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华无双》 楔子 京城四少 若是时光能重来一次,我希望一切都能会到原点,回到那个纵马长歌,年少风流的时刻。至少,在那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盛元京城,三月。 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本因冬日而寂静空荡的大街上多了不少商户的呦喝声,以及人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笑骂声。宽敞的大路上添了几分颜色和色彩,这早春的气氛一派祥和融洽。路边的迎春花也开得正盛,给这京城的繁华增色不少。 突然的,街上传来了几声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以及人们的惊呼赞叹声。人们向那声音发源处看去,却是瞬间屏住了呼吸,只见两匹健壮的枣红马载着两个姿容绝色的少年,他们踏着阳光而来。金黄的光芒在他们身上停驻,只让人觉得圣洁无比。为首的少年一袭简单的红色长袍,只在袖摆衣领处绣上几朵粉白的桃花,一双潋滟的桃花美眸,竟是比那花儿还要美上几分,翘挺的鼻梁,粉嫩的双唇,本是女儿家的长相,在他身上却多了份英气,眉也比常人扬上几分,正是表现了他的多情以及不羁。后面的少年一袭蓝衣,唇红齿白,顾盼流转间,却是有着小女儿家的娇态,虽是比不上那红衣少年,却也是容貌非凡。那蓝衣少年无视众人灼热的目光,扯了扯红衣少年的衣服,带着几分撒娇语气小声地对他说, “逸哥哥,你说我们这次当街纵马不会被父皇处罚吧?” “不知道啊,那要看你了,你要是撒娇撒的好,再憋出几滴泪,说不定处罚就没了。”红衣少年笑着说。 “……怎么又是我,不过,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啊,回去试试。”蓝衣少年先是面露哀怨,后又调皮一笑。 “……” “……” 众人之觉得那两个少年的笑容好看的让人心醉,不由得怔愣片刻。等回过神,两个少年已在这小声的对话中渐行渐远了,只留下两道背影。而后人群便沸腾起来,议论起刚才的少年。认识那少年的人面露不屑,炙热等神态,不认识的却是惊讶与那两少年的容貌之盛。 “这位大哥,不知道刚才的两个少年是谁,竟然如此肆意张狂,容貌也如此……”一个穿着白色布衣长袍的清秀少年有些好奇问了下站在他旁边的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 那个被问话的青年听到了他的话,先是一笑,再看了下他的衣着,轻蔑地说, “你怕是从哪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吧,这二人都不知,真是孤陋寡闻。”说着便离开了。 那少年听到青年的话,先是一怔,而后捏紧了拳头。从家乡到京城来参加科举,路上不知收了多少压迫与白眼,这些所为的贵人,仗着自己出身优越,不把人当人看,过路的官吏也是用各种方式搜刮油水,只要经过,必是要收人钱财的。他盘缠本就不多,能来到京城已是不易。本以为京城繁华,人也与别处不同,却是一样的自命不凡,看不起人。少年的脸渐渐从愤怒的红转为了失望的白。他抬头看了看深蓝的天空,长叹一声。原来这就是京城吗? 一旁卖糖人的白发老人看到了少年的表现,用苍老嘶哑的声音说, “小伙子,算了吧,世道如此,又何必纠结这些有的没的,在这种时代,能保存自身已是不易了。看开点吧……至于刚才的两个少年,身份确实是特殊。那前面的红字少年,乃是忠孝王的嫡世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忠孝王一生忠义,保家卫国从来当仁不让,却不想他的儿子半分没继承到他忠义,性情十分荒唐……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至于那后面的少年,来历神秘,听说是当今圣上的一个皇子,不过具体是哪个就不得而知了。还有,那红衣少年和蓝衣少年都是京城四少之一,下次见到他们就先躲开吧。” “京城四少?那是什么?都是像刚才两人一样的狂妄之人吗?”少年面有不解地问道。 老人斜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了一抹带着安慰的微笑,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那倒不是,其余的两人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堪称本朝少年的表率。” “我不相信,这世间的身份尊贵的少年,都是趾高气扬,根本不配作表率!”少年不知想到了什么,语气突然尖锐起来。 “……也不尽然,这剰下的两人确实是个特例。一人是当朝太子,仁义宽厚,爱民如子,上次济州瘟疫便是太子殿下临危受命,亲自前往济州,拯救了济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老人说。 少年听后有些羞愧,问,“那还有一人呢?” “还有一人是丞相府的公子路离,当年一首《咏雪》震动京师,被人们尊称为雪公子,后来更是摒弃了自己的尊贵身份,与万千学子一同参加科举,最后得了状元之位,被天下学子视作榜样翘楚。小兄弟即是来参加科举的,总不会没听说过公子雪的吧。 ”少年有些尴尬,只扯了扯嘴角。 “听倒是听说过,只是我家乡那儿消息并不灵通,不知道公子雪的真实身份竟是如此尊贵,倒是我自己徒增笑话了。” “不过说来也是奇事,这四人虽都家世不凡,但性情各异,有的荒唐,有的仁义,这样的四人,关系却是极好的。特别是公子雪和逸世子,关系十分亲近,真是个怪异事。”老人说完了这京城四少,还意犹未尽地摸了摸胡子,抬头一看,却发现那少年已是不见了,随即收回目光,继续地摆他的摊。 落日的余晖下,一道清瘦的身影缓缓走向道路尽头,也走进了这繁华京城深处的诡谲之中…… ------题外话------ 女主非穿越,非重生,时代架空。写的有些不完善,多多包容。 第一篇 十七年前(一) 如果我的故事非要定一个开始的吧,那便就该是天盛无为帝元年的那个夏夜,那是我降生的时候,也是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十分普通的夏夜,却是在将来搅起了风云变幻,而我与他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天盛无为帝元年。 静谧黑暗的夜晚,本应是安静祥和的。可这时的京城中却是人人自危。因为谁都知道,这一年,有一个暴君登基了。 要说起这个君王他的人生经历,倒是十分有话可谈的。他是先帝皇后的所生的儿子,一出生,便被封为了太子。他本该是个天之骄子,也应该成长为一个勤勉仁善的帝王,就如同他的先祖一样。可是,故事却并不是这样发展的。在先帝登基五年的时候,原陵王谋反,攻占了皇宫。帝王妃子们快速撤离了皇宫,却在无意间丟下了那时不过五岁的皇帝。皇宫被攻陷,原陵王发现了漏网之鱼的当今皇帝。他没有杀了他,却对他施加了比死还要可怕的事。他从宫外叫来了一批粗鄙不堪的平民少年,让当今皇帝成为他们的奴隶,日夜受他们殴打唾骂。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终于,先帝集结兵力,又攻回了皇宫。在皇宫最深处的一个角落,先帝找到了已经瘦的脱形的当今皇帝,因为心中的愧疚与心疼,先帝颁旨,下令永不费太子,并招了当时的兵马大将军之子顾杨做太子伴读。事情到这一步,本该是圆满了。可是没多久,先帝皇后的娘家被人构陷涉嫌原陵王谋反一案,帝王震怒,下令处死皇后娘家族人。这本是明眼人眼中不可能的事,不知在先帝眼中怎么就如此可信,连带着,他看着自己的发妻和嫡子都不那么顺眼了。虽没废了他们的位分,却是任由他们被后宫众人欺辱。 那是皇帝陛下也不过才八岁,可却受尽了人间的苦楚,渐渐地,养成了暴戾的性格,不喜平民,更不喜对他有反心的人。这样的太子,不仅是百姓,就连先帝,也是不想让他当皇帝的。所以从未给过他实权,对他更是不如对任何一个皇子。在临终前,先帝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大皇子。却不料,当天夜里,太子逼宫,和兵马大将军之子顾杨起兵生事,最后夺了这帝位。顾杨因从龙之功,被封为忠孝王,成为本朝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异姓王爷。 当今皇帝登基后,大肆捕杀当年欺辱过他的人,并且颁布法令,将平民的地位一降再降,最后比奴隶也高不了多少,平民若想有出路,只能选择当兵或者科举。普通平民的命如草芥一般,京城内处处血流成河。人们提起皇帝也是厌恶大于崇敬。 这暴君更是在登基两个月后,下令处死所有京城在那月出生的女婴,只因为一个巫师的一句话,说有女降生,必会祸害盛元。就因为这道预言,皇帝专门派遣暗卫暗中排查处死那月的女婴。无数父母与刚出生的女儿生离死别,一时京城内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而有些事情,也在这一刻被缓缓推动,命运的齿轮渐渐转响,许多人的宿命也因这一道荒诞的法令而改变。有时,不是人推动了历史,而是历史推动了人…… ------题外话------ 啦啦啦,字数少了一点啊,别介意。这一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