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趣闻》 第一章 老张进城 老张今年60岁,生活在农村。 早年家里娶不上媳妇,因此熬到三十好几才娶到一个有点坡脚的媳妇。 二人在一起没多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张天生,是独生子女。 儿子是他一生的骄傲,是他与老伴的结晶,二人一直将他捧在手心里。 从小,儿子就表现出天资聪颖的一面,二老喜上眉梢,心中暗自下了决定,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养他成材。 八岁,他们将张天生送到学校上学,儿子不负众望,屡屡取得年级桂冠,从小学、中学、高中都表现优异,家里的奖状都已经贴满了四面被烟熏黑的土墙。 学校开家长会,张天生从来不让他爸妈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家的情况。 张天生顺利的考上了大学,这是他们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村里人都称是村里的文曲星,不简单。 二十三岁那年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县城里的煤矿局,光荣的成为一名科员,风头在村里一时无两。 张老从小到大逢人便夸自家儿子,这一夸一直夸了这么多年,一直夸的时候面色红润。 可是,从某一次去了一趟县城回来,老张就不再夸他儿子了,整个人精神都垮下来了,没多久就再也没在村里见他的人影。 为小张先生介绍的媒人踏破了老张家的门槛,可惜张天生都没看上,他张天生现在可是城里人。 毕业一年后,小张先生带着一个县城的女孩回家了,说这是他自己自由恋爱的结果,从那以后小张再也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 两个年轻人约来约去,今天看电影,明天吃大餐,大后天请女方朋友k歌,再大后天出门旅游,二人情浓似蜜。 经过三年抗战,张天生二十七岁了,二人总算是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 二人一商议,结婚需要婚房,二人赶紧去看房。 他们看中了一套高档小区里的小套房,可是需要二十万首付。 张天生这些年赚的钱都花在与媳妇谈恋爱上了,身无分文,于是小两口回家找老张,开口要二十万首付。 老张东拼西凑总算是凑够了数额,颤颤巍巍的递给了小张先生,小张先生点了一次又一次,确认数额准确后才收手。 小两口拿着首付高高兴兴的去交首付款了,半个月后产权证办下来了。 产权证写着媳妇的名字,每月按揭由张天生来付。 张天生觉得这才是真爱! 婚房有了,要结婚了,女方要十万彩礼,可是老张已经没有钱了。 输人不输阵,为了买房,老张已经掏尽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只好举外债,总算是把媳妇儿给捞进门了,大家都说张家好福气。 张天生跟他媳妇从此生活在县城里,一年到头也不见回来一次。 老张老伴想他了,给他电话,总是说忙。 这天,老张从地里刨了几城块地瓜,用麻袋装着,不舍得坐钱,二人徒步走到县城。 小张先生的新家二老交房的时候来过一次,那次是大概的看了个毛坯,后边就再也没来过了。 顺着记忆摸到小区,小区保安拦住了他们,不让进。 二老赶紧给小张先生打电话,好说歹说保安才相信了真是业主的父母才放进来。 二老没有钥匙,只好在套房外傻等,这一等就从大中午等到晚上六点。 媳妇晚上回家,保安跟她打了招呼,从此她就高兴不起来了,摆着一张冷脸进的房子。 媳妇回家偷偷的跟小张先生说:“赶紧叫你家老人回去,现在门口的保安都知道了。” 小张先生非常不解。 媳妇给了他一记白眼。 第二天,小张先生单位有人来访,进门一见二老,惊奇的问:“张天生,你爸妈不是去旅游了吗,怎么又来客人了?” 张天生尴尬的回答说是姨夫姨妈来了。 老张是个明白了,拉着老伴二话不说就告辞离开了,小张生生忙着招待朋友,无暇相送。 二老仍旧徒步回家,只是步履已是维艰,背影萧索。 小张先生没有打电话问去哪了,媳妇也没过问。 老老变卖了田产,然后带着仅剩的一点余钱到县城开始拾荒,每日经过儿子小区前就驻足望一眼,然后才离开。 三年后,小张先生单位评选副科,小张先生没有选上,理由是有人举报他家庭关系没有处理好。 小张先生驱车回农村老家,想要寻找二老问个究竟,下车后才发现,原先房屋之处已变成荒野。 小张先生呆立当场,身边有人见他如此,上前问他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到底是谁?” 小张先生不敢在老空多呆,恍惚着驱车回县城,从此一病不起。 媳妇见老公卧床不起,向单位请了长期病假,收入骤降。眼看着房贷是供不上了,她父母也没办法再出去旅游了,她的心思也不在张天生身上了,从此早出晚归。 张天生知道媳妇突然变得妖娆起来定有问题,当初自己不也是见其如此才动心的吗? 他想要去盯梢,可是怀病在身,只好想到请人帮忙。 可是张天生的银行卡都在媳妇那里,幸好他偷偷的开了网银,登陆一看,余额为11块。 查询转帐记录,自从媳妇开始不着家之后,每次工资一发下来就被转到她岳母卡里,房贷根来没有还。 两个月到了,房贷连续逾期两次,银行向他寄送了通知书。 当银行申请保全的时候,发现业主已然变更为一个他不认识的陌生人。 三天后,他被这个陌生人给丢了出来,陌生人旁边跟着他原来的媳妇,二人已经共筑爱巢。 后来,听说这个陌生男人是县民政局的一名科长,比他张天生更有前途。 一年后,张天生被老张先生发现在垃圾堆旁,捡着城里人家丢在垃圾筒里的弃食。 二人都是面黑如土,浑身发着恶臭。 不同的是,老张拿着一个编织袋,手正伸进垃圾筒里寻找纸张等可回收垃圾。 而张天生则是失神无助的乱翻着垃圾寻找食物。 二人四目相望,谁也不记得起谁。 或者,相忘于江湖。 第二章 老周开矿 周老板出生在一个山区县,山上有很多煤矿。 周老板早前是一名蔬菜炼摊主,每天早起晚归的卖菜,没有读过什么书。 后来积累了点家资,听说承包煤矿做煤老板很赚钱,于是他也想要承包一个小煤矿。 几经打听,终于明白承包煤矿并不是有钱、有人、有矿山就可以的,他还需要一张证--煤矿企业开办许可证。 为了办这证,周老板可是跑断了腿。 他先是到了镇里边问,人家说这职权没有下放,不管镇里边管。 然后他就跟到县里,本以为是工商局在管,结果被人家给怂了回来,问他是不是眼瞎了,那证是他们前置许可,叫他不要来找他们。 周老板哀求着问到底到哪办,他们没好气的告诉他要到煤矿局。 他摸着门儿来到了煤矿局,接待他的是一名科员,名字就叫张天生。 老周心想这回总算是找到主了,激动的握着张天生的手,一个劲的叫张科。 张天生看着两手空空的老周,心里非常郁闷,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就这样子也想办证?想都别想了! 于是张天生泡了一杯茶给老周喝,老周这心里暖得很,心想总算遇到一个热心人。 张天生拿出一份文件给老周看,大意就是要有序控制煤矿开发,不过过度开采,要给后人留片青山绿水之意。 老周书念得少,根本看不懂上面说的是什么,瞪着两只大眼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不知所措。 张天生一看这架势,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心里愤愤不平,拿过文件给周老板给念了一遍。 周老板一听,这意思不就是他的承包要黄了? 这可不行,他一定要拿到这次承包手续,他可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进去了,山也包了,人也请了,就差一张纸就可以开工了。 于是他苦苦哀求,说明了他现在的工作情况,言明每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 张天生听了周老板的诉苦,这眼睛是越听越亮,这说明周老板非常迫切的需要这张许可证,于是他跟周老板讲了很多政策,足足聊了一个多小时。 周老板闷闷不乐的出了办公室,心想这小伙子还是挺热情的,奈何自己生不逢时啊,居然赶上了不好的政策,他怏怏的回家了。 张天生心里直冒火,这好说歹说好了一个多小时,难道这人就看不出来啥吗,就这智商还想要开煤矿? 这一通走下来,天已经快黑了,他一天都没顾上怎么吃饭,于是他不得不破费寻了一家饭馆吃饭。 邻居有两人在吃饭,他们在胡天黑地的聊着,聊起上次他们进监里的情形。 老周一直以为,被抓进监子里的都不是好人,于是耐下心来想听听他们到底是何究竟。 其中一人理着光头,他说他是因为偷辆自行车而被捞进去的,在里边一关就是五年,跟他同间房的,有一个贪污了一百万,结果没几天人家就保释了。 很多牢友们都激动的给他留电话,希望他出去之后给家人捎个口信,告诉他们在里边的情形,希望能花点儿钱打点关系将他们保释出去,再不济也送点生活费过来,不至于每天都是吃杂粮。 很多人因此很快就被保释出去了,这里边有打人的、放火的,甚至还有强人的,最后只剩下他这个偷自行车的。 三十六天后,他被移交检察,然后宣判,判了五年! 对方问为何这么小的案子要五年,前边怎么没有保释? 光头说,没钱呗,没办法走关系,只能认命了。 老周觉得突然脑袋一个灵光,他似乎悟透了什么。 周老板这晚上没有回去,他通过问门卫,知道了张科长的家,于是去超市买了两瓶的西凤酒,提着这酒造访了张科长的家。 张天生非常热情,但看到只是西凤,脸拉了下来,在门口跟老周客气了一番就将老周打发了,叫老周回去等政策。 老周这一想,不对啊,难道是没送到位?看着张天生那一张阎王脸,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于是他赶紧拿出原先包好的一个一万块钱的红包,塞给了张天生,然后冒烟一般的溜开了。 第二天他再到张天生办公室,对方一张笑脸相迎,给他泡了茶,然后说经过他跟领导的汇报与争取,领导终于开了一个口,再他把材料递交上来,不要声张,不然其它人没办法交待。 老周连忙点头称是,心里暗想,心想这礼没白送,于是赶紧回去准备材料了,费了他半个月的功夫,材料实在是太多了。 材料提交上去了,两个星期了,周老板却迟迟没有等到下文。 老周知道自己实在是拖不起了,每天都要付工人工资,于是赶紧吩咐工人们开挖,同时向张天生打探审批的情况。 张天生非常为难的告诉老周,材料在他们科长的手中呢,科长说里边有一些小问题,需要组织科室人员好好的研究研究。 这回老周明白了,赶紧如法炮制,给科长送了三万块钱的红包,希望他们能帮忙加快研究一下。 材料送到了分管局长手上,这回拖了一个月周老板还是没有等到消息。 老周心想,是不是这关节还没打通,于是他又开始打听了。 有人告诉他,副局级的是明码标价的,然后打了个八的手势。 老周赶紧包了一个超级大红包,足足有八万块,他去求见副局长,但人家公务繁忙没空理他。 于是,他通过关系打听到了一名局长的亲戚,跟他见了面,希望这名亲戚能帮忙转交,包了两万的辛苦费给他。 局长亲戚见到了红包,心花怒放,满口应下,保证没问题,让他安心的回家等着吧。 一天后,老周就听说他的事情已经准备上会讨论了。 正当他满怀欣喜之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的煤矿出问题了,坍塌了。 老周听到消息的时候,有如晴天霹雳! 上会的事情黄了,送出去的东西都打水漂了,矿上出了人命了! 老周被抓了,做为非法经营的典型给抓了,判了个无期! 只有老周知道,他把本要用来建设安全设施的钱挪出来送礼了。 第三章 张天生竞岗记 张天生作为一名科员,在单位呆了已经五年多了。 单位里规定科员工龄满四年便可以升任副主任科员。 自从他的工龄期满,他就盼星星盼月亮的希望单位召开竞聘会。 为此,他逢人便说他的工龄多少年了,甚至跑到领导面前说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他的事情,这样工作更富有激情! 领导笑了笑,告诉他说,竞聘一向是差额选举,不可能因为他张天生一人达标就开展的。 局长是新来的,这是他新定的规矩。 张天生很郁闷,可是领导不松口,他只好更加拼命的工作,时不时的找领导去汇报工作。 可是,然并卵! 两年过去了,终于一个后进生也达到晋升工龄了,张天生喜出望外。 他迫不及待的找到领导,说小严同志也是好样的,也达到了工龄,可以开始竞选了。 领导一笑,叫他回去等待组织研究安排。 两个月后,竞聘方案张贴出来了,张天生名列候选人员名单。 张天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因此他回家叫老婆捣腾了一桌酒菜,自饮自啄,那一晚,他醉了! “还没竞选呢,你这就喝上了?”老婆看不下去,恶狠狠的打击了他一下。 “这不是十拿九稳的吗?论资历,我比小严高。论人脉,我比他强。论业务能力,我也是甩他几条街。”张天生醉醺醺的,毫不在乎。 媳妇摇了摇头,开始收拾碗筷。 竞选的日子到了,张天生没有带演讲稿,因为他已经背了两年了,因此自信满满的上台。 张天生的口才很好,文笔也不错,博得满堂彩,领导们也相互对视,点了点头。 这一切都看在张天生眼里,他的嘴角不由得扬起一丝弧度。 小严也上台了,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演讲稿,盯着稿件照本宣科,内容也是中规中矩。 张天生心里非常自得,就这样子也想跟我竞争? 二人都演讲完毕,大家各自选择后投入信箱中。 两天后,公示结果出来了,张天生落选了。 张天生不服,他再次把自己灌醉了。 趁着酒劲,他走到了领导的宿舍,敲开了领导的门。 领导看到醉醺醺的张天生,非常惊讶,在他的印象中,张天生一向老实,而且非常自律。 “为什么?为什么?”张天生迷糊的嘀咕。 领导明白张天生想要说什么,语重心长的说的告诉他:小张啊,你经验丰富,业务能力也强,所以我不担心你。但是小严就不一样了,他样样不足,因此他更需要这次机会去锻炼锻炼。你还年轻,机会有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张天生非常郁闷的出来了,话说这个地方不是讲究资历的吗? 三年后,又一个新进后生小海满足了工龄,这年距离他进入这个单位已经十年了。 张天生再次入选竞聘名单,可是结果出来后,他还是再次落榜了。 张天生再次敲开了领导的门,他想找领导要个说法。 领导告诉他,你已经十年工龄了,也算是单位的老员工了,既然是老人,那就不要跟新人争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张天生怒了! 三年前说他年轻,机会有的是。 三年后说他老了,不要跟年轻人争机会。 感情这道理都被领导说圆了,天与地都是有理。 官字两张口,黑白两颠倒! 张天生自以为他悟了! 可是事实告诉他,他没悟。 听说竞选之前,小严跟小海都曾经带着大包小包拜访过领导。 他张天生陪跑了两次,葬送了最美好的政治青春。 小严已经正科了,小海也副科了,只有他张天生仍然是那个可有可无的打杂科员,他的新领导正是刚成为科长的小严。 张天生再次把自己灌醉了。 小严上台的第一天,就是把张天生下放到乡镇,美其名曰:挂职锻炼。 一个科员下放,他还仍是科员,在乡镇里也是基层。 张天生每天都得应对着无数的矿工,经常脸黑得犹如墨汁。 挂职文件没有界定期限,张天生被无限期的下放了。 媳妇跟他两地分居,有一天突然打电话告诉张天生她怀孕三个月了。 张天生放下话筒,手愣在空气中,他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了。 他想到了自己的爹妈辛辛苦苦借钱帮忙把媳妇捞进来,那是花了大价钱的,得对得起父母! 张天生默默不做声。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张天生也是后来才听说,出生的那天他还在矿上,是媳妇一个“蓝颜知己”送去医院的。 张天生的父母非常高兴,当做宝贝一般,甚至打算到县城帮忙带孩子。 父母始终没有成行,因为媳妇娘家来人了,张天生母亲被嫌弃了。理由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张天生冷冷的看着媳妇表演,再次回到了下乡的地方。 媳妇咒骂张天生无情,弃孩子不管不顾。 邻居指责张天生软蛋,家里成了公车站。 领导觉得张天生傻蛋,自命清高活受罪。 同事认为张天生无能,前浪被拍沙滩上。 张天生觉得自己失败,失败人生很无奈。 只有他父母还是一直把张天生当做骄傲! 第一篇 五峰山日出 五峰山位于安溪城厢镇西南部,海拔935米,又叫黄檗山、南山、午山,山腹有五峰岩,又名头陀岩。 山不在高,照样可以一揽周边美景,照样可以看到日出最美的一刻,照样可以领悟自然的真谛。在这里,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可以净化烦燥的心神,日出的那一刹那,您可以体会生命的坚强,似乎在轻轻唤起心中的渴望…… 让我们一起走入五峰山的黑夜,静静等待黎明的来临吧! 诗1: 日出烟岚涌,东方一线明。 金盘辉熠熠,坐看紫云生。 诗2: 五峰山顶雾初开,一缕晨曦冲我来。 谁惹霞光无限意,朝阳不语涨红腮。 诗3: 鸟醒南山第一声,霞光渐次染全城。 纵然残墨天边压,日破云开万里明。 诗4: 五峰山顶露华凝,送罢残星待日升。 才欲低头添厚褛,金光倏忽出云征。 诗5: 渐发晨光醒鸟声,天边次第展红旌。 群峦肃穆皆昂首,恭候金乌大阅兵。 诗6: 酣酡云脚露端倪,静待五峰初晓兮。 忽起鸟鸣开曙色,一轮红日出深闺。 诗7: 午峰耸秀势峥嵘,震旦雄鸡次第鸣。 不尽烟云生变幻,金轮喷薄跃沧瀛。 诗8: 渐染天边一线红,仿如焰火跃云中。 丹曦几缕惊栖雀,散尽岚烟现卧龙。 诗9: 峰峦叠翠碧连天,万道金光一瞬间。 且看人生如旭日,朝霞灿烂夕阳妍。 诗10: 谁将天幕半撩开?一道金光入九垓。 但看烟涛收起处,殷勤鹊鸟日边来。 诗11: 万籁无声朝海去,千灵有意聚山来。 霎时鱼肚天边涌,一道霞光透雾开。 诗12: 明知日出五峰东,寒暖仍和别处同。 惊诧金轮山后起,朝霞辉映异常红。 诗13: 长坐青台上,风高晓露寒。 声消一空寂,月没几星阑。 天外云初起,枝头鸟渐欢。 壑深藏不住,日出满山峦。 诗14: 晨曦临五峰,登顶远岚朦。 草暗雾裳散,花明云影通。 馀光天上碧,度晓海边红。 霞际分烟岭,鸟惊四望融。 诗15: 五峰观日出,万象自纷呈。 次第烟岚遁,依稀竹树明。 翠微披锦缎,碧落卷红旌。 极目高飞鸟,凉风翼下生。 第二篇 大龙湖 龙湖,号称十里之长。此番重游龙湖,但见龙湖已经处处充满了秋天的气息,静静的站在十里诗廊上,看着湖心里的那座小沙洲,不禁思绪涌起,想起了许多的曾经。 自从离别后,也已经不好意思将自己新写的诗句题在红叶上了,更不好意思将诗句寄给你。一切的旧事,都是令人如此的心烦意乱,唉,还不如把心事寄给沙洲里的那几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飞翔的白鸥呢! 可还是不禁的回想起往日,依旧很清晰的记得那日离别时的画面!我像一座青山一样,静静不动地站在那里,目送着你离开。而你,却像那龙湖里的水一样,潇洒无声的走远,直到脱离了我的视线,都不曾回过头来再看我一眼,任我默默的期盼着你回头…… 唉,今天既然已经又回到了这送别的地方,引起了伤心事。为了防止回去后夜不能眠,我还是自己带点酒水回去吧,若真不能眠,不妨借着小酒吟点小诗,抬头望向天空,跟星星诉说吧! 无题 十里龙湖十里秋,诗廊小立望沙洲。 新吟自愧题红叶,旧梦何妨寄白鸥。 似昨青山徒送目,萧然一水不回头。 此行归去如无寐,酒句斟些示斗牛。 注: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之斗宿和牛宿,常用来借指天空。 秋夜 七彩霓虹比月明,小园香径紫薇盈。 无端心事随风起,花落肩头人乍惊。 本篇释读: 夜色在迷离的灯光下,显得光彩迷人,天上的月色也散发着冰冷的光芒。我面前的小花园里,紫薇花还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共同映照出一幅诗情画意的良好夜景。凉凉的微风不时的吹起,在这秋天美好季节里,勾起了我无端的心事,站在紫薇花下,静静的出神,这时,树上的一朵花随风飘落,刚好落到我的肩上,把我从出神的状态里里扯了回来。 秋天的季节,总是如此,令人在静静的忧伤,让人在无声中彷徨,看不得花落,也看不得叶黄,满怀的心事,总是无端的起又落啊! 落叶 一夜秋风满路边,面黄不为使人怜。 自成泥土藏根底,又作春来几叶鲜。 本篇释读: 都说秋是萧瑟的,在秋风里飘零的树叶是无奈和感伤的,但作者却别具慧眼,带着积极的主观态度去描绘落叶,使其具备了励志的精神。 一夜的秋风,将残败的树叶吹落,铺满了整条路。但作者发现,其实落叶也是大自然的规律之一,因此,替落叶说出了叶子的萎黄,并不是为了让人发出怜叹之声的,也不须怜叹,黄了的叶子,挂在树上,并不能给城市带来风景,也不能给树带来任何作用。于是,黄叶甘愿落到地上,化成营养,滋润着土壤,滋养着母树,等到春天来了,树上又可以看到更新鲜、更有活力、更茂密的树叶了,这与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哺养,是何等的相似啊! 东湖公园凉亭夜茗 独坐亭边伴茗香,欲邀湖月共闲尝。 无端一片蛙声起,惊得金蟾忽掩光。 本篇释读: 好雅兴,也好洒脱,更是好孤独! 晚风凉凉,月色如水,独自一个人坐在泉州东湖公园湖心的凉亭里,百无聊赖地自己一个人品尝着手中的铁观音。往湖里看去,看到了湖里挂着一轮明月,同我一样的孤独,于是我想要邀请明月一起来品尝一杯。正要邀请,却被亭子周围突如其来的蛙跳和一阵蛙声搅乱了湖水,在有些心烦之际,看到月亮竟然也被惊得躲到云朵后面去了。夜色突然一黑,我只能愤然的寻找青蛙,想赶走它们,却哪里寻得着啊?只好又自己一人闷闷的喝茶,可是这回,连陪伴的月亮都没有了…… 第三篇 中秋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以月圆象征着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本辑分为五绝、七绝、律诗、词,请您品尝诗歌中真挚的情感,找到心灵上的共鸣,共渡一个欢快的中秋节! 五言绝句 《秋思》 中秋乐万家,游子独天涯。 劝月同歌饮,花前对影斜。 《中秋》 赏菊厅中好,云飞月正圆。 邀亲吹古曲,笑看抢秋千。 《中秋叹》 月圆人未圆,花瘦蝶成单。 独酌三杯酒,相思又一年。 《中秋》 中秋赋聚词,夜色染青枝。 鸟宿山林月,虫鸣万物疲。 七言绝句 《中秋》 梧桐疏影月高悬,对菊寻诗醉不眠。 一片冰心今又是,青瓯袅袅话流年。 《中秋》 年初不忍出家乡,孤寂流离梦浅凉。 又见清辉荧暗夜,归程千里踏秋光。 《乡村留守老人之中秋夜》 玉宇澄明吐月华,朝飞倦鸟已归家。 谁怜慈母门前倚?望断秋山不见娃。 《念中秋》 月洒清辉桂溢香,梧桐碎影绕心房。 诗情难敌乡音瘦,浅唱低吟夜未央。 《中秋夜》 远山凝黛着银纱,浮海漪涟漫玉华。 又是中秋明月夜,澄光一片入千家。 《中秋话别离》 别离最怕玉轮圆,独有清风伴耳边。 背影秋凉渐行远,冬寒欲袭念身单。 《台风天过中秋吟》 狂风肆舞漫天涯,车马长龙向客家。 细数残凉明月夜,乱翻诗卷饮清茶。 七言律诗 《月色天涯》 游子苦心伤望月,天高又见一圆轮。 星疏煜煜浮云气,秋起萧萧卷露尘。 寂寞已成盘底食,思量更作酒中珍。 堪怜老小依门看,犹在轻叨数路人。 《中秋》 凉意秋来念亦寒,思儿慈母梦孤单。 半圆月饼遥相望,一盏清茶自语谈。 远望前程出宏域,高攀理想越常杆。 青春无悔经霜雨,成就功名好儿男。 《龙津夜月》 龙津良夜一轮秋,凤髻山前任逛游。 十里诗廊盈墨韵,千年雁塔叙风流。 东皋临水鱼翻浪,南市凭阑月满楼。 难得浮生闲一日,吃茶微醉几何求? 《中秋闲咏》 秋波泛滟姮娥影,月到中秋分外明。 绿蚁浓浓斟岁月,西风瑟瑟溯枯荣。 知音柳下三江话,故友樽前八斗情。 自古悲欢多少事,琴弦一曲换浮名。 词牌 《喝火令·中秋乐》 满路飘香麝,云飞皓镜圆。素装银裹耀光斑。雪魄粲然华洁,白玉撒人间。 赏月莲池岸,霜枫万树丹。赶追萤火倍怡欢。最喜诗篇,最喜舞翩跹,最喜笑容盈彩,十指拨筝弦。 《采桑子·娘家中秋》 金风送爽佳时至,月照庭庐。侄女迎姑,翁婿开怀酒一壶。 东厨灶火熊熊焰,阿母忙乎。兄弟和孺,互祝安康绘锦图。 《如梦令·中秋话丰年》 几处果香弥漫,熟麦盈盈垂冠。一载话丰年,又是菊黄苞卷。祈愿,祈愿,明月泻辉窥看。 《虞美人·知音殇》 春思夏盼中秋日,望月江边立。高山流水遇知音,相约今年此地奏瑶琴。 清辉照影闲人过,不见樵夫坐。泣弦孤冢韵难寻,手起心殇琴断了情深。 《如梦令·中秋叹之弃业侍老》 明月依然圆挂,哽咽举杯欲话:十八载行缘,怎可一朝放下。了罢,了罢,业孝岂能并驾。 《声声慢·中秋怀旧》 圆圆月姊,倩影玲珑,清辉泼洒若水。费力吴刚伐树,未伤仙桂。 银星闪烁射眼,素洁清,玉华棠棣。叹静美,好销魂,忘却世间辛累。 一片冰心何寄?人瘦损,枫红怕题情字。梦醒悲凉,独自倚阑懊悔。 筼筜木棉妩媚,记当时,绛蕊赠馈。醉绿醑,怅望九宵鹤展翼。 《长相思·中秋》 月圆圆,饼圆圆,家酿香茶瓜果鲜。清光胜旧年。 语绵绵,意绵绵,缱绻缠绵难入眠。此忧谁解焉? 《虞美人·中秋广寒游》 凌云驾鹤蟾宫歇,究问何盈缺?虚无飘渺费疑猜,怱遇嫦娥邀我上瑶台。 琉璃宝盏斟寒魄,喜解千年惑。冰轮何故不长圆?恰似古今离合与悲欢! 《卜算子·异地又中秋》 异地又中秋,《水调》临窗诵。浊酒三杯慰寂寥,千里婵娟共。 吟句古难全,但愿伊人懂!谁惹愁肠结百千,一曲《梅花弄》。 《意难忘·中秋》 月正高圆。见星光煜煜,云气翩翩。秋风如刃利,晚露胜春寒。常记那、旧容颜,比曼妙飞仙。暗猜疑,蟾宫寂寞,偷入人间。 一朝相去千山。奈人生易雨,世事多迁。唯孤身对影,徒万里伤缘。心底似、海潮掀。看浪拍礁沿。疾如雷,珠珠裹月,破碎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