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引言 引言中国人的思想源自伏羲氏,伏羲氏所创的八卦一直都对中国人有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在《易经》的影响下形成的,《易经》的主要思想就是“人本位”,这与西方人所倡导的“神本位”截然不同。西方式的管理始终离不开“神本位”的思想,而中国式管理重视“人本位”,以人为本。 不要以为中国人的言行乱七八糟、模棱两可,如果用《易经》所阐述的道理来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非常有道理。可惜近几百年来,我们经常用西方人的观点和标准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因此才会认为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更有甚者,喜欢拿中国人的缺点与西方人的优点去对比,因而更觉得中国人一无是处。 这些做法大错特错。如果真要比较世界各个民族的优劣,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标准,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去跟别人的优点比。这样做,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容易导致我们丧失自信心。 中国人有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别人学不去;我们也不能去学别人,否则只会自讨苦吃。所以,我一直强调,管理中国人要靠中国式的管 理,而中国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才导致中西方的管理大相径庭。西方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中国人则普遍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如果人人讲平等,那就是没大没小,而中国人非常讨厌别人没大没小。 现在有个怪现象,很多人喜欢看书,但是看的书越多,自己越倒霉,因为他们看的都是西方人写的书:西方人的技术是值得学习的,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并没有错,科学无国界。可是与文化有关的东西,就要非常小心,否则很容易掉入西方文化的“陷阱”,离中国的实际越来越远。如果这些人从此生活在西方人的环境中,那问题不大;如果继续生活在中国人的环境中,就会发现自己时时吃亏、处处碰壁,这就好比在清朝末期,很多人留着长辫子却穿西装,到哪里都显得不伦不类。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 人际关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宇宙万物之中,人类的关系最为复杂,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人际关系的表现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由个人构成,个人自由独立,但是必须加以适当的规范,也就是实施法治,才能够维持整体的秩序。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是西方的人际基础。 中国的人际关系以伦理为主。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相当有限。人与人的互 动,也不能完全由法律来控制。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所以二者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差别,了解二者的差别,有助于认清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别如下: 第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 的。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中国人则不同,伏羲氏一开始就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不是神,而是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得弄一个神来做自己的主宰呢?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只崇拜自己的祖先,而不去拜什么神——中国人不拜神、拜佛,而只礼神、礼佛,就是看到神、佛时,走过去打个招呼,如此而已。 第二,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西方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中国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问他是谁家的小孩。中国人会根据小孩的爸爸来判断他的品性,而不是根据他自 己。同理,要是小孩做错事,人们也通常会把错误归到他父母的头上,责怪他们不会教育小孩。 第三,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西方人可以直呼爸爸的名字,因为大家是平等的。而在中国,这样做就是不孝,是忤逆。中国人不认同西方人那种“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而认为人一出生就不平等,而且是合理的不平等。合理的不平等,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过分的不平等,我们就会反抗。中国人不相信绝对的平等,资源有限,机会太少,怎么可能绝对平等? 人与人之间合理的不平等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的伦理。爸爸与儿子、上司与下属、老师与学生……永远有高低上下之分,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哪个中国人敢站在上司面前说:“我和你是平等的,所以你也要听我的话。”中国人对上的态度和对下的态度不同,你对下属敢讲的话,不一定敢对上司讲,这是很正常的。对上级是一种说法,对下级是另一种说法,这就是伦理的体现。 第四,受“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只讲权利和义务,而中国人讲彼此对待。西方人就算父子之间也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儿子18岁以前,靠父母养活;18岁以后,就得靠自己。中国人不看重权利和义务,如果中国的父母一等孩子长到18岁就让他自生自灭,会被别人视为狠心的父母。 中国人所重视的彼此对待,就是说: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中国人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这与权利和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的企业里,上下级之间也只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你是我的上级,我就会按照规定向你报告。中国人却不这样,你虽然是我的上司,但我不认同你的时候,我就不会向你报告,你要是强迫我报告,我就会敷衍了事。 第五,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西方的法律规定很明确,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也没有任何弹性。从理论上讲,法律不应该有弹性,但是没有一点弹性的法律在中国很难执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是靠法律约束的民族。古时候,法律的效力是有限的,虽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多数是“刑不上大夫”。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包公这样一位刚正不阿的典范人物,也只是“打龙袍”而不是打皇帝。 中国人一般不遵从什么戒律,但是提倡典范,重视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位有德者居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是道德劝说,国家并没有立法强制国民执行。 道德是看不见的约束力,而法律是看得见的约束力。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讲良心道德的话,是很难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中国人不重视有形的东西,凡是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只靠无形的东西彼此约束,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 第六,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西方人对人和对动物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就是动物,彼此之间只有好奇。在西方社会,青年男女之间往往产生好奇就可以同居,一旦失去好奇,双方就会分开。中国人则较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好奇,而应该相互关怀。 西方人很有礼貌,一见面就会亲切地同你打招呼,但他一点也不关心你。中国人不注重礼貌形式,但是很关心你。看到你嘴巴肿了,中国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嘴巴怎么肿了,是不是上火了?来,吃点药吧。”西方人不会看到你的嘴巴肿了,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只是问候你:“你好吗?”而你也清楚,就算抱怨几句自己很不幸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并不关心你。此时,就算你疼痛难忍,也只能说:“我很好,谢谢。” 西方人不关心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关心自己。中国人以尊老爱幼为美德,而西方人并不如此。你看到西方的老人走路比较吃力,去帮他,他反而会不高兴。他的看法是,我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你少操心,你帮我就是看不起我。 第七,西方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距离,而中国人常常是亲密无间的。西方人重视隐私权,彼此之间保持着戒心,所以会很疏远。而中国人有很强烈的认识对方的欲望,“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这样慢慢地由不认识到相互了解,再到亲密无间。 人与人之间是要先建立信任才能共事的,你不相信别人,就无法与其合作。西方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法律的保障,双方在合作前会签订合同,只要稍有不轨,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国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心意的传递,靠的是相互的了解。所以,中国人一见面就会“套近乎”,问东问西,这在西方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八,西方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中国人之间是势利关系。很多人都认 为,中国人看重利害关系,其实错了,西方人才重视利害关系。在西方,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完全是利害关系,没有任何道义可言,个人之间也是如此。 而中国人是很势利的。利害与势利有很大的不同,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一个员工,表现很不好,公司马上把他辞退,这是利害。员工表现虽然不好,但是他有后台,辞退他会惹来麻烦,所以只能留着他,这是势利。可以说,势利就是复杂的利害。 总而言之,西方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而中国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西方人以“二分法”区分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早已摆脱“二分法”的陷阱,我们知道“错,绝对不可以;对,常常没有用”。对错之外,还牵涉是否圆通的问题。我们厌恶是非不分的 人,也不欢迎是非分明而不圆通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求“在圆通中分是非”,把是非分得大家都有面子,不得罪人,但也不讨好人,人际关系才可能良好。 中国人喜欢拉关系、靠关系。这句话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进而朝坏的、不正当的、不合法的方面想。有人认为某些人的成功,是讨好别人的结果,而自己的成功是凭本事获得的,甚至公开宣称:“我从来不搞关系,我现在的一切,完全是凭真本事得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毫无能力,是无法完全依靠人际关系而成功的;但是,一个人即便有高超的能力,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成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说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也看到某些人用心营造不正常、不正当的关系,以用来营私舞弊、祸国殃民。这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弊端的确使得许多人为之心寒,以致他们认为人际关系只有害而没有利,因此不重视也不研究人际关系。 还有一些人,由于自己不擅长建立人际关系,眼见他人因人际关系而获利,出于嫉妒或不满的心理,而对人际关系产生强烈的反感。 于是,很多人把“搞关系”看成负面的东西,似乎好人从不搞关系,只有心术不正的人才搞关系。这样看待人际关系,自然容易形成偏激的态度。人际关系本身是中性的,运用得恰当,便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用错了,当然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行为正当的人对拉关系、套关系,实在不必过分敏感。往好的方面想,反而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人际关系需要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比其他民族发展得都早,而且也最完善。孟子说: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说,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我们制定了形形色色的准则,无非是为了加强对个人的约束,提醒我们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各种有关系的人,因而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格外谨慎。其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对中国人的言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既然伦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势必打上伦理的烙印。自古以来,我们所建立的是一种罕见的人伦关系,中国人根本没有什么人际关系。而我们一直错误地想把西方的人际关系移植过来,弄得大家的关系愈来愈紧张,愈来愈糟糕。 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前者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而不是后者所主张的“平等”。西方人认为“人生而平等”,于是发展出一套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国人认为“人一出世,就不平等”,就算同一家庭、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在资质方面也不相同,加上出生时家庭的环境、父母的年龄与社会地位也不一定一样,子女们怎么可能平等呢?先天不平等,后天也不可能平等,顶多经过合理的调整,做到合理的不平等。 伦理就是合理的不平等,父父、子子,应该各如其分;君君、臣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上司、下属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必须维持 “合理不平等”的分寸,而不是“平起平坐”的“不合理的平等”。二者之间的差异,必须慎重拿捏,才不致发生差错,不明不白地遭受“平等”的祸害。 只要把“合理的不平等”这个观念加以端正,很多问题都会解决。我们现在满脑子追求平等,反倒弄得大家很不幸福。人有胖瘦之分,两个人坐在一起,胖的人占的位置自然就大一点,瘦的人就委屈一点。两个人吃一份早餐,喜欢吃的人就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人就少吃一点,为什么非要一人一半呢?全世界都是相对的平等,没有绝对平等,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而已,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中国人十分重视做人、做事的道理,人际关系如何基本能反映出做人做得如何。只会做事而不会做人,人际关系搞不好,得罪了许多人,又怎么能够好好做事呢?通过好好做人,来好好做事,这样往往比较有效。 人际关系既是做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做人的技巧。做人讲求技巧,免不了有一些权谋、圆滑、奸诈的味道,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这时候注入伦理道德,可以使权谋变成权宜应变、因理制宜,圆滑变成圆通,而奸诈也变成一种机警。 若是只学做人的技巧,而忽视做人的原则,不但没有成效,而且会被人嘲笑。做人不可以玩弄权谋,许多人误把圆通、应变理解为讲求谋略,其实应该是策略才对。做人做事可以有策略,不可讲谋略。换句话说,一切要求应当正当合理,不应该有不正当的念头。 我们有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很不容易改变: 第一,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法需要活的人来加以合理运用,而不是不动脑筋地死守法律规章。 第二,天下事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变通的,若是变通不了,大多是因为找错了人。只要找对人,变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法由少数人订立,由一个人修改。这种现象是中国社会自古迄今的一贯精神。一些可以控制别人的人,碰到别人稍有反对意见就加以恐 吓、威胁,甚至杀一儆百。 对中国人而言,法不够用。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违法,不做违反规定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普遍喜欢动脑筋,做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这种情况必须用伦理道德来弥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大家凭良心有所不 为,才有可能加以改变。“夜不闭户”不是靠法律来实现的,而是靠道德达成的。 总的来说,人伦关系的重点,在于“公正”而“不平等”。对上要有礼貌,但不可以谄媚、讨好;对下不宜太严,也不能过分宽松、纵容;与平级同事相处,不必太拘束,也不可以过分熟不拘礼。其中的轻重,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适当拿捏,这样,才称得上“公正”。只有用心体验、不断改善,才能达成良好的人伦关系。 鉴于时下通用“人际关系”而非“人伦关系”,因此,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及叙述的方便,本书统一使用“人际关系”一词。 第一章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特性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75zwxs)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起舞中文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75zwxs)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起舞中文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第二章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章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现代的价值观是,尊重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每一个人依自己的特长、志趣而从事的活动,都视为正当。做正当的事,就是正人君子。 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现代的价值观是,尊重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每一个人依自己的特长、志趣而从事的活动,都视为正当。做正当的事,就是正人君子。 第一节正视自己 一切从自己做起,才有成功的希望。偏偏现代人“总是要求别人却很少要求自己”,总是说别人如何如何,却很少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中国人最讨厌彼此骗来骗去,也不承认自己会欺骗别人,但是实际情况却显示中国人常常骗来骗去。相信你一定知道这种情况: 电话响了,小王拿起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您好!我姓张,要找李先生,请问他在吗?”小王用手捂住话筒,对李先生说:“李先生,有你的电话,是一位张先生打来的。” 李先生一听,连忙告诉小王:“你告诉他,就说我不在。” 这种话不是欺骗,而是中国人惯用的一种“设计”,如果你是那个打电话的人,就要自己检讨,为什么做人做到这种地步,他明明在,却不愿意接你电话? 人的一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理想,认真地做好自己。这是儒家“反求诸己”的主张,也是 “自己负起完全责任”的具体表现。 一表人才能成为十大要领之首,就说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只要彼此来往过几次,就会互相产生某种评价。人们大多习惯于利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其他的人,同时,也习惯于和熟悉的人打交道。 第一、二次信用良好,就可能被对方视为有信用的人。所以中国人常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中国古代的商帮将信用视为生命也是这个道 理。开过一两次玩笑,以后所说的话,常常被当作笑话。我们从小就是听“狼来了”的故事长大的,对这种情况再熟悉不过。 每一个人迟早都会被人贴上一张看不见的标签,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性格和人品。许多人更是一见面,就喜欢论断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替自己负起责任来,因为我们有权力决定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我们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因此人际关系要从自己做起。在开展人际关系前,首先要想想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忠义之士,为正义而牺牲在所不惜,这种人叫作硬汉。别人不敢说的他说,别人不敢做的他做,这就是硬汉。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但我不希望人们都做这样的人,除非他自愿。做硬汉要承受很多的苦难,否则怎么知道你是硬汉?此外,你不能变节,做硬汉最可怕的就是变节,即做到一半不做了。做人应该有正义感,但是要小心被利用。如果你所知有限,又充满正义感,就很容易被别人拿来当工具。每一个时代都有硬汉,如果说他们真的拿捏合理,就会流芳百世,否则就是无谓的牺牲。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不鼓励也不反对,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第二种人是顺民,即唯唯诺诺、听话、保平安、少惹事。老实说,不是硬汉,非要他当硬汉,他很辛苦;不是顺民,非要强制他当顺民,他也很痛苦。在一个组织里面,一定要有顺民,也一定要有硬汉。 如果这两种人你都不想做,那你还可以走第三条路,做隐士,即不闻不问免得生气,反正都是别人的事。这种人既不会有什么贡献,也不会惹什么麻烦。 在这三种人中,做硬汉很辛苦,做顺民划不来,做隐士也不容易。一个人要做到对世事完全不闻不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总希望参与社会事务,总需要有点作为,所以隐士其实不容易当。 那怎么办?好在中国人从来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既然三种人哪个都不好当,那就三合一。在中国文化中,除了“孝”以外,还有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合”。中国人之所以聪明,就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尽量当顺民,但是偶尔也会当硬汉,必要的时候又可以做隐士,这种人就是随遇而安。领导看得起我,那我就当硬汉;领导看不起我,我就当隐士,反正我讲的领导也不听;领导对我一般,那我就当顺民。中国人常常是看你对我怎么样,才决定我如何对你。同样一个人,有时候他什么都不管,有时候他很认真、很积极,而有时候他又好像很听话的样子。 该当硬汉的时候,就当硬汉。当年史可法1不可以逃走吗?当然不是,带兵打仗的人想逃太容易了,但是他一跑,这辈子就白活了,如果不跑,就可以万古流芳。人迟早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这是你可以选择的,所以史可法选择战死沙场。岳飞也是一样,如果他不想回去,别说十二道金牌,就算二十四道金牌也没用。结果他回来了,身遭陷害却流芳百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生不过是四个字而已——心想事成。我们不要把“心想事成”当作祝语,它本来就是事实。但心想事成不意味着你一直说想成功就能成功,老天听不懂人的话,整个宇宙都是信息场,老天只接受你的信息,但听不懂你的话。 什么时候你能掌握宇宙信息场的变化,你就可以心想事成。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心灵管理,即学会怎样去控制对方的心灵。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是到目前为止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叫作念力。宇宙非常大,我们已知的部分很小,如果已知的部分是科学的话,未知的部分就是神,如此而已。 每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散出去造成一种磁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频率相同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就是所谓的缘分。缘是机会,分就是关系,有缘无分就是说两个人有机会,但始终无法建立关系。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物极必反,过分亲密就容易吵架。“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有道理的,因为两个人就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牙齿迟早也会咬到嘴唇的。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要能够接受自己。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你跟自己相处不好,就不会有人跟你处得好;你跟自己处得好,别人才会跟你处得好。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处好,而不是只看到别人。每当面对着镜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镜中人究竟是爱是恨?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会喜欢你。可事实上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欢自己,总觉得自己这儿长得不好看,那儿也长得不好看。要改变别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而改变自己不是说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当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处好了,那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人慢慢地都跟你处得很好,都开始接受你了。 憎恶自己的人,必然也憎恶别人。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在情绪上常常显得很不稳定,不是有意表现优越,便是相当自卑。这种内心的摩擦,使得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也会憎恶他人。 如果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先调整自我关系,然后改善人际关系,才是有效的途径。人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差异。 既然人能够自主,一切由自己决定,当然要由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换句话说,一切言行,事实上都要先通过“自己”这一关。自己认可的,才说得出来;自己认同的,才做得出来。所有接触的对象,也由自己来决定。人最先、也最多接触的应该就是自己。 接受自己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分地爱自己,有时会成为可怕的自恋狂。自恋狂最大的特征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不但不能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点,以致自认为十分可爱。我们最好冷静下来,客观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发现自己有缺点,只要实实在在努力去改正就可以了,不必过分憎恶甚至嫌恶自己,以致自我否定,反而容易成为坏人。 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能够把它变成优点。接受自己有某些缺点的事实,尽量不要让它发展,进而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优点,才是最好的办法。贝多芬晚年变成聋子,照样谱写传世名曲。人都不是完人,有缺点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也没必要变成完人,“完人”表示把人做完了。对于自己的缺点,固然不可忽视,却也不必紧张。因为紧张无济于事,并不能解决问题。 把缺点变成优点,听起来有一些奇怪,怎么会这样?其实任何言行,配合时空的变迁,调整到合理的地步,便是优点。离开了具体的时空,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劣可言。 尽量减少缺点、增加优点,并不意味着让所有人都说你好,想得到所有人的赞美本身就是贪心的想法。大家都说好,未必真的好;大家都说坏,也未必真的坏。特别是多元化社会,同样一件事,有一个人说好,就可能有五个人说坏。我们不能够单凭别人的论断来判定这件事情的好坏,却应该看看赞成的是哪些人,反对的又是哪些人,然后再谨慎地进一步判断。 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批评,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要看看说的人是谁。希望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好的人,往往因过分害怕得罪人而成了乡 愿(指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人。 因此,听到不同的声音,要先明辨是非,因为不同的人立场常常不一致。凭良心,不讨好,也不刻意为了凸显自己的好而得罪小人,这才是上策。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中国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但始终以务实为修身之本。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君子务实”,务实的具体表现为,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务本的实践,也是对待自己的最佳途径。 从古至今,获得成功的人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正道,一是偏锋。以务实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属于正道;用欺诈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即为偏锋。循正道成功,才是实至名归,值得敬重。因偏锋而成功,不过是欺世盗名,并无多大价值,徒然惹人背后耻笑。中国人厌恶权术而欣赏艺术,便是由于艺术才是务实、务本的方式与技巧。 成功离不开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但只是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并不一定能成功,这只是基础工程。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稳,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但地基并不等于高楼大厦。所以务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好是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再动脑筋改造环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多看、多听、多问,并不一定只限于正面的、好的东西,对于那些负面的、不好的东西也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记住,此处只是教你多看、多听、多问,但要少说,正所谓言多必失。贸然说出一些话来,固然痛快,却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但少说并不意味着不说,否则就是矫枉过正。当你看准了、想明白了,再说话,才会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这样比较妥当,也会受欢迎。胡言乱语,不但让别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在不忘本的情况下权宜应变,才不致乱变。人际关系是不进则退的,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时时浇灌才会茁壮成长,否则就会枯死。如果不能随时注意调整,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只会转坏而不可能转好。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而制宜,才会增进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务实的同时必须适当地调整,使“本”稳固。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必须富于改善意识,运用精锐的眼光,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寻求改善。我们常说随机应变,就是说,任何事情都需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时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变,但是也“不可乱变”,不可以为了求新求变而忘本。有所变还要有所不变,变来变去都能够务实,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声望。同样一句话,声望不够的人说出来,便是人微言轻,很少有人加以理会;换一位有声望的人说出来,马上显得有分量。 养望相当困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人际关系有许多地方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力,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沟通能力强,就是说话说得让对方听得进去,让对方乐于接受,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进而引发共同的行为。 沟通力良好,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彼此协调。这时候更需要重视人伦的道理,使大家觉得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值得敬重,也能够使其本人得到相当的信任,久而久之,声望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急不得的,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在中国社会,遇到争执的时候,经常会请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调停。难道德高望重之人就一定公平吗?未必,但是大家对他们有信心,知道他们一定会公正,所以将其视为沟通的桥梁。不管他们的评判有没有道理,对立双方都比较方便下台阶。 第二节善待他人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一出生起,就避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复杂,没有人能逃得过这张巨大而无形的关系网。那我们应该如何维系这张网,即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呢? 待人需要诚心 朋友相交,贵乎交心,也就是说,知己朋友要心意相通、坦诚相待。诚信是自古以来人们推崇的美德,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没有诚信,就会形成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局面,那还有什么意思?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了解才能产生信任,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但是,要求不败,除了自己知己之外,还要让好人知己,不让坏人知己。然而,好人坏人很难分得清楚,所以不得不制造若干假象,来掩盖自己的实情。中国人通常会让自己的眼光收敛一些,不流露出真正的感情。 戴上面具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完全没有面具等于赤裸裸地站在众人面前,反而容易引诱别人欺诈或利用你。所以我们必须小心,有时把弱点装成优点,有时又要把优点装成弱点,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没有弄清楚对方之前,以及弄清楚对方根本不怀好意之后,必须谨慎地保全自己。否则一直诚恳待人,反而为人所害,势必使自己从此对诚恳失去信心,结果变成一个奸诈阴险的人,岂非害了自己? 中国人的自保心理很重,做起事来难免“遮遮掩掩”。明明是个中高手,却装成一窍不通;喜欢的东西,假装不喜欢;想要的东西,先让给别人;不想来说“要来”,说“不来”却来了。中国人在虚虚实实之间,有很多变化。有些人说中国人骗来骗去,实际上中国人多数重视诚信,不过是因为亏吃多了,自然懂得遮遮掩掩的好处。有时候中国人并不骗人,只是暂时蒙一下,瞒一时,一方面明哲保身,一方面静观其变。出发点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欺骗别人,所以也不算是什么善意的欺骗,因而丝毫没有欺骗的意思。 人与人相处,用诚恳的态度来感动对方,固然是不可易的原则,但是实际应用起来,这种单一方式很难奏效。有时候需要“设计”一点小花样。这些花样是建立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可以使彼此之间减轻摩擦,促进互动。 耍花样的人,很容易惹人厌恶,引起反感。但是,完全没有花样,一切直来直往的人也不容易受人欢迎。举个例子,有人过生日,你直接送他礼物,他会感谢,但未必感动。如果你设计一些花样,让他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事,他可能会很感动。为什么大多数女人都喜欢浪漫,浪漫不过是在适当时间、适当的地点制造一些花样而已。 心正的人,就算花样一大堆,这些花样都是艺术。心不正的人,如果花样一大堆,则是玩弄权术。艺术和权术只一字之差,但性质不同,艺术的基础是诚恳,否则便成为权术,成为破坏人际关系的杀手。前者以心正为出发点,后者则因心不正而表现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对待一些人,可能正常的方法行不通,那就要想点小花样,但千万不可以耍花样害对方。比如,我们常说,请将不成,何不激将。用恩威并施、刚柔相并的方法达到目的,早已有之。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奇佳的效果。 对于自负的人,我们越是诚意请求,他就越发得意,不是托故拒绝,便是推三阻四,此时运用反激的方法,会屡试不爽。激将法的要领在于一切为他着想,例如担心他受害,恐怕他不能胜任,唯恐他受人摆布,激起他的自尊心,使他非要表现一下不可。 对于老于世故的人,反激若是没有把握,可以先把他捧得高高的,再暗示他此事非同小可,而且非他莫属,让他自告奋勇。这种正激的方法,使他很难推诿。这对于有能力而退缩一旁的人,具有奇效。 这些小花样,我们不应该排斥,否则很难彼此和谐。这些花样是人际技巧而非伎俩,与以诚相待并不矛盾,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不过,权术和艺术,从形式上、表面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以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也看不明白。有人把权术当作艺术,惹来很多反感。有人则把艺术看成权术,极力加以排斥,使得自己寸步难行,还被人视为不近人情。 我们既不可以盲目排斥花样,认为凡是有花样的都属权术,也不能够心术不正玩弄权术,把别人当作傻瓜,自以为聪明地耍手段、玩花样。因为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不得其法,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待人需要友善 对待别人只有诚心还不够,还要有善意。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子路、子贡、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子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 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颜回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人性原本有善有恶,事实上也可善可恶。一般人偏向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自己抱持善意,期待对方善意的响应,多半能够心想事成。因为中国人是交互的,你对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对你好。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一开始就认定对方缺乏诚意,对方也会十分敏感,一下子就看出来,当然也不会诚恳地响应我们,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表现自己的善意,使大家对我们产生比较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才能进一步建立关系。别人注意我 们,却产生不良的印象,不如不让他注意,反而更好。所以,我们不但需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还需要造成良好的观感。 不仅自己向善,还要导人向善。朋友的美德,应该替他宣扬;朋友有缺 点,要帮助他改正。闻过则喜是一种美德,可惜做得到的人委实太少,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意思说,当朋友有过错的时候,要忠诚地劝告他,要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他不接受的话,那就要停止,不要去自取其辱啊! 指出朋友的缺点或错误时,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也可以借用别人的话来批评对方,譬如,“有人说你相当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或者“我看你整天忙于工作,偏偏有人还在批评你偷懒……”,这样就可以弱化批评的语气。 想改掉朋友的坏毛病,最好以身作则,让其耳濡目染,慢慢自己调整。因为朋友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我们常常告诫别人,谨防交友不慎,就是因为不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朋友斥之为狐朋狗友,而把那些能带给我们好的影响的朋友称为益友。我们要影响对方,必须先了解他的背景和立场,主动给予配合,才能让他乐意接受。尽可能发现彼此相似的地方,最好能找出他的优点,逐渐喜欢他、关心他。当这些反应传给他以后,他也会有所回馈。彼此都伸出友谊之手,产生交互作用。先承认他言之有理,让他了解我们并不是存心要改变他。然后晓以道理,使他觉得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也有另外一番道理。当他身心放松的时候,趁机让他自己改变,通常比较容易收效。 表达善意要多替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别人才可能依据交互精神,同样站在我们的立场来合理地回应。大家都将心比心,交集的范围加 大,彼此有共识,当然容易沟通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必然被视为自私自利而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欢迎。 想想自己,也想想别人,才能合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合乎将心比心的原则。有一句话很通俗,“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不过有些人前半夜想自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从来没有想过别人。 待人需要礼貌 中华文化非常重视“礼”。《论语》上说:“不学礼,无以应。”民间也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可见,在人际关系中,礼貌是不可或缺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牛忧伤地说:“人人都有兄弟,就单单我没有!”子夏说:“我(商)曾经听人说过,人的生死,冥冥中自有天定,人的富贵也完全是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恭敬地修养自己而不犯过错,对待他人谦恭有礼,那么在四海之内的所有人,都是兄弟啊。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礼貌的作用,一是使大家相处愉快;二是使大家在一起时,秩序井然;三是为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四是为发挥以让代争的精神。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别人自然会喜欢你而与你亲近,你又何必做“司马牛之叹”? 对人有礼貌,不见得马上有实际的效益。有些人急功近利,认为有没有礼貌,人家又不能把我怎样,何必约束自己,处处讲求礼貌?有些人注重形式化的礼貌,却丝毫不关心人,令人觉得此人很虚伪。 待人需有差别 虽然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众多,但我们却不会一视同仁。中华文化中形容交情的词有很多:点头之交、泛泛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生死之交……这些词多以交情深浅而划分,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交情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亲疏有别、差别对待的态度。 对只是认识但并不熟悉的一般人,我们仅限于礼貌性地打招呼,谈不上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逐渐互有交往,增进彼此的了解,成为熟悉的朋友之后,虽然也交换一些意见,但多是闲聊,毕竟交浅不言深,不可能涉及不足为外人道的题材。熟悉的朋友当中,有一些信得过的,慢慢变成好友,再进一步成为密友,这才放心商量一些私人的问题。密友经得起再三的考验,切实可以交心的,才会变成知己。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然将关羽、张飞、赵云都视为兄弟,但他对三人的感情并不同。关羽、张飞是他的结拜兄弟,三人自桃园结义开始,便亲如一家,刘备所说的“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指的也就是关羽、张飞二人。而赵云的地位则不同,关羽曾说:“翼德吾弟也;……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一句话点明了赵云的地位,不过是因为他战功卓著,加上忠心耿耿,所以从情分上视为兄弟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会谨慎区分自己的知己、朋友、熟人,我们如此对待别人,别人也如此对待我们,这都无可厚非。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要掂量一下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何分量。如果你和别人是知己,完全可以无话不谈,他有什么过错,你都可以委婉指出;如果你和别人只是熟人而已,则交浅不可言深,以免犯了别人的忌讳,埋下祸根。 要想交到知心的朋友,离不开感情的投入,即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其想法,以了解其感受、要求和苦恼。这种感情投入是自发的,不计较产出,你自然会因此得到许多朋友。如果你是为了获得回报才投入的,总是想着“我对你好,你一定得对我好”,那你很可能得不到他人的回馈。 人和人打交道不应该点到即止,如果你认识的人都只是泛泛之交,而无一个知心朋友,那又怎会有乐趣呢?我们认识别人,并不会只是抱着认识的目的,而是想通过交往熟悉起来,成为朋友。 第三节三大禁忌 人际关系有三个破坏因素:锋芒毕露、自负和轻率。如果你有这三个毛病,最好马上改掉。 一个人锋芒毕露,其人际关系不可能好。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毛病,到哪里都要变成焦点,别人讲话他要插嘴,对什么事情都有意见……这些都是锋芒毕露的表现。锋芒毕露不一定会出人头地,因为所有的人都会找机会把你的锋芒除掉。很多人年轻时有棱有角,后来却变得很圆滑,就是因为受了很多打击。 自负也是破坏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很多人刚上大学的时候,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看到天,没把别人放在眼里。到了大二之后,挨老师的批评多 了,眼睛才慢慢长到下面来。 尤其现在把大学分等级后对年轻人的影响更大。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底气都不足。但是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而且全世界都这样,比如日本,只要一个人上了东京大学,他这辈子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职业有人给他找,老婆有人给他找,房子有人给他找,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这就造成了一些年轻人进入名牌大学以后,目空一切。结果在工作时,很难与别人合作,管理他也非常困难,除非你都听他的,而他又不成熟。所以,企业只好让他做可以独立完成的小项目。 西方人一直强调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但我认为,人应该对老天有信心。什么叫老天?老天就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自然的规律。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伏羲氏当年就是从自然的景象体会出人应该是怎样的。伏羲说,天、地、人,曰三才。意思是说,只要三个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像天,有一个人像人,有一个人像地,像天的人就要领导其余两人。皇帝自称天子,是因为只有他才能够代表天;地是很踏实的,它要承受所有东西,负荷力最强;人要承上启下、顶天立地。三个人在一起,角色不同,互相配合,才能相处愉快。 因此,每一个人都不能有锋芒,一切要顺乎自然,这是中国人一向的主张。花长得美,就会被摘掉;树长得直,就会被砍掉;人有才能,就会遭打击。所以一个人要修炼,要有内涵,不露锋芒,就会有前途;一个人很自负,自认为了不起,那就叫作无法无天。 轻率,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经过大脑。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就是轻举妄动。遇事不要立即反应,因为每次发生的事情都很特别,历史虽会重 演,但从来都是大同小异,所以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能处理好。 很多人经常说要按照惯例办事,但每次的事都不同,何谈惯例?所以,同样的事结果往往不一样,有走运的也有不走运的。有些人开车闯红灯被抓,第一反应是倒霉,从来没有人主动承认“我违规了”。被抓的人肯定想:“前面的车闯红灯警察没看到,后面的车闯红灯警察没来得及抓,所以只有我倒霉。” 一般人遇到刺激就会乱说话,事后才后悔,而闭上嘴后,这个刺激会迫使大脑飞快地运转,积极思考问题,这叫作“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急于显示自己很聪明而立即反应,否则你会后悔的。我们都不是神仙,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缺点,最要紧的就是告诉自己:“我很有能力,但是我不要随便表现。” 因为我们不是西方人,西方人一生只做两件事,一件是show,show就是作秀的意思,西方人有什么才能,一定要表现出来。另一件是tell,tell就是告诉别人我表现了什么。西方人不断地表现,而且到处去告诉别人,自己能做什么。中国人遇到事情都先说“我不会”,然后看大家都不会,才说“我来试试看”,结果做得非常好。 你问一个美国人最近在干什么,他什么都告诉你;你问一个中国人最近在干什么,他什么都不会告诉你,因为他的第一反应是“你问这个干什么”。你问一个美国人“你会打乒乓球吗”,他会就说“会”,不会就说“不会”;你问一个中国人会打乒乓球吗,他一定说“不会”。中国人不敢说 “会”,否则对方会很认真地跟你打,把你打得惨败,然后还笑话你:“你这样就算会啊?那谁不会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中国人为什么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我们很会保护自己。比如,有人问:“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中国人肯定说:“我不懂。”这样,就没有任何责任了。然后他听听大家的看法,听来听去觉得还没有自己懂得多,于是就站起来说:“我刚刚想到怎么办,让我试试看。”结果不言而喻。中国人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时候,不会轻易出手。 情势不停地在变,我们要特别机警,有任何风吹草动,先闭上嘴,赶快动脑筋,找到当前的合理点。全世界最受老天关爱的人有二:一是犹太人,一是中国人,他们所受的磨难最多,但是最聪明。 全世界公认犹太人最会做生意,但有一个犹太人跟我说:“全世界最会做生意的是中国人,不是犹太人。” 所以说,一个有能力就表现出来的人,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第三章 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第三章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十大要领通俗易懂,学会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要领虽然只有十个,但内涵丰富,不可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按照这十点去做,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冲突。 中国人从小就被培养要有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的意识,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从人际关系开始的。成功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人共同的愿望。中国人普遍相信一条定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的意思,当然是“依靠关系”。于是靠得住或靠不住,便成为中国人十分重视的变量。靠不靠得住,必须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考验。而朋友众多,选择靠得住的朋友的几率也比较大。中国人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是希望广泛地结交朋友,然后从中寻找知己。就算不能成为知己,朋友也总比陌生人要好得多。 很多人用一生来寻觅若干与其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知己,以期成大功、立大业。如果说中国人一生都在努力建立靠得住的关系,大概并不为过。伯牙、子期虽然谱写了《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但在现代社会,像伯牙这样的人却不值得推崇。知己难逢,我们最好扩大交友的范围,然后由疏而亲、由浅及深,在众多的朋友中寻觅知己。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庆幸的是,中国人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人际关系的建立技巧可以简化为十大要领,分别是: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游、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这十大要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诀,缺一不可,必须合理应用,以确保成效。十大要领通俗易懂,学会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要领虽然只有十个,但内涵丰富,不可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按照这十点去做,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冲突。 十个要领可以归纳成五个方面:人际关系的起点、人际关系的媒介、人际关系的交往、人际关系的技巧、人际关系的修养。这五个方面,中国人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十个要点就是道,归纳成的五个方面都是一阴一阳、两两相对的,例如,一表人才是指先天的,两套西装是指后天的。 第一节一表人才 一表人才有三个重要的含义:第一,一表人才通常叫作第一印象。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会对他有个初步的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一个人,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因为外表看起来很忠厚的人,内心可能非常阴险;外表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个草包。外表不能够代表人的全部,有很多人就吃过这个亏,只凭第一印象判断别人,这种做法太武断了。 第二,很多人都会凭第一印象来论断你。这就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是你无法禁止别人犯这个错误。太多的人都是凭第一印象来决定他喜不喜欢你,甚至很多年轻人凭第一印象来找自己的终身伴侣,即所谓的一见钟情,结婚后才发现彼此根本不适合,结果只能草草结束婚姻。 第三,外表有利也有弊。并不是说人长成什么样,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成就。人的脸孔是经常改变的,这是自然的转变,而不是要做整容手术。所谓相随心转,就是说心在改变,相貌就跟着改变。所以你跟别人见面时,不要再讲这种老话:“好久不见,你一点都没有变。”这是骂人家不长进。从生理的角度讲,人体一直在进行新陈代谢,经过一个周期,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会更新,所以人时时刻刻都在变。 不要以貌取人 我们都知道,不要以第一印象来论断别人,因为人不可貌相。一眼就要看穿别人,实在非常不可靠。但是,别人常常以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往往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表现出欣赏或不屑的样子。 人际关系与人的长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说人长得漂亮,人际关系就好,人长得丑,人际关系就差。但不可否认,有人靠长相,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占了很大的便宜,同时也有人因长相吃了很大的亏。举个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最出色、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属诸葛亮了。但不要忘了,当时还有一个与诸葛亮齐名的人,就是庞统,“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可以说二人的实力差不多。可是二人的际遇却大不相同: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并奉诸葛亮为军师,以师礼待之。而庞统虽然巧献连环计,帮了刘备一个大忙,却需要拿着诸葛亮的荐书去谋个一官半职,最后刘备只派他当个耒阳县令,要不是张飞误打误撞,使庞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估计他一辈子就是“县太爷”的命了。诸葛亮成为蜀国的丞相,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庞统可以说寸功未立,就惨死于落凤坡。 为什么实力相当的两个人,际遇如此不同?是庞统浪得虚名吗?不是。我们来看书中对诸葛亮的相貌描写:“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再看庞统:“(孙)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恐怕就是关键所在。就因为庞统长得难看,估计又形成恃才傲物的性格,所以孙权不喜欢他,刘备也不喜欢他。我想,他初见刘备之时,就算拿出诸葛亮的荐书,恐怕刘备也只是碍于情面,封他一官半职,而非真正欣赏他的才华。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也是以貌取人的代价。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能忽视别人的长相。一表人才也提醒我们仔细端详别人的长相,因为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即“相由心生”。但是,如果完全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心,就容易犯致命的错误。 人是很善于伪装的,所以要特别小心,看人的时候要多看几遍,要多来往几次。 看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看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目露凶光,说明他很凶狠;目光暗淡,说明他没有什么能力;双目无神,说明这个人的运气不好。当一个人看到你,目光就闪烁不定,根本不敢跟你对视,要看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男人想骗你的时候,他根本不敢看你的眼睛,而是会躲来躲去;女人则刚好相反,她在盯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才开始骗你。这就是男女有别,不要上当。 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一个面具。随着人际关系的加强,你要使他主动拿掉面具,达到真诚交往的目的。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个人一见面就很真诚地对你,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真诚是一个人重要的美德,但是原本很真诚的人,会变得非常不真诚。很可能是因为他真诚待人,上过几次当以后,就对真诚失去了信心,变得比谁都不真诚了。所以,我们培养人际关系的时候应该记住,要谨慎地保护自己,使自己永远对真诚有信心。只有步步为营的人,才会少吃亏,而少吃亏,才能保持真诚的态度。 其实中国人的相互信任感是很低的,一开始都不太相信别人,因为历史往往证明,轻信肯定吃亏。所以中国人的谨慎小心,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耍别人,而是为了保持自己对别人的信赖感。 提升第一印象 既然你无法阻止别人以貌取人,那么,在外貌方面你该讲究的还是要讲究。为了防止别人以第一印象论断你,避免受到鄙视或排斥,丧失建立人际关系的大好机会,你必须用心调整自己,表现出“一表人才”的样子,使人一见面就产生比较良好的印象,对建立及开拓人际关系,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有人认为外在美不重要,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理直气壮地忽视外在美。殊不知,如果不先展现自己的外在美,谁会有耐心慢慢发掘你的内在美? 当然,你无需因别人错误的要求,就扭曲或压抑自己的形象,虚伪做作是不会讨人喜欢的;也无需因为完美主义作祟,而压迫自己原有的形象,过分追求外在美,把自己打扮得油头粉面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形象,没有虚饰,也没有伪装。当然,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真实形象变得更美好。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人四十岁以后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就是说,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是成年之后,我们的经历、我们的体验、我们的情感会在自己的脸上留下痕迹。到四十岁以后,人的先天相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后天所形成的相貌。有的人四十岁时仍然精神焕发,有的人则老态龙钟。决定这一差别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 要想提升自己的形象,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保持身心健康。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总是容光焕发的,只要健 康,你长成什么样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你长得再漂亮,脸色灰灰暗暗,目光无神,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好感。 要想做到“一表人才”,最好的办法是靠内心的修炼,即真心诚意,不胡思乱想,慢慢地你的相貌就会变得端正。好不好看是另外一回事,最起码要相貌端正,使别人不会对你产生提防心理,不会看到你就害怕,然后会乐意跟你接近,喜欢跟你沟通。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发展得比较快。 所以,人每天早上起来,不是看自己长得怎么样,而是看以下几个方面: 鼻梁正不正。鼻梁不正,代表心不正。你没有办法把鼻梁扭过来,只有调整心态,哪一天心态端正了,鼻梁就会正了。所以照镜子是看鼻子的两边对不对称,不对称的话,就说明你的心思歪了。 看自己的气色好不好。气色不好,就说明你的身体有问题,而且给人的感觉也不好。 再看自己的心情好不好。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一定要有好心情,心情不好看到谁都不顺眼。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尽量掩饰,但是掩饰不意味着装笑脸,不要给人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只要不表现出愤怒、悲伤等情绪就好。 第二,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一表人才,主要来自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先天相貌由父母的遗传决定,后天相貌则可以经由自己的学习、通过“相随心转”的运作来加以改变。学识丰富、内心充实、行为端庄,加上仪容整洁,不就是一表人才了吗?心一改变,外表也跟着改变,不妨试试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确认识自己 每一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微小的区别,这叫作个别差异。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老天要费那么多心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长得不一样?这表明上天不喜欢我们一模一样。而今天的教育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一样的人,是违反天理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用”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即使长得不好看,也不必介怀,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就要接受这个样子。明白这一点,就比较容易了解自己。一个人照镜子不是为了看自己美不美,而是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想想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有的人永远都不清楚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人给别人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人大概可以归纳成四种:第一种,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他很了不起,然而越看越觉得他没有什么;第二种,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他很了不起,然后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第三种,一开始就觉得他不起眼,事后证明他的确很不起眼;第四种,一开始觉得他没什么,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通常是第四种人将来成就最大,因为他不会引人注目,不会遭受别人的打击。凡是长得很漂亮的人,都会引起别人的戒心。所以很多中国人聪明却不喜欢外露,就是这个道理。 每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都要反省一下:自己现在做的事正确吗? 我们在安排自己人生的时候,要记住适可而止。不要奢望达到人生的顶点,这是错误的观念,爬过山的人都知道,一旦爬到了顶点,就开始走下坡路。没有达到人生的顶点,你是很快乐的;一旦达到人生的顶点,你就会苦恼不堪,高处不胜寒,但这是你自找的。人最怕的就是盲目地要往上爬,真是没有必要,人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向上升迁。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要记住这一点:你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很多人都喜欢跟你在一起;一旦你不断地要往上升,你必定要排挤别人,必定要踩在别人头上,别人看到你就有危机感。 人要有上进心,但并非要不断地升迁。找到你最快乐的位置,找到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才有意义。如果你有这样的人生观,你的人际关系自然会改善,你的“一表人才”会自动显现。不管你长得怎么样,很多人都会喜欢你。很多人是由不了解到慢慢了解,由了解到彼此相交很深;也有很多人是因不了解而彼此交往很深,因了解而分开的。 第二节两套西装 两套西装与一表人才说的都是外表,但是二者的重点不同。一表人才指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比如,你的头发长得什么样,你的额头高不高,你的鼻子直不直,你的嘴巴大不大……而两套西装是指后天附加的东 西,比如,你戴什么帽子,戴什么眼镜,穿什么衣服,打什么领带……这些都是两套西装的范围。 一表人才与两套西装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你的人际关系好不好,首先看你的本钱。你是不是一表人才,是不是会打扮自己,这就是本钱。 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同样重要 两套西装是指外在的、后天的东西。在这里,两套西装也有三层含义:第一,就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穿衣服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暖,一是尊重别人。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不能由你的兴趣决定,因为人是要合群的,要合群就必须要彼此尊重。比如,你要去游泳池,就要换上泳衣,倘若你穿戴整齐地走进去,会被当成怪物;一旦你离开游泳池,就不能再穿泳衣,哪怕是短暂的离开也不应该。你没有换好衣服就是你的不对,就是看不起别人,就是给别人难堪。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观念。 故事 文学家但丁有一次受邀参加国宴,故意穿得破旧邋遢,丝毫不起眼,一进宫门,立刻被安排在宴会厅的偏僻角落,没有被盛情款待。等他再接受国王邀请时,改以华服美饰装扮出现,结果立刻被邀至国王身旁的贵宾席位。 宴会进行中,但丁把美酒倒在衣服上,把美食往身上涂,国王以及宾客们都看傻了眼。这时,但丁说,这次所以被礼遇是因为这套衣服,可见被邀请的是衣服,而不是他本人。 看完这个故事,人们可能有不同的感想,如果你认为国王的仆人势利眼,对华冠丽服的人另眼看待,也没错。可是按照中国人反求诸己的想法,其实错在但丁。他不修边幅,被安排在偏僻角落,无可厚非。他故意如此,反过来责备别人,就有故意使人难堪之嫌。 第二,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有的人经常被别人当作不三不四的人,那也没办法,谁叫他打扮得不三不四的。不合乎身份的打扮,对你是非常不利的。我曾亲耳听见一个老板说:“某人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好,就是他老穿那套衣服,我实在没有办法提升他。”因为衣服丢了前程,太不应该。不要讽刺别人“只认衣衫不认人”,其实错在自己。 不止是衣服,你的发型,你的眼镜……你身上所有一切外加的东西,都要符合场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穿着要合禁忌。就是说,你的打扮不要犯了忌讳。在中国,喜庆穿红,丧事穿素,如果你硬要反过来,就是存心找别扭。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西方人对别人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经常改变自己,以吸引别人的注 意。中国人追求长远,希望慢慢地互相了解。你该变的部分变化了,别人都能接受,而你不该变的部分总是在变的话,别人就会接受不了。当你变到让人家对你失去信心的时候,你就会被视为“不定时的炸弹”,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 一个不会给别人难堪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好。如果一个人平常都很支持你,突然间当面给你难堪,你以后就会疏远他。西方人可以当面说:“我不赞成你的意见。”中国人一般不会这样做。 文化不同,人们的表现也不同。假如一个老板大声斥责员工:“你去死!”员工该怎么做?如果员工同样怒不可遏,对老板说:“你去死!”试问,这样的员工谁敢用?当然,员工也不可能真的去死。他应该说:“好的,我这就去死。”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中国人犯不着当面去反驳别人,但背后可以不照他的意思去做。西方人说“我去死”是真的要去死,而中国人说“我去死”,不去死又怎样?我们有太多的自由,干吗学西方人呢? 凡是后天学习的东西,千万要符合文化背景。一个西方人说“我要退休了”,就会真的退休。一个中国人经常说“我要退休了”,结果十年都没有退休。西方人说了却不做,就会失去信用,受到别人的质疑;中国人说:“我一直都想退休,领导不让我退休,我有什么办法?”照样生活得很好,别人也会见怪不怪。就单纯拿穿衣服来说,中国人结婚时新娘子喜欢穿红衣服,越红越喜气;西方人结婚时新娘子会穿白色婚纱,象征圣洁。文化不同,习俗也不同。 人际关系离不开社会的文化背景。有些事情在西方国家可以做,但在中国还是少做为妙。不过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接受了错误的信息。没有去过外国的人,都是通过电影、电视了解外国人的,然而,电影、电视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有误差。 比如,在电影上看到的美国人在家里都穿拖鞋,据我所知,美国人从来不穿拖鞋。就算家里铺着雪白的地毯,客人照样穿着皮鞋走来走去。主人没有权力叫客人换鞋,客人也不需要换。 美国人家里干干净净,如果家庭主妇们需要到外面取信、晾衣服,也都是光着脚出去的,根本不用穿鞋。美国人的观念是外面和里面一样干净,为什么要穿鞋?所以不要相信道听途说。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的标准,不能乱来,规规矩矩,人际关系才会好。比如,很多人吃自助餐,在取食物的时候,还聊着天,把口水都喷到食物上了,这是吃自助餐的大忌。 像这些外在的表现,我都归入两套西装的范畴。也就是说,凡是外加的东西,都要符合你的身份,符合场所,符合文化背景。每一个人要选择自己合适的东西,不要盲目地跟潮流。 所以,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个人如果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就会降低人们对他的信任度。 一个人穿惯了休闲装以后,穿正装会觉得不舒服。人一旦习惯了放松的状态后,再想绷紧会痛苦不堪。所以,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太舒适,一旦懒散就很难严谨起来,要去磨炼它。在精神方面,人越舒适、越自由越好,但身体方面要多加磨炼,要让自己吃一点苦,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所以,只要你站得住,就不要坐下;只要你坐得住,就不要躺下。人活着就是要承受磨炼,否则就无法形成必要的抗压性。现在,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抗压性,很容易走到崩溃的边缘。 一表人才与两套西装,都是告诉你,要随时准备好与别人见面。你必须接受自己的面貌,哪怕天生有缺陷也要坦然接受。我曾经遇到一个盲人,令我很佩服,他说:“正常人只有两只眼睛,而我全身都是眼睛。”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你缺乏什么,都可以想办法补全,这才是自信的表现。不要把信心建立在成功上面,总想着“我一定要成功”并没有什么用。“我既然活下来就不会饿死”,这才是我们的信心。“只要我动脑筋我一定有办法”,“只要我喜欢自己,别人一定会喜欢我”,要有这样的信念,然后再去调理自己,实现有形和无形的变化。这样,你很快就能建立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三杯酒量 三杯酒量并非只是指喝酒而已,烟、茶等能吃(喝)进自己的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三杯酒量的范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要一些社交活动,喝酒、品茶、喝咖啡、吃饭等并非只是吃吃喝喝,填饱肚子,而是必要的社交方式,能传达很多意思。这些吃吃喝喝的活动,是增进彼此关系的手段,完全不予理会,并非良策。适时、适地、适质也适量地参与,彼此愉快,而且能确保安全。 爱好并非是坏事 当一个人不断地充实自己,使得自己具备很好的条件时,别人看到你就会喜欢,就会想办法来跟你互动,你就是一表人才;加上你的衣着打扮恰如其分,你就已经在人际关系方面站到了非常好的起点上。可是,你有这样的优势,却舍不得跟别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那就叫作独善其身,或者叫作孤芳自赏,人际关系还是没有办法开展。所以一个人条件再好,也要有诚心去交朋友。 三杯酒量就是人际关系开展的媒介。为什么要谈酒?中国人最清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的“朋”字,不是两个月亮,而是两块肉的意思,而且这两块肉还是臭的,如果是香的就变成两条狗了(狗肉通常被称为“香肉”)。因此我们才说,朋友就是臭味相投的人。你喜欢打麻将,我也喜欢打麻将,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凑在一起;你喜欢钓鱼,我也喜欢钓鱼,我们很快就会志同道合。所以当你要结交一个朋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听他到底喜欢什么,投其所好。 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你要认识他很容易,他也很乐意认识你。可是一个人有了名誉、地位以后,就很怕陌生人去打搅他。你登门拜访,他不见你;打电话,他通常会挂掉;你托人介绍,他把介绍人也拒之门外。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打听到他喜欢什么。比如,你要向一个人推销汽车,打听到他喜欢钓鱼,那你就赶快去练习钓鱼。然后打听他喜欢在哪个地方钓鱼,你也去钓。你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坐在他旁边,就跟他说你喜欢钓鱼,这样他会马上提高警觉,认为你不怀好意。你只管钓你的鱼,并且假装没有看到他,你越不在乎,他就越不防备。慢慢地,你们就可以很自然地凑在一起,他如果问你是做什么的,千万不要马上把名片拿给他,这样就前功尽弃了。你只有若无其事地钓鱼,他才会觉得你的动机很纯正,对他没有什么企图。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告诉你自己是干什么的,而你什么也不要说,欲速则不达。 等他非要了解你是干什么的,你才可以告诉他:“我是卖汽车的。”他可能会说:“你怎么不早说?我前两天刚买了一辆,你早说的话我就向你买了。”你应该说:“没有关系,我来这里主要是钓鱼,生意可以另找时间去做。”你这样说,他反而会主动为你提供信息:“我的朋友还要买汽车,我打电话叫他买你的。” 这样一来,你就掌握了主动权,不要总去求别人,要做到让别人来求你。 一个人要懂得布局,也就是说设下圈套,让别人掉进来。不要以为这是奸诈、耍阴谋。任何事情,你往好处想它就是好的,你往坏处想它就是坏的。两个人有共同的乐趣,才容易情投意合,进而志同道合。可是要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因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作“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不能不防。跟中国人讲道理,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只相信自己的道理,从来不相信别人的道理,我们很固执,经常自以为是。但这不是缺点,我从不认为中国人有什么缺点,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他的优点,一个人的优点正好是他的缺点。要想建立人际关系,就不要有缺点、优点的观念。 一个人喜欢喝酒好不好?没有什么好不好。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假面具,很难彼此诚心诚意地沟通。要使一个人对你不设防,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请他去泡温泉,这时大家都赤裸相对,会暂时摘下假面具。其二是请他去喝酒,酒一喝多,就会把持不住。 凡事要适可而止 据说我国各地出土了大量的酒器,有些酒器的年代非常久远,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喝酒。为什么要喝酒?为了酒后吐真言。交朋友很容易,要变成知心朋友就非常困难。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有几个知心朋友。如何彻底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灌醉,看他醉后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判断这个朋友可交不可交。 喝酒的本意就在于此,但事实经常是你把对方灌醉了,却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也喝醉了。会喝酒的人能让别人醉,而自己保持不醉。 酒这个东西,很容易使人茫茫然,控制不了自己,然后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本性。我五六岁的时候,我的祖父就让我喝酒。后来我就问我祖 父:“我那么小,你怎么就让我喝酒?”他说:“我得知道你醉了以后是什么样子,才有办法教导你。” 人就怕醉了以后乱讲话。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秘密,坦白地说,我们是靠合理的秘密在过日子的,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可能完全没有秘密。因为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样,所以关系很难协调。适当地隐瞒一些,可以维持正常的关系。 这种隐瞒,如果按西方人的标准,就叫欺骗;如果按中国人的标准,就算不上欺骗,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只是不想让对方生气。中国人是很诚实的,绝不欺骗,只是没有讲实话而已。这个标准在西方是不成立的,西方人认为,你没有讲实话就是欺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吸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是酒少喝有益,多喝有害。所以我们只说 “三杯酒量”,没有说“两盒香烟”。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有大量的人在吸烟,可见吸烟也有它的道理,因为社交场合所有人都吸烟,你不吸的话,就融不进他们的圈子。但为健康考虑,还是不吸为妙。 记住,人是主宰,烟酒只是工具,你不能让它们反过来控制你。所有的社交工具、社交媒介都是为我们所用的,我们一定要抓住主控权,绝不做物质的奴隶。一个人如果变成物质的奴隶,非怎么样不可,是很凄惨的。任何活动只要你不沉迷,不上瘾,都没有多大坏处。 可是千万记住,所有的媒介一定要有正当性。酒和色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而色情是高度危险的东西。男女之间,一定要坚守最后的防线,一旦攻破了你就全完了。但是很多人都陷了进去,从来没有觉悟过。已婚男女之间只能有友情,不可以发生爱情,这是三杯酒量的一个重要原则。 酒桌交际的技巧 很多时候,人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喝酒的。没有一个人,一入席就把杯子翻过来,说:“我们今天不喝酒。”这种人是不受欢迎的。有的人喜欢喝,你凭什么说“今天不喝酒”?或者你说:“我今天不喝酒。”这样做,你就会跟别人格格不入。 我的酒量并不好,但是我从来没有醉过。第一,我从来不说“我不会喝酒”,这种话一说出来,就会打草惊蛇,所有的人都想把你灌醉,因为你最容易醉,不灌你灌谁?这是自找麻烦。第二,我不主动去敬酒。第三,任何人敬我,我都毫不推脱,然后很快拿起杯子,猛喝一口,结果一点也没喝进去,我做了一点手脚。 在喝酒的场合是不能讲道理的,当然你最后还有一招,就是把医生给你开的证明拿出来摆在桌上,说“再喝就会死”。但是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会很快跟你疏远了,你就失去很多交往的机会。 所以,三杯酒量要求你要有起码的社交活动的本事:乒乓球打得不好,但是最起码要能应付;桥牌打得不好,最起码知道怎么跟别人配合;麻将打得不好,最起码不要讨厌打麻将的人。 做人要坚持原则,但态度要随和,这是孔子所讲的“和而不同”,不要标榜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要随和,但是也要坚持原则:要喝酒就喝,但绝不喝醉;要打麻将就打,但绝不赌博;要钓鱼就钓,但绝不沉迷。人永远要做自己的主宰,不要变成任何人或者任何神的奴隶。 总之,三杯酒量要求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你一个朋友都交不到;也不能沉迷,否则后果堪忧。 第四节四圈麻将 这里的四圈麻将与上面的三杯酒量一样,范围很广,打球、跳舞等不会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此范畴。很多人对打麻将非常不屑,其实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社交活动的话,它就无可厚非,但沉迷于赌博就不好了。 三杯酒量与四圈麻将都是人际关系的媒介。也就是说,要想建立人际关系,就要投入到这些有形无形的活动中,这样才能同他人加强交往,才能维持人际关系。 打麻将不一定完全有害无利,不必对麻将深恶痛绝,但要适可而止,不影响健康,也不妨害正常生活,才能宾主皆欢。 我们当然不会鼓励别人都去打麻将,但是我们也不鼓励大家对打麻将深恶痛绝。因为世间一切事务,离不开“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则,一人做 事,最后必须由自己承担所有的后果。既然跑不掉,打麻将的人自己应当会替自己想才对! 赢到后来总是输 为什么要讲“四圈”麻将?因为上台容易下台难。上台时,声明只打四 圈,输赢不论,可是等到四圈打完了,那个输家绝对不肯放你走。所以开始很愉快,最后都会吵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有一个,大家都想赢。为了避免吵架,最好的办法是,先问你自己要输多少,而不是问要赢多少。因为打麻将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友谊,如果你输200块钱对你影响不大,那输掉200块,却赢了一些朋友不是很好吗?如果总想着要赢200块,结果所有朋友都跑光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如果你常常输钱,别人就喜欢和你打麻将;如果你每次都赢,那渐渐地就不会有人跟你打了。千万记住,无关紧要的事情宁可输不要赢。 假如你很喜欢下象棋,你的老板也喜欢下象棋,有一天,他把你叫过去杀几盘,这对你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你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与老板接触过。但是,你却连赢他三盘,以后他再也不会请你下棋了,除非他是白痴。天底下最笨的人,就是跟老板下棋居然连赢他三盘的人。但是,如果你连输他三盘,他以后也不会叫你来下棋了。你赢,他不高兴;你输,他觉得没有兴趣。那有赢有输岂不好?非也,你只要赢他一盘,他就不高兴了。那如何讨他欢心?只有一个办法,让他感觉到跟你下象棋很吃力,而到紧要关头他却能赢你,他就会兴致勃勃,每次都会找你。明着强调下棋是不能让的,实际上你不让他才怪。 打麻将也是一样,你去跟老板打麻将,拼命赢他,他不高兴;你拼命输,他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记住,中国人是有高度警觉性的,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想半天。 下棋也好,打麻将也好,该赢的时候才赢,该输的时候一定要输,这不是靠技术,而是看情况。你无法说这是游戏,因为这根本不是游戏,而是促进或者败坏人际关系的手段。 人际关系要经营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不是越来越亲密,就是越来越疏远;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坏;不是越来越信赖,就是越来越猜疑。总之,始终是动态的。我们常说维持现状,那是自欺欺人,凡事都不可能维持现状。所以人际关系是要经营的,经营人际关系与经营事业一样,只要一段时间不经营,就会变冷淡了。 尤其是当今社会,变动非常快,比如电话,一阵子不联系的话,就可能找不到人了,所以我建议人们要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每年把电话簿更新一次。最好在元旦的时候,一是比较有空,可以把电话簿拿出来,按照上面的号码一个一个地打;二是可以有个借口,说:“我知道你平时很忙,不敢打搅你,现在是元旦假期,问候你一下。”碰到打不通的电话,就赶快把电话号码划掉。电话簿每年要更新,它才有用。 第二,要把电话号码按地域分区。这样做,是为了你有机会去某地时,可以给当地的各位朋友都打个电话。不然的话,他们会责怪你:“来到我的地方都不和我打个招呼,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朋友吗?”我在深圳有几个朋友,每次到了深圳我不去拜访他们,因为怕打搅他们,但是总会给他们一一打个电话,打不通算你幸运,这样既打了招呼,又不会给彼此添麻烦。朋友要经常联系,但不要互相打搅。这样可以加强对方对你的好印象,使对方对你越来越有好感。 胡雪岩出身穷苦,但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主要原因是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他有一个诀窍:“走官场先拜宝眷,会同行先说油水。” 到生疏的地方创立事业,最要紧的是建立人际关系,有人好办事。找 人,找什么人呢?找官场的人,可以有个靠山;找同行的人,能够打听行情。官场、同行都有人协助,对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必定有很好的助益。 找做官的人之前先去找他的眷属,不要先去找他本人。因为做官的人最怕惹事,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很高,生怕会看错人使自己惹上麻烦。而且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谈论涉及金钱的事情。他们打惯了官腔,摆惯了官架子,说惯了冠冕堂皇的官话,一下子调整不过来。倒不如想办法找官夫人,送礼、谈回扣都比较方便。出了状况,做官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把责任推掉:“怎么有这回事,我完全不知道呀!我家里的人从来不插手公务,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从官夫人处打通关系,再见官谈事情,通常很有效。 会见同行就要开门见山地说明给对方多少好处。大家都是内行人,用不着拐弯抹角,不妨开门见山,把如何分享油水说清楚,免得互相猜疑,反而增加沟通的障碍。油水分享得宜,其他就比较好谈。见面不说油水,对方以为不付费白请教,当然不肯供应情报;说不定还会提供一些不正确的信息,混淆视听。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少,不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多,这就是人际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表现。 有一次左宗棠问胡雪岩:“你一个小小商人,出手这么大方,献给我这么多米,为什么?”胡雪岩心里好笑:你这样问,叫我怎么回答?我当然不会告诉你,这些米本来是要卖给太平军的,因为我要赚钱,不小心被你们劫到,我只能说是献给官兵的。胡雪岩很聪明,他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只是略尽绵力,作为一个老百姓,本来就应该这样。”这样一说,滴水不漏。 有的人叫别人替他打牌时会交代:“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做人要有这个气魄,如果你说:“你替我打,只许赢,不许输。”那谁还敢替你打?很多人就是因为输不起,才破坏了人际关系。能不赢最好不要赢,这 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好;如果时时刻刻想赢,最后一定会输得精光。 一个人要多多参与社交活动,但要把握分寸。一个人会唱歌好不好?有一个人,本来很得老板的赏识,但是公司连续几次提升干部都没有他的份儿,原因很简单:每次公司组织唱卡拉ok,因为老板歌唱得不好,所以每次老板唱歌他都助唱。他以为这是帮老板壮声色,殊不知,本来老板唱得不好,一般人还没有感觉出来,他这一帮忙,人们立即听出高下来了。老板心里十分害怕出丑,偏偏他不识相。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都不能怪别人,千万要回头想想自己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天下并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当领导的一定要记住,平常不要主动去拉别人参加什么活动。我们中国人是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喜欢打高尔夫球,下属马上就去练习高尔夫球;领导喜欢钓鱼,下属就练习钓鱼。因为中国人的眼睛是往上长的,下属很自然会去揣摩领导喜欢什么。所以当领导的人根本不用倡导,只要以身做则,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响应。但是,所有的人际关系媒介都应正常化、正当化,凡是跟色情赌博有关的,千万不要沾染。 有时候,领导也会拿这一点来测试下属,做下属的一定要提高警觉。如果领导问:“这附近有没有什么消遣的地方?”有的人积极推荐,要唱歌到哪里去,要跳舞到哪里去……领导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平时不务正业,只想着吃喝玩乐。从另一个角度讲,做业务的人,如果连附近的娱乐场所都不清楚,那他就不太适合做业务,因为他们要经常与客户联络感情,离不开这些场所。但是,做业务的人沉迷此道也不对,跟客户来往,不需要进行不正当的活动,因为做生意,条条大道通罗马。正当性、正常性的活动照样可以联络感情。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最好要有防备,否则有一天会吃大亏。 第五节五方交游 “五方”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也就是说,你要结交各方面的朋友,将来有困难时,才会有人来帮助你。人是很复杂的,你认为能救你的人将来可能会害你,你认为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可能会成为你的死敌。所以,人只有广交朋友,才能保证在你需要时,有人会假以援手。最可怕的是只与自己的学业或工作相关的人交往,而不接触其他的人。五方交游,意思是不要自我设限,尽量扩大交友的范围,与三教九流的人都可以放心地交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 中国人深知“山不转人转”的道理,一方面力求不得罪人,以免冤家路窄;一方面则广结善缘,以便随时、随地可以找到熟人,比较方便办事。同时,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不但可以扩大见闻、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随时请教,不致求知无门。 我一直认为,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比你自己努力奋斗更重要。这个观点也许有人不同意,他们宁可选择自己奋斗,我宁愿有人提拔我、赏识 我,实在没有办法时,我才会自己去奋斗。但是话讲回来,一个人自己不努力、不奋斗的话,没有人会赏识你,也没有人会提拔你,这就叫互为因果。 一个人只知自己奋斗,而无人赏识,进步会很慢。所以你除了要懂得很多社交的媒介、掌握很多社交原则外,还要多方去尝试。五方交游就是说把你的触角伸得广阔一点,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碰到赏识你的人,中国人通常称这种人为贵人。你若是真能得到一两个贵人相助,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一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加上有眼光,有朝一日巧觅有力靠山,彼此互利互惠,就有如神助了。先充实自己,再巧觅靠山,才有发挥的余地。不充实自己,一味等待靠山的提携,是本末倒置,不可能成功。 胡雪岩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生有两个贵人,王有龄和左宗棠。当年王有龄穷困潦倒,根本没有人看得起他,但是胡雪岩送给他五百两银子,结果他当了官,又正好被派回到杭州。那最受益的当然就是正在杭州打拼的胡雪岩了。 求人不如求己。一切靠自己,总比样样依赖别人要安全、可靠得多。但是,有人相助,要比单打独斗来得轻松愉快,也是不争的事实。何况当今世界,单打独斗能够成功的机会愈来愈少。有贵人协助,成功的几率必然提高。 胡雪岩先得王有龄的帮助,再获左宗棠的支持,才能够青云直上,快速地开展事业。遇贵人,自然有福气;有实力,贵人的力量才能发挥得出来。 一个人想要赚大钱、立大业,单凭自己努力,终究不如有人提携。好比爬山,靠自己一阶一石向上攀登,哪里比得上有人从上面放下一条绳索,把你拉上去来得轻松、省力而愉快! “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来看。对上,有人提拔,使自己扶摇直上;平行,有人依靠,替自己分忧解劳;对下,有人跑腿,把自己吩咐的事情圆满完成。这样,还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 这上、中、下三层次的人都是贵人。空有上面的贵人提携,缺乏左右和下面的辅助、支持,成不了大业。得到下面和左右的支持,找不到上面那一根提拔的绳索,辛苦一辈子,也只会成就平平。 上、中、下都有贵人,自己当然也就成了贵人。但是,贵人毕竟可遇不可求,而如何“遇”,就看你的修为如何了。 不要存心做什么事,否则不会有好结果。记住一句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易经》中,讲感应的卦,不叫感卦,而叫咸 卦。就是说,你要感动别人,一定不要别有用心,所以要去掉“心”字。存心去感动别人,是感动不了任何人的。 一般人都爱凑热闹,看谁官运亨通就围着谁,殊不知,风水是轮流转的。平常要存好心,照顾那些被冷落的人,这是你最好的机会。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接近他;帮助一个人,要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赏识一个人,要在他还没有发挥潜力的时候去赏识他。现在一些企业设立奖学金,资助贫苦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企业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专门高薪挖墙脚,那么你挖来的人才可能很快就另谋高就。总之,一句话,人才是要靠自己培养的,而不是去挖现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有朋友,将来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但这时候要小心,不要认为太方便就投机取巧。建立人际关系最大的忌讳就是投机取巧。你可以随机应变,但是随机应变过度,就很可能变成投机取巧。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会自己节制、自己防备,没有后遗症。 贵人的脸上从来不写“贵人”二字,所以我们分不清到底谁是我们的贵人。偏偏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是贵人的,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害你的人;你认为对你没有好处的人,才是真的贵人。 世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句话叫“恩生于害”,就是说,从某种角度讲,所有害你的人都是你的大恩人;所有对你有恩惠的人,其实也在害你。对年轻人来讲,客气不是福气。老板对你要求越苛刻,你获利越多;老板对你越客气,你受害越深。不要以为老板对你太好了,是你上辈子修来的。一个人没有经过磨炼,是无法成功的。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样,中国人有句话,叫“棍棒出孝子”,当然,父母不可以乱打孩子,但是一定要有适当的惩罚。正所谓,爱他就是要限制他。一个老板给下属诸多限制,就是希望他们能长进。父母真的爱子女,就要告诉他们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 故事 有一个人,在他小时候,母亲对他极为宠爱,凡事都由着他,他干了坏事母亲也从不指责。有一次,他偷了别人一件东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问他偷东西时是否被人看到,他说没有,母亲就心安理得地收了,毫无责备之意。从此,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真个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长大后,他因盗窃罪被判极刑。临刑前,他只有一个要求,要见他母亲一面。看管他的人觉得他很有孝心,就网开一面,让他们母子相见。结果,这个犯人对他母亲说:“我从小喝你的奶水长大,现在我快死了,我只有一个要求,想再吃一口奶水。”母亲信以为真,结果被儿子凶狠地把自己的乳头咬掉了。 这个犯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恨母亲!要不是母亲在他小时候一味地纵容娇惯他,他绝对不会成为死刑囚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当初教育得当,及时制止他的错误,如今他走的也许就是另外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了。 很多事情都要多方面考虑:好心经常做坏事,坏心经常做好事。这是不争的事实。 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互相择善,要彼此规劝而不是同流合污。朋友有错,要苦口婆心地进行规劝。有时候,家人反而很难规劝。夫子不择善,朋友要规劝,中国人易子而教,就这个道理。 严于律己获益多 一个人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确实存在着风险。因为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很清楚别人所处的行业是怎么回事。但是,广交朋友,也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我比较喜欢科系多、规模大的综合大学,而不喜欢专业性大学。原因很简单,比如医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五六年时间,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和医学有关的。综合大学的学生就不一样了,有学农的、学工的、学商的,等等,大家可以探讨不同门类的东西,彼此能学到很多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专业只能让你有饭吃,而不能让你过好日子。人要吃饭就不得不有专业,可是有了专业以后,生活的乐趣就大大减少了。一辈子从事一个行当,一辈子只懂这一行,有什么乐趣? 如果你涉猎的知识很多,别人讲“商”你听得懂,讲“工”你听得懂,讲“农”你也很在行,岂不是很愉快?你永远不知道谁是自己的贵人,永远不知道将来你会怎样。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多方面准备才有安全感。尤其是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说不定哪一天,你所从事的工作突然失去存在的必要,那你该怎么办? 一个人在扩大交友范围时要多请教、少发表意见。有很多人,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是他没有长进,就是因为他无论看到谁都拼命宣讲自己的那一套理论,这样做的话,有再多的朋友也没有用。比如,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医生做朋友,经常咨询他医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你会受益良多。如果一见面你就拼命讲自己的专业,你将一无所得。交朋友是要增加见闻的,而不是吹嘘自己。你讲得越多,人际关系越坏,因为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只听你一个人滔滔不绝,那别人还有什么意思?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会多关心别人,让别人多说话。中国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说小孩子有耳朵,有眼睛,没有嘴巴。就是说,小孩子要多听多看,少说话,才能增长智慧。 中国人,第一次请你提意见是客套,不要当真,他说“有意见请说”,其实心里想:“你还要说什么?”有时候领导会对下属说:“不要客气,我们是一家人,有话请说。”而下属如果真的说了就会对自己不利。 以喝茶为例,西方人请你喝茶你就喝,没什么好客气的。中国人自己要喝茶时,也会说“请喝茶”,其实这根本不是在请你喝,只是给你一点面子,客套一下而已。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推让两三次以后,你才会清楚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四章 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第四章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际关系与沟通,彼此影响。二者可以互补,也能够相克。人际关系良好,沟通就比较顺畅;沟通良好,也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过来说,人际关系不良,就会增加沟通的困难;沟通不良,就会促使人际关系变坏。 人际关系与沟通,彼此影响。二者可以互补,也能够相克。人际关系良好,沟通就比较顺畅;沟通良好,也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过来说,人际关系不良,就会增加沟通的困难;沟通不良,就会促使人际关系变坏。 不善于沟通的人,最好通过加强人际关系来弥补自己的缺失。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最好着重培养沟通的能力,以求改善人际关系。事实上,二者之一获得改善,对二者都有所助益。 第一节沟通的作用 什么叫人际关系?简单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量,不同的能量相碰撞,就产生磁场,产生磁场后,彼此调整自己的频率,就形成人际关系。 所谓沟通就是对准频率,频率不对,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沟而不通。我们要调整自己的频率,而不是叫别人调整频率。要先观察对方的频率,把自己的调得跟他一样,他就很容易跟你沟通。 由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人伦关系,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需要融合伦理的观念,忌讳没大没小,否则就会破坏人际关系。比如,打招呼这件简单的事情,你若是遇到熟悉的同事、同学,大可拍拍他的肩膀:“老张,你好啊!”若是遇到领导或长辈,还以此种方式打招呼,对方心里就会不高兴。若是遇到你的下级或晚辈,你只需等着对方和你打招呼就行了。 中国社会特别重视关系,彼此的关系良好,就算偶尔说错话,也没有什么关系。若是关系不深,或者关系不好,那别人就会鸡蛋里挑骨头。不过,也有本来关系很好,一句话伤了和气,便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这就更加促使我们重视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与沟通,可以简称为人际沟通。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人际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活动,必须勤加练习,多加磨炼,养成小心应对、用心体会、虚心检讨的良好习惯。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要促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获得改善。与其讨好别人,不如用心保持和谐、互动、互助的良好状态,通过好好沟通来互相感应。若能心意相通,大家都愉快,那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愉快中把正当的事情办理妥当,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人际沟通要注重和每一个人进行良性的互动。既不能够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应该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说什么便说什么。否则你只是在发表意见,根本不是在进行沟通。善于沟通的人,必定会随时顾及别人的感受,以免无意中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恶劣的沟通效果。 第二节沟通的现象 中西方的沟通态度大不相同,西方人进行沟通的时候,能畅所欲言。中国人则不然,就算面对面坐在一起,也会拘泥于彼此的身份地位,不敢贸然开口。 人虽有言论的自由,却不意味着可以乱说,或者想说就说,而是要谨慎小心,防止一语不慎招来祸端。 我们虽然处于重视沟通的时代,但是也有愈沟愈难通的情况。理论上,沟通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实际上,沟通往往带来更多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西方人的沟通方式,结果造成不沟通还好、一沟通就糟的局面。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这两句意思相反的话要合在一起考虑,深切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就能掌握沟通的奥秘了。既然先说先死、不说也是死,那就要求我们,明白“先说先死”才会“不说”,了解“不说也死”才会“说”。因而“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才不至于乱说,却能够说得恰到好处,做到“说到不死”。 要“说到不死”,必须说得合理。很多人就是认为自己所要说的十分合理,这才理直气壮,结果惹出麻烦。有一个故事,说一家人生了一个孩子,亲友都来祝贺,有的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大官。”有的说:“这孩子将来会发财。”……都是好听的。唯独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这孩子会死”,就被主人打了一顿,赶出了家门。可是细想一下,那些说孩子会升官发财的话都不可靠,唯独“孩子会死”是句真话,可是说真话的人却被痛打了一顿,就是因为他这么说不合时宜。 先说先死 先说为什么会先死呢?先说的人说出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很容易站在相反的立场,说出另一番道理。虽然双方都说得头头是道,毕竟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弄得先说的人好像相当没有学问似的。 先说的人站在亮处,人家把他的底细摸得很清楚。后说的人若是存心挑毛病,专门挑他的缺失,保证能把他整得体无完肤。先说的人,说来说去顶多能说出道理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总有一部分会被遗漏掉;后说的人就可以针对这些缺失来大做文章,表现得很内行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时候,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先说先死的情形也不同。比如,下属先说,说错了就会受到上司的批评,从下属的角度说,上司批评下属很正常。但是万一上司说错了,下属指出其毛病,那上司就会很尴尬:发火的话,会显得自己没度量;如果不发火,面子又实在不好看。 案例 有一次,化工厂厂长带领一群客人参观工厂,经过仪表控制室,忽然看见仪表板上有若干颜色不同的指示灯,有亮着的,也有不亮的。有一个指示灯,则是一闪一闪的。 有人问:“这个指示灯为什么会闪?” 厂长回答:“因为液体快到临界点了,如果到达临界点,它就不闪了。”听起来也蛮有道理。 想不到厂长刚刚说完,仪表工程师说:“不是的,那个灯坏了。” 结果厂长表情极为尴尬。 仪表工程师先说,厂长才可以责骂他,叫他“先死”。如今自己先开口,不幸又说错了,若是此时指责他,显得自己恼羞成怒,似乎不很得体。 先说先死,好像是必然的,不过有的当场死,有的以后死,所谓死有先后,时间不同而已。就因为先说先死,所以明白此道理的人,与别人一见面从不说正经话,专说一些没有用的闲话。中国人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中国话多半不容易表达得很清楚,话本身已经相当暧昧,听的人又相当敏感,于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好话变坏话,无意成恶意,招来洗不清、挥不掉的烦恼,何苦来哉?所以中国人对闲聊很有兴趣,见面不谈正经话,专说一些没有用的。就怕先开口说正事,露出自己的心意,让对方有机可乘,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是为了让对方先开口,使自己获得有利的形势。中国人明知“形势比人强”,时时不忘“造势”,而说一些废话,正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有利的形势,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言多必失,废话说多了,对方也难免会说漏嘴,透露一些有用信息,这样就可以明白对方到底是怎样想的,然后采取相应的应付手段。 中国人擅长明哲保身,就是“先说先死”的痛苦经历造成的。中国人说话一向含含糊糊,让对方不明白其真实意思,就算随便打一句招呼:“要到哪里去?”得到的多半是“随便走走”之类的回答。只有碰到熟悉的朋友,才会说“我要去……”。 中国人十分习惯于“不明言”,即“不说得清楚明白”,却喜欢“点到为止”,以免伤感情。不明言的态度,比较不容易先说先死。因为一部分是我们说的,一部分是别人自己猜的,大家都有面子。同时也不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 但是,现代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领悟“先说先死”之前,便勇敢地“有话直说”,弄得自己灰头土脸,依然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也从不检讨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或者已经惹祸上身却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为得计。 很多人“有意见也不一定说”,往往鼓励别人先说,然后见机行事。他若不同意别人的话,就大肆抨击,抓住别人说话的漏洞,添油加醋来进行陷害,使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若同意的,也可能赞扬备至,把别人的话改头换面,当作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让别人站在明亮处、自己躲在黑暗处的作风,使得别人不敢开口讲话,造成很多沟通的障碍。 不知道“先说先死”的人,常常死得不明不白。只知道“先说先死”的人,会落得难以沟通的评价,对自己的前途非常不利。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也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难道真的一点道理也没有?假如大家都不怕死,争先恐后地力求先说,偏偏又说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究竟是好还是坏? 先说当然也可能不死,因为中国人的道理一向是相对的,“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有话直说”也可能得到许多好处。既然二者各有利弊,强调 “先说先死”,就是站在“先说先死”的立场来有话直说,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功夫。“先说先死”是“根本”,“有话直说”不过是“作用”。有些人本末倒置,强调“有话直说”,等到自己吃亏上当了,再来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有话直说而不致害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以“先说先死”的基本精神作为直说而不死的最佳保障。 不说也死 “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不说也死”亦是不可否认的真理。只是“不说也死”是说给懂得“先说先死”的人听的,唯有深谙“先说先死”的道理,才有资格讲求“不说也死”。仅仅保持“我有话要说”的心态,根本没有必要深究“不说也死”的意义。 长久以来,“先说先死”把中国人害得很惨,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也养成不善沟通的坏习惯。所以明白“先说先死”的道理之后,还要反过来告诉自己:不说也死。 案例 小丽是老板的秘书,一向勤勤恳恳、规规矩矩,从不出大错。星期四她得到通知,说星期五公司有个舞会,小丽很想参加。虽然按照公司的规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装,但是身为老板的秘书,小丽每天都要穿职业套装,她不敢穿得太随便。可是既然有舞会,总不能穿正装参加吧?因此,小丽破例换上连衣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老板办公室进进出出,老板看着很不舒服,但没说什么。下午,老板通知她:“3点钟有个紧急会议,你准备一下,负责会议记录。唉,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赶快换掉。”小丽这才说:“公司有舞会,何况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规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会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小丽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回答得理直气壮。殊不知小丽如果回答得没有道理,老板还可以批评她。她回答得有道理,老板更是下不了台,于是恼羞成怒,逼迫小丽换掉连衣裙,否则“炒鱿鱼”。结果小丽强忍泪水,赶快打车回家,换衣服。 如果小丽一开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装,也许老板就会不以为意了。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有话不说往往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局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如果你的上司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开口,最后任务完不成,那所有的过错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说了,你的上司就会想其他办法解决:要么找其他的人做,要么他自己做,实在不行就从外面聘请专家。一开始,凡事都还有转圜的余地,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务,还一声不响、硬着头皮继续做,往往就贻误了时机。 第二,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么,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轮不到你,因为你的上司根本不了解你,又怎么敢提升你?孔子欣赏木讷的人,却也主张言词必须通达。少说话很好,但是少说话绝对不是不说话。 第三,如果你本来是个有说有笑的人,哪天偶然了解到“先说先死”的法则,就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别人会觉得有些蹊跷。平日少说话,忽然话多起来,或者一向多话,现在居然不说了,都会令人起疑。这种比较明显的变化,多半会被认为是心理不平衡的反应。 第四,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访客户,老板不小心说错了话,你却不提醒,老板很可能把过错都推到你身上,指责你不救场、居心不良。其实老板选你一起去拜访客户,必然是经过考虑的,认为你会对他有帮助。但是你却漠不关心,也难免老板会火冒三丈。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相反相成,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才算合理。 换句话说,不能够由于害怕“先说先死”而不说,也应该顾虑“不说也死”可能的不良后果。慎重思考怎样说才不致一开口就闯祸。 “不说也死”是告诫我们,不沟通就难以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大家都不说,根本无法沟通。不能沟通,当然无法协调。由于很多人受到“先说先死”的影响,不敢沟通,所以特别提醒大家,不说也死,希望大家早日摆脱“先说先死”的阴影,找到良好的沟通方式。 说到不死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构成沟通的两难。我们既然明白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的困境,便应该设法加以突破。换句话说,最好能够“说到不死”。“说到不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如何判断合不合适,就要看你的功夫了。 要想“说到不死”,必须选对合适的人,有的话你对甲说没问题,对乙说就会触霉头。我们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就是因为说话的对象不同。对知心朋友,当然“事无不可对人言”;而对一般 人,则应“逢人只说三分话”。比如一般人问你:“听说你要买辆跑车?”你的反应可能是:“没这么回事,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而熟悉的朋友若问你相同的话,你再否认的话,你的朋友就会认为你信不过他,所以你可以说:“我最近炒股票赚了点钱,是打算换辆车,但还没选好,你帮我参谋参谋。”说与不说,需要你衡量轻重,对一般人采取保密到家的策略,以免“先说先死”,而对朋友则通过私下透露,以“不说也死”的方式,做到“说到不死”。 下面几个案例可以说明如何才能“说到不死”: 案例 在工作年会上,总经理正在讲话,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行政主管发现总经理遗漏了一项重要的行政决定,他不慌不忙地在便条纸上写下“关于……的决定”等,然后偷偷地递给总经理,希望提醒他,把此决定在会上公布一下。 行政主管的做法就很明智,如果等总经理讲完话,行政主管急忙站起来,补充说明一番,相信总经理必定很生气,不但不感激他的补充,而且事后必定气冲冲地责备行政主管:“你以为我把那项决定忘在脑后了?我记得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我认为暂时不宜在会上宣布,没想到你自作聪明,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宣布了。”而行政主管必定会因“先说”而“先死”。 如果总经理真的忘了,而行政主管不说,那行政总管就会落到“不说也死”的境地:总经理会认为他根本心不在焉,这么重要的事都不提醒一下,以后根本不能信任他。 在说与不说之间,行政主管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方式,即不明言,该提醒的也提醒了,至于总经理说不说出来,由其自己决定。无论以后有什么结果,总经理都不会怪到他头上。 案例 业务经理陪老板到客户那里谈判,客户提出让利3%,业务经理当场拿出计算器,熟练地计算一番,然后把结果递给老板看,嘴上说:“不行,这样我们就无利可图了!”老板看看结果,心里明白,便接着说:“虽然如此,但是看在老客户的分上,再想想办法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明可以接受,业务经理嘴上却说不行,实则将决定权交给了老板。老板若同意,等于给对方一个人情;老板若不同意,则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所以,业务经理真正做到了“说了不死”。如果他计算完,不和老板商量一下,马上说“接受”或“不接受”,等于没把老板放在眼里,势必“先说先死”;如果他计算完,一句也不说,就等着老板做决定,老板就比较为难,因为他的做法摆明了告诉对方可以接受,老板再拒绝,岂不是让对方嘲笑? “说到不死”其实就是说到合理的意思。只要合理,大家都能够接受,当然可以不死。 第三节沟通的艺术 要想“说到不死”,就要掌握沟通的艺术。 使对方听得进去 对方如果听不进去,就算你有千言万语,他全当耳旁风。对方听得进去,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所以开口之前,必须谨慎,以免徒劳无功。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们宁可暂时不说,也不要逼死自己。能拖即拖,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运用得合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中国人往往情绪反应激烈,一语不合,就可能翻脸。在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能确保每一句话都说得很妥当,但至少可以从第一句话开始就特别小心,以诚恳的语气来使对方放心,使对方了解我们不会采取敌对或者让对方没有面子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这样,对方才会逐渐放松。 第一句话就引起对方的戒心,使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吃亏,或者可能会没有面子,他就会采取躲避的策略;躲不开的时候,也会且战且走。一旦对方想“溜”想“躲”,就不可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中国人说话很少开门见山,而是往往先寒暄一番,看看对方的反应如 何。如果对方心情不错,才可以进一步沟通;如果没说两句话,对方就很不耐烦,甚至要端茶送客,那你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要忍一忍,因为此时多说无益,“话不投机半句多”便是此理。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人的寒暄是在浪费时间,有正事不说,非得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大费唇舌,是不分轻重的表现。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寒暄的妙处。东拉西扯,说一些没有用的寒暄话,目的在于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并且产生稳定对方情绪的作用。不急着讲,先摸清楚情况再说,乃是上策。 寒暄可以试探对方适宜不适宜沟通。比如,人们一见面,通常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你最近气色不错。” 对方如果说:“我最近吃不好、睡不好,气色怎么会好?”那你就知道对方心情不佳,不管什么事都需要延后,如果贸然说出来而对方一口回绝的话,连个商量的余地就都没有了。 如果对方回答:“还好,最近没什么烦心事。”说明他心情不错,有什么事都可以说了。寒暄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甚至是排斥的情绪。如果对方摆明不想听你说话,通过寒暄也可以渐渐使对方放松对你的戒备。春秋时期,触龙说服赵太后时就巧妙利用寒暄打动了严阵以待的赵太后。 故事 赵太后刚执政的时候,秦国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的条件是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结果赵太后明言:“有哪个再来说要以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在这种情况下,触龙出马了。他并没有一上来就痛陈利害,而是一开始说自己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但是因为好久都没见太后,怕太后身体不舒服,所以来看望一下。接着又问太后饮食起居的情况,然后把话题引到自己如何疼爱儿子上,引起赵太后的共鸣。最后说起赵太后与其女儿燕后的事,点明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的长远利益考虑。触龙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但是他以聊家常的方式,让赵太后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人们为什么不直接问“你此刻的心情如何?可以和你沟通吗”?那是因为,中国人十分机警,遇到这样的询问,大多不敢明说,以免吃亏上当。在没有摸清楚对方的用意之前,谁也不愿意冒险回答这样的问题。这样问,对方大多沉默不语,问了等于没问。还不如稍微拐个弯儿,反而容易获得比较真实的答案。 当然,也可以不用寒暄就切入正题,但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其一,双方比较熟识,且要谈的事多半比较重要,前因后果双方也比较清楚,这时可以不用铺垫,直接切入正题。 其二,自己有把握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三国演义》中有几段关于说客的描写: 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问曰:“汝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泽曰:“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汝又错寻思了也!” 阚泽诈降曹操,必须要让曹操相信,如果直接表述忠心,以曹操的疑心之重,绝不会相信。所以阚泽反其道而行之,直言曹操徒有虚名,反而使曹操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马超端坐帐中不动,叱李恢曰:“汝来为何?”恢曰:“特来作说客。”超曰:“吾匣中宝剑新磨。汝试言之,其言不通,便请试剑!”恢笑曰:“将军之祸不远矣!但恐新磨之剑,不能试吾之头,将欲自试也!”超曰:“吾有何祸?”…… 李恢去说马超,第一句话就说明来意,然后以一句“将军之祸不远矣”引起马超的关注,痛陈利害,顺利说服马超归顺刘备。这些说客都是能言善辩之士,自然有能力牵着对方的鼻子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多见,所以中国人常常以迂回的方式,先让对方表明不会生气,然后说出可能会冒犯对方的话。 比如试探地问:“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不要以为这是废话,这话是告诉对方:“我要说几句话,而这几句话可能会引起你的不快,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在《红楼梦》中,袭人对王夫人说贾宝玉该打这种绝对会冒犯王夫人的话时,也采取一波三折的方式: 袭人道:“别的缘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王夫人道:“你只管说。”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为了让对方听得进去,我们很容易采取讨好的方式,尽量说一些好听的话,让对方听起来很高兴,而易于接受。其实,想讨好中国人,并不简单。 既不能单纯地讨好对方,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话说妥当。只是说得对并没有用,有时候,你说得越对,对方会觉得越没面子,以致恼羞成怒,更加听不进去。说错了,后果更加严重。 说得对,还不如说得妥当来得有效。但每一句话都要说得很妥当,实在不容易。任何话一出口,对方大多不会“就听到的话来判断”,反而多半会“在听到的话之外去猜测用意”。弦外之音,往往比说出来的话更重要。 要学会察言观色 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要谨慎小心,努力让对方听得进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心听取对方所说的道理,不要过于在意对方怎么说。 任何一句话,认真去听,都可能听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常常不在乎这些道理,却斤斤计较于对方表达时的态度和语气。换句话说,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事实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所谓忠言逆耳。只要双方都认真地听,那么中国人沟通起来就会顺畅得多。 但中国人很奇怪,心中有话不一定说出来,而要等着对方来猜;就算我们勉强说出来,也必定说得含含糊糊、不清不楚;而当我们说得很肯定的时候,对方就更小心了,因为说得斩钉截铁的未必是真话。中国人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不了解的人,很难明白我们的真实意图,造成沟通障碍。 既听他的话,又看他说话的样子,综合判断,才可以决定信或不信。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察言观色的本领,关注对方说话时脸部的表情。表情比言语本身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最诚实的。《孟子?离娄篇》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观察人的邪正,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准确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恶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昧。听了他的话,再看他的眼睛,人的邪正,哪里隐藏得过去呢? 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语调、说话的节奏等,能帮助我们揣摩对方的心理。比如,说话的速度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情,说话快的人突然慢下来,那他可能有些不满,而说话慢的人忽然加快语速,他可能在说谎,或者心中怀有愧疚。 再比如说话的音调。一般人说谎时,由于害怕事情被揭穿,音调会不自主地提高。同时,为了反对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调。 说话的节奏也很重要。节奏比较顺畅时,说明他很有信心;若张口结舌、吞吞吐吐,说明他缺乏自信。 喜欢复述对方的言辞,表示自己一直在注意听;一边听话一边点头,表示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自问自答的人,多半相当顽固;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人,往往有点神经质。 要准确做出这一类的判断,最好提醒自己:每一个人的观念,都不太一样,必须平日多做沟通,促进了解,把对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摸清楚,然后再来评断,才会比较准确。否则把坏人当成好人,将好人看成坏人,不但自己吃亏,也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特别是对一些老于世故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很难从其表情上看出其内心活动。所以若非经过多次观察,最好不要轻率地加以判断。 古语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大抵因为相处时间长了,比较容易了解对方的心理。新人相处不久,彼此互不了解,看对方怎么说,实际上和听对方怎么说一样困难。 站在对方的立场 在沟通方面,中国人最重视圆满,也就是设法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让大家都有面子。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只照顾几个人而冷落其他人。被冷落的人觉得很没面子,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反弹,故意制造很多问题,不但增加沟通的困难,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初见林黛玉时,说她“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林黛玉远来是客,夸奖她是应该的,但是当时迎春姐妹都在场,如何只夸奖黛玉的话,恐怕她们会觉得不快,所以王熙凤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夸奖黛玉的同时,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很有面子。 当然,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有面子,确实很难。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则有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三国演义》中,李恢劝降马超,始终是替马超考虑,先指出“将军之祸不远矣”,接着说明马超的困境——“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最后说“刘皇叔礼贤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刘璋而归之。公之尊人,昔年曾与皇叔约共讨贼,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乎”。一番话,既帮马超出招解决眼下的难题,又替马超筹划了未来,马超又怎会不投降刘备呢? 第四节沟通的层次 沟通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不沟不通;第二是沟而不通,不管你怎么沟就是不通;第三是沟而能通,比较顺利;第四是不沟就通,这是比较高的层次。 不沟不通 从本质上讲,不沟不通算不上沟通,甚至可以说是沟通的反面。但是,可以将其作为沟通的起点。任何沟通进行前,都是不沟不通的状态。不沟不通,是指人们没有沟通的欲望或沟通的必要,处于不相往来的状态。比如,两人虽然彼此认识,但是工作、生活基本没有交集,不需要“通”,所以也没有“沟”的必要。 沟而不通 中西方人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有什么事都会讲出来,其看法是“我有事情,想跟你讲”;中国人有什么事决不会讲出来,其看法是“我有事情,根本不跟你讲”——我有事,为什么要跟你讲?由此可见,西方人的出发点是“我要说”,中国人的出发点则是“我不跟你说”。 正因为出发点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很多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的沟通理论后,想在中国社会广泛应用,却往往造成沟而不通的现象。以西方人的沟通原则为基础,无论你开口说话,或者闭嘴不说,都可能沟而不通。 有时候,人们虽然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但是一方说的话,另一方根本没听进去。甚至,听的人很生气,当面加以指责,使说的人简直下不了台,或者表面上装成无所谓的样子,内心却恨死说话的人。这就是沟而不通的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停留在沟而不通的层次上。说了很多话,却收不到效果,无法达成预期的沟通目标。 古人常说:“武死战,文死谏。”“文死谏”无非是沟而不通导致的悲惨结局。中国历朝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向皇帝进谏,但常常因沟而不通,触怒皇帝,最后丢了性命。在现代社会中,沟而不通虽然不至于让我们没了性命,但也会产生巨大的障碍,使我们寸步难行。 中国人相互之间为什么不容易沟通?首先,和面子有关系。沟而不通,和所说内容的对错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不是说得对就“通”,说得不对就 “不通”。有时候,说得对也很危险,对方常常会因为你说得对而觉得没有面子:不是觉得你在指责他不对,就是认为你把他当作傻瓜,嘲笑他连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人一旦觉得没面子就会恼羞成怒,以致蛮不讲理,当然沟而不通。修养好一些的人,表面上很高兴,其实心里颇不以为然,同样是沟而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闭嘴不说也不行。对方如果看到你不开口,也来个相应不理,造成尴尬的气氛,想说的人更不知从何说起,也会沟而不通。 因此,说与不说、说对说错都可能沟而不通。中国人之所以先说先死,是因为任何人所说的,不过是片面的道理,充其量只能说是自圆其说。别人要支持你,固然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使我们觉得很有面子;若是不支持,照样可以陈述许多道理,让我们颜面无光,倍感羞惭。实际上,在中国社会,某一个人赞成另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是对其观点的完全认同和肯定,而是因为前者能感觉到后者对他的友善而予以支持,这是一种道义的表现。所以说话的人,为求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摸清楚能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其实,情绪化也是中国人不易沟通的主要原因。虽然全世界人都有情绪,但只有中国人的情绪起伏最大。中国人的情绪,说起来十分有趣。由于警觉性很高,所以疑心很重,因此情绪的起伏很大。往往一句话听得不顺,就会想得很多,而且愈想愈多,也愈想愈火。以“你把我惹火了,我当然不讲理”为借口,干脆蛮不讲理到底,看你还有什么本事,可以和我沟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一句话都不能讲错,不把对方惹火,才能顺利沟通。 如果预料到得不到沟通的效果,那还不如不说,最多引起对方的不愉 快,大家的损失并不大。如果对方是有识之士,知道“不说话并不代表无话可说,而是不知道该不该说,要怎么说才有效”,于是制造沟通的渠道来增强沟通的信心,营造沟通的气氛,反而容易达到沟而能通的效果。 不说毕竟是消极的做法,要想改变沟而不通,最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沟通,凡事以对方的利益为出发点,就算你说的话他不接受,至少他也会思量一下。久而久之,就能获得对方的信任,这样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如果得不到对方的信任,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要考虑一下是何用意,沟通起来就相当困难。 当事情有多种选择时,还可以瞄准对方的需求,模拟出若干可能的方 案,再依对方的立场和行事风格,评估、分析、选择其中最合适的。刘备欲取西川,庞统献了三条计策,让刘备选择。最后刘备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当然了,如果几种方案均不可行,还可以再行调整,以求获得合理回应。 沟而能通 沟而能通当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情况。误会也好,分歧也好,只要沟而能通,都不是问题。 沟通也要讲缘分,有缘的人在一起,肯定会谈得很投机,好像没有什么禁忌,什么都可以谈,怎样说都可以。无缘的人在一起,多数是话不投机,或者是各说各的,说的时候很热闹,但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其实,只要关系够、交情深,而且场合适宜,即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照样能够有话直说、有话实说,不但彼此畅快,而且效果良好。 前面说过,中国人之所以不易沟通,首先是因为面子问题。也就是说,当对方觉得很有面子的时候,大多比较容易沟通。 其次,情绪问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当中国人情绪好的时候,不管说话的人如何唐突、冒犯、无礼,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合理响应,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模样。如果双方都能够有诚意、能包容、不计较,当然沟而能通,一点障碍都没有。 要想让别人感觉有面子,并且有好的情绪听你说话,关键就看你怎么 说。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妥当话与真话的关系。有时候,真话反而是最刺耳的。不要以为反正是实话实说,怎么说都一样。其实,同样一句话,说得妥当一些,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说得绝对真实,对方往往受不了,反而听不进去。 比如说,“你这件衣服太难看了,我送你件新的吧”,这么说的话,虽然送别人东西是好意,但绝对不妥当,对方很难接受。我们常说有人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办得不够妥当,才事与愿违。 不沟而通 不沟而通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我们先求说到不死,再求沟而能通,逐渐走向不沟而通的境界,当然十分美妙! 中国人十分讲究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高度的默契便是不沟而通,是一种难得的沟通“美景”。有时候人们不需要说话,光靠眼神、动作就能传达意思。赤壁之战时,“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只有诸葛亮知道周瑜的心病,开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药方,这也是不沟而通的例子。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像诸葛亮那样聪明,但是要想做到不沟而通,却也不是毫无章法可循。 不沟而通的关键在于双方的默契,而要建立默契,就要关注对方,随时随地注意对方的举动,不依赖对方的言语表达,而主动地捕捉对方的肢体语言。毫不关心对方,不注意观察对方的举动,当然无法不沟而通。我们只有将心比心,通过心与心的感应,使对方的心意能够畅通地传过来。心意相通,自然不沟而通。 第五节沟通的原则 中国人普遍重视诚信,对于不诚无信的人,非常厌恶。但是,沟通的时 候,却常常要求对方: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稍为放宽一些:“你如果要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如果你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说’。” 中国人说这些话时,根本没有欺骗的感觉。可见它和诚信并没有关系,也就是不属于不诚无信的范围。听起来怪怪的,却具有相当的道理。 第一句话表示你我关系不同,所以我才告诉你,我说的话,你相不相信、相信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转述、转述到什么地步,都必须由你自己决定,不要赖在我的身上。我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只是好意提醒你,一切由你自己做主。 第二句话的含义是,你如果决定要告诉别人,表示你已经充分明了、相信我所说的话,是经过考虑后告诉别人的,这时候你所说的话,已经是你自己研判之后的资讯;而你所要告诉的对象,也是你自己审慎选择、决定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所以不必再把我拉扯进去,说什么是我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就是说,我既然可以告诉你,你在必要的时候当然可以告诉别人。但是你必须审慎地选择对象,就好像我选择你一样。只要关系够亲密,可以放心地告诉他,而不必担心产生什么不良的后果。但是,你告诉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提及我,以免使我难做。要不要告诉别人,我充分尊重你的决定。但在保密信息来源方面,也请你充分尊重我。 我告诉你的话,是经过我的分析辨别之后才告诉你的,所以你告诉别人的时候,怎么说、说多少,都由你自己决定。你所说的内容,当然也是你自己认为可以说的,因此已经和我说的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此时你再说这些内容是我说的,那就太不尊重我了。 而听话的人却希望说话的人必须负起责任,“都是你说的,不然我不会做这种事”。意思是,我并不是故意犯错,或者能力太差,而是因为你这么说,我又很相信,才弄得如此不堪,罪不在我。那么,发生这种事,是该怪说话的人不负责任,随便乱说,还是该怪听话的人不懂分辨,太轻信别人?其实,双方都有责任,应各打五十大板。不过,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我们就要严格约束自己。不管我们是说话的人,还是听话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不要以讹传讹,也不要偏听偏信。 从听话的人的角度来说,说出是谁说的,以给别人有求证的可能,不但伤了与说话人的和气,也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因为说话的人若言之凿凿地否认自己说过这种话,会使别人对听话的人的信用产生怀疑,认为他是在搬弄是非。 如果说话的人成心以假话骗人,等听话的人相信了又转告他人的时候,再拆穿假话,就会使听话的人百口莫辩。因此,为了安全,听话的人若真要转告他人时,最好以模棱两可的语言转述,以免有人较真,产生不良后果。 第三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你一定要告诉某人,却又指名是我说的,鉴于这个对象根本不是我选定的,要说哪些话,说到什么程度,也不是我所能控制的,因此我只有表态:我并没有说这些话,至少我不是这样说的,语气、用词都不相同。 明明是自己说的,却常常加以否认。因为我会认为:我告诉你的时候,已经提醒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告诉别人,实际上我也禁止不了。所以我只要求你,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现在你不但告诉别人,而且公开了信息的来源,明白指出是我说的,那我只能加以否认。这样有什么后果你自己负责,怨不得我。因为你不理会我的要求,指明是我说的,不但不尊重我,还把责任推给我,我只好郑重否认,把责任再推回给你。 再者,你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又弄不清楚你同谁说的,当时是怎么说的,现在居然要我承担责任,我怎么能够承认?如果我的否认使你没面子的话,我也没办法。你既然告诉别人,就应该自己承担所有的后果。 第六节沟通的方向 沟通,按信息流动的方向来分,可以分为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平行沟通。我们说,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而人伦是有大有小、有上有下的,人们不能以大欺小,也不能以下犯上。 向上沟通是指居下者向居上者陈述实情、表达意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下情上达,如臣对君、子对父、下属对上司等。 向下沟通与向上沟通正好相反,是居上者向居下者传达意见、发号施令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情下达。 平行沟通是指同阶层人员的横向联系,如公司内部同级部门之间都需要平行沟通,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加强合作,以免产生隔阂,影响团结。平行沟通的目的是交换意见,以求心意相通。 这三种方向的沟通,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常用的。而且流动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随时改变。 向上沟通 在向上沟通中,“下”应是主体。以下属与上司进行沟通为例,下属经常要汇报、请示、建议,甚至犯错误以后要辩解,这都属于向上沟通。在向上沟通时,下属应该谨记“上下”观念,不可以下犯上,当然也不必奴颜婢膝。 下属应该安守本分,小心自己的言行,让上司感受到尊重,否则上司只好摆出上司的架子,下属反而觉得没有面子。有些下属,上司稍微对其客气些,便得意忘形,没大没小起来,弄得上司不得不摆出高姿态。 最好的办法是,表现得不卑不亢:太“亢”,会使上司的面子受损,上司真要还以颜色,吃亏的还是下属;太“卑”,上司会觉得这个下属太无能,靠赔笑脸混日子。下属不能让上司感到功高震主的威胁,也不能让上司觉得自己无能。 有时候,下属与上司意见发生分歧时,下属应该合理地坚持,才能树立信用。否则,上司一说“不”,下属就见风转舵,只会给上司留下不可靠的印象。即使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要先肯定上司的意见,再表达自己的意 见;或者提出问题,反过来请教上司。当然,也不能过分坚持,否则就成了顶撞,上司以为下属在挑战他的权威,难免会以势压人,容易伤了上下级的和气。当出现严重分歧时,下属最好不说话,显出一直在深思的样子,上司自然看得出来,但是下属不要说出来,等上司让说时才说。意见相同时,要给予热烈的回应,不要说“我也这么想”,上司会以为你是随声附和,最好说:“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到,原来这样最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打开上下级言路的最好方法是让上司感到下属心中有他。一些企业老板毫不隐晦地说,他们最重视下属心中有没有老板。如果你能让上司感到你心中有他,你说的话他就会听得进去,因为他觉得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他着想的。相反,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提出任何意见,他都会怀疑你的动机,也就不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向下沟通 向下沟通时,“上”应是主体。要想沟通顺畅,上司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使下属畏惧,产生不愿意沟通的情绪。中国人重视身份地位,所谓的“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是“大人”不去同“小人”斤斤计较。所以,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会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样子,同下属说话的时候就如同仁慈长者,多数是谆谆教导的口吻。凡是那些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咄咄逼人的上司,往往是火候没到,还不懂得中国人的“为官之道”。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骁勇善战。他自幼家贫,没有读过书,吴王孙权常劝吕蒙多读点书,但是吕蒙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推脱。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并没有指责他不学无术且不听劝告,而是说:“你说事多,难道还多过我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觉受益颇多……”经过孙权的劝导,吕蒙终于发愤读书,这才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 案例 某公司副总第一次到香港出差,回来后满腔热情,在开会的时候不谈正经事,大谈特谈香港的风土人情。与会的人听得不耐烦,又不好打断他,只好都看着总经理。总经理该怎么办?他已经暗示过副总了,可是副总视而不见。一个总经理连会场都控制不住,还当什么总经理?于是,总经理只好用强制的方法,对副总说:“这事以后再谈,我们现在谈正事。”副总当面被驳,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为了不在下属面前颜面扫地,他依然故我,宁可散会以后挨骂,也要在下属面前保住面子。 这下子,轮到总经理面子上挂不住了,其实总经理可以这样说:“李科长,你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专门请副总来说说他到香港的事情,今天我们抓紧时间解决问题。副总,你的事情十分钟也讲不完,我给你安排两个小时,做一个专题演讲,好不好?”这样,既给副总留了面子,又限制了他说题外话。当领导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下面的人谁会服你?可是一旦领导太凶了,所有人都会转而同情弱者,让领导进退两难。 平行沟通 对上沟通、对下沟通,彼此之间都会保留三分的礼让空间,比较容易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平级之间,大家地位相同,很容易产生“谁怕谁”的心态,对沟通十分不利。中国人其实谁都不服谁,当大家处在同等地位的时候,这种现象更明显,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比如,你说“听我说”,别人会想:“别自以为是了,凭什么听你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行顺利的沟通,要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才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中国人是讲交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你尊重对方,对方也自然会尊重你,这样才方便沟通。 沟通的时候要以真诚的心去交流。中国人疑心比较重,稍不留神,就会触动其怀疑的神经,一旦中国人产生疑心,你说什么都没有用,因为他什么都不会相信。中国人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要认为中国人太决绝,这只是小心谨慎的表现。千万不要存心占便宜,也不要设陷阱存心让别人出丑,中国人很怕吃亏,吃过一次亏后,就不愿再和你打交道。所以,建立“和我打交道,一定不吃亏”的信用,增强大家对你的信任感,才能方便沟通。 第五章 如何处理内部工作关系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75zwxs)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起舞中文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75zwxs)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起舞中文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第六章 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 第六章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人类自古群聚而居,或好或坏的公共关系便由此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人类很早就重视宣传和公关的技巧。可惜的是,公共关系曾一度被曲解为讨好群众、蒙骗大家的手段,现在才逐渐恢复正常,被肯定为建立公众信心和增进公众了解的有关策略与行为。 人类自古群聚而居,或好或坏的公共关系便由此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人类很早就重视宣传和公关的技巧。可惜的是,公共关系曾一度被曲解为讨好群众、蒙骗大家的手段,现在才逐渐恢复正常,被肯定为建立公众信心和增进公众了解的有关策略与行为。 我们常说企业形象,其实就是公共关系的具体表现。企业顺利而真实地把正确的形象呈现出来,使社会大众产生信任与好感,离不开公共关系的作用。 第一节老板的个人公关 公共关系离不开宣传,如何与媒体合作,是老板十分重视的课题。但是,个人交情固然可以左右一部分新闻报道的正确性,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让媒体记者经常捧场,基本条件是企业自身确实具有实力,当然,老板给公众的印象,更加不容忽视。 注意自身的形象 老板必须认识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代表,随时谨言慎行,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多是通过对其老板的了解而形成的。因为企业老板由于工作的需要,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多,老板的表现如何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判断。 老板的职责,一方面在于重视公共关系,聘任合适的公共关系人员,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品德修养和待人处事上以身作则,用实际的言行举止来建立企业内外的良好关系。 第一,不要随便曝光。 老板不要随便曝光,曝光率太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衡量,总是比较不利的。有些事情老板亲自出面,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可随便出现在公众面前,必须事先计划周详,经过一番思考,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尽量利用私人书信。 这是公共关系中最好的一种媒介。既属私人性质,又可使收信者产生比对任何其他文件更为深刻的印象。书信最好能够产生鼓舞的作用,除了语气诚恳之外,还应该以肯定语气代替否定语气。 第三,利用适当机会发表演说。 演讲的内容不必完全以宣扬企业为主,有时候说一些与业务无关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反而更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构建互惠的网络 经商之道,最要紧的是建立关系。无论是筹募资金、购买原料、寻觅货 源,还是广告促销,都离不开关系。 中国人最喜欢也最擅长搞关系,有了关系一切都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什么事情都可能很有关系。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却也不是空穴来风。关系够,什么话都可以直说;关系不够,什么话都不方便说。 于公于私,都必须讲关系,所以老板平日应该广结善缘,用心建立关系,到时候才知道原来关系的功效这么大。老板要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既要维护好熟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多结识陌生人。因为,企业的很多业务事实上是老板带头开展的。 建立关系,最要紧的是互惠互利。如果只是对自己有利,除非抓住对方的把柄,施以高压,否则很难达成协议。能够给对方一些好处,自然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是熟人,大可以开门见山,说的人够爽快,听的人很放心,请求的事情当场就能敲定。 现代人喜欢说“敬请合作”,听起来富有平等的精神,大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彼此合作。聪明人知道一旦讲求平等,就得不到特别的照顾,因此宁愿委屈些,说“请帮忙”。同样一句话,听的人要受用得多,至少知道“我在帮忙”,而不是合作而已。请人帮忙,要比“敬请合作”诚恳得多。 本来互惠互利和互相利用的差别就相当模糊,不容易说清楚。大概我们高兴时,说得动听一些,就是互惠互利;一旦情绪不好,发起脾气时,说得难听点,就成了互相利用。 中国人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心里头认为互惠互利,自然就真的互惠互利。心中念着互相利用,果真变成互相利用。心想事成,一点也假不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奥妙。都是一面之缘,但是所结的缘有厚有薄。有互惠互利的缘,也就有互相利用的缘。内心的感受,则有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非常清楚。 我们相信,心里想着互惠互利,比较容易产生良好的结果。双方互相利用,到头来往往反目成仇,演变成互相残害、两败俱伤的局面,悔不当初。 一生当中,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惠互利而不互相利 用,就已经奠定了良好的成功基础。如果还能够找到坚实有力的靠山,把自己和靠山紧紧绑在一起,成功的机会就更大。 凡事以义气为重 关系公司之间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既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灵活性,又具有高度的配合性,这才是老板努力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构建一个重义气的中国式的人际网络。 西方人不太相信义气,他们觉得义气非常不可靠,他们重法律,凡事都签合同,按约定进行。而有些中国企业,没有合同时合作得很好,要签合同时,反而合作出现裂痕。因为中国人签字的时候是很慎重的,害怕签字以后对自己不利,所以签字前必定要求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对方也是如此想法,这样二者就起冲突了。 我认为,用汉字来定契约是高度危险的,因为汉字的弹性太大,怎么解释都有道理,到最后只是保护了不讲理的那一方。 历史上,三国时代有那么多英雄人物,最受景仰的是关羽,因为关羽讲义气,而中国人特别重视义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侠义之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我有难的时候,寻求你的帮助,你还要定契约,还要调查,我还认识你做什么? 以前的商帮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彼此经常联系,加深了解,增强信任。而且一人有困难,不需要开口,别人就会主动帮助,借钱不要借据都没有关系,这样,何事不能成功呢? 因此,老板应该建立起不重形式的相互信任,平时多投入时间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关键时刻别人才能够舍生取义,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老板之间的关系才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企业的分工合作 在当今社会,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合群,打组织战。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现代人学习,比如说合纵联横,用在现代管理中,就是说不要把所有的事情让一个人负责,一件事情由一个人负责到底,风险太大;把这件事情分解,让不同的人去做,你有你的强项,我有我的强项,大家各有所长不是很好吗? 合并不如合作 有人曾经大力主张中小企业要设法加以合并,组成大企业,以增强竞争力。然而,事实证明,面对21世纪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规模大,应变能力反而较差,其弹性远不如中小企业。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好处,船小好掉头。韩国提倡发展大企业,台湾地区一般发展中小企业。韩国的大企业发展得时好时坏,因为环境变动时不好调整;台湾地区98%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一旦环境有变,它们就会迅速调整。总之,大中小企业按比例发展,整个市场才会均衡协调。 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的关系一样,大企业相当于大国,小企业相当于小国。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因利益而结盟,也会因利益而打仗。就像现在的大小企业,随时合作、随时竞争一样。 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几个实力相当的大企业,如索尼与松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这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真要斗得你死我活,势必两败俱伤。其实,这些大企业应该看开点,有几个可学习的竞争对手未尝不是好 事。大家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才能共同发展。时不时地碰撞出一些火花,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否则的话,一个企业独大,掀不起任何波澜,久而久之,公众就会将其淡忘。 大企业应该学习一下《三国演义》中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在火烧赤壁以后,诸葛亮安排了几路人马拦截曹操,最后一道就是由关羽把守的华容道。尽管关羽立下了军令状,还是因一念之仁,放过了曹操。许多人看到这里,都替关羽惋惜,认为他失去了灭曹的大好时机。其实,就因为他放过曹操,才越发了不起,他绝不是妇人之仁,而是从大局出发——曹操杀不得。如果那时把曹操杀了,刘备也就没有前途了,孙权会把曹操的人马收编过来,顺便把刘备也灭掉。所以,那个时候,是不能让曹操死的。以诸葛亮的聪明,他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所以才派关羽把守华容道,不然的话,把张飞放在最后一关,曹操必死无疑。 有时候,适当培养几个敌人,你才有事做,你把竞争对手统统都干掉了,你自己也垮了,这就是外国人很难想象的。竞争对手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你的老师,我们应该善于向敌人学习。司马懿的老师就是诸葛亮,每打一次仗,司马懿就从诸葛亮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还不用交学费。司马懿最大的长处就是承认“我不如你”,结果他活了76岁;周瑜就没有这种度 量,结果36岁就死了。一个人,只要承认你不如人家,就达到了海阔天空的境界;总想着“我一定要把你干掉”,最后对方没有死,你就先死了。 幸好现在的大企业都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尝试强强联合,即互相看好的大企业进行合并,以形成实力更大的企业。但是,不同的大企业合并之 后,因制度、文化的差异,产生种种问题,很不容易克服,因而,合并不如合作,结为秦晋之好更适合大企业的发展。 以前的大国总是妄图欺凌、吞并小国,不给小国生存发展的空间,秦始皇吞并六国就是如此。一些大企业也不断地收购小企业,以壮大自己的生产线。其实,对于大企业来讲,专注于自己的几项重点产品,不要大小通吃,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什么产品都想生产,产品线越多,风险越大,正如一个人长得太高、太胖的时候,动作就会不灵活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一个行业内,如果只是依靠一个企业自身的力量将行业链条中上游、中游、下游的事情全部做完,是不太现实的,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资源和管理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状况。所以要以大带 小、分中有合,表面上是分,本质上是合。比如生产饮料的企业,如果自己生产瓶子、瓶盖等相关产品的话,就容易分散精力,忽略了主产品。如果把这些相关产品交给一些小企业来做的话,自己主攻饮料市场,更容易发展壮大。 大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发展,有钱大家赚,这种观念才符合中国人的想法。大家分工合作,整体配合,共担风险,每个人都专心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样才能迅速发展。 小企业一般实力较弱,无力与大企业相抗衡,他们多依附于大企业,生产一些周边产品,或是生产有特色的产品来赢得市场。小企业之间同样竞争激烈,几乎每天都有小企业倒闭,也有小企业诞生。小企业由于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更应该互相扶持,共渡难关。 分工为了合作 不可否认,分工容易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甚至于生出浓厚的本位主义思想,影响合作的效果。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才可以既分工又合作。如果不能合作,那就用不着分工。不能达成合作的效果,分工就失去了价值。如果合作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干脆各搞各的,各自分工,反而好一些。不同企业结成联盟之后,必定有一个核心企业。这个企业联盟好不好,核心企业起到70%的作用,其他团队成员向核心企业看齐,但不能绝对一致,而是保持大同小异的状态。 核心企业在刚开始管理外部团队时,要一视同仁,但在一视同仁的同时,要考验每一个团队成员,差别对待。至于如何差别对待,不是你主观决定的,而是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表现好的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表现不好的就要督促其改善;有异心的,要对其多加防范。 外部团队都是各自独立的组织,有着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基本上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在考核外部团队时,应更加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与外部附属团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要把握“度”,既强调“众生平等”,又合理地融入“亲疏有别”。对外部附属团队不能随便地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因为这样风险很大,而应该通过不断的考验以确定其可以信任和合作的层次,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如果能够构建出大同小异的氛围,即可以视之为成功的团队。 委曲才能求全 每个企业都有其局限性,必须同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求全。有心求全,心理上先要有“委曲”的准备。联盟合作的对象,就算理念十分相近,毕竟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苦衷,难免有不协调、不配合的现象,若是不能保持“委曲求全”的心态,哪里有长久合作的可能?各人退让一步,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凡事将心比心,以设身处地的态度好好商量,才能够达到长久合作的目的。 核心企业必须用智慧、爱心和耐心来开导、教养、协助其外部团队的成员,使它们心甘情愿地承担有能力担当且适宜担当的责任,这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务。首先要把现有的、将要发生的以及计划中期待产生的工作分门别类,做好通盘性的分配,以求其顺利有效地进行。把所有外部团队的成员,都看成“外部的内人”,以“一家人”的心态,来征求其同意。如果有必要变更或临时变化,必须获得众人的同意或谅解。 核心企业要对外部团队的成员“以大事小”,而外部团队要对核心企业“以小敬大”,各自委曲,才能求全。善用中国人的“以让代争”,柔中带刚,彼此为实现共同目标,各自机动调整,权宜应变,自然能获得整体的和谐。 第三节安顾客为了生存 对企业来说,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者。企业所有的收入几乎都是依靠顾客得来的,没有顾客,企业就只能“节衣缩食”,甚至宣布倒闭。所以,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安抚顾客。顾客不安,就是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企业再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中国人喜欢说“顾客如云”,就表示顾客像云一样飞来飞去,说走就走,说不买就不买,说翻脸就翻脸,是最不固定的。稍有不慎,即使是多年的老顾客也会突然变心。顾客安定,才说明企业运转正常。 了解顾客的需要 要想安顾客,必须满足顾客的需要。一般来说,顾客所需要的,是货真价实、供应不断、态度友善、更新产品。 货真价实 中国人最怕吃亏上当,一旦发现吃亏上当以后,就会认为你货不真、价不实,以后你再讲什么,他都不会听你的了。顾客心怀不安,就会怀疑,开始抱着不信任的心态。只要顾客不信任哪一家公司,就会像云一样散掉,这家公司也很快就会枯萎下去。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危机管理,发生危机时最重要的是澄清事实,消除顾客的疑虑。否则的话,再大的企业也会因此而倒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中国人喜欢占小便宜,如果你的货品物美价廉到让顾客以为占了便宜,那你还能不财源滚滚吗? 供应不断 为什么顾客需要供应不断呢?很多人都会念旧,喜欢一种产品,就会一如既往地使用。一旦习惯了的产品突然断货了或停产了,顾客就会不满。所以我们常常强调求新求变,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与百事公司竞争,更改了使用多年的可乐配方,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不得不将新可乐停产,恢复生产旧配方的可乐。 态度友善 相信没有人愿意花钱买气受,如果企业的服务态度不够友善,那岂不是让顾客花钱买罪受吗?一些企业只把“客户至上”当成一种口号,并没有付诸实践,一般的服务人员对待客户根本没有这样的观念,还会嫌顾客烦,认为“你们少来算了,最好不来”。就像老舍先生在《取钱》一文中所写的一样:“八点四十分,过来一位,脸上要下雨,眉毛上满是黑云,看了我一眼,我很难过,大热的天,来给人家添麻烦。他看了支票一眼,又看了我一眼,好像断定我和支票像亲哥儿俩不像。我很想把脑门子上签个字。他连大气没出就把支票拿走了,扔给我一面小铜牌。我直说:‘不忙,不忙!今天要不合适,我明天再来;明天立秋。’我是真怕把他气死,大热的天。他还是没理我,真够派儿,使我肃然起敬!” 这样的服务态度又怎能吸引顾客呢?服务人员态度差,是因为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工资是老板给的,根本没有想到工资是顾客给的。 更新产品 这与“供应不断”并不冲突,保持老产品和推出新产品要双管齐下,才能赢得源源不断的顾客。就是说,企业的老产品要一直保持下去,直到顾客自己不想要了,才可以停产。例如,人们不再喝可乐了,那可乐公司就可以停产了。但是同时还要不断做出新的产品来,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还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该公司不止有可口可乐一种产品,还生产其他饮 料,就连可口可乐,也有不同的口味儿。 换句话说,更新产品的自主权掌握在顾客手中,不在企业手中。现在许多企业的产品说断就断,零件说停止生产就停止生产,以致很多老顾客的东西坏了却没有更换的零件,顾客能不生气吗?我们嘴上讲服务,讲“客户第一”,实际上还是生产本位,而不是客户本位。 和顾客搞好关系 顾客是很绝情的,所以最好和顾客搞好关系。要让中国人不杀价,其实很容易,你只要和他关系很熟,他就不好意思杀价了,店家经常“杀熟客”,就是这个道理。 和顾客搞好关系,首先要在第一时间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所以服务人员要主动和顾客寒暄、打招呼、问好,以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企业做得比较好,把顾客的资料汇总,做成档案。这样客户再来时,就可以根据客户资料进行无微不至的服务。 和顾客打交道,必须积极主动,但是不能够只想让顾客掏腰包。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在顾客的钱包上,其他都不管,最后大多是做不成生意的。尽管我们表面上十分诚恳,如果内心毫无诚意,顾客还是马上会觉察出来 的,他们是不会感动的。比如,很多场所都要求服务人员喊“欢迎光临”,这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先注意顾客有什么值得关心的地方,这是对待中国人最好的方法。 顾客光临,是我们的荣幸,心存感谢,尊重顾客,才是根本的待客之道。当顾客受到尊重的时候,就会管好自己,不会乱杀价,这也是保障我们自己利益的方法。 我们最好设法认识顾客,记住他们的尊姓大名,和他们结交成为朋友,他们才可能变成我们的老主顾。我们中国人和朋友不计较,却和生意人斤斤计较。所以我们如果把顾客变成朋友,那就是最大的财富;你始终把顾客当顾客,就会发现他们是斤斤计较的。 顾客很善变,本来想买的,忽然不买了。所以我们中国人要知道,当一位客人想走的时候,你要笑脸相送,买卖不成人义在,千万不要惹他生气,因为他很有可能又想买了,很快又会回来的。如果我们说:“随便看看,买不买都不要紧。”他反而会不好意思,觉得“自己麻烦你那么多事情,多少买一点吧!”因此,和顾客搞好人际关系,顾客就会变得很可爱。 保持定期的接触 既然要赢得老顾客,只靠一两次的接触还不够,还需要长期的、经常性的联系。时不时地通过访问、电话或书信的形式问候一下,顾客生日或结婚时送张卡片,让顾客感觉到我们时时刻刻在想着他们,关心他们,这样顾客也会时常想起我们,甚至会主动变成我们的推销员。因为一旦他们对企业、对产品或者服务有好感,就会主动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去介绍,这才是企业提高销售业绩的最大助力。所谓的“300法则”,便是“看见一位顾客,要想起他的背后还有300位潜在顾客,真是得罪不起”。也就是说,一位顾客如果真正相信、欣赏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即便他自己买过一次后不可能再买,但他一生中会推荐300个亲戚、朋友、同学成为我们的顾客,而且他不会有任何额外的要求。如果老顾客都能变成我们的推销员,我们的销售队伍就会无形中变得很庞大,我们的产品也容易赢得好的口碑。当一个中国人愿意不要任何报酬替你做事情的时候,你便得到了他的信任。所以一分耕耘才有一分的收获,不是说我们经常发几张宣传单,做几次电视广告,就可以提升销售业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如果忙着寻找新顾客,就会疏忽老顾客,而发展一位新顾客的投入是巩固一位老顾客的5倍。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争取到一位新顾客,也要在一年后才能真正赚到钱。ibm的营销经理罗杰斯谈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时说:“大多数公司营销经理想的是争取新客户,但我们的成功之处在于留住老客户;我们ibm为满足回头客,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老顾客,会形成很多负面影响。销售量下降还在其 次。人们会觉得凡是买过一次该企业产品的人,都不去买第二次,那就说明该企业的产品一定有问题。这样,新顾客也会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企业的顾客就会大量流失,而且很难开发新顾客。 适时地对老顾客表示问候,表达关怀的意思,让顾客觉得我们在关怀 他,他就不好意思不为我们做点事情,这是中国人最可贵的地方。 第四节安社会为了发展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现在有“企业公民”的说法,就是说,企业应该把自身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联系起来,应全面考虑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 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途。老实讲,经常有较大人事变动的企业,会引起社会大众的怀疑,人们会认为企业内部一定有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闭,进而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不信任。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当众把不合格的冰箱砸毁,就是告诉社会大众:我的产品确保质量,不合格的宁可砸掉也坚决不卖。 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随意排放废料,造成环境污染,使社会反企业的情绪高涨。企业唯有善尽社会责任,才得安然长存。 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以前人们常说“无商不奸”,就是因为有的企业只顾自己赚钱,靠坑蒙拐骗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不计其他社会后果,不考虑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无商不奸”的恶劣形象,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企业形象不好,你的员工会很没有面子,你想留人也留不住,员工和顾客迟早都会心生反感而跑掉。唯有善尽社会责任,才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人类要幸福就必须学会分享财富。一个人富有后不要神气,不要骄傲,因为你能富有大部分是因为“祖上有德”,只有小部分财富是你自己辛苦劳累得来的。我们应该把财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才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积德,这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现在稍微有一点钱后,就开始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地区,捐助那些上学困难的孩子,这就对了。要记住,分享就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你的祖宗会因为你而受到尊重;懂得分享,你的子孙会因为你而得到福气。如果我们有钱只是自己用,到国外去消费、去度假旅游,表现得很神气的样子,那么这种富有是不可能持久的。 企业要想塑造良好形象,也要学会分享。一个企业穷的时候讲分享,不太现实,可是一旦企业富有以后,仍不讲分享,就会变成众矢之的,人们非把你搞垮不可。所以现在许多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它就要修缮社区的道路,帮助建设城市。企业从一个地方赚到了钱,理所应当拿一部分利润出来,回馈这个地方;地方经济很快地发展起来,反过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一个企业懂得和社区分享,这个社区就会帮助这家企业去宣传推广,帮助它树立好的社会形象。有一些企业,不管杂志、电视等媒体怎么吹捧它,可是一到当地,就会听到很多对它不满的声音,这就是企业不懂得和社区分享的结果。 一个社会,如果反企业情绪高涨,那就表示社会大众对这些企业已经失去信心,心有不安。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对企业的审查越来越严格,甚至于制定法令来限制某些企业的设立。 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每个企业老板都有责任赚钱,因为他有责任照顾员工,有责任回馈社会。企业赚取利润,必须以“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理念,这也是分享的体 现。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可能富强。一个社会只要失业率增加,无业游民增多,社会就会不得安宁。我们一定要降低失业率,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就业的机会。 我们创立公司、经营企业,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对安定社会有很大的贡献。有能力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工作机会,这样才能够表现自己的能 力。国民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人力资源才得以有效运用,这个国家就会逐渐地安定、进步、发展起来,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进步。因此,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我想这是企业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提供就业机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使员工放心就业,所以企业目标必须正确,所经营的业务有相当的意义,对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育、乐等有帮助。员工就业,并不只是想赚点钱养家糊口,而是也希望有个发展的平台,能够不断学习,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老板有责任对员工严管勤教,如果员工就业后,养成很多坏习惯,那么他们的家长当然会十分痛心。本来不会赌博的,到了公司之后学会赌博了;本来不会抽烟、酗酒的,到了公司不久也学会了。这是谁的责任?自然是公司的责任。 企业管理得当,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员工才能安心就业。 在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企业的风气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居民。员工时常闹情绪,和上司吵架,和顾客争吵,和社区的左右邻居搞不好关系,社区居民就会心生反感。企业经常发生劳资纠纷,甚至闹得整个社区不得安宁,当然更不是好现象了。 企业倘若有这样不好的氛围,老板则责无旁贷。企业管理良好,用心教导员工,员工便会养成好习惯。员工回家带动自己的家人,也形成好习惯,整个社区的风气便会慢慢地受到影响而愈来愈好。 所以我一再说,企业不应只是学习型的企业,它还应该是教育型的企业。教育就是企业要扩大自己的影响。企业不应只是供应产品,还应在社区营造良好风气。如果我们企业的员工很有礼貌,很守规矩,他回家后很重视家庭教育,那么这个企业即使赚钱很少,我相信企业老板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企业以盈余来回馈社区,表示“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并且做好敦亲睦邻的工作,大家互相尊重,皆大欢喜。在社区营造良好风气,是企业回馈社会的重要工作。 21世纪,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成为很受民众欢迎的好企业。我们的目标正确,经营的业务正当,产品经得起检验,管理效果良好,自然会成为受民众欢迎的好企业。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每年定期安排几天,向社会大众开放,欢迎大众来参观,实地了解企业。参观过企业的人自然会向社会传播信息,企业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好。在这样的企业里就业的人,自己就会认为找到了正当的职业,他的亲友邻居,也都会看得起他。企业与社区相处得很好,家长也很放心让子女在这里就业,他们自然会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发展。受民众欢迎的好企业,才是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正当企业。 第七章 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第七章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和”必须合理,才不致变成令人厌恶而又害怕的“和稀泥”。古人说,“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意思是说,家人必须“各正其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对外的要好好对外,以获得社会大众普遍的好感;该对内的要互相支持,彼此依靠。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和”必须合理,才不致变成令人厌恶而又害怕的“和稀泥”。古人说,“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意思是说,家人必须“各正其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对外的要好好对外,以获得社会大众普遍的好感;该对内的要互相支持,彼此依靠。 第一节重视家庭 现在的年轻人对立业比较感兴趣,而对成家不太感兴趣,就是因为很多人小的时候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人生两大事,只完成一半,有一半还是落空的。大学之道,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没有“立业”,难道立业不重要吗?其实,成家立业只是过程,不是目的,成家立业的目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修身,这个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把小家庭治理好,也可以体会到治理国家的道理。 成家是生命意义的传承 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家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亲密的关系,甚至延伸到活人与死人之间:有些活人凭借死人的余荫,依赖祖先的功德立足于社会;有些死人则由于在世子孙的功业而扬名,借着他们所建立的事业而流芳百世。 为什么中国人会特别重视儿子?几千年来,中国人传统上重男轻女,自有其道理。全世界的人都追求永生,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都不愿意在活了短短几十年后,就被人们淡忘,总想留下一些什么东西,最好是身体永生。西方人追求永生,走的是神本位的路子,“信我者,得永生”。中国人走人本位的路子,你只要活在大家的心中,你就永生。中国人最高明的是,想办法活在大家的心中。为什么中国人重视心连心?就是我们想永生。只要大家都记得我们,我们虽死犹生。 古时候,帝王设立太庙,以祭祀祖先;大家族都有祠堂,以崇宗祀祖;普通老百姓也几乎家家供奉祖宗的牌位:这都说明祖宗虽已过世,但是永远活在子孙的心中。外国人心中只有上帝,我们心中没有上帝,在我们心中记住的那几个人中,祖先是最优先的。因为我们知道祖先不会害我们,当我们有难的时候,还可以求“祖先保佑”。 一个人想要活在别人的心中,有三条路,叫作“三不朽”。第一条路,叫“立功”。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一大批仁人志士奋不顾身,立下赫赫战功,流芳百世,如卫青、岳飞等人。 历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都是靠立功,让我们后代子孙永远记住他的。可是立功要有机会,没有机会,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机会不一定在你有生之年到来,所以有些人生不逢时。 第二条路,叫“立言”。立功要靠机会,而立言的自主性就大一些。很多人都喜欢著书立说,就是想通过立言,名垂千古。但是立言更难,“文章千古事”,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就的。有很多人的文章最后变成废纸,只是浪费资源还算好的,有的书留传下来,只会害人,那更糟糕。一本坏书给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以前我们只知道地狱有18层,我觉得地狱应该有第19层,就是专门给那些胡说八道、误人子弟的人去住的。 第三条路,叫“立德”。立功没有机会,立言非常困难,那立德总不会有问题吧?中国人提倡修身养性,就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立德。你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一切凭良心,那所有人都会说你修养很好。你死了以后,人家都会念着你,你就永生了。但是,立德要一生一世,稍有差错就会前功尽弃。人是会变的,只有盖棺时才能定论。 有能力的,可以立功;有学问的,可以立言;有耐心的,可以立德。三者都没有,那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生个儿子。因为儿子会永远记住爸爸。中国人不贪心,只要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得到永生就够了。所以,我们很在乎子女心中有没有父母,如果子女的心中连父母都没有,那就等于白生了,父母也没有办法永生。 中国人一生一世以“光宗耀祖”为目标,因为上几代人都没有什么好的表现,所以希望我们的子孙当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光耀门楣。西方人认为成功只是个人的事情,中国人认为成功是一家人的荣耀。中国人一旦当了大官,第一件事是要衣锦还乡,就是给邻居看看,我父母当年很辛苦,终于把我栽培出来了。一个人发了财,一定要回家把祖屋修葺一新,目的是光宗耀祖。一个人,一生再怎么辛苦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你的子孙不会忘记你,你就不枉此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人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家是我们疲惫的时候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而不是钩心斗角的地方。家,不需要富丽堂皇,但要温馨舒适。在外面,可以有很多利害关系,而在家里不应该有任何利害关系。 维护一个和美的家,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牢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好好爱护自己的家庭,家才是甜蜜的、安全的。我们的一切与家人息息相关,根本不可能分割。任何人的成败,实际上都和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自幼受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作用一辈子。 换句话说,我们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希望在家庭中实现个人,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而忽略甚至于伤害家庭。如果你连家人都伤害的话,外人还敢信任你吗?尊重家人其实是尊重自己的具体表现,一个人若是不尊重家人,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尊重其他人? 在家庭生活中,有过错当然要检讨,但检讨的目的在于补救而不是单纯的责罚。各自承认错误,比较容易水落石出;互相争功诿过,往往造成混淆,而且容易伤感情。比如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父母率先承认自己的疏失,子女才敢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现实情况常常是,父母一下子把责任推给子女,子女生怕承担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以致逃避、找借口,甚至于离家出走。 争做“坏人”,真正的坏人才会现形;抢当好人,结果谁也当不成好人。家人和谐相处,相亲相爱,这是“大是”;彼此明争暗斗,互相伤害,即为“大非”。大是大非之下,当然还可能产生许多是非,都要将之视为小是非而彼此体谅,互相劝勉。因为大是非比小是非更重要,千万不要为了小是非而争执不休,结果害了大是非。 对小是非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可小题大做,伤害骨肉亲情。在保证一家人的情分下,尽心尽力去化解,这才是解决之道。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公正,不可偏心,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易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子女没有资格批评父母,父母再坏也是很神圣的,这是子女的孝心。现在很多人向大家控诉“我爸爸怎么坏,我妈妈怎么不讲道理”,这种话讲了有什么用?情况会改善吗?家里面会变得和谐吗?不会。既然这样,那控诉有什么用?中国人一直说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这个道理。 人难免会犯错误,没有什么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当然,违反天理国法的事,我们是没办法视而不见的,但家里不是讲法的地方,而是讲情的地方,家人犯了错,我们可以用亲情感化他,让他感觉到很不好意思,让他自己去改变,这是家庭的力量。一切都依法办理,那家还像家吗? 家人之间应有成全的理念。成全就是你一个人做不到的话,我们几个人把自己的力量都加在你身上。你有了什么成就,就回过头来照顾我。家庭成员众多,看哪个比较适合读书,就让他去读书;哪个比较适合学手艺,就让他去学手艺;哪个比较适合于种田,就让他去耕种。全家人都读书,没有一个人读得好,倒不如让会读书的代表全家人去读,全家人成全他。所以有的人一成名,就要回馈兄弟姐妹。 曾经有一对夫妻,就为了洗碗而离婚了。两个人谁都不愿意洗碗,就像西方人一样,签合同,一个人洗一周。轮到先生的时候,先生就乖乖地洗;轮到太太的时候,太太就投机取巧。先生很生气,二人就离婚了。其实洗碗是很简单的事,却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很可笑。在家务事方面,夫妻二人要衡量一下:如果两个人都没有出息,一人做一天;如果先生比较有出息,则太太做家务;如果太太比较有出息,则先生做家务。这才是成全。 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动力 成家立业,原本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成家包括结婚和生育子女,立业指的是为人父母必须努力使家人的生活有保障。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原动力:子女既是父母的骨肉,又是家庭的生力军,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但是,如果亲子关系不好,这些都没有意义,还可能产生负面的作用。 子女是什么?子女是父母亲生的骨肉,而且是合法的,这种身份很难得、很珍贵。有了小孩以后,这个家才更温暖,才会后继有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总希望有人继承。有子女,就有希望,因为子女会把我们的理想继承下去。 所以要么干脆不生子女,生了子女就要好好去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从慎选配偶、健全婚姻关系开始——男女双方都能够为未来的子女着想,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很多人知道“父母不好当”,却很少有人体谅“子女不好做”。有人说父子两代之间有一条代沟,彼此很不容易沟通。其实,有没有代沟,完全看父母怎么想。你认为有,它就时刻都能出现;你认为没有,它便不能产生作用。父母把代沟看成可能的障碍,设法加以排除,才是正确的态度。家人的乐趣,主要在于沟通良好。只有家人彼此倾诉,才是真正的亲情。 父母平时多和子女谈心,而不是“无事说大道理,做错事就教训”。经常保持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灵动态,一家人自然沟通良好,不受代沟的影响。父母不能够借口工作忙碌,或者子女年幼不懂事,便不和子女交谈,那样只会彼此产生隔阂。 亲子关系的最佳表现,在于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同心协力,坚持正大光明的途径,在合乎法律与道德的道路上,互相勉励支持,不起邪念,不走歪路,在爱国家爱民族的前提下,共同奋斗,以富家促进富国。 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成家的大事在生育子女,而生儿育女的大事,应该是亲子关系正常合理化。合理的标准,由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尽相同而有所差异。比如中西方家庭,就有如下不同: 第一,西方人的家庭是很单纯的核心家庭,就是由一对开始,以一对结束。西方的男女结婚后,就组织一个二人家庭。小孩长到18岁时就会离开,然后这个家庭就剩下一对老夫妻。中国的家庭是以一对开始,以好几对结束。因为中国的家庭经常是三代同堂,像《红楼梦》里描写的就是一个中国大家庭。不过现在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三代同堂,但是三代同堂的精神应该保持。一家人不应该生疏,要常常联系,这样关系才会好。 第二,西方的家庭是有限公司。西方社会所强调的自由、独立和契约行为,对西方的家庭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子女到了18岁,便向往自由,要求独立,就算经济不能自主,也要依赖契约,向银行贷款,先用再说,以后赚了钱才慢慢偿还。政府也提供各种贷款机会,帮助年轻人独立自主。父母对子女只负有限的责任,使得西方核心家庭好像有限公司一样,不必担负无限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和影响,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因此显得亲子关系相当淡薄。 中国的家庭比较接近无限公司。中国的家庭不论子女长到什么年龄,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不完全成熟的孩子。儿子长大结婚,与妻子居住在父母家中,不必寻觅自己的寓所。就算儿子的儿子长大成人,仍然可以留在父母家中。复式家庭提供一辈子的支持,使子女比较有勇气伸张正义。因为父母时常鼓励子女要不畏强权,大不了咱回家,家中随时可以加一双筷子,并无后顾之忧。当然,也很可能养成子女“天塌下来也有父母去顶”的依赖心理,反而偷懒、怕吃苦。父母对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负起无限的责任,强调一家人血浓于水,能够长久地互依互赖,实在具有无限公司的架势。 亲子关系决定于家人的观念。无论家庭的结构或形式,实际上都是观念的产物。如何教养子女?在子女的幼小心灵中,注入什么样的观念?这不但会影响子女的一生,而且对父母本身也会造成影响。因为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他所在的家庭。 很多人批评中国人的家庭包袱太沉重,好像人们被家庭绑死了,没有办法发展自我。其实不然,中国人是在家庭中发展自我的。一个人,只要他的儿女有出息,自己也会跟着光彩起来。所以一个人在家里面能得到家人共同的支援,他获得的成就,一定要跟家人分享。日本人有家庭没有自我,美国人有自我没有家庭,中国人向来是要两方面兼顾的,既要考虑到家庭,也要考虑到自我。所以中国人一看小孩表现不好,就说他没有教养,意思是说他的爸爸妈妈不会教养小孩。骂小孩,他很冤枉,他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我们会把责任都推给他的爸爸妈妈,“子不教,父之过”嘛。 第二节夫妻和谐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当中,以夫妇为基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妇相处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的关系。夫妇相处得好,立业、治国才能够合理有效。 中国人强调夫妻关系和谐,使用的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之类的词,从不说如胶似漆。夫妻的典范是孟光、梁鸿等人,而非画眉的张敞之流,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亲疏有别。那最亲的人是谁?很多人会想到父子,其实人际关系是从夫妻关系开始的,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中国人把确立夫妻关系叫作“定乾坤”。只有中国人会说“家为国之本”,只要家庭不稳定,国家就会遭遇到很大的挑战。 夫妻关系是社会安定和谐、国家正常发展的根本。我一直认为,爱情是没有条件的,但是婚姻一定要有条件。我们所说的门当户对,其实是说男女双方要有合适的条件才可以结婚。 在一个家庭里,绝大多数人都有血缘关系,比如,父子、母女、兄弟,只有夫妻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并且法律规定夫妻之间不能存在血缘关系。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最后要分开住,而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居然住在同一个床铺上,按道理说,这应该是很奇怪的事。因为有血缘关系,两人才能安心睡在一起。而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却可以共眠,这就是夫妻关系为什么神圣的原因。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不可以等闲视之,但是现在,一些人太轻率了,结果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为什么把父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的后面?中国人讲父子的时候,往往包括母女在内,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老讲男的,其实中国人在讲天的时候就包括地,讲夫就包括妻,讲男就包括女,他们是一体的。所以,父子关系其实是父母跟子女的关系。夫妻之间是有爱情的,父子之间没有爱情,但有亲情。西方人把爱的范围扩大了,什么都是爱,其实亲情与爱情是不同的。 婆媳关系搞不好,其实是儿子的责任,是他没有把人际关系搞好。当婆婆教训媳妇的时候,儿子不能替媳妇讲话,只要替媳妇讲话,就是在害媳妇。婆婆会想:“我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你娶了老婆忘了娘,我教训她两句,哪怕是教训错了,也轮不到你来说。既然这样,等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欺负她。”——婆婆对媳妇不好,多半是儿子造成的。 婆婆教训媳妇的时候,儿子应该站在母亲这边。婆婆之所以老是同媳妇过不去,主要是为了测试儿子的心到底在谁身上。看到儿子还站在自己这边,她反倒不会计较了,慢慢地也会对媳妇好。 会做妻子的人,看到丈夫回来,不会上去跟他打招呼,而是回到厨房里忙自己的事。因为丈夫还有爸爸、妈妈,他们是一家人,他一回来,妻子就跑过去跟他啰唆,他的爸爸、妈妈会怎么想? 千万记住亲疏有别。丈夫平常再忙,可是陪妻子回娘家的时候,绝对不可以无所事事,喝喝茶、聊聊天,而是应该抓紧机会表现。这样,妻子会感觉到很有面子,做家事也不会有怨言。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 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安定、进步的基础,夫妻处不好,最倒霉的是他们的子女。夫妻吵架经常会连累孩子,使他们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人不安的时候是最痛苦的,人一生就是求心安而已。夫妻和谐,孩子才会安定,一家人才能和睦,家和万事兴。 俗语说得好:“妻贤夫祸少。”几乎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贤内助,使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投入他的事业。 夫妻和睦是教养子女的良方 父母教养子女的方法,看起来五花八门,各有妙处,事实上归纳起来,可以总括成孟子所说的:“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意思是说,男女成家是做人的大道。夫妻能和睦相处,教养出来的子女才会身心健康。家庭生活温暖幸福,亲子关系才会良好。 夫妻和睦相处,是教养子女最有效的方法。说起来十分简单,实践起来则非常困难。夫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敬如宾 孟子说:“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夫妻相爱,如果不能彼此敬重、相互看得起对方,那简直就和爱家中的宠物一样。 一般人的心理,是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当丈夫的总认为儿子是自己的好,妻子是别人的好;当妻子的总会抱怨,人家的丈夫那么会赚钱,自己的丈夫却碌碌无为。 夫妇相敬如宾,才会谨慎地约束自己。如果不约束自己,反而对别人有诸多要求,就是不尊敬对方的表现。孟子休妻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这段话是说:一个夏日的中午,天气异常炎热,孟子的妻子田氏自己在屋里织布,因酷热难耐,就脱掉了上衣。这时,孟子推门而入,见妻子衣衫不整,十分生气,认为妻子有失礼仪,便要休妻。孟母知道后呵斥孟子说:“礼制规定,进门时,要先问谁在屋里;上堂时,要发出声音;进到屋里,目光要向下。这样是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你没有按照礼制的规定去做,自己没先敲门,没出声音,就登堂而入。你要求别人守礼,首先要对别人尊重,是你失礼在先,怎么反而责怪别人呢?” 中国古时候对妇女很不尊重,就连孟子也不例外,幸好孟母比较开明,避免了孟子犯错误。一般来说,夫妻天天在一起,关系很亲昵,最容易放松自我约束。久而不敬,是常见的情况。因此夫妻必须时时约束自己,爱对方就不要惹对方生气,否则,对子女也是一种不良的示范。 意见统一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夫妻之间难免有分歧,当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夫妻之间要进行顺畅的沟通,凡事好好商量。有了子女以后,也应该扩大沟通的范围,让子女适度地参与。亲子相聚,通过彼此交谈,互相了解,并且适时加入一些文化刺激,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文化刺激是父母用来规范子女行为的一种方式,譬如孝顺值得称赞、诚实是美德、整齐清洁自然最美、儿女不嫌父母丑等正确的理念,最好能够及早灌输给子女,适时建立子女的价值观。 分工合作 夫妻应该互相配合,互相扶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按照父母的兴趣和素养,分别辅导子女的课程作业和课外活动。因为对小孩来讲,爸爸和妈妈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教育小孩时,父母要分工,分工不是各自为政,而是为了合作。如果不能合作,分工完全没有价值。 通常所说的“男主外,女主内”,其实也只是男女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有些事情男主外,女主内,有些事情则女主外,男主内。而内外的区分,也不必硬性规定为:家庭以外的事或者对外的事,全称为外;家庭以内的事或者对内的事,都叫作内。分工的原则,也以全家人的利益为依据,不以个人的利害为考虑,相信大家也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夫妻的才能不一样,职责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你比较擅长的你去做,我比较擅长的我来做,这样才能以最好的方式教养子女。一般来说,中国向来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就是说,父亲对待孩子要严一些,母亲对待孩子要慈爱一些。父亲严厉是帮助母亲管教孩子,母亲一旦管不了小孩的时候就拿父亲吓唬他:“你再不乖,你父亲回来你就知道后果了!”小孩对父亲有敬畏感,这是父亲很了不起的地方。如果父亲怕得罪小孩,要讨好小孩,那他真是很可怜。 教养子女而不具有相当的权威是无效的,如果你说什么,他都不听,你就毫无办法。父母的角色可以机动调整,有时候同台演出,有时候一为主一为伴,彼此有默契,才是真正的相互扶持。 第三节孝敬长辈 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态度,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孝”。《孝经》第一章说得十分明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中国人向来重视孝道,“百善孝为先”,古时甚至有孝廉制度,以奖赏至孝之人。可惜现在大多数人不能明白孝道的时代意义,因此不能表现出现代化的孝道,甚至将“孝道”这两个字扭曲。 孝是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的艺术性重于科学性,很多科学性的东西,到了我国,都变得相当有艺术性。孝道是艺术而不完全是科学,用这种心态来看我们的二十四孝故事,便不致认为荒诞离奇而嗤之以鼻。我们不必追究,哭竹是否真的能够生笋,木像是否真的会流血。只要告诉子女,这些并不是科学论证,而是启发大家,身为万物之灵,必须讲求孝道,否则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当然,找一些现代化的孝道题材,供子女参考,效果更好。我们不要借口与国际接轨,打着现代化的旗号,企图将孝道思想从中华文化中去除。大多数外国人在听到中国人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时,都会表示激赏和羡慕。很多外国人都愿意领养中国的小孩,他们认为,中国的小孩dna里有孝顺父母的因子,会给他们亲生的小孩带来正面的影响。可惜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对待子女要慈爱,对待父母要孝顺,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道是人类的瑰宝,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贝。 现代化的孝道,其实十分简单。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有信心,相信父母不可能不爱子女,更不可能害子女。其次要明白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就算父母不完美,子女也没有权力去批评父母。现在很多小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很落伍,这种行为伤了天下做父母的心,这就是不孝的表现。人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说,天下的父母都会犯错,但是子女没有资格去论断父母的是非。 我们重视孝道,但是我们反对把孝道变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始终坚信,人禽之间的分别,最关键的就是孝悌的灌输和执行。现代人解释孝道,大多采取西方的观点,以致严重地误解了孝道的本意。当然,历代的迂儒,使孝道越来越僵化,也扭曲了它的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发扬“虞舜以孝感化父母和弟弟,改变不义行为”的精神,来弘扬高级的孝道。 父母不能强制子女孝顺,而是应该以身作则。我们既是子女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子女。如果为人父母,不能在孝道上以身作则,反而迷失了方向,在父母跟前,对自己的子女百依百顺,岂不是直接伤害了父母的感情?我们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宝贝似的,一看见就眉开眼笑;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有很多不满。难怪今天的父母,也希望子女长大了干脆搬出去住,免得整天看他们的脸色。 父母要做子女的榜样,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子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眼睛是雪亮的,父母怎样对待祖父母,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父母。这种现世报应,是怎么都逃不掉的。 中国只有孝道,没有慈道;我们只有一本《孝经》,没有“慈经”。没有人敢说,做父母的应该怎么样,只能说:“天下的父母辛苦了。”子女没有资格说父母做得不对。孔子只告诉人们怎样做好子女,没有告诉人们怎么做好父母。很多人批评中国人重孝轻慈,其实我们这样做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的父母在,不便说怎么做父母,这是中国人的品德修养。你如果说做父母的应该如此如此,你父母知道后,就会认为你在指责他们的缺失。人无完人,父母总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而你所讲的难免带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一般的父母根本做不到,这样就变成了对他们的变相指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父母的确很辛苦,不管把小孩教成什么样,都是有功劳的。父母不易做,绝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把父母做好的,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完美的父母。这是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慈经”的原因。 子女要牢记父母的恩德,但是不应该去感谢自己的父母。我们说“大恩不言谢”,不是说不用谢,而是说恩情太大,不是说声“谢谢”就可以回报的。中国人常说“大恩大德,来生再报”,不要以为中国人是在敷衍别人,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份恩德我们今生今世再怎么努力也回报不完,所以来生继续报答。子女为什么一定要孝?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的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给我倒杯茶,我可以说“谢谢”,这样在情感上就互不相欠了。做子女的对父母说“谢谢”,难道想把养育之恩一笔勾销吗?孝的境界要比“谢”高很多。父母之恩是不能言谢的,而是要谨记在心,一辈子不忘记,“谢谢”只是人情。 孩子常常说“谢谢”,父母常常说“我爱你”,这都是形式化的。中国人不能生活在那种形式化、肤浅的氛围里面,我们重视心灵的沟通。比如,儿子回到家,问妈妈:“你今天好不好?”妈妈会很奇怪:“你有眼睛不会看?我这里肿起来了,你还问我好不好?”这就是走形式,有口无心,对亲人的关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如果儿子说:“妈妈你的腿好像有点肿,我替你揉一揉……”这才是真心的关怀。 问好通常只是敷衍,是客套,不是真心的。一家人要真心,彼此要关怀,不要搞形式,不要把家人当朋友看。西方人是神本位,心中只有神,所以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中国人是以人为本,对君对父都有敬畏之心,不敢言其名。据说,观世音菩萨之所以改名为观音菩萨,就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神仙也要让步,更何况人了。杜甫一生不做海棠诗,就是避母亲的讳。 顺并不等于孝 孝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只提过“孝道”“孝敬”,却不知何时有了“孝顺”的说法。我认为,这个“顺”字完全颠覆了中华文化中有关“孝”的真正内涵,使得对父辈的盲从有了文化层面的依据,造成许多“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惨剧。曲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有三个毛病:第一,食古不化。看到古人的话,也搞不清楚,就根据自己的理解乱讲。比如,“父父子子”,有人理解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这不是废话吗?第二,不求甚解。很多人,到过日本,就以为自己是日本通;到过美国,就以为自己是美国通。其实他们只知皮毛而已,这都是不求甚解的表现。第三,自以为是。就是说把自己当成权威,他认为是怎样的,事实就应该是怎样的,也不问问自己凭什么。 那这个“顺”字如何来的呢?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意思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后来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那就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就是这个“无违”,后来发展成“顺”。子女对父母应该以礼相待,以礼相待就不会无条件地顺从父母去做越礼之事。所以,“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 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魏颗带兵打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其为魏颗所俘。 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父亲让陪葬而你把她嫁走的那位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顺可能孝,顺也可能不孝;不顺可能不孝,不顺也可能孝。比如当父母让你做不正当的事时,你应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听从就是不孝,但不听又要被责骂,怎么办? 妈妈对小孩说:“我刚刚回家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在盖新房子,你去偷两块砖回来。”小孩答应着,就去了,但他没有拿。过了一会儿,他空手回来,妈妈问:“不是让你去偷砖吗?怎么没拿回来?”小孩说:“我去的时候,看到有几个大人站在那里,我不敢进去,就没偷成。” 这样的话,既没有“顺”,也做到了“孝”,一举两得。所以说,有时候不听话才是“孝”,有时候听话才是“孝”。我们一定要孝,不一定要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故事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 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 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次,曾子一不小心碰断了瓜根,曾子的父亲很生气,拎起拐杖就打。曾子被打昏在地,很久都不省人事。等他醒来后就马上站起来,想让父亲知道他没事,并去跟父亲请罪:“刚才犯了错,惹您生气了。希望您不要因为这事而气坏了身子!”回到自己屋里,还怕父亲担心出手太重,便坐在房间里抚琴而歌,好让父亲知道,刚才的事没伤着儿子,他心里很平静,对父亲没有什么怨尤。但孔子教训曾子说:“你没听说过舜的父亲是个眼瞎而又愚昧的人吗?舜用心侍奉他的父亲,如果他父亲要使唤他,舜好像时刻就在身边一样,但父亲听信继母的谗言想要谋害他 时,却总是找不到。小鞭子打几下就挨着,大棍子打过来就赶紧跑开,不能因父亲冲动而伤害自己。而你主动站在那里让父亲用大棍暴打,如果被打死了,既陷父亲于不义,也置自己于不孝。你难道不是天子之民吗?你被打死了,你的父亲就杀了天子的臣民,这不就是犯罪吗?世上还有比这种不道义、不孝敬的行为更过分的吗?” 这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道理。做儿子的,爸爸打你时,要很冷静。看爸爸拿的东西会不会打死人,他是不是很生气。如果会打死你,你赶快跑;如果不会把你怎么样,就让他打。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顺;不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不顺。老实讲一个老人会慢慢地跟社会脱节,越来越不了解社会的状况,那他说的话,儿子为什么一定要听呢?如果父母的交代是合理的,你没有理由不听;如果父母的交代是不合理的,你不可以顶撞他们,可以嘴上答应,但一直拖,拖到最后父母说“算了”,就不了了之了。 子女没有资格教训父母,但是要帮助父母来了解现实状况。如果父母自己改变了想法,你就是孝顺;如果父母因为你而不得已改变,他们就没有尊严,你就是不孝。人是需要尊严的,否则活着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敬是孝的根本 我们光有孝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敬”。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恭敬,那就是不孝了。子女长大以后,孝都来不及,还要让父母感觉到很惭愧,感觉到他们很不如你,感觉到他们不长进,那要这种子女干吗?有的子女一有钱,就开始看不起父母:“你们怎么总是这么寒酸,给你们钱,缺什么买什么。”如果以这种态度对父母的话,就算你为他们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是不孝。 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把他年迈的父母请到高级饭店去吃饭,但是两个老人家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做儿子的很神气,赚了钱在父母面前炫耀,显得父母很土。而且这个企业家很不会说话,一坐下就说:“这家饭店我很熟……”他父母就想:“你很熟,你都吃腻了,才请我们来,是什么意思?”然后企业家又说:“我来给你们点几个好菜。”其实他点的菜,他父母都不喜欢吃,他们心里想:“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你说好吃,我们就说不好吃。” 企业家的做法不惹父母生气才怪!聪明的儿子应该这样做:儿子对父母说:“这家饭店我也是第一次来,以前只是听人家说好吃,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父母听了会很高兴:“你看你一听说就带我们来了,真有孝心。”儿子又说:“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菜,我们能不能问服务员,因为他比较熟。”然后让服务员推荐几个适合老人口味的菜。其实老人家一般不懂新式菜品,但是儿子孝顺,他们吃每道菜都会觉得很好吃。 那个企业家不会做人,做到这个地步,就是他不懂中国人是非常敏感的。比如,你买礼物回家,一定要说,“这是比较便宜的,所以才买回来”,父母才会安心。你若说:“这东西特别贵,我特别买给你们的。”父母就会说:“我们不要,我们要那么贵的东西干什么?”美国人都是买最贵的东西给父母,中国人买的东西明明很贵,也说“刚好碰到打折,本来很贵,但是现在很便宜”。中国人的心理跟西方人不太一样,我们现在都读西方人的心理学,回过头来完全不懂中国人的心理,这是我们很大的遗憾。 敬是孝的根本,如果不敬,就谈不上孝。爱是感情的表现,敬才是理智的态度。爱而不敬,很容易怠慢。子女对父母怠慢,便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根本就是把父母当作外人看待。孔子说得好,如果只是拿食物供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两样?供养父母时,子女的心中必须充满了敬和爱,以父母能够享用自己所敬奉的衣食为最大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为父母做事,或者侍奉饮食,都应该诚恳,完全心甘情愿,没有丝毫的勉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适时回报父母 父母悉心养育子女,并不是一种投资,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子女回报,但是,子女要有回报父母的心,不要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人必须自食其力,以回报父母。俗语说得好:“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分家饭是父母祖先的遗产,嫁时衣指父母所赠的衣物。这两句话的用意,即在勉励成年的子女,要有自食其力的勇气,不能够存有依靠父母余荫的念头。 幼小或少年时期的子女,还没有谋生能力的时候,也应该懂得自食其力的道理。就算父母经济富裕,也不图闲逸、不怕劳苦、不贪吃美味的食物、不贪穿漂亮的衣服。在经济寻常的家庭中,子女更应该分担家事,帮助父母做一些杂务。 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年迈体弱以后,有些父母未必能够自食其力。这时候子女就应该反过来奉养父母,并且要出乎恭敬的心,使父母有面子地接受。而不是像还债那样,表现出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更不应该在父母跟前,显得自己比父母有办法,或者把自己的子女,看得比自己的父母更为重要。 孝顺的子女应该主动为父母分忧解劳,使父母衣食无忧,得以安享余 年。这只是对父母最低限度的报答,子女应该尽力去做,不能够稍有应付的念头。 回报父母应该尽早,以免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人们应该从小就培养这种观念,让年幼的小孩多为父母做一些事情。譬如父母回家,替父母拿出换穿的拖鞋,再把换下来的鞋子收起来;父母看完的报纸,小孩帮着收起来等。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重一点的家务活,只要力所能及的事,就应该多担当一些。千万不要贸然做能力以外的事,否则可能把事情弄糟,害得父母反而付出更大的精力善后。当父母的应该指导孩子多做一些家务事,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却走入另一个误区:让小孩做家务,然后给他钱。这样做非常不好,父母可以给子女零用钱,但是不要跟劳动联系在一起。这样做,只会导致一个后果:哪天你从外面回来,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今天特别累,你帮我洗碗,我今天给你五块,怎么样?”结果你的孩子说:“我今天更累,我不想赚这五块,你自己去洗吧。”父母平时老是跟子女搞 “金钱交易”,子女就会用金钱来回复你,父母与子女之间容易形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做家务给钱是美国人的做法,美国人从小就去打工,从小就去赚钱。中国人不要这样,这不是提升人性,而是贬低人性。 孔子说,子女关注父母的健康,是孝道的表现。子女固然希望父母长寿,却也应该顾虑父母的年龄逐渐增大,难免身体越来越衰弱。特别是年老的父母,更应该节劳颐养,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候子女最好对老年人的保健卫生多一些了解,调节父母的饮食和劳逸,或者实时对父母提出劝告,使父母能够健康、愉快而长寿。 父母恼怒责骂时,子女不应该有怨恨的表示。若不幸父母年老久病,卧床三年五载,子女服侍汤药,清除便溺,洗涤衣服被褥,十分辛苦,而父母久病难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斥责辱骂,子女也仍须和颜悦色,毫无怨言才对。 心中牢记父母 孟子在《离娄篇》说过,世俗所说的不孝,大约有五种:一是手脚懒得劳动,不肯做事,也不能供养父母。二是喜欢赌博下棋,爱好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三是贪得货财,私心妻子,不愿供养父母。四是放纵耳目的欲望,嗜好声色娱乐,致使父母受辱。五是倚恃勇猛有力,喜欢和人家打斗争讼,以致危害父母的安宁。 做子女的应该心中时时有父母的存在,不要让父母为了自己而操心。孔子说,做子女的,只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让父母担心。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平日都应该守分、自律、自爱、自重,以免父母操心。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说,父母年纪大,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做子女的应该随待左右,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离开。若是迫不得已,也要提前跟父母打招呼,免得他们担心。比如说,你突然对他们说要出国,他们就会很牵挂。如果你提前对他们说,他们就有了心理上的准备,也不至于感到太突然。人与人相处要靠这些细节维系感情,如果爸爸打电话找儿子,才知道儿子已经出国了,那算什么家人?家人就是要彼此支援、彼此关心、彼此劝告、彼此帮忙的,要不然有什么用? 子女孝顺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提供帮助,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使父母觉得欣慰喜悦。孟子把物质上的奉养,称为养口体,属于下孝;精神上的奉 养,称为养心志,才是上孝。孟子以曾子为例,说明侍奉父母的正道。他在 《离娄篇》这样描述: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有肉。等到吃饱饭,要把剩余的酒饭撤走,一定要问这些剩余的给谁吃。如果曾皙问起还有多的没有,曾子也必定回答:还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这个孙辈就没有这么恭敬。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照样有酒有肉,但是要把剩余的酒肉撤走时,并没有问要给谁吃。而当曾子问到还有没有时,曾元的回答是:没有。孟子认为曾子的恭敬,才称得上养心志。而曾元的奉养,不过是养口体罢了! 曾子以孝闻名,他认为,子女有所作为,使父母享有美名,才算是大孝。大孝即永久维持孝心,也就是不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能够心目中有父母,终身不敢使父母蒙上耻辱。 现在的子女,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父母。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顾忌。父母不高兴,祖父母会出面打圆场;父亲不喜欢,还有母亲会支持,以致只要我喜欢,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什么不可以?殊不知就凭这句话,便把自己害死了。 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以此作为检讨自己的标准,看看自己的孝行是不是合格。 第四节教养子女 孔子把人分成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但是,中人的标准是什么很难确定。我认为,人分三种:第一种是万物之灵。周武王提出,人应该成为万物之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目标,但是现在很多人不但忘记了,而且想把它否定掉。第二种是一般动物的人。如果人不能成为万物之灵,那就是一般动物的人。如果你想着自己是万物之灵,那你就越来越有灵气。第三种是禽兽不如的人。这种人比一般动物的人更可怕。 这三种人,你想做哪一种是你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法律既不可以规定,宗教也毫无办法,只有诉诸道德。道德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它有力量让你成为万物之灵。 你的子女也可以变成这三种人中的一种,至于最终到底是哪一种,就看你如何培养了。 亲子关系其实是教养关系 亲子关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偏重于朋友关系的,西方人大多如此;偏重于血缘关系的,中国人以前多偏重血缘关系;偏重于教养关系的,我希望现代的中国人偏重于教养关系。教养关系与血缘关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以前太偏重于血缘关系,最后却变成利害关系。因为胳膊要向内弯,到最后就变得不讲是非。 孔子曾讲过一句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引起很大的争论。就是说,父亲偷了人家的羊,结果有人到他家来调查,那儿子怎么回答?要么承认父亲偷羊,要么替父亲隐瞒,说:“我爸爸不是那种人,我爸爸不会偷人家的羊。”在偏重于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儿子做了坏事,爸爸要替他隐瞒;爸爸做了坏事,儿子不能出面举证。 很多人批评孔子没有法制观念,为了亲情,为了血缘,破坏法律。其实,孔子从来没有很肯定地讲过任何事情,这是孔子最了不起的地方。一个人讲话很肯定,总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孔子的基本态度是“无可无不 可”,既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如果把孔子的话解释得很僵硬,就是曲解。孔子当年讲这句话,是跟人家谈话的时候说出来的。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大意是,叶公告诉孔子:“我们家乡有个直率的人,他的爸爸偷了人家的羊,他却去官府告发他的爸爸。”孔子说:“我们家乡的人不一定这样,爸爸偷人家的羊,儿子不作证,儿子做了坏事,爸爸也不去宣扬。” 孔子没有说非这样不可,只不过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儿子也可以去作证,也可以不去作证。 血缘关系慢慢会变成利害关系,为什么?古时候,甚至现在也有这种思想,认为儿子会替自己养老送终,所以重视儿子;女儿反正要嫁出去,所以不重视女儿。以前的手工艺者基本上都有传儿不传女的规矩,这就是利害关系。亲情变成利害关系,就不像一家人了。 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血缘关系,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我提倡教养关系。生而不养,是绝对错误的;养而不教,就更糟糕了。很多小孩天生残疾,他的母亲却无怨无悔地照顾他,这才了不起。如果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把他丢掉就省事了。 所以说,亲子关系是很神圣的,不要掉以轻心。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要负起责任养育他。养育不是说要让他过好日子,富家子弟未必成才,往往是穷人的孩子有成就。世界上真正的伟人,大部分都出生于贫寒的家庭。 一个人从来没有经过波折,是一辈子也长不大的。父子把子女封闭起来,保护得很周全,任何疾苦都不让他知道,他将来就会变成一个白痴。中国晋代有个皇帝,一日上朝,有好事者上前奏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饿死者几十万人。”皇帝听罢,大惑不解:“好好的几十万子民,如何会饿死?”好事者答曰:“因为天旱,粮食绝收,百姓没有饭吃,饿死者已甚十之三四。”皇帝沉思片刻,拍案道:“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这不是白痴吗? 案例 有个学者某一天乘船到对岸去,在船上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老实地回答:“我不懂。”学者说:“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又问:“你懂数学吗?”船夫说:“我也不懂。”学者说:“那你已经失去生命的一半了。”忽然一阵大风把船掀翻了,船夫问学者:“游泳,你懂不懂?”学者说:“不懂!”船夫说:“那么,你要丧失你生命的全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