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黄河岸边事》 第一章 董太医出走张掖,施圣手名扬塞外 朝阳如血,彩霞如练,染红了天际。古道荒凉,一位老者赶着车沿着渭水河畔在踽踽独行。 走过几个缓坡,被一片深深浅浅的粉红包围着一个城堡出现在眼前。天气逐渐转暖,走在苍凉的古路上,让人惊奇地发现,道路的两边开满了玉兰。并不是很粗壮的树干上,一树一树,白色的玉兰在枝头格外有味道。 初春三月,是春花相尽绽放的时节。远远望去,绿色的叶芽还未长满枝头,可是大地已经被绚烂的花朵覆盖。老者心情大好,赶着毛驴车快速前行。 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一座小城,只见高高的城门楼下方一块方石上镌刻着“张掖”两个大字,老者细细思索,才悟到自己原来已进入了甘肃地界。 走进城来,发现这里的一切与内地已迥乎不同,只见低矮的民居、有些农舍直接开凿在黄土里面,看来这就是所说的窑洞了。沿着坎坷不平的石路,继续前行。 忽然在一座高宅大院的门前,聚集了很多人。老者靠近前去,这件门口贴了告示,内容大体是这家的少夫人因身怀六甲而难产,特贴告示寻找医术高明之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见这位老者二话没说,走上前去,揭走告示。众人纷纷把他引到院中。 这位老者为什么会有此一举呢?原来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御大夫董如岭。 董如岭,山东济南府济阳人,家境殷实,诗书传家,自幼勤学苦读,曾拜名儒张稷若为师,策论奏疏、琴棋书画、奇门遁甲,渔樵耕读、颇得老先生的真传。特别是在悬壶济世之学方面造诣颇深。 在求学期间,张老先生到爱徒董如岭家中探访,路过仁风北街,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仁风北街,有个闻名的神庙。神庙之神,在于庙内有一小虫。周围百里乡亲,婚丧嫁娶,请神许愿,皆都到此烧香磕头,结果事事如愿。如此,神庙威望越来越高,及至朝廷命官到此,也都下轿燃香供食,求助神灵。 该年夏,久旱不雨,天热如蒸,庄稼干枯到了见火就燃的地步,老百姓眼巴巴望着刺眼的苍天作傻,盼雨如命。 一日,谙熟《奇门遁甲》的张稷若先生讲学来到仁风,路过神庙时,见成百上千的百姓跪倒在神庙前,鸣锣响鼓,燃香叩头,正在虔诚地求神降雨。 “老天爷,睁开眼看看我们吧!”“苍天啊,快降甘露,救救我们吧!”“老天爷,可怜可怜,快下雨,救救孩子们!”神庙前一片祈祷声。祈求、悲哀。 张稷若见状,十分痛心,不声不响地偷偷进了神庙。旦见神庙内供桌上,满摆供食,蜡光通明,香雾缭绕。再看,供桌正中上方供奉着一只装饰精美的玻璃盒,再细看,盒内放着一只像干豆秸一样的干巴小虫。张先生不解。 正在迷惑时,庙外锣鼓声和着凄凉悲哀的祈祷声又起,他忽地来了主意。于是闭目和十,吐出咒语喃喃:“……”咒语即出,只见盒内干巴小虫慢慢苏醒复活,驱动起来。再念,小虫由小变大,再念,再变大,念念念,大大大,小虫变作一条大龙,腾空而起。神龙在空中摇头摆尾,顷刻,天空乌云翻滚,电闪和着雨鸣,大雨倾盆而下。众百姓望着腾空的大龙,浇着倾盆的大雨,喜出望外,惊愕地叩头,再叩头。 是年,仁风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 在张老先生的调教下,董如岭学识得以迅速提升,后到京师寻找张老先生的大徒弟艾元徽,当时艾元徽任刑部尚书,在他的举荐下,考取了太医院行走。其在任上兢兢业业,勤奋修为,一晃竟是几十个春秋。在后宫争斗中,因不愿依附于任何人,因此告老还乡,此时应是大清康熙八年。 御大夫告老还乡,回到济阳南霍村,在路过河北沧州地界时,收养一少妇人20多岁,并带有一小男孩,情况可怜,被御大夫董如岭收下,一并带回南霍村取名:树祯。 董如岭在周边村行医为民治病,从不收钱。因他是御大夫一般人小病不愿惊动御大夫,名气太大,大病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请御大夫,但为时已晚,看一个死一个。最让他生气的是,康熙十八年春天,他的亲孙媳妇陈氏做月子得了伤寒病,经他百般治疗无效而死亡。 御大夫一气之下,罢、罢、罢,自己家人的病都看不好还行什么医,说罢骑上小毛驴,带着小妇人顺着大清河一路西下,晨起暮宿,来到了张掖城中,才出现了上文中的一幕。 御大夫董如岭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这座庭院,跨进一人多宽的木门,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式的宅子。院子里的正屋以及东西厢房,木雕门楣。古朴的雕花,带着北方特有的粗犷。所有的门窗使用着卯榫,屋内的木制炕边光滑透亮,一看就是使用多年而有了包浆。进出屋子的门槛之高,显示这主人的地位。愁眉苦脸的主人看到鹤发童颜的董老先生,内心便安静了许多。 宾主落座,没有多余的寒暄。董老先生便在仆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少夫人的面前。望着少夫人的气色,董老先生搭手诊脉,凝重的脸上不久便露出了些许的笑意。他先用银针先给少夫人扎上10多根银针,不一会儿,少夫人的眼睑似乎睁开,又一顿饭的功夫,顺利生了个小男孩,一过秤9斤八两。仆人拿着开好的方子,拿药、泡煮,喝药……一家人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原来此户是张掖城有名的大财主之家,老员外名叫杨善康,五个儿子,三个在京城为官,二个在张掖城经商,死者为杨老员外的大孙媳妇,因第一胎难产,张掖城的名医都请遍了,只得贴告示寻找医术高明之人。事有凑巧,也该着御大夫董如岭在此地出名。 在此地安定下来,御大夫董如岭便得以出入这个庭院。三进的庭院,高挑的门楼,气派的影壁墙,参天的古木,一切都体现着大家的气魄。只见白色高大的院墙,墙边的老树还未完全发芽,偏西的阳光,将树干的影子投射在院墙上,然后慢慢拉长。斑驳老树,能感受到时光流淌,沉淀的岁月像油画一样厚重。四门八窗的厦房,“祥和瑞”、雅安居”体现着主人的品味。 家中添丁,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老员外心情格外舒畅,心中不禁想,我有了重孙了,四世同堂啦!老员外这时才想起御大夫,赶紧将御大夫让至上房上座,让下人赶紧安排了一桌上等酒席,二个人开怀对饮。 席间杨老员外问道:“御医是哪里人氏”,董如岭道:“我是山东济南府济阳县人,康熙五十二年中的进士,一直在朝里御医房伴驾,乾隆廿八年秋告老还乡,时运不佳,因种种原因不愿在家,一气之下顺大清河云游至此。正遇贵府出事,我一时性急,救下母子”。 杨善康老员外讲,“您是我家的大恩人,救了我家二条人命,我可如何谢您!这样吧,在这张掖城方圆百里,我是第一大财主,家有良田千倾,房有万间,城里的商號房百分之七十的都是我杨家的。咱有的商铺房,我出房、出钱在张掖城开一號御医房,专门行善积德,为一方贫困百姓治病,不挣钱不要紧,您看如何?我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忠仁,和您一样,也是康熙六年考中的,他是武科探花,现任兵部次郎,住北京王府井东胡同,咱有事可到北京城找他。” 老御医董如岭一听,把腿一拍说:“杨老员外,真是缘分,天底下竟有如此的巧合,您家杨忠仁次郎府我知道,我常到杨府去玩,原因是我有一家叔名叫董佃远,在杨府是六品护卫统领,所以我有空时常去找他玩。”杨老员外一听,说董统领我认识,人很好,心直口快,很爽朗,爱喝点酒。我前几年到京城去晚上没事时,常叫董统领陪我喝点。 说罢,又叫人把酒菜热了一遍,两人继续喝酒聊天。杨老员外讲,我二儿子也在京城,叫忠义,现在户部任总抄事,官不大,但管事不少,我老二人缘好,爱结交朋友,在京城可以说没有他办不了的事,以后咱有事可找他。我老三忠礼现在兰州府干军务粮道,专管军需粮草,以后也可能有用他的时候。老四忠志、老五忠信都在张掖管理商铺,明天我让人把他哥俩找回来认识一下,有什么事就让他们办去。咱们往后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别客气,我比您年长十几岁,您又和我老大忠仁是朋友熟人,我盘个大,你就叫我杨叔吧,这样更亲近,也好称呼,我就叫你贤侄吧。董如岭心想,正合我意,赶紧端起一杯酒连敬老员外三杯,三杯下肚后,老员外讲,贤侄啊,今天是咱家大喜之日,你一下救活我们二口人,更喜得是我有了第四代人,你得给我重孙起个名,也算你到张掖留个纪念。 御医董如岭一想“我是山东人,又是顺大清河从东边来的,干脆叫“东来”吧。”杨老员外一听,暗想,东来,紫气东来,不禁哈哈大笑,此名甚好,前边加个杨字即杨东来。谁知此名一叫,到嘉庆六年,竟叫出个状员来,后话不提。 单说二人直聊到月上东山方才休息。第二天杨老员外打发人到张掖城叫回老四忠志、老五忠信,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一一细说,高兴的老四、老五不得了,都说,到东来满月把大哥、二哥、三哥都叫回来,全家人一起庆贺庆贺。今年又是您老的66岁大寿,您提前过几天,干脆和东来的满月一起过得了,把所有亲朋好友都请上,也唱它十天大戏,咱请兰州最出名的戏班子。 老员外点头同意。家中光请戏班子就用了十多天。张掖城中像是过年一样,都跟着员外一家乐呵呵的。 一晃许多天过去了,御大夫董如岭在杨家备受尊崇。“人怕出名”,城中的达官富贵听说来了个神医,都竞相邀请到家,给家人把脉治病。后来董老先生和老员外一合计,看来不如开个药铺来悬壶济世。员外说,我南门里那10间门头房和大院合约已到期,干脆收回来开个药铺算啦,两人仔细合计了一下,不几天董氏御医堂便开张了。 张掖城中流行一种怪病,不论大人小孩、不论男女、只要一得上就上吐下泻,泻得人提不上裤,现各药铺门前排队都看不了,不知怎么办”。杨老员外一听此事也急了,赶紧将此情一五一十的和董御医一讲,董御医说先治病救人要紧,赶快把大院倒出来再给我找几个帮手,我这就和老五先到城里去看看情况。几人来到张掖城南门里,路西10开间门头房已打扫干净,后院是四合大院,几十间房子足够用的。董御医让老五先找几个病人来看看情况,不一会工夫,找来四五个病人,经董御医仔细查看,病因完全一致。先时头痛,呕吐,接着大泻不止,得病最早的已半月有余。董御医看罢,如此这般让老五按此准备。 第二天一早大门口多了几十口大锅,都是煎好的中药,凡是有此病者都可以随便喝,不收钱,保治此病。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张掖城几千个病人,二天时间就传遍张掖城,很多人都说:“杨老员外从京城请来的御神医,死人都能看活,真是个活神仙降临张掖,也是咱张掖人有福气”。原来,御医一看众人得的病心中明白,此乃饮水所致,喝的水有污染。 此病为急性霍乱,如不马上治疗能把人泻得脱水而死。董御医急开一个药方,按上几十口大锅,大火煎药,让人们吃几次,再配上针灸,第二天准好,此药方为:“红皮大蒜5000斤、绿豆8000斤、薄荷500斤,马勺菜10000斤、冰片50斤、枸杞300斤、甘草200斤”,均分到几十口大锅里,加井水煎好即可服用。此乃密方,千万别外传。众人听的明白,都按此操作,果然不足十日,张掖城的病人全都好了。张掖城老杨家这一善举,在整个甘肃地界可传大啦。就连青海的西宁、陕西的西安都知道张掖城的“广济堂”药铺,更别说御医董如岭的名气了。 转眼一个月已过,杨东来的满月期已到,杨府张灯结彩,唱大戏,搭了两个戏台,一个是庆祝老员外66岁大寿,一个是庆祝杨东来的满月。一边唱得是秦腔,一边唱得是河南豫剧。再说杨东来的母亲康氏,也是大家闺秀,家住山西平遥,有名的山西康百万之女。康家是明清两朝的大财主,家中有汇通天下的大银號,票號,专做走西口皮张、茶叶生意。北至绥远、承德、呼和浩特,直至外蒙的乌兰巴托、大沙皇帝国。家中余银无数,富可敌国。这次外甥满月,又是第一胎,光贺礼一个银冬瓜,就重达30多斤。在山西绥远境内,只要康老东家一封信,可以说没有办不成的事。 再说北京城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云集。当今兵部,上至尚书、侍郎,下至统领、千总都知道次朗家添了孙子,贺礼是奇珍异宝,光贺礼就装了满满几大车,金银就更别说了。杨次郎按排府上一个张统领带了十几个可靠的弟兄护送运回甘肃老家。户部的也不例外,杨总抄事人缘好交际又广,全国地方官员正巴结找不到名目呢,借此机会,又好说话。杨抄事是来者不拒,嘻嘻哈哈笑脸相迎。只一次添侄孙就收贺礼百万两之巨。这么大的一笔进项,杨抄事心想我应该这般如此办理就行了。 甘肃兰州的军需粮草总办杨三爷忠礼,更是不得了的主儿。在西四省,实行的以征现银为主、粮草代储,就是各省的军需现银交给可靠的大粮草商,平时无战事,粮草商们可以用军需现银做民间生意,战时再以次充好,高价从民间大批购进,所应利银,再按大小股分配,这样一来,天衣无缝,只落了个座地收钱,真乃奇才。这次家中添了侄孙,地方官员,商贾们的贺礼就更别说了。 今年秋天,甘肃地界雨天多,因杨善康老员外年轻时走西口、下西宁、到新疆、披星带月常年在外跑,挣下了好大一个家产,富贾一方,但落下了一个风湿性伤寒腰腿痛病,这几天又犯了病,腰腿痛得起不了床,家人到药铺和御大夫一说,现成的大夫,到府上一看情况,几针下去,推推拿拿病马上就不痛了,真乃神了,至今御大夫的第九代传人,青岛海军401医院的宋学彦大夫,小针刀疗法就是出自御大夫的真传。 单说御大夫流传下来的神奇药方,直到现在还大放异彩。比如南霍村的接骨膏药、破伤风药、搭背疮药、专治痦子的药膏,还有中老年大补的性药,其密方是:“蛇床子、兔丝子、五味子,烤干碾成面,用生蜂蜜拌成豆粒大小的药丸,每晚3粒,功效奇好,此药名叫“秃鸡伞”。 你若此药的药力如何,至今北京城还留传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地故事。 那是御大夫在京城为官之时,北京城朝里的吏部,有个姓李的尚书,名叫李庆生,今年六十初头,心血来潮又新纳了一房小妾。从此,正室很生气,自己住内院,李尚书与小妾住前院。李尚书已六十初头,小妾才十七岁,长的天仙一般水灵,正值青春年少,每晚的房事老尚书哪里应付得了。无奈他找到太医院的太医董如岭说明情况,董太医大笑不语,忙给李尚书开了个秘方。按此抓药炮制,每晚睡前三粒,千万不能多服用。 老尚书让院公将药买来,细火炒干,磨成面,用生蜂蜜调合制成豆粒大小的药丸,摆在尚书的书桌上。到了晚上,老尚书高兴早早吃完饭躺在床上,准备好凉开水,让小妾拿过药来,他没说拿多少,小妾抓了一把让老尚书张开口一下送了进去,拿水一冲了下去。半个时辰后,只觉得两条大腿根发热,腹内向开了锅,精神倍增,马上叫小妾上床俩人大战起来。 直至黎明时分,老尚书累得一口气没上来,身子一歪死在床上。这下可把小妾吓坏了,赶紧穿好衣服跑到后院叫人,正室夫人一听急了,来到前院一看,老尚书还光着腚没穿一点衣服,张口大骂小妾,并且一看桌子上还晾着一堆药丸,气不打一处来,全部扫起来倒院里,没想到药里有蜂蜜,院里养着一群鸡把药全吃了。母鸡吃了不要紧,公鸡吃了可不得了啦,趴到母鸡身上就是不下来,一直待了一天一宿,这个还不算,还把母鸡头上的毛全参掉了。老院公一看我的妈呀,这药这么厉害,愿不得把老尚书给折腾死。药方现在我手里我得给它起个名,叫什么呢?嗨,就叫“秃鸡伞”吧。 再说杨善康老员外,心中高兴多喝了几杯,便对董御医说:“现在我家忠礼在兰州管着粮草大营,咱们做做军粮买卖如何?我听说你们山东黄河两岸盛产高粱和黑豆,正是军队所需之粮,你可给老家写封信,问明粮价情况,顺黄河船运至渭南黄河码头,渭南至兰州是汉路,运价好计算。水路运价我不知道,信中说明也计算一下。这里兰州的价我让忠礼给你开个明细表,你好心中有数。” 过了几天,杨忠礼将一份粮草价格清单交给御医董如岭,他细细看了一遍后连同家书邮回济阳南霍村。 第二章 “祥”号商铺遍天下,女子当家美名扬 在济阳黄河的对岸,我们这里都称作“河南”,曾经的富甲一方的“旧军孟家”的故事,在沿黄一带流传至今。 这章丘孟家,原籍本是山东曲阜南边的邹城县人,自大明二世迁至章丘旧军村的,当时的旧军村一百多口人,村南有一大片荒洼地,东西一千多米,南北六百多米。孟氏先人一眼看好此地,哪里也不去了,就在此安家吧。先找到旧军村的里正、保甲说明情况,自己准备住下,也算村里人,打算开发出村南那片水洼种地。本来那片水洼地就无主,有人开发是好事。 里正、保甲就给出了个证明允许开发。就这样,旧军的孟氏先人在洼地最北边先盖了个简易房住了下来。然后围着洼地先挖了一圈大排水沟,这一圈不要紧,圈内一千多亩土地归了孟氏先人。孟氏先人也有办法,就像现在的方田建设一样,先把地搞成四方小块台田,以挖出的好土找平抬高地基。洼地的最南边东西着挖了一千多米长的排水沟,即能存水也能排水,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优质田。 孟氏先人起五更睡半夜,历尽千辛万苦,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将这一千多亩土地一点一点的开发了出来,在旧军成了种粮大户,原旧军人眼热的不得了。孟氏先人早在章丘县衙办理了土地手续,照拿皇粮国税,别人也没办法。 一晃几十年过去到康熙乾隆年间,旧军的孟氏家族到了第四代兆子辈吧,已家大业大,老弟兄四个,老大在家种地务农,老二在济南府纬四路开了个杂货铺,经营的很好,每年能挣几千两银子。老三在北京前门大街开了个布店,专营各种布匹生意,到后来买卖直做到皇宫内院,据说皇宫内的宫嫔们都爱穿他家的绸缎制成的衣服,内务府每年都大批的征调他的绸缎来制作朝臣衣服,那银子挣老啦! 再说这孟老四,在周村开了一家大染房,雇着几十个伙计,把染好的成品布匹各种花样的、各种颜色的都有,整车发往北京,交给孟老三经营,每年也是几千两银子的进项。在方圆百里,孟家可以说是数得着的大财主。 话说这年哥儿四个商议,今年老太太过六十大寿,拉扯我们哥四个一辈子不容易,我们得好好的给她老人家过一过,每桌计划按五十两银子操办。请了最好的有名的厨师,厨师一听,五十两银子一桌这菜单怎么开呢?最好的席面也用不了,也罢,孟家有的是银子,就按最好的来吧。 到了老太太生日这天,来的全是女客,再加上街坊上的老太太们,足足做了二十席。一开席先上了八大碗,红烧海参、红烧鲍鱼、红烧鱼翅、红烧熊掌、猴头、燕窝、鹅掌、玉兰片,除山珍就是海味,多半是汤菜,老太太们哪吃过这样的高级席面,席罢还没吃饱。 走在大街上街坊们一问,今年老太太过生日,席面怎样?不怎样!一点肉也没有,光叫喝得汤。这话传到孟老大耳朵里。心想真是什么货种什么客,你们没吃过山珍海味席,真是庄户老太太。 第二年孟氏老太太又过生日,按每桌五两银子操办,全是猪肉席面,什么红烧肘子、梅菜扣肉、猪肉炖粉条,一点青菜也没有,猪肉管饱,只吃得老太太们顺嘴流油,高兴得老太太们见人就讲,今年人家孟家老太太过生日,决啦!全是肉席,我长这么大,头一回座这席面。 常言道:“穷怕亲戚,富怕贼”。现在的孟家,方圆百里谁不知道,孟老大在家吓得整夜睡不好,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出银子,让村里乡亲们出工,修围墙,把村围起来,修上四门,晚上大门一关多保险。主意一定,说干就干,先围村挖大沟就地取土。旧军村周围全是黄粒土质很好再加上白灰,全是土打墙,一米多宽,人多力量大,全村一百多口劳力,全是孟家管饭,天天猪肉炖粉条,白面馒头吃饱就行,没有工钱。 经过一冬一春的努力,一丈多高的村围墙修了起来,按上四门,每晚有人打更。从此旧军村太平起来,都说这是孟老大的功劳。 孟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遍及全国各地。孟家老二和老三,哥俩一商量,在济南的经三纬四路北买了一块地,约十亩多,盖起了二层门面楼和后院配房。请济南府名人写了“瑞芙祥”绸缎庄商号,每年收入几十万两银子,后来成了御封银号的大股东。 旧军孟家分支众多,其中进修堂家世代单传。到清同治年间的孟传珠这一代时却无嗣而又早逝,便过继同族世泽堂的孟继頨为后。清朝光绪初年,孟继頨娶淄博张店大家闺秀耿才芳为妻。这耿才芳生于1858年,自幼天资聪明,四岁便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七岁能写字,十五岁读完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还能填词作诗。她画的牡丹在章丘县名气很大,特别是牡丹图折扇受到人们的喜爱,落款为“朵云阁女史”。清末文华殿大学士陆润庠偶得她的一扇视为珍宝,经常向同僚赞赏。正是耿才芳的出众才华,使孟继頨对娇妻恩爱有加。 耿才芳与孟继頨婚后生活幸福,但有一事却不随人愿,那就是几年过后仍没有身孕。为了使孟家延续香火,知书达理的她便说服丈夫,纳尹氏为妾。1893年尹氏生下一子,耿才芳为其取名孟广宦,字养轩。耿才芳与尹氏相处和睦,深得孟继頨的欢心。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孟继頨过世了。治丧期间,进修堂在北京、汉口、济南等商铺的店员多来章丘为东家戴孝,加上本族亲朋好友,人员达上千之多。失去丈夫正在悲痛中的耿才芳却思路清晰,处理事宜面面俱到、无一破绽。通过处理丧事,耿才芳在家族中威信猛增,都认为这位女主人胸怀大略。 孟继頨死后,年轻的耿才芳强忍丧夫悲痛,挑起了家庭内外生活、经营重担,成为进修堂当家人,对全国各地堂下的店面进行统管。耿才芳对店面采取了“派人巡视和店铺送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让所有的经理人每月写函书汇报经营状况,并一一回复。她听取巡视人的汇报后再细细查看各店铺的汇报材料,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次,一位经理人在汇报材料里称:店中一切顺利,望东家务念。耿才芳看后提笔将“务”划掉改为“勿”字,并在信上端写下:“一字知错,其意相反。诚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戒之。”就此一事,各经理人对女主人更加敬畏,不敢疏忽丝毫。 耿才芳虽是女流,却豁朗大度。1900年,北京谦祥益号经理人买下了庆乐剧场的一块地皮,准备兴建一处店面。没想到同族的瑞蚨祥号经理孟觐侯得知后,怕其规模扩大影响了自己的生意,便立即在剧场南面买了一块地皮,欲挡谦祥益的进出之路。谦祥益经理人哪能咽得下这口气,表示要与瑞蚨祥抗争到底。耿才芳经过深思熟虑,让谦祥益号让出北京去汉口发展,并语重心长地对那位经理人说:“同根相煎,何苦呢?郑老夫子不是讲过的吃亏也是福么!”耿才芳以避让的方式解决了一场干戈,威望在孟氏家族中猛增。也正是耿才芳的豁然大度和周密管理,使孟家进修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第三章 董御医甘肃定居,双银号改制铜钱 单说康乾盛世的济南府南霍村,民风淳朴,习武之风在当地颇为盛行。南霍村的董家大院,便是当地一个学武之地。 董家大院前院是草上飞六品统领董佃远带众徒弟练功习武的地方,其中有个徒弟叫董乃广,当年才十三岁,但个子已长到一米八多,人很直,一个心眼,习文不成改学习武,董佃远想不教吧,自己的家侄,可一教实在不成,第一天教的内容第二天准忘,实在没办法,气得董佃远教师说,你去捕苍蝇吧,谁知一句戏言净练出个怪杰来。转眼三年过去。一天董佃远正在院里方桌上喝茶考教徒弟们武功,这时董乃广来了,一见面深鞠一躬,说师父,光让我捕苍蝇吗?董佃远早把此事忘了,忙说你捕苍蝇的功夫练得怎么样了,捕给我看看,董乃广一听很高兴,忙到伙房拿来一双筷子,因是夏天,院子里苍蝇也多。董乃广往桌边一站,见桌上有苍蝇看苍蝇飞到一尺高时,顺手夹了下来。绝得是力道恰到好处。一会儿工夫,20多个苍蝇摆在桌上,好象喝醉了一样,光转圈却飞不起来。董佃远仔细一看,忍不住捧腹大笑,原来苍蝇的翅膀和大腿都被杈坏了,只有小腿还完好,所以在桌子还都活着转圈。董佃远大呼,真乃奇人、怪才也。赶紧画了图样、尺寸,到本村的铁匠铺“万能手”铁匠,让董如岗照尺寸给打了一副铁筷子,二尺多长,重三斤多,并做了一个皮布袋,专门背铁筷子,还打了二把牛耳解万尖刀,从此董佃远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沾衣十八抓和拿手扑虎拳密密传授给了爱徒董乃广。 董佃远日夜揣摩,拳不离手,终于练成一身绝技。等到后来董采荷运粮草到山西地界的风陵渡口,董佃远大战刘一虎,董乃广单会神弹弓李五时再一一细说。 南霍村是大清朝时,北京至南京大官道必经之路,村边有一古井,是康熙六年邹平苑城人到北京考察商机的苑子兰老财主花钱打的井。相传,苑子兰从邹平到北京一路上不喝别人的井水,不住别人的客栈,全是自己的。由此可见苑老财主的经济实力。到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时,有一次回京路过南霍村,親饮过此井的水,水质很甜很好,不知含了什么矿物质,所以南霍村历代出的百岁老人很多。尤其是妇女更是能活到100多岁,至今百岁小脚老太太还有10多个,自乾隆皇帝喝过此井水后,改为龙井,至今保留完好。 有天,董佃远在街上闲玩,来了一个穿黄马褂的邮差,打听老御医的府上,董佃远说老御医已出门一年多,不在家。邮差说:“是老御医给他儿子董树祥来的信,我是专门来送信的”。董佃远一听,赶紧把邮差领到董家西大院,大叫:“树祥,你爹来信啦!”董树祥赶紧出来,把邮差让至上房,接过信,他本是个秀才出身,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心中明白,很是高兴,让家人赶紧做好饭,让邮差饱餐一顿,临走又给了十两银子。这才把父亲的来信内容一五一十的和董佃远细说一遍,董佃远一听高兴的一蹦三个高,我这就去叫族里的首事人。不一会工夫,叫来了董采荷、董采封、董如南、董如玉、董如金、董如昆、董乃文、董乃玉、董乃武等,把事情细细一说,分头行事,各办各的。董采荷最后说,这项买卖大啦,得有足够的银子顶着,光咱们的银子差远了,做起来不是一趟二趟,一干就得几年,我们做得是军粮供应,万一供应不上,那可是掉头的大事,所以我必须联系商河的郑家、章丘的孟家、邹平的苑家、周村的李家,人家在济南都有银號、商號。我们也得到济南去,开银號、商號,那样我们五大家联合起来,有钱大家赚,随说是树大招风,但也能挡风,万一有什么风险,我们五家联保,准能顶得住。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都说,就按您老说得办,您是我们的领头人,外边朋友多,您指哪我们打哪。你道这董采荷什么出身?他是大明朝晚期的文武双举人,一对宾铁锏重64斤,威震大清河两岸,因看不惯大明朝的官场……一气之下,跟随李闯王打到北京。大明朝之后,回到老家,积德行善,专门结交四方大商贾,尤其是章丘的孟家,交往深厚,平时用不着他们,没想到这次做军粮买卖,可派上大用场了。 再说进宝尚书去世后,快马上报北京礼部,礼部来人得写祭文,全周村的先生们无人能写,都说:“他是明朝的礼部尚书,清朝的进宝尚书,分明是两朝的尚书。”忠臣不保二主,他是两朝的官,怎么写呢,最后没办法,北京来人找到蒲家庄,想找蒲松岭给写,到了蒲松岭家,没想到半年前就死了,只有两个儿子在家,一看是北京来的人。老大就问:“你们可是为给李尚书写祭文的事吗?家父临终前已给你们写好,但是你们得拿钱!”拿多少钱呢?蒲老大伸了五个手指头,北京来人问,是五百两银子吗,没问题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请拿出来吧。蒲老大从内屋拿出个小木盒,打开一看,字条上写着:“杀我君者仇也,报我仇者君也,两朝尚书郎李公化吉之墓。”大至意思是,杀我君者李自成,报我仇者清朝入关赶跑李自成给我报了杀君之仇。两朝的忠臣,用词得当天衣无缝。北京来的人也拍手叫好! 自古有男左女右的说法,追其源是来自唐朝的童钱。原名童钱,而不是铜钱。中国的版图唐朝最宽大,北至莫斯科,西至印度尼伯尔。南至越南、老挝。东至朝鲜、日本。那时我们的先人就研究了以铜代银的先例。从制做工艺上讲,也很艺术讲究。钱的正面铸上童男、童女,背面为年号。女童在右边,男童在左边,所以叫男左女右。因上面两个小童,都称为童钱。 泰山号、御封号的创史人董采荷,自双号开业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银号、商号做大,成为天下第一大买卖呢。最后想出以铜代银的办法,花了尽十天的时间,写成操作程序,让伙计们进行准备,自己必须亲自到北京去一趟,否则无法办成此事。 第二天,董采荷、董采封、董如昆等一干10人,带足银两,骑着小毛驴直奔济南府而来。 再说周村李家,家大业大都不说,单说这老当家的,60多岁,名化吉,本是大明朝末年的礼部尚书。李闯王打到北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而死,李尚书一看,大事已去,抓紧收拾金银细软,巧扮成商人,密密返回山东周村老家。至清兵入关,打下北京,建立大清王朝。顺治帝登基,二年过去,整个皇宫内院搜了个遍,唯独找不到“奉天承运”的皇帝玉玺,急坏了满朝文武,一天早朝后,五朝门前来了一位老者,农民打扮,指名要见当今皇帝,说有要事求见,皇门官一看,此人虽农民打扮,但言谈举止决不是农民。赶紧报了进去,一会儿工夫,太监宣皇上招见。李化吉跟了进来,心想不用你领,整个皇宫我比你熟。见了皇帝,李化吉不慌不忙,双腿跪下行君臣大礼,顺治帝一看,此人决非凡人,忙说平身,赐座,有事慢慢说。李化吉说:“我乃前朝礼部尚书李化吉,山东周村人士,因当时闯王打到北京,崇祯帝死,满朝上下一片混乱,我没办法,又是一个文官,也管不了,就回了老家。现国泰民安,太平胜世,百姓安居乐业。我想一个国家,自大汉朝以来,没个镇国之宝那里能成,此宝物在我手里没用。所以,我特意从山东老家给皇上献宝来啦!顺治帝命人接过包袱,打开仔细一看,这不是货真价实的传国“金镶玉玺”吗?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找不着呢!敢情在你手里。顺治帝一想,忠臣不保二主,你是前朝的礼部尚书,我再封你个献宝尚书吧,每年让你领尚书的俸禄,回家养老去吧。李尚书带着皇帝的钦封圣旨回到山东老家,再制办田产,大搞商业,光济南的商铺就有万间之余,整个济南的四马路商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李家的,有两朝尚书郎的官名护着,地方官员无人敢动。直到李尚书乾隆末年去世,整个周村无人能写李尚书的碑文,万般无奈,请的蒲松龄给写的,为此还闹了个天大的笑话,那是后话,暂且不提,后书自有细说。 再说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市)北门里有座阁老府,是远近闻名的傅阁老府,傅阁老原名叫傅镇东,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出身,在翰林院教太子,是后来康熙大帝的启蒙老师,与传说中的伍次友齐名,也是大家主出身,其父傅丙华,在济南开了个炼铁厂,人送外號钢铁大王,主要矿石来源于山西省太峪、平遥的康家和乔家。注(后来的金胜源票號就出在康家与乔家,汇通天下,不用现银押送,镖局失业,下部书再一一细表)。 再说商河县有个郑家,老当家的名叫郑光左,你道郑家有多富,黄河两岸有句民谣,叫章丘孟家不如商河郑家。相传,郑家是大宋朝开国之公郑子明的后代。奇怪的是:自古以来郑家都是女人当家,几个朝代下来,永不败落,到底有什么办法治家,外人一直琢磨不透。这不现在大清以来,在济南开了个琉璃厂,专门生产能照人的镜子,还能出盛水的热水壶。什么琉璃玩意都能生产,买卖特别红火,可以说日进斗金。 南霍村有个李姓大户人家,分前李、后李,也是李家胡同的三个大院,南北长400多米,家有良田千亩并且在山东周村新开的绸缎纺织厂(注:也是大染房的前身合伙股东)。你知道这么一家大财主,又买地,又开工厂哪来的那么多钱?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清兵入关,打下北京城建立大清朝至顺治皇帝登基,当时执掌天下的是多尔衮,执掌宫廷是孝庄皇太后,多尔衮与孝庄两人各为其利,关系暧昧。也算是太平过渡吧。南霍村有一孙姓人家,当家的名叫孙太和,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孙友帮,这年20多岁,为了家庭生计,弟弟们还小,孙友帮让父亲给凑了点盘缠,来到北京的永定门外开始找零活打工挣钱,几年下来挣了不少钱,就在永定门外的刘家庄买了3亩多地,紧靠南北大道,过去讲就一亩园,所以孙友帮打了口井,开始种菜园。没想到几年下来,竟成了刘家庄的小财主。 这年春天,孙友帮自己正在园里浇菜,当时用的提水工具叫辘轳,很费力气。正浇着,来了个小男孩,十四、五岁叫了声大爷,要水喝。水沟里有的是,喝吧!喝完水孙友帮问小孩,你干什么的,小孩说,要饭的。那里人,小孩说,河北河间府人。孙友帮一看,小孩很机灵,长的眉清目秀,个子不高,很是让人喜欢,就说你别要饭啦,跟我在这里混吧,给我看看菜园,我管吃管住,每月再给你几个零花钱。这样,小要饭的就住了下来,园子里有一间小屋,住人没问题。孙友帮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小要饭的说:“我是河间府城东八里庄人,从小没有父亲,有我娘,还有个哥哥,家里很穷,我娘给起的名,我哥叫李连富,我叫李连贵,名字很好”。 就这样一晃到了第二年春天,孙友帮到城卖菜,李连贵看着菜园子。心想掌柜的代我很好,这一年下来吃喝不愁,活又不累,还有点零花钱。可这我一辈子不能光干这个,什么时候才能成家立业,也罢,我听说皇宫里的太监最吃香,挣钱无数,赶明儿我不如去当太监,挣了大钱给我娘捎回去,盖新房,买上几十亩地,给我哥娶上几个媳妇多生一群孩子,我这辈子也就放心知足啦。谁知李连贵虽是个小孩,他这一想,后来还真得实现了。 原来当太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富人家的孩子谁当,穷人家的男孩当不起。原因是光割下身的手续费就拿不起,割一个得50两银子,想当太监,得有名望的老太监推荐,手续费、手术费老太监先垫上,等入宫后能挣钱时再慢慢还。但是老太监得加利息。北京前门处有个专门割下身的医师,和宫里的大太监钩着,给大太监送大礼,人送外號刘一刀,一刀下去准成,太监们能验住,别的医师不送礼,太监们验不住,说留的茬子长,不干净,还得再割一遍,所以受得那种苦就别提啦。至今北京城还留有一句歇后语:“一刀的活,快啦,干净利索”。这此事李连贵哪里知道,只想着当太监挣大钱啦。找来一把小刀,一根细麻绳,将自己的小鸡往房上一吊,拉的紧紧的,一刀下去割了下来,血流不止,痛得他咬牙掉泪,心想:忍着,不吃苦中苦,难有甜上甜,这话是娘说的,准没错。孙友帮回来一看小伙计这样,一地的鲜血,小鸡还在檩条上吊着,赶紧背起李连贵,紧跑着找了一家小药铺,上了点止痛止血的药面,这才好点,背回菜园小屋,20天后才恢复。孙友帮托人几经周折才找上分管太监,让领去验看,结果一验看,比北京刘一刀割的还干净,当时拉得太紧都割到肉里去了,个子又矮,人长得又精神,一看即相中了,领进宫里,正碰上孝庄皇太后,问是新来的吗?带过来我看看。也是缘分,也该着李连贵走运,老太后一看就相中了,跟着我吧,说吧,让人给李连贵剃头洗澡,换了一身特等的内宫太监服,这一打扮不可紧,人更显得精神了。李连贵心灵手巧,宫内礼法规矩一学就会,三年下来,把个孝庄皇太后伺候的象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嘻嘻哈哈,高兴得不得了。 一天,李连贵对老太后说,我进宫已三年了,今天天气好,我想请个假,到永定门去看望一下我掌柜的,他当年对我很好,我不能忘恩。老太后说,你这是孝心,去吧,骑着马,别住下,我晚上离不开你。三年时间,李连贵已20来岁,人也大变了样,来到孙友帮的菜园子,孙友帮那里还赶认他,一看是宫里来的穿着黄马褂,忙说您找谁?李连贵哈哈大笑,掌柜的不认识我啦,我是当年要饭的李连贵呀,今天特来看您了。高兴的老孙不得了,一一细说进宫情况,现在的地位处景,乐得个孙掌柜合不拢嘴,中午安排酒饭。临走,李连贵将自己的黄马褂交给孙掌柜说:往后您每天挑一担菜,穿上黄马褂到皇城里边去卖,那里边都是皇亲国戚,买菜不讲价钱,不论秤,只管赏银子,拿着菜就走,别人进不去,你就按我说的办,再从周边买几亩,也盖个小院,找几个伙计,钱我出,以后我有用处。果不其然,在皇城内,三棵大葱能赏五两银子,一棵大白菜能赏10两银子,那些人根本不知道市价,从小长在内宫,菜怎么种得全不知,有时一棵菜能换几十两银子,乐得个孙掌柜整天唱小曲。按照李连贵的安排买了五亩地,盖了个小四合院,挖了个大菜窖,冬天能保鲜,又找了五个帮手,这下孙家菜园子在北京可出了名了。平时,孙掌柜皇马褂不离身,按大清律除皇宫内院,谁敢穿黄色衣服,那是杀头的大罪,所以周边的地痞无赖无人敢来捣乱。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三年过去,现在的李连贵可不是当年啦,现在已升至内宫总管,除太后外,一切都归他管。一天太后高兴,说:“小李呀,你一天也够累的,也得有个人伺候着,这样吧,我把玉兰、玉静赏给你做对食吧”。什么叫对食,大清的内宫规矩,有功劳的太监,都赏个对食,就是单独给间住房,有宫女伺候着,陪吃、陪住。李连贵得了二个美如天仙的宫女,年方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年华,他想,我要这个何用,又不能传宗接代,我不如给我哥送出去,让孙掌柜帮忙,隐姓埋名,到山东去吧,所以南霍村才有了李姓。有孙掌柜的菜园子做周转站,皇宫内院的珍宝古玩,黄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运回山东李家大院,谁能知道李家的发财之道。这时董乃玉刚从法国、德国留学回来,学的铁机纺织专业,有李家出钱,在山东周村开了第一家丝绸纺织厂,印染厂,几年工夫发了起来,那买卖做的大啦! 再说董采荷一干人等,二天工夫,来到济南府先找个客栈住下。第二天早饭后,董采荷、董采封、董如昆三人又设计了一番,各自分头行事。 北京城开了武科场,专考武科,天下武举人都到北京比武争夺状员,三场下来,单说这头名状员是谁?原来是山东邹平码头的李化龙,喜报接二连三的往码头报喜,皇家圣旨召告天下,山东官员都到码头李家贺喜,李家本是小户小家,家景贫寒,出了个全国头名金科武状员,这还了得,将来前途无量,这种人家,我们地方官员有责任帮扶。马上告知邹平知县办理,在码头村东新规划了三进的状员府第,马上动工建造,一切费用由地方官府承担。 再说这李化龙,虽家境贫寒,但自幼在黄河北岸济阳的许家村长大,其舅父是许家村有名的大财主,有名的许家油坊,名叫许庆华,看到姐姐家贫寒,就把外甥接到许家请上文武教师,谁道这一教,竟教出个头名状员来。李化龙从小力气大,也能吃,许庆华请铁匠专门给外甥打了一口大刀,重128斤,所以当地人都叫他大刀李化龙。 一道圣旨,在北京西城池子边修造李状员府。三个月后,李化龙状员旗锣伞盖回家祭祖,一路上心想,如没有我舅舅的扶养我哪有今天,不行,我得先到济阳许家村看望我舅父舅母,想吧,吩咐下人,直奔许家村而来。到了许家,许庆华一看外甥真的中了状员,高兴的一蹦三个高,说,得,唱它十天大戏,这一唱不要紧,早惊动了济阳的县太爷,马上前来送礼庆贺,可忙坏了许家上下人等。单说许庆华有个大女儿,比状员李化龙小三岁,婆家是南霍村的董家大院,其夫叫董乃文,这次唱大戏,也都叫了来看热闹,因是至亲,又是和状员一起长大的表兄妹(妹妹叫许翠花,妹夫叫董乃文,早就认识,一天席间啦起家常,状员问:“表妹夫现在在家做什么生意?”董乃文说:“做点小买卖,也挣不了什么大钱”。李化龙说:“现在有一个大好的买卖,也是手艺活,你看看我手上带的这个玩艺,这叫扳指,专门拉弓射箭用,咱汉人以前没有这东西,自达清兵入关,建立大清朝,专训练骑兵,都得用这玩艺,咱关里无人会做。我这次赶考,认识了一个东北朋友,是他送给我的,射箭可好用啦,他祖上就是专做这个的。让我给他在北京找个地方,他准备到北京做这玩艺。我已打听清楚,这东西的原料叫犴达罕角,硬度强,生长在东北的长白山地区。象小牛吃草,猎户家里都有,不值钱,但工艺值钱,无价。这东西按手指头粗细制做,一个最低50两银子,你如有胆量的话,我给你写封信,你到长白山找他,让他帮忙,你也跟他家学学手艺。董乃文一听,竟有这好事,一拍大腿,我干,你写信吧。 董乃文有个弟弟叫董乃武,哥俩一商量,说干就干,凑足银两,推着两辆小车直奔东北而来。 状员李化龙的东北朋友叫王启光,哥儿三个,祖籍山东昌乐人。以打猎为生,王启光到北京武考不中,又回到了长白山的王家以种地打猎为生。一天晚上回家,来了两个推着小车的山东人,一见面,董乃文拿出状员李化龙的亲笔信,王启光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心中明白,赶紧安排酒饭,大火炕一座,喝了起来。王启光一一介绍,大哥王启臣、三弟王启忠都是神枪猎手,远近闻名,并把北京认识的山东朋友李化龙现在是金科状员,二位是状员的表弟,来东北的目的细说了一遍。老大王启臣说,今年价格底,一对别超过一两银子,有的是来卖的,别处今年没开收,咱们现在宣传出去就行啦,多写告示。 二年过去,北京永定门外的孙家园子旁边,有状员李化龙出面,占地五亩新盖了一个大院,整天车水马龙来往不断,周边的老百姓都不知道里边做的是什么生意。原来,状员祭祖回京后分到兵部,专管清兵装备。天津有个小站,是大清朝专门训练骑兵的地方。因新疆的葛尔丹闹事,现已进入青海的冷湖,大小柴旦。逼进西宁,康熙皇帝传旨,抓紧训练,调集骑兵,歼灭这帮来犯之敌。李化龙知道此事,就将自己准备在北京开扳指铺的事一五一十的向兵部次郎杨忠仁一说。杨次郎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扳指是紧缺货,材料少,关里人根本不知道此物,所以更不知道价钱。再加上东北兵传说:“此乃宝物、神物、带上它箭射得可准了。”杨次郎想又有银子赚,也算给新科状员个面子,干吧。急忙写的折子呈给康熙大帝,皇上一看,心中大喜,忙批“准”!关于字號叫什么?皇上想了一会儿,拿起纸笔,状员是山东人,就叫“泰山號”吧,因泰山號皇帝亲写的。所以济南董采荷知道此事后,忙找能工巧匠制匾。请周村的两朝尚书郎写的“泰山银號”御封商號。一直开到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济南失守…….。 泰山号、御封号的创史人董采荷,自双号开业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银号、商号做大,成为天下第一大买卖呢。最后想出以铜代银的办法,花了尽十天的时间,写成操作程序,让伙计们进行准备,自己必须亲自到北京去一趟,否则无法办成此事。 第四章 制钱巷首创以铜代银,陈玉梅怒惩泼皮无赖 董采荷让济南的伙计们筹备着商號,自己倒下空来和董采封、董如昆说,咱这济南的双號要想干大,一炮打响,我细细的一计算,光靠济南的几家股东财力还达不到。现在济南的山东扶台大人是山西人,名叫郭泰,山西人爱财,从现在起采封负责接近他,咱不怕送大礼,必须和他交成铁哥们,以后的事才好办。如昆可到山西太谷、平遥,找我们的老朋友康家和乔家,两家我都写好信了,他们一见就知道该怎么做。我得去趟北京,让乃文想办法托关系必须办到如何如何!我这次豁出去了!要干就大干吧。说完三人心灵神会,不禁哈哈大笑。 叙说上文,南霍村御大夫的儿子董树祥,按照父亲的来信说法一一办理。组织了50辆大车,并让鄢渡代家准备了70艘双蓬大船,全部搭靠在小街子黄河渡口,整天从惠民、商河往小街子渡口拉黑豆、高粱装船,一直干了一个多有,才算装满大船。有董树祥领头,董佃远带领30多个徒弟押运,拔锚开船,直奔甘肃兰州大军草料厂而来。 再说董采荷到了北京,找到孙家菜园子,见了董乃文、董乃武、孙友帮等人。转眼几年不见,董采荷又是大辈,董乃文盛情招待自不必细说,董采荷把来北京的目的、打算与几人细说一遍。董乃文一听,说这事包在我身上,准能成。不就是一道批文吗?皇帝就能大批的进银子,哪有不办的道理。 第二天,董乃文在东单鸿宾楼有名的大饭店摆了一桌子上等的酒席,请的是状员李化龙、兵部次郎杨忠仁、户部总抄事杨忠义,董采荷、董乃武座陪,都是熟人、亲戚、朋友也用不着客气,入座喝了起来。席间,董乃文把董采荷来北京的目的又细说一遍。杨忠义一听,说巧啦,前几天我听说过此事,山东来的奏本呈报皇上说,这几年山东大旱,作物欠收,又闹什么“白莲教”、“小刀会”。说什么想搞几个村合起来,修上围子墙,装上吊桥成立民团联防,口张得很大,要几千万两银子,没有银子给个批文也行。准备在山东搞试点,以铜代银铸成铜大钱,市面流通。这几天皇上正让我们户部研究怎么办呢。你说也真是的,吴三贵屯兵几十万在云贵,尚可喜屯兵几十万在两广,两人商量好的似的,月月奏本要钱,一拨就是几百万两,国库那来的那么多银子!你这一个批文算什么,国家有收入,又能安治一方百姓,我看能成,这事我来办吧。 这天济南省扶台衙门前来了一伙北京的御林军,领头的钦差大人就是户部总抄事杨忠义。大叫郭扶台接旨。这下可好,董采荷去一趟北京,混了个制钱总监,赏了个正五品顶戴,负责制模、浇铸一应事项。在北京有扳指铺,李化龙、杨忠仁、杨忠义等人在金銮殿皇帝面前出面担保,才办成此事。圣旨写的明白,每50万两为一个震子,共批了一千个震號,也就是山东必须向国库缴纳伍万万两白银,分三批缴清,国家急用。 郭扶台一听圣旨,吓得满头大汗,两条腿都不听使唤,赶紧谢恩,心想董采荷啊董采荷,你们可把我坑死了。如果完不成,我这可是死罪啊。他哪里知道,这全是董采荷的主意。还得赶紧招待钦差大人,不必细说。 一一按排妥当,杨忠义钦差大人回京交旨,临走,又和董采荷商量了一遍,说你放开干吧,北京的事我顶着,千万别出差错,样品出来,马上送北京户部,我也算交差啦。 再说董采荷,圣批文在手,制钱总监,正五品顶戴护着,谁也不知什么来头,就连郭扶台也得听招呼。这下可忙坏了董总监。济南的铜圆街是后改的叫法,以前是一片荒地,什么也没有,董总监看中此地,按排人先修路,圈围墙,盖房子,准备炉具等物。从河北献县请的翻沙能手,从饶阳请来了圣手制模师傅牛风坤先生。那时的冶炼工艺还不成熟,只能炼冶黄生铜,到乾隆年间才发展到柴铜。黄生铜原料是从山西康家和乔家装船顺黄河运到济南来的。当时盖的是四层院,有原料大院、毛坯大院、精钢沙水洗大院,成品大院。起名叫“制钱”巷,分巷东、巷西,也就是一边生产一边吃住的意思。 一切准备就绪,董总监和牛风坤制模先生整天关到屋里研究。因当时的帝號是“康熙”,最后决定钱的版面叫“康熙通宝”吧。就这样,大清朝的第一炉“康熙通宝”铸出来啦!经过精钢沙水洗,黄闪闪发光,很是精美好看。当时叫大钱,一个可顶一钱银子,当时的民间市值可买一斗谷子(30市斤)。所以民间有句老话:“一个大钱一斗谷,没有大钱是干哭”。 再说扶台郭泰大人,钱的样品已制成,赶紧派人带着上的户部,郭大人是个财迷鬼,山西人会算细账。因此,整天跟在董总监屁股后面转,整天请董总监吃饭喝酒,非拜成干兄弟不可。 当时,济南泰山號、御封號的股东们,有商河的郑家、邹平的苑家、周村的李家、章丘的孟家、聊城的付家、山西太谷的康家、平遥的乔家、甘肃张掖的杨家共八家大股东,小股东不计其数,当时的股东们有一句笑话:董总监一点头,金子银子往家流。董采荷一把关,黄金白银堆成山。“御封號”、“泰山號”到底有多少银子,谁也说不清。 别人哪里知道,董采荷先到北京把济南的现实情况和董乃文、董乃武早已商量好了,并把下一步要做的事也一一按排妥当。第二天,董乃文、李化龙、董乃武、杨忠义四人在一块喝酒,董乃文就把董采荷如何在山东济南府创办双商号的事从头至尾细说一遍。杨忠义听得入了神,心想世间还有这样的奇人,我非结交结交他不可。 第二天,董乃文照样叫上杨忠义,但多了董采荷,并且座了首席。一见面,董乃文一一做介绍,入座后开席。从举止、言谈杨忠义听出了门道,董采荷决不是一般人。董采荷谈到甘肃杨家御大夫董如岭、杨忠礼现已合伙做军粮生意,从济南来时已发货,装了七十只大船,共七千多吨,第一次没敢多装。杨忠义知道,如能把西北的军粮生意控制在手,那钱可就赚大啦!董采荷又特别介绍了济南的地理位置、开发前景。御封泰山双号的发展情况。杨忠义一听说,山东有董采荷把关,看来济南是泉城,我告老还乡后就留在济南吧,不回张掖了,我这里有现银二百多万两,你带回济南发展吧,有合适的给我买块地皮,盖点房子以后好住。 董采荷又单独拜会了杨忠仁、李化龙等人,一应事物办理完毕,雇了大车,装好二百多万两银子,自己亲自押车奔济南而来。 再说南霍村东头有个陈家大户。分前、后、中三个大院。南霍村的陈姓是清初从北边的宰家店村搬来的,到康熙年间已经到了第三代人,其中有个陈二胖子中过武举出身,力大无穷。董树祥在小街子黄河码头装船,他也来了,别人一次背一口袋高梁装船,他一次能扛两口袋,跑得比别人还快。一天,两个骡子拉了两千多斤高粱爬大堤,说什么也爬不上来,请装船工帮忙推一下车,陈二胖子一看说:“不用啦,你把两匹骡子卸下来,我拉上来就是了。结果,卸下两匹骡子陈二胖子没费劲就拉了上来,把人们都看傻了。陈二胖子饭量也大,白单饼能吃一筷子厚的一打。他有个妹妹,婆家是仁风西街,罗家大户,结婚一年多,妹妹回趟娘家光哭,陈二胖子一问才知道,自到婆家从没吃顿饱饭。陈二胖子说:“你别管了,我去送你,在他们家吃顿饭就行啦。”第二天,陈二胖子送妹妹到仁风罗家,家里人一看媳妇的哥哥来了,赶紧做饭招待。当家的说,听说这人饭量大,多烙大油饼吧,省事。结果吃饭时,亲家大爷陪着吃,足有十斤大饼陈二胖子全吃完还不够,又加了一些馒头。亲家大爷说:“老二啊,你这饭量真可以。”陈二胖子说:“我还不如我妹妹饭量大呢。”亲家大爷一听这才知道,原来媳妇成天净吃不饱,当时说话:“今后多做饭,让媳妇放开量吃。咱即娶得起媳妇就管得起饭才行。”这句话在仁风周边流传了多年。从那以后,陈二胖子的妹妹自己单独在一个屋吃饭,不然妯娌光笑她能吃不能干,每顿饭不少于五斤馒头五斤粥。 这年过完麦秋,六月天晒麦子,罗家是大户,一万多斤小麦,晒了一场。正吃着中午饭,西北上打雷打闪上来天气,一家人慌了神,先往家收麦子要紧。一家人跑到场里,七手八脚装口袋往家扛。这时陈二胖子的妹妹说:“你们大家都装口袋,我自己扛就行啦!”只见她一手抱一口袋麦子,小跑如飞。一万多斤小麦,她一人全扛回家。高兴的公公说:“我这媳妇能吃能干活,一个可顶十个。” 陈二胖子的妹妹大名叫陈玉梅,长的人高马大,尤其两只脚力大如神,从小不学针线活,练了一身好武功,十个八个大男人靠不了她的身。祖传的一把宝剑,一套太极剑法,使起来风雨不入,真叫决。 仁风罗家种着伍拾来亩地,还开了个中药铺,光卖中药材,不出诊,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个几百两银子,在当时的周边村说起罗家来,也算是个富户,不然陈玉梅也找不到罗家。 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肥,不怕贼偷就怕贼想。”这天,罗当家的药铺正忙着,来了一个骑马的,交给罗当家的一封信,指明要借二万两银子,不然就灭他全家。罗当家的吓坏了。他也没有两万两银子,期限是十天必须备齐,有专人来取,不准报官。 罗当家的吓的把药铺大门一锁,跑回家与家人一说,全家人都害怕坏了。只有小媳妇陈玉梅不怕的说:“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个毛贼怕他什么,净吓唬小胆的,从今天起黑天早关门上锁,早晨晚开门,量他们大白天也不敢来。我白天睡觉,夜间值班,再不行的话,可把我二哥叫来。” 再说这伙贼人,都是商河县郑路的,为首的叫郑光明,是个秃子,人送外号:“大气灯”,也会个三角毛四门斗的功夫,仗着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在周边村是个有名的无赖。三十多岁也没娶上媳妇。召集了二十多个光棍无赖横行村里,无人敢管。不过也只是个小偷小摸的,也就是偷点瓜桃梨果什么的。向找罗家这样的事,要这么些银子从没有做过,也没有什么把握钱能不能拿到手。 出这事的原因还得从头说起。仁风东边有个东小庄,村里有个赵传朋,自幼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叔父长大,从小无人管教。好吃懒做,从小靠吃仁风集长大。五天一个仁风大集,每到大集这天要点小钱、要点吃的,也能混五天。不久前他赶了个郑路集,认识了郑秃子,结识成了好朋友。无意中说起了仁风西街的罗家大户,郑秃子听的有心。心想这样的大富户敲他一杠子无防,够吃几年的。拿定主意后,让人把赵传明找来,大家谋划一番,这才写了封借银二万两的信,让人给罗当家的送了来。 人慌无智,罗当家的本来老实,心又太小,自收到信后,整天吓得不吃不喝,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只有小媳妇陈玉梅每晚吃饱喝足后,收拾得干净利索,宝剑一提上房守夜。一愰十天已过,罗家没有什么动静,郑秃子气坏了,本想庄户财主一吓唬准送银子来,没想到竟落了空。这天他带着十几个弟兄,拿着砍刀棍棒找上门来,正好是吃晚饭的时候,罗家大门紧闭,叫了半天没人理,正想砸门,这时从房上跳下一人,手提宝剑,黑布包头,穿一身全黑紧身衣服,张口大骂:“你这群无名小贼也不打听打听,胆敢到老虎头上拔毛,今天让你们一起上给你们个面子,每人必须留下一只耳朵。”郑秃子一听是个女的,根本没在意,大叫:“伙计们,上!”十多个人一起围上来,举起手中的家伙就打。 陈玉梅一看笑了,真是一群标准的泼皮无赖,你们那会打仗。等他们来到自己的跟前,陈玉梅一个急转身,身子轻飘飘早转到郑秃子的身后,只见她宝剑一挥,郑秃子还有两个伙计,三只耳朵掉了下来,立时血流满面,郑秃子一看不好,大叫弟兄们:“快跑”只一个照面,吓得郑秃子一伙早跑得无了踪影。从此仁风地面上再无人敢来捣乱闹事。 第五章 董佃远大战风陵渡,董乃广比武定姻缘 一道圣旨下来,凡山东工、商、军、民一律以铜制大钱为主,市面流通。银子为辅,五百个大钱为一吊,用麻绳串起来一卦。二百五拾个为半吊。直到现在人们常说的二百五、半吊子,就是不足的意思。 再说董佃远等人装了7000多吨大豆、高梁,顺着黄河一路上水而行,船家众伙计得用人拉,不然无东北风船走不动。历尽一个多月,这天来到了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风陵渡口,被一伙强盗拦住头船,非要买路钱,张口要一万两银子,不然别想过去。 这伙强盗为首的名叫刘一虎,安徽人,40多岁,使一口鬼头大砍刀,有万夫不挡之勇。当年跟随李闯王打到北京,清兵入关打下北京,李闯王兵败西逃。后来刘一虎带着百十个兄弟逃到山西地界的风陵渡黄河渡口,北岸有一座桃花山落草为寇。刘一虎还算仗义,从不打家劫舍,打扰官府地方。风陵渡地处三省交界,地广人稀。 他带领百十个弟兄,在周边开荒种地,也能生活自足。有时也在风陵渡口做点无本小买卖,不过那都是些小本商人,一下唬丢下东西银子就跑,伙计们做的很顺手。前几天伙计们探知来了一批大船,这买卖大啦,所以刘一虎才亲自下山,想做这个大买卖。他手提大砍刀,叫伙计们截住头船,一张口就要一万两银子,否则别想过去。他哪里知道今回碰上硬茬啦。董佃远久经大敌,曾跟随过康熙大帝才混了个六品护卫,加上轻功极高,人送外號“草上飞”,右手使一口大刀,左手使拐子镰,在京城也是有名之人。 一看刘一虎这架式,即不象兵也象惯寇。在头船上两脚轻轻一点,跳上岸来,摆个架式,准备迎站再说。刘一虎也不含糊,举刀就砍,董佃远急忙接招,两人你来我往,在黄河渡口上打了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刘一虎逃离北京时,妇人战死,他身背两个多月的女儿逃了出来,在这桃花山上长大。从小无娘,跟着父亲长大,今年已20有余,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没有出嫁。但从小练就一身好功夫,善使一把柳叶单刀,在山上除怕他父亲外,也是个无人怕的主儿。现在已是下午,父亲从早晨和众伯伯们下山,一直没有回来,不放心急忙提着单刀冲下山来直奔渡口而来。 山上的二头目是后来的,姓李,单字一个伍字,人送外號神弹弓李伍,道家出身,练就一手绝活,双方对打时,他在旁边一站,冷不丁一弹弓专打对方的双眼。 刘一虎与董佃远打了这多半天功夫,真乃棋逢对手。董佃远心想,我自出师成名以来,还未遇上这样的对手。不行,决不能败在这无名之辈手里,想罢,卖个破绽,虚晃一刀回头便跑,刘一虎不知是计,紧追了上来,眼看就追上了,董佃远一回手甩出一拐子,正打在刘一虎的脸上,血流不止,败下阵来。 女儿一看,父亲满脸是血败下来,急忙提刀杀了过来,这时早有董佃远的徒弟,大个子董乃广截住,一男一女打了起来。 董佃远一看对方一人,道家打扮,手中也没带兵器,知是奇人怪杰,忙叫董乃广注意暗器,董乃广也早看见了李伍,早提防着呢。董乃广可高兴了,到现在还没找媳妇,今天碰上个大闺女和自己打,真是越打越有劲,手使一对牛耳解万尖刀上下飞舞,也用上了十八抓的真功夫,十几个回合下来把个刘小姐打得是手忙脚乱,神弹弓李伍在一旁看的清楚,心想不行,急取出弹弓,搭上一铁珠两膀一抬,对准董乃广的双目就是一丸,董乃广早有准备,等铁珠来到面前,一伸铁筷子稳稳得夹住,张口大骂:“老杂毛,我家小孩子玩的玩艺,你也好意思拿来凑热闹。”神弹弓李伍一看吓了一跳,竟有如此奇人。回头就跑。因他别的不会,就这一手活。 董乃广越战越猛,刘小姐必定是妇道之人,时间一长,气力不足,董乃广一看到时候了,卖个破绽虚晃一刀,点步急转,绕到刘小姐背后,一伸手抱了起来,用力一掐,痛的刘小姐大叫。【零↑九△小↓說△網】 刘一虎一看,完了,赶紧把刀一丢,跑过来冲董佃远双腿跪倒,磕头求饶。董佃远心肠软,一看人家认罪也就算啦,让徒弟董乃广把刘小姐放了,刘小姐满脸通红,不知说什么好,也来到董佃远跟前,深深一福。这时刘一虎说:“老英雄,你不能走。离此不远就是我的山寨,你们吃了饭休息一天再走不迟。”董佃远一看,人家真心相留,也不客气,叫了船长代洪胜当家的一起,吩咐船队靠岸吃饭,休息一天再走。 董佃远、董树祥、代洪胜、董乃广一行几人跟了刘一虎来到山上。一个大院也有几十间房子,加上妇女小孩共100多口人。山上养的猪、牛、羊、鸡、鸭一应都有,按排的井井有条,不象占山的强盗,倒象家中等财主。刘一虎按排杀猪、杀羊,做了一桌子上等酒席,董佃远上座,其他人陪着,吃喝起来。 刘一虎问,老英雄,我看你们的大船队不象是官船,做的什么买卖如此之大,你是哪里人氏?董佃远说,我是山东济阳人,不是官家船队,但做的是官家买卖。卖的是军粮,往甘肃送。刘一虎一听说,您是济阳人又姓董,可听说有个叫董采荷的人吗?董佃远一听,哈哈大笑,那是我家中老兄,我怎么不知道,你们怎么认识的?刘一虎说:“当年我们跟随闯王同在一起,他武功比我强,打下北京后,他说家中老娘有病,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闯王兵败后,我带领百十个弟兄逃到这里,以开荒种地为主,今天遇上你们,真是不好意思。 来!老英雄,我敬您一碗,董佃远端起碗一口气喝干,哈哈大笑,说,你提的董采荷,现在是我们的首事人,现在在济南府,我们的买卖干的可大啦。今天和我徒弟交手的那个姑娘是谁?武艺也可以。刘一虎说,她是我女儿,从小没娘,是我把她带大,20多岁了,一直没找着合适的人家,也没出嫁,一直待在山上。 董佃远说,我这个徒弟其实是我家侄,也20多岁,人很实在,一个心眼,家庭也很好。我看我保个媒,你们爷俩也别在这里住了,跟着船一块走,我们正缺你这样的武功之人。到甘肃交货后,咱们再一起到济南府,让你和我大哥董采荷见面,一快干得啦,你看如何?刘一虎一听,天下之大,竟有如此巧的事,真是缘分,忙说:“中、中、中”。 第二天,刘一虎在山上重摆大席,为的是给女儿订亲,把各船的舵手也全叫上山来,再加上山上的头领,一齐座了二十多席。董佃远岁数大,又是证婚人,坐了首席,刘一虎陪着,大家吃喝起来。大家不能光喝酒,今天是订婚酒席,大家自动凑了喜庆礼银,董乃广和刘小姐给大家一一鞠躬见礼答谢,大家都说真是天生的一对。 刘一虎祖籍安徽沛州,老黄河古道边上,弟兄五个,他排行老三,也算大户人家出身。自幼习武,一身的好力气,十七、八岁上跟随闯王一路北上,打下北京城,没想到好景不长,清兵入关,占领北京,好不容易逃出北京,保全性命。转眼二十多年过去,难道这就叫命吗?该!不想这些,有儿指儿,无儿指女。今天女儿订婚,大喜之日,我得高兴才是。马上让伙计们给董佃远换了大碗,自己也换了一个大碗,倒满酒说:“老英雄,从今后咱们是亲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来,我敬你。干!” 再说刘一虎当年,逃出北京后,带着一百多人,一路西南方向跑,清兵也没再追。半个月后,刘一虎一伙跑到邯郸西南的磁县。磁县是历史古都名城,自春秋时代就有此城,是大明朝官窑的所在地,有名的磁都。其中王家窑最大,王家家业也大,家中养着一百多名窑匠,家里有的是金银珠宝。王家住在磁县北关,南北大街路西,三进的大院,前院窑匠师傅们住,伙计们住窑厂,中院王当家的住,后院是库房,串堂屋,后院一般人不让进几辈的大财主。相传,王家住着财神爷,并且有祖传的两颗龙珠,夜间能发光。前院有口井,窑厂用水,伙计们全从家里往窑厂挑。说只要把两颗龙珠往井里一放,井里的水永远挑不干。 这天,一家人正吃早饭的时候,大院被围,院里闯进五、六十人,手拿大刀,找着王当家的先捆了起来,翻箱倒柜开始找银子,找到后院,打开门一看就知道有夹墙,靠墙有个大立柜,打开一看,是个暗门,并有地下室,全部打开点上灯一看,里边全是银子、珠宝,伙计们可乐了,马上告知刘一虎。刘一虎说,前院有车马,全部装车拉走,别伤人。就这样,足足装了三车,刘一虎才带人撤离磁县,过岳城,进了山西地界。事后王掌柜的一家带整天念“阿弥陀佛”,真是神仙保佑,没伤一个人,破财免灾吧。反正银子是身外之物,没有再挣。 刘一虎把人分成三伙,全部打扮成商人模样,前头一伙打探路途,后边的断后护卫,刘一虎亲自押着三辆大车的财宝,顺顺当当来到风陵渡口,一看正北有一座山,面积不大,方圆约有五里地大小,周围没有村庄,土地平整,土质也不错。 刘一虎一看,哪里也不去啦,就占此地吧。此山名叫桃花山,只有一条道可以上去,山上有座山神庙不知什么朝代修的,规模很大,日久失修,无人管理,刘一虎一看太好啦,山上有的是木材,自己动手修理,能住人就行。一伙人住了下来。刘一虎一清点财宝有几十万两,按排人在庙里挖了个大坑,棚起来,把财宝全部放进地下室,然后按排一伙人赶着大车到集市上买来油、盐、米面、种子一应生产、生活用具,安顿下来开荒种地,一晃就是十多年,到也过的太平无事。 今天如上老英雄董佃远女儿订了婚,也知道了董采荷大哥现在在济南发展,也罢,明天就跟着老英雄坐船一齐走吧,反正我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牵挂的啦。 第六章 老御医一树梨花压海棠,董乃贞魏桥铺巧惩恶贼 再说甘肃张掖城御大夫董如岭,这一年多来名声大振,干的得心应手。一天有空,出了门顺大街溜达,一直走到张掖城的最西头,一看是个名贵药材交易市场。他仔细一看,全是在皇宫里才能见到的名贵真药。山东的市面上、民间根本见不到。 有藏红花、西牛角、羚羊角、青藏高原的雪莲、贺兰山的枸杞、人参、鹿茸等等。一问价格,低的吓了一跳,心想这还了得,我得如此这般,全部收购运回济南,比黄金还贵呀!所以黄金有价,药无价。 第二天的中午,御医董如岭来到杨府,见了杨老员外,下人赶紧冲水下茶,两人喝着水,董如岭说:“我推算日期,最近军粮可能快到了,你和老三忠礼说一声,全部货款不要带回山东,咱留在张掖开一个银號,给他们一个回执证明,说明这一次军粮连本带利共计折银多少,现已存入甘肃分號就行。下一步我想干个别的买卖,现在即办。济南那边我去信说明,让他们照办就行啦”。 运粮船队继续西行,可乐坏了傻大个董乃广,风陵渡口一战,白捡了个媳妇,真是划算。桃花山上的众人,有家口孩子的,行动不便就留在山上,单身汉都跟着船走。从此船上又多了30多口人。 又走了20多天,这天来到渭南黄河码头,再往前水太浅已无法前行,只好顾大车改为旱路,一路直行奔兰州而来。十几天后来到兰州,找到军粮库,见了杨忠礼总管,董树祥呈上父亲的信,杨总管一看心中明白,早已做好接货准备。马上按排手下,过秤验收入库,办完后一一对账,还涨了几十担,董树祥心中明白,这趟买卖一算账,除去一应开销外,总收入还翻了一翻。 再除去成本,净利润按5:5分成,高兴的杨总管不得了。按排车队结清运费回去。杨总管带了董树祥、董佃远、刘一虎等30多人,奔张掖城而来。 再说张掖城的杨忠志、杨忠信,按照御大夫董如岭的吩咐,按排了一个大库,20多个伙计,在张掖城的市场上大批收开了中药。收购价格一律按御医说的办理。杨府银號有的是银子,商贩也放心。听说杨府收购药材全来啦。几天工夫,各种药分类包装收了满满一大库,能装十几辆大车。 一切买卖办的都很顺利,一天杨老员外特别高兴,心想,自从御大夫来到我家,我家好象添了财运。又开大药铺,又收购药材,又从山东运粮,各种买卖做的都很红火,我看御大夫是个福星。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走了。我得想个办法,把他家留在这里。 再说张掖城北关有个马家大户人家,名马友河。早年跑西宁至贵德等地,专做皮张生意,家有两个儿子,名士方、士庆。马老员外40来岁上,又从西宁找了个姓姬的姑娘,18岁做为外宅,在张掖东门里买了个大院,养在里边。这马老员外走南闯北20多年,老来图个乐。两个儿子也不好说什么。 心想,老娘没了,父亲一辈子也不容易,到老来高兴,也有个伴,爱怎么着怎么着吧。谁知道不到一年,净生个了大胖女儿,这下可急坏了马友河,又是高兴,又是闹心,自己40多岁啦,孙男娣女一大群,这下可好了,又添了小女儿,我马友河在张掖城也算成名人物,叫我见了人怎么说话,以后孩子们怎么称呼,越想越觉得闹心,干脆关了大门,整天闷在家里,不出门。越是这种新闻传得越快。没几天,杨府的杨老员外也听说了,乐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因跟马友河是至交,他比马友河大十几岁,当年两人一起跑西宁、贵德,合伙做皮张生意,吃喝不分彼此。心想,不行,我得逗逗他去,取他个乐。 想罢,从家里抱了个大红毛公鸡,哼着小曲,奔东关马有河家而来。到了大门前,门关着,赶紧叫门,来开门的正是马友河。杨老员外一见面,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来贺喜来啦!”闹得个马友河哭笑不得,因两人是至交,赶忙让至上房,置办酒菜招待不提。 再说杨忠礼总办,没几天功夫带着众人来到张掖杨府见了父亲,一一做了介绍,并单独介绍了董树祥:“这位是御大夫的儿子,这次军粮买卖就是他带头运来的,一路很顺利,现已打发人回山东继续收粮去啦。这种买卖我们接着做,您老放心吧。”接着让人把御大夫找来,董树祥一看父亲,虽几年多不见,人到越精神越年轻了。父子之情高兴得免不了掉了几眼泪。 工夫不大,下人早准备好酒席,按着辈份,董树祥按排董佃远座了主席(因比御医董如岭大一辈),杨老员外次席,御大夫、杨忠礼、刘一刀、刘小姐等按照辈份、年龄都一一入席,开喝起来。其于跟来的伙计们,另有安排,招待自不必细说。 席间,董佃远说:“杨老员外真是缘分,我当年在北京杨次郎府上干了四年多,告老还乡后没事了,教了一帮徒弟,都是我的些晚辈们,这不这次运粮跟了来,给他们壮壮胆。其实您是长辈,我和次郎论弟兄,今天这个首席我不应当座。来,借这次机会我先敬您老一杯。” 杨老员外也不推让,端起酒杯一口喝干。这时董佃远又说:“我们山东是孔孟之乡、礼节多,我比御大夫在家大一辈,今天我才座主席,我代表我们姓董的爷们敬您第二杯,也叫好事成双。说完自己先喝了下去。杨老员外只得又喝了下去。大家又互相敬了一番。这时,杨老员外说:“董统领,你既然是大辈得给我做主,你先喝一杯,我有话单独跟你说。” 董佃远心直口快是个急性人,一听老员外有话说,又不知是什么事,急忙端起杯一口干掉,老员外说:“你跟我来”两人到了里间,杨老员外说:“我打算再给老御医续个晚房,他才60出头,身体满好,早晚也有个人照顾,树祥在场,我不好意思张口。女方是东关马家,我的至交好友的女儿,十六、七岁,人长的特别好,我早就有心办办,就是没有机会。 这次你来,你又是董家的大辈。就做个主吧。”董佃远一听,哈哈大笑:“您老是想把御大夫定在张掖城,怕他跑了,再拴上根绳。”说罢,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董佃远说:“这样吧,咱以给我徒弟董乃广完婚为名,给他来个一事双办。让树祥在这里玩几天,和忠礼先去渭南按排船往山东运中药。他俩一走,我们就娶媳妇怎么样?”老员外点头说:“甚好、甚好,就按你说的办。” 第二天,御大夫董如岭和儿子董树祥在中药铺商量了一天。董树祥从收粮、运粮、交粮、结算、利润、分红办法、所余银子与父亲交办明白。 又讲了济南双號的首事人董采荷、爷爷董采封、董如昆等人,如何按照首事人的计划联合的周村李家、邹平苑家、章丘孟家、商河郑家、聊城傅家等几家大股东以参股的形式按大小股购买的振號,每个振號50万两银子,现银交换,御封银號给开存票,三年后再分红利,平时有急用,也可到御封银號支取现钱。首事人从北京回来,穿着正五品官服,制钱总监,就连郭扶台也整天跟着转,很听话。我还听说,这第一次就往北京押送五万万两,首事人真有办法。 董御医听完,心中明白,非常高兴,就将自己购运中药的想法下一步让济南如何办理、批发价格、各种中药的利润明细、结算方法,各种货钱的周转办法再一一细说一遍,董树祥听的明白,并一一记下来。回到济南后,再向泰山商號交待。一切按排完后,董树祥带领几个伙计和杨总办直到陕西渭南雇船准备去了。 离中药铺不远路东,忠志、忠信哥俩给按排了个大院,一应家具用品齐全,选了个黄道吉日,尤其是杨老员外更是忙的不亦乐乎,两头跑,一头是东关马家,马有河好说,可他小妇人就是不同意这门婚事。一是御大夫年龄大,二是还有个大媳妇。 杨老员外费尽口舌,千保证,万保证,才算应承下来。赶紧送了聘礼,一切都是杨老员外办的。老御医根本不知道,只知是给董乃广完婚。董乃广的婚事好办,刘一刀在此,女儿刘兴莲同意,董佃远证婚,一场酒席就行啦,没别的说法。董御医就不行啦,一来马家是大户很讲究,不能潦草,这边董御医还不同意再找,杨老员外就将此事一五一十和董佃远一说,董佃远以前也不知此事,只知道杨老员外的好心给自己的徒弟完婚。这下可好,董家一下娶两房媳妇。 不行,事已至此,不能让老员外没面子,他的面子比银子重。想罢,找到御大夫,先以长辈的口气臭骂一顿,再将利害关系细说起来。说:“你在这张掖城人单事孤,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和马家成亲,是亲三分向,马家的势力也不小,咱在张掖等于多了份膀子,我听说马家是做皮张生意的,以后我们也联合起来,往山东做做制革买卖,何乐而不为呢。”董佃远一席话,说的御大夫只好点头同意。 后人有人作诗戏说董老御医的晚年婚事,在当地流传甚广:十六新娘六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再说马家,士方、士庆都是大孝子,不管怎么说,小妹也是我们马家的亲骨肉,正正经经的嫡女,看在老爹的面子上也应该把喜事办好。再说,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御大夫虽然岁数大了点,但人品好,医道高,张掖城谁不知道此人,单凭医道,八辈子也吃不完啦。过门后,就是至亲,我们家的孩子们都让他改行卖药学医,我看很好。 过门这天,忠志、忠信亲自张罗,凡事都办的井井有条。不知道的还认为御大夫一下娶了两房呢。前来贺喜的多啦,主要是为了感谢董御医的。人家给看好病,不收钱,再说以后还得用人家,虽说没什么大礼可收,但人可多了。人来人往,比赶集的还多。 光酒席就摆了三百多桌,乐的个刘一刀、董乃广直笑。心想,可沾大光啦,以后的大事,下部书再自有细表。 再说董树祥,跟着杨总办来到渭南黄河码头,一路有官府招待按排,为的是往后再走这趟好办事。货物一到雇好大船,几天工夫,装了整整四大船中药,等董佃远、刘一刀到齐,拔锚开船,顺水往济南而来,张掖那边多了个董府,特意留下董乃广、刘兴莲小姐,还有武功好的十几个伙计做照应。下部书,清兵争西宁时,董乃广、刘兴莲随军西征,押运粮草,大立奇功,再一一细说。 再说南霍村的董乃广,出生于南霍村的后炉房,亲兄弟八个,他排行老伍。周村绸缎庄织绸厂的机师,董乃玉是他六弟。开西医珍所的董乃祥是他四哥。家里按着几盘铁匠炉,长年专生产收庄稼的镰刀,蝎子牌的字号,远近很出名。 还开了个弹棉花的弹房,买卖也很红火。董乃广八岁习武,到董佃远是第二个师傅。十五岁上已长成一米八多的大个子,一身的好力气。十七、八岁上就与别人打伴到淄川推磁货做买卖。有一年冬天他推着一车子磁货由淄川回来,过了小清河,晚上住在魏桥村南的位家大车店里。店撑柜的叫位玉昆,位家大车店已开了两辈,是个老店,买卖很好。魏桥村的交通位址太好,南北大官道,南通章丘、莱芜,北通惠民以北各县,来往的商人,一班都爱住魏家老店。 说来也巧,南霍村有个董乃贞,长年跑莱芜做买卖。他赶着两匹骡子的大车,由其是他的两匹骡子,比别人的骡子高一头,人见人爱,今天从莱芜拉着货回来,路过章丘的辛寨子村,被个泼皮无赖一眼看种两匹骡子,能买几佰两银子,天已快黑,晚上定住魏桥魏家老店,我们今晚去偷来换点银子花花。 吃晚饭的时候董乃贞的大车到了魏家老店,因董乃贞是常客和魏掌柜的很熟,卸了车喂上骡子,洗了脸,董乃贞很讲究,做的生意也大,每次吃饭必须四个炒菜、二两酒,菜炒好还没喝呢,这时董乃广、董树礼、董树宣三人推着小车进了位家店。董乃贞一看是自己人,赶紧叫位掌柜的再多加几个菜。董树礼、董树宣是晚辈,管满酒、倒茶,爷们四个喝了起来。 辛寨村的伍个泼个无赖来到魏桥,等到后半夜,趴墙进了魏家老店,打开大门,两个在门外望风,三个进了大院,来到牲口棚,撵了两匹骡子就走。这时正赶上董乃贞半夜起来喂牲口,一看两个人撵着骡子,后边一个人赶着往外走,董乃贞急了,大叫,有贼,抓贼啊! 董乃广一听董乃贞在院里大叫有贼,拿了顶车子的棍子就跑到院子里,一看,小偷正撵着骡子往外走,小偷一看走不了,伍个人转回身与董乃广就动手打。这时董树礼、董树宣、董乃贞三人丛外围圈了过来,他们都是练家子出身,别说伍个毛贼,就是正规军队百八十的人也乃何不了他们四人。 像小鸡似的就叫董乃广一手一个抓进院来,其于三个也都让抓进来。伍个人吓的磕头救绕。这时魏掌柜的也起来了,一看,认识其中一个叫张连法,从小没爹娘,没人管教,不干正事。魏掌柜大骂一顿,给他们讲了伙情,董乃广才放了伍个。魏掌柜的意思是怕如果报官,结下仇,以后再来报复他。所以没报官,这时天已放亮,魏掌柜赶紧制酒招等董乃广四人,从此结成好友,只要南霍村的人住店,决不收钱。 第七章 董郑联姻创伟业,御封银號谋发展 再说济阳的南霍村,自从董佃远、董乃广等人押运粮食走后,家中武馆的一切事务,都有董如南全权负责,因他是董佃远的大徒弟,也是份内的事。 一天,董如南收到来自济南府御封银號的信。是父亲董采荷来的,信中说明济南御封银號、泰山银號的发展业务情况,现在又增加了中药项目,还想增加茶叶批发、绸缎、棉布等业务,希望从家中抓紧务色人才,抓紧培养,今后用人的地方多啦。 信中还说,郭扶台给你保了个媒,女方是咱仁风北边商河县郑路村的,她父亲叫郑广左,也是我的老朋友,现在济南开了一家琉璃制镜玩具厂,家大业大,女孩子留学西洋,会说西洋话,人长的很好,我见过,她家的琉璃工厂手艺,全是她教的,我看很好。就是比你大二岁,咱今年就娶,就这么订了吧。 另外,村西路南咱那块地是三亩多,你可找人现在就动工,盖两个大院,我都计算过,西屋为上房可盖七间,中间三间,两头各两间,北屋四间带大门,其余你看着盖,一切费用你不用管,郑家出人给你送去,你只管招待一下就行啦。另外,周村的绸缎厂咱也参股啦,有空可到周村看看,别光在家练武,我看这发展,你得出来锻炼锻炼。以后用得着。 再说惠民县的唐家村,吉林扶台大人唐胜明回家过年,坐的是八抬大轿,二十几个人轮换着抬,走了一个多月才算到家,家人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让人家吃什么饭呢,扶台大人说:“煮红萝卜让他们吃就行啦,别的什么也不用做。 家人想,人家大老远的来啦,光叫人家吃红萝卜多不好意思。其实家人不知道,东北气候冷,根本不能种红萝卜。惠民县唐家村紧靠黄河,沙土地,沟头,河边全种红萝卜,家家有的是,晚上饭,十二印大锅,煮了一大锅,二十多人从没有吃过红萝卜,又甜又好吃,心中想,愿不得人家做那么大官,我们这抬轿的都叫吃人参,还说什么呢!不行,我们回去时和扶台大人说得带点回去,也让老人们尝尝。 吃罢饭,家人按排大炕让人们休息。扶台大人说:“不用大炕,每人给一个大圆箩筐,都让他们在圆箩筐里睡并找人看着,谁的腿脚也不能出箩筐,出了就用棍子打。第二天,大人问抬轿的伙计们休息的怎样,伙计们全说:“老爷,我们一夜没睡”。老爷说:“这就对啦!你们想,咱一路走了一个来月,昨天晚上如果你们都在大炕上歇上一宿,今天谁也起不来了,腿上的大筋得全涨啦。”有个伙计问:“老爷,您会医道”,老爷哈哈大笑:“略会一二”。 再说周村的大机房,筹办的热火朝天,购地皮、买机器,股东有南霍村的李家、董家,宰店村的陈家、李旺村的邱家、毕集村的毕家,五大股东以董乃玉为首,因他在西洋留过学,精通外语,认识洋文,懂机器,有技术。买原料、招工人、绸织厂开工,干了起来。 再说惠民唐家村的唐官,家中有一个孙女,20来岁,识文断字,因没有合适的人家,至今尚未出嫁。自去年冬天得了一场大病,又至今未好,整天发烧,吃不了饭,周边的医生都请遍了就是治不好,几个月过去了,人眼看不行了,没办法,家中许了愿,谁要能给看好病,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要能治好病就行。 这时,唐家又听说周村有个姓董的西洋医生专治中医治不了的病。家人一商量,套上轿车奔周村而来,到了周村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董医师的诊所,和董医师说明来的情况,家中急等救人,董医师赶紧坐上车,拿上一应用品,来到唐家一看情况,先试体温,一会儿,一看体温表,烧到41度,人已昏迷,赶紧拿出青链霉素,配好40万单位先打了一针。当时唐家人吓坏了,这是怎么看病,又扒上衣,又脱裤子的,还往屁股上打针,这能治病吗?人们当时不知道什么是西医,更没有见过体温表。不管怎么说也得听医师的,叫怎样就怎样吧。(注:唐小姐实际上得的是重感冒转肺炎,有青链霉素打几针就好了。没三天时间,唐小姐的病完全好啦,唐家人非常高兴,制酒招待董医师,席间问:“董医师医道真高明,我们这周边的先生都请过,就是看不好,您一来,不到三天就好啦,我们是官宦人家,说话算数,您要钱要人都行,我们说到办到。”医师董乃祥心想,自己虽20多岁,但凭医术挣钱,在周村街找媳妇没问题,我大哥乃玉,嫂子死啦,还有个男孩,在家乡不好找。给我大哥吧。于是,董医师说:“我老家是济阳南霍村人,家中有个哥哥,今年22岁,也在西洋留过学,学的是机织专业,现在周村开了个绸织厂,他是总机师,人品很好,我给我哥哥说一下,我看很合适,过几天你们可先到周村看一下我们的工厂,也顺便看看人,能行咱们就订亲。”就这事说好后,董乃祥医师回周村等唐家的回信。 过了十几天,唐小姐真的来到周村诊所,先找到董医师,董乃祥这才仔细看唐小姐,人长的太漂亮了,个足有1.65米,从言谈举止一看就是大家闺秀,赶紧让座喝水,董医师忙叫人到绸织厂告知董乃玉等人,掌柜的慌了手脚,赶紧收拾,董乃玉换上新大褂,收拾整齐嘱咐他不要多说话,一切听医师按排,一切就续后,忙打发人到诊所接唐小姐,唐小姐知书达理,也不客气,到绸织厂见了董乃玉,一看董乃玉长得还可以,个子不算太高,也能说的过去,人很精神,就是有点口吃,不问不说话。 董乃玉领着唐小姐各个车间转了一圈,除叫叔的就是叫师傅的,工人们都很尊敬董乃玉技师,唐小姐都看在眼里。尤其是董技师对织布机的介绍。叽里呱啦的一大通,唐小姐什么也听不懂,真不知道董技师的学问有多深,只是点头微笑。吃饭招待就更别提啦,有专门厨师伺候,六菜一汤,白面油饼,小米稀饭,还有六盘小菜,董机师吃饭也很讲究,完全按照西洋礼节,唐小姐哪里懂得,显得很庄稼气。心想,这么个大家业,我进门就当师娘,光徒弟一大群,太热闹啦,别说是二婚,就是五婚也行。她倒是没意见,这事就好办啦。 一住五天,换着样的吃,临走按着董医师的吩咐,库里有的是绸缎,让唐小姐自己挑着样拿,什么红的,绿的各样一匹,总有十几匹,她哪见过这样大方的人家。唐小姐心中暗自高兴,董乃玉机师说:“你回家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和家人讲,如没意见,就做我们的婚礼准备吧,我这里实在太忙,厂里也离不开我,就不能送你了。”唐小姐微笑点头,上轿车直奔老家而去。 再说北京的搬指铺,第一批货按大、中、小三个型號做的计三万个,每个按50两计价,共合银壹佰伍拾万两。兵部有杨次郎,李化龙罩着,一切都很顺利,原料由东北的王启先、王启东哥俩罩着,货不断的发回北京。 这天董乃文和弟弟董乃武说:“咱自从离家已三年有余,这里有你照看着,我准备回家走一趟,一来看看家人,二来打算在村南盖房子,以后孩子们都大啦,也应该给他们准备啦”董乃武表示同意大哥的计划,董乃文接着说:“这上下打点,我按伍拾万两办的,东北的王氏兄弟拆一股,你我各一股,咱叔那边的乃双、乃全两人占一股,首事人董采荷占股,共按五股分配,我已转存御封银號伍拾万两,换了一个振號,其余我准备这回带回去,我已兑换成伍拾两的金元宝,一般用不着,叫官银。” 董乃文又说:“我走后,师傅们的工钱一定按时发放,千万别克扣,生活更要好些。”一切按排完毕,董乃文乔装改扮,带着十几个伙计,奔山东老家而来。 这天来到河北郑州地界,天已下午,忽然下起大雨,伙计们赶着大车紧跑,前面路东有个庙,规模不大,也没细看,伙计们就赶了进去,东、西、南屋都有,也没有人,伙计们避起雨来,雨越下越大,直到天黑。没办法,就住在庙里吧。好在天不冷,后半夜雨停,来了一伙强盗,约十几个人,黑灯瞎火的进了庙就要抢东西,董乃文等人吓坏了。这时从北屋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往屋里一摆手,从屋里出来了十几个长舌头、大红脸、锯齿獠牙,手拿长枪、大刀一拥而上,就要动手,众强盗一看,吓得回头就跑,一会什么也没了。 董乃文和十几个伙计都看得明白,决不是做梦,真是怪啦。天亮后一查,什么也没丢,董乃文到北屋一看,北墙上全是挂的神相,也不知道画得是什么神仙,供桌上有个牌位写着…….奎星老爷,董乃文心想,这是神仙显灵保佑,按照神像的姿式、座次一一记下,平安回到家后,请能工巧匠,绘制了三幅神轴,二幅彩色的,一幅黑色的。至今已三百多年,到如今二幅彩色的还供的完好。 再说济南府的御封银號,伍万万亿两的振號发行权,必须有十府、各州、县的配合。郭扶台的公文早已发到,各衙门均按公文行办,市场交易,统按康熙通宝计价,一个大钱可买30斤谷子,能顶一两银子,可见铜钱一发行的币值。一切进展顺利。泰山商號已发展到医药、油盐、茶叶、绸缎、布匹、琉璃制品、粮食槽运、皮革制品、烧酒、制钱等十大产业链的大贵商。并有十大股东雄厚银子顶着,可说没有干不成的事。在董采荷的引领下买卖越多、越大,一切按章进行。 济南一切就续后,郭扶台、董总监两人押着三万万两白银奔北京而来,沿途地方官员自有招待护送,不几日到了北京,先到户部交了银子,领了户部的手执,一应手续办完,奔孙家园子而来,见到董乃武,董乃武很高兴,赶紧置酒席款待。 第二天,董乃武按照董采荷的吩咐,请来了礼部的傅尚书,户部的杨总抄事,状员李化龙总管,大家一一相见,分宾主落座。董采荷说:“往后这里就算山东的办事、议事处吧,即清静又肃静,很好。”大家点头认可。伙计们端上酒菜,大家边吃边谈。先谈了振银的发放过程,今后准备先以大商號联合四省,即山东、河北、山西、陕西。 商家对商家,施行银票兑换兑结,这样即省事又安全把握,免去镖局护送了麻烦与风险。济南是中原的文化、商贾中心,以御封银號为总號,各省设分號,光流通银票,不动用流通现银,年终对结的办法开发商业结算,总成本减毫银经营,银號也有利润。董采荷一席话,大家都点头说可行。 董采荷又说:“山东地面上很乱,老百姓还好说,商贾们不安全。老百姓有句话,叫见官三分怕。为了保险起见,可在山东试行,放点空隙官號,不拿国家封银,经商不拿税的照顾,可分管各州县治安,大村放二名,小村放一名,各州县可根据实际情况放(老百姓以后管这些人为红顶商人,经商不拿税,不拿奉禄,管事不少)关于官服,顶带,我们济南自己制做,式样统一,不按品级,穿上有个官样就行啦。不过,也得考考,择优录用,每人须交官银一万两。这样,你们看如何。” 几人差点没笑岔气,郭扶台说:“董采荷呀董总监,想出个事来钻了天,神仙想不到的事,你都能想的出来。这下可好,回济南又有大事干啦。” 大清康熙十八年,为防葛尔丹南下,康熙在青海与甘肃地界密密设加一道防线,从湖北、陕西急调大军五万,屯兵西宁府,所需粮草必须由兰州大营调运,军粮总管杨忠礼全权督办。杨总管考虑再三,决定由自己家中的武师董乃广、刘兴莲夫妇押运最妥当,一来知根知底,二来防备万一。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筹划按排,由兰州军需大营,调集了伍仟担粮草,从甘萧的柳园出发,一直正南,几百辆大车,由董乃广、刘兴莲夫妇带领300名精兵,押着,直奔青海的冷湖而来。 再说山东济南以东的齐东县(现在的邹平县),位于济阳县仁风镇以南的黄河南岸,码头村西南,有个村叫张桥村,康熙十三年春黄河发了一场桃花汛大水,南岸决堤,由上游的王家圈以下,开至张桥村北,约伍公里,整个大洪水,南至小清河,北至大堤,东至高青、博兴、一片汪洋,约300万人无家可归,光冻而死的人就有七八十万人,当时的齐东县衙住地在(现邹平县的九户镇),县太爷叫赵化斋,康熙九年进士出身,当时的齐东县留一传说至今,赵知县座齐东,天高三尺:大至意思是此知县能抓地皮,所以,天高三尺,不光抓老百姓,对下属也是一样抓,三班衙役本来奉禄不多,还得养家糊口,这年春天,赵知县又放出话来,说:“今年的四月初八,是本县我的五十大寿,我准备好好的庆祝一下,本县这一辈子也不拢意,就说十年寒窗进京赶考吧,三场下来,本来应是头名金科状元,就因无钱打点,才下落个四名进士。从此我悟出个真道理来,要想飞黄腾达,必须先把银子准备冲足,先把路铺的平平的,一切事都好办。”老爷一潘话,众衙役听的明白,都齐树大拇指高!各自分头准备,不必细说。 转眼到了四月初八,全衙门张灯结彩,地方大户、乡神全都到齐,赵知县高座正中,细细一清点,其中一衙役没到,心中很是不高兴,等我过完大寿再说,非给他穿小鞋不可。赵知县正气恨的想着。这时只见缺席的刘衙役双手举着一个木条盆,用红布盖着,恭恭敬敬的来到赵知县的座席前,打开红盖布,原来是一只黄登登、金光闪闪的老鼠,约一只长,6寸高,赵知县都看闷了!急问刘役,你这是干什么,唱的那初,刘衙役不慌不忙地说:“老年,今天是你的五十大寿,别忘了,老爷您是属鼠的。所以,我特意请了能工巧匠,做了这只赤金发光的金鼠,代表着老爷您的前程,步步高升,前途金光闪闪,直到相国。” 赵知县一听此话,乐的差点叉了气,我得重重提拨刘衙役,此人大脑灵活,大脑反应快,办事腿脚勤快,同事之间也不得罪人,办事圆滑。不要紧急提拨,我还得再考验一下。时间不长,赵知县又放出口风来,对众衙役们讲,我的太太要过生日啦!时间是六月初六的。你们不知道?我们自结婚已来,给我生儿育女,操心家务。 我得好好的给她过过生日。你们说应不应该,众衙役一听此话,齐说,太应该啦老爷!赵知县接着说:“不过啊,希望你们记住了,我太太可是属牛的。”刘衙役一听,吓出一身冷汗,我的妈呀,老爷的一只赤金老鼠,我差点丛家荡产,太太再来一头牛,我可怎么办呢?你知道这刘衙役分管什么?分管的是齐东县全县的税收。心想,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硬着头皮干吧,我还要大干一场呢,不然的话,明年老爷家中再出个属马的,我怎么办!他王大娘的脚,大方方的来吧。 再说齐东县,一场大洪水过后。赵知县急忙写成拆本,将洪水受灾情况跨大了一倍,急六百里快马上报朝廷,康熙皇帝是爱民的,接到拆本后,急从国库中下拨三佰万两的白银,派专人护送,发送到齐东县衙,口传呈旨,不管化多少银子,一定把黄河治好,确保民生要紧!赵知县一一清点如数收下银子,打发皇差回京复命,赵知县心中乐的就不用提了,心想,古人云:“真是人走时运马走骠,兔子走运乐霄遥!” 这话一点也不错,思来想去,这下机会到了。用谁也是用,就冲着金鼠、金牛,我就先考虑刘衙役,也吧,就给他个财务总管吧。第二天,刘衙役得到赵知县的口传,高兴的差点跳了黄河!心中大骂,当时造十二属相的不会办事,为什么不把老鼠换成大象,我给老爷送只大金象,那该多好呢。 再说董乃广、刘金莲夫妇押着粮草,一路小心,晓行夜宿,直往南行,这日来到党金山口,两面高山,只有中间一条羊肠小路,别处无路可走,董乃广一看眼前的情况,心里有点发毛,自己是第一次走这条路,路途不熟,我押的是军粮,责任重大,万一出事,得掉脑代。董乃广正在由于不定的时候,从正南山沟里来了一伙商队,约20多人,赶着大车,全部装的是皮张,来到跟前,董乃广赶紧上前打听,细问前面的情况。其中一带队的客商讲:我们是陕西的,专们做生皮张生艺,这条跑我们跑了10多年了,可直达青海的冷湖、格尔木、西宁。很太平,这个山口进山路,大约三十多里就出去了,再往南走,全是平原草地,你们进山后大约再走10多里,就有一个大客居,老板娘很好,姓张20来岁,你们可到那里住宿、吃饭,我们得赶,再见。 这下董乃广放了心,带车队进了党金山口,日落西山时,果然前面路东有一个大客栈,依山坡而建,前面10间,后面20多间,有配房,随是荒山野坡,外观很是美丽,董乃广心想,天已黑下来,别无去处,就住这里吧,分付众伙计,今晚就住这里了。 再说这党金山口,南北不足40里,全是荒山,没有人烟,但南北客商必走此路,北至甘肃,南至青海线最近的路程,别处无路可通。以前的往来客商,要想过党金山口,此须备足一天的干粮,和饮用水,不然无法通过。 此客栈取名:“南北顺兴隆客栈”。掌柜的姓毕,名於功,此人大有来头,祖籍山东济阳人。康熙九年北京开了武考场,三场下来,毕於功种了个全国第三名武探花。康熙皇爷一道呈旨,放了毕探花个山东青州府总兵。毕探花高兴满意,回家记祖,青州府上任。 再说这青州知府,河北省衡水北边饶阳县人,姓段,名铁耙,此人进士出身,上任后,为人克薄,小肚鸡肠,见钱眼开,见女人走不动路,府中妻妾成群。像这样一个知府,能搞好一个青州府吗?能治理好一个方园几百里的大青州吗? 再说毕总兵,妻子去世多年,一直没再婚取,家中人有小女思云一人,这次青州府上任,一快带来,为的是有个照应,当年思云十六岁,个子一长成,并切长的眉青目秀,很是动人。第一天到青州府衙,段知府接待一见面段知府眼睛一亮,一眼看中思云小姐。 毕总兵交上公文,作一介绍,思云赶紧给段知府深鞠一躬,道了个万福,这下高兴的段知府哈哈大笑,笑的差点掉出颗大牙来。接着段知府亲自把毕总兵父女送至总兵府,一切按排托当后,段知府接风请客。青州府最有名的“广胜”大酒店摆了一桌丰胜酒席,指名叫思云小姐一齐去,没有外人,也算家宴,一来认识认识,增加一下感情,思云小姐没办法,只好骑马一齐参加。 再表思云小姐,七岁上母亲去世,跟着父亲长大,自小跟着父亲练武,练就一身轻功,马上步下串房越基如走平地,手使一对日、月阴阳双环,真有万夫不挡之勇,别看年纪小,很懂事,平时也学点文化,可以说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主儿。 自从段知府胜情招待了毕总兵后,一闭上眼,就觉得思云小姐在眼前晃,闹的个段知府神魂颠倒,茶饭不思,实在憋不住,接三差五就往总兵府跑,为的就是能见上思云小姐一面,能说上几句话也行。再一想来,毕总兵是我的下属,我常来也不好,我得想个万全只策,把思云小姐搞到手,思来想去,计上心来,现在大狱里押着几名死刑犯,需送省衙复审,为防万一,就派毕总兵亲自带兵护押。毕总兵带了公文,并有30个兵丁押着囚车,奔济南府而去。 过了几天,段知府心中高兴,心血来湖哼着小曲,直奔总兵府而来。进门后思云小姐接进大厅,让其上座,思云心想,段知府这人不错对我家照顾的很好,又是我父亲的顶头上司,父亲不在家,我得好的招待人家。想吧,赶紧泡上香茶,一番的热情,可把个段知府送到哈蜜国去了。可他哪了解思云小姐的武功和性如列火的性格,也该当出事,事出巧合,天忽然下起了大雨,段知府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时近中午,思云小姐一看情况,天下着大雨,父亲不在家,我是一家之主,也不能慢待段知府。赶紧吩咐家丁,准备酒饭,时间不长,一桌丰盛酒席端了上来,段知府心中高兴,心想,真是老天爷作美,活该能成全我的美事。 思云笑着说,知府大人,我父亲不在,今天我陪您喝几杯,段知府上座,思云下座作陪,俩人大喝起来。一斤多酒下肚后,段知府带了酒性,慢慢不支,天也近晚,思云已撑上灯,段知府一看思云小姐,越发漂亮,心血来潮,性情大发,借着酒劲助胆,段知府动起手来,思云爱着脸面,也不好发作。 没想到段知府玩真的,思云小姐大怒,段知府猛扑上来想抱思云小姐,没想到思云小姐一个点步转身,躲到了段知府的身后,段后府回过身又猛一扑,这个思云小姐可来了大气,也是酒喝的太多,实在控制不住了,用足了力气,飞起一脚,狠狠的踹了过去,这一脚不要紧正踹在段知府的三大件上,当场口出白沫,断了气,吓的思云小姐出了身冷汗,酒劲也没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把牙一咬,横下心来。这时天已黑下来,思云小姐找来一把铁铣,在后院挖了个坑,悄悄地把段知府埋了起来,上边还种上一棵香椿树,这事做的天衣无缝,更无第二个知道。第二天中午,毕总兵从济南回来,见了女儿思云,思云把段知府之事从头到尾对父亲细说一遍。毕总兵听完,下了一大跳,这事可闹大啦!怎么办呢?事已出了,怕也不行。也吧!三十六计“走为上”,挂印吧。毕总兵马上叫来20个心腹下属,说明情况。“大概情况是段知府非礼,小姐无知失手打死知府,对我到是怎么样不了。可我就是这么一根独苗,实在不能让小姐去做大狱发配。我已决定弃官出逃,另谋生计。这几个月来,我们相处的不错,愿意跟我走的,我们一起走,不愿跟我走的可留下,等新官来再说。 毕总兵话以说决,有十八个自愿跟随的,毕总兵让打开库门,把所有银子,部分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车,所有人都化装成商人模样,顺顺当当出了青州府,奔邹平台子黄河大堤,一直正西,过河南、陕西、甘肃,最后到了这党金山中,毕总兵一看周围环境很合意,自己动手,有的是石头,盖起了这“南北顺兴隆客栈”,接待南北客商,买卖很兴隆顺利。 再说齐东县的赵知县,治理黄河开始。一个知县,那一下见过三佰万两白银,乐的整天唱小曲。当时的齐东县不足二十万人,男壮丁八万来人。按照赵知县的计划按排,每人必须干十五天的义务工,县里管饭,吃的不错,每天都是白面馒头,粉条猪肉汤管饱,那年头能吃上粗粮还得加糖,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饨馒头,现在黄河工程,第一是本县的家乡工程,第二能有好饭吃,不挣钱也干,并切都干劲十足。 四十天后,工程接近完工,来了北京的河道御史现场考查,御史姓刘,名文彬,本人河北省献县人,此御史见物生心,见钱眼开,爱财如命。 一到齐东县衙,赵知县马上笑脸相迎,热情招待,刘御史也不休息,吩咐去施工现场看一看,由赵知县陪着,在工地大堤上转了一圈,这刘御史对治理黄河大堤工程根本不懂,可他会说:什么工程的密实度达不到,红土盖顶没遮实,险工处的石料不合格,白灰用的太少,很容易透水,账本上的工钱支的太高,生活费太贵,用工太多等等,一大堆毛病加问题,没完没了。 赵知县一看这情况,计上心来,马上笑着说,御史大人!外面风大,天寒,咱们回县衙细说,我再按排人返工重干,保证让您满意,能复呈命。刘御史也觉得训的差不多了,你赵知县是明白人,我的用意能明白。 回到县衙,赵知县干紧让人按排了一桌丰盛酒席,开席前赵知县先拿出一张三十万两的银票,笑着交给了刘御史,刘御史一看三十万两的银票,立刻精神起来,马上转成笑脸,称呼也变了,忙说:赵老弟呀,你的好运来啦,我现在就和你先说明白吧,我是带着两顶任务来的,第一考查你治理黄河的工程质量、账目。第二考查你在齐东的声望、政基。现在青州缺个知府,我回京一句话,你就能上任。 赵知县一听此话,马上又让刘会计包了伍仟两现银,做为御史的往返盘费。吩咐刘会计,治理黄河大堤的费用,再追加上六十五万两,账要做细,工程量要加大,别让人看出毛病。 刘御史在齐东县衙吃的香玩的乐收的足,心中高兴,精神头也充足,写成符命拆本,另写一道保奏章,高高兴兴回京复命而去。 第八章 “通天成”官衣铺初创,赵知县智审石狮案 一起动工。用的砖是从鞠家窑上一个一个的挑选的,每个砖多花一半的钱,所有檩、董采荷从北京回到济南,马上成立了个“通天成”制衣铺。周村自己织的绸缎有的是,从苏杭请的绣工,浙江请的制衣巧匠,就这样,一座成衣官服铺,顶带制做开张啦,利润就别提啦,有的是钱挣,反正山东就一家。 董采荷北京一席话,礼部的傅尚书认可,户部的杨总抄事默认,郭扶台心中有底。心想先在山东做起,机会成熟,我到山西老家也做它一把。想罢,安排书办行文各州县,选拔人才,先登记统计名额,报到省衙,再统一考试录取。 省衙统一出题,全省同一天考试,凡参与考试者,先交壹万两白银,一应杂费伍拾两。官服、顶带费壹佰两。每个县名额有限,只有一千五百名,各县可自己调配,所收银两按百分之二十给各县留用。所以这事各县衙都愿干。这一闹,山东可热闹啦。 再说济南“通天成”官衣铺,省衙的订单是第一批十六万套,官鞋、红顶带,腰带一起制做。每套壹佰伍拾贰两银子,袍子紫色,手工制作,按大、中、小三各型號。所有制做师傅,计件酬薪,日夜赶制。这一来也拉动了周村的绸缎厂,专门订织的加厚合股丝绸,质量很好,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此种产品,职工们更是加班加点的干,生活也提高不少,落了个都满意。 再说南霍村的董如南,在村西两个大院梁全是上等榆木,红松门窗,所有家具全部红木制做。一切都非常讲究,街坊们全都叫好。 董乃文一看,董如南盖的两个大院非常体面,也不示弱,也按着图样在村南一下盖了三个大院,路北盖了三个大院,以后分南五院、北五院。因乃文、乃武各五个儿子,后称十虎兄弟。下部书再一一细说。 再说济南的“通天成”官衣铺,在济南这下可出名啦。其位置大约在南刘庄的西南角,现在的馆驿街,西头路北。馆驿街就是那时起的名,因当时的各县衙到此提官服,成天车水马龙,来往不断,人们得吃得住,所以盖起了大街,门头房,全是饭馆、旅馆,来往的全是官衙门之人,买卖好做兴隆,就把官衣改为馆驿,因此馆驿街之名叫了起来。 再说南霍村的董如南,倒下空来,骑着小毛驴来到济南,先找着御封號银號,见到父亲董采荷,把家中盖房子之事细说一遍,父亲听完点头满意,就商河郑家来人催完婚之事将自己的安排说了一遍,咱先在济南完婚,因郑家人都在济南,省事。 完婚后你们再回南霍村招待家里的亲朋。在家住些时间就回济南,一来郑家离不开郑小姐的技术。二来我这边也太缺人手帮忙,以后就常住济南吧。后院你完婚的房子我已让人按排好,缺什么你再看着买,父子两人商量完毕。第二天请人看了日子,买了三鲜礼品,有伙计们抬着,送到郑家。郑家高兴,盛情款待,不必细说。 再说“通天成”官衣铺,掌柜的叫董如川,这天又接到省衙的一份订单,急要伍仟套官服,每套多加拾两银子,抓紧做急用。董掌柜没办法,只得再增加伙计,加班赶活,董如川将此事和董采荷一说,董采荷乐了。说:“你一定记清各县衙的提货套数,钱数是死的,好记,咱做的官服别处根本仿制不了,我在织的时候就做了手脚,咱那叫三、三、二的织法,别处根本织不了这种布,凡省衙要的官服,你都在内领子上加记號,记好多少套就行啦。郭扶台是个财迷鬼,我来对付他就行啦。 再说南霍村,自从董如南在村西盖了两个大院后,成了南霍村的样板大院,接着是搬指铺在村南盖了三套院,绸缎庄董乃玉在村北盖了三套,前后炉房盖了二套,御医家盖了二套,官衣铺盖了三套,不到两年时间,村西一条南北向大街成了,起名“芙榕“大街。济南的“芙榕巷”是晚了二年才盖的,里边的住户多半是御封號,泰山號的大股东们的。 董采荷与郭扶台的关系可以说没说的,儿媳妇郑小姐是郭扶台介绍的,结婚这天,郭扶台先到啦,其他衙门官员基本都到啦,十大股东,十大商行,商界朋友。 整个招待分二批进行,亲朋中午招待,官员晚上招待,总共招待分一百二十多桌,真够热闹。郑小姐的陪送嫁妆多的没处放,只好派大车送回南霍村老家,就一个砸核桃的乌金小锤,紫檀锤把,镶有猫眼六颗,价值白银二百多两,眼热的众亲朋无不口服,拍手叫决! 董采荷借儿子完婚之即与全体股东,全体商行掌柜们共同会商,关于四省联合、票据汇通结算的办法一一细说一遍,我们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各设分银號,四省周转流通。 我们按五毫毫银计算收取费用,这样即安全,商户们都认可满意。各分號掌柜、伙计现在就培训。甘肃分號已成立,其它三处马上着手按排。大家一致同意,服从按排。 再说郭扶台,自从认识了董采荷,各方面特别顺当,都说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我看还是人才重要,他一句话就是银子,自以铜代银制钱以来,有钱的家好当,下边的人也都听话啦,我一呼百应,真叫人打心眼里痛快。我是哪里也不去啦,再干几年,从济南告老还乡啦。郭扶台心里想着一件事,找到董采荷就把自己准备了伍仟套官服的事说了一遍,自己准备到山西发行如何。 董采荷一听说,坚决不行,一来山西不归咱管辖,伍仟套不是小数目,山西不配合,咱自己吃不起来,二来山西人不比山东人,山东人爱面子,穷大方,官服一穿,走亲访友,赶集上店,感觉很有面子,花壹万多两银子很值得。山西人不同,爱财如命,很难渗透进去,我看还不如顺运粮河发展,从德州,聊城起步,向北、向西如此如此怎么样,郭扶台一听,有道理,就这么办。 再说甘肃兰州军粮总办杨忠礼,这天接到来自山东济南御封银號董采荷的一封信,信中说明让他联合陕西西安成立御封银號分號之事详细说明,应如何办理,让他陕西不征军粮,按地亩数只征现银,银子存入西安分號,陕西应交军粮数额,从山东直接运到兰州军营,这样节省了西安运粮费用,但一应账单开销可照实记录公布。一切顺利后,可在甘肃境内照样实施,这样一来,两省的粮食必然落价,粮食落价,老百姓好混,到那时我们再设粮仓大量收购。只要有军队,就得吃粮,我们就有发展大空间,说白了,就是就地取银做大买卖,挣大钱。 再说山西所有商人,自古以来往西北口发展。铜、铁国家控制,无法发展,煤炭运不出来,山地多,平原少,干旱,缺粮,很少种小麦,我得想法把德州以西,衡水以南,聊城以西,邢台、邯郸等地的小麦通过涉县运往山西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换成煤炭运回山东,部分粮食可从聊城运河装船走水路至山西风陵渡黄河渡口,再从旱路进山西,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山西的细粮白面,也充实了山东的煤炭,接好了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粮食周转,御封分號可分设在德州、聊城、邯郸,时机成熟也可设在长治、临汾。此一举动,需很多人手,等众股东上会后再具体行动。如何操作,下场再细表。 再说“南北顺兴隆客栈”的毕思云掌柜的。一年前,毕总兵因水土不合,得了严重肠炎,因无药医治,整天大泻不止,脱水而死。所以客栈由思云小姐和二十来个伙计管理,一天来了一群客商。思云一看这一大群为首的是一个大个子,二十多岁,眉清目秀,风流潇洒,但骨骼清奇。一看打扮,就知是武林中人物,或许厌倦了奔波,思云小姐看后便芳心暗许。安顿好他们后,便让老伙计去打探消息。 原来这伙客商乃是老御医的一家人,为首的乃是上文中所说的董乃广的弟弟董乃文,也是从小练武出身,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这次是押送钱粮经过此地,因天黑便投身这家客栈。思云小姐心中暗喜,我必须如此这班,用智取他。赶紧笑脸相迎,忙把董乃文、刘兴莲让进上房三间,一明二暗、中间是客厅。众伙计住配房,都按排好后,天已尽晚。 思云小姐单独按排一桌上等酒席,自己亲自作陪,陪着董乃广、刘兴莲夫妇大喝起来,谈的投机,无话不说,董乃广本来实在,加上酒力,就把自己的身事情况,一五二十的说了个清楚明白。天已尽半夜,都喝的差不多啦,换上茶,继续说话,这时,思云小姐拿来一根香点着,说怕有蚊子咬,这根香不是一般的香,名“五鼓鸡鸣断魂香”,人一闻到香味就四指麻木,失去知觉。工夫不大,董乃广、刘兴莲夫妇失去知觉,思云先把刘兴莲背到东间大坑上,盖上被子,再把董乃文背到西间大坑上,扒个净光,先用清水洗了一遍。这时的董乃广心里很明白,但就是四肢无力,睁不开眼,任凭思云小姐摆布。 董乃广必定年青,精力冲配旺胜之年,思云这一摆布除腿脚动不了,他是完全有知觉的,性情已上来,思云小姐是个处女,但识文段字,也知道男女之事,马上坐了上去,来了个老虎大尾洼,下一步把个董乃广乐的差点见了阎王。云雨过后,几口温水喝下,思云小姐给董乃广解了熏香药力,董乃文恢复了知觉起来,一把将思云小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完全同意取思云小姐为妻。两人穿好衣服,梳洗完毕,说好青海送粮回来,带思云回甘肃张掖完婚,后来思云小姐为董乃文生了两个儿子,都成了朝廷将才。 再说齐东县的赵知县,两个月后,接到圣旨,调任青州知府。赵知县很高兴,马上办理交接,带上刘会计和几个随从,高高兴兴青州府上任。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三把火从那里入手呢,赵知县总想先找个缺口入手。这时青州府西关,出了一桩怪案。 青州西关路北有一户杨姓人家,此人叫杨宝平,从十几岁父母双亡,家叔照看长大,三年前的冬天结了婚,家有八亩地,小俩口商议,杨宝平想闯关东找工多挣点钱。 过春节后,杨宝平单人背着行礼闯到现在的长春市,因无钱住店,晚上在一家商业门前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掌柜的起的早,开大门一看,门前睡着一个人,赶紧叫起来,一问情况,才知是从关里山东来的打工的,掌柜的一看此人二十来岁,人长的很精神,又有文化,能记个账什么的。掌柜的很高兴,我正缺个送货外跑的伙计,你进来吧,我开的是干鲜杂货铺,店里就我们老俩口,我没儿没女,你在这里干正好,我管吃、管住,每年给你伍拾两银子,你看怎么样。杨宝平一听,高兴的不得了,就住了下来。说来也巧自从杨宝平来到杂货铺买卖一天比一天好,特别顺利,杨宝平能写会算,里外的一应账目,搞的精细,老掌柜很是满意,一年下来,净应利两千多两,老掌柜的高兴,给了杨宝平二百两,杨宝平说,掌柜的,我用不着钱,放到贵上做流动金吧,老掌柜一听也是,这样吧,明年我给你二十的股份。 就这样,杨宝平一气干了三年,净得白银一千多两,与掌柜的交结完账目及一应事物,带着自己应得的银子奔山东青州府老家而来。来到青州东关护城河处,心想我这一走,已三年有余,老婆年青,自己在家,说不定靠上什么野男人,不行我得防着点,先试探一下。想吧,把银子埋在桥下,空着手,直奔家门,天已黑下来,一进家,老婆很高兴,赶紧做饭,烙的大油饼,炒的鸡蛋,并且说,你跑的累了,我给你打点酒你喝点吧,离家不远有一杨姓杂货铺卖酒,叫开门,打了半斤酒,回家后,杨宝平喝了起来,饭后两人上坑睡觉,老婆问,你这一走三年多挣的钱呢? 杨宝平说,老婆我发财啦,这三年多我挣了一千多两银子,我埋在城东的大桥下边了,明天一早我就去拿。第二天早上杨宝平来到大桥下一看,哪里还有银子,万般无奈回到家,老婆问银子呢?你没挣到钱就罢了,何必说瞎话呢,我又不是小孩子,有用吗?老婆一顿奚落,杨宝平憋曲的很,找了根绳子,来到东间上了吊,吃饭时老婆找不到他,后来在东间屋找到,人早已死了。 老婆大哭起来,四邻都起来了,其中杨平宝的叔叔不干了,想吧,一纸状纸告到府衙,赵知府接了状纸从头到尾细细的问了一遍,吩咐衙役先把马氏关起来,接着又吩咐衙役马上把大门口东边那个大石狮子锁起来,四乡告示,八月十五日上午,老爷我要开审石狮子,众衙役一听,老爷是不是神精了,不锁石狮子能跑吗?也罢,叫锁就锁呗。衙役们锁好狮子,又拿绳子捆了一遍,单等看老爷的笑话。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老爷让把大石狮子抬到广场去,老爷要开始审理问案,众衙役都不敢笑,看热闹的老百姓都拿闷,老爷要审石头狮子,石头狮子犯了案?还从没听说过,老爷真是太神了,能让石狮子说话,看看去,广场上人山人海,都来看热闹。 时至正午,老爷来了,他先围着狮子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装五作六地口中念念有词,再喝一口水,喷了狮子一头水,往椅子上一坐,惊堂木一拍,大叫:“说,西关的杨宝平一案是怎么回事?什么!杨落中干的,谁干的,啊!杨落中干的,叫地方,西关有个杨落中吗?那不是杨落中吗,衙役们跑过去,把杨落中抓了过来。 老爷一看大笑,问:你做的好事,发的横财,还要我代你说吗,杨落中一看老爷全部知道了,自己硬顶没用,免的皮肉受苦,从头至尾细说一遍,一千多两银子自己一点也没动,全在家放着,老爷让衙役取回银子,清点入库,当场放了马氏,收场回衙。这一下可不得了,就连本府的衙役们都佩服的五体投地。都说老爷太神了,连石头狮子都让他治服了,往后我们可得听话。 这样一来,整个青州府全传开了,传的赵知府能和石头说话,能下阴曹地府办案,闹的青州世界无一个盗窃的,都怕老爷算出来,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赵知府接到省扶台衙门一纸公涵,要他协助办理官服一事,每县1500个名额,每套明码标价,均由知县亲自办理,没有知府的事,赵知府急了,这怎么能行,我这知府是干什么的,不行,我得到省衙找扶台大人去。 赵知府来到济南省城,先交上拾万两白银的见面礼,见郭扶台高兴,接着诉起苦来,说青州是个穷地方,青州的官不好当,扶台大人得多帮扶着点,青州地方面很乱,我想好好治理一下,无钱难办事,听说官服的事,都按指标做的,能否多给我们青州伍千套,郭扶台一听乐了,心想,这小子会算,我这里正好有伍千套,就做个人情,给他吧。但是不能破了老规局。 郭扶台说:“赵知府,你到青州时间不长,手里也空的很吗,这样吧,伍千套官服你带回去,按照各县的规章,咱倒算账,我拿百分之二十,你留百分之八十,你看怎样。”赵知府一听,赶紧说,可以,可以。银子我回去马人送来。保证误不了您的事,郭扶台一转手,净拿一千万两的银,不必细表。 再说赵知府把伍千套这官服运回青州,先在衙门内部开了个会,为照顾关系,每套10200两,没关系的,10500两,等于没关系的每套多花300两。花那么多钱买套官服,有什么好处呢?那好处可大啦!一来有省衙文件规定为终身制,可参政议正。二来做买卖不拿税。三来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官服一穿体面的很。那时叫红顶商人,最吃香。 再说这赵知府的老家,济阳县四合村,在黄河岸边上,家有良田伍百多亩,前后四合大院,一个儿子,取名府孝,自幼定的娃娃亲,找的是马圈书香门第大财主马有旺的女儿。这年府孝14岁,女方大三岁,赵知府准备给儿子完婚,早早的就通知了青州的名人财主,三班衙役,都知道老爷的儿子要结婚,平时交结无个词,这回可赶上了,提前一个月,送礼的人山人海,光红顶商人就伍千家,忙的赵知府应酬不过来。光现银礼物就装了三大车。 转眼到了结婚这天,亲朋满座,取亲用的是赵知府的红呢官轿,抬轿的是青州府的衙役,一般高都二十来岁,人也精神一样的服色,把马圈众街访眼热的都掉了眼泪,都说人家姑娘多有福气,进门就有y环伺候,吃什么有什么,更别说穿的了。你知道这马友旺的老婆是什么人家出身?她本是许家村许家油坊大财主的女儿,也是当今金科奖员大刀李化龙的表妹,叫许风香,自幼练了一身好武,十六岁嫁到马圈,找了马友旺,因马友旺的父亲教书出身,叫马太河,祖上留下的家产,方园十里,有名的大财主,不然的话,许家的姑娘不会找马家做亲。 再说南霍村的董乃文、董乃武兄弟俩。在南霍村路南盖了三套大院,路北盖了三套大院,各有五个儿子号称十虎第兄。董乃文的五个儿是树潭、树森、树信、树卯、树美。都是许家村的许妇人所生。董乃武的五个儿子是:树哲、树举、树义、树礼、树之。都是张安子村的张妇人所生。此兄弟当中,树举、树义两个秀才,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兄弟秀才。树义、树之在周村织绸缎,老大树哲在家种庄稼。 单说董乃文的五个儿子,老大树潭外号铁头驼,气死牛,十七、八岁上家中养着一头尖牛,很顶人,树潭火了,牵到场里,才悌了个光头,就和牛顶起来,一下把牛顶的座下了,从此牛再不敢顶人,也落了个外号气死牛。 并且从七八岁上就跟着董佃远练武,练就一身轻功,能在豆颗上跑,行走如飞。手使一根九节钢鞭,有万夫不挡之勇。老四树印,从小在许家村长大,从十三岁在油坊干活,一米八多的大个子,人长的五大三粗,有的是力气,也练过几年武功,手使一对大铜锤,使起来风车似的乱转,人靠不了前,是看家护院的高手。有一年春天,这天正是仁风大集,董乃文的前院来了两个人,赶着轿车,进门叫姑,说要接他姑到许家看戏场,到了北屋,见了许老太太叫姑,接你看戏,不容分说,两人一个人架一只胳膊,抬着就走。老太太也纳闷,脚不粘地的被架到轿车上,两人一边一个把着轿车门,出了村往正东而去。 到了中午,赶集的都回来了,才知道老太太叫人接走看戏去了,心中都纳闷,没听说许家村唱戏,这事奇怪,饭也没顾上吃,赶紧骑马到许家问问去,到了许家村一问,说没来,这才慌了,多派人四处找,也没有找到。 第三天上午,一个卖小鸡的给带来一封信,信中大至意思说老太太平安无事,需急备五十万两白银换人,否则,就见不到人啦,众家人有劲使不上,只能凑银子换人。那时董乃文、董乃武哥俩还没分家,钱得大家出,济南银号的银子只有董乃文一人知道,他不说话,谁也动不了。实在没办法,就把村南祖坟好地卖了伍拾亩,东凑西凑,凑足伍拾万两银子,总算把老太太接了回来。 这口恶气,树哲、树卯怎么有咽的下去,哥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听到此事为首的是本地张染村一个叫徐四的干的,哥俩纠集本村三十多个本姓爷们,放了眼线,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眼线来报,说黑天前看见徐四进了家,树哲、树卯一听,急忙带着三十多个兄弟爷们,到了张染村,把徐四的家围了起来。那时已有镏筒、鸟枪,张染村是个小村,总共三十户人家,早晨起来,一看这架式,谁赶管,加之徐四在村里为人又不好,街坊们都躲的远远的看热闹。 再说徐四,早晨起来听到外面喧哗,急忙开大门一看,吓了一跳,可能犯事找上门来了,今天少不了一场恶战,马上提了一对钢鞭,开了大门,来到大街上,问明情况,果不其然,人家就是来报仇的。这时的徐四也觉的自己当初做的有点过火,五十万两白银,数额太大了,不愿人家动了肝火,万般无奈还得硬到底。大叫到,如果你们能胜我手中的钢鞭,伍十万两白银我如数退还,否则别怪我不客气,树印一见徐四,气不打一处来,举锤便打,徐四不赶待慢,举鞭相迎,两人杈招换式,打在一处。 两人大战了伍十多个回和,树印的一对铜锤重八十六斤,搂头盖顶打下来,有千斤之力,并切越战越勇,徐四力气不支,被树印一锤打在大跨上,趴在地上起不来了,树哲和众人一起上来,把徐四捆了起来。串上杠子两人抬着,来到乔家村的三官庙,挖了个大坑,割下两只耳朵,活埋了,从此仁风地界太平了多年。 再说章丘明水北边有个村叫七郎院,中间路西住着个张姓老俩口,都四十来岁,无儿无女。家有前后两个院,老两口住前院,后院无人住。 去年来了莱芜小俩口讨荒要饭的,找张老头一说,就住了进去,到了秋后的一天夜里,张老头做了个梦,梦见7个光腚小孩齐叫张爷爷救命,老张赶紧起来,开了大门一看是讨饭的小伙子,背着个粪筐,里边有小孩的哭声,张老头说:“孩子没死,你怎么就去埋?”小伙子说,这是四个,屋里还有三个呢,我那里养的起。张老头一听急了,赶紧叫他们母子都到前院来,我给你养着。张老头跑回屋,把老伴叫起来,说明情况,让老伴赶紧做饭,烧了火炕,按排母子们住下,老头说,从今往后你也别要饭了,咱们就一起混吧,我又无儿无女的,家有十多亩地,足够咱吃的。 第九章 试制银票通四省,连环神炮扬国威 济南府御封银號首事人、制钱总监董采荷费尽心血,几经考虑,各大股东多次论证,最终决定以聊城为发展中心。横跨鲁北、冀南两省以大运河为水运基础,以邯郸、涉县为旱路补充为辐,打通山西粮道、陕西市场。 再说东昌府聊城,自明朝以来就是水旱码头,大运河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的地方,所以董采荷看准聊城。 他委托阁老府的大管家李佑端在大运河码头的东面买了三十来亩地,先盖起了粮食大仓库,北至献县、饶阳、安平以南广发报单,在武强县设点装船,德州的粮食在故城装船,还有清河、临清也都设了收粮站。董采荷从御封银號调集大批资金冲实德州、东昌分银號,所有大豆、高粱由董树祥发往兰州,所有小麦由董如川等人发往山西、陕西。 发往山西的小麦全部换成煤炭运回山东。这样一来,那买卖做大啦。聊城的山西会馆就是御封分號出钱修的,还有好多奇人轶事,下部书中再一一细说。 话说山西早有郭扶台的官文关照,自阳泉、晋中以南至长治、临汾、运城等地都设有粮站,专门用小麦换煤炭,一比五兑换,即一斗小麦换五斗煤炭。这样一来山西人可高兴啦。常言道:人熟是一宝。 时间一长,山西人都愿意和山东人做买卖,都说山东人实在,什么破铜烂铁山东人全要。那时我们国家还炼不了洋铁,都是山西黄铁、马口铁。那时的大车是木轮,必须褂上铁瓦,统称车瓦铁,全国就山西怀柔出黄铁条铁,还必须章丘的铁匠褂铁瓦。这样一来,山西的黄铁就大量运往山东,也带活了山东的手工业。章丘的铁匠将黄铁条做成车瓦成品销往全国。所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章丘铁匠之说。 陕西的西安,自大唐朝建都以来就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御封分號就设在钟楼大街路北,目的就是专门收存整个陕西的皇粮国税,只收现银不收粮食,粮食直接由山东运往兰州大营,陕西只走账就行。 这样一来给陕西节约了不少运费等麻烦事项,落了个都满意。 兰州大营的粮食总管杨忠礼,整个陕西、甘肃两省的国税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事越多啦,办的都很顺利,也省心了,各银號光走个账,大批军粮就能平安如数的进库,真是神了,有空我非到济南跟董采荷学学不行。人家一封信就办得如此漂亮,真帅才也。 太医院总管御医董如岭,真是人走时运马走膘,兔子走运也逍遥。自从到了甘肃张掖城看病认识了杨老员外,在杨老员外的帮助开起了御医堂,真是时来运转。 又和马家结亲找了马小姐,不到一年功夫马小姐一下生了一对大胖小子,真是大喜特喜,高兴的董御医整天哼小曲。马家也是全家高兴,自从和董御医结了亲,孩子们都学了医,中草药的买卖也做的很顺利,只收购起来就行啦,销售不用管,利润比以前还高,无半点风险,真是沾了董御医的大光。这一年多来,董御医的中药买卖越做越大,利润可非,有的是名贵中药大补着身体,人越来越年轻了许多。 御封號的运转情况一切顺利。德州、聊城、邯郸、长治、临汾、西安、张掖各分號发展有续。 泰山商號的茶叶、中药、制革、制镜、铸铁等业也都顺利发展。周村的染织业又加了印染项目,从织到染一条龙配套生产,官衣铺夏单冬棉忙的不可开交,形式一片大好,制钱业特别顺利,存钱一律白银,出钱一律铜币,大量铜币进入市场,老百姓也都认可了,反正不少买东西就行。到底铸了多少康熙通宝,恐怕无人能说得清。 董采荷把整个御封银號的经营业务统交给儿子董如南掌管经营,自己倒下空来,专门找到郭扶台商议,现在国家正准备与新疆的噶尔丹大打杖,彻底消灭他们,各省抽调精兵,筹集粮草,打仗就得用钱,就得用刀枪,一旦打起来,谁也说不准能打几年,所以老百姓得吃苦,国家缺的物资、钱财多啦。 听说西北打仗净用骑兵,对付骑兵有一种新兵器,叫锱客住,也叫连环炮,六台一组,用小车推着走。我这里有个样品,制造者叫徐昆钢,河北枣强人,铁匠出身,手艺特好,我已叫人到章丘绣惠找地方,也得用章丘铁匠,炮身全是熟铁制造,钢沙全是生铁浇铸,技术要求很严格,咱们先铸几组送北京试验,合格后再批量生产,射程在80-100丈,一打一大片,威力太大啦。郭扶台一听,把大腿一拍说:“董大哥,您想绝啦,当今万岁爷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您都想到啦,这回咱又能赚大钱啦。需要我办什么,您尽管说,我全力支持”.这是一场大戏,下部书中再一一细说。 张老头这一说,感动的小伙赶紧趴下叫爹叫娘,老俩口高兴的不得了。从此,小伙改姓张,名友发,七个儿子长大后,到康熙十八年,北京开了文科考场,老大、老二同中两名进士。七郎院原名顺河岸,后改为七郎院至今。 单说兄弟七人中的老三,因排行老三,就叫张老三,百巧百能,手艺活一看便会,从十几岁跟着河中北枣强的赵师傅学铁匠,后学翻沙铸件,模形工艺无以不精。这年回到章丘,正赶上董菜荷招能工巧匠造大炮,所以张三师傅也被请了来。再加上河北枣强来的徐昆钢师傅。草图已经有了。经过徐师傅,张三师傅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炮筒七尺长,口径十公分,炮镗二十公分,炮身厚度为八至六公分,即炮镗八公分,炮口六公分。 炮弹皮是生铁铸的分前后二节,前节为横炸药,后节为竖药。每个炮弹都带引火绳,得用火点着发射能打八十丈至一百丈,弹头一炸,杀伤力很大。炮身得用熟黄铁浇铸,这是一道新技术,新工艺。生铁铸的不行,因为打几炮炮身发热,得用冷水降温,生铁铸的容意炊口,所以不行。 多亏张三师傅,他在河北枣强专门学过黄铁浇铸。在他的指挥下,先做了几根枣木炮轴心,一头粗,一头细,外观喷上细黄沙,做保护层。挖了个七尺深的大坑,先用砖砌好外模,再用细沙,粉磨光,中间竖上炮轴心木柱,再将炼好的黄铁铁汁浇满,出模后抽出轴心柱,第一根大炮筒浇铸完成。 再说这炮弹的制造,非常讲究,技术含量很高,其原理是根据河北省饶阳以北地区的铁托原理制造的。炮弹的上部分为横药,能横向炸。下部分为顺药,能崔着炮弹前进,装药时必须是老师傅,新手根本装不了药。通过研究装药师是从河北省饶阳县吕汉村请来的,共六人,为首的叫王福状,祖传的手艺。讲好管吃住,每人每年三百伍十两银子。 六人来到章丘绣惠,王师傅讲得先配制火药,这东西不能在村内生产,很危险,得在村外无人处盖个小院,决对封毕式生产。十几天时间,在绣惠城北的山坡上盖了个十亩地的大院,一应用惧全部制办齐全。先烧木炭、火硝、硫磺,此配方分两种,即横药、竖药,此配制只有王师傅一人知道,别人根本不知道。装配时更是讲究,必须是晴天装弹药,药都是经过火炒的,火信的制作更是讲究,得用棉子纸,绝对的尺寸药量。 王福状师傅先量了弹皮的详细尺寸,经过计算,秤好两种火药,一根火药信,先装造了一个炮弹,按装好炮身,推到山坡上,八十至一百丈,做了一片草人,准备完毕后,将炮点着惊天动地一声响,再看草人,一片火海,试验成功啦!大家乐的跳高。 因大炮的后座力太大,又给炮架加了后支架轮,这样行走更方便了。接着大伙又研究了各道工续的技术,炮弹的保存,存放。炮手的训练。最后决定从省扶台衙门选一百名炮手,集中到章丘训练,技术熟练后再发展。 再说山东的郭扶台,整个大炮的试验,他都看在眼里,从章丘回到省衙,一直在想着大炮的事,这家伙在全国独一无二。不光能装备步兵,如果海战,装在船上也是好东西。这门技术不能外传。心里说,董采荷呀,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第二天一早,郭扶台来到御封银号,找到董采荷,说明要把制造大炮的事上报朝廷。 董采荷说,写奏本上报说不明白,不如画成图样,整个试射过程,都写明,我培你一起到北京,先到兵部说明情况,让兵部的上报朝廷这是程续,里边也大有文章可作,郭扶台一听,很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吧。 过了十多天,郭扶台、董采荷十多人,带足山东的土特产品,装了伍大车,来到北京,先到搬旨铺,见了董乃文、董乃武。其中董乃文早已收到董采荷的来信,信中已说明这次来京的目地,所以董乃文一切都已按排完毕。现在的杨忠仁已升至兵部待郎,李化龙已升至兵部次郎监兵部装备总管。杨忠义还是礼部尚书抄事,董乃文早就按排了北京最好的“广聚德”大酒店。郭扶台、董采荷十几个人全住了进去。 郭扶台在山东虽然一省之长,一开席董采荷座首位,其于几位,都是朝里的官,那一个也比郭扶台官大。以前董采荷没跟郭扶台说这些关系,今天一见,可算开了眼界。席间:董采荷把郭扶台在山东如何想着西北的战事,为国操劳,如何想尽一切办法招集能工巧匠,制造大炮的事,一一细说一遍。郭扶台听后,心想董采荷真会说话,一切功劳都是我的了,我那有那本事。也吧,我顺着往上爬吧。 郭扶台举起酒杯,统敬了一杯,笑着说,我那有造炮的想法与主意,这全部是兵部衙门里想出来的,因山东章丘出铁匠,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我只不过参与了管理,一切功劳都是兵部衙门的,就这样互想一推,兵部就有文章可作了。 杨待郎说:“这样吧,你们明天开一个祥细清单出来,把每台价格写明白,每个炮弹多少钱,运费多少钱。我看这东西得在山东验收,到时我们兵部衙门去人验收就是啦,银子就从山东座拨就行啦。过了两天,杨待郎写好本,连同图张式样,报价清单,一并上交给康熙大帝,杨待郎又仔细给康熙讲了一遍说明大炮的射程,杀伤力,康熙听完,龙颜大悦,张口说:先制做伍仟门吧,关于炮弹你看着订吧,我不懂,不能乱说,一道口御,就算托啦。杨待郎心想今回老董又让我争大钱啦! 第二天,杨待郎把康熙的御旨与董采荷、郭扶台细说一遍,两人非常高兴,北京玩了几天,急回山东准备事项。再说山东章丘的火炮制造情况,真是忙的热火朝天,泰山商号从山西运回的生铁、焦炭,全都用上了,价格出的很贵,利润翻了两翻,掌柜的乐的得跳高,心想,管事人真神了,两年前存放的生铁、焦炭,这回全用上还不够,还得从山西大批调进。 郭扶台回到济南省衙,心想,真他妈决啦,这次北京一行办的顺利漂亮,万无一失,就是有事,也找不到我头上。 我一概不知道,全是上级办的事,我无权过问,全有兵部衙门顶着银子我不少得,何乐而不为呢。郭扶台光知道董采荷开了个御封银号,可这银号里的学问他哪里知道,凡存到银号里的银子,支出时全是铜钱,董采荷有的是铜钱,因整个制钱局他一人管理着,市面上已基本流通铜币,银子换铜钱人们都认可。 运军粮的事,郭扶台更不知道,只知泰山商号搞点粮食买卖,更不知现在已控制了甘肃、陕西两省,光节省两省的粮食运费,每年就是几千万两,全是老董家的买卖,真是富可抵国。董采荷心中高兴,与各股东以商议,拿出伍仟两银子,请了能工巧匠、在南霍村村南买了三十亩地,盖了个董氏大祠堂,减称董家楼子坟。以后凡是御封号、泰山商号,周村机屋的股东们,死后全埋在这里,并种上大柏树,延续了二百多年。 章丘的绣惠,本是章丘县衙所在地,这下可热闹啦。现在成了兵部衙间的大火炮制造基地。因大炮就地验收,光北京来的大官多啦,县太爷一天忙得脚不点地,整天摆大席招待。省城的郭扶台也不敢待慢,必须座镇章丘。董采荷是创办人,也得整天陪着做介绍,兵部杨忠仁侍郎,李化龙总管都到啦。 一天,杨忠仁侍郎单独和董采荷谈起了生意,大至意思是准备在炮弹上做文章,因为炮弹是销毫品,一打起帐来无法统计其数,有个大至数就行啦。最后每个炮弹定为白银六十伍两。初步定了伍拾万发。这炮弹最怕潮湿,每发得用油布单独密封,每六个装一木箱,还得单独保管,很麻烦。 董采荷按照杨侍郎的计划,按着日期,直接由齐东县的延安黄河码头装船。发往甘肃兰州兵营大炮一千二百台,炮弹三万发。并有三百名火炮手跟随,沿着黄河直奔兰州。 再说新疆的葛尔丹,带领伍万人马,三千骑兵,一路浩荡东进甘肃,这骑兵勇猛无比,势如破竹,当进入柳园地界时,三千骑兵已进入清军布下的火炮阵,达到射程后,六百门火炮一齐开火,可昔三千骑兵,二万步兵,一顿火炮全报销啦。胜下的掉头就跑,打了几十年的仗,从没见过这种打法,震天巨响、一片火海、人马全无,一仗下来,全迁葛尔丹,喜报入京,康熙皇爷大悦,将大炮装备海军,至甲午海战全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