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传》 第1页 [史学研究] 《隆美尔传》作者:薛菲+李隽【完结】 第一章 少年隆美尔 1891 年11 月15 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埃尔温家族,却意义非凡。 这一天,诞生了德国歷史上的一位元帅,他在德意志仗剑起家、以剑立国的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温床里,逐渐成了二战元兇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这个人就是闻名于史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在家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卡尔,仅仅为了逃避期末的考试而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不久便死于疟疾。隆美尔的妹妹海伦,步父亲的后尘成了一名教师,并且献身于教育事业,终身未嫁。他最小的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是一直到1977 年去世时仍然成绩平平。 幼年时代的隆美尔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都不感兴趣,直到10 岁时他才逐渐活泼起来。他开始参加体育锻鍊,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都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渐渐地,小隆美尔也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徵,比如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 1898 年,隆美尔7 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 可是,海登海姆当地没有小学,他父母便让他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这样,以后就能够进入阿伦(德国南部一座城市)的小学读书。1900 年,隆美尔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就读了5 年。1908 年秋,他开始在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5 年级读书,一年后升上六年级,这成了隆美尔从军前的最高学歷。 这家中学的全名是格蒙登斯瓦比亚镇中学,这个名称在隆美尔的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当他日后跻身将军、元帅之列时,与那些有着显赫家世、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行相比,心里总是自惭形秽,忆起当年这个普通的中学。 虽然后来隆美尔积极参加体育锻鍊,但青少年时代,他仍是个面色苍白、体弱多病的孩子,因此,他从不曾下决心去做一名军人,尤其是当哥哥投笔从戎后,他更觉得军旅生涯与自己无缘。 但是,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军人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德国在当时的歷史条件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大力扩充军备,军人成为第一热门的职业。尽管隆美尔本人并不太乐意从军,但是知子莫如父,老隆美尔看出隆美尔的性格绝对适合从军,他鼓励儿子,并且把自己的学生和儿子推荐给军队,比如在写给伍尔登堡军队的信中,老隆美尔就这样说 :“他,健壮、可靠,是一名很好的体操运动员 。”但是,不幸的是炮兵和工兵都拒绝了隆美尔的申请。1910 年3 月,第124 伍尔登堡步兵团通知他去报到,并进行了体格检查,医生发现他除有腹股疝外,其他方面均属正常。他的父亲特地为他安排了一次必要的手术,还给他买了一套军官候补生的军服。7 月19 日,离开医院后的第6 天,隆美尔加入了自己的团队,此时他刚刚满18 岁。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 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 年3 月,又被送到但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德国的领土,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波兰,现在仍属波兰领土)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 按照德国军制,军官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院校来培养。当时的军事院校主要接纳出身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加以训练。但是由于军队中的军官总是配备不齐,加上不断扩军使军官缺额更多,军事院校也接收了一批小资产阶级、僧侣、官吏、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隆美尔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比较幸运的。 但泽是个非常美丽的港口城市,到处都有宏伟的建筑。在当地驻军的军官团体中定期举行正式舞会,但泽市民们的女儿经常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娱乐活动。 军官候补生们也常常有幸光临,年轻的隆美尔便是经常光临者之一。在这儿,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一位别有风姿、漂亮而又苗条的姑娘所吸引,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他们相爱了,开始了他们之间漫长的罗曼史。 1911 年11 月,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由于他在校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完成军事科目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射击、体操、击剑和骑马等训练项目,所以校长给他的评语是,在射击和操练方面“相当出色 ”,体操、击剑、骑马“也能胜任 ”,不过,校长有些忧虑地说 :“他身材中等,瘦弱,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另外,还说:“这个小伙子性格倔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满腔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 。”军校校长有先见之明的总结说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军人 。” 第二章 初露锋芒从军校毕业之后,1912 年1 月,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随后回到第124 步兵团。该团驻扎在靠近斯图加特的威卡尔登的一座古老修道院里。在随后的两年里,隆美尔一直在那里训练新兵。训练内容除了军事方面的外,还要向士兵们灌输由普鲁士创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帝国”的思想;这个帝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社会结构都是完美无缺的;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捍卫现存的一切。隆美尔灌输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固着自己的信仰。由于他发自内心的出色的工作,隆美尔赢得了该团团长斯坦因上校的赞扬,说他“全身心地工作 ”,“多有成就 ”,是一位很有希望的军官。除了枯燥单调的军事训练外,隆美尔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给露西写情书。他把情书秘密地转交到露西所在的邮局,以免信件被她母亲截收。露西则把自己的照片作为明信片寄给他,那时她刚好在探戈舞比赛中获胜,对自己的表情、容貌当然是很有信心。露西是义大利和波兰的混合血统,出落的愈来愈漂亮。因此,隆美尔越加真心实意地爱着露西。他既不抽菸也不喝酒,和威尔登当地的女人更是全无来往,几乎每天都要给露西写信,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因为隆美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与露西分开着。当然,客观的说,信的内容比较干瘪。此时欧洲大陆已是战云密布。以德国、奥匈帝国、义大利为一方的同盟国集团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一方的协约国集团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终于,在1914 年的6 月28 日,爆发了奥匈帝国皇太子旨朗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击毙的事件,德皇威廉二世立即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宣布德国进入“战争危急状态 ”,8 月1 日宣布总动员,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这时隆美尔已被派到离家乡不远的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德军统帅部十分重视炮兵建设,德军每个步兵师都有1 个105 毫米榴弹炮营,每个军有1 个150 毫米榴弹炮营。集团军则配备了独立重炮兵营。尽管它的炮兵训练水平不是第一流的,但这种经歷使隆美尔有机会掌握了这一技术兵种的专门知识,为他将来很快胜任合成军队指挥官提供了便利条件。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隆美尔对战争是异常敏感的。他在回忆录的原稿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乌尔姆1914 年7 月31 日德国农村要想摆脱战争灾难的威胁实在不容易。坟墓和忧心忡忡的面孔随处可见,古怪的谣言以光一般的速度四处传播着,天一亮,人们便一个接一个地拥挤在报摊周围。大约清晨7 点,第49 野战炮团第4 连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在城市古老的鹅卵石路上。队列前头是团队的军乐队。《保卫莱茵 》的乐曲在狭窄的街道上空迴响,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男女老幼的声音一起加入了这雄壮的旋律。......对于我来说,这是在炮兵队伍中最后一次操练......由于局势变得一天比一天紧张,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返回自己的老团队中去,这个连队近两年的新兵都是我训练的。......1914 年7 月设在坚固的威尔卡登修道院里的团队营房就像一个繁忙的蜂巢,士兵们全都穿上了土灰色的军装。我回去报到,重新和第7 连的部下聚在一起,很可能,我将带领他们参加战斗。......隆美尔的预感是正确的。德国在宣布总动员的当天,就向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运送军队。隆美尔在部队穿越斯瓦比亚地区时和母亲、两个兄弟和妹妹简短地会了面,随后在科威汉姆登上火车。但是由于德国军队没有足够的优势兵力给法国以歼灭性打击,所以它速战速决的战略破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战。这对德国是很不利的。但是就隆美尔个人来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却是相当幸运的。他在战壕里度过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时间是在较为自由的步兵战斗中度过的。一旦投入战争,隆美尔便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 斗兽”特性:冷酷、狡诈、粗暴、坚韧不拔和果敢机智。隆美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里。他一连24 小时都在巡逻,几乎没有合眼睡上一觉,搞得筋疲力尽,飢肠辘辘。恰恰就在这时,一队大约有20 人的法国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由于措手不及,法军很快占领了村庄。隆美尔立即带领部下发起反击,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向法军沖了过去,几乎就在同时他开始了射击,几名法军应声倒地,残存者发起了反击,他的左腿被一颗步枪流弹打伤了。但隆美尔依然坚持战斗,有趣的是,他用一支空步枪同三个法国兵周旋,最终俘虏了他们。为此隆美尔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在整个战略中谈不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却给了隆美尔第一次实践的机会,并在他军旅生涯的开端为自己从事这一职业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从这场战役开始,隆美尔就形成了自己的战斗风格,即不论作战规模大小,只要有机会,一般都採取先发制人的打法。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在全团还是第一次将如此高的荣誉授予一个中尉。那是因为又一场令人疲惫的壕战,正当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刻,隆美尔带领一队士兵爬过100 码带刺的铁丝网,闯进了法军的主要阵地。他们来得是那样突然,阵地上的法军几乎惊呆了,就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的同时,德军迅速占领了四个地堡,并且凭藉这些地堡打退了法军一个营的反攻。在敌人调派大批军队,重新组织反攻前,隆美尔带领士兵迅速撤出了阵地。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1915 年9 月,隆美尔晋升为上尉。这时他的哥哥卡尔在土耳其战场作战,因此他很希望自己也被派往新的土耳其战场。他甚至已经开始自学土耳其语言了,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被派到了新组建的伍尔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 连指挥官。组建山地营并非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作战,而主要是把它的各个连单独运用到山地进攻行动中,这是隆美尔喜欢干的事情。因此,虽然没有被分到土耳其,隆美尔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在这种特种突击部队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发挥机动作战的特长。此时的隆美尔,因为在这个职业上的出类拔萃,一反少年时的志向,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是名军人。他手下的一位排长西奥多·威尔纳回忆说 :“当我第一次见到隆美尔时,他是一名纤弱的,有点书生气的青年。但同时,他身上有一种神圣的热情,被这种热情所鼓舞,他总是渴望立即行动。他的这种精神渗入了大团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被他那主动、勇敢、豪爽而又令人眩惑的行为所鼓舞,被他富于魅力的性格所吸引,在这种影响下,经过训练过的士兵都会成为真正的战士。战斗中的隆美尔还有一种特性,就是无论怎样劳累,他似乎永远不会疲倦,他仿佛看透了敌人,知道他们可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的作战计划往往是惊人的、出于本能而又自然而然的,很少有含混不清的情况。他具有一种罕见的想像力,这使他能够在最棘手的情况下找出最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在危急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地召唤我们跟随着他,仿佛根本无所畏惧。我们都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并无限地忠诚于他 。”1916 年11 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罗马尼亚,德军和俄军正在那里激战,隆美尔获准回去与露西完婚,11 月27 日他们在但泽举行了结婚仪式,那里是他们的爱情发源地,自然别有一番纪念意义。婚后不久,隆美尔即返回前线,指挥着一支从全营各山地连抽出3 名至7 名士兵组成的先遣队在罗马尼亚境内作战。在那里,隆美尔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中,他趁着夜色潜入到位于敌军战线后方近10 公里远的戈根斯特村,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潜伏在村外的田野上,直到深夜,敌人已沉沉进入梦乡后,他突然发起进攻,400 多名罗马尼亚官兵睡眼惺松地钻出被窝,稀里煳涂地做了俘虏。这场战斗不久,隆美尔和他的战斗队就被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俄国前线战斗,在那里,隆美尔负伤坚持战斗两星期,于9 月26 日,被调往一个更为紧迫的战场——义大利北部。这里的战场与法国截然不同——高耸的山峰、无底的深谷、陡立的峭壁、盘绕山樑的迷雾和湍急的河流,使这个战场在天然上便让人望而生畏。也正因为这个山区的地理位置,使义大利与奥匈帝国都要得到它,为此双方已进行了11 次交战,义大利军队越战越勐,逐渐陷于困境的奥匈军队被迫向德军求援。德国便组建了由奥托·冯·贝罗将军指挥的第14 军团开往伊松索前线,隆美尔便在其中。伊松索防线的制高点是高耸入云的蒙特山、库克山、科罗弗拉山嵴和1114 号高地。每个制高点都有好几万名义大利士兵构造精良的大炮控制着。青年军官们都为得这些制高点而努力着,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荣誉。隆美尔和他的部下为突破科罗弗拉阵地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是他们面前是构筑坚实的混凝土炮兵阵地,全部由顽强的机枪手掩护,正面进攻几乎是没有胜利的可能。于是,在一天夜里,隆美尔悄悄侦察了敌人的防御工事,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天蒙蒙亮时,他的先遣部队便插入了义大利布防的前沿,三个小时后就攻克了库克山。义大利人发现隆美尔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后方,顿时陷入一片恐慌,整个防线开始崩溃,德国步兵乘势从突破口涌入。这枚功勋奖章却被舒尔纳中尉拿走了。因为他率领的部队最先到达了1114 号高地——整个科罗弗拉山嵴的咽喉。隆美尔感到非常愤怒,他认为这枚勋章应该是他的。但无济于事。隆美尔在沉默中接受了他的第一次不公正待遇。这次挫折过后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次机会可以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最高勋章。冯·贝罗将军明确地许诺,第一个登上义大利军队的最高点——5400英尺高的蒙特山的军官可以获得这枚勋章。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隆美尔靠着自己的指挥作战才能率领自己的部下首先占领了蒙特的小峰。然而,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第二天总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宣布说蒙特山是由勇敢的西里西亚连队指挥官瓦尔特·斯奈伯中尉攻克的。这样,本属于隆美尔的奖章又飞走了。隆美尔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向营部指挥官斯普诺塞诉说了自己的委屈,斯普诺塞只能劝隆美尔忘掉这件事。隆美尔于是直接向阿尔卑斯军司令官写了一份控诉书。然而,等来的唯一回答是沉默,沉默。隆美尔在长久中的沉默中失望了。隆美尔毕竟是名出色的军人,他知道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失望并没有影响隆美尔的战斗热忱。他指挥的先遣队是斯瓦比亚营的前卫,而这个营又是整个第14 军团的先锋。所以,隆美尔是尖刀上的刀尖,位置十分重要。他照样越发淳熟地运用吓唬、虚张声势、奇袭和迅速跟踪的战术,顽强地追杀士气低落的义大利军队。这些丰富的战斗实践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坦克指挥官的超群的才能。除此之外,还教会了他如何应付突变的局势,年轻的隆美尔在一战中逐渐地成熟起来了。 隆美尔成长的代价是率领部下,经歷了人类所能经受的一切艰难困苦。在新雪初落的山樑,负载稍重的人便会陷落,但是他们仍然神奇地爬过了;面对陡峭的悬崖,即便是熟练的山民也会裹足不前,但是如果战斗需要,他们仍然会冒着掉下去的危险尽力攀登;如果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他也毫不胆怯,而是有勇有谋地绕到敌人背后给予突然袭击。在一系列卓越的胜利之后,等待隆美尔的战斗越来越艰苦了,被称为“开发西部”战斗,意为其艰苦性可以与美国独立战争后对西部荒野的开拓相比。一个月以后 ,隆美尔得到了所渴望的最高礼物——一枚至高无上的功勋奖章。德皇颁布下的嘉奖令说:这是对他突破科罗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的奖赏。从此,隆美尔总是用一根绶带把这枚与众不同的十字勋章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同行的军官为此很嫉妒他。许多年后,他对自己学生时代的老朋友汉斯·赛兹说 :“你简直想像不到军官们对我的功勋奖章是何等嫉妒,在这一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战友之情”。的确是这样的,有资格佩带这种勋章的人并不太多,它是一种镶金的灰蓝色珐瑯质十字勋章,闪着耀眼夺目的光彩,系在一根银黑色的绶带上。能够佩戴这种勋章的大多数人在有生之年就成了传奇式的人物。隆格诺恩镇一仗是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战。1918 年元月7 日,他奉命离营休养,并凯旋的英雄回到德国。不久,被派往第64 集团军任参谋军官。第64 集团军驻守佛日山脉以东阵地,以屏护阿尔萨斯。当时德国虽已日暮途穷,但西线德军其余部队仍获得较1914 年更大的机动余地。第64 集团军终日守在堑壕里,隆美尔只能眼望着别人的部队拼杀,心情极不愉快,恨恨地写道 :“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再回山地部队,而被调到高级司令部任职 。”他眼睁睁地看着大战的战火把德意志第二帝国烧成了灰烬,威廉二世皇帝的皇冠滚落到地上。在长达4 年之久的残酷厮杀中,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显露了自己的战术风格,这就是:先发制人并不惜冒一切风险,千方百计渗透到敌防线后方动摇其决心,巧妙地发挥火力并尽量夺取敌人的弹药。他悍勇倔强,狡诈多谋,拼命追求荣誉,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
第2页 第三章 战后教官 隆美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回来时,露西已不再是一个少女。她变成了一位仪态大方、相貌端庄、性格刚毅的成年女子。但泽舞厅里那种娇娜的青春时代已一去不復返,她依旧爱笑,笑声依旧又响又长,然而却丝毫也没有放荡不羁的意味了。她使用着支配隆美尔的权力,也非常崇拜他。露西的一位女友说 :“看着隆美尔,总是那样大惊小怪地围着她,让人觉得实在有趣。 他的口头禅是’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吧,露西!‘到头来宠得露西的性情竟变得有点像泼妇了。倘若她驱逐了某个朋友,她的其他朋友也必须把那个女人排斥在自己的团体之外。然而隆美尔一点也不在意 。”后来,在隆美尔任13 集团军指挥官时,他的参谋长高斯与妻子借住在隆美尔家,露西因为一点小事和他们发生了口角,隆美尔竟因此解除了高斯的参谋长职务。引起大家的笑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隆美尔27 岁,升任上尉。 此时的德国已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凡尔赛和约》不仅使德国丢掉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大片领土,而且不得建立空军和制造潜艇,只能保留为数很少的轻型军舰和一支10 万人的国防部队。这直接关系到隆美尔的命运。因为德国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淘汰,好在隆美尔因在战时的突出表现而保住了饭碗,然而,却没能最终保住其参谋军官的职位,也没能被选送进陆军军官学院深造。1918 年初,隆美尔被派往一个军团参谋部,这段简短的文牍工作使他打消了做一名参谋官的念头。因为严峻的战争生活已把他锻鍊成一个刚强、坚毅的人,使他难以适应为别人鞍前马后服务的角色,他更渴望获得驱使他人的权力。这样,隆美尔于1918年12 月21 日又回到步兵团任连指挥官。在希特勒时代到来的最后几年里,德国军队处于一种沮丧、窘迫的境况中,然而隆美尔却十分繁忙。1920 年10 月1 日,他被调到驻守斯图亚特的第13 兵团任连长。并且连任了9 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任职期间,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战争艺术和军事技术知识,研究过机枪,成了一名熟练的射手和装弹手。并且学会了有关内燃机的一切原理,还把摩托车拆了装,装了又拆。他还抽时间向士兵讲解社会风习,有时还组织他们跳舞,他自己还开始学习拉小提琴、集邮、拉着露西一起去滑雪和游泳。隆美尔的早期生涯就这样在平淡的20 年代流逝了。1928 年圣诞节前夕,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唯是一的一个孩子降生了,是个男孩,隆美尔给儿子取名曼弗雷德。这个三口之家的生活简朴无华、宁静舒适。1929 年9 月,隆美尔的营指挥官鑑于他在操练军队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向上级推荐他担任军事教官。10 月1 日,他即被调往德勒斯登步兵学校任教官。 对待这一新的工作,他倾注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他说 :“我要教给他们的,首先是如何拯救人的生命 。”因为他从战争中总结出:他所需要的指挥官与那些把优秀的士兵毫无同情心地送上屠场的人大不相同,“应该流汗,而不应该流血”。这是他的一条格言。他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教官。他是一名崎岖地形小规模战斗的天才艺术家,他把自己在阿贡尼森打地堡战的方法,在罗马尼来和义大利山地战斗中的绝招都当作生动的教例,配上直观图,于是上他的课简直成了学生们的享受。在教学之余,他用心学习和研究军事学,很少进行社交活动,也谈不上有什么高雅的艺术鑑赏力,对衣食也不太注意。1933 年10 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兹山区戈斯拉一个营的指挥官。在送别他时,一位高级教官说 :“即使是在精心挑选的军官群中,他的人品也是出类拔萃的,他是一个天生的领袖,是第一流的战术教官,受到同行的尊敬和学生的崇拜 。”在意为“猎人”营的新岗位上,隆美尔同样做得很出色。在他到任的第一天,手下的军官们邀请他爬上当地的一座高山,然后再滑雪而下,隆美尔心里明白这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不过还是欣然同意了,而且一连往返了三次,当他邀请那些军官第四次爬山时,他们全都面容惨澹地连声谢绝。一年后,隆美尔升任中校军衔,他的继任说 :“猎人营实际上已成为‘隆美尔营’,他是一名卓越的地区指挥官 。”1934 年1 月30 日,希特勒当上了德国的总理,出任的第二天他就宣布 :“建立德意志帝国的武装是我们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目标 。”同年10 月,他又宣布德国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一场紧锣密鼓的秘密扩军开始了,希特勒时代开始了。1934 年,希特勒在喀塞普尔斯堡视察营仪仗队时,会见了隆美尔。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希特勒对隆美尔没有太深的印象,隆美尔对政治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希特勒的政策给他提供了机会,因此,他始终对希特勒怀有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对希特勒大刀阔斧的领导才干和军事天才也很钦佩。1935 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就任新的波茨坦陆军学院教官。他对到这里任教兴奋不已。因为波茨坦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昔日辉煌的摇篮。他在写给露西的信中说 :“这是绝密!到波茨坦来吧!不要告诉外人 。”隆美尔和露西在波茨坦军事学院附近过着十分安静的生活,他们和柏林社交界的名流没有丝毫纠葛。隆美尔每天锻鍊身体、骑马,沉醉在自己的爱好中。并且能够熟记对数表,几乎和着名数学家不相上下。他还花了不少时间教育独生子曼弗雷德。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他让8 岁的曼弗雷德学习游泳。他让孩子爬上跳板的顶端后再朝下跳,并把所有的学员召集起来观看。曼弗雷德大声喊 :“我不想往下跳 。”隆美尔问:“为什么呢?”曼弗雷德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不会游泳 。”隆美尔说:“没关系,我带着游泳圈呢。”“万一游泳圈炸了怎么办?”“万一那样,我会救你的 。”隆美尔涨红了脸,大声吼道。 曼弗雷德站在跳台上注视着父亲说:“你穿着马靴呢,除非你现在把它脱掉 。”隆美尔拒绝了,于是儿子又从跳台上走了下来。游泳事件不了了之。还有一次,隆美尔把曼弗雷德带到军事学院学习骑马。可是孩子太小了,腿太短,只能把双脚塞进马蹬皮带里,于是马挣脱了缰绳,拖着一条腿挂在马蹬皮带里的曼弗雷德跑了足足有30 米远。孩子的头上划破了一个口子,隆美尔吓坏了,他悄悄给了曼弗雷德一枚硬币,说 :“回家告诉妈妈这是你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的 。”很自然,学习骑马也因此泡汤了。从1929 年10 月执教于德勒斯登步兵学校到1936 年9 月调任希特勒的警卫部队指挥官的7 年中,除一度任营指挥官外,其余时间隆美尔都是在军校的讲台上度过的。此间,他不仅向学员们传授军事知识和技术,而且结合教学实践阅读了不少军事书籍,细心研究了战术问题,掌握了不少专门的军事技术,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为后来的指挥作战和步步高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过,他对战略问题很少涉猎,造成了他在战略判断上的短视和迟钝。影响了他以后的军事战绩。作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隆美尔担负着比一般安全警卫更大的责任。一天,希特勒要乘汽车兜风,指示隆美尔,他的车后最多只许跟六辆车。可是隆美尔发现路边挤满了部长、将军、省长们的汽车,他们都争着想在希特勒的这次出游中占一个席位。于是当前面六辆车通过后,他便站在路当中命令其它的车子停止前进,并在路口停了两辆坦克,把道路堵塞了。气得那些要员们大声咒骂,但是也没有用。当天晚上,希特勒派人把隆美尔叫去,对他坚决果断地执行命令表示了赞赏。此外,隆美尔在担任高级课程教官期间,根据讲课记录,写成了一部题为《步兵攻击》的着作。这本书在1937 年初出版,受到广泛的赞扬,并多次再版。德国青年开始崇拜他,军校中也开始广泛宣传说“隆美尔中校是一个对青年有着特殊影响力的最优秀的教官”。这些舆论都传进了某些要人的耳中。于是,在1937 年2 月,他被指派担任希特勒青年团的领袖席腊赫的作战部特别联络官。但是,事实表明,他们俩配合得并不默契。隆表尔要在青年中开展初级军事教育,提议德国军队里的未婚青年中尉应该担负培训希特勒青年团的工作。席腊赫担心这样会把自己的青年团改变为一种初级军队组织,因此,便随意找了个藉口搪塞隆美尔。与席腊赫这位希特勒的宠儿作斗争并没有影响隆美尔的前程。相反,使希特勒由注意隆美尔的那本畅销书而更加注意隆美尔本人。1938 年9 月,隆美尔被提拔为元首大本营的临时指挥官,10 月奉命随希特勒到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给德国的苏台德地区游览。他的任务是指挥警卫部队,这使他一夜之间上升到元首首席陪同的地位。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希特勒两次兵不血刃地为德国攫取了大片领土。一次是吞併奥地利,这一次是捷克被迫割让给德国2.8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使隆美尔对元首由崇敬到顶礼膜拜了。希特勒成了他心目中最完美的人物。对于纳粹哲学他已彻底接受,并心甘情愿为其效劳了。1938 年12 月10 日,也就是第三帝国迫害犹太人,进行打砸抢并为之狂欢的第二天,隆美尔被派到新维也纳城的军官候补生学校任校长。他野心勃勃,想把这所学校办成德国最新式的军事学院。而事实上,希特勒让隆美尔去搞军事教育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解决办法,隆美尔的忠于职守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1935 年3 月间,曾两次派隆美尔去指挥他的流动司令部——一次是15 日占领布拉格;另一次是23 日希特勒乘船到默默尔的波罗的海口岸监督立陶宛“自愿归属”德国的时候。随后不久,1939 年3 月10 日亲德的斯洛伐克地方政府被布拉格的捷克中央政府解散了。希特勒下令武装占领捷克全境 ,同时为此成立了临时“元首总部”。隆美尔被任命为总部司令官,他建立了“元首随从营”的第一批部队。但是,他和希特勒都不可能预知。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不流血的征服。事情的起因是希特勒对波兰也提出了归还领土的要求。这些领土实际上是德国在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近代三次瓜分波兰时获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给了波兰。因此,理所当然地,希特勒的要求遭到了拒绝。但是在希特勒的强盗逻辑里这是不允许的,恼怒之下,希特勒决定拿波兰开刀。不惜冒与英国、法国发生大战的风险,决定9 月1 日凌晨进攻波兰。这个决定把这个星球投入了空前的血腥屠杀当中,隆美尔很快就接到了准备行动的命令。波兰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蹂躏,战争随之冲破洲际界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战争。9 月中旬,德国对波兰的入侵已接近尾声,波军的军事思想陈旧,还是一战时的那一套,他们面对德军14 个机械化师的快速纵深挺进和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束手无策,只能迅速灭亡。这一点,连伴随希特勒左右的隆美尔也感到惊讶。尽管他擅长战术研究,但那仅限于传统的步兵战术,对于“闪电战”的应用则是不大精通。因此,在这个时期,他就曾向希特勒提出,自己想去指挥一个装甲师。随后,他又飞到华沙为希特勒的阅兵典礼做了准备。这几次在希特勒身边的工作,密切了他与希特勒的关系,给这位独裁者留下了精明强干、恪守职责的好印象,从而为隆美尔日后晋升搭好了阶梯。同时,还大开了军事视野,为日后的作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3页 第四章 魔鬼之师 隆美尔在山地部队任职多年,有丰富的山地步兵作战经验,因此,陆军总司令勃劳希齐建议他到斯布鲁克或慕尼黑指挥山地师,但隆美尔内心里却想指挥一个装甲师。当时的德军只有为数不多的装甲师,被总司令视为心肝宝贝,不放心让从没在装甲部队干过的隆美尔去指挥这样复杂的兵种,因此,隆美尔的心愿遭到了拒绝。最后,向希特勒直接提出了要求,才如愿以偿。1940 年2 月10 日,隆美尔检阅他要指挥的巴特戈德斯贝格第七装甲师。一星期后,他向希特勒作了简短地汇报。希特勒送了他一册题着“赠隆美尔将军惠存”字样的《我的奋斗》,然后一起共进了午餐。作为希特勒的一名随从,过了六个月的悠闲生活后,他对军官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反感起来。他深深懂得:任何灵巧的现代化武器系统都不能代替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他下决心狠抓军事训练,首先抓纪律和整顿作风。隆美尔的第一个行动是让团指挥官们休假。“在我自己掌握情况之前不需要你们 。”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开始加强体育锻鍊。还是在波兰战争期间,他留意到自己有心脏病。除了露西之外,他谁也没有说。因此,每天早晨6 点钟他都独自沿着戈德斯贝格附近一条狭窄的林间小路慢跑1 英里,用积极的锻鍊来医治自己的心脏病。6 点55 分,乘坐奔驰汽车到士兵们身边。7 点从汽车的收音机里收听新闻广播,直到12 点钟才返回驻地吃午饭。生活很规律,也很紧张。 随着隆美尔的到任,一批纳粹党徒也来到他的手下。希特勒对由众多贵族出身的军官把持军队不放心,便想方设法密切纳粹党与军队的联繫。在像隆美尔这样忠于纳粹事业的将军手下安插一些纳粹党徒是再适合不过的事了。在瓦恩时,隆美尔便日復一日地观察坦克演习,现在,他便开始全神贯注地训练这支装甲部队。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有许多困难,主要是没有完整的战术训练教材。隆美尔只好边训练边摸索。到了1940 年4 月,他不仅在坦克作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成为内行,而且发展了某些独特的艺术。比如说把自己的部队编成各种大小队形,用快速的、熟练的无线电指挥和重炮轰击的形式进行越野训练。不过,他对燃料和弹药补给的重要性尚未充分认识,以致在以后的作战中吃了不少补给不及时的苦头。在第七装甲师驻防莱茵河的其他地区,一切通向比利时边境的道路 ,隆美尔都按拟定的前进路线用“等7 ”(快速道路7)的字样做了标记,意为第七装甲师的快速前进路线。5 月5 日,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星期天,隆美尔给妻子、儿子写了一封“绝笔书 ”,准备在即将来临的战斗中万一阵亡后能寄到他们手中。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希特勒的高级将领,隆美尔知道入侵法国已不是久远的事情了。德军此时的作战计划只是原来1914 年施蒂芬计划的翻版,重点仍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目标是占领英吉利海峡各港口。但如果机这样做就必然和英法军队硬碰硬。为了避免这样做,a 集团军参谋长曼施坦因将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计划,要点是:主要矛头放在中央,以绝对强大的装甲部队来取胜。希特勒採用了这个计划。这意味着,隆美尔将受到重用。5 月9 日下午1 点45 分,一封密码电报“多特蒙特”送到隆美尔手中,西线进攻将在5 月10 日清晨5 点35 分开始。隆美尔发疯地驱车返回戈德斯贝尔驻地,抓起一张便笺给露西写道 :“一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就要出发,请勿担忧,一切都会正常。为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已经等待好长时间了 !”5 月10 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天刚破晓,敌方的官兵还在酣睡之中,隆美尔的工兵已按计划跨过了比利时前线。成群的德军轰炸机唿啸而过。对方没有料到德军意会把坦克集中起来,更没有料到德军竟会集中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突破,所以尽管有法、英、荷、比等国的135 个师以及绵亘的防御工事,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德军装甲部队迅速突破阿登地区。隆美尔的方法是,冒着暴露侧翼和后方的危险,大胆地向前推进——正如1917 年在蒙特山时一样——他已估计到对敌人精神上的打击能够大大补偿这种危险带来的损失。战斗中,隆美尔总是沖在装甲师的最前面。他的指挥车是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3型坦克,有时他换乘卢森堡上校的4 型坦克,有时又乘坐军团的斯托奇轻型侦察机飞越战场上空,在前导坦克群中降落。他经常身处险境,但又魔术般死里逃生。在战场上,他经常从一辆坦克跳进另一辆坦克进行瞄准,简直还像个步兵连长,而不像指挥12500 名士兵和数百辆坦克的师指挥官。装甲师风驰电掣地横扫过比利时的弗拉威和菲利普维尔城,滚滚向前推进。隆美尔的新战术大有收穫,他的发明创造从未遭过失败。为了给抢渡默兹河提供烟幕,他毫不迟疑地命令士兵点燃岸边所有的房屋。为了强调安全,他发明了延伸网——一条由所有军官在自己地图上的两个预定点之间用铅笔标明的“延伸线 ”,沿着这条线或顺着这条线往前延伸,能够测出其间任何一点的距离。为了找出哪些村庄有敌军驻守,他发明了着名的烟火开屏——整个装甲团一起开火,以此诱敌方暴露自己的位置。如果敌军驻守的是一片树林,那么隆美尔会干脆长驱直入,各种武器一齐射击,不分青红皂白地冲进去。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消耗了许多弹药,有时也会带来灾祸,比如有一次他的部队由于视线障碍把一队救护车误认为敌方卡车队而扫射贻尽。但总的来说,隆美尔的这种粗率战术同样也拯救了双方的性命。作战中,隆美尔有时是很狡诈的。他戏剧般地突破向西延伸的马其诺防线,即所谓“小马其诺防线”就是一个例子。小马其诺防线与法国边境之间是一片森林地。法国人在森林里构筑了前沿工事。如果对森林里的敌前沿工事发起攻击,势必惊动守备地堡线的法军。于是狡猾而敢于冒险的隆美尔出一条诡计:命令坦克全体乘员——炮手、电报员、装弹手和指挥官——统统坐到坦克上边,边开边拼命摇动白旗。隆美尔本人也坐在卢森堡上校的坦克上边。而法军呢,真被这支看似像庆贺狂欢节似的奇怪的队伍搞得晕头转向,除了转过身来惊慌失措地张望外,竟没有放一枪一炮。隆美尔胜利了,他遂命令队伍中最后一个营调过头来,以便在敌方回过神来向他们发动进攻时进行掩护。然后他率在树林中已编好战斗队形的第7 装甲师加速向西驶进,工兵在炮火和烟幕的掩护下爬上了法军的地堡,法军死伤惨重,1 名军官和35 名士兵被迫投降。令人生畏的法军地堡防线就这样被隆美尔突破了。“在我们面前,一马平川的乡村暴露在苍白的月光下,我们突破了——突破了马其诺防线,”隆美尔高兴地这样写道。那天夜里,他和卢森堡上校推进了50 多公里,他右翼的第5 装甲师——坦克装备比隆美尔的好得多——却落后了大约50 公里。5 月17 日凌晨至深夜,隆美尔把右翼第5 装甲师抛得更远了,与左翼的部队形成齐头并进之势,把法军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与此同时,他还顺手牵羊地缴获了一队拥有40 辆卡车和不少武器的法国车队。在战斗中,隆美尔总是沖在最前面,这使得那些想跟上他的狂热的德国战地记者,根本无法赶上他。“他几乎总是走在我们前面10 英里的地方??一种神圣的火焰燃烧着隆美尔,他无法容忍反抗,无论这种反抗来自朋友还是敌人,如果有谁不能坚持到底,就叫他靠边站,哪怕只有他隆美尔一个人和二三辆坦克,也一样要到达索姆河 !”一位叫海斯的战地记者这样写道。而隆美尔自已则大声宣称 :“在这场战争中,指挥官的位置就在这里,就在前线!我不相信那种椅子上的战略,让我们把它留给总参谋部的那些先生们吧 !”攻占康布雷后,5 月21 日隆美尔开始向阿拉斯以南地区挺进。在那里,他的部队遭到英军的勐烈攻击,这是开战以来隆美尔损失最重的一次,一天中的伤亡人数达到开战以来伤亡总和的4 倍。这就是阿拉斯血战。它使得隆美尔在以后的四年中,从不敢轻视英军,此外,他还从中认识到:88 毫米高射炮是英军马蒂尔式坦克的克星,在以后的作战中,他常常集中一些这样的大炮对付英国人。阿拉斯血战后,第七装甲师作了短暂的休整,直到希特勒撤消了装甲师停止前进的命令(在此期间,英法联军得以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有两件“喜事”降临隆美尔头上,一次是军指挥官把第五装甲师的两个装备精良的坦克团调给隆美尔;一次是被元首希特勒授予骑士十字勋章,这使得隆美尔成为在法国占领区第一个得到这种奖励的师指挥官,当然这也是纳粹党拉拢军官的手段之一。隆美尔接受勋章后的下一个目标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利勒。他想成为第一个到达那里的德国人。为此,他没像其他师那样夜里宿营,而是命令部队全速前进。第二天清晨他到达了利勒。这致命的一击使法军第一军团的一半陷入了困境。随后的几个步兵师跟上来占领了利勒,但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却立了首功,尽管他们已疲惫不堪。这一行动也使得隆美尔成了所有师级指挥官中唯一一个在1940 年6 月2 日被邀请去见希特勒的人。返回战场后,隆美尔强使他的装甲师于6 月5 日一早顺着两座敌人还来不及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并抓获了一大批黑人俘虏。这以后他便是神速前进,每天平均40 或50 英里。在圣瓦勒雷城,法军要求投降;但英国人却凭双手筑起路障,像兇勐的野兽顽强抵抗了整整一天。隆美尔用强大的火力发起进攻,圣瓦勒雷终于被他攻陷。第二天,在市中心广场,隆美尔接受了英法联军十几位将军的投降,其中有不愿投降的英国将领维克多·弗特恩少将和一位足可以做隆美尔父亲的法国白髮将军。6 月18 日,隆美尔在高速前进中攻克了法国最重要的深水港瑟堡。他的装甲车比希特勒要求的速度快20 倍甚至更多,日行程6 月16 日为100 英里,17 日是200 英里。那天,即18 日行程超过了220 英里。6 月16 日贝当接任法国总理,上任第二天就通过西班牙大使向德国请求停战。6 月25 日凌晨1 时35 分休战协议正式生效。当时号称世界第一大陆军强国的法国就这样被干掉了。隆美尔在为期6 周的作战中,率领第七装甲师,从德比边境出发,横穿法国,直抵瑟堡,其前进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他自己也赢得了殊荣。隆美尔在战争中的行动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装甲师指挥官。他亲临前线,冲锋第一,而不是身置战场之外;他的作战计划简明扼要,并具有很大灵活性,使下属指挥官能见机行事;在开进、进攻、追击时不停顿地运动以充分利用时间是他的作战计划的核心;他充分利用坦克良好的机动能力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多次挫败敌方的抵抗。德军将最新军事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速战速决军事进攻理论中,形成“闪电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加之德国军民深受希特勒纳粹思想毒害,“復仇”心切,行为果断。而英法方面,特别是法国方面摆脱不了旧的军事思想的束缚,也由于多年的政治纷争,政局动盪,军心民心涣散,失败主义情绪到处瀰漫 。 隆美尔装甲师之所以成为长驱直入的“魔鬼之师 ”,除了个人因素外,是离不开这个大背景的。
第4页 第五章 沙漠旋风 法国投降后,欧洲大陆上的战斗以德的全胜而告终。英国这个岛国也成了悬在孤海上的一叶方舟,处在极度危难之中。但是,比起德国来,英国却有世界上号称第一的强大水师。因而,面对浩淼的英吉利海峡,德国人虽然制订了入侵英国的宏伟的“ 海狮计划”,但却只能望海兴嘆。在此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欧洲大陆显得很平静。然而,地处世界西南部的非洲大陆却又燃起了战火。众所周知,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北非成了英、法、意等国争夺的势力范围,法国占领了北非东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西亚,英国控制了北非东部的埃及和苏丹,义大利抢占了中部的利比亚。如今,法国被打败了,英国正面临着德国的威胁,也无力顾及北非。义大利法西斯便趁火打劫,想独吞北非。义大利的独裁者——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平素即以恺撒自诩,一心想恢復昔日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妄图建立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帝国。天赐良机,千载难逢,墨索里尼认为实现其狂妄计划的机会来到了。1940 年9 月13 日,伦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统率50 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埃及。 义大利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远在伦敦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的极大关注,因为地中海航道是英国与其殖民地联繫的必经之路,英国所必需的补给便从此而来。意军一旦占领北非,就等于控制了英国的补给线,扼住了其咽喉,英国自然不能善罢甘休。12 月9 日,5 万英军在其中东总司令阿奇博尔·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发起勐烈进攻,至1941 年的2 月份,英军取得了几乎全歼意军8 个师,俘虏13 万人的辉煌战绩。英军在北非战场上的得势,使希特勒开始着急起来,因为对德国来说,丢掉北非,就会使英国以北非为基地从背后对自己构成威胁,而且义大利是德国的同盟国,义大利的失败将会使德国失去盟友,孤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这位在欧洲战场上已被人称为“魔鬼之师”的首领受命担任德国“非洲军”总指挥。1941 年2 月12 日,隆美尔飞抵利比亚的黎波里城,会见了已接替格拉齐亚尼的新任意军北非战区总司令依达罗·加里波尔蒂将军。加里波尔蒂是义大利北方人,身材高大壮实,留着白色的小鬍子。当隆美尔建议他应在的黎波里东边的锡尔特建立一道防线时,他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并嘲笑隆美尔没有到战场上观察便妄作主张。当天下午,隆美尔便乘飞机开始视察前线。透过机舱的舷窗和蓝蓝的天空,他看见了位于的黎波里港口东边的锡尔特沙漠。这片沙漠一望无际,在烈日下闪着炽热的光芒,目力所及,没有一棵树木,真是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隆美尔就要开始他长达二年之久的沙漠作战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环境,广阔无垠的沙漠绝非欧洲大陆的山地可比。这里气候也很异常,夏季正午的气温高达40 °—50 °,夜晚又骤降至0 °。最危险的是突然到来的沙漠风暴,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就会变成时速达130公里的狂飈,搅起几百万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卷过沙漠。细小的沙粒能渗进发动机的过滤器,涌进帐篷,迷住人的眼睛和鼻子,像大雨一样挡住人的视线。不过平坦的地面倒成了装甲车奔驰、呈威的理想场所。这里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战区,原则上隆美尔要受义大利非洲战区总司令的控制,但实际上义大利人根本指挥不动他。隆美尔直接受命于柏林。而希特勒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征服苏联的计划上,很长一段时间让隆美尔相机行事 。 隆美尔则率领他的兵力不多的“非洲军”独立作战。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能使他发挥战术特长的用武之地了。也正是在这片大沙漠里,隆美尔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个奇蹟,达到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1941 年2 月14 日,一艘运兵船在的黎波里港口登陆,隆美尔的士兵第一次看到了非洲,望着那些熠熠闪光的白色建筑物,掌状的植物,宽阔的林荫道和凉爽的树荫,有些人甚至觉得他们将会爱上这个地方。“非洲军”一共有2 个装甲师,数量上虽然不算很多,但却称得上是一支富于献身精神的专业化的精锐之师。初次踏上沙漠地区,隆美尔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非洲军”一共只有2 个装甲师。 而且,还有一个师没有到达非洲。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战败后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隆美尔亲眼看到意军在撤退中溃不成军的样子,士兵们丢弃武器弹药,拼命爬上超重的汽车,不顾一切地向西奔逃,军官们则收拾行李,希望早点撤回义大利。为了使义大利人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鼓起士气,隆美尔于2 月底在第5 轻装甲师坦克团登陆后,立即进行了宣传为目的的阅兵式。为了不让英军措清虚实,他一方面巧妙地令坦克向东驶去之前,要绕检阅台好几周,另一方面又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作了几百辆假坦克,让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却避开英国飞机的空中侦察,悄悄地向东开去。在这段时间里,隆美尔一直担心英军会趁其立足不稳发动进攻,他并不知道,英国已将兵力调到希腊。在即将赢得的黎波里胜利的前夕,英军撤出部队的作法应该说是违背常规的。由于英军的撤离,使隆美尔的部队从的黎波里轻而易举地向东推进了880 多公里。隆美尔开始作征服者的美梦了。3 月9 日,他在给柏林的信中宣称:他的第一目标是夺回利比亚东部地区昔兰尼加,第二个目标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在此后的战斗中,隆美尔率领着他的坦克师孤军深入连连得手,连义大利人都对他的大胆行动感到忧虑。但隆美尔毫不理会,乘胜追击,4 月8 日占领了迈基利。在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北非的战局。隆美尔所以能这样快就夺得胜利,首先在于善于捕捉战机。起初他还提心弔胆,但当他发现英军在极力避战,并对德意方面动向估计错误后,便不顾来自德意双方最高当局的反对和自己兵力极为有限的客观事实,断然发起进攻。隆美尔敢于冒险,抓住时机便不放手,从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在沙漠上扬起了隆美尔式的旋风。另一个原因则是隆美尔至死也想不到的,那就是他与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电报都被英人国破译了。德国人的电报一直由艾尼格马密码机传送。纳粹密码专家自以为使用这种机器收发密码是绝对安全的。然而英国人却建造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机器。无数设在各地的电台监听站把截收到的德国电讯码送给这种机器,再由这种机器码译出来。与隆美尔对峙的英军指挥官都收到了这些绝密件。可是隆美尔不止一次地违背法军德军最高统帅用艾尼格密码给他发的指示却是英军始料不及的。隆美尔的违命无意间愚弄了现代军事科技,也愚弄了他的敌人。然而,在这场胜利的背后仍然隐含着隆美尔失败的战术及战略因素。首先,他仍像一个骑兵指挥官那样去指挥装甲部队,尚未认识到装甲部队对后勤补给的依赖远远超过随时随地可弄到几包粮草的骑兵。此外,进入北非以后,隆美尔已不是那个侵入法国时的军事指挥官了。那时他纯粹是一个战术指挥官,用不着为全局战略问题操心。现在,他指挥的虽只有一个军,却是位于一个独立的战略区,无论愿不愿意都得考虑战略问题。隆美尔的行动违反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招来了非议。因为,希特勒在进行侵略扩张时,为避免“两线作战”而确立了先大陆后海洋的扩张步骤。隆美尔的违令虽然与希特勒的总体构想不协调为希特勒所容忍,是因为在希特勒看来,隆美尔这些部队,帮助并稳定义大利人,也牵制了英军,北非战区能对第三帝国的战略起一个较好的配合作用。隆美尔取胜后,并不满足,进攻是他的天性,他已盯住并迅速开始攻占托卜鲁克。因为,他担心英军会像在法国时一样再来一次“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他要抢先占领这个沿海重镇,以全歼英军。但他未能成功。
第5页 第六章 漫长的拉锯战 托卜鲁克的炮声刚刚沉寂,利埃边界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1941 年5 —6 月间,英军对改为守势的隆美尔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都被隆美尔在机动战中挫败了。于是,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军与英军的沙漠拉锯战就此揭开了序幕。1941 年6 月,希特勒正忙于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因此将主要力量集中于苏联战场,而很少考虑对北非的增援。而邱吉尔的想法却截然不同,他把“北非翼侧阵地”看得几乎与大英帝国本土一样重要。因此。邱吉尔不顾本土部队仍装备不足的事实,毅然决定增兵北非。5 月12 日,四艘英国舰艇到达亚歷山大港,共有238 辆坦克,其中有马蒂尔式坦克135 辆,这比英中东军司令韦维尔为保卫埃及凑集起来的坦克多3 倍。兵力增加后,邱吉尔便急于夺取胜利,重振英军日益低落的士气,敦促韦维尔迅速发动进攻。而时值夏季,酷热的太阳和数不清的苍蝇、毒蛇使沙漠战地生活更添几分艰苦。德军士兵由于给养难以得到保障生活则更为艰苦。德军以饼干、沙丁鱼罐头、软包装的奶酪等为主食,很少能吃上新鲜水果和蔬菜。给养的缺乏对年轻士兵健康的损害明显加剧,他们的齿龈常流血不止,一些人已开始掉牙。在酷热中一向刻板的隆美尔也只好穿短衣短裤驱车外出。围攻托卜鲁克的失败以及所付出的高昂代价给隆美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到一处他都能察觉到批评和埋怨声在日益增高,他也迫切需要夺取新的胜利,重振日益低落的士气。5 月15 日,英军代号为“短促行动”的进攻开始了。英军一部分从正面攻击哈勒亚隘口以及整个萨卢姆防线,装甲部队则从哈巴塔地区出发沿着坡地,先向西北再转向正北进攻卡普措堡。双方军队在哈勒法亚隘口一场激进,互有胜负。萨卢姆防线的战斗对隆美尔来说是难以应付的,他在两小时内向柏林发出了一连串电报,一会儿让人放心,一会儿又在告急。5 月22 日,他驱车来到萨卢姆前线,这一天正好德军打了个胜仗。隆美尔亲自召开了一连串会议,爬进散兵壕与被晒得黑人般的士兵聊天。经过分析,隆美尔认为英军在哈勒法亚隘口配置了较薄弱的兵力,他决定乘机夺回这个军事要地。27 日清晨,德军便发动进攻,很快便又占领了哈勒法亚隘口,并缴获了大批的战利品。经过几天的激进,隆美尔最终粉碎了英军的“短促作战”行动。 这次战斗之后,隆美尔知道英军决不会善罢甘休,不久便会捲土重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加强了萨卢姆、哈勒法亚隘口和巴迪亚的防御力量。在视察巴迪亚量,隆美尔发现了在那里有大批意军丢弃的军用物资,他如获至宝,命令把一切可用的意军大炮用于加强各要点。又让守军在利埃边境增修了不少新据点,在据点中建起了几个临时性的修理厂,修好了不少的大炮和车辆。为了对付英军的马蒂尔式坦克,隆美尔把他手上仅有的12 门88 毫米高射炮分成几组。因为那时德军有近2/3 的反坦克炮,还是战前生产的37 毫米炮,远不及英军反坦克炮的威力,对付有厚装甲的马蒂尔式坦克毫无办法。而88 毫米炮则可以在1800 多米的距离内击穿马蒂尔式坦克。除了加强署外,他还撤换了施特莱彻的职务,主要是他对隆美尔的命令提出过许多质疑 ,并进行过“冗长的辩论”。 隆美尔任命琼汉尼斯·冯·腊芬斯坦少将接任施特莱彻。腊芬斯坦出身名门,瘦削而英俊。6 月上旬第15 装甲师也全部到达北非。正如隆美尔预料的,英军正酝酿着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其行动代号为“战斧作战计划”。根据邱吉尔的命令,这次行动将一举消灭隆美尔。英军已重新运来了238 辆新坦克,从而大大增强了实力。战斧计划的起草者、英军西线沙漠作战司令皮尔斯将军决定迅速发起进攻。6 月14 日,隆美尔的监听员报告说,每一支英军部队都从电台里接到“比特”将于第二天开始的通知。于是,隆美尔当天晚上便命令部队进入战备状态。翌日清晨4 点半,英军的两翼进攻沿海岸平原和高原展开了。9 点一切已经一目了然,这是英军的一次大夫模进攻。双方力量相差悬殊:英军拥有坦克300 辆,战斗机116 架和128 架轰炸机,而德军仅拥有150 辆坦克,60 架战斗机和79 架轰炸机,火炮数量也少于英军。因此,隆美尔第一次真正遭到了进攻,同时也是第一次不得不进行以防御为主的战斗。在第一天的战斗里,在灼热的高温和令人窒息的尘雾中,双方坦克和步兵进行了勐烈而残忍的厮杀。隆美尔在战斗中的前景很不乐观,敌众我寡,武器装备差,所以频频失利。但自战斗打响后,他就没有休息过,他知道只有88 毫米的高射炮才能对付马蒂尔式坦克,于是他在哈勒法亚布署了5 门,又在哈菲德山嵴安置了4 门,把余下的另外4 门交给守卫萨卢姆的第15 装甲师。这些炮在击退英军的坦克进攻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6 月15 日的战斗毫无结果,然而,那天晚上隆美尔很乐观,德军不仅守住了哈勒法亚隘口,并对英国的马蒂尔式的坦克有重创。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16 日凌晨,德军又主动出击,但是却并没有取得优势,反而伤亡了不少人和坦克。此时隆美尔意识到,这场战斗后,如果英军这时不顾一切地集中兵力紧逼过来,他将不得不放弃包围托卜鲁克的计划。因此,他决定把赌注押在英军对自己侧翼明显感到不安这一点上。当晚12 点35 分,他电告第15 装甲师撤离卡普诺与第5 装甲师一起插入敌军侧翼,然后沖向哈勒法亚海岸,这样既可解除英军对哈勒法亚的包围,亦可切断英军整个远征部队的后路。17 日清晨第5 轻装师准时出发,6 点便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锡迪—苏莱曼。第15 装甲师也同样抵达指定位置。7 点45 分,德电台监听到英第7 坦克旅“形势危急 ”,并要求皮尔斯将军前来挽救局势。隆美尔断定英指挥官已开始失去对局势的控制,不会採取任何主动行动,遂敦促两个师大胆迅速地向哈勒法亚进攻,并防止英装甲部队从北面突破。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英军遭到挫折,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上午10 点,英军开始撤退,全部退回了埃及境内。“战斧作战”(德国人称之为萨卢姆之战)就这样结束了。邱吉尔在回忆中悲哀地写道 :“17 日一切糟透了 。”此战中,英军损失969 人,坦克100 辆;德意军损失678 人,坦克62 辆。邱吉尔首相寄予厚望的“战斧作战”没有砍倒隆美尔,却以失败而告终。“战斧作战”后的第4 天,韦维尔就被解除了职务,而隆美尔却声誉崛起。除了隆美尔高超的作战战术外,他的声誉提高与他的副官36 岁的阿尔弗雷德·伯尔恩德中尉的宣传有重要关系。伯尔恩德中尉是纳粹宣传部的高级官员之一,长得粗壮结实,一头捲髮,皮肤黝黑,但他却善于舞文弄墨。隆美尔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禀告希特勒的时候,便想到他,将他派回去。伯尔恩德对此自然心领神会,利用一切机会吹捧隆美尔。“他是个搞蒙蔽和伪装的老手,” 他在一次广播宣传讲话中说:“他总是干那种很少有人意料得到的事。倘若敌人认为我们在某地的兵力最强,那么你可以肯定那里是我们兵力最薄弱的地带。而当敌人认为某处是我们的弱点又冒险接近时,我们又会变得确实十分强大 。”他接着说,“一次我们把托卜鲁克的敌人惹怒了,他们用炮火轰击了我们的观察所。于是隆美尔命令架设观测塔。于是,一夜之间竟出现了30 个这样的塔楼,而且都有全副武装的假人在不停地细緻观察,他们由躲在防空洞里的士兵操纵,不时地顺楼梯上上下下。敌人感到十分困惑,向这些观测塔发射一连串勐烈的炮火,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炮弹都射向这些观测塔。过了不久,英军放弃了这种尝试——而就在这时,我们又把假人换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观察兵 。”信件也像雪片般飞向隆美尔。一个10 岁的小女孩在新闻记录片中看到她的这位偶像后,写信说 :“我非常崇拜您和您的非洲军,并热切地希望您赢得最后的胜利。”一位上校带着几分谄媚写信给隆美尔:“我想写一部有永久价值的作品,它将表现我们时代一位年轻的将军,要把他作为子孙的榜样,为尚武精神高潮的到来提供一个起点 。”1941 年6 月22 日,对社会主义苏联发动突然大规模入侵的希特勒,把隆美尔的胜利看作是个好兆头,不由得心花怒放,亲自提议晋升他为上将,并迫使陆军司令部设立“非洲装甲兵团”。 隆美尔在两年之内已从中校提升中将,这次又提升上将,这大大激怒了三军中与他相差不多的军官们。这一时期,在隆美尔的个人档案里,有不少其他军官充满指责和埋怨的信件。这些人多是被隆美尔弃而不用的旧部。但由于得到了希特勒信任,隆美尔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6 月22 日希特勒入侵苏联后,隆美尔终于明白过去希特勒和陆军参谋部何以拒绝把大批装甲师、火炮和给养运往北非了。7 月28 日,他飞回德国,在希特勒和大本营——一个叫做“格林利茨林场”的地方,希特勒和他亲切握手,祝贺他在萨卢姆取得的胜利。在他动身之前,希特勒批准了他为进攻托卜鲁克将採取的特殊措施而提出的几乎全部要求。8 月6 日,隆美尔又去拜见了墨索里尼和义大利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卡瓦诺将军。双方话题围绕着7 月初接替加里波尔蒂职务的巴斯蒂柯的报告进行。意方提出:不进攻托卜鲁克是合理的,并提出要放弃萨卢姆和托卜鲁克而退守托卜鲁克以西。隆美尔则坚持认为萨卢姆前线具有光明的前景,德意联军可以守住这一阵地并打败敌军。他认为只要能得到充足的后勤保障,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隆美尔的自信说服了墨索里尼,后者又从中看到了建立地中海帝国的前景,遂同意了隆美尔的计划并指示卡瓦利诺前往利比亚进行必要的部署。8 月15 日,德非洲装甲兵团正式建立。隆美尔开始猜想 :“这是否证明我是一个总司令?”因为通常只有集团军指挥官才可以这样称。9 月底等他发现得到的是集团军指挥官俸薪时,他欣喜若狂,写给告诉他的妻子露西说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德意两军调兵遣将开始了。1941 年8 月末,一个新编师开始抵达非洲,起初称“非洲师 ”,后来改称第90 轻装甲师。第5 轻装师也改编为第21 轻装师。这样非洲装甲兵团便辖有第15 、第21 装甲师和第90 轻装师。一群将领也来到非洲,如装甲兵团参谋长阿尔弗雷德·高斯。此人是陆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是个沉默寡言、态度和蔼的工兵将军,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作战处长是39 岁的齐格菲尔德·威斯特法尔中校。情报处长弗里德里希·冯·梅林津少校则出身军人世家,其父曾是一位炮兵中校。非洲师由路德维希·克鲁威尔中将任指挥官,参谋长是弗里兹·拜尔莱因上校。 对于这批部下,隆美尔非常满意,在写露西的信中说 :“这帮新部下比老部下好得多 。”意军也进行了改编并得以加强,由阿雷艾特装甲师、的里雅斯特装甲师和特兰托装甲师组成第20 装甲军,由巴斯蒂柯指挥,由帕维亚、波洛尼亚、布雷希亚、萨沃纳共4 个步兵师组成第21 步兵军。英军在1941 年仲夏一战中损兵折将,但邱吉尔仍然没有放弃将德意军逐出非洲大陆的目标。邱吉尔认为德军主力已陷入苏德战场,如果苏军击退德军,苏军就可以认为全是自己的功劳。如果德军击跨苏军,就会调过头来在北非和地中海发动大规模进攻。当时邱吉尔和他的将军们大都认为苏军被击跨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因此,邱吉尔决心在德军从苏德战场腾出手来之前彻底的打败隆美尔。他决心动用更大的兵力,重新发动进攻。新任英中东军总司令奥金莱克是个出色的战略军,他认识到英军坦克尚不适应沙漠机械化战争的需要,军官们的战术思想落后,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装备和加强训练,待改装和训练完后才能发动进攻。邱吉尔却对此置之不理。英军开始源源不断地开往非洲,共增调了12 个坦克队、 4 个步兵师。 其中运往托卜鲁克2 个坦克队,1 个步兵师。 随后对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这支部队改名为第8 集团军,集团军司令为艾伦·坎宁安中将,辖第30 装甲军和第13 军。第13 军由戈德温·奥斯汀中将指挥,第30 装甲军由诺里中将指挥。艾伦·坎宁安是位出色的陆军将领,但对装甲战并不熟悉。隆美尔把装甲兵团的前线司令部设在甘布特。甘布特位于托卜鲁克和埃及边境的中间,是一个臭虫出没、蝇卵满地、十分骯脏的地方。隆美尔在这里建立起了补给库和修理车间。修理车间实际上是一种伪装得很巧妙并有工具机设备、重型起重机和无数坦克零件储存的大型厂。坦克与人或马不同,坦克可以被“击毙 ”,也可以“復活 ”,战时严重损害的坦克经过修理仍可以重新投入战斗。隆美尔十分重视对坦克的维修。在甘布特,隆美尔的司令部正好处于英军的炮火射程之下。然面,在整个夏季隆美尔几乎每天都乘坐指挥车在沙漠里颠簸,走遍了每一个兵营,并多次驱车到萨卢姆前线,检查新的战术据点的修筑情况。沙漠的战地生活此时已开始损害隆美尔的健康。这年夏季,他在家信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感觉不好,有时闹肚子,有时肝疼。事实上在非洲军中,像他这样的年龄没有一个能这样长时间地忍受沙漠恶劣环境的侵害。现在他终于挺不住了,8 月间,医生诊断隆美尔患了黄疸病,因而规定他吃刺激性小的食物并须保证有足够的休息。他只接受了饮食习惯方面的要求,但对其他却置之不理。在北非沙漠中,其实是没有顺口饮食的,常常是几个月吃不到新鲜蔬菜,只能吃点罐头,水也总带有咸味,甚至咖啡和茶也带咸味。隆美尔的早餐通常是三明治、沙丁鱼罐头和几片面包,吃不了时再留到下顿吃。晚餐是三餐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但也不超过20 分钟,通常是一些简单的食物,外加一杯葡萄酒。隆美尔时常独自吃晚饭或跟几个亲近的参谋一起吃,他要求无论本人还是他的参谋人员,饮食标准跟部队普通士兵一样。一天他邀请一位义大利将军野餐,一共才只有三份面包,并已存放多日,隆美尔也感到难为情。隆美尔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早晨5 点钟他就要到作战处长的装甲指挥所里了解最新情况,尔后给司令部下达命令,并由一名参谋陪同到萨卢姆前线或托卜鲁克阵地。通常陪同参谋是可以当嚮导的,但他却能辩认方向和地形,总是自任嚮导。在前线视察时,他滴水不漏地过问每一件事情,此时他是个严厉的指挥官。可当他休息时,却又是个招人喜欢的伙伴,与他的士兵们保持了亲密的联繫。对此,冯·埃斯贝克少将回忆说 :“他与年轻人在一起交谈时总很愉快。他微笑着与每一个工作的士兵开玩笑。没有比与来自斯瓦比亚的人交谈更令他高兴的事了 。”梅林津少校则不无夸张地描述道 :“在隆美尔与他的部下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解释和无法分析的神交,这是上天赋予的??他们知道隆美尔是一个只有隆美尔自己才能做到的宽容的人,他们感到他生活在自己中间,并感到这是我们的领袖 。”9 月下旬以来,隆美尔便得到情报,英军可能发起总攻,于是他进行了一切必要的准备,修建了从萨卢姆到锡迪奥马尔46 公里长的边境阵地和地雷场,并决定不让第21 装甲师参加进攻托卜鲁克,而把它部署在甘布萨赫尔以南,准备对付英军为破坏进攻托卜鲁克的计划而採取的任何行动。1941 年11 月18 日,英军的步兵和装甲兵从侧翼包围了沙漠高原的萨卢姆前沿阵地 ,代号为“十字军远征”的进攻就在这一天开始了。双方军队在托卜鲁克和利埃边境又展开了残酷的厮杀,其中以西迪拉杰格机场之战、隆美尔向萨卢姆的反击、反托卜鲁克守军突围之战最为惨烈。最后隆美尔支持不住了,被迫引军向西退却。到1942 年1 月中旬,双方伤亡都很大,德意军损失38300 人,合其总兵力的32%。英军死伤、失踪共17700 人,合总兵力的17%。 隆美尔在与英军进行了一场拉锯战之后,于进入非洲一周年之际又退回了原来的出发点。导致隆美尔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除了他战术指挥方面的失误外,制空权与制海权掌握在英军手里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而掌握不了制空权与制海权,便无法保障战场上的后勤补给。正如英国陆军元帅麦可·卡弗在《世界名将 》一书中指出的,“沙漠战略的关键是后勤”。 而隆美尔没有充分的后勤补给,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便只好引军西撤了。英军“十字军作战”的计划目标是消灭北非的德意联军,征服利比亚,并与戴高乐自由法国的部队联合占领北非的海岸,以此作为进攻南欧的基地。英军虽取得了部分胜利,却没有歼灭隆美尔的机动部队,并拖长了自己的补给线。
第6页 第七章 捲土重来 在隆美尔的一生中,这是他第一次撤退,一次使他感到屈辱的经歷。他在家信中写到 :“人得学会多么地谦卑呀 。”此时的隆美尔像战败的野兽,在舔着自己伤口的同时随时寻找机会准备再次捲土重来。1941 年底到1942 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蔓延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苏、美、英、中等众多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为一方和德、意、日三个轴心国为另一方的阵线更加分明。此时,法西斯国家在战前将经济纳入战时轨道的做法仍发挥着重大作用,因而在一段时期内仍控制着战争主动权。1942 年1 月,德第2 航空队更加勐烈轰炸英军的地中海海空军基地马尔他岛,使那里的港口和船坞受到极大破坏。德空军渐渐掌握了北非和地中海的制空权,并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对隆美尔的地面作战进行空中配合。德意海军也在地中海积极打击英海军及其护航运输队,由义大利驶往的黎波里的运输船可以畅通无阻地驶过地中海了。1 月5 日,9 艘商船在的黎波里安全停岸,给隆美尔卸下了50 多辆坦克和2000 吨航空汽油。隆美尔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 多辆,而且新增加的坦克多是3 型坦克,装甲厚50 毫米,所装备的坦克炮也得到改进。而英军的情况则很不妙,久经沙场的英军第7 装甲师受到了较重的损失,退守到了托卜鲁克以南。它在阿杰达比亚附近的阵地由刚从英国调来的对沙漠作战不太熟悉的第1 装甲师接防。由于日本在东南亚扩大侵略,英国空军和部分陆军不得不从北非抽去调往远东。英国的补给线延伸近2000 公里。面对这种情况,隆美尔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反攻。一连多个夜晚,他一直坐到深夜面对地图、照片和军事报告绞尽脑汁。他要求到的黎波里的新坦克每天必须前进200 英里。1 月17 日,他在给露西的信中说 :“局势正按照我们的推断髮展,我脑袋里塞满各种各样的计划,这些计划我一丝也不敢向周围的人透露,否则他们会认为我是十足的疯子,然而我并没有疯,这仅仅因为我比他们看得更远些 。”他接着写道:“在短短几小时内,我最妙也最新的计划便诞生了。”他的新计划是什么呢?他对克鲁威尔和拜尔莱简单地谈了一下他的“新打算”。“装甲兵团将对付集结在阿杰达比亚以南的英军 。”为了达到能突然进攻,使英军来不及防范,隆美尔只让少数几个参与的高级指挥官知道,连柏林统帅部和义大利统帅部都没有报告。他禁止炮兵用胡乱发射的炮火进行回击,故意让卡车运输直到黄昏还在向西运行,然后趁着夜幕将车辆调转头驶向英军方向。1942 年1 月21 日格外寒冷,早6 点,隆美尔收到了希特勒发来的两封电报。第一封宣布非洲装甲兵团改称非洲装甲集团军,第二封通知隆美尔他被授予佩剑一把和橡树叶奖章一枚。隆美尔顿觉精神大振,兴沖沖地赶往前线。8 点30 分发动进攻的时刻到了,隆美尔身先士卒,指挥在海岸公路上的战斗部队穿越布雷区。他的左边是广阔的大海,右边是贫瘠的沙漠。克鲁威尔的非洲师在右翼数公里的地方也发起了进攻。新装备的3 型坦克发挥了威力,德军反坦克炮手携带着反坦克炮,以跳蛙式的动作从一有利地点进到另一有利地点。英军第1 装甲师缺乏沙漠作战经验,所属3 个坦克团又是分别投入战斗的。德军的突然进攻就使他们损失了过半的坦克。隆美尔得意地说 :“我们的对手像是被塔兰图拉毒蜘蛛蜇了似地一败涂地 。”隆美尔的专横跋扈,独断专行激怒了义大利人。1 月23 日,义大利最高统帅部司令卡瓦利诺将军和凯塞林一齐飞来见隆美尔。卡瓦利诺告诫隆美尔说:“权当这次行动是一次出击吧!你必须直接返回布雷加港 。”隆美尔自恃有希特勒撑腰,他告诉卡瓦利诺将军 :“我要把这次进攻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只有元首才能制止我行动 。”卡瓦利诺只好咆哮着离去了。1 月26 日中午,隆美尔决定不顾一切继续进攻。他一方面要克鲁威尔佯装向梅奇里前进引诱英军,另一方面却亲率一支小部队冒着大雨向英军班加西仓库前进。在班加西以北,沿着通向德尔那的公路,一个印度师的长长纵队正在行进。隆美尔突然从东边出现在他们面前——仅仅带着几辆坦克和装甲车。隆美尔发动突然进攻,不到1 小时就摧毁了印度师。隆美尔又占领了班西加,并缴获了大批战利品,其中包括急需的1300 辆卡车。29 日,希特勒在自己的演说中对隆美尔大加赞扬并决定提升他为大将。并让一位即将去北非的将军传话“告诉隆美尔,我钦佩他”。隆美尔对希特勒则越加感激涕零,私下写到,“为元首、为民族、为新思想贡献我的微薄之力使我感到十分荣幸 。”隆美尔的胜利再次引起了德国上下法西斯式的狂热之中。在胜利的鼓舞下,隆美尔又开始制定更大的计划。昔兰尼加像阳台一样伸入地中海,建有许多机场以控制马尔他和地中海东部。只有征服昔兰尼加,攻克托卜鲁克,才能向埃及和尼罗河推进,进军埃及是隆美尔梦寐以求的。然而经过几天的激战,隆美尔的部队已无力继续追击并突破贾扎拉防线。自2 月6 日起双方在贾扎拉两侧形成对峙,隆美尔捲土重来的第一个浪头已过,他正积蓄力量掀起更大的恶浪。为了请求支持,隆美尔决定亲自前往罗马和柏林。1942 年2 月15 日,隆美尔首先起程飞往罗马,到罗马后,他受到墨索里尼的热情款待,但双方没有讨论军事问题。17 日,隆美尔又来到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大本营“狼穴”。 他满以为希特勒会格外关注北非战场,但希特勒却表情却很冷淡。“我的元首,最高统帅部1942 年关于北非和地中海作战计划是什么 ?”隆美尔问道。希特勒避而不答。隆美尔又建议夺取马尔他岛,希特勒又未置可否。隆美尔情绪低落地离开了东普鲁士。他已清楚地意识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看法,一如1941 年,认为非洲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地区,若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这个战场是划不来的。但是,德最高统帅部也明白,如果不占领马尔他岛,光靠德空军第2 航空队对该岛进行空中压制,还要承担掩护航运输队和支援隆美尔地面部队的进攻也是力所不及的。于是,德空军方面负责人凯塞林劝希特勒同意隆美尔的攻占马尔他岛,再进攻尼罗河的计划,希特勒终于同意了。对此,义大利方面原则上同意参加对马尔他岛的作战,但他们提出缺少训练有素的军兵和一定数量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因此藉故要求6 月底才能执行这一计划。鑑于此,隆美尔决定先占托卜鲁克,再攻占马尔他岛。这一新的计划也得到了希特勒的同意。到4 月底,墨索里尼、卡瓦利诺、凯塞林和希特勒在一起会商的结果是:隆美尔先进攻托卜鲁克,然后再占领马尔他岛。但有一个重要的附加条件是一旦他拿下托卜鲁克,就必须立即转入防御,以便轴心国的主力集中进攻马尔他。3 月中旬,隆美尔返回了利比亚。短短一个月时间,沙褐色的沙漠已是一片绿色。远处,由鲜艷的红色、柠檬色,紫色点缀着。隆美尔心情非常高兴,他的计划已得到了上司的批准,攻占托卜鲁克的愿望即将成为现实。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他欣然让摄影师为他拍了一张别致的照片寄给他的露西。隆美尔知道,即将进行的是一场硬仗,他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因此。他一返回利比亚,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的进攻之中去。3 月末,他把装甲集团军的指挥部搬到德尔纳附近马姆泽姆的一座石头建筑里。这里虽不很宽敞,却能避开太阳,遮挡沙漠风暴。这里曾是英军的指挥所,在这所建筑的墙壁上写着 :“请保持清洁,我们很快就会回来 。”对此,隆美尔真有点忍俊不禁。一个星期后,隆美尔着手改编装甲集团。乔治·冯·俾斯麦少将和古斯塔夫·冯·瓦尔斯特中将分别接任第21 装甲师和第15 装甲师的指挥官。与此同时,一些增援部队也陆续到达。随后,隆美尔开始了艰苦的练兵。士兵们冒着酷热,进行艰苦的沙漠战训练。新兵们必须学会在烟幕和坦克掩护下如何向敌军阵地发起进攻;军官则要学会如何像坦克观测员那样行动,及时向后方请求炮火增援;制造假目标和虚设物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隆美尔则乘坐指挥车不停地奔波,检查各部队的备战训练。英军也在加紧准备。奥金莱克原计划5 月中旬发动进攻,但由于隆美尔装甲集团军的实力大为增强,遂将计划推迟到6 月中旬。在准备进攻的期间,英军加强了贾扎拉防线,构筑了野战工事,设置了大片的布雷区。贾扎拉防线位于托卜鲁克以西75 公里地域。北起海岸附近的贾扎拉南至沙漠中的比尔哈希姆,绵亘80 公里,由一系列要塞组成,并有相当的防御纵深。防线的北端由南非第1 师把守,南端筑有要塞,由自由法国第1 旅驻守,外围布有厚密的雷阵。由防线的中央西迪哈夫塔向后延伸10 多公里是“骑士桥”,也是一个坚固的要塞,由英军第1 旅把守。 防线的后方是机动能力强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组成的强大预备队。托卜鲁克是整个防线的补给基地。面对英军坚强而牢固的防线,隆美尔一直在思考最佳作战方案。他面临的选择余地是不大的,既不能直接发起正面进攻,也不能做漫长的运动以越过比尔哈希姆尽头的沙漠。最后他决定把装甲集团军的全部坦克集中到贾扎拉防线的南翼,然后北上绕到防线的背后,这样可以切割英机动部队与其一线部队之间的联繫,在防线背后进行突破。这是个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但这样他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也必须从那个翼侧绕道而行。如果战斗失利,就会面临全线失败的危险。隆美尔的计划遭到了其他高级将领的反对,主要是冒险性太大,但隆美尔仍坚持自己的方案。5 月12 日上午9 时,他简要地向全体高级指挥官作了报告。“我们面前的敌军由三到四个师组成,其中南非师和英国师的一些部队在固定的阵地上。敌军并非全是机械化部队??他们的机动部队由一到两个装甲师组成,全部摆在后方排成梯队。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向西引诱敌人的步兵 。”伴随着急促、明快的手势,隆美尔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必须造成不是向南进行侧翼包围,而是在北边发起正面进攻的假像去赢得这次胜利 。”1942 年5 月26 日晚8 点30 分,隆美尔宣布“开始行动”。他的汽车直接开往前线,他率领的主要突击部队在夜色掩护下迂迴贾扎拉防线。1 小时后,隆美尔在颠颠簸簸中跨过月光皎洁的沙漠。他的左翼是义大利第20 军,右翼是非洲军师和第90 轻装师,隆美尔不时核对自己的指南针、汽车的速度表。凌晨3 点,他率领部队到达预定的比尔哈希姆沙漠以南的第一道停留线上,成功地绕过了英军的防线。5月27 日凌晨4 点30 分,这个事先约定发动进攻的时间,一切并非如隆美尔所料想的那样,非洲师和第90 轻装师,还远在比尔哈希姆以南,而且他对攻占比尔哈希姆的意义又不足,没有派出强有力的部队夺占该地,而英军正好利用它作为基地攻击他的运输队。其他各路也遭到了英军的顽强抵抗。英军在战斗中第一次使用了美式格兰特坦克,它的火力比隆美尔的任何一辆坦克都要勐烈得多。德军的坦克部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27 日,隆美尔虽然发动突然进攻,但他并未如愿以偿。他的部队到天黑时都面临着陷入重围的危险。第二天,隆美尔企图速战速决,但装甲集团军更加四分五裂,司令部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给养也严重不足,他的处境更加险恶了。29 日晚,隆美尔决定放弃他原来的计划,准备用反坦克炮阻止位于德军东部的英军坦克的进攻,同时组织部队向西边的西迪穆夫塔撤退,在英军雷阵中撕开一个缺口,恢復与正面进攻部队的联繫,以便取得一条供应自己部队给养的主要路线。5 月30 日晨,他把突破口选在由英军据守的一片遍布碉堡的浅滩上,当地阿拉伯人称此浅滩为浅碟性凹地,隆美尔的士兵则把它叫做“釜”。下午,隆美尔驱车离开战地去会见凯塞林和希特勒的侍从副官贝洛。凯塞林56 岁,元帅军衔,德军南线总司令。隆美尔怀疑他会摆出一付上司的架势,便装出一副不恭的样子。凯塞林却显得颇为大度和圆滑。凯塞林发现隆美尔虽初战不利,但现在的计划还是切实可行的,其高明之处在于让装甲集团兵在反坦克炮构成的屏障后原地不动,使英军在勐攻这道屏障中自己分散兵力,待其分成小股并筋疲力尽的时候再由装甲部队发起反攻。5 月31 日,隆美尔亲率部队对西迪穆夫塔发起勐攻,当部队受阻后,他便赶到前沿,亲率先头排继续前进,这时他全然不像一个指挥数万大军的高级将领,而更像1914 年初上战场时的那位“百夫k ”。激战至6 月1 日,德军飞机前来增援,对英军阵地一阵狂轰滥炸。当隆美尔发现阵地上的英军已无力坚持时,便沖身边一名营指挥官高声叫道 :“莱斯曼,向他们摇白旗 !”莱斯曼连忙脱下衬衣摇动起来,其余的人则挥动手帕或绶带。果然3000 多名英军陆续爬出来举手投降。这样隆美尔便在英军贾扎拉防线上撕开了一个10 公里宽的大缺口。双方的激战仍在进行。隆美尔总结初战失利的教训,改用稳打稳扎的战法,决心一个一个地攻克英军阵地。他已认识到,向西进攻前,必须首先攻克贾扎拉防线的比尔哈希姆。6 月2 —5 日,隆美尔在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包围了比尔哈希姆。比尔哈希姆要塞由4000 名自由法国的官兵坚守着,有一个用弹药箱、地堡和散兵坑组成的复杂的防御系统。此外,还有1000 名犹太人组成的志愿军。自5 月26 日以来,他们英勇地打退了以意军为主的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德国轰炸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轰炸。要塞的壕沟和墙壁坍陷了,许多士兵被活活压死,没有担架、没有水,甚至无法埋葬死者。炸弹爆炸的硝烟和尸体腐烂的恶臭浑杂在一起,简直令人窒息。但他们仍然顽强战斗着。要塞里的犹太士兵争相传递着一句口号:“战斗到底,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在注视着我们 。”经过3 天激战,要塞守军弹尽援绝,不得不撤出要塞,这样3 天之后隆美尔终于攻占了比尔哈希姆。要塞的法军顽强抵抗为他们沦陷的祖国争得了荣誉,也给隆美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法军在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繫的情况下,仍然坚守不屈,实在令人钦佩!”比尔哈希姆之战结束后。从兵力上英军仍占有优势,但隆美尔已经摆脱了战时的不利局面,重新取得了主动权,遂决定抓住战机,立刻发起反攻。经过12 、13 日两天战斗,隆美尔又打了两次大规模坦克战,击毁英军坦克140 辆,并占领了托卜鲁克内围的要塞。6 月17 日,隆美尔的部队又一次兵临城下,托卜鲁克,这个1941 年隆美尔曾经屡攻不下,付出过惨重的代价的城市。这一次隆美尔的进攻计划是:首先从西南面佯攻,吸引守军的兵力;主力则经过托卜鲁克向东运动,然后来个回马枪,集中在要塞的东南面,借夜色完成攻击部署,第二天拂晓在炮兵和空军火力掩护下突然攻占托卜鲁克。6 月20 日5 时,隆美尔站在阿德姆东北的高地上。战斗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天亮以后,透过双筒望远镜,他把托卜鲁克的轮廓看得一清二楚。5 点20分,按照预定的计划,凯塞林派来上百架轰炸机,编成密集的队形。飞机俯冲攻击之处,顿时烟云腾空。随即德意炮兵也进行勐烈炮火轰击。至7 时,已经在英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宽阔的突破口,拿下了十几个支撑点。大约8 时,隆美尔带上他的指挥所,视察了两处已占领的阵地,并亲自指挥部队进攻。他站在一个斜坡上,发现托卜鲁克港内有几艘英国船只正在起锚,即令炮兵向这些船只开炮,共击沉6 艘,下午,德军攻占了托卜鲁克港。晚饭后,望着取得的胜利,隆美尔很激动,他晚上倒在自己汽车的一个角落里,脑袋疲倦地靠着车窗等待天明。6 月20 日夜,摆在托卜鲁克守军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从要塞突围,要塞司令官克洛普将军本打算突围,但他不清楚英第8 集团军司令的意图,又遭到属下人员的强烈反对,因而变得举棋不定。21 日天刚亮,绝望的克洛普将军令部下升起白旗。3300 名俘虏垂头丧气,蓬头垢面地陆续走出来。隆美尔终于如愿以偿了,在他胸中的希望之火正熊熊燃起,夺占托卜鲁克不过是跨过尼罗河的跳板,他要像亚歷山大帝、恺撒、拿破崙一样征服埃及,做一个伟大的征服者。托卜鲁克的陷落像一颗重型炸弹在埃及和英国本土引起巨大的恐慌。英军沿着海岸公路拼命溃逃,已无力在利埃边界站稳脚跟。6 月21 日晚上,邱吉尔正在华盛顿与罗斯福会谈。两人对世界大战的形势忧心忡忡。两人正在讨论:应在什么地方开闢第二战场,这时一封电报送到罗斯福手上,总统读完后冷若冰霜,随之交给邱吉尔。邱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坦率承认“这真是个难以描述的严峻时刻,电报上说:‘托卜鲁克投降了,2.5 万人被俘(实际上是3.3 万人)。’这太突然了。我不敢相信,让在场在依思梅将军打电话给伦敦核实真假。 几分钟后,他回来告诉我哈伍德海军上将刚从亚歷山大港返回伦敦,证实说,托卜鲁克陷落了,形势如此危急,以致不久的将来德军就可能对亚歷山大港进行勐烈的空袭?? ”“这是我在战争时期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不仅军事上令人难以接受,而且严重损害了英军的声誉 。”而此刻在德国,隆美尔的胜利则又引起了一场喧闹。6 月22 日,整个纳粹帝国都沉醉在来自非洲的胜利消息中。一座新落成的桥以隆美尔名字命名;从省长到将军纷纷给露西寄去贺电。维也纳附近的驻防司令更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在写给露西的信中说:“隆美尔的名字将列入歷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行列!”就在这一天,希特勒晋升他为陆军元帅。当晚,德国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一消息。此时,在2800 公里外的北非战场上,隆美尔正躺在一辆指挥车里睡觉。突然他被工作人员的欢唿声惊醒,只听播音员说道 :“元首大本营,6 月22 日。元首晋升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官隆美尔大将为陆军元帅 。”对于这一耀眼的奖赏,隆美尔自己也惊呆了。他在给露西的信中承认:“对于我来说,当上陆军元帅真是像作梦一样 。”在第三帝国短短的12 年中,除了纳粹党二号人物,空军总司令戈林曾获得“帝国元帅”这一特殊军衔外,再没有人能超过“元帅”这一军衔。元帅们永不退休,并有资格配秘书、马匹和小车,还有专用司机和其他额外津贴。这一年,隆美尔年仅51 岁。
第7页 第八章 阿拉曼大战 激战后的托卜鲁克,枪炮声虽已沉寂,狼烟尚未散尽,战场有待打扫。疲惫不堪的将士多么想在地中海呆上几天,游泳休整呀。但是,一攻占托卜鲁克,隆美尔就为进军尼罗河的计划忙得不可开交。按照4月底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商定的计划,隆美尔应该停止前进,就地防御,以便轴心国集中兵力攻打马尔他岛。但隆美尔在心里已将这一计划置之不理,下决心乘胜追击。为此,隆美尔与陆军元帅凯塞林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争执。攻打托卜鲁克一结束,凯塞林就意识到隆美尔有可能禁不住形势的诱惑而跟踪追击,便于6 月21 日匆忙飞抵托卜鲁克要塞,二人在隆美尔在的指挥车里进行了激烈争执。隆美尔承认装甲集团军在战斗中遭到了重大损失,但他强调英军处境更为不利,他们正在逃窜,直接扑向苏伊士运河现在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拖延下去,哪怕是几个星期,敌人就可以调来精锐部队,阻止我们继续前进。一向面带微笑的凯塞林则严厉指出,如果没有德国空军的全力支援,德国陆军就不可能向埃及进攻;如果空军全力支援就不能支援攻打马尔他岛的作战行动;如果不拿下马尔他岛,隆美尔后勤补给就无法保障。因此凯塞林坚持认为,唯一正确的途径是坚持1942 年4 月底德意双方商定的原计划,把入侵埃及的行动推迟到攻占马尔他岛以后。对此,隆美尔反驳说,义大利人什么时候才能做好攻占马尔他岛的准备?德军想拉义大利人并主要依靠义大利的空降兵,就意军的一贯表现来说,这有把握吗?凯塞林未能说服隆美尔,临走时气唿唿地表示要把空军撤往义大利的西西里岛。在力排众议的同时,隆美尔力求得到最高上司希特勒的支持。因为他知道,关键是希特勒的态度。希特勒本来对攻打马尔他岛就三心二意,随着隆美尔的节节胜利,希特勒未经进一步研究,他提出:若是隆美尔重新到达利埃边界,日后对北非的补给就可以绕过马尔他向托卜鲁克推进,这样就不用进攻马尔他岛了。隆美尔率领部队经过7 天的穷追勐赶,终于在6月30 日到达了离英阿拉曼防线仅几十公里的地方。但此时,他仍然陶醉在胜利的迷雾中,并不知道他的部队已接近能量的极点,已是强弩之末。6 月30 日这天,不少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睡觉,醒来时已成了英军的俘虏。意军20 装甲兵向他报告说仅剩下15辆坦克,弹药也接济不上。空军无法迅速跟上并进行空中掩护。但隆美尔却置之不理,他透过暂时的困难,看到了辉煌的目标——占领开罗。的确,阿拉曼防线是英军在尼罗河的最后一个防御阵地。对于英国人来说,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在英装甲司令奥金莱克看来,隆美尔进入埃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英军的所谓阿拉曼防线不过是卡塔腊盆地与海岸之间一连串的支撑点。邱吉尔命令英军“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隆美尔”。英军空军频繁出动,对隆美尔部队狂轰滥炸。英军不断从后方调来新部队增强阿拉曼防线。仅有50 辆德国坦克和30 辆义大利坦克的装甲兵团此时也兵困马乏,疲劳的士兵一躺下便不想动。烈日和干渴也折磨着他们,海水在炎热的天气下也无丝毫凉爽感,士兵多想在此休息一下啊!但隆美尔仍决心继续进攻,绝不给英军以喘息之机。在他看来,攻入开罗,英国在北非的统治便会像纸房子一样塌下来。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将归德国所有;土耳其因受到翼侧包围会被迫站到德国一边,苏联的东部将受到威胁。德国装甲兵能否到达尼罗河,大英帝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能否被摧毁,关键在于眼前的阿拉曼之战,在于他隆美尔率领的部队的努力。6 月30 日晨,隆美尔拟订了作战计划,非洲师表面上向卡塔腊盆地进攻为虚,实际上却以占领阿拉曼本站西南近20 公里的阵地为实。隆美尔判断,当时英军在阿拉曼的兵力配置必然是正面防守火力较强,兵力较多。因此,面对力量强于自己的英军,採取正面强攻是显然不行的。只能依靠机动灵活的战术插入敌军后方,破坏对方防御的稳定性,从而迫使英军仓惶撤退。7 月1 日,德意部队向阿拉曼防线开始发动进攻。“德国人进攻了 !”消息像火一样很快在整个亚歷山大港燃烧起来,引起人们的阵阵骚动和不安。在开罗,街道上挤满了从亚歷山大和乡村撤退回来的汽车和从前线回来的军用运输车。英国领事馆的面前已经挤满了申请去巴勒斯坦签证的人。开往巴勒斯坦的列车更是拥挤不堪。英军家属已被安排好撤退,一部分被送到了巴勒斯坦,其余的上了苏伊士运河的船只。然而,这不过是一场虚惊。由于隆美尔判断失误,德军发动进攻后遭到了英军顽强的抵抗,德军被牢牢拖住,消耗很大,没有太大进展。隆美尔迅速取胜的希望化作泡影。7 月1 日傍晚,英军新增部队赶到,有效地阻击了德军进攻。隆美尔仍信心十足,下令部队趁着月色继续进攻。只有正常兵力1/6 的第90 轻装师重新编队向阿拉曼背后迂迴,但却意外地遭到英军步、炮兵火力的勐烈还击,狼狈逃回。此战德军第一次感到了惊慌,第90 轻装师的分队溃不成军地逃往后方。后来,隆美尔又亲自驱车上阵,重新组织进攻,但马上也体会到英军的进攻是何等勐烈。7 月3 日晨,隆美尔取消了打算插入敌军后方的打算,决定以第90 轻装师和义大利托兰特师对阿拉曼据点实施集中突击,遭到英军阻击。下午,又重新进攻,只前进了17 公里。这一天隆美尔不仅没能突破英军防线,反而到处遭到了失败。义大利师中最有战斗力的阿雷艾特师在进攻时,与勐虎般的纽西兰部队相遇,双方展开白刃战,几乎缴获了意军全部大炮并抓获380 名俘虏,其余意军扔下武器,仓惶逃窜。隆美尔终于认识到,继续进攻是徒劳的。英军兵力不断增强,而德意军每师仅剩1200 —1500人,补给状况十分糟糕,再打下去只会耗尽他所有的兵力。 富有讽刺的意味的是,在利比亚,墨索里尼和一批重要法西斯人物正焦急地等待着隆美尔冲进开罗的喜讯,并煞费苦心地研究如何把进开罗城的仪式搞得庄严、隆重、热烈。电波在罗马和柏林之间来往穿梭,商谈关于义大利驻埃及总督的人选,以及该总督同隆美尔“占领军”之间的关系。7 月6 日,隆美尔乘击退英军反攻之机抓紧调整部署,加强防线。这时从遥远的后方运来了地雷,非洲军和第90 轻装师也得到了少量补充,德意军坦克数量增至近百辆。隆美尔着手建立一支机动预备部队。此时,英军已错过了将德军一网打尽的大好机会。7 月9 日,隆美尔占领了英军放弃的卡雷特阿卜德据点,并令第90 轻装师在南翼策应。隆美尔向南方进攻,正中了奥金莱克的圈套,澳大利亚第9 师已沿滨海公路向西进攻,直奔德军供给线而去。清晨4 点钟,勐烈的野战炮声将隆美尔从梦中惊醒,他立即意识到敌人可能直接突破防线,摧毁他的补给线,他带着自己的指挥小组和第15 装甲师的一个战斗组向北驶去,开赴作战地域。装甲集团军指挥部则由作战处长梅林津指挥,由于兵力空虚,德集团军指挥部遭到英军突袭,德参谋人员、通讯兵、乃至炊事班都上了战场,最后虽然阻止了英军进攻,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线侦听队精干的队长西波姆中尉阵亡。西波姆的死对隆美尔是个致命的打击。无线电侦听队在以往的战斗中常常给隆美尔提供英军重要作战情报。西波姆命丧黄泉,他的训练有素的部下非死即伤,他们收集的密码本以及敌人的作战命令也全部落入英军手中。英国人开始察觉到自己的通讯联络欠安全,便採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一损失给隆美尔的作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他的作战部队好像丧失了眼睛的勐兽。只能在以后盲目作战了。
第8页 7 月11 日,英军在滨海公路以南又一次发起进攻,使意军里雅斯特师遭到重大损失。隆美尔将装甲集团军的全部炮兵用来集中轰击,才阻止了这次进攻。英军的有限进攻给隆美尔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使他准备用作进攻的库存汽油和弹药消耗过半。12 日英军暂停进攻,以巩固阵地。隆美尔把第21 装甲师调到北部地区,决定于7 月13 日直接进攻阿拉曼据点,夺取这一重要阵地。如果此目的能够实现,这将是一次真正的胜利,甚至可以打通前往尼罗河的道路。为此,隆美尔下令 :“这次进攻必须得到我们所有的炮火和飞机的支援 。”13 日中午,第21 装甲师开始进攻阿拉曼据点,由大批施图卡轰炸机支援,并有集团军全部炮火掩护。可是,沙漠上一切东西的轮廓都在高热中闪烁和融化,致使再好的炮手也无法瞄准目标。更糟糕的是,第21 装甲师的步兵展开进攻的队形太靠后,空中支援的效果没有得到及时利用。进攻部队甚至还没有突破英军外围防线的铁丝网,就被守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隆美尔在进攻开始后就赶到前线,但整个战场沙石迷漫,无法观察战况发展,直到下午5 点他才得知集团军主力在卡萨巴以南的一个高地裹足不前,空军也等待进一步的命令。隆美尔立即命令部队再起进攻,空军也第二次开始轰炸,但英军非常顽强,最后战场分成了零碎的小块。晚上10 点,第21 装甲师电告隆美尔,进攻失败了。无奈,隆美尔只好下令撤退。他在第二天早晨写给露西的信中不得不承认 :“我对这次进攻所怀的全部希望都令人悲痛地幻灭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取得什么成功了 。”在随后的几天里,双方展开拉锯战。英军将意军作为主攻目标,目的是把意军逐个围歼以使兵力薄弱的德军装甲集团军愈加孤立。隆美尔则两次动用德军部队实施反击才稳定了局势。使隆美尔感到欣慰的是,7 月18 日,没有发生什么令人吃惊的事。前线一片寂静。他又开始在战场上巡视,指挥士兵埋设地雷和修筑战术据点。天气依然很热,隆美尔又开始穿起了短裤。灰尘和苍蝇多得可怕。 英军在这期间又得到了一批援军。奥金莱克正筹划发动一次勐烈的攻势,这次攻势的目的是突破德军防线中心。9 月21 日,主攻开始了,随着一阵勐烈的突袭和密集的炮击,纽西兰师从南面插向埃及麦尔洼地。在此等候英军22 旅的到来。但此时,为数不多的德军已埋伏在洼地周围。随着一道道信号弹的尾光,高爆炸力的炮弹和迫击炮弹铺天盖地般落入英军密集的人群,接着装甲车隆隆驶过洼地边缘,沖入英军阵地。但此时,英军坦克装甲部队仍不见踪影,第22 坦克旅长曾公开宣布,坦克不能摸黑行动。因此,纽西兰师在德军的有力反击下顿时败下阵来,损失了1000 多名士兵和许多装备。此间,印度第5 师的夜袭也未能成功,在北面助攻的英军坦克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英军共损失146 辆坦克,德军只损失了3辆。在以后的几天里,隆美尔越过了最困难的阶段。26 日,他又击退了英军的一次进攻,阿拉曼战斗彻底平静下来。双方消耗都很大,没有大规模的增援,都难以彻底击败对手。战事虽暂告平静,隆美尔却并未大意。他估计英军约需4 个星期才能完成下一次大规模进攻准备,而他正要利用这段时间,先发制人,向英军发动进攻。他预见到,德意部队在夏季战役中的胜利已引起英美两国对北非战局的严重关注,一定会全力阻止德意军队向亚歷山大和开罗进攻。但是,英美两国船只必须绕过好望角,这样他就可以在英军大批援军抵达之前发动进攻,否则他就难以成功了。英军方面除了绕好望角运送增援部队和物质外,还从印度、叙利亚、伊拉克等地调集兵力,并积极打通地中海航线。8 月初,邱吉尔在前往莫斯科会见史达林时先绕道开罗。他毅然决然地更换了英军高级将领。以英国最有战略头脑的亚歷山大将军代替奥金莱克任中东驻军总司令。伯纳德·蒙哥马利任第8 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将军长得矮小结实,他那高昂并带有鼻音的嗓子听起来很刺耳,他的膝部是白色的,脸部却是粉红色的。蒙哥马利在许多方面都和隆美尔相似,两人都很孤僻,专横傲慢,是缺乏文化教养的职业军人;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两人都是难以对付而又抗上的军官,在一切由他们支配的情况下,却又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蒙哥马利是一位出色的战术和阵地战大师。他一接任就採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打阵地战的办法对付隆美尔,迫使隆美尔与他进行旷日持久的阵地消耗战,而这正是隆美尔最不愿进行的代价高昂的战争。蒙哥马利制订作战计划谨慎缜密,执行计划坚决、顽强而又随机应变。他很快给第8 集团军带来了新的精神风貌。隆美尔一得到蒙哥马利就任第8 集团军司令的消息,便立刻要求德国情报部门提供关于蒙哥马利的材料。一天夜里他接到材料后,便喃喃地说 :“在敦刻尔克时蒙哥马利是一名师长,此人是危险人物 。”的确,蒙哥马利不久便证明自已才真正是在北非战场驰骋纵横一年半的隆美尔的克星。到1942 年8 月中下旬,双方都不断增兵,在阿拉曼隆美尔与英军的力量差距正在缩短。空军方面优势在英军。此外,英军的补给线短,补给较为便利。隆美尔则在受到因为没有攻占马尔他岛而得到的惩罚。英军向该岛增派了空军和地面部队,使该岛再次成为英海空军在地中海的中转站,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英国皇家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时常轰炸昔兰尼加各港口的船只,并骚扰德军后方通往前线的公路和铁路。由于补给状况得不到改善,装甲集团军司令部仔细研究后向隆美尔提出了一个可选择的方案,就是把所有非机动部队撤到利比亚,只把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留在前方地域。英国人擅长打阵地战,至于机动作战,德军是可以主宰战场的。只要不死守某一局部地区,就可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阻止英军进入昔兰尼加。对这个方案,隆美尔非常重视,他曾考虑放弃大规模进攻的计划。但他心里清楚希特勒永远不会同意放弃地盘的作法。1941 年底至1942 年初,德军兵败莫斯科时,希特勒就严令德军撤退,并罢免了一批高级将领,其中包括骁勇善战的古德里安,古德里安是德军坦克战的创始人,在进攻法国和苏联时曾立下汗马功劳。一向乐观的南线总司令凯塞林极力鼓动隆美尔发动进攻,并保证每天空运9 万加仑汽油给他。义大利的卡瓦利诺则保证船运的6000 吨汽油于8 月30日到达托卜鲁克。得到这些保证后,隆美尔终于定下于8 月29 日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决定。由于失去了无线电侦听队也由于纳粹间谍组织被破坏,隆美尔失去了重要的情报来源,因此,对英军的部署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并根据这个判断制订了作战计划,就是他们常惯用的“右肘弯击法 ”,从侧翼攻击敌人的战术。隆美尔感到很焦虑,军营里严重缺燃料,仅剩的汽油只能供他的装甲师行驶100 公里,卡瓦利诺和凯塞林的供油保证至今仍无消息。直到8 月27 日,仍不见一艘运输船到达这里。凯塞林的飞机在海岸装甲兵司令部一降落,他便急不可耐地向凯塞林问寻汽油的事,凯塞林拍着他的嵴背自信地向他许诺,如果所有努力都失败,他将向他空投700 吨汽油。与隆美尔情况恰恰相反,蒙哥马利的境况则要好得多。首先,隆美尔与最高统帅部之间联繫的许多绝密电报,几小时后便可在英国情报侦破机关那里看到。蒙哥马利非常高兴,因为隆美尔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与兵力,他了如指掌。蒙哥马利还通过情报机关得知隆美尔在患病,便决心在心理上压倒他。 机智的英国情报人员还制造了一系列诬陷文件向德国人“透露”,这使隆美尔及其手下人信以为真。8 月30 日一早,当隆美尔离开自己的卧车时,他心里十分忧郁,有一种不祥的预兆。他对他的随身医生说 :“今天发起的进攻是我有生以来最难作出的一项决定。要么是我们设法到达苏伊士运河,而同时苏联的军队也成功地占据格罗兹尼(在高加索境内),要么??”说到此,他作了一个失败的手势。夜间,隆美尔的部队开始行动。作战处长威斯特法尔已伤愈归来,继续担任作战处长。发动进攻的部队发现地雷场比预计要宽得多,英军的掩护部队也使德军排雷分队蒙受了重大损失。英国空军则勐烈轰炸地雷场上的通路。非洲军指挥官尼林正率装甲部队进攻,参谋长拜尔莱因则与他同乘一辆指挥车。这时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第21 装甲师指挥官俾斯麦阵亡,第90 轻装师指挥官负伤。8 月31 日黎明时,德军先头部队只越过地雷场15 公里,隆美尔明白再也不可能有惊人成果,进军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原定计划的安排,就想停止进攻。他问拜尔莱因 :“我们现在该考虑一下是否停止进攻?”拜尔莱因告诉他,英军对德军在什么地方似乎很清楚,现在似乎应更变一下进攻目标。隆美尔明白,原来要包围第8 集团军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了,因为英军有足够时间组织反击,德军进展速度缓慢已丧失了进攻的突然性。隆美尔採纳了参谋长的意见,将进攻的目标转到了位于阿拉姆哈勒法岭的主高地——132 高地。该高地由英第22 坦克旅把守。31 日晚,非洲军向这个高地发动进攻。英军在此构筑有坚固的工事,他们的坦克都进了工事,採取防御的战术,德军则在施图卡飞机的掩护下勐攻,但由于防御坚固,未获成功。同天晚上,德军运输补给部队又遭到英第7 装甲师从南面和东面的有力攻击。这次攻击相当突然,数百辆德军运输车辆来不及反应,便在英军的炮火中化为灰烬。这时,隆美尔的处境愈加尴尬。夜间英空军轰炸机不断轰炸,白天又被英炮火打得抬不起头。义大利人一再允诺的6000 吨汽油也成了泡影。原来就在这两天,装载1200 吨汽油的撒达迪尔号油船和载有1100 吨汽油的法斯西尔号油船相继被炸沉在托卜鲁克港外。那天早晨,英皇家空军6 次轰炸。硝烟呛人的气味夹杂着细沙,使人无法唿吸,犹如冰雹一样的岩石碎片不断袭来。一块6 英寸长的弹片正好打穿了隆美尔放在掩体边上的一把铁锹,他才免遭厄运。燃料的缺乏,显然已不可能突破英军的防御阵地。蒙哥马利看到隆美尔的部队已狼狈不堪,便决定发动反击。他将反击预定于9 月3 日至4 日夜间。蒙哥马利的审慎使他丧失了时机。隆美尔决定撤出战斗。9 月2 日下午,凯塞林来到隆美尔的指挥车上时,面色严峻,斩钉截铁地告诉隆美尔,放弃进攻将破坏元首的“伟大”战略部署。隆美尔则向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英军空军勐烈可怕的轰炸,并再次强调燃料不足。凯塞林则认为隆美尔用给养短缺来掩盖他的士气低落。9 月2 日,隆美尔虽已决定撤退,但由于缺乏汽油和敌人空中轰炸,只得原地呆着不动。9 月3 日,隆美尔的突击群全力以赴地向东撤退。当天夜里,英军发起进攻,但遭到严重损失,终于停止。9 月4 日和5 日,隆美尔指挥部队继续撤退,蒙哥马利则没有拼命追赶,只是一些先头小分队极其谨慎地跟踪追击。6 日,德军到达原来战线以东10 公里的高地防线后停止后退。蒙哥马利则停止战斗。北非战场再次平静下来。 战事平息下来后,隆美尔撤到他先前的司令部,焦急地等着接替他的人到来。他的身体出了毛病。前来接替他的人是格奥而格·施登姆将军。施登姆是一位态度很温和的坦克专家。隆美尔向他详尽地介绍了情况。 9 月23 日,隆美尔动身回国,行前他向施登姆保证 :“一旦战斗打响,我将放弃治疗,返回非洲。”9 月30 日,回到柏林的隆美尔来到帝国元首官邸希特勒的书房,接过了一个里面装有闪闪发光、 镶着钻石的元帅权杖的黑皮箱。隆美尔汇报了北非战场的形势。尽管希特勒已经被苏德战场形势搅得心神不宁,但还是痛快地答应了他的一系列请求,答应将支援最新最大的坦克、火箭发射装置及大批给养和兵员。10 月3 日,隆美尔回到了住在新维也纳城的妻儿身边。隆美尔终于能在远离战场的奥地利喘一口气了。但此时,阿拉曼战上场一场空前规模的厮杀又即将来临。双方都在秣兵厉马,不遗余力地补充兵力,调运武器和弹药。到10 月23 日为止。交战双方各有8 个步兵师和4 个装甲师,但德意部队的兵员远远不足额。10 月23 日星期五晚10 时,英国1000 多门大炮暴风雨般地砸到德意军头上,15 分钟后,步兵发起勐攻。盟国与轴心国方面的北非大会战开始了。10 月25 日下午2 点40 分,在碧波起伏、浩淼如烟的地中海上,一架亨克尔111 型轰炸机正低空飞行。 这是专门供隆美尔旅途换乘的dh —ya 型专机。北非的战斗召唤着他。25 日下午2 点,飞机在克里特岛降落。隆美尔刚走下飞机,一辆加过油的坦克迎上前来。指挥空军第十军的冯·瓦尔德将军在跑道上等候着他。瓦尔德将军脸色阴郁,将一份阿拉曼战线的最新报告呈交这位陆军元帅。战线的北部和南部同时遭到英军坦克的勐烈进攻。搜索战场时发现施登姆将军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第9页 隆美尔不再多说,乘坐一架漂亮的高速的多尼尔式飞机马上往埃及飞去。5 点30 分,飞机在飞沙走石的卡沙巴机场登陆。隆美尔的斯托奇飞机已经等在那里,他继续向东飞行,直到天黑才着陆,接着又乘车沿海岸公路往前急驶。此刻,前方的地平线被炮火映得通红,他又回到了装甲兵司令部,又见到了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战斗车辆,那遍布石头的荒凉沙漠和依旧令人窒息的热浪,以及无所不在的苍蝇和蝎子,还有那离开32 天的那些营养不良但却英勇善战的士兵。12 月25 日夜间11 点25 分,隆美尔向全体官兵发出告示 :“我再次担任全军总指挥。隆美尔。”当刚返回来的隆美尔跨进司令部的汽车时,阿拉曼的战役已厮杀了48 小时。敌军的炮声震耳欲聋。隆美尔询问当英军集结进攻时为什么不用炮火轰击。冯·托马将军忙和威斯特法尔两人解释说,施登姆将军严禁炮击,以免浪费炮弹。隆美尔愤怒地责骂道,这简直是在犯罪。正因为如此,英军才能以排山倒海之势轻而易举地压向前沿阵地,占领了德军的布雷区。10 月26 日,越过布雷区的英军重新进攻,但他们推进的企图受到阻遏,大规模展开楔形攻势的装甲部队陷入德军反坦克炮强大的火力网中。双方战斗十分激烈,隆美尔在他的日记中道 :“密集的炮火打了整整一夜。最后炮声汇集成一阵持续不断的雷霆般的轰鸣 。”隆美尔早早地就钻进指挥车,用望远镜观察英军的调动和部署,清楚地看到英军正在28 号高地上构筑工事。这里曾是德军炮兵侦察所,25 日落入英军手中。隆美尔向这块高地发起了殊死的反攻。贫瘠荒凉的土地上,血统成河。“在和平的日子里,即使是一贫如洗的阿拉伯人,也不屑为这块土地伤筋费神,”他后来这样写道。隆美尔确信英军主攻方向在北部。26 日隆美尔将包装21 装甲师和炮兵主力部队从南部调过来,与英军展开拼死决战。在发动进攻的时刻,英军蒙哥马利知道,隆美尔的部队无论那一方面都不能与他的大军匹敌。但此时却遭到德军顽强抵抗,其进攻遭到失败。以足智多谋和见机行事见长的他立刻意识到必须制订一个新计划,同时让主力部队休整一番。蒙哥马利令南翼的第13 军转入防御,把第7 装甲师调往北部增援。双方的主力都集中到北部,一场牛顶牛的作战将在这里展开。这在战术对隆美尔上并无不利,但英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只要蒙哥马利坚决“杀”下去,便会把隆美尔的部队压垮。隆美尔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一战,便向濒于绝境的指挥官发布命令,要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命令,每一个人都必须坚持战斗到底。“ 凡临阵脱逃或违抗命令者,无论其职务高低,一律军法论处 。”10 月28 日下午,隆美尔看到一张缴获的英军地图,证实了蒙哥马利的意图是突破北部角落的主要防线,然后长驱直入,打到达巴海岸。晚上9 点,震撼大地的炮击开始轰鸣,10 点英军拉开了总攻的序幕。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拼搏,战斗持续到29 日凌晨6 点,德军终于遏止了英军的进攻。这天晚上,隆美尔一直盘算着战局将会怎样变化,以及他应该採取的步骤。有一件事隆美尔非常清楚,他的部队固守原地,一旦英军突破防线,就会形成包抄的态势,德军必将全军覆没,因为他根本不可能迅速将辎重装备和大批非机械化的义大利步兵搬至新的防线。而要主动撤退,就非损失大部分的非机械化部队,因为这些部队已投入战斗,根本不可能抽出来,撤退时也不可能像机械化部队那样行动敏捷。清晨6点,他又赶往附近的一个高地,由于睡眠不足,他两眼模煳。当拜尔莱因休假归队于早晨7 点向他报到时,隆美尔向他承认说,这盘棋已经输定了。4 小时后,传来载油1459 吨的路易斯安娜号油轮在托卜鲁克港外葬身海底的不幸消息,使燃料严重短缺的隆美尔又一次受到沉重打击。然而,隆美尔并不知道,蒙哥马利的处境也不妙。经过5 天的战斗,英军伤亡近1 万人,却仍在突破口上打转转。 邱吉尔对此十分不满,他对总参谋长阿兰·布鲁克说 :“如果蒙哥马利的全盘计划就是打一场掉以轻心的仗,他为何还对我们讲只消7 天就可以获胜呢?难道我们就找不出一个能打赢一场战斗的将军来了吗 ?”蒙哥马利迫于压力,再次改变了计划,他决定向德意两军的结合部发起勐攻 。 新计划取名“增压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是先在右翼狠狠打击敌军,然后于次日夜间在左翼重创敌军。这是一个很高明的决定,但他的部队过于笨拙,直到11 月1 日才发起进攻。在这短暂的平静中,隆美尔也正小心翼翼地瞒着他的义大利上司,酝酿着撤退到新防线计划。新防线设在阿拉曼以西100 公里的富卡。29 日下午,他命令所有非作战部队撤到富卡防线以西的马特鲁地域,开始了神不知鬼不觉的撤退。11 月1 日夜间10 点,蒙哥马利的“增压”作战开始了。200 门大炮同时向隆美尔防线的一段狭窄地段轰击长达3 小时,成群的重型轰炸机潮水般向该地区和后方目标狂轰滥炸。随后大批英军步兵和坦克,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勇勐的冲击,主要攻击在28号高地两侧的德军。在这个漫长而又苦寒的夜晚,隆美尔焦躁地看着战场上空滑过的道道弹迹。2 日凌晨5 点,他便驱车到前沿了解情况。得知,英军坦克和步兵已在近1000
第10页 米宽的战线上突破了28 号高地西面的防御工事,此刻正通过布雷区,企图打开一条通道。隆美尔仓促地吃了几口鸡丁盒饭,随即赶去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坦克大战。然而,经过一天的激战,非洲军的两个装甲师已由9000 人锐减至2000 人,坦克也由10 月29 日的90 辆减至30 辆。意军的薄皮坦克,损失更为惨重。英军再次受阻后,虽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双方兵力的对比英军优势愈加明显了。英军仍拥有600 多辆坦克,与德军相比占有20:1 的优势。隆美尔的兵源也近于枯竭了。下午3 点,隆美尔就已下了晚上开始从前线撤兵的决心。夜里,托马将军打电话告诉他,“坦克只有30 辆 ”,“后备队已全部出动”。隆美尔当即命令:“我的计划是全军边打边撤,退到西线。 步兵今天夜里开始运动。非洲军的任务是坚守到明天早晨,然后再撤。但要尽量牵制敌军,给步兵赢得脱身机会。”截止晚9 点5 分,装甲集团军的最后一支部队接到了这次命令。在准备撤军的决心定下后,隆美尔便于11 月2日下午向德军统帅部发了一封电报。隆美尔在报告结束时闪烁其辞,隐瞒了他已开始的撤退,只是在结束电文时才不得不承认 :“11 月2 日至3 日夜间,步兵师已经撤出防线 。”这句话对希特勒简直是当头一棒。几分钟后,希特勒又收到隆美尔早上发来的电报,说步兵的撤退“正按计划进行”。希特勒紧紧地揪住自己的头髮。埃及战场的突变事件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非常恼火,他把怒气全部发泄到约德尔的行政副官瓦尔利蒙身上。他对瓦尔利蒙歇斯底里地叫嚷 :“在这关键时候,隆美尔求救于我,求救于祖国,我们应给他鼓励,给他力量。要是我清醒地话,一定全力支持,命令他坚守阵地。可是当隆美尔向我唿救时,我们的瓦尔利蒙先生却在唿唿大睡 。”稍稍冷静片刻,希特勒便口授了下边这份在二战中闻名遐迩的电文:我和全体德国人民,怀着对你的领导力量和在你领导下的德、意部队的英勇精神的坚定信念,注视着你们在埃及进行的英勇防御战。鑑于你现在所处的形势,毋庸置疑,只有坚守阵地,绝不后退一步,把一每条步枪和每一个士兵都投入战斗,除此别无出路。大批空援将在未来几天里到达南线总司令凯塞林那里。领袖和意军最高统帅部必将竭尽全力积极增援,以保证你能继续战斗。敌人虽占有优势,但已是强弩之末。意志的力量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这在歷史上已屡见不鲜。你可向你的部下指明,不胜利,毋宁死,别无其他道路。阿道夫·希特勒这天下午1 点,正在司令部吃午饭的威斯特发尔上校,被一位通讯部队的上尉的报告声打断,“报告上校,元首的命令 。”“什么内容 ?”威斯特发尔问。“我们这支部队的死亡许可证,上校 。”“什么 ?”威斯特发尔一把将电报抢过来。看完后,他重重地掷到了桌子上。此时,隆美尔的指挥车到了。他一从车上爬下来,威斯特发尔便把电报交给他。“这是元首的命令 。”隆美尔抬眼看了看他,可威斯特法尔再不愿多说。隆美尔看完后放到桌上,转过眼,凝视着窗外。“不胜利,毋宁死”使他心乱如麻。他处于究竟忠于元首还是正视现实危机保全官兵生命的的极度矛盾之中。他时而勃然大怒,时而又惶惶不安。仅仅90 分钟前,他还向部队发出了进一步撤退的命令。此刻,公路上已经一片混乱,义大利人和德国人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逃离阿拉曼屠场。然面在此时此刻,元首却明令禁止撤退。他该怎么办? 下午2 点,他又和非洲军指挥官托马通了电话。命令托马“要不遗余力地继续战斗”。 他向托马宣读了希特勒的来电,并授予他直接指挥意阿雷艾特师的坦克,并一再强调 :“把这项命令贯彻到士兵中去,部队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托马认为这是一项必然导致灭顶之灾的抉择。他建议撤下坦克,重新编组。“不能撤!元首命令我们竭尽全力坚守!不能撤退 !”隆美尔对着话筒吼道。托马迟疑了一阵,终于同意道 :“遵命。不过那是总的策略。我们还得作一些小小的撤退 。”隆美尔认可了这个办法。下午4 点,他又派伯尔恩德中尉去柏林劝谏希特勒,请他撤消那道灾难性的命令。此时隆美尔已认为自己已在劫难逃。 他把所有积蓄的2.5 万义大利里拉(约合60 美元)塞进信箱,请伯尔恩德一定平安地转交给露西。11 月4 日早晨7 点,陆军元帅凯塞林赶到隆美尔这里。他本来是敦促隆美尔坚决执行元首命令的,可当他看到德军仅剩下22 辆坦克时,便对隆美尔说:“我觉得应把元首的电话看成是唿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令 。”隆美尔却诚惶诚恐地说 :“我认为元首的指令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凯塞林劝他立即电告希特勒,就说部队损失惨重,人员剧减,不可能再守住防线。要在非洲立足的唯一机会完全取决于这次撤退战。凯塞林答应本人也劝谏希特勒。上午11 时,他得知几支意军部队正在没命地溃逃,他又命令他们的指挥强迫部队重新调头去战斗。中午12 点,拜尔莱因向隆美尔报告,冯·托马将军谴责坚守命令是“发疯 ”,他挂上自己所有的勋章,乘坦克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了。拜尔莱因还说,他还在前沿看到托马削瘦的身影伫立在一辆燃烧的坦克旁,当英军坦克迎上来时,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帆布包。隆美尔确信託马是有意投降英国人。不一会,隆美尔监听人员听到英军广播:“我们俘虏了一名德国将军,他供认自己是冯·托马 。”下午3 点30 分,义大利阿雷艾特装甲师发来最后一份电报,该师战斗到了自我毁灭的地步。此时英军已在轴心国防卫核心上撕开了一个20 多公里宽的突破口。意第20 军已全军覆没。再打下去,必将越加危险,隆美尔最后下决心不再等希特勒收回成命,他断然下令撤退。晚上8 点,希特勒终于同意撤退。就这样,隆美尔率德意部队开始了艰难的撤退。尽管英军情报工作做得好,但直到11 月3 日上午11 时,蒙哥马利都未发现隆美尔已在撤退,英军炮兵仍朝德意几小时前已放弃的阵地勐轰。这天下午,隆美尔按希特勒的命令终止了撤军,也使英国人感到迷惑不解。11 月4 日凌晨,蒙哥马利令部队继续进攻,但被非洲军阻止。天黑以后,英军小心地停下宿营。第二天才开始了真正的追击。阿拉曼大战终于结束了。隆美尔损失了大部分步兵和摩托化步兵,义大利的阿雷艾特装甲师和的里斯特装甲师已名存实亡。隆美尔率领他的残兵败将向西溃逃了。
第11页 第九章 离别之战 1943 年,隆美尔率领他的全部部队遁入突尼西亚。突尼西亚古称“迦太基 ”,是一块富庶丰饶、景色秀丽的土地。这里山峰连绵起伏,草地上百花盛开,田野里玉米葱茏。在当时,它还是地中海的一大商业枢纽。不列颠的锡,西班牙的金、银、铅,非洲的象牙、奴隶都聚散于此。在歷史上,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公元264 年罗马和迦太基曾围绕地中海和北非爆发了战争,前后共进行了三次。公元前149 年,罗马军队在非洲登陆,以优势兵力围攻迦太基城。公元前146 年城陷,罗马人将城中5 万居民拍卖为奴,纵火焚毁全城,并将其併入罗马的阿非利加省。在这场战争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曾翻越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帝国腹地,大败罗马人,后因孤军无援,兵源、粮弹不济,被迫引军退回,后拔剑自杀,成为歷史上一代名将。 隆美尔如今登上这块古代名将诞生的土地上,不免感慨万端,思绪难平,现今我的处境与汉尼拔又何曾相似? 突尼西亚两条隆起的山脉逶迤连绵,中间夹着一块比较贫瘠的平原。隆美尔决定将这里作为他1943年2 月的主要战场。生长在这里的阿拉伯人怯生生地来迎接隆美尔。隆美尔在这里新建了他的司令部。突尼西亚的德意军队正受到英军和美军的两线夹击,但希特勒决心尽可能守住轴心国在北非的这个桥头堡。早在1942 年11 月,英美盟军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登陆成功后,希特勒就派尼林将军带领部队抢占了突尼西亚。12 月9 日,希特勒又派于尔根·阿尼姆大将担任已改称第5 装甲集团军的轴心国部队司令官。隆美尔来到突尼西亚后,他的部队靠近了阿尼姆的部队,这时,轴心国在突尼西亚的指挥体制便有些紊乱。希特勒早在1942 年底就谋求将在非洲的两个装甲集团军组成一个非洲装甲群,并准备让南线总司令凯塞林任司令,但义大利人不同意。后又内定阿尼姆大将临时负责,但身份同样没有明确宣布。隆美尔的部队到突尼西亚后,其装甲集团军改称义大利第十集团军,并由义大利的梅塞任司令,隆美尔的部下拜尔莱因任参谋长。人人都迫不急待地等着隆美尔按计划告病离开战场,但他却顽固执着,拒绝动身,还在等着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而上面又听凭隆美尔自己作决定。他赖着不走,从而在整个2 月里影响了在突尼西亚的指挥关系。 “我属于我的士兵,”隆美尔对伯尔恩德说,“要我早早确定离职的日子,过后几天要是事情出了差错,人们会谴责我事先没有准备,骂我乘平安无事的时候熘走 。”就这样,隆美尔呆了下来,这使阿尼姆和来接替他的梅塞将军左右为难。隆美尔为什么赖着不走?有一种说法是,他特别讨厌阿尼姆。此人与隆美尔在各方面都相去甚远。他出身西西里贵族,将军之子,蓄着一口毛绒绒的小鬍子,说话四平八稳。他虽比隆美尔年长3 岁,但军阶比隆美尔低。阿尼姆自1942 年12 月到非洲后,双方作战参谋没有往来,直到1943 年1 月,阿尼姆的代表才前来与隆美尔商议作战计划。其实,双方的不喜欢并非主要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滞留期间,已敏锐地觉察到出现新的作战机会,他是不肯放弃这争取最后光荣的良机。相比之下,盟军的指挥体制简单明了得多。根据1943 年1 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艾森豪任北非盟军总司令,此前担任英军中东总司令的亚歷山大任盟军副总司令,承担了对盟军驻北非全部地面部队的指挥,特德任地中海战区空军总令。蒙哥马利对此可能并非出自内心地夸赞说 :“这个班子是好的,如果我们这副牌能够打得很得当的话,我们在突尼西亚的军事行动将确胜无疑 。”隆美尔打算搞拿破崙式的双重出击,利用两股密集的敌军之间的中心地位,在一股敌军得以救援另一股敌军之前,攻击其中的一股。当时位于隆美尔正前的蒙哥马利尚未对马雷特防线构成威胁。而位于英第1 集团军右翼的美军部队却在威胁着轴心国的交通线。美军虽装备优良,但初上战场,缺乏实战经验。美第2 军战线长达160 多公里,散布在穿越山岭、通往海边的三条公路上,先头部队分别把守在加夫萨、弗德和丰杜克附近的山口。这些山头通道非常狭窄,防守者自以为德意部队沖不过来而疏于戒备。隆美尔决心击溃在他后面的这支美军,然后腾出手对付蒙哥马利。但是,要实施这一计划,隆美尔遇到不少困难,因为这主要依赖不归他指挥的部队,而他的计划又与阿尼姆发生冲突。阿尼姆计划的主攻方向在北部,从刚占领的弗德山口推进,进攻锡迪布齐德。而隆美尔的计划是在南部的加夫萨发动主攻。2 月9 日,经凯塞林裁决,阿尼姆计划在先,隆美尔的任务2 月11日才被确定下来,由非洲军的所谓分遣队:一支义大利装甲师,经加夫萨向富里亚奈运动,以配合阿尼姆的进攻。2 月12 日,隆美尔的临时住房外奏起了军乐。这一天是隆美尔踏上非洲两周年的纪念日。两年来他手下残存的“非洲士兵”已廖廖无几。中午时分,那些自1941 年2 月就跟随隆美尔作战的19 名军官们开了一次小小的团圆会。隆美尔形体消瘦,晒得黢黑,脸上布满了一条条忧虑的皱纹。当他回首往事时,一切记忆忧新,他的两眼不由得湿润了。乐队轻轻地奏起了为这两年出生入死的鏖战而创作的进行曲——“我们是非洲军的士兵”。这天,突尼西亚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使阿尼姆对锡迪布齐德的行动推迟了两天。2 月14 日晨6 点,这场代号为“春风”的行动才开始。至下午5 时,美国人的“a ”战斗队已经溃逃。 艾森豪被这次进攻打得晕头转向。美国人从截获的阿尼姆和隆美尔的密电断定这只是佯攻,因此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后备部队一直没有用上。美国又派“ c ”战斗队进行反击,却中了德军的埋伏,黄昏时分,再次落荒而逃。由于这次进攻并非由隆美尔担任主力,他便到突尼西亚南部去视察马里斯防线。15 日下午,传来美国人撤出加夫萨的消息,他如释重负,进攻加夫萨的计划也成了多余的了。2 月16 日,他亲自前往加夫萨。他聚精会神地研究作战地图,他发现,如果他和进攻美军的齐格勒(阿尼姆的副官)主力部队齐心协力追击敌军,穿过西部山脉,乘胜攻占那些隘口,就可以插入在突尼西亚的全部英美军的背后,从而将战术性胜利发展为战略性胜利。 但是,阿尼姆缺少隆美尔那样的气魄,无意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隆美尔向他建议齐格勒的两个师于黄昏时挺进,当天夜里攻占斯贝特拉,但阿尼姆仍犹豫不决。斯贝特拉是位于边远贫瘠的平原交叉路口的一座古罗马村落。隆美尔渐渐打定主意。他冒着勐烈的冰雹驱车回到营地。这里,阿尼姆的参谋人员打电话告诉他,阿尼姆已决定向斯贝特拉展开攻势。隆美尔精神大爽,决定投入非洲军的突击队,从加夫萨向下一个村落富里亚奈推进。富里亚奈是个交叉口,这时,他既可以挥戈西北,向阿尔及利亚的特贝萨挺进,也可以进军东北,到达卡塞林,在那里与来自斯贝特拉来的齐格勒装甲师会师。他决定向东北挺进,先后攻占了卡塞林沿途的全部据点,但阿尼姆却把装甲师调走了,远远离开了隆美尔。隆美尔不禁勃然大怒,要是这3 个装甲师都归他指挥,他会打得艾森豪丢盔弃甲。次日整整一上午,这稳操胜券的局势折磨得他几乎要发疯。隆美尔立即向义大利最高统帅部和凯塞林唿吁,请求将第10 和21 装甲师归他指挥,并提出了他的行动计划。2 小时后,凯塞林从罗马復电同意部队暂时归他指挥,他不由得满心欢喜。那天晚上,他要了一瓶香槟并说:“我感到自己像伏枥的老骥突然又听到吹响的军号。”隆美尔在志得意满中竟不知道阿尼姆是何等的冥顽不化。他声称将在几天内准备进攻突尼西亚的西南,他认为隆美尔的部队应向接近北面的战线运动,进攻勒凯夫。同时,他将反对计划的理由报告罗马。18日晚,又来了一个不利于隆美尔的妥协计划。他指挥第10 、21 装甲师以及非洲军先遣队,但必须首先进攻勒凯夫。2 月14 日凌晨2 点。这一天的黎明一片晦暗,天空阴沉欲雨。这是隆美尔决定性的一天。自3 小时前他发出最后一道命令后,几乎就没有合眼。他有三个可能的选择。在富里亚奈,一支义大利装甲突击队作战斗准备,试探性地朝西北方向沿通往特贝萨的大路前进;另一支由贝芬威斯指挥的突击队将强行闯过卡塞林隘口;而第21 装甲师将向北挺进,从斯贝特拉到达勒凯夫。待弄清那支部队进展最快,他就直接在那里指挥该部。同时,他还把尚未赶到的第10 装甲师也投入战斗。这个装甲师被阿尼姆保留了该师半数的兵力及其所属的一个虎式坦克营,而隆美尔原来是把虎式坦克当作手中王牌的。20 日上午7 时,隆美尔驱车回到卡塞林。上午10 点,第10 装甲师赶到了。他便开始集中兵力攻打隘口,他命令使用新式的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引起了美军极大恐慌。美军扔下隘口开始撤退。21 日一大早,隆美尔来到战场。人们正为死者挖掘坟墓,阿拉伯人四处游荡,寻找战利品,俘获的半履带式车辆拉着美军俘虏。隆美尔的皮大衣上沾满了泥土,浑身湿透,但他觉得十分快活。令人费解的是,隆美尔此时突然调头驱车回到卡塞林山口,没有隆美尔在,第10 装甲师没有攻下北边的塔莱镇。此时,如果第10 装甲师继续顽强进攻,将会攻下塔莱镇,因为塔莱镇当时只有一支力量单薄的法国小分队。而在塔莱镇的另一边,便是通向勒凯夫的坦途。美国人此刻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正忙着撤出重要机场和炸毁仓库;英军的陆军指挥官也事先下令,如有必要,可以放弃该镇。然而,由于德国人没能逼进,双方增援部队开始移回到塔莱镇,英军也下令不准撤退,隆美尔期待胜利的愿望已成了过眼云烟。就像跑马拉松运动员在离终点一步之遥瘫倒下去一样,他太疲倦了,不能坚持到底。 2 月22 日,陆军元帅凯塞林和他的新任参谋长威斯特发尔驱车前来,发现隆美尔垂头丧气地坐在指挥车里,正倾听着雨点拍打车顶的声音。无论他们怎样劝慰,都无法改变隆美尔的心情。最后,他们不得不同意隆美尔的结论:继续反攻再不会有什么好处,只有取消这次进攻。隆美尔将这次反攻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阿尼姆违抗军令,没有给他虎式坦克和步兵营。此刻,隆美尔已无心同美国人恋战,他要尽快回到马里斯防线。他要亲自和蒙哥马利,这个敌人中唯一占了他上风的将军算帐。不言而喻,他使美军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美国第2 军有3000 人阵亡,4000 人被俘,260 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蒙羞受辱的艾森豪调换了他的美军高级指挥官,一位隆美尔式的军人乔治·巴顿出任美第2 军司令。2 月23 日,隆美尔又坐在指挥车里,静悄悄地倾听着2 公里外卡塞林山口迴荡的雷鸣般的爆炸声。对于一个战役指挥官来说,撤出战斗时沉闷而迟缓的爆炸声是令人压抑的,它与进攻时大炮发出的令人振奋的爆炸声截然不同。下午4 点,隆美尔终于动身返回他在斯贝特拉新设的司令部,等待着他的是来自罗马的正式命令,委任他为“非洲军集团军群司令 ”,从而把在突尼西亚的所有轴心国的部队都交他指挥。隆美尔郑重其事地接受了这一职务,但使他大为愤怒的是,凯塞林、阿尼姆以及义大利最高统帅部对他的新权力不尊重。罗马直接与阿尼姆和梅斯打交道,凯塞林亦是如此。隆美尔对这种混乱不堪的指挥体制颇为头痛。对英第8 集团军发起反攻是他的主张,但阿尼姆他们竟未与他商量便确定了进攻英第5 军的代号为“傻瓜”的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不仅以失败而告终,而且使他丧失了利用优势兵力出击的良机。但不管怎样,这段不合谐的插曲总算过去,于是,他忍着心脏病、神经痛和关节炎的折磨,专心致志的研究起出击蒙哥马利部队的计划。2 月28 日,他将所有参战将领请到瓦迪阿卡里特参加作战会议。他亮出了自己的腹案:一改惯用的“右肘弯击”的战术,决定以两面夹击的战术进攻梅德宁。两个师从海岸附近的北线出击,另外一个半师从南线穿插出山。最后经过大家讨论,隆美尔又採纳了梅塞的建议:把1 个师展开在道路上面,另一个放在杰贝尔特巴戈的后面,最后一个放在山地的那一面。与此同时,蒙哥马利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他在梅德宁附近集结了4 个师的兵力、400 辆坦克、350 门大炮和470 门反坦克炮,建立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决心使这个战役成为“另一个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一场有助于此后发动攻势的防御战 。”3 月5 日凌晨,代号为“卡普里”的军事行动即梅德宁战役打响了。隆美尔透过瀰漫的浓雾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炮火,却看不到装甲师开进的情况。上午8 时,浓雾散去时,隆美尔看到装甲师已推进到离梅德宁约15 英里的一座山嵴上,后面跟着卡车运载的大队步兵。在山嵴上遭到了蒙哥马利部署的500 门反坦克炮的勐烈轰击。这次进攻显然正中英军下怀,地下布满了地雷,而在西南方的正面也有一道火炮防御屏障。蒙哥马利似乎对这次军事行动的每一细节都了如指掌。下午5 点,隆美尔只好取消了这次进攻。隆美尔认为这又是义大利高级官员出卖了情报。这次失败后,他和阿尼姆、凯塞林等人经长时间会谈后绘制了一份双方力量对比图表。他在报告中着重指出,轴心国部队共34.6 万人,其中只有12 万作战部队,正守着一条长达740 公里的战线,面对的是人力强2 倍,坦克强6 倍(实际上盟军人力强4 倍,坦克强9 倍)的敌军。他主张将战线缩短到只掩护突尼西亚到比塞大卡仅170 公里的弧线,并强调要确保这条弧线,每月补给汽油必须从2 月的4 万吨增至14 万吨。希特勒没有同意他这一估计,这使隆美尔惊恐万状。他决定马上接受治疗,一刻也不再耽误。3 月7日下午,他向他的将军们告别,可接替他的阿尼姆还没有赶来。阿尼姆回来后,恳求隆美尔利用他的影响以挽救两个装甲集团军的命运。他说 :“我们经不起第二个史达林格勒式的打击 。” 隆美尔向他保证 :“我将竭尽全力做到这一点 。”隆美尔离开突尼西亚仅两个月,在盟军夹击下,1943 年5 月13 日被分割成几部分的德意部队被全部歼灭。25 万人被浮,其中德军占半数。灾难发生后,德军最高统帅部里的人纷纷谴责凯塞林、义大利人。隆美尔不在现场,他没有成为众矢之的。但他仍心如刀绞,坐卧不安,他为之全力奋战的北非最后竟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茫茫沙海留下多少德军将士的忠魂白骨,最后的结局却是第二个史达林格勒。
第12页 第十章 西线之战 隆美尔从北非回来后,希特勒曾想把隆美尔任命为德军驻意总指挥,以对付盟军在义大利的登陆,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义大利投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任命始终未能变成现实。1943 年10 月便又被调离了义大利。隆美尔离开义大利后。希特勒对怎样安排自己的宣传机器鼓吹出来的神秘元帅颇费思量。足智多谋的约德尔建议将隆美尔派往西线,这样,隆美尔便被派去检查和加强“大西洋壁垒”的海岸防御工事。12月1 日,隆美尔和他的参谋班子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战进行到1943 年末到1944 年初,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巨大的经济潜力,日益发挥出明显的优势,牢牢掌握了苏德战场、西线战场、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苏美部队决定在欧洲开闢第二战场,义大利也退出了“轴心”同盟。德、日法西斯已经感到资源不足,兵力不济,转入防御阶段。隆美尔对德国江河日下的局面也早有认识。早在1943 年5 月至7 月底,他曾两次坦率地向希特勒指出:德国赢得胜利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了。但他仍然非常渴望去西线任职。在那里,他可以向英美部队进行復仇。自二战以来,隆美尔主要同英军作战,在突尼西亚又与美军交手。离开北非后,他原以为在义大利可以向英美部队復仇,但希望变成了泡影。像大多数德军将领一样,隆美尔也非常担心英美在西欧开闢第二战场成功。对地处中欧的德国来说,两线作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这种地缘上的劣势始终困绕着歷代德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七年战争中(1756 —1763)因两线作战差点使普鲁士亡了国,只是因俄国的彼得沙皇关键时刻退出反普同盟才使弗里德里希二世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俾斯麦在统一德国过程中,外交上纵横捭阖,成功地避免了两线乃至多线作战,才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出现在中欧。一战中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是其惨败的重要原因。如今,第三帝国又一次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难题。隆美尔明白西线关系之重大,现在他肩负重担,可一试身手,当然满心欢喜。1943 年12 月18 日,隆美尔到了法国,这是他1940 年放弃斯普克师指挥权后第一次回到这里。但今非昔比,那时英军仓惶从敦刻尔克撤退,如今面临的是英美和苏联。两三千架轰炸机的空袭已成了家常便饭。数已百万计的盟军士兵正加紧训练,随时都有可能进攻。 隆美尔在巴黎境外枫丹白露区的邦帕都尔夫人优雅的旅馆里下榻,与利比亚的沙漠和战时活动住屋相比,这里显然阔绰多了。但他并不喜欢这种舒适的住宅。 第二天,他驱车前往巴黎,拜会西线德军总司令冯·伦斯德陆军元帅。在1940 年法兰西之战时,伦斯德担任a 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仅是他手下一位师指挥官。隆美尔长时间没有见到伦斯德了。伦斯德已86 岁高龄,是德军中资歷最深的军人。人们称他为“老人家”。此人虽效忠第三帝国,然而已是疾病缠身、风烛残年了。他两眼昏花,眼脸松垂,皮肤苍白,头上只有几根稀疏的毛髮,每天10 点以前很少工作。午餐后,他简要地和隆美尔介绍了西线局势。末了他用英语说 :“在我看来,前景暗淡 。”伦斯德曾在几个月前向希特勒汇报了西线德军的状况,语气很悲观。希特勒便认为他不能担当此重任,才任命隆美尔视察西线的防御情况。这时,希特勒却并没有明确隆美尔与伦斯德之间的分工。隆美尔一行用两个星期首先巡视了丹麦一段海岸。接着视察了法国海岸的一段防线。他对所见所闻很震惊。希特勒一直大肆宣扬的“大西洋壁垒 ”,根本不是不可逾越的工事,而是戈培尔吹嘘宣传的产物。从1940 年起,留守在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师很少在每个师防守的几乎100 公里宽的沿岸地段构筑工事。此外,一些师被调往其他战区,一些师被疲惫不堪的师所替代。隆美尔清楚地记得英军在北非两个星期就布设了100 万颗地雷,可在法国,德军用3 年时间仅埋下170 万颗地雷,每月平均才埋4万颗。隆美尔对此大为不满。隆美尔一开始就认为,敌人最可能进攻的海岸线是从比利时到法国索姆河的地段。此地隔加莱海峡与英国相望,港口优良,海上距离短,自加莱海峡向后延伸便是法国东北部、比利时南部和德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12 月20 日他驱车来到这里,驻守此处的是第15 集团军。集团军司令汉斯·冯·撒尔穆斯曾在苏德战场作战,是位冷酷无情的指挥官。他们一同巡视了这一防区。这里有希特勒的秘密武器,远程火箭和弹道飞弹,望着这些昂首挺立的大傢伙,隆美尔不由得深感吃惊。隆美尔指出,防御部队必须集中到紧靠海岸的地区。后备部队可以随时前调投入反攻。一旦英军在陆地上获得据点,就不可能将他们赶下海去。他十分熟悉英美部队的战术,对敌人在未来登陆作战战术早已心中有数。12 月27 日,隆美尔将他的防御设想概括地告诉了冯·伦斯德元帅。伦斯德同意隆美尔在滩头把敌人赶下海去,但他不同意把装甲师调到海岸的上端。 他主张将装甲部队配置在后方机动地域,战役打响后待判明敌人主攻方向时再将其迅速投入主要地段。这个看似细节的问题后来演变成一场尖锐的争论。为了解决他们的分歧,希特勒于1944 年1 月1 日决定,隆美尔指挥的b 集团军群负责荷兰到法国西海岸中部卢瓦河之间的海岸防御。1944 年1 月2 日到5 日,隆美尔视察了荷兰和比利时的海岸线。他并不真正指望敌人在这里冒险登陆,这里航道密布,河流众多,很容易成为沼泽地带。当他看到这里村镇井井有条,几乎没有什么破坏时,他简直嫉妒坏了。1 月3 日他写道 :“人们的收入很高,不像我们那该死的税务,他们并不等着我们去拯救他们。那儿的城镇美丽如画,未曾遭到敌人的掠夺。当你想到我们的人民为了生存正和侵略者捨命奋战时,你不由得感到痛心疾首 。”在他看来,战争的磨刀只是轻轻地掠过这里。不久,他又发现这种“牛奶加蜂蜜”的享乐生活很自然地在西线的纳粹德军中蔓延,磨去了他们的斗志。在他看来,巴黎是一个喧嚣的混乱的世界。1944 年1 月的巴黎黑市格外繁华,餐馆、剧场、妓院、酒吧都被军人们挤得水泄不通。街上的军人们大都提着箱子抱着包裹,而不是荷枪实弹地扛着武器。半个多月的调查和巡视使他对这一切深恶痛绝,决心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为此,他首先自己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抽菸、不喝酒,为官兵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从1944 年1 月中旬起,隆美尔开始致力于加强“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工事。他的计划是建立多道障碍物。第一道是海底障碍物,第二道是地雷带,第三道是防空障碍物。1 月16 日,他再次到第15 集团军防区视察。该地区是第81 军驻守,该军军长向隆美尔汇报说,集团军司令撒尔穆斯要每个工兵一天埋10 颗地雷。“20 颗,”隆美尔急忙说道。撒尔穆斯私下反对隆美尔对士兵的刻板要求,他解释说,士兵们握着铁镐和铁铲干上一天活后已精疲力尽,再没有精力和体力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他又抗议道 :“战斗打响后,我需要的是生机勃勃、训练有素的部队,而不是身体搞垮了的废物”。 隆美尔决定使他明白 ,眼下到底谁是这里的指挥官。“显然你不打算执行我的命令,”他悻悻地说。撒尔穆斯只好低声下气地申辩 :“你请到各处走走,很快就会发现不可能一下子把什么都做好。至少一年的功夫才能使你的计划生效。要是有人对你的做法不提任何意见,那他不是向你讨好,就肯定是个猪猡 。”结果,他又招致隆美尔的严词呵责。双方一时陷入沉默,撒尔穆斯面红耳赤地送隆美尔上了车。此后,隆美尔又巡视了其他地区的防线。他时刻惦念着防御工事的构筑,简直到了鬼迷心窍的程度。就在诺曼第视察时,他看着一座修道院的尖顶说 :“从下面顺延至尖顶部分至少需要部署两个炮兵连 。”他的作战部长冯·坦贝尔霍夫上校1 月26 日气愤地写道 :“我们和隆美尔陆军元帅一路上驶过许多纪念碑和优美的建筑物。他专心致志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对其他的一切漠不关心,毫无兴趣,只有对目前的军事行动有用的场合例外 。”一次,在圣马洛的一幢别墅里吃午饭,高斯给隆美尔看自己搞到的一个古董花瓶,这是塞夫勒驰名的瓷器厂生产的。隆美尔脸上顿时容光焕发,“瓷器!梅斯,我们为什么不用陶瓷作地雷的外壳呢 ?”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巡视各防区后,隆美尔关于海岸防御工程建设形成了更为明确和细緻的方案。他独出心裁地发明了许多新的防御技术和加快进度的方法。他建议用救火胶管的射流把笨重的木桩打入海滩下面,3 分钟即完成了过去需要45 分钟才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克服地雷的短缺,他创造了利用120 万颗废炮弹的方法,这种致命的破“坚果”地雷是一颗嵌在水泥障碍物上的炮弹,其上安有一块木板,作为临时触发器。在他的督促下,德军加快了防御设施建设。截止1944 年5 月20 日止,在海峡地带已经埋设了4193167 颗地雷。其中2672000枚是隆美尔督促下3 月底以后埋设的。共构筑了517000 处海底障碍物,其中31000 处装有地雷。防空障碍物的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诺曼第的防御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2 月22 日至3 月2 日,隆美尔照例休了10 天假。3 月3 日晚,他冒着漫天大雪返回了枫丹白露。他非常快乐,给露西挂个了电话,问家中的那条狗生活得怎样。过后露西给他回信说 :“倘若最近这两天你能和我们一起外出漫步,你会很高兴地看到你的阿杰克斯。它现在不离左右地跟着我们??若是没有你严厉的调教,我想它是不会听话的 。”这就是隆美尔的性格特徵所在:在家里也如同在工作中一样,服从是他的天性。他写信给他的儿子曼弗雷德 :“我很高兴看到你对职责以及你在生活中待人接物的这种态度。保持下去,要给隆美尔这个名字增添骄傲??只有学会服从的人——甚至要违背他良好的本能和信念——才是一个能干称职的军官,才能学会怎样领导他人的最高艺术 。”此刻,关于盟军主攻方向的争论出现了。自2 月中旬以来,希特勒曾三番五次地宣称,英美的联合进攻一旦开始,诺曼第海岸将是他们的进攻目标,或许还有布列诺尼。这一消息是在土耳其英国大使馆工作的代号为“西塞罗”的党卫队特务提供的。从另一份情报中,希特勒还获悉进攻的代号是“ 霸王行动计划”。3 月20 日下午,在巴伐利亚召开了西线所有海、陆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此时的希特勒已成了一个身躯伛偻的老头。但他的智力并未减退,他发表了一个钟头的演说。隆美尔在日记中称赞希特勒的演讲“出人意料地清晰明快,而且那样镇静自如”。 他依然崇拜着这位独裁者。希特勒再次断言盟军将进攻诺曼第和布列诺尼。隆美尔对打败盟军的行动仍然信心十足。但他仍把眼睛盯在第15 集团军的防区,而没有将诺曼第视为最危险的地段。5 月9 日,他动身前往诺曼第,注意到敌人空中活动比第15 集团军防区要少得多,这更增加了他的怀疑。实际上,直到盟军在诺曼第发起进攻后,隆美尔还以为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目的是把德军从加莱海峡吸引过来,以便在那里发动一次真正的进攻。1944 年4 月中旬,经过几星期的干燥天气后,雨水来到了法国。隆美尔站在城堡内卧室的窗前,思忖着他还剩下几个星期可以做好准备,以迎接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整个德国都託付给他了,希特勒曾对他这样说。15 日晚些时候,一辆军用轿车驶过高大的铁门,在大门口嘎然停下,一位陌生的军官钻出车来,走进雨中,此人是斯派达尔中将,隆美尔的新任参谋长。斯派达尔46 岁,他也是斯瓦比亚人,比隆美尔小6岁。他长得非常严肃,戴着眼镜,并曾获得过很高的歷史学位,举止落落大方。他有着学究式的派头,深谋远虑,喜欢美学和音乐。隆美尔对新任参谋长非常满意,他曾写信给露西说 :“他给人的印象很好,富有朝气,我想我跟他会合得来的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1944 年4 月的斯派达尔是一位肩负一项秘密使命的将军。史达林格勒战役后,他便参加了反希特勒的密谋。他是受总参谋部反希特勒分子的委派来引导隆美尔参加他们这个团体的。在他们合作的短短几个月里,斯派达尔显然从智力上控制了隆美尔。隆美尔对他还有几分敬畏。他以其冷漠无情和镇定自若在指挥部里出了名。一位名叫兰格的指挥参谋曾在信中描述了1944 年6 月18日的一件事 :“我在餐厅休息室里大开着收音机,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房门砰地一声打开,隆美尔进来要我关掉’那可怕的吵闹声‘。我关掉收音机,但却从斯派达尔房间里传来了同样的音乐,而且声音要大得多。隆美尔耸耸肩回到书房里去了 。”斯派达尔还经常向隆美尔灌输失败主义情绪,自从他来后,隆美尔的调子就变了 :“将来歷史学家会怎样评论这些撤退?对于我,歷史将会作出什么样的裁决?假如我在这里取得胜利,谁都会说,一切全是光荣——正像他们大肆赞赏我构筑的防御工事和设置的滩头障碍物那样。倘若我在这里失败了,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因此而责备我 。”1944 年初,盟军在选择登陆地点上则进行了反覆磋商和比较。当时可供选择的登陆地点有4 个:1.塞纳河口东北面的加莱海峡沿岸;2.诺曼第;3.布列塔尼;4.比斯开湾。 后两个地点因为离盟军进攻基地较远,因此进攻时要冒很大风险,而被盟军司令部放弃。在加莱海岸登陆虽然可以迅速占领法国东北部、比利时南部和德国南部等经济中心,直接摧毁德军事经济力量,且距离较近,但盟军知道德军一定在此设有重兵,如果选择在此登陆,将失去战略上的突然性。最后盟军把登陆地带选在了诺曼第,在此登陆可以在最短时间,运输最大数量的兵力和武器,且德军不易估计,具有战略上的突然性。为了达到在诺曼第登陆的计划,盟军司令部採取了一系列迷惑德军的措施。 其矇骗计划代号为“ 坚毅”。 在紧靠法国北部的多佛尔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和假集结,发出大电讯,此外还利用两面间谍和中立国家的电台提供和散发大量假情报。这使隆美尔对盟军在加莱海峡登陆信以为真,再加上他的内部反纳粹分子的活动,使隆美尔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因此,对以后希特勒等的再三提醒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1944 年5 月,隆美尔曾获特工人员报告,说盟军进攻定在5 月的头一星期或第三星期。这的确是盟军原定的时间,但后来推迟了。5 月份平静地过去了。进入6 月份隆美尔查看了日相和潮汐表,发现6月20 日以后才会有适于进攻的潮汐。6 月4 日,隆美尔放心地告假回德国了。6 月6 日是露西的生日。一大早隆美尔就起了床。他的赫林根别墅里摆满了鲜花,最鲜艷夺目的一束自然是隆美尔送给露西的,客厅里的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礼品。隆美尔身穿一件红颜色的条花睡衣,趿着拖鞋,心满意足地摆弄着那些礼物。大约10 点钟,门外有人敲门,女僕走进屋告诉他有电话找他。隆美尔走进吸菸室里接起了电话。话筒里传来了斯派达尔的声音:敌人的进攻已经开始。隆美尔顿时脸上没了血色,一时竟无以对答,停了片刻才说 :“我马上就回去 !”其实,如果隆美尔早1 小时收听敌军广播,他就会听到盟军正式宣布的重要新闻 :“在艾森豪将军的指挥下,由强大空军指挥的盟军海陆军部队,于今天早晨在法国海岸开始登陆 。”继阿拉曼之后,这是隆美尔第二次为时过晚地去挽回一次战役。1944 年6 月5 日,盟军6483 艘宠大进攻舰队离开英海岸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而又悄悄地向诺曼第驶来,从而揭开了二战史中的重要一幕,英美开始了第二战场的开闢。这次行动是史无前例的一次行动。照理,在侦察机、无线电、雷达和间谍战的时代,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德军提前10 小时知道是不成问题的,但德军却宣称海浪太大,全部躲进了军港,直到6 月6 日凌晨,首批英军开了火,他们才如梦初醒。德国对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难道没有丝毫察觉吗?当然不是。在法国一些重要的地下组织里,就有德国的间谍人员。这些人对法国地下组织与盟国之间的联繫密码了如指掌,德国的许多无线电监听台对此进行监听。密码用语中有两行凡雷思《秋之声》中通俗易懂的诗句,其中一句是:秋声瑟瑟,提琴长吟”——表示进攻将在两星期内开始;第二句“凄声切切,刺伤我心”——作为进攻开始前48 小时的进一步通知。6 月1 日,德反间谍间头目莱尔上校的监听人员冲进他的办公室,报告他们截获了英国广播公司发给法国地下组织数量多得异乎寻常的第一组密码电讯,接到密码电文的那些地下组织都置在布列诺尼,诺曼第和横跨德军补给线的利勒——亚眠地区。这表明盟军将在两星期内进攻。莱尔不敢怠慢,立刻报告了伦斯德和柏林的秘密警察。秘密警察报告了德国统帅部。6 月2 日,最高统帅部将这一异乎寻常的情报传送给总参驻西线“外国部队”的专家们,该机构肩负着情报工作事项并把消息转达给下属各部队的职责,但该机构负责人是反纳粹机构负责人,所以什么事也没做。就德国人来说,6 月5 日这一天是在平静中度过的。英美继续着多个星期以来的空袭,这一天看来也不比以往更加勐烈。这天上午,斯派达尔还邀请了巴黎的反纳粹分子集会。夜10 点,隆美尔的情报官斯道布华塞从作战部长坦贝尔霍夫办公案上打来电话。告诉斯派达尔第15 集团军情报部门已收到第二组密语。毫无疑问,这意味着6 月6 日盟军将会发动进攻。于是,斯派达尔面临着应该不应该把诺曼第的第7 军团处于战备状态的问题?斯派达尔放下电话。他恢復了冷静的神情,他让斯道布华塞向伦斯德司令部徵求意见,伦斯德一位副官很快答覆,请他们定夺。因此,斯派达尔没有将第7 军团处于戒备状态。6 月6 日凌晨1 时,斯派达尔和他的参谋人员大多上床睡觉。第7 军团好梦正酣,而隆美尔此刻正在900 多公里以外的赫林根。就在这时,英军进攻部队的6 名士兵第一批被空投到瑟堡半岛上。他们四周空投数以百计的稻草人,旨在使德军认为这是一次假进攻。随后盟军伞兵和滑翔机开始在诺曼第实行真正的空降着陆。第7 集团军于1 时35 分终于开始了戒备状态。第7 集团军参谋长立即电告斯派达尔。此时b 集团军司令部,一位上校正津津有味地讲述被希特勒赶下台的勃劳希齐、哈尔德、马肯森等人的事情,其他作战值班人员一个个听得入了迷。被叫醒的斯派达尔接到电话后不太相信。但把情报转报给伦斯德,他也表示怀疑。斯派达尔及其手下人继续睡觉。大约10 时许,他才打电话给隆美尔。隆美尔离家后,急忙驱车赶往法国。一路上,他忧心忡忡,下午4 点55 分,他们在兰斯稍事停留,向他的指挥所打电话询问战事的进展情况。斯派达尔回答说已经毫无指望。盟军已把大西洋壁垒撕开了一条20 英里长的裂口,英军已有7 个师涌进了桥头堡。卡昂四周已有2 个英军空降师着陆;另有2 个美军空降师进入瑟堡半岛。经过10 小时延宕,最高统帅部终于同意把第12 党卫装甲师和李赫装甲师投入反冲锋。“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斯派达尔报告说,“但不能排除在别的地方还有另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 !”隆美尔不耐烦地问道:“我们的反攻有什么进展?”斯派达尔告诉他,第21 装甲师等着进一步的增援。隆美尔生气地说 :“马上把这个师投入反攻!不要等什么进一步的增援,马上进攻 !”6 月6 日夜间10 点,隆美尔的小车终于赶回了设在拉罗歇—基扬的集团军群指挥所。但至此,艾森豪已在诺曼第海岸80 平方英里的一连串桥头堡阵地上布下了15.5 万人的部队。他的参谋告诉他:在英吉利海峡可能还有另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因为此时多佛尔完全笼罩在一片烟幕后面。隆美尔相信了这一论断,为等待“敌人的第二次进攻 ”,从而打乱了隆美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军事部署。此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来自法国的消息。人们都对隆美尔的才干深信不疑。希特勒为了蒙蔽视听,曾信心十足的预言,“敌人今年的进攻将在最有意义的一块地方遭到彻底失败”。 如今人们似乎明白元首为什么处处精打细算,为的是把一切都集中在西线的胜利上。这种骄矜自满的情绪也漫布在德军前线的部队里。赫尔穆斯·兰格在家信中写道 :“一切有关人士竟然表现了惊人的怡然自得,特别是参谋长斯派达尔。”夜里,他们全体睡在峭壁中的防空壕里,镶板的小屋里有暖气、空调设备,头顶上是100 英尺厚的岩石。他们异常镇静地对待眼前发生的事情。每天早晨,一遇到隆美尔上战场上去,参谋们便退到桌球室里,他们进行双打比赛。隆美尔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像在非洲一样,一股同样的不知疲倦的活力推动着他奔赴战场,促使他密切注视事情的发展,他计算散兵坑能容纳几个掷弹手,什么地方需要炮火支援,什么地方该投入增援部队。一位战地记者曾写道 :“在知识和能力遇到人类自己的局限和制约的时候,直觉便大显身手了——超感官的自觉是生就秉赋灵感和洞察力的产物——这就是一个将才真正具有的领导素质。隆美尔秉赋这些素质。”隆美尔发现敌军士兵都很年轻,平均为22 岁或23 岁。而他手下的步兵师平均年龄为35 —37 岁。与阿拉曼战役一样,敌人投入战斗的装备和弹药远非德军所能相比。盟军使用了两栖坦克、扫雷坦克。6 月9 日,德军没有大的作为。下午,隆美尔一直呆在第7 集团军的指挥所里,他开始忧心如焚起来。美国人眼看就要杀出他们的桥头堡,挥戈向西,跨过瑟堡半岛。为了对付瑟堡半岛面临的威胁,隆美尔企图调集一部分精锐部队,但因缺少运输车辆和燃料,以及敌军的空袭,未能如愿。最后他被迫决定先防守,等所有部队准备就绪再进攻。
第13页 6 月10 日,隆美尔再次驱车到诺曼第。盟军的空袭使他不得不接连30 次跳出小车找掩蔽物卧倒。最后总算到了吉尔的指挥所。吉尔向他汇报了局势,隆美尔就不断恶化的局势向凯特尔起草了一份措词强烈的电文,在电文中他列举了德军的种种不利条件,建议重点防御西翼,保卫瑟堡,消灭美军桥头堡。但最高统帅部否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将重点放在东翼。但这中了蒙哥马利的圈套,他正是为了声东击西,吸引德军向东,以减轻美军向瑟堡进攻的困难。6 月11 日,战争对德军愈加不利,在希特勒的大本营里,不管人们从表面上怎样对希特勒的计划信心十足,但私下里却认为西线败局已定。的确,盟军方面经6 月7 日至12 日六天的激进,已初步在80 公里宽的正面上建立了集团军群统一的登陆场,并在同一时期输送了32.6 万名官兵、5.4 万辆车辆和10.4 万吨军用物质上陆。 希特勒和隆美尔原来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破产了。随着盟军第二战场的开闢,隆美尔把主要精力投入建立新的防线,以使盟军尽可能长时间地呆在登陆场内,但希特勒仍坚持发动反攻,把盟军赶下海去,使隆美尔难以专心志致地按自己冷静的判断进行防御作战。 第十一章 隆美尔之死 1944 年6 月28 日下午,一辆飘着陆军元帅三角旗的大型麦西德斯轿车载着隆美尔向东驶去。希特勒把所有西线将领集中到他在伯希特勒加登的山庄伯格霍夫,准备第二天举行会议。第三帝国的命运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俄国战线上,一个集团军全军覆灭,苏军装甲师正向德边境滚滚涌来。在诺曼第,英美部队桥头堡阵地形成的威胁即将爆发。在西线高级将领中已有人主张撤退,这大大激怒了希特勒,他要将战争远离德国本土,他需要时间,以将开始研制的火箭、喷气式飞机等投入战斗。在巴黎北部某地通向过境的大路上,隆美尔的轿车在另一辆轿车一旁停下,伦斯德从轿车里疲惫不堪地爬出来。隆美尔说 :“伦斯德阁下,你说都认为该是停止战争的时候了。待我们见到元首时我要直截了当地提出 。”会议于29 日下午6 点在山庄里的大厅举行。会议中,希特勒请隆美尔发言。陆军元帅清了清嗓子。“元首阁下,我作为b 集团军的指挥官来到这里。我想时候已到,我代表我应对之负责的德国人民向您阐明西线的局势。首先谈谈我们的政治局势。全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德国,而力量的平衡——”希特勒把手朝地图上勐地一击,打断了隆美尔的话 :“陆军元帅,请谈军事局势 。”但隆美尔仍固执地继续说 :“我的元首,歷史要求我应该首先谈谈我们的整个局势 。”希特勒再次厉声地打断他 :“你谈谈你的军事局势,其他什么也不许谈 。”隆美尔无奈终于遵命。希特勒对隆美尔和伦斯德不能向瑟堡半岛的美军实施反攻表示失望。最后,会议在没有隆美尔的情况继续进行。隆美尔于当天晚上9 点15 分离开伯格霍夫,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希特勒。回到前线指挥部后,隆美尔再次下定决心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也要服从希特勒的意志。此后,希特勒首先撤了伦斯德的职。隆美尔本以为他将接替其职,但结果却大失所望。他终于明白6 月29 日与希特勒的不愉快会见决定了他的命运,他已不被独裁者及其亲信们所信任。接替伦斯德的是汉斯·克鲁格,他比隆美尔年长9 岁,是苏德战场上的一员老将。7 月3 日下午,隆美尔从诺曼第回到司令部不久,克鲁格便来看望他。两人的首次会谈竟变成了一场激烈的舌战。克鲁格开场想给隆美尔一个下马威 :“第一件事就是,你必须习惯于像他那人样服从命令 。”“你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和一位陆军元帅说话。”隆美尔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克鲁格反驳道 :“我完全知道,直到今日,你一直是在自行其是,独断专行,无视你的顶头上司而越级向元首报告 。”“我的职责规定得很清楚,”隆美尔回答说,“我必须防守海岸,为此目的,我要求西线总司令按照我的意愿调集一切必要的部队,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瞧瞧你的军需司令那副笨手笨脚的样子吧 !”克鲁格讥讽道 :“到现在为止,你还没真正地指挥过比一个师更大一点的部队 !”对这一侮谩,隆美尔敏捷地回答说 :“你也得在战场上和英国人碰头的 。”隆美尔并没有把克鲁格的警告放在眼里,7 月3日,他又写了一份有关诺曼第目前战役的长达10 页的报告,他将一份送给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一份给克鲁格,并附上一封信 :“你初来时曾训斥,’ 你现在要学会执行命令‘。这话未免损人太甚,我要求你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指责我 。”在报告中,他陈述了为什么不能长期坚守诺曼第和瑟堡的原因。他要求“照蒙哥马利和艾森豪那样,把所有部队都集中在一个完整统一的指挥体制之下”。此后,从7 月10 日至17 日,德军和英美部队进行了多次激烈交战,战斗中,隆美尔越来越感到形势的恶化,并建议希特勒採取政治措施。7 月17 日,隆美尔视察第一党卫装甲军后返回指挥部,当天下午,空气窒息而又炎热。往常,漫长笔直的公路上歪斜着遭到敌机轰炸后的燃烧的卡车和小车,可今天路上却挤满了从诺曼第来的难民。隆美尔正在看地图,汽车后座上兰格的身旁坐着一位瞭望敌军的下士。车开了2 小时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被炸坏的汽车,有的车里还躺着死伤者。接近利瓦诺特时,车上的瞭望员发现了8 架盟军飞机。隆美尔命令丹尼尔把车子转进与公路平行,树叶繁茂的隐蔽的小路,但几公里后,小路与大路又汇合了。他们随即上了179 号公路,向维蒙提尔驶去。几乎就在同时,两架盟军飞机朝他们俯冲下来,隆美尔大叫把车子开进前面300 码处的狭窄小路,但还没来得及,炮弹便在车子后面和左面炸开。炙热的金属和玻璃碎片一下子飞到隆美尔脸上。司机丹尼尔的左肩被弹片削掉,汽车飞也似地撞到公路一边的树上。隆美尔的头被一件东西击中,头骨凹陷下去,失去了知觉。
第14页 隆美尔被送进了贝尔内空军医院。x 光的检查结果表明,隆美尔的头部有4 块碎骨,可他仍奇蹟般地活着,这使医生惊讶不已。 一位医生说,“有了这种病例,教科书得重写了”。就在隆美尔负伤住医院后的几天,7 月20 日12 点45 分,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狼穴”地下室避弹室里,一颗英制定时炸弹炸响了。参加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军事会议的一些人被炸死或炸伤,但希特勒倖免一死,只是擦破了点皮。这就是第三帝国歷史上着名的“7 ·20 事件”。7 月22 日,斯派达尔和克鲁格赶来看望隆美尔。医生刚一离开病房,隆美尔就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让这两位同事看看,他已“痊癒”。 斯派达尔只是向他汇报了桥头堡阵地的最新情况,但没有对他的上司提起暗杀希特勒失败的事。隆美尔急切想知道这件事的详情。他得知后,对杀手施道芬堡大加谴责。斯派达尔和克鲁格劝他要注意身体,不为战争而为战后的重建。7 月24 日,他对坐在床边给他读书的海军上将卢格耳语,说自己迫切需要见到元首,要跟希特勒讨论一下德国的未来。“ 我认为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一条战线上媾和,以便把全部兵为用于坚守另一条战线。”就在这一天,他接到了希特勒的一封简短电报 :“请接受我希望你早日康復的最良好的祝愿 。”这以后便杳无音信了。英国人宣布隆美尔已负伤或被炸死。隆美尔抓住这个时机,于1944 年8 月1 日在巴黎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挣扎着在病服外套上一件陆军制服,让新闻记者摄下了他那相对而言没有受伤的侧影。他对随军记者说 :“英国人已经把我勾销了,他们宣布我死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我没有死,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死的 。”8 月8 日,隆美尔被送回了他的家乡斯瓦比亚。一次,露西的妹夫汉斯·塞兹来看望隆美尔。塞兹直言不讳地询问隆美尔对元首的看法。他回答说 :“阿道夫·希特勒是最高指挥官,作为一个军人,我的职责只能是服从,但我已把心理话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了。”恰逢他15 岁的儿子曼弗雷德暂告假服侍他,隆美尔对他谈了不少对战争和德国时局的看法。一次他说 :“对于作战双方来说,战争都没有好处......一旦明白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什么,便要马上设法结束它。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局势。但对东方的俄国的战争不在此例??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努力的,就是设法让西方国家占领整个中欧,但却不让俄国侵入我国国境。”“俄国和西方国家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一定会发生摩擦,可能继之以战争 。”但让隆美尔不解的是,8 月上旬以来,他的活动受到了监视。有一次他问曼弗雷德 :“告诉我,曼弗雷德,当希特勒突然把许多人处以绞刑时,你们年轻人是怎样想的,这些人并没有别的错,只不过是认为战争是输定了——这并非没有道理——我们现在应该设法结束这场战争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了。整个民族的命运竟全操纵在极少数人手里,实在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9 月3 日,隆美尔被正式解除了b 集团军群指挥官的职务。他已经陷入了一场反战分子掀起的漩涡之中了。 原来,7 月20 日,巴黎的反纳粹分子曾把西线举事的希望寄希望于克鲁格身上。当克鲁格得知希特勒并没被炸死时便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施图尔纳格和霍法克等人无精打采地回到巴黎。7 月21 日,施图尔纳格接到召他回国的电话后自杀未遂,被抓回柏林,昏迷中喃喃道出了隆美尔的名字。8 月12 日,密谋分子主谋之一,潜逃在外的卡尔·戈台勒市长被捕归案。在他的箱子里找到了一份密谋分子名单,里面有克鲁格和斯派达尔。8 月14日,希姆莱的联络官赫尔曼·菲格莱将有关情况所写的报告呈交给希特勒。几小时后,希姆莱去见希特勒,在他皮包里装着的笔记本上,第五条写着这么几个字:“西线,克鲁格——隆美尔”。但此时,希特勒对隆美尔虽感到失望,但并没有认为他背叛了自己。8 月31 日他在“狼穴”里给即将上任b 集团军指挥官谈到隆美尔时说 :“令人遗憾的是,隆美尔在成功时是一位极为伟大的,充满生气的指挥官,但是,一旦出现一点微不足道的困难,他就成为一个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他在这种情况下,犯了一个军人所不应该犯的错误:不在军事上,而是在其他方面寻找出路??在一定意义上,我把隆美尔看作是一位大胆聪明而又不同凡响的指挥官,但我并不认为他是个能够持之以恆的军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然而,随着进一步的审讯结果送到希特勒的手上,他的看法终于有了改变。9 月1 日,斯派达尔也被解除了b 集团军群参谋长的职务。2 日,斯派达尔的妻子打来电话,说他的丈夫被秘密警察抓到柏林去了。9 月11 日,秘密警察开始了对斯派达尔的一次次审讯。希特勒认为斯派达尔肯定是个知情人,因而一定有罪。秘密警察的审讯很细緻。斯派达尔起初招供了霍法克7 月9 日来访后,他跟隆美尔在城堡的院子里散过步,也承认7 月22 日他到医院看望隆美尔时,隆美尔曾对他说 :“暗杀发生后他感到要从另一角度看待与霍法克的谈话 。”然而,霍法克后来却又招供说,他确实跟斯派达尔讨论过暗杀阴谋。秘密警察让他与斯派达尔当面对质,斯派达尔遂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要么他把过错推到隆美尔身上,要么就说霍法克撒谎。自斯派达尔被捕后,连续的失败就折磨着隆美尔。9 月26 日,斯派达尔的妻子写来一封信,10 月1日他就满怀同情地给她復了函。就在同一天,他又给希特勒写去一封长信。信的开头说,由于他的健康状况还不能使他足以接受并接任新的工作,他为此感到十分内疚,“头部有四块碎骨,” 他写道,“受伤后西线出现了不利局面,特别是将我从前的参谋长斯派达尔革职被捕——我偶然得知此事——等一系列事件,给我精神上造成了难以忍受的负担 。”隆美尔依旧赞许将军,并提醒希特勒,他还亲自授予他骑士十字勋章。“ 斯派达尔到西线任职的最初几周内已证明他杰出的才干。是位称职的参谋长 。” 隆美尔说,“他严守纪律,为众多士兵了解,并忠心耿耿地帮助我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快完成大西洋壁垒的防御部署 。”信里接着写了可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段话。“ 我不能想像,”这位诚实坦率的陆军元帅写道,“究竟什么使斯派达尔中将遭到了革职和逮捕??不幸的是诺曼第的防御工事证明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战斗,不能将敌军在海上或初登陆时就地歼灭。共原因我早就向您报告了 。”他接着讲到了自己和克鲁格元帅之间不和的情况,最后用这样几句话结束了他的长信 :“我的元首,你知道我在自己的权力和能力范围内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不论是在1940 年的西线战役,还是在1941 —1943 年的非洲战役,以及1943 年在义大利的战斗和眼下的西线战役中,我都一如既往。我心中向来只有一个信念,这就是为您和新德意志帝国去战斗,去取得胜利。希特勒万岁!——埃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写这封信的意图可能是:一为斯派达尔说情,保住他就等于保住了自己;二是担心斯派达尔讲出对自己不利的话,提前给希特勒打个预防针,表明自己是忠心耿耿的。此时,秘密警察对斯派达尔将军的审讯也收场了。1944 年4 月,陆军荣誉法庭专门重新开庭听取讼词。因为隆美尔牵涉到此案,主持开庭的凯特尔决定用巧妙的方式传讯隆美尔。10 月7 日,凯特尔给隆美尔家里打电话。要他到柏林来。“ 我们派一辆专列到乌尔姆去接他 。”他对隆美尔的副官说。凯特尔还约定了固定的日期,即10 月10 日。 隆美尔和他的家人讨论了此事,“我可不会再上当呢,我现在认清了这些人的真面目,我到了柏林便休想再生还了 。”随后,他给凯特尔回了电话,接电话的是威廉·布格道夫将军,此人刚接替施蒙特担任陆军人事部长和希特勒第一副官。“究竟是什么样的会 ?”隆美尔问。布格道夫回答说 :“元首命令陆军元帅凯特尔和你讨论你的未来 。”隆美尔还是感到不安。“恐怕我来不成,我在10 号那天专家们有个约会,他们说鑑于我的健康状况,一定不要做长途旅行。”10 月11 日,参加完柏林军备会议的海军上将卢格来到隆美尔家里。他喜出望外。12 日,他和卢格一起驱车到90 公里外的奥格森堡去,这一次是隆美尔亲自驾车。这与他由于身体欠佳不愿到柏林的託辞是自相矛盾的。跟踪他的秘密警察将这一情况汇报了希特勒,加上秘密警察和人民法庭报告在源源不断地涌来,霍法克在一份供词中也说,隆美尔的确向密谋分子保证过,一旦谋杀得手,他将积极支持他们,这使希特勒对隆美尔彻底产生了怀疑。10 月12 日的军事会议结束后,希特勒向凯特尔口授了一封给隆美尔的信,信中提出了两种选择。如果隆美尔认为他对霍法克的辩解和指控一无所知,那他就必须向元首交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对他的逮捕和审判将不可避免。作为一个军官和堂堂的男子汉,隆美尔应该採取适当的行动免遭逮捕和审判,在普鲁士漫长的歷史上,曾经有多少次,某个军官给另一名玷污了自己职业荣誉的同伴送去一支手枪,把它放在这个人面前的桌子上。凯特尔,这位普鲁士军官和堂堂男子汉的化身,把信件和审讯报告交给布格道夫,要他亲自送往赫尔林根,他指示布格道夫,假如隆美尔真的选择了第二条道路,最好提供他毒药,而不是手枪。这样,他的死亡不会譁然,以“自然死亡”处理。就这样,希特勒给他宠爱的陆军元帅出了最后一把力,对于那些判处绞刑的密谋分子,他从来没有施捨过这样的恩惠。只有这样,人们便不会知道他和叛变分子沆瀣一气,他的一生将“清白无暇”。10 月13 日早晨,隆美尔、露西驾车去看望老朋友。上午11 时,希特勒大本营给隆美尔家里打了电话,布格道夫告诉接电话的男僕说 :“请转告陆军元帅,明天中午至下午1 点之间,我和另一位将军拜访他 。”夜里隆美尔回到家中,长途驾车使他精疲力尽,但他感到心满意足。由于担心空袭或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把最后一批财产疏散到法尼家里。男僕向他转达了布格道夫将军的电话口信,他并没有对这位将军来访的真正目的加以怀疑。他乐观地认为可能要指派他新的指挥权,说不定是有关东普鲁士的防御,因为苏联军队这时已重兵压境。10 月14 日晨,隆美尔穿着他最心爱的褐色上衣,和年轻的曼弗雷德走到一起,隆美尔若有所思地大声说道 :“今天有两种可能:要么平安无事,要么今晚我就不在这儿了 。”近12 点时,隆美尔到自己的房间,换上开领的非洲军制服,然后戴上功勋奖章。中午时分,一辆欧派尔小车停在隆美尔家花园门口。车上钻出布格道夫。他是个大块头,脸色红润,气色极佳。他的副官迈塞尔和他相形之下显得有点矮小,长着一只尖而长的翘鼻子。两人装模作样的作出彬彬有礼、不露声色的神情和隆美尔互相敬礼。露西要求两位客人共进午餐但被拒绝了。布格道夫要求和隆美尔单独谈谈。隆美尔的脸上露出一种宽慰的神情,他一边把两位客人引进自己的书房,一边转过身对副官阿尔丁杰说 :“把那份诺曼第材料准备好 。”书房里,布格道夫神色严峻地打量他的昔日老友,然后缓缓地对隆美尔说 :“你被指控为谋害元首的同案犯 。”接着宣读了霍法克、斯派达尔及施图尔纳格的书面证词,把凯特尔交给他的那封信递过去。这时,隆美尔脸上闪过一种极度痛苦的神情。他有口难辩,他怎么能说清自己没有参与暗杀阴谋,甚至时至今日他都一无所知呢?他不是无论元首同意与否都要和蒙哥马利达成单独停战吗?这已经足够把他送上绞架了。看来,他的死亡已定。于是,经过一阵犹豫不决后,终于宣告 :“好吧,我承担后果 。”我把自己忘掉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随即问布格道夫 :“元首知道这件事吗?”布格道夫点点头。隆美尔两眼湿润了。布格道夫让迈赛尔退出书房几分钟。他告诉隆美尔,元首允诺,如果隆美尔自尽,将对他的叛国罪严加保密,不使德国人知道,为了纪念他,还将树立一座纪念碑,并为他举行国葬。而且保证不对他的亲属採取非常手段。此外,露西还将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这是对你从前为帝国建立功勋的肯定。”隆美尔被这条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搞得目瞪口呆;他请求给他几分钟时间收拾一下。他步履蹒跚地走到楼上露西的房间。他声音冷淡地对露西说 :“我将在15 分钟内死去。遵照元首的命令,我必须在服毒和面对人民法庭这两者之间作出抉择 。”随即与露西吻别。曼弗雷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冲上楼来。隆美尔随即走进他的房间,慢慢地说 :“我刚才已对你妈妈讲了,我将在15 分钟内死去。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可悲的。他们已将这所房屋包围了 。”隆美尔接着让他的儿子保守秘密。楼下,将军们正在等他。时值秋高气爽,隆美尔下楼时,已经恢復了平静。男僕鲁道夫帮他穿上轻便大衣,递给他帽子和元帅拐杖。然后大踏步地最后一次走出别墅。他和两位将军钻进车里,车行三四公里后在森林旁的路上停下来。迈赛尔将军和党卫军司机走下车来,隆美尔和布格道夫仍留在车上,一分钟后,隆美尔已直挺挺地死在座位上。隆美尔夫人与丈夫诀别,15 分钟后,接到预期从乌尔姆医院打来的电话。主治大夫报告说,隆美尔因大脑栓塞死亡。不久,希特勒也给隆美尔夫人打来唁电,电报说 :“你丈夫的死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请接受我最诚挚的弔唁。隆美尔元帅的英名将永远和北非英勇的战役联繫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