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穿越成秀才女》 第 1章 遇难 嘉和十九年,北梁国大旱。全国三分之二粮食减产,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北梁国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北梁国西部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山上树木在太阳下无精打采,树叶发黄,失去了原有的勃勃生机。山脚下的树木有好多已经没有了叶子,田里庄稼也是稀稀疏疏。地头边有几个大汉在商量着什么,时不时的会传来声叹息。“村长,你看那…”,一个大汉突然伸手指着大山说。“怎么了?”一位上了岁数的大汉边说边转过了头,几个人也全都转过了身看向大山。大山的山道上从远处跌跌撞撞跑来几个人,几个人迎了上去。等跑近了一些也看清楚了一些。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妇人,妇人手捧着肚子,衣服上脸上全是土,两道泪痕留到腮边,湿了身上的衣服,一双眼睛哭的红肿。妇人身后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男孩身上穿着学子服。此时已经看不出颜色。男孩身上还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女孩人事不省。此时两人浑身是血,一滴滴的血顺着女孩的头流下来,流到男孩的脖颈和后背,顺着衣服流到了女孩的手脖上。女孩的手脖上有一个豆大的胎记,此时紧急情况下,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胎记正在吸收着女孩的鲜血。在他们不远处,一个成年男子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跌跌撞撞的走了过来。男子也是浑身是血,却紧紧的抱着小男孩。他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不是沈家的老二一家和老五吗?这是怎么了?”一个大汉认出了来人。“啥,快去看看。”另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人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老五,老五,你们这是怎么了?”山道上的几人听到声音也往他们这边跑来。 翔儿,这是怎么了?你们这是遇到了什么事,怎么浑身是血?”大汉跑到了妇女身边,从男孩背上接过了小女孩抱在怀里。一边问着男孩话,一边着急的看着从山上下来的男子。 “大伯,我们……”叫翔儿的男孩话还没有说完,身边的女人就倒了下去。男孩赶紧扶住妇人“娘,娘”。大汉也伸手扶住了妇人,“弟妹,你怎么了?”大汉焦急的问着。“大伯,我娘怀着身子又惊吓过度,快带着她回家。” “什么,怎么会这样,快我背你娘回去。”大汉一边说着一边又把女孩放到男孩背上,背起那个妇女往去村里跑去。这时后边的几个大汉也跑了过来,有人接过女孩,有人过去接过那个男子怀里的男孩,有人又背起那个男子,一伙人来不及问是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的往村里跑去。 村东头沈家,沈茂升带着大儿子沈孝海,三儿子沈孝林,四儿子沈孝岩在地里干活。沈茂升的老婆陈氏领着几个媳妇在家里干活。“二婶,二婶”背着妇人的大汉边跑边喊着。“孟氏,去看看谁来了,”陈氏听到声音喊了一声,她正在厨房里忙活,就让大儿媳孟氏出去看看。 “二婶,二弟妹晕过去了。老五和玉姐也受伤了。”大汉一脚迈进院子里,一边喊着,身后跟着一群人。 “娘,娘,”孟氏一看这架势,一下子瘫在地上,嘴里喊着陈氏。这时几个儿媳也都跑了出来。老五媳妇何氏跑到老五跟前,“益哥,这是咋了,快快,背进屋里。”沈家顿时一阵忙乱。 半个时辰后,沈家一大家子全回来了,村里人也帮着请来了大夫。大夫给小女孩和老五包扎了伤口,给怀孕的妇女使了行针。 “大夫,”一见大夫出来,沈老汉赶紧走上前,不知道该先问那个孩子。 “唉,老哥,他们两个是外伤,血流的太多,需要好好养着。只是孕妇有点麻烦,我刚使了针,胎暂时保住了。不过不能再受刺激了,的用好药慢慢养着。我这里没有,你们的去县里找找。”老大夫不住的摇头。他想说这太玄乎,保不住。可是看着这么惨的一家人,始终没有说出口。 “谢谢大夫,老三你去跟着大夫抓药去。多少钱啊我给你拿?”沈老汉说道。他说的很没有底气,这年景不好,更何况家里还有四个读书的。 “诊费就算了,药钱的五两银子。有几味药比较贵”老大夫怕说他卖的贵,特意解释了一下。 “啥,这么贵。”孟氏一听大叫了起来。 “老头子,咱家没有这么多钱,老天啊,这可咋过啊。”陈氏一听也坐地上哭了起来。 “老哥啊,我是真的没有多要,孕妇身体太弱了,平时都没有保养好,药里有参须就贵点,这要是在城里怎么也得二十两一副药。”老大夫无奈的解释着。 沈老汉也是一脸的无奈。他也知道家里没有钱,谁让家里有事呢。“大夫,你看能不能先欠着,等收了粮食我立马卖了还你。”大夫是本村,沈老汉试着商量。 “好吧,我先给你们少抓几副。”大夫看着沈老汉实在没钱也就答应了。 这时那个被称为翔儿的男孩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对着院里众人行了个晚辈礼。“翔儿多谢各位伯伯今天的帮忙。我爹被害还在山上,麻烦各位叔叔伯伯多去些人把他抬回来。”说着又行了个大礼。 “你这孩子跟着家里人这么见外干嘛,老大,老三,老四,你跟着几个哥哥一块去。”沈老汉说着。这时又来了一伙人,一进门就说“老二,怎么了这是,我听说忠儿一家和老五出事了。”“大哥,是他们出事了,正要上山呢。这事一会再说。”沈老汉说。 被沈老汉称为大哥的老汉转过身,“你们几个一块跟着过去,” “我们这就去爹。”“唉爷爷,我们马上去。”说着这一伙人中的七八个男人都走了出来。 “你们几个也去。”里正也说道,点了几个年轻男子跟着。 第 2章 穿越 头好疼。沈玉睁开眼,一阵天旋地转。这是哪里?一个不大的茅草屋,床上放着一个女人。她正要起身,一阵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钻进脑海。 沈玉是一名军医,她做完一场手术正要回家,突然大楼开始这时一晃动,地震了,所有人都往外跑,她为了转移病人就留在了后面,结果就被埋在了地下。醒来就穿在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小女孩身上了。 这个小女孩父亲沈孝忠是一名秀才,母亲程氏也是秀才之女。沈孝忠在县里寒山书院教书。他们一家五口还有五弟沈孝益,大哥的大儿子沈晨曦,三弟的儿子沈晨阳在县城租了一个小院子住。白天几个男的在书院读书,程氏在家里带着沈玉和小儿子沈晨晖在家收拾家务。有时间了绣花赚点零花。沈玉脑瓜灵活,小小年纪就有了经商头脑。北梁国阶级分明,商人地位低下。沈孝忠为了几个男孩的前程不让她经商,只是偶尔钱赶不上了赚点零花钱。 沈孝忠家里兄妹七个,大哥沈孝海娶妻孟氏,下边有二儿一女。大儿子沈晨曦十二岁,二儿子沈晨光八岁,女儿沈珠儿六岁。 沈孝忠娶妻程氏,大儿子沈晨翔十岁,女儿沈玉八岁,小儿子沈晨晖四岁。现在程氏怀孕五个月。 老三沈孝林娶妻姚氏女,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沈晨阳九岁,女儿沈芳五岁。 老四沈孝岩娶妻花氏,现在家里就一个女儿沈荷,沈荷今年三岁。 老五沈孝益娶妻何氏,年前结的婚,现在还没有孩子。 沈家还有俩姑娘都已经嫁人,老大沈莹仙,老二沈莹鑫。 这次是沈孝忠听到好友出去说北梁国灾情严重,外邦又虎视眈眈,有可能又要打仗征兵了,想给家里说一声好有对策。于是带着一家五口和五弟回来看看老人。谁知道半路碰到一伙黑衣人,黑衣人都有武功,要杀了他们几个。沈孝忠为了保护弟弟被杀害,临死让弟弟护送妻子孩子走,沈孝益为了保护嫂子受了伤,后背被砍了一刀。就在一家人要被砍死时又来了一伙人,双方打了起来。哥哥沈晨翔和沈玉扶着母亲跑时摔了一跤,沈玉头磕在了石头上受了伤,晕了过去。 沈玉感觉头疼,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别人穿越都是女主,吃香的喝辣的。自己穿到这穷不拉几的小地方还赶上饥荒,倒霉透顶了。算了,自己好歹也是新世纪的博士生,怎么也不会饿死在这里,一定会过的风生水起的。何况原主颇有经商头脑,人也聪明,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既然穿越了,就好好对待家人吧。 “玉儿,你醒了,真的是太好了,头疼不疼,快把药喝了。”门口进来一位身材高挑的妇女,身上穿一件粗布衣衫。衣服很旧,上面补了好几个补丁,不过衣服洗的很干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利索劲。妇人挽着妇人鬓,青巾裹发。面上带着愁容。看到沈玉醒来立马高兴的走了过来。沈玉从脑海里搜索出这是三婶姚氏说道:“三婶。”“唉,唉,快把药喝了。”姚氏边说边把沈玉扶了起来,然后一点点喂沈玉喝药。“三婶,我自己来吧。”沈玉接过碗,深吸了一口气,一口气把药喝完了。沈玉怕苦,这时特别想念新世纪的药片。姚氏见沈玉喝完药,立即递过来一碗水,“快冲冲嘴。”沈玉立即接过,大口大口的喝了好几口,太苦了。“谢谢三婶。”沈玉有气无力的说着。“傻孩子,谢啥,你先躺会,我去对你爷爷奶奶说你醒了,他们一直担心着你。”姚氏扶着沈玉躺下,然后出去了。 一会院子里响起了急促的跑步声,紧接着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妹妹,你吓死哥哥了,幸好你没事,幸好你没事。”沈晨翔跑到沈玉跟前蹲下身,一把把沈玉抱住,声音带着哭腔。沈玉脑子里知道,原主和这个哥哥关系非常好。从她五岁起,这个哥哥就就教她识文写字,有啥好吃的都留给了原主。说不感动是假的。沈玉也抱住了哥哥,。兄妹俩无声的哭泣着。“哥,娘怎么样?”沈玉低低的问着。沈晨翔头埋在被子上,慢慢的一字一顿的说:“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沈玉知道沈晨翔是怕的,怕失去母亲,怕失去母亲肚子里的孩子。他们是父亲用生命护下来的人,自己一定要护好他们。兄妹俩眼前浮现出当时的场面。“你们快走,要好好活着,照顾好自己。”沈孝忠临死前用力的喊出的话。 “哥哥,姐姐。”这时家里的女眷除了何氏都过来了,沈晨晖也跑了过来抱住了沈晨翔。沈晨翔抬起头,面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有通红的眼睛让人知道他刚刚哭过。他拉过小晨晖说“小心点,别弄疼了姐姐。”“哥哥,晖儿小心,我不弄疼姐姐,晖儿给姐姐呼呼就不疼了。”沈晨晖小心翼翼的说着,他今天也吓坏了。“姐姐不疼,晖儿坐到姐姐身边来。”沈玉很心疼这个弟弟,看到他这样忙把他拉到自己跟前,坐到炕上。 “玉儿没事了吧?”“玉儿现在感觉怎么样?”陈氏一众女眷七嘴八舌的问着。“我没事了奶奶,大伯母,三婶,四婶。”沈玉乖乖巧巧的说着。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们娘的药也好了,我去端来。”四婶说完就往外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沈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四婶很快就回来了,她拿起勺子,掰开程氏的嘴。一勺一勺的喂了进去。 姚氏拿来一套衣服,“翔儿,这是阳儿的衣服,你先换上,婶把你的衣服洗了。” “谢谢三婶,”沈晨翔行了一礼拿过衣服。他虽是学馆的学生,可是听多了人情世故,自己家里一有事,后边还不知道怎么样,所以他很客气。但是在现在也显不出来太特别,大家都以为他是太难过了,没有太在意。 第3章 孟氏闹分家 傍晚时分,院外传出脚步声。一伙人走进了院子,确切说是全村人听到消息都来了。全村老少院里院外围的满满的。 沈晨忠是村里的第一个秀才,他深知认字的重要性,回家来总用多余的时间教孩子们认字。沈家村的孩子大点的多多少少都认识几个字。孩子们开心,大人也感恩沈孝忠。听说他出事了,几乎家家全家出动。 沈老汉兄弟俩听到声音赶紧走了出来,里正岁数大了走的慢点。陈氏和几个妯娌也陆续走了出来,沈晨翔扶着沈玉,抱着沈晨晖也走了出来。沈孝益被何氏扶着也走了出来。院子里,沈孝忠浑身是血的躺在一块木板上,面色蜡黄,早已经失去了生机。一家人顿时痛哭起来,沈老汉佝偻了腰,一下子老了十来岁,这个二儿子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孩子,承担了家里孩子们的所有开销。一下子失去的不只是儿子,还有心里的支柱。陈氏坐到地上号啕大哭,“我的儿啊,那个挨千刀的害死了你啊,我苦命的儿子。” 沈晨翔兄妹三个蹲到父亲身旁,沈晨翔和沈玉默默的哭着,沈晨晖拉着沈晨忠的手哭着说:“爹,咱们到家了,你起来啊,起来陪陪晖儿,晖儿害怕。”一时间所有人都掉了眼泪,女儿更是哭出了声,咒骂土匪猖狂。 里正和沈家族长对望了一眼,“准备后事吧。这可是我们沈家第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族长叹息一声。“把孝忠抬进屋里收拾干净,他的后事我亲自安排。”说完老族长就指挥人搬的搬抬得抬,报丧的报丧。 “祖爷爷,我来亲自收拾我爹。”沈晨翔站在族长跟前,一张小脸紧紧绷着,衣躬扫地。 “孩子,你以后是要考秀才的人,这些事还是让你的叔叔伯伯来做吧。”他们这里有这个风俗,认为收拾死人是很晦气的事,会给自己带来霉运,这种事都不愿做,有的人还专门挣起了这份钱。 “祖爷爷,孝道重于天,爹是为了护我们没的,我相信他也会保佑我平安。”沈晨翔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文人傲骨初现,气质卓然。沈玉抱住沈晨晖默默的站在身旁,支持着沈晨翔。 老族长站在那里和沈晨翔对望,他从这个孩子眼里看到了坚持,倔强。说实话,这么多年了,鲜少有人这么和他对立,从来都是他说了啥是啥。他在心里说,这个小子不简单,以后必成大器。“好,那就你亲自来。” “谢谢祖爷爷。”沈晨翔三兄妹使了一礼道。“玉儿去打水,晖儿你和我进屋帮忙。” “是,哥。”沈玉答应一声转头进了厨房。她在前世也做惯了农活,烧水做饭不在话下。厨房里锅很干净,沈家人都很勤快,厨房里收拾的井然有序。沈玉添了一盆水,坐到锅前就烧火。 “玉丫头,让伯娘来烧火吧。”一位大娘过来说道。沈玉从脑海中知道这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是大爷爷家的二伯娘。这个二伯娘的儿子在寒山书院读书,二伯和父亲关系非常好,对他们家多有照顾。 “二伯娘,让我自己来吧。”沈玉没有动身。二伯娘看到她很瘦就没有说什么“我给你递柴吧。”两人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谁也不吭声。 水一会儿好了,沈玉自己掏了水,端着水进了屋子。她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这个沈孝忠很了不起,很爱这个家,一家人都很崇拜他。沈玉也从心底里敬佩这个人,所以他们都想亲自动手把自己的父亲收拾干净,好让父亲清清白白的走。 沈玉进屋时沈晨翔兄弟已经脱了父亲的衣服,屋里站满了男人。大爷爷家的大伯过来伸手说道:“玉丫头,我来吧,你在外边等着。” 沈玉没有松手,“我可以。”老族长看了一下摆了摆手,大汉退到了一旁。沈玉打湿了毛巾,递给沈晨翔沈晨晖一人一个,自己也拿着一个。兄妹三人一人擦一个地方。他们擦的很仔细,很干净,不放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擦干后沈晨翔又进了他们二房的屋子,从屋里找出来一套干净的里衣给父亲穿上了。外边应该穿寿衣,倒是现在天已经黑了,只能明天再买。于是就在上面盖了个单子,兄妹三人跪在跟前默默守灵。 “这日子没法过了,这的花多少钱啊,我不活了。”屋外传出来了哭闹声。 “你让什么,还不回你屋去。”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 “沈孝海你喊啥喊,老娘嫁给你这么多年都没有吃过饱饭,跟着你吃苦受累一年也见不着个钱毛。你弟弟活着金贵,死了也金贵吗?一个死人还买好的寿衣,好的棺材。还让不让活人活了。”院外孟氏坐在地上撒泼。 “太不像话了,孝忠是咱们村的第一个秀才,怎么就不能用好棺了。”老族长也生气了,拄着拐杖怒喝道。 “好棺材的多少钱你知道吗?五两银子,五两啊,家里有钱吗?刚才抓药都是赊账,猴年马月还上还不知道,这又要最好的棺木。曦儿过了年交学费的钱还没有着落,我不管,你们要是用好的寿衣棺木我就分家。”孟氏也嚷着,急红了眼。 “什么,老人在不分家你不知道啊,看我不打死你。”沈孝海一听孟氏说要分家怒了,上前就要打孟氏。 “你打死我算了,反正也不能过了。”孟氏也往前凑,一副要拼命的样子。大家纷纷上前拉架。 “族长你看这事?”里正一看闹得不像话,就赶紧打圆场。“要不就买个次点的棺木吧,孩子们上学还的用钱。” “老二家的账我们不还,我要求分家。”孟氏得理不饶人,嚷嚷着要分家。 “看我不打死你,沈孝海举起巴掌要打孟氏。” “不分家我不活了。”孟氏说完就往墙上撞去,大家纷纷拉架,院子里闹闹哄哄。 第4章 分家 ,孟氏大闹着要分家,老族长气的胡子一撅一撅的。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管个白事竟然让人家闹开了分家。 沈茂升沈茂平老哥俩也没了办法。家里读书人多没有钱,两头总有一个要受委屈。 “爷爷,我同意分家。””正在大家尴尬的时候,沈晨翔兄妹站在了屋门口。 “孩子,你怎么能同意分家,分了家你们怎么办。不等沈家族长说话,里正就开口了。他也是真的心疼这些孩子们,大人没有了,剩下孤儿寡母,他们的娘还怀着孕,每天需要好药养着。 “我能照顾好他们,他们都很听话。”沈晨翔说完自信的站在那,气场全开。老族长和里正对望一眼,在心里说道“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你看这,”里正对着老族长和沈茂升说道。 “分了吧,孩子都大了,让他们自己过,我们老两口也该享点福了。”沈茂升说道,他也是很难过,操了一辈子心都为了啥啊! “爹,我们不分家,”老三和老四在屋里说道。 “分了吧,我和你娘也享享清福。你们去把老五叫来”沈茂升说道。老二一死,对他的打击也太大了。 没一会时间老五沈孝益被何氏扶着走了进来,“爹,祖爷爷,里正,伯父各位哥哥弟弟。” “你坐吧。今天恰好你族爷爷和里正都在,我们把家分了,你们自己单过。”沈茂升说道。 “你打算怎么分?”里正说道。 “家里有十亩水田,十亩旱田。我们分成五份,你们弟兄五个平分。那二亩菜园子我们老两口种。家里有十袋子苞米,你们一家一袋剩下的四袋是我们老两口的。锅碗瓢盆你们自己买,就一套我们留着。这个月你们轮流做饭吃。房子你们可以还住在自己的屋子,嫌弃小你们可以自己出去住,公中不掏钱,你们自己掏钱买,这套房子属于我们老两口。你们同意吗?”哥几个马上点头:“同意。” “好,东西分完了咱们在说说债,前年他们几个上学借了3两银子,这3两银子老大老二老三老五你们几家平分。去年老五结婚借了一两半,这一两半老五还。今年,今年。”沈茂升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他难过啊!老二家一出事就把他们分出去,他说不出口。 “爷爷,医药费和这次事花多少钱我们掏。”沈晨翔看到爷爷的囧样就主动开口。 “你们当然得自己掏钱,这几年家里供你们吃喝,你们早攒了不知道多少钱了。”孟氏一听沈晨翔说自己当,顿时感觉他们攒了不少钱。其他人也是一愣。 沈玉一听气炸了,张嘴就行骂孟氏,她可是知道程氏这几年日夜绣花供沈家几个孩子上学的。 “爷爷奶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沈晨翔抢在沈玉之前开口了,他知道女子不易,条条框框太多,他不想妹妹小小年纪就背上强悍的名声,说他们家教不好。 “那你说说这些年你们攒了多少钱,你爹一年也挣不少钱。”陈氏开口了,她也感觉孩子手里有钱。 “娘,二嫂一家子没有钱,说不定还有不少外债呢。”老五一听他娘这样问,赶紧开口劝说。他跟着二哥住了四年,很清楚二哥出家艰难,家里非常拮据。 “我还冤枉他们不成,你看看他们的样子。”陈氏一听老五维护沈晨翔,反驳她的话就很生气。 沈晨翔听了这话,眼睛从众人脸上扫过。不慌不忙的说道:“祖爷爷,大爷爷,爷爷,里正,各位叔叔伯伯,既然奶奶和伯母这样说,我就算算我们家的进账和花销。”里正听了一愣,不会吧,沈孝忠家的孩子今年才十岁吧,这么点难道就开始管家了吗?老族长心里说这小子不会蒙人吧,我家的孩子十二了还啥都不懂。沈茂平心里说道还是孝忠会教育孩子。沈茂升心说这孩子想骗人吧。不相信他能懂这些事。 沈晨翔环顾一周慢慢说道:“我爹一个月月银是二两,扣除沐休的钱,一年下来是二十两。我家租住的院子一个月五百文,一年下来六两银子,还剩下十四两银子。学院每年束脩是五两银子,我爹是书院先生,我半价上学。五叔和大哥三弟三人用了我大舅二舅的明额。也就是说我们家有三个人半价一个人全价。一年下来就是十二两半。我爹月银还剩一两半。我们书院每年两套单衣两套棉衣。单衣五百文,棉衣一两银子,我们四个人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纸张是一两银子一千张,爹管的严厉,一年下来也的三两银子。笔是每年换一次,一个是十文,就是三十文。大哥三弟五叔三个人上学家里每年出三两,十五两三十文减去一两半,在减三两等于十两零四百七十文。家里每月给五十斤苞米,五个男子加上我弟妹和娘,我不说够不够大家心里都清楚。爷爷奶奶要是不相信我家有账本,你们也可以问问五叔,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沈晨翔坐到那里纹丝不动,口齿清晰的说着每一个进项出账。 沈家这个小子真的不错,以后必成大器。这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也是老族长心里无数次的感叹,这小子以前只看着文质彬彬,没想到这么厉害,比他老爹更上一层楼。 沈茂平心里说,二弟有福气,我们全家累死累活的养了一个上学的。他家三孩子上学一年就拿三两银子,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啊。屋里人全都奇怪的看着沈茂升。 “你这孩子,谁还不信你爹是的,你用的着算的这么清楚吗?你爹还记账。”沈茂升被说的脸上挂不住了,呵斥沈晨翔。 “账清是非少。”沈晨翔不坑不俾。 “你,……”沈茂升气急。 “老哥,债分清了,你还有别的吗?”里正赶紧打圆场。他瞪了一眼惹祸的孟氏,孟氏知道理亏不敢吭声了。 沈茂升稳了稳心神说道:“在就是养老钱,按理说我们该跟着老大过,但是地都平分了。我们老两口就自己过,他们每家一个月给我俩一百文吧,逢年过节的也不用给我们买东西了,我们用剩下的钱买。就这些了。” “好,那我就按着这个写,一家一份。”里正说道。沈家有现成的笔墨,一会功夫写好了分家文书,一家一份,村里一份,剩下一份交到衙门。 第5章 守灵 沈晨翔拿起文书,看了一下内容和签字,然后揣在了怀里。他站起身,扫了一下没有尘土的衣服,环视四周后眼睛定格在孟氏身上。“我父虽然没了,我们这一支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以后二房有我当家,我心眼小,以后谁要是欺负我娘和弟妹,我绝不轻饶。”说完转身就走。 “小兔崽子,你怎么说话呢?我是你伯母,你能拿我怎么样,信不信我把你爹愣出去。不让你在家里办丧事。”孟氏气的跳脚,指着沈晨翔大叫。 沈晨翔脚步也不停的走着,声音却传了过来:“文人重名誉,你可以试试。” “站住,你还想对曦儿动手不成。”沈茂升怒喝。 “也不是不可以。这就要看伯母怎么行事了。”沈晨翔不卑不亢的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顾大局,曦哥也是学生,你怎么能毁了他的前程,你心思怎么这样歹毒。”老族长也生气了,他感觉这个孩子心术不正,在厉害也不行 “就是,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欠管教,你娘是怎么教你的,你难道就不用家里人了吗?那你自己埋你爹吧。”陈氏也呵斥沈晨翔。 沈晨翔一听自己的奶奶说自己母亲不好,眼睛眯了眯,怒意爬满脸庞,他心里为自己的父亲不值。“我父亲的后事不是尔等可以操办的。”说完就要转身。 沈家老五沈孝益一看要坏事赶紧喊道“翔儿等等。” 沈晨翔站到那,一手背到身后,双眼微眯:“已二班沈孝益何事。” 沈孝益一听微愣后马上想起什么,是啊,因为是血亲,所以他们一直忽略了沈晨翔的另一层身份——院长的关门弟子。按照学院的规矩,他的称呼沈晨翔为师兄。想通这些后沈孝益立即按照学院规矩去行礼:“已二班学生沈孝益见过师兄。” 沈晨翔是真的生气了,他说话就没有了往日的温和:“沈孝益,你资质平庸,枉费了我父对你的的教导。家里人不懂,目光短浅有情可原,你识文断字却一处理不了事,二缺少见识,没有主心骨真是让人寒心啊。”沈晨翔说完不管一屋子人的惊讶,转身带着弟妹走去西厢房守灵去了。沈玉太佩服这个哥哥了,他感觉沈晨翔很优秀,以后家里有他护着应该不难吧? 屋子里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沈孝益为什么要给沈晨翔行礼。这不是没大没小了吗?“岂有此理,简直是狂妄无理。”老族长最先反应过来,气的胡子一抖一抖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了,好心给后辈办理后事,结果人家没有一个领情的,先是闹分家,后是人家说自己没有资格管,真的是没有脸面。“茂贺,搀着我回家,不管他们这一家子烂事。”说完气哼哼的走了。里正心里想的却是不同,他是局外人看的比较通透。看着沈孝益都给沈晨翔行礼,这个孩子肯定不简单,在学校地位高一个是学问好,一个是地位高。看来这个沈晨翔不能得罪,的好好交好才是。想到这里就站起了身。“老哥,我先走了,明天我早点过来。” “唉唉,你先回吧,”沈茂升无力的说着,“茂海送送你里正叔。”“唉爹。” “别送了,我去看看仨孩子,然后就回,晚上给孩子做点饭。”里正嘱咐完就出了屋,沈孝海紧跟着走了出来。 沈家院子小孩子多,老两口住上房三间,还有一间住着老五沈孝益。东厢房住着老大和老三,西厢房住着老二和老四一家。这时沈玉正在打扫屋子,屋子小放了个木板床就快满了,她把东西都收拾到了院子墙根那。沈晨翔在那静静的跪着,沈晨晖靠在沈晨翔的身上,三个人孤单单的,看着就让人心疼。这时里正走了进来问道:“翔哥,你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 沈晨翔被打断思路抬头见是里正,想了一下说道:“里正爷爷,麻烦你给我收拾一个大的空场地。明天后天的用。”“好,村西那打麦子场地就能用,我明天说一声你直接用就行。一会我让你叔给你送过去点钱,虽说有点少,是爷爷点心意。” 沈晨翔说道:“谢谢里正爷爷的心意。” “那好,我先走了,你们倒替着守灵,明天还有事情忙着,别把身体累垮了,到时还的伺候你娘。”里正嘱咐着。 “是爷爷。”沈玉打了腔。她能看出来沈晨翔的疲惫。这个孩子怎么说也才十岁,早熟的让人心疼。沈玉不知道他为什么说父亲后事老族长没有资格办理,但是她知道这个少年胸有成竹,在自己还没有弄清楚这个朝代的律法和风俗之前自己一定要仔细小心。 “嗯,好孩子,苦了你们了。”里正看着三个孩子说。不得不说沈家遗传好,男的相貌堂堂,女的好看大气。这三孩子甩村里孩子几条街。说完转身走了。 现在已经是夏末秋初的时候,白天依然很热,到了晚上天气就有点凉。半夜灵堂内沈晨翔抱着沈晨晖,沈玉想着在这什么能赚钱。兄妹三人晚上都没有吃饭,蔫蔫的没有了气力。 “小妹对不起,这几年要让你受苦了。”沈晨翔颇为无奈的说道。 “哥哥说啥傻话呢,我们是兄妹要互相依靠。” 沈玉心疼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经历事故稳而不乱,决定好好做这家女儿,带着他们发家。 “对,要互相依靠。这几年辛苦你,不过哥哥答应你,以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你信我。”沈晨翔郑重的说道。 “玉儿信哥。”沈玉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说道。 沈晨翔爱怜的扶了一下沈玉的头说道:“信哥就好,哥加倍努力。” 这时沈孝林和沈孝岩走了过来,“你仨进屋看看你娘睡吧,我们守后半夜。” 沈晨翔顿了一下说道:“谢谢三叔四叔,我带他们去休息,玉儿身子弱。” “去吧,我来抱晖儿。”说完就抱起来了晖儿,顺手从怀里掏出个纸包塞在了沈晨晖的怀里。沈晨翔看到了眼睛眯了眯,沈玉也看到了没有说话,心里到这个沈老三心眼挺多。 第6 章 空间现 到了屋里沈晨翔才知道为啥三叔这么大胆了,原来是三婶一直照顾着娘亲,所以不怕露悬。他们从晖儿怀里掏出纸包,里面是三个菜饼子。沈晨翔喊醒沈晨晖一人吃了一个菜饼上床睡了。 沈玉躺在炕上等他们都睡着了,就想着干点啥活挣钱。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是军医,可以给人看病,就是这个年代对女子要求太多,行医还的考文凭。再说女子行医难免接触病人。自己做菜还行,这个也不好,整天烟熏火燎的,再说自己也不喜欢。在现在学的琴棋书画估计也不行,条件不允许。她从原主记忆里知道原主字写的特别好,以前给书馆抄过书卖钱。她的绣艺也不错,甚至比程氏都好。有时候家里缺钱,沈玉装扮成男孩出去卖过东西挣钱。她能说会道的,很是挣了不少钱,要不沈孝忠也不会供这么多孩子去学堂了。她正想着,右手不自觉的搭在了左手腕上,眼前情景一变,四周灰蒙蒙的,面前有一块地,大概有一亩地左右。旁边有一条小溪,小溪里已经干河,小溪当中有一洼水,很少很少,大概有一碗左右。溪水很干净,清澈见底。沈玉感觉口渴,走到水跟前捧起一口喝了,甜丝丝的很好喝,她又捧起水喝了几口。 站起身往前走了段距离,看到了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红彤彤的甚是好看。她转了一圈没有别的东西,心里想着这是哪?自己怎么回去。突然景象变了,出现在了炕上。 沈玉很纳闷,难道说一说回来就变了吗?那说进去是不是就会到那个地方。眼前情景又出现了灰蒙蒙的一片,他试了几次确定了。仔细想了一下,这个变化是咋回事,原主记忆里也没有记载,这是怎么回事。突然她看到了左手上的胎记,粉色的梅花图样。难道是这个,她把手从胎记上挪开,在念进去,还是在炕上躺着。手放到胎记上又进去了。这个就是小说里的空间吗?她听过室友八卦穿越女带空间致富等等,就是没有看过。她要用空余时间打工挣钱上学。沈玉在前世是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她想着我是不是可以在空间里种点东西,种的好的话说不定一家温饱就有了。她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沈晨翔就起来了,这么多年他习惯了早起。他穿好衣服喊沈晨晖起床,沈玉也醒了,坐起来穿衣服。沈晨翔一边给沈晨晖穿衣服一边说:“小妹你在睡会,你身体不好。”一抬头愣住了。他不相信的眨了眨眼睛,在看沈玉的脸上光洁如玉。咋回事?“咋了哥?”沈玉不明白沈晨翔为啥发愣。 “你的头好了?”沈晨翔惊讶的说道。她看着妹妹摔倒,头撞了个血窟窿,流了那么多血,大夫看了都摇头,就怕她醒不过来。现在好了,睡了一觉啥都没有了,头上跟没有受过伤一样。 沈玉听了哥哥的话伸手一摸,额头很光滑,莫非是空间水的作用。心里胡思着动作却没有停,“我的找块布把头蒙上,要不被人认为是妖怪呢。” 沈晨翔听了眨了眨眼睛,然后也和沈玉一块找了块布撕开包扎好。“不能告诉任何人你头好的事。包括晖儿。” “哥,我晓得。”沈玉眨了眨眼睛调皮的说道。“你呀!”沈晨翔摸了摸沈玉的头,颇为无奈的说道。然后去给沈晨晖穿衣服。 刚穿好衣服,还不等洗漱,门外就传来了马蹄声。兄妹三人对看了一眼,然后出了屋子。院子门口停了两辆车,从车前边车上下来了三男三女,一对老夫妇带着两对中年夫妻。六人全是一身素衣,正是沈晨翔兄妹的外祖父外祖母。后一辆车上下来了四个少年郎,两个都穿着寒山书院的学生装。其中有两个长的跟沈晨翔有五分相像,正是沈晨翔的大哥沈晨曦,三弟沈晨阳。有两个穿着蓝色衣服,正是沈晨翔兄妹的表哥程文号程文尧。这两兄弟去年双双考中童生,十二岁的秀才也是轰动一时。 四个小少年齐齐向沈晨跑去“二弟”“二哥”“表弟”沈晨翔点了下头向老人走去。三人齐齐喊到“外祖父外祖母,大舅大舅母,二舅二舅母。”“好孩子,苦了你们,你们母亲呢?”老太太一见孩子就红了眼圈。“母亲还没有清醒,大夫说母亲动了胎气,给的药里有安神的药,估计得今天下午醒来。”沈晨翔说道。 “我去看看你们母亲,你们爷几个去给孝忠这孩子上柱香吧。”外祖母说完带着两儿媳转身去了西厢房。 这时沈家人都出来了,沈茂升一见是亲家,立马往正屋里让。沈孝海夫妻和沈孝益夫妻也一起走了过来,沈孝林夫妇和沈孝岩夫妻也从西厢房往正屋里走,他俩夫妻下半夜守灵堂。 “我们来给孝忠这孩子上柱香。”程泉润悲伤的说道。沈孝忠夫妻感情很好,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程泉润平时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沈孝忠没有了,程泉润很伤心。他说着就往屋里走。进了屋子愣住了,屋里放着四方桌,没有灵位。程泉润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我们家都分了,他当然得在他们自己的屋里办丧事。”孟氏不屑的说道。 “什么分家?”不等程泉润说话,沈晨阳就嚷了。 “小兔崽子,有你啥事。”孟氏嚷道。 “我去看看二叔。”沈晨阳不理孟氏,转身往西厢房跑去。 第7章 沈晨阳发飙 西厢房内,沈孝忠孤零零的躺在一块木板上,身上穿着中衣。桌子上空空如也。里屋里程氏躺在床上昏迷着,母亲薛氏坐到女儿旁边,两个舅妈面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沈晨阳看到这样的情况顿时大怒:“简直是岂有此理。”说完跑向正屋。 “爷爷,这是怎么回事?二叔怎么没有穿寿衣,棺木呢,他为了咱们家这样辛苦,你们竟然在他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分家,你们就是这样对待二叔的辛辛付出吗?五叔你为什么不拦着点。”沈晨阳一连反问。 “你这臭小子,有你什么事。撒野也去你家。”孟氏说着沈晨阳。 “娘,好好说话,你们怎么能分家啊?”沈晨曦也问。 “我还不是为了你啊,办理丧事要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啊。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银子,你马上又要交束脩了,这银子还没有着落呢,”孟氏不服,吵嚷着。 “你这孩子怎么跟你爷爷说话的,翻了天了还。老三,看你管教的好儿子。”屋里乱成一团。程泉润祖孙三代一看这情况起身走了。沈晨翔兄妹也跟着来了西厢房。这时里正也走了进来,同时也拿来了三两银子。“翔哥,这三两银子你拿着办事,今天我找全村人都借点,先把事办了。” “多谢里正爷爷。”沈晨翔衣躬扫地。“不用找村里人借钱,里正爷爷的好意我心领了。” 程泉润看了下里正,又看了看沈晨翔道:“一切有外祖父,你去守灵,其它的你不用管。” 沈晨翔兄妹瞬间红了眼眶,沈晨翔扑到程泉润怀里嚎啕大哭,发泄着这两天的惊吓,慌张无措,还有满腹的委屈。他抛开坚硬的外壳,在外祖父跟前露出了孩子的无助,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表现。沈玉和沈晨晖也扑过去痛哭,沈玉本不想过去,可是身不由己,她知道这是原主的本能和愿望,索性自己也放任一把。 沈晨翔兄妹的痛哭声让屋里吵架的人都停了下来。陆续从屋里走了出来,沈茂升心里很不好受,自己的孙子从来没有在自己跟前这样依赖过。沈晨翔平时都是文质彬彬,先笑后说话。一直让人感觉这个孩子很好欺负,其实不然。 沈晨阳看着这一切也掉下了眼泪说道:“娘,芳儿呢?” “在屋里睡呢。”姚氏不明白沈晨阳这样问。 “快去把他喊醒,我们去给二叔守守灵。”沈晨阳说道。 “这么早吗?”姚氏有点心疼孩子。 “现在马上去,不然连守灵的资格都没有了。”沈晨阳说道。 “怎么会,就你们几个守灵。”姚氏很惊讶。 “快去吧,二叔应该走书院最高丧事礼仪。他的后事不是我等可以主持的。”沈晨阳说道。 “什么意思?”沈孝益问道。这是他第二次听说家里人没有资格办理后事的。 沈晨阳向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你不会连这个也没有看过吧,一会全院校的夫子和学生都要过来,说不定院长都会过来。来了一看二叔这样,以后我们就不用去书院读书了。文人重名誉。” 沈孝益震惊,是啊,他怎么没有想到。怪不得二哥说他资质平庸,沈晨翔也说他资质平庸。自己竟然连一个九岁的孩子都不如。 沈晨阳没有理会沈孝益的呆愣,他跑到沈晨翔旁边跪下说道:“二哥,我和你一块陪灵,娘亲一会带妹妹过来,让我们守守二叔最后一程,也不忘二叔对我们的栽培。”沈晨翔点了一下头没吭声。他需要操心的事太多,处理的事也多。 一会儿沈晨曦和沈孝益也进来了,屋里一下子就满了。姚氏把女儿沈芳带来时屋里已经挤不下人了,沈晨阳把她拉到自己怀里,让她和自己跪在一块。小姑娘很听话,乖乖的跪着,也不说话。 院子里,程泉润就现在西厢房前,安排两个儿子和孙子出去卖东西,他一人给了三两银子,然后静静的现在树下。沈茂升感觉对不住亲家不好意思上前。里正就站在树下和程泉润闲聊着。沈家一批一批的来人,程泉润安排礼节,里正安排人去办理干活。老族长气哼哼的过来了,坐在上方屋里:“我看看他一个外人,没有我的话怎么办理后事。”拐杖落地啪啪响。 辰时,一应物品陆续买回,在程泉润的安排下一一摆放到位。穿上了寿衣。香炉上岸,纸钱入盆,正规的学子灵堂安排好了。沈晨翔兄妹一下子轻松了好多。 巳时,官道上又来了一排排学子,每队都有一位夫子领队。后边还有十来辆牛车,上面坐着的都是七八岁的学子。到了村口都下来开始站队,最前面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男子满身儒雅气质。一身青衫,傲骨凌风,站在那里不怒自威。 一伙人进了村说去沈晨翔家,立马有人过来带路。不一会就到了,程泉润立马过来见礼。“见过院长。” “嗯,站到一旁吧。”院长淡淡的说道。 “是,”说着默默退到一旁,寻找自己带的班站到了前面。 程泉润的两个儿子和孙子也都找好自己的位置站着,这时沈晨翔带着沈玉沈晨晖,沈晨阳,沈晨曦,沈孝益也走了过来:“见过恩师”“见过院长”。他们纷纷行礼。 “嗯,归队吧。”还是淡淡的声音,沈孝益立即恭恭敬敬的行礼回道:“是”。说完各找各自班夫子报到,现在自己位置上。 “你可还能坚持?”院长看着关门弟子哭的眼睛都肿了,面露不忍的问。 “恩师,弟子是家里顶梁柱,当家人,不能倒下。我的傲骨也不允许。”沈晨翔坚定的说道。 院长听了就是一皱眉。他在官场混了好几年,这点小把戏早就斯通见惯了。 “徒儿有什么事可以告诉为师。” “好,谢谢恩师。”沈晨翔说道。 “你们进去吧,祭拜准备开始。”院长看着这个满意的弟子说道。 “好的恩师,能不能让沈晨阳和徒儿一起守灵。”沈晨翔问道。 “可,你自己安排。”院长面无表情的说道。 院长跟前站着和侍从,他高声喊到:“沈晨阳出队守灵。”话落从丙一班跑出了沈晨阳,他给夫子行了一礼跑到了沈晨翔身边。“二哥。” 沈晨翔没有说话,转身的功夫说道:“玉儿去问问四婶,可愿意让荷妹跟父亲守灵。” 沈玉一听,转身去了上房。屋里人早就出来了,老族长站在最前面,失去了来时气哼哼的样子。直说沈家坟头冒了清烟了,他只听说过,还没有见过学子丧事最高礼仪,一般都是学院派人送点东西,或者来两个要好的同窗,象这种全院出动的还是第一次。 沈玉走到沈荷面前:“荷妹,你可愿意和姐姐一块给二伯守灵?” 沈荷比沈晨晖还要小,所以沈玉想听听孩子的愿望。 “我愿意,二伯买好吃的。”沈荷天真的说道,她还不懂人死了不能回来的事,只记得二伯每次回来都给自己买好吃的,带好玩的(都是沈孝忠自己做的) “四叔四婶可愿意让荷妹受苦。”沈玉征求沈孝岩和花氏的意见。 “愿意愿意,荷儿是晚辈,理应守灵。”花氏立即接声,沈孝岩也一直点头。笑话,你看看沈晨阳就能知道这是莫大的荣光,虽然她也不知道守个灵能有啥荣光。 “好,那我就把荷儿领走了。”沈玉说完伸手拉起了沈荷进了西厢房。 第8章 祭拜 沈家兄妹跪好,院外传出声音。“祭拜开始,今有沈孝忠,傲骨凌风作为夫子……,”祭词洋洋洒洒一大片。然后是祭拜。 “启蒙班四班开始祭拜。”话落对中走出二十来个七八岁的孩童,他们的夫子三十来岁,下巴已经留了胡渣。夫子一身白衣院服,站到那自带一股仙气。学生们开到西厢房门口跟着夫子三鞠躬,夫子进去上香,然后带着他们出去。队伍从门口排到了村外。夫子直接带着他们出了村子。院外,大街上全是看热闹的。 一个班一个班的祭拜过后,就剩下了甲等三个班。本来三个班都应该留下守灵的,可是地方太小让夫子萎了难。 三个夫子来找院长商量。 “每个班自愿留下3个,沈孝益,沈晨曦,沈晨阳,沈晨明,程夫子留下,其他人都回吧。”院长说道。 大家商量一致后留了12个人,大家都想留下来,只能轮班来了。十二个人分成两对跪在西厢房门口两边。 院长等人都走了,转头说道:“谁是沈孝忠的父母,我代表学校慰问一下。” “我是,我是”沈茂升战战克克的答着话。农村人哪里见过这场面,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人物。一时不知道怎么答对。就连老族长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沈晨阳答了话。“院长,这是我爷爷奶奶,这位是我们族长,这位是里正。都屋里请吧。” “对对,屋里请屋里请。”沈茂升连忙说着。 “你先请。”院长伸手做出请的姿势。随后老族长,里正和程泉润都进了屋子。落座后,院长先说了话:“沈老爷子,沈夫子后事村里是怎么安排的?” 沈茂升看了看族长,又看了看里正,他也不知道到怎么安排,村里人不是死了人都直接埋了吗? “院长,我们村里都是停灵三日买付棺材埋了,村里人没有那么多讲究。”老族长答了声。 院长点了点头说道:“沈老爷子,我姓陈,你们可以称呼我为陈院长,沈夫子教的是启蒙班,可以说他是寒山书院所有学子的夫子,学院想让他享受最高礼仪,如果你们没有什么安排的话,我就按照学院规矩来。如果你们有什么安排或者风俗人情的话,我们商量着来。让这个事情完满的结束。” “没有安排,陈院长安排就好。”老族长赶紧说道,沈茂升也跟着点头。笑话,他可是看到了今天的排场。 陈院长很谦虚,他问沈茂升:“谁是沈晨翔的当家人,我和他聊一聊安排事宜。” 大家都被问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沈晨阳站了起来行了一个学生礼说道:“学生惭愧,沈家昨天分了家,二叔家是二哥当家。” 陈院长听了沈晨阳的话,看了族长和沈茂升一眼,沉默不语。屋里人都感觉坐卧不安,沉闷的出不了气。就在大家快承受不住的时候,陈院长开口了。“那就让沈晨翔过来吧。” “唉,我这就去。”沈晨阳说完就往外跑。一会儿功夫,沈晨翔和沈晨阳前后走了出来。 沈晨翔见了院长行了书生礼“晨翔见过师父,见过爷爷,外祖父”然后冲着族长和里正点了一下头算是见了礼。 “免,翔儿,虽然很残酷,我还得和你一块商量一下你父亲的事。你有什么要说的。”陈院长说道。 “恩师,学院是怎么安排的?”沈晨翔很冷静的问着。 “学校商量着按照最高礼仪办理,名额你是留是用你来安排。”陈院长说道。他看着这个关门弟子是真的心疼,刚逢家变,又迎来亲人无情的抛弃。所以他提点可以保留名额。 “谢谢恩师,我会保留几个名额。”沈晨翔说道。 “好,那你就安排一下人员。先回吧,其他的我和你爷爷商量。”陈院长说道。 “谢谢恩师,晨翔还想请您找个好大夫帮家母看看,她的情况有点糟糕。”沈晨翔恳求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为师亲自去请,你先回吧。”陈院长说道。 “弟子告退。”沈晨翔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陈院长转头和沈茂升商量事情,沈老汉三代贫民,哪里懂这些事情,后来就让里正和族长商量。陈院长又嘱咐了一些事情离开了。 西厢房内,沈晨翔兄妹三人和沈晨阳沈荷一起守灵,里屋不时的传出哽咽声。 薛氏带着两个儿媳守着程氏,看着自己的女儿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不时的哭出声来,又怕孩子们在外面担心,哭声就变成了哽咽声。 西厢房门口跪着甲字班的学子,沈家人和后辈只能跪在院子里。其中就有沈晨翔大爷爷家的孩子们。大人都在帮着干点活。村里的孩子们都站在大门外,偷偷的往里观看。想在看看教他们认字的长辈。 这时从远处跑来一辆马车,前边驾车的是刚刚跟着院长离开的随从。他驾马来到沈家门口跳下车,从车上扶下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老人慈眉善目,一把银須飘洒前胸。他身穿蓝色长袍,腰系丝带,现在那里就像神仙下世。随从伸手从车上又提溜下来一个药箱,带着老人往沈家西厢房走来。沈玉一眼看到老人进来,立马站起了身,他从老人身上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知道这个老人肯定是大夫。 “沈玉见过大夫,大夫您请跟我来。”沈玉知道他肯定是给娘亲看病的,所以很是客气。 第9章 醒来 沈家西厢房里,老大夫给程氏把脉,眉头越皱越紧,这样的的环境真的不太适合病人待。薛氏紧张女儿忙问道:“大夫,我女儿怎么样?” 老大夫眉头跟山一样:“病人情况不太好,她没有求生欲望,再说这样的环境也不适合病人静养。” 薛氏一听就蒙了,“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她怎么会这样?孩子怎么办?”说着哭了起来。 “娘,你别哭了,看看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妹妹醒过来。”程家老大程博达的妻子文氏劝说着。 程家老二程博康的妻子邢氏也上前扶住了婆婆,“娘你别这样,孩子们会着急的。” 薛氏只是哭,她一时乱了分寸,不知道如何才好。 沈玉忙上前问道:“大夫,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娘醒来。” 老大夫犹豫了一下说道:“有是有,不过我不敢确定。” 沈玉急道:“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的试试,需要什么您老只管说。” 老大夫很肉疼的一副表情。“罢了,老夫欠陈小子一个人情,”说完从药箱里拿出了一个纸包,剥开纸包里面是一颗花生大小的药丸。药丸是黑色的,表面圆滑,一看就知道制作之人很用心。沈玉从脑子里过滤了一遍,这个年代还不流行药丸,都是喝中药。她依稀记得有一次和哥哥去书院,陈院长说过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御医可以制作药丸,喝起来很方便。看起来这位老大夫身份不简单。 “我去端水。”沈玉说完转身就往厨房跑,她从锅里淘了点热水,然后偷偷的从空间里放出来点空间水,希望母亲能够早点醒来。 沈玉端了水进屋,二舅母邢氏已经掰开程氏嘴,把药丸放了进去,。沈玉赶紧用木勺喂娘亲喝水,她知道里面有空间水,喂的很仔细,一点也没有浪费。 老大夫一边开药,一边嘱咐着邢氏。沈玉喂完药走了过来,“老爷爷,药丸是您自己制作的吗?”她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副好奇的表情,其实就是想套话。 老大夫没有防备点头说道:“是,那个药丸是老夫花了好几年功夫备药制作的。”说完又不舍的摇了摇头。 沈玉看了感觉好笑。她装成好奇宝宝的样子说道:“医药行业真的是博大精深,先看到缝合术,有有了制药术。”说完她双眼看着老大夫,看他什么反应。 “缝合术,小丫头你见过缝合术?”老大夫果然很惊讶。 “爷爷,缝合术很稀奇吗?我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后来有一次看到一名大夫给别人缝合感觉奇怪才问的。”沈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是以前是军医,这些缝合是最常见的。她今天说出来是想引起老头好奇,想以后和他攀上点关系,然后师出有名了。她就可以靠着这个发财了。 “你见过,那你会吗?”老大夫很稀奇,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听到缝合信息。 “我想我可以,那人跟我讲过。就是我没有需要的东西。”沈玉说着。 老大夫沉吟了一下说道:“东西我有,你可以说说你知道的。” 沈玉想了想说道:“我五叔受了皮外伤,您可以看着我给他缝合,但是爷爷的答应玉儿这件事不能对外人说,就说是你教我的。” “好,我答应你。”老大夫深深的看了沈玉一眼,感觉这个孩子很聪明,都快赶上京城那帮兔仔子了。 他俩说完就去了沈家老五沈孝益的房间。何氏赶紧接了出来,“玉儿,你过来了,赶进屋里来。” “五婶,这是陈院长从县城给我娘请的大夫,知道五叔受伤不轻,特意让他老人家给五叔看看。”沈玉很客气的说着。她从分家那会起就对老沈家没有了好印象,还是客气疏离的好。 何氏一听急忙道:“谢谢你们想着你五叔,那就麻烦大夫了。”说完走到床边,掀起毯子露出了狰狞的伤口。伤口有两扎那么长,上面上了止血药粉,浑身发红,一看就是发了烧。 老大夫一看就是一皱眉,都发烧了,估计也就不回了。沈玉赶紧说道:“婶,咱家有酒吗?” 何氏不明白沈玉为啥这样问,但还是老实回答:“有,上次我爹过来时带了一小坛,应该不多了。” 沈玉说:“那你拿过来大夫要用。” 何氏从柜子后拿出了一小坛酒,打开一看还有半坛。 沈玉说:“这些不多,麻烦婶再去买一坛。” “好”何氏说完出门走了。 “老爷爷,麻烦您了,我用一下你的针线。”沈玉说着,老大夫打开药箱。拿出需要的工具。 沈玉上前,她先用酒清洗伤口,把上面的药都洗掉,然后麻利的穿针引线缝的飞快。她的赶紧缝好,免得一会进来人了不好解释。老大夫看着沈玉陷入沉思,这个女娃不简单,一看就是熟手啊。 沈玉速度很快,一会功夫就缝好了,然后麻利的收拾术后工作。“老爷爷,这么大的伤口缝合的用酒先清理了,其实最好的清洗是酒精,就是那个东西不好找,制作也麻烦。酒就方便一些。还可以治疗退烧。” 老大夫看着沈玉:“不好找,制作麻烦,你是不是会制作?” 沈玉点了点头,正要说话,这时何氏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坛酒,沈家老两口也走了进来。他们看着屋里愣了一下。沈玉就开口说话了:“婶,大夫说叔高热起来了,的用酒擦拭身体降温,他在给开两副药,叔叔不高热了就好上来了。” 老大夫也说:“我开两副药你们让他喝了,明天我在过来看看。”他说完看了沈玉一眼正要说话,沈晨阳一步迈了进来:“玉儿,二伯母醒了。”沈玉听了也顾不得老大夫了转身就往外走。 西厢房里程氏醒了过来,她的身体很虚弱。此时正呜呜的哭着,薛老夫人和两个儿媳都在劝着程氏,沈晨翔跪在炕前,怀里抱着沈晨晖。他不敢哭,怕一哭程氏更受不了。 “娘,你醒了真是太好了,玉儿害怕,娘,你要照顾好自己,肚子里的小弟弟需要你。”沈玉爬到程氏怀里撒娇。她知道程氏有了死志,她想劝回自己的母亲。于是沈玉就一遍一遍的呼唤着:“娘亲,娘亲,玉儿害怕,弟弟也害怕。”沈玉的唤声引来了好多人,有陈氏,孟氏,姚氏,花氏,还有大房沈茂平的妻子,两个儿媳妇……。大家听着沈玉的话都哭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程氏好像灵魂归窍。她伸出手在沈玉背上轻轻拍着:“玉儿不怕,玉儿不怕,娘在。”沈晨翔听了喜极而泣。 程氏慢慢的坐了起来,她看了看全屋人,最后眼睛定格在沈晨翔兄弟俩身上:“翔儿晖儿起来。苦了你们了。” 沈晨翔强忍着哭声:“娘……”说不出话来。 “孩子,扶娘起来,娘去看看你父亲。”程氏说道。 “娘,你身体虚,还是明天……”沈晨翔想让娘亲多休息。沈玉知道程氏喝了空间水应该没事了。但是她不能明说。 “我可以,”程氏说道。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所有人都静了声音。沈晨翔和沈玉一边一个扶着母亲慢慢的来到外屋。她看了看沈孝忠,沈孝忠面色安详,就像寿终正寝一样。 程氏看着自己的夫君轻轻的说道:“可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是我们兄妹三人亲自收拾的,娘亲放心。”沈晨翔说道。 “那就好,扶娘回吧。”程氏悲伤的说着,成亲后的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 第10 章 学子抬棺 第二天天一亮,村里所有人都来到了沈家,沈晨翔兄妹和沈晨阳在西厢房守灵。学院更是来了十来个人过来帮忙,写帛金的更是书院的先生。 太阳升起时,学院的书生都来了,还是先轮流祭拜,再是守灵。今天还是陈院长亲自带队。他和程泉润站在门口,副院长念着长长的继文,场面让人肃然起敬,一院子人除了继文声,别的鸦雀无声。快午时时,村外快马加鞭来了一行人。一行人来到沈家门口,从里面下来三位身材修长的书生,三人一路小跑来到陈院长跟前:“学生见过恩师。” 陈院长点了点头说道:“嗯,进去见见你们师弟。” “是。”三人转身往屋里走,一看摆灵堂的地方不是正房就是一愣,他们互看了一眼就进屋了。留下了随从去随帛金。 三人进了屋子恭恭敬敬的上了香,然后对着沈晨翔行了一礼说道:“师弟节哀,师兄来晚了。” 沈晨翔兄妹和沈晨阳沈荷都站了起来,沈晨翔说道:“师兄能赶来,师弟万分感激。” 师兄弟四人客套一番留了下来守灵。沈晨翔知道,这是师傅在给自己撑腰。 到了出殡的时辰了,村里走过来几个大汉,族长说:“陈院长,这几个人是抬灵柩的。” 陈院长微微颔首:“族长,这事本该你们乡亲抬灵柩,可是孩子们都想尽尽心意,今天这灵柩就让给他们这些孩子们吧。” 陈院长说的谦虚,可他位置在那放着,族长敢说不吗? “起灵吧。”陈院长说道。然后甲字班同学全部站了起来,不同班次站到两旁。沈晨翔的几个师兄和他的随从抬着棺材走了出来,甲字班的同学立马上前接过棺材扛在了肩上,两旁又分别站了一排,准备随时接手。棺材四角,沈晨翔和沈晨阳分别站在棺材前的左右。沈晨晖现在棺材后左方,沈玉拉着沈荷问道:“荷妹可能坚持送二伯到坟地。” “我行。”沈荷脆生生的答应着。花氏眼睛里露出心疼之色,好在没有说话。 沈晨翔招了招手说:“晨明二哥,你来为我爹打幡吧。”(打幡就是手里拿着白幡举到棺材上。) 沈晨明跑了过来接了手。 “爹,上路了。”沈晨翔喊道。他不敢喊太大声,怕自己母亲听了难过。说完往外走。 “夫子,上路了。”学子们同时出声。一起往外走去。 棺材出了村庄,沈晨翔和沈玉同时高喊:“爹,上路了。”喊完痛哭出声,压抑的情绪终于可以释放。学子们也高声喊着:“夫子,上路了。”喊声震天,惊起了一只只鸟儿飞上天空,看看出了什么事。村里人走在学院学子后面,对这位平时总是笑呵呵的,村里唯一的秀才肃然起敬。老族长看着里正说道:“他的葬礼确实不是你我可以主持的。”里正说道:“这是我们村子的荣幸,以后好好对待他们母子吧。”老族长听了点了点头。 村子里的大街上摆满了桌子。程泉润请了县里春风楼的大厨过来帮忙。今天摆了流水席。请村里老少和全院夫子学子吃饭。 学子们都很自觉,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坐在那等着上菜。乡亲和乡亲在一桌。陈院长这桌上坐着陈院长,程泉润,沈晨翔,两个副院长和沈晨翔的三个师兄。他们坐在一起闲谈着:“师弟,你这三年有什么打算?”一个看起来有二十四五的年纪的白面男子问沈晨翔。 “大师兄,我还不知道,这三年的守孝。我先在家复习着,师兄这次怎么来了闵县。”沈晨翔问着消息。 大师兄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今年天气干旱,南方尤其厉害,户部官员被分下来查看各地情况,我知道恩师在这,就主动要求到这了。” 大家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知道这种场合不适合深谈。“我敬各位师兄。”沈晨翔举杯。“师弟请!”这桌上一团和气。 其它桌子上看到这样的情景谁也不敢闹事,谁不想在寒山书院众夫子跟前落个好印象。 众人吃完饭,学子们由自己夫子带着回了书院,陈院长带着几个弟子也走了,一下子大街上冷清下来,各家把各家的东西带走。就剩下沈家众人往家里走去。 沈茂升沈茂平两大家子人坐到一起,说着以后的事。沈茂平问弟弟,“你们分了家以后怎么住?” 沈茂升无奈的说,“家里也不富裕,先这样住着,等谁有钱了谁就盖了房搬出去。” 沈茂平也说道:“这也是个办法。苦了这些孩子们。都是穷惹得祸。” 沈晨翔听了说道:“爷爷,我想把县城的房子退了,以后住在村里还省点钱。就是我读书需要安静,想找个房子出去住。” 沈茂升听说孩子读书需要安静,立刻说道:“行是行,就是……,现在没有现成的房子。” 沈茂平接过了话:“要不让晨翔搬到老宅怎么样,就是房子太旧了的重新修一下。翔儿要是不嫌弃的话我让你两个伯伯过去把房子修葺一下。” 沈家老宅是以前沈晨翔爷爷盖的,全家都住在那,院子很大,房子也多。后来老人都没有后沈家分了家,老宅就空了出来。沈茂平这样一说,沈晨翔当然愿意了。 “行,那我就麻烦伯伯们了。就是这个宅子我买下来。”沈晨翔说道。 “你这孩子咋说话的,自己家的宅子住要啥钱,你怎么和家里人这么见外。”沈茂平假装生气的说着。 “爷爷,一码归一码,沈家这么多孙子辈,你把老宅给我对他们不公平。我把老宅买下来,你们帮我修葺我就感激不尽了,要不我是万万不敢要的。”沈晨翔不紧不慢的说着。 “你这孩子,唉,算了那就当卖给你。这么大的院子的八九两银子,咱们是一家,给你五两银子。啥时候有啥时候给你看可行。”沈茂平说着,瞪了沈晨翔一眼。 沈晨翔笑了,“银子我出九两,就是的晚几天给。还的麻烦伯伯了。” “这有啥麻烦的,明天我们就去。”沈茂平的俩儿子说道。 沈孝林和沈孝岩对看了一眼:“明天我们也去。” “那就麻烦两位叔叔了。”沈晨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