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我莫属:九指王妃》 第1章 日食命断莫知否(一) “五百年难遇的罕见日全食出现了!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近五百年间,我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这是千古奇观百年难得一见,不容错过! 从网上看到有关这次日全食的资料,莫希已打定主意,怎么能轻易错过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原本冷清无聊的暑假,自然也就有点意思了。空荡荡的别墅因莫希而多了几分生气。 李嫂欣喜地看着又开始忙东忙西,书房阁楼来回跑的莫希,露出和蔼慈祥的笑脸。 莫希父母长处在外工作应酬本就很少回家,以前家里还有哥哥陪她,上个月莫岩去伦敦留学,最近那几个小丫头都没来找她玩儿,也难怪她这段时间情绪低落。 自然不能怪那几个家伙有异性没人性,暑假嘛,不去准婆婆家走动走动怎么行呢?所以啊,可怜了我们莫希,才溜出去几天就把脚给扭伤了,想不宅都不行啊! 爷爷也曾多次打电话来,让莫希回去与他们一起住,不用一个人闷在这里,却被莫希以脚疼不便出门为由拒绝了。 不是她不愿与老人家同住,实在是,哎,苦啊,苦不堪言!!想到爷爷,莫希就会骤然味觉全无,脑中只留一个“苦”字! 但——莫希以人格保证,这绝对与她孝顺与否无关! 莫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莫希十二岁以前都是与爷爷奶奶同住的,后来因为上中学的缘故才搬回去,也从此得以解救! 以前住在爷爷家不管有病没病,莫希总会喝到爷爷为她配的中药。那些日子现在回想一下莫希都觉得恍如噩梦!现在她又怎么会傻到去自投罗网? 虽然脚伤还没完全好,但却完全不影响她对日食的积极性。白天她不是在书房翻书就是上网查资料,不过才五天的功夫,莫希已经把观看日全食的天文镜给做好了。 这天清晨上,莫希起了个大早,把收尾工作完成已将近七点半了。她拿着自制的天文镜,兴冲冲地出门,刚踏出大门口却发现外面的天气竟是阴沉沉。 等了近一个小时,太阳终于被莫希的诚心打动,露出半个脸来。 不一会儿,天空中就会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来了,在原来太阳所在的位置上,只见暗黑的月轮,在它的周围呈现出一圈淡红色的光辉,这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在色球层的外面还弥漫着一片银白色或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太阳外层的大气—日冕! 莫希一边看一边按书上所说,在心里给自己解释着。 她又将大眼睛半眯起来,透过天文镜仔细地观察着太阳的变化。 最近几天的书可不是白看的,莫希洋洋自得地想着,要是平时她怎么会对这些天文知识特别清楚。如今虽然一个人在家,可日子似乎也没那么无趣了。 一个人在有事可做的时候,通常都会这么自我安慰。 而莫希恰恰就是这么个人,再无聊的时候,她也能替自己找出点事来。 第2章 日食命断莫知否(二) 那么自我安慰几句后,莫希倒是心满意足,轻扬嘴角,两颊露出浅浅的酒窝来。要是手中的不是天文镜而是普通水银镜子,她就能欣赏到自己现在的模样,煞是可爱,吸引力绝不比这日食小呢! 她又抬头,发现月轮继续东移,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此时已相距最近,这应该就是食甚。月亮继续往东移动,月面的西边缘慢慢向日面的西边缘靠近。 快结束了,莫希兴奋地想着。 在这一瞬间,她忽然感觉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吸力,自己的身体正不由自主地被吸进去。莫希原本抓在手上的天文镜好像越来越重,她不得不松开握紧的左手,她的目光随着向下移动。这时她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已脱离了地面,整个人被卷在其中,动弹不得。 完了,完了,不会这么倒霉吧,好事都让我给摊上了?家门口竟然也能遇到龙卷风?! 莫希感觉自己的身体已开始慢慢地脱离地心引力。似乎有一股来自遥远地方的很强的磁力将自己完全包起来,自己就随着它而转动。她用尽全力睁开双眼,看到的却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李嫂,救命哪!! 太快,这突如其来的龙卷风!! 莫希来不及惊恐,来不及思考,好像有一张无形地大手正在无情地撕扯着她,所有神经唯一能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只是一个感觉:痛!无边无际的痛!无依无助的痛!撕心裂肺的痛!! 意识已经开始游离,全身的骨头似乎在一瞬间全被抽出,软软的,连眼皮也变得格外沉重。 不管是否要死于非命,但我莫希一定、绝对、千万不要被摔死,我不要那么没形像的死法!!!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啊,你们要是真的在天有灵就保佑我等会降落的时候挂在树枝上吧,掉进湖里也可以,尽管她并不会游泳。 一向以唯物主义自我标榜的她还未祈祷完,便因体力的不支而慢慢闭上眼睛。 莫希就这样失去了知觉,沉沉地昏死过去。 光洁透亮的大理石地面,寒意彻骨,受不住冷凉如冰的寒气莫希终于迷迷糊糊醒来。她睁开千斤重的眼皮,并没有如往常一样看见李嫂慈爱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十八尊表情各异贴墙而立的铜像。 妈呀,这是什么东东!!十八个真人大小的罗汉圆睁双目,盯着大殿上睡眼惺忪的莫希。 再迷糊的人也被吓醒了,莫希慌慌忙忙地从地上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大步逃出门去。 惊魂未定地逛了半天,莫希才发现自己居然又毫无悬念地迷路了。来来回回,自己总是在几个佛堂间转圈圈。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她已经确定自己现在是身在一所寺庙之中。 看来她的祈祷还是有用的,莫希嘴角一翘,喜滋滋地笑了。 迷路不要紧,只要还活着,只要还能开口说话,只要能走能跑,总会问到回家的路! 对于这一点,莫希坚信不疑!! 第3章 一缕孤魂今安在(一) “王妃,您小心些身子,若是王爷知道您现在还出来,定是要担心您和肚子里的小王爷,奴婢就是有九个脑袋也担当不起任何的闪失啊!” 一个梳着双髻着一身水绿袄裙丫鬟打扮的女孩正恭敬地立在一顶八角富贵轿旁,面露难色。她犹豫片刻,轻轻掀起轿帘,对着里面坐着的人建议道,“王妃,您别下来,不如奴婢代您去求吧。” “放肆!这岂是你个丫头能代替的!我既然来此自是要亲自拜佛方显心诚,心诚则灵。”轿内传出的声音不大却是令人敬畏,可最后一句话她却说得极轻像是在安慰自己。 “奴婢不敢。奴婢只是怕王爷担心您……”绿衣丫鬟“咕咚”一声跪在轿旁。 轿内人不等她说完便打断道,“担心?自从我嫁入王府到怀上胎儿九个月,这一年中他有关心过我几次,他有关心过我肚子里的孩儿几次?!” 一阵沉默,轿内人心情似已平静。她柔缓了音调道,“青荷,你起来扶我。” “是。”青荷从地上起身,恭敬地拉起帘子,一只白玉般纤纤兰花手伸了出来。 青荷小心翼翼地接住这只手,回身对立在轿旁的四个丫鬟说道,“你们还不过来帮忙!” 在几个人的搀扶之下,轿中人已走出轿来。她头发挽起,发式是出阁嫁人后的祥云髻,只一旁斜插着支玉钗。肩上披着白色狐裘,身着桃花色云雾烟罗绸缎轻袄裙,更衬出粉面红唇,她一手搭着青荷的手背,一手放在高隆起的腹部。 虽是孕妇,衣着装饰并不复杂烦琐,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周身华贵的气质。 她抬头眸光淡扫,看了一眼高高挂在大门之上的红木金漆匾,“静华寺”三个大字似有着不可亵渎的庄重。 在几个丫鬟的扶护下,她进入寺门,走向大佛养生殿。 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在这里又要怎么回去还是个难题,莫希正在伤脑筋,一缕曙光越靠越近,迎面向她走来的是一位小僧,终于见到活人了!她忙欣喜地上前问道,“喂,小和尚,这是什么地方?” 那小僧竟似没有听到径直从她身边而过。 莫希气愤,这出家人也未免太目中无人了!转念一想,兴许是自己刚刚她没礼貌了。她跑到小和尚前面一行礼道,“小师傅,我想请问一下,这里是什么地……” 话还未说完,那小和尚已经走到她的身后了。 莫希惊恐地张大双眼,回过头看了看小和尚的背影,无异样,那就是自己有问题了。 她又迅速低头看着自己的身体,他居然就这么穿过了自己的身体!此时自己也感觉到了,身体比平常要轻盈许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努力静下心来,梳理思路,慢慢回想起自己分明是在家观看日食,却偏偏遇上了台风。当时自己确实是被卷入空中。 想着,她的大眼睛又扩大了一圈。 难道就,就,就——那么被刮到天上,粉身碎骨了?!如今莫希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准确地说是魂在何处! 第4章 一缕孤魂今安在(二) 莫希现在已经完完全全明白过来,自己是很不幸地在那突如其来的龙卷风中丧生了。可是却不知自己的一缕孤魂所在的是何处,为什么会飘到这个和尚庙来? 莫希想着心一横,反正死也死了,伤心也是徒劳,不如乘牛头马面还没有来勾魂之际,四处逛逛看看,再晚恐怕就真的没机会了! 我亲爱的人间哪,我真的不想不想和你永别啊!莫希吸吸鼻子,调整好心情,继续往前移。 就那么似走似飘地来到了养生大殿,那三面都是佛,只可惜她这个唯物主义者,对这些神啊,佛啊,一概不识。除了大殿正中的观音有点眼熟,其他三位还真是对不住,从来没见过! 她抬脚跨入殿内,一会儿摸摸金色佛身,一会儿拿拿九鼎香炉,东瞧瞧西看看,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门口传来一声“王妃小心。”迎面有几个女子走入殿来。 莫希警惕地躲在佛像后面,随即自嘲地苦笑,如今就算大摇大摆在她们面前跳肚皮舞也是没有人理会的。 她探头朝外看去,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被簇拥在中间的女子,只见她不到双十年纪,挺着个大肚子,在众丫鬟的帮助下,轻轻跪在佛像前。 不过最最引人注意的不是她长得秀美绝伦的玉容,却是她那一头与众不同轻挽脑后柔润顺滑的金色秀发,在这殿堂上显得分外惹眼。 此时她朱唇轻启柔声道:“求菩萨保佑我一定要生下男孩。”轻轻叩首,抬起头时,目光却是透过佛像看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她——杨婉儿,乃是当今宰相杨枭天之二女儿,自从两年前在亲姑姑皇太后,也就是杨枭天的妹妹杨淑艳的慈清宫再次见到已二十有三却仍未娶妻的宁王时,她便芳心暗许。自那一刻起,宁王沉稳俊酷的脸庞,桀骜不训的王者之气就深深印入她的心间。当时杨婉儿便暗暗在心中默许,此生此世非此人不嫁! 于是,以后的一年之中,她便较往常更加频繁地出入慈清宫。太后是个精明之人,杨婉儿的心思,她这个过来人又岂能不知。 先皇归天之后,太子萧启敬继位,另三个皇子萧启煊、萧启业、萧启源分别封作宁王、康王、云王。 年纪最小的云王如今也已是初为人父,可是作为二皇子的宁王除了三名侍妾竟是连正室都没有。虽然宁王不是自己所生,却是由太后一手带大的,他未成婚自己这个做母后的自然也有责任。太后便于皇上商议,最终定下,将太后的亲侄女杨婉儿嫁入宁王府,封为宁王妃。 压下来的是皇兄的圣旨,母后的口谕,宰相的面子,宁王纵然心有不满也是不能拒绝的。于是,他索性出人意料地没有半句不满之言,答应了下来。 宁王府确实需要一位王妃,可是她杨婉儿够不够得上宁王妃这三个字,却只有他萧启煊说得算!既然她想要嫁到宁王府,那么他娶!既然她想要孩子,那么他也给!惟独杨婉儿最渴望的宁王的爱,他却是永远给不了。 第17章 一心只系朝堂事(一) 京都华州的慈清宫中。 “哦,竟是生了?”太后惊喜地离开白玉暖枕轻抬螓首,贴身穿着做工精美的的衬衣,用最上等的面料裁剪而成,绣着金线辍织成的 问向跪于地上前来报喜之人,“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地上之人轻轻抬头恭敬地答道:“回太后,是个小郡主。”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那必定是像小婉,日后也是个美人胚子。好了,你下去吧,明月,给赏!” “谢太后。”地上之人慢慢起身退了出去。 “明月,陪哀家走一趟议事殿。皇上与宁王恐怕还在商讨如何解决边关之事呢!” 议事殿内,两个颀长的身影正指着夏昭地形图,商讨今日早朝上宁王所提在谷州边关设立守军一事。 “那依二弟的意思是要派遣一支军队守在边关?”一身墨青盘龙长袍的男子正负手立于案几前,他神色平静,却丝毫不掩眉宇间流露出帝王之威,正是当今皇上—明帝萧启敬。 一旁的宁王正看着案几上的军事边关布防图。 此时他抬起头,俊眉微皱,幽深的目光似看向更远的地方:“不错。如今天下虽太平,可边关以南地属南迟国,南迟国近几年日益繁盛,臣以为守关军一事很有必要。一来,可以守护边关,二来,可以考察谷州城的民生,三来,也是为了显示我朝天威,让南迟国不敢作他想,如此岂不一举三得!” “二弟所言极是。”明帝点点头道,“那就依你的意思,明日早朝我们再行……” “皇太后驾到——” 殿外侍从见到太后忙行礼通报。 声还未停,太后人已走进议事殿。 “儿臣给母后问安。”兄弟二人齐齐向太后行礼。 太后走到案几旁,眸光扫过桌上铺展开的军事地图道:“皇儿,你日理万机已是辛苦。为国事操劳也得注意龙体啊!有什么事明日早朝再议不是一样?宁儿,你也是,怎么现在还不回府?” “母后,国事是大。我王府之中还能有何事?”宁王语气中带着桀骜不驯的锋利。 “你可真是糊涂,婉儿今日已为你生下一女!”太后脸上一紧。 “母后,这是喜事。”明帝面露笑容道。 “好是好,只是婉儿她到现在还不曾清醒过来。”太后又转向宁王正色道,“虽并无大碍,可你此时也理应在她身边陪着。” “我已遵从母后旨意娶她作宁王妃,如今府上之事我自有分寸,母后毋需再挂心。”宁王面上冷淡如常,全无喜色。 “二弟!”明帝温文尔雅的面上透出一股帝王与生俱来的傲然,朱黄常服上九龙在五彩祥云间兴云吐雾,更显帝王之气。 宁王魁梧的肩膀一松,长舒一口气,未开口。 “婉儿自小就体弱,如今刚生完小孩,宁儿你岂可如此糊涂!”太后微蹙眉心,已是明显地责备语气。 “母后,是朕的不是。明知弟妹即将生产,还留二弟于此,实在是不该。”明帝知太后不悦忙打断,又道,“既是女儿,那朕便封她为千禧郡主,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