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种子》 第1页 [史学研究] 《文明的种子》作者:吴彦鹏【完结】 前言 大约50亿年前,太阳诞生了;大约又过了10亿年,地球产生了;大约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竟然偶然的出现了生物。那些早期的微生物非常顽强,他们能利用阳光的能量制造氧气,这些氧气又为以后的生物进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在一次又一次的遗传和变异中,物种越来越丰富,直至产生了人类。 以上事件和时间都来自于科学推理,很难进行确切考证。但考古却能证实人类已经出现了几百万年,在这几百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别的动物没多大差别,为了餬口到处奔波。直到一万多年前,地球变了,人类也变了……一系列看似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世界。 在一万多年前,冰期结束、大地消融,人类开始结束在风雪中追逐野兽的生活,种下第一粒种子,农耕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石。而因为马的驯化和马镫的发明,中亚的游牧民族蹂躏了这些农耕民族一千多年。为了绕开中亚,开闢新的航线,西欧的探险家偶然抵达了美洲,他从那里带回来的最有价值的不是黄金而是玉米,玉米改变了人类在食品上的匮乏局面,更多的人可以离开耕地,进入城市,开启工业革命…… 当然,所有这些偶然事件都离不开“人类追求“这一根本动力,虽然这些追求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现在人类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谨慎看待自己的行为。现代文明繁花似锦,只要走火,就可能大火烧身。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了1亿多人死伤。 战后至今,人类正处于自产生以来相对最美好的文明时期。虽然还有局部的战争、疾病、贫困和不公平,但地球上大多数人得以过上安全、温饱的生活。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30亿,到1999年达到了60亿,有可能到2050年达到100亿。 人作为个体,大多数时间在为了个人得失而喜怒哀乐,但仔细想想,人生不过百年,每个人都是宇宙中一粒沙子,只不过因为有了思想,我们才变得美丽。美好的世界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无论上流社会还是草根百姓,都必须将身家置于全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得以更加清晰的审视整个人类,了解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思考我们的未来走向何方? 冰化了,文明来了 关键词:冰河时代、大洪水、诺亚方舟、文明古国、全球变暖、第五季冰川 为什么人类已经出现几百万年,但真正的文明史只有几千年?难道只是因为我们生不逢时,没有出生在“long long after”? 回到12000年前,也许谜底就将被揭开。 冰河世纪 现在关于人类起源时间、地点的争论很多,我在这里不去做那方面陈述。至少地址考古告诉我们,从大约两百万年前开始,地球就又入了一次冰期。 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歷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纪与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续了几千万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则持续了近两百万年。关于冰河期的成因学界至今仍无一定论,部份学者认为,可能和地球自转时,地轴周期性倾斜角度的改变,导致阳光照射量减少有关。大约是人类刚出现在地球舞台的两百万年前,地质史上第三次冰河期“第四纪冰河期”同时揭开序幕,全球各地气温开始下降,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如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欧洲、北美洲和格陵兰,都被北极一路延伸过来的大冰盖所復盖。海平面低于现在100米以下。 第四季冰川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包括勐玛象和野马等大型动物,而人类却偶然的强大了起来。那时的人类主要以狩猎和採摘为生,为了生存,人类迁徙到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比如,至少在12000年前,又有一大批亚洲人徒步从白令海峡走进了美洲。那时候海平面比现在低,白令海峡像是一片冰封的大陆桥,人类从那里向美洲南部扩散,成为后来的印第安人。随着后来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让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人类从此天各一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 大洪水与诺亚方舟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歷史传说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中国的传说有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圣经》里有诺亚方舟的故事。到底是什么让上天用如此洪荒来惩罚人类? 随着第四纪冰川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气候转暖,冰雪融化,海面迅速上升,到11000年前上升到现在的-60米位置,到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到现在的位置。 陆地冰川融化、海水倒灌,使6000年以前的地球上发生过多次超级大洪水,刚刚脱下冬装的人类,不得不面对被大水淹没的灭顶之灾。很多刚刚发展起来的部落被彻底毁灭了,一些人逃了出来,就有了“诺亚方舟”的传说。 洪水退却,人类从新站在沃野千里的大地上。一些地方的人类,开始打磨石器、制造陶器、从事农业生产、驯化动物,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在西方还有个亚特兰蒂斯的传说,目前能看到最早文字记载“亚特兰蒂斯”的是柏拉图,其实这个传说是更早的时候从埃及传到希腊的。根据柏拉图的描述,原本在大西洋上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强盛于公元前9600年左右,后来在一场火山爆发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后,亚特兰蒂斯在顷刻之间便永远沉入了海底,它的文明随之消失。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亚特兰蒂斯可能是冰河期之后人类最早的文明。后来海水上涨淹没了那片大陆,或许有少部分人乘“诺亚方舟”逃到了北非,让这个故事永远的流传了下来。
第2页 文明 从地质勘测的数据看,15000至6000年前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大约10毫米,接着从6000至3000年前每年上升毫米。在过去的3000年里,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了至毫米。也就是说,在6000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逐渐稳定了下来。人类终于可以摆脱追野兽、摘果子的生活,尝试着从事春种秋收的生存方式。农耕文明标志着人类真正进入文明世界。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目前所确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距离两河流域不远的尼罗河畔,文明更加璀璨。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史称第一王朝。在4500年前,埃及的法老们开始建造伟大的金字塔,埃及有句话叫:“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在此后的日子里果然岿然不动,守护者对人类文明的记载。 相比之下,中华文明就来的稍稍晚了那么一点点,但我们也有很多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比如女娲补天。回到歷史,4000年前大禹用“三国家门而不入”的精神疏通了江河,收到了万民的拥戴。他死后,他的儿子才建立了中国的“第一王朝”——夏。 第五季冰川vs全球变暖? 从歷史长期看,6000年来的温度比较稳定,但有时候也有效的变化。比如明末清初是中国歷史上最干寒的时期,被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学者称为小冰期。崇祯年间,从1638到1643年,持续的干旱七、八年。长期干旱、加上赈灾不济,造成千百万农民缺食甚至饿死,阶级矛盾迅速激化。飢饿的流民逐渐发展成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等部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最终推翻了明朝的政权。 在未来,人类最大的威胁依然是自然灾害。2002年美国《发现》杂志就有人撰文说,有迹象表明,第五纪冰川期即将来临。此前,一些加拿大科学家在经歷了1996年的大风雪以后也公开宣称,地球已经踏入了一个新的冰川期。第四纪冰川期的来临时,导致了大量的生物物种的灭绝。可以想像在下次大冰期来临时,人类将面临严酷的考验。因为一旦重新进入冰河时代,首先将面临打击的农业,而食物匮乏则是文明最大的危害。当然,现在的人类已经足够强大,一定会想办法克服食物短缺的困难。在冬季,冰封的世界将造成出行的困难,人类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 “冬眠”,每个人猫在自己的小屋中,用网络打发时间。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自身能力的增长,人为因素又开始反过来影响气候。随着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地球的平均温度又已经提高了度。我不知道地球是否会就此继续变暖? 中国古代有很强烈的敬天思想,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祭天,道教则讲求:“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气候是影响人类文明的第一因素,温度太高或太低、水太多或太少都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当然,我们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第五次冰川或各种预言的自然灾害,毕竟在宇宙中人类原本就很渺小,我们已经很幸运的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生活了一万年,珍惜现在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题外话:关键词:冰河时代、大洪水、诺亚方舟、文明古国、全球变暖、第五季冰川 第一粒种子 关键词:种子、石器时代、母系社会、驯化、第一产业 伴随最后的冰河期之末,地球变得暖和起来,大陆冰块在14000年前开始融化,起初极为缓慢,再过三千年,世界范围的冰块全部消退,海平面不断上升……这是是地史上更新世晚期末,考古学上的中石器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一系列的新事物先后出现。 在1万年前的一个春天,人类在大地上种下了第一粒种子,并计划它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此前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祖先一直依赖採集和渔猎为生。一般在部落中,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妇女担任採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而老人和小孩则从事辅助性的劳动。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妇女从事的採集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收成。同时,相比于满世界游猎男性,女性维繫了氏族的生存和繁殖的脉络,家族由祖母传给母亲,由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此类推。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母系社会。(在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走婚制度) 但事实上,採集、狩猎、捕捞的发展不可能无限的,当定居点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资源和需求之间慢慢地会发生日益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一方面来自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食物资源的缩小。根据人口理论专家的观点,如当每1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人时依赖狩猎就不可能了,而当人口密度超过人时,植物採集经济也难以为继了,必须强化利用资源。旧石器时代末期,地球上人口只有300万,中石器时代已经发展到1000万人口,到新石器时代已增长到5000万之多。人口的增长,所需之食物量明显地增加,但自然界的食物资源,不论是动物或植物,在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愈来愈少了。
第3页 天然食物供不应求时,农业就成为人类迫切的需要。 妇女在长期的採集活动中,发现了植物生长成熟的条件,对作物生长的规律有了认识,最终发现了农业,在北方从狗尾草中培养出了谷子,在南方从野生稻中培植成了稻子。据说地球上总共约有30多万种植物,人类在原始农业时期就试种过大约3000多种。经过长期淘汰、传播和交流,现在遍及全世界的农作物大约有150多种,它们都是在原始农业时期从野生植物驯化来的,后世的农业只不过继续种植和改良这些作物而已。另外因农业的发展,可以挤出一些粮食餵养动物,逐渐驯养出了狗、马、牛、羊、鸡、猪等牲畜,出现了畜牧业。 特别在靠近大河流域、条件充沛的地区,农业生产在一些部落广泛的发展起来。考古专家公认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 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豆类等,驯化出山羊、绵羊、牛; 中国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包括水稻、谷子和糜子两种小米、大豆、荞麦等,驯化出家猪、鸡、狗; 中南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玉米、花生、马铃薯、红薯、棉花、南瓜、西葫芦、辣椒及多种豆类,驯化出驼羊、荷兰猪; 非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高粱、两种非洲小米,驯化出毛驴。 在中国国古代,有个把炎帝也叫神农氏,传说中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发明及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人民进行耕作。《*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採集、渔猎进步到农业文化的情况。 食物的生产也许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作物和动物自己生长,但是农业革命带来的效应是惊人的。 随着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男性开始从狩猎、捕鱼转为从事农业生产,妇女逐渐在生产上已退居次要地位。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夫妻制过渡。 农业使人口大量增加,一些部落的定居点随之扩大,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转变为以地域关系为中心的农村村落。大型部落逐渐发展出城市和国家。我们后来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业出现后,马上就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为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青铜器。人类开始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手工业逐渐发展为人类的第二产业。 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人类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文字产生,音乐、文学和宗教因而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专门从事此类的人逐渐产生了第三产业。 现在我们把农业叫第一产业、确切的说叫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因为农业是人类是从攫取经济(採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种植和培育食物)的开始。也有人说从事农业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民是第一批生产者。我的爷爷、父亲都是农民,他们虽说读书不多,但现在想想都是专家。因为他们能说出田野里那些植物和昆虫的名字;他们知道一年24个节气,知道春天什么时候下种、秋天什么时候收果;他们能驯养骡马,驾驭他们为自己干活;他们能为果树剪枝,以确保不出现“大小年”…… 本质上讲,古老的农业和工业工业也没什么区别,其实都是利用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再生产,这种形式从精神层面讲,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比于草原游牧和热带丛林部落的人,这种稳定性和有计划性具有很大的的竞争力。所以在农业发达区的部落首先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请您收看下一章《从王国到帝国》 从王国到帝国 关键词:文明古国、统一、波斯帝国、亚歷山大、春秋战国、秦始皇 一般而言,对于文明的出现有三个判定标准:城市的出现、国家制度的建立、文字的产生。可以说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显着标志。 文明古国 中国自称华夏,因为夏王朝是中国人公认的第一个王朝,它诞生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人类从部落到国家的一个缩影。传说黄帝降服炎帝、诛杀蚩尤,形成了统一的的部落联盟。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着名的领袖。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3年考核 ,认为他可以胜任 ,就命舜摄位行政。尧死后,便由舜继任为首领。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首领。经过治水考验,禹在舜死后便成为首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禹继位后也先后用同样的方式选拔了皋陶、伯益作继承人。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的方式继承了王位,以后歷代相沿。禅让制遂废,王朝出现。 夏的故事是国家产生的典型案例。 我们现在说的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这五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他们基本都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城市较容易发展。他们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
第4页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克里特岛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有了国家和文字,大陆上的希腊人也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小国。后来,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 对于疆域很大的王国,分封制是个好办法,所以“王”多生儿子是很重要的,要满足这一点,看来还要多娶老婆。比如,在传说中,周文王姬昌有100个儿子。周朝建立后,分封了71国,其中姬姓之国占了53个。后来,为了加强控制,在北方燕山南北和辽西一带建立燕国。在南方的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在大江下游的江东地区建立吴国。这种分封制度把先进的礼教作为向心力,同时鼓励诸侯国自我成长。 随着生产和人口的增加,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早期的农耕王国开始走向互相兼併的帝国时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帝国与王国的不同:帝国是由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与许多被统治民族组成的统一体;而王国却往往由一个单一民族组成。在这个帝国兴起的大时代,因为大陆中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阻拦,那些早期的文明古国基本被分为了两个集团,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波斯等云集在西方,帝国的主角不断转换,歷史此起彼伏、互相影响。而在东方,却是一片相对封闭的系统,帝国的核心长期处在中原地区,政治特色是改朝换代。 推动帝国产生,还有一个原因是铁器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大陆都已经开始普遍使用铁器。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铁器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武器,帮助率先使用铁器的王国扩张为帝国。 在西方 波斯人在4000年前就定居在伊朗高原西南部靠近波斯湾的地方。他们逐渐发展出有10个部落(其中6个从事农业,4个从事畜牧业)。在其兴起前曾臣服于米底王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此后,波斯人逐渐征服了小亚细亚、希腊各城邦、新巴比伦王国、埃及。到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疆域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歷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在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已征服了其中三个,逼近了第四个。在铭文中,居鲁士曾经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由波斯这样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的小民族来统治曾经非常强大和创造出灿烂人类文明的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埃兰人、米底人、印度人、犹太人、衣索比亚人、希腊人等几十个民族,对波斯的统治者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大流士平定了各地起义,为波斯帝国开疆拓土后,创立了一种帝国统治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使波斯帝国这一人类歷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绵延生存了200多年,而且为此后各大帝国如罗马帝国、*帝国、奥斯曼帝国所借鑑。 在波斯帝国衰落后,公元前336年,刚满20岁的亚歷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亚歷山大死后,帝国迅速瓦解成马其顿、托勒密(埃及)、塞琉古(西亚)等几个王国,它们相互之间的斗争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还为西地中海的罗马共和国创造了机会。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公元前215年-前168年罗马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者,从此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 在东方 周朝分封天下的好处是逐渐扩展了华夏文明的版图,缺点是打下了内部分裂的伏笔。特别到了东周,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已经无视王室的号令。春秋五霸至少还称自己为“公”(除了楚国),到了战国七雄,所幸各自称王。同时,各国的兼併战争,积累了新的统治制度,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为统一的大帝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併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採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在辐员广大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嬴政为自己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作为中国歷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第5页 继承秦王朝政治遗产的是刘氏汉朝。我们通常将汉朝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时期。西汉为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復兴,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另外,三国时期刘备在蜀地建立国号也为“汉”,可视汉朝的延续,如此汉朝则存在了465年。汉朝的长时间统治,甚至使华夏民族至今称唿自己为“汉族”,我们说汉语、写汉字。 理论上,政治体越大越一统,对社会进步越有利。因为在同一帝国内,通常可以避免战争、没有贸易关卡、度量文字统一,促进先进文明的传播。当然过度的中央集权也有些弊端,这里就不多说。 在亚欧大陆深处 这些早期帝国的经济基础都是农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耕种,即便到了今天,全世界耕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0%左右。在亚欧大陆上,这些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西部边缘的河谷平原地区。陆地上90%的面积是草地、森林、荒漠等,其中草地面积约是耕地面积的倍。 在亚欧大陆深处就是及其广袤的游牧地区。相对于周边河谷地区,草原部族早期的食物来源主要依靠捕猎,后来畜牧业慢慢发展起来。游牧的生产形式分散,很难汇聚成城市,文明程度一直落后农耕地区。但马出现深刻改变了游牧民族和世界的歷史。就在农耕社会的帝国疯狂扩张的同时,处在亚欧大陆深处的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悄悄的崛起了,他们的铁蹄即将践踏农耕帝国的城市和农田。欢迎大家看看下一章《牛马之战》 牛马之战 关键词: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马镫、长城、蒙古、火药 通过考古发现,马的驯化歷史要远远晚于牛。牛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进入人类生活的,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亚大陆其它地区,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就都曾出土牛的残骨和牙齿。而马,在4000年前才被人类驯服。在看电影《史前一万年》我就看出了一个笑话——竟然有人骑马,而且还有马镫。事实上古埃及没有马,马是直到胡夫大金字塔建成以后1000年,才从国外引进埃及的。古代美洲也没有马,因为在印第安人统治美洲大陆后,几乎所有的中型以上的动物包括马,都被灭绝了。 和牛不同,马善于长途奔跑,马驯化后首先为游牧产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放牧的畜群能够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更为重要的是,马更适合运输和战争的需要。在秦汉时期,战马已经非常重要。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心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仅有一匹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但不是有了马就有脚踩马镫的骑兵,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中就还没有马镫,那时候战争中马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战车。马镫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鞋”,因为世界上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它的发明具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完成噼砍的军事动作。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从此骑兵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战争史大为改观。 黑暗的中世纪 其实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几乎是天经地义,农耕民族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种的土地,游牧民族在气候变化后需要迁徙,这就势必造成战争。 起初农耕地区文明发展的早,人口众多,利用国家的力量对稀少的游牧民族保持着绝对优势。可后来游牧部落的人口也发展起来,特别是掌握了马镫和铁器后,就开始有了战略优势。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徵,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兴起的关键。游牧民族之所以所向披靡,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先天性的拥有强大的骑兵,骑兵所具有的优势无疑是无可匹敌的。而相比于马背上的游牧人的来去匆匆,农耕需要维持生产生活的稳定,註定了在军事上的被动状态。而游牧民族却一次一次冲击着农耕区,甚至有过多次的占领统治,很多古老文明都消亡于游牧民族的入侵。 在古罗马史籍记载中,公元374年左右,一支来自亚洲、从来没有见过的游牧部落,自东向西渡过伏尔加河和顿河,进入欧洲东部,并且带动、裹挟、逼迫许多其他野蛮民族一起向罗马帝国边界涌去,“一路扫荡破坏所遇到的一切”。公元5世纪,这些蛮族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公元476年,经歷了蛮族长期沉重打击的西罗马帝国灭亡。 在欧洲。人们把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復兴这段歷史(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称为中世纪。这时期来自北方、东方的汪达尔人、日耳曼人、匈奴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由于这些民族尚处于原始公社的生产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往往被称为“蛮族”。他们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系列实行封建制度的蛮族国家。蛮族入侵后,欧洲进入一个政治动盪,战事频繁,民族迁徙,宗教蔓延,经济停滞的漫长年代,欧洲人也把这段时期称为“黑暗时期”。
第6页 可以说,在中国歷史上,中原王朝同样饱经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歷史上曾有“四裔为中原患者,莫如北族”之语。虽然但文明一直得以延续,这不得不提及长城的作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一段: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并且向南征服了岭南。虽然也派大将军蒙恬带领军队去驱逐匈奴人,但最终还是没什么办法,只好继续把各国的已有的长城都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在中国的北方土地上,便出现了一座壮观的万里长城。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长城的修建和驻守绝对是劳民伤财的工程,它甚至成为秦王朝崩溃的原因之一。(陈胜吴广就是在去渔阳戍边的路上造反的。)但作为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长城对中华文明的不断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中原王朝相对强大时,便主动出击,远征大漠;相对衰弱时,便退守农耕区边界线。从两汉到隋唐,中央帝国分别保证了匈奴、突厥被阻拦在长城以北,并控制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这种对游牧民族的强势政策,甚至迫使匈奴、突厥西迁,影响了欧洲的歷史。 当然,中原地区的内乱,最终还是让游牧民族乘虚而入。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衰败,并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不仅向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竟然还把燕云十六州献给他。古代冷兵器时代,长城几乎是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不可逾越的障碍。受辽国控制的燕云十六州恰恰在长城以南。无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所以我把中国的“中世纪”起始时间定为公元938年,这比欧洲晚了400年。 现在,我们经常把没了长城的宋朝称为弱宋。宋建国后,收復幽云十六州是歷代宋朝皇帝的夙愿,曾三次北进伐辽(契丹)但都遭到惨败。最后,不得已,北宋与另一个游牧民族——金(女真人)达成海上之盟。没想到,共同灭辽之后,金军反而于1127年,攻占东京汴梁,掳徽、钦二帝,北宋遂亡。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难。巧合的是100年后,歷史又重演了一遍,金统治后方的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崛起,与南宋联合灭了金。蒙古灭金之后,继续向南彻底灭了南宋。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将首都定在了大都(今北京)。 13世纪的蒙古扩张是游牧民族势力发展的顶峰。除了彻底征服中国,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依仗20万蒙古骑兵,纵横驰骋亚欧大陆数十载。从1205年首先征服西夏开始,到1260年大败于埃及马木鲁克军队止,近六十年间,蒙古人占领了西夏、金、南宋,花刺子模,俄罗斯。进军波兰和匈牙利,在西里西亚的利格尼兹大败德意志军三万人。占领了*世界首都巴格达。从陆路进攻印度*和缅甸,经水路进攻日本等等。其铁蹄践踏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但蒙古的统治残暴而短暂,不到100年,汉族就恢復了对中原的治理。1368年,起义军攻入大都,建立明朝。建国后,吸取自唐末几百年的经验教训, 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蒙古分裂与退出中原并不代表游牧民族势力的最后沦落,在西欧各国悄悄崛起之前,游牧民族继续征服着亚欧大陆的传统文明地区,只不过此时的他们他们的统治者除了掠夺土地和人口,已渐渐融入农耕文明,学习先进的社会治理经验,建立起稳固的帝国。 曾被唐朝驱赶的突厥人,有一支进入了小亚细亚。1281年,奥斯曼?加齐成为这个部落的首领,该部落遂被称为“奥斯曼突厥”或“奥斯曼土耳其”。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廷(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000多年歷史的拜占廷灭亡。此后多个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欧亚地区霸主,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领土1000多万平方公里。 16世纪,曾被蒙古人压制的女真部落再次崛起,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皇太极称帝。而此刻,明王朝正因为内部正在着一系列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顺势投靠了清军。女真人终于在500年后再次入主中原,从此统治了中国260年。 火药 17世纪之后,随着西欧各国兴起、奥斯曼帝国衰落、俄罗斯东扩、满族汉化,纵横欧亚大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对周边农耕文明的威胁逐渐消失了。 当然,就战争而言,改变形势的还是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枪炮让骑兵让出了军事上的主角地位。其实中国很早已经开始研发各种火器,虽然杀伤力很大,但“即时点火”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2、3世纪传到欧洲后,经歷3次重大改良,才发挥出把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 第一次是点火:16世纪,欧洲人发现蕴藏丰富的硫矿石和钢轮互相摩擦可以产生火花,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这种机械构造具备若干实用优点,最主要的是其作为武器的时效性。拿起枪,扣住扳机,火药点火,都很简便。
第7页 第二次是膛线:15世纪末期德国就出现了线膛枪。有了膛线,子弹就可以高速旋转,从而在空中稳定飞行,大大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彻力,换句话说,枪,开始指哪打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抗英部队由于使用了线膛枪将装备滑膛枪的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 第三次是后装弹:19世纪“后装枪”的发明是枪械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弹药从出世都是从膛口装进去的歷史。 有了这几次改良,欧洲人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从此在美洲、非洲、亚洲所向披靡。当然,关于西欧的崛起,还得从下一章《大通道》说起。 大通道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在此时代的地球的其他角落:亚歷山大曾建立起一个囊括希腊、波斯、埃及的庞大帝国;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即将称霸地中海;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统一了印度;美洲的玛雅人处在前古典时期……这些文明散落在地球的不同角落中,每处文明都自认生活在“天下”的中央,彼此之间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很像现在的地球人不知道外星人的存在一样。特别是,在同一块版图的欧亚大陆,因为中亚地区文明冲突不断,东西方交流并不顺畅。 歷史证明,某小片地区的文明往往是脆弱的昙花一现,同在一个地球,只有打开通道,把文明连接起来,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丝绸之路 公元前140,汉朝已经日渐强盛,汉武帝想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他听说西部还有匈奴的另一个敌人大月氏,就想联合他们共击匈奴,所以排张骞任使者西行。没想到一路上经歷了被俘、逃脱的张骞13年后才重新回到长安。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他曾经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虽然没能完成联合抗匈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闢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几年后,张骞再次率队赴西域,在以后,汉朝派出的使者到了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犁轩(附属古罗马的埃及亚歷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在军事上,汉唐两朝相继致力于西域的治理。汉朝驱逐匈奴,设立了西域都护附,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五十多个国家,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唐朝在消灭突厥之后,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又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中国诗人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中。 西域交通开闢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大量货物在中国、中亚、欧洲之间传递。因为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名“丝绸之路”,希腊、罗马人也称中国为“赛里斯”国。从1世纪起罗马人开始狂热的迷恋丝绸。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院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 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原的丝绸、铁器、黄白金、铜镜、漆竹器、药材和农耕、治铁、造纸技术,传入西域和印欧。西域和外国的苜蓿、葡萄、胡麻、石榴、核桃、黄瓜、胡萝蔔、番红花和狮子、孔雀、大象、骆驼、汗血马等也大量流入中国的中原地区。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东征 威尼斯 文艺復兴 在西方,与游牧民族的斗争中的欧洲的统治者也致力于开闢通往东方的通道。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说:“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徒乌尔班二世的‘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罗马教廷称这场战争是宗教战争,即是基督教反对穆斯林、十字架反对弯月的战争。而那些城邦,尤其义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的商人,目的却是从*人和拜占廷人手中夺取从地中海到东方的贸易港口和市场。所以他们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 在此后的200年里,十字军东侵前后进行了9次。结果,东征不但并未达到从*教徒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基督教在东方的领地还一个个为穆斯林夺走。 但是,持续两个世纪的东征却对人类歷史造成了巨大影响。它客观上结束了拜占廷和*人的贸易垄断,东西方的商业交往更加频繁,商业、银行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教会威信大大降低,教皇的权力也走向了衰落,而威尼斯却成了东侵的最大获利者。 15世纪末以前,从西方通往东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从君士坦丁堡登陆,经小亚细亚、黑海和里海南岸至中亚,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国。另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另一条从埃及经红海至波斯湾,再换船到印度和中国。而威尼斯恰好处于西欧到君士坦丁堡的必经之路。此地的小岛盛产盐,擅长造船的威尼斯人很早就发展出对外贸易,在协助拜占廷击退诺曼人的进攻后,威尼斯更是获得了与东方开展贸易的权力。
第8页 东征后,威尼斯不仅巩固了东西方的贸易地位,还乘机吞併拜占廷的大片领土,一变而为地中海上的强大殖民国家。 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义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着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 另外,十字军东征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廷失去了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廷人和*的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斯等城市的商人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后,他们的城市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扬復兴中世纪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成就,这就是文艺復兴运动。有人说被认为文艺復兴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也有人认为文艺復兴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 马可波罗 指南针 新航线 1295年,年过40的马可?波罗终于回到了威尼斯。凭藉带回的财宝,成为了城中巨富。后来他又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不幸被俘入狱,在狱中的无聊时光,他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被狱友笔录下来。没想到,不久后,这部名叫《东方闻见录》(或称《马可?波罗游记》)的书就成了“畅销书”。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对于欧洲人而言来说,大都(今北京)、杭州百万人口的庞大城市,辉煌的宫殿以及居民富庶的生活,都令他们既兴奋又难以置信。不管内容是否属实,《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比如,哥伦布首次西航,就带上了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 另一个现实原因是,欧洲与东方的香料等贸易确实存在超额利润。香料在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而大部分香料都是产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欧洲本地无法种植。早期*人一直控制着香料贸易,而威尼斯人也因此聚敛了大量财物。商品每中转一次,价格就上涨一次。在印度花不到3杜卡特(ducat)就可以买到的胡椒,在开罗要涨到68杜卡特(ducat),而抵达威尼斯后,价格又翻了一翻,到欧洲消费者手里时,价格已上涨了50倍之多。但到了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彻底控制了经地中海-小亚细亚通往东方的交通要道。这对西欧国家而言,通往东方的道路几乎已经被切断了。 在十分丰厚的财富回报的驱使下,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闢新的航路。 另外一个原因:指南针。 和路上贸易相比,古代的远洋航海一直受制于导航问题。因为缺乏导航,早期海上航行只能靠日月星辰辨明方向,航程短,而且大多沿海岸航行。虽然,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磁石能指示方向,但把它应用到航海却比较晚。北宋时期的朱彧,写过一本关于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的笔记《萍洲可谈》,其中记述了一段1086年的事:“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关于航海用途的指南针的最早记载。 有了指南针,人类就可以在海里走得更远。 宋元之后,因为海运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代替了陆上丝绸之路。到了明代,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指南针从中国经由*传入欧洲,从此对欧洲的航海、贸易、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指南针的帮助,迫切需要开闢新航线的冒险家们,终于起航了。 最早出发的是葡萄牙人。在恩里克王子的主持下,葡萄牙将航海发现作为国家计划,歷经200年的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行动。他们沿着非洲西海岸一次一次试探性的向南航行,终于在1488年由迪亚士率领的船队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沿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了印度西海岸。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 紧随其后的是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与葡萄牙不同的是,西班牙人相信了哥伦布的计划,向西横渡大西洋,于1492年抵达“印度”。(下一章我会再讲一下这件事) 1519年,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再次横渡大西洋,这不是一次常规的美洲殖民,而是真正实现哥伦布的设想。他们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即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虽然麦哲伦不幸死于此地,但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向西到达亚洲。后来,麦哲伦的同伴们没有返航,而是继续向西,穿过葡萄牙人控制的印度洋航线,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歷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线开闢后,世界航运中心开始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义大利的城市衰落了,英法的资本主义崛起了。 指南针开启的大航海浪潮后,世界开始缩小了,原先各自孤立而不相联繫的大陆和国家被联繫在一起,正如*所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 地球的背面 关键词:美洲、印第安人、哥伦布、白银时代、黑奴、美国
第9页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在看世界地图的时候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此后经过研究和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在今天的陆地构成中,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留在了东半球,而且是基本是连接在一起的,而被大西洋隔离,漂移到西半球就是美洲大陆。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美洲人肯定都是移民,因为至今没有在美洲发现类人猿、可直立猿之类的人类近亲遗蹟。 但伟大的人类却在很早很早就开始迁徙进入美洲,但在冰河期结束后,因为海水上涨,这块大陆的居民和亚欧大陆的居民从此天各一方。在歷史书中,大部分篇章也是在讲述亚欧非大陆,我们甚至称美洲为“新大陆”。 老移民 我们且不论述古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只需说明,因为同是人类,在与旧大陆格局的日子里,那些老移民们开启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史。 现在关于美洲有确切资料可考的歷史是从公元前2300年左右开始的。有些古老文化的遗存如陶器、泥俑等都表明,当地的部落已开始从事定居农业,有了管理组织和宗教组织。 玛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一带。玛雅人在美洲最先培植了玉米、蕃茄、马铃薯、甘薯、辣椒、南瓜等作物。(正是这些农作物后来改变了世界的歷史,我在下一章会着重讲述)他们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陆续建立几百个小城镇,在公元300~900年之间玛雅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他们创造了美洲留下的唯一文字——玛雅文字,建立了相当精确的太阳历。他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都有高度成就。 印加人居住在南美洲,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在秘鲁南部)是一个人口有10~20万的大城市。 阿兹特克人在印第安文明中算是后起之秀。大约在12世纪进入墨西哥盆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首都特诺奇第特兰因此也成为美洲最大、最美的一个城市,有20~30万人口,而当时伦敦才只有几万人。 在漫长的歷史长河中,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但是,他们的歷史进程又太过缓慢,多半部落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铁器还未被使用……。就在他们刚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满脑子黄金梦的西班牙人到来了。 发现 回到东半球。 虽然亚欧大陆的人们像被分离的婴儿长大一样,早就忘记了美洲的兄弟。但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地球可能是个圆球。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的,他的这种信念仅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根据正午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和两观测地的距离,第一次算出地球的周长。公元726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利用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到了15世纪,特别在航海业最早发展的葡萄牙,地圆说更是盛行起来。 哥伦布是个义大利人,十分崇拜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十分嚮往印度和中国。同时,哥伦布深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为了实现他的想法,他先后向葡、英、法等各国国王寻求协助,但均被拒绝。葡萄牙人当时已经对地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哥伦布理论上的错误。地球周长约4万公里,如果按照哥伦布的路线到达印度,即便直线距离也超过2万公里,这不仅要大于绕过好望角的距离,何况远离海岸线的深海航行风险极大。显然,那时候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从欧洲向西通往亚洲的途中还有个美洲。而此时的西班牙人更是地理知识严重“弱智”,又迫于开闢东方航线,竟然支持了哥伦布。 哥伦布在到处游说了十几年后,于1492年,终于在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下,携带了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国书,从巴罗斯港出发了。谁也没想到的奇蹟发生了。仅仅三个月,船队就到达了对岸。哥伦布满载而归,并如此往返四次。只不过他到死也不明白他到的地方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国,而是美洲。这里生活着已经与欧亚非大陆隔绝了1万年的人类同胞。 打破哥伦布幻觉的人是另一个义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他经过考察后认为这片大陆根本不可能是亚洲,因为和传统的亚洲知识对比,这里陆地向南方延伸的太远。1504年亚美利哥断言,这是一块前人们从不知道的新大陆,而新大陆和亚洲之间,一定还有一个大洋。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亚美利哥的名字americus命名了这片大陆(america)。 新移民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这个惊天发现立刻震动了欧洲。在随后的200年中,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接踵而来,建立起贸易站和殖民地。
第10页 起初,欧洲人到美洲主要是掠夺金银,据推算,1493年到1800年,美洲出产了全世界85%的白银和75%的黄金。然后沿着贸易通道,这些美洲白银又被运往了中国和印度,导致中印两国严重的财富外流(这就是经济学界争议比较大的白银时代)。后来大量欧洲人开始移民到美洲,按照英属北美殖民地计算,1620年白人人口仅为2300人,到1780年已经达到220万人,几乎增长了1000倍。 新移民增加的同时,老移民却逐渐减少。 新航路开闢以前美洲印第安人总人口大约是5000万左右,但在新航路开闢以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0%—95%,加勒比海地区及热带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这其中有欧洲人直接屠杀的,也有因为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霍乱等疾病传染致死的。印加帝国,原本被歷史学家称为“美洲大陆的罗马人”,然而在西班牙人抵达后,帝国迅速衰落,宏伟的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原有的1200万人口在70年时间里锐减了80%。 欧洲人在把这里当作新的战场,为了利益你争我夺,但牺牲最大的却是印第安人。不仅他们的文明史被“天外来客”突然打乱,甚至连生命和立锥之地都难以保全。 为了补充劳动力,欧洲人开始从非洲输入黑人做奴隶,300多年间,被贩运来的黑人奴隶, 最低限度也有1000万人,而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1亿人口。 当然,在欧洲人到来后,印第安人失败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其一,印第安人文化还不够发达,他们没有马匹、车轮,甚至还没有铁器。这相比于刚从中世纪战争锤鍊出的欧洲人来说确实缺乏竞争力。其二,相比于亚欧大陆的居民,印第安人与外部世界彻底隔绝几万年,这造成其免疫系统对新型病原体不具免疫能力。在欧洲人带来的诸如天花这样的传染病侵袭下,人口急剧减少。 歷史证明,美洲的发现是两个世界文明汇合,它加快了人类文明的步伐,但欧洲人在美洲的杀戮行为也可谓罪恶滔天。 在1492年其后的几百年里,印第安人、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这些美洲的新老移民,又逐渐汇聚成一个个新的民族。 新文明 1607年,英国人姗姗来迟的到了北美大西洋沿岸,但经过不断的争夺,他们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30年代,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在此期间大批英国移民移居北美。此后,英属北美殖民地成为美洲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方,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很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 但经济文化越是发达,新北美人摆脱英国统治的意愿越强烈。1775年,波士顿人在来克星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这场从1775年至1783年进行的战争,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在费城召开的大陆会议上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1783年9月3日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19世纪,得益于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强国。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勐进,贝尔、爱迪生等人的一系列技术发明,为美国的工业化插上了翅膀。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有人说20世纪是美国世纪,1941年,《时代周刊》共同创办人卢斯(henry luce)最先提出这个词。二战后,美国真正成了“老大”,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生产资本主义世界1/3的小麦,1/2的棉花,70%的玉米;开採62%的煤和石油,冶炼61%的钢;生产48%的电力和84%汽车;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85%的冰箱和洗衣机。 更主要的是美国不仅拥有核武器和华尔街,他还有可口可乐和好莱坞,以此引领世界文化。今天美国在信息技术上更是具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美洲,这片为世界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地方,终于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 超级种子 1493年,哥伦布从美洲回到了西班牙,他带回最有价值的不是黄金,而是旧大陆居民未曾有过的超级种子,这些种子在世界生根发芽,开始改变人类的歷史。 玉米与人*炸 印第安人有自己独特的农耕歷史,早在5000年以前,他们就已将野生玉米驯化为人工栽培作物。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农业试验,植物学家们认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是农业史上最困难的实验之一。 除了玉米,印第安人还培育了花生、土豆、红薯、西红柿、黄瓜、南瓜、辣椒、菠萝、鳄梨、草莓、菸草等农作物。据国外学者的研究,现在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一半以上出自于印第安人的双手。 欧美航线开闢后,美洲大陆的种子开始被引种到世界各地,这不仅丰富了全人类食谱,更主要的是“超级种子”有效的解决了粮食短缺,为世界性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准备,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11页 特别是玉米,它随遇而安,尤其适合旱地种植,能在垂直长达一万公里的不同纬度上生长,与水稻和小麦相比,玉米能帮助农民开拓更多的耕地。 1500年左右欧洲的人口只有八千万,这与1300年相比数目变化不大。而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引种后,欧洲的人口数量开始迅速增长。1700年欧洲居民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1800年达到了一亿八千万,1900年欧洲人口达到三亿九千万,1975年是六亿三千五百万。在这个人*炸过程中,玉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世界的另一端,玉米在十六世纪上半叶开始经过云南、福建进入中国,由于能生长在水稻无法企及的山区、坡地,玉米迅速传播,并与土豆、红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一起,在中国造就了两三百年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继水稻、小麦之后,玉米取代了高粱,成为中国第三大主要食物。仅仅经过四百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口从1700年的一亿五千万,增长到1800年的三亿两千万,1900年是四亿五千万。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超过十亿,而中国的粮食供应仍然基本达到自给。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至上个世纪末,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把玉米当作日常重要粮食直接食用,另外更多的饲料玉米转化成的畜牧产品,作为间接食物供给人类。 除了玉米,在现代社会,培育优良品种已经是人类重要的科技命题。比如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的水稻亩产在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倍。现在,世界上的水稻平均产量只有250公斤,我们中国现在的产量每亩是420公斤。而袁隆平的目标是亩产800公斤甚至1000公斤,用他的话说:每亩每增产150公斤,每一年可以为中国增产300亿公斤粮食,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口。这就是种子的力量。 当然,在人口增长同时,农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开始为农业节省更多劳动力资源。比如美国,1850年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个人,到1910年就可供养个人。现在,全美3亿人口,只有600余万人以农为业,农产品还是美国重要的出口货物。这种变化,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为人类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 恩格尔系数 有了充足的粮食后,除了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食物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在下降。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时阐明了一个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在恩格尔的研究资料中,当时年收入45-60 镑的工人,食物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 62%,年收入90- 120 镑的工人为 55%,年收入150-200 镑的中产阶段的人为 50%。这表明,在19 世纪,广大劳动群众的主要消费还是维持温饱,即便在当时最发达的英国,普通工人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过着悲惨生活。 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食物已经不是问题。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下降到了50%以下,二战后下降到40%以下,到90年代降到了20%以下;其他发达国家,如欧洲、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类似,目前一般在20-30%之间。1978年以前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60%以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进步,到2000年,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很多大城市还降到了40%以下。 恩格尔系数降低,再次说明人类摆脱食物的束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侧记 我小时候(1980年代)生活在农村,那时候食物还很单调,肉、蛋、奶、糖几乎都是奢侈品,孩子们就常常盼望过年能吃上这些东西。但那时候每天的主食已经能吃上白面(小麦粉),父母们经常忆苦思甜的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如何吃不饱饭,现在还有某些某些地方吃不上饭。 虽然食物不充裕,但农民依旧每天很忙碌。我们那里,每年有两次“秋收”,一次是6月份小麦成熟,叫麦秋;一次是10月,玉米等作物成熟,叫大秋。大秋是最忙碌的,因为除了玉米,其他作物如:花生、棉花等也是在这个时候收穫。我印象中,收完玉米,父母们马上就得去平整土地,种冬小麦。小麦一旦种下,冬天基本就没事了。等到第二年春天,小麦还青、抽穗、迎接麦秋。麦子收割后,种下玉米……如此周而復始。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国家很多吃的是直到400年前才引进的。换句话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称霸天下,但是没吃过玉米、土豆、西红柿、花生这些东西。 现在,世界各地又开始考虑将某些作物作为燃料解决能源问题,或许我们将迎来新的“超级种子”。 进城 关键词:城市、圈地运动、城市化、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在英文中,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在中文中,文明的词源则是文字。看来城市和文字对于文明是多么的重要。
第12页 城与市 人类天生就是群居动物,这从大猩猩和猴子的聚集地就能看出来。特别在农业产生后,传统的部落便更可以稳定的生活在某个地方,在农田的旁边盖起房子,逐渐形成了村落。但这些村落不是城市,村子再大也不是城市。就像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子,差不多有上万人口,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务农为生。而英国的圣戴维斯市,人口只有1千多人,却是英国着名的天主教圣城。所以,对于城市的界定,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定规模及密度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 理论上,有了农业剩余就必然会产生非农业人口。而这些非农业人口却性质不同,有统治阶层、也有工商业者,所以早期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概念。 统治阶层为了保护政权,就修建了高大的城,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墨子曾经说过:“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由此看出城的重要作用。当然古今中外城的范围和形式也不一样,在欧洲有高高耸立的贵族城堡,在中国有方方正正的城池。 工商业者为了生计和交易,聚集在在一起成了市,市因市场而生。人类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这些人定居在集市的周围就形成了“市”。当然,城和市常常依附而生,渐渐的就融合在了一起。在这方面,中国很早就有“城郭”的说法,城指内城,郭指外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而到了现代,大多城市干脆扒掉了围墙,没了城的概念,而统统叫某某市。 总的说来,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发展,有个食物的剩余保证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很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欧洲沿海平原等。 6000年前,古巴比伦的苏美尔人选择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建造了乌尔城,这被很多人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圣经》中记载,乌尔城是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的出生地。至今这里还保留着精美绝伦的神庙等歷史遗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有力见证。 此后,尼罗河孕育了开罗,黄河流域孕育了长安、洛阳…… 威尼斯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商业城市的典范。因为在15世纪,10万人口的威尼斯没有农业人口,工业人口也不多,几乎全是第三产业人口。但那个时代威尼斯只是一个特例。 城市化 现在我们经常说城市化这个词。静态地说,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如2009年美国的城市化是93%,法国是78%,中国是44%,印度是30%,乌干达是13%。动态地说,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或农村变成城镇。从人类发展的歷史看,当粮食生产能够满足人口增长,才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 长久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人口与粮食的周期性冲突。战后恢復时期,粮食增产快于人口增长,社会进入太平盛世。但如果人口继续增长,但土地制约粮食进一步增产,社会就会进入粮食紧张阶段。如遇天灾,就会爆发农民起义或国家战争,战争最终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社会重新进入下一个周期。 比如在中国,从张居正执政到康干盛世,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人口也从1亿涨到了3亿,劳动力被禁锢在紧张的土地上,城市里的工商业依旧得不到飞跃式发展,民众的生活也依旧饥寒交迫。 而在欧洲,因为新大陆的开闢,粮食和土地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原有土地开始了我们熟悉的 “圈地运动”。贵族们为了获得更高利润的羊毛贸易,把原有的耕地圈占起来做牧场,把农民从土地里赶进了城。正是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在大英帝国崛起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效。农民从土地走进城市成为工人,虽然这个过程也充满背井离乡的悲情,但却成就了欧洲,而不是中国,引领工业革命的浪潮。 圈地运动后的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口突破3000万,而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在经歷了二战后30年的黄金时代发展,到198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达到了70%。其中,美国为77%,日本为%,联邦德国为%,英国为%,加拿大为%。 回到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遇上了“计划生育”,才把人口从土地解放出来,不种田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中国的城市也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终于可以超过农村人口。这个过程比欧洲迟到了将近200年。 2008年,中国举办了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年还是人类发展歷史上的又一个分水岭,这一年世界人口66亿,城市人口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70%将成为城市居民。 大都市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一些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据说唐朝的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外郭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米,周长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倍,明清北京城的倍。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等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总数不下3万人,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
第13页 统计资料显示,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分别是北京、南京和苏州,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早期西方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小得多。一直到14、15世纪,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着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如布鲁塞尔、纽伦堡、卢贝克、斯特拉斯堡等,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 市场化、工业化推动了现代城市规模的发展。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19世纪,伦敦人口突破百万,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1900年,伦敦的人口增加到200万。20世纪60年代伦敦人口曾达到800多万。 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出现超过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000万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秦统一六国后,全国的人口只有2000万。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总人口是1100万,美国只有200万。即便到了现在,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也只有80多个,超过5000万的只有30多个。1950年,全球仅有纽约和东京两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1975年,上海加入特大城市的行列。2004年,特大城市的数量飙升到22个,世界最大城市东京人口已经达到3500万。 目前世界的趋势是人口越来越集中化,除了个体城市的发展,城市正在进入“群时代”。在发达地区,原本是一些相邻的城市交织在一起,彼此蔓延成一个整体。一个城市群其实就是一个更大的城市综合体。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香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澳门等城市已经连接在一起,人口超过5000万。 未来,世界上大多数人将会住进世界主要的都市群中,而大陆内部的广袤地区将变得更加人烟稀少。城市化就会引发城市病,比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这种趋势。因为在治理好的大城市群内部,资源更能被集约利用,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教育科研水平更高。城市是文明的根据地,人类从荒野走进农田,从农田走进城市,再从小城市移民到大都市群,这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神奇的力量 关键词:世界七大奇蹟、永动机、蒸汽机、能量守恆、工业革命 人类古代有很多伟大的工程,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希腊帕特农神庙、中国万里长城、古罗马斗兽场等。我小时候,有的科普书上说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最早提出“世界七大奇蹟”说法的是前3世纪的旅行家昂蒂帕克,实际上只包含了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七处宏伟的人造景观,那已是那个时代作为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国的长城距离他们太远了。而且除了埃及金字塔依旧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处都已经湮没在歷史的尘埃之中。 这些被称为世界奇蹟工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比如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塔底周长920米,塔高米,占地万平方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身用230万块平均重约吨的石料堆砌而成,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就像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建造它耗用了10万人,30 年的时间。 这些奇蹟是人类伟大的见证。因为除了自身的体力,智慧的人类可以科学分工,驱动牲畜,运用数学、地质、气象等知识,发明轮子、槓桿等工具。比如明代修建北京紫禁城,为了运输所用的巨石,工匠们先在京西几十公里外的门头沟的山中採集好石料,然后在通往城中的沿路凿井,等到冬季滴水成冰的时候,从井中汲水泼出冰道,用两万多人、一千多头骡子前拖后撬,花上一个月把那些巨石拖拽到城中。 作为今人,我们惊嘆于古人的聪明才智。但作为古人,他们困惑于自身的力量,他们多么希望像故事里的神仙一样拥有拔山之力、千里之速。直到蒸汽机冒着白烟笨拙的拱开了神奇的大门…… 蒸汽机与能量守恆 其实,世界上蒸汽机的鼻祖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希罗(hero of alexandria)发明的汽转球,它利用蒸汽喷出产生的反冲力,带动球体旋转。也许希罗先知已经看到了神奇力量的曙光,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个装置只不过被别人当作一个玩具而已。 17世纪,英国的採矿业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许多矿井都遇到了严重的积水问题。为了解决矿井的排水问题,当时一般靠转动辘轳来排除积水,单靠人力、畜力已收到成本的限制,而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现实的需要促使许多人致力于“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试验,所以早期的蒸汽机就是被用来从矿井抽水的。其实,早在1601 年,义大利物理学家包尔塔设计过一种利用蒸汽提水的机器,利用蒸汽对水面的压力和蒸汽冷凝产生的真空,把水从低水位通过 管子吸引上来。根据这种原理,17世纪末,萨弗里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提水机,它依靠蒸汽冷却产生的真空吸力直接从井中汲水,但汲水深度不能超过六米。后来,纽可门及其助手发明了大气式蒸汽机,它引人了*装置,用一根连接杆驱动井中独立的提水泵,这种蒸汽机在欧洲被迅速推广,但气缸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能量损耗严重、热效率低。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在修理纽可门机的基础上,对蒸汽机做了重大改进,它将冷凝器与汽缸分离,发明曲轴和齿轮传动以及离心调速器等,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瓦特的创造性工作使蒸汽机迅速地发展,并使原来只能提水的机械,成为了可以普遍应用的蒸汽机。瓦特从1769年开始取得一系列专利,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功率的单位名称以其姓氏命名。
第14页 自18世纪晚期起,蒸汽机,引发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不仅在採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从1766年到1789年)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 蒸汽机还引导了一系列技术革命。经过不断改进,美国的富尔顿在1807年制成了第一艘实用的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此后,蒸汽机在船舶上作为推进动力歷百余年之久。英国的史蒂芬孙于1829年创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该机车拖带一节载有30位乘客的车厢,开创了铁路时代。 蒸汽机是人类成熟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开始。从远古开始人类就认识到由机械运动可以产生热,无论东方和西方,古代都有钻木取火纪录。不过几千年中一直没有人弄明白热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的问题。 歷史上,很多人为了获取机械能,都幻想过永动机。比如:文艺復兴时期义大利伟大学者达文西曾经用不少精力研究永动机。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在晚年致力于研究永动机。人们在不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发现世界上没有永动机,但能量的形式却可以相互转换。 从18世纪起,几个国家的10多位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能量守恆观点,总结起来: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但能量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人们对能量的总结,称为能量守恆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研究永动机的失败后,却导致他发现了热功当量与能量转化守恆。1847年,焦耳在曼彻斯特作了一次通俗演讲,在讲演中他信心十足地宣称:“普遍的规律是,不管是由碰撞、摩擦、或其它类似方法,哪里的动能如果消失了,哪里就会收回恰好等价的热量。”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的功绩,人们将能量或功的实用单位命名为“焦耳”。 蒸汽机之后,内燃机(汽车)、火力发电、火箭推进器等其实也都是以这种能量转换为基础的。现在,为了获取机械能,人类燃烧了大量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2006年全球消耗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 蒸汽机之后,人类好似拥有了神力。1931年5月,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落成。这个大楼共102层,高381米。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相比于,30年才完工的胡夫金字塔,建造帝国大厦只用了410天。这是人类工程史上的新奇蹟。 市场与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改良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但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继承王位,她先是利用海盗获取了远涉重洋的资本;然后利用海战(战胜西班牙和荷兰),正式获得海上霸权。从1588年战胜英西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的现代政治;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使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勐发展,对外贸易成为重要的国计民生。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于是就要求出现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力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工业革命就在这种深刻的政治、经济、科学环境中爆发了。 有人说科技是人类发展的轮子,但我一直认为市场是科技这个轮子转动起来的最大诱因。 一方面,市场推动了分工,它通过交换来满足不同工种劳动者的生活需求。而分工反过来培养了专业人才、推动了技术进步,这在理论上推动了科学体系的形成。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这种分工是在高中一年级之后,老师要求学生们做出一个选择,你是去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很多人还没想明白就坐进了新的班级,然后两类学科班的课程表就各有侧重;再后来,就要应对高考中的文科卷和理科卷;再后来就在此基础上选择大学专业,等毕业后每个人就成了不同专业的人才,我们的社会就由各色专业人才组成。 另一方面,市场能加速技术的改良和传播。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就像前面讲的蒸汽机的例子,没有市场,科学理论只是空中楼阁,即便做出样品也只是昙花一现。有了市场,好的技术总会被飞快的传播,人们还会为了需求不停的改进它。 从更大的歷史空间看,是先有了大通道-超级种子-进城-市场,才有了工业革命。此后,市场需求拉着科技越跑越快、停不下来了。人类好似破解了宇宙的灵气,一脚迈进了神的殿堂。 下面我列举一下我认为的除蒸汽机以外的对人类最有影响的一些发明、发现。 电能:有人说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其实电不是人类的发明,但电的生产和传输最终还被人类掌握。1831年,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从此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发电机。电是今天人类进行能源传递的最主要形式,人类可以先把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然后再用电线传输出去,驱动各种机器。
第15页 电报:在研究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还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技术实现传输与交换信息。电报于19世纪30年代在欧美发展起来,美国人莫尔斯、义大利人马可尼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实现了人类长距离的即时通讯,开始了真正的信息革命,其后的电视、广播、电话、网际网路等,无不以此为基础。 电灯:电能还能转化为光能,貌似简单,但它却解决人类夜晚照明问题 。现在的地球,在夜空中望去,已是灯火辉煌。电灯最有名的发明者是美国的爱迪生。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是个古老的专业,但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创的表格,它使化学从自然现象变得有章可循,人类一下子用数学逻辑掌握了自然界物质构成的规律。 核:了解了物质构成,我们离彻底揭开能量的奥秘又近了一步,核能就是人类破解的宇宙中的超能量,太阳能就是核能。和很多其它发明一样,核能先是被物理学家在理论上论证,然后用于军事,最后发展到民用,20世纪,人类开始大规模发展核能, 电脑:据说为了满足开发原子弹(核能)所需的大量数据,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目前公认的第一台正式的电脑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此后处理器和存储发展神速,人类开始让机器帮助运算和处理信息,进入到新智能时代。 基因:17世纪一些科学家就用简单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除病毒之外几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这只是生命构成的表象。有了计算机等辅助手段,人类才可能更深入研究细胞核的内部。基因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复制或突变,影响着生物体的生长病死和进化。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同时,人类正逐渐揭开地球生命的奥秘…… 写到这里,我不禁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虽然,我至今认为人类在宇航技术行还没什么革命性突破,但我相信自由遨游宇宙的日子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这个市场需求。 大同世界 关键词:经济危机、大萧条、社会保障、大同世界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经构想过他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到了今天,2000多年前孔子所梦想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老人世界 中国古人有一种说法:五福寿为先。这句话取自《尚书?洪范》,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看来从福利的角度看,长寿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中国还有一句话: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曲江二首》的诗中。唐朝规定,官员七十致仕,就是到了七十岁你就可以退休了。但是以古代人的卫生水平平均寿命,又有几个能活到七十岁呢。 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在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都没有多大变化,那时候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很短,欧洲的人均寿命仅30-42岁。年龄结构平均大致是15-64岁的人口在60%左右,14岁及以下人口在37%左右,65岁以上人口仅占3%左右。 当然,越是这样,人们越是羡慕那些长命百岁的人,并且编出了很多传说。比如,在《圣经》中,玛土撒拉活了969岁,他的孙子就是筑方舟保存了地球各类动物的挪亚。至今,很多西方人依然认为玛土撒拉是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长寿的人。在中国,据说有个叫李青云的人,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逝于1933年,先后歷经了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活了256岁,先后共娶了24位妻子,留下180位后人…… 直到近代,人类的平均寿命才开始增长,到19世纪中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首次超过了40岁。到20世纪末,世界人口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岁和岁,其中日本男女平均寿命已分别达到和岁。平均寿命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的进步,特别是抗菌素的发展和免疫预防接种,使那些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得到控制或消灭。 目前,人类正在飞快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1950年,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仅占总人口的8%,在2000年也只占10%,但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1%,老年人的数目将首次超过年轻人的数目,这是因为,老年人所占比例增加的同时伴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事实已经证明,现代城市化会引起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发生了人口的歷史性扭转,比如按照目前趋势,从2000年到2050 年,义大利的人口预计将减少22%,爱沙尼亚减少52%,拉脱维亚减少44%。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寿命的预期还在不断延伸。2009年丹麦科学家预言:富裕国家本世纪出生的婴儿大都将能活到100岁。2010年,英国着名的老年病学专家奥布雷?德格雷发出惊世骇俗的断言:“有朝一日,人类将可以存活千年”。
第16页 2050年,我的年龄是73岁,是孔子去世的年龄,那时候世界上到处都是和我一样的老人。我常常想:我是 “老于老人社会”呀。 人的寿命的增长主要是粮食充足和医学进步的结果,但如果没有福利制度的建立,未来社会的老年人将会在困苦中了却余生。对于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在20岁参加工作,在60岁退休,如果它的寿命超过100岁,退休时光将超过工龄。这种现实必将推动社会的再一次变革。有些国家开始推迟退休年龄,但无路如何,当更多的人属于老人的时候,对社会福利的要求会逐渐提高,财富分配将重新建构。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没有谁能迴避养老问题,人类社会也将就此向新的福利社会过度。 福利社会 1929年,美国爆发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随即席捲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欧美爆发了很多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却是规模空前、持续最久的世界性大萧条。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无业人口颠沛流离。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很多人濒临破产。经济危机还引起了各国的政局动盪,示威*、*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德日意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趁机造势,军国主义抬头,这些都助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其实关于经济危机,早在大萧条之前的100年,*就做过研究,在他看来,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必然结果。*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持续发展,但却忽略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虽然食物和工业品的产能已经很丰富,但严重的私有化,让每个社会个体,特别是远离土地的城市人为了“安全感”只能不断的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在社会竞争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比如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1%的最富人群税前收入占美国个人收入总和%,5%的最高收入群体其收入大约占据美国个人收入总额的1/3。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出现无限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广大低收入者者的贫困不断加深、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发生。而1929年只不过是这种周期性经济疾病的重症阶段。所以那时候在极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小农经济的中国就基本没收经济危机的影响。 大萧条和二战后,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西欧各国奉行凯恩斯主义、很多国家试行社会主义,总体而言优化了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社会。我们可以认为二战之后的资本主义已经是社会化的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他主要作用是:通过国有化、股份制、高税收加重财富的社会化比重;通过中央银行等经济槓桿增加了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利;通过建立起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国民的安全感,通过扩大中产阶级人群减轻贫富差距压力、维持社会购买力。 社会保障的定义,英语为socialsecurity,直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就见于1935年。那年的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人类歷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案》。从此美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政府从就业者的工资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社保税,设立社会保障基金,用以资助退休、遗属和伤残人士,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社会保障法不仅是社会立法的一个界标,也是人类歷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正如罗斯福所认为的:人民只有不虞匮乏,才能真正获得自由。现在,我们把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衣着、住房以维持相当的生活水准的权利也叫“生存权”。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各国逐渐建立起来,“生存权”被广泛的写入各国宪法。 不可否认,一场一场的经济危机,正在把资本主义推向社会主义。 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坐享其成”的理想,在人类漫长的歷史中,大多数人在为生存奔波。换句话说,你不劳动,没人管你饭吃。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福利社会的建立,非就业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就业人口。比如,到2050年,世界25-55岁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一半一下,这其中,还要减去越来越多的失业、待业人群。所以,在上一个里程碑,少数农民实现了养活大多数人;在这个里程碑,少部分就业人口,将有义务满足所有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事实上,不劳动是否有饭吃,确实决定人类社会是否升级到所谓大同世界的关键,一个人吃穿不愁才能讲信修睦。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来形容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贫穷、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1993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特殊年份。前一年,*南巡掀起了改革开放新一轮高潮。上海民政部门的同志,思想也活跃起来。这一年六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案,经报请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当年,有7680位城镇居民通过这一制度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虽然标准为月人均120元,但这是我国最早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构建和谐社会,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重要一环。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但这种现象正在成为歷史。2010年,我父亲57岁,他突然接到通知,他将在60岁后每月得到一份养老金,虽然每个月只有200元,但对于中国农民,这是开天闢地的大事。
第17页 重建通天塔 《圣经》里有一个 “通天塔”的传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为了显示力量和团结,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起通往天堂的高塔。这事儿惊动了天庭,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施法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通天塔的计划因此失败。自此,人类各散东西、种族矛盾不断。虽然这只是个传说,然而,语言的隔阂确实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进步。 语言是群体内的沟通工具,所以它会随着群体的不断演变。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人类从非洲迁徙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天各一方,这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语言。语言成为民族的重要特徵,语言的隔阂成为民族隔阂的最主要因素,甚至成为民族战争的根源之一。 当然随着人类交往活动得扩大,就需要解决语言隔阂问题。有人掌握了两种以上的语言,甚至诞生了专业的翻译职业,这样的社会成本是很大的。比如在欧洲,虽然欧盟越来越像一个统一的政体,但这些成员国操着将近二十种语言给机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成本。欧盟翻译处每年翻译300万页文章,每年1万多次会议,翻译一场20种语言的完整机制需要60位翻译到场,每位翻译每天的雇用费是660欧元……每年翻译总成本超过10亿欧元,这是维护语言多样化需要付出的代价。而在教育体系中,大多数国家把外语都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这个成本更是不可计量。 然而,一个人要掌握一门与本族语迥然不同的外语并不容易。况且,即使花了几年时间学会了一门外语,也不能在世界各国都畅通无阻,因为你虽然学会了甲国的语言,在乙国却可能派不上用场。即使你掌握了甲乙两国的语言,在丙国也不一定用得上。 学习多种外语,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应该有一种国际语可以通行全世界。近几百年出现了众多的人造世界语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波兰人柴门霍夫于1887年公布的esperanto,中文翻译为“世界语”。“世界语”提取了印欧语系的精华,基本语法只有16条;在语音方面,只要学会了28个字母,任何单词和句子都可以读得出来。由于构词灵活合理,易学易懂,大大减少了词彙记忆量。所以世界语问世时轰动了世界。但是语言毕竟不是计算机的程序,他是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中产生并不断变化,不是生编硬造就能被芸芸众生使用的。所以世界语已诞生一百多年,至今影响仍然有限,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世界语”的作用。我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不学习世界语,而学英语?现在想来幸好没学,否则别说出国,电脑都用不了。 但,站在更高的时空来看,人类的语言正在走向统一: 书同文 语同音 相比于欧洲,古代中国在打破语言鸿沟上做的很好。 中国歷史上疆域广阔,民族众多,语言交流同样不便。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粗略的把国内分为七八个语系。一个北方人听一个广东人的粤语和听外语没什么区别。但天下一统,让汉字成为了通天神器。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里有一段话:“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周朝很像一个文化标准化的联邦,周天子对各个诸侯国的服装、礼仪、享受都有细緻的规定,文字更是如此。从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看,各国文字已经十分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更是加强了文字写法的统一,并且把汉字推广到新拓展的疆域。 汉字是象形文,它最大优点是超方言性。就是说,不管各地方言如何不同,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字来表意。“书同文”助推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把说几百种语言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这种巧妙的功能是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在古代,边疆地区和首都的方言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地方官吏一样可以看懂中央政府发布的政令。以至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在很长时间里都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汉字还具有超时间性。在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中,很多五百年前的着作,非专家就读懂了。而在中国,虽然歷史悠久,古今语音变化很大,但大多数古文我们现在仍能读懂。一二千年前的诗文,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连小孩子都能理解,这不能不归功于汉字。 三百多年前,德国人莱布尼兹就已经通过对西方文字的研究和与汉字的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汉字较西方文字更易成为世界通用文字。有了文字这个编码,人类就不再像动物那样仅仅靠遗传基因来传递知识,这是一笔最大的累积财富。 也因为汉字的特点吧,相比于“书同文”,中国人“语同音”的歷程缓慢而艰巨,尽管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也先后倡导过雅言、官话、国语等规范语言,但在那么大的一个国度,在人口流动象死水一潭的小农时代,又怎么能真正改变各地老百姓“各说各话”的局面呢?一次政协大会上,着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土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竺先生感嘆:“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竺先生的感嘆,说出了多年来困扰着汉语交流和发展的一种障碍。 新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广新的全国通用语言——普通话,这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语同音”的努力踏上了新的起点。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的普及,文化交流的加大,普通话从“官话”、“学生腔”、“城市话”,开始变成真正的普通话。50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在今天的中国,占世界1/5的人口,凭普通话几乎可畅通无阻。
第18页 英语霸权 我第一次感受语言的可怕是高考,虽然那年我的数学、歷史、政治都考的很好,但最终的总成绩依然很不理想,主要是因为那两门语言科目:英语和语文,一个外国人的语言,一个本国语言。语文是有原因的,因为我的作文跑了题,但英语就没有理由了,因为我学的实在不好。其实,对于英语的重要性,不用老师叮嘱我也知道:这是一个英语作为强势语言的世界,我们在理想的路上要想走得更远,没有这种交流工具是万万不能的。在大学里,我几乎用了一半的学习时间在死记硬背一门现在仍然没学好外国话。其实我的境况并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和我同在大学的其他同学,有很多人花了2/3,甚至90%的时间在学习英语。这些时间严重影响了中国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所以有人写文章说:英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巨大毒瘤。 而这种即憎恨、又不得不学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英语语言霸权的时代。 一般认为,英语之所以成为全球性的霸权语言,并非因为它简单易学或其“质量”比别的语言来的高出一筹,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工业革命后英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巨大影响。到19世纪末,英国所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百倍,号称“日不落帝国”,英语也因此广为传播。20世纪,虽然英国的殖民体系逐渐土崩瓦解,但其文化和语言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加上美国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科技和军事强国,英语势力更加迅勐扩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资讯时代之后,由于电脑网路发源于美国,所有的网页、电子邮件设计都是针对英语使用者所制定,使得全球信息网的内容几乎为英语所笼罩。1850年,世界上说英语的人口是6 000 万。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经超过4 亿5 千万。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它们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纽西兰,南非和几个加勒比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其中包括奈及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在 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据有人统计,到了21世纪初,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能讲流利的英语或能熟练使用英语。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字。现在,在国际交往中,英语的地位更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望尘末及的。英语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chinglish 语言的统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语言的统一,伴随着的是小语种的消亡。举个例子:17世纪清兵入关,强迫汉人留辫子、传满服。可不知从哪个皇帝开始,他们自己也说汉话了、写汉字了。直到今天,满语,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富裕县少数边远村屯不到100人能够听说,村子里面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说满语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言”。语言消失了,满族在歷史中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语言消失并不是新事物,语言学家相信至今已有几千种语言已经消失,世界现存的6800种语言,其中有一半到九成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之前消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研究发现,全世界有95%的语言目前只被4%的人使用,平均每个月就有2种语言消失。我国的语言大约有120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濒危语言研究》一书的作者徐世璇介绍,目前这120种语言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这样发展下去,等到几十年,也可以说几代人之后,地球上的语言也许只剩下英语、汉语普通话等几大语言了。 现在,我去广东,发现广东本地人在交谈中依然使用粤语,但有许多词彙我是可以听懂的。这些词彙大多是新的专有词彙,甚至有些掺杂了英语的成分。比如:拷贝(copy)、拜拜(bye-bye)、dvd。这种语言的进化同样出现在英语中,英语新词不断增加,保守的估计,目前的英语词彙早已突破100万。实际上,受过教育的英国当地人词彙量平均也就是2-3万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中文正在成了英语新词的最大来源之一。这样发展下去,在遥远的未来,中文和英语就会慢慢的汇合出双方互通的第三语言,有人把他叫chinglishi,这个语言,就是未来人类统一的语言。 混血 和语言类似,在不断的融合中,世界人种也在不断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肤色问题,更主要的还是文化。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越来越像一个村子里的人。 甚至有地球脑学派认为,网络与人工智慧的发展又开始把“地球村”变成了“地球脑”。人类个体的头脑只是新的庞大的“全球性大脑”的一个“脑细胞”,而网际网路就像大脑神经把我们这些“脑细胞”紧紧地联繫在了一起。人类在新的环境下正在进化为一体。 生产力危机 1973年的中东战争,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突然启动石油限产,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了到10美元以上,持续三年的能源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次能源危机虽然源于*,但它的爆发也让媒体和公众开始注重对能源问题本身的思考:
第19页 首先,无论是石油,还是煤炭、天然气等其他碳氢化合物,它们都是地球特殊的生态环境经歷几亿年才形成的,我们常叫它们化石能源。它们的储量都是有限的,按照人类现在的消耗速度,早晚都要枯竭。根据英国能源调查委员会2010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全世界常规石油产量目前可能已经达到顶峰,2020年之前将达到终结点,2050年将面临枯竭,只是各国政府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危险。 其次,燃烧化石能源获取能量的方式,会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颗粒物,从而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加速全球变暖。而随着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燃烧量越来越大,破坏力也越大。 但无论是能源危机还是我们对化石能源未来的悲观预期,都没能很好的抑制它的生产和消费。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得起汽车、用得起汽油。比如过去十年,仅中国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就从600万辆增长到6000万辆。目前每年的石油消费量早已超过了4亿吨。 另外有意思的是,百年来石油固然让中东和非洲的产油国的统治者大发横财,但并没能给当地人民带来社会福祉。国际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在经济发展、*、冲突、新生儿死亡率以及扫盲率等方面,石油拥有国的表现要远比那些资源匮乏的国家差得多。比如,在非洲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奈及利亚,当地的炼油厂破败不堪,运输管道年久失修,汽车经常无油可加。而该国的领导者宁可将原油卖往海外也不愿意投资修建炼油厂。经济学家称这个现象为“资源魔咒”。而当资源枯竭时,留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资源、没有环境和没有富人的地方。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能源危机实际上是生产力危机。人类的脚步不断进步,需求牵引着强大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像是把双刃剑,它的破坏性如果不能得到约束,很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受物质的稀缺程度影响的,简单的说就是“物以稀为贵”。但商品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于生产力水平,马克斯早在《资本论》中就说过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发展可以让稀少的东西可以相对变多,贵的东西变得廉价。比如灵芝、珍珠、人参这些东西,在古代很贵重,但现在有了人工养殖,价格已经很低廉。但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蒙蔽了资源的稀缺程度。并且生产越发展,价格越不能反映资源状况,因为影响价格的因素不是资源的稀缺性而是产能。石油就是一个例子,就算勘探者知道明年石油就会枯竭,但今天的石油价格还是很低。因为市场只看到了产能而忽略了储量。再想一下,到现在为止,为什么电动汽车依然卖得不好,还不是因为和燃油汽车比起来,它的使用成本高了点。如何才能让大家马上用上电动汽车?最好让石油价格继续涨起来。 表面上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很多领域能够得到可靠的分析数据。但我们也逐渐发现,数字并没有解决我们的短视问题。 比如:为什么现在选举出来的领袖越来越让人民失望?领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高瞻远瞩,而选民的意识常常很短视,如果这些政治人物把太多的精力用于民意调查和下一次选举,选民时时刻刻控制他的行为,那就是现代*的悲哀。媒体号称无冕之王,而现代媒体的表现如何呢?看看那些主编吧,整天盯着收视率(电视)、发行量(报刊)、pv(网站)。如果观众喜欢什么,媒体就送上什么,那只能让整个传媒行业失去良知,越来越庸俗化、猎奇化。 看来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还是人类的短视。 工业革命距今只有200多年,从时间上看,这只是几代人的时间,这只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一小段。但从生产力看,最近的200年比人类以前所有生产的总和不知要大多少倍。以至于,我们的价值观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人类真是奢侈的物种,为了喝口水宁可消耗掉一个塑料瓶,为了一个坟墓宁可消耗大片土地和建材。 在中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出现在最近30年,几亿农民从耕种的土地走进城市,他们迫切的需要汽车、廉价塑料用品……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而忽略了这种大规模需求的破坏力。在人类进城后,急需解决传统观念的短视问题。 我们号称万物之灵,可以瞬间触及地球任意角落,但在人类落下脚印的地方,曾经和我一起存在兄弟生物却在一个个灭亡。现在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利益,但我们必须建立整个地球的生态观。 …… 工业革命之后,为了追求更多的动能,人类燃烧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不用担心能源问题,因为没了石油,我们还可以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但我们必须关注短视问题。不是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而是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哪怕一次短视引发的核战争或生化危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都有可能毁于一旦。灾难过后,地球还是一颗行星,只不过我们没了。 精神家园 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核心形式的体育比赛,但实则是一场人类文明的一场盛宴。为了这个只有16天大型活动,北京从1993年就开始申办,在2001年申办成功后,北京用七年时间,大约投入了5000亿进行筹备,相当于每天投入2亿。在16天中,北京接待了200万游客,其中包括200多个国家的大约10000名运动员和20000名新闻记者。开幕式有80多个国家的元首、领袖亲临现场,全球40多亿人观看了长达4个小时的电视直播。
第20页 追根溯源,有文字记载的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有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復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着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在1170年间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在1894年,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国际体育会议通过了恢復举办奥运会的建议,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类似奥运的还有足球、马球等,它们歷经数千年,依旧是人类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 在这本书中,我炫耀了很多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成果,却忽略了很多娱乐、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深知,失去了精神家园,人类将变成冷冰冰的机器,文明进步将失去了意义。但精神文明这个问题又如此复杂。我甚至无法判断,今天的我们是否比一万年前更幸福快乐? 贬值的物质财富 谈财富,我们先说一下钱。钱,一个让芸芸众生一生追逐的东西。无论怎么说,钱在人类社会都很重要,但关于钱的本质和发展却极少有人关注。 在人类的歷史上,很多东西都做过钱:海贝、铜钱、金子、银子、丝绸、纸币……而现代社会,纸币在货币的总额中正在飞快变少,钱正在成为银行帐户中的一堆数字。 无论钱是什么样子,古今中外,钱都有一个巨大的功能“买东西”。钱能买来食物、房子、车子……;钱还能买来别人的服务,因为别人出卖服务也是为了获得钱。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即便如此。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钱不是财富,钱只是用来交换的信用符号。这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1929年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逐渐放弃了金本位制。我们在银行里的钱作为信用符号,一旦通货膨胀就随之贬值。 其次,我们必须意识到:当精神产品的消费超过物质产品,人类的财富观就该变了。俗话说: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卧不过八尺。在你每个月的工资中,只需要一小部分就会满足你的吃饭问题,其它的数字将用作精神消费,而精神上的快乐,单靠钱又无法解决。 所以,未来社会,人类财富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古代,一个人只有统治大面积的土地才能富甲一方。而未来,一个人写了一小段影响世界的乐谱,可能让他在银行里拥有天文数字,而这些数字只有一小部分支付生活消费,大部分又可能被他捐献给他人。 我们的精神家园越强大,物质财富约贬值,钞票越接近网络世界的虚拟货币。 幸福快乐 每次去动物园,我最喜欢的就是猴山,因为那是动物园里最热闹的地方。那些在栏杆里欢蹦乱跳的猴子有着自己的小社会:虽然失去了自由、换来了温饱,虽然也有猴王欺压百姓,但仔细观察每只猴子,除了进食,都在尽情享受着自己的美好时光。这让我常常联想到人类祖先进入文明前的世界。 现在,我先粗暴的把我们的精神家园分为知识文明、娱乐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主要部分。 语言、文字、技术、歷史、地理等知识直接影响着生产力,我们前面讲述的人类进步与知识文明息息相关。我们利用科学和教育体系等维繫着人类的知识积累。我们从小先在家里学习语言和其他生活常识,然后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 娱乐是人的另一粒粮食。游戏、文学、舞蹈、绘画等都可以划归到娱乐文明范畴。动物园的猴子追打嬉戏是娱乐,远古部落围着篝火跳舞是娱乐,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也是娱乐;鲁滨逊在那个孤岛上可以没了王法,但不能没有娱乐。 娱乐的目的就是快乐。用老百姓一句话,人活着不就图个乐吗? 现在人类的娱乐产业越来越大,比如旅游也是娱乐产业。 相比于动物界,人类的物质进步不断的推动着娱乐形式的花样翻新,而艺术正是娱乐的物化: 一方面,再流行的艺术形式也会过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不是说清朝人就不写诗了,但清朝再牛的诗人也永远往李杜的项背,因为唐诗是唐朝最流行的艺术形式,最流行的时代才能产生最伟大的诗人。清朝只能产生最伟大的小说家,比如曹雪芹。现在最流行的艺术形式是电影,但请相信电影也会过时,而卓别林、迪斯尼这些人会垂青史册。 另一方面,草根是艺术的推动力量。因为娱乐属于大众,广大民众的的艺术,正在逐渐成为经典。《诗经》就是再草根的东西,最终成为只有士大夫阶层才能看懂的经典。爵士乐和摇滚都源自贫下的黑人,但最终成为欧美音乐的主流。相声演员本来是街头卖艺的下九流,但因为受欢迎,才成为了文化大师。草根艺术拥有大众娱乐的生命力,它生生不息,好似诗里写的:“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换个维度,道德、习俗、宗教和法律一样,其实都是政治文明问题,他们一起解决了人群社会的关系问题。过去,我们总是对异族充满偏见,过分的重视皮肤、服饰、语言、习俗等表象东西。实际上,你如果花一年时间尽量把世界各地的电影看一遍。你会发现全世界人类真的都是一家人。我们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如出一辙,我们辨别真善伪的价值观如此一致,我们都深爱家庭成员、痛恨小偷和强盗、渴望权利和财富。
第21页 宗教是个更复杂的东西,它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以至于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宗教徒,其中,广义的基督徒(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有20亿,占世界人口的1/3;*教有12亿,印度教有8亿,佛教有亿,其余部落宗教有2亿多。但这些宗教基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神统摄着万物,人出于对神敬畏与崇拜而约束着自己的道德和行为。在世界很多地方,宗教的教义甚至就是法律。世界上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还不到10亿,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中国,这再次说明中国的文化独特性,2000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观呵护着这个庞大的国家。 政治文明影响着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新的道德观。快乐、幸福将和以前的科学技术一样,成为未来人类必修的重要课程。 精神与永恆 其实,一个人刚刚诞生的时候,很像一台刚出厂的电脑,你的身躯就是硬体,你的精神就是软体。灵魂就是作业系统,随着成长,你的记忆就是一个个多媒体文件,你学习的技能就像一个个新安装的应用程式。时间长了硬体会逐渐老化甚至报废。但区别是,电脑的软体可以和硬体分离,硬碟里的信息可以很快复制到一台新的电脑。而人体不行,人死去了,精神也没了。但这种命运不会成为歷史吗? 我相信,随着人类生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早晚有一天有能力将自己的的精神和身躯分离。这样的结果将是: 1、 你的精神可能永远不会死去,当我们的身体老掉了,我们可以把“精神信息”转移到新的“硬体”上,这就是故人常说的永生的神仙。当然除非有需要,可以选择永久删除“精神信息”。比如判处一个人真正的死刑,不是砍头,而是删除信息。 2、 我们的出行成本将大大降低,比如从北京要去纽约,我们不必再做飞机,而是把自己的“精神”传输到纽约的一个身体上。这样我们的宇宙旅行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精神”可以以光速传输到其他星球。 这听起来很可怕,但如果再给人类1000年的机会,他竟成为现实。 问题是到了那时,人类还会有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吗?人类是否依旧快乐?我不知道。 后记 在玛雅历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个轮迴,即 年。根据“长历法”,到2012年冬至时,就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年的一个轮迴。长历法于是重新开始从“零天”计算,又开始一个新的轮迴。所以就有人把这解读成“世界末日”的预言,这是一种曲解。因为玛雅人这种重新计时的思想,与我们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开始一年或一周生活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周期更长。 也有人认为玛雅人这种长历法很有科学意义。因为从太阳系的大视角看,地日距离、地轴倾角等都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冰川确实也存在2、4、10万年周期。因此,玛雅人以年为一轮迴,即春分大轮迴、夏至大轮迴、秋分大轮迴和冬至大轮迴,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 最害怕冰期的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科学家表示,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万年的间冰期隔开。现在,地球温度再次达到顶峰,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哈比布洛-阿布杜萨马托夫说,按照太阳辐射量目前的变化情况,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只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慢。另外,在2055-2060年间,将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大幅度降温,这一过程将持续大约60年的时间。 现在是2011年,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刚刚经歷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虽然全球变暖的学说已经盛行,但可能身裹冬装,我更相信,人类终究要面对下一个冰河期。这是宇宙的周期使然。 我在想: 在新的冰河期,和上次一样,地球上到处白雪皑皑。人类人口已经自然减少到10亿,而且很多是百岁以上老人。他们大多聚集在北京、纽约、巴黎这样的超大都市中。只不过这些都市中新建了很多高耸如云的玻璃大厦,这些大厦不是办公楼,而是种植着温室作物,这是人类的食物工厂。 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室内,外出主要使用地下铁路。多数人们利用网络保持相互的交流,享受着他们的精神家园。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室外运动,可能就是穿越白令海峡。众多户外运动者,为了纪念上一次冰川,再次徒步穿越,不过这次是文化性的体育运动。 夏天及其短暂,每到这个时候,人类就进入了假期,屋子里的人们纷纷外出,享受室外的美好室外生活。 秋天天了,世界又冰封起来,人们期待着下一个春天,畅想着冰河期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