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重生》 第一章 齐与汉 汉,中原地区大国,土地肥沃,地处四战之地,常被周围各国所觊觎。大汉就只能为了保卫国家应战各国。长此以往,大汉国国力渐渐衰弱,百业凋零。 元兴十八年,齐进攻汉地许州,汉国君主刘诚御驾亲征统领九万汉国兵士,而另一方齐国大将陈完统领在齐军十二万的兵士驻扎在许州前方五十里的平原上。齐国大将陈完,一生战绩辉煌,统领齐国将士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深受齐国君主姜列的喜爱。 许州大殿上,汉主正与将士们商量如何对战齐国。一国之主御驾亲征,有的是提振士气,还有的是无奈之举,汉主明显是属于后者。大汉国建国五十六载,历经三代,到刘诚这一代,满朝文武拥有显著军事才能既然就是君主刘诚。无人可用,就自己上了。汉主刘诚根据齐汉两国对比,正面对战基本无胜算。只能以守备之态来对战齐军的冲击。 汉主刘诚的策略是:汉军大将赵光带领五万士兵在正面应战,只败不胜,依次退出战场,退到离许州十里处的马林山谷处,在山谷处两旁设下埋伏。汉国将军们纷纷觉得此计可行。 齐国大营里,众将一片欢乐气氛,齐强汉弱,再加上齐军近几年的胜战,就足以让齐军上下觉得此战必胜。因此陈完没有策略,只是鼓励将士而与。 两军对垒,拼的是血性,勇狠,更比的是国力。齐军军备完整,接受严格训练。而汉军的士兵盔甲不是铁制,只是一般厚重的布衣物。 平地的战马嘶鸣,两军对峙,战鼓响起,齐军在大将陈完的指挥下,向汉军阵地冲锋,汉军只能抵挡一阵,便退下阵去。陈完看见汉军把汉军大旗稀稀拉拉的掉落在地,便指挥齐军将士继续进攻。汉军退却到一处名为马林山谷,放慢速度等候齐军追击。齐军本以为胜券在握,于是加快速度的追击,进入马林山谷,不由一惊,汉军不跑了,准确说是列好阵形准备应战。汉主刘诚的令旗一挥,汉军埋伏在马林两侧的弓箭手万弩齐发,齐军如同标靶一样接受箭矢的洗礼。 齐军大将赶紧让大军退去山谷,回去重整旗鼓。这一战汉军只死三千士兵伤两千,而齐军死伤三万,汉军也可以算得上是大胜,这在当时的汉军的战况可以说是很罕见的。所以汉国上下很是高兴。 汉主刘诚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齐军必再次发起攻击,而且不会再向上次那样大意,这次的胜利或许只是对方的动力。身为一国君主,刘诚时刻知道自己背负的是一个国家的全部,不能出一丝差错。 “太好了,这次我们赢了”一群十人左右的士兵在篝火下畅谈着。 “这次只是侥幸胜利一场,齐军不会善罢甘休的,下一次才是关键”这群的头,十人长忧郁的说到,这十人长叫李信。李信来自汉国关中郡,自幼熟读兵书立志当一名大将,为国家建功立业。 李信了解到这许州之地多平原,很少有如同马林这样的山谷,所以他猜测齐军下一次很有可能会从山谷的两侧反包围过来。 李信想把这一猜测告诉百人长,百人长却对他不理不睬。 “我们还是负责战斗吧,我们的意见上面是听不见的,你又瞎操什么心” “我想建功立业,我就是为此而努力的”李信信信旦旦的说出自己的理想。 “那你就多杀几个齐兵,就能建功立爵,你的话上面就能听到了,现在你根本不可能,我也不可能。”百人长看到十人长,想到当初自己也是如此怀揣这梦想的。而如今却只是百人长而已。冷笑一声,打发走了李信。 齐国大营内,大将陈完做在上位,环视各将军,神情凝重。各将军心情也不好,打了败仗,自然不好受,还有可能面临上级的责罚。 “这次的作战失败的责任在我陈完身上,各位将军不必挂怀,我们齐军虽然损失三万兵士,但我们主力尚存,扔可一战,望各位将士竭尽全力,报效国家。等攻克许州之后,各位必将封功建爵。”陈完说完这次话,各将军脸上露出一丝喜悦之情。以參将范文为领头的各将军纷纷走出来,向大将陈完跪谢表示愿竭尽全力,全灭汉军,活捉汉主。 大将陈完看见各位如此,便开始与将军们探讨下一步应该如何作战,派出探子探查汉军动向,以免再步上次的后果。 汉主刘诚在大殿上,想听各位将军的意见,却无人能提出意见,哪怕一丝建议也行,但朝堂是依旧鸦雀无声。刘诚见着情形,心中甚是悲凉。有一种想罢黜百官的冲动,但也只能强忍在心中。刘诚对各位将领吩咐道:各位在马林山谷两旁设下埋伏,主力也在马林山谷,分散在两侧。正面对抗齐军,我军处于不利处境,只能以奇兵进击。 各位将军齐声答道“诺”便依次退出大殿。 齐军探子将汉军士兵尽在马林的情况,报告给齐军大将陈完,“禀大将,汉军主力尽在马林山谷,马林山谷两侧尽有伏兵” “汉主刘诚也是无能之辈,我陈完岂可在上同一次当。”陈完听见探子的报告,嘲讽道堂堂一国之主尽如此短见。 “汉国早晚便是我齐国囊中物了,哈哈哈”陈完召集各大将,开始部署对汉军的方略 “我齐国大军以包围之势包围马林山谷,将汉军困在马林山谷,待汉军粮草尽绝,便一举向汉军总功,范文将军你带领一对人马包围马林山谷,其余各位将军等候命令,令一下,便进攻汉军。” “诺”众将军对这战略纷纷表示赞赏。欣然退出大营,开始部署对汉的准备。 元兴十八年十月十日,齐军开始向马林山谷进攻,以讯雷之势包围了马林,但不进攻马林,惹的汉军上下无所适从。汉主见着情形,立刻明白了齐军是想把我汉军都困在马林山谷,等到粮草尽绝再一举一网打尽,完全不跟汉军一点活路。突然,听到帐外有一丝声音,在外面大喊大叫,寻声望去,是一名十人长想求见汉主,在外面被守卫士兵拦住。此人正是李信。 “陛下,我李信愿为陛下分忧,我有一计愿助陛下脱困”李信高喊着,望汉主听见。 汉主当然听见,吩咐士兵为他放行。 “参见陛下”李信进入大营内,拜见汉主。 “壮士有何高见,能让我军脱困”汉主此时与无能为力,不免语气有些低沉。 “陛下,齐军围困马林山谷,实则耗尽我军粮草,在一举攻进,我军不可再马林山谷久待,士气一落,必败。我军可在马林山谷的西侧的山中出堆积柴火,另一处南侧也堆积柴火,齐军一见两处一起起火,有可能会放弃那一方面的兵力,也会估计我军必定会在同向许州的那一侧积聚兵力,我军应等南处火势小一点,集中兵力向南侧冲锋下山,再向许州进发。”. 汉主刘诚听完李信的建议,不由心里一征,这方法甚是冒险。 “李信,你可有把握这计能助我汉军脱困。” “陛下,战事举事无常,卑职不敢保证,但此计可是最好之计了。”李信知道陛下犹豫了,便在进言道“此计失败,卑职提头来见”。 刘诚本也无计可施,见此十人长如此为军分忧,甚是鼓舞。 “李信,你参军所为何。”汉主殷切望着李信,想明白一个十人长为何敢冒死进见。 “禀陛下,为功,为名,为大汉”李信不经思索,立刻就说出自己的梦想。 “哈哈哈,世人理应皆如此,报效国家,思谋国家未来,但却有一部分功臣明就却有只是听命而已,不为君分忧,李信你会如此吗”汉主冷冷的望着李信,想到将军们那帮模样,心中只有悲凉而已。 “禀陛下,卑职李信一生只愿效忠大汉,鞠躬尽瘁,建言献策理应是臣子本分,我自会遵从。” “好,朕相信你,从今日起,你晋升将军级别,命你第一件是帮助大军脱困马林山谷。” “谢主隆恩,卑职定会让大军脱困的。”李信在汉主面前立下誓言。 “去吧,去办吧”汉主望着李信,仿佛像望着救星般的看着。希望李信能助我大汉军脱困,刘诚心里默默向上天祈求着。 汉军将领听到汉主任命李信为将军,准备突围马林山谷,有些疑虑,但这是汉主的任命也只能听从。 李信命人在西侧和南侧的山中出,积堆柴草,先放多一点,慢慢放少,再慢慢放多,依次整齐排列,所有人马在山顶处集合后,隐蔽山顶。点火之后等齐兵调整完兵力之后,先看着齐兵哪边多兵力,等火势小一点,士兵先做好向火堆冲锋的准备,往另一边冲锋下山。在下山之后,不恋战立刻向许州进发。 “点火”,随着李信的令旗一下,西侧和南侧的火堆迅速着火,齐兵见山上起火,迅速报告给齐军大将。 “报将军,马林山谷的西侧和南侧的山中出起火了,山势巨大。”报信士兵慌慌张张的诉说着这奇异情况。 陈完听完觉的这汉军部署有诈,应该是疑兵之计。马上吩咐各将军撤去在东侧和北侧的兵力往西侧集中,南侧部署少量兵力。陈完猜测汉军应该最有可能往西侧冲锋,西侧离许州最近。 “诺” 李信将军见齐军往西侧集结,在南处部署少量兵力后,观望南侧的火势小一点后,庆幸今天的风往西吹,把烟往西侧吹的烟雾缭绕。天不亡我汉啊。 等火势稍小一点后,李信命令全军准备向南侧冲锋。令旗一挥,汉军迅速向火堆冲锋,等山下的齐兵看见汉军从山上冲锋下来,还夹杂的火焰,无不惊恐。在惊恐之余,汉军就已经迅速杀到齐军阵营中,然后绝尘而去。 齐军大将陈完见到南侧开始厮杀,命令全军向南侧集中,但烟雾实在影响行军速度。等到赶到之时,汉军已经跑远了。 “哎,这”齐军大将陈完一声哀叹,无奈只能吩咐全军回营。 第二章 求和 元兴十八年十一月一日,汉军回到许州,安顿完全军之后,汉主刘诚召见李信至大殿上。 “参见陛下”李信拜见汉主。 “李将军这回多亏有你,汉军才得以回许州。”汉主高兴的对李信说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突围,对汉主来说,得一良将几乎比什么都令人高兴。 “禀陛下,我军虽然突围,然则与齐对抗,还处于劣势。我军现在更应该思考下一步如何对齐。” 汉主刘诚看到李信现在还在想下一步如何对齐,暗自欣喜。“李将军对于下一步对齐有很高见。” “卑职认为我国应以齐国求和,一场战争比的不关是军队,更比得上国力,我大汉处在西胡,燕,齐,北狄,南夷的五国包围之下,一旦我国长期处于战乱,必将被五国渐渐吞并。 所以我汉国现在应该向先帝在任时那样,与各国求和。”李信说出心里这番话,有些惶恐,但这是他认为汉国目前最应该做的。 “但我国也不能一直这样苟延残喘啊,李信将军你认为呢?”汉主觉的李信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但这毕竟不是常久之计。 “禀陛下,变法求富强,,历来强国之策。”李信坚信道古往强国历来如此。 “变法,有谁能当人此重任,你李信将军能当此重任吗?” “卑职无能力当此重任,要主持变法之人需拥有博学知识,负有责任感,锐利的世界观,洞察各国的眼光能力等,我无此能力固卑职不能胜任” “罢了,此事以后再议”刘诚有些失落,眼前最要紧的是与齐的对抗,召集各将军至大殿上。 “參见陛下”各将军悉数到大殿上拜见陛下。 “各位将军,接下来对齐各位有何看法。”汉主对这般将军能提建议已无信心了。 “禀陛下,应该再战,我军能一胜一脱逃,就说明我军有能力再战的资本。”在李信面见汉主之后,见李信被提携之后,各位将军们开始纷纷献策。 “各位将军应如何战啊?”汉主在以李信的交谈中,信任了李信的主张。这一问,殿下却又鸦雀无声了。 “李信将军有根你们不一样的主张,他主和,与齐国求和。”汉主刘诚这番话说完,殿下开始吵吵嚷嚷了。 “陛下,李信卖主求荣,该斩。”各位将军纷纷进言。 “各位将军们说我卖主求荣我,有何证据,齐强汉弱,我军有何把握能赢强齐,许州之地多平原,无地利,用什么战齐军,我军装甲薄弱,又没有受过齐军那般正规的训练,如若再战失利,谁来承担此责,你,还是你。”李信将军义愤填膺的对着这般将军说着,说的他们哑口无言。 “禀陛下,我国长期处于战乱,比将处于亡国之势。望陛下三思。”李信语重心长的望着的陛下,希望陛下能明白眼前的大汉国所处于的局势。 “各位还有其他建议吗?” 殿下各将军们依旧无声。 “那就依李信将军之言,谁愿去与齐军先谈判的?” “陛下,卑职愿往齐军求和”李信将军往前坚定的走出来。 “好,李信将军就当此重任,待会朕书信一封求和信,你全权处理这件事。”汉主见李信将军如此这般敢于在危难之际,勇于为国家着想,暗自欣喜。 李信拿到汉主的书信之后,回到住处,开始收拾行李。 天一亮,李信将军带领着几名将士前往齐军大营。齐军守卫看见汉军这几名将士,呵斥道“你们这些人来此所为何事。” “我们是奉汉主之命来与贵国求和,想见齐国大将陈完大人,麻烦将士通报一下。” 一名报信士兵将此信息报告给大将陈完,让他们在此等候。 不一会儿,齐军大将陈完叫人带领李信等人进人齐军大营内,“陈完将军,这是我汉主给你们贵国的求和信的。”李信拿出汉主书信递给陈完将军。 陈完看完书信之后,明白汉主确有求和之意,望着李信说到“我齐军大军风尘仆仆到这之地,一无所获,你们就求和,你们汉国应该有所表示吧?”陈完想乘此之机敲诈汉国。 “当然,不知齐国想要什么。我汉国物薄钱少,恐怕不多,望贵国体谅。”李信知道这是齐国想乘机敲诈,但出于战局劣势却又无能无力。 “我们就先要许州吧,以示你们汉国的诚意。”齐国将军们纷纷暗自发笑,一座城池就这么容易就到手了。 “好,我们汉国愿献许州给已你们齐国。”李信无奈,拿出一纸公文给陈完。 “我们齐汉两国大军现在开始停兵,待两国正式签订盟约,友结同好。”李信对陈完恭敬的说道,希望两国不再短兵相见。 “贵使,先在我齐营里住下,我派人禀明我君王。”陈完招呼士兵示意让李信在齐营里待着,便派人快马禀明齐皇姜列。 李信等人被带到齐营的偏营里,看着这周围的一切,衣物,食物,兵器等都比汉军要好,有人开始感叹。突听到旁边有人嘀咕道“这般汉人真没见识,怕是他们从小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吧,哈哈哈,汉人真可伶。”营外的齐军士兵在外面嘲笑李信这些人。 突然,一名百人长就是李信上次求见汉主,却被劝回的百人长,此人名叫赵武,来自汉国金水郡,走到外面士兵已他们理论。 “你们这些人凭什么看不起我们汉国,就因为我们穷,我们弱吗。”赵武义愤填膺的怒视着对方。 “区区弱国,脾气到不小,呵呵。”齐兵依旧嘲讽着。 突然,赵武握紧拳头向那名士兵打去,李信见此赶紧阻止赵武,以免出大差错。但这件事已经惊动陈完,李信他们一行人便被带去齐军大营内。 “贵使,你们有些人很冲动啊,在这关头,还想惹事啊”陈完脸上看起来就写着不耐烦这三个字。 “陈完大将,是你们齐兵侮辱人在先,我们有些人控制不住才出手,是非故意的,请见谅。” “哦,是哪位勇士动手的啊” “是我赵武,一人做事一人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齐国将军们这时候,个个都向陈完进言道应该杀他,陈完冷冷的巡视着齐军将军们。 “勇士啊,勇士可愿意留在我们齐国,为我们齐国效力。” “我赵武生是汉国人,死是汉国鬼,不会为齐国效力的” “我可听说你们汉国可有两位皇子在强燕,我们齐国留你一人为何不可。”陈完不怀好意的看着赵武,势在必得的神态。或许是陈完觉的赵武是一个勇士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将,所以才想要把赵武留在齐国,毕竟汉国少一人才,齐多一人才何乐不为。 李信赶紧到赵武身边耳语道“一切为了大汉。”赵武明白了李信这句话的含义,便不再像刚才那般愤慨啊。 “陈完将军,我们愿意让赵武待在齐国” “好,很好。”陈完让人把赵武带离偏营,与齐兵住在一起,并且是单独的。齐军士兵和跟随李信而来的人都无不吃惊。但这真正情况只有两个人知道,李信和赵武。原来是李信与赵武的一次豪赌,让赵武进入齐国当内应。在知道陈完看重名利,又爱惜有才之人,才设下的计谋。 “以后,就靠你自己了,赵武,兄弟。”李信心里默默的祝福着赵武。 李信依旧待着偏营,待了几天之后,齐皇终于有了回信了。李信赶紧去陈完那里确认和好之意。 “陈完大将,贵国国主怎么说”李信着急的等着陈完的答复。 “我们君主愿意已你们汉国联盟,不过你们得献出金水郡,我们才联盟。”许州是金水郡的一个城池。 李信听到这个消息,惶恐不已,却又无任何办法。 “等我们回去禀明汉主之后再回复给贵国。”陈完同意了,放他们回去许州,只留下赵武一人。 李信马不停蹄的赶到许州,拜见汉主,向汉主说明了在齐营的一切,除了赵武留在齐国当内应这件事。 “和好,联盟,拿金水郡做交易,奇耻大辱。”汉主听到这个消息,简直脸上就像火山要喷发般的大怒,但他也明白眼下不能跟齐国再打战了。 “好吧,李信你去办这件事吧”,汉主心灰意冷的呆坐在椅子上,想想汉国开国至今,如今却令国家破裂,皇子质燕,愧对列祖列宗,不禁潸然泪下。 李信拿着汉主刘诚的联盟盟约向齐营进发,到了齐营向齐军示意,是来求和,结盟的。 守城士兵引领李信前往齐军大营,见到陈完奉上盟约。 “我主愿意献出金水郡给予齐国,愿与齐国永结同好”李信抑制自己的悲伤之情,相信总有一天会夺回金水郡的。 “好,我相信你们汉国的诚意,十五日之后,我们齐军开始进驻金水郡。”陈完欣喜着,不费一兵一卒就尽得汉国金水郡。便派人把盟约递给齐皇,再拿过来给汉主。虽然这结盟的确不怎么正式,甚至欺负汉国,但弱肉强食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李信在齐营慢慢度过这难熬的几日,终于等到齐皇的回复,陈完把齐皇的盟约递给李信,李信赶紧离开这他一刻都不想待的地方。 进入许州,拜见汉主,递上齐皇的盟约,确认盟约后,便召集将军开始撤离许州。汉主命令大将赵光带领汉军撤离,李信将军带领士兵帮助金水郡的国民撤离到广阳郡。 汉主走出许州大殿看向这片土地,就要易主,五味杂陈。 “朕什么时候才能再把金水郡给夺回来啊,这奇耻大辱什么时候能洗涮掉?” 汉主刘诚带着名曰奇耻大辱的印记向着汉国国都广阳前进。 许州之战,即是汉国屈辱的战争,也是汉国开始崛起的信号。 第三章 立志 元兴十九年,汉军全面撤出金水郡,齐军全面进驻金水郡,汉军一进入广阳郡,映入眼帘的皆是一片废墟,街上商户关闭,难民以树皮为食, 汉军将士无不哀叹万分,汉军刘诚见此惨景,命将士们把一些军粮分给难民。国破家亡,管理这样的一个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汉主刘诚开始明白李信将军的那番话,变法求富强。现如今的汉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国内百姓饥苦交迫,农田无人耕种,商户几乎无物品,国内一片残花败柳。外有齐,燕,南夷,北狄,西胡的包围下,随时都有灭国的危险。 “爷爷,你不要死啊”,一名小女孩在街上对着一名年老的死者哭喊道,此女孩年纪年约十四左右。年老死者因是饥饿而死,而在女孩面前的碗中还有一点馒头,像是老者不吃,给予女孩,就死去。死前还指着的那碗中的馒头,希望女孩能吃下那馒头,却被一难民抢去。该难民看似以前因是富贵之人,皆因战乱而家道中落。 女孩依旧在啼哭,而无人帮助这女孩。“爷爷我不吃了,你快起来啊”,女孩依然在嘶喊着,汉军将士见这一情景,报告给汉主,汉主听到此事,连忙下马赶紧去看看。来到难民所在地,看到是难民的饥饿,吃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食物,穿的衣物也破烂不堪。那小女孩也未因汉主的来临而停止啼哭。 汉主刘诚来到这小女孩面前,见这小女孩面色黝黑,但却有一脸清秀之气。抚摸着小女孩头说道“你爷爷已经死了,别再哭了,这个给你,快吃吧”汉主刘诚拿出一馒头给小女孩,希望小女孩能吃下,不料小女孩立马将这馒头扔掉,“我爷爷就因为这个而变成这样,我恨它。”小女孩愤怒的看着那馒头,然后转身又对着死去的爷爷哭喊着。 那扔掉的馒头早已被其他难民抢掉了,但小女孩的一番话在深深的留在汉主刘诚的心里,一个馒头能有多大的仇恨,这无非就是对现实的不满。汉主立刻明白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国必将亡。百姓饥饿,外交乏弱,军事弱小,唯有强大,才是正道。 汉主刘诚吩咐将士们再将军粮分给难民的,并对难民说道“你们今日的困境皆因朕的错,朕自继位以来,十九载不能使国家富强,百姓丰衣足食,今却令你们生活如此惨淡,朕痛心疾首。朕今日立下罪己诏吿之我大汉国全体百姓,朕自今日起痛改前非,复兴我大汉国荣光。还大汉百姓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汉主转身过去,对着小女孩殷切的说道“你爷爷没死,从今日起,朕就是你爷爷。” 小女孩看着汉主说不出一句话,然久才嗫嗫嚅嚅的叫出“爷爷”两个字来。这时,所有难民见这一情景,纷纷赶过来,高声呼喊着“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汉主命人将小女孩爷爷好好安葬,又命人好好安顿这些难民,抱着小女孩回到汉军中。做上马车,向广阳出发。 “孙女,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陈诗玉” “这名字好啊,你家中还有人吗?” “就我和爷爷两个人”陈诗玉说道这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不哭不哭,这不还有爷爷我吗。”汉主抚摸着陈诗玉孙女的头,“睡吧,孩子,马上就快要到家了”。 面对眼前这一国家前景,汉主刘诚心中在看到难民,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就在心中立下了,对自己的军令状:变法,把大汉国变的富强,更强的,更富有。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刘家列祖列宗。 广阳,汉国国都。汉国原本有八个郡,陇西郡,汉中郡,长安郡,金水郡,长安郡,南郡,北地郡,渭河郡。其中以广阳最为繁华,但也仅比其他郡好一点而已。 广阳城门大开,汉主刘诚吩咐赵光大将安顿大军,次日和李信将军一同朝。汉主刘诚领着陈诗玉进住汉后宫,看着这宫殿的建筑,高大,士兵们个个威武,难免有些害怕。 “别怕,孙女,朕带你去见见你姐姐。”汉主刘诚带着陈诗玉来到一处名为宁星宫的宫殿,此殿是汉主刘诚唯一的公主—明珠公主刘云的住所。 “云女儿,朕回来了,给你带来一个妹妹,快出来看看。”汉主刘诚一进入宁星宫就开始呼喊着他的宝贝女儿。 “父皇,您回来了啊,这就是我新妹妹吗?,真可爱,模样真清秀。”一端庄大气且有·大家闺秀的淘气公主出来,对着汉主和陈诗玉左看右看的打量着。让汉主和陈诗玉赶到有些不自在。 “云女儿,莫非父皇有什么不妥吗?怎么你这般打量,这是作甚?” “父皇,您求和割地之事,满朝文武百官已经知晓了,明日上朝,怕是朝堂不得安宁。”明珠公主收起刚才那般淘气模样,一脸正经的说着,认为明日的朝堂有生变故。 “云女儿为何如此说道,文武百官有何异样。”汉主刘诚听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此说,怀疑文武百官莫非有些重大之事隐瞒自己的。 “女儿,只是听人说大哥听见父皇求和割地有辱汉国,愧对刘家列祖列宗,暗地里勾结大臣,怕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女儿有些担心故吿知父皇。”明珠公主将实情告诉汉主,不愿自己的父皇有什么不测。 “放心吧,朕的宝贝女儿,你的大哥太子刘荣还不敢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别瞎担心了,朕把新女儿陈诗玉交于你照顾,你们好好相处吧,朕先去休息。”汉主刘诚把陈诗玉交于明珠公主之后就走了。 “恭送父皇” “妹妹,你来自哪里,为什么会被我父皇带回来了尼?”刘云带着一脸疑问的看着陈诗玉。陈诗玉将自己爷爷的死和汉主在难民的事,吿知给了刘云。刘云明白了父皇的用意,至此让陈诗玉与自己在这宁星宫住下来,并好好照顾陈诗玉。 汉主刘诚听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对他说的话大感吃惊,太子刘荣虽然以自己有些性格不同,但却从未做过出格之事,如今与朝臣勾结,意欲何为。 明光宫,汉主的住所,刘诚回到宫殿,躺在床上,想着深在燕国做人质十二载的两位皇子如今怎么样了,而太子刘荣勾结朝臣让自己伤透了心。汉主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困意之下,最终累倒睡着了。 东宫,太子刘荣正已刑部尚书孟胡,工部尚书魏明,吏部尚书张复三位大人在东宫秘聚。 “太子殿下,明日早朝是陛下归来的第一次早朝,我等应做何事,请殿下明示”刑部尚书孟胡对恭敬的说道。 “我父皇太懦弱,与齐之战既割地求和,有辱我大汉,被列国耻笑。我希望各位明早在朝堂上给予父皇压力,让父皇愧对列祖列宗。记住那个新晋的将军李信为突破口,不可明示我父皇的错,旁敲侧击。”太子刘荣对三位尚书吩咐道,望他们明早在朝堂上帮助自己。 三位尚书在东宫秘谈着,不一会儿,三位大人迅速离开东宫,各自回去。太子刘荣对自己的父皇原本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的父皇在位十九载碌碌无为,大汉国一直不见起色。他曾经提出一些建议,先让父皇采纳,但都被汉主一一回绝了,在加上自己的两个兄弟被质燕,种种屈辱,让太子刘荣性格大变,他本性不坏,想让大汉变强,但见父皇依旧如此,心里渐渐萌生了让父皇禅让的想法。 因而太子刘荣开始处处观察文武百官,开始寻找能为自己所用之人。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魏明,吏部尚书张复皆是对汉主的主张不满意,认为汉主是无能之人,因此暗地里以太子刘荣勾结,望还大汉一片新气象。 第四章 早朝 元兴十九年,未央宫内满朝文武齐聚一殿,这是汉主与齐交战后第一次早朝,满朝文武齐聚未央宫,排列在两旁,等候汉主。 “吾皇万岁”一声高乎,汉主刘诚端做在大殿之上,接受臣子们的礼拜。 “诸位臣子们,朕御驾亲征齐国,不但未能打败齐国,反而使大汉的金水郡白白送出去,换来着短暂的和平,朕有错。然朕今日” “父皇为何轻易拱手让出金水郡,这有愧列祖列宗,更愧对大汉的万千子民。”汉主话音未落,太子刘荣急忙走出来进言道。 “太子说的不错,朕的确愧对列祖列宗,也愧对大汉国的万千子民,然朕今日就是与诸位臣子商量如何让大汉变的更强,不受列国所欺凌。”汉主刘诚的一声感慨,并未换来更多臣子的进言。 “既然有辱,这是弥补过错吗?父皇,儿臣听说是父皇听信于这位李信将军所言,才不战就拱手先送金水郡给予齐国,齐国是何许国,齐与燕一样的虎狼之国,虎狼之国的盟约可信吗,这不明白着送地给敌国吗,父皇,您糊涂吗?”太子在朝殿之上,数落着李信的种种不是,却又暗讽着汉主的昏庸。 “臣附议。”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三人纷纷站出来支持太子刘荣。 “儿臣建议以立即对李信处于斩立决。” “臣附议。” “陛下,容臣说一句。”李信面对太子刘荣的指控,站出来答辩道, “太子说言不错,齐的确虎狼之国,不可信,这份盟约也不可能长久,然在那时齐处于胜势而我军处于劣势之中,一味的打下去我军也沾不到一点好处,相反亦有可能全军覆灭。割地求和只是权宜之计。”李信的一番话引的朝堂之上,满朝文武百官的议论。 “求和之将,何以在这大殿之上,大放厥词。丧权辱国之人,又有何面目站于这大殿之上,莫非是敌国所派之间者。”太子大声的质问李信。 “忍一时,换来大汉的强国之时,有何不可。倘若当时,再打我军胜算几何,失利之后,我军必损失惨重,不如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说臣为间者,可有证据。” “证据,未打就言败,有损我汉军的威严。”太子刘荣见李信将军言辞凿凿,对自己十分不利,确已无力辩驳。 “禀陛下,臣对大汉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请陛下明鉴。” “好了,太子说言皆无道理可讲。”汉主听着太子刘荣与李信的对话中,明白了刘荣也在间接责怪自己,父子间渐渐产生了隔阂。 “李信将军无罪,且有功。今日暂且登记在功劳簿上。” “陛下,臣无寸建之功,不敢言功,望陛下取消这次功,这功是耻,非功。” “还有脸说这耻,这耻不是你们自己做的吗?”太子刘荣在殿下细言道。 “好,现在就先依将军之言。” “当日,朕曾在难民那里下过一道罪己诏。今日,朕决意将这罪己诏告知于大汉的万千百姓,大汉之前的过错,朕一人承担。大汉的未来,需要大汉子民一同努力,大汉要变法,求富,求强。” “宣读”汉主刘诚指示宣旨太监读罪己诏。这也是大汉国开国以来第一份罪己诏,名为难国罪己诏。 “朕自继位以来,十九载功无寸功,对百姓生活,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则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大汉国万千子民,这十九载,朕的两位皇子被燕国当质子。与齐之战,朕听从李信将军所言,齐强汉弱,汉军难与取胜,故与齐求和,用金水一郡去换取一时之安,再谋大汉之强大。然朕自知平庸无奇,无法完成先主们的宏图大志,助大汉列于强国之林,助万千子民幸福安康。但朕希愿大汉国百姓们振作起来,因为有大汉子民,朕备感欣慰。有大汉子民,朕会用尽一生让大汉繁荣昌盛,让大汉子民阖家安康。如若不成,朕死后不葬入皇陵。” “朕决意将这此罪己诏颁布天下,吿知于大汉子民,大汉需要大汉子民,大汉必需强大起来。”汉主刘诚对着满朝文武,对着大汉万千子民承诺。 “朕决意变法,决意改革大汉国一切,大汉国需要变法,需要实用之人,只要能使大汉国变强,朕必用之。诸位臣子,有何意见。”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一声声附议,代表着满朝文武百官也开始同仇敌忾,一心一意为大汉谋想。太子刘荣见父皇今日这般表态与以往大不相同,故也附议,心里只求父皇能说到做到。 “诸位大臣,眼下大汉如今国破家亡,最应做什么。” “禀陛下,臣认为应先安抚难民,如今难民饥饿交迫,而大汉的耕地却大部分无人去耕种,臣认为可以让难民去耕种,并允诺给予他们土地,土地可以私有,取消共有国家制。可以买卖,多劳多得,只要向大汉的地方官府报备并收上税即可。”户部尚书李商向汉主一进言完,惹的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土地可以私有,可以买卖,自从大汉国开国以来,土地就一直是国有,不允许私有,也难怪朝堂议论纷纷。 “静一静,李尚书所言不无道理,这即可以解决难民问题,也可以解决耕地问题,并为大汉国库填加一笔税收,有何不可。诸位大臣,有何异议。” “臣等附议李大人所言” “好,就依李尚书所言之法办。”汉主看着汉国现如今慢慢变好,喜上眉梢。 “诸位大臣可有主任大汉变法之能人。” “禀陛下,主任变法之人需要开阔的世界观,着眼于未来的见识,对大汉了如指掌的洞察力,这样之人不多见,甚至难见。臣认为陛下可再下一道诏书向大汉万千子民求贤。”李商尚书站出来立即向汉主启禀。 “臣附议李大人所言。”李信将军听到李大人所言以之前对汉主所言皆如此。故而对李商大人心生敬畏。 “臣也附议李大人所言。” “好,就依李尚书之言。今日之会,始下三道诏书,一罪己诏,一土地私有诏,另一求贤诏。甚好。” 汉主刘诚命人将这三道诏书传吿于大汉万千子民。 朝毕。 汉主在朝会之后,单独叫太子刘荣到未央宫后殿,想和太子刘荣详谈。 “拜见父皇” “刘荣,在你心里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主知道今日在朝堂上听到太子对李信的指责,明显也是冲着自己来的。 “原本碌碌无为,现如今却想改变之人的父亲而已。”太子刘荣不假思索的说出来。 “不错,朕的确以前碌碌无为,但朕从今日起,决意让大汉变强。朕今日求你一件事,你可答应?” “何事?父皇。” “去燕国救你皇弟们,十二载了,朕无时不刻不想着他们,你可愿意去燕国帮助你皇弟们回到大汉。”汉主刘诚每每想到他那孤苦的两位皇子,时常感到痛心疾首。 “我愿意去燕国,父皇,我等这一刻等很久了,父皇,儿臣愿意去。”刘荣原本不太想面对父皇,但这一刻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刻。他的皇弟们从小就远离他。被强燕所胁迫,被强迫去燕国的两位皇弟,让他无法体会到兄弟般的感情,他也常常做梦都梦见自己的皇弟们与自己一同玩耍。 “好,明日,朕让李信将军与你一同前去燕国。朕相信你与李信将军一定会接你皇弟回来的,你需要什么,只需书信一封,朕自会帮你的。” “谢父皇,儿臣告退。” 太子刘荣回到东宫,收拾行李,准备明日与李信将军一道去燕国,去见自己久违的皇弟们。 第五章 出发 次日,太子刘荣与李信将军一同在广阳城门外见面到,突然从后方传来一声声音。寻声望去是一辆精致的马车,车主之人应该是非富即贵的显赫之人。 “皇兄且慢,皇妹特来送一送兄长。”刘云公主从马车下来,向兄长行礼道。 “卑职参见公主殿下” “想必这位应该是新晋将军李信将军吧,我听父皇说起过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大功绩,将来必是大汉之栋梁之材。”刘云公主打量着李信将军,风趣的谈言着。 “皇妹今日为何前来,难道仅仅只是送一下皇兄而与?” “兄长,为何这般多疑,你我身为兄妹,送一送亦是应该,况且今日长兄前去燕国,乃是救我之皇兄,你之皇弟。皇妹与长兄也一样思念兄长们。”想到此,刘云公主脸上露出满脸愁容,一副惹人伶爱的模样。 “皇妹切勿悲伤过度,为兄自会竭尽全力救助皇弟们的。”太子刘荣安慰着刘云公主,不想皇妹过度伤心。 “卑职也自会竭尽全力帮助太子殿下的。”李信将军随声附和着太子刘荣。 “皇兄,这是父皇让我带来给你们的财物,让皇兄去燕国有个照应。”刘云公主示意手下将财物交于太子部下等人。 “麻烦皇妹代替为兄,谢过父皇。”太子刘荣向刘云公主行礼。 “都是一家人,皇兄应不必多礼。” “李信将军英勇不凡,我愿送你一支玉簪,亦是见面礼。望李信将军不要见笑。”刘云公主转身对着李信将军言道,并送上一支玉簪。 “卑职不敢见笑,谢公主殿下。”李信见公主送与自己礼物,连忙跪下接受玉簪。拿到这玉簪,李信感觉此玉簪比寻常玉簪更是沉重,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玉簪并非是玉做,而是一个用铁做成的玉簪,自然比寻常玉簪更为沉重,李信将军连忙将此玉簪好好收藏好。 “皇妹又淘气了,哪有人送一玉簪给一大男人,还是铁做的,淘气。”太子刘荣看见这情景打趣着刘云公主。 “有啊,有人做过啊,就是你皇妹我啊,我可是这第一人啊。”刘云调皮着对着太子刘荣说道,惹的李信将军暗地发笑,却又不敢言笑,只露出一丝微笑。 “李信将军切勿见笑,我这皇妹就是这样一人,见怪了。”太子刘荣对此有些无奈。 “不敢。” “皇兄,李信将军,皇妹先告辞了。” “谢皇妹前来看望为兄一程。” “恭送公主殿下。” “出发。”两人看着公主殿下的马车渐渐的远离他们的视线,就开始动身离开广阳向着燕国进发。 刘云公主告别太子殿下后,向着汉主的宫殿走去,前去拜见汉主。 “父皇,女儿来看你了。”刘云公主一进殿去,就对着汉主高兴的叫喊着。 “宝贝云女儿,你去看望你长兄,可知你长兄与李信将军相处如何?”汉主询问着刘云公主,有些疑虑此二人相处如何,是否会起争执,但他也相信这是最好的选择。 “女儿听说昨天皇兄与李信将军在朝堂之上有过争吵,父皇为何还让他们一同前去?”刘云公主不解父皇为何这么做。 “的确,他们是有过争吵,但那终究会过去的,太子日夜想念着他的两个皇弟们,也对燕国有所了解,而李信将军为人正直,敢人承担责任。而且他们都想救出你皇兄们,必会摒弃前嫌,一同努力的。”汉主对刘云公主解释自己为何会这么做。 “父皇,真是老谋深算啊。”刘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打趣着汉主。 “燕国毕竟是强国,且君臣个个贪得无厌。太子与李信此去不知会怎么样?”汉主想到燕国,心事重重的。 “放心吧,父皇,女儿相信皇兄也相信李信将军。” 另一方面,太子与李信将军依然在前往燕国的旅途中。两人或许应昨日之朝殿争吵之事,久久未能说过一句话。太子心想到,此去燕国困难重重,若与李信将军再有一些纠葛,则此去必生事端。故唯今之计,应是与李信将军修好,共同努力,救助皇弟们。而李信也亦是怎么想的,故对太子言道。 “太子殿下,昨日之事,我与太子殿下有些误会,望太子殿下原谅在下的无礼。”李信将军对着太子殿下恭敬的说道,希望能得到太子殿下的原谅。 “李信将军言重了,我与李将军并无恩仇,何必见外,而且我亦有错,望李将军不计较我之错,我来日必当登门拜访谢过李将军。”太子刘荣对着李信将军恭敬的言道。 ”卑职自然竭尽全力帮助太子殿下。” “卑职敢问太子殿下,此事应如何做,才能救出二位皇子呢?”李信不了解燕国,也不知应如何救助皇子们,所以向太子殿下求问道。 “我曾了解道,燕国有一宠臣,名叫颜穆,深受燕君之喜爱,有他帮助,我等之事必能事半功倍。李信将军这样以为如何?” “太子殿下,卑职认为这样可行,毕竟有宠臣帮忙,能为此事除去一些障碍。但颜穆此人又为何会帮助我等呢?” “世人皆贪得无厌,更何况是虎狼之国的燕国。给予一点好处,便能轻易完成。”太子刘荣信誓旦旦的说道,似乎对燕人的重利轻仁深深看不起。 “卑职明白了。” 过几日,汉国使臣来到燕国边境,向燕国守城将领示意,来者是汉国使臣,前来拜见燕帝。燕国守城将领这才打开城门,放汉国使臣进入大燕国。 燕国与北狄,齐,汉领土接壤,自燕国先帝姬文在任后,向北狄学习,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战马万匹,国内百姓富庶,又重用贤人,致使政治清明,让大燕国的军事力量强于齐,汉两国,虽弱与北狄,然综和国力已经大大超过此三国。正在燕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燕帝姬文突然病逝,这给了汉,齐两国得以喘息的机会,齐皇姜列也在这时候开始发展生产,增强齐国国力。 自燕帝姬武继位后,燕帝姬武开始凭借自身国力的强大,向齐,汉发动战争,夺取了齐地六座诚池,汉地四座城池。所以汉主在被燕国夺取四座城池之后,连忙与大燕签订友好条约,并让自己的两位尚在孩童的皇子们当做人质送于燕国,以示友好。 然燕国自恃强大,想让齐,汉两国臣服于自己,起初齐不臣服于燕,在被燕再夺取两做诚池后,齐终于臣服于大燕国,燕国约定汉,齐两国每年向大燕国进贡。 太子刘荣与李信将军一进入燕国,就被燕国的国力所惊吓到。百姓丰衣足食,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商户的商品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就连燕国士兵之军甲也比齐军之结实,厚重几倍。 太子刘荣和李信将军看着这一边城的繁华景象,两人就不敢想象燕国都城平京的繁华了。 “要是我身为燕国该有多好啊。”太子刘荣想到自己的手下们肯定会有人怎么想的,催促士兵们加快步伐向燕国国都平京前进。 “终有一天,我大汉国也会有如此之繁华景象,不,甚至更加繁华,热闹。”太子刘荣暗自发誓着,他明白这个世界上弱者是要挨打的,只有强者才是这个世界的胜利者。 第六章 颜穆 元兴十九年春,太子刘荣与李信将军来到燕国国都平京,还是要先向守城将领请示来者是汉国使臣。等到同意之后,一进入平京城,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样的商品正在街上贩卖着,刘荣他们知道平京是如此的繁华,因为连边城都那么繁华,更何况是国都呢。 穿过繁华的街道,太子刘荣与使臣团们先向燕人打听颜穆大人的住处。不过,燕人却似乎不太乐意告诉汉国使臣颜穆的住所。皇天不负有心人,从一名南夷人口中得知颜穆的住所,从南夷人那里得知颜穆住所,却不是从燕人那里得知,这让李信将军有点摸不着头脑。 太子刘荣带着汉国使臣们来到一处精致的府院,抬头可见一处巨大的牌匾上写着“颜府”两个大字。 李信将军连忙上前去,先向门卫门说道 我们是汉国使臣团,前来求见颜穆颜大人的。”然而门卫仍然不进去禀吿,手伸出向李信示意着。太子看着门卫之举动,明白了其含义,赶紧上前拿出一些银子给予门卫,门卫这才进去禀吿。 “门卫尚且如此,想必颜穆更加贪婪。”李信在心里认为这颜穆看来是个更贪财之人。 颜穆,燕国户部尚书。颜穆在小时候就与姬武一起读书,与姬武一起玩耍,常常让姬武玩的很开心,这让他成为燕帝姬武最信任的人,几乎事事都会跟颜穆商量。而颜穆本人不学无术,贪得无厌,只会溜须拍马,靠着与姬武的关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惹的燕国国民哀声载道。 颜穆父亲颜回曾侍奉燕国先帝姬文,官至相国,忠心为国,深受先帝喜爱,然看到自己不学无术的儿子颜穆,整天就只知吃喝玩乐,向先帝姬文建议让颜穆不要在与姬武一起学习,怕将来影响到姬武,但先帝姬文未听从后,颜回再建议不要让颜穆担任燕国的高官,以免祸国殃民,先帝姬文当时暂且听从这建议。等到颜回病逝后,先帝姬文认为颜回劳苦功高,应该让颜穆承袭他父亲爵位,所以颜穆又被封为“忠义侯”,又让颜穆担任户部尚书之职。 太子等人接到进去许可后,进入这精致的府院。看着这府院的花花草草整理的甚是整齐,还有美妙绝伦的园林建筑,让太子刘荣也叹为观止。 来到一处大堂之上,见这一前方上空有一处牌匾写着”忠君爱国”四个大字,,字迹磅礴大气。而这大堂之上,桌椅整齐的排列在两排,非常干净,干净到几乎没人用过一样。 “各位汉国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恕颜穆照顾不周。”一个长相俊美,高大之人从大堂里面走出来。 “哪里,是我等之人冒昧打扰颜大人,在下汉国使臣刘荣,特来见过颜穆大人。”刘荣对着颜穆恭敬的说道。 “刘荣,莫非阁下是汉国太子刘荣?” “正是在下。” “哎啊,稀客啊。太子殿下,咱们坐下说。”颜穆连忙赶紧让刘荣做到椅子上。 “颜大人请。” “太子殿下请。” “不知太子殿下,此番前来燕国所为何事?”颜穆对着太子刘荣说道,想知道他们来是干嘛,为何先来见我颜穆,而不是去觐见燕帝。 “颜大人,我们此番前来一是来进贡的,二也带来一些礼品献与大人您,望颜大人笑纳。”太子刘荣指示手下将送给颜穆的礼物带上来献与颜大人。 “太子,这我可不敢当啊。”话虽这么说着,然还是让人把礼物带下去。李信见这一情景,心里想到这颜穆即贪得无厌又道貌岸然。 “颜大人,我有一事想求颜大人帮忙。”太子刘荣态度诚恳的对着这个道貌岸然的颜大人说道,并先颜穆大人弯腰行礼着。这一举动惊坏了颜穆,也惊坏了李信。 “太子,你这就见外,有事我能帮自会竭尽全力帮的。”颜穆赶紧扶起刘荣。 “太子所谓何事。” “我想见一见我那两位兄弟,望颜大人帮我。”刘荣说出了见颜穆的目的,但他也不知颜穆是否会帮他。 “我会帮助太子的,你两位兄弟现在在刑部管理的百越府,而我与刑部尚书纪未是好友,这很容易的。太子请不要担忧。”颜穆安慰着刘荣,刘荣听到颜穆愿意帮助自己喜出望外,倍感高兴。 “太子,你先让你的随从暂且住在我府院,但别破坏我这一府院的一草一木。我先叫人知会一下百越府的人。” “谢颜大人,我自会约束他们的。”刘荣随后对着随从们吩咐道。 其实,颜穆本来并不太想帮太子刘荣,然太子那一救弟心切之礼拜,让颜穆的虚荣心膨胀到极点,爱慕虚荣之人自然会帮助太子刘荣。 刘荣只让李信跟随自己一同前去,刘荣一路上跟颜穆大人有说有笑,让颜穆非常开心,因为刘荣知道只有让颜穆开心,自己才有机会见到自己的两位兄弟,才有可能让两位兄弟回到汉国,回到家。 百越府,一座坐落于平京的偏僻地方,这府上关押着各式各样的人,而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无罪之人,有的人是战俘,或者像刘意,刘业这样的人质。齐人,南夷人,北狄人,汉人,燕人都应有尽有。每个人关押的牢房也分好与坏,而且还可以调动牢房,只要让达官贵人开心,就可以调动牢房,也可以被人赎出,供人玩乐后再关押到百越府来。而这提议建百越府之人就是颜穆。 刘荣,李信跟随颜穆来到一处大院,而这正门处也悬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百越府”三个字,字迹甚为潦草,但太子刘荣却只能说“好字啊”,因为他猜测这是颜穆写的字。 “太子,你真认为这是一幅好字。” “当然,颜大人你看这字写的是生龙活虎,如同有生命般的字啊。”刘荣昧着良心说出这般话,这让颜穆非常高兴。 “太子,实不相瞒这字确为我所写,献丑了。” “怪不得这字写的如此好,原来出自大人之手,难怪会如此之好。” “谢太子夸奖,来,里面请。”颜穆请太子刘荣进去百越府探望两位皇子。 太子刘荣与李信将军一进入百越府,便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建筑,两人跟随颜穆进入此圆形建筑才知这叫演艺场,是一供人玩乐之场所。 颜穆一进入演艺场,看台上的达官贵人纷纷向颜穆行礼后,又各自看戏了。 “太子,初到燕国,想必不了解这百越府吧,不妨先看看这表演。”颜穆指着这演艺场内正在表演的戏子让太子观看。 只见一模样清秀的男子,看似疯疯癫癫的在这表演相国这一角色,而其他人有的人拿着火把正好似空中接力般的接着火把。突然,一声琴音让整个演艺场都寂静下来,一长相俊美的男子正在拿着一琴在弹唱着,这琴声弹的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那一疯疯癫癫的相国立刻跑到那琴声男子身边静静的站立着。琴声弹完,众人纷纷离席再向颜穆大人礼拜后就都离开百越府了。 “看来颜穆在燕国可能已经权倾朝野了。”太子刘荣感慨道。 “太子,你那两位皇弟叫什么名。”颜穆询问着刘荣。 “汉国刘意,刘业两兄弟。”刘荣说道。 “来人啊,请汉国刘意,刘业两兄弟出来一下。”颜穆吩咐手下把此两人带出来,并不怀好意的对着太子说道“恭喜太子,马上就能见到你那两位好兄弟了。” “谢颜大人的帮助。”话音未落,只见刚才演艺场那二人走出来,刘荣脑子一片空白后,却又立刻明白了颜穆是在玩乐他们三兄弟。此时刘荣手里紧握拳头,李信见状,赶紧上前拍了拍太子刘荣的手,示意太子刘荣冷静一下,方可放松起来。 “谢颜穆大人的帮助,我来日定当备厚礼献与颜大人。”太子这时才冷静下来,对颜大人感谢道。 “你们三兄弟慢慢详谈吧,我已经吩咐门卫了,你待会可进行出去。”颜大人以一副傲慢的姿态,头也不回的走出去了。 “恭送颜大人。”刘荣在心里恨不得撕碎颜穆,却又无可奈何。 第七章 十二载 “二弟,三弟,你们好吗,我是刘荣啊,你们的大哥啊。”太子刘荣看着阔别已久的皇弟们,皇弟们容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倒让自己都有些认不出来了,心中感慨万千。 “大哥,我们还好,你怎么样了,父皇怎么样了。他们都还好吗?”三弟刘业紧紧抓着太子刘荣的胳膊问道。 “都好都好,就是想念你们两位。”太子刘荣看着两位兄弟激动地说道。 “太子,二位殿下,在下先到外面看着,卑职先告退。”李信将军不忍打扰太子他们兄弟团聚,先告退。 “二弟,三弟。你们在燕国十二载,过的怎么样了。他们有没有对你们怎么样了。”太子刘荣急切的问道,想知道他们这十二载过的怎么样了。 二皇子刘意把衣袖子卷起来,在手臂露出一个图案,上面写这“百越”两个大字,而这图案看样子是用烙铁烙上去的,代表着这人是百越府的人。 太子刘荣看见这图案,抚摸着二皇子刘意的手臂,明白自己的两位兄弟肯定受了很多苦。自己心里也如同被烙铁烙印一般。 “二弟,三弟,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在这十二载中都发生了什么。”太子刘荣恳切的问着自己的两位兄弟,想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大哥,我和二哥自从被当做人质到燕国之后。起初还是过的很好的,和一般普通官员的待遇没有两样。但自从颜穆这人向燕帝提议建立这百越府之后,我们的待遇也慢慢发生变化,颜穆这人最后甚至也把我们两个人也纳入这百越府,供他们玩乐。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出去的,所以在这十二载中学习了很多,被人贩卖给达官贵族,去了解他们的身边一切,和百越府的各国人交谈着,去了解他们的国度,也慢慢了解了燕国。我们始终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回到汉国。”三弟刘业将这十二载中,他们在干什么都告诉给了大哥刘荣。 “会的,二弟,三弟,我这次来就是来救你们的。父皇说了,无论花什么代价都要把你们给救出来。二弟,三弟,相信我,我一定会救你们出来的。”太子刘荣哭着对二皇子,三皇子承诺,会把他们给救出来。 “大哥,可有办法。”二皇子刘意询问太子刘荣,想知道大哥他们要怎么救自己。 “我想过了,一先去求颜穆这个老贼,给他金银财宝看能不能让他去说服燕帝,放你们出来。二大不把我当人质换你们出来。”太子刘荣擦干眼泪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之计策。 “大哥,此计不行,相反你也很有可能会被抓进这百越府,到时候我们大汉国怎么办?”二皇子刘意否决了太子刘荣的计策。 “那怎么办,二弟有什么办法。” “大哥,我昨天才见齐国使臣团曾出现在演艺场,你可先去齐国使臣团那里游说,如此这般。再书信一封给父皇,请求父皇割让渭河郡四座城池给予燕国,再暗中割让两座城池给颜穆,则此事必成,我和三弟先去准备一下,望大哥顺利帮成此事。”二皇子刘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太子刘荣。 “为何要割地再给燕国,我们已经把金水郡割让给了齐国,如今还要再割让土地,这。”太子刘荣听到还要再割让土地给燕国,心情无比落寞。 “大哥可知,颜穆为何带你来此。” “羞辱我们三人。”太子刘荣心情低落地说。 “不错,颜穆这人一贪财,二道貌岸然,三爱慕虚荣。他带你来此,只是想羞辱我们而已,他甚至还有可能也会把你抓进这百越府内。但他从未得到过城池,还是他国城池,給他,他必受之,也会帮之。齐国近几年在齐皇姜列的治理下,大有当年燕帝姬文治下之燕国,这再让齐国使臣们帮助我们,则此事必成。”二皇子刘意向太子刘荣分析这当前之情况,给出他的计谋。 “大哥,就依二哥之意办吧。”三皇子随身附和道。 “好,就依二弟之意办。我先去准备一下,二弟,三弟,我先走了。”太子刘荣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百越府。 “李信将军,你先回一趟汉国,把这封信交给我父皇,然后再回来燕国这里。”太子刘荣写好一封信交给李信,让他先回汉国一趟。 “诺” 太子回到颜府,他想应该让汉国使臣团先离开这颜府再说,住在这里也于理不合,况且当他知道颜穆这人是如何陷害自己的两位兄弟后,更对他深恶痛绝。 太子刘荣进入颜府,到大堂之上,发现桌椅和之前是有不同,应该是颜穆叫人换过。 “太子,和两位兄弟相见应该有很多话要说吧,为何如此着急就过来这里呢?”颜穆从大堂里面走出来,笑着对着太子说道。 “刘荣特来先颜大人感谢,我想帮助我那两位兄弟回到汉国,所以特来求助颜大人,我国愿以一人一城做为交换献与颜大人,愿颜大人帮助我等。”太子刘荣恭敬的对着颜穆行礼着,想让颜穆帮助自己。 “什么,太子,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颜穆假装没听懂似的再询问着刘荣。 “我们愿以一人一城献与颜大人,望颜大人帮助我,让我那两位弟弟回到汉国。”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还望颜大人同意。” “好,不过我明着接收你汉国城池,难免会让人说闲话的。太子,这荣我再想想。”颜穆随即摆出一副不愿接收之态。 “我国还愿意献出渭河郡的四座城池给予你们燕国,然后颜大人可以乘机派人入驻那两座城池,而我们也会撤出全部守兵的。我以派人回国取地图,来日先奉上给颜大人,颜大人你看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就这么办了。来日我必请示燕帝,让你那两皇子归汉。”颜穆听到太子刘荣的提议,非常满意。 “感谢颜大人的帮助,我汉国使臣团不敢再在你府上久待,所以我们今日就另择住所,我先告辞了。”太子刘荣向颜穆致意后,带领使臣团离开颜府。 “太子慢走。” 太子刘荣找到燕国的“国使馆”,国使馆就是专门用来招待外国的使臣地方。太子刘荣一行人入驻国使馆后,马上派人寻找一下齐国使臣团。 齐国使臣团也住在国使馆,所以太子刘荣赶紧备一些厚礼,过去见齐国使臣们。 “我乃汉国太子刘荣,带领汉国使臣团前来拜见齐国使臣们。”太子刘荣一进入齐国使臣们的住所,就对着他们恭敬的说道。 “齐,汉两国最近签约了两国友好盟约,所以我等汉国使臣看见齐国使臣们,自然先向齐国使臣们拜会一声,愿两国友好。”太子刘荣继续向齐国使臣们说着。 “没错,刘太子,我们坐下说。”齐国为首的一名高官说道。 “刘太子,我乃齐国使臣田非,而等来燕国也是为了来进贡的吧。” “没错,田大人,想必齐国使臣们也是如此,不过如今齐国慢慢强大起来,我汉国也亦欣喜。”太子刘荣对着田大人说着,并示意手下将厚礼献给齐国使臣们。 “此话怎讲。”太子刘荣的一番话,让田非有点摸不着头脑。 “田大人可知,我有两位皇弟被关押在这百越府之内,百越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田大人想必不知道,此乃一处供人玩乐之处,堂堂大燕国既然如此对待我们汉国皇子,让我等心寒不已。”太子刘荣讲到着,真情流露,让田非十分同情。 “刘太子,切勿伤心,我等十分同情贵国皇子之遭遇。实不相瞒,我曾去过这百越府,也知这一地方,乃非人待之处。”田非看着刘荣这么伤心安慰道。 “田大人,你知道吗我们曾想向颜穆求助,让他们帮助我救出我那两位皇弟,而颜穆大人却说要给予他们燕国四座城池,他们才肯放人。我跟他们说,我们汉国和齐国有友好盟约,我们有难,齐国会帮助我们的,但他们却说齐国算个屁,就一败国何足挂齿,我气不过他却也无可奈何。今日见齐国使臣们在这,特来向你们诉说。燕国为何如此欺负我们两国,你说他们过不过分。”太子刘荣将二皇子刘意交给他的那套说辞讲于齐国使臣们听。 “岂有此理,这燕国太欺负人了。”太子刘荣一说完,齐国使臣们个个都很愤慨。 “哎,不说了,我已经派人去向我父皇去取来那四座地图了,但我怕燕国他们反悔收了地,却不放人,这可愁死人了。”太子刘荣故意装作愁容满面的一副之态。 “刘太子,请勿担心,来日你等上朝通知我等,我们愿意和你们一道上朝,如若他们反悔,我们两国可以一同约定进攻燕国,做为你们汉国的盟约国,我们齐国愿意为你们撑腰。”田非大人恭敬的对着刘荣说道。 “对,为你们撑腰。”齐国使臣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我刘荣在这里谢谢各位齐国使臣们,谢谢各位慷慨帮助。”刘荣向齐国使臣们拜谢道。 “那么,我等先告退,来日上朝必当告知各位,告辞。”太子刘荣向齐国使臣们拜别。 “刘太子慢走。” 第八章 燕国朝会 几日后,李信将军从汉国来到燕国,太子刘荣派人前去迎接李信将军。 “李信将军可办妥这件事了?”太子刘荣询问着李信将军。 “禀太子,吾皇已经同意了这件事,这是这六座城池的地图。” “好,辛苦李将军了,你先把两座城池的地图先给颜穆,再回国使馆休息吧。”刘荣向李信将军吩咐道。 “诺” 太子刘荣一边让李信将军前去向颜穆交那两座城池的地图,一边让人通知齐国使臣们,明日到燕国朝堂上觐见燕帝。 而另一方面,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知道自己此次必能出去,所以他在暗地里通知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们,邀请他们和自己一同回大汉国。原来,两位皇子在百越府,虽然只是被人当做戏子般,却早已在暗地里培养着可信赖的人,希望他们在自己回到汉国之后,跟着自己干一番事业。而他们也愿意到汉国,为汉国效命。 他们之中,有的是跟两位皇子一样的戏子,或者是在燕国,看不惯颜穆在燕国横行霸道,而想另投他国之人,还有的则是其他国家的人,甚至还担任过五大国的高官,他们这些人总共是十二人,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多年的生死之交。 次日,燕国朝堂大殿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排列两旁,齐国使臣也应约而来。 “鄙人乃汉国太子刘荣,今日特率汉国使臣前来拜见燕帝。”太子刘荣向燕帝姬武礼拜道。 “贵国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啊?”燕帝姬武询问着刘荣,已经知道汉国使臣们早已来到燕国,却迟迟不来朝见燕帝,这让燕帝感到非常奇怪。 “外臣此番前来,一是为了来向燕国进贡的,二是为了我那两位皇弟,我父皇日夜思念两位皇子,想此番前来,也接他们一同回去,所以愿意奉献渭河郡的四座城池给予大燕国,亦是补偿燕国多年对我们两位皇子的照顾。” “哎,就这事,朕还以为多大的事,至于让你们拖那么久见朕。”燕帝在心里嘀咕着。 “各位爱卿,有何意见。”燕帝询问着文武百官。 “臣认为这事可以答应。”户部尚书颜穆上书进言道。 “颜大人为何说出如此这般话啊,那四座城池,凭我们燕军之强大,亦可攻取下来,又何必多此一举。”大将军乐风对颜穆这一提议深感不屑。 “大将军此言,我可不敢苟同,打战就算我军能大胜,我军亦有所损失,而这交易对我大燕无任何损失,为何不行。”颜穆质问着大将军乐风。 “不错,颜大人此言有理。”齐国使臣田非进言着,他明白如果按大将军乐风的说法,燕国很有可能会打汉之后再打齐,而这正是齐皇不想看见的。况且他此番上殿,就是为了帮助汉太子。 “外臣认为汉齐已经交好,且齐,汉,燕都有和好盟约,我们三国应该先停止征战这一想法,想办法通过和谈来取的共识才是。”田非向燕帝姬武进言道。 “臣赞同齐使田非之言。”颜穆随声附和道。 “可当日,齐向汉夺取了金水郡。齐使,汉使,又做何解释。”大将军乐风依然咄咄逼人,不可在这一提议上退步。 “敢问乐大将军可有家室?”刘荣向乐风将军询问着。 “自然有。” “那想必乐大将军应该明白儿在外,父母思念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父母在外,儿子思念父母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为何乐大将军却死活不让父子团聚,这是为何,这只是人伦常理而已,为何在乐大将军看来像是十恶不赦之事,我十分想不明白。”刘荣质问着乐大将军。 “外臣田非十分赞同汉使之提议,而且这对燕国也亦大大有利啊。” “臣也赞同这一提议。”颜穆随声附和道,心想按照他对燕帝的了解,燕帝这时候就应该会答应这件事了,所以这样就可以得到那两座城池了,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好了,诸位说的都有理,然让汉国两位皇子再待着燕国也没什么用,就让他们回去得了。”果然燕帝姬武答应放两位皇子回去,朝堂之上的四个人,心里想法各不相同。颜穆想的是这样就可以得到两座城池,心里美滋滋的。齐使也终于让燕国停止对外征战的想法,要是让他们追究齐汉的许州之战,那有可能迁怒与齐,因此心里松了一口气。乐大将军心里又恼又气,燕帝始终不可相信自己。而太子刘荣自然欢天喜地,终于能一家人团聚了,无比高兴。 “谢陛下。这是我汉国和燕国之边境的四座城池的地图,请陛下过目。”刘荣向燕帝献出那位于渭河郡的四座城池地图。 “好。请汉使带着两位皇子回去吧。” “谢陛下,外臣告退。” 朝毕。 在朝毕之后,太子刘荣马不停蹄地赶往百越府,去迎接他的两位皇弟。进入百越府,太子刘荣看见二皇子刘意似乎在和什么人交谈似的,太子刘荣立刻赶到二弟刘意和三弟刘业身边。 “二弟,三弟,燕帝答应了放你们两个回去。”太子刘荣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两位皇弟。 “太子,来的可真快啊。恭喜太子,你们一家人终于团聚。”颜穆紧随着太子刘荣来到这百越府,对着三位皇子恭喜道。 “这还多亏颜大人的帮助,来日定当重谢,定当重谢。”太子刘荣见颜穆跟随而来。连忙对他恭敬地说道,两位皇子也连忙对颜大人礼谢。 “告辞了,颜大人。”三位汉国皇子向颜穆拜别道。 “三位汉国皇子慢走。” 终于大汉国三位皇子终于可以团聚了,阔别十二载的真正团聚。太子刘荣带着两位皇弟回到国使馆,向齐使田非表示谢意。 “我等三位汉国皇子前来向贵国使臣们表示谢意,这些礼物望贵使臣们能够收下。”太子刘荣示意手下将礼物献与齐国使臣们。 “这皆是贵国之洪福齐天啊,我等只是帮点小忙而已。”齐使田非恭敬的对着三位汉国皇子礼拜着,却没有收下礼物。 “小忙也自当重谢,这是我们汉国的规矩。望贵使臣们收下吧。” “那就却之不恭了。”齐使田非笑着收下了礼物。 “我等今日就要离开平京,回到汉国去,还望齐使禀明齐皇,望齐使向齐皇带去我们对齐国的友好之情。”太子刘荣向齐使田非礼拜道。 “刘太子,这是应当的,我也希望两国能够一直友好啊,我等一定会带去你们这般好意的。” “告辞了,田非大人。” “恭送三位皇子。” 太子他们三人向齐使拜别之后,就收拾行李离开了国使馆,高高兴兴的向着汉国进发。 此时,李信将军在接到刚从百越府出来后的二皇子刘意的指令,早在平京城门外多备了十二匹马,不跟汉国使臣们一道出发,而是等汉国使臣们离开了平京,李信将军才进入了平京。 第九章 火烧百越府 平京城内,李信将军在暗地里准备着松油,和买一些大箱子,并将它们改造成有暗格的箱子,上面可以放一些衣服之类的物品,下面是可以躲人的箱子,然后住在一处偏僻的已经没人要的废屋里。 李信记着二皇子刘意的嘱托,七日之后行动,这样汉国使臣们离开了燕国,回到汉国了。二皇子刘意的火烧百越府计划就不会被人怀疑到是这行汉国使臣们所为。 夜晚三更时,李信来到百越府边,趁着百越府守卫们的不注意,悄悄的把松油洒在百越府的一些木建筑上。然后翻过墙去,进入百越府,同样也在一些木建筑上洒松油,连接这些木头,使他们能够在同一时间迅速燃烧。 李信观察着百越府,知道百越内关押的戏子有人把守,但人数不是很多。所以他先把火点着,然后躲在离关押戏子牢房比较近的一旁,等百越府的人见这时府内起火了,肯定会有人去报告给刑部,而有的人会马上去救火。 李信看见牢房中的守卫们都出来之后,飞快的跑入到牢房中。向牢房中洒松油在木建筑上之后,然后拿起挂着一旁的钥匙,将牢房的房门们一个一个的打开了,然后让这些戏子都逃跑出来,再将牢房的木头给点着。 此时,守卫们也纷纷知道牢房起火了,戏子们一个个都逃跑了。于是赶紧抓捕戏子,但戏子众多,守卫们也抓不过来,而且百越府到处都着火了,府内一片狼藉。 “那十二个人跟我走。”当李信将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戏子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于是跟随李信将军跑出百越府,来到一处隐蔽的小树林。 李信将军数着人数,突然发现多了一个人,喊道“十三个人,谁是多出来的?”众人都纷纷看下对方,于是纷纷指着一个人。 “你不是我们的人,请你走吧。”十二个人赶走了那个多出来的人,那人无趣的走开了。 “这里有一些换洗的衣服,各位先换上吧。”李信将军拿出一些衣物给他们十二个人,示意他们脱下百越府的服装,穿上新衣物。 十二个人换好服装后,跟随李信将军来到他的那所废房子,让那十二个人在此好好休息,明日再出城,前往汉国。 百越府起火,让刑部尚书纪未和颜穆坐立不安,于是纷纷派人全城大搜捕百越府内逃出来的人。由于平京城门,晚上是紧闭城门的,所以在一个晚上就抓回了大半数的戏子。 刑部尚书纪未赶紧快马赶到颜府,与颜穆商议对策。而此时颜穆也在想谁会如此大胆到要火烧百越府,想来想去在这燕国满朝文武中也只有相国冯满敢和自己作对了。 “颜兄,这百越府怎么会着火呢,又是谁放的火,要是让我知道是谁放的火,必让他千刀万剐。”刑部尚书纪未一见到颜穆,就开始大骂何人敢放这把火。 “纪老弟,你说会不会是冯相国,他这人经常跟我做对,这次会不会也是他做的?”颜穆把对相国冯满的怀疑说给刑部尚书纪未听。 “颜兄,我觉的应该不会是冯相国做的,倒会不会是这次来我们燕国的那般汉国使臣们做的,你看他们,知道他们的皇子在这里受了这么多苦怀恨在心,所幸一把火烧了这百越府。”纪未想到汉国皇子们刚走,就发生这种事,所以认为是这行汉国使臣们做的。 “不,汉国使臣们已经回到了汉国,他们是不会再回到燕国来放火的,这应该就是冯相国做的。他估计想着趁此次火灾想搬倒我,哼,这老不死的。”颜穆仍然坚信怀疑这就是冯相国做的,拍着桌子大骂道。 相国冯满是两朝重臣,在燕帝姬文在任时,深受重用,与颜穆父亲颜回是燕帝姬文的左臂右膀。在颜回和姬文相继去世之后,冯满独自支撑着燕国这座大厦。但他看见颜穆的所作所为后,就一直向燕帝姬武參奏,希望燕帝严惩颜穆,然颜穆仗着与燕帝姬武的关系深厚,一直未受到任何处罚。但颜穆与冯相国的矛盾彻底公开了,于是燕国朝堂之上也就分成了两派。 “纪老弟,你赶快把百越府的戏子们全部抓回来,不要落把柄给冯相国他们。”颜穆郑重的嘱咐着刑部尚书纪未。 “放心吧,颜兄,已经抓回了一大半,明天我就派人在平京的各个城门仔细搜查这些人,他们这些人身上都有百越府的印记,他们一个人都跑不了。”刑部尚书纪未信信旦旦的对着颜穆保证道。 “但愿如此吧。” 另一方面,三皇子刘业询问着二皇子刘意,想知道按照二哥的方法,能不能把他们的生死之交的那十二个人救出来,还不会怀疑到我们这些人身上。 “放心吧,三弟。只要李信将军按照我说的做,就不会有事的。而且颜穆这人对冯满相国的仇恨已经超过你我之想象了,颜穆绝对不会把这件事怀疑到我们的头上来的。我听说父皇正准备对汉国进行变法,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而且那十二个人对于我们汉国来讲,是举世无双的奇才。”二皇子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三皇子,让他放宽心。 “二弟,那十二人真有如此之才能。”太子刘荣对此表示怀疑。 “当然,大哥不信,来日可自当检验。” “好,如若真是这样的举世无双的奇才,自然再好不过了。我们赶快走吧,父皇和皇妹该等急了,哈哈。” 于是汉国使臣们快马加鞭的赶往汉国国都广阳。 一大早,李信将军就让那十二个人躲在那些有暗格的大箱子中,然后出去找一商队把这十二个大箱子,装上马车。 “怎么这么重啊。”一名搬运工脸色沉重的抱怨道。 “我这箱子里装的是一些衣物,和一些士兵们穿的军甲自然重些,还请各位辛苦辛苦,帮帮忙。”李信将军对着这一行人拜托道,希望他们不要因此去纠结这些箱子为何这么重。 等商队到了城门,见守门将领们在搜捕这昨晚逃跑的那些戏子,每个人都要检查身上是否有无百越府的印记。 “你们是干什么的,过来检查一下。”守城将领对着李信等人呵斥着。 “大人,我们把这些衣物拉到燕国边城去贩卖,我们只是些生意人。”李信急忙对着守城将领们说着。 “检查一下。”李信等人被检查着,看身上是否有无百越府的印记。 “这些箱子也检查一下。” “将军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李信连忙将一些银子拿给守城将领,想着不能让他们仔细搜查这些大箱子。 “将军,没有,只是些衣物而已。” “好了,过吧。”守城将领示意李信他们等人可以过了,李信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信让商队快马加鞭的向着燕国边城出发,当来到一处荒无人烟的树林中,一名青年模样的汉人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对着李信将军说道。 “掌柜的,那燕国边城的买家不要这批货了,怎么办啊。” “什么,不要这批货了,那这批货怎么办。”李信将军故意装出一副很着急的样子,让这些商队人员看着。 “掌柜,我们的人马上就要回到这里了,要不我们等他们吧,等他们来了,再到别处去卖吧。”这名青年向李信将军建议着。 “如此甚好。” “各位因为情况有变,所以我们不去燕国边城了,而且我们的人马上就要赶过来了,所以这些钱给你们,当作你们的工钱吧。”李信将军转过身来,对着这些商队的人说道。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商队为首的一名工头皱着眉头说着。 “慢走,各位。” 李信看着这商队走远之后,与那名青年马上将那十二人放出来。 “可憋死我了,一大早就在这破箱子里待着。”一身高体胖的,却带着些书生气的男子抱怨道,此人名叫高义,是个生意人。 “那还不是因为你太胖了,这箱子可容不下你这体形。”一长相俊秀的青年男子嘲笑着高义。 “莫嘲笑我啊,张平。这叫富贵之态,你怎可懂之。” “好了,莫在吵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这些人过燕国边境的通行令牌了。”又一名长相俊秀,当却不修边幅的男子示意让高义与张平别再吵了。 “苏明飞,你这双巧手,在演艺场上从达官贵族的身上偷来通行令牌,还不被发现,不简单啊。”张平依然停不下来口舌,继续说道。 “好了,莫在吵了,快骑上马,回到汉国去吧。一飞兄,后会有期。”李信将军赶紧呵斥张平等人,示意他们骑上之前自己准备好的那十二匹马,并向周一飞告别道。 “驾。” 当李信将军与十二人都走后,独留周一飞在燕国。原来周一飞听从二皇子刘意的命令,留在燕国,开一间小茶馆,收集燕国消息给二皇子他们。 七日后,李信将军们来到了燕国边境边城,一行人纷纷下马,向边城将领们出示通行令牌,让守城将领检验。在获得通过许可后,李信一行人快马通过边城,迅速离开燕国,驶向汉国。 “自由了,我们自由了,汉国我们来了。”张平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冲动,大声的对着天空呼喊着。 “自由了。”众人跟随张平高兴的呼喊着。 “我们快走吧,二皇子和三皇子该等急了。”李信将军在他们高兴之余,打岔的说道。 “好。”众人异口同声的说着,高高兴兴的往汉国国都广阳前进。 第十章 欢聚 元兴十九年夏,汉国国都广阳城下,太子一行人从燕国归来。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从马车上下来,三皇子刘业看着广阳城门上的“广阳”两个大字,心生感慨。 “二哥,十二载之前,你我从这里出发,如今十二载之后,这广阳城门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你我受尽苦难,重回广阳。” “是啊,这是我们十二载第一次回来,我们在广阳城中走一走吧。三弟。 “好的,二哥。走一走,看一看这广阳城也好。” “参见太子殿下。”守城士兵们纷纷跪下向太子參拜。 “平身。” 广阳城内,太子刘荣跟随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在广阳诚中闲逛,并派人通知汉主,二皇子刘意与三皇子刘业已经回来了。二皇子刘意看着街道冷冷清清,与燕国的闹市无法相比,一阵心痛,如果汉国一直这样,那汉国岂非一直受人欺负,而不能崛起。 “大哥,三弟,我们走吧,回去吧,没什么好看的。”二皇子刘意带着失落的表情,向着太子与三皇子催促道。 “好吧,那就见父皇去吧。” 汉国皇宫中的明光宫内,汉主刘诚知道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已经回来了,心情自然无比高兴,所以令人将二皇子和三皇子小时候住的寝宫打扫一遍。又叫人准备佳肴,设家宴款待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以庆祝他们这次归来。 “拜见父皇。” 汉主刘诚看着自己阔别十二载之久的皇儿们回来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抱住两位皇子们,痛哭流涕的说道。 “是为父对不住你们,让你们在燕国待那么久,来跨一下这火盆,去去这十二载的霉运。”汉主刘诚叫人搬来一火盆,让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跨过这火盆。这让二皇子刘意有点哭笑不得,如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来源于汉国的弱小,岂非这一跨过火盆就能让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但考虑到父皇的一片苦心,也只好勉为其难的跨过去了。 “来来来,朕已设下了家宴,一家人这次好好聚一聚。” “谢父皇。” 在这时,皇后陈玉和刘云公主来到这明光宫中,来看望一下自己许久不见的义子们。皇后陈玉是太子刘荣和刘云公主的生母,也是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的义母,而二皇子刘意与三皇子刘业的生母昭仪李柳红,当年与皇后情同姐妹,但昭仪李柳红不幸在三皇子刘业出生后就死去。所以皇后陈红就在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小时候就收他们为义子了,对他们悉心照顾,视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为已出。 “拜见母后。”三位皇子们异口同声的向皇后陈玉行礼道。 “好了,皇儿们,不必多礼。今日我们要好好聚一聚,” “谢母后。” “二哥,三哥,你们终于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你这丫头这么多年,还是如此调皮。”二皇子刘意打趣着刘云公主。 明光宫内,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来,摆放在餐桌上。但是这端上来的美味佳肴也让二皇子刘意提不起劲来,面无表情,呆坐一旁。 “来,皇儿别呆坐着了,吃一下这个吧。”皇后陈玉把一鸡肉递给二皇子刘意,二皇子把这一鸡肉吃下之后,感觉精神焕发。 “这道菜是什么,为何让人感觉如此美妙。” “这道菜叫紫阳蒸盆子,是你母后叫人特意做的。”汉主刘诚看到二皇子刘意吃的如此高兴,兴奋的对着二皇子刘意侃侃而谈。 “这道菜是我们汉国汉中郡紫阳城的名菜,在紫阳城那边这道菜,象征着团圆,所以我特意让人在我的皇儿们平安归来后,特意叫人做的。” “谢母后的关心。”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起身向皇后跪谢。 “起来吧,皇儿们。快趁热吃吧。” “谢母后。” 一家人在这餐桌上,其乐融融的吃着这一顿饭。在用膳完之后,二皇子刘意看见明光宫内的一处偏僻的地方,摆放着一把陈旧的弓箭,而那把弓箭是当年自己的玩物,想着当年自己拿着这把弓箭,说要保家卫国,开疆扩土,如今它却已是这般模样,让二皇子内心失落不已。 二皇子拿起这把弓箭,擦一擦这沉浮的灰尘,这把弓箭依然如崭新一般,却对如今的自己来说,太小了。这弓绳也早已断裂,如同当年自己那般器宇轩昂,也早已烟消云散。 “二哥,你干什么呢?”刘云公主跑过来看着自己的二哥对着这陈旧的弓箭呆呆的站着,心生疑惑。 “没什么,皇妹,只是看见这小时候的东西,触景生情而已。” “这是二哥小时候的东西,父皇在你走后,把这弓箭放在这里,每当父皇看见这弓箭,就想起你们,而你们又不在这里,所以就把它放在这里了,不让自己太伤心。以前我常听二哥说要保家卫国,开疆扩土。如今二哥也是如此这般吗?” “当然未曾改变,不过如今这需要的是实力,而不是随口说说。” “父皇决意要变法,我们汉国需要二哥的帮助,我听大哥说了,二哥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了,不管在哪方面都远胜所有人。” “你别听大哥瞎说。”二皇子刘意听到皇妹这般话,露出一丝笑意。 “二哥,别整天愁眉苦展了。高兴一下吗?” “好,就听皇妹的。” “走吧,去父皇那里。” “二哥,刚才父皇说了,我们汉国要变法了,我向父皇说了,以二哥才能定能主持我们汉国的变法大任。”三皇子刘业兴奋的对着二皇子刘意说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要对我们汉国变法,是吗?” “是,但之前没有合适的人能够主持我们汉国变法的重任,所以此事一拖再拖,而今日,你大哥和三弟都推荐你能够承担这重任,所以我决定让你主持我们汉国的变法大任,你意下如何。” “儿臣愿意承担这变法重任,但等一等,儿臣的人还没到,请父皇改日在朝堂之上再宣布让儿臣当此重任。”二皇子刘意向汉主刘诚拜谢道,并向他请求改日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 “皇儿,那些人,靠得住吗?”皇后陈后先二皇子刘意询问着。 “母后,这些人一共十二人,皆是我与二哥的生死之交,而且他们都怀有大才,所以我与二哥向他们邀请到我们汉国来,施展他们的抱负。” “如此甚好,那他们现在人在哪里。” “父皇,他们如今应该与李信将军一同在回汉的路上了。”二皇子刘意向汉主刘诚回答道。 “李信。”刘云公主听到这名字,又想起当时自己送给李信那个铁玉簪,不禁冷笑一声。 “女儿,你怎么了,干嘛傻笑呢。”皇后看见自己的宝贝女儿,突然之间冷笑一声,疑惑不已。 “没什么,母后。” “估计是想李信将军了。”太子刘荣打趣着自己的皇妹。 “母后,别听大哥瞎说。”刘云公主向皇后陈玉说道,并瞪了一眼太子刘荣。 “我们的宝贝女儿也是时候嫁人了,也该替我们的宝贝女儿选一选未来的丈夫了,你说是吧,皇后,哈哈哈。” “是啊,皇上,我们这女儿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 “父皇,母后。女儿还不想嫁人吗,我还想多陪陪父皇和母后呢。”刘云公主向汉主和皇后撒起娇来。 “难道皇妹想当尼姑吗,哈哈哈。”太子又开起刘云公主的玩笑,惹的刘云公主有些不高兴了。 “母后,你看。大哥老是欺负我。我不陪你们了,我去陪我妹妹去。”刘云公主看见太子刘荣依然对自己开着玩笑,索幸跑出明光宫,回到宁星宫中去了。 “大哥,皇妹说道妹妹,这是怎么一回事。”二皇子听到刘云公主说道,她还有一妹妹,百思不得其解。 “是这样的,那妹妹是父皇在一难民处,把一无亲人的女孩收回来当义女,名叫陈诗玉。不过并没有对天下人宣布这件事,所以这件事只有我们皇族知道而已。” “原来如此。” “皇上,臣妾告退,臣妾去看看我那宝贝女儿。”皇后陈玉向汉主刘诚拜别,走去明光宫,向着宁星宫走去。 “好,去吧。” “恭送母后。” “刘意,等李信将军他们回来,朕会在朝堂之上,宣布你主持汉国变法的重任,你与太子,刘业先下去休息吧,你们的寝宫已经整理好了。” “谢父皇,儿臣告退。” 三位皇子们向汉主拜别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寝宫去了。 第十一章 商仲 宁星宫内,皇后陈玉前来看望自己的女儿刘云公主。此时,刘云公主正与陈诗玉在玩耍着。见母后前来,赶紧向母后行礼道。 “拜见母后。” “免礼。女儿心中是否有心事吗?” “哪有,母后多心了。” “女儿,我也是过来人,想你心中定是有那李信将军。我改日再看一看这李信将军究竟何许人也,竟让我们刘云公主如此牵挂。” “母后。”刘云公主握着皇后陈玉的手,撒起娇来,像是提醒皇后别再说了。 “好好好,就依女儿,但为娘的,总应该见一见这人吧。” “好,就依母后。”刘云公主听到这里,脸上似有娇羞模样,惹人伶爱。 “女儿,为娘先走了,回去休息去了,你也好好休息吧。” “恭送母后。” 几日之后,李信将军与那十二人,来到汉国国都广阳。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他们的到来。 “委屈各位了。请各位先到驿馆休息。商仲先生,受苦了。”二皇子刘意请十二位贤者速到驿馆休息,并向一位老者恭敬的说道。此老着年约花甲,身子骨却很硬朗。,一点也看不出来已经花甲岁数。 “谢二皇子和三皇子拯救我等于危难之际。”十二位贤者向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拜谢道,并起身前往驿馆。 驿馆处,二皇子先让各位贤者们收拾好自己的行礼,然后一同聚在一起商议如今汉国之事,应该怎么办。 “刘意在这里,谢过各位的鼎力帮助,想让各位提出助我汉国强国之策。” “二皇子,此言言重了,我们皆乃你们所救,理应报答与你们。即日起,我将写成“刑事策”献与二皇子。”此言来自于一名名叫宋央的壮年男子,来自于燕国,其父成担任燕国刑部官员之职,故自小熟知刑事,精通刑法。然得罪颜穆这人,故父母被关押与刑部大牢,自己被关押于百越府。 “我也有强兵之策,献于二皇子,可助汉国。”此言来自于一名名叫黑厉的齐国男子,该男子已经也有知命之岁了,是仅次于商仲的老者。因当年伐燕,落败被燕国关押于百越府,供人取乐。 “你们此言皆有理,然对大汉是否有用,却是难说啊。”商仲先生起身对着这十一人说道。 “你们所学的确是真本事,然这一方法未必对各国都有用,如若不好用或产生更坏的影响,岂非是祸害大汉国吗。” “请商仲老先生指点一二。”三皇子刘业迅速向商仲先生行礼问道。 “今日,我们来到这汉国,理应帮助汉国,重振汉国,所以这策略也因汉国而变,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最适合汉国,我们就用什么。万变不离其宗,宗我们不变,但这变我们要根据汉国来变,不能把你们在燕国那套,或者齐国那套,一模一样的照搬过来。” “商仲先生所言极是,我们谨记在心。”那十一人起身向商仲先生先生拜谢道。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现在应当如何,最应该做什么。”二皇子刘意恭敬的向商仲先生请教道。 “我们应立即赶赴汉国各地,考察各地,在得出最好的解决之道。” “如此甚好,各位怎么看。”二皇子向这十一位贤者询问道。 “如此也好,正好也可领略一下汉国风光。”张平一脸喜悦的说出这番话。 “你可不要只顾游山玩水,而不办正事。”高义对张平的以后表现充满着怀疑。 “高义,我张平可是一个说到做到之人,不容许你这般看不起人。” “好了,二位。莫在吵了。明日我等这就动身前往汉国各地,巡查一番,在得出我们的治国良策。”商仲先生劝说着高义与张平。 “谨遵先生之言。” “商仲先生,明日可不可以不用到我们汉国各地,我想请先生为我们兄弟二人的老师,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二皇子刘意向商仲先生殷切的询问着。 “是啊,请先生担任我们的老师吧。”三皇子随声附和道。 “是啊,商仲先生你就答应吧,而且您这岁数也不适合到处在这汉国各地奔波。”张平向商仲先生郑重其事的说道。 “商仲先生,你就答应吧。”其他人也随声附和道。 “好,我就当你们的老师,还望你们不嫌弃老夫。”商仲先生向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开了个玩笑。 “怎么会呢,商仲先生说笑了,不,老师。”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赶紧向商仲先生跪谢道。 “拜见老师。” “快起来,你们可是皇子,以后就不用行这般礼了,我可受不起。”商仲先生赶紧让二皇子和三皇子起身。 “恭喜二皇子和三皇子喜获良师。”众人向二皇子和三皇子告喜道。 “谢各位。” “老师,如今我们应该要怎么做。汉国要怎么做。”二皇子刘意向商仲老师询问道。 “汉国要变法,首先要一位主持变法之人,而那人就是二皇子你,帮手自然就是我们,但也要让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们心服口服的,让他们也承认你能够主持这变法的重任。” “不错,商仲先生所言有理。理先顺了,自然路就通了。”黑厉马上赞同商仲先生这番话。 “二皇子,你可先请求太子,让他帮你,向汉主请求册立你为王,再开府主持变法重任。”商仲先生向二皇子建议道。 “好,就依老师所言,我待会去向大哥说明,让他明日帮我在朝堂之上,向父皇提议。”二皇子刘意向商仲先生拜谢道。 “今日,各位可先行休息,明日我叫人准备一些银子和通行令牌给予各位,祝各位在我汉国好好考察,我先在这里向各位拜谢了。”二皇子刘意向众人行礼。 “我等一定好好帮助二皇子,强大汉国。”众人异口同声说道。 “告辞了,各位。” “恭送二皇子和三皇子。” 不一会儿,二皇子刘意来到东宫,与太子刘荣商议,请求太子向父皇建议册立自己为王。 “什么,你要父皇册立你为王。”太子听到这句话,有些惊讶。 “是,大哥。我想让父皇册立我为王,这样我主持变法之事,比较方便。”二皇子刘意向太子刘荣殷切的恳求道。 “请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好吧。明日我向父皇禀明这件事,我也会帮助你,让你主持我们汉国变法重任的。” “谢大哥。我先告辞了。” “二弟,慢走。” 册立为王这件事,太子刘荣想着二弟和三弟在燕国受尽苦难,册立封王也算补偿他们两兄弟,干脆让二弟和三弟都被封王吧,太子刘荣心想着。 第十二章 秦王刘意 次日,未央宫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排列两旁,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也出席这次朝会。 “參见吾皇。” “免礼。” “今日,朕高兴。朕的两位皇儿在燕国为人质,十二年之后终于回来了。”汉主喜笑颜开的对着众臣说道。 “恭喜吾皇,恭喜二皇子和三皇子。”群臣向汉主和二皇子和三皇子贺喜道。 “启禀父皇,这次二弟和三弟平安归来,证明我大汉有崛起之意,儿臣建议册立二弟和三弟为王。”太子刘荣向汉主刘诚建议道。 “众位臣子,你们意下如何。” “臣赞同太子所言。” “臣也赞同太子所言。” “好,就依各位之言,册立二皇子和三皇子为王,不知各位对这名号,有何看法。”汉主本来就赞同册立二皇子和三皇子为王,只因心里觉着亏欠二皇子和三皇子太多了,册立为王,也好让自己心里舒坦一些。 “臣建议二皇子刘意为秦王,秦有崛起之意。三皇子刘业为楚王,楚有霸天下之相。崛起之后,霸天下,乃我大汉之未来。所以臣提议二皇子为秦王,三皇子为楚王。”户部尚书李商向汉主提议道。李商大人这一说法,让太子刘荣心中有些不快,好似汉国未来没自己什么事一样。 “臣赞同李大人所言,李大人所言之意乃我大汉之福,故臣赞同。”李信将军站出来,附议李商大人所言。 “好,就依李爱卿所言。从即日起向全天下人宣布二皇子刘意为秦王,三皇子刘业为楚王。”汉主命人草拟诏书,即日起宣布这件事。 “谢父皇。”二皇子刘意和三皇子刘业跪谢汉主。 “今日还有一事,那就是主持汉国变法重任,有了人选,那就是秦王刘意,不知各位,有何高见。”汉主向满朝文武百官宣布主持大汉国变法重任之人就是秦王刘意。 “臣曾说过,主持变法之人需要有开阔的世界观,着眼与未来的认知观,对大汉了如指掌的洞察力,就算秦王有以上两点能力,但秦王对于我们大汉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臣不认为秦王有此能力担任此重任。”李商大人对此质疑秦王是否有这能力。 “不错,李大人所言不假,我与楚王离开大汉国十二年,亦不知这十二年发生了什么,所以今日,我们已经让十一位贤者到我们汉国各地考察,不日就可返回广阳,到时就可根据我们汉国所需进行变法。至于能力问题,李大人可以提问,我自然告知你心中所想,汉国所需。”秦王刘意向李商大人说道,解释他的疑惑。 “请问,秦王,汉国变法最要紧是什么,最需要干什么。”李商大人马上站出来向秦王指教道。 “汉国变法最要紧的是富国强兵,最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如若四分五裂,又怎么让政令畅通。这回答,李大人是否满意。” “那再请教秦王,变法应从何处入手。” “全部,只要是能最好,或更好,就可以这么做。” 秦王刘意此言一处,朝堂之上马上吵闹起来。在讨论秦王之言和秦王是否可以担任主持变法大任,吵闹久久不能平复,但也终于会回归平静。 “臣认为秦王可以主持我们汉国变法大任。”李信将军率先站出来,支持秦王主持变法大任。 “臣也赞同。”李商大人随后也附议李信将军所言。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好,就依各位爱卿之言,从即日起让秦王主持我们的大汉国变法重任。并开府建秦王府和楚王府,今后六部之事可先报与秦王府,在报给朕。” “诺。” 为秦王开府,并让六部之事先报秦王府,这相当于给了秦王很大的权利,而这正是秦王想要的。然这让太子刘荣有些不高兴,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秦王与楚王散朝之后,来到广阳城楼上,瞭望这远方,心里惦记着那十一位贤者,不知他们现在考察的怎么样了。 从城楼上下来之后,秦王和楚王来到另一处驿馆住下,因为秦王府和楚王府还未建,所以秦王和楚王向汉主建议让他们住到驿馆去,等建好之后,再搬进王府。 不一会儿。秦王和楚王相约前来驿馆,乃是为了向商仲老师请教问题。但见商仲老师此时正在午睡,两人便在驿馆静静的等候着商仲老师醒来。 过了一个时辰,商仲先生醒来,看见自己的两位皇子学生在等候自己,而没有叫醒正在熟睡的自己,心生感动。 “拜见老师。”秦王刘意和楚王刘业连忙向商仲先生行礼道。 “二皇子,三皇子,今天来所谓何事。”商仲先生整理下仪容仪表,笑着对两位皇子说道。 “老师,从今日起,二哥被册立为秦王了,主持变法大任。而我被册立为楚王,我们此番前来,是为了请教老师一些问题。”楚王刘业兴奋的对着商仲先生说道。 “恭喜秦王,楚王。不知是何事。” “老师,我想问如今我们变法最应该做什么。从什么入手,虽说我在朝堂上说全部,但那行使起来,难度极大,因此特来请教老师。” “变法的结果无非是要国富民强。国家的收入来源于税收,而税收来源于百姓的耕种分成。因此就要让民众也先富起来,他们有钱,再交税给予国家,则可再让国也富起来。民强,这则要通过建立一只强大的军队,既要训练有素,也要装备精良。就先如此这般。”商仲先生对秦王和楚王侃侃而谈道。 “谢老师的指教,我明白了。老师,我先告辞了。”秦王向商仲先生告别,便离去, “老师,我有一事一直想问老师,老师之所学是向何人学的?”楚王刘业带着疑问向商仲先生问道。 “我师从阳明先生,阳明先生一生之学识,如同大海般宽阔,而我也只感觉学到一丝皮毛而已,燕国前相国颜回也同样是阳明先生的学生。而阳明先生是大汉国人,但他收学生却不管是哪国,只要愿学,便会收他们。只可惜阳明先生早去,不然让他老人家帮助汉国,则汉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崛起于各国。”商仲先生想到这里,潸然泪下。 “老师,不必挂怀,我想阳明先生在天之灵,也不愿老师您如此伤心的。”楚王刘业安慰着商仲先生。 “感谢上天让楚王您有一颗如此善良之心,则汉国必兴。” “老师,为何这么说。”楚王刘业一脸迷茫的看着商仲先生。 “秦王在燕国历经磨难,心里只想着让汉国变强,他拥有铁一般的毅力,但缺乏对各国的柔韧之心,他能强国,但我怕他以后如果强大,会对各国进行报复性的打击,而再使大汉像如今的燕国那般。”商仲先生说出心里这番话,给楚王听,希望他日后告诫秦王。 “不会的,二哥同样也是宅心仁厚之人,想必老师想错了。老师,我今日先告辞了。”楚王刘业向商仲先生拜别道。 商仲先生听见楚王这般言辞,叹了口气,便又继续睡觉去了。 楚王刘业在回到另一处驿馆的途中,心里一直在想商仲先生那番话,自己与二哥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不曾怀疑过二哥的为人。今日老师为何说出这番话来,又是何意。 想来想去也只好把这件事告知二哥了,于是楚王回到另一处驿馆之后,就去找二哥秦王,想告诉二哥,问二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哥,你在看奏折啊。”楚王刘业一进入秦王的住所,就迫不及待的对着秦王打招呼。 “是啊,毕竟事比较多,要赶紧处理一下。” “二哥,刚才老师向我说了一些话,我不明白,想来请教二哥。” “什么话,三弟。” 于是,楚王刘业就把商仲先那番话告诉了秦王刘意。秦王听后,哈哈大笑,因为他知道老师这是在说他成功之后要仁慈一点,不可像现在的燕帝姬武那样昏庸,颜穆那样残忍。但这正说明了商仲先生认可了自己必定会成功,所以开心的笑了。 “三弟,这没什么,老师认可我们而已,别多想了。来日,我们再去向老师请教吧。” “这真的没什么。” “恩,没什么,老师反着夸我们呢。” “那就好。”楚王听完之后,就走出了秦王的住所,回到自己的住所去了。而秦王心中也彻底明白了,商仲先生远比他想象的更厉害,更对他心生敬仰。 第十三章 法平乱 仁治世 翌日,秦王刘意和楚王刘业相约一同前往驿馆,拜见商仲先生。到了驿馆,才知道商仲先生昨日下午就走了,离开了广阳城。并托人告诉秦王,在他的房间有留给两位皇子的东西,秦王刘意和楚王刘业前往商仲先生的房间,看见商仲先生留下一封书信和两本书给秦王刘意和楚王刘业。 书信的大致内容是:我留下两本书,一本书名为“法集”,另一本名为“传习录”。法集交给秦王刘意,而传习录交给楚王刘业,望两位皇子好好熟读这两本书,这是当年我从阳明先生所教的知识中终结出来的,并写于这两本书中,这两本书亦是为师一生心血。如今交于两位皇子,而我已经离开广阳,去往汉国各地考察,并教道汉国百姓,望两位皇子不要寻找我了,就此拜别。 秦王看完书信,将书信递给楚王,并拿起这两本书,将传习录交于楚王。楚王看完书信后,拿起传习录这本书,心中无限悲凉。 “老师走了,只留下这两本书而已,就去往汉国各地,看来我们师徒缘分既如此短暂。”秦王刘意一脸悲凉的对着楚王说道,并翻开法集第一页,想仔细看一看这书中所写。 “哎,老师走了,以后我们也只能慢慢靠自己去摸索了,二哥。”楚王叹气的说道。 当秦王翻到第一页的时候,就看到商仲先生在这书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法平乱,仁治世。”这六个大字,让秦王刘意震惊不已。 “三弟,你看。老师这句话是何意,莫非是法用来平乱,而仁用来治世,那为何法不能也用来治世。三弟,你可知其意。”秦王看见这六个大字,一脸迷茫。 “二哥,我也不知其意。”楚王看完也摇这摇头,无奈的说道。 “三弟,你那本传习录是讲什么的,是否答案就在其中。”秦王刘意盯着楚王刘业那本传习录说道。 “二哥,刚才我简单看了看这本书,书上大致讲的是如何为人处世,修心养性的,并无如何治国良策。” “这,那只能以后再慢慢摸索吧,走吧,回驿馆去吧。” “也只能这样了。” 当李信将军回到军营之后,就奉汉主刘诚之命,勤加训练军队。此时,一封书信送到李信将军手上,原来是刘云公主写给李信将军的书信,约明日到广阳城门外的北辰山见面。 翌日,李信将军带着几名亲卫军,来到广阳城门外的北辰山,见刘云公主早已来到了北辰山上,急忙上前向刘云公主拜见到。 “參见公主,不知公主召见卑职所为何事。” “李信将军,你看这北辰上的景象如何,站在这里,可瞭望整座广阳城。”刘云公主指着北辰山下的广阳城下说道。 “请问公主还有何事吗,卑职还有军事要忙,所以如若公主无事,那卑职只好告退。” “无事,就不能叫李信将军来于此地吗。”刘云公主听到李信将军如此说道,有些伤心。 “卑职不敢。” “那好,我想前往北地郡,你可愿意随我一同前往。”刘云汉主对此有些生气的说出这般话。北地郡离广阳城数千里远,对此刘云公主亦是清楚。 “请公主三思,北地郡离此数千里,还望公主想清楚。”李信将军想到自己还有军事,自然不敢陪同公主前去,也不可让公主前去,故此劝住道。 “我明日就会前去北地郡,但不会叫士兵一同前往,只想让你一同前往。”刘云公主说完这句话就走了,这让李信将军摸不着头脑,捉摸不透公主的心思。 但李信将军一想到,万一刘云公主真的去了北地郡而又无人保护,所以赶紧将这件事报与秦王刘意,秦王刘意听完李信将军的叙述,便觉的这只是刘云公主的无理取闹而已,望李信将军不要在意。 翌日,刘云公主真的是没有带任何护卫,就站在广阳城门等着李信将军的出现,但李信将军久久未能出现,刘云公主便一气之下,就带着几名丫鬟就向着北地郡出发。 李信将军听从秦王刘意的话,一开始也觉的是刘云公主只是无理取闹而已,但又放心不下。所以来到广阳城门口,听见守城士兵们说,刘云公主前来过这里,便叫着几十名士兵随同自己,一同前去追赶刘云公主。 刘云公主一见李信将军没来。就出发前往北地郡,一来是气李信将军既然不相信自己的话,二来是也真的想见一见北地郡的风光,从小长在深宫中,还未出过远门的刘云公主对此满怀憧憬。 “驾。” 当李信将军听见刘云公主前去北地郡的时候心急如焚,于是快马加鞭的想赶往到刘云公主身边。 刘云公主听见后面传来一阵阵马鸣声,便回过头去,看见李信将军火急火燎的真在赶往这里,惹不住的笑了起来。便停下,等着李信将军赶来。 “公主,请回广阳把,北地郡离北狄太近了,那里难免会有凶险,所以公主请回吧。”李信将军急忙赶到刘云公主身边,就对着刘云公主说出这番话,这让刘云公主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李信将军,快马加鞭的赶过来,就为了这件事,但我是不会回去的。”刘云公主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的又继续前进着。 这让李信将军无可奈何,便只好跟随着刘云公主,前往北地郡。刘云公主见状,暗自窃喜。 就这样,李信将军跟随着刘云公主一路从广阳郡出发,前往北地郡,看着这一路上的风光,这花花草草都让刘云公主欢喜不已。白天欣赏着沿途的风光,晚上有时睡在山上的一些洞中,这让李信将军对刘云公主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她并非只是一个调皮的公主而已。这一路上李信将军见刘云公主如此开心,便打消了让刘云公主回去的念头。一路跟随刘云公主,保护着她的安全,就是我的责任,这就是李信将军心中所想。 当刘云公主看到北地郡内的那一大片草原时,心情无比欢乐。但李信将军却对此高度紧张,因为这里离北狄的地盘太近了,生怕北狄军队或者一些北狄人看见有人在此玩乐,就会对汉人发起攻击。虽然这里是汉国的国土,但汉国似乎已经忘记了这里,而北狄骑兵军队却常常到此巡逻。 第十四章 北狄单于之子 胡邪 在刘云公主正在欣赏着这片广阔的草原时,突然在北方方向冒出一只零散的游牧骑兵,看见刘云公主这伙人时,驾着马匹迅速的冲过来,拿着马刀挥舞着。 “保护公主,快。”李信将军大声的喊着,叫着士兵们围着刘云公主往后逃去。但李信将军们的马跑不过这些北狄的骏马,很快便被追上了。 “呜呜呜。”北狄们尽情的呼喊着。 “多美的女子啊,抢回去当老婆吧。”北狄骑兵们看见刘云公主长的是如此这般美丽动人,个个就像草原上的狼们盯着弱小的绵羊。 “北狄人,你们为何侵犯我们汉国领土。”李信将军大声的斥责着这些北狄人。 “上。” 在李信将军话还没说完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屠杀者汉军士兵们,李信将军于是也和他们厮打起来。 刘云公主看见这一场面吓坏了。连忙驾着马靠近在李信将军的身边,生怕李信将军有什么事,也害怕自己被他们掳走了。于是李信将军将刘云公主抱上自己的马匹,好让自己能够保护好刘云公主。 “公主,别怕,有我在。”李信将军拿着长刀杀了几个北狄骑兵,这让北狄骑兵稍稍有些忌惮。 “嗯”刘云公主低声的回答着,紧紧的抱着李信将军。 突然在不远处,又有一队北狄游牧骑兵赶来,李信将军见状,赶紧驾着马,向着汉国方向跑去,但剩下的那些人见到李信将军带着刘云公主跑去,马上上前追赶。很不幸,李信将军又被追上了。 李信将军又只好应战了,先前那些人看到自己又有增援后,立刻就对李信将军下狠手了,一个手拿大刀的人向着李信将军猛烈的挥去,李信见到自己身后有刘云公主在,不敢躲闪,只好拿着长刀抵抗着那挥过来的刀。突然,一个北狄骑兵斩断了李信座下的那匹马,李行将军和刘云公主应声而坠下马来。 这伙北狄骑兵迅速的将李信和刘云公主包围起来,这让李信将军和刘云公主无处可逃。这时,另一伙北狄人马的头领赶来,看见刘云公主后,就对刘云公主一见钟情了,吩咐底下人不准伤害到刘云公主。 “你可愿意嫁到我们北狄国这边来。”为首的北狄人向刘云公主殷切的询问道。 “不愿意,死都不愿意。”刘云公主听后,不假思索的大声回答着。 “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为首的北狄人示意将他们抓起来,带回去。 “放肆,我们这位可是大汉国的公主,岂容而等在此撒野。”李信将军大声的呵斥着这般北狄人,不允许他们把刘云公主抢走。 “汉国公主,我们这位还是我们北狄国的太子呢。”旁边的一名北狄骑兵蔑视的笑着说。 “汉国公主看来我们是天生的一对啊。”北狄太子殷切的向着刘云公主说道。 突然,刘云公主迅速的把李信将军腰上的的小刀抢去,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这让这些北狄人傻了眼,也让李信将军担心不已。 “公主,别这样。快把刀放下来。”李信将军试着从刘云公主手里把刀抢过来,但刘云公主却往后慢慢退去。这让李信将军毫无办法。 “我死也不会嫁给你,你们这跟强盗没什么两样,看来你们北狄国人天生素质低下。”刘云公主大声的呵斥着北狄太子。 “公主阁下,我们明白了,我们会按照你们汉国习俗,迎娶公主的。但你们杀了我们几个同胞,这仇我们也要报。”北狄太子向刘云公主殷切的说道。 “你们想怎么样。”李信将军质问着北狄太子,并从刘云公主手里把刀拿下来。北狄太子看见李信将军碰了刘云公主后醋意大发,心里痛骂着李信将军,却又不敢在刘云公主面前失了仪态。 “你杀了我们几个同胞,用你那只手来交换吧。”北狄太子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看到李信将军抚摸着刘云公主,这让他非常受不了,脑袋里痛骂着李信之后,就立刻想出这种事来。 “用我的一只手,来换来我们这些人的性命们,可以。”李信将军听完北狄太子的话后,站出来对着北狄太子泠泠的说着。 “李信,你干什么啊,你手没了,你还怎么活呢。”刘云公主听到李信将军的回答后,哭诉这,让他别怎么做。 “都是我不好,我要是不来这北地郡,就不会发生这种事。”刘云公主哭着对李信说道。 “不,要是没来这北地郡,我恐怕一生都看不见公主您在这一路上是多么的开心。”李信将军笑着对刘云公主说道。 “是否只要你们砍去我的一只手臂,你们就会放我们回去。” “是,不过我们会向你们大汉国提亲,按照你们的习俗迎娶这位美丽的姑娘。”北狄太子指着刘云公主说道。 “不要啊。”刘云公主拉着李信将军的手,不想让他去受这种苦。 李信将军放开刘云公主的手,走上前去伸出右臂,北狄的一名骑兵挥舞这马刀,将李信将军的右臂砍下来,而这一砍也让李信将军立刻失去知觉,昏倒过去。 “李信,李信。”刘云公主抱着李信将军大声的呼喊着他的名字,并叫士兵赶紧为李信将军包扎伤口,但李信将军依然还未醒来。 “公主,我是北狄太子胡邪,一个月后,我将派人到汉国提亲。”北狄太子胡邪说完这句话时就离开了。 在北狄骑兵们走后,刘云公主叫人把李信将军扶回去,现在的刘云公主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办,她心里只容的下李信一人而已,但北狄强大,汉国对北狄根本无法反抗。她也不知道一个月之后,自己要怎么去处理这件事,又要怎么对父皇和母后交代,想到这里,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 在送李信将军回到广阳的途中,刘云公主一路上心事重重的,来时觉的沿途的景色繁花似锦,去时已是如残花败柳,兴趣索然。只是默默的哭着,依偎在李信将军,身怕以后就在也见不着了。 刘云公主回到了广阳,先把李信将军送到了太医处,便哭着去找汉主刘诚和皇后陈玉。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而汉主听到这件事,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汉国现在压根打不过北狄,只好把自己的三个皇儿们全都叫来,一起想办法。 第十五章 反抗 三位皇子被父皇叫到未央宫内,一进入未央宫内就见到自己的皇妹正在哭泣着,连忙询问这么回事。 汉主刘诚把刘云公主这一路上的事告诉了他的三位皇子,询问道有何办法,可不让北狄太子娶刘云公主,又不让北狄对大汉刀兵相戈。 “大不了,就跟北狄打一场。”太子刘荣怒气冲冲的喊道。 “大哥息怒,我们先派一使臣前去北狄,去与他们谈谈,看能否用汉国百姓女子代替皇妹前去,在送一些金银给北狄以表示友好。”秦王刘意向汉主建议道,这建议也让刘云公主停止了哭泣。 “看来,也只好这样了。” 于是,汉主派一使臣前去北狄,去面见北狄王郅支,与之商谈。 北狄国,太子胡邪回到大帐,开始准备他的两件事,一是迎娶汉国公主,二是刺杀北狄王郅支。 过了几日,汉国使臣来到北狄国,面见北狄王郅支,以北狄王相谈刘云公主那件事,并说愿意送出金银给北狄国,希望北狄太子胡邪放弃这门婚事。这让北狄王郅支很高兴,所以叫来胡邪,叫他放弃汉国公主,不要在纠缠汉国公主了。 但胡邪拒绝了北狄王郅支的要求,一是当他看见刘云公主的时候,心里就要定了她,二是他已经看不惯北狄国这样,只要别国送一点金银就不攻打别国,认为这很窝囊。所以胡邪暗中已经开始准备刺杀北狄王之后,再迎娶汉国公主。 汉国使臣无奈的回去了,把这一情况说给了汉主听。汉主不忍心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北狄国,一脸惆怅。 太子刘荣听到汉国使臣的回复后,急匆匆的赶到未央宫内会见汉主,向汉主建议。如果北狄国真的来迎亲的,就起兵反抗他们,但这一建议被汉主驳回。 北狄国内,北狄王郅支趁着汉国送的金银财宝心情大好,带领着一队人马出去打猎。而胡邪见北狄王出去之后,叫人在远一点的地方再刺杀北狄王。自己则走到北狄王的大帐里,等候着消息。 当北狄王郅支行至到离燕国不远处的时候,见一群蒙着脸的骑兵冲出来,对着北狄王郅支的骑兵队开始了冲锋。而北狄王郅支的骑兵队大都被冲散了很多,北狄王郅支慢慢的被孤立了。北狄王拿起马刀开始砍向着这些蒙面人,但不幸寡不敌众,最终只在离死前才看清一个人的面目,那人是太子胡邪的亲信人伊稚,在离死时才明白这是太子派人来刺杀他的。很快伊稚把北狄王郅支带来的人都杀光了,并派人向北狄国内报告。 当北狄王死去的消息传到了北狄国内时,太子胡邪假装很伤心并哭泣着,哀悼北狄王郅支。 “各位北狄臣民们,国不可一日无主,今日我们应该拥护太子胡邪继位为王。”伊稚向各位北狄臣民们说道。 “是啊,北狄王去世了,太子就应该继位。”北狄臣民们纷纷讨论着,最后一致同意让北狄太子胡邪继位。 “拜见大王。” 伊稚率先向北狄新大王跪拜着,紧接着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向新大王胡邪跪拜道,而这一消息也传到了汉主这边来。 但这对刘云公主来说,没什么两样,无论是嫁给北狄太子还是北狄王,她每日也只是以泪洗面,这让汉主和皇后很难过,也让太子刘荣很担心。 于是,太子刘荣去找李信将军。这时李信将军慢慢的康复了,但只剩一只手,难免行动不便,太子想从李信将军这里再仔细问明白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听完李信将军的话,太子明白了自己的皇妹对李信有意。所以她才邀请李信将军一同去游玩。 “李信,我不想让我等皇妹嫁到北狄去,所以我们到北狄去刺杀北狄王胡邪。”太子刘荣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李信将军,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完成这项任务。 “不行,太子。这太冒险了。”李信将军听到太子刘荣这般话,坚决反对太子怎么做,因为这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汉国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我皇妹只是想让自己喜欢的人陪自己一起游玩,压根没想正真去北地郡那种地方,而你却老是拒绝她,难道你就没一点错吗?”太子听见李信这么后,怒气冲冲的质问着李信。 “我知道,所以我错了一次,不能在错了一次,不能再让太子你去冒险,拿汉国去冒险。” “我真不知道我皇妹为什么会看得起你,哼,没骨气的孬种。”太子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李信将军的住所。 当日晚上,太子刘荣就开始准备行李,准备明日前去北狄会见北狄王,等机会就刺杀北狄王。李信将军恐太子刘荣真的这么做,就马上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秦王刘意。 “我大哥真的这么说。”秦王刘意质问着李信将军,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大哥会这么冲动。 “是,太子真的这么说。” “你明日到广阳城门口等着太子,看他是否会出去。若出去,立即禀吿我。”秦王刘意对李信将军吩咐道。 “是,秦王。卑职先告退。” “去吧。” “如今的汉国真的是雪上加霜,一步错,步步错。”秦王唉声叹气的自言自语着,看来明日自己必须在广阳城门外等着大哥才行。 翌日,太子刘荣果然带着一批人马,从广阳出发前往北狄。李信将军看见太子一行人出了广阳城后,派人通知秦王,便上前去追赶太子。 “太子,留步。” 李信将军叫人驾着马车追赶太子,但太子是骑马的,所以李信将军难与追上。不过,他在前面看见了秦王刘意骑着马,拦下了太子一行人。 “大哥,别去北狄了,我知道你要做什么。”秦王驾着马,拦住了太子他们并向他们说道。 “知道,就不要拦着我了。”太子不耐烦的回答着秦王的问话。 “我不能让大哥这么做,这只会给我们大汉带来灾祸。” “让开,我觉对不会让我的皇妹嫁到北狄那种地方去的。”太子怒气冲冲的向着秦王发泄道。 “大哥,你以为我也愿意让皇妹嫁到北狄去吗?但你这样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你想过吗?”秦王恳切的劝说着太子,希望他冷静下来。 “大哥,我们先回去。先到父皇那里去,再去看看皇妹。” 于是,秦王劝说着太子,太子终于放弃了去北狄刺杀北狄王胡邪。来到未央宫内,秦王向汉主叙说着太子此行的目的。 “糊涂,你以为这样就能让你的皇妹不嫁到北狄吗,那北狄万一发现是我们汉国做的,我们汉国要怎么办?你身为太子,你想过吗?意气用事。”汉主听到太子要这么做后,大发雷霆的质问着太子。 “我只是不想让皇妹那么伤心,她也不想嫁到北狄,所以。” “所以你就想去刺杀北狄王,北狄王有那么好刺杀的吗?你有没有听燕人说过上一任北狄王就是被刺杀的,还傻乎乎的也想去刺杀。” “反正我不想让我的皇妹嫁到北狄国去,做什么都愿意。” “那你去东宫禁闭吧。去清醒清醒。” 汉主叫人把太子关在东宫,并命令这件事没结束之前,太子不准出来。 第十六章 燕国内乱 在太子刘荣被禁闭在东宫时,燕国正在发生着一场内乱,燕国相国冯满在暗中收集着证据,准备控告颜穆。 燕国相国冯满在当时李信将军带着那十二人脱逃时,那第十三人已经归顺于他的府下,并向他叙说那次百越府纵火事件是由汉国使臣们所为。 翌日,燕国朝堂上,相国冯满向燕帝姬武參奏户部尚书颜穆一贪赃枉法,二谋反。这让颜穆在朝堂上大笑道。 “相国大人,你说我谋反有何证据,来证明我谋反,又有何证据来证明我贪赃枉法。” “陛下,请听臣说来。一来颜穆贪赃的财物,可去颜府搜查便可知。二来颜穆谋反之罪,可问颜府的下人就可知,而且还有证物。”相国把颜府的下人叫来,在朝堂之上向燕帝姬武说明。 “你怎知颜穆大人有谋反之罪,从实说来。”燕帝姬武质问着颜府的下人。 “草民參见陛下。”一颜府下人来到燕国大堂之上,向燕帝姬武跪拜道。 “免了,快说。” “草民是颜府的下人,曾见到颜穆大人把一龙袍放在一隐秘之所,还见过有燕国大将来到颜府,与颜穆大人商谈,而且相谈胜欢,并且还有书信往来。” “岂有此理,陛下,莫听我府下这下人胡说八道。请陛下明察。”颜穆怒气冲冲的责骂着府下的下人。 “是你府下人,有怎敢胡乱陷害自家主人,想必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臣恳请陛下搜查颜府,就可知这是否是无中生有。”相国冯满冷冷的笑着。 “陛下,莫听这下人胡说八道,搜查朝廷命官的府,可要有真凭实据啊。” “真凭实据自然有,陛下请看。”相国冯满叫人把一龙袍拿上来,而这龙袍上印着颜穆的名字,这气的燕帝姬武怒火中烧。 “颜穆,你,朕带你不薄,而你却想取朕而带之。来人啊,把颜穆带下去,先关在刑部大牢,朕命相国去搜查颜府。”颜穆被人带回刑部大牢,口中大喊着冤枉啊。 “诺。” 朝毕。 相国冯满带领人马来搜查颜府,这当然有很多金银财宝,还有颜穆那犯罪证据,只不过颜穆贪赃枉法是真,但谋反是假的。 原来,相国冯满怕燕帝姬武包庇颜穆,贪赃枉法不足以搬倒颜穆,所以相国冯满才让颜穆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他早已看不惯颜穆在燕国的所作所为,想为燕国百姓除去这一祸害。才编造这一罪名,连颜穆的谋反之证物也是伪造,但这次是他自己来搜查,而那下人也是他暗中派人潜入颜府的,所以没有也就变成有了。 于是,相国冯满向燕帝禀奏,从颜府搜查的金银财宝共有九千万两,这一数字把满朝文武给吓坏了,人人知颜穆有钱,却不知如此有钱。但燕帝姬武却不已为然,他每月都会从颜穆那里收取金银财宝,颜穆有多少钱,他心里早已有数。 “那颜穆应判何刑啊。”燕帝姬武质问着刑部尚书纪未。 “禀陛下,秋后问斩。” “那就这样,秋后问斩。” 此消息一出,燕国上下一片欢蓬,举国同庆。殊不知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颜穆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依然吃好睡好。 翌日,相国冯满向燕帝进言道,燕军久未征战,恐士兵懈怠,所以应该派军出征,去征战弱小的汉国。大将乐风赞同相国冯满的建议,故向燕帝附议道,燕帝同意了相国冯满的建议。 三日后,燕大将乐风带领燕大军军临汉国渭河郡,这让汉国满朝文武百官心急如焚,是战是和,一时间拿不出主意。 这时,秦王刘意也听到了消息,便赶到了宁星宫去而不是未央宫,去见自己的皇妹刘云公主。 “皇妹,你可知燕大军已经来到我们汉国渭河郡,准备对我们汉国发起进攻。”秦王刘意轻声细语的对着刘云公主说道。 “不知,我一个弱女子,知道这事又如何。”刘云公主想着明日北狄国便会派人来提亲,心中难免有些难过,哪会去关心这些事。 “我有一计可退燕军,只是会拿走皇妹的一样东西。” “我怎么退燕军,二哥说笑了。”刘云公主泠泠的说道。 “不,皇妹真可退燕军。” “那拿走我什么东西啊。” “皇妹的一生幸福。” “什么,二哥,这是何意,难道二哥想让皇妹嫁于北狄王吗?”刘云公主不敢相信自己的二哥会想让自己嫁于北狄,所以怒气冲冲的向秦王说道。 “是,嫁于北狄,于北狄和亲,而北狄先王传言是被燕人所害,二在与皇妹嫁北狄,则北狄必伐燕,而北狄强于燕,燕军必退。只是这需要皇妹答应和亲。”秦王刘意向刘云公主解释道,自己为何要这么说。 “二哥,我可是你皇妹啊,你怎可把自己的妹妹往火里推啊。”刘云公主大声的骂着秦王。 “可皇妹还是汉国皇族啊,汉国皇族之人历来没有幸福可言,身为皇族之人就应该为汉国百姓,为汉国着想。” “二哥,你走,你走啊。呜呜。”刘云公主打发走了秦王。 “皇妹保重。” 秦王刘意来到未央宫内,和汉主刘诚商议,并把自己的和亲建议告诉汉主。 “刘云可会答应。” “我刚才已跟皇妹说了,皇妹不答应。然我汉军目前将无将才,李信将军又已断一手,士兵又无法打过燕军的大军。只能出此下策,而且北狄明日就会派人来提亲,那如果到时候两边都得罪,则汉国危矣。”秦王一脸惆怅的说道。 “先把李信将军叫来,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打吧。” 李信将军来到未央宫内,拜见汉主,汉主向同询问能不能和燕军打一场。 “卑职,认为因已燕军求和,在与北狄交战。”李信将军坚决的回答道。 “李信,你这是何意,燕军尚不能打过,更何况北狄,你这是什么意思。”秦王刘意不理解一向李信将军很理智,为何今日却说出这般话。 “燕国无非是求财求地而已,然北狄是求人,士可杀,不可辱。臣愿意带兵打退北狄军。” “李信,你疯了。你难道是战死吗,想让我们汉军士兵陪你去送死吗。”秦王怒不可遏的责问着李信将军。 “秦王,卑职没疯,卑职不愿意让公主嫁到北狄去,而且不能再让公主向你一样受那种苦了。” “你这,你们都犹豫不决,到是我狠心了,看来也只好准备应战了.。”秦王刘意无奈的说道。 “我愿意去北狄和亲,我愿意代替姐姐前去北狄。”陈诗玉从未央宫内出来,向着众人说道。 “不行,汉使已经说过了,北狄王只要皇妹,其他人不行,如若可以,我又何必让皇妹嫁于北狄。”秦王刘意拒绝道。 “明日,北狄会派人过来,再问一问,是否可以。”汉主刘诚请秦王刘意和李信将军退下,明日在问北狄特使再说。 翌日,北狄真的派人来到汉国国都,而且还是北狄王胡邪亲自来,这让汉主刘诚胆战心惊,连忙派秦王刘意招待北狄王。 “北狄王亲自前来,这足以表示北狄王是多么重视这次婚事。我这一有女子愿意嫁于北狄王来表示两国友好。” “是何人。” 秦王叫人让陈诗玉上来,见北狄王胡邪。北狄王胡邪见陈诗云相貌平平,难以和刘云公主美貌相提并论,大笑道。 “难道贵国不愿意把公主嫁于寡人,还是怕寡人欺负你们家公主,为何一遍遍欺骗寡人。”北狄王大骂道。 “北狄王息怒。请暂且休息一下,我去看看我皇妹一下。”秦王刘意先让北狄王胡邪消消气,冷静下来,便前去找刘云公主。 “好。” 秦王刘意来到宁星宫,见到刘云公主,急忙询问她是否愿意嫁于北狄王。 “皇妹是否想通了,嫁与不嫁,只凭你一句话的事,如若不嫁,我们便开始准备战事。” “我想好了,嫁。”刘云公主低声说道。 “好,我们开始准备做战,恩。你刚才说什么。”秦王刘意还以为听错了,连忙再次确认。 “我说嫁北狄王。” “皇妹真的愿意,可想好了。” “我没的选择了,如若不嫁,则至家国不顾,他也会战死的,而我则为汉国罪人,无法向众人交代。若嫁则换来汉国安康,那就嫁,牺牲我一人就足够了。我想好了,嫁。我这就去告诉北狄王,让他打退燕军,做为迎娶我的见面礼。”刘云公主站起身来,与往日以泪洗面不同,这次精神焕发的向着未央宫走去,这让秦王刘意大感意外。 第十七章 风波 未央宫内,汉主刘意正在招待北狄王胡邪,对北狄王胡邪说稍等一下,刘云公主马上来。汉主刘诚此时心急如焚,完全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刘云公主不答应,又要怎么应对。 刘云公主走到未央宫内,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情的走到汉主刘诚面前。这让汉主刘诚大感意外,也让北狄王胡邪满心欢喜。 “感谢北狄王亲自前来,请问你可带来聘礼。”刘云公主带着一丝笑意对着北狄王说道,这让北狄王胡邪心花怒放。 “带了,金银财宝,首饰珍珠都有。”北狄王叫人把聘礼带上来,打开箱子给刘云公主看。 “北狄王,想必您带错了聘礼。听闻您父皇被燕人刺杀,如今我汉国又遭受燕军的攻击,而你却还是如此嬉皮笑脸,这是不孝又不义之举,请您先帮我们打退燕军,再帮你自己报父皇之仇。”刘云公主对着北狄王胡邪说着他现在真的在做着不孝不义之举。 “我明白了,公主。我会派伊稚将军前去打退燕军。”北狄王胡邪把伊稚叫到耳边,秘密的吩咐道。 刘云公主走到秦王刘意身边,把自己的一只玉簪拿给秦王,叫他把这玉簪拿给李信将军,这玉簪跟以前送给李信将军那只铁玉簪不同,这是刘云公主随身带在头发上的玉簪,是刘云公主的贴身之物。 “公主,我们走吧。”北狄王胡邪急不可耐的催促着刘云公主,示意刘云公主赶快陪同自己一道回到北狄去。 “二哥,记住告诉他,别再想我了。”刘云公主说完这句话时,就转过身去,跟着北狄国胡邪走了,出发前往北狄。 此时,李信站在北辰山上,看着广阳城。也看着自己心爱之人渐渐的随着北狄军队往北方前进,留下了悔恨的眼泪。直到北狄军队没有出现在李信将军的视野,他也还久久不愿下北辰山。 汉军大将赵光正在渭河郡抵抗燕军的进攻,虽然被连攻破了几城,但汉军一直处于守势,兵力损失不大。但燕军却为此攻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只能说燕军险胜而已。这时北狄军队在伊稚将军的带领下,向燕军大举进攻,汉军知道后,也开始大举反扑。燕军陷于汉军和北狄军的夹攻下,只能慢慢退出渭河郡。而之后汉军也慢慢收复了之前燕军占领的城池,等燕军撤退后在边境驻防。 燕军又在北狄军队的疯狂攻击下,燕军只能被迫求和,向北狄贡献金银财宝。但燕军战败的消息传到燕国时,让燕帝十分生气,而刑部大牢里的颜穆听到这个消息却十分欣喜。 翌日,燕国朝堂上,刑部尚书纪未向燕帝姬武进言,乐风大将军带领燕军败于汉军,又败于北狄军,应该予以惩处。相国冯满站出来为乐风大将军辩护。 “陛下,天下没有不败的将军,而且我军是在北狄军和汉军的夹攻下才被打败的,请陛下宽恕乐风大将军的败军之责。” “陛下,臣有一件物要献于陛下。”刑部尚书纪未叫人拿来一件龙袍,上面写有冯满的字样,而且这件衣服也看似已经被人穿很久了。 “你,纪未,你这是干什么?”相国冯满看着纪未拿着这件龙袍上来,分明是来陷害自己的,愤怒的指责着纪未。 “相国大人,我在向陛下揭露你那罪恶的嘴脸。”纪未蔑视的看着冯满,泠泠的说道。 “相国大人,你这又作何解释。你难道也要向颜穆那样谋反吗?”燕帝姬武看到纪未拿上来的龙袍,愤怒的盯着相国大人。 “陛下,颜穆没有谋反,那下人是受相国大人指派,陷害颜穆的,请陛下再派他来说明一下。”纪未露出一丝笑意,好戏正要上演。 “来人,宣。” 那位下人再次来到大堂上,向燕帝跪拜后,说道“陛下,我之所以陷害颜穆大人,是因为相国大人抓了下人的家人,又叫我把陷害颜穆大人的龙袍放在颜府,这才害颜穆大人受罪。”下人向燕帝姬武说完这句话,气的相国大人冯满火冒三丈,也让燕帝暗自窃喜。 “相国大人,你这又作何解释,你难道真的想谋反吗?”燕帝姬武大声的斥责着相国冯满。 “陛下,臣冤枉啊。请陛下明察啊,臣日日夜夜所思所想都是为了燕国啊。”相国冯满跪在地上,哭述这自己一生无不都是在为燕国着想。 “哼,为燕国着想,是为你着想吧,你是不是想夺取朕的皇位啊。”燕帝姬武依然不依不饶的讽刺着相国冯满。 “陛下,相国大人绝不是这样的人啊,请陛下明察。”乐风大将军跪着向燕帝姬武求请,希望陛下能详查。 “陛下,乐风大将军和相国大人是一伙人,臣有乐风大将军写给相国大人的信,约定起兵之事,请陛下过目。”纪未把一封信递给燕帝,但燕帝姬武看完后,大怒的骂道“你们两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来日啊,将相国冯满和乐大将军押下去,即刻斩首。” “大燕要亡啊,大燕要亡啊,先帝臣来陪你了,哈哈哈。”相国大人仰天长啸,并被拖去午门斩首,一代燕国贤相就这么死去了。 “陛下,既然颜穆大人无罪,请陛下放颜穆大人出来。” “既然无罪就放出来吧,而且颜穆替那冯满老贼受了这么多罪,就让颜穆担任相国之职吧,这样,朕也好受些。” “陛下真乃大仁大徳的典范。”纪未拍着马屁向燕帝姬武说道。 朝毕。 刑部尚书纪未来到刑部大牢看望颜穆,并告诉颜穆,相国大人和乐大将军已经被斩首了,那下人和其家人,还有那个模仿乐风的书生也被秘密的杀掉了。把颜穆放出来,两人一同来到废墟的百越府。 “那冯满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还有一处金银财宝在这百越府地下。”颜穆泠泠的笑道。 “恭喜颜兄除掉了冯满了,如今在这燕国,已经没人能对您形成威胁了,我们可以享受这一切了。” “当然,这多亏纪老弟的帮助啊,以后燕国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冯满这人怎么也想不到真正要他命的是当今陛下。只怪他管太多了,惹陛下心烦。”颜穆拍着纪未的肩膀笑着说道。 翌日,颜穆上朝后,向燕帝姬武參奏“冯家人和乐家人不死心,暗地里正在做对臣不利的事,恐怕也会对陛下不利,所以臣建议对冯家人和乐家人赶尽杀绝。” “各位臣子,你们怎么看冯家人和乐家人。”燕帝姬武询问着各位臣子。 “陛下,臣认为冯家人和乐家人心怀不满,会做对陛下不利的事,所以臣建议对他们斩尽杀绝。”纪未赞同颜穆的建议,向燕帝姬武进言道。 “好,就这么办。”燕帝姬武同意了颜穆的意见,下了一道诏书,杀了所有冯家人和乐家人,这让燕国百姓彻底寒了心。 至此,燕国上下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活着,燕帝姬武开始过着奢靡的生活,而颜穆则又开始向燕国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而其他国家则暗自窃喜,因为燕国越这样就会越弱,而且燕人也会叛逃燕国,逃到汉国和齐国。秦王刘意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叫逃离的燕国人做一下身份登记后,就让他们进入汉国,因为他知道汉国变法需要更多人参与,而且这些逃离的人也有一些名士,所以他很欣喜的接收这些燕国逃兵。 第十八章 土地与军事改革 (练笔) 元兴十九年秋,在结束了燕国侵略之后,汉国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广阳诚外传来了好消息。当时,分给难民的土地增收了,地方县府因此多收了税。 自从商仲先生留下法集这本书后,秦王刘意几乎天天研读这本书,而这其中一章深深的吸引了秦王,名曰土地改革。秦王刘意刚看到这个名字,也有点想笑,名字这么普通,不过里面的内容却是非常有用,所以他打算在明早的朝堂上向父皇说明,启用土地改革。 翌日,汉国早朝,这时太子刘荣也被放出来,不在被关禁闭在东宫。 秦王刘意高兴的向汉主那个难民土地事件,并向汉主建议,应在全国推行,而不用在地方推行,毕竟有的地方享受不到这种好处。 “各位大人,我这里有一些土地改革的方案,说出来,请大家参考参考。”秦王刘意向着满朝文武百官高兴的说道。 “请秦王说出您的高见,我们洗耳恭听。”户部尚书李商率先站出来,对着秦王刘意恭敬的说道。 “第一,将全国土地重新进行分配,使每个人都有土地,且土地三年后才可以进行交易。第二,在全国各地的未开垦的土地进行开垦,可以获得这个土地的使用权,但土地是国家的,而且不得占用国家道路。第三,如果哪个农户的土地收成好,则地府政府要记录下来,之后可分功进爵。第四,土地收成税收为十五分之一。以上四点,不知各位大人们,有何看法。”秦王刘意一口气说出这些建议,惹来满朝文武百官的激烈讨论。 “李商大人,您觉的怎么样。”秦王刘意向户部尚书李商客气的询问道。 “秦王这建议好是好,但十五分之一的税收是不是太少了。” “李大人此言差矣。我这土地改革是要恢复农户的生产力,每个人都去积极耕种,那十五分之一不算少了,多矣。” “陛下,臣赞同秦王的意见。”李商大人向汉主启禀道。 “臣也赞同秦王的意见。”满朝文武百官见李商大人同意后,也纷纷同意道。 汉主见状,微微一笑道“既然各位臣子都同意,那就即日起,全国通行秦王所说的这四句话。” “父皇,儿臣建议如今全国要变法,必须在全国各地的郡县都设立一个公示牌。这样可让全国百姓都知道我们要颁布的法。”秦王刘意继续向汉主补充道。 “准了。” “父皇,儿臣,还有一军事改革。”秦王一脸精神的向汉主继续说道。 “请继续说。” “第一,加强军事训练。第二,加强军事装备,如果国内有人造出更好的军事装备,则论功行赏。第三,杀敌分功进爵,分候。第四,国内每户人家至少要一位去当兵。这四点,如若顺利则必使我汉军雄于天下。” “李信将军以为如何。” “臣赞同秦王的主张。”李信在刘云公主走后,每天基本都心不在焉。而这时秦王的提问,他想也没想救回答了,让秦王刘意很在意。 “好,就在依秦王之意办。”汉主刘诚欣然答应道。 “秦王真能干啊。”刑部尚书孟胡等在朝堂下窃窃私语道。 “是啊。大汉有救了。”不少官员赞同刑部尚书孟胡的说法。这惹的太子刘荣很不高兴,却也无法去与他们争辩。 朝毕。 秦王刘意找到了李信将军,把刘云公主临走前给他的玉簪拿给李信将军,并把刘云公主的话,转达给了李信将军,嘱咐他好自珍重。李信将居民这才稍微好转,不在愁眉苦脸。 李信拿着这玉簪,心里无比牵挂刘云公主,不知她现在过的好吗。 但土地改革和军事改革的诏书,传遍全汉国时,举国上下,一片闹腾。农户们个个拿着锄头,去开垦荒地。军人们个个都在加紧训练,每个郡县的公示牌也在建立当中。 赵光大将军在于燕军的对抗中,受伤之后,就向汉主请辞了,推举李信将军为大将军。同时,也推荐自己熟读兵书且已经在与燕军交战中成长起来的儿子赵起为将军,汉主刘诚对此欣然同意了。 在李信当上大将军,他找来了赵起,与之详谈如今汉国对外的局势。赵起也想趁这次机会与李信大将军好好谈谈,让底下人相信自己觉不是依靠父亲的关系才当上将军的,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 赵起淡定的说道“如今,汉国处于夹缝求生,位于五大国的包围下,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要打开一个突破口,末将认为西胡就是这个突破口,西胡只比我们强一点,然他们最大的弱点在于劳动生产力薄弱,所以我认为如果将来要征战应先攻西胡。赵起说的这些话,让李信大将军听的非常满意,当即下令让刚收上来的新兵交给赵起训练,相信赵起可以打造一只勇猛的新军。 赵起在接受李信大将军的信任后,立即向李信大将军立下军立状,不练成一只勇猛无敌的军对,不回来见李信大将军。便立即率领新军奔赴陇西郡,靠近西胡之地,按照自己的军事方法训练新军。 赵起的军事训练方法为以下几点。第一,训练步兵方阵既阵法,阵法如下:让前方组成四排十五列的方阵,每个士兵配备长矛取代长刀,而下面则隐藏者四十名弓箭手。当前方弓箭手把箭射出后,立即返回后面去,后面一列接上去继续射,依次继续射击。同时,在弓箭手后方也排列着四排十五列的士兵方阵,来防止被敌军从后面突袭。 第二,骑兵方阵。对骑兵进行冲锋式训练,并配备轻式装备,在步军阵法攻击后,从后面依次冲锋,旨在消灭敌军的残余势力。 第三,练兵和耕种,养马。目前,汉军的军需还是比较短缺,所以赵起决定自给自足。让汉军在早上耕种土地,养马。下午训练方阵。 至此,赵起将军就带领着新军在陇西郡彻底驻扎下来,以巩固汉国西方的防御。 当年的十二人中张水回到了广阳,并去刚建好的秦王府向秦王刘意报道。秦王刘意在听到张水的报告后,欣喜不已,立即向父皇禀明让张水担任汉国土地巡查官前去汉国各地考察土地改革现状,并可立即处理一些土地纠纷。 第十九章 张水的汉国之旅 张水,汉国金水郡人,人约五尺高,身瘦,长相普通并无特别之处。张水奉秦王刘意的命令从汉国国都广阳出发,来到了广阳郡的一个小山村。 张水走进这个名为水乡村,看到这个村子大部分的耕地都无人耕种,而且基本都荒芜了,这让张水感到十分怪异。 张水就找到一户农户询问道,“为何大部分土地无人耕种。”那农户也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地是公家的,我们无权耕种,只能让它们荒废了。”张水也甚为不解,地是公家,他早已知道但这公家还是会让农户耕种并分发一些银两,如今却没有发银两给农民叫他们去耕种。 于是,张水在去地方县府,询问为什么他们不发银两给农户,让农户去耕种。进去询问才知道县府没钱了,也发不出钱给农户,只能等上级发钱下来再请农户耕种,这让张水感觉这制度十分搞笑。张水立即将这记录下来,日后好给秦王刘意看,再想方法解决问题。 张水离开了水乡村来到了一个小城,这城虽小但好歹也是这附近最富有的城,所以张水便想进去买一些食物,好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充饥。进去之后,才发现他根本买不起,一包干粮比他的预想贵了五倍,他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银子,看看是否够用,最终决定还是买少点干粮。 “店家,这干粮怎么这么贵啊。”张水在买干粮时,顺便向店家问问。“物以稀为贵,懂吗?这里货少自然贵,田里又没有什么收成。”店家无奈的摇摇头,一脸哀叹的说道。 张水对此也很无奈,但他自己仔细想想好像也只能让粮食增收,粮食多了,这物价就降了下来。这样粮食应该就不会再这么贵了,所以他也记录下这座诚的情况。 张水又继续走到当初汉军与齐交战后,那些难民所在的地方,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土地人人抢的耕种,而且都早起晚归的干活着。张水赶紧跑过去,询问着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勤快。 “这里的土地,是可以属于自己的,当然每个人都抢着干,不过就是发生过争斗,还死了一个人。当时,有两个人为了争一块地而大打出手,结果打死了一个,那个打人了最后也被官府抓了起来。”一位农户家的妇女说道。 张水看着这土地满心欢喜,认为这就是解决粮食的方法,但要合理的分配,免的闹出了人命。然后,张水向他们买了干粮,比那座诚的价格足足少了许多,让他相当悔恨,但也无奈的继续走着,离开了广阳郡,来到了南郡。 南郡和广阳郡隔着一座山脉,所以张水从广阳郡走到南郡,费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南郡。 但到了南郡,张水有点后悔了,这里到处都是山,山连着山连绵不绝,“怪不得南夷不来征服我们汉国的南郡,这么多山,也够他们受的。”张水心里想着。 南郡平地稀少,高山到是不少,所以他看到的景象就是一排排果树种在山上,农户们靠着卖水果,吃水果生活,不过由于山上的土地没有被划为国家所有,所以农户们积极种树,像是养着自己的孩子般,对这些果树悉心照料。张水走着这山上偷摘一个梨,吃下后感觉甜甜的。看着这些果树,张水感叹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他就想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能都要求说所有地方都种水稻,那不是让有些地方没收成吗? 张水在南郡的山里走了十几天,终于走出了南郡,来到了汉中郡。 张水来到了汉中郡,着实吓了一跳。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绿油油的一片田野,鸟语花香。张水当时恨不得就立即住下来不走了。 不过,走近之后才发现这里还是跟水乡村一样的问题,地是公家的,那些绿油油的田野也是他们辛辛苦苦种的,不过他们也只能得到少量的银两,这让他们很不满。 张水立即感觉道,这是个大问题,所以他拿出一个令牌展示给乡亲们看,叫他们等一等,我会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汉主的。乡亲们起初不相信张水有这么大的能耐,但看到令牌后,才相信张水的话,故没有滋扰事端。 “可惜啊,可惜这片土地。”张水此时的心里无限悲凉,恨不得立即将这件事,告诉秦王刘意。 不管多么悔恨,张水依旧向前继续走着,来到了陇西郡。 到了陇西郡,又给了张水一个惊,不过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这里的土地怎么说呢,就是属于那种传说中的红土地,而且这里水资源稀缺,在这里耕种土地,简直比在其它地方还要难上好多倍。 张水看着这片红土地,脑子里快速的流转着。“在这里种水稻,水太少,而且又没有引流到其他地方,那种果树呢,还是不行,地都基本荒芜了,终结一句话没水或少水。”张水看到这些,仔细思考应该怎么办?就在这时候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苏明飞。 “苏明飞,他肯定可以解决这件事。”张水喃喃自语道。 张水看了看自己的钱袋,发现钱不够了,只能支撑自己从这里回到广阳诚的路费,所以张水整理了一下自己在这旅途中所看到了事,并写上自己的建议,等回到广阳再交给秦王刘意。 从离开那陇西郡红土地,来到了广阳郡,此时张水才知道秦王刘意已经在颁布了土地改革,他看了看内容,觉得这改革内容非常正确,所以内心感到无比高兴,便慢悠悠的唱着歌回到了广阳城。 见到秦王刘意,张水便递上自己在旅途中所写下来的东西,秦王看后非常高兴。因为秦王刘意看到了自己的改革中的不足,忽视了执行。颁布之后,各地县府又是怎么样去执行,能不能调节好县府和百姓的矛盾。秦王刘意和张水反复商议后,决定让张水担任朝廷的钦差,去各地县府监察执行。 于是秦王就像汉主请求立张水为朝廷钦差,汉主看到秦王的请求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张水当然也就义不容辞的接受了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