四川方言部分地区,比如我地广汉话,长期吃某种单一食物,或者长期干某种单调的工作,或者两口子结婚久了,久而生厌,则说“吃xiu了”、“做xiu了”、相互“看xiu了”,这个“xiu”字或就是雠字。备注:仅是笔者结合音义考证,未查到正规文献记录,也不知其他地区是否有此用法,欢迎留言。 四川方言部分地区这个发音,应该来源于客家话(粤语和客家话声母s没有颚化为x)。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也有不少客家人移民来到四川,部分客家话词汇和发音融入了西南官话。 雠〔仇〕◎ 客家话发音:[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吃雠xiu了,也说吃伤了,吃腻了。总体意思大体一样:不想再吃了,内涵其实有细微区别。 伤,主要是食伤;腻,是一种难受感;雠xiu,则是一种说不出的久而生厌的心情。 干活做雠xiu了,可以说是久了就干烦了。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雠xiu了,也可以说是腻了。 但是上述情形,如果本身在用雠xiu字的地区,雠xiu的内涵,用其他字是形容感觉是不完美的。就像东西非常美味,普通话说“非常好吃”,四川话说“好吃惨了”、“巴适得板”,感觉是不一样的哦! 第129章 四川方言中部分保留古汉语发音的字:下 昨天介绍了几个“部分保留”古汉语发音的字:煎、居、雠。 本文介绍“部分保留”古汉语发音的“下”字,因为它使用场景广、频率高,还包括衍生而出的几个常用词汇,所以本篇内容只介绍这一个字。 下,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作xià。 《康熙字典》【下】 《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 可见“下”字古音,声母为h,近代发音颚化为x,演变成今天普通话的xià音。 “下”字在作名词和动词时,四川方言音义基本同普通话一致,都发xià音,如:上下、下来。 “下”字在作副词、量词、以及量词衍生的名词“下数”时,四川方言保留古汉语发音hà。下文如不做标示,“下”一律发音hà。 一、副词“下” 词义:全部;一起。也作:一下 文献例句: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比目鱼》: “还望大老爷免我刑杖,与我一个快性,到阴间一下受刑,就沾恩了。”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百二十一《一 下》: “《吕氏春秋·长攻篇》云: 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高注云: 一成,一下也。今长沙云一下,读下xia如哈,下xia之古音也。” 笔者举例: 1、来晏了一步,下都莫得了。 2、你们一下上,老子都不得怕! 3、(父亲对娃儿说)放暑假了,作业下做完了,就带你去旅游。 二、量词“下” (一)表示动作的次数 文献例句: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 “夫子共项托对答,下下不如项托。”项楚《敦煌变文选注》说,“下下” 即次次,回回。 元佚名《蓝采和》第二折: “扣厅打四十,下下打着者。”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孝还魂》:“何氏细小,极其伶便, 熊氏足大,转便极迟,下下被人打着。” 唐枢《蜀籁》卷四: “运气不对头,吓吓马咬牛。” “吓吓”为记音,实际为“下下”。“下下”叠音,后字可变读为阴平hàhā,也可不变。 笔者举例: 1、打几下?打两下就够了嘛。 2、(抢着买单)下下都是你在给钱,今天高矮不得行了。 (二)表时间的单位,义为“一小会儿”,也作“下子” 例句:等我下。或:等下子嘛。 衍生词汇:两下,也作三两下/三不两下。形容动作快而匆忙。 《金瓶梅词话》第六回: “一面七手八脚,葫芦提殓了,装入棺材内,两下用长命钉钉了。”武大郎死于非命,西门庆买嘱何九焚尸灭迹,故而草草殓过,三两下用长钉钉了棺材。 《喻世明言》卷三十六: “不多时,侯兴浑家把着一碗灯,侯兴把一把劈柴大斧头,推开赵正房门,见被盖着个人在那里睡,和被和人,两下斧头砍做三段。”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 “你头里只拣着那细棍子打, 如今你却拿起大棍子来,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个死无招对。” 笔者举例:你三不两下把活路做了,我们就去赶场。 衍生词汇: 这下ㄦzê4 hēr:这时,眼下。如:这下ㄦ我莫得空。你这下身体对了???(去声连读,后字变读为阴平,下同) 那下ㄦlà hēr:那时,过去的某一点时间。如:那下ㄦ你在爪子? 三、量词加词缀“数”衍生的名词:“下数” 由量词衍生的“下数”,引申为三个词义: 1数目。我的钱我心头有~! 2底儿;把握。这件事咋个开头我心头硬是没得~。 昨天停水,我给自来水公司打电话问了情况,然后表示感谢。工作人员说:不麻烦,你问了过后,心头才有~嘛。即表示心里才有底。 3秩序;规矩。此义不少方言都常见,包括关中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等。 按规矩办事:按到~来。 讲人不懂规矩:莫得~、冇得~。 下作hà音时,常见误用为“哈”,当尽量避免。 第130章 普通话的设圈套,用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设圈套”,四川话最和它接近的表达,是“设套套”,这是四川方言爱用叠音词的原因。单看“套套”二字,会有歧义,加上“设”字组成“设套套”,那就是表达的普通话“设圈套”啦。 不仅如此,普通话的“设圈套”,在四川方言中,额外还有多种表达方式。 一、编框 编框,是早期四川方言表达“设圈套”的说法,如今“框”字和前面的“套”字一样,爱叠音使用啦,也就是表达为编框框。 文献中的记载: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捉南风》: “当假哥四处把祸闯,一见得妇女就想方。破银钱都要通来往,不到手设计又编筐。” 又《审豺狼》: “不怕你能言又会讲,到哑地无地去编筐。” 唐枢《蜀籁》卷三: “昼夜编筐。”谓白天晚上都在想方设法算计人。 如今四川方言用法例句:你又在编框框让我钻啊? 二、装桶子 装桶子:给别人下套、设陷阱等,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骗取钱财、使人就范等。此“桶子”非彼“桶子”,实乃“陷阱”、“圈套”义。 又说装桶儿。四川话一些方言词汇的词缀,“子”和“儿”并用。例如:裤子与裤儿;麻雀儿与麻雀子;柑儿与柑子等。同样“装桶子”也说“装桶儿”。 三、安桶儿 安和装词义基本一样,所以有安装一词。所以表达设圈套的“装桶儿”,成都话常表达为安桶儿。和前面介绍的一样,又说“安桶子”。 四、下籇子 一些地方也把“设圈套”说【下籇子】。籇子是篾制捕鱼的工具,下籇子本义是给鱼下套等鱼上钩,引申为给人设圈套,使人被骗或就范。 五、挖凼凼 普通话“设圈套”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挖坑”,四川方言通常表达为“挖凼凼”。 凼,四川方言中是水坑的意思。“凼”字,也作“氹”。“氹”本义为小坑,水坑,水塘。 六、做合子 口语中,普通话的“设圈套”,也经常听到“做合子”的说法,来源没查到,所以具体是“合子”还是“盒子”,笔者并不确定。 广汉话的发音,大概是“住活汁”,后面两个字都是阴平一声,除了“设圈套”的意思,另外有“作手脚”的意思。 例如:1、莫去跟认不到的人打麻将,容易被人家联手做合子搞你钱。(设圈套) 2、打牌莫做合子,被逮到怕人家给你取重。(做手脚) 另外网上看到赣语中有“做合子:设圈套”一词,以及《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同处西南官话区的贵州沿河,有“套盒子”的说法,例如:你着被人家~了 | 人家~整你。 中圈套,与笔者温馨提醒 被别人设圈套后,中招了,四川话爱表达为“整来笼起了”,字面意思就是套进去了,进了圈套。“笼”本来多用于动物,“整来笼起”就用来调侃别人或自讽中圈套了。 如今各式各样的诈骗活动,设的圈套啊,那是一环套一套。所以提醒粉丝朋友,遇事不决请三思,必要时可寻求警方帮助,以免受骗。 第131章 川渝地区农村过去的农业生产民俗:薅秧 薅,汉语二级字,普通话读作hāo,四川方言同。其本意为拔除田草。 薅:《唐韵》呼毛切《正韵》呼高切,??音蒿。《说文》拔去田草也。 “薅”这个字,四川方言使用频率不高,几乎只有两个场景:薅秧子或薅草。 我地广汉方言中,口语通常只有薅秧子。薅草一般说薅地,通常是把菜地栽的菜之间的间隙用锄头松土,顺便拔除杂草。 所以在看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之前,我一直把“薅”字认作“辱”ru,哈哈哈。这之后,才晓得它就是我们四川方言“薅秧子”的hāo。 所以薅秧就事实上分为两种场景:田里给秧苗除草叫“薅秧子”,地里除杂草称“薅秧秧”或“薅地”。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薅秧子”,简单说说“薅秧秧”。 薅秧子 秧子栽下田之后,一般要薅两三次草,这是田间管理的一个工序。 薅草,通常只用脚,不用工具。曾经有部分地区用薅秧耙薅秧,容易影响到秧苗,后被淘汰。 薅草有三点要求,即草薅死,田薅平,泥薅溶,以利稻秧的生长。 过去薅秧时一般是三五人或七八人站成一排,边薅边唱;有些地区则是在田埂站有两人,一人敲鼓,一人打锣,边打边唱,以助薅秧之兴。有些地区,亦称“薅秧锣鼓”、“薅草歌”、“打闹”等。他们唱的内容不拘一格,见啥唱啥,以不重复为好。看见劳动效率高的,歌师便唱歌赞扬;见劳动不认真的,便进行善意的批评;发现有人掉了队,便唱歌鼓劲。 当田里秧苗转青开长后,就要开始薅第一遍,秧子“封林”前薅第二遍。一般就薅两遍,到秧子拔节抽穗时就不再薅了。 “薅秧子”主要是扯稗子,除杂草,把水搞浑。因为有时还边薅边施肥,把水搞浑其实就是把肥料搅匀,以促进秧苗均匀旺盛地生长。 四川民间薅秧歌 薅秧歌是一种传统民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隋唐时期流行的《竹枝歌》,源于川东地区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竹枝词》,使川东北民歌广为传唱。 薅秧歌是农民们在田间给水稻玉米的秧苗锄草时,抒发对自然的热爱而形成的歌,流行于四川盆地及周边陕南、滇东北、贵北地区等。 当除草剂被逐步大量使用之后,农村“薅秧子”的农活就基本消逝了。伴随着消逝的,是“薅秧歌”慢慢的从人们的耳畔消失,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3月,薅秧歌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2022年2月,薅秧歌(柳街薅秧歌)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薅秧秧 “薅秧秧”主要是松土,让土壤保湿,透气,保肥。松土不能太深,小半锄即可,也不能太贴近菜秧苗,否则会损伤菜秧苗的根系。除松土外,“薅秧秧”还兼除草、打枝、治虫、上肥等功效,有的还要给菜苗培土、上行。 第132章 话说四川方言:背时 背时,四川方言发音bèi si,普通话字面意思指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 四川方言中,“背时”就是倒霉、不走运的意思。四川民间俗语有:“人背时鬼都要推”、“驼子淋雨——背时 (湿)”、“背时倒灶生疳疮”等。 四川方言的“背时”,是从字面另外的角度入手,指违背时运,意思是运气不好、活该。“倒霉”说“背时”,“倒大霉”则说 “背霉时”或“背万年时”等等。 文献资料中的“背时”: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 “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大词典》解释为“违背时势; 不合时宜”。实际上刘诗中的 “背时”就是 “倒霉”义。 元·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二折: “本待要求善价而沽诸,争奈这行货儿背时也。” 元·范康《竹叶舟》楔子: “嗨! 小生好背时也。”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 “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巧报应》: “惟有你背时人说些背时话,世间背时事,无过穑与稼,背肩都磨烂,几个兴了家?”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 “同你们这些 人搞在一道,真是背了堆时了!”注: “背堆时:堆到一起的霉运。” 今作 “背趸时”。 1931年《南川县志》: “境遇事业不顺利曰背时。” 在四川方言中,“背时”一词在说话人口中,可以用于指自己,也可以指他人,但内涵其实存在区别。 一、用于说话人自己时,指运气不好。某些时候只是一个籍口,通常还会用“有点ㄦ”等强调程度不深。 例句: 1、今天有点ㄦ背时,走个路都跘一跤。(给自己走路不小心找借口安慰自己) 2、今年有点ㄦ背时,辛苦了一年,钱都没挣到啥子。(并非没挣到钱,可能只是没达到自己预期) 二、用于他人时,用于表示对某些人、某些行为的嘲讽,同时也作为一个常用詈语词。 例句: 1、喊你莫要费莫要费,就是听不到,这下跘倒了嘛,该背时(表嘲讽,该你倒霉)! 2、是哪个背时的,把我的茶杯打烂了?!(【背时的】詈语,省语,骂打碎茶杯的人,今天要倒霉。通常也作【背时鬼】) 背时鬼,一个做事总遇到挫折且很少成功,感觉被诅咒过一样的人。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双冤报》: “他为甚买店子人人尊敬,岂像你背时鬼无志无能。”又卷四《巧报应》: “你这背时鬼,死又不死,把老娘害得难上难下,还要来管老娘, 怕你起早了。” 过去大人骂小娃娃,也通常称其为“背时的”、“背时鬼”或“背时娃娃”;大人之间,有“背nm的时”,这些都是詈语词汇。 “背nm的时”曾经是四川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老师口中常见的四川方言口头禅,由于经常说“背时”这个词,李伯清被网友们戏称为“背时男神”。 衍生词汇:该背时。活该的意思。 第133章 方言记忆:赶场 我国正处在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6%,即约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生活在城市里,购物太方便了,想走两步的,去家附近的超市、商场。宅家里不愿动,各种购物app就在手机里,动动手指就搞定。 但似乎,缺少了生活气息。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70后,笔者还是很怀念小时候赶场的热闹气氛。 集市,是我国农村或小城镇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墟市”“墟集”。 去集市上闲逛或买东西,北方叫“赶集”,南方叫 “赶场” 、“赶街”、“赶山”、“赶墟(赶圩)”、“赶闹子”等。 川渝地区,叫“赶场”。 明·李实《蜀语》: “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 六、九为期,辰集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 务。” 清乾隆十六年《郫县志书》卷一《封域志》: “俗呼场曰市, 趋市曰赶场。” 许缵曾《滇行纪程·赶场》: “ (苗人) 呼上市为赶场。” 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卖泥丸》: “有一王成,家贫,佣工度日……凡佣工赶场,必要出告反面,勿使母亲悬望。” 陈友琴 《川游漫记·向川北进发中》: “梓潼县属之石牛堡……每逢旧历四、 七、十赶场,交易货物。” 唐枢《蜀籁》卷一: “三六九赶场,看人说话。” 今四川农村仍谓赶集为“赶场”,一个县内相邻的乡镇通常会将集的时间互相隔开,以免相犯,比如一个乡镇为一、四、七,一个为二、五、八,相邻的另一个乡镇就是三、六、九。一如李实所言,数百年来未有更易矣。轮到赶场的那天,就叫“逢场天”,否则称“冷场天”。 例句: 1、今天逢场,走去赶场,转一下买点东西。 2、“走,去赶场!” “哈的嗦,今天冷场天,街上人都莫得!” 川渝赶场历史 赶场,是四川农村的传统贸易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隋唐时期,四川农村就已有许多草市,逐渐成为农村贸易中心,有些场镇还定期举办专业集市,其间,以药市、蚕市为着。 宋代,场镇集市普遍兴起,仅泸州就有草市67个。清末,场镇日多,遍及全川,据不完全统计,大小场镇已达4000多个,川西平原尤为密集。 最初,场大都设在交通路口、水旱码头,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专门设立,大都经历过由草市而场、由场而镇的历程。 场,随着商贸的繁荣而不断发展,场上也逐渐盖起了住房,开设茶馆、酒馆、饭铺、小食店,以供客商之所需,客栈也应运而生。场镇虽小,却是百货俱全,川渝某些繁华的场镇,一度有了“小重庆”、“小成都”之别称。 随着场的繁荣,场逐渐以街代市,沿街店铺毗邻,摊点相连。 地摊摊 过去条件有限,摊主多在逢场天就地摆摊,买卖方便,摊主儿也有板有眼地宣传自己的产品,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异常热闹。 川西盛产竹子,用竹子制成的筲箕、箩篼、斗笠、凉席、筷子……乡镇逢场,竹编竹器,比比皆是。农人们用木料制作的锄把、扁担、水桶、脚盆之类的家什,同样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赶场的主要内容 1、买菜。在农村,这不是主要内容,毕竟家家户户多少都自己种有一些蔬菜。但时不时,还是要买点自己家没有的菜或外地运来的非时令蔬菜吧。 2、买调料。辣椒、花椒、胡椒、八角、山奈等各种调料。 3、畜禽交易。在牲畜交易区都会有卖鸡的、卖鸭的、卖鹅的、卖蛋的、卖小猪的等等,应有尽有。 4、有流动牙医摆摊。集市上不光有东西可买,还能顺带看看牙。 5、买零食。集市上有令小孩垂涎的论个叫卖的包子、馒头、麻花、馓子,或是泡粑等。合作社柜台会摆放着装满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杆、奶糖、饼干……有多少钱,才能买多少个糖。 6、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具。手工制作的鸡毛掸子、竹编扇子、扫把等。 7、添置一些农具,如锄头、镰刀、锯镰等。“铁匠铺”现在很少见了,过去铁制器械是农村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8、缝补衣物。过去集市通常都有裁缝,衣服上有个修修补补的交给他们就好了。 9、补锅补鞋。 10、钟表修理。 11、理发。过去农村男的一般都会去找剃头匠剃,剃个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术好,而且便宜! 12、喝茶。赶场过后,有的会到茶馆里休息。喝茶、下棋、听评书,或者听那些外出归来的同乡人摆龙门阵。有些距离远的,中午会在集市上随便吃点东西,下午再慢慢回家。 13、留等大家补充…… 那些年我们赶过的场,背过的背篼,记忆中仍然鲜活而生动! 随着人口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很多集市不断衰落。过去农村赶场那种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的热闹场景,再也不复存在了。 第134章 豆豉,四川方言把它说成豆屎都不会说豆尺 豆豉是一种豆制食品。一般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之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佐餐、调味,也可入药。 据调查,在绝大部分南方地区、西南地区、河南、山东以及陕西南部、甘肃庆阳地区等,豆豉正统读法,“豉”的声母都是s(或sh)。东汉·刘熙《释名》:“齐人谓豉声如嗜。” 有个说法是:把“豆豉”发dou chi音的,其实过去即不出产、也不食用豆豉,只是学会了它的普通话发音,比如东北地区。 明·杨慎《丹铅杂录·解字之妙》:“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来认识豆豉的“豉”字 豉,普通话音[chi]。同尺音。 古汉语音:《唐韵》《集韵》《韵会》是义切。《正韵》时吏切。 东汉·刘熙《释名》:“齐人谓豉声如嗜。” 说明古音用“是、时”的声母sh,和“嗜”字音相同或相近。 今各地方言基本延续了古代发音,毕竟“豆豉”是很多南方地区过去家庭必备的佐餐品或调味品。当然,南方不少地方没有翘舌音,声母sh就成了s。 川渝各地的人说“豆豉”,声韵是相同的,说如dou si ,“豉”字声调存在差异,说若“豆丝”、“豆石”、“豆矢”、“豆屎”、“豆史”的都存在,但一定不会说成“豆尺”。 甚至于不少人本来看到实物会说成“豆丝”,但是看到“豆豉”二字不认识字,念成“豆鼓gu”的都有,确实“豉”和“鼓”两个字看起来非常像,也不会说成“豆尺”。 记住,川渝人不把“豆豉”说成“豆尺”dou chi。 记忆中的豆豉 笔者是川西坝子农村长大的,记得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豉,因为本地是出产黄豆的。 黄豆洗净蒸煮后,就会放进容器沤制发酵。豆豉沤制时,需尽量完全密封,所以过去多见用柴草配上旧衣物旧棉絮等用于密封保温。所以又诞生一个方言词汇:沤豆豉,引申指人衣物穿的过多,远超季节气候实际需求。 豆豉沤制好之后,通常会做成两种不同风味的豆豉:水豆豉和干豆豉。 水豆豉:沤制好的豆豉,加捣烂的老姜、调料等,拌匀后直接装坛,可以随时用于佐餐。有的还会加萝卜干在里面,又别是一番风味。 干豆豉:沤制好的豆豉,加捣烂的老姜、调料等,拌匀后,用手捏成约拳头大一个个的圆球形,放在簸箕里晒干后妥善收存。过去还多见用干净的稻草把圆球形豆豉球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晒晾的。干豆豉多用于备用菜品,家里没菜时,在锅里简单再炒制一下,也可以用来炒肥肉,用于佐餐。 以上是普通家庭自己做的两种豆豉,正常来说没有酸味。 还有一种专门用于调味的豆豉,我地广汉话叫“风豆豉”,一般是由作坊制作出售,大抵是用黑豆做的,黑黑的,除了豆豉本身的风味,一般略微带点酸味。 四川炒回锅肉一般爱用“风豆豉”调味,还有就是做豆豉鱼会用到。 我记得小时候买回家的风豆豉,大多还是被用于佐餐直接吃掉了。毕竟,过去,生活条件差,做回锅肉和豆豉鱼的机会很少,哈哈哈。然后风豆豉又有家庭自制豆豉所没有的特别风味,特别下饭。如今我都会偶尔去买一点来吃,作为一个回忆。 第135章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差异较大的、用于姓名的一些常用字 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专指姓。同样,过去名和字分别有所指。早在西周时期,《礼记·檀弓》载:\"幼名, 冠字……周道也。\" 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名,相当于今天的乳名或小名;字,才相当于今天的大名。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 “名”通常只能由长辈、上级或是非常亲密的同辈才能称呼,“字”则是平辈互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亲切。所以在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 如今,姓名指人的姓氏和名字,80后及之前,多还有一个字辈居中。90后开始逐步字辈也用的少甚至基本不用了。 本文总结了一部分姓名用字中,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差异较大的常用字,包含姓、字辈、名。为了简化,下文“普音”表示普通话发音,“方音”表示四川方言发音。 麦〈姓〉:普音mài同“卖”,方音mê2同“墨”。“麦”姓取名要注意读音差异,一些字用作名字,四川话念起来没问题,要考虑普通话发音带来的谐音。比如女孩子,要避免“莹、盈”等常用字做为名字。 葛〈姓〉:普音gě,方音go同“各”。葛是入声字,成渝片发阳平音。 覃〈姓〉:多音字,得问清楚本人是念“秦”qin还是“谭”tán。 艾〈姓〉:普音ài,方音ngài同“爱”。 牟〈姓〉:普音mou,方音mu同“目”。 岳〈姓〉:普音yuè,方音yo同“药”。岳是入声字,成渝片发阳平音。 项〈姓〉:普音xiàng,方音hàng同“巷”。 胡〈姓〉:普音hu,方音fu同“福”。 年〈姓〉:普音nián,方音?ián或lián或yán 严〈姓〉:普音yán,方音同“年”,?ián或lián或yán 尹〈姓〉:普音yin,方音yun同“允”。 安〈姓/名〉:普音an1,方音ngan1。 欧〈姓〉:普音ou,方音ngou。 琼〈名〉:普音qiong,方音qun同“群”。 慎〈字辈〉:普音shèn,方音cèn同“秤”。 娥〈名〉:普音é,方音ngo。 菊〈名〉:普音ju,方音qio、qu等。 恩〈名〉:普音ēn,方音ngēn。 荣〈名〉:普音rong,方音1yun同“云”,方音2yong。 蓉〈名〉:普音rong,方音yong。 永〈名,字辈〉:普音yong,方音yun同“允”。 伯:普音bo,方音bê2同“白”。如李伯清 茜〈名〉:多音字,得问清楚本人是念“倩”还是“西”。 毅〈名〉:普音yi,方音yin同“印”。 炯〈名〉:普音jiong,方音jun。 茂〈名,字辈〉:普音mào,方音mong同“梦”。 雷、蕾、磊〈名〉:普音lei,方音lui。声调不变。 珊、姗〈名〉:普音shān,方音suān。 国〈名,字辈〉:普音guo,方音guê2。郭〈姓〉变化相同。 伦〈字辈〉:普音lun,方音lén。 以上都是个人根据认识的人总结,欢迎大家补充。 第136章 四川方言中部分保留古汉语发音的字:听 听,普通话音:ting,汉语一级常用字。汉字简化之前,听和它的繁体“听”是两个不同的字。 繁体字“听”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指耳朵听见口中所言,引申为听从、接受。简化字“听(yin)”见于《说文解字》 ,本义为笑的样子。现代汉语中,“听(yin)”被用作“听”的简化字,本义已废。 听字,在宋代之前,都是仄声。【说文解字】【卷十二】【耳部】他定切。本字从耳德,壬声。 宋代《广韵》中首次出现平声:听,聆也,他丁切。又他定切。 “听”字,今普通话只保留了阴平一声音:ting,四川方言音为tin。 今四川方言中,部分地区例如川南,很多老人口语中“听”仍全发去声tin,如“听我说”“听课”“听戏”等,这是普通话没有影响到的一批人,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本文讨论的是,即使受到普通话影响,但是在部分词义[词汇]中,“听”字在四川方言中仍然保留了古汉语的去声调,发音为tin的现象。 一、与牌类游戏相关的“听” 1、普通话的“百搭”,四川方言叫“听tin子”或“听tin用”。 “百搭”:牌类游戏中,有些牌是可以随意充当任何牌的,而这类牌就叫“百搭”。四川方言叫“听tin子”或“听tin用”。 2、听牌(ting pái),麻将术语,四川方言叫听牌(tin pái),也称“下叫”。 听牌的“听”发去声tin\/ting,全国各地方言都还常见。 二、“听”与部分动词组成新的动词,后面不接宾语,四川方言发去声tin。 1听说 :tin so 这里的“听说”,不是普通话的“听人所说”。 四川方言的“听tin说”,大概算是“说了就要听tin从”的省语,即“听话”的意思。 文献例句: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八回: “嫂子鸡、猫、狗不是的, 无非只为你不听说。”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你既要在这里,又不守规矩,又不听说,又乱打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你们这般孩子也忒不听说!” 笔者举例:(大人教育小孩)你这娃娃咋个不听说喃? 2听说听教:tin so tin jiào 四川方言中,形容很听话。为“听说”与“听教”的联合式构词。“听教” 谓听从教诲。其他能够组成联合式构词的,如听讲、听劝、听唤等联动词,通常也发tin。 文献例句: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乃命陇西公量简仓上精兵,自新丰道趋长乐离宫。令敦煌公率新附诸军,自鄠县 道屯长安故城。至,并各听教。”此指听从号令。 又作 “听讲听唤”。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那知道天生孝性天成,不必教训,他自然听讲听唤。” 又卷三《比目鱼》: “楚玉并无怨言,还是听讲听唤,发愤做活。” 亦作“听讲听教”。又卷一 《仙人掌》: “惟开榜纯孝朴实,小时听讲听教,百事无违。” 3听写 听写,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四川方言中习惯发音tin xiě。 如果“听”后面接名词,如听歌、听话、听声音等,则发普通话音tin。 第137章 老派四川方言习惯把痒说咬字,发音还非常多 老派四川方言一般很少用“痒”字,通常把“痒”说成“咬”。 “痒”字释义:1.皮肤或黏膜受刺激而引起想搔挠的感觉。2.想表现的欲望。 本文讨论的,即是“痒”字的第一个义项。 老派四川方言中,皮肤或黏膜受刺激而引起想搔挠的感觉,通常用“咬”字来表达。 如今处于“痒”和“咬”共用阶段,年龄大点的爱用“咬”,年轻人逐步多用“痒”字了。 “咬”,普通话发音yǎo。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解字》小篆,古字形【齩】,从齿,交声,交亦兼义;后演变为从口。 四川方言中,“咬”字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音,还有新老派之分,发音很多。 文读音:1川西坝子,以成都话为代表,发音?iǎo,同成都话“鸟”。2川东、重庆等地主要发音liǎo,同四川话“了”。3川东和重庆的部分区县,发音yǎo,来源不是受普通话影响,而是这些地方,把成都话?声母的字都发零声母音,如这部分地区也把“年”发音为yán,“牛”发音为“you”。 白读音:老派四川方言,也多把“咬”发音ngǎo。《说文解字》五巧切,二部。这是“咬”字白读音ngǎo的由来。五,粤语发ng音,存古的表现。 新派四川方言,多见于川东和重庆地区年轻人,“咬”发音ǎo。数了一下,“咬”字在川渝地区就有5个发音了。 “咬”字发音在川渝地区非常不统一,有老派、新派,也有受普通话影响发普通话音四川话调。 除了普通话的字义,“咬”在四川方言常用于指“痒”。 普通话的“挠痒”,四川话叫“抠咬”。 例句:我背上咬得很,手够不到,你帮我抠一下。 四川方言俗语:见人屙屎尻子(沟子)咬。 四川方言詈语(骂人的话):屁儿咬。形容磨皮擦痒,以至于干了不该干的蠢事。 还有不少其他省市的一些地方方言,也把“痒”说“咬”,方言发音就不太清楚了。 例如: 蓟州方言:称痒为咬。例:也不知咋回事儿,身上总咬。 宁夏固原:头上白雪(屑)咬,手搔白雪淌。 陕北方言:“蠓子咬了一口,可咬叻。”第一个“咬”是叮咬的意思,第二个“咬”是痒的意思。 陕西渭南韩城方言:《韩城方言词语录(下册)》中记载“发痒,土话叫咬,身上痒叫咬得很”。关中方言:身上咬稔,给挠一挠。 山西孝义方言:“咬人”,觉得痒的意思。 福州方言:颂只件衣裳蜀身会猴咬 (穿这件衣服混身又痛又痒) 吴语:闻漆味过敏发痒谓闻漆咬。(江苏吴县) “咬”在四川方言中,还有“犬吠(狗叫)”的意思,当然,也见于全国不少方言。 元无名氏 《黄花峪》三:“则听,则听的狗儿咬各邦捣碓处,我这里担着零碎,践程途。” 《醒世姻缘传》 二十一:“今日鼓弄,明日挑唆,把俺那老斫头的挑唆转了, 叫他像哨狗的一般望着狂咬!” 《儿女英雄传》十四:“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那锁链子咬起 来。” 第138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溺爱,那四川方言是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溺爱\/迁就”,四川方言多用“惯”或“惯si”表达。 一、惯 惯,汉语一级字,发音guàn,本义指习惯,惯常。也有放任纵容之意。四川方言表达普通话的“溺爱\/迁就”,可单用“惯”字,取放任纵容之义。引申为因疼爱而放纵, 由着性子。 《韵会》: “古患切,习也,又通作贯。” 《诗·魏风》: “三岁贯女。” 《尔雅》:“贯,习也。”郭璞注:“贯,贯忕也。”李贤注:“忸忕,犹惯习也。” 例如: 1、老了,退休了,没啥干的,只有惯孙子。 2、你一天就把娃娃惯倒嘛! 二、惯si 惯,还是放任纵容的意思。si,笔者考证有两个字都符合词义:习、忕(普通话音shi)。 1惯习si 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动词。惯习,即放任纵容形成的不好习惯。 习,普通话音:xi,繁体字为习。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鸟在日光下飞行,一说表示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所以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 习:《广韵》似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席入切。说明“习”在古汉语的声母是“似\/席”的声母,发音还类似“数”。惯习si的“习”字,应该是延续的古汉语发音的声母,并演化为si音。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出: “黄堂父母,倚娇痴惯习如愚。”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节寿坊》: “那知年芳幼时惯习,骄傲满假尽行学会,五行八德一概不知。” 2惯忕si 这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动词。惯忕,即放任纵容后习惯于(做一些不太好的行为)。 忕,普通话音shi。字义:习惯于。“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 《尔雅》:“贯,习也。”郭璞注:“贯,贯忕也。” 例:把娃惯忕得不可收拾了,谁都打,谁都骂。│小孩不敢惯忕,一旦放纵,就不可收拾。引自《关中方言词典》 关中方言也作“惯骄”。例:把娃惯骄得不成样子了,连他妈爸都骂开了!│人要养成好习惯,不敢惯骄坏毛病、坏习惯!引自《关中方言词典》 古汉语中,“惯习”亦作“忸忕”niu tài。忕,多音字,亦读tài。 《后汉书·冯异传》“忸忕小利”。李贤注: “忸忕, 犹贯习也,谓贯习前事而复为之。” 《宋书·何承天传》:“且今春逾济,既获其利,乘胜忸忕,未虞天诛,比及秋末,容更送死。” 《晋书·江统传》:“马贤忸忲,终于覆败。” 部分四川方言典籍中,si字多用其他同音字,疑为借音。 《蜀籁》作“惯试”。唐枢《蜀籁》卷一: “一碗水饭都淡把鬼惯试了。” 巴金先生作“惯使”:《春》十五: “二女的脾气都是你 ‘惯使’ 了的。”原注: “即 ‘姑息’、‘纵容’ 的意思。 王一虎等着《四川方言词典》作惯侍:(动)溺爱;迁就:你越说,她反而越~,把个心儿~得连啥子人都不怕了。(风196)|三妹,这几天我太~你,你也学会斗嘴了。(秋57) 从字义上看,笔者认为“惯si”的“si”字,应为“习”或“忕”字。 另外四川方言中“惯si”也常说成“打惯si”,通常用于把字句,如“你一天就把他打惯si了嘛”。 第139章 四川人不咋说缚和拴,四川方言一般都说绹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缚、拴”,四川方言多用“绹”字来表达。 绹,普通话音táo,四川方言音同,本义是绳索。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 《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绹”字及注释 绹:《广韵》徒刀切,平豪定。幽部。 1绳索。《广雅·释器》“绹,索也”。《诗·幽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新唐书·食货志三》:“ 调巴、蜀、襄、汉麻枲竹筱为绹挽舟,以朽索腐材代薪,物无弃者。”明·宋濂《五泄山水志》:“第四潭咸不敢往,或以绹围腰系巨筏,俯崖而瞰。” 又古指栓系在牛马后部的绳索。《广雅释器》:“绹,緧也。”。緧,古同“鞧”,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屁股周围的皮带、帆布带等。 2纠绞。《尓雅·释言》:“绹,绞也.”《玉篇·系部》:“绹,纠绞绳索也。”《天工开物·舟车》:凡舟中带篷索,以火麻秸绹绞。粗成径寸以外者,即系万钧不绝。 纠绞 :扭;拧。 “绹”字在南方部分方言中的词义 0.官话 宽 柳州 1捆绑2拴(柳州) 1.平话土话 拴:亚只牛绹住木根脚(把这头牛拴在树根)(南宁) 2.湘语 宽 娄底 :绳索 3.粤语 宽 东莞 :拴;绑 “綯”:湘语与客家话读音都是“táo”,都是表示用绳索捆绑或用绳索固定限制活动范围的意思。1、把罪犯綯起来(把罪犯用绳子捆绑);2、“綯牛”(将牵牛绳捆绑在不能移动的木桩上,牛只能在牛绳半径范围内活动,不易走失);3、引申义为因条件限制而不能自由自主活动,如:“只因父母年老多病无人照看,他只好綯在家里,不敢出远门做工。”节选自文章《方言多古语》(梅州日报2021年04月15日) 在四川方言中,“绹”主要主要做动词,词义为:拴、捆、绑,都具有明显的束缚义。也引申为人的行为受到束缚(拘束或限制)。与梅州日报介绍的“绹”字词义近乎相同,也反应了四川方言与湘方言、客家话之间的渊源。 例句: 1、把狗绹倒起。| 出门遛狗,必须先把狗绹稳当。(拴) 2、你找根绳子绹倒那两根树子上来晾衣裳,比你支两个三脚,再架根竹竿竿,方便多了嘛!(绑) 3、你把纸箱子就那样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啊?拿根绳子绹一下才稳当哦!(捆\/绑) 4、他想去外地打工挣钱,娃儿太小了又把他绹倒走不脱。(被束缚) 缚、捆、绑、拴与“绹”字词义比较 缚,多用于书面语,四川方言口语基本不用,基本可以用“绹”代替。 捆,四川方言多用于捆扎,比如捆草把子。捆扎不能用“绹”代替。 绑,用绳索捆扎;缠绕。如“把某人绑起来”,通常可以用“绹”字替换。 拴,用绳子系住,常见于北方话,四川方言几乎不用,通常用“绹”字代替。如绹牛(把牛拴起);自行车搭的口袋有点大,绹起免得掉(拴住)。 第140章 四川方言抬tāi,普通话没有的音和义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一些汉字,除了普通话的音义,在方言中还有其他的音和义。比如“抬”tái字,四川方言中另有抬(tāi)音及词义。 抬,普通话音tái,从手、台声。高于四方的平整处是台之范式。手、台两范式叠加,两人共举一物是抬之范式 。 “抬tái”释义:1.举起;提高。2.两人以上合力扛举。3.争辩。 “抬”与“擡”本为二字,“抬”本为“笞”异体字,念chi,表鞭打义;而举起义,念tái本为“擡”字,至宋元时期,两者混用,“抬”随之变为“擡”的异体字,今以“抬”为正,“擡”为“抬”的繁体字。 “擡” 【唐韵】徒哀切【集韵】【韵会】堂来切,音台(台)。 除了抬(tái)本身的音义,四川方言中,“抬”亦发音阴平调tāi,日常书面表达时,常见误用为同音字“胎”。 四川方言中,笔者总结“抬”(tāi)的义项如下: 一、抬tāi,有托住的意思 在《汉字字源》中,抬有往上托的义项。四川方言中,人体自身的动作“抬头”、“抬腿”、“抬手”,以及托着的物体要发生移动时,发阳平音抬tái。 在托举人或物不需移动时,也就是托住时,四川方言发音“抬”tāi。 例:某人用自行车载一个大物件,上车时一个人不好捆绑,就对旁边的人说“麻烦你帮我抬tāi倒一下”。 这里的“抬tāi”也可以用“搊cou”替换,表达托住时“抬tāi”和“搊cou”同义。 表示向上连续托着击打小物件,比如乒乓球,四川方言也说抬tāi。 抬tāi乒乓球,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活动。 二、抬tāi,有掂量的意思 抬tāi,亦有用手托着东西估量轻重,即掂量的意思。 例句:你抬tāi一哈,这个瓜大概有好重? 抬tāi在四川方言作掂量解时,还有一个方言熟语“抬包袱”:按受贿赂。熟语:约定俗成的非字面意思的俗话,如“吃豆腐”、“戴绿帽子”。 吴济生《新都见闻录》十八《习俗一斑· (二)方言》: 贪得额外的浮费,叫做 “抬tāi包袱”。 过去的货币,都是银币铜钱之类硬通货,多用小布袋装,小布袋又称包袱。接受贿赂的人,多习惯用手掂量一下包袱的重量判断钱财的多寡,四川方言称“抬tāi包袱”,引申为接受贿赂。 三、抬tāi,有承受的意思 此义多含有贬义或嘲讽。 例:1、你以为你这样子做,害的是哪个哦,到最后还不是只有你个人抬tāi倒起。 2、某人把老人撞到了,自言自语:这哈抬tāi倒事情了。(自嘲) 3、老板安排这么多事情,我一个人可能抬tāi不梭哦。 抬tāi在四川方言作承受解时,亦有一个方言俗语“抬tāi不梭”: 抬tāi不梭:承受不了,搞不掂,完成不了。 四川方言中,俗语抬tāi不梭,常用于指面对过于困难的任务,或某件事可能产生的后果等,相关人承受不起。 四、抬tāi,有奉承的意思 例:职场官场上,都要把领导抬tāi好,不说往上爬,起码不会被穿小鞋嘛。 抬tāi作奉承讲时,四川方言也常用“搊cou”、“抟tuǎn”。 明·无名氏 《苏九淫奔》 四: “这一个左右遮埋, 这一个上下搊抬。” 这个典籍案例,还把“抬tāi”和“搊cou”并列使用了。 以上“抬tāi”字在四川方言的四个词义,实际上后面三个词义,都是第一个词义“托住”的引申义。 第141章 四川方言比较特殊的多用动词:整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音义,今天来聊聊“整”字。 整,普通话音读作(zhěng),本义指整齐。《说文》:齐也。 普通常用释义1.有秩序,有条理;整齐。2.使有条理、有秩序。3.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4.办;做。5.使受苦。6.不残缺;完全的(跟“零”相对)。7.没有零头的(跟“零”相对)。 四川方言中,整字发音zěn、gěn。 一、简单介绍形容词整gěn 普通话“整”表示“完全的”或“没有零头的”词义时,四川方言音gěn,可释义为浑全。形容词,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是发音。 清·江昱《潇湘听雨录》卷二: “亨读铿,青读枪,整读梗,墓读梦,乐读罗,石读霞,成姓读咸,易姓读亚,土音之讹, 又无烦深责矣。” 唐枢《蜀籁》 卷一: “三两整gěn的五两碎的。”又卷一: “下整gěn楼梯。” 方言熟语:吃整gěn笼心肺、吞整gěn黄鳝,意为独吞利益。 方言熟语:下整gěn楼梯。一步下完整个楼梯,容易摔倒或撇脚。比喻做事不循序渐进而吃亏;也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表示完整,四川方言也常说?kun(浑),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木部》:“?,凡全物浑大皆曰?。” 如:?鸡蛋。 二、四川方言的多用动词整zěn “整”zěn,作为动词,在四川方言不同的语境和场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下文动词“整”一律发音zěn,不再标音。 1整,可以表示吃。 参加宴席,前戏做完,宾客们也饿了,基本上每桌都会有人说“开整”!其他人则附和:“整整整!”开始觥筹交错,吃喝起来。一个“整”字,使气氛活跃起来。 “今天中午你吃啥子菜?”“整回锅肉!” 2整,可以表示喝。 宴席上,不时传出声音:“今天喝喜酒,大家都整点哈!”“来哦来哦,再整一杯。” 3整,可以表示打,惩罚,教训。 娃娃在外头费,遭老汉ㄦ看到了:“回去老子就要整你!”义为回家就要挨整,被惩罚,被教训。 4整,可以表示打扫、整理。 表示打扫、整理,四川方言亦说打整。 今天你舅舅要来,我把屋头整(打整)一下。 5整,可以表示整治 班上的学风不好,整得了! 6整,可以表示弄 这道题太难了,都把我整晕了。 老板,味道整巴适哈! 7整,可以表示作弄 小刘做作业,小张一会儿挠他痒痒,一会儿拉他头发。小刘说:“你不要整我了!再整我就起火了哈!” 方言熟语:整冤枉。捉弄人,让人付出多余的或无效的劳动或精力,或者浪费别人的时间或金钱等。例句:他们整老刘的冤枉,骗说他丈人来了,让老刘快点买酒菜回家招待丈人。 8整,可以表示做饭的几乎相关所有动作 不同的语境,词义有所差别。 比如“她在整菜”,可能在择、洗蔬菜,切洗肉食,也可能正在锅里烹饪了。 再比如“你去把这个鸭子整出来”,意为清理、拔毛、剖腹等,把鸭子弄干净。这里就不包含烹饪。 如果有具体的语境,则可以用具体的动词替换。 把菜整干净,义为“洗”。 把洋芋整成丝丝(片片、坨坨),义为“切”。 把蕹菜整成节节,通常义为“择”。 把瘦肉整成圆子,义为“宰”。 把胡豆整成?zāo胡豆来吃,义为“炒”。 等等。 9“整”可能还有不少方言词义一时没有想起,欢迎留言补充。 总之,四川方言的“整”字,类似于英文的do、have、make等万用动词一样,具有非常多的词义。 第142章 四川方言不宠火的词义及本字推论 “不宠火”这个方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主要用于口语,未见有正式的方言词典收录并释义。所以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表达“不宠火”的含义,并尝试推证这个词的来源。 “不宠火”这个方言词的常用词义如下: 一、不宠火,释义为不像话。 例句: 1、我们校长简直不宠火,专门为难新来的老师。 2、死娃娃你说你宠不宠火嘛?人家放学回家都忙着做作业,你一天回来就打游戏。 二、不宠火,释义为没用、不顶事。 例句:死娃娃滴点儿都不宠火,扫个地都扫不干净! 有个四川方言俗语:人不宠火怪家伙。 意思是人没有本事却千方百计找理由、找借口。 三、不宠火,释义为(质量)不好,孬。 例句:这衣裳的料子不宠火,挂了一下就挂了个洞。 “宠”字是这个音,一直不知本字如何书写。近日看我国取火的方式演变过程,觉得这个“宠”字或为“撞”字。 现在的打火机,多为压电式气体打火机。 再往前,是轮式打火机,靠砂轮与火石摩擦生火,引燃煤油。 再往前,是火柴。而很长一段时间,火柴都称为洋火。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火柴却是从外国输入我国的,和枪炮一样,有点讽刺。 历史上,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广州设立了怡和洋行,在大量向我国倾销鸦片的同时,火柴及其他商品也是经济掠夺的另一种手段。 晚清文人着作中,松江孙玉璋《异闻琐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谣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以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厅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稍后一个时期,有广东人李镜侬《说抉》一书中说“洋人削木如烛骨大,长寸许,捣硝碘为末涂其上, 磨之爆然作响,而火自发,名自来火。”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经济落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与外国有关的人或物的称谓,习惯加个洋字,如\"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外国人叫“洋人”,外国人开的商行叫“洋行”等。 即使火柴引入了我国,作为经济掠夺的工具,售价高昂,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使用火镰取火。 据有关资料,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陕北农村还盛行火镰取火。 火镰,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点火的时候在火石上垫些火绒,然后用火镰撞击火石,产生的火星落在火绒上,火绒就会被点燃。 笔者推测,既然相当长的时间,民间都用火镰取火,如果火镰日久出现故障,不能撞击出火星了,那时四川民间或称之为“不撞火”了,即指没用了。 所以,“不撞火”,第一个引申义就是没用、不顶事了。后来又从“没用”引申出“不像话”和“(东西)质量不好”等词义。 撞,普通话音zhuàng,四川方言有多个音:撞zuàng同状、撞cuǎng同闯、撞cong同宠。 撞在赣语、湘语、客家话、湘西乡话等至今多见cong音,故笔者分析: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撞cong的发音也随之带到了川渝地区。例如“撞鬼”,我地广汉话就说“撞cong起鬼了”。受普通话影响,撞又有了zuàng音。浊音清化,故撞又有了cuǎng音,有撞鬼与闯鬼同义。 因此,四川方言的“不宠火”,正确写法或就是“不撞火”。这个方言词,应该主要分布在湖广填四川的主要移民迁入地。而以四川土着为主的岷江话片区,这个说法,就不知有没有融入当地的方言了,欢迎知情网友留言说明。 第143章 四川方言不说普通话的傻,那川渝地区方言如何表达? 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表达时,有另外的音或义。比如川渝人表达普通话的“傻”shǎ,川东说“哈”hǎ,川西说“瓜”guā。 再如“傻瓜”,川东说“哈宝ㄦhǎ běr”,川西说“瓜宝ㄦguā běr\/瓜娃子”。 “傻”的不同表达,亦可用于区分重庆话和成都话。 “哈”与“瓜”其实都不是本字,今天就来了解“哈”与“瓜”的本字写法。 一,川东说的“哈”,是“傻”的白读音 腭化音j、q、x的来源,可用下图表示: g—→ j←—z k—→q←—c h—→x←—s “傻”字,古音《广韵》沙瓦切。川东把“傻”发hǎ音,当是sa音颚化为xia音后,又逆颚化为了ha音。然后“哈”字逐步代替了“傻”的位置。 英文中也常见这种演化。字母s常发\/s\/音,字母h常发\/h\/音,字母组合th常发\/θ\/音,字母组合sh常发\/?\/音,因此,经常存在s—sh、s—th—h等的音形变换。例如,词根super-与词根hyper-、词根thet-与单词set等之间存在音形变化。 川东方言把“傻shǎ”说“哈hǎ”,用于人名时,有一种诙谐和亲切感。因此,方言剧《傻儿师长》《傻儿司令》剧名可以用“傻儿”,但是指主人公范绍增时,民间通常表达为“范哈儿”,而不写成“范傻儿”。 二、川西说的“瓜”,或是“懖”字 因为“懖”比较生僻复杂,或是借用了常用字“瓜”。 懖,普通话音guo,释义为愚昧无知又自以为是。商书曰今汝懖懖,大概的意思就是:商书记载有“今日你愚昧自用”。 《说文解字注》古活切,拒善自用之意也。从心銛声。 guo音,元音高化则变gua音,例如川渝地区民间过去把“国民党”也说成“刮民党”,国guo音变成了刮guá音。“刮”是个入声字,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guá。 所以懖guo在四川方言演变为懖guā音即“瓜”,也是正常的语流音变。 懖字的词义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则和四川方言的“瓜”基本一致了。 在川西,“瓜”是一个语意丰富的字,适用范围很多,但大多与“傻”相关。 “瓜”可单用,也可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或短语。如:瓜宝ㄦ、瓜娃子、半瓜精、瓜兮兮、瓜不兮兮、瓜戳戳、瓜眉瓜眼、倒瓜不精。这些“瓜”字,基本上都可以解释为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如“半瓜精”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 四川话中,一些字由于长期借用,在民众中有了广泛的基础,一般我们也不再认为它们是错字。 如“梭梭板”的“梭”其实是“趖”;“爪子”的“爪”其实是“做啥”的合音等。表示傻的“懖”字被“瓜”替代,也属于正常借用现象。 四川师范大学黄尚军教授在《四川方言与民俗》中,还借用《西游记》十一回“刘全进瓜”的故事为“瓜”正名,他的论点就是“刘全进瓜的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但这并不能做为“瓜”落川西的依据,因为《西游记》在全国都广为流传,川东都是用的“哈”,为何独独川西对“瓜”情有独钟? 结合“懖”字的音义,笔者觉得“瓜”是“懖”字的同音借用,更有道理。 本文的目的,不是推翻川东方言、川西方言目前约定俗成的“哈”和“瓜”,而是作为知识扩展,了解它们的本字,与爱好方言的朋友们交流探讨。 第144章 盘在四川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义和用法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音义,今天来聊聊“盘”字。 盘,汉语一级字 ,读作盘(pán),本义指盘子,浅而敞口的盛物器。 四川方言中,“盘”字与普通话词义的区别主要如下。 一、盘作动量词使用时,四川方言的词义大大扩展,成为一个通用动量词 盘在普通话中也作动量词使用时,但限于一些棋类或球类运动,和它搭配的动词,通常只限于“下”和“打”。 如《汉语大词典》再下一盘(棋)。再如:打一盘乒乓球;打一盘网球。 在四川方言中,动量词有更广泛的用法。“盘”作为量词使用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限于计量下棋或某些球类比赛的次数,?而是可以用于计量各种动作或行为的次数。?例如,?可以说“你也来读一盘”,?或者“这自行车修了三盘”,?这里的“盘”用来表示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次数。?这种用法在四川方言中较为特殊,?与普通话中的用法有所不同。 《四川方言词典》《成都方言词典》等资料的注释,显示在四川方言中,盘已经作为一个通用动量词,相当于次,回,下,顿等,同时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例如: 1、今天高矮要去耍一盘。 2、终于,我还是坐了一盘飞机了。 3、那死娃娃不听话,今天又挨了一盘打。 4、小李今天还是去当了一盘志愿者。 5、今天去洗盘桑拿? 6、今天去吃一盘连山火锅肉哇? 7、昨天他们几个去成都省操了一盘。 等等。 二、盘做动词时,四川话有普通话没有的几个词义 1抚育,培养。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东瓜女》: “多得张家常送钱米,方把月过,于是辛苦盘儿。”又《哑女配》: “千辛万苦盘大了,靠我打柴过终朝。” 唐枢《蜀籁》卷四: “自打酒自赅 (给) 钱,自己生儿自己盘。” 2养活。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 《东瓜女》: “ (任氏) 遂教子讲亲,路生曰: ‘你儿家贫,怎能盘活?’”又卷四《螺旋诗》: “我家贫穷,上有老母,虽造罪过,拿来盘家养亲,也是无奈。” “盘”、“养”前后对举。 唐枢《蜀籁》卷三: “有志男儿盘千口,无志男儿一口都不口。” 又引申为奉养。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巧报应》: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我养你小,你盘我老,为何不问你要?” 3经营,管理。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 一《十年鸡》: 再说雨花,自夫去后,自盘穿吃,朝夕纺棉喂猪,领些女工针黹,勤俭不怠,不惟衣食有余,七八年间还积得有八九十串钱了。 他盘着恁大一个厂,养着一帮工人,平时还是很辛苦。 4种植;培植:庄稼经念了几十年,在我手头没~孬了的。(川文82·3·9)(引自《四川方言词典》) 如今除词义1还比较常用外,日常生活中词义234已经用的不多了。 第145章 和普通话词义不一样的四川方言:造孽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音义,今天说说“造孽”。 造孽,普通话音zào niè,意思是干坏事。 本是佛教用于,指前世做坏事今生受报应,现在做坏事将来要受报应。汉语中泛指干坏事。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回: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样的人也要来下场,真是造孽。 作“干坏事”解时,四川方言通常用于表示疑问,格式是:“造了啥子孽” 而“造孽”这个词本身,四川方言更多的用法,释义为可怜、悲惨,形容词。发音:川西坝子川北等地zào ?iè,川东地区重庆等地zào liè。 文献资料或例句: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我啥见你儿死得苦,又见你造孽,跟你打个报不平,你啥莫忘我恩情哦。” 又卷二 《川北栈》: “完了,读书人是这样下场就造孽了。” 又卷三 《解父冤》: “若妇人死夫,拿个 ‘节’ 字把你捆着, 弄得孤孤单单,凄凄惶惶,话无人讲,事无人商,心惊胆怕,日 短夜长,辗转不寐,泪湿枕裳,实为造孽,言之痛心!” 民国二十四年 《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造孽,受罪也。唐寅诗: 闲来贳得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今人谓处境困苦曰造孽,殆溯其由欤?” 李劼人《大波》下卷第一部分: “造孽,可怜也。” 现实生活例句: 1、(车祸现场)你看那人好造孽,脚杆都碾断了。 2、那娃娃好造孽,才3岁就莫得妈老汉儿了。 3、那家人好造孽哦,前前后后一家人都得了癌症。 4、你看那娃儿,哭得好造孽,不晓得啥事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家境贫寒的家庭,生的孩子又多。几个孩子,十冬腊月还光脚板,单衣单裤。周围邻居见着都暗自叹息:几个娃儿,好造孽哦。 “造孽兮兮\/造孽巴兮”,“造孽”的状态,即很可怜的样子。兮字在四川方言中常用于一些动词后面表示状态,比如“笑兮了”、“哭兮流了”等。 附记:亦有考证,四川方言的“造孽”,本字或为“遭孽”。 笔者觉得有一定道理。从字音上说,“造”字本身方言音也多发音为cào,几乎不见zào。 而遭孽一词,普通话即“受罪”的意思,词义本身也可引申为“可怜。” 且一些文献也见“遭孽”的使用,例如: 高缨《鱼鹰来归》:“王自明把它架在自己手拐上,一边抚摸着它光滑的羽毛,一边轻言细语地说:‘三公子,你独自个也怪遭孽的,是理该归群的了……’” 周恺《苔》卷二第一章:“下了头道坎,就唱:‘太阳呀落土四山荒,磨房呀受苦李慧娘,白天挑水呀三百担,黑夜呀推磨到天亮,遭孽的不过李慧娘。’” 所以,四川方言的“造孽”,也可能就是“遭孽”的音变。本文一并列出供爱好方言的朋友交流探讨。 第146章 出于避讳而形成的一些四川方言称谓 避讳,旧时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民间避讳,更多的是指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不吉利的字眼儿。比如数字4通常就不讨喜,6、8、9就比较受大家喜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选的就是8月8日晚上8点8分。 今天就说说因为民间避讳,而产生的一些四川方言称谓名称。 一、世俗讳“散” “伞”谐音“散”, 世俗讳之,改谓“撑66花”。 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呼物混名》: “撑花,雨伞也。” 民国十四年《都匀县志稿》卷五《地理志·风俗》: “手把撑花 (苗谓伞曰撑花) 只半张,阳春白雪好奁装。” 二、世俗讳“蚀\/折”,“蚀\/折财”中的“蚀\/折”就是一个需要避讳的音 蚀\/折,四川方言音sê2。 1、舌与蚀\/折同音,为避讳,故四川部分地区称牲畜舌头为赚头,主要指猪舌。 还有部分地区称猪舌为“利子”。“利子”或为“脷子”,客家人带到四川的词汇;也可能和“赚头”一样,取“吉利”的“利”避讳“蚀”,时间久远已不容易考证。查“脷子”常用于粤、港、澳及闽南地区语言。 典籍记载少部分地方把猪舌头也称“招财”,笔者未曾闻之。 《光绪杨舍堡城志稿》卷6:猪舌曰赚头, “舌、蚀” 声近,讳 “蚀”为“赚” , 市井俗忌也。 2、蛇与蚀\/折同音,民间把蛇称为“梭老二” 、“长虫”、“小龙”等。 三、世俗讳“死” “死亡”这一概念在普通话里头会说成“与世长辞”、“驾鹤西归”、“长眠”等词。在四川地区就变成了更有地方特色的“没翻过那个坎“、”没跳过那条沟“、”没翻过那座山“等类似的说法。如今多说“某某走了”、“某某老了”。 四、过去四川民间讳“虎”,与“虎”同音的一些称谓讳改其他名称,有些至今保留 明末清初,由于半个多世纪的战火,整个四川人口极度稀少,而虎族趁机扩张。到了清初,更是虎患的重灾区。 清人费密在《荒山》中称,成都城内,“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欧阳直《蜀乱》记载“四川遍地皆虎,或七八或一二十,升楼上屋,浮水登船。此古所未闻,闻亦不信。予自内江奔出,月下见四虎狂奔,匿草间以免。” 故民间谈虎色变,老虎普遍有了其他称谓,如崇州称为“黄猫”,大竹、石柱、涪陵、巴中称为“大猫”,云阳、巴县、开江称为“大头猫儿”,犍为、夹江称为“扁担花”等。 与“虎”同音的一些东西也讳改其他称谓。 豆腐改称为“灰猫ㄦ”,红豆腐改称“红灰猫ㄦ”。 这个方言词的流行范围很广,包括岷江流域、沱江流域以及川东北南充、遂宁、广安和巴中一带以及重庆的一些地区。 “灰猫ㄦ”写法,各种方言资料千差万别,如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豆腐)永川称为“灰毛”,彭山、南溪、泸州、高县、云阳、大足、巴中称为“灰毛儿”,邛崃称为“灰蘑儿”,宜宾称为“灰磨儿”,隆昌称为“灰妹儿”,遂宁称为“灰馍”,合江称为“灰门儿”。其实都是避讳“虎”字,本字都当作“猫ㄦ”。 再如斧头,川西坝子一些地方如广汉改称“猫ㄦ刀”,乐至称“猫儿头”,川东北一些地方则改称“开山ㄦ”等。 五、冬天讳“寒” 四川方言“寒”与“咸”同音,都说hán。犹记得小时候,临近过年,有一天家里煮了腊肉,我一吃,马上就说“好咸哦!”马上就挨了一筷子脑壳,然后父母教导:冬天不能说咸,要说“味大”。 以上一些避讳,如今多已不讲究,有些说法已经没有了或者变成了其他的词义(如味大指味浓),但有一些称谓在农村民间则保留了下来。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其他因为避讳产生、如今仍在使用的四川方言称谓。 第147章 普通话的伸,过去四川方言多说摛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今天来聊聊四川方言的“摛”字。 摛,普通话音chi,多用于书面语,舒展;散布的意思,如摛锦布绣、英名远摛、摛文掞藻、摛章绘句、摛翰振藻等。这些词过于文言化,方言口语一般不使用。 一些地方方言中,“摛”字也多用于口语,如湘语、兰银官话凉州方言、中原官话关中方言、西南官话川黔方言,以及江淮官话、赣语、吴语的部分地区。 各方言中,主要释义为“舒展;铺陈;张开”。 《说文》:“摛,舒也。”又《予部》:“舒,伸也。” 李恭《陇右方言发微》: “陇南通称展开曰‘摛’,‘摛’读丑支反,音蚩。” 《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若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 《抱朴子·外篇·备阙》:“日月不能摛光于曲穴。” 曹植《玄畅赋》序: “聊作斯赋,名曰《玄畅》,庶以司马相如为《上林赋》,控引天地古今,陶神知机,摛理表微。” 宋·王禹偁 《谪居感事》:“赓歌才不称,掌浩笔难摛。” 凉州贤孝《白鹦哥盗桃》: 膀膀儿呢披着哩,毛毛儿呢摛着哩。又,《天官赐福》:凤凰落着财门上,抖一抖毛来摛一摛膀。 关于“摛”字,在四川方言相关资料中看到的讲解不多,湘语区“摛”倒是个普遍使用的字,“摛”的意思就是“伸”,以及衍生的“干涉”等义。 考虑到湖广填四川这一重大移民运动,“摛”字也成为川渝地区不少地方常说的口语词汇,实属正常。 四川方言中,摛发音ci,主要作“伸”解,指(肢体或其他物体)舒展开或向一定方向延展。 手脚的“伸展舒展”就是“摛”;其他物体舒展开或向一定方向延展伸出,也叫“摛”。 例如: 1、你要爪子嘛,手都摛到我额头了!坐汽车莫把手摛到窗子外头去! 2、这个娃娃坐莫得个坐相,瘫到沙发上,脚摛起多长! 3、他个子矮,脑壳摛起多长,都看不到前头。 4、那院子里的花枝,都摛到墙外头来了。 5、你把竿竿再摛长丁点儿,就剟到柑子了。 6、四川地区的家宴上,主人家最爱说的话:筷子摛长点,莫讲礼。意思是随便搛菜吃,不要拘束于礼节。 湘语中的俗语:摛手摛脚、摛脚动手等,四川方言也延续了下来。另外四川方言中又演化出一个新词汇“摛摛剟剟”,这几个俗语都是动手动脚的意思。 剟,四川方言音do,意思为戳。 广汉方言顺口溜:说就说,不要摛摛剟剟。意思是:说话就好生(好生,好好的意思)说,不要动手动脚的。 四川方言中,摛也有插入\/伸入的意思,为扩展词义。 例如: 1、冬天天冷,很多人习惯把手摛到袖子里头。 2、这水井有点深哦,恁长竿竿都摛进去完了,还没到底。 四川方言中,摛也有干涉的意思,为引申词义。 例如:村长的手也摛得太长了。指管得太宽,干涉太多。 第148章 四川话口语很少说晚(迟),我们通常说晏?àn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说的“晚\/迟”,四川方言口语表达时,通常说“晏”。南方地区不少地方方言也有这个用法,字义和发音几乎相同或相近。如江淮官话、赣语、湘语等。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晏”字。 晏,普通话音yàn。本义指晴朗。古汉语通“旰”( gàn)字,旰,本义天色晚,引申有了“迟\/晚”的意思。 晏,《集韵》《韵会》《正韵》於谏切,??音曣。这是普通话音yàn的由来。 晏,《集韵》於旰切,??音按。这是四川方言音?àn的由来。 下文是“晏(旰)”字在古代典籍与文献中的一些介绍和使用。 《说文· 日部》: “旰,晚也。” 《广韵·翰韵》: “旰, 日晚也,晏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 “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 杜预注: “旰,晏也。” 《后汉书·儒林传·尹敏》: “(尹敏) 与班彪 亲善,每相遇则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宋·魏了翁《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得孙》词: “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 《广韵·谏韵》: “晏,晚也。” 《小尔雅·广言》: “旰、晏,晚也。” 《篆隶万象名义·日部》: “晏,于谏反。晚也。” 《玉篇· 日部》: “晏, 晚也。” 《论语·子路》: “冉子退朝。子曰: ‘何晏也?’” “何晏” 即为何晚-为何迟了? 《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 《淮南子·天文训》(日,即太阳)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笔者注:蚤通“早”,早食;晏食,谓晚食时,约当酉时之初,晚上17点以后。 《屈原·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 《吕氏春秋·慎小》: “二子待君日晏,公不来至。” 高诱注: “晏,暮也。”“暮” 即晚。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四回: “大哥此时也该来了,莫待弄晏了,顽耍不来。” 明·李实《蜀语》: “日晚曰晏○晏音按。” 清·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乾部》: “《淮南·天文》: ‘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 《礼记·礼器》: ‘晏朝而退。’ 《论语》: ‘何晏也。’ 又 《楚辞·山鬼》: ‘岁既晏兮,孰华余。’ 又 《离骚》: ‘及年岁之未晏兮。’ 又 《秦策》: ‘一日晏驾。’ 注: ‘日暮而驾归太阴也。’”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十年鸡》:今日里喊洗衣上山太晏,柴捡少打得儿血浸衣衫。不念儿年轻轻十四未满,把你儿赶出外就把门关。 四川方言中,通常使用“晏”字,兼有“旰”指天色晚,以及“迟\/晚”的意思。 老派四川方言,“晏”和“按”都发音?àn。今川东、重庆等一些地方,受普通话影响,“晏”和“按”已经逐步发音为àn了。 天色晚了,四川方言说“晏了”。 晚了或迟了,四川方言也说“晏了”。 例句: 1、天都晏了,回去煮夜饭(晚饭)喽! 2、放学回去晏了,妈老汉又要问:咋个搞起的? 3、你来晏了,他们等不及,先走了。 4、你这哈ㄦ才晓得后悔,晏了! 第149章 四川方言里和普通话不一样的杀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音义,今天来聊聊“杀”字。 杀,普通话音shā,繁体字为杀,其本义为杀戮,后引申为战斗等含义。 《说文》杀,戮也。从殳杀声。凡杀之属皆从杀。《集韵》《韵会》《正韵》山戛切,音煞。 杀和煞都是古入声字,古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所以主流四川方言中,杀发音为sá,2声阳平。 普通话中,“杀”字的常见释义为: 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2.战斗;斗争。3.消除;削弱。4.损坏。5.表示程度很深。6.因药液刺激而疼痛。 四川方言中,“杀”字有一些普通话没有的用法。 一、杀,可以表示连动词“去吃” 1通用说法,杀馆子。 杀馆子是个四川方言词汇,指去饭店吃饭,也就是下馆子的意思,过去多说“打馆子”。“馆子”在四川方言一般指中餐店,不指代小食店。 过去生活条件差,很少有机会吃肉,通常能保持“初二十六打牙祭”的状态就算非常好了。有事进城或者到集镇,到了吃饭时间不能赶回家,普通人通常就是吃点面食应付一下,可以称之为“打尖”。 如果正好兜底有点钱,或者是约了三两个要好的人,办事顺利或者赚了点小钱,主事人为了体现大方,就会说“横hun了,今天去打馆子”。 “打馆子”通常指吃中餐,普通人通常去的也就是一般的小餐馆,也就是四川人说的“苍蝇馆子”。去大饭店、高档餐厅,那就叫玩格了。 “打打杀杀”,打杀不分家,四川很多地方也有“杀馆子”的说法。 “杀馆子”与“打尖”有点相似,二者都可以指在外吃东西。但是“杀馆子”指吃正餐;而“打尖”不是吃正餐,随意性较强,可以随便买点包子馒头油糕,也可以到小食店吃点小食。 2除了通用说法“杀馆子”,“杀”表示吃,更多的是后面跟具体餐馆名。杀某餐馆,即表示去某餐馆吃饭。 说话人与受话人都知道的餐馆,常常只说字号。例如:走那吃嘛?今天杀幸福饭店嘛!或今天杀森林雨(一火锅店名)嘛! 二、杀+到,可以表示“去”。 “杀”+“到”+地名,是一个固定常用的说法。非常有方言特色,非川渝人不能体会个中内涵。 这个关于四川方言“杀”的段子,应该很多人都看过。 两个四川人去北京旅游,在街头兴致勃勃地商量路线:“我们先杀到t安门,再杀到z 南海......” 没想到被朝阳群众举报了,送进了派出所。交代了几个小时,终于说清楚了,被放了出来。(重庆人说这个段子,就会说“两个重庆人......”) 三、杀,可以表示连动词“去散步\/去逛” 这种用法,“杀”后面跟地理泛称名词,如马路、田坎、河坝等。 杀田坎。杀向田坎,指在田间散步:莫要因为别人钻山洞,~,就笑话人家。(《川方》收录词条及例句) 杀马路,即压马路,指去马路上散步。 杀河坝,指去河坝逛一圈。 四、一些“杀”字本义组词后形成的四川方言词汇 1杀偏 本义为杀的动作偏离了目标,四川方言引申为“(话)离题”。 例如:人家说的不是那个意思,你的分析~了。(《川方》收录词条及例句) 2杀题 和“馆子”一样,杀题也作“打题”,指学生自己或老师帮助分析即将到来的统一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试卷题目。如果题杀错了,也叫题杀偏了,就是分析可能出现的题目,结果没出现,或出现的比例非常低。 3杀偏风 “杀偏”衍生的惯用语,指没说到正题或有意转移话题。(《川方》收录词条及例句,已不常用) 克非《春潮急》:已经走了的李春山,又突然回转来杀个大偏风,李让心里不满意极了。 4陪杀场 (惯)本指把犯人绑赴刑场陪斩,比喻陪别人挨整、挨斗:有几回斗老支书,还把他弄上台子~。(《川方》收录词条及例句)。杀场 :处决犯人的场所。 5杀家鞑子(搭子) 自己家里人打牌,输赢都在自己家里。 第150章 话说蕺菜,及蕺菜以折耳根为代表的一些四川方言称谓 蕺ji菜,别名鱼腥草,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搓碎有鱼腥气而得名鱼腥草。 唐代医药家苏颂:“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人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菹菜来源于“蕺菜”之谓。《本草纲目》称:“秦人谓之菹菜。菹、蕺音相近也。” 蕺菜和鱼腥草都是古籍中最为常见的官方名称。 蕺菜名称来源,传说与越王勾践有关。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奴役三年后,被放回越国。勾践发誓报仇,遂有卧薪尝胆之举。 回越国的第一年,越国就闹了饥荒。勾践在一座小山上发现一种大量生长的野菜可以食用。为了活命,便号召越人进食,得以度过荒年,这野菜便被称作“饥菜”。后认为“饥”字不雅,改用同音字“蕺ji”。而那座小山,被命名为蕺山,现在是浙江绍兴的名胜之地。 《吴越春秋》载:越王嗜蕺,常采于此,故以山名……凶年民斫其根食之。谚云:丰年恶而臭,荒年赖尔救。 宋人王十朋歌咏《采蕺》,注曰:“采蕺,思越王也。越有山名蕺。蕺,蔬类也,王所嗜焉。予尝登是山,故作是诗以思之。” 蕺菜的西南地区方言名称:侧耳根与折耳根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义府志》卷十七 《物产·侧耳根》: “侧耳根,《鉏经堂集》: 乾隆庚寅夏, 二麦无收, 斗米一两余。五月邑令开仓散赈,村民皆掘侧耳根,采夏枯草,淀蕨粉,以供朝夕。” 民国十八年《桐梓县志》卷十八《物产二》: “蕺菜,俗名侧耳根。侧者蕺之讹。” 《桐梓县志》里,明确了“侧”是“蕺”讹音而来。 蕺:《唐韵》阻立切,音戢。说明“蕺”的古音为zi〔tsi〕音,非〔ts?〕即整体认读音,颚化后成了今天的ji。蕺zi语流音变为zê,“侧”西南地方方言过去发音也为zê,这是“蕺”讹音为“侧”的原因。 侧zê边,即旁边。这个说法快消失了。 西南地区方言中,“侧”和“折”同音为zê,故“侧耳根”又进一步讹音作“折耳根”。 受普通话影响,“侧”又音变为cê,故现在有了“折zê耳根”和“侧cê耳根”两个口语音。 蕺菜的四川方言别称:猪屁股、猪鼻孔、猪鼻拱、猪皮拱等 《本草纲目目》中,李时珍引用前人的话说:“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状三角,一边红,一边青,可以养猪。” 过去猪也爱放养,笔者推测:是否猪也爱吃折耳根,所以常常跑到草丛中用鼻子拱来拱去寻觅并食之,则有了“猪鼻拱”这个名字,之后,又讹音为猪鼻孔、猪皮拱、猪屁股等? 这几个有“猪”字的折耳根四川方言别称,未见文献资料记载,仅能推测如上。反正在四川很多地方,折耳根与猪扯得上关系。 话说折耳根 人可以分成两类:喜欢折耳根者与厌恶折耳根者。 在厌恶者看来,折耳根发出来的鱼腥味儿太臭了,难以承受。 汪曾祺先生在散文 《五味》里写道:“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者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 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但在喜欢折耳根者看来,这鱼腥气恰恰是它的味美之所在。 人们对折耳根的味道呈两极分化,并未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爱它者,主要是西南地区。在四川,以及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它的拥趸是不计其数的。而折耳根“江左人好生食”的历史,反而成了传说。 西南f4,众多人深爱折耳根,以凉拌而食者为多,凉拌才能完整保持折耳根的原味。 以笔者实际了解简单说说。 广汉人根叶皆凉拌食用,相比而言更喜欢吃叶子;折耳根叶拌嫩胡豆,是经典搭档。绵竹人则喜欢用折耳根叶炖小肠,我第一次在绵竹吃的这个菜时,才知道还晓得这么吃。 贵州人也酷爱吃折耳根,但他们的凉拌似与川人不同,要先在开水中焯一下,佐料倒是相差无几。那一“焯”,鱼腥气就淡了都嘛!但贵州人的折耳根炒腊肉(用根炒),又是个另外的特色。 折耳根的功效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寒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其有效成分——鱼腥草素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折耳根又被称作“天然抗菌素”。 折耳根用于食疗的简单方法是泡水当茶喝,也可将晒干炒制后开水泡饮,这样的茶汤呈透明的黄色,草香与炒香混合,醇美可口,回味悠长。折耳根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的作用,是夏季的好饮料,据说还有一定的减脂作用。 第151章 蹅,仅见于四川方言等少数方言的字,它的意思是啥?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说“蹅”字,一个主要见于西南方言、江淮官话、山西方言、陕西方言、粤语等,是个普通话和其他南方方言都不多见的方言字。 蹅,普通话读作蹅chǎ,四川方言发音“cā”。 蹅的基本义:踩,踏。 元马致远《青杏子·悟迷》套: “柳户花门从潇洒, 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佚名《连环计》第三折: “有劳太师贵脚来蹅贱地,王允不及远迎,乞恕死罪。” “蹅”谓踩、踏,故 “蹅踏” 同义连文,亦习见。如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套: “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 朱凯《昊天塔》第一折: “莫不是大辽军马厮蹅踏,我与你火速的便去争杀。” “蹅踏”一词,四川方言不咋用,见于西北方言。如关中方言:把地蹅踏瓷了,结成板块不好犁!凉州方言指多次到别人家里打扰,谓之踏蹅,多为致歉之辞,为引申义。 陕北方言中,“蹅”指踩着或蹬着向上攀援。例句: 那娃娃可能行叻,那么高的城墙几蹅就上去了。 济南方言,“蹅”指脚踩入稀或烂的地方。 粤语,“蹅”指失足踩入(泥水等)。 “蹅”亦作“?”。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子陵自瑜禅师》: “僧问: ‘如何是古佛心?’ 师曰: ‘赤脚?泥冷似冰。’” 《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行者先举步?入, 忍不住跳将起来, 大呼小叫。” 四川方言中,“蹅”主要作单音动词,有如下词义,都是笔者根据日常生活口语中“蹅”的实际使用总结而来,例句全是实际生活场景(除标明外)。 一、蹅,指踩,尤其指不小心或不可避免踩到不期望的地方。 着名语言学家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一》指出:蹅即踩,多属不留意所致。 例句: 1、走路不看路,不小心就蹅到水凼凼头去了。(不小心) 2、他边走边说话,结果一脚就蹅到稀泥巴头去了(或者“蹅到牛屎头去了”)。(不小心) 3、接着下了几天雨,全是烂泥路,去赶个场,蹅了一脚的稀泥巴回来。(不可避免) 二、蹅,指踩,主动在浅水或泥地走。 和(一)不同之处在于这个踩的动作是主动的。多指小孩费,也指夏天避暑在溪水等走动。 例句: 1、暴雨停了,满是积水。很多小孩子在那蹅水耍。 爱耍水,是小孩子的天性。过去农村小娃娃有小沟儿可以蹅水,城里头的娃娃就只有等下了暴雨,院坝或低矮的马路积水了,才有水蹅哦。现在条件好了,娃娃们好多都可以跟到父母去风景区,在小溪蹅水。 2、这些费头子娃娃,蹅在沟里淤泥里翻泥鳅。 3、夏日炎炎,很多人在溪水里蹅水。 三、蹅,指踩,指踩到更高的地方(只能容纳个别人的如凳子、树桩)以便拿、看等后续动作。 例句: 1、你蹅到板凳上,取块腊肉下来。 2、那个小伙子,蹅到树桩上,在那看闹热。 四、蹅,指淌(水) 例句:桥那么远,水又浅,我们蹅河过去嘛,近多了!蹅河,即淌水过河。 五、蹅,指走(近路) 蹅近路,即抄近路,指走近路。 例句:我们走这边小路,蹅近路过去,比他们先到了半个钟头。 六、衍生方言词汇 蹅虚脚,指跨步不实; 踩空。 她原想走近丈夫一点,然后用水泼他,逼他下来的,但她蹅虚了脚,差点落进漩坑去了。(《川方》词条及例句) 文献用例或作“踩虚脚”。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巧报应》: “因昨夜出外去收帐,踩虚脚扑地闯鼻梁。” 蹅深水,(惯)做担风险的事,相当于“冒险”。 就是两位表叔,不也是为了这原故才肯蹅深水的吗? (《川方》词条及例句) 第152章 四川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用法的揣字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聊聊“揣”字在部分方言,主要在四川方言的用法。 揣,普通话读chuāi、chuǎi、chuài、tuán或者zhui,是个多音多义字。 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揣,量也。从手端声。度高曰揣,本义为度量,测量。引申义有估量、猜测,如“揣测”,上述意义读chuǎi。 普通话读chuāi时,是怀、藏义。 这个字义,是各地方言常用义。如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陕北方言:揣元宝,预卜福禄的戏法名称。旧俗农历正月初一,每家都吃水饺,在一个水饺内包一硬币,吃到的人被认为有福。 如江淮官话:鼓鼓揣揣,口袋等塞满东西而凸起的样子。如扬州话:口袋头鼓鼓揣揣的,是什么东西啊? 怀藏义,也引申为怀孕。 《汉语大字典》:“揣:怀,藏。”又“怀,怀藏;怀孕。”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马揣驹了。” 顾学颉等《元曲释词 (一)》: “揣,犹云怀孕,是藏的引申义。今豫北民歌有云: ‘小乖乖,娘揣揣,揣大了飏场扛布袋 (指农村打场后收粮入库的工作),娶个媳妇好自在,得个孙,叫奶奶。’ 是知这种用法,现在仍然保留着。” 关中方言,上述两个词义,用的是“揣怀 ”一词,“揣”作单音动词是“抓;击;捏造”等词义。 《关中方言大词典》揣怀:1藏;怀藏。例:把俩手~到裤子两边底底(衣兜)里。│两手~到袖筒里。2怀孕。例:她已~几个月了。│牛已~犊了。 四川方言中,“揣”字的主要用法是怀藏义,及引申词义怀孕,发音cuāi,都做单音动词使用。 一、川渝地区民间谓“有喜了”为“揣起了”,即“怀上了”。 例句:老刘媳妇都揣起好几个月了。 二、“揣”的怀藏义,在四川方言也有细分。 1“揣”单用,指放在兜里搁着,没有明显的隐藏含义。 例句: 1、冷天家(指寒冷的日子),大家都喜欢把手揣在包包头。包包,四川方言,这里指衣服或裤子的兜。各种背包挎包等,四川方言也叫包包。 2、你裤儿包包揣的那么鼓,是啥子东西啊? 指裤子口袋塞满了东西,和扬州话“口袋头鼓鼓揣揣的,是什么东西啊?”意思一样,但是“揣”字用法不同。 3、你莫把瓜子揣完了哦,好歹还是给别个留点噻! 2“揣”+“好”,揣好,在兜里放好,有了揣的怀藏义。 例句: 1、你把钱揣好,莫遭摸哥ㄦ摸了哦。 2、把糖揣好,不然哥哥回来看到又要找你要。 “揣”字的四川方言俗语 1揣冷红苕 比喻心灰意冷。 例句:顿时,大家心头都像揣了条冷红苕。(《川方》收录的词条及例句) 2把脸抹来揣起 比喻无脸见人。 例句:有这个标兵,等一会儿我们只好把脸抹来揣起了。(《川方》收录的词条及例句) 比喻厚脸皮。 例句:村上那个老张,经常把脸抹到包包头揣起,去老李家蹭吃蹭喝。(该词义为笔者根据日常生活总结而来) 3嘴儿蜜蜜甜,心头揣把锯锯镰 锯锯镰,刀刃有锯齿的镰刀,也说锯镰。犹如说“口蜜腹剑”。[例]他们总像俗话说的:~。可得多加小心。(《川方》收录的词条及例句) 第153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打竳竳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打竳竳(dǎ lēn lēn),指刚学步走路的幼儿试着站立,多指刚学会站立且摇摇晃晃的样子。 《集韵·登韵》: “竳,竳竳,立皃。” 清乾隆二十四年《象山县志》卷一《风俗·方言》: “竳竳,音登, 小儿学步也。” 光绪六年《宁河县志》卷十五《风物志·方音》: “竳竳,小儿学立也。” 民国二十八年《邯郸县志》卷六《风土志· 方言》: “小儿学立曰打竳竳。” 安徽寿县也说“打竳竳站”。旧儿歌有“打个竳竳站,打给xx看。” 竳,普通话音dēng,〔竳竳〕站立的样子。 为啥打竳竳(dǎ dēng dēng),前面又注音(dǎ lēn lēn)?分析如下: 汉语同系声母内部,有相互转化的现象,舌音dtnl也不例外,所以“竳”在一些地方有声母d→n\/l的演变。四川方言中,助词“的de”发音li,也是这种演变。 竳,【集韵】都腾切,音登。能,【说文】奴登切。说明古音中,“竳”和“能”同韵为eng且声调一致。 于是在一些方言中,竳dēng音转化为nēng音,四川方言则转化为lēn音。 于是一些地方打竳竳,讹音为“打能能”。 文献例证: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 “好个小厮儿! 不要哭,与员外做儿,你是有福的。员外,我着他打个能能。” 清·唐英《灯月闲情十七种·十字坡》: “你看他风流俊俏, 态度温存。嗳呀! 这一会我的魂灵都飞到望乡台上打能能去了。” 四川方言例句: “你孙儿都走得来路了哇?” “这两天才学到打竳竳(dǎ lēn lēn)呢!” “打竳竳(dǎ lēn lēn)”这个词使用场景不多,且如今已不容易听到,快消失了。 借它的声母演变,下文汇总部分同系声母内部相互转化,以至于四川方言音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常用字,不含颚化音等其他演化。 同系声母,指唇音(bpmf)、舌音(dtnl)、齿音(zcs zhchshr)、喉音(gkh)、牙音(jqx),俗称五音。 声母d变成t: 导tào 抖tou 铎to 堤缔ti 跌tê或tie 声母b变成p 拔跋pá 遍piàn 巴pá(下巴)绊pàn 蓓péi 痹pi 庇pi 声母g变成k 概溉kài 箍ku 声母c变成z 翅zi 触zu 侧zé(侧边)颤zàn 舂 zong 声母j变成q 浸qin 甲qiá(指甲)臼qiu(脱臼…) 歼笺qiān 声母p变b,t变d,q变j 琶杷bā 爬bā(爬山,爬树子) 乒乓bin bong 湃bài 泼bo(活泼)和 po(泼水) 挑diāo(挑一个)券juàn 蜷juān 杞ji(枸杞) 脐ji(肚脐儿) 声母z变s,c变s 肇sào(肇皮) 纯唇淳醇鹑sun 禅蝉婵蟾sán 晨辰乘sén 尝偿sáng 伺si 祠si 声母s变c 慎cèn伸呻cēn碎cui(破碎) 声母f变p,p变f 甫脯pu赴pu筏pá 哺fu或pu喷fèn 声母j或q变成x,x变成q 酵xiào 囚泅酋遒xiu 泣xi 像qiàng 膝qi(膝盖)纤qiān 声母h变成k 浣盥kuǎn 第154章 四川话不说普通话的拧,那四川人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拧”,四川方言基本不见使用。 拧的本义:用拇指和另外一至两根指头扭住皮肉用力转动。常用字义还有“控制住物体的一部分向里转或向外转”。 口语中表达“拧”时,四川话根据实际场景,有“?”、“揪”、“车”、“绞”等多种表达,其中“?”字使用频率最多。 一、表达“拧”的本义“用拇指和另外一至两根指头扭住皮肉用力转动”时,四川方言用“揪”jiu。 例句:你揪我爪子?揪倒青痛! 二、表达“拧”字“控制住物体的一部分向里转或向外转”时,四川方言用“?”、“车”、“绞”等。 1? “?”,普通话音jiu,四川方言音jiu同“酒”音,是个西南官话、湘语、赣语、客语常用字。 说文解字注:(?)揉屈也。说文有煣无揉。煣、屈申木也。煣屈,谓柔而屈之。广韵曰。强击正与柔屈相反。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卷一:今昭人言洗衣揉去其水分曰?。 四川方言中,拧螺丝、瓶盖拧紧、衣服拧干、毛巾拧干等,拧都以用“?”字替换。 四川方言中,“?”还有绞结、缠绕等词义。例如:“绳子?起了”就是说绳子打结了;“头发?起了”则是指头发缠在一起了。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词语也使用了“?”这个字,比如“?毛”,指的是头发或毛发纠结成一团;“?疙瘩”,表示将东西缠绕成一个疙瘩。这些词语都是在四川地区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 2车 车,四川方言,音cê1,动词,释义为扭动、转动,即调转、转换方向。可以用来指转动身体,也可以指扭动物体。 有螺旋式纹路的“拧”,四川方言也说车,说拧螺丝、瓶盖拧紧,可以说:车螺丝、瓶盖车紧。 纺织物的拧,不能用“车”。如衣服拧干、毛巾拧干等,说“?”,不说“车”。 四川方言里,关于“车”这个字还有很多有趣的用法呢!比如说:“车过背就搞忘了”,意思就是说“转身就忘了”;另外还有“车过去车过来”表示转过去转过来的意思。当然啦,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特别的词义,我们今天就先不展开讲咯~ 3绞 在一些地区,人们仍然使用“绞”来表示“拧毛巾”或类似的动作,比如“绞毛巾”。然而,这种用法相对来说并不普遍,可能只在特定的地域或人群中使用。因此,可以说“绞”字的这种用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巴金先生《家春秋》三部曲的《春》中就写到:黄嫂给他(觉新)绞了一张脸帕来,让他揩了脸。 第155章 不得了在四川方言中的特殊用法和词义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词义,今天来聊聊词语“不得了”。 不得了,汉语词语,意为非常严重的,会导致很严重的结果或后果的。 释义 1.表示情况严重。2.表示程度很深。3.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 例句: 1、雨大的不得了。(情况严重) 2、老舍《茶馆》第一幕:“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程度很深) 3、今年xx中学不得了,考起5个北大清华。(超乎寻常) 在四川方言里,“不得了”除了有普通话中的意思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讽语,表示“(自以为)了不起”。例如,有人可能会说:“他以为自己不得了得很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人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此外,这种用法在四川部分地区也被称为“了不得”。 例句: 1、才从农村出来几年嘛,你就不得了(或了不得)了,看不起农村人了?! 2、你硬是不得了(或了不得)了,翅膀都长硬了! 为加强讽刺语气,常与“了不得”并列使用,中间加“的”字。前述例句变成: 1、才从农村出来几年嘛,你就不得了的了不得了,看不起农村人了?! 2、你硬是不得了的了不得了,翅膀都长硬了! 表达讽语:(自以为)了不起,川西坝子还爱用“要不完”来表达,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或者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出色或值得骄傲。它带有一种讽刺和嘲笑的意味,暗示对方过于自负,不懂得谦虚和低调。在川西坝子地区,人们常用这个词来调侃那些自命不凡、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例句: 1、才从农村出来几年嘛,你就要不完了,看不起农村人了?! 2、你硬是要不完了,翅膀都长硬了! 有些地方,后面还加“买不到”(到读如岛,上声)来加强讽刺语气。前述例句变成: 1、才从农村出来几年嘛,你就要不完买不到了,看不起农村人了?! 2、你硬是要不完买不到了,翅膀都长硬了! 附:《四川方言词典》收录的“要不完”词条: 要不完(惯)形容神气活现、自视高傲、很了不得的样子:拉着大牯牛的他们,每天在田坎上出现的时候,仍是一副~的神气。(潮863)|“哟,硬是打更匠的婆娘——粘了三分公事的人呢!”开国元勋笑着扭扭腰,“~的样子!” 表达讽语:(自以为)了不起,川东还爱用“幺不到台”来表达。 这个词语常常带有讽刺和轻蔑的意味,表示对对方的傲慢和自负感到不满和不屑。例如,如果有人总是自我吹嘘或者表现出高傲的态度,人们可能会说他“幺不到台”,以表达对他的反感和不认同。同时,“幺不到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过于自信、不自量力的行为或想法,暗示这些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或者重要。总的来说,“幺不到台”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词汇,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对于骄傲自大者的看法和态度。 第156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浞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音或义,今天来说说“浞cuá”字,一个快消失在四川方言中的词汇。 浞,普通话音zhuo,释义为淋,使湿:让雨浞了。 《说文解字》浞,濡也。从水足声。 《唐韵》《集韵》《韵会》??士角切,音捉。《玉篇》渍也。 四川方言中,“浞”发音cuá。声母从zh演变为c,这是前几天介绍的同系声母互转现象,变为cuo,韵母元音高化后,演变为cuá。 四川方言中,“浞”除了有普通话的词义,还有其它衍生义,介绍如下: 一、动词:淋,使湿 四川方言指淋雨时,只有大雨、暴雨,才用浞字。小雨、毛毛雨湿了衣服,一般用打湿、飘湿等。 所以四川方言中的这个词义,通常指较大量的水如大雨、或人为用容器泼、或有意无意溅起较大量的积水等。 例句: 1、下大雨了,小张充能干,伞都不打,觉得自己跑得快,结果不到一分钟一身遭浞得焦湿。下班了他没带雨具,冒雨冲回家,全身遭浞得水湿流了。 2、楼上哪个没素质的,一盆水倒下来,底下两个人遭浞成落汤鸡。 3、暴雨过后路面大量积水,没素质的司机看也不看路面有莫得行人,一冲而过,边上人的裤子被浞的焦湿。 二、衍生为动词:冲洗 例句: 1、灰尘太多了,扫不干净,小李就把水管子牵出来,边浞边扫。 2、家里养的绿植叶子上全是灰,弄点水给它浞干净。 3、多端几盆水,把地浞干净。 三、衍生为动词:浇灌 例句: 1、过去种菜都是用农家肥和粪水,印粪水时,活路做得把细的人都是用粪瓢一窝一窝的浞。 2、你把水管牵到菜园,多给菜浞点水,菜都要干死了。 四、衍生为动词:撒(尿) 例句: 1、浞了一泡尿在地上。 2、尿不小心浞到鞋子上了。 以上词义,《汉语方言大词典》作【?尸坔】字。 【?尸坔】《汉语方言大词典》cuá西南官话。四川成都。1〈动〉淋:我遭雨~了,一身~得焦湿。2〈动〉(用水)冲洗:把水管子牵出来~一下,要不,地下的鸡屎弄不干净。3〈动〉;撒(尿):~了一泡尿在地上。 《成都方言词典》作“歘”字:欻湿(淋),欻干净(清洗),欻尿(撒尿),有待商榷。 四川方言的“歘”(音cuá\/cuǎ),常见以下义项: 1.拟声词。表示急促、或有节奏的声音;由急促引申为表快速。 菜放到油锅里,“歘”的一声;耗子歘歘歘的在那翻东西;汽车歘的一声开走了。箭矢欻欻的射过去。兔子歘的一下子就消失了。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中的诗句:“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2、名词【王欻欻】指西南地区指什么也不懂的人。例:这个问题你问他?他也是个~。 第157章 四川方言中,青蛙为啥叫切猫儿? 四川人习惯把蟾蜍叫癞蛤蟆或癞疙宝,把青蛙叫“切猫儿”。 蟾蜍的方言称谓癞蛤蟆或癞疙宝,或来自于它的外形有许多疙瘩。 青蛙的方言称谓,不限于“切qie猫儿”,还有“客kê妈子”、“克kê麻儿”、“蛴qi蟆”、“蜞qi蟆”等各种同音或近音表达,一些地方有词尾“儿”或“子”,一些地方没有词尾。 川东北还有专门的“蛴蟆节”。正月十四送蛴蟆,在川东北部分农村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南充西充河流域一带战乱不已,瘟疫流行。一天,一位高人到来,给当地老百姓指点迷津,说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要把“蛴蟆瘟”送走,瘟疫才会离开。当天是正月十四,当晚村民举行了送“蛴蟆瘟”活动,以祈福消灾佑平安。从此每年正月十四晚,西充河流域都要举行送“蛴蟆瘟”活动,并且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风靡西充河流域一带山乡民众的地方性节日——蛴蟆节。 青蛙前述的那些方言称谓,应该都是来源于“鼁蟆”。当然,青蛙还有田鸡、青拐子等其他称谓,与本文讨论无关,略过。 鼁:《广韵》丘据切《集韵》丘据切,??音?。《尔雅·释鱼》鼁,蟾诸。《郭注》似鰕蟇,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疏》鼁,一名蟾诸。 蛙的古字为?\/鼃。?【集韵】【正韵】古文蛙字。【说文】虾蟇也。【玉篇】?同鼃。 即古文中,用“鼁qu”表示蟾蜍,用“鼃wā”表示青蛙。“鼁”和“鼃”字非常相似,都是形声字,上面表音,下面表义,间接说明它们是同类动物。 所以普通话中,蛤蟆(há má)是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蟆:《唐韵》莫霞切《集韵》《韵会》《正韵》谟加切,??音麻。《说文》虾蟆也。 四川方言中,蟾蜍叫癞蛤蟆或癞疙宝。蛤蟆一词,基本给到了蟾蜍头上。而青蛙,或许过去四川民间就称为“鼁qu蟆má”?(无文献资料佐证) 那么,包括“切猫ㄦ”、“客妈子”、“克麻儿”、“蛴蟆”、“蜞蟆”等,不考虑词尾,第二字的本字为“蟆”má字,而“猫”、“妈”、“麻”等都是借音,包括“*猫ㄦ”实际为mer音,“蟆”儿化也为mer音。 再来看首字“鼁”字,“去”就是声旁,“鼁”普通话音qu。“去qu”在四川方言就有各种发音如“qie”、“qi”、“kê”等,笔者没学过音韵学,只能类推“鼁qu”在四川方言也有了“qie”、“qi”、“kê”等发音,于是“鼁蟆”在四川方言口语中有了“切猫ㄦ”、“客妈子”、“克麻儿”、“蛴蟆”、“蜞蟆”等各种借音表达。 加上“鼁”这个字本来就难写,在古代会写的人恐怕也不多。时间长了,有时需要书写时,“鼁蟆”有了“切猫ㄦ”、“客妈子”、“克麻儿”、“蛴蟆”、“蜞蟆”等各种各样写法,和青蛙的幼体“蝌蚪”的各种方言称谓有一拼。 以上无史料文献支撑,仅为个人依据相关文字发音简单推测,仅作为方言爱好者交流探讨。 第158章 四川民俗:打平伙。它真的是aa制吗?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打平伙”快销声匿迹了。时不时在抖音上,还能看到有些钓鱼人钓到鱼后,找附近人家“打平伙”。而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你和他提“打平伙”,他完全一头雾水。你得做一番名词解释:大伙儿一块儿凑份子打牙祭,类似于现在的aa制。 古代最早称之为酺醵:“出钱为醵,出食为酺”。东汉·郑玄《礼记·礼器》注解:“合钱饮酒为醵。” 酺醵,读音是pu ju,意思是聚会饮食。这个说法过于文言化,没有在民间流行起来,只见于典籍。 “打平伙”的说法,据传由古代军人野外聚餐演变而来的。古时军队行军打仗间隙,要安营扎寨,也要埋锅造饭,一般五人为伍,十人一火起灶,于是同火同灶的人互称“火伴”,后呼作“同伙”或“伙伴”。偶尔一伙人单独凑份子改善伙食,则曰“打平伙”或“打平火”。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众贼道: ‘果是利害。而今幸得无事,弟兄们且打平伙,吃酒压惊去。’” 清乾隆三十三年《江津县志》卷九《礼俗志·附善俗诸条》: “川俗赶场会饮曰打平伙,醉后种种滋事,最坏风俗。” 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 “又 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 民国二十七年《达县志》 卷九《礼俗门·风俗·方言》: “醵ju钱会饮曰打平伙。” “打平伙”通俗易懂,故今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打平伙”的说法,有些地方也有其他说法如“朋份子”等,习俗大同小异。 下文说说笔者记忆中的川渝地区“打平伙”。 川渝地区的“打平伙”,类似于如今的aa制,实际又存在区别,比当代“aa制”温情、热闹、红火。 一、从目的上看,过去“打平伙”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如今“aa制”就是凑钱吃饭搞个聚会啥的。 大集体时代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差。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多在年成大丰收时组织社员“打平伙”,目的是给社员“油肠子、鼓干劲”,费用由生产队从公账上支出,年终按人头从工分值中分摊。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改善一下伙食,吃顿好的,相当于集体打个牙祭。 私下打平伙的场景就比较多。 比如哪家辛辛苦苦饲养的一头猪死了,有热心人出面一起去帮忙宰杀,大家聚起来吃一顿打个平伙,再各家出点钱买一些,减轻主家损失。(这是互利行为。不要想着自己有点钱就能上街随便买,那时候买肉需要肉票。) 比如某人赶集买了点肉,回家路上碰到关系不错的,别人就会说“今天又割肉啦?等哈ㄦ走你屋头打平伙哈!”“要得嘛!”于是有的回家拿酒,有的回家取香肠,有的回家拿菜……一会儿都聚到某人家里“打平伙”了。 再比如某人下馆子,点好菜了,突然发现熟人也在这儿吃饭,也才开始吃。于是打个招呼,菜端到一起吃,大家就都可以多吃一两个花样,最后通常付钱还是各给各,过去这种碰到熟人拼菜吃饭,也可以叫“打平伙”。 “打平伙”是一种古老而淳朴的餐饮文化,其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义:一是巩固邻里友谊,增进村民感情。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回味今年收成,谋划来年发展,天南海北龙门阵摆起,说的全是吉祥话、喜庆话。二是解开疙瘩,调解纠纷。个别相互有过节的人,借“打平伙”凑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三是哪家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主意,想办法,合力把事情办圆满。在这样的氛围,大家淳朴自然,亲密无间交流感情。 二、从形式上看,私下打平伙,不会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这也是和如今的aa制不同的地方。 过去凡参加打平伙的人,都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家庭劳力强困难小的,适当多拿点;收入少、家庭负担重的,简单意思一下;实在拿不出的,也没关系,多干一点也可以蹭吃蹭喝。大家从不计较,也不搞平均主义。这其中也饱含了无产者深深的阶级感情。 比如前面提到的某人买了肉,哪怕他实际只买了一斤肉,家里也没其他啥菜。大家商量好打平伙之后,大概算下总的人数,就开始分头行动。有的回家逮只鸡或者拿一些鸡蛋,有的去杀猪匠家买点骨头或买副下水,还有的忙着去村头小店打二斤高粱酒,有的则去自家菜地里搞些蔬菜…… 主家呢,只需要再贴些柴火、盐和调料。条件差拿不出啥东西的,就会主动多干点洗菜、择菜、切菜、搬座椅等各种杂活,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热热闹闹的就把平伙打了。 像前文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写的: “又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这是利用了过去不搞平均主义的漏洞占小便宜,这种平伙,肯定就打不久了。 像抖音上那些钓鱼人,除了带着自己钓的鱼,通常还会带点粮油、牛奶之类到附近人家去“打平伙”。所以哪怕相互之间事先不认识,这种平伙成功率也比较高,他们的平伙也打得久。 随着生活条件好了,周围邻居之间、熟人之间的“打平伙”,就基本消失了。如今基本被轮流请客,或aa制等各种形式代替了。 第159章 为啥螃蟹在四川方言有盘海、爬海、旁凯等各种方言称谓?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音或义。今天来说说一种常见动物“螃蟹”,在四川方言中的各种方言称谓。 蟹,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前面的一双脚呈钳状,叫螯。蟹的种类很多,中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有梭子蟹、青蟹、蛙蟹、关公蟹等等。按分布的地理位置,又有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海蟹等分类。 不管啥子蟹,四川方言都统称螃蟹。 螃蟹,普通话音páng xiè。四川方言中螃蟹的主流称谓“盘海”、“爬海”、“旁凯”等,本字其实都是“螃蟹”。主要方言称谓都是“螃蟹”二字的各种语流音变,并使用的同音字借音表达。 下文逐字说明。 一、蟹 蟹:《唐韵》《正韵》胡买切;《集韵》《韵会》下买切,??音獬。 说明古汉语中,“蟹”的发音就差不多是今天hǎi音,同“海”。“盘海”、“爬海”的“海”,是古汉语音在四川方言的遗存。 古汉语中部分gkh声母的字,大约在元明时期,颚化为今天的jqx声母。包括不限于今天四川方言中的“街解、敲掐、咸陷”等都是如此,而这些字四川方言都遗存了古音。再如今部分四川地区的方言称谓“嘎嘎”gaga,其实也是“家家”jiajia的古音。 “蟹”字遗存下了hǎi音,但部分地区声母又发生同系声母互转,声母h音变为k,这是“旁凯”的“凯kǎi”音来源。 也就是四川方言中,“蟹”字方言口语发音主要为“海hǎi”和“凯kǎi”。 二、螃 螃,普通话音páng,那么páng如何变成了pán和pá? 这种变化,不属于极个别现象,而是较多出现在四川话中,很多语言学家也在专门研究。这种现象,称作“鼻音韵尾脱落的语音变异”。最常见的是在四川话中,韵母ing\/eng的鼻音韵尾完全脱落为in\/en,当然,很多其他南方方言也有这个现象。 于是,páng韵尾脱落,变成pán,“螃蟹”就成了“盘海”。这个称谓,广泛分布在川西坝子、川北、川中、川南等地区 pán韵尾进一步脱落,就变成pá,“螃蟹”就成了“爬海”。这个称谓主要分布在川东和重庆地区以及川南部分地区。 如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卷四《礼俗·方言》、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言》: “爬海,螃蟹也。” 川东北部分地区“旁凯”的说法,语流音变较少,只是“蟹”遗存下了hǎi音,发生同系声母互转,声母h音变为k,实际本字还是“螃蟹”。 综上,四川方言中,根据“螃蟹”两个字分别不同的变音情况,螃蟹在四川存在螃海、螃凯、盘海、爬海等不同的称谓。部分地区螃蟹还有土语称呼如盘老海、盘夹等。 题外:“蟹”hǎi——海的读音在江浙地区为“哈”,也是韵尾脱落,因此江浙地区称螃蟹为“哈”。而上海人称螃蟹为帮哈,pang音变bang音,属于同系声母互转。再如四川方言存在的类似现象:滂bang\/pang臭是同一个意思。 三、说说“螃蟹”在笔者所在广汉方言一个特殊的音:ngá ngā〔?a21?a??〕。 位于成都市北部的广汉、彭县、什邡以及金堂临近广汉的部分地区,称“螃蟹” 为ngángā,称谓来源应该是用“蟹”的螯脚代称螃蟹。也有少数地区融合“盘海”称谓称“盘螯”pán ngā。 蟹前面的一双脚呈钳状,叫螯。螯,普通话音áo,方言音本音ngáo,尾韵脱落变成ngá音。叠音后后字变音,“螯螯”发音ngá ngā〔?a21?a??〕。 第160章 四川方言中保留古汉语发音的戳字,容易误用为夺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字词,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音义,今天来聊聊“戳”字。 戳,普通话读作chuo,其本意为用锐器的尖端刺击。也指图章,印记。 今四川方言中,“戳”作名词时,发音co。“戳”动词时,发音do。“戳”字是个古入声字,故四川方言主流片区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四川其他地区发音略过。 一、四川方言中关于“戳”字的误会 1戳在四川方言作名词时,释义图章/印记,发音co。 这个co音,让“戳”常被讹用替换“拙”和“矬”字。如表示笨拙的“神拙拙”、“傻拙拙”;表示短小的“短矬矬”、“矮矬矬”等,多见误写作:神戳戳、傻戳戳、短戳戳、矮戳戳等。 2戳在四川方言作动词时,发音do。 “戳”作动词,释义为触;刺。这个do音,让“戳”又常讹用为“夺”字。“夺”字作动词主要是强取,没有“触;刺”的意思。 古无舌上音。部分古汉语“端、透、定”三母的字,在上古时期发舌头音“d、t”的音,大约到了六世纪分化出来,后来演变归入了现在普通话的翘舌音。例如“澄”字,在普通话中读作“chéng”。 而“戳”字的普通话音chuo,同样也是从舌头音“d、t”而来。 戳,从戈,翟(di)声。四川方言中“戳”字作动词的do音,应该是四川方言部分遗存的古汉语音。由于笔者非专业人士,具体演变过程不得而知,只能依据旁证。 二、戳(do,下文都是这个音,动词)在四川方言的主要释义 1“戳”字本义为用枪刺,即是指用枪头的尖刀刺击。 四川方言中,用尖锐物捅、刺都叫“戳”。 《宋史·刑法志三》: “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戳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 元·高文秀《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你个乱箭射的,冷枪戳的,碎针儿签的!” “戳”与 “射”对文。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众强盗拼命死战,戳伤了几个庄客。” 四川方言指“拿刀子捅”谓之“拿刀儿戳do”,比如杀猪匠杀猪就是拿刀儿使劲戳do。 2泛指用人的肢端或物体的尖端触击其他人或物。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 民间谚语: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戳,好说好说。烧酒醉人,不行也行。 四川民间俗语:说就说,不要摛摛戳戳ci ci do do!即让大家好好说话,不要动手动脚。 四川方言俗语:戳一下,跳一下。指做事情不积极主动,主事人说啥才做点啥。 3 引申为挑起矛盾和冲突;指责或者讽刺别人。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 “他又在汉子跟前戳舌儿,转过眼就不认了。” 《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 “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 《跻春台》卷四 《孝还魂》: “只晓得戳是非含沙射影,那管人好和歹性命有倾。” 衍生词汇“戳客”,即挑起冲突的人。四川谚语说: “十个说客,不如一个戳客。”俗也讹写作 “夺客”。 4引申为打落(较高的果树上的果实等) 例句: 1、过去八九月打谷子的季节,就是戳气柑的季节。 2、过去小孩子爱用竹竿戳雀雀窝箩,期望里面有雀雀蛋。 第161章 四川方言中,巴字区别于普通话的词义和部分衍生词汇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音或义,今天来介绍“巴”字在四川方言中区别于普通话的动词词义,以及几个“巴”字的衍生词汇。 一、四川方言中,巴可以表示:张贴 例如:巴对子、巴春联、巴门神、巴奖状等。 二、四川方言中,“巴”可以表示:靠近,挨着。这个词义有不少衍生词汇。 元·王晔《桃花女》楔子: “今日回家来到这里, 争奈天色已晚,又遇着风雨,前不巴村,又不着店,怎生是好?” 《水浒传》第二回: “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 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 《警世通言》卷十一: “巴着井栏一望,黑洞洞地。” “巴着” 即挨着、靠着。 今四川方言仍说“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比喻荒郊野外,荒无人烟。 实际生活场景例句: 1、小娃娃学走路时,爱巴着壁头(墙壁)走。 2、四川方言“巴倒烫”,实际就是“巴着烫”的音变,即:挨着烫/贴着烫,引申为各种含义。 衍生词汇1:巴心巴肝 释义为一心一意,但比一心一意的感情更深切。把一个人挨着靠在心肝上,你说深不深切嘛!类似普通话“掏心掏肺”的程度了。但“掏心掏肺”听着有点恐怖,还是“巴心巴肝”更能表达四川人一心一意的感情。 【例句】我巴心巴肝对你,你居然这样对我! 衍生词汇2:巴家 人全心靠近挨着家庭,引申为处处为家庭着想;会持家。如今已不多用。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双金钏》: “养女攀高门才可沾光,我辛苦挣的银钱,岂可拿与穷鬼?不巴家的娘,不要开腔。” 又《节寿坊》: “寿姑听得,忙拿钱四百,米三升,叫邻妇带去与他。何氏曰: ‘你这妹崽,好不巴家哟,为啥无故就拿些钱米与人?’” 【例句】那娃娃几岁就晓得巴家,看到点树枝都晓得朝屋头搬(pán)。 衍生词汇3:巴谱 靠近挨着曲谱,引申指说话做事不离谱、依规矩。 《重庆方言词典》:谱即曲谱。唱歌要依着谱子唱,即为 “巴谱”。引申指言语切题。笔者理解不限于言语,还包括行为。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巧报应》: “这是我,前头乌龟扒开路,后面乌龟捡现途。说我不孝还巴谱,他比我更做得出。” 【例句】1、做啥子事多想一下,还是要巴倒谱谱来。 2、你这个建议,还比较巴谱,可以挍一下。 衍生词汇4:巴望;巴幸(喜)不得 尽量靠近挨着远望,引申为迫切盼望。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辨讹》: “今人之旴衡望远曰巴。”“盱衡”是扬眉举目的意思,“巴望” 同义连文。 《何典》第九回: “ (豆腐羹饭鬼) 一味浅见薄识,巴望女儿做个少奶奶,将来好与他亲眷往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辅成听了,也巴望这门亲定了,好得个内助。” 清·陈天华《警世钟》: “也有许多无耻的人去了,巴望做洪承畴一流的人物。” 巴望一词使用频率渐低,感觉它更更书面化。今四川方言口语中,多用“巴幸不得/巴喜不得”来表达迫切希望,或就用“巴不得”。 “幸”字表荣幸或庆幸;“喜”字表欢喜。用两字修饰“巴不得”时,要结合前后文才能明白说话人的态度。 当说话人用“巴幸不得”时,有时候表达的意思,与受话人期望的结果相反。 【例句】1、丈夫:娃儿在爷爷家耍得都不想回来了,你去接她哇? 妻子:我才巴幸不得他不回来。(回来只会捣乱等,带来烦恼) 2、我巴喜不得也中个500万大奖。 3、中国人巴幸不得小日子被干掉。 第162章 老派四川方言不说普通话的铺,那是如何表达的?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动词“铺”,在老派四川方言中,就用“扌霸”来表达。 扌霸:【篇海】必驾切,音霸。把也。◎按集韵作欛。注云:俗从手,非。【篇海】是一部宋金时期字典,说明这之前,可能还没有“扌霸”字。 “扌霸”最早出现时,是把的意思。“俗从手,非。”表示“扌霸”可能是“欛”字的误用,本义是把(柄的意思)。 但至迟在明代,“扌霸”字就被四川方言借用为表示铺垫的动词,取“扌”旁表示手上动作,又借音使用。 为让文章看起来不那么凌乱,下文用“欛”代替“扌霸”字,所有“欛”都是指西南官话片区表示铺垫的“扌霸”。 欛,音bà,动词,释义为铺垫。 明·李实《蜀语》: “铺垫曰欛○欛音霸。” 明·唐枢《蜀籁》:“羊子欛窝猪来睡。” 清《西蜀方言》: “床没有欛平顺。” 民国《息烽县志》卷二十九《风土志·方言》: “谓铺垫曰欛。”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 俗下·方言》: “欛, 音霸, 铺垫也。今俗安床□荐曰欛铺。” 欛铺,广汉方言音bàpu,这里铺为名词,床。欛铺就是铺床的意思。四川方言歇后语:茅司坎上欛铺--离屎(死)不远。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欛,铺也。” 能查到的资料,表示铺垫的“欛”字,都在西南官话片区。 四川歌谣选:扯把茅草欛个铺,捡个石头当枕头。 亦记音作“坝”。清光绪二十一年《叙州府志》卷二十一《风俗》: “铺垫曰坝。音霸。”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铺底曰坝。” “铺底”亦曰 “坝底”,如农村有习惯煮干饭时将南瓜、红薯、芋艿等铺底,再将滤过米汤的半生饭覆在上面蒸熟。 普通话的动词“铺”,老派四川方言多用“欛”,如今受普通话影响很多人也说“铺”了,目前属于混用的状态,如欛铺和铺床都在说。 作为一个70后,过去也经常说“欛”字的,笔者举例如下: 1、天冷了,床上再欛床棉絮。 2、过去条件差,都是架子床。欛铺就是先放篾笆子,再欛几层谷草,接着把竹席子放上去,夏天就这样了。冬天就再欛棉絮、欛单(床单)。 3、外出时走累了,路边花台坐一下,很多人习惯先欛点东西,如报纸、画报等。 4、赌博开始时出底钱,四川方言也叫“欛底”。 5、打麻将时,有些人个人矮手臂端,就喊:老板,找个垫子欛一哈。 6、过去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时,觉得后座隐沟子的人,会找点东西欛起再坐。 7、餐前先吃点东西垫底,也叫欛底。口语也说欛个底,又说打个底、垫个底。过去打尖也算是欛底。 再次提示:本文用“欛”代替的西南官话片区表示铺垫的“扌霸”。 第163章 四川话表达搅动/翻寻的cào有3个字,你认可哪个?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来聊聊四川方言表达“搅动/翻寻”的cào字,有“扌曹”、“扌造”和“耖”,你更认可哪一个? 先举例子: 1、把锅头(锅里)cào一下。(表示搅动、翻动) 2、把箱子底脚的衣服cào出来。(表示翻寻) 3、说了好多次了,筷子不要在菜里面cào。下次再让我看到就打手了! 4、小摊老板:大家雕就雕(挑就挑),莫乱cào嘛! 下文分别介绍“扌曹”、“扌造”和“耖”。 一、“扌曹”字 1搅动, 翻动。 《广韵·号韵》在到切: “‘扌曹’, 手搅也。” 【唐韵】【集韵】在到切,曹去声。手搅也。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八十七《痘疔·骊含疔》: “牛黄冰片蟾酥麝, 和合银朱一样‘扌曹’。” 李实《蜀语》: “搅曰‘扌曹’○‘扌曹’音潮去声。”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百十一《云南五》: “食无筋, 以手‘扌曹’饭。” 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手搅曰‘扌曹’。”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扌曹’,翻也。” 2找寻。下例“造”,或属同音借用。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 一《十年鸡》: “钦差问其故,王官将雨花之案一一禀告,又命刑方将案卷造来与钦差看。”此谓令人把案卷翻寻出来给钦差看。 笔者举例:老刘在屋头东‘扌曹’西‘扌曹’,硬是不晓得婆娘把钱放到哪在!东‘扌曹’西‘扌曹’,近似于东翻西找。 湘语中也广泛使用,如:长沙、娄底、新化、湘潭g益阳、衡阳等地,表达“搅动使翻个儿”,曰“扌曹”。 二、“扌造”字 后造字“?扌造”,“造”在四川方言发音cào,故“?扌造”字属于借音,并用提手旁“扌”表义,释义为搅动;翻寻。吴语中它是擦洗的意思。 三、耖 耖,汉语二级字 ,普通话读作耖(chào),1 名词。在耕、耙地以后用的一种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2动词。用耖弄细土块,使地平整:耖田。 《广韵》初教切《集韵》楚教切,并音抄。《广韵》重耕田也。《集韵》覆耕曰耖。又田器也。《农政全书》耖如耙,其齿更长,所以耖土益细。 《蕲春语》: “今吾乡耕皆三次:始耕发土用犁,曰耕;次耕曰耙;最后耕,曰耖,视耙齿益长,既耖而施种矣。” 耖作动词时,有翻动土块的含义,可引申为搅动、翻寻。 综上,四川方言表达“搅动/翻寻”的cào,本字为“扌曹”,有后造字“?扌造”,这两字如今都是生僻字,很多字库未收录,只能用偏旁加部首组合来构字。故笔者觉得无妨用“耖”字来表达四川方言的“搅动、翻寻”的cào字。 从汉字造字法看,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耖”作动词时,内涵有翻动土块的含义,可引申为表示四川方言的“搅动、翻寻”动作,符合汉字字义的演变规律。 第164章 普通话的复秤,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复秤”,在四川方言中,就用“彟io(秤)”来表达。 彟,普通话读作彟(yuē),又读yāo,本义为尺度,引申为度量(用秤称)。 彟yuē字释义: 1、名词:尺度。 2、动词:用秤称(今俗写作“约”),如:用秤彟一下菜。 彟:《广韵》忧缚切《韵会》郁缚切,??音嬳。《说文》本作蒦。蒦,度也。或从寻,寻亦度也。楚辞曰:求矩彠之所同。 按《说文》,此本字当作“蒦”,因为“寻”也有“度,规”之义,故加之于“蒦”之上成为一个形声字,这是受汉字形声化趋势影响而构造的一个字。 蒦:《韵会》乙却切,音约。(药韵) 《前汉·律历志》尺者,蒦也。《说文》蒦,度也。 故除了“蒦”字还表示一种草,“彟”和“蒦”在其他词义释义时等同于同一字。 如《关中方言大词典》:彟,同“蒦”。1度量。例:用步子跨~一下,看这地方大约有多大?│用尺子量~一下,有多少。2持取。例:用锨装~土粪。│用筷子操~菜。3高视。例:这人眼窝头高,看~不挈人! 《说文》:“蒦,度也。”《玉篇》:“彟,同蒦。”《广雅》:“蒦,持也。”《玉篇》:“蒦,高视也。” 《字统网》彟:赣语 黎川 i??:掂量分量。 “蒦”是个药韵的古入声字,所以主流四川方言地区即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为io,保留入声的岷江话片区发音io5(i??),雅安一带发音io,自贡一带发音io。药韵入声字变音比较多,或许还有yue\/yao等受普通话影响的发音。 在四川方言中,蒦io(彟)主要做动词使用,释义为用秤称,多指复秤。俗多作“约”io字。 下面是过去用杆秤时代,川渝农村地区赶场时,最常听到的对话: 买者:老板,秤要称够哦!或:老板,秤称对没有? 老板:我的秤包彟io!或:你随便拿去彟io! 无论是过去时代的杆秤,还是如今时代的电子秤,都可以做手脚。不法商家贩子等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做手脚让秤的称重有利于他们自己:卖出东西,称下来让东西变重;回收东西,称下来则让东西变轻。 在过去,老百姓为了核实购买的物品是否足称,通常会找认识的有秤的摊贩,让帮忙复秤。 老百姓:老张,帮我把这肉彟io一哈,看给我称够没有喃!他说是两斤呢。 老张:1两斤还有望,对的。2两斤平起,差不多。3两斤有低点儿啄,正常。4有点乘不稳,也不算啥。5只有一斤九两不到,烧了点秤。…… 如今,正规的市场,市场管理方都会提供公平秤供大家复秤使用。有了这个公平秤,实际对不法商家就是一种震慑,所以现在彟io秤的人没有过去那么多了。 但一些明显低价的摊贩,或一些外来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区如旅游景区,或一些特殊时期等,商贩大多会用动了手脚的秤通过缺斤少两谋取不法利益,普通老百姓有时候也需要多个心思。 第165章 四川话一般不说普通话的蹲,那用哪个词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蹲”,四川人口语中几乎不说。在四川方言中,我们多用“跍”来表达。 四川方言中,“跍”字发音为(ku,同川话“哭”音)或(gu,同“姑”音)。这是西南官话成渝片主要发音,其他地方发音或有变化,未一一调查。 跍:“蹲,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这是“跍”字完整的现代词义解释。 表示蹲的“跍”字,经历了“居”→“踞”→“跍”的演变。 最早表示“蹲”的字,是“居”。 “居”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弯曲的人体的“尸”和声旁“古”组成,表示腿脚弯曲、身体不动地蹲着。本义是蹲着、闲坐。 《说文解字》居:【卷八】【尸部】九鱼切,蹲也。蹲:【卷八】【足部】“蹲,居也。”二字互为转注,字义相同。 后来,为“居”加了个“足”,另造了个“踞”字,这是受汉字形声化趋势影响而构造的一个字。而“居”字则不再表示蹲,而转而用于表示居所、居住等今天的字义了。 《说文》:“踞,蹲也。从足,居声。居御切。” “踞”又衍生出“跍”字,专门表示蹲,另外“踞”本字又衍生出盘踞、依靠等其他词义。 民国二十八年 《巴县志》 卷五 《礼俗 · 方言》: “《说文》: ‘居,蹲也。’ 或作踞,居声。古韵在模部,音如姑。《广韵》: ‘跍,蹲皃。’音枯,见溪转也。跍即踞之省。今俗呼居如姑, 犹存古语。又转跍为入,音如窟。” 《巴县志》的这段记载,就讲清了“居→踞→跍”的发展过程。 再看其他一些资料: 《广韵·模韵》: “跍,蹲皃。”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踞地曰蹲,曰跍。” 《蜀语》: “蜀语谓蹲为居,音如姑,古语之遗也,旁转溪纽为跍。《广韵》: ‘跍,蹲貌。’音枯,盖即踞之省也。” 民国三十一年《西昌县志》卷五《礼俗志·方言》: “屈两足以蹲曰跍。苦平声。” 《戏曲剧本选集·五台会兄》: “手扒栏杆过桥嘴,但见乌鸦跍几堆。” 在今天的四川方言中,“跍”仍然是个常用字。 例句: 1、他跍在那里等你们,脚都跍麻了。 2、屙尿要跍倒屙!(教小孩语,免得打湿裤子) 3、一个模样周正的中年妇女,撑一把黄油纸伞,跍在戏园门口,守着一篮花,花摊开在一块湿毛巾上,她有一声无一声地吆喝……“栀子花!茉莉花!栀子花咧!”(彭建新《红尘三部曲?孕城》) 4、“一对小两口在北京打拼,孩子随奶奶在武汉生活,奶奶只会说武汉话。孩子去了北京,妈妈让她上厕所时蹲下来,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她只听得懂奶奶说‘跍倒’……”胡全志先分享了一则身边的趣闻,台下许多听众连连点头。(杨扬,楚天金报2015.5.31) 部分南方地区另有方言造字,用的“立”字没有上面那一点。“立”无点即非立, 所以用于表示蹲。字库基本未收,简单介绍一下。 第166章 四川人不咋说普通话的碰巧,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碰巧”,四川话口语中其实说的不多。在四川方言中,表达“碰巧”,还有多种表达方式: (碰巧)→碰端→遇端→遇缘 一、碰端 碰,普通话音pèng,四川方言中没有韵母eng,eng在四川方言中遇bpmf和零声母w演化为ong韵,和其他辅音声母相拼演化为en韵。所以“碰”四川方言中发音pong。“碰”有偶尔相遇的意思,“端”为正。“碰端”为碰巧的意思。 四川方言歇后语:缺牙巴咬虱子—— 碰端了。 例句: 1、他拿着一大串钥匙,也不晓得哪一把是开这间房间的。随手拿起一把就开,没想到碰端了,门一下就打开了。(随手拿起一把碰巧就把门打开了。) 2、今天刚栽完菜就下雨了,硬是碰端了,免得再饮(音印)水了。(刚栽完菜碰巧下雨了。不说“刚栽完菜碰端下雨了”) 二、遇端 遇端与碰端是同义词,用法完全一样。 四川方言歇后语:缺牙巴咬虱子—— 碰端了=缺牙巴咬虱子—— 遇端了。 例句:1、他拿着一大串钥匙,也不晓得哪一把是开这间房间的。随手拿起一把就开,没想到遇端了,门一下就打开了。(随手拿起一把碰巧就把门打开了。) 2、今天刚栽完菜就下雨了,硬是遇端了,免得再饮水了。(刚栽完菜碰巧下雨了。不说“刚栽完菜遇端下雨了”) 三、遇缘 碰端和遇端,是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使用总结而来,未见典籍、词典等收录。而“遇缘”一词,则是一个典籍和方言词典都有收录的四川方言词汇,一些地区主要是川东和重庆地区还爱儿化韵,说作【遇缘ㄦ】。 【释义】碰巧; 正好碰在某种机缘上;正好。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三《优波斯那品下》: “以昔遇缘造恶业故,有余未尽,即便堕落叫唤地狱。”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随其所须,供给供养,不令施行,遇缘而息。” 南唐·静、筠《祖堂集》卷三《牛头和尚》: “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白玉扇》: “事又遇缘咧,两河关的公田,今年是为父当局首,明日进县禀明,佃四十亩田你去耕种。” 沙汀 《记贺龙》十一:“好得很,我正要找你们三个人谈谈!真遇缘极了!” 沙汀《摸鱼》:“这时候,一个又长又瘦的青年人,摇摇晃晃上桥来了,接着在桥头站住。‘这么样遇缘呀!’他嘻嘻哈哈笑道,‘幺婶正愁没有菜待客呢!’” 马识途《夜谭续记·狐精记》:“咦,怪了,恁个遇缘儿?居然能在上海这个大商场里头碰到个说四川话的店员。”页底注解:“恁个:那么,这样;遇缘儿:正好碰在某个机缘上。恁个遇缘儿,‘这么巧’的意思。” 笔者摘取的一些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最迟在清代,“遇缘”已经成为四川方言常用的表示“碰巧”的词汇。 对比笔者举例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碰端”、“遇端”和“遇缘”这几个表示“碰巧”的四川方言词汇,和“碰巧”存在用法上不同。“碰巧”可以直接修饰动词,而这几个四川方言词汇,一般单独做补语,不能直接修饰动词,也就是表达方式与“碰巧”相比会发生变化。 第167章 四川方言中遗存的古汉语:瞀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解字》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以四川方言为例,四川方言说“脶”,音“lo,阳平,同川话罗音”,表示圆形指纹,有句四川顺口溜:一脶穷,二脶富,三脶四脶当干部… 再比如“圿”,音同“jiá,阳平,音甲”,指污垢。四川话“圿圿”,专指身上的污垢。“搓圿圿”就是洗澡的时候把身上的污垢搓下来。普通话则没有这个说法, 今天重点说的是描述视物模糊时,四川方言用的“瞀”字,而普通话中几乎不见如此用法了。 瞀,今普通话读作瞀(mào)。 《说文解字》莫候切。低目谨视也。从目,敄(wu)声。 又俯视也。《黄帝素问》民病肩臂瞀重。《注》低目俯首曰瞀。 《说文》中主要作“俯视”解。 又《字汇补》莫到切,音冒。视眩易也。这里的“莫到切,音冒”是普通话音mào的来源,字义作视物模糊了,“视眩易也”。 又《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目不明也。《扬子·太经》视也见,而晦也瞀。这里的音“亡遇切,音务”是今四川方言音“wu”的来源,字义也作视物模糊了:目不明也;视也见,而晦也瞀。俗多作“雾”字。 又通作霿。《广韵》瞀。《集韵》作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韵》无识也。 今四川方言中,同样保留“心不明”、“无识也”的释义。四川方言俗语“脑壳大,心头瞀mu”,谓人笨挫不开窍。但是“瞀”字的发音是另外一个方言音mu。 又《埤雅》莫卜切,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见物者,谓之雀瞀。 这里的音“莫卜切,音木”即是四川方言中另外一个方言音mu的来源,词义“人有至夕昏不见物者”,即今四川方言所谓的“鸡瞀眼”,俗作“鸡母眼”。 再来看一些“瞀”字做视觉模糊不清的文献典籍记载。 《玉篇·目部》: “瞀,目不明貌。”谓视觉模糊不清。 《孟子·尽心上》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赵岐注: “章指言舆服器用人用不殊,尊贵居之,志气以舒,是以居仁由义,盎 然内优,胸中正者眸子不瞀也。”“眸子不瞀”犹谓眼睛明亮。 明·李实《蜀语》: “目不见物曰瞀○瞀音务。”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目不见物曰瞀。” “目不见物”,已然瞎子矣,程度较“目不明皃” 深,应当有误。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目不明曰瞀。” 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瞀, 目不明也。”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眼不明曰瞀,曰昏。”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 《礼俗 下·方言上》: “眼不明曰瞀。” 综上,“瞀”字是四川方言中保留下来的普通话没有古汉语用字。四川方言中“瞀”字主要有两个发音,发音mu时用作“鸡瞀眼”和指“心不明”,发音wu时指视觉模糊不清。 第168章 四川话表达扭伤的wǎi,踠、踒、崴、歪,你用的哪一个? 查四川方言表达足扭伤的wǎi,文献典籍中查到有“踠、踒、崴、歪”,你们平常用的哪一个? 下文逐一介绍。 踠,普通话音wǎn。本义:足胫相连的活动部位。 《广韵》《正韵》於阮切《集韵》《韵会》委远切,??音宛。体屈也。《玉篇》申脚也。《後汉·班固传》马踠馀足。《注》踠,犹屈也。 又《集韵》乌卧切,音涴。与踒同。《类篇》足跌也。 “踠” 当指足因受折拗而筋骨扭伤或错位。 《周礼·天官·疡医》: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东汉郑玄注: “折疡,踠跌者。” 《后汉书·方术 传·李南》: “马踠足,是以不得速。”注: “踠,屈损也。”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 一: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马小踠足,竟后此僧。” 欧阳修 《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 四韵》: “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洪迈 《夷坚甲志·邵南神术》: “告命且至,偶使人未到城二十里,为石踠足,愿选一健步 者往取之。” 《大字典》解释 “踠”字的意思为 “(手足等) 猛折而筋骨受伤”,引以下字典辞书: 慧林 《一切经音义》卷八七: “踠足,张戬云: ‘足未骋也,折也。’” 《集韵·过韵》: “踒,《说文》: ‘足跌也。’ 一曰折也。或作踠。” 《字汇·足部》: “踠,马足跌也。” 《正字通》: “踒,踠,音别义通。” 现代汉语方言中还有用 “踠”表示 “扭伤” 义的遗留。如 《昭通方言疏证》 :“踠,《说文》: ‘踠,足跌也,乌卧切。’ 昭人言脚跌曰 ‘踠着’,音如外 (上声),即此字。” 四川方言中也仍有此音义,四川师范大学宋子然教授《<后汉书>语言研究·序》 :“此指手足因受扭折而引起的筋骨扭伤或错位,四川方言中也说: ‘脚踠了。’ 字音 wǎi。” 字又写成 “歪”。 缪树晟 《四川方言词语汇释》: “歪wǎi, 动。蹩、扭: 唉哟,我的脚歪倒了。”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 字又写作 “崴”。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崴: 动。(脚) 扭伤: 走路不小心, 把脚给崴了。”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三章: “比如有一次行军,他崴了脚脖子,掉了队。” 又记音作 “踒”。 《说文·足部》: “踒,足跌也。”段注: “跌当为胅,字之误也。《肉部》 曰: ‘胅,骨差也。’ 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差胅。” 《篆隶万象名义·足部》: “踒, 于卧反。跌也。” 《小尔雅》: “足跌伤曰踒。” 《集韵·过韵》: “踒,《说文》: ‘足跌也。’ 一曰折也。或作踠。” 《神农本草经》上卷: “夫大病之主,有……踒折、痈肿……” 《韩非子·说 林下》: “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 汉焦赣 《易林·蒙之随》: “猨堕高木,不踒手足。” 明汤显祖 《哀伟朋赋》: “足屡踒而姿游,目半盲而兢张。” 以上就是几个表达足扭伤的字。 现表达足扭伤多见用“崴”字,按道理足部扭伤应该与足相关,查了一下原来“崴”wǎi作足扭伤解时为“??歪”字的通假字。 第169章 普通话没有的地道四川方言:归一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归一,是一个地道的四川方言词汇。主流的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gui yi,音同“龟移”。“一”是个古入声字,古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归一”在四川其他非成渝片地区发音略。川中、川西坝子部分地区,“归一”有语流音变,变音为gui yu,音同“龟鱼”。同样,“鱼yu”也有变音为“移yi”的。 由字面解,“归一”有天下大同,九九归一之哲学气。西汉扬雄《太玄经》“玄生万物,九九归一”,意即回归本源。所以在普通话中,归一通常作“统一、一致”解,也作规矩。 四川方言中,“归一”是个形容词,释义为整齐、规整、完成、完善、妥当、结束等。“归”是过程,“一”是状态——这便是形容词属性的来源。 文献典籍中的“归一”: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三极彝道,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宋·苏轼《申省乞罢详定役法状》: “所贵议论归一。”“归一”犹谓归于一体或归于一致。引申之,则为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元代白话碑集录》附录一 《重编百丈清规圣旨》: “教大龙翔集庆寺笑隐长老为头,拣选有本 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者。” 犹谓校正妥当。 元·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 “我怎生不归一?我是第一个归一的人。” 民国 《普安县志》 卷十《风土志·方言》: “事毕曰归一。” 民国三十七年《贵州通志·风土志·方言》: “事完曰归一。” 孙健忠 《甜甜的刺莓》:“大婶娘这回硬要把你们的事搞归一。” 收拾混乱物品叫 “弄归一”。“弄归一”或者说“整归一”、“摆归一”等。“归一”前多为 “弄、整、 摆、搞、做、收拾”等动词,既对物,亦对人,其应用范围甚广。 例句: 1、这个事情上级领导很重视,你一定要弄归一哈。此处“归一”作妥帖解,用四川话说就是“弄巴适”。 2、衣裳穿归一没有?准备出门了。此处“归一”作齐整解。 3、花了一上午时间,总算把屋头收拾归一了。此处“归一”作整洁解。 4、归一的归。广汉方言口语,表示结束、刹搁。 5、父母训娃娃:作业做归一才能看电视哈!此处“归一”作完成解。 6、小娃娃不听招呼,让他就在桌上吃饭,非得端倒起跑到院子里看小狗。没端稳,“啪”的一声碗掉地上拌烂了。大人说:“这下归一了嘛!” 表示结束,即不听话产生的不良后果。 口语中,有时候“归一”前面的动词会省略。 例如:归一没有嘛?归一了我们就出门了!“归一”前面省略了动词“弄/整/收拾”等。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等)只收录了“搞归一”,释义为:搞好。湘语”,甚为奇怪。湖南紧邻川渝地区,有这个方言词不奇怪,奇怪的是只注明为湘语。而“归一”不是川渝地区某个地方的方言,是整个川渝地区都非常流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方言词汇,却没有标注出来。 第170章 普通话的走神;开小差,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啄梦觉,是一个地道的四川方言词汇。 用普通话表达就是:思想开小差、走神。 蒋宗福教授在《四川方言词源》中,解释该词似源于古代戏剧表演中人物角色进入梦境,醒来后对某些事情记不清楚。 笔者查阅了一下,元曲中经常使用“打梦科”一词。 元曲《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做打梦科)(净扮邦老上)(正旦云)呀,好是奇怪,那里这等鞋底鸣、脚步响?不由的我这心中不怕也! 元·杂剧《朱砂担滴水浮沤记》(做睡、打梦科)(云)王文用也,甚睡儿到的我这眼里?我开开这门,我来这里,下了两遭,倒不曾细看。可怎生这里有一个小角门儿?我开开这门,元来是一所花园。是好花也。 实际生活中,四川方言“啄梦觉”一词,另有多种表达,如:打梦冲、打梦椎、打梦觉、打梦脚、打梦足等。 一、打梦椎 椎音“cui锤” 李实《蜀语》:“谓人痴钝曰梦椎。椎同槌。《史记》:‘周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黄仁寿、刘家和注:“《汉书·周勃传》:‘其椎少文如此。’颜师古注:‘椎谓朴钝如椎也。音直推反。’又颜氏注引服虔曰:‘(椎)谓讷钝也。’今四川口语中犹存‘活像个梦椎’‘打梦椎’‘打梦脚’等。” 二、打梦脚 打梦脚,或许是说一个人走路如在梦中,脚步错乱,趔趄趑趄。然后借梦脚之状,喻头脑迷糊不清醒不明白。 沙汀《堰沟边》:“去年学习的总路线,恐怕大家还没有忘记吧,请问,如果我们党员点把点困难,都要靠国家掏腰包,这个社会主义建设要搞到哪辈子?我看你照样有点打梦脚啊!” 三、打梦觉 作打梦觉,或许更在理。 梦觉,指道家梦与觉之辩,指人生觉悟与迷醉。似梦非梦,似觉非觉,边梦边觉,且觉且梦,仿佛梦里,仿佛梦外,既指分心走神思想开小差,也指头脑迷糊不清醒不明白。 关于“梦觉”一词的文献摘录: 《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晋代干宝《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韩愈《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唐·刘禹锡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元·张逊《水调歌头》词:“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 并州 。” 明·李开先《喻意》诗:“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鸡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 清·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庵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冬夏手一编,常至夜分。邻院梦觉时,犹闻其诵读呜呜未休也。” 马识途将年满102岁时,作打油诗一首:“百岁作家有两个,杨绛走了我还在。不是阎王打梦觉,就是小鬼扯了拐。路上醉了倒迷糊,报到通知忘了带。乐得老汉偷着乐,读书码字好自在。” 四川方言表达“走神;开小差”的词汇,笔者把它们分为两组。 一组为打梦冲和打梦椎,算是比较文言的表达。 另一组啄梦觉、打梦觉、打梦脚、打梦足。最后一个字以成都话为代表的川西坝子地区都发jio音,所以才会对本字混淆不明。 笔者赞成为“梦觉jio”,因为经历过读书年代,偶尔听不进课昏昏欲睡时,又不敢趴着睡,只能坐着脑壳一啄一啄的,那真的是处于入梦和觉醒的临界状态,哈哈。 川东地区还有个说法:打王逛。 你那儿说的,是打梦冲、打梦椎、啄梦觉、打梦觉、打梦脚?还是打梦足?欢迎川渝老乡留言。 第171章 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澄,这是个部分遗存古音的方言字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广义的方言词汇是指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所有词汇。狭义的汉语方言词汇指方言中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着差异的部分词语。 今天说一个四川方言中发音保留上古汉语音的字:“澄”。 澄,普通话读作chéng或dèng,其本意为水静而清。动词释义1澄chéng:使清白;使清楚。2澄dèng:1.使液体里的杂质沉淀。2.过滤。 四川方言中,过去民间最常用的字义为:(放置一段时间)使液体中的杂质自然沉淀。此处,“澄”在四川方言中读zèn,同川话“镇”音。“澄”不读dèng或者 chéng,正好印证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之说。 但四川方言说“澄清”(事实)时,“澄”还是读cén。 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拟音中可以查到:“澄”,直庚切,登声,蒸。说明“澄”zèn在今四川方言中是一个上古音的遗存,今音发音zèn,这是西南官话成渝片无翘舌、无后鼻音之故。 《字统网》查“澄”字各地发音,保留古音zèn遗存的方言区,还有广西桂林、湖南长沙、湖南常德、贵州遵义、贵州毕节、贵州黎平等地,都是与四川方言存在密切关系的方言区。 在过去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吃的水都是河水或井水。遇夏日洪水季节,水多混浊,就需要把水装进水缸“澄”zèn一段时间。有时候,即使是烧的开水,也会有一些混浊的尘埃,开水倒在水杯里,也需要“澄”zèn一会儿才能喝。 所以,在不能保证常年清洁水源的特定时期,“澄”zèn字在川渝地区,是一个使用频率还算不低的方言词。用法多为:“澄zèn一哈”、“澄zèn几天”等,“澄”字后面多接时间补语。 再来看一些文献典籍中“澄水”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孙静传》: “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 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 译文:最近连续下雨,河水变得浑浊,士兵们喝了这种水后大多会肚子疼。因此,下令催促准备几百个罂缶来澄清河水。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九: “轮由一节水减,一重轮生,如澄水垽。” 澄水垽:水澄清后沉淀的渣滓。 《太平广记》卷二三七 《同昌公主》: “暑气将甚,公主命取澄水帛以蘸之,挂于南轩,满座皆思挟纩。” 澄水帛:过滤水的纺织品。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 “此名澄水石,放在水中,随你浊水皆清。” 澄水石:使水澄清的石头。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九回: “元帅献上进贡 礼单,黄门官宣读金莲宝象国进贡: 宝母一枚,海镜一双,大火珠四枚,澄水珠十枚,辟寒犀二根。” 澄水珠:澄清水的宝珠。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用水混浊的现象越来越少,“澄”zèn字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少了。可能大多数90后、00后们大多不晓得这个方言词汇了。认得这个字的,估计也是“澄cén清事实”的另外发音了。 第172章 常说但很多人不会写的四川方言生僻字:跐和躧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有一些方言词汇,多用于日常口语,甚少用于书面表达,算是会说不会写的生僻字,今天就来说说“跐”和“躧”。 跐,普通话音ci,四川话发音ci或zi。躧,普通话音xi,四川话发音li. 为啥把跐和躧放在一起来说呢? 因为在四川方言中,“跐”和“躧 ”有个主要的意思,都有用脚踩在地上摩擦的意思。此处,“跐”和“躧”字义非常接近,也经常在口语中说。 例如: 1、你把鞋底上的泥巴在外面跐(躧)干净再进屋哈。 2、你把烟锅巴跐(躧)两下,弄熄嘛!四川方言俗语“好大个烟锅巴踩不熄”。因为有些鞋为了防滑增大摩擦,鞋底有凹槽,随意踩没有熄灭的烟屁股,就会有踩不熄的现象。踩着摩擦几下,就能确保熄灭。而踩着摩擦的动作,就是四川方言的“跐”和“躧”。 “跐”和“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下文就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字。 一、跐 跐,普通话读作跐(ci或ci)。读ci时,跐的本义指脚下滑动,没踩稳。读ci时,表示用脚踩、踏。四川方言中,跐发音ci或zi,属于同系声母互转现象,没有上声音。 《释名·释姿容》: “跐,弭也,足践之使弭服也。” 《广雅· 释诂一》: “跐,履也。” 《广雅·释诂二》: “跐,蹋也。” 《集韵· 纸韵》: “跐,浅氏切,音此。蹈也。” 四川方言中,“跐”为动词,释义为踏; 踩; 擦。 “跐”表示 “擦”义时,使用场景较广,如 “跐痰”、“跐脱”、“跐来跐去”、“拿脚把地下那泡痰跐干净”,“他洗澡儿喜欢找人跐背”,“猪的身上一痒,就喜欢在墙壁上跐”,“你为啷个把墙壁弄脏了,赶紧找东西来跐干净”。 再如“要站就站好嘛, 脚不要一跐一跐的”,动作者的脚并非在蹂,而是不耐烦地在地面上擦来擦去。 “躧”也有“擦”义,但有蹂踩义,个人理解仅限于用脚在地面摩擦,“跐”则是手脚并用。这是两个字主要区别之一。 二、躧 躧的本义为鞋。《说文》舞履也。《前汉·地理志》弹弦跕躧。《注》躧、屣同,谓小履无跟者。笔者注:类似于拖鞋。 又引申为靸义。《汉书·隽不疑传》:\"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颜师古注:\"履不着跟曰躧。躧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文颖曰: 躧音纚。\" 今四川方言引申为踩踏; 蹂踩义。 《庄子·让王》 “原宪华冠縰履” 。陆德明释文: “縰,《三苍解诂》作 ‘躧’,云 ‘蹑也’。” “蹑”也是踩、踏的意思。 南朝·齐·王融《永明乐》之四: “振玉躧丹墀,怀芳步青阁。”“躧”、“步”互文。 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十六《封建》: “谚云: 房上好走马,只怕躧破瓦; 东瓜做碓嘴,只怕捣出水。”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八回: “把汉子调唆的生根也似的,把他便扶得正正儿的,把人恨不的躧倒泥里头还躧。”犹谓踩到泥里还要踩。 李实《蜀语》: “足踏曰躧○躧,所蟹切,钗上声。”李实这个音,直接成“踩”cǎi了。与今音有别。 按《康熙字典· 足部》: “躧,《集韵》邻知切,音离。” “躧”从“丽(丽)”得声,今四川方言li音,当从《集韵》邻知切音而来。 “跐”与“躧”表达用脚在地面踩,笔者觉得也有一些区别。来回的摩擦,为“跐”;踩着旋转摩擦,为“躧”,即蹂踩也。这是两个字主要区别之二。 如:看到地上的偷油婆,一脚把它“躧”死。这里我地广汉话习惯上就不用“跐”字。 第173章 普通话的老糊涂,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老糊涂”,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一种地道的说法,叫“老颠东”。“老颠东”意即因为老而疯狂、愚笨、糊涂等。 “颠东”是一个地道四川方言词汇,释义为:(多用于老年人) 昏愦胡涂,形容词。愦kui,昏乱;糊涂。 四川民间俗语:人老颠东,树老心空。就是说,人到了老年发生头脑糊涂现象,就和树木老化空心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颠东”一词,《四川方言词典》作“颠东 (颠冬)”,《重庆方言词典》作“颠东”。多用来形容健忘或者语言错乱等。 俗写成 “颠东”,意思为分不清东西南北,颠倒方向。 又作 “颠冬”,意思是分不清冬夏春秋,颠倒季节。 另典籍中还作“颠栋”。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 “昭人谓年老健忘语言错乱曰颠栋,读如颠栋。《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十: ‘吾俗呼柱支栋相接之处谓之颠栋。不知颠栋者, 犹今诮不解事之人曰天不知多少高。’ 按颠栋即颠倒一声之转,颠栋则错乱矣。字或作颠冬。按此与丁冬、町疃、挺挏等为同一语根之联绵词。” 注:《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应当标点为“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王端履为清嘉庆十九年 (1814年) 进士,则清中叶已有此说法。 四川现代着名作家沙汀作“颠懂”。 沙汀 《困兽记》十三:“我这个老婆子真老颠懂了哩!” 可见上述,不管是用 “栋”、“懂”、“东”还是 “冬”,或都是取同音字标注。笔者查询,其本字或作 “?忄东”字。《集韵·东韵》: 都龙切,音东dong。愚貌。 可以查到贵阳方言明确使用“?忄东”字,音dong,释义为1头脑糊涂,言行不得体2愚弄。 查各地方言,西北地区有一些近似的说法。 如凉州方言:颠懂 也作颠顿、颠栋、颠盹、颠颠东东。 1.昏愦糊涂。《陇右方言》二: “今谓老而昏聩曰 ‘颠顿’。”《昭通方言疏证》:“昭人谓年老健忘语言错乱曰颠栋。” 俗语: 人老了,颠栋了,炕洞门当成庄门了。贤孝《鞭杆记》: 说爷爷你活着颠栋了,大什子这么多的人, 你怎么就不顾个羞耻? 《猎原》: “也说不准真是睡 梦颠盹的,钻错被窝呢。” 2.形容老人走路时颤颤巍巍的样子。《邻女语》四:“忽见对过邻舍土房内踱出一个年老婆子,扎着裤腿,撑着杖头,颠颠东东的走进店来。” (引自《凉州方言词典》) 如固原方言:颠顿 固原地区指颠沛一生,老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智昏神迷,行为乖戾: 你老颠顿了,咋把尿撒到炕上和泥呢? (引自《固原方言词典》) 但关中方言中,“颠顿”又作颠沛困顿解。例:路不平,车把人~得尻子疼。│日子过的~,苦颠颠的,连饭都吃不上。《辞源》:“颠顿,颠沛困顿。”(引自《关中方言词典》) 说在最后: 人老颠东,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症)起病隐蔽,不易被发现,早期患者的颠东表现常被家属当作是自然衰老的正常情况。提醒大家,一旦察觉家中老人行为异常,应及时到医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第174章 普通话的花样;名堂,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花样;名堂”,四川方言本身都在用。但是在四川方言中,表达“花样;名堂”,还有个非常地道的表达,那就是“过场”。 “过场”本为舞台术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过舞台从另外一侧下场,后借喻为走形式、搞名堂、耍花样、做手脚等。 “过场”一词出现得比较晚,产生于传统戏剧较成熟的时期,是一种戏剧术语,为传统戏剧舞台的一种调度手法。 由于戏剧受舞台表演的局限,表演中,凡涉及长途跋涉、追逐、逃亡,以及较大的空间位置的转移时,不便表演,便采取虚拟动作来表示。 戏曲中一个或几个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便表示人物在行路中。类似虚拟动作都叫过场,过程中没有唱腔或道白。 如川剧 《五台会兄》: “德: 开门哪! [闯门进,仆倒地上,老僧扶起,杨延德呕吐过场。]” 由于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与深入人心,川渝地区将 “过场”表 “虚拟动作”义,用来比喻敷衍场面的行为,“过场”一词成了地道的四川方言词汇,用来表示“花样;名堂;手脚等”。 文献资料: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十年鸡》: “谁知夫昨夜睡牙床,今朝一命赴黄粱。……知道的说夫数尽命该丧,不知的反说为妻有过场。” 又《跻春台》卷一《失新郎》: “是这样无形影定有冤枉,怕的是有奸人做了过场。” 又卷三《心中人》: “再说王府尊一时痛恨,要害张锦川,过后细想,他方原合病症,何致毙命?心疑妻子做了过场,又不好问得。” 又卷四《活无常》: “我知你的过场,留着他好做不要脸的事。” 巴金《春》六: “哪个想到我们那位老太太过场特别多。”原注: “过场: 跟 ‘花样’ 的意思差不多。”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作趣曰过场。” 李劼人《大波》下卷第一部分: “过场有两解,一为以手段敷衍, 谓之做过场;一为脾气古怪刁钻,谓之过场大。”注:“过场大”今四川方言多说“过场多”。 “过场”作为方言词汇是个名词,动词通常用“做”、“走”等,引申指走形式、耍花招、玩花样、做手脚等行为。 例句: 1、这些所谓的上级考察,就是来做做过场(也可以说:走下过场),随便转一圈,吃一台席、喝一台酒就走了,啥事没做。(走形式) 2、你假吧意思还是帮我做(走)下过场嘛,表格帮我填一哈,上头非得要。(敷衍,走形式) 3、喊你做作业,你就把笔拿到在那儿做过场,半天不见你写几个字。(耍花样) 4、其他人都规规矩矩的,就你一个人爱做过场。(名堂、花样多) 5、引申为脾气古怪刁钻。 四川有句顺口溜叫“过场多,老婆婆”。与名堂、花样多有点近似。但名堂、花样强调的是形式,此处词义指的是个人性格脾气。 例如:那个老婆婆爱做过场得很(过场多得很),有事莫事,总想到给别个搞点不愉快。(脾气古怪刁钻,给别人找事) 6、引申为暗中捣鬼、耍花招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失新郎》:“是这样无形影定有冤枉,怕的是有奸人做了过场。”(暗中捣鬼,耍花招) 第175章 普通话的贪心,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另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贪心”,四川方言本身也在用。但是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个更地道的方言来表达“贪心”,那就是“心厚”,也说“心口子厚”。还有个说法,叫“指甲深”。 一、心厚 “心厚”的“厚”,为借音字,本字其实是“?”字。 “?”是形声字, “贝”是形旁, 表示与钱财有关,“?”本是贪财, 引申为 “贪”、“贪心” 、“贪婪”义。 ?,普通话音hou,康熙字典中注解:【酉集中】【贝字部】 【唐韵】【集韵】??胡遘切,音侯。hou lou〈??贝娄〉,贪财之貌。 《广韵·候韵》: “?, ?‘?贝娄’。 贪财之貌。” 王煜 《蜀语》: “蜀语谓贪得为?心。” (客家话 于都)贪;特别想要:?食。 (湘语 娄底 ) ?心:贪婪之心。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 “今长沙谓多以物入己曰?。”说明湘方言也有此说。 “?”字在现代四川方言中,常借音作“厚”。谓“贪心”常说“心厚”、“心口子厚”,或与日常“脸皮”用厚薄来形容也有一定关系。 如蒋宗福《四川方言词典》心厚:贪心,贪婪。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阴阳帽》: “这人才心厚,怎么三里路就要四百钱,多少添点也抬得了。”心厚不是心忠厚,而是心贪或心黑。 又《审烟枪》: “又去与禁子管监的说,禁子心厚,总说不好。”谓禁子贪心,嫌钱少,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民间也多说“心口子厚”:你心口子才厚嘚!=你才心口子厚嘚。 过去农业社会,争点田边地角是常见的事情,贪心的人就会被周围邻居调侃:“这个人才是心口子比背壳子厚噢,争那点儿田边地角干啥,能多长几窝苗苗?胡子上的饭吃不饱,地边边的庄稼管不到老。” 川渝人爱打麻将。有些人天生“心口子厚”,不看堂子,不管手气好孬,都想做大胡,抠三家。手气好,赢的不多;手气孬时,输的一塌糊涂。有些人就不“心厚”,“提起心爱的小洋铲,铲铲铲”,情况不对弄个“素芬”赶紧跑。手气来了看到堂子慢慢自摸三家,或者隔三差五来个杠上花关三家。 下来打总结,赢家就安慰输家:“你娃就是心口子太厚了,紧想到自摸,没看到人家清河都走拢了?情况不对早点跑嘛!” 二、指甲深 四川民间有俗语:心口子莫太厚,指甲子莫太深。 “指甲深”是“贪心”在四川方言中的另外一个表达。主要指得利方贪图更多利益,不适用于打麻将。 “指甲深”字面意思为指甲长,抠得痛。引申比喻贪心、贪婪,和心口子厚意思相近。“心口子莫太厚,指甲子莫太深”,前后对文同义,劝人不要太贪心。另有俗话“吃得了亏,打得拢堆”,凡事不要太计较,甘愿吃点亏,彼此才好相处,朋友才多。多个朋友多条路,自己需要帮助时,才有人愿意帮你。 小买卖和小餐饮,是普通人能涉足的常见创业方式。 做好小本生意就要靠服务态度和薄利多销的策略,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并让他们感受到实惠和满意。毕竟,谁不喜欢花更少的钱买到心仪的商品呢? 而对于从事小餐饮来说,除了味道弄巴适,还要注重食物的份量足够且价格合适!客人觉得在这里用餐量足价优,才会愿意成为忠实的回头客!如此一来,口碑相传之下,生意自然能够长长久久地兴旺下去。 所以普通人做小买卖和小餐饮,尤其不能心口子厚,指甲深。不然很快就莫得生意,只能关门大吉了。 第176章 普通话的干活,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干活”,用四川方言表达,则说“做活路”。 普通话“干活”的“活”,名词,释义活计,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劳力劳动或手工劳动等各种活计。 如:明·康海《四块玉·自酌》套曲:趁年和,做庄活,村醪社鼓舞婆娑。 闻一多《红烛·剑匣》:蟋蟀在我床下唱着秋歌,我也唱着歌儿作我的活。 四川方言则用“活路”一词表达一切活计,包括工作、农活、家务活等,动词主要是“做”(音zu同助)。该词据说源于张献忠的《活路诏》。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的第三年(公元1646年),一向富庶的成都平原也闹起非常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大西军成了饥军,严重的削弱了战斗力。 经早年共同起事的结拜兄弟、时任大慈寺主持王志贤等人苦心相谏,张献忠遵从“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决定屯恳扭转危机,为此颁布了一系列军民屯恳的诏书, 其中第七道诏书中有:“方今惟耕田是吾人活路,不耕即是死路。工能造耕者,商能致牛粮者,亦属活路。”因这句话语,此诏书后来被称为“活路诏”(转引自任乃强《张献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所以,“活路”一词,四川方言最早主要指农活。后泛指指一切活计,包括工作、农活、家务活、事情等。 文献中“活路”一词的使用 关汉卿 《救风尘》: “不干些实活路。”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 《十年鸡》: “二娃不胜感激,尽心做活路不题。” 又卷二 《平分银》: “次日不做活路,请银匠熔化,刚刚六百两,各分三百,佃田耕种。” 又卷四 《活无常》: “克勤原是志气男子,见妻半年不做活路,反要婆婆服侍,每夜教训。” 《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既是捻出丫头去了,这丫头的活路就该他做。”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到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对庄稼活路样样精通了。” 李劼人《死水微澜》:“大小姐多半在她的房间里,同春兰、吴大娘、李大娘等说笑,摆龙门阵,做活路。” 民国26年《犍为县志》:“光阴莫把活路混,一寸山河一寸金。” 《汉语大词典》活路:“〈方〉泛指各种体力劳动。亦指针线等手工活。” 今四川方言,凡各种工作、各种活计均可称为“活路”。 针线活叫针线活路,泥水匠干的事叫泥水活路、木匠做的事叫木工活路等。 找工作、主动找事情做,都叫“找活路”。 问“在哪做活路?”即“在哪上班”。问“做啥子活路?”即“做的啥工种(工作内容)”。 甲:“走,去赶场了?!”乙:“田头有活路”即“田里有很多农活(需要做)”,或“屋头有活路”即“家里有很多家务活(需要做,不能陪你赶场了)” 家长训孩子:“死娃娃天天就默倒耍,你还是帮到屋头做点ㄦ活路嘛!” 川渝地区民间也有很多关于“活路”的俗语谚语,随便列举几个。 1、脑壳大,心头木,看到活路不想做。 2、做活路死懒,吃饭拿斗碗。 3、吃饭垒尖尖,做活路梭边边。 4、生意有路人无路,啄棒按倒活路做。 衍生词汇: 面子活路:比喻只求表面好看,不讲实际效果的事情:有人说文明生产是~,这种想法是不全面。(成报80·4·8)|他尽做些~,经不得仔细检查。(引自《四川方言词典》,普通话表达应为“表面功夫”) 死活路:比如靠劳力或单一的工作赚钱。 例句: 1、刘大娃就会做点死活路,不像隔壁王二娃脑壳好用,人家外头做生意。(此处,死活路应理解为:劳力活) 2、老李只晓得在厂头做点死活路,不像人家老张还在外头搞了几个兼职,算下来一个月就要比老李多挣三四千块钱。(此处,死活路应理解为:单一的工作) 第177章 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的亸,四川话还经常在用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今天就来说说“亸”字,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了,四川话还经常在用,只是不少人会说不会写。 亸,普通话读作亸(duo ),释义为下垂:“亸袖垂髫,风流秀曼”。但普通话日常几乎不用了,只见于古汉语诗词文献资料。 四川方言中,“亸”字发音(to),这是前段时间讲的同系声母互转现象演化而来(舌音dtnl)。释义与普通话一样,表示下垂,动词。 《广韵·哿韵》: “亸,垂下皃。” 《校注》: “《康熙字典·身部》引 《篇韵》: ‘亸,音妥,垂下也。’ ……古音在戈部,今音是为切。人不知其为一语,读今音则假垂为之, 读古音则假亸为之。” 黄尚军教授指出: 此字开始频繁使用见于唐代。 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 “学画鸦黄半末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唐·杜甫《醉为马所坠诸公携酒相看》:“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 唐·刘禹锡《和乐天鹦鹉》诗: “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 唐·岑参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诗: “竹喧交砌叶,柳亸拂窗条。” 宋·晏殊 《迎春乐》词: “长安紫陌春归,亸垂杨,染芳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明·岳元声《方言据》卷上《亸》: “物之下垂曰亸。” 清·陈学洙 《茉莉》诗: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亸边。” “亸”,也作“軃”(普通话音duo,四川话音to)。“軃”为“亸”的讹字,考其源,亸原为“嚲”字,嚲之部件“享”,小篆后,隶楷作享,其形讹为身,于是“亸”遂讹为“軃”。 《字汇补·身部》: “軃,下垂也。” 《康熙字典·身部》: “軃,《篇韵》音妥,广厚也,垂下也。《正字通》: 亸字之讹。”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那妇人将酥胸微露,云鬟半軃,脸上堆着笑容。” 明·陈士元《俗用杂字》: “物下垂曰軃。音妥。” 明·李实《蜀语》: “下垂曰軃○軃音妥。” 《蜀方言》:“物下垂曰嚲,讹作軃。”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 《人事部·方言》: “物下垂曰軃。音妥。” 今四川方言口语中,“亸”to字仍是个常用字。 比如妈老汉儿都在忙到做家务活,你在边上耍起,就要挨叨(挨吷、挨卷):“吔,你在那儿两只手亸起,耍得安逸喃!” 比如衣服裤子裙子长了,穿着不合身,也叫“亸”。 例句:好生点儿,你的裙子都亸到地下去喽! 比如行道树的树枝长的垂下来影响路人了,就说:看到起,前头树丫丫亸起的,看碰到脑壳。 衍生词汇:亸神(軃神) 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或市井无赖、二流子。这类人无所事事,整日亸起双手闲逛,加上服装多为衣袖裤脚宽长型,亸起多长,这类人习惯被人们称为“亸神”。 四川方言中,对于一些行为异于常人行为的人,通常民间戏谑的给他们按类型“封神”,除了“亸神”,还有胎神、弹神、衰神、杠神、扯神等。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不正行曰軃神。” 民国十八年 《合江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軃神、燕儿毛,均谓人之轻薄 也。”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言》: “軃神、 燕二毛,均谓人之轻薄也。”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 《礼俗·方言》:“今人谓人赋闲曰軃,或曰軃神,谓其无事可作,两手下垂也。” 唐枢《蜀籁》卷一: “别个男人像男人,我的男人像軃神。” 吴济生《新都见闻录》十八《习俗一班· (二) 方言》: “流氓调戏女性叫 ‘軃神’。” 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成都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 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 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 第178章 莽字在四川方言中区别于普通话的音义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另有其他的音或义,今天来介绍“莽”字在四川方言中区别于普通话的音或义,以及几个“莽”字的衍生词汇。 莽,普通话发音mǎng,其本意为犬跑到草丛中逐兔。汉代汉语含义有:1草,密生的草。如:草~;丛~。2广大,辽阔。3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4粗鲁,冒失。如:鲁~。 除了普通话的用法外,四川方言中,“莽”字另有方言音:māng,阴平一声调,方言词义详述如下。 一、鲁莽mǎng, 莽mǎng撞 例句:1、虽然有老四、老九、田征葵在壮胆,但两个是混蛋,一个是莽māng汉,成事不足,坏事则都有余。 2、你咋那么莽māng喃?那个电是空手敢摸的?烧不死你?(四川方言谓电人为烧) 二、傻, 憨 例句:1、人家叫你跳岩,你也跳岩,那么莽māng嗦? 2、你咋那么莽māng喃?买东西价都不讲,这鞋子充其量几十块钱,人家说160你就给160? 三、粗壮,结实 多用于人。 例句:他长得牛高马壮的,大家都敢他莽māng哥。 四、粗大貌 多用于物。《小尔雅》:“莽,大也。”《吕氏春秋·知接》:“何以为之莽莽也。”注:“莽,长大貌。” 例句:1、这棒棒太莽māng了,要削一下弄小点。 2、这冬瓜也长得太莽māng了啊,恐怕有三十多斤。 五、叠音词“莽莽”māng māng:指米饭,多为儿语;也可泛指饭菜。 本字为【?食芒】,简体字【?饣芒】[~~]饭(儿语)。西南官话。 《蜀籁》曰:“只见锅内煮莽莽,哪见锅内煮文章。” 《蜀籁》卷四:“隔壁子杀鸡又炖髈(膀),邱大爷还在饿莽莽。” 例句:乖乖,来吃莽莽了。 衍生词汇: 莽子 mang1zi3 1憨厚的人, 不动脑筋的人。2身材粗壮的人。也说“莽māng哥”,客气语。也说“莽娃儿māngwér”,贬称。为“莽”字的第二和第三义项。3鲁莽mang3的人;莽mang3撞的人,普通话义项。 以上义项同四川方言“闷墩ㄦ”。需要注意的是“闷墩ㄦ”除了上述词义,还有“不爱说话的人”的意思。另外我地广汉方言中,单说“莽māng子”,一般指男性,女性则说成“莽māng子婆娘”。 莽拙拙 mang1co2co2 1 莽mǎng撞或憨傻的样子。对应“莽”māng字第1-2义项。 例句:你咋莽māng拙拙的喃?买东西价都不讲,这鞋子充其量几十块钱,人家说160你就给160? 2粗大;粗壮、结实的样子。对应“莽”字第3-4义项。 例句:这冬瓜长得莽māng拙拙的,恐怕有三十多斤。 第179章 普通话的哄骗,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哄骗”,四川方言最爱用的是“豁”,其次是“哄”,都是单音动词形式。有时也同义连用,如“豁人哄人,这家伙不是个好人”。 “豁”其实不是本字,但由于“儿豁”等词在川渝地区的广泛使用传播,以讹为讹,如今普通四川老百姓基本都使用“豁”字了。 据语言学专家教授们考证,“豁”的本字,当为“和”字。 四川方言这个“和”字,音ho,不是连词,而是动词,释义为哄骗,常与 “骗”或者 “哄” 同义连用。 “和”这个词据考证来自佛典,元·魏慧觉·译 《贤愚经》: “彼国伫弱,独霸山河,今当遣使,和索一河。”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认为“和”的“哄骗”义,“应是从应和的意义引申而来的,因为骗人必须迎合所骗者的意旨”。据此,则《说文·口部》“和,相应也”,是其源头。 故今甘肃不少地区,“和”字也有哄骗义,但用法和四川方言有所不同。如凉州方言谓欺骗、哄骗、蒙骗为啜和。啜字本身也有哄骗义,如啜哄、啜赚,“啜和”为同义连用。 凉州贤孝《柳笆记》:小两口子抬上柳笆起了身,啜和着把老汉连山里送。又《鞭杆记》: 齐飞卿窍法大,使一计把刘胡子啜和下。(例句引自《凉州方言词汇考释》) “和”作“哄骗”解在文献典籍中的使用例句摘录: 南朝梁代宝唱法师编撰《经律异相》 卷六:“诸王共议,逊言和求。” 唐·四川籍诗人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唐·王梵志 《与生市郭儿》: “山障贵物来,巧语能相和。” 《敦煌变文集四·降魔变文》:“瞿昙幻术难为比,美语甜舌和断人。”《敦煌变文集》,是唐代敦煌变文作品的总集。 《南史·梁武帝纪》: “青州刺史桓和绐东昏出战,因降。先是,俗语谓密相欺变者为和欺,于是虫儿、法珍等曰: ‘今日败于桓和,可谓和欺矣。’” “和欺”同义连文。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谓以甜言蜜语哄骗人上当。 文献中又多见“和哄”,同义连文,今四川话口语中则说成“和和哄哄”,如“你一天不老实,就晓得和和哄哄的!” 王季思注:“和,哄骗也。”王起(1906—1996年), 字季思,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 元·佚名 《来生债》第一折: “我那里是快活,你省的古墓里摇铃,则是和哄那死尸哩。”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甚春归无端厮和哄,雾和烟两不玲珑。算来人命关天重,会消详、直恁匆匆! 川籍作家车辐先生的方言小说《锦城旧事》中也写到:“和人哄人,烟杆儿脑壳烫人。” 今四川方言口语中,表达“哄骗”之义,仍多用单音动词“和(豁)”或“哄”。 “儿豁”一词,笔者理解,实际应该是“哪个儿豁你嘛”的省语。 笔者长期生活在川西坝子北边的广汉县。小时候,主要用“和(豁)”字表示哄骗,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话,就会赌咒发誓:“哪个儿豁你嘛!” 本地大人们骂小孩说谎话的标准语:“你这个# ??e?? )?的死娃娃,一天就晓得豁娘豁老子!” 常见对话。 甲:“你没有咧liá白嘛?” 乙:“儿豁嘛!”“豁你爪子嘛?” “儿豁”的其他同义语:豁你咬球、豁你咬锤子……“咬”字,广汉话通常发音?iáo,同“鸟”音。 四川方言歇后语:坟园头栽芭茅--豁鬼。“豁ho”为“蠚ho”同音借用。芭茅叶边比较锋利,容易被蛰到。四川方言谓“蛰”为“蠚”,八角丁易蛰人,土话也叫“蠚辣子”。 单音动词“哄”单用的话,笔者记得有变音hun,“哄hun你?球”、“儿哄hun”等,非广汉本地话,是听到四川其他一些地区的朋友如此表达。 附:还有个【?口果】字,普通话音hē,注释的方言音huo,这个音四川方言读ho再正常不过。释义为蒙哄;欺骗,与四川方言音义皆合。但未查到更多资料,《康熙字典》都未收录,应该是个后造字,仅供参考交流。 第180章 普通话整个儿,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形容词“整zhěng个儿”,用地道四川方言表达,通常用单音形容词“整gěn”和“?kun”表达。 一、整gěn 前几天在介绍“整zhěng”作为动词在四川方言中的各种使用时,也顺便介绍了形容词“整gěn”,这里简单复述。 普通话“整zhěng”表示完全、完整没有零头等词义时,四川方言音gěn,可释义为浑全。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是发音。 清·江昱《潇湘听雨录》卷二: “亨读铿,青读枪,整读梗,……土音之讹。” 唐枢《蜀籁》 卷一: “三两整gěn的五两碎的。”又卷一: “下整gěn楼梯。” 方言熟语:吃整gěn笼心肺、吞整gěn黄鳝,意为独吞利益。 方言熟语:下整gěn楼梯。比喻做事不循序渐进而吃亏;也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例句对话: 父母:“乖乖,把锅盔给哥哥搣点哈?” 孩子:“我不干,我要吃整gěn的!” 二、? ?,普通话音hun,四川方言音kun。方言音为同系声母(gkh)互转而来。 “?”,形容词,完整;完全;整个儿的。 《说文·木部》: “?, 梡木未析也。” 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木部》:此梡当作完, 全也。《通俗文》曰: “合心曰?。”《纂文》曰: “未判为?。”页部顽下云: “?头也。” 凡全物浑大皆曰?。 大意是说,“?”的本义为未划开的木头,后来引申为所有整个儿的物品都是“?的”。 四川人爱用“?kun”形容食物,如“?kun鸡蛋”、“?kun鸡”、“?kun鸭”等,多指烹饪完毕的。蒸?鸡、?鸭等是过去九大碗的主要菜之一。 “?”,《汉语方言大词典》解释为 “完整; 囫囵”。并指出: 河北保定,陕西中部,四川成都、自贡、汉源,贵州沿河,云南昭通、昆明、蒙自等地都有此用法。实际上除了上述介绍,川渝地区大部,江西安义、修水、武宁等部分方言中也有用。 “?”又通为 “浑”, 亦有资料记载。 《助字辨略》卷一: “浑,全也。”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 “浑,犹完整。” 西汉扬雄 《法言·问道》: “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 “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 浑蒸,即整个一起蒸。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浑木” 即整木。 “?”俗作“浑”后,“浑”亦有表示完整的词义,如“浑然”、“浑身”。而“浑”本义指大水涌流声。《说文》浑:混流声。 “?”字缓读,就变成 “囫囵”,这与合音词相反,叫分音词,今晋语常见。 明·李实《蜀语》: 浑全曰囫囵。○音忽伦。说明在明代,川人还不咋说“?”,而是说囫囵。囫囵何时又合音为“?”hun,hun音又何时音撰为kun,则不得而知。 四川人非常熟悉的分音词还有“孔-窟窿”、“精—机灵”等。而晋语中,存在大量外地人不知所云的类似“脱—突鲁”的分音词,非常有特色。 “囫囵”是 “整个”, “囫囵吞枣” 是把整个枣吞下去。 《广东新语》卷 二十《禽语》: “喜食橄榄乌者,囫囵吞之,肉烂乃吐其核。” “囫囵吞”,今四川方言则说“?kun吞”或“打?kun吞”了。 第181章 四川人不咋说理睬/理,那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理睬/理”,用地道四川方言表达,多与“张”与“耳”相关的词,比如“张耳”、“张”、“耳”、“张视”、“耳视”等,详述如下。 一、张耳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过人疯》: “人得疯病是痰迷心窍,莫张耳他,自然会好。”又《节寿坊》: “听寿姑之言,如对牛弹琴,全不张耳。”“张耳” 即理睬。 “张耳”在巴蜀地区如今的使用产生了分化。川西坝子等地多说“张视”或“张”,川东地区以及重庆多说“耳视”或“耳”。当然也存在混用的情况,尤其是处于成渝之间的地区。 二、耳(俗作“尔”) 明·李实《蜀语》: “不与人分辨曰不理……亦曰不尔。” 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中下: “不与人分辨曰不理,不尔。” 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不礼人曰不尔,曰不偢不睬。” 民国二十四年 《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不尔,不理也。”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不理人曰不尔识, 曰不偢不睬。”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不理人曰不尔识,曰不张识,曰不偢不睬。”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不尔视:不理睬。《蜀语》: ‘不与人分辨曰不理……亦曰不尔。’” “尔”或“耳”音借, “耳”活用为动词,表示听的意思。如《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93):“不尔”应写作“不耳”。 《晋书·王述传》: 若其不耳,宜改迁园陵。 宋高宗《七十二子赞·仲由》: “恶言不耳,仲尼赖焉。” “不耳”正谓不听或不入耳。 《古本小说集成》明刊本《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回: “众妖精说道: ‘就是你要添,我也不耳你了.’” 此正好与清代 《西蜀方言》“不耳他”相印证。 三、耳视 “耳视”又作 “耳食”、“耳识”、“尔识”、“尔视”等。音:ěr si。同“耳”也作“尔”一样,“视”也作“食”、“识”,目前没有权威资料一锤定音确认哪个是本字。据义选字,似应作“耳视”。耳,听也; 视,看也,则“耳视”引申为理睬。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不理人曰不尔识,曰不张识,曰不偢不睬。” 民国二十三年《重修清苑县志》卷四《人物下·文学》: “ (陈僖) 性清介寡交,素不耳食,非目睹不敢信。”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卷三之二《礼俗·方言》: “不信闲言曰不耳食。”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 “昭人言耳食,犹俗语理睬之义, 不耳食即不理睬也。俗师皆作此二字,其义未甚明晰。略谓以耳而食为事理之不可能,故不理睬也。俗又作尔识,则以义造词也。” 四、张 张 理会; 理睬。动词。《四川方言词典》: “张:理会; 理睬。”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楔子: “我张着姐姐哩。” 《跻春台》卷一 《过人疯》: “那时节要报仇上圣阻挡,你想要跟他和才莫人张。”“才莫人张”即才没有人理你。 《跻春台》卷二《巧姻缘》: “我都想来,又怕狗咬,又怕莫人张我。” 又卷三《双冤报》: “王氏恨夫打他,任你乱抓乱滚,全不张他。” 又卷四《错姻缘》: “素贞见夫不张,只得脱衣先睡。” 五、张视(张识) 张视:即理会、理睬。音zāng si,同“耳视”一样,“视”也作“识”,即“张识”,没有权威资料一锤定音确认哪个是本字。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不理人曰不尔识,曰不张识,曰不偢不睬。” 六、笔者举例 例句: 1、你就不用在这里装倒可怜兮兮的样子了,你爸不得张识你!此处“张识”可替换为前述的“张、耳(尔)、耳(尔)视(食、识)”,下同。 2、(小娃娃闹矛盾)我不张你了!我不给你两个耍了。 3、张他?球!我张不都想张他! 4、你咋不张我喃?我哪里把你惹倒了嘛? 七、除了“张”、“耳”的相关说法,川渝各地还有“甩”、“卵”、“鸟”等表达,不再展开。 第182章 普通话金属片叶片等割伤皮肤,用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中,锋利的金属片、植物叶片等“割”伤皮肤,如果皮肤被割开伤口,地道四川方言多用“豁”字;如果皮肤是浅浅的伤痕有刺痛感,通常用“蠚”字。 “豁huo”与“蠚hē”在四川方言发音都是ho,实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所以要根据语境,才能确认具体说的哪个字。 例如: 1、“豁”了个口口。指皮肤被割开一个小口。 2、“蠚”了个柳柳。指皮肤被划出像枝条一样细长的伤痕。 “豁”字比较常见,大多数人会说会写,下文主要介绍“蠚”字。 四川方言中,刀片叶片伤曰“划或豁”,尖锐物伤曰“鐍”,毛绒状动植物伤曰“蠚”。 蜇,普通话音zhē,动词,1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叮咬人。2刺痛;刺伤。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着毛颖传后题》: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舍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 鐍,发音ju。<动>刺,锥。如“小明遭蜂子鐍了”即“小明被蜜蜂蜇了”。 《广雅·释诂一》:“鐍,刺也。” 《集韵·术韵》:“鐍,锥也。” 有些地方如我地广汉话则习惯说“锥zui”:仙人掌的刺锥到人精痛。 今四川方言有些特定场景,又说“蠚”,如八角丁(俗称蠚辣子)蜇伤,就说“遭蠚辣子蠚了”。而很多古文献,被虫蜇伤都说“蠚”。 下面就来看看“蠚”字在古文献的音义和使用。(下文“螫”字,即“蜇”字) 蠚:《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类篇》虫毒。《广韵》螫也。《博雅》痛也。《诗·小雅》卷发如虿。《疏》虿,螫虫也。螫又作蠚。 《说文· 虫部》: “蠚, 螫也。”段玉裁注: “蠚、螫盖本一字,若声赦声同部也。” 《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汉书·田儋传》: “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颜师古注引应劭: “蠚,螫也。螫人手足,则割去其肉,不然则死。” 明·李实《蜀语》: “虫螫人曰蠚○蠚音壑。”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虫螫人肤曰蠚。音霍。极蠚人之虫曰蠚辣子。”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为物所螫曰蠚。” “为物所螫曰蠚”,但今天四川方言中,“鐍ju”、“锥zui”、“蠚”并用。毛绒状动植物伤曰“蠚”,“蠚”字用于被蜇的场景实际不多了,其他多用“鐍”、“锥”了。 四川方言歇后语:坟园头栽芭茅--蠚(豁)鬼。“豁ho”为“蠚ho”同音借用。芭茅叶边比较锋利,容易被划伤。歇后语“蠚鬼”借音为“豁(和ho)鬼”,指骗人。 荨麻在川渝地区则叫“蠚麻”。何么爷登时就象摸着了~似的,一身神经都紧张得生疼。(例引《四川方言词典》) 衍生词汇:蠚毛蠚扫(形) (~的)形容象荨麻刺在身上那样的感觉:你理的啥子发哟,背上尽掉些头发桩桩,~的! (例引《四川方言词典》) 第183章 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的谙字,四川话还经常在说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代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几乎不咋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口语里,还在继续使用。 今天就来说说“谙”字,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了,只用于书面语。但是四川话还经常在用,只是不少人会说不会写。 “谙”,普通话发音ān,本义为熟悉。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四川方言中,“谙”发音ngán(“安”发2声),2声阳平调,动词,词义由熟悉引申为知道,又扩展为推测、估计、料想等。今义主要使用的是“估计;料想”。 谙:《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含切,音庵。 古汉语平声没有区分阴平阳平。“庵”音则是普通话的ān音和四川方言的ngān音,按照“含”韵则是今四川方言的谙ngán阳平调。 《说文·言部》: “谙,悉也。”“悉”即知道。《玉篇·言部》: “谙,知也。”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 “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 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 “不谙山川” 即不了解山川。 贾岛 《送孙逸人》: “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谙性”即知道药性。 以上皆是“谙”的本义:熟悉,知道。 “谙”在四川方言中的词义“估计;料想;猜测”,实际当是从它的否定形式“不谙/未谙”等衍生而出。 《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 (一)》: “世间之事,都未谙知。” 王建《新嫁娘》诗: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未谙”,即不熟悉、不知晓。新嫁娘因有小姑,故可遣尝;如无小姑,则只可揣测了。可见“谙”之估计、料想义亦寓于其中,逐渐演化而来。 清代以来的四川方言文献资料,“谙”已经几乎没有本义“知道”,都作“估计;料想”解了。 清·傅崇渠《成都通览·土语方言》: “你谙,你猜度也。” “谙” 即猜度、猜测。 唐枢 《蜀籁》附 《四川方言方音表》说: “谙,估计。”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仙人掌》: “只谙哥哥不归,奴与嫂嫂作伴,闻哥哥归来,奴已回房,顺便开门。”(估计;猜测) 又卷二《审豺狼》: “谙定是小人把祸酿,八十板打得好心伤。” (估计;猜测) 民国十七年《雅安县志》卷四《风俗·方言》: “猜谓之曰谙。” “谙”在今四川方言中的主要用法与例句 肯定式结构一般说“谙”或“估谙”,后接补语;否定式结构一般说“不谙”或“没有谙到”。陈述“估计/猜测”这个事实,叫“打估谙”,后面不接补语。 例句: 1、今晚上打麻将哈,早点吃饭,谙倒六点半左右就到老地方嘛!(估计) 2、我估谙他今天要遭雨浞,因为他急着赶回来,又没带雨具。(猜测) 3、这件事我不谙他会这样做!(料想) 4、娃儿,赶紧去街上割两斤肉回来,我没有谙到你舅舅要来,他又没事先说一下。(没有料到) 5、打个估谙,这个冬瓜有16斤左右。(估计一下) 6、看到是个美女,不谙是美图秀秀搞出来了,结果是个胖妹儿。(没有料到) 第18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谑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汉语字词,普通话里用的很少,或者组成其他词汇在使用。但是在不少方言口语里,还在继续使用。 今天就来说说“谑”字。 谑,普通话读作xuè,四川话发音同。本意是指尽兴地游乐,也指取笑作乐。 普通话中“谑”基本不单用,通常组成戏谑、谐谑、嘲谑等词,多用于书面语。 四川方言中,单音词“谑”过去用的较多,如今也用的少了,大多说成单音词“跩”了。“谑”字本身,则和“踏”字构成特色方言词汇“踏谑”,在四川方言中使用频率还非常高。 “谑”的音义在典籍中的记载 音:《唐韵》虚约切《集韵》《韵会》《正韵》迄却切,??饷入声。 义:《说文》戏也。 《尔雅·释诂郭注》谓调戏也。 《诗·邶风》谑浪笑敖。 谑,浪笑。——《尔雅》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卫风·淇奥》 此乃今之轻薄子,好作谑词,嘲乡里之类,为一乡所疾苦者。——《朱子全书》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四川方言中,“谑”由嘲笑,引申为指发出嘲笑的人“神气、张扬、得意、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和普通话成语“趾高气扬”词义近似。 例句: 1、看他那样子,谑得很喃! 2、莫去找他,他那人有几个臭钱了,多谑的。 另外,“谑”也用于形容人固执、执拗、不听话等,多用于小孩。如:这个娃儿有点谑哦,一个犟拐拐。 今四川方言,“谑”字这个引申词义,用的很少了,多用“跩”来表达了。 豫、湘、陕、川、渝、皖、鲁西南等地人因为富有或有一定地位后,神气、骄傲、张扬的样子,叫做“跩”。 例句: 1、看他那样子,跩得很喃! 2、莫去找他,他那人有几个臭钱了,多跩的。 “谑”字本身,和“踏”字构成特色方言词汇“踏谑”,四川方言中使用频率还非常高。 踏谑,四川方言释义为“贬低\/戏谑\/指责攻讦”等。 “踏”和“谑”都是入声字,所以“踏”tā和“谑”xuè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又发阳平调,“踏”音tá,“谑”音xué,所以“踏谑”一词在四川方言有多个写法,从字面意思或背后的典故也解释得通。 所以四川方言词汇“踏谑”如今有踏屑 、踏雪、踏削、挞噱、挞谑等多种写法,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写法。 一、蒋宗福先生《四川方言词源》收录的【踏屑】,该词注释如下:故意贬低。并引用民国三十一年《西昌县志》卷五《礼俗志·方言》: “辱人曰踏屑。”《四川方言词典》(王文虎等)收录的也是【踏屑】。 二、有川东、川南人考证该词来源于下江官话,当为【踏雪】。 踏雪一词,据说与清朝苏州两位中医名人有关。一名叫薜生白,一名叫叶天士,两人都医技不凡。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某天,叶天士为其住斋大院挂了一匾叫”踏雪斋”。雪字影射薛生白的姓。薛生白知晓之后不甘示弱,即把自己的斋院大门口挂出一匾为”扫叶山房”,其针锋相对之意不说自明。 由于这两人之间的纠纷采用了如此文雅的表现形式,在苏州传为佳话,”踏雪”成了一个代表贬损、嘲讽之意的典故和词汇。 三、《中国方言大词典》分卷之一的《成都方言词典》收录的【踏削】。 四、乐山作家周恺使用的【挞噱】 乐山方言作家周恺《苔》楔子,“一天到黑背起手,晃过去晃过来,咋个会吃不消,只是晃得我心焦,背后还要遭人挞噱。” 挞也是入声字,所以四川方言发音和“踏”相同,都是tá。挞指用鞭、棍打人;踏指践踏,所以字义都能引申为指责攻讦。下同。 五、部分民间方言研究者认为是【挞谑】 挞谑二字组合成词,自然地具有责难和调侃两重含义:或并列,谓“挞之谑之”,既责难又调侃;或动状,谓“挞之以谑”,用戏谑的语言进行讽刺和责难——这都是蜀人常用的说话方式。 以上,介绍了“谑”字单用;逐步被“跩”替代;以及“谑”字组成特色方言词汇“踏谑”后的各种写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第185章 普通话中打肿脸充胖子,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中,超出个人能力,过分讲究吃穿、讲排场、赶时髦、说大话等,叫“打肿脸充胖子”。这些行为用四川方言表达,叫“假打”。找一个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形容这些行为,就是“假”。 四川方言的这个形容词“假”,不是 “真假”的“假”,而是故意讲究吃穿、讲时髦,追求虚荣心的满足。 四川地区俗话说 “一天假得很,这样不吃,那样不吃”、“非怪公爷假,有钱该玩格” 等。 方言成语:假眉假眼。“假”的生动说法,故作夸张,很洋气很不得了的样子。 比如牛皮吹起:“你看我这皮鞋,我娃儿买的,才3000多块钱!”结果各人荷包头20块都摸不出来,买包烟都买不起,这个就是“假”,这个就是“假眉假眼”。 再如一群人在一起摆龙门阵,某人买了李子,分给大家吃。都是普通人也不讲究,大家都拿手擦一下就直接吃,就某人“假”得很:“这样子不卫生,我拿去洗了再吃。” 假哥,指超出个人能力,过分讲究吃穿、讲排场、赶时髦、说大话的人。 清光绪五年《定远厅志》卷五《地理 志六·风俗》: “爱粉饰曰假哥,曰战翎子,亦曰假斯文。” 清·刘省三 《跻春台》卷二《捉南风》: “当假哥四处把祸闯,一见得妇女就想 方。” 又卷三《巧报应》: “因此读了多年,《四书》尚未读完,骄傲满假,样样学全。” 又卷三《双冤报》: “你快莫说那个假哥,说是别人我还心服,你怕我不晓得?” 唐枢《蜀籁》卷二: “把假哥方起了。” 过去四川方言文献中也常见“央假”一词,表示上述“假”义,现已没这个用法。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六指 头》: “平湖有钱就央假起来了。” 又卷四《孝还魂》: “越丑越怪越央假,偏偏要把胭脂搽。” 又卷一《义虎祠》: “出嫁后逞人材又央又假,爱穿红与着绿又爱戴花。” 唐枢 《蜀籁》卷一: “又佯又假又掉毛钱。”又: “不佯假。”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饮食服用言语不屑朴直曰样假,土音转为央甲。” 超出个人能力,通过过分讲究吃穿、讲排场、赶时髦、说大话等,来装腔作势、弄虚作假的行为,四川方言叫“假打”。 不知道李伯清老师是不是“假打”的发明者,但他的确是四川方言词汇“假打”的发扬光大者。下面引用他的两个着名假打段子让大家来学习或重温“假打”的内涵。 1、素芬,起来起来,去把那两个啤酒瓶瓶给我卖了,我要回传呼。 背景是90年代初,移动电话还叫大哥大,只有大佬才用的起。稍微有点钱的就买个寻呼机(传呼)。 普通人传呼都还用不上,大概也没必要。假打的人绷面子买了传呼机,回传呼的钱都没有,只好让老婆卖啤酒瓶,才有钱回传呼。 2、(菜市场)一个买菜人,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喂,是嘛,狮子楼嘛就狮子楼嘛,又不差那几火钱嘛。对嘛,啥子吹吹、娟娟都喊来嘛。啊!啥子啊,远啊,像这样嘛,你把那个奔驰开出来,接保姆去买??豌豆嘛!” 刚挂电话,他对卖豌豆颠的人说:“广耳石(詈语),你把豌豆颠ㄦ称望滴滴儿嘛!” 电话里牛皮吹来飞起,这头豌豆颠差两根都觉得吃亏了,这也是经典假打! 第186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揞,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发音或表达。比如普通话“藏cáng”,四川方言发音“藏qiáng”,这是普通话发音未颚化,而四川话发音颚化了。如普通话“捉迷藏”,四川方言谓“撵藏藏猫儿”,音如“撵墙墙mēr”。而普通话的“掩藏”,老派四川方言还保留古汉语的表达,说“揞”。当然,如今“揞”字在四川话中也快消失了。 今天之所以来介绍这个“揞”字,是因为前几天介绍“谙”字时,一些朋友把这两个字混淆了。这两个字音近形似,多用于口语,所以容易混淆。 “谙”音ngán,阳平2声,释义为估计;推测,组词“估谙/不谙”。“揞”音ngǎn,3声,释义为掩藏。 揞,普通话发音ǎn,本意指用手掩藏。也引申为揩拭(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贾仲名《萧淑兰》)。现主要用于表示把粉末状的东西压紧,通“按;捂”(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注:四川话没有后面两个用法,起码我地广汉话如此。 “揞”字在古汉语中的音义与文献资料中的使用 揞,《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感切,庵上声。藏也。手覆也。 “庵上声”,即四川方言音:ngǎn。 《方言》卷六: “揞、揜(同掩)、错、摩,藏也。荆楚曰揞,吴扬曰揜,周秦曰错,陈之东鄙曰摩。” 戴震疏证: “《广雅》: 揞、揜、错、摩,藏也。义本此。《说文》: 揜,覆也。《玉篇》: 揞,藏也。《广韵》: 揞,手覆。错,摩也。摩, 隐也。 皆于藏之义合。” 《广雅·释诂四》: “揞,藏也。” 王念孙 《疏证》: “揞犹揜也。方俗语有侈敛耳。《广韵》: ‘揞,手覆也。’ 覆亦藏也。今俗语犹谓覆物为揞矣。” 《集韵·感韵》: “揞,《博雅》: ‘藏也,于感切。’” 《燕说》卷三: “以手掩物曰揞,乌感切,庵上声。” 《南越笔记》卷一: “以手覆物曰揞,庵上声。” 《广东新语》卷一一: “以手覆物曰揞,庵上声。” 清光绪十八年《电白县志》: “以手覆物曰揞。” 1929年 《崇明县志》: “揞,音庵。俗谓以手覆物曰揞。” 罗翙云 《客方言·释言》: “《广韵》: ‘揞,手覆也。’ 俗于物不欲人见者以两手覆之曰揞。” 唐·卢仝 《月蚀诗》: “恐是眶睫间,揞塞所化成。黄帝有二目,帝舜重瞳明。” 元·乔吉《南吕·一枝花·私情》: “风声儿惹起如何揞? ”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 《土言》: “以手覆物曰揞。庵上声。” 今西北地区方言也用“揞”字,其他地区未查询。 如凉州方言,“揞”释义为掩盖,掩藏,隐瞒。凉州谓事将暴露为揞不住了。 如陕北方言:长上千只手,揞不住众人口。关中方言:用手遮揞住,挡揞地不让看。│用手捂揞脸,嫌羞。释义为用手捂盖。 今四川方言中,“揞”释义为藏;用手遮掩,都是古汉语义。也引申为隐瞒义。 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新繁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今谓藏匿不令人知曰揞,古语也。” 例句: 1、你娃娃硬是个啬家子。人家有好东西就给你分,你有好东西就揞倒揞倒的。(揞倒,即藏起来,也说揞起) 2、吔,你又在揞啥子?生怕我们晓得了啊?(藏) 3、她一下脸红了,赶紧用手把脸揞倒。(遮掩) 4、这个事情嘛大家要揞起,不要到处去说,就我们几个晓得就对了哈。(就对了:就行了。揞起:隐瞒起来) “揞”字如今的使用也很少了,比如例句12用“藏qiáng”了,例句3用“遮”了,例句4用“保密”了,逐步都被其他词汇替代了。 如今估计“揞”字主要是50岁往上的人在说了,所以“揞”字,是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也是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187章 普通话的抽签,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抽签(指通过抓取或抽取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来决定该得什么或做什么,非民间占卜行为),通俗一点说,叫“抓阄”。用四川方言来说,叫“拈阄”,更地道的四川方言土语,则叫“拈坨坨”。 物品成团,四川方言一般说“坨”。和“团”一样,“坨”也是量词,如:一坨泥巴、一坨屎、一坨灰面等。同样的,纸卷成团,四川方言不说纸卷,说“纸坨坨”。这是四川方言土话“拈坨坨”的由来。 下文主要介绍“拈阄”。 一、“拈”与“阄”字 拈,普通话音niān,本义指用指取物,也指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所以“夹菜”的四川方言不是“拈”字,实际是“搛”字。 四川方言中,“拈”在川西坝子发音?iān;在川东地区和重庆发音liān,部分地区发音yān。 阄,普通话音jiu,该字的本义是力取,后引申为抓阄。也就是为了赌胜负或决定事情而各自抓取做好记号的纸团等。 《说文·斗部》: “阄(阄),斗取也。旧作鬬,今正。广韵作阄取。按力取是此字本义。今人以为拈阄字,殆古藏彄之譌。荆楚岁时记注曰:藏彄之戏。辛氏三秦记以为钩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竝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从斗龟声,读若三合绳纠。见丩部。古矦切。广韵居求、居黝二切。按龟,古音如姬,汉人多读如鸠,合音冣近也。” “阄”,四川方言音jiu或qiu。 二、“拈阄”释义及文献资料使用案例 拈阄,即抽签。动词。“拈阄”又说 “拈 坨坨”,受普通话影响也说“抓阄(ㄦ)”,即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有关的人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 《警世通言》卷一五: “却去上司具呈批准,要六房中择家道殷实老成无过犯的,当堂拈阄,各吏具结申报上司,若新参及役将满者,俱不许阄。”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作两队分定人数, 写成两处阄子,焚香祈祷,各阄一处。宋江拈阄得睦州,卢俊义拈阄得歙州。”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我与你都一般与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明史·选举志 三》: “选举、迁除,一切由吏部,其初用拈阄法,至万历间变为掣签。” 宋·贺铸《庆湖遗老诗集补遗》: “约十客同集金山,米芾元章约而不至,坐中分题, 以元章未至,分韵作诗,拈阄韵应口便作,滞思即罚巨觥,予得章字。” 《蜀语》: “手卜曰拈阄。”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迎春道: ‘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 限韵,竟是拈阄儿公道。” 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卜而取之曰拈 阄。” 民国二十三年《华阳县志》卷五《礼俗·方言》: “手卜曰拈阄。” 民国十八年《新修南充县志》卷七《掌故志·风俗·方言》: “手卜曰拈阄。音邱。”又,丁惟汾《俚语证古》卷十四云: “丘分, 龟分也,钩分也。拈纸团以分财产,谓之丘分。丘字当作龟。(古音读丘) 《汉书》 ‘龟兹’,音丘慈。以纸团代龟,卜以分财产,故谓之龟分。”此说有理有据,证明 《南充县志》之音 “邱”,这个发音还是很久远了。 三、日常生活中“拈阄”、“拈坨坨”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需要办的事情,由于参与者存在各种不同的需求,组织者无法一一满足,通常通过“拈阄”的方式来决定。 例如包产到户时分田地,田地有近有远有肥有瘦,就采用相对公平的“拈阄”方式来进行分配。 例如拆迁安置,大家对楼层的需求不同,通常也用“拈阄”的方式来决定结果。 过去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基层很多类似各种大事小事,参与者又多,往往组织者最后没办法了,都是一句“既然没有好的方案,大家就拈坨坨嘛!” 如果参与者很少,遇到无法决定的事,参与者意见一致,也有通过“石头剪刀布”来解决的。 第188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醒事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发音或表达。比如普通话“懂事”,地道四川方言会说“醒事”。尤其是孩子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成长阶段逐步懂事了,地道四川方言更要说成“醒事”。 本文的重点,就是“醒”在四川方言中一些特别的含义。 醒,普通话音xing,四川方言音xin。其本意为酒醒。今普通话义主要释义如下: 1.酒醉、麻醉或昏迷后恢复常态。2.睡眠状态结束。3.觉悟;清醒。4.明显;明白。 醒:《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音星。《说文》醉解也。 今四川方言中,“醒”字区别于普通话一些词义分述如下: 一、“醒”由明白义,引申为懂事。 醒的明白义,常见词汇是醒悟、点醒。醒悟一词好懂。点醒,释义为指点使明白,在古代文献也经常使用。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 “其初见一事只是一事,百件事是百件事,得夫子一点醒,百件事只是一件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 《醒世恒言》卷二十八: “吴衙内道: ‘莫要应了昨晚的梦便好。’ 这句话却点醒了贺小姐。” 醒在四川方言中,由明白引申为懂事,可以单用,也可以组词为“醒事”来表示“懂事”,醒事即明白事理。视场景使用。 如:那娃娃长醒了,晓得主动帮家里做事了。 长醒,四川方言中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动物。用于人,指人为成长后懂事。用于动物,指长成熟,如“那只小鸡公还没长醒,都还没开叫。”开叫,为开始打鸣。 再如:娃娃大了,就慢慢醒事了嘛。封面图的那娃娃就多醒事,都晓得经佑生病的妈妈了。 否定形式为“没长醒”、“不醒事”。 如:那娃娃还没长醒,那么大了都不晓得帮到屋头做点事情。 或者:那娃娃不醒事,那么大了都不晓得帮到屋头做点事情。 刘俊民《新的旅程》:“我们家教不严,姑娘不醒事,今后请你们多关照。” 部分其他方言,“醒”或“醒事”也有懂事的意思。 如中原官话:《河南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 (第二集) 》:“您大年纪不醒事,妈妈呀,不会当家你强当家!” 再如晋语(山西忻州):有“五眉不醒”一词,形容人不懂事。例:那人五眉不醒, 不像个念过书的人。 其他方言暂时未一一查询。 “醒”释义为懂事的四川方言衍生词汇:灵醒、醒眼 灵醒 ,即聪明懂事。不灵醒,即糊涂。也说“醒眼”:眼睛灵光,会揣摩人意,亦即聪明懂事。二者为近义词,有细微区别,如下面例句2一般不能替换。 例句: 1、那娃儿灵醒(醒眼)得很,看到家里来客人了,就会主动招呼请坐,端茶倒水。 2、你这个老头儿,越活越不灵醒了。 二、“醒”的明白义衍生的四川方言词汇:醒豁 醒豁在四川方言有两个词义,分别为“清楚;明白”和“清醒”。形容词。 清楚;明白:这下可叫阿娇看醒豁啦!◇谁个不正派?你说醒豁!◇你以为还是你老汉当保长那个时代么?你搞~,现在是贫下中农当家。 清醒:他在那里怔了好半天,直到几只鸦鹊儿在他头上的柞树枝里打起架来,他才醒豁了。(本节例引《四川方言词典》王文虎等) 三、“醒”在四川方言的其他特殊词义 1醒,释义为变质。如:鸡蛋醒了。 网上搜索的话,有这个用法的地方比较多,但是醒的字义里面又没查到这个意思。 2醒,释义为轻佻tiāo。 指行动不沉着,不稳重,不可靠;指言语举动不庄重,不严肃。四川话一般不说轻佻,说“醒”。 例如:老刘那个人醒得很,你有事还是找小李稳当些。 与此义相关的衍生方言词汇: 1、醒垮垮:<形>不严肃、不稳重的样子。 2、醒二活三:<形>形容随随便便,不严肃认真的样子。基本等同醒垮垮。 3、 醒场合:<名>不严肃的场合 3醒,释义为懈怠 小领导讲话:昨天我去区上开会,大领导专门理抹了这个事情,还马起脸说搞不归一的话,到时候整问责制,大家都捩lia2不脱。我也晓得这个事情确实不好整,拜托各位兄弟伙,手手脚脚打抻了来干。这一回,大家再醒不得了哈,再醒是啥子结果,我不说你们也晓得哩。 第189章 四川方言中遗存的古汉语:屙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今天来说说“屙”字,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了,四川话还经常在用,只是不少人会说不会写。 “屙”最常见的错误写法是“窝”,如“窝利”、“窝秋丽”都是错误写法。另“利/丽”正字为“痢”。 屙,普通话音屙(ē),指人或动物排泄大小便。动词。 四川方言音:屙(o)。吃喝拉撒,普通话谓大小便为拉屎撒尿,四川方言无论大小便都用“屙”字:屙屎、屙尿。 “屙”字在古文献记载的音义与文献中的使用摘录 《玉篇·尸部》: “??乌何切,音阿。屙,上厕也。”文中“音阿”,“阿”音为ē不是ā。如阿ē胶,即四川方言音o。 宋·庄绰 《鸡肋编》卷上: “小人之相亦多,其易验者,有一绝载云: ‘欲识为人贱,先须看四般:饭迟屙屎疾,睡易着衣难。’”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双冤报》: “你自己屙稀屎前去照影,脸面黑身体瘦很不像人。” 又卷四 《双血衣》: “屙尿的对着儿一身洒满,唾口水捉虱子放儿身边。” 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上厕曰屙,曰出恭。” 《景德传灯录·大安禅师》: “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 《五灯会元·净居尼妙道禅师》: “未屙已前, 堕坑落堑。” 四川民间方言童谣: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幺师来交涉。要屙屎,有草纸,不要扯我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壶,莫在床上画地图;要放屁,有罐罐,莫在床上放闷烟。 幺师:旧时茶馆、旅店、饭馆服务员的方言称谓。 “屙”又引申为生育 (詈语)。如: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过人疯》: “杂&种儿子你还要做丑态,真是狗娘娘把你屙出来。” 四川民间有很多关于“屙”字的方言俗语。 玉皇大帝屙尿——泄露天机 (谐音鸡) 老太婆屙尿——不虚(虚,指心虚,谐音嘘) 屙屎不带纸—— 想不开(谐音揩) 屙屎放屁——顺便 屙尿擤鼻子——两头都想捏到 鸡公屙屎——头节硬 屙屎吸烟——前呼后涌,等。 四川人谓人不自知,常说:“各人屙泡尿照一哈嘛!” 四川人赶牲畜去排泄,常说:“角角上去屙屎屙屎!”角角音“go go”,四川方言词汇,即角jiáo落。 “屙”字的方言词汇:屙痢、屙秋痢 痢疾 [li ji],由细菌感染造成的腹痛、 腹泻等症状。 四川人凡拉稀(腹泻),均谓屙痢或屙秋痢(俗多见“窝秋丽”,概不知本字写法也)。秋天是痢疾高发季节,故有“秋痢”之称。 屙痢或屙秋痢,民间日常多用作骂人语)。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 “你撞着啥子鬼这样莫气志,要与先生抢饮食?你既知他是无廉耻,就让他屙血屙痢一个人吃。” 又《巧报应》: “你只好吃懒做,全要我盘, 吃了怕怕屙痢?”四川方言急言“怕怕”,就是“怕不怕”的意思。 又卷四《活无常》: “那个大胆,敢拿我的? 你们穷鬼都要玩这些格,吃了怕要屙痢。” 唐枢 《蜀籁》卷一: “又打官司又死人,又屙秋痢又摆淋(灵)。” 四川人不好争斗,有时吃了亏,多会在口头把便宜占回来。吃了大亏的话,多半就问候别人祖宗;吃的小亏,就爱用屙痢这类词语骂人。比如卖吃食的,遇到有人不给钱就偷摸走了,就会骂:“不要脸,回去吃了就要屙秋痢!” 以上就是四川方言中遗存的古汉语,“屙”字的相关内容。 第190章 普通话的以后,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以后”,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就用“二天”或“二回”。 四川方言中,表达“以后”,用“二天”或“二回”都可以,但二者有细微的区别。 二天,本义当日之后的某一日,引申表示“以后”义。 “二回”本是第二回,引申表示 “以后” “将来”义。 “二回”在四川方言中另有“下次;下回”义,这是它和“二天”的区别之处。 文献资料中,“二天”、“二回”的使用。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这个老婆子,是个不识好的,有借无还,又爱说空话,二回快莫赏他的脸。” 又《跻春台》卷一 《过人疯》: “免得二回去戳拐,弄点钱免得拿与姿娘挨。”又 《六指头》: “我劝你快戒酒,免得二回再丢丑。” 又《跻春台》卷二《审豺狼》: “二天邓大爷做闲事了,拿几串钱,我保举你当个光棍。” 刘师亮《成都青羊宫花市竹枝词》:“怪道今天脚走摆,临行错穿橡皮鞋。二回换个软梆子,再与郎君逛大街。” 又《成都青羊宫花市竹枝词》: “敬神多磕几回头,禀卦求签莫乱抽。祸福分明评票上, 二天须上五斤油。” 民国十七年《雅安县志》卷四《风俗·方言》: “凡异日则谓之二天。”即:凡是当天之后的某一天,称之为二天。 大部分情况下,四川方言的“二天”和“二回”同义,泛指以后。需要明确表达“下次;下回”时,则不用“二天”,用“二回”。 例句:大家都是兄弟伙,这回你办了招待,二回就他办招待,不能紧马倒哪一个吃! 例句中,二回与这回呼应,强调是下回。如果这里用“二天”,那就属于客套话,意思就变了。 实际生活中,“二天”和“二回”是经常使用的四川方言,但是它俩指“以后”时,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定,常常被用于客套语,即四川方言所谓的“假打”。 包含这俩词的客套话,你千万不要相信,尤其是外省来四川的朋友。认真的话,你可能就输了。 例句: 1、二天(二回)到四川来,我带你把四川好耍的踏踏,挨到挨到地耍完。 2、二天(二回)我发了财,我就给你买幢大别墅。 这些都是典型的假打,委婉一点,叫客套话。 和“二天”、“二回”类似的表示时间的名词,还有几个,从四川人口里说出来,外省朋友一定特别要当心。 其一是“改天”。 改天请你吃饭! “改天”,就是你不知道哪天,他也不知道哪天,其实就是遥遥无期。你就耳朵过个瘾,嘴上就别指望过瘾了,纯粹的客套话。所以“改天”说成“二天”、“二回”差不多一个意思。 其二是“马上”。 “马上”这个词可能是10分钟,也可能是2个小时,还有可能时光倒流,哈哈哈。 “老板,菜还有好久哦”“马上,已经下锅了”其实前面还有800道菜等着炒..... “搞快起床了,马上10点了!”你妈喊你起床了, 一看时间,8点....... 马上,就是我已经在马上了,具体好久到,要看马跑的快不快。 甚至有些人更夸张,根本就不在“马上”。我认识的一个人,他有次在麻将桌上,有个餐厅需要维修,给他打了几次电话。看到他给人回话:“路上了,马上到了!”结果他还在牌桌上。 四川人熟人之间比较默契的话,一般很少说“马上”,比如约麻将,路上了,都习惯明确预估时间:“还要20分钟”;或者时间加地点结合起来:“百货大楼了,再10分钟!” 经常说“马上”却耽误很长时间的,往往后面就被开除了。 第191章 四川方言里遗存的古汉语:涹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今天来说说“涹”字,普通话口语几乎不用了,四川话还经常在用,只是不少人会说不会写。 本文的“涹”,在四川方言中主要有两个意思。 1人们有意识的长时间浸泡或堆积,达到发酵的目的。 2因懒惰、疏忽、遗忘等,导致长时间浸泡或堆积后发生朽坏。 表达上述词义的“涹”,普通话音wo,四川方言音ngo,同川话“鹅”音。 “涹”本义:沤、浸渍。“沤”:又或作渥。《周礼·冬官考工记》渥淳其帛。《注》渥与沤同。 故在四川方言中,表达上述词义的“涹”,也作“沤”字,也作“渥”字。上述三字都有相同的意思。 沤,普通话音ou;ou。四川方言音:ngou(用作沤气),ngo(用作本文词义)。 渥,普通话音wo,四川方言音ngo。 上述三字,单纯从语音演变角度考虑,渥字更符合ngo音的发音演变,因为只有“渥”是个古汉语入声字,故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涹”和“沤”字,语流音变似乎也能转为ngo音,但声调能否转阳平音,由于笔者非专业出生,不敢妄断。 从实际使用地区看,同样属于西南官话区的云南方言使用“渥”字更多,例如着名的普洱茶发酵工艺,就叫“渥堆”。有兴趣了解的,可以查看百度百科词条“渥堆”,了解普洱茶的制作。 四川方言主要使用的是“涹”或“沤”。 有意识的长时间浸泡/堆积使东西发酵,或无意识的长时间浸泡/堆积使东西朽坏,四川人谓“涹”或“沤”,动词。 《周礼·考工记·变氏》: “变氏湅丝以涚水, 沤其丝七日, 去地尺暴之。”郑玄注: “沤,渐也。楚人曰沤,齐人曰涹。” 《集韵·戈韵》: “涹,沤也。楚人曰沤,齐人曰涹。” 《说文·水部》: “沤,久渍也。” 《玉篇·水部》: “沤,于候切,沤麻也,久渍也。又音讴。” 《诗·陈风·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唐·张参《五经文字》卷下 《水部》: “涹,沤也。齐人语。” 明·陈士元《俗用杂字》: “以水浸渍麻枲曰沤。” 明·李实《蜀语》: “衣服涹烂曰沤。……涹音倭。楚人曰沤,齐人曰涹。涹豆豉、涹酱。”谓衣物因长时间浸泡或潮湿而朽烂。“涹豆豉、涹酱”谓将做豆豉和酱的原料初加工后,堆在一起长时间发酵。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涹,沤也。楚人曰沤,齐人曰涹。” 下文,“涹”与“沤”通用 今四川方言说 “涹豆腐”、“涹豆豉”、“涹豆渣”、“涹酱”、“涹渣渣粪”、“涹蛆”、“涹烂”等。 “涹豆腐”、“涹豆豉”、“涹豆渣”、“涹酱”、“涹渣渣粪”等是通过长时间的放置使之发生希望的变化,即发酵,通常是食品、调味品等加工方式或农家肥沤制等。 “涹蛆”、“涹烂”则是因为放置或浸泡时间过长发生了不希望发生的变化。例如长时间浸泡的衣物放在角落忘了洗,“涹”臭了,“涹烂”了;再如有的人懒惰,脚爱出汗,又懒得洗脚,烂脚丫了,也谓脚丫“涹烂”了。 另有些词,实际生活中还引申为其他含义。如小孩不知冷热,明明很热了,自己还把衣物穿得多厚,大人看到了就会骂:“你在涹豆豉啊?”或“你在涹蛆啊?” 形容衣服穿多了,不符合季节着装。 第192章 老派四川方言中媳妇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儿子的妻子 “媳妇”这个汉语词汇,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所指竟然差别甚大。可以指自己的妻子或儿子的妻子;也可指弟弟或晚辈亲属的妻子(前面加亲属称呼),如弟媳妇、侄媳妇、孙媳妇等;还可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如小媳妇。 即使不加修饰,“媳妇”二字在南北所指也不同。 在北方,称老婆为“媳妇”的比较多。 在南方,“媳妇”仍然是“儿媳妇”的代名词,这在南方的农村尤为普遍,四川地区也不例外。而在四川地区,老婆则被称为“婆娘”、“堂客”、“老妞ㄦ”、“老猫儿”等。 老派四川方言中,“媳妇”指儿媳妇,即儿子的妻子。 这其实是一个古义遗存。 从文字的角度看,“媳”字指儿子的妻子,时间更早。 “媳”本作“息”,就是 “儿子”义,“媳妇”本作 “息妇”,意思是儿子的妻子。 息:〈文言〉指亲生子女,特指儿子。 《康熙字典》又子曰息。《东观汉记》:此盖我子息也。 《战国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今弱息及笄,议姻震泽,将纳其次子为婿。” 但是受文字同化偏旁的影响,“息妇”变成了 “媳妇”。 在南方农村,用得更多的仍然是“儿媳妇”义,可以看到古义的继承和保存。 “媳妇”释义为 “儿媳妇”,在文献资料中的使用引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 可以看出是家长为子女张罗婚事,媳妇自然是儿媳妇。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 “俺叫金狮子张员外,奶奶赵氏,小大哥张孝友,还有一个媳妇儿,是李玉娥。” 结合剧情,媳妇儿是儿媳妇。 元·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 “窦秀才留下他这女孩儿与我做媳妇儿。” 窦秀才女儿时年七岁,剧中相当于谓做童养媳,还是是儿媳妇。 明·宋濂、王袆《元史· 后妃传二·裕宗后伯兰也怯赤》:“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 世祖称裕宗的皇后,自然是(贤德的)儿媳妇。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张姑娘道)“这就见得姐姐知道我的心了。只是我虽有这条心,我到了淮安,见着公婆,是个才进门的新媳妇儿,不知公婆心里怎样,这句话我可不好向公婆说。 ”新媳妇见公婆,自然是儿媳妇。 巴金《寒夜》六:“我十八岁嫁到你汪家来,三十几年了,我当初做媳妇,哪里是这个样子?” 媳妇熬成婆,自然指自己从儿媳妇,熬成自己做婆婆。 四川地区,“娶媳妇”的动词:接 四川地区,“娶媳妇”谓“接媳妇”,即是替儿子娶妻。多指迎亲当日的仪式。 四川人问“你娃儿接媳妇没有?”一般就是问行过仪式办过酒席没,不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办证。回答为“接了”或“没有接”。 “接”又作 “结”,“接”强调男方到女方家接新娘,如果是办席当天必须用这个“接”。 “结”强调男女结成婚姻关系,结婚前后或日常闲聊,用“结”也是对的。如前述问答,因为民间默认办席后关系即成。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 《哑女配》: “妈呀,富家子女娇养性成,接到我屋,俨若先人,稍不合适,骂得难听,不如莫要,免后淘神。”又卷二 《捉南风》: “做到四十多岁,也积得四五十串钱,接个妻子,有三十多岁,都还体面,佃点田土耕种。” 这里讨个老婆作“接个妻子”,可见确实与媳妇有别。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失新郎》: “莫非是在前生未放儿帐,才使我接媳妇失却儿郎。”又: “既接媳妇,如何又将儿子失了?”又:“一尺五养到今二十已满,才与儿接媳妇花烛合欢。” 以上三句,“媳妇”都与儿子呼应,表示儿媳妇。 民国三十二年《沿河县志》卷十《学校志·社会教育》: “就是生男或育女,接媳嫁女和搬家,再有死亡和请人,都要分别报保甲。” “接媳嫁女”,即“媳妇”与“女儿”对应,“媳妇”也不是自己妻子义,而是儿媳妇。 综上,老派四川方言中,“媳妇”都不是指自己的妻子,而是指儿子的妻子即“儿媳妇”。 如今,受到普通话和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很多四川地区年轻人也把自己老婆称作“媳妇ㄦ”了。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跟随演变的自然现象,不用刻意规避。 第193章 四川方言里遗存的古汉语:抈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今天来说说“抈”字,普通话口语多用“折”代替了,但四川话还经常在用,只是不少人会说不会写。 抈,普通话中,音yuè,释义为1 折断。2 动摇。 四川方言中,“抈”音yuē,释义为改变物体形状,使弯曲或变直等。 《唐韵》《集韵》??鱼厥切,音月。 《广韵·月韵》: “抈,折也。” 《说文·手部》: “抈,折也。”王筠 《说文释例》: “吾乡谓两手执草木拗而折之曰抈。”折不一定是折断,弯曲亦可叫折。 汉·扬雄《太玄经》: “车轴折,其衡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 “《晋语》: ‘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 韦云: ‘抈, 动也。’ 按依韦注,是谓此抈为扤之假借字也,其本义则训折。旧音云抈音月。” 段注引文的 “为” 当作 “置”,见《国语·晋语》: “其置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 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 “《太玄》: ‘羡上九,车轴折,其衡抈。’ 按: 今人谓手折物为抈,本此。” 清嘉庆七年《直隶太仓州志》卷十七: “手扳曰抈。” 清宣统《太仓州镇洋县志》卷三: “手扳曰抈。”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抈,折也。鱼厥切。今人谓以手折物为抈,开口呼之。” 四川方言中,“抈”字的意思是弯、折使改变形状,不一定折断。 如“抈铁丝”意即用力使铁丝弯曲,或复直。 “抈”字后面加上补语,才指说话人具体的目的。 如四川方言把铁丝“抈伸展”,指把铁丝掰直,把铁丝 “抈断”意即用力折断。 过去生活条件差,物资缺乏。老百姓经常把一些金属丝废物利用,抈成各种自己需要的小物件。 例如一种简易衣架,不少人就会自己抈出来。“这节铁丝倒长不短的,拿来抈个衣架子,刚(音“姜”姜)合适嘛!” 这几节铁丝这么短,拿来抈几个小钩钩,挂东西嘛! 关于“抈”字,有个近年编的方言段子,网络上流传甚广。其实完全是不懂正儿八经四川方言的人,用普通话音编出来的。 这个段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比较帅气的四川小伙子,在超市里买的类似豇豆或蒜苔之类比较长的蔬菜,到收银台结账。四川美女收银员就问:“抈不抈?”问的是需不需要把长的蔬菜折起来,方便装袋。 小伙子就听成了“约不约”,就脸红了,心动了,闹出了笑话…… 这个段子,用“约”的普通话音yuē,谐音四川方言的“抈”yuē,显然没搞懂地道四川方言中“约”的发音。 抈是个古汉语入声字,在曷韵/月韵,它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yuē,语音的演变没有完全遵从入声字常见的规律,不发阳平音。月韵还有其它入声字,如“曰”也不发2声阳平音。笔者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人士,只能列出事实,说不出原因,望大家见谅。 约,也是个古汉语入声字,在药韵,它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音yo。和“抈”yuē字的方言音完全不同! 地道四川方言中,“抈不抈”发音yuē bu yuē,“约不约”发音yo bu yo,这能谐音吗?(“不”也是入声字,物韵,所以成渝片也发阳平2声) 如果是岷江话片区说话保留入声的人,“抈不抈”和“约不约”都发音yo?bo?yo?,这个段子倒还是能够成立。但是编段子的人显然是不懂入声的,这个段子也不是岷江话片区传出来的。 所以这个段子,在懂地道四川方言的人的眼中,反倒是个笑话。 笔者作为一个方言文化爱好者,有必要专门说说这个段子的错误之处。 第19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淘神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因事情繁琐而“费事;伤神”,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四川人通常爱说“淘神”。 淘神,是一个地道四川方言词汇。字面意思指耗费精力、精神,操心。 扩展为费事,指为了完成某项繁琐任务或处理某件繁琐事情而需要付出较大的劳动;或者指操心,特别耗费精力。 除了四川方言外,“淘神”一词在陕西关中、武汉、河南等地的方言中也有使用。 文献典籍中“淘神”的使用摘录 《跻春台》卷一《哑女配》: “妈呀,富家子女娇养性成,接到我屋,俨若先人,稍不合适,骂得难听,不如莫要,免后淘神。” 又卷二 《平分银》: “老庚之言正合我意,我们从此立志夜搓脚马,闲平道路,凡有济人利物之事,一见就做,莫怕淘神。” 《歧路灯》第五十九回: “依我看,咱要赶紧为妙,一来怕小豆腐他大回来,要着就要惹气淘神。”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 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 巴金 《小人小事·猪与鸡》:“唉!若不是因为生活艰难,哪个愿意淘神喂鸡儿?” 有时候也说成:劳神。 出处《史记·秦本纪》:“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汉书·叙传下》:“汉武劳神,图远甚勤。” “淘神”一词常见使用场景 前面说了,“淘神”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让人费心、劳神或者感到烦恼的事情。 比如说,半个啥子证明,相关人员总是提出各种麻烦的要求,让你不停地奔波忙碌,这就可以说是让你很“淘神”。 又或者某件工作特别繁琐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处理,那也会被说成“好淘神哟”。 又如有时候娃娃过于调皮捣蛋,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就会给家长告状,家长就会觉得这娃娃好“淘神”。过去农村家庭孩子较多,孩子听话懂事,家长们就乐得轻松。如果有一两个顽皮淘气的孩子,不时在外惹是生非、打架角孽;或是做着让家长担心的事,这样的娃娃,那是真的让家长“淘神”啊! 比如:“带两个娃娃去赶场,他两个一路就打打闹闹,真淘神,下次再也不带一起了。” 又如勤快的人,不怕“淘神”,里里外外收拾的巴巴适适。而有些?比较懒惰的人,则大事小事都不想“淘神”。 关于淘神,四川方言也有几个歇后语 抱菩萨洗澡--淘神。淘有“用水冲洗,去除杂质”之义,菩萨即神。 箢篼装菩萨--淘神。箢篼是一种竹制品,一般农村除了用来挑土等,也用来装红薯、土豆等去水里淘洗。 爬树子摘月亮--空淘神。和水中捞月差不多,“空淘神”谓白费力气。 如今“淘神”一词慢慢用的少了,比如“懒得淘神”多说“懒得麻烦”、“懒得操心”了;娃娃少了也没啥机会聚在一起费了;办事“淘神”也多说“麻烦”了……笔者好久没听到这个说法了,感觉它也是个快消失的方言词汇了。 第195章 分量勉强够或略差一点儿,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方言,是一种文化传承。过度的推普,让很多方言有了消失的危险。作为一个方言爱好者,就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小的宣传工作,希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一起加入。你不会写也没关系,分享、转发也是贡献。 今天来说说:分量勉强够或略差一点儿,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分量勉强够或略差一点儿,四川方言谓“歉”,“歉”音(qiàn同欠),又音(qiá同恰)。 歉,原指食不饱。 《说文·欠部》: “歉,歉食不满。” 段玉裁注: “歉,疑当作嗛,谓口衔食不满也。引申为凡未满之称。《谷梁传》 曰: ‘一谷不升谓之歉。’ 古多假嗛为歉。” 王筠句读: “其物本少谓之歉,少其物亦谓之歉。” 《广雅》: “歉,少也。”如 《荀子·仲尼》“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注: “歉,不足也。” 《广雅·释天》: “一谷不升曰歉。” 《后汉书·光武纪上》: “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注引 《韩诗外传》 曰: “一谷不升曰歉,二谷不升曰饥,三谷不升曰馑,四谷不升曰荒,五谷不升曰大侵。” 《篆隶万象名义·欠部》: “歉, 食不饱也。” 《集韵·忝韵》: “歉,不足貌。”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唐枢《蜀籁》卷二: “心吊吊,心歉歉。” 今四川方言中,“歉”qiàn另有变读为qiá,或如 “扁”biǎn变读为biǎ一样,鼻韵尾脱落又变读为阴声韵。(歉qiàn)与(歉qiá)的区别之处,在于“歉”叠音使用时一般说(qiàn)不说(qiá)。 日常生活中使用例句: 1、今天胃口好,吃了两大碗,还感觉有点(歉qiá或qiàn)。 或:今天胃口好,吃了两大碗,还感觉有点心歉歉的(歉qiàn)。 2、南充方言把 “吃少点”称为 “吃歉qiá点”。 3、过去用杆秤称量时,秤砣那头略微朝下啄,秤砣不会挘liá,称之为有点(歉qiá或qiàn)。反之则称“望”、“平望”。 又记音作 “嗛”。 如 《荀子·仲尼》: “满则虑嗛,平则虑险。”注: “嗛,不足也。” 段玉裁《说文注》: “歉,疑当作嗛”。 《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一谷不升 谓之嗛。”注: “嗛,不足貌。” 《汉书·郊祀志下》: “今谷嗛未报。”颜师古注: “嗛,少意也。” 字又作“慊” 《孟子·公孙丑下》: “吾何慊乎哉?” 注: “慊,少也。” 《史记·乐毅列传》: “先王以为慊于志。”司马贞 《索隐》: “慊音苦蕈反,亦作嗛。” 百度百科“慊”(3): 通“歉”。不足的。 慊,贫也。——《广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宫室舆服,盖慊如也。——陆机《辩亡论》 又或当作 “忺”。 (笔者注)“忺”字或主要指挂念、想念,如四川方言“挂忺”,与前述词义有所区别。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心有所恋曰忺。”原注: “今读忺如欠。” 忺指高兴,适意。也指欲,想要。 如“母亲时常挂忺着外地的儿子”、“娃娃挂忺着奶奶给他买的糖果”。 《字汇·心部》: “忺,《方言》: 青齐呼意所好为忺。”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忺摘。——《声声慢》 小雨忺晴,坐来池上荷珠碎。——宋· 张元干《点绛唇》。 第196章 普通话的呻吟,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发出像叹气的声音”,或“因病痛发出声音”,普通话谓“呻吟”。地道四川方言,则用“呻唤”来表达的,四川话口语中没有“呻吟”这个说法。 “呻唤”,四川方言发音:cēn huàn,音如四川话“称幻”。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 四《礼俗下·方言上》: “呻,痛楚声也。……今人犹云呻唤,呻读如称。” 已故成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绍诚先生说: “四川不说呻吟,说呻唤 (cēn,音如抻)。” “呻唤”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四川方言口语词,而是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词,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其实多有使用。 摘录部分如下: 南朝·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人说王纵暴喻》: “夜中呻唤,甚大苦恼。”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十五《道见病从品》: “尔时作瓶天子,即于太子前路,化作一病患人……宛转呻唤,不能起举。” 唐·韩愈 《双鸟》诗: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 “今痛而呻者,江南俗谓之呻唤。” 唐·释道世编撰《法苑珠林》卷一○: “尔时作瓶天子即于太子前化作一病人,连骸困苦命在须臾,卧粪秽中宛转呻唤,不能起举。” 宋代《太平广记》卷三二五《薄绍之》: “狗于是呻唤垂死,经日不能动。”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香莲配》: “见大树下睡一乞婆,口中呻唤,痰鸣气吼。”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她也才觉得从头上起,全是痛的。痛得火烧火辣,想不呻唤,却实在忍不住,及至一呻唤,眼泪便流了出来。” 艾芜《山峡中》:“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躺着小黑牛,污腻的上身完全祼露出来,正无力地呻唤着。” 四川方言中,“呻唤”有两个词义,主要词义就是“呻吟:因病痛发出声音”。前述摘录的资料,皆是此义。 四川方言中,“呻唤”也有“呻吟:发出像叹气的声音”的词义,这个词义,使用场景相对要少一些。 沙汀《淘金记》十:“一出大门,他就呻唤了一声,甚至在想念中顿了顿脚。而且,深怪自己竟会选上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拜访时间!” 又《淘金记》十二:“一出大门,彭胖就干笑着呻唤了。白酱丹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的,虽然是不痛快,却能一点不露声色。” 前述两例沙汀笔下的“呻唤”,指“叹气”。 “呻唤”在四川方言中使用的一些场景与例句 场景一:小孩子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跘倒有点痛,忍不住一直在那惊叫唤。大人就说:“你各人不注意跘倒的,紧倒在那呻唤啥子?”(表示呻吟) 场景二: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可真要命。用四川方言表达就是: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就只有呻唤连天的。(表示呻吟) 场景三:有时候,一个人想到不如意之事,又不好述说,不由得灰心丧气,时不时“唉”的一声,哀叹不已。不明情况的家人就会责备他:“你在那呻唤啥子喃?”(表示叹气) 场景四:过去,半大娃娃下午放学了还要去割猪草。有时不小心被镰刀割破手指,简单处理后,呻吟着跑回屋。家长一边抹点红药水一边说:“恁大一点小伤,莫紧倒呻唤了!”(表示呻吟) “呻吟”与“呻唤”的细微区别 一、呻吟 《说文解字注》:呻,吟也;吟,呻也。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可见“呻吟”为同义连文构成的一个词。 呻吟,是比较自我的,多不涉旁人,多为不由自主的发声。 二、呻唤 《说文解字》唤,呼也。唤又有“啼叫”义。 呻唤,从字面分析,有即呻吟又叫唤或呼唤义。一方面把自己的“病痛或哀伤”通过呻吟发泄出来,另一方面,有试图通过呼唤或啼叫,引来亲者的重视或他者的发现(之后获得帮助)。 四川话的“呻唤”,比普通话的“呻吟”,稍微多了一层内涵意思,更有意蕴一些。“呻唤”单就因“病痛”呻吟而言,或可直接释义为“大声呻吟”。 第197章 弯刀指四川民间什么刀具?为啥很多人见到的弯刀却不弯? 如果在网络搜索“弯刀”一词,多见一种类似匕首的又略微呈弯曲状的随身冷兵器。 但是在四川地区,“弯刀”通常指用于砍柴劈篾的刀。 有说此刀因刀前端常做成弯形,故称“弯刀”,如蒋宗福《四川方言词汇考释》-弯刀。 但是,在川西坝子土生土长的笔者,没见过这种“弯刀”。我小时候见到的弯刀,都是近似长方形较为方正的刀具。 所以笔者小时候甚感奇怪:为啥弯刀不弯? 下文是一些文献典籍中“弯刀”一词的使用,是否和四川地区的弯刀相同,笔者则不确定。 元·王祯 《农书》卷十三: “锲、?,《集韵》通用,又谓之弯刀,以刈草禾,或斫柴筱,可代镰斧,一物兼用,农家便之。” 这段话里的“弯刀”,大抵是图一中的样式? 《十二楼·生我梦》 第二回: “弯刀撞着瓢切菜,夜壶合着油瓶盖。”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蜂伸冤》: “命徒去看,徒只十二岁,见头骇呆,师问不答,提灯出看,喊又不动,将就手中弯刀用背向肩上一打,随时倒地,血流而死。” 《今古奇观》卷四五: “却去那桶里取出一把削桶的刀来,把沈秀按住一勒,那弯刀又快,力又使得猛,那头早滚在一边。” 《续济公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只见韩毓英手拿绣弯刀,飞步进宫,后面跟了两名侍卫,徐家父子吓得目定口呆,就同呆了样子。”这里的弯刀,则应该是略微弯形的冷兵器了。 四川地区关于“弯刀”的童谣和歇后语 一、童谣《胖娃胖嘟嘟》 胖娃胖嘟嘟,骑马赶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白马骑的高,胖娃耍弯刀。 弯刀耍得圆,胖娃吃汤圆。 汤圆吃得多,胖娃屙坨坨! 二、歇后语 月亮坝头耍弯刀——明侃(侃谐音砍) 月亮坝头耍弯刀,字面上指在明亮的月光下用弯刀砍来砍去(即耍刀动作),简称“明砍”。运用中,“砍”谐音侃大山的“侃”,“明砍”即谐音“明侃”,即是四川方言词汇“明说”,即明白地说,有话就直说,不要弯弯绕绕的;或者有话不说打肚皮官司,让别人觉得不直爽。 灶门前的弯刀--耍不出门 灶门前(“前”发音阴平一声,同“千”音),四川方言“厨房”的方言称谓。灶门前的弯刀--耍不出门,指“弯刀”作为家里普通的小型刀具,用于家里日常砍柴劈篾,而不能用作追击盗匪等的武器。 故“灶门前的弯刀,耍不出门”在四川方言中引申为形容人窝里横,到了外面就成了窝囊废。 笔者记忆中“弯刀”在农村的主要功能 一、用于砍竹子、划篾等 农村改革之前,川西坝子多是土墙草房子。土墙就不说了,草房子的房顶主要就是用竹子做屋顶骨架,最后盖麦草(小麦秸秆)。除了整的竹子做骨架,还要用弯刀把竹子划篾,用于捆扎。 另外,还有很多竹制品,都需要用到竹篾、竹条、竹片等,主要的工具,就是弯刀。 二、用于砍伐小棵的树木、杂木 砍大点的树木用猫儿(斧头),砍小点树木、杂木,用弯刀更方便省力。 三、用于制作一些玩具 过去农村可没有钱给小孩买玩具,一些常见的玩具都是大人给小孩制作,或者大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例如:牛儿(陀螺)、竹蜻蜓、滑板车、竹签、鱼竿等。制作这些玩具大多离不开弯刀。 第198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搒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比如今年时不时上新闻的“天价自行车被碰倒”事件,用地道四川方言来说这个事情,大概就是:你那歪火药自行车,搒哈就倒了,赔个锤子! 普通话的“碰”字,四川方言多说“搒”pǎng。 “搒”字常见的方言词汇:搒默倒 “搒默倒”【pǎng mê2 dǎo】,意为动不动就做某事,如:“你咋个搒默倒就怄气哦,小气得很。” “搒默倒”也作“搒倒不对”,意思是相同的。如:“那个娃儿是个嗲猫儿,搒倒不对就哭。” 下面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搒”字 搒,汉语三级字(非常用字),读作搒(bàng或péng)。读作搒(bàng)时指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读作搒( péng)时有三个词义。 (1) 掩,敛藏 。(2) 触;碰 。(3)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 四川话中,主要使用“搒”的(2)“触;碰”义,来代替了普通话的“碰”字,口语中比较常用,是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搒( péng)音如何演变成(pǎng),笔者暂时不得而知。 四川话中,“搒”的“触;碰”义,多指动作不大、不激烈的触碰动作。动作较大或较激烈的碰撞,则说“撞”(音zuàng或cuǎng)。 《说文·手部》: “搒,掩也。”段注: “《广韵》 曰: 笞打。今义也。”实际这两个意思,是前面介绍的“搒”字词义的(1)和(3),四川方言主要使用的还是词义(2)“触;碰”。 不少文献资料中,“搒”字也作“触;碰”义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诗: “逗翳翅相筑,摆幽尾交搒。”这句诗描述的是鸟儿翅膀之间的触碰。 唐枢《蜀籁》卷二: “戳着搒着都是事。”谓不小心戳倒、碰倒了都是麻烦事。 《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一咒十年旺,神鬼不敢搒。”又第八十七回: “以后我这床边儿上也不许你搒搒。”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四章:“只是用两肘把坐在身边的工兵排长贾雄搒了一下。” “搒”字在四川地区常用场景与例句 比如河边露天茶馆,掏耳师傅正在给人掏耳屎,有人路过,旁边人就提醒:注意莫搒倒师傅了。 再如两人比肩而坐摆龙门阵,摆到精彩处,用胳膊肘互相搒一下,会心一笑。 再如停车场,驾驶员停车时正在倒车,守车大爷就说:注意倒点ㄦ哦,别搒到后面的花台了。 笔者举例: 1、你来搒我挍(gào)一哈嘛,看我不给你搁倒身上。 2、注意倒点,莫把边上的自行车搒倒了!你走那么快咋子,把板凳都搒倒了。 3、我就轻轻搒了你一下,你就给我一砣子? 方言俗语:搒圈juàn猪儿长不肥 “搒圈猪儿长不肥”,字面意思是爱在猪圈乱跑乱撞(四川方言也谓“拱圈”)的猪儿长不肥。引申指不安分,不能静下心来的人成不了大器。 在四川民间,人们把那种心眼儿过于活泛、不安分、板眼儿多的人称为“搒圈猪儿”(四川方言也谓“拱圈猪儿”),并赋予这种人难成大器的论断。 说在最后 “搒”或作“掽”字,同音同义字,来源于客家话。这个字是同样爱好方言的网友“山巅一寺一壶酒”个人考证的成果。 传承四川方言,保护方言文化! 第199章 痨人还是药人? 前言:李实《蜀语》“以毒药药人曰痨。痨音涝。扬子《方言》:‘凡饮药而毒,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 “以毒药药人曰痨”讲的是四川方言。汉代“北燕”“朝鲜”的方言“痨”,为什么会大跨度地南移、西迁至四川,其中朝代更迭、人口迁徙、语言流播的因缘际会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粉丝“豇豆”从音韵角度,探讨“痨”或就是“药”字,转发出来供爱好四川方言的朋友们一起交流。 文\/mr.江(@豇豆) 昨天一个书友在群里推荐某教授讲《诗经》的读法,我说只要用普通话读就没什么听场,听过中文博导、知名播音员等读过,都没读对。 书友问,难道要用方言读?我说《诗经》本是歌词,用普通话读就有失音乐感,且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虽然现在不能完全复原上古的读音,但韵脚基本能做到。 比如《关雎》后几句就应该这样读: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pè,e是英语bed中“e”的读法,即ê)。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cè,同上)。 参差荇菜,左右采(qi)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yi)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ào)之。 书友觉得很有道理,我说其实是跟流沙河学的。 忽然一下子想到了疑惑多年的一个四川话表示有毒的文字:lào。比如:“那种菌lào人”,“宋江把李逵lào死了”。之前一直不知怎么写,就只能写成“毒”,后来看了《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根据扬雄的《方言》方知应该写成“痨”,但总觉得还是不对,因为“痨”表示积劳而成之疾,俗称“劳伤”,或者表示肺病,怎么能引申成有毒呢? 扬雄确实是方言研究的权威,但不意味着百分之百正确,“痨”字是一例,另外一个就是“kong饭”的“kong”字,他说应该写成“巩”,明明焖饭是用火,怎么用“革”形呢? 既然《关雎》里的“乐”读lào,那么加上草头不正是“药”吗?简体字就是“药”啊! “lào人”不就是“药人”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目前“乐”字有四个读音(想起“茴”字有四种写法)。 甲骨文是木字上面加两根丝 ,明显是弦乐器,就是其本音,读“yuè”。 金文有两种写法,一种保持原样,另一种中间再加个“白”字,有人说“白”表示说唱,流沙河说“白”字表示大拇指,在弹拨。个人觉得加了“白”字的“乐”字既然在说唱或弹拨,那意思就引申为快乐,应该读“lè”,但篆文以后就统一成了“乐”。 既然快乐,然后就引申出喜欢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第三个读音“yào”,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惜绝大多数人都读成了lè(但是加了草头却都知道读成yào)。 既然喜欢就引申出取悦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第四个读音“lào”。但除了《关雎》最后一句这样读之外,就只有两个地名读这个音了,一是李大钊的家乡河北乐亭县,二是抗日名将宋哲元的家乡山东乐陵市。 那么问题来了:加了草头的“乐”读yào啊?怎么又读lào呢?其实四川话读“yo”,就是《康熙字典》里说的《唐韵》读法,说明是唐朝以前的读音(四川话“音yin 乐yo”,“快kuài乐 lo”,皆属《唐韵》读法);而《韵会》读yào,普通话就采用的这种读法。 第一次看电视里把“喝药”说成“hē yào”,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因为四川话听起来就是“喝尿”。流沙河说“药”本意是指芍药,源于其花光彩鲜艳,以连绵词灼烁形容之,因此得名“芍药”,后来发现其根块可治病,于是引申出治病草之意。 另外,有些读lo的字都有另外一个音lào,比如“落lo叶”,“打莲花落lào(有些地方干脆就写成:打莲花闹)”;“炮烙lo”,“烙lào印”;“络”也同时有这两个音。 “乐”的古音或者说四川话为“lo”(泺水的“泺”读“lo”可以反证),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转音为“lào”,正是“钟鼓乐之”中“乐”的读音。加了草头自然就有“yo”和“lào”两种音。 故个人认为四川话一般情况下把“药”读成“yo”,相当于普通话的yào,而表示有毒则读成lào,如“我家的猫着耗子药yo药lào死了”。 苏东坡有诗赞鮰鱼说“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网上的解释都是服药无效而且读音是“yào”,明明是吃鱼哪是在服药呢?这个“药”明显是动词,表示有毒该读成“lào”嘛。 当然我读的书少,没有古书作支撑,我想也真没有古书支撑,不然早就有专家论证了。也不喜欢书名号加引号堆砌的学究派写法,还望看到的朋友多多指正。 第200章 普通话的中午;午饭,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中午;午饭”,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就用“晌午”来表达。 四川方言中,“晌午”即表示时间(中午),又表示餐食(午饭)。 其实,过去用“晌午”表示“中午”,“饷午”表示“午饭”,本来是两个词。 晌午,普通话音shǎng wu,意思是中午、正午。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未及晌午,马已到来,员外便请鲁提辖上马,叫庄客担了行李。 《金瓶梅》第六〇回: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 贾母便回来歇息。”又第九三回:过了晌午,便摆开桌子吃酒。 以上,“晌午”均表示时间“中午”。 饷午,普通话音xiǎng wu,意思指午饭。出处: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中下:“日中食曰饷午。” 由于各地方言音中,“晌午”、“饷午”大多发音相同,故实际使用中,大多使用其中一个同时表达“中午”或“午饭”。 饷:《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亮切,音向。晌:《篇海》始两切,音赏。可见在过去,“饷”与“晌”的声母是相同的,只不过如今普通话中,“饷”字声母颚化为x,而“晌”字声母未颚化,仍然是sh。 四川方言中,一般使用“晌午”来表达“中午”或“午饭”。 “晌午”或“饷午”在古代文献典籍中的使用 宋·佚名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 “徽宗敕下,差甄守中做监斩官。是那晌午时分,押往市曹。” 明·汪宏滏《初夏拟移家五汊》诗:“饷午盘传新茁韭,销时笥检旧删书。” 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我早晨里只听疎辣辣寒风吹散了一帘柳絮,饷午间只见淅零零细雨打坏了满树梨花。” 明·赵世显《芝园稿》卷十三《东郊观 稼》诗: “畏暄儿荷笠,饷午妇持筐。”“饷午”,谓午饭时。 清·许浚 《和施佩宜且适斋诗》之二: “春眠不觉曙光迟,梦醒披衣饷午时。”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 《过人疯》: “我儿然何回来得这们早?吃了晌午莫有?”又卷一 《卖泥丸》: “吃饭就把火手恨,晌午晏了吷先人。” “晌午”,谓午饭。刘省三为清代中江县人,可见至迟在清代,四川话就用“晌午”来表达“午饭”了。 清乾隆五十年《涪州志》卷五《风土志·方言》: “正午曰晌午。” 邢棻 《锦城竹枝词》: “风日不寒天晌午,满城都是太平声。” 民国二十二 年《顺义县志》卷十二《风土志·方言》: “晌午,日正午也。” 民国二十年 《南川县志》: 午曰少午。此处“少”为借音,音sǎo。 《贵州山歌》: 吃得少午无处消,小 斧、沙刀擗在腰。此处“少”为借音,音sǎo。 最后说说“晌”字在四川方言的几个发音 “晌”字在四川方言中有多个音变, 1 sǎng同“赏” 2 sǎo同“少(多少)” 3 sǎ同“傻” 所以在四川的不同地方,你可能会听到“赏午”、“少午”、“傻午”等不同的方言音。 第201章 聊一个普通话没有的,文献也查不到的地道四川方言:拿一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聊一个普通话没有的,现有方言词典、文献也没查到的地道四川方言:拿一。 这个词,笔者在手边现有的各种方言词典、历史文献等均没有查到。只是在收集图片作为头图时,在某点评网查到了位于成都市牛市口的一家串串香的招牌,老板取名为“拿得一辣卤串串”。 这至少说明,在四川民间,“拿一”这个词汇还在流传,还在使用。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也算是对四川方言词汇的一个挖掘、宣传和传承。 “拿得一”,是“拿一”这个词汇的衍生,表示能够拿一,通常用于问句和肯定式回答,如: 问:“拿得一没有?”或“拿不拿得一?” 答:“拿得一!” 因为没有文献、词典作为参考,下文笔者只能从一个土生土长四川人的角度,尝试对“拿一”这个四川方言词汇做出解读,希望与爱好方言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一”,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作yi。“一”是个古汉语入声字,所以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读作yi(音同“移”)。其本义为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后引申为相同的,无二至的、整体的、全部的、整个的、所有的等。 但是在四川方言中,“一”所有的词义都不适用于方言词汇“拿一”的“一”字。个人理解,这里的“一”,用的是它的水平外形,引申为四平八稳。 同样,“拿一”的“拿”字,也不是用的它的字面意思,而是作为一个动词,引申为处理、做等意思。 所以,四川方言“拿一”一词,可以释义为做事做得把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事情做得非常圆满,让人满意。 因为没有参考资料,笔者也不能把“拿一”精炼为一两个通俗易懂的其他汉语词汇,只能解释得多一些了。 下面结合生活场景进一步阐述“拿一”。 场景一:餐馆饭店生意兴隆,一靠价格合适,二靠味道拿一。在四川,有了这两样,有时老板多跩的,生意照样爆棚。 做得菜拿一,不是简单的说餐馆味道好。通常这些生意兴隆的小餐馆,绝对不得用预制菜。他们都是靠传统天然调料,自己调制出麻辣鲜香的滋味。 一方面菜品的辣、辣、咸的程度,大多根据不同的菜品,能调制出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另一方面,菜做的软烂程度等也包括在“拿一”之内。 经常来的顾客,都会称赞:“今天的菜拿一了的,整的巴适!” 反之,食客就会吼黄,“焦咸巴咸的!” “太麻了嘛?”“这个鱼,腥味都没避倒!”“这个叶子菜,弄这么辣爪子嘛?”“这个菜煮得太??了,莫得嚼劲!”等等。 场景二:子女不止一个的,父母其中一方故去,健在的一方很多时候会在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安排分家产。明事理的不会偏袒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最后的结果子女都满意。 邀请到场的家族长辈或其他德高望重的人事后评论:“某某这次分家,各方面都拿一了的!安排得好!” 场景三:处理矛盾纠纷,主持者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当事人各方的对错都调查清楚,并最终妥善处理,也称“拿一”。如果主持者处事“拿不一”,这矛盾纠纷就很难解决。不再展开举例。 第202章 普通话的孩子,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孩子”,川渝地区基本不说这个词。 “孩子”本身也和四川话“鞋子”同音,如果你在川渝地区听到本地人说“孩子掉了”千万不要惊慌,他们几乎可以肯定,说的是“鞋子掉了”。 而“孩子”一词,用四川方言来说,川西坝子、川中、川北、川南多说“娃儿\/娃子”(男娃儿、女娃儿\/男娃子、儿娃子、女娃子、女子家);川东、重庆地区,则多说“崽”(崽儿\/妹崽)。部分地区如达州地区“细娃儿”和“细崽儿”混用。 所以,普通话的“孩子”,四川方言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说法。 “娃”就是小孩子,所以就不多说。今天主要说说四川方言这个“崽”字。 崽,普通话中释义为1 小孩子。2 幼小的动物:猪崽儿。 四川方言中,“崽”多用于指人。幼小的动物则用“小”“儿”等来修饰表达,如:小猪儿、小鸡儿、鸭儿、鹅儿等。 崽,《玉篇》子改切,音宰。 扬雄《方言》卷十:“崽,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 若东齐言子矣。”此指儿子,无贬义。 明·李实《蜀语》: “谓子曰崽。……凡劝人饮,或推物与人,恐不受,则誓曰崽崽,或曰万崽,言若相辞,则我当为子也。”这里“崽崽”有类似如今“儿豁”的意思。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小儿曰崽崽。” 光绪二十年《永川县志·方言》: “子,或谓之儿,谓之崽, 谓之幺。”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语》: “小儿曰崽。” 民国十七年《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七《风土志·方言》: “稚子曰崽崽。” “崽”叠音为“崽崽”,用来表示幼小的孩子,他们像幼小的动物一样可爱,为一种爱称,近年也多用“幺儿”,不分男女。四川地区通用。 大一些的孩子,乃至小伙子大姑娘,则分别用“崽儿”、“妹崽”表示。“崽儿”一词更是因电视剧《重庆崽儿》火遍川渝。但仍然主要是川东地区和重庆使用。 话说重庆崽儿 崽儿是四川方言川东地区和重庆对少年和青年男性的亲切称呼,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小伙子”或“孩子”。尤其以重庆地区使用更为频繁。 在重庆,\"崽儿\"是一种常见的称呼,它并非粗鲁的用语,而是当地人对小孩或小伙子的一种亲切称呼。重庆人普遍习惯这样叫唤,这也体现了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特色,是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不仅十几二十岁的被称崽儿,就是三四十岁的也常被人称为崽儿。 代表性的“重庆崽儿”一词,在重庆本地方言中泛指有胆识、有担当、耿直、诚信、豪爽、讲义气的男子汉,或指有一定名望的青年男子。不少出了名的重庆青年男子在新闻报道中都会被冠以“重庆崽儿”的头衔。 崽儿这个称呼有时带有蔑视的色彩,如:那个崽儿调皮得很。 有时这个称呼又有褒扬色彩,如:跳水世界冠军田亮就是重庆崽儿!听起来很有自豪感。 褒贬程度,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考量,但更多为一种亲切的、玩笑式的称呼。 童谣:1、小崽儿过来耍,锅头蒸的是红苕鲊,你吃红苕我吃鲊…… 2、小崽儿不要譑(音“嚼”),你妈住在化龙桥。 四川部分地区,“崽”也为骂人语,今已少见。 《广韵·皆韵》: “崽,自高而侮人也。” 明·李实《蜀语》: “谓子曰崽。……又自高侮人则称人曰崽。” 清·高士奇《天禄识余·娈童》: “今北人骂顽童曰崽子。” 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 “崽,成都、安庆骂人则冠以崽字。” 第203章 普通话的洒脱;简单轻松,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洒脱;简单轻松”,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就用“撇脱”来表达。 撇脱,四川方言词汇,成渝片发音pié to 或pê2 to。 “撇”和“脱”都是古入声字,所以在西南官话成渝片,这两个的声调都不同于普通话,都发阳平调2声。四川部分地区有发pi to音,音如“皮砣”。 普通话中,“撇脱”为谓画法用笔洒落有致或摆脱义,都是书面语,口语中甚少使用。 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此处谓画法用笔洒落有致。 明·《高子遗书》:“人想到死去一物无有,万念自然撇脱。”钱锺书《管锥篇·全梁文卷一》:“然释子终惧梁武事贻辟佛者以口实,遂虚构公案,撇脱干系。”这两例,“撇脱”释义为摆脱。 四川方言中,“撇脱”释义为洒脱、干净利落,已见于宋代。“撇脱”另有“简单、 容易、轻松”等义。 如《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要之,持敬颇似费力,不如无欲撇脱。”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撇脱些,我要回去。这事做得不好了,怎么处?” 李劼人《天魔舞》十二章:“看来,他又并不怎么拘泥,倒比别的一些人来得撇 脱,来得天真。” 民国十八年《云阳县志·礼俗下·方言 上》:“撇脱,不拘也。……今人谓不拘束曰撇脱,或曰洒脱。” 以上为文献典籍中“撇脱”释义为洒脱的部分例句。 看来,他又并不怎么拘泥,倒比别的一些人来得撇脱,来得天真。 不会的,铁民本就是个撇脱人,先再向他说清楚,断不会多心。 以上为《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撇脱”释义为洒脱的例句。 说撇脱点,形势、任务,叶书记已经讲过无数遍了,就看我们是不是跟党一条心啊! 我全买,你也图个撇脱嘛。 这回没这么撇脱,不怕他伍大郎屁眼儿黑,老子们认了! 早点捉,你说得那么撇脱,那几年有“四人帮”在上头给他几爷子扎起的。 以上为《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撇脱”释义为“简单;轻松;容易”的例句。 简单查了一下,全国各地方言中,西北地区宁夏固原方言中,“撇脱”也释义为“爽快、洒脱,干干脆脆”,经常作撇撇脱脱。例如:你撇脱点,东西给还是不给?其他地区方言暂时未查到有此用法。 四川方言中,“撇脱”至今仍是个常用词汇,常叠用为“撇撇脱脱”。笔者再举几个例子: 1、(饭桌上招呼客人时常说)撇脱些,莫讲礼,喜欢吃啥子就搛啥子。我们这儿不兴讲礼哈。(洒脱;不拘泥) 2、四川人讲究饮食,菜式丰富,不像北方有些地方,大概是图撇脱,啥子菜都伙倒一起煮一大锅了事。(简单) 3、四川人如今走人户,大多撇撇脱脱的,莫得过去那么讲究了。(洒脱) 4、(常见反驳语)说得撇脱,你来嘛?!(简单;轻松) 第204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敥,撒放粉末或颗粒的动词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解字》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以“敥”字为例,它还广泛遗存在西南官话、客家话、湘语、徽语、平话土话中。 敥,普通话音yàn,即同“燕”字音。四川方言发音同。 敥,《集韵》以赡切,音艳(艳)。以手散物。 《集韵》中,说了“敥”的音同“艳”,释义为“以手散物”,解释得比较粗。南方各方言中,普遍释义为“撒(粉末或颗粒的东西)”,摘录《字统网》各地释义如下: 0.赣语 南昌,黎川: 撒,散布(粉末状的东西) 1.官话 贵阳 ,银川: 撒(粉末状物),覆盖(贵阳,银川) 2.徽语 绩溪: 撒(粉状物) 3.客家话 于都 用手将物撒开:~石灰|~粪 4.平话土话 宜章 撒:~谷种(宜章) 5.湘语 宽 长沙,新化 :~石灰:撒石灰 四川方言中,同多数其他方言地方用法基本一致,“敥”指用手(或手指)撒放粉末状或颗粒状物体。 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到处敥起。”谓 “scatter everywhere”; 又: “疮上敥点药。” 明·李实 《蜀语》: “散物曰掞○掞音艳。” “掞”本无撒义,此当为记音。《集韵·艳韵》以赡切: “掞,舒也。或从焱。”掞,今普通话有两个发音:1yàn,释义为美艳。2shàn,释义为铺陈;抒发。 但是受《蜀语》影响,近代方言文献资料和地方志中均采用了“掞”字。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散物曰掞。《广韵》: 掞,音艳。舒也。”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撒面或灰于他物上曰掞。音厌。”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 方言》: “散灰曰掞。音厌。” 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 舆志·方言》: “以手撒物曰掞。音燕。” 综上,四川方言中,用手(或)撒放粉末或颗粒物,正字为“敥”,常见记音字“掞”。 笔者举例: 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或之前,农药还甚少使用。遇到菜叶子长虫了,川渝地区的人通常就用家里烧柴火留下的草木灰敥到叶子上。草木灰含碱,可杀掉或驱赶多数的虫子。 2、在地上做标记划线,一般多用石灰粉敥在地上,过去农村修房子划地基最为常见,现在也多见于各种工地。 3、这面白眉白眼的,好难吃哦。我再撮jio点盐,敥点花椒末儿,放点葱花ㄦ。 在四川方言中,“敥”还有个近义字“挜”(音yā同“丫”),多数情况二字可以替换使用,四川其他地区不了解,我地广汉方言常见。 挜:《集韵》倚下切,音哑。掗?,摇也。广汉方言中,挜借“摇”义,释义用手前后或左右摇晃着撒放粉末或颗粒状物体。广汉方言中,比之“敥”字,“挜”字更有动感。 例句:1.传统育秧苗,都是手工挜谷种。2.在过去庄稼追肥时,一般还是人工挜化肥。注:以上基于个人对本地方言的理解。一些地方撒化肥、谷种等,也有用敥表示的。 第205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打摆子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中,因寒冷而“发抖;颤抖”,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就用“打摆子”来表达。 “摆子”,除了表示颤抖,过去在四川方言中也是“疟疾”的别称。因为疟疾发病的直观表现,就是发冷和不停的发抖。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五《今古方言大略》: “疟疾谓之愕子,至讳曰天上头,北人名发摆子; 畏恶特甚镇江曰发汗 病,扬州曰忤鸽子。” 《明珠缘》第五回: “浑身如炭炙的一般,少顷又发起战来,连床都摇得响,这病南方谓之疟疾,北边叫做摆子。”可见四川方言称疟疾为“摆子”,正是此病发作的形象概括。 清·尤侗《钧天乐》上本第十一出: “我乃吴兴地方守将,闻得流贼攻城, 吓得战战兢兢,如发摆子一般。”发抖是疟疾的主要特征。 傅崇矩 《成都通览·成都之迷信》: “各种迷信名目: ……短摆子。” “短摆子”谓疟疾初发之时加以拦截。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 音土语》: “疟疾曰摆子。”疟疾之所以叫 “摆子”,当因发病时颤抖而得名。 同理,“打摆子”也是四川方言中患疟疾的民间说法。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 “疟疾曰打摆子。”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得疟疾曰打摆子。”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言》: “打摆子,谓患疟疾也。” 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患疟疾曰打摆子。” 周芷颖《新成都》第四章第二节《语言》: “抱(菢)鸡婆打摆子——又仆又颤。” 关于“疟疾”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年报告疟疾病例3000万,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疟疾防控工作,在持续有力的防治举措下,全国疟疾发病率持续降低。2020 年,我国成功达成消除疟疾的目标。2021 年,世卫组织宣告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授予的无疟疾认证,同时指出中国是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三十多年来首个获此认证的国家。 着名药学家屠呦呦就是从黄蒿中成功提取出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疟疾得到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之后,“打摆子”这一方言词汇,主要词义就更多地用于释义为因寒冷或惊吓而颤抖了。 例句: 1、今天好冷哦,衣裳穿少了,冷的我直打摆子。(寒颤) 2、有些人在看恐怖电影时,会被恐怖音效吓得打摆子。(惊颤) 如今,受普通话影响,“打摆子”已经很少听到了,多被“发抖”“打抖”“瑟瑟发抖”“打哆嗦”等普通话词汇代替,成了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了。 第206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上古时期词汇:坝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汉语文字,在不少方言里,还有着不同于普通话中的词义。 作为一个川西坝子土生土长的的四川人,今天说说“坝”字。 “坝”,普通话音bà,本义指我国西南地区对平原地区的称谓。今在普通话中的释义:1.山间的小平地。2.沙滩;沙洲。3.拦水的建筑物(如三峡大坝)。4.江河险处巩固堤防的建筑物(如硬化的河堤)。 四川方言中,除了普通话的词义,“坝”使用最广泛的还是来自上古时期的本义:平地。这个平地,是广义的概念,大到一个平原,小至几个平米的小院坝,而不仅是普通话中单指山间的小平地。 《玉篇·土部》: “蜀人谓平川曰坝。” 《广韵·禡韵》: “坝,蜀人谓平川为坝。” 明·李实《蜀语》: “平原曰坝○坝,从贝,音霸。与从具不同,从具,水堤也。”可以看出在明代,指平原和水堤,是两个形近字。 清光绪二十六年《垫江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平原曰坝。” 张慎仪 《蜀方言》卷上: “地平而宽曰坝。”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 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平原谓之坝。” 也叠音为“坝坝”。 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坝坝头的生意。” 指在露天平地无铺面的经营。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下地宽平曰坝坝。” 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地之宽平者曰坝坝。” 又加词尾“子”作“坝子”。 清·阮福: “滇人呼岭路皆曰坡,凡平土皆呼曰坝子。” 《明清档案》: “小的家贮谷的仓是在住房左边空坝子里,那鸡鸭就关在仓旁侧边,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的。” 清 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坦平的坝子。” 徐珂《清稗类钞·地理类·坝子》: “滇人称平原为坝子。”今成都平原过去民间通称川西坝子。 笔者说“坝”(坝坝\/坝子) 四川方言中,不管大小,只要是一块开阔、平坦的空地,都可以说是“坝”。 大到整个成都平原,称为川西坝子;小到庭院的几平米的小院坝。 正常来说院坝一般不止几平米,但有些家庭的院坝分为前后院坝,通常前院坝大,后院坝小,几平米十来平米也很正常。 过去川西坝子农村,多户人家建在一起的院子,共用的面积较大的院坝一般则称大院坝。 平原上大片的庄稼田地,叫田坝。“娃儿,你老汉儿还在田坝头做活路,喊他回来吃饭了。” 成都的黄田坝,现在已经成了市区的街道,还保留着田坝的地名。 硬化过的主要用于晒晾粮食等的坝子,叫晒坝。过去一般爱把硬化平地说成“打三合土”,不管是说的如今建筑学上称谓的三合土,还是混凝土,都这样说。 靠近河边的河滩地,叫河坝。比如广汉三水易家河坝乡村旅游区,位于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川西平原的村民过去爱用河坝附近主要的村民姓氏为河坝命名:如易家河坝、江家河坝、谭家河坝等。 没有地方遮阳挡雨的空地,叫露天坝。“这么大的太阳,你还杵倒露天坝头晒油啊?” 不仅是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地区有点平地也爱用“坝”字命名,这个符合普通话“山间的小平地”的说法。 例如川北广元市,就有上西坝、下西坝、元坝、竹园坝等,而“竹园坝”“菜园坝”之类似名称遍布云贵川渝乃至周边西南官话区。 类似的南充市,地名有 “飞机坝” (在南充嘉陵区火花镇,因为有火花机场而得名)、“牛肚坝” (在南充高坪区青居镇,因为像牛肚子的形状而得名)、“白土坝” (在南充顺庆区华风,因为许多黄土在雨后变成白色泥土而得名)、“中坝” (在嘉陵江中,因为在江水之中而得名) 等。 再如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江油 “中坝”等。 百度地图随便一搜,川渝地区含有“坝”字为地名的结果就有几百条,不排除个别是“水坝”的含义,但多数应该是为平地取的名。 最后多说一下叠音词“坝坝”,因为川渝地区特别爱说叠音词。 坝坝(bà bā),叠音词后字变调,意为平地、平原。又叫坝子。 室外的茶摊卖的茶,叫坝坝茶。四川地区冬天晴天少,遇到出太阳,喝坝坝茶的特别多。 广场舞,在四川又叫坝坝舞。 摆在院坝或空地的宴席,叫坝坝宴。四川盆地农村多见。 过去的露天电影,叫坝坝电影。 没有正规足球场,三、五个人也好,七、八个人也罢,随便找快空地踢足球,叫做“踢坝坝球”。同理还有“打坝坝篮球”。 第207章 源自袍哥言子的四川方言:认黄、落教 看过《傻儿师长》《傻儿司令》的川渝人,一定还记得“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这句台词。 其实这句台词源自袍哥言子,全句应该是:“袍哥人家,认黄认教,从不拉稀摆带”。 认黄认教,表示守信用,讲规矩。拉稀摆带,表示拖泥带水,不干脆,不耿直的意思。全句大意就是袍哥兄弟之间都是守信用讲规矩的耿直朋友。 由“认黄认教”,衍生出至今川渝地区仍在广泛使用的两个方言词汇:认黄、落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不认黄”、“放黄”、“不落教”等词汇。 一、认黄 古代生意往来,常把一些双方的约定写在黄纸上,作为双方的信用凭证。因此,“黄”字引申出信用、约定的意思。 民国时期,袍哥组织渗透到了四川社会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川渝地区几乎任何一个村落都有成年男子加入,成为“袍哥人家”。袍哥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常常使用袍哥言子进行语言交流,久而久之,一些袍哥言子融进了四川方言中,成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语词汇,“认黄”就是一个因袍哥言子而广为流传开来的四川方言词汇。 “认黄”本来的意思是讲信用、守约定,用于袍哥言子后,有了讲江湖义气、道义、交情等义项。对应的,也就有了“不认黄”,意即不讲江湖道义,不讲交情。 另外,实际生活语言中,“不认黄”的出现频率比“认黄”更多,这是因为,“认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不认黄”则是不近人情的,违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组织的训诫和众人的指责。 “不认黄”也多见于口语中威胁、警告别人,丑话说在前头,比如“你们要是……就莫怪老子不认黄哈!”以撕破脸面为警告,先礼后兵。 除了讲江湖道义、信义、交情,四川方言中“认黄”仍然保留“守约、认帐”的本义。 老李找老刘借钱,老刘喊老李打个借条,老李说:“你啷个不相信人呢,未必你还怕哪个以后不认黄吗?”管他认黄不认黄,亲弟兄明算帐,借条该打还是就要打起,亲是亲,理归理,免得二天来扯筋。 有了“不认黄”,为啥又有个“放黄”呢? “放黄”和“不认黄”两个词看着相似,其实有一定区别。 “放黄”基本等同于另一个方言词汇“放筏子”。四川方言中所说的放黄,就是说话不算数,一般针对事情,不涉及金钱,通常也不会落实在纸上。明明开始答应得好好的事情,到时候就变了,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失言,就是爽约。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栖凤山》: 妻: “又虑此事不雅相。”夫: “嫁过丈夫放了黄。” 而“黄”字词义比较多,在古代,黄色代表皇权,“黄”也代表权势,代表规矩。“认黄”除了守约,也另外有服管教、守规矩的意思,相应的“不认黄”有了另外一个意思:蛮不讲理,好歹不分,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认。如“随便哪个来了他都不认黄”。 所以,“认黄”有两个反义词。 认黄-放黄:守约→爽约 认黄-不认黄:服管教、守规矩→不服管教、不守规矩、不问青红皂白 认黄-不认黄:讲交情讲道义→不讲交情道义 二、落教 认黄认教,其实是一个同义连文词组,“认黄”和“认教”在袍哥言子中基本是一个意思,但是“认教”一般不单用,单用则表达为“落教”。 黄:信用;约定。教:袍哥教规教义;规矩。 认黄:按约定守信用。 认教:又叫落教,即按袍哥规矩办事。 所以袍哥言子“落教”,就是指按规矩行事,办事得体。对应的反义词:不落教,即指处事不懂规矩,不厚道。 同样,“落教”是为人处世理所应当的,所以反义词“不落教”日常生活口语中使用更为频繁。 “吃饭垒尖尖,做事趖边边”,是川渝人总结的“不落教”的人中的一种。 “不落教”可以扩展开来,广泛用于形容人自私自利、不讲道义、不守规矩、不听招呼、不识抬举、不自觉、不诚实等各种贬义场景。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准则的行为,大多可以称为“不落教”。 “落不落教”,很多时候是川渝人评价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的标准。 第208章 形容速度快的地道四川方言:猋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形容速度快,多用成语如呼啸而过、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大步流星、迅疾如风、神速无比等来表达。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多说“猋”字,一个字就搞定了。 猋,普通话音biāo,同“标”音。四川方言发音同。会意字,从三“犬”。本意为犬狂奔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说文·犬部》: “猋,犬走貌。从三犬。”段玉裁注: “引申为凡走之称。” 《字汇·犬部》: “猋,犬疾走貌。” “猋”本指犬跑得很快,引申为指速度快、动作迅速等。 《广韵·宵韵》: “猋,群犬走貌。” 《楚辞·屈原 〈九歌·云中君〉》: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注: “猋,去疾貌也。” 明·李实《蜀语》: “快走曰猋○猋音标。”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疾行曰趖,曰猋。” 清光绪八年《黎平府志》 卷二下《风俗·方言》: “快走曰猋。” 《昭通方言疏证》:“昭人谓急走曰猋,又凡物飞跃前亦曰猋。” 亦作“儦”。儦,发音biāo,本意是行人众多的样子,很多人跑动的样子。 《说文·人部》: “儦,行貌。”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今通谓疾走曰儦,音如麃。” 民国十三年《江津县志》卷十一《风土志·方言》: “邑语谓疾走曰儦,如云一儦就过了,一儦就拢来了。” 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卷四《礼俗·方言》: “儦,疾走。” 湘楚之地也说“猋”,考虑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川渝之地的“猋”,或由移民带来。 杨树达 《长沙方言续考》: “曹君孟其云: 《集韵》: 猋,马行疾也。长沙言马行疾曰发猋。” 《楚辞·九歌·云中君》: “猋远举兮云中。” 宋玉 《九辩》: “何泛滥之浮云兮, 猋壅蔽此明月!” 《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大人赋》: “猋风涌而云浮。”“猋” 即快、迅速。 文献典籍中,“猋”多指人疾走,长沙方言也指马疾行。 笔者理解,四川方言中,凡人或动物、交通工具等,快速的经过均可谓“猋”。这个快速,是相对参照物而言。 比如汽车从身旁疾驶而过,可以说“那汽车一猋就过去了”。飞机虽然速度快的多,但是距离远,给人的直观感受反而不是很快,所以飞机飞过反而一般不说“猋”。 再结合生活场景举几个例子。 1、那狗一下就从他身后猋到前面去咬那陌生人,把他吓了一跳。 2、那汽车一猋就过去了,号牌都没看清楚。 3、“你还猋得快喃,才一哈哈儿就把我们撵到了(追上了)。” 第209章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在四川方言中的表达方式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另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四川方言就另有其他的表达,且四川不同的地区,表达方式又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普通话的指示代词“这么\/那么”,用四川方言表达,大致可以按片区分为三种方式。 川西坝子、川中等地,普通话的“这么\/那么”,一般表达为“这们\/那们”,“们”当是 “么”的音变,“们”与 “么” 对转,多了鼻音。 岷江流域部分地区,普通话的“这么\/那么”,一般表达为“众\/弄”,记音,应该是“这*\/那*”的合音,但具体“*”是哪个字,暂时没能考证出来。 川东和重庆地区,普通话的“这么\/那么”,一般表达为“恁”(音嫩lèn)。 笔者川西坝子人,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这们\/那们”。 前面说了,“这们\/那们”是“这么\/那么”的音变,多了前鼻音。其实这种现象不少地方也有,甚至古代也同样存在。摘录部分文献典籍如下: 元·孙仲章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第三折: “这们说起来, 我倒是个随爷种。” 元·无名氏 《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一折: “着我出去,便出去了罢, 受他这们闲气做甚么?” 明·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 “这们大雨, 天又黑了,你着一身孝来我这庵里呵,做舍子?”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 “李逵道: ‘这们睡,闷死我也!’” 《红楼梦》第三回: “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老残游记》第三回: “不是这们说。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几十天。”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双金钏》: “我的妈呀我的娘,为何死得这们忙,丢下你儿全不想,孤孤单单 怎下场?” 又卷三 《假先生》: “你这杂种! 把老师看得这们小?”又卷四 《错姻缘》: “你也只得这个样儿,你老子的官是我捐送他,你为何这们可恶?” 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诈骗》: “一人自言自语说,这们好的东西,才拿几个钱吗?” 以上为“这们”的资料摘录。 《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可怜啊! 那们个师父进去,弄做这们个师父出来也!”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 “我那们说, 他强着夺去了。”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过人疯》: “他们女婿来了,都不留吃晌午饭,就做得那们啬么?” 以上为“那们”的资料摘录。 四川方言“这们\/那们”,除了表达普通话的“这么\/那么”,也可表达普通话的“这样\/那样”。 普通话中,“这么\/那么”,与“这样\/那样”属于近义词,有时可以替换使用,有时则不能替换使用。如“这么\/那么”和“这样\/那样”都可以搭配动词“做”,但形容词“少”,通常就说“这么少”,不说“这样少”。 四川方言的“这们\/那们”,则都可以搭配。如:这们做,这们少。搭配动词时,有时还会加助词“子”,如:这们子做。 结合生活场景,再举例如下: 1、(国庆旅游的四川人在景区挤得受不了)早晓得这们多人,这们挤,我就不来了。 2、老李,你今天钓了那们多鱼啊?! 3、这道题嘛,该这们子做嘛。 4、今天上街买菜,才晓得菜都这们贵了。 5、老曾晓得如今有这们多粉丝朋友支持,高矮要把方言文章继续写下去! 第210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揙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打(击打)”,四川方言就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搧”、“摲”、“敲”、 “抖”、“扙”、“锤”、“擂”、“舂”与 “甩”等,体现了四川方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解字》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今天说说四川方言的“揙”字。 揙,普通话音biǎn,音同“扁”,四川方言发音相同。基本释义:1 抚。2 击。3 古同“扁”。这几个释义都是古汉语中的词义,今普通话基本不使用“揙”字。 四川方言中,“揙”字的常见词义即为“击打”。另外,此义项西北地区一些方言中也有使用。 如《固原方言辞典》揙:揍,打: 他把儿子捉住~了一顿。《说文解字注》: “~,搏 也。” 《玉篇》: “搏也,击也。” 中古音帮母去声,今读音相同。 再如《关中方言词典》揙:击打。例:捶揙了他两拳,将他揙了一顿!|美美将他挃(dié)揙了一顿! 再如晋语 :神木方言,揙指用手掌打。 “揙”字在四川方言的几个主要释义,分述如下(实际口语中也常作双音节词“揙整”): 一、揙,释义为击打、揍 《说文·手部》:“ 揙,抚也。从手,扁声。”段玉裁注本改作“搏也”。王筠 《说文句读》卷二三: “今本皆作搏也。” 《玉篇·手部》: “揙,搏也,击也。” 《广韵· 仙韵》: “揙,揙击。” 《集韵 ·蹁韵》: “揙,撃也。” 《康熙字典·手部》: “揙,《唐韵》: 卑连切,音鞭。击也。” 清·史梦兰《燕说》卷二: “以夏、楚扑人曰揙。揙音扁,又音辫,又音鞭。《唐韵》: 击也。” 《玉蟾记》第十六回: “赵怿思狼吞虎咽, 枣核钉揙拖带叉。” 笔者举例: 1、小明在外头闯了祸,一回家就被他老汉儿狠狠揙了一顿。 2、那个贼娃子被逮到了,村民们你一拳我一脚,好好地把他揙了一顿,直到闻讯而来的民警再三制止才停下来。 二、揙,释义为玩弄、折磨 揙释义为玩弄、折磨时,要根据语境及后果来判断具体词义。 举例如下: 1、如今的人,有事莫事就拿到手机在那揙。(玩弄) 2、小明很喜欢小动物,看到小猫小狗就要去揙弄一哈。(玩弄) 3、猫儿都遭你揙死了。(折磨) 4、莫把玩具揙烂了!(玩弄、搞) 三、揙,释义为干活 如某人看到别人忙得不可开交,又帮不上忙,怕打扰别人,就说:“你慢慢揙哈,我就先走了。” 此义笔者理解有点借用烹饪方式“煸”字慢慢的把菜干煸好的味道。做菜是一种家务活。干其他活,换作“扌”旁的“揙”,表示与“手”相关。 四、揙,释义为处理、处置 揙,四川方言中也有处理、处置的意思。 例句: 1、今天买的这条鱼,拿来咋个揙/揙整?(是问这鱼的吃法,是拿来清蒸、红烧,还是其他吃法?) 2、村上最近出现不少邻里纠纷,大家都等着看村长如何揙整。(即:如何处理好这些纠纷。) “揙”字上述词义及例句,大多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还在使用,至少还能理解。但如今使用频率在大幅下降,年轻人是不大会说的了,大多情形逐渐被其他词汇代替了,如“揙手机”说成“耍手机”、“揙一顿”说成“打一顿”等。“揙”字也成了一个在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了。 第211章 四川方言看笑神ㄦ的本字写法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另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幸灾乐祸\/看笑话”,地道四川方言就表达为“看笑神ㄦ”,即“看笑神”的儿化音。亦有文献资料显示,重庆一些地区过去发音如“看祥水ㄦ”。《四川方言词语汇编》作“看肖神儿”,释义为幸灾乐祸地旁观。 看笑神ㄦ,四川方言音kàn xiào sér或kàn xiào sèr,义指幸灾乐祸、看笑话。 沙汀《青?坡》十六,“怎么‘一角五’那么蔫妥妥的呀?他笑着向老主说。‘总是他没有看到笑神嘛!’老主任一针见血地回答。” 履冰《春夜》,“他来不及坐下,就笑吟吟地说:‘……这几头猪,关系可大哩,以后你就会明白啦!要认真把它们喂好,不能让那些人看笑神呀!’” 蒋宗福着《四川方言辞源》“看笑神ㄦ”:幸灾乐祸、看笑话。文献用例或作“看笑声”。《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谁是你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辞他们作什么,他们看你的笑声还看不了呢。”《川方》作“看笑神儿”。 王文虎等着《四川方言词典》“看笑神ㄦ”:幸灾乐祸。他们免去了自己的灾难,乐得来~。你们的鸡鸭糟踏过庄稼没有?不要光看我的笑神! 现实生活场景举例: 哥哥在外闯了祸,回到家老汉儿就来了一顿笋子爊(俗作“熬”)肉。妹妹看见了,偷偷掩着嘴笑。哥哥恼羞成怒:你少看笑神儿,二天你犯错也跑不脱! 再如农村人都喜欢看热闹。某家人蛮狠霸道,为人处事差,儿子又常在附近偷鸡摸狗。有一天儿子被举报,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拘走,邻居们就都远远地围着看笑神ㄦ。 笔者觉得,无论是较为通行的“看笑神ㄦ”,还是“看肖神ㄦ”,乃至《红楼梦》里的“看笑声”,似乎都无法从字面上与幸灾乐祸、看笑话扯上关系。 “笑声”:《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里“他们看你的笑声还看不了呢。”虽与四川方言看笑神意蕴相同,但写作看笑声似有不妥:一是笑声只能听,能看是笑容;二是无论从哪个方面引申,看笑声都无法与幸灾乐祸、看人笑话扯上关系。曹雪芹此处或为记音表达。 “肖神”,普通话释义为神似。有些方言研究者把“肖神”的“肖”解读为“生肖”,并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龙游浅滩被虾欺,虎落平阳受犬欺”等谚语俗语解答为看十二生肖的笑话。 但是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从古代动物崇拜开始,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所以“肖神”更多的应该是正面形象,“看肖神”与幸灾乐祸、看笑话似乎不合逻辑。 “笑神”,从字面上看“看笑神”与幸灾乐祸、看笑话更扯不上关系。 笔者认为,“看笑神ㄦ”或为语音kàn xiào sér倒推出的文字。 笔者过往在文章曾经谈过,四川话的儿化音非常彻底,由于很多方言只在口语传播,被儿化的字,很多人就不知本字了,例如笔者曾经写过的表示质量不好的xir,很多人不知本字为“枵”xiāo,“枵”字儿化音则成了xir。 笔者查了一些资料,“看笑神”或为“看笑讪”或“看笑姗”,它俩儿化后演变为kàn xiào sér的音。 《说文》讪,谤也。姗,诽也。 《玉篇》讪,毁语也。《集韵》姗,一曰诽也(此义通“讪”)。 《汉书·诸侯王表》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一切取胜,因矜其所习,自任私知,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此处,姗笑即可释义为看笑话。 向楚:巴语呼笑姗,音转如“祥水”。此即重庆一些地区,把“幸灾乐祸;看笑话”过去发音如“看祥水ㄦ”由来。 大家都知道,人们在幸灾乐祸看别人笑话时,多有顺便数落别人不是的习惯。常见的文学作品场景,如:某人哈哈大笑:“你也有今天,你过去干那些坏事想到今天了吗?”这个场景,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可不就是“笑讪\/姗”? 讪,音shàn。姗做“讪”解时,音shàn。 前面提到,“看笑神ㄦ”,日常口语中说的就是kàn xiào sèr或kàn xiào sér两个音。 那么,旁观的人是不是就在“看笑讪\/姗”kàn xiào sèr? 所以四川方言的“看笑神ㄦ”,本字当作“看笑讪\/姗ㄦ”。但能查到的有记载的准确资料,就只有向楚先生的简单记载了。 “看笑神ㄦ”一词已经为大家熟知,本文的目的,当是方言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不是非要更正它的写法。就如普通话的“怼人”的“怼”,本来念dui,表示怨恨;如今有了公认的音dui,和另外的词义嘲笑、讽刺。其实“怼人”的“怼”,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第212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集韵》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字,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普通话音song,繁体字为“?”。释义如下: <书>挺立;挺起:~身。如:杜甫《画鹰》:?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方>推。 可见“?”字在普通话只存于书面语,包括古汉语中,释义为“挺立;挺起”。现代汉语中,主要就是部分方言在使用,释义为推。 《集韵·肿韵》: ?, 笋勇切。执也, 推也。” 《正韵》?,息勇切,音悚。执也,推也。 摘录《字统网》记载的“?”字在部分方言中的释义如下: (方)赣语 宽 黎川 su?? 推 (方)官话 他 牟平 so????,银川 ?ua??? 1抓住对方猛然推搡(牟平)2用力往下掼(银川) (方)吴语 宽 温州 ?y??? 用脚蹬(温州) (方)吴语 他 金华 so?535 猛推(金华)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往前或往上) 推。”其实“?”并无必要区别是往前还是往上推,既可以往前推,又可以往后推。 一些文献资料,也有“?”释义为推的记载。 《敦煌掇琐》卷一○三 《字宝碎金》: “手推?。” 《喻世明言》卷一: “却在榻上拖陈大郎上来, 赤条条的?在三巧儿床上去。”周先慎注: “?: 推。” 又《喻世明言》卷四○: “大小家人, 奉了主人之命,推的推,?的?, 霎时间被众人拥出大门之外。” “?”与“推”对文同义。 《醒世恒言》卷一: “贾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张婆两个你一推, 我一?,?他出了大门。”“?”与“推”也是对文同义。 “?”在现有资料中,比较详细的四川方言完整字义介绍不多,笔者理解,“?”在四川方言大概有以下几个意思: 1、?,释义为推搡。 如:几个人把小偷围在中间,你?过去我?过来地慢慢医治他。 像这种情形,是存在即向前推,也向后推的情况的,所以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往前或往上) 推”并不完善,并不用区分推的方向。 2、?,释义为(使劲朝一个方向)推。这里通常有点(往前或往上)推的味道,蒋宗福的释义或来源于此。 如:多亏后头有人?了我一把,我才挤上了公交车。注:没找到合适图片,封面图片选用的日本地铁推手推乘客上地铁的情形。 再如:秋粮晒过之后,晒席(竹晒簟)用处不多了,很多人家就?到阁楼等处搁起来。 3、?,释义为抓住对方某个部位(多为肩部)来回反复几次推搡,多为表达愤怒。 如:他一把抓住小李,使劲?了几下,大声问:“是不是你把我的眼镜碰到桌子下面去摔坏了的?”(抓住对方来回反复几次推搡) 4、?,由“使劲朝一个方向推”,引申为“塞”。 例句:他抓起桌子上的糖果,三不两下?进自己的裤儿包包。 另:表达“塞”,四川方言另有“?”(音“奏”)、“擩”(音“如”)等多种表达方式。本条例句中的“?”,替换为“?”、“擩”均可。 “?”字上述词义及例句,大多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还在使用,至少还能理解。但如今使用频率在大幅下降,年轻人是不大会说的了,“?”字也成了一个在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213章 普通话的接吻,地道四川方言咋说?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接吻(雅称)\/亲嘴(俗称)”,地道四川方言,大家都知道口语说“打bēr”。(至于民间也戏谑地称“接吻”为“啃兔儿脑壳”,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打bēr”咋写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常见的写法,有两种: 一、打啵ㄦ 这是拟声词用法。 《在线汉语词典》打啵bo:<方>亲吻。 古华《醒醒老爹》:人晓得怕丑,晓得扯画眉眼,晓得躲到黑角落去打啵。原注:“打啵,即亲吻。” 四川方言通常发儿化音,即打啵ㄦ。 二、打吅(bēr) 这本是会意字用法。 “吅”表示两个嘴巴亲在一起的声音,非常形象生动。 但这是直接强行赋“吅”予bēr音。 吅,有两种读音:xuān、song。 xuān音义古同“喧”,指大声呼叫。song音义古同“讼”,诉讼。 《玉篇》:吅,诩烦反。《说文》:惊呼也。《声类》:此古文讙字也。 古汉语文字工具书中,“吅”字均没有与接吻相关的音义,属于四川地区一些方言工作者强行赋予的音义。 近日,看民国版《巴县志·方言》,“打bēr”的本字写法,或为“打歍”。 民国版《巴县志·方言》由向楚先生亲自撰写。 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19岁入县学,次年考入东川书院,师从前翰林赵熙,致力于汉唐经学、声韵文字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解元”。民国间在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讲授《说文》《尔雅》等,撰有《古四声通说》《古音韵部分析》等。 1926年到1936年,向楚两度被聘为《巴县志》(民国)总纂。 民国《巴县志》卷五《礼俗》其下分《礼制》《风俗》《宗教》《方言》四章。 向楚弟子黄稚荃云:“《巴县志》……其中‘礼俗’、‘事纪’、‘蜀军革命始末’、‘叙录’诸篇,为楚所亲撰,其余亦经楚审阅修改或润色。楚通晓方言,‘礼俗’中特撰‘方言’一章,寻求巴人语根。”由是知民国《巴县志·方言》为向楚撰写并阐释。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向楚传》评论:向楚尤通晓巴蜀方言,故《礼俗篇》中特撰《方言》一章,推寻巴郡方言之语根,辨析甚精,诚学术之名篇,不仅一县之志书而已。 民国《巴县志·方言》打歍:“《说文》歍……口与口相就也。哀都切,古无轻唇音,故今方言亦转重唇,谓口相就,接吻曰‘打歍’,‘歍’呼如博乌切。” 通俗一点的说下这段文字。歍,《说文解字》里即有“口与口相就也”的意思。“口与口相就也”就是接吻。歍,哀都切,古无轻唇音,所以如今四川方言亦转重唇音,“歍”发音如博乌切,即“博”字的声母b与“乌”的韵母u相拼,即bu,儿化音即为bur。 bur语速快了即为bēr音。 所以四川方言谓接吻为“打ber”,即打歍ㄦ。 本文同样是探讨方言本字写法,无意纠正如今有普遍共识度的“打啵ㄦ”或“打吅”,仅作为方言爱好者交流探讨。 第214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谝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集韵》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谝”字,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谝,普通话音piǎn,主要释义1.欺骗;诈骗。2.花言巧语。3.夸耀;向别人显示。这些释义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现代普通话甚少使用“谝”字。 “谝”字在古代汉语字书的解释和文献资料中的使用 《说文·言部》: “谝,便(也,)巧言也。从言,扁声。《周书》曰:‘谝,善谝言。’ 《论语》 曰: ‘友谝佞。’”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沈乾一案: 唐写本《玉篇》‘谝’ 注引《说文》 ‘巧言也’,盖古本有二训,即便也,巧言也。野王节引其弟二训耳。‘便’ 下当有 ‘也’ 字。” 《字汇·言部》: “谝,与便同,巧言也。”“谝”、“便”均即花言巧语,夸饰炫耀亦寓于其中。 《尚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这里的“截截”本指说话快而密集,“谝”指翻来覆去地编撰辩说,都可以用来表示“巧言善辩”之义。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那些叽叽喳喳的花言巧语,会让君子轻忽怠惰,导致失败。 宋元之前的文献中,很少见到“谝”字,元代开始较多的出现在戏曲和通俗文学作品中。 元·佚名 《黄鹤楼》第三折: “若论乖觉非是谝,跳下床来不洗脸,精细伶俐敢为头,道我是智慧聪明俊俏眼。” 元·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 “我劝这世上人休把这口忒谝过了! ……去时夸了大口,今日得了探花郎,我怎生家中见母亲和两个哥哥?” 元·王晔《水仙子》曲:“惨可可说下神仙愿,却原来都是谝,再难听甜句儿留连。” 明初《一枝花·赠王观音奴》:“脱空心告免,指山盟是谝,则不如剪发然香意儿远。 《醒世姻缘传》七十回:“情管在酒席上谝拉,叫老公知道,要的去了。” 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这奴才不弹琵琶,光谝他的汗巾子,望我夸他。” 今京津地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方言仍在使用“谝”,但各地方言中的使用又有所不同。比如山西方言把闲聊作“闲谝”,四川方言则没有这个说法。 四川方言中,“谝”音piǎn,主要做单音节动词使用,释义如下。 一、谝,释义为花言巧语、诓,带贬义。 例句:村上的刘二狗,好吃懒做,本事莫得,就那嘴巴子会揙,天上的麻雀ㄦ都要被他谝下来,前前后后跟怕是有七八个女娃子被他谝到手? 二、谝,释义为能说会道,中性词。 例句:嘴巴子会谝的人,更适合去做销售工作。 三、谝,释义为(嘴上)炫耀、夸口(进一步引申为吹牛),有贬义。 例句: 1、老李那人最爱显摆,他孙儿考起清华了,逢人就谝,有些人甚至被他谝了好几回。 2、 广汉话,过去把滔滔不绝的吹牛,叫谝披(避讳,披pi为借音)。 “谝”字如今使用频率同样在大幅下降,年轻人基本不大会说,也成了一个在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215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中的古汉语文字:拙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集韵》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拙”字。 拙,普通话音zhuo,本义是笨拙,不灵巧。形容词。 “拙”字衍生的其他释义与词性,如谦词“拙荆”、动词“拙于:不善于”等,主要见于古代文言文或书面语,本文不做讨论。 与前几期文章不同的是,今天说的这个“拙”字,说在普通话里不咋用,是指不作单音节形容词使用,组词后还是经常在使用的,例如“笨拙”、“眼拙:目光迟钝; 眼力差”等。 四川方言中,“拙”字方言发音co,与普通话发音不同。这是因为“拙”是个古汉语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另外同系zcs声母互转,由不送气音z演变为送气音c,音由zhuo演变为co。 四川方言中,“拙”经常作为单音节形容词使用,另外它也组成一些其他常用方言词汇,都与“拙”字的本义相关。 “拙”字本义记载与古代文献资料摘录。 《说文》:“拙,不巧也。”《广雅》:“拙,钝也。” 《管子·法法》: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 《老子》:大道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汉书·长沙定王刘发传》: “以孝景前二年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 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褏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 对曰: ‘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帝乃以武陵、零陵、桂阳益焉。”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知事君以道,无惮杀身;慕当官而行,不求利己。人以为拙,臣行不疑。 宋·苏轼《出都来陈》诗之八: “我诗虽云拙,心平声韵和。” 宋·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五十七: “今有放旃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也。” 清·纳兰性德《与韩元少书》:宁迂而不径,宁拙而不巧。 可见“拙”字在古代也是经常作为单音节形容词使用的。 今四川方言中,遗存了古汉语中“拙”字的单音节形容词用法,主要词义为1本义:笨拙、不灵巧。2引申义:孬; 差劲。 一、拙,释义为笨拙、不灵巧,中性词。 例句: 1、巴金《鬼》:自己的口才拙,是不必讳言的。 2、你娃太拙了,杀个鸡都杀不来! 二、拙,释义为孬; 差劲,这个词义四川方言使用频率更高,带贬义。 例句: 1、你娃太拙了,杀个鸡都不敢。 体会一下与前面“你娃太拙了,杀个鸡都杀不来!”的区别: 杀不来,是笨。 不敢,则是胆小,所以被批评“拙”就是差劲、撇火药,所以带贬义。 2、他的手艺拙得很,做不好这种东西,不要找他。 3、四川人爱说超得好,混得拙。 为啥刚毕业没几年,参加同学会的人很多,到了一定时间,参加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因为时间久了,同学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明显了,慢慢的就分为了两拨人,混得好的和混得差的。 混得好的,有的做生意发了大财,有的升官了地位显赫,有的升职加薪风风光光。 混得不好的,碌碌无为十几年,用四川话通俗地说,这就算是混得拙。碍于圈子变了,共同语言也变了,看到人家超得好的海阔天空,混得拙往往就插不进去了,慢慢的就不愿意参加了。 不过,好有好的活法,拙有拙的乐趣。在四川,超得好的混得拙的同学,遇到大家心态都很好的,也可以坐到一起吃火锅,喝花茶,打麻将。这种情况基本都是真心朋友了。 衍生词汇 拙棒:傻瓜。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南山井》: “服满娶妻冯氏, 系幼时所聘,乃大家女,性情贤淑,端庄稳重,女工娴熟,容貌秀美,不好艳妆,不喜谑笑。何甲不喜,总说是个拙棒。” “拙”叠音为“拙拙”,与其他单音节形容词一起构成新词:傻拙拙、笨拙拙、神拙拙等 傻(哈)拙拙:又傻又笨 笨拙拙:笨拙的四川方言表达 神拙拙:神经兮兮又笨,等同于“神经病”(形容词,非医学名词) 附注 与笨拙相关的“神拙拙”、“傻拙拙”;与短小相关的“短矬矬”、“矮矬矬”等,多见误写作:神戳戳、傻戳戳、短戳戳、矮戳戳等。 戳在四川方言作名词时,释义图章/印记,发音co。这个co音,让“戳”常被讹用替换“拙”和“矬”字。因为“戳”、“拙”和“矬”字四川话都发音co,而“拙”和“矬”字相对生僻,没有“戳”字通识度高(“戳”也是四川方言常用动词,发音do\/co)。 第216章 带欛子、沉沉等几个地道四川方言词汇释义与文献例证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说“带欛子、沉沉”等几个地道四川方言词汇释义与文献佐证,这几个方言词汇展开单独开文写成长文有凑字数嫌疑,所以整合为一篇文章。 戳拐 释义为闯祸; 出差错。“戳”为入声字。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过人疯》: “何不与师婆当个孙崽崽,师婆教你些儿乖,免得二回去戳拐。”又卷三 《南山井》: “这银子是郑姐夫托你跟他买地方的,何得糊言乱讲, 怕不怕戳拐!” 戳脱 co to 释义为丢掉; 断送。“戳”与“脱”都是入声字。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 “朱老五见史银匠夺 了他的表子,心中大怒,想要与他生事,又怕把自己光棍戳脱。” 带欛bà子 欛,也作杷,把柄,器物的柄。男根,外形如柄,故“带欛子”四川方言引申指说话夹杂粗言秽语。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螺旋诗》: “这仇氏人材体面,行动轻狂,兼之不识尊卑,不分内外,挺起肚子, 劣起性子,走路甩袖子,说话带欛子,开腔充老子,见人肘架子。” 巴谱 释义为说话做事不离谱。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巧报应》: “这是我,前头乌龟扒开路,后面乌龟捡现途。说我不孝还巴谱,他比我更做得出。” 跁 bā 义同“爬”。《正字通·足部》: “今俗谓小儿匍匐曰跁。”原指婴幼儿在地上爬。民国三十三年《重修彭山县志》卷二《民俗篇· 方言》: “小儿匍匐曰跁。音罢,俗说如巴。” 今四川方言“爬”读如bā时多作攀爬解,如爬山、爬楼。“爬”读如“pá”时,多作滚蛋解。 编筐 释义为设圈套。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捉南风》: “当假哥四处把祸闯,一见得妇女就想方。破银钱都要通来往,不到手设计又 编筐。”又《审豺狼》: “不怕你能言又会讲,到哑地无地去编筐。” 绷 bong 释义为硬撑,硬充,如“绷面子”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就把吃奶的气力也使尽了,只绷得个手平。”此谓硬撑打个平手。 民国十八年《资中县续修资州志》卷八《风土·方言》: “逞势矜能曰假,曰绷,曰提劲之类。”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 “不要乱绷好汉。” 朝贺 释义为当面祝贺。古代本指朝觐帝王卿相等,现四川方言用于祝贺一般的人。 《史记·平准书》: “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 唐韩愈《石鼓歌》诗: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 沉沉\/黕黕 cén cēn 释义:液体中的沉淀物。 《说文·水部》: “沉……一曰浊黕。”又《黑 部》: “黕,滓垢也。”段玉裁注: “沉、黕同音通用。” 《集韵·寝韵》陟甚切: “黕,污也。” 今四川方言重叠构词,作“沉沉”或“黕黕”均可。 搊贺 cou ho 1奉承,恭维。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诠俗》谓“善迎人之意而助长之曰搊”,《说文·贝部》 “贺,以礼物相奉庆也”。故“搊贺”即奉承。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双金钏》: “正泰叔公良心丧,明中搊贺暗为殃。”又《仙人掌》: “(孙三娘)会着靳氏,甜言搊贺说: ‘你好个媳妇,怎不喊他回家,事奉晨昏,为何各住一处?’” 2支持; 帮助。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双金钏》: “怀德你都搊贺,我就不搊贺吗?” 第217章 普通话办生日宴会\/办寿宴用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办生日宴会\/办寿宴”,用地道四川方言来表达就是“做生”。 做生,四川方言音zu sēn,音如“注申”。四川部分方言书籍释义为“祝寿”或“祝贺生日”,笔者认为解释不全面。例如我知道某位朋友生日,在他生日当天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或微信上祝贺一下,都叫“祝贺生日”。 接地气的解释,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做生”,是四川方言中,做宴席为生日庆贺的简称。 为啥笔者觉得这样更准确呢?我们晓得现实生活中,有的老人自己经济能力有限,怕给子女增加负担或添加麻烦,问他们:“你的大生拢了,做不做啊?”他们就会回答:“不做不做”,或者“就自己屋头(的人给我)做一哈”。 这个“不做”,其实就是不邀请客人,不安排做宴席,生日当天就和平常过日子一样。 做生,可以小范围的只限于直系亲属庆祝一下;也可以大范围邀请周围邻居、亲朋好友、以及寿星子女邀请各自同事同学等大肆庆祝。 “就自己屋头(的人给我)做一哈”,即家人在一起简单庆贺一下,不邀请外人。不止街坊邻居,甚至是亲朋好友也不邀请。 所以,今天四川方言的“做生”,不仅限于“庆贺生日”,不管范围大小,是必须做至少一顿远超平时生活标准的餐食的。如果是大范围的“做生”,农村习俗的话,在正宴的前晚还有一场比正宴标准低一些的宴席。有的后辈条件好,要放烟花,也是在这个晚宴后燃放。 曾经四川地区的 “做生”,只限于摆酒席为年长的人(通常60岁开始),满整数生日(即四川方言“大生”)祝寿,通俗是阴历男满九做生,女满十做生。 四川民间俗话说: “男做九,九十九;女做十,十全十美。”。如今生活条件好了, “做生”范围也扩大了,主要原因是小孩因为受到父母的宠爱,除了过往的“满月酒”,也开始做生,如10岁20岁等。中年人的40、50岁等也开始做生。甚至还有每年都做的,还有做阳历生的。 “做生”,或来源于“作生日”、“作生辰”的省,唐宋文献诗词中已可见,但部分文献中的释义则当为“庆贺生日”,与如今四川方言的“做生”词义存在一定区别。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 “王问曰: ‘何事?’ 女对曰: ‘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 王掷箸怒曰: ‘我不幸有此女,大奇事! 汝为人妇,岂有阿家体候不安,不检校汤药,而与父作生日!’” 宋·杨万里 《水调歌头》词 (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喻世明言》卷一: “光阴迅速,又到七月初七日了,正是三巧儿的生日。婆子清早备下两盒礼,与他做生。” 《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莫说上头、做生、讨粉头、买丫鬟,连亡八的寿圹都打得到,三官手内财空。”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又办什么酒戏?”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双金 钏》: “那年怀德十岁,杀鸡做生。”又《东瓜女》: “张贡爷之恩已报,儿何不把何恩人请来,报答他恩,为娘做生也快乐些。” 所以,四川方言的“做生”,单解释为“祝寿”、“祝贺生日”是不全面的,用普通话的“办生日宴会\/办寿宴”来解释,更准确一些。 第218章 走人户:既是地道四川方言,又是四川民俗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说“走人户”,它即是一个地道四川方言,又是一个四川民俗。 走人户,音zou rén fu,四川也有不少地区发生变音现象,例如笔者所在广汉话,“户”音fu,1声阴平调,即发音同“走人夫”。 “走人户”这一方言、民俗,近现代文献中也有记载。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过人疯》: “你二老走人户也不想下,丢女儿在屋时受尽??。”又卷二《吃得亏》: “我妈走人户,把钥匙带去了,要明天才回来。” “走人户”在四川部分方言书籍释义为“走亲戚”,笔者认为解释不全面。 巴金《春》二十四: “看亲戚,走人户也是常事。”原注: “走人户: 即 ‘出门作客’ 的意思。” 这个比“走亲戚”包含面更广一点,但似乎还不够全面。 笔者认为:从四川方言的角度考虑,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事同学等,做生办酒、婚丧嫁娶、修房造屋、逢年过节的相互来往,都应该称之为 “走人户”,而不限于“走亲戚”。 或许最早的时候,“走人户”单纯指“走亲戚”,但是在今天的四川方言,“走人户”的概念范围大大的扩展了。 “人户”一词,见于《汉语方言大词典》,它的第一个义项是“人家,多指婆家”。比如四川方言中由介绍联姻而形成词汇“说人户”“看人户”“放人户”等,“说人户”收于《成都方言词典》:“给女孩子介绍婚姻对象。 “放人户”亦见于《成都方言词典》:“姑娘订婚或出嫁。” 从“说人户”、“看人户”、“放人户”这几个词来看,或许最开始,“走人户”应该是姻亲之间的来往走动,然后词义扩展为亲戚之间的来往走动,到后来来往走动的对象进一步扩展为街坊邻居、同事同学等。 所以,“走人户”一词应该这样解释: 1亲戚之间逢年过节或平时加强联系的相互来往走动。这个概念,活动范围主要以家庭为主,吃饭多为家宴。 2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事同学等,做生办酒、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的来往走动。这个概念,活动范围可能在家庭(多为农村家庭),也可能在酒店、农家乐等。吃饭即可以是农村坝坝宴,也可以是酒店、农家乐等容纳客人较多的地方。 从民俗的角度考虑,“走人户”则可以单纯的解释为“走亲戚”。下面简单聊聊四川地区“走人户”风俗。 民俗“走人户”,指亲戚之间逢年过节时的来往走动,以加强感情交流。 过去最常见的就是春节期间“走人户”,因为农业社会时,平时大家都不得闲,春节期间同时又是农闲时节,正好走动来往。 春节期间的“走人户”,本质就是“拜年”。这种属于传统民俗,主要是亲情维系。包括新婚不久的小夫妇,有去自己姑姨娘舅家“拜新年”的习俗,拜新年正月里要趁早。 一般初二开始,探亲戚、回娘家,“走人户”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在这半个月中间,人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路,全家老小集体出动,山路里、田坎上、村镇间,随时可见一串串穿得花红柳绿,光光生生的人家,大人们提着各式礼品,娃儿们嬉戏打闹笑语欢声。 通常关系好常年走动的亲戚,会提前安排好日程,“初二到我屋头耍哈,把一家人都带起来”,“要得,我们早点来”。当天去了,参加聚会的亲友又会通知在场的亲戚“初四到我屋头耍哈,把一家人都带起来”,“初六到我屋头耍哈,把一家人都带起来”,“要得、要得”…… 其次就是平时的“走人户”,个别节日如端午节等相互来往。或是亲友长辈的生日,即使不做生,也是可以上门恭贺的。 民俗“走人户”,走的都是亲戚,通常是送点烟酒糖果土特产之类的礼品,而不用给主家送红包。如果是春节期间,主家往往还要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发红包。 俗话说得好,“亲戚不走不亲”。但事实是“走人户”的民俗已经越来越弱化了。一来中年主力80后9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亲朋好友少了,没有了过去的三姑四舅。二来社会日益物质化了,亲情淡薄了。三来年轻人思想独立,不愿意走亲戚……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 至于婚丧嫁娶、满月、乔迁等大事,走动范围扩大到包括熟络的同事、同学等,这就是前面提到“走人户”释义2。这种人情往来的“走人户”,都是以送红包为主,全国都有,算不得是民俗了,也就不展开介绍了。 第219章 遗存古汉语发音的四川方言:铸(音到)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广义的方言词汇是指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所有词汇。狭义的汉语方言词汇指方言中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着差异的部分词语。 今天说一个四川方言中遗存古汉语发音的字:“铸”。 铸,普通话音zhu,会意字,其古字形像双手持容器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本义指熔化金属以铸造器物。 今四川方言中,“铸”字保留古汉语发音dào,词义由本义扩展为熔金属或以水混合非金属材料入模凝结成器物。 《说文·金部》: “铸,销金也。” 明·李实《蜀语》: “铸铜铁器曰铸○上铸音注, 下铸音到。”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 “铸 (音注)铜铁器曰铸(音到)。” 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铸铜铁器曰铸。下铸字今音若到。古从寿得声之字有作到音者,如翿、捣、祷诸字是也。” 民国二十二年《灌县志》卷十六《礼俗纪·方言》: “铸,销金也,刀冃切。《说文》铸从寿声,寿古音稍。又铸萧迭韵,方言如铸锅、铸钟。” “刀冃切” 即音同 “到”。 民国二十三年 《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读铸如道,本帱同音。” 民国二十八年《巴县志》卷五《礼俗·方言》: “蜀语镕范铜铁器曰铸, 读如捣去声。尚存古音。” 李劼人《大波》第四部第四章: “兵,是 一个模子铸出的。”原注: “铸字有两个音读,一读若 ‘注’ 字音, 一读若 ‘到’ 字音。这里的‘铸’,须读若 ‘到’ 字音。” 今四川方言凡以模具铸器物均发音dào(调值213),如铸锅、铸水泥墩子、铸预制板等。 四川方言俗语:“锅儿是铁铸的” 锅儿是铁铸的,大抵有三个意思。 一、“锅儿是铁铸的”,言外之意不是纸糊的,比喻晓得厉害,不敢不放在心上。和北方方言“铧是铁打的”意思相同。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第十一章: “他们还没有同咱们杆子交过战,这一回叫他们知道铧是铁打的。” “铧是铁打的”用四川方言表达则可以用“锅儿是铁铸的”替换。 二、比喻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才能成事。 想用生铁来造锅,不能直接用锤子打。必须先把生铁放入高炉熔化成铁水,再倒进铸模里,最后凝固成型。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 “锅儿是铁打的,也等慢慢儿来。” (一步一步才能成事,急不得) 三、比如要听长辈、过来人劝告,能避免或减少吃亏、避免误入歧途。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珍哥问了抵偿, 方知道那锅是铁铸成的。”(珍哥问了抵偿的金额,才知道不听人劝告的后果) 笔者女儿小时候不听话,要自己吃了亏才学会长记性。有一次给她说仙人掌有刺要锥手不能摸,非要去摸一下然后锥得痛的惊叫唤,这哈就晓得“锅儿是铁铸的”了。 第220章 遗存古汉语发音的四川方言:浮(音袍)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广义的方言词汇是指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所有词汇。狭义的汉语方言词汇指方言中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着差异的部分词语。 今天继续说一个四川方言中遗存古汉语发音的字:“浮”。 浮,普通话音fu ,本义指漂流,漂浮。 《说文解字·水部》浮:泛(泛)也。从水孚声。 《广雅·释言》: “浮,漂也。” 《玉篇·水部》: “浮,水上曰浮。” 今四川方言中,“浮”字多说páo(袍)音,此为古音遗存。基本释义为停留或漂浮在液体表面。受普通话影响,部分语境也说fu音。 古无轻唇音,即没有声母f(唇音bpmf)。今f声母字早期多发其他唇音。 “浮”字遗存古音的地区,除了西南官话,在南方方言还有湘方言、赣语、客家话等。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百五《浮》: “浮,古音如袍。《汉书·楚元王传》浮邱伯,《盐铁论》作包丘子。 今长沙谓躁妄不定之人曰浮动子,浮尚如古音读。又物浮于水,亦读如袍,不作轻唇音也。” 四川方言中,日常口语说东西浮在水面,或者东西自水下浮上来等,“浮”都念做páo(袍)。 少量场景也说文读音fu,比如70后80后小时候,钓鱼都是自己做的钓具,通常用粗的鸭毛梗、鹅毛梗做“浮fu漂”;再如“浮fu桥”等。 例句: 1、钓鱼人突然发现河里浮páo着一个人,像是死尸,赶紧报警。 2、浮fu漂(四川方言,即浮萍)都是浮páo在水面。 方言词汇:“油浮浮páo páo” 油浮浮páo páo,基本意思是做好的菜油很多,引申词义为夸大其词。从字面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油比重轻,肯定是浮páo在水面,比如一碗面看到“油浮浮páo páo”的,其实没多少油,所以引申为夸大其词。 “油浮浮páo páo”近义方言词汇:油爆爆 滚油的特性是加点水就四面八方到处溅,所以“油爆爆”也是形容说话时口水四溅,天花乱坠,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夸大其词。故“油浮浮páo páo”与“油爆爆”基本同义,但形容菜里面油多只能用“油浮浮páo páo”,不用“油爆爆”。 例句: 1、这家苍蝇馆子生意常年火爆。不仅味道好,老板也舍得放油。你看他家的烧牛肉就晓得,端上桌来看到全都是油浮浮páo páo的。(本义,菜里面油水足) 2、方言俗语“说得闹热,吃得淡白”,说的就是有些人爱吹牛壳子,他说请你吃饭的时候说得“油浮浮páo páo”(可以替换为“油爆爆”)的,要请你吃大餐,到最后,只勉为其难请你吃了一顿普通不过的家常饭。(引申义,夸大其词) 方言词汇:浮浮鱼páo pāo yu(常加词尾“儿”:浮浮鱼儿。鱼儿:小鱼) 小鱼才爱浮páo在水面上,相对就更容易被捕食。所以“浮浮鱼儿”在四川方言里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啥真本事,却喜欢炫耀的人。贬义词。 几个“孚”做声旁,四川方言里面音发pao的常见字:捊、浮、脬 捊,普通话音pou,扒拉、(朝旁边)轻推。 浮,普通话音fu,停留或漂浮在液体表面。 脬,尿sui脬pāo。膀胱的俗称。 第221章 大概苏州人都不会想到:地道四川方言苏气与苏州有关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大概在明清时期,苏州产服饰在南方部分地区引领时尚潮流,被视为最美,“苏”或“苏气”成了这些地方方言中“文雅脱俗;时髦;体面”的代名词。 苏州,是苏绣的发源地,也是丝绸的盛产地,刺绣、缂丝、织造等无不精美绝伦。从元代至正年间起,朝廷便在苏州建立织造局,将苏州作为织绣宫廷服饰的基地。明清时期江南也是富庶之地,苏州尤甚。经济发达会带来一系列辐射效应,苏州人的生活方式与穿衣着装引得其他地区羡慕,纷纷效仿。苏气一词就开始出现在当时文献典籍中。 在四川方言中,“苏”或“苏气”作为形容词,释义为“文雅脱俗;时髦;体面”,近现代文献资料有不少记载或实际使用例子。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 《双冤报》: “银钱壮人胆,玩苏又玩款。 又卷三 《南山井》: “老子生来家豪富,爱的玩格与玩苏。” 又卷三《审烟枪》: “你看那正直人何等苏气,酒筵中都尊他坐在上席。” 又卷四《孝还魂》: “干儿都不打发,你这保爷就不苏气。”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从前外来服饰之物,苏州为美,故土语通称人物文雅脱俗曰苏气,曰苏派,且直曰姑苏 。” 民国二十年《重修南川县志·土语》:“从前外来服饰之物,苏州为美,故土语通称人物文雅脱俗曰苏气,曰苏派。” 民国二十二年《灌县志》卷十六《礼俗纪·方言》: “苏,奢丽也。苏州风物奢丽,他处因谓奢丽曰苏,或曰姑苏。姑苏,苏州山,苏州所由得名。或曰苏气,言其有苏州习气。” 民国十三年《乐山县志·方言》、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称人美好曰苏气。”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 她虽是怯生,却居然能够对答几句,或应酬一杯便茶,一筒水烟;与一般乡下新娘子,只要见了生人,便死死把头埋着,一万个不开口的,比并起来,自然她就苏气多了。李劼人注:四川人惯用语言中,凡是称道一个人的态度大方,打扮漂亮,都叫作苏气。 沙汀《淘金记》十五:“直到寡妇那么苏气地收拾好了,老板娘这才小声而热情地完成了她的任务。” 苏气是苏州经济政治文化的外在表现,随着上海等地的兴起,这一词汇在不少地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何巴蜀一地还留存?其背后原因,大概是过去农业社会,交通闭塞,信息物资流动缓慢,苏州的繁丽和“苏气”的诱惑被长久保留到川渝人的脑海里。这种记忆和文化传承,通过方言不断发酵、融合,最终“苏气”扎根西南,成为了巴蜀文化的一部分。 第222章 存在时间非常短暂的四川方言:电火,一段历史的见证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说说“电火”,一个存在时间非常短暂的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电火”,即电灯。因为发电机直到19世纪上半叶才发明出来,又过了几十年才发明了电灯,所以在古代没有“电火”或“电灯”的说法。 电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是电灯在中国的普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尽管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使用电灯,但电力应用仍然有限,且电费昂贵,电网也不稳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立了大型区域性电网,电力才逐渐普及到每个村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得到了普及?。 抛开荧光灯(俗称日光灯)和卤化物灯(工业照明、城市亮化工程照明、商业照明、体育场馆照明以及道路照明等)不谈,下文说的“电火”,都是指民用照明灯的白炽灯。因为早在白炽灯被led灯替代之前,“电火”的方言说法就已经逐步消失了。 作为一个70后,笔者记忆中的“电火”,一直都是昏暗泛黄的浅暖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社会时期,川西坝子相对富庶,“电火”安装相对还是比较早,只不过经常停电。 但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遥远的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就是某天晚上,昏暗的“电火”随着灯线忽然不停的来回晃动,直到长大了,才知道那是发生了地震。查资料,是发生在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的四川松潘-平武7.2地震。 七八十年代,虽然有了电灯,但是电力不足,处于随时都可能停电的状态,有时被人们戏谑的称为“屙尿灯”,就是半夜三更起床撒尿时很多时候有电,但往往需要真正使用的早晨和晚上,没电。所以那时主要的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辅以蜡烛。来电了,才能“照电火”。 我上小学的八十年代,特别会做煤油灯。用完的墨水瓶,盖子开个孔,用铝制牙膏皮包着筷子卷一段五六厘米长的细管。再用粗点的棉线折叠几次,做成约10厘米的一束,穿过铝皮管。再把铝皮管通过墨水瓶盖的孔插入墨水瓶,大功告成! 那时候经济都不宽裕,普通人家用的“电火”,通常是15瓦和25瓦的,条件好点的,会用一两盏40瓦的。遇到办大事做席,才会用到100瓦的灯泡,通常都是找村上的电工借用。 过去电力部门还是国家单位,叫电业局,没有企业化。农村日常安电、布线等,都是没有编制的大队电工。他们的工资,不是国家发,而是在每家每户收电费时,额外按一定规矩加所谓的“挥度”作为他们的收入。我记得有段时期都是最低按5度收取。比如用了1-4度电,都按5度收。5度或以上,额外加1-3度。 现在一个月动不动用几百度电的人,真的不要惊讶,因为那时候电视都还没普及,用电的地方只有电灯。 那时大家都不宽裕,养成了节约的习惯,都是人走灯熄。我记得我二爸(即二伯)特别节约,甚至晚上吃过饭洗了碗没出门也就关灯了,每个月差不多都只用1度电。我还劝我二爸,说“你用4度还是给5度的钱,何必那么节约呢?” “电火”一词,应该在90年代之后,逐渐说的人就少了,感觉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晓得“电火”说法的,都是有很多回忆的中老年人了。 第223章 地道四川方言:横(音环),以及它组成的10余个常用词汇 一些汉字词汇,方言中另有区别于普通话的音或义。 今天说说地道四川方言:横(音环)。 横,汉语拼音为héng或hèng,本义指门框下部的横木。现代汉语发音héng时的基本词义表示与“竖、直、纵”相对的方向;发音hèng的基本词义为无礼粗暴。 四川方言中,“横”字没有hèng音,除了“横线”、“人行横道(口语中通常直接说人行道,街边的人行道一般说街沿)”、“蛮横”等少量词汇的“横”发音hén之外,大多数情况下,“横”字发音为huán(同“环”音)。 为了区别读音,且不让文中有太多的拼音,除了文中标明的发音外,下文未注音的“横”字,一律发音为huán。 四川方言的“横”,一般不单用,都是和其他字组成词汇,下面就介绍四川方言中一些常用的带“横”字的词汇。 一、横起 释义为横hén着,表状态。 例如:把车开到路中间横起,把路堵死! 本篇文章封面那辆中巴车,看着就是横起停在路上的,其实是汽车转弯时出了故障,不然交警也不会帮着推车了。 横街(子),与主干道垂直的街,相对主干道而言就横hén着的。同样的词义,就放一起了。 二、横顺 释义为横hén竖,反正。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审豺狼》: “二差不依,只想与乔摆些口案,横顺要钱。” 三、开横线子 释义为溜到一边;逃跑。 例如:叭叭叭一扫射,伪军开横线子跑了。 又引申为不按套路出牌。四川人打麻将或打川牌时,有些人就爱开横线子。 四、扯横筋 释义为不讲道理地争辩、争吵。 例如:是你的不对就是你的不对,你扯横筋扯赢了也莫得用的! 五、打横锤 本义为擦鼻涕。小孩擦鼻涕时常用袖子横hén着揩,故打横锤又比喻年纪小。 例句:“大爷我掌火的时候,你娃娃还在打横锤哩!” 六、横bǎn顺跳 “bǎn”字 为“ ???反”,多数输入法字库未收录。 基本词义为乱蹦乱跳,引申为大吵大闹、耍无赖的样子。 例句1:你说娃娃不好,你看他横bǎn顺跳的样子,哪里像不好嘛?(乱蹦乱跳) 例句2:老李找老刘要账,老刘不认黄,在那横bǎn顺跳的闹。(耍无赖) 七、横扯,也作扯横 与扯横筋同义。释义为:(动)不讲道理地强辩。 例句1:她似乎也觉得这样横扯,理由并不充分。 例句2:我给你两个讲道理,你给我扯横。 八、横胚 (名)身体的宽度;身躯雄壮。 例句1:他中等身材,横胚宽大。 例句2:通常小伙子到了20出头,就开始长横胚了。 以上1~8的“横”,与普通话的“横”héng表示“与竖、直、纵相对的方向”这一基本词义相关。 九、耍横 释义为蛮不讲礼; 逞凶。 例句1: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天生儿妻当要小心教训,切不可惯习他使性耍横。”又卷四《活无常》: “今日里,见无人,把我拉着就耍横。” 例句2:你就只在家里耍横,出门就嗫?iè了。 十、横人 释义为:(名)喻指蛮横hén的人。 例句:那是个横人,你们莫给他两个一般见识。 十一、横牛 ,也作横木头 释义为:(名)喻指固执的人。 例句1:这个横牛,他要爪子就爪子,别个劝不倒的。 例句2:那个横木头娃娃,犟得很。又:你个横木头,咋个听不懂人话喃! 表达“固执的人”,四川方言还有犟拐拐、犟灾瘟等多种说法。 十二、方言俗语:弯木要过墨,横人要过理 字面意思:弯木要用墨线才能弹直,蛮横hén的人要晓之以理才行。 “横人”也就是顽固蛮hén的人,这些人来硬的肯定不行,往往要通过晓之以理才能让其思想有所转变! 以上9~12的“横”,与普通话的“横”hèng表示“无礼粗暴”这一基本词义相关。 以上就是四川方言的“横huán”,它其实包含了普通话“横”的héng/hèng两个发音的词义。 当然,或许还有“横huán”的其他词汇,笔者认知有限不能一一列举,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第22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影响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另有其他的词义。比如普通话的“影响”,地道四川方言就还有“动静/消息”等词义。 影响,汉语词汇,拼音:ying xiǎng。现代汉语中是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名词。1(动)对他人或周围事物起作用。2(名)所起的作用:不良影响。 四川话中,“影响”的上述词义也是常用的,但释义为“动静/消息”,就是地道四川方言用法了。 “影响”一词出现很早,本指反应很快。《尚书· 大禹谟》: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伪孔传: “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 四川方言中,“影响”另引申为“动静(声响);消息”等词义。这个引申词义,也见于古代文献典籍。 韩愈 《上宰相书》:“彼惟恐入山之不深, 入林之不密,其影响昧昧,惟恐闻之于人也。” 宋·洪迈《夷坚乙志·超化寺鬼》: “寺后附城有云山阁,阁下寝堂三间,多物怪,无敢至者。唯曾通判独挈家处之,往往见影响,犹以为仆妾妄语,拒不信。” 宋·罗烨《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或于喧哄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 金·佚名《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冤家尚未来,去了叠时饷。交人候夜深,全然无影响。”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美人﹞每来必言语喧闹,音乐铿锵,兄房只隔层壁,到底影响不闻,也不知是何法术如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勤自励一去,杳无音信。林公 频频遣人来打探消息,都则似金针堕海,银瓶落井,全没些影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着。 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我官江夏日久,宾客多有从 归州 来者,当代汝访之。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清·刘省三《跻春台》 卷一《失新郎》: “次日早膳,不见新郎,问新妇说不知何时出房, 即命人内外找寻,并无影响。” 叶紫《火》:“现在已经快到中秋节了,打租饭来正式请过的还不到几家,其馀的大半连影响都没有。” “影响”释义为“动静(声响);消息”等,70后80后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说。结合实际生活中场景举例如下: 1、 今天这个电饭煲咋的喃?煮了半天还没得影响![走拢一看,煮饭开关都没按下去](动静;声响) 2、老李到老刘家串门,本以为像往常一样顺便蹭顿伙食,那晓得眼看12点了他家厨房还莫得影响。恰巧老刘也起身了,说:“婆娘带娃儿先回娘屋了,我这哈也要过去吃饭了,改天再吹哈。”老李顿时也只好尬尬起身说拜拜。(动静) 3、老唐说请大家吃饭,都过了两个月了,影响都莫得。(消息) 4、“都说我们这儿要拆迁,说了几年了都还莫得影响!”(动静) 第225章 地道四川方言???拜字,大多数输入法都没有这个字 广义的方言词汇是指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所有词汇。狭义的汉语方言词汇指方言中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着差异的部分词语,或普通话没有的字词。 今天就说一个地道四川方言的“???拜”字,普通话没有这个字,大多数输入法字库也不支持这个字的显示。 从查询的资料看,西南官话、赣语、湘语、平话土话等方言在使用这个字。 “???拜”,四川方言发音bāi,音同掰,释义为:跛。四川方言口语中通常不使用“跛”字,只用“???拜”字。 为了不影响浏览,下文多用“~”表示“???拜”字。有时为了突出,也用“???拜”表示。 一只脚短,行走不稳的人;或者暂时性受伤引发行走不稳的人,称“~子”。即普通话称的跛子。 清·嘉庆二十四年《安仁县志》卷四 《风土志·方 言》: “跛曰~子。” 光绪五年《定远厅志》卷五《地理志六·风 俗》: “跛足曰~子。” 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五《长沙日记》: “夜间招张~子来谈道情。~子……乃俗称跛者。”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足病曰~子。” 唐枢《蜀籁》卷四: “~子端公坐倒使法。” 亦叠言为“~~”。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言》: “~, 拜平声。俗谓一足短不良于行者曰~~。” 《南溪县志》这个解释,和笔者理解的“~”字意思完全一致。 有些方言着作,把“???拜”释义为“跛;瘸”,笔者觉得不对。“???拜”就是“跛”,没有“瘸”的意思。 “~子”和“瘸子”虽然都是指腿脚不方便的人,但在具体含义和使用上存在差别。 1. 含义差异 瘸子:通常指腿脚天生残疾或因病致残而无法正常行走的人,多用于形容下肢完全或部分缺失或畸形的情况。例如,“他从小就是个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子:指天生长短足,或者指腿脚暂时性受伤或患病而行走不便的人。例如,“他最近打篮球扭伤了脚踝,现在成了个~子。” 2. 使用区别 瘸子:常用语比较口语化,带有明显的歧视和不尊重意味,在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交谈时应避免使用。 ~子:相对中性,语气较为温和,一般不会引起歧义或冒犯他人。四川方言可以直接按姓氏称呼,比如“张~子”、“李~哥”。 3. 程度差异:一般来说,“~子”表示腿脚不方便的程度较轻,而“瘸子”表示腿脚不方便的程度较重。 “~子”,就是单纯的因为一只脚短,所以行走不稳。或者暂时性受伤引发行走不稳。 “瘸子”,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腿脚毛病,例如小儿麻痹症、交通事故等引发的腿脚偏废。小儿麻痹症引发的“瘸子”,在我地广汉话又称“kuá子”(本字未知)。 一般而言,“~子”不需要拐杖,“瘸子”很多时候都需要拐杖帮助走路。 另外,“???拜”在四川方言也表示单足(跳)。 例如:正常人游戏时单足跳,四川方言俗称“打~~脚”。70后80后玩的“空城计”、“渡江猫ㄦ”、“跳岗(跳房子)”等,游戏过程都有“打~~脚”的环节。 再如广汉过去的儿童歌谣:“点脚点脚~~,脚朝连山。连山有位,金银宝贵。金灵哥,银灵哥,二只草鞋顶啵啰……” 活动场景,就是一群小孩排排坐,两只脚全部伸出来,由选出来的其中一个小孩,一个字一只脚的点着走,最后歌谣念完停在哪儿,哪个小孩就继续下一轮游戏。 第226章 会说不会写的四川方言字:衁 血旺为动物血加盐后凝固而成的食品,常见的血旺为鸭血、鸡血、猪血制作而来。 川渝不少地区过去又称之为“血豆腐”,可以类比的是称粗加工后的魔芋为“黑豆腐”。 血旺,还有“旺子”、“血旺子”等别称。 “旺”如果在词尾,四川方言习惯发儿化音,如“血旺ㄦ”。 血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出色的口感成为了川渝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江湖菜品之一。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其中一些常见的做法包括:家常酸菜血旺、毛血旺、肥肠血旺、豆花血旺(红白豆腐)、毛肚血旺以及鳝鱼血旺等等。这些美食各具特色,让人垂涎欲滴。无论你喜欢酸辣还是麻辣口味,都能在血旺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味享受。 多以麻辣味为主,加以四川泡菜做辅料,麻辣鲜香,是民间下酒佐餐的美食,在川渝地区都是能进入经典川菜的菜品。 而在川渝农村地区,每到临近过年的时候,当地人家都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杀一头大肥猪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就是“杀年猪”习俗。在杀完年猪之后,主人家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们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宴席,以此来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其中,刨汤血旺更是年猪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这种用新鲜猪血制作而成的美食,口感滑嫩,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就连央视都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可见它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血旺”的“旺”,本字其实是“衁”字。 因“旺”字通识度高,又隐含“兴旺”之义,所以绝大多数人只晓得“血旺”,不知当写作“血衁”了。 衁,普通话拼音huāng ,本义为血。 《说文·血部》: “衁,呼光切,血也。从血,亡声。《春秋传》 曰: ‘土刲羊,亦无衁也。’” 引文见《左传·僖公十五年》,杜预注: “衁,血也。” 呼光切,为今普通话音huāng。“亡”声,为今四川方言“旺wang4”和赣语“wang5”声来源,声调发生了变化。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 “淮西谓猪血曰猪衁子,鸡血曰鸡衁子。” 黄侃《蕲春语》: “今吾乡谓鸟兽血,皆曰衁子,读类装潢之潢; 贵州语亦然,读类泼曂之曂。” 在中国近代着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黄侃笔下,湖北蕲春话和贵州话中,“衁”与普通话音同,调不同。 《昭通方言疏证》: “昭人谓鸡豕牛羊凝血曰衁。”又:“猪鸡鸭羊之血皆可曰衁子。” 《陇右方言》四:“今呼凝血可食者曰‘衁子’, 读如 ‘懵’。”把猪肉和淀粉混合凝结切片的食品,凉州称衁子。歇后语: 乡里人进城吃腊肉——着了衁(蒙)子的祸 了。衁、蒙谐音,意为受了蒙骗。 陇右方言称谓一样,但“衁”音“蒙”不知如何演变而来。 声明:本文无意纠正通识度相当高的“血旺”一词,仅是方言爱好者交流探讨方言文字的本字写法,不喜勿喷。 第227章 普通话收拾;打扫,川渝也说杀铁,本字咋写的? 一些普通话词汇,方言多有其他的表达。如“收拾(整理);打扫”,四川方言的岷江话片区、川东地区和重庆等地,爱说“杀铁”。 一直有爱好方言的朋友留言问:我们这儿表示收拾整理打扫的“杀铁”,本字咋写的? 就是“杀铁”?还是另有其他写法? 笔者是土生土长川西坝子人,本地广汉话没有“杀铁”的说法。 如果是收拾整理东西,就说“收拾”或“捡顺”,如果是打扫一般说“做zu卫生”。 “杀铁”二字本身和收拾、整理、打扫不沾边,所以这应该是个借音词。 所以岷江话片区、川东地区和重庆说的“杀铁”,应该是另有其他写法。 《宜宾市志·方言篇》收录了一个词:“洒涤”,释义为“收拾、整理。可指清洁卫生,也指处理繁杂事务”,这个词应当就是岷江话片区、川东地区和重庆说的“杀铁”了。 洒涤的本义是洗涤。 “洒”,古文同“洗”,洗涤。 《说文解字》“洒,涤也。古文以为洒扫言。”又“涤,洒也”,洒与涤互文互义。 《唐韵》《集韵》先礼切《正韵》想礼切。??与洗同。《左传·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 “洒”“涤”二字同义连文,构成“洒涤”,本义为洗涤。这个词汇非常罕见,笔者只查到一首诗歌里面有这个词。 宋·葛绍体的诗歌《中秋后二夜对月》中,就有一句“风流似与仙娥俱,缟衣练裳新洒涤。后面这句,翻译一下就是“素衣白裳,刚刚洗涤过”。 大家都知道,不少汉语词汇,都有引申义,“洒涤”由“洗涤”义,引申为“收拾、整理;又引申指清洁卫生或处理繁杂事务”等,乃是常见的词义扩展现象。 “涤”,大概经过di→die→tie的演变,成了“铁tie”音。这是语音常见的演变,例如:笛di,在川渝地区不少地方就说die〈部分地区介母失韵发音dê〉。声母d→t也常见,如:导dao→tao;抖〈抖音〉dou→tou。 “洒”与“杀”音同调不同。过去识字率低,词汇在方言中发生音变也属正常,故“洒涤”发音演变为“杀铁”,也能解释得通。 还有一个侧面佐证,就是岷江话片区遗存的宋元时期之前的古汉语词汇比川西坝子“湖广话”片区更多,“洒涤”这个元代之前的词汇,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笔者目前查到的资料,就只有《宜宾市志·方言篇》的记载,未查到更多权威资料来佐证,所以只能从音义上简单分析一下“洒涤”是否就是“杀铁”,权作交流探讨,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指正。 此外,据乐山地区的一些朋友所说,“杀铁”这两个字的发音都是入声,因此这个词可能还有一种写法就是“煞贴”。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具体是否正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不过,这种说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和来源。 第228章 普通话拦截;阻拦,四川方言多说短,本字咋写? 一些普通话词汇,方言多有其他的表达。 四川方言中表达拦截,多用“短”字,偶尔视环境也用“拦”、“堵”等。 四川方言俗话说: “好狗不短路。” “短”可用于人和动物,也可以用于液体,还可以用于机动车等。 如“把小偷短倒”、“你在那头短倒,我们一起把鸭子吆回去了”、“今天上头(上游)来水了,我去短点秧水(给秧田放水)”、“他站在路中间,把汽车短倒不让走”。 四川方言中,“短”也有乘车时挥手招呼的意思,如“他短了一辆出租车就走了”。 这个用法,只限于乘车时使用。其他时候,“短”都是“拦截;阻拦”的意思。 文学作品中“短”的使用例子: 《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 李劼人《暴风雨前》:“顾三奶奶的娘家哥哥来回说,顾三贡爷早被他妹妹短住了。”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 “昭人呼人逐贼曰短着,当即堵拦之急言也。”这句话通俗的说就是:昭通人叫人追逮拦截贼娃子说“短着”,应当就是“堵拦”二字说快了的发音。也就是说,姜亮夫笔下,“短”是“堵拦”二字的合音词。 其实“短”应该是个记音字。四川方言表示“拦截;阻拦”说“duǎn”,而现代汉语中,三声duan只有“短”duǎn这一个字,没得选,所以“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了。 从相关资料及历史文献使用看,“短”的本字,应该就是“断”字。 “断”的发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今人断物,读上声; 物已断,读去声。”《广韵》《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覩缓切。并音短。 《说文解字注》和其他韵书,都能查到“断”在古汉语有上声的发音,同“短”。 “断”释义为“拦截;阻拦”的词义来源与古代文献资料记载 《说文·斤部》: “断,截也。” 《集韵·缓韵》: “断,截也。” 《三国志 ·魏志·曹休传》: “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 此其不能也。” 《晋书·符生传》: “时猛兽及狼大暴,昼则断道,夜则发屋,惟害人而不食六畜。” 曹操 《上言破袁绍》: “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 ‘……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 以上“断道”,即在道路上拦截。 《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单将锐卒,深入虏廷。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 《宋书·张兴传》: “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 梗,粮运自艰。” 《云笈七签·吴猛真人传》: “后得道,海昏上僚,路有大蛇,时或断道,以炁吸吞行人,行旅为绝。” 《隋书· 高祖纪下》: “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 以上例证中的 “断截”均同义连文。 《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及还京师,专为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头断路,遂使京邑士 女,早闭晏开。”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怎的了! 怎的了! 苦奈得半夜雨天,又早遇强徒断路,诚所谓 ‘祸不单行’ 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 “只是那断路抢衣帽的小小强人,也必了人性命,然后动手的。” 以上例证中的“断路”均是 “拦截道路” 义。 文献中也见记音作 “短”的。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 《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你既有胆子短路,你自然还有些武艺。” 所以普通话的“拦截;阻拦”,四川方言本字当作“断”,音duǎn。 因为现代汉语“断”只有duàn音,duǎn音又只有“短”字,记音用“短”也不影响理解,所以笔者觉得都可以使用。 第229章 四川方言通常不说叠字,与叠相关词义如何表达? 一些普通话中的词汇,各地方言往往有其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北方地区可能会用“咱”来表示“我们”;而南方部分地区则可能使用“阿拉”、“侬”等词来指代“我”或“你”。这些差异反映了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多样性,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独特魅力。 再如四川方言基本上不说“叠”字。 那么与“叠”相关的词义,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叠,汉语一级字,读作dié,其本意为重叠。 “叠”字现代汉语常用释义 1.一层一层地往上加。2.重复。3.折叠(衣、被、纸张等)。4、量词。 对应着上面所列举的词义,四川方言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呢! 一、“叠”表示一层一层地往上加。动词。 用四川方言表达,可以说“重”cong,也可以说“摞”lo,这两个字此处意思相同。一定场景下,也说重起摞起。重起摞起一般用于形容比较多,或者胡乱堆放。 例句: 1、去把院子的凳子收拢来,放进屋里去重(摞)起,免得占地方。 2、你把碗摞(重cong)高点,一趟就抱到桌子上了。 3、那人吃自助餐好能吃哦,盘子都重起摞起摆了几摞。(最后的“摞”是量词) 4、你把课本资料分开归类放好嘛!重起摞起都放在一堆,要拿的时候又要去翻,即麻烦又浪费时间。(重起摞起,此处释义为胡乱堆放) 二、“叠”表示重复,如叠连、重三叠四。 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反复。 《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 ”又卷一一八: “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里,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形容多次重复、反复,四川方言一般不说“重三叠四”,而是说“重三八道”(或:无数八道),有意无意的,就是会避开“叠”字。 如:这个事情我说了重三八道(或:无数八道)了,你们一个二个的,硬是都记不到喃?! 叠连,即接连。表示重复、连续。 四川方言一般说“接连”、“接倒”,不用“叠连”。 如:老张一心想要个儿子,没想到接连三个,都是女娃子。 三、“叠”表示折叠(衣、被、纸张等),动词。 衣、被、纸张等的折叠,四川方言都是直接说单音节动词“折”,通常不说“叠”。 如:折铺盖、折纸飞机、衣服折起来放好。 四、叠,量词,用于表示叠放在一起的物品的粗略计量。 四川方言通常不会使用量词“叠”来表示数量,而是会使用“摞”或者“墩”(发音为“灯”)这两个词。例如,当要表达有很多书叠在一起时,可以说“一摞书”或“一墩书”;而如果想要形容纸张多的时候,则可以说“一摞纸”或“一墩纸”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四川地区非常常见,是当地独特的语言特色之一。 第230章 普通话的地方;处所,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 一些普通话词汇,方言多有其他的表达。 普通话的“地方;处所”,四川方言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一说“塌”,也叠音为“塌塌”。 普通话“哪个地方?”,四川话说“哪塌兮?”或“哪个塌塌?” 一说“凼”(音荡)。 普通话“你是哪个地方的?”,四川话说“你是哪个凼的?” 凼其实是个会意字,本义是水坑。水坑,四川方言通常说“水凼凼”。 方言学者杨小平认为,表示“地方;处所”的“凼”,本字当为“党”,释义为地方,处所。名词。“党”俗写作“凼”,与 “政党”义的 “党”无关, 而是指某一个地方。 《释名·释州国》: “上党,党,所也。在山上,甚所最高, 故曰上党也。” 《新方言·释词》: “党,所也,方也。《左传》 曰: ‘何党之乎?’ 《越语》 曰: ‘上党之国。’ 《公羊传》: ‘往党,反党。’ 今吴越间谓上方曰上党,高处曰高党。党皆读德挺切,阳唐转耕、清也。时人不晓,谓是等字,则失其韵矣。” 从 《新方言》来看,“党”字吴方言也说。 蒋礼鸿言: “嘉兴谓何处为 ‘啥何党’,去啥言何党则以为处,如云格个何党即此处是。何读乌去声,党读徒朗切。按: 党之训所从乡党而来,盖乡党为人所定居之所,故谓党为所。” 因为这个“凼”,被拐卖20多年的河南女子找到重庆亲人。 “你是哪个凼(dang)的?”这句方言对川渝人来说,应该是熟悉不过。 但你能想到,河南女子姚杰就是因为这句方言,找到了自己失散二十多年的亲生父母。 当时姚杰正在浙江打工,当时她的一个工友,在跟人打电话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方言:“你是哪个凼(dang)的?” 当时就在工友身旁的姚杰浑身一颤,因为这句话,她居然能听懂!作为一个河南人,能听懂重庆的方言,朋友们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了吧? 姚杰最终找到工友的老家重庆涞滩镇,在喜欢跑步的而且是邻镇人热心肠的唐姐帮助下,失散二十多年的亲人终于相认! 一说“间”(音“柑”或“赶”)。 “间”,有“一定的空间、时间或范围之内”,表达地方常见“山间”、“田间”等。 四川方言部分地区保留“间”指范围之内的意思,与指示代词“这”、“那”等组词后,“间”表示“地方;处所”,并且声母遗存未颚化之前的声母g,发音gān,音变gǎn。并且,指示代词与“间”组词时,发音通常儿化。 如: 1、你在哪里? 我在这(zēr)间都嘛! 2、你看到我的钱包放哪儿没有? 那(lēr)间不是啊?! 3、你老汉儿跑哪(lěr)间去了? 最后总结:“塌”或为“沱”变音。这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其合理依据。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水源对于生存至关重要。因此,他们往往选择依水而居,靠近河流、湖泊等水源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沱”这个字便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水流的汇聚之处,更是人们安居乐业的象征。久而久之,“沱”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地名元素,表示某个特定的区域或地点。 进一步猜测,这种现象或许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词汇上。例如,“湾”、“凼”和“荡”也常常被用来命名地名。这些词汇都与水有关,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依赖和重视。当我们询问他人来自何处时,可以说“哪沱\/湾\/凼\/荡?”这里的“沱”、“湾”、“凼”、“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成为了一种代称,代表着不同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会发生变化。在口语交流中,由于发音的便利性和习惯的影响,一些词汇可能会经历音变。“沱”、“湾”、“凼”、“荡”等字在口语中的发音逐渐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这种音变使得原本相似的发音产生了差异,但它们所指代的地方却依然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从“塌”到“沱”的变音以及其他相关词汇的音变现象,都反映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变化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珍视语言的多样性和变迁,不断探索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231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盅 方言之所以为方言,除了发音上和普通话存在区别,另外一些词汇上也存在不同。 或者,普通话的词汇,方言另有其他表达;或者,同样的词汇,表达的内容存在区别,等等。 今天说一个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盅。 盅,普通话音zhong,四川方言音zong,其本意为杯类。今普通话释义为没有把的小杯子。 《说文解字·皿部》盅,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直弓切。器虚也,这是古代文言文表达,即中空的容器。汉语白话文,可以指杯、(小的)缸。 “盅”字起源较早,最初可能是一种中空的器皿,不一定是酒具。如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咱俩到底也得给他老公母俩斟个盅儿哪。” 《汉语大词典》解释 “盅”为 “无柄的小杯子。多用以饮酒或喝茶”,不符合四川实际情况。 “盅”在四川方言中,完全颠覆了普通话“没有把的小杯子”的概念。“盅”不一定是无柄的小杯子,用处也不仅仅限于饮酒或喝茶。“盅”有 “酒盅” “茶盅” “小盅盅”,还有 “大盅盅”“水盅盅”等。 其一,四川方言的“盅”,一定是有把的。 其二,四川方言的“盅”,基本上指有把的搪瓷杯子。如今世面上有把的玻璃杯,通常已经不称呼为“盅”。 其三,四川方言的“盅”,不单只表示小杯子,而是指大、中、小的有把搪瓷杯子。 “盅”,四川话通常叠音为“盅盅”,或冠以个人常赋予相对固定用途名称,如“茶盅(茶盅盅)”、“酒盅(酒盅盅)”、“水盅”等称谓。 一般而言,中号的“盅”直接称“盅盅”,主要用于喝水或喝茶。这是最常见的。 大号的“大盅盅”,多用来盛装食物。过去也常见用来蒸饭。相对较少。 中号和大号的“盅盅”,通常都有盖盖。 小号的“小盅盅”,最常见的是用来喝酒,常见容量约二两。相对较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不丰富,一桌人喝酒通常共用一个碗,喝“转转酒”。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有了小号的几钱到一两的无柄陶瓷杯,就用陶瓷酒杯了。如今多用玻璃杯了,不再啰嗦。 小号的,通常没有盖。部分有盖的,也见于用来装盐味精等佐料。 盅盅,是一种独特的情怀和记忆。 作为一个70后,小时候除了灯泡,是几乎不见其他玻璃制品的。那时候除了冬天,人多是赤脚的:大人田里干农活更方便。小孩则是家里没钱买鞋,农闲时节自己做,省着穿。没有玻璃制品就没有碎玻璃,也不容易被划到脚底。 那时候的水杯、茶杯,主要就是搪瓷“盅盅”。 市场上卖的盅盅,多是没有任何图案,雪白雪白的那种。也能看到再早时期烙上时代烙印的,多是毛主席语录。也有部分搪花、搪字的,多为喜事特制。 有种另外常见的情况,是作为奖品、纪念品等,搪上获奖缘由,包围着一个大大的“奖”字,或注明纪念事由。通常,这是奖励或发给有组织的人,比如教师、工人等。 有时候家里有了多余的盅盅,也用于放置小物件如针线,或被小孩儿们当作玩耍的工具或容器,放自己的“宝贝”(如弹珠)。 那时候,爱喝茶的大人们都是用盅盅泡茶喝。 过去民间没有保温杯,那时候农村见到的能保温的,除了开水瓶,大概就是个别退伍军人带回来的军用水壶了吧。所以,盅盅有把的好处也能看到了:泡的茶,端在手上不怕烫。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盅”无把,根本就不适合泡茶或喝开水了,也不会那个特定年代,几乎家家户户必备了。 所以,四川的“盅盅”,必须有把。 第232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尽(尽)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尽(尽)”字。 尽,音jin,同“紧”音,是“尽”的繁体字之一。 “尽”读jin时,由“尽jin4”简化而来。“尽”读jin时,由“尽 jin3”简化而来。 “尽(尽)”遗存在今四川方言中的常用词义,有三个:1介词:不超过。2长久。3任,随。 很多人只知“尽(尽jin4)”,不知“尽”也由“尽jin3”简化而来,以至于很多人不知本字写法,日常多见借音“紧jin”字。 为行文方便,下文“尽(尽)”一律做“尽”(音jin,同“紧”音)。 一、“尽”,介词,释义为不超过(以某个范围为界限)。 北方方言常加“着”,如“尽着100 块花”。四川方言不加“着”。 例句:1、今天买菜,尽100块钱花。意思是就揣100块钱,花完了事。没合适的东西买,花三五十也无所谓。 2、打点小麻将,今天尽这500块钱输嘛。 3、今天喝酒嘛,就尽这两瓶白酒喝哈!啥子哦?尽量不尽酒。 此处有必要强调一下:“尽量”音尽jin量,为介宾短语,即不超过酒量的喝,不是“尽jin量(动词或副词:尽力达到最大限度)” 尽量不尽酒,尽酒不尽量。这是四川方言常用语。 尽量不尽酒:酒管够,敞开喝,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喝醉就行。 尽酒不尽量:这顿饭就喝限定数量的酒,喝完收工,没喝够的二顿再喝。 二、“尽”,释义为长久。 文献资料摘录: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褚大娘子道:‘二叔怎的尽喝酒,也不用些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老远听见枪响,吓得尽冒汗的是谁呀?” 例句: 1、等了你半天,尽都不来。 2、人家饭都吃完了,就你两个尽倒喝、尽倒喝! 3、你这件衣裳尽穿,都穿了两个星期还不换? 4、你做点ㄦ作业,尽都做不完!又在偷偷摸摸耍手机哇? “尽”表示“长久”(接连不断,不停地)释义时,也同“紧”(急骤,频繁地,长时间地)。 [紧]鲁迅《彷徨·孤独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老舍《骆驼祥子》九:“别紧自蹲着,说话呀!” 三、“尽”,释义“任;随”,即“容许、听任”等。 “尽”字释义为“任;随”时,在四川方言中另有一种表达方式为“等”,大多数情况可以互换。 在一些地方的发音,还保留颚化之前的古音【zěn】。《集韵》在忍切。《集韵》《韵会》子忍切。 《类篇》:任也。《左传·文十四年》:公子商人,尽其家贷於公。 普通话通常用“让”字。另视语境四川方言也用“等”来表达“让”。 文献例句: 1、《西游记》第十六回:“其余管他,尽他烧去。” 2、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四:“假如我不回去,三厅就尽它虚悬在那儿。” 现实生活场景举例。 1、妈妈说的,今天尽我去网吧打游戏。 2、最好尽他去办这件事,大家都放心。 3、尽他去说,看他还有什么花样。 上述文献例句和生活场景例句,“尽”在普通话中都可以用“让”替换,在四川方言中都可以用“等”替换。 普通话在表示“听任\/任由”时,还会用“由”字,四川话也用“尽”或“等”。 多用于第二和第三人称,常用于父母或长辈对晚辈的态度。一般是父母或长辈与其他人对话中常用,如“尽他〈尽球他〉”。 甲:你娃娃又在沟边上耍水哦。 乙:尽(等)他,哪天落下去喝几口水就晓得了。 四、“尽”的“任;随”义,四川方言还引申为表示推辞。 例句: 甲:那天没得零钱,在你那儿拿了2元,还给你哈。(递过去) 乙:哎呀,渣渣钱,尽它嘛! 第233章 地道四川方言介词:等 一些普通话词汇,方言多有其他的表达。 过往文章,主要说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今天说一个介词:等。 等,普通话音děng,四川方言音dě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等”是会意字,从竹,从寺。本义指整齐的简册。引申为一样、同样。又引申为等级、级别之义。 “等”在四川方言中,可以用作介词,词义为“让”,表达“容许、听任;使”等,今普通话没有这个用法。 普通话表示在允许或派遣一个人做某事的时候,一般都会说“让他去做某事”。这个“让”的字义也就是义项“许,使”及其引申字义“任由”,四川方言通常说“等”。 另外,昨日文章的“尽jin”字,在释义为“任;随”时,在今天四川方言中,和这个“等”字基本同义,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下文不再赘述。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社出版): “等: 一用作介词,犹让……今西南方言尚保存这种说法。” 实际上,“等”字表 “让” 的介词义,是由其表 “等待” 的动词义虚化而来,文献资料中也见这种用法。 文献资料中“等”表“让”例句摘录: 元·佚名《争报恩》第一折:“拿绳子来,绑得紧紧儿的,休等他挣脱了去。”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 佚名《渔樵闲话》第一折:“你不晓的意思,等我解与你听 ......” 巴金《春》:王云伯医生客气地对周氏说:“太太,请你们放心,等我来开个药单子。” 现代生活场景例句: 普通话:1妈妈说的,我作业做完,就让我看两个小时电视。2最好让他去办这件事,大家都放心。3让他去说,看他还有什么花样。4让他去吧!他也很长时间没出去玩了。 四川话:1我妈说的,我作业做完了,就等我看两个小时电视。2这件事最好等他去办,大家都放心。3等他去说,看他还有啥子板眼儿。4等他去嘛!他也好久没出去耍了。 需要说明的是:“让”用“等”表达,仅限于陈述句或祈使句。疑问句中,四川方言就不能用“等”代替“让”。 还是前面的场景,换成疑问句我们再来看一下。 普通话:1谁让你看电视的?2让谁去办这件事呢?3谁让他出去玩的? 以上的“让”,四川方言都不能用“等”代替。 四川话正确表达:1哪个同意(允许)你看电视的?2派哪个去办这件事喃?3哪个同意(允许)他出去耍的? 另外和“尽jin”一样,“等”在四川话也可以引申为表推辞的意思。 例如: [甲]那天在你那儿拿了2块钱,来,?倒起。(递过去) [乙]哎呀,两块钱有啥子嘛,等他。(哎呀,你硬是……) 第234章 风嚆嚆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天文气象类四川方言词汇 本篇介绍一些天文气象类不同于普通话的地道四川方言词汇。 因笔者是广汉人,本文方言说法主要来源于广汉话(基本和成都话一致)。笔者尽量补充一些四川其他地区的方言说法。 日头:太阳(乐山话等岷江片方言)。 天时[si]:天气。如:今天天时不好,可能要下雨。 虹,音杠:彩虹。部分地区遗存古音。 大太阳:大晴天。如:今天又是个大太阳,赶紧把那几袋谷子再拿来晒一下[hà]。 太阳大:阳光很强烈。这个“大”也说“猫煞”。如:太阳那们大(猫煞),你跑到太阳底下晒油啊? 旋窝ㄦwēr风:旋风。有些地方说“旋头风”。 风嚆嚆[hāo]:形容比微风略大的风。如:今天风嚆嚆的,有点凉悠悠的,还是把长袖子(衣裳)穿起哦。 星宿ㄦ[xiér→xir]:星星。宿音xiu,天上的星辰。《广韵》宿,息救切,星辰。这是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词汇。这也是个怪胎:明明四川话那么爱说叠音词,“星星”就是叠音词,却代替不了口口相传遗存下来的古汉语词汇。当然,它快消亡于普通话的推广了。 星宿ㄦ屙屎:流星。这个基本不说了,很难听到了。 阴阴天:阴天。好吧,这是四川话爱叠音的体现之一。 雪弹子:冰雹。 火闪(霍闪):闪电。《蜀方言》卷上: “闪电曰霍闪。”纪国泰 《疏证补》: “ ‘霍闪’ 则为古、今之方言。‘霍闪’ 犹 ‘忽闪’,状其形也。今蜀人口语多谓闪电曰 ‘霍闪’。……川西人多将 ‘霍闪’ 念做 ‘火闪’。” 此处“川西”指“川西坝子”及附近地区,非今康巴地区。 扯火闪:发生闪电现象。因为闪电现象通常为间歇性的,“扯火闪”又引申为形容人一惊一诧的。 打炸雷:发生声音特别响的雷电现象。 麻麻雨:很小的雨(达州等)。广汉话说“毛毛雨”,但变调为máo māo yu或māo māo yu。广汉方言“麻麻→很小”主要用于鱼:麻麻鱼、麻麻鱼ㄦ。 霖雨:持续数天的小雨(达州等)。今普通话多指连绵大雨。而指连绵小雨,古已有之,如:宋·孔武仲《早春》:“密雨霏霏欲结霖,洒开青帝发生心”,后演化“霖雨霏霏”一词。这是遗存在四川部分地区的古汉语词汇。连绵小雨在我地广汉话说“绵雨”或叠音为“绵绵雨”。 白雨:指夏日出太阳时,却突然下起了雨。这种雨,通常雨点大而疏,持续时间短。雨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晶莹的白色,所以民间俗称白雨。 偏涷雨:夏天突然而来的暴雨。章炳麟《新方言·释天》: “今陕西、四川皆谓夏月暴雨为偏涷雨,涷正音东。偏者,夏月暴雨一二里内,雨阳各异,故谓之偏。” 白头霜:浓霜。浓霜时在外行动一段时间,额头上的头发会沾上霜花变白,故名。 雾罩子:大雾。形容雾就像罩子一样。(罩子:四川方言过去称蚊帐)。小时候听到老人念的俗语“大晴大雾,大雾大晴”,“雾罩子”在过去通常是与大晴天形影不离的。到了大概10年前“雾罩子”都还算常见,这几年变得罕见了。 “凌冰”:因天气寒冷自然结成的冰。方言通常儿化为“凌冰ㄦ”,发音lin bēr。 第235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华(huā,不念huá或huà)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华”字。 华,现代汉语有三个音huā、huá、huà。此字初文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花朵,本义指草木的花,读huā。用作动词,指开花。 花朵是美丽的,故“华”又引申为光彩、华丽。再引申指事物的精华,又引申指文采,用作名词,读huá。中国古称“华夏”。 “华”又读huà,用于五岳之一的“华山”,也用作姓氏。 华huā做动词时,指开花。花开后都是一瓣瓣的,故“华huā”又引申为“劈、剖、破、割、切”等动词义。 今四川方言中,“华huā” 的对象包括柴火、竹子、水果等,如 “华柴”、“华篾条”、“华西瓜”等。 《礼记·曲礼·上》: “为天子削瓜者副之, 巾以絺(chi);为国君者华之, 巾以绤(xi)。” “削”是指削去瓜皮,“副”读作pi,是剖开、裂开的意思,与“华huā”同义对文。 郑玄注:“既削,又四析之,乃横断之。” 为天子切瓜的时候,要先削去瓜皮,然后先把瓜纵向切成四瓣。可见切成四瓣之后,还要从中间再横着切断,这样一个瓜就切成了八瓣。“巾以絺”就是用细葛布盖起来,然后端给天子去吃。“絺”指的是细葛布。 郑玄注: “华中裂之不四析也。” 为国君切瓜的时候,从中剖开就行了,不用切成四瓣。”巾以绤”就是用粗葛布盖起来,然后端给国君们去吃。“绤”指的是粗葛布。 可见古时候等级分明,天子和国君吃瓜享受的待遇都不一样。 《尔雅·释木》: “瓜曰华之。”邢昺疏: “此为国君削瓜之礼也。华谓半破也,降于天子,故破而不四析也。”古代,华huā只是指剖为两半,这是为国君削瓜的礼节,低于天子,所以只是剖开,而不切成四瓣。疏,疏解,即阐释;解释。 唐·孔颖达疏: “华为半破也。” 随着语言的演变发展,“华huā”就不限于只剖为两瓣了,也不限于剖瓜,比如四川方言也用于劈木、剖竹等。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今谓以刀分物为华开。”章炳麟笔下,直接说用刀把物体分开就叫“华huā”开。 今四川方言,常说“华柴”、“华甘蔗”、“华篾条”、“华西瓜”等。 今川渝人熟知的“华”多为中华、华夏、华表等阳平音的华huá,所以对于四川方言剖西瓜、劈柴等动作的“华huā”字多不了解,日常多见写作“划”字。 “划”(huá)字最早出现于秦代小篆 ,本义为划船。而“划”(huá,huà)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是由“画”(画)加旁分化而来,本义为用利器从物体表面拖拉而过,《玉篇》以刀划破物也。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简化字时,将“划”也简化为“划”了。 今普通话中,“划”(huà)也有“把整体分开”的意思,所以四川方言“华柴”、“华甘蔗”、“华篾条”、“华西瓜”等,如果书写为“划”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四川话口语中,实际说的阴平调“huā”,如果考究本字的话,当是“华”字,为遗存在四川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