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的1998》 第一章 第一天 侯生很爱做梦。 其实很多到了三四十岁依然一无所成的人,都爱做梦。 不仅仅是晚上,白天甚至都会做一些异想天开的梦。 可以说很多人都想带着自己的记忆回到以前,哪怕是一个月前都可以。 特别是那些看多了都市重生小说的人,很多人经常梦想着哪一天能回到过去,追求自己那些未曾实现的梦想(以前才居首,以女人次之,虽然说的有些粗俗,但是其实这就是事业与爱情),亦或是跟三五好友打一场球,干一次坏事。 侯生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直梦想着自己某一天能回到十年前的二十年前。 三十四五岁,依然没有结婚,虽然侯生工作的地方离家并不是很远,开车也就是二十来分钟可以回家,但是侯生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工厂,包括休息的时间。 并不是说侯生跟父母有什么矛盾,而是他害怕唠叨,父亲母亲的唠叨。 三十四五岁还没有结婚,虽然在2019年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年纪,但是在农村三十四五岁没有结婚,是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大姑七大婆,这些都是催婚的主力,其实对于侯生自己来说,这些都不算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 问题就是这些姑婆,他们催婚的对象不是侯生,而是侯生的父母。 在农村,很多父母都非常在意这些邻里之间的言语。 这是侯生一次在跟母亲深聊的过程中了解到的。 “你的年纪真的很大了,而且你也并不是多么优秀,也没有存多少钱,房子也是很一般,车子也是很一般,你到底要挑什么样的?你挑中的别人不一定看得中你,至于别人看中你的……” 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侯生的母亲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吧!” 侯生心里其实很惭愧,老娘的话其实说得非常中肯,有些人就是如此,长相一般,身高不到1米7,存款不到10万,房子非常靠近农村,甚至就是农村的车子也是很一般,五六万左右。 侯生比这些条件稍微好一点点,但也就是好一点点。 不过人就是这样,年纪大了之后反而越来越挑,挑身材,挑长相,挑职业,挑性格,各种挑。 所以年纪越大的人越难找到合适的,反而那些不挑的人很早就结婚了,这是非常现怎么实的一个问题。 “崽啊,你说你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难道你真的准备打一辈子光棍吗?将来你老了谁照顾你?” “你不知道那些人说的话有多难听,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 在农村年纪大了不结婚,大家往往很少去说这个不结婚的人,而是去说他的父母,所以有时候你结不结婚其实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一家人的事情,甚至是一个家族的事情。 “快点起来,你舅舅马上就要来了。” 睁开眼睛的侯生,看了一眼床前的老娘,然后用力的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 早上起床眼睛虽然有一点点模糊,但是也并不是近视,怎么看着老娘的头发突然长了很多。 虽然说侯生经常不住在家里,但是基本上一个星期总有那么两天会睡在家里,每天早上叫自己起床的绝对是自己老娘。 不是,昨天头发好像没这么长啊。 “哎哟,老妈,今天怎么还化妆了?” “……” 老娘一脸疑惑的看着侯生,化妆? 张顺珍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化过一次妆,包括结婚那天也没有化妆,不过想着时间已经挺晚了,也没有太在意侯生到底说的什么意思。 “快点起来,你舅舅马上就来了,今天又是下这么大雨,别在路上耽搁了,等下读书又要迟到了。 不要赖床了,也没有几天书可以读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 这下轮到侯生有点懵逼了,读书考试,刚才还没有仔细看房间,突然发现这个房间又熟悉又陌生,抬手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胳膊。 哦!原来是个梦啊!那还是继续睡觉吧,也许能梦到自己特别想梦到一些事情。 看到侯生又倒在了床上,而且手上还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好像要拉起被子往自己头上蒙的那种感觉,不过由于是夏天,天气非常的热,所以晚上并没有盖被子,让侯生的整个动作,看起来有一些搞笑。 不过侯生的老妈张顺珍,并没有因为这个动作的变形而觉得搞笑,反而是有一些恼羞成怒,立马就祭出了杀手锏,一把拎住本来就非常瘦弱的侯生,直接在他的屁股上来了一巴掌。 “哎哟!” 这让侯生感觉非常的羞恼,我都三十五六岁的人了,老娘好歹也是将近60岁的人了,怎么还打儿子的屁股? 这让侯生真的无法接受,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 “老妈,你……” 这可是好像没有什么词语能形容此时侯生心里的感觉,各种感觉纷至沓来,总之就是非常非常不自在。 虽然这是在梦里,但是依然是难以接受,而且刚才是真的很痛,怎么感觉不像是在做梦。 “起来,就起来。” 侯生拖着涨红的脸,非常熟练的从床上坐起来,然后拖着自己的拖板迅速的跑出房间,实在是没有脸再呆下去了。 按道理说过了二十几年的事情,如果不是记忆深刻,一般的话都是记忆非常的模糊,甚至是没有一点印象。 然而令侯生非常惊讶的是,自己从起床开始,一系列的早操事件,做起来于居然如此熟悉自然。 潜意识里面没有任何阻碍,从桌子上拿起牙刷就跑到井边,虽然天上依然下着小雨,但是侯生还是如同做了千百遍一般,架起摇泵的摇臂,水就顺着管道流了出来。 这种摇泵,在90年的非常的场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但是慢慢的,到了新世纪20年代,几乎就已经绝迹了,大家都是用的水泵,用电的,谁还去用手摇的? 刷牙洗脸一气呵成,端起老娘准备好的早餐,就直接开吃。 这个时候侯生依然没有完全接受现在的状态,刷牙的时候故意捅了几下自己的牙龈,现在依然还疼的厉害。 从早上自己老娘将自己打紫的屁股,到自己戳疼的牙龈,然后洗脸时扇疼的脸颊,无不证明的一件事情,似乎自己上十年的白日梦突然实现了。 现在好像陷入了一种既惊喜又恐慌的状态。 侯生不时的发出碎碎念。 “会不会仅仅只是让自己体验一下儿时的感觉” “亦或者自己确确实实还在做梦……” “当然也有可能某位住在天上的大佬,由于某种工作的疏忽,确确实实让侯生有一点逃脱于五行之外的意思。” …… 不论是哪一种,先把今天这个日子过好再说,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做梦?还是白日梦真的实现了? 六七十年代的国人都比较会生,四五个是常态,七八个也不是不可能的。 侯生的舅舅,也仅仅只比侯生大3岁,侯生的老娘是老大,今年已经29了,但是岁月已经在她脸上留下了风霜。 老妈是一名裁缝,手艺在十里八乡,那是远近闻名,拿一把尺子,在一个人身上量一量,就能给他做一身非常合身的衣服。 这个时候老爸并没有在家,侯生的老爸是一名木工,一名工地上的木工,当然在进工地之前,他也是一名技术非常好的木匠,家里的桌椅床凳,都是他一手打造的,结实耐操,虽然美观上面差那么一点点,不过受限于工具以及目前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在何平看来,确实有一点点不那么好看,不过问题不大,家具嘛!能用结实顺便带那么一点点美观的功能也就可以了,毕竟现在才98年。 侯生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回忆什么国家大事,世界潮流。 反而一个劲的是盯着自己的老娘,然后周围瞧一瞧自己家的房子,一阵胡思乱想。 大概早上六点半钟的时候,侯生的舅舅张伟,骑着他的二八大杠来到了后生家里,没错,就是这个将来几十年全国名字数量排第一的姓名。 “生伢子,快点快点。 诶,大姐,快点把他的书包拿过来,等下迟到就麻烦了,又要害我要抄课文了。” 那个年代,惩罚抄课文是一件让老师欣喜,学生痛苦的事情。 “快点啦,你还磨磨蹭蹭干嘛?天天早上喜欢赖床……” 张顺珍对着侯生又是一阵数落,然后迅速的拿起侯生的书包,挂在张伟的二八大杠龙头(车把)上,然后一把抱起候伟,就直接塞到单车的横杠上面。 反正是让侯生坐在前面,后面这个位置可能在张伟以及张顺珍看来有点不安全,所以坐在前面比较靠谱,至于侯生的屁股…… 那个其实不重要。 雨基本上已经停了,不过天空依然看起来非常的压抑。 张伟一摇车铃,脚上一用力,车子便飞快的窜了出去,98年的路面,甚至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 您的本来就比较久远的二八大杠,在颠簸不平的路上,无风自响。 明显是后面的挡泥板,由于螺丝的松动,叮叮哐哐的,这样的声音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噪声,可以让人异常烦躁。 可是偏偏坐在前面的侯生,心里没有一丝烦躁,两只小手紧紧的抓着车头,微微闭着眼睛,非常清晰的感觉到自己胸前的红领巾,被风吹起在自己脸上轻轻拍打。 张开眼睛,两边不断向后倒走的景色,依然是那样熟悉又陌生。 天空中偶尔会落下一两滴,打在侯生的脸上,有一点像是兴奋的泪水。 “空气真好……” 张伟在路上专心的骑着车,偶尔会跟侯生说一两句,不过侯生并没有回答,张伟并没有奇怪,因为有时侯生确实就是这样。 但是侯生突然说了一句空气好,这就让张伟有一些奇怪,这个空气好吗?不是一直都这样吗?难道今天还有什么特别的吗? “舅啊,我觉得你以后应该多吃一点黑色的食物……” “什么?” “我觉得你长得太白了,不是很好看,所以要多吃一点黑色的食物,酱油除外……” 这让张伟十分的纳闷,我长得很白吗?虽然照镜子的次数从出生到现在可以用手指数得清,不过好像自己真的一点都不白啊。 “真的吗?” “真的”,侯生说的一本正经。 黑色食物养肾,侯生今天这么说,只是为了加强一下自己的记忆,因为自己的舅舅,将来会得一种终身病,尿毒症。 每个月四次的透析,虽然国家补助,自己也只用花200多一次,不过由于张伟当时并不仅仅只是尿毒症,还有风湿,基本上干不了活。 生活可想而知,老婆天天闹离婚,两个孩子舅母也不怎么管,反正舅母出去打工一年是不会往家里寄一分钱,纯粹就是靠外婆一个人养了几十头猪,加上几十箱蜂蜜,来维持这个家庭的继续。 舅舅其实很要强,所以每年只有逢年过节,侯生的妈妈才会以送礼的形式送钱,每年还会送大量的衣服,侯生每年逢年过节你都会掏钱,而且数量还挺大的,至于其他的一些表兄弟给了多少,侯生没有去关心过,而且这种事情也不能去关心。 到了学校,张伟一把侯生摘了下来,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他的学校,小学和初中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短,这个时候还在上初三的张伟,必须要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所以走的时候非常的急。 80年代的老教学楼,到处显现它的斑驳,侯生记得自己三十几岁的时候来过一次小学,然而那个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熟悉的场景已经不太熟悉,然后现在这个场景真真实实的摆在眼前。 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越靠近教学楼,喧哗的声音越大。 哦!不对!是读书声! 至于是哪间教室,侯生记得有点模糊,所以只能找门框上的门牌,最让侯生尴尬的是,自己到底坐在哪里完全没有一点印象了。 第二章 都是回忆啊 现在的情况是,侯生现在整得非常感触。 由于今年会有一场旷世大灾,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流域,侯生的家就是其中之一。 大水几乎摧毁了整个家庭,所以小学读完之后,建了一个三间房子的小屋,但是不到一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侯生整个家就迁徙了,小学的这些同学几乎都没有联系了,更不要说现在,隔了将近20多年,这些同学的面孔都非常的模糊,不知道谁是谁,有些人给侯生的感觉就是非常熟悉,但是就是叫不出名字。 而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小学时候换座位是非常经常的事情,老师也喜欢干这样的事情,所以要想记住你的位置,真的是非常难。 站在门口大约有十秒钟,一直都很难回忆出来,自己到底做哪个位置。 这让基本上全教室的人,都将目光投注到侯生身上,看着侯生很不自在,对于有些人而言,脸皮的厚度跟年龄的增长并不会成正比,虽然并没有脸红,但是心里年龄近30多岁的侯生依然败下阵来。 死马当活马医,侯生准备随便找个位置坐下,这个后头会怎么发展,到时候再说呗! 反正现在学生大部分已经来了,空的座位也就十几个,依照侯生的身高,应该不至于到后面那几排,应该在中间或者前面。 侯生看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座位,空着,所以拎起自己的书包,顺势往桌子上面轻轻的放去,不过这个时候,侯生看了一眼旁边的同学,眼神有些怪异。 这个时候如果有特效,侯生的脑袋里面就感觉有一道闪电,这是个好方法。 依照多年的处世经验,侯生明显知道这个座位肯定不是自己的,所以刚刚准备放下的书包又顺势的甩到自己的左肩膀,得意的看了一眼那个同学,往后面的座位走去。 依样画葫芦,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对自己另眼相看的同学,名字模模糊糊不记得。 桌子上面到处都是鬼画符,有用圆珠笔写的,用钢笔的,用刀削的。 这种课桌几年之后就很难再见到了,全木头的,可以坐两个人,并不是像现在这种单人的,连凳子都是两个人坐的那种长条凳,大家称之为长板凳。 整个课桌已经完全看不到木头的原色了,当然,由于当时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也并没有刷什么油漆,导致课桌使用久了之后,整个桌面腿一些能被人摸到的地方都变得黑黑的。 看着这个课桌,侯生的心思百转,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旁边不知名字的同学,有气无力的念着这四句诗,不要说什么气吞万里了,就是连声音都非常的小,吐词都不是很清晰,一点都体现不出诗中的豪迈。 侯生并不记得这首诗出自哪里,是由谁写的,但是侯生想的是,如果自己读出来,肯定完全不是这种感觉。 坐下来之后,什么也不想做,就是非常认真的在发呆。 其实这个早自习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家都各自的聊着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书还是竖在桌子上面,这肯定是在装样子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老师班主任会在什么时候窜进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生也慢慢想起了一些同学的名字,不再是满眼看去,都是由陌生熟悉的面孔,有些东西慢慢的从记忆的深处挖了出来。 满头白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个人,几乎将侯生整个六年级的课外时间,压缩的很少很少。 在小学背课文是一种常态,偏偏这个语文老师,背不出来他也不打你也不骂你也不说你,只是让你抄课文,每天抄一次,按照他的意思,你每天抄一次,超过两三天总能背得出来。 然而还有一种事情叫做积累,只要你没有背出来的,每天都要抄一遍,那些有五六篇文章都没背出来的,简直就是死的心都有了。 最让侯生记忆深刻的就是一篇文章叫做《挑山工》,在小学生的眼里,那篇文章几乎是长的让人绝望,当然在现在侯生的眼里,这篇文章可以用短小无力来形容,这四个字经常用来形容一些网文作者,2k党,但是很多人却偏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上课的时候,翻了一下语文课本,发现自己似乎已经都背完了,主要是因为马上临近期末了,课文早就上完了,自己抄的课文,那个数字加起来估计都可以够写一篇长篇小说了。 小学其实挺不错的,语文数学,其他科目就不用考了,那也没有多少科目,什么音乐啊,体育啊,思想品德啊,这些学科只要上上课就可以了。 整整一天随意的坐在位子上面,下课的时候,整个学校周围都逛了一遍。 操场,由于最近几天下了几场大雨,所以显得非常的泥泞,这个时候的小学并没有水泥操场,更不要说塑胶操场了,连篮球架都没有一个,地面上并不是那种黄泥,而是由于长久的踩踏,变成了一种黑黑的表面,似乎还挺结实的。 食堂并不提供饭菜,中午的时候还是由侯生自己带的饭,然后学校负责蒸一下,所以食堂显得非常小,估计还不到40个平米。 晚上放学的时候,侯生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在路上走着,并没有等自己的舅舅。 他很想看一看20多年前的家乡,到底是怎么一个模样。 不过走之前跟老师说了一声,我自己的舅舅过来接,让他说一声自己已经回去了。 这个年代的马路基本上是油压式的,上面盖一层细沙,当然一些县道的话,还是柏油的马路,就是沥青的马路。 不过那个年代的沥青马路里面并没有掺杂很多的碎石,基本上表面就是一层沥青,到了夏天特别大太阳的时候,还有一点点黏脚。 其实道路还是挺熟悉的,98年的路基跟2018年其实差别不大,只是到了2018年之后全部修成水泥路了,道路也拓宽了很多。 大路旁边的田地,不像20多年之后,方方正正的,现在的田地形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地形的而显得不同,有半圆形的,有长条状的,有梯形的,三角形的都有。 记忆中的场景,一幅一幅的从眼前飘过,再一次烙印在脑海当中。 第三章 帮我请个假吧 “帮我请个假吧。” 张顺珍本来就感觉非常奇怪,今天侯生的话很少,跟她交流的也比较少,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她诉说着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 但是也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吃饭的时候间或的看了一眼侯生,又不断的往侯生妹妹侯欣的碗里夹菜。 “请假?” “对,小学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太简单了,没意思,书上那些东西我都会了,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学校。” 侯生说的是一本正经,但是张顺珍看起来就是眉头直皱,她觉得这个现象非常的不好,侯生到底会不会她不关心,但是这个厌学的态度就不是很好。 “不行,你平时的成绩也不好。” 所以考虑还不到三秒钟的张顺珍,直接拒绝了侯生的提议。 “而且以前是藏拙,不想出风头,所以才成绩一般。 你就算把我送到学校,我依然不想上课,到时候去哪里玩,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了。” 仔细的盯着侯生看了侯生好一会儿,今天的侯生给她的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完全跟以往的儿子两个样子,总感觉非常的陌生,这种感觉一直萦绕在眼前,让张顺珍非常的不舒服。 她感觉这个儿子似乎有一点脱离她的掌控范围,不论是从说话的种种形态,语气,脸色完全就不像是一个11岁的小孩,就有一种在跟成年人说话的感觉一般。 “要不这样,你来出题,我来写,如果我的考试过关了,你就帮我请假,理由随便你想。 反正这个学期满打满算也就三十来天,下个学期马上就要上初中,我想多花点时间看一看初中的书本,将来也不至于在初中落于人后。” 侯生说话的方式完全是按照30多岁以后的方式,你要让他现在学小孩子说话,真的很难做到。 刚才后面的一段话,也算是他对母亲的一种妥协,半大人半小孩的一种方式。 张顺珍现在还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按照侯生的方法来做? 其实张顺的内心是拒绝的,毕竟在她看来,11岁的小孩就应该在学校,至于什么请假的事,除非病倒了,进到医院了,如果感冒之类的,还应该继读书上课。 不过看到侯生平静的脸上,那种无喜无悲,甚至感觉是带着一丝丝倔强。 “好吧” 侯生的鼻子突然有些酸,在跟母亲斗争的几十年当中,很少有输的时候,其实侯生心里非常的明白,并不是因为母亲斗不过他,其实是因为母亲的爱,所以才会经常性的妥协退让。 不管如何,既然重来了一次,总要给自己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些变化,至少可以让家里的每一个人买东西的时候,不用去看标签上的标价,生病的时候,不会因为金钱而忧心。 这个时候小学的题目其实非常简单,不像20多年之后,小学的题目越来越难,越来越刁钻。 虽然小学所学的一些,大部分都抛之脑后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侯生将这些题目做出来。 就在张顺镇非常惊讶的目光当中,轻易的写出解答的过程并给出答案,至于小学语文学的一些生词成语,都基本上没有生僻字,所以这些并没有给侯生造成什么样的阻挠。 “可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请假吗?” 虽然这一关过了,但是张顺珍依然想通过自己的说教,能够让侯生改变主意,毕竟在周围的一群人当中,从来没有侯生这样的特例,没有病,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居然让她请假。 “想听实话?” 张顺珍点了点头,突然之间她也感慨,不知不觉儿子已经11岁了,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作为母亲,从来没有跟儿子谈过心,一次都没有,所以她现在也非常想知道,侯生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读书太没意思了,那些小屁孩,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张顺珍下意识的想生气,不过马上就止住了,但是心里的愤怒依然显示在脸上,没人之间竖起了几条竖纹,就不自然的皱眉,显现她心中还是有一些愤怒。 “你不想读书,难道跟你爸一样吗?在工地上面做一个木匠? 每天起早贪黑,手上一层厚厚的茧,也不知道某一天,突然不小心……。 你以后想这样吗?” 说到这里,张顺珍似乎有一些哽咽,工地上的生活并不好讨,像她现在工作也并不是很好,每天骑单车最少是20公里,去一个小厂上班,每天拿到18块钱工资,只能勉强的维持生活。 工地上的老公,总感觉是有一些朝不保夕,因为现在开工的工地并不是很多,所以工作有的时候做完这个工地好久都没有活做,就算有工作,也是整天提心吊胆,因为在工地上打工摔死的,摔断腿的屡见不鲜。 她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能改变命运的也就只有读书了。 “我并不是不读书,我一样读书,一样考试,中考高考我都会参加,只是需要你帮我请个假而已,怎么感觉就像我的前途一点都没有了一样呢?” 侯生现在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小学那些同学说实话,真的没有几个认识的,主要是因为自家的迁徙,所以后面小学同学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兴趣,再跟这些同学重新认识,因为不论是上辈子还是注定,他们家又一次迁徙。 这一次他必须要掌握清晰的一切方向,能给自己自己的家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 所以他现在需要时间来考虑,怎样完善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他想自己亲自去看一看各个地方的条件,根据自己所了解到信息的极限,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家迁徙的地方。 “你放心吧,也就是这一个月,上初中,如果我觉得学习有压力,肯定不会请假的,我也知道,学好了以后,我的工作才会好。” 张顺珍是松了一口气,这样倒是没什么问题,她初中毕业,都能感觉到,她要比那些小学毕业的人,工作要好找不少。 找工作技术很重要,但是同等条件的话,别人肯定会选择学历高的。 “好吧,但是如果考试你没有达到……” “保证190分以上……,不然整个暑假你就让我呆在家里面看书,这总可以了吧。” 张顺珍点头。 第四章 大洪水 这也只是在自己的老爸没有在家的情况下,侯生才敢这么做。 侯生的老爸,候爱国。 脾气并不是很好,如果知道侯生居然没有任何事情就要请假,那么侯生一顿打是肯定逃不掉的。 甚至是还有罚跪的可能,不过自己的母亲的话,讲理能讲得通,也愿意变通,所以才有侯生让自己母亲请假的过程。 请假是非常顺利,到时候侯生只要去考试就可以了,侯生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怎么跟老师解释的,这个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现在面临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保护好自己家的家庭财产。 98年令很多人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一场大水,侯生的家就在那次大水中被泥石流直接淹没了,而且幸亏也不是在晚上,家里刚好也没有人,所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那一次之后就被迫找地方新起房,可想而知基本上是身无分文,还是从各个亲戚东拼西凑借了一点钱,总算是重新起了1栋房子,当然只有三间房。 这样的事情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至少四五年,整个家庭都很难缓过气来。 虽然不记得那一天到底是发生在具体的哪一天,但是可以通过降水的雨量大概的判断出就在某几天之间。 侯生回到1998年的第一个晚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 印象中最记忆深刻的电视剧就是一部叫做《太极张三丰》,至于是哪一年播出的,主演是谁,就没什么印象了,反正这个名字是记下来了。 一十七寸的黑白电视,这个年代的电压很多时候都比较小,所以会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整个黑白电视机屏幕是17寸,但是从电视里面显现出来的,中间那块有图像的显现区域,可能不到13寸,周围一圈都是黑的,整个图像要缩小很多,当电压恢复正常之后,又可以全屏显示了。 现在可能是晚上七点多一点,外面由于是阴天,所以基本上看不到亮光了,现在正是用电的高峰期,电压明显过小,所以现在整个黑白电视机呈现出来的大小,最多也就12寸的水平。 其实侯生的整个童年,小学六年级,家里有电视机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年,这一年绝大部分时间就在看这种小电视,不过辛好视力都很好,也没有因为显示的屏幕小,我让自己的视力变差。 在侯生看来,现在的电视剧的清晰度,实在是无法入眼,不过那个大宝的广告却是充满了回忆,电视剧唱的什么说的什么,侯生反而没那么关心。 趁着三个人看电视的时候,侯生突然说道。 “妈,这几天你不要去上班了。” “不上班?呵……” 也不知道自己儿子到底听不听得懂她是什么意思,干什么都要钱,除了吃饭,但是也要花钱买油买盐买肉。 98年的农村,吃饭其实并花不了多少钱,稻谷是自己种的,菜是自家种的,甚至连油有一小半都可以是自己种的,然后炸出来,买一点点盐就差不多了,也许还有几盒火柴。 “你没发现,天气预报说有大雨吗? 你看看我们家的后坡上,树都砍了没几颗了,万一下雨下多了,整个坡滑下来了怎么办? 家里的东西要不要了?你藏在大柜里,左边第一个抽屉夹在旁边缝里面的钱还要不要?” 以前侯生家里面有一面大柜子,里面的抽屉抽出来之后,靠边上会有一点缝隙,这个缝隙里面经常藏东西,钱也好,其他东西也好。 张顺珍现在关心的并不是下雨之后屋后面的坡滑下来,而是自己藏钱的地方,侯生居然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个问题显得非常严重,刚准备发作。 “我又不傻,你每次都从那里拿钱,我难道还不知道你藏在哪里吗? 放心吧,没有偷过你一分钱。” 其实侯生本来是不知道的,就是上辈子家里遭难之后,老妈边哭边去挖的时候,整个房子被上千吨的泥石流埋过之后,那个年代没有挖机,光靠锄头挖出来的时候就不一定烂到什么程度了,侯生估计,整个后坡上的泥土全部垮下来,至少要埋十几米深,靠人力是很难挖出来的。 所以那一次水灾过后,家里面东西完全没有,抢救一点出来,埋得太深了,也是这个家建的位置不够好。 “我跟你说啊,我们家后面这个坡是肯定会滑下来的,现在趁着还没下雨,我们把东西全部搬到外婆家。” 张顺珍皱起了眉头,她几乎不相信侯生所说的话。 侯生当然也看出来了,家里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如果要全新购置的话,没有两三万块钱是不要想的,而且老妈藏的钱,都超过1万了,这些钱可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侯生来说。 “刚刚你看了天气预报的,明天下午开始就有大雨量了,而且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然后你再看看后面这个山上的树,几乎是砍光了,连小的也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就更不要说那块地了…… 连下几天雨,你可以想想后果,当然如果你不信,我们只要把值钱的东西拿走也可以,其他的不用管。” 虽然说话的声音比较稚嫩,但是在张顺珍的耳里,就感觉非常有说服力,天气预报确实是说,会有长期持续性的降雨。 “等一天再看看吧。” 张顺珍还是没有同意,不过现在关系也不大,不下几天雨,后面的山坡是不可能滑下来的。 第二天,整个一天的雨都没有停过,而且张顺珍今天又去上班了,留下了侯生照顾妹妹,傍晚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湿透了。 所以这个时候,侯生又提了这件事情,而且态度非常的坚决。 “明天我们一定要搬,这样下去太危险了,如果你不想我们一家人都埋在这里,我甚至想我们今天晚上就要搬走,反正睡在这里我不踏实。 你看看旁边的水沟,水质浑黄,而且流量非常大,今天一天都没停过,反正我呆在家里面是战战兢兢的。” 张顺珍跨进家里面的时候,侯生甚至不愿意进屋。 第五章 搬家 张顺珍做完晚饭,看到侯生依然在屋檐旁边盯着水沟里面。 “吃饭了,吃过饭再说吧。” “你看看这水势,到现在依然没有减小的迹象……” 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忧虑,按照他的记忆,今天晚上应该是不可能垮下来的,但是心里总有一些恐慌,世界上从来都有个万一这个词。 谁知道会不会改变什么东西? 现在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干脆一直盯着水沟,然后在屋檐下面来来回回的走,不舍的看了一眼山坡上面。 “我现在不想吃,你们先吃。” “行,今天晚上就搬,去叫你外婆他们来帮忙。” 侯伟的外婆家离自己家大概也就一公里的距离,但是很明显,外婆家可以说是安如泰山,屋后面全部都是石头,树也少得可怜,但是问题是它的土层都不到五厘米,不存在滑坡的危险。 所以侯生顺了一声,连伞也不打,就开始往外跑。 “哎,你打把伞再走啊……” 看着在雨中消失的侯生,张顺珍摇了摇头,默默的回屋,收拾一些贵重物品。 几分钟就赶到外婆家,外婆心疼的拿着毛巾给侯生擦头,然后拿出舅舅的衣服让侯生换。 “外婆,先别搞这些了,我怕我们家后面那个坡滑下来,你们赶快帮忙帮我们把东西搬过来,反正晚上我们是不敢睡觉,生怕整个山体就倒下来了。” “哎呀,看我,都忘记这茬事儿了,你们那个山坡,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事情,赶快赶快,张伟,还吃什么饭?我们赶快去你姐家里面。” 外公听到这件事情,立马放下碗筷,换了一双鞋,就叫着张伟往外面跑。 看到外公这样焦急的跑来,张胜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赶紧将一些贵重的东西收拾好,几个人把人搬的东西都打包好。 用单车,用独轮车,也不顾淋湿不淋湿,都飞快的往外婆家里面搬。 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钟,才基本上将一些细软全部搬走,还有几头猪也赶了过来,一些实在弄不动的东西,就搬了出来,直接丢在路上,用一块塑料布盖了起来,至少路上这个位置是没有倒塌的危险。 第二天又去了家里面后山坡,将一些菜全部拔了出来,能减少一点损失,就减少一点损失。 队上的很多人都过来帮忙,各种家具,都帮忙搬走,基本上能搬走差不多都搬走了。 这一下侯生总算是放心了,至少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家里的财产也保住了,只是侯生没有想到的是,家里的存款,根本就不是侯生所说的1万多,有接近四五万。 不过也比较好理解,老娘一年能做个300天的事,每天18元,也有5000多块,老爸一天工资有30多,一年有九千左右的收入,两个人都非常节俭,特别是张顺珍,自己就是做衣服的,但是一年都很难添一套衣服,到是家里面其他三个人就经常有新衣穿。 在侯生回来的第五天,他家的房子终于被埋了,侯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家里面财产保住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也算是达成了。 这个年头,整个队上可没有一家人家里会装电话,甚至整个村上庄电话都很少,更不要说手机,那个年代,能有一个bb机,那就是算了不起的一个人了。 所以侯生的老爸完全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他所在的工地肯定也是停工了,毕竟整个长江流域以南都在下雨,工地开工是要天气比较好的,依照候爱国的性格,不要想,肯定是呆在宿舍,吃着工地的饭,然后跟工友聊天,或者是发呆,又或者是睡觉。 回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回来要有很多的路费,一般也就是工地完工了没有工作了才回来,或者是过年才回来,能够不用钱就尽量不用钱,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农村父母普遍的一些现象,所以从那个年代出来的人,大多数人对父母的印象,永远都是能吃苦耐劳,很节省,思想比较保守。 但是家里面的事情,还是要通知的,村里有电话,虽然比较贵,但是这是必须的。 大雨持续了将近半个月,中间时停时下,一个月过后,天总算是放晴了,但是整个家园,已经被肆虐的完全不成样了。 侯生还去参加了一场考试,成绩双百,家里都很高兴。 洪水过后,暂时没有听到什么人员伤亡,也许是消息比较落后,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所以并没有听说。 也幸亏是万幸,家周围的两座水库都没有发生垮堤,但是整个农作物基本上今年是没有收成的,对于外界到底是怎么样救灾的,侯生一点消息都没有,反正至少整个潭州,肯定都被水淹过了,只是淹多深,这就要看各自的地势了。 到了7月下旬,整个洪水在慢慢消退,但是洪水带来的影响却在渐渐的暴露,这个时候道路通了,消息的传递也快了。 死人肯定是死人了,而且还不止一个消息,这些消息确实给侯生以及整个家庭带来一些苍凉而又庆幸的感觉,虽然这些人的名字可能有一点熟悉,甚至是认识的,但是其实对于侯生的家来说,更多的是庆幸。 至少家里面的所有大人都认为,如果不是侯生,只怕一家三口就要被埋在屋檐之下了。 上辈子也算是运气好,张顺珍上班去了,侯生上课去了,妹妹寄在外婆家里面,候爱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上班,一家四口生命是无忧的,这是财产的损失,甚至差点让整个家庭都万劫不复,不过幸好挺了过来。 这辈子就完全不一样了,也就是一座屋倒塌了而已,而且侯生还知道,国家的补助马上就会到,如果起房子,一般都能拿到5000块钱。 98年的时候,5000块钱大概可以起一套四房左右的房子,毕竟并不是用的是窑砖,用的是土砖,这个在自己家的田里面就可以直接做出来的,不需要用火烧,只要晒干就可以了,也就需要购买一些瓦片,以及石灰,甚至连水泥都不需要,屋檐所用的木头,自己家的山里面就有,所以最贵的反而是人工,至少要占住一大半。 这一个多月时间,侯生给自己的母亲灌输了很多很多的想法,至于张顺珍疑惑候生是怎么了解这些东西的,侯生只是说自己看的书比较多,至于书从哪里来,侯生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第六章 商讨 大水基本上退完之后,连续几天的太阳,让整个空气都显得非常潮热。 政府的救灾物资也下来了不少,侯生就收到了第一批救灾物资,三箱方便面。 说实话,到1998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粮食产量完全够自己一家一年的使用,还有多余。 所以就算这一次大洪水,让今年一年基本上是颗粒无收,但是并不用担心吃不上饭,很多人家里的存粮完全够一年的使用。 所以这些方便面,就成了侯生和他妹妹的零食了,但是侯生的兴趣并不大。 这些救灾物资,并不是侯生所期盼的。 政府针对房屋冲垮的家庭是有补助的,甚至于对一些偏远的地区就利于侯生家所在的地方,如果迁徙的话,落户政策是有非常大的偏袒。 然而这个政策还没下来,侯生的老爸已经回来了,准备商量一下新建房屋的事情。 侯生的年纪太小,所以并没有列席家庭会议的资格,两个姑父,三个姨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加上侯爱国两夫妻,商讨新房的建设问题。 如果按照上辈子的记忆,他们家根本就没有迁徙,也就在离老家不远的地方建了1栋房子,所以说这对于家庭来说并没有任何变化,反而是让整个家庭负债颇多。 所以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让他们继续商量下去,侯生直接闯了进去。 所有人几乎就看了一眼侯生之后,就没再继续关注,而是对自己的意见看法。 “爸妈,你们要建的这个房子,将来要归属到我的身上,我觉得我的意见应该是最重要的。” “小孩子,知道什么?去玩你的。” 候爱国直接训斥,平时在家虽然不一定是完完全全说一不二,但是只要张顺珍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基本上都是以侯爱国的意见为准。 刚刚他们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选址的问题已经确定了。 本来大姨夫劝说父母也烧红砖建房,不过由于候爱国觉得成本太高了,所以就直接拒绝了,还是建造土砖房,只要去自家田里面打土砖,这个活计,他们自己两夫妻就可以干,可以省下很多的钱。 然后作为没有拿过建筑师证的建筑师小姑父,已经答应帮忙叫人建房子,另外几个姑父,姨父也答应帮忙砍树,这样屋顶的材料也有了落去,只要购买一点点瓦片,然后再购买石灰,这个房子就可以建起来了。 “这么好的机会,你们都要浪费掉吗? 这样的机会往后20年甚至30年都不会再有了,国家肯定会有政策,迁徙的时候会更有很多的方便,特别是落户政策,你们难道想我一辈子都呆在这个角落弯弯里面吗? 然后跟你们一样,到16岁就不读书了,去工地上打工?” “这跟我们建房子有什么关系? 迁徙到别的地方,只要你成绩好,只要你考得上大学,砸锅卖铁我也会让你读的。” 张顺珍是初中毕业,自然知道,多学点东西肯定是有好处的。 他这也算是给侯生的一点承诺。 候爱国就不一样了,小学的时候读了一年,就再也不想读了,六岁多的年纪就直接去田里面干活。 但是偏偏这个不爱读书的候爱国成绩确是很好,所以他的班主任三番五次的来田里面找他,让他继续读书,他都是拒绝回去读书,甚至有一次还骂娘了,从那之后那个班主任就再也没来过了。 宁愿去田里面挑土,七八岁的年纪挑的并不多,但是显然肯定会是很累的,不过他依然不愿意去读书。 听到张顺珍如是说,他并没有其他的表示,现在他也明显感觉到了,读的书越多,好处肯定是越多的。 对于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他现在也慢慢的开始持支持的态度,但是迁徙这件事情,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你去玩吧,我们还有事情商量。” 侯生非常坚定的摇了摇头,要想改变父母的主意,从自己的前途上面肯定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从利益上面来说。 “恐怕你们还不知道吧,一些好一点的地方,队上每年都是有钱分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有拆迁的话,补偿款是非常的多,而且还有房子拿。” “拆迁?” 98年的时候,大家对于拆迁都没有像往后那样熟悉,毕竟98年拆迁的人不多,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比较小,到侯生家这样偏远的地方,基本上对拆迁两个字一点都不了解。 “现在我们国家,从上到下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不要问我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是老师说的。 经济建设要发展的快,肯定就是要建工厂建房子,建工厂房子最大的一个要点就是要地皮,地皮从哪里来? 你看看我们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都不一定能找得出一块地皮,那么那些靠近城市边缘的地方,要寻找地皮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所以就必须将一个生产队或者是一个村子的人,全部集中起来为他们建房子,但是他们的土地都被收上去了,就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所以国家还得给他们补偿款,甚至给他们安排工作。 你看又有房子住,又有钱拿,还有工作安排,所以拆迁这个事情,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现在我们的机会来了,国家对于失去房子的家庭,特别是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肯定非常支持我们进行迁徙,但是如果是以往,落户政策肯定会非常紧,现在则不然,只要我们有证明我们家的房子倒塌了,而且我们有迁徙的意向,肯定非常容易落户,甚至我们完全不需要交任何一分钱。” 这一下在座的所有亲戚都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对于侯生的家庭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同时他们心里也在想,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心里总感觉有一些吃味,自己的房子为什么没倒呢?当然这一定要确立在候生说得事情是真实的情况下。 但是你不能妨碍他们胡思乱想,是吧? 要是放在20年之后,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完全不需要任何一个人提醒,大家都知道该怎么样抉择,哪里最有可能拆迁,就肯定往哪里搬呗! 拆迁户就代表着暴发户,哪个拆迁户能穷的,基本上没有! 只要你还有一点持家的本事,那么拆迁之后肯定可以算得上是中产阶层了。 第七章 说服 “那你说迁到哪里去?” 也许是被侯生说动了,候爱国脱口而出。 “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从东站往我们这边来,官桥就是个好地方,当然星城靠近我们这边也是一个好地方,不过我更中意的是,南站靠近红兴那一块地方。” “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 “看地图上找到的。” 这纯粹就是信口开河,一个12岁不到的小孩看地图,能看出哪里能够拆迁,哪里不能够迁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上辈子确实有些事情挺奇怪的,到现在好像都觉得想不出理由。 家里面就在本队上建了一个三间土砖房,但是谁知道一年之后,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侯生,家里就开始迁徙了,花钱买了别人家的1栋房子跟地基,然后全家迁徙了过去。 不过这个并没有给侯生的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也就是离城市近了十公里左右,但是这个地方并不会拆迁,就是再过50年也不可能。 因为这个地方都是平原地区,离城市又很远,离最近的市区大约有20公里以上,所以等侯生重新回到1998年,2018年家里面还没有一点要拆迁的迹象,甚至有这块地方,在整个镇上来说,都比不上原来侯生的老家那边了。 谁让侯生老家的村子里面出了一个高官,所以就不断的往家乡拨钱,建设家乡,后来著名的油菜花之乡,就落户在豪侯生老家的村子里面,每年还举办油菜花观赏节,整个目光所及,都是黄橙橙的一片,确实是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整个潭州,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地方了,甚至也带动了老家这边的经济发展。 “我觉得你们现在还是应该建几间房子,先住了再说。” “我也是这么觉得,迁徙拆迁的事情,这个东西谁又说的准呢?” “也是啊,你们新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恐怕也不好。” …… 大家七嘴八舌,慢慢的把侯爱国本来已经松动的心思又夯实了。 这让侯生气不打一出来,这些亲戚,心思都是好的,而且在往后的日子里面,大家基本上做到了一个亲戚该做的,没有一些的事情狗屁倒灶的事情。 但是他们如此说,又给侯生制造了很多的障碍,难度又提升了很多。 心里叹了一口气,迅速的思索方案。 突然好像想到了一个人,本村的村长。 同时也是侯生的干爹。 刘长根,是一个当兵回来先做了电工之后,慢慢的混上村长这个位置的一个人。 侯生出生的时候,他刚好过来收电费,在农村有一个习俗,哪一家生了小孩,第一个走进这一家的男人就是她的干爹,所以侯生这个便宜干爹,就在侯生出生那一天,已经确定了。 “要不,问问干爸,他应该对国家的政策是比较了解的,问问总是没错的。” 候爱国这么一想也是啊,刘长根好歹也是一个村长,总比自己要知道的多,万一真的跟侯生所说的一样,那么对于整个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 至于刚刚他们所说的人生地不熟的问题,这些都关系不大,反正现在他们都在外面打工,而且侯生也要上初中了,上初中本来就是陌生的环境,在家里和在另外的地方其实区别并不大。 “那等下你跟我们一起去,再带点花生去,去年的花生应该还有吧?” 候爱国转头看向张顺珍,张顺珍点了点头。 这个年头送礼,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其实选择并不多,烟酒还有一些自家的农产品。 干爸家里面并没有旱地,只有一些水田所以更无法种植花生,所以送这个也算是没有毛病的。 我就送这些东西,别人反而更喜欢,现在这个年月家里备零食不多,很多时候有客人来了,零食都不一定能摆得出来。 “你们再把我这对酒拿过去吧,反正我也是不喝酒的,留着也没什么用。” 侯生的外公是一点酒都不喝的,而且这个年头,人们对于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是留存着,然后送给别人,有的礼物甚至早就已经过期了,都舍不得拆开来。 但是酒没有过期这么一说,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不过其他礼物就算过期了,一般的农村都不会去理睬这个东西,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概念。 作为一个村的村长,刘长根家的房子,依然还是土砖屋,98年其实已经兴起了很多用窑砖建造的房屋,不过98年的时候不像2008年,并不是每个村长都赚钱。 双方寒暄之后坐下来,由侯生直接说出来这里的原因,就在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个侯生不认识的人,但是老爸却突然站了起来。 “建龙,真的是你啊,有七八年没见了吧?” 这一下,侯生知道这个人是谁了,上辈子听老妈提起过,这个人后来最后当上了潭州市的常务副市长,但是偏偏就是这个李建龙,在90年代初期,跟老爸的关系非常好。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那个时候修一个大型水库,整个村上都要出劳力的,因为这个水库将惠及整个村,整个村的农田供水将由这个水库平时蓄积,农时灌溉。 李建龙就是那个时候因为会写字,而且做宣传工作也非常的出色,所以被调到镇上,慢慢的一步一步,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是潭州市的常务副市长,现在是什么职位侯生不是很了解。 而且,由于跟刘长根是同一个生产队的,而且两个人都算是当官的,所以经常性往来,关系还是非常好。 后来整个洞口村,发展越来越快,就是因为李建龙的关系,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往家乡拨,这也是后来侯爱国和张顺珍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情,当初干嘛要迁出来?还不如呆在老家来的好。 “爱国老哥,哈哈,没想到居然又见到你了,我以前都给你写了好几封书信,都没看到你回过,你是不是没有收到过?” “收到了。” 侯生心里直摇头,李建龙的脸色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笑容却淡了不少,手虽然依然握着和外国的手,但是候爱国都感觉到他手上的力气松动了不少。 第八章 龙叔好 “龙叔叔你好,我爸跟我说过你好几次了,你不是已经去镇上当官了,我我爸他说过不想别人认为他攀附。 你也知道我老爸的性格,不爱说话,字也写得不好,好多字还不会写,加上那种不愿意攀附的心理,要是他给你回信,我估计你都认为他不是候爱国了。” 李建龙非常惊奇的看着侯生,这个简直就像和候爱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不用想都知道是和候爱国的儿子。 “这是你儿子吧,都已经这么大了,我记得上次在工地上面,我还抱过他呢! 那个时候才得这么一丁点大。” 边说还边用手比划,然后哈哈大笑,不断的摸着侯生的头,似乎在感慨着时间的飞速流逝。 “就是他,就是太调皮了,我都有点管不住了。” “调皮好啊,不要像你一样老实,总是被别人欺负。” 李建龙边说边感慨,候爱国那个时候在工地上面,虽然大家都是免费劳力,但是工地上面还是会提供午餐的,每一次候爱国都被挤在后面,有的时候打的饭菜都比别人少。 工地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不论是98年还是08年,吃饭的时候就看谁抢得多,后头没有了谁也管不着,所以说很多做工地的人都知道,特别是那些吃饭几个人一个桌的,你如果吃饭很慢,最后估计连残羹冷炙都不会留给你。 “龙叔叔,你来得正好,有件事情想你帮我们参详参详。” “哦!?说说看。” 李建龙露出非常感兴趣的神色,对于这个只有12岁,身材矮小,说话却像大人一般的小孩,他的兴趣相当的浓厚。 “我们家的房屋被冲垮了……” “什么?这种事情你也不告诉我,虽然我们也有五六年没有联系了,看不起我还是怎么啦? 不过看你们一家都在,我算是放心了不少,来,拿着。” 李建龙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把钱,有100的,有50的,还有几张一块的,甚至连五毛的都有,全部塞到候爱国的手里面。 “不行不行,这个钱我真不能拿。” “拿着!” 李建龙脸色一板,不容置疑的瞪着候爱国,甚至有一种你不拿就绝交的感觉。 当官当久了,很多时候说话确实是不容拒绝的意味,让人无法拒绝。 候爱国躲躲闪闪的眼光,但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的握着钱。 “这就对了,今天我是没带什么钱放身上,下次你家房子建起来我再过去。” “啊?哦!好的,到时候我通知你。” “你记一下我办公室的电话,6130...,我们还是言归正传,侯生小朋友,说说什么事情?” 李建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面是做的非常好的,十多年后好像听刘长根说过,周围的居民都对李建龙表示很满意,没有一点做官的架子,每到过年,生产队上面的人家都会去走一遍,就算他后来高居副市长,每到大年三十或者是大年初一,都要去拜一个年。 这一点侯生是非常佩服的,很多人当了官之后,特别是不大不小的那种官,反而渐渐的脱离,甚至厌恶原来的圈子,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 “龙叔,这次国家不是有政策嘛,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偏远地区的家庭,房屋被冲垮的是可以进行迁徙的,所以我想问问龙叔,您觉得我们迁徙到哪个地方比较好?” 这里侯生玩了一个心眼,来之前父母的意思是询问一下相关政策,然后侯生直接就是询问往哪里迁徙比较好。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造成既成事实,不然还要花费精力去说服父母,甚至到时候可能会变成要说服四个人,得不偿失。 不过虽然侯生这么说,但是候爱国两夫妻似乎并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事情,现在比较好解决,市里面是有这样的政策,也知道很多偏远地区受灾比较严重,你们的房屋倒塌了,到时候我派人过去拍几张照,这些市里都是有补助的,我会给你们争取最大的补助额。 至于你说的往哪里迁徙比较好,这个就要看你有什么要求了。” 李银龙这个问题是对侯生说的,他想看看这个小屁孩到底到了哪个地步? 饶有兴趣的盯着侯生,希望侯生能给自己一个眼前一亮的说法。 毕竟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根本就不存在问他这个问题,现在只要不是一些特殊的地方,基本上都会要求接收迁徙户。 “我其实很中意红兴村那个地方。 那里再过几年可能会拆迁,因为那里离城市非常近,但是那里现在又属于谭县。” “哈哈!” 李建龙轻轻地拍了一下侯生的脑袋,眼睛里面满是意外的神色。 “其实相比于那里,有些地方应该会更早的拆迁,你为什么不选择更早拆迁的地方呢?” “那些地方显然我们落户的条件肯定会更高,可能会有些得不偿失。” 侯生想要的东西很多,如果仅仅是为了拆迁,太多的地方可以去,但是那些地方落户,肯定会存在很多很多的阻碍,最大的阻碍肯定来自于政府。 又何必去趟那些浑水呢?有更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去? 而且现在才98年,就算是拆迁,你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完全划不来好不? “你的想法很好,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位置吗?” 侯生摇了摇头,他确实不知道现在到底在什么位置。 “再过半个月,我就要调到县里民政局。” 他这句话是和侯生说的。 “那我和我爸妈先去这几个地方看一看,到时候还要麻烦龙叔叔。” “哈哈,小子不错,有前途。”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就他们一句话的事情,也不需要付出什么很多的人情,甚至于下面的一些人,还希望你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 “谢谢龙叔。” “我和你两个爸爸的关系都很好,这件事情还是可以帮的。” 侯生家现在的情况,李建龙就算帮忙了,别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毕竟完全可以按政策的手段来操作,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他确实挺喜欢侯生这个小孩,不怯场,有想法,也不扭捏。 第九章 我找我妈 和李建龙的相遇,确实是意料之外的,不过侯生的目的基本上已经完全达到了。 回到家之后就商量明天去一些地方看看,顺便问一问周围的一些居民。 是否迁徙一个地方,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周围人的人性。 一个村庄也好,一个生产队也好,总有那么几个人,虽然表面上大家都相处得挺不错,但是背地里大家都会对这种人指指点点的。 总有那么一些内心龌龊的人,虽然不至于杀人放火,但是欺负人这种事情肯定是没少做的。 这些人做的一些事情,确实让人很恶心,但是你拿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对于这种人远离是最好的方法,是对于侯生他们一家这种刚刚迁徙到的这种情况。 最好的选择是,三四百米的距离没有人家,然后再慢慢的让周围的人接受侯生一家,这样的地方不好找,但是并不是没有。 “明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去哪里啊?” “马头村” “怎么去?这个名字我们都没听说过。” “你怎么知道的?” “看书” 候爱国其实是不信的,书上会有这些东西吗? 侯生说完之后,就转身回房间去了,突然之间又转头说了一句话。 “今天晚上都早点睡,明天我们五点钟就要出发,距离有点远,不然可能晚上回不来了。” 这个年代的交通工具以摩托车为主,但是摩托车的价格不低,6000多的价格,虽然家里面能买得起,但是这个时候,买一个将近6000块钱的大件,除非是特别需要,不然的话还是会不买。 就拿摩托车来说,2000年的时候,是真正开始流行起来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台,这主要是攀比的作用开始显现。 98年整个村上可能也就十台不到的摩托车,这属于富裕阶层的日用品,侯爱国从来没有将自己归属的富裕阶层,他只是认为自己的家很穷,所以没有必要买这台摩托车,买了也没人开。 所以明天早上的交通工具,只能是单车,单车的时速大概也就二十公里左右,虽然还可以再快一点,但是那样的话,体力消耗就大了。 从家里面去马头村,怎么也得有50到60公里,大概需要三小时的时间。 早上9点多一点,由于20年之后道路的不断变迁,所以一家人走了不少弯路。 侯生不断的揉着自己的屁股,四个多小时的单车旅程,让他的屁股简直是受尽了折磨。 这个年代的路可想而知,大部分出了城市的路,都不怎么平整。 “这里?” “对,就是这个村子。” “可是……” 大片大片的荒地,把候爱国的心看的拔凉拔凉的,这个地方怎么能迁徙呢?都没有看到几块成型的田地,就算有它的面积也非常小,而且田里面蓄积了昏黄昏黄的水,显然田里面的黄泥比较多,这样的地方可以作为迁徙地吗? 候爱国的思想依然是非常的传统,田地对于一家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来到马头村的时候,看到这里成片成片的都是荒地,从心里就把这个码头村判了死刑。 “爸我问你,我们家现在在老家有几亩田地。” “土有两亩,地有三亩。” “一年可以收多少东西?” “三千斤谷吧,还有一点红薯花生之类的。” “加上上缴的粮食,基本上也就是够我们一家四口人吃,也许还有一点点剩余。 那么每年花在田里面的时间,我不算多了,一年20天肯定是需要的吧,两个人20天,按照你们现在的工资,八九百块钱应该是有的吧。 现在的粮食价格大概是一块,也就是说,上缴粮食五六百斤吧,种子农药化肥怎么也得七八百吧,也就是余量,大概有一千五六百。 这么一算下来,还是有五六百块钱可以赚。” 和爱国并不知道侯生说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一亩田一年能赚100多块钱,这个并没有多少人去算过,因为大家的粮食都是留着自己吃的,谁还将粮食去卖掉,最多也就是有陈粮的时候,将这些陈粮拿来喂猪,当然通常的情况是早稻米用来喂猪,晚稻米是自己吃的。 本来候爱国就不想落户在这里,现在听到侯生这么一算,就更加不想落户在这里了。 “那我们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吧。” “听我先说完,这个地方我估计也就五六年会拆迁了,拆迁款我们一家四口怎么也得有十几万,还有两三套房子,这些值多少钱? 一套房子,8万是肯定可以值的吧?而且房价这种东西,每年都是会涨的,等到五六年之后,最少也要值15万,然后你再算一算。 你一年亏五六百块钱,等到五六年之后,就要价值五六十万。 你说迁不迁这里……” “你这是从哪里知道的?” “书上” 又是这句话,侯爱国现在真的想给侯生一个巴掌,欺负我没有读过书是吧? “……”,张顺珍欲言又止,她也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儿子有想法,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候爱国说的也没错,如果真的没有田地分,那么迁徙到这里确实不怎么好。 因为你一旦迁徙过来,那么老家的田地就要被收回分给其他人。 这并不是张顺珍想看到的,反正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田地就是一家的根本。 “要不你打电话去问一问龙叔?” 侯生直接抬出了李建龙,侯生非常相信李建龙肯定会支持自己的,这个地方百分之百是会拆迁,而且拆迁之后,你的地还是你的地,大概拆迁完之后,再等个十年,才会由政府完全收上去,这十几年时间,用这些荒地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呃……” 侯爱国直接无话可说了,侯生实在是太膈应人了,明显知道自己没有胆子去打电话,还偏偏要说出来。 “那以后没饭吃,你可不要找我。” “不找你,我找我妈” “你……” “……” 第十章 规划 “这里我是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好,就这一条路,怎么感觉跟我们那边一样偏僻。” “偏僻就对了……” 这里离市区比较近,最近的地方甚至不到四公里,潭州有一条道路贯穿南北,万家路,从这里到万家路延长线上面,也不超过五公里,明显是一个非常利于开发的地方。 这个地方居民反而不是很多,因为这里田地很少,山地偏多,所以在98年的时候很难养活人。 一旦谭州市的市区经济压力过大,要想向外扩张的时候,这里就是最佳的扩张方向。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个村子将来离高铁火车站非常之近,可想而知这里将来肯定会有大发展。 侯生以前工作的地方就在这里,这里面的一个小厂,当时13年的时候,这边全部都是小厂,有数千个。 但是后来搬迁之后就没有再过边来看过了,所以到后面到底发展到什么样子,侯生不是很了解。 但是完全可以想象,靠近高铁火车站的地方,这里的发展可想而知,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万一这里不拆迁呢?” “离市区这么近,不拆迁更好,而且往北走,红兴镇,离这里也是非常的近,反正总比住在那个山角旮旯里面有好多了。 就这里吧,如果你不放心,我明天还可以去其他地方看一看。” “那就去看看……” 侯生有一些无语,他其实并不想具体的其他地方看一看,红兴镇虽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那里的落户条件肯定要高得多,而且拆迁没有这边时机合适。 这里将来要经历两次拆迁,第一次就是高铁火车站的建设,第二次就是违章乱建厂房的拆迁,这些都可以为家庭带来非常丰厚的收入。 反正侯生是想得非常清楚,就算自己不做,别人肯定也会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也说不上什么占国家便宜,反正不管有没有侯生,国家要出这么多的拆迁款。 与其让别人得到,还不如自己得呢。 其实侯生,对于bat,也是非常的眼馋,不过这种事情并不是说眼馋就能得到的。 就像tx,99年的时候,就得到了几千万的投资,马云也是如此,99年也得到了数百万的投资,百度就更不用说了,人家李总裁当时的搜索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状态,想投资他的人都可以说排成队了。 像他们这些眼光长远的人,找投资并不仅仅只是看钱的,他们更看重的是钱之外的一些东西,当然,如果你的钱多到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程度,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对于侯生来说,你这个混到三十几岁,可以说一无成就的人来说,让他在98年赚几千万上亿,那个可能性其实非常小。 很多行业你没有进入,你根本不知道他过去几十年,到底是怎么样发展的。 其实侯生现在,肯定知道所有行业都赚钱,但是怎么赚钱?这个侯生大部分过程都知道,但是偏偏有一窍不知道。 都说90年代初随便买一只股票,就能够发财。 但是首先你得有钱,有钱还不够,你还得有关系,最重要的一点,你得身强力壮。 谁都知道98年之前,买股票几乎是没有亏的,既然人人都知道发财的事情,你能挤进去交易所就算不错了,当然可以私下购买,不过没有谁是傻子,私下购买的时间很短,证券所不是傻子,有股票的人也不是傻子。 而且现在已经是98年了,之后的股票,侯生知道能涨的,也就一些名气比较大的股票,但是那些公司,好像大部分都是刚刚建立的,有些还在娘胎当中。 所以说有时候重生也是一门技术活,前世没本事,想靠重生翻身成为国家首富,甚至说不要说首富,就是入百富榜,可能性其实也非常小的。 但是作为一个亿万富翁,还是可以达到的,毕竟谁都知道房价会涨,做一些小生意,也挺赚钱的,慢慢的赚,慢慢的买房,总有一天纸面财富几千万上亿,应该是问题不会太大。 侯生现在就打的这样的主意,有个上亿或者十来亿资产,在这个国家可以生活得非常舒服,而且还不会被人关注,基本上想要的大部分都能得到。 到了这样的家境,大概也可以去追求一些自己想追求的一些东西。 比如去看看世界,或者娶一个漂亮温柔的老婆,又或者去大学装装逼,都是挺不错的选择。 有这么多钱,心里踏实,而且又不感觉钱就是数字,钱是实实在在的钱,这感觉其实挺棒的。 所以现在侯生的规划其实比较简单,做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能赚钱的,然后靠着拆迁的款项,买一点必定会升值的房子,开几家公司,找几个能力一般般,却又能够保证公司不至于没有利润,自己控制好财务,也许在十几年之后,自己三十来岁,就可以牧马南山,海上漂流,偶尔也可以去澳门,感受一掷千金的豪爽,回来的时候也可以经过东莞,感受一下传说中的一些手法。 第二天,一家人又骑着自行车游览了一下红安镇,这里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所以土地非常多,人口相对的也比较密集,自然社会的关系肯定也更加复杂。 反正侯生不看好这里,至于回去怎么说服父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实儿子就是天。 而且还有一个即将成为县政府高官的人,在后面会给侯生来助攻,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解决。 只要确定好将要迁徙的地方,其实很多事情就比较好解决了。 回到外婆家,一家人关起门来商量,候爱国的意思是如果能去红安,就去红安,如果不能去,就干脆不要迁走了,老家这边其实也挺好的。 张顺珍暂时没有表态。 “我是认定了,如果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得了。” 候爱国气得想打人,在外人面前候爱国有一些唯唯诺诺,但是在侯生面前,他确确实实是爹,用棍子抽了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候爱国还没有出去打工那几年。 “妈,你说哪里,现在就看你的意见了……” 第11章 小孩子不说谎的 “还是去问问你龙叔吧” 也幸亏候爱国和张顺珍这两个人有时候不怎么敢拿主意,不然哪里有侯生说话的机会。 对于迁徙这样的大事,一般一个家庭都会慎之又慎,完全没有小孩子说话的余地。 不过由于这两夫妻性格有点软,候爱国虽然在家里面比较强势,但是面对现在的侯生,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办法。 在村里面打电话的时候,直接由侯生主说。 “龙叔,我是侯生。” “侯生啊,怎么样?地方选好了没有?” “我们这几天看了好几个村子,还是马头村那边最好,荒地比较多,而且那些荒地大多都是类似于戈壁滩的,没有任何改造的价值。 所以那边落户的条件应该比较简单,而且那边还有一个好处,离城市比较近。” “那里啊!你们先等一等,我先去询问一下,你们就在店话旁边等着,我等下会回个电话。” 这明显不是敷衍,如果仅仅是敷衍的话,他肯定会假装思索一会儿,然后就告诉你,那里可以。 这样可以为他省了很多麻烦,他不用去去询问,这里适合不适合迁徙?或者是这里,能不能分到田地? 真的,在这个年代农民的眼中,如果是迁徙的话,就一定要分到田地,不然还不如呆在老地方呢,毕竟老地方有田地,大部分农民都认为吃饭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其实这个年代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只要你有劳动的能力,而且不懒,那么吃饭真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虽然不可能每顿大鱼大肉,但是吃饱是没有问题的,偶尔还是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98年生存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但是到了李建龙这个级别,他们看问题肯定不仅仅只是吃饭的问题。 大概20多分钟之后。 “侯生,那个地方很好。” “我知道了,龙叔,我们这几天去找一找马头村的村长,我们尽量自己能够确定下来。” “行,去试一试也好,不过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现在是有这方面政策的。” 李建龙马上就要上去了,在这个结骨眼上面自然是能少一点麻烦就少一点麻烦,虽然侯生这个麻烦他来说不算是麻烦,但是能让自己更多的心思整顿部门,树立威信自然是更好。 侯生自然也知道,刚刚提拔上去权力没有那么快体现出来,毕竟办事是要靠下面的人来办的。 李建龙不可能直接去和马头村的村长对话的,从来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这几天突然又下了一场雨,不过幸好雨势不是很大,并没有造成第二次的水灾,但是确确实实让很多人又紧张了一次。 天气放晴的第三天,路面上已经看不到水渍了,但是经过几次冲刷的路面,石头基本上已经大部分露了出来,所以坐在自行车后座的侯生,屁股又一次遭了灾。 这一次提了一对酒,两条烟,专门来拜访马头村的村支书,这个支书姓陈,还是问了好多人才问出来的。 其实陈支书的家跟其他的农民并没有多少区别,这个年代,大部的村长,村支书一般都是农民,但是这个村支书首先是个党员,听说还有编制。 他们有自己的田地需要耕种,有养鸡养猪养鹅,有的时候也会为每钱而发愁,而且工资并不是很高,甚至比不上打工的工资,又偏偏不能去打工。 所以侯生家准备的礼物还算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从陈支书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且他们两口子也挺热情的。 在侯爱国提出要求之后,他也在思索。 “跟你说实话吧,我们这个村的田地很少,所以很多生产队的机动田并不是很多,你如果落户到我们这里,可能分不了田的,地可能会多一点点,甚至有些生产队,你还要花钱买地基。 其实这个事儿吧,应该是不归属于我管的,不过你们既然来了,我总要给你们提点一下。” 陈支书的一番话让候爱国直接愣住了,没有田地分,那我迁到这里来干嘛? “啊,这个……” 候爱国突然转头,瞪向侯生。 意思大概就是,看看你干的好事,看看你选的地方,连一分田地都没有,这是让全家活活饿死的节奏。而且这个人还在踢皮球。 侯生都懒得去看他,早几天跟他说的好好的,明明白白的,就算没有田地,也没有任何关系。 怎么别人这么一说,心里的想法就基本上全部暴露出来了。 “你们家其实隔这里很远啊,怎么想着迁徙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这里其实也可以说是穷乡僻壤,山多废地多,基本上现在每家都只有一亩到两亩的水田,山地倒是多,不过那些山地都很贫瘠,根本就没有什么产量,就算是种高粱,都收不了几两子。” “呃……”,侯爱国无言以对,难道这个时候直接站出来指责侯生吗? 顺便将他揍一顿吗?虽然候爱国不见得有多聪明,但是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 “爸爸,妈早就跟你说,不要听龙叔说的,他都当官了,这下面的事情到哪里知道啊?” 候爱国和张顺珍两个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侯生,我说过吗?我有听到过吗? 这地方不是你想来的吗?前几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你说的可是没有田的更加的好。 虽然当时侯生是那么说的,不过候爱国并不认为完全没有田地分,只要有那么一亩两亩,够自己家的口粮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听这个陈支书说,居然没有田分,这完全是不行的,候爱国完全不能接受。 “当官?当什么官?” 候爱国准备当场反驳的,不过陈支书听到当官两个字,条件反射性的就询问了。 “听龙叔说,好像县民政局吧?你说奇不奇怪?明明在一个镇上当老大,干嘛要跑到县里面做小的?你们大人的想法真是难以理解。” “小生!……”,候爱国直接呵斥道。 “别乱说,小孩知道什么?我们都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懂吗? 工作是不分贵贱的,你这样的思想是不行的,以后上学要好好学习。 来来,候老弟,我们来说一说你们迁徙的这个事情。” 陈支书变脸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他并没有怀疑侯生说的话的真实性,毕竟一个11岁的小孩,在他的印象中,一般是不会骗人的。 而且他从候爱国两口子的神色当中,基本上也确定了这个事情。 看样子确实是某个镇的一把手或者二把手,上到县里面当民政局的局长或者是副局长,这算是平级调动,但是这个调动,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 也许以后自己可以靠这一家子联系上那个民政局的(副)局长,最主要的是自己有编制,也许自己还可以去镇上混一混,想想都觉得感觉要飘起来。 第12章 太可爱了 候爱国并没有感觉陈支书的脸色变化有多么迅速,他的心思完全沉浸在没有田地分这一个点上面。 当听到陈支书继续说要落户的时候,其实心里面是拒绝的。 “可是没有田。” “这个没问题,我总会想办法给你们分个一两亩田的,至少让你们口粮能够解决。” “啊?真的吗?那……如果是这样的话……” “还考虑什么呢? ……” 陈支书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介绍他们村的历史文化,各种各样的好处,目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这不突然之间,陈支书就来了一个转折。 “那个,那个,龙……” 侯生看到自己的父母没什么反应,而且还非常的疑惑,不由得感叹,这个年代的农民思想实在是太纯洁了,这还不算是话中话,这个陈支书已经点明了,龙…… “龙叔……” 侯生直接插了一嘴,提醒了一下候爱国。 “对对对,你们是什么关系的?” 候爱国连连摆手,而且脸色还有一点点红。 “没什么关系,没什么关系,只是同一个村子的。” 陈支书自然是不怎么相信,但是看了看候爱国的脸色又不像是作假,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侯生。 “小朋友,你跟你龙叔叔是什么关系?” 虽然不是演员出身,但是侯生好歹也是混了几十年,有些东西他知道,躲在帘子后面的人,才最有杀伤力,越是模模糊糊,越是闪烁其词,别人越是相信。 “啊!爸……,那个” 结结巴巴的说着,然后还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候爱国,才接着说道。 “对对,其实没什么关系,就是同一个村子的,他比我爸爸小,所以我就叫他叔叔了。” “哦!懂!懂!爱国老弟,这个事情包在我身上,我看侯生小朋友,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肯定将来可以为我们村上再添一名大学生,这对于我们村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你们落户到这里,将来我们村的人肯定与有荣焉,至于田的事情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可以保证你们有田地分,就算你们落户的那个生产队没有,我也会从其他地方补给你们。” 既然都这么说了,候爱国也算是放心下来了,侯生心里也是紧紧的攥起了拳头,到了这一步可以说算是板上钉钉了。 父母的态度基本上可以说已经确定了,然后接下来就是该落户在哪个地方,这个地方要非常精确,包括房子建在哪里?分的田地在哪里? 这两点都非常重要,国家拆迁有时候非常让人恶心,也许就是十几米的距离,你朋友家拆迁了,你家不拆迁,这种事情造成的心理落差确实非常之大。 千万别小看,虽然说相差十几米,拆迁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拆迁的时机确实非常重要,早一轮或者晚一轮,拆迁的补偿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刚开始可能会按照你家房子的面积,慢慢的可能就会变成人口的数量。 所以这点需要慎重的考虑,侯生接下来做的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迁徙到哪个具体的位置,能够让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慢慢的实现。 “我们村上总共有11个生产队,你们到底想落户到哪个生产队? 有没有非常具体的一些想法?然后我再去和那个生产队上的人去沟通,毕竟落户到生产队上面,是要将他们的机动田分配给你们,所以需要他们的同意。” “这个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为什么?” 对于和外国说要等上一段时间,陈支书是非常的疑惑,你们既然都已经找到我了,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地,现在居然说要等一段时间,到底是什么原因? “龙叔叔这么跟我们说的……” 侯生的这个助攻非常的及时,让陈支书眼睛一亮,这个好,如果是这样的话,看样子那个小孩的龙叔叔应该挺重视这一家子的。 虽然不一定能搭上这条线,但是好歹也会在这个姓龙的心里留下一点印象,万一什么时候运气来了,别人想起了自己,自己真的可能会往镇上谋一份工作,毕竟事在人为嘛。 而且就算没有上去,有这么一家子住在这里,将来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别人一两句话,那么这个事情可以说50%有着落了。 自己也得赶紧去打听一下,暂时好像没有听说民政局要来新的局长,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应该不存在虚假,而且能当上一个县级的民政局局长,不论是关系还是能力总有那么一点点的,将来也许真的可以帮上自己的忙,也不一定。 反正这姓侯的一家,来到我们村上也没什么,顶多是分一两亩田而已,这个宅基地这里要多少有多少,到处都是荒山,好多地方连树都没有,都只有杂草,别人看着都嫌弃的地方,居然还愿意落户到这里来,实在是让他有点想不通。 “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迟一点没有关系,这个东西还是要慎重为好,毕竟这关系到你们以后的家庭发展。 不管你看上哪个地方,我能帮忙的尽量帮忙,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 “谢谢陈伯伯,我一定会跟龙叔叔说的……” “哎呀!你真是太可爱了,爱国老弟啊,你这个儿子,将来肯定是个大学生,而且还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到时候我们村肯定会以他为荣。” 边说这个陈书记还一边摸着侯生的头,让侯生非常的不自在,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走在路上,突然一个老头来摸他的头一样,感觉非常别扭。 不过现在他只能强忍着笑,然后憋着,只是希望他赶快拿开他的爪子。 回家的路上,候爱国的心情明显比较好,有田地分,那么肯定就多一份收入,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而且按照李建龙的意思,这里可能真的会拆迁,到时候可能一家都要分一二十万的钱,想一想都感觉自己自己饱了,甚至有点要飘起来的感觉。 十几万都是多大一笔钱,十年都不一定赚得回来。 但是这到底会不会拆迁?候爱国其实心里并没有多少底,但是现在既然有田地分了,那么基本上后顾之忧也算是解决了。 至于将来到底拆不拆迁,反正至少可以保证跟在老家那边差不多,有田有地,打点工还有收入。 第13章 确定 “你不是已经选好地方了吗?怎么突然之间又要说地方没选好呢?” 心情比较好的候爱国,突然之间来了一些兴致,就问起了侯生。 “我还不是很确定,我们还要再仔细的村子里好好逛一逛,一定要了解我们将来落户的地方,周围的人性到底如何。 不然我们刚刚起房子,甚至房子还没有起起来的时候,万一有那一些无聊的人,过来害我们,叫我们怎么办? 到时候这里真的是人生地不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麻烦了。” 这一点确实是很重要,这样的人不多,但是也并不少。 很多人就是喜欢欺负新到的人,你要说什么理由,他们自己可能也说不出来,就是想欺负。 这其实是关系到一个人的教养,这样的人在周围的风评肯定不会很好,所以这样的人能远离就尽量远离吧。 因为将来侯生还要做许多事情,不可能去靠候爱国,候爱国这样软弱的性子,可能真的帮不上侯生什么忙,反而还会以为侯生也是好欺负的。 再麻烦过来之前尽量避免麻烦,这是最好的。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又来到了马头村,直接带了一条烟,见到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就发一根烟,然后聊一聊。 当然聊起的内容,刚开始会询问一下周围的情况,慢慢的可能会过渡到家长里短,最后再利用侯生年纪小的一个特点,询问自己想问的一些事情,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大人很多是不设防的。 同时侯生也在仔细的回忆,看看哪个地方,将来厂房是最多的,哪个地方最先拆迁?哪个地方对于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好处,那么那里肯定是最合适的,排除其他人为的影响。 张顺珍去上班了,她发现自己并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去上班赚点钱呢。 这让侯生摇了摇头,他的母亲一辈子都是这样,劳累了一辈子,到老了肩颈上面腰背部,到处是毛病,这其实就是一种职业病,做衣服的很多都有这种职业病,这些职业病比坐办公室的人职业病的程度更强。 侯生记得自己给母亲按摩的时候,整个肩颈就像木头一样非常硬,到了后来只能通过扎银针来疏通肩颈,但是梅花针扎起来那个痛感非常之强,但是不扎又不行,暗伤太多了,年纪大了到处不舒服,肩颈的问题影响到整个身体。 母亲劳累了一辈子,最后得到的就是一身的病,所以侯生自然不希望这辈子母亲继续那样。 但是这一次明显没有说动张顺珍,反正也没几天了,侯生也就不再继续强求,所以白天就跟着候爱国到处逛,主要是现在的地理和20多年后的地理,其实差别挺大的,以后这里到处是厂房,现在必须找到一条主路,然后通过这个主路来判断。 问题是这条主路可能也在某个时段进行了改道,这就要考验侯生的分析能力了。 其实最明显的就是一口大池塘,那口大池塘,将来可以说是整片工业区的中心,围绕着周围,有超市,有加油站,有小吃街,还有一个小学,但是现在很明显,这里全部都没有。 大池塘肯定也是后来挖的,这里现在看起来是挺荒凉的,住在这里的人也比较少,主要是侯生以前呆在这边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特征记忆并不是很明显。 这天刚好和候爱国在一条比较宽敞的路上,大约也就两米多一点,这个时候这样的路还算挺宽的。 “到底要逛到什么时候?我们都看了好几天了,你到底想看什么? 坐稳了啊,前面是一个很大的下坡。” 侯生从后面伸出脖子,这个下坡的长度最少有300米,而且坡度非常陡,中间还有一两个弯,这个地方异常的熟悉。 “老爸停下来,我们边走边看。” 现在候爱国对于侯生可以说是千依百顺,因为他现在感觉自己都不能拿定主意了,咱要靠这个十一二岁的儿子,问题是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之后,他感觉有些理所当然。 侯生下来之后,这条路非常的熟悉,前两天刚好没从这边经过,但是这个又长又陡的坡,印象确实比较深刻。 当然20多年之后并没有这么陡,可能是中间因为某种关系将这个路基降低了,但是陡坡上的弯还是那几个,刚好下了坡,到了坡底。 这里原来是有个十字路的,现在只有一个t字路,而且另外一条路实小的可怜,不要说过车了,骑单车估计都要战战兢兢的,小路的两边东拼西凑一般的摆放着几十片田,完全没有一块田是形状规整的,从侧面可以说明这里田地的稀少。 在这些田的旁边,高达两三米的地方,上面居然有很大一块空地,不过当侯生爬上去之后,看到地上稀稀落落的长着几根草,有些草的高度已经达到侯生的身高,面积不算很大,估计不超过6000个平方米,中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水沟,上面裸露的石头几乎是占据了视线。 很显然这上面本来可能是石头和泥土的混合地,是前面两个月雨水太多了,黄泥土大部分都被冲刷走了,沿着水沟往上看,有几个微微隆起的小山,山上面基本上没有树了,到处裸露的山体,看起来就是黄泥和杂草的混合物。 这才是好地方,就选这里了。 “老爸,这边不错,你看这周围两三百米都没看到人家,我们可以就把房子建到那边去。” 侯生把手指一挥,指向了田对岸的那片山体,就是那个大陡坡旁边,那边的山体以青石为主,非常适合建房子。 不过侯生的想法是建在山坡顶上,沿着那个路,再往北边走一两百米,在道路的左边建设房子,房子两三天就足够了,但是围住的面积一定要大。 不过他现在并没有跟候爱国说,自己心里默默的计算着,这个生产队上人口并不多,但是这边的山地非常的多,所以到时候每个人分的田可能很少,但是山应该会是很多的,至于分的位置好不好?就要看侯生的能力了。 第14章 反对 “这边离市区已经很远了……” 候爱国忍不住提醒侯生,这个生产队上的田是最少的,那么很明显,如果他们落户在这边,分到的田肯定也是最少的。 这样把田地作为一家根本的候爱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也没有多远,从这条路上去,在过去三公里左右就是市区了,今年刚刚划归市区的。” 刚刚划归市区的地方,可想而知。 就跟农村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很多人所期盼的拆迁,可能还要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才会进行,所以绝大部分人还是住在自己老房子里面,过着和以往并没有其他什么区别的生活。 候爱国其实挺好忽悠的。 “陈书记不是答应你了吗?如果这边没有什么田地分,他从其他的我会补给你,所以我们就迁到这里来吧,这里挺好的。” 有些东西你完全没有办法去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所以还不如投其所好,到时候只要造成了既成事实,他不接受也得接受。 侯生从来就没想过要什么田地,难道自己将来还要去种地吗?怎么可能? 并不是因为看不起农民啥的,其实90年左右出生的,会种田的人已经不多了,会种田又愿意去中田的更加的少,而且将来的机械化越来越普遍,甚至慢慢的农村也会朝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不再是小农经济,而是大片大片的承包农田,或者是利用农田发展经济作物。 反正总之一句话,侯生对于田地基本上没有任何向往,但是能分一点就是一点,将来这些田地都是你拆迁的资本。 不过侯生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依照这个生产队上田的数量,如果你想分水田,别人还不一定同意呢,到时候产生的纠纷,各种各样的麻烦可能会让你有点想要放弃。 陈书记有些意外的看着候爱国,敢情你们两父子在这边逛了两三天,就选择一个最差的地方,实在是让他有点想不通。 “怎么选择这个高楼生产队呢?这里到时候不好办啊。” “我们就选这里了。” 侯生直接抢白了,他真的很害怕候爱国突然改变主意,那么到时候那么一大片好地方就要让给别人了,这自然不是侯生想看到的情况。 候爱国这个时候也点点头,这就让陈书记更加的诧异,他感觉这两父子有点奇怪,怎么感觉这个做父亲的反而要听儿子的话一般,实在是有些奇葩,有这么好的机会让你选择,你偏偏选择一个村里面最穷的地方,是不是发烧了?把脑子烧坏了? “要不这样吧,我帮你们选择一个地方。” “不要了,就在高楼小队上,我们一家都已经商量好了,我们也询问了我龙叔叔,不会再更改了。” 陈书记询问的目光看了一眼候爱国,意思就是你儿子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对,就这里……” 陈书记无奈的摇摇头,对于侯生一家选在哪里,他其实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如果侯生的家里选在这里,要是让那个民政局的高官不满意,会不会对自己有影响? 但是现在既然别人已经询问了,那么就算以后出现什么问题,也不关自己的事情,况且现在县政府的头文件已经下来了,对于特殊偏远地区失去房子的人家,各地方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的接收。 更何况人家还有一个小后台呢,这几天他也确实询问了,有一个新来的民政局局长,马上就要上任了,这一届的局长,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那么既然别人认识总管民政的官员,他这个做书记的这个村里面,就算没地,也要腾出地来,做好接待工作。 不过幸好现在只要接待侯生这一家,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一个情况?但是他们马头村的周围,几乎是没有受灾的人群,所以按照他的估计大概也就只要接待侯生他们这一家,其实没什么压力,只要搞定了高楼组的组民就可以了。 做完这些事情,侯生专门打了一个电话,跟李建龙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顺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李建龙,李建龙对于侯生的规划,谨慎的给出了赞扬的态度,他让侯生看看能不能自行解决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毕竟人只有跟更多的人打交道才会进步,他也想看看侯生到底未来能发展到哪个层次。 毕竟现在侯生才12岁,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到时候如果侯生真的发展得非常好,对他来说将来也有可以吹嘘的地方。 现在这个年代,一切都是向钱看,向前看,以经济建设为目标,所以如果将来真的培养出一个出名的企业家,虽然不是他直接培养的,但是也是会与有荣焉,毕竟不管怎么说,别人都叫他龙叔叔了,怎么说都算自己的一个侄子辈。 过了几天之后,一家人再一次来到了红兴村,找到村支书,要把你迁徙马头一系列手续。 包括建房地址的选择,田的分配问题,还有落户的手续问题。 首先是建房子的地方,第一个尽量选择公有的地,还要尽量选择没有树木的,越荒凉越好,当然地方的大小越大越好。 第二个就是自家的田地,对于水田,侯生是没什么想法,旱地的话这才是候生特别想得到的,自然是面积越大越好,越平坦越好。 然后事情的发展总是会有一些波折。 一个生产队的机动田,机动的土地,都是需要去生产队上面查询的,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这边刚刚查询没多久,基本上第二天很多人就知道了,所以问题也就出来了。 整个生产队几乎没有人愿意让侯生一家在这里落户,事情突然就闹大了,都已经闹到村上来了,所以陈书记就直接通知候爱国,让他来商量怎么解决这个事情。 这样的事情,其实本来就在侯生的意料之中,这里的水田这么少,还要进来一家子分田,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就算每一家一点田都不用分出来,但是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就是纯粹因为反对而反对,这事情放在哪一个生产队,可能都会如此,突然来了一家陌生人在本生产队落户,其实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虽然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一旦有人带头,大家应该都会公开表示拒绝。 第15章 不要了 在来的路上,侯爱国和张顺珍非常焦虑,侯生出言安慰,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而且侯生在见到陈书记的时候,突然又出了一个馊主意。 那就是造成既成事实。 这一次侯生一家又提来的礼物,这是侯生要求的。 “陈书记,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直接将落户的手续先办下,将我们的户头直接落在高楼组,到时候他们再出言反对也没用了,然后我们家再请整个组上的人去吃一个饭,算是道歉。” 侯爱国按照侯生的要求,说出这么一段话,这就是侯生出的馊主意。 其实侯生这个主意并不是针对高楼组的人,反而是针对候爱国的,因为侯爱国这个人,主意非常容易摇摆,也许遇到稍微大一点点的挫折,或者是有些人说的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劝说,都能让他改变主意。 只有将整个户口直接迁到高楼村,让户口本上的家庭地址直接变更成高楼组之后,断了候爱国的后路,他才不会再改变。 几十年的相处,他对于候爱国的性格非常的了解。 所以家里面的大事,侯生是真的不敢让候爱国拿主意,谁知道他会不会突然之间又改变主意了。 一定要让他们没有后路可走,不然又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花了一点钱,很少的一点,就让户籍改了地址,从此侯生他们一家就是真正的高楼组的组民了。 在候爱国的眼中,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了,那么就像高楼组的组民反对,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反正生产在上面肯定会有机动田,只要有个一亩两亩,基本上就够一家的口粮了,实在不行再买一点,反正现在粮食也不算太贵。 但是候爱国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会将整个高楼组推向自家的对面,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最后的结果就算是得到了田地,但是却得罪了所有组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敌视会慢慢减少,但是刚开始生活肯定会是非常艰难。 别人想害你其实非常简单,虽然侯生愿意用最大的诚意去相信,没有人会背地里做一些伤良心的事情,但是人心是最无法揣摩的。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在做些这些事情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侯生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有一个年二十多岁的成年人,看到别人家种了西瓜,觉得自己到田里面去偷一个是不会被发现的,但是被发现之后,恼羞成怒,将这片田里面全部西瓜在晚上偷偷摸摸用刀给砍了一道口子。 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侯生的老家,这种事情并不是听说,我是看到了结果,最后这个人也抓住了,但是你拿他有什么办法?他一个无业游民,下面虽然没有小,但是上有老,而且老人年纪也比较大,家里又没钱,你难道叫他们用命来赔吗? 所以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那些人,他们心中不知道有多少没有释放的捩气,万一这个事情突然变成一个导火索,那么对于侯生的家来说,虽然不至于成为灾难,但是让你恶心半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8月中旬,侯生一家和陈书记,再一次来到高楼组,就田的问题进行一次磋商。 由于是提前通知,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来了一个人,代表了一个家庭。 但是刚刚进去的时候,那个气氛连侯生都感觉到了冰凉,大约有一半的人都冷眼的看着侯生一家,还有其他人在,各自聊各自的。 陈书记有些尴尬,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肯定已经知道了侯生一家的情况了,肯定知道即将要从机动田当中,部分或者全部分给侯生一家,这可能让某些人家接受不了。 生产队上的机动田,根据各个生产队的情况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些人可能就固定给某一个户让他们种,也有可能是轮流,每户种一年,一个生产队上的机动田怎么都有五六块,所以平均到每户,大概每一户每隔两三年也能种一次机动田,这些都是收入啊。 如果现在侯生一家过来,那么机动田就必定要分给他们,本来机动田就不多,如果分掉之后,那么他们这些既得利益的人,就再也没法再耕种了。 这样绝大部分人都受不了,凭什么将机动田分给一个外来户,还不如依照现在的情况,每隔三年每一户都能得到一部分的机动田,总算是可以多一些收入,虽然看起来是微乎其微。 陈书记虽然做通了生产队队长的工作,但是架不住有心人在背后怂恿煽动,所以这个问题刚刚被提出来,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绝对不行,我们组上的机动田为什么要分给外人?” “凭什么……” “我也认为不行,本来水田就少,怎么可以分给别人呢?” “那是不是以后还有人迁进来,就要从我们的水田里面划一部分给他,这事情绝对不行……” …… 有人声音大,有人声音小,反正基本上只要开口说话的就是反对,吵吵闹闹的跟个菜市场一般,有两个吵得最凶的,侯生非常仔细盯着,这两个人十有八九就是在背后煽动的人,一定要记住这两个人,将来自己家的发展,他们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面对这些人潮汹涌,侯爱国和张顺珍感觉很无助。 “我们家房子被大水冲垮了,田地大多也被掩埋了,所以我们不得迁徙出来……” “对啊,对啊,我们只要一点点水田就可以了,够我们一家四口吃饭就行了。” 候爱国和张顺珍的声音并不大,脸上也都是哀求的神色,但是他们的声音立马就被淹没在了人潮汹涌当中。 “艹,关我们什么事?” “那你滚到我们组上来干嘛?” “我管你们房子有没有冲垮,我们家房子差点就冲垮了,我怎么没说要到别的生产组去分机动田?” “就是,你们这样人最可耻,好像这个水灾就只冲了你们家一样,我们大家都受灾了好不好?” …… 各种各样难听的声音,让侯生再也止不住怒气,直接大叫一声。 “够了,吵什么吵?水田我们不要了。” 第16章 尘埃落定 现在侯生真的有一点内疚,甚至是自责,一辈子的老实巴交的父母,被自己的儿子给设计了,上辈子虽然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但是绝对没有这样,看到父母委曲求全的样子,侯生感觉心里都扎针了一般。 也让父母提前知道了人心险恶,这个世界上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管外人如何,你就算死了,也不关他们的事情。 “不行……” 候爱国当即就反对,不过侯生并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直接拉着父母走了出来。 “我们的户口已经落下来了,这个暂时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落户在这里,我们老家的田地肯定要被收回。 你刚刚也看到了,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当然大部分人肯定是盲从,别人反对,他们也跟着反对。 这个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所以我们要柔和处理这件事情,他们看中的就是水田,那我们就不要。 整个生产队机动田应该不超过两亩,甚至还不足,照顾一亩多田,你们两个都要为此分心,还不如没有这田,多分一点旱地,反而对我们更有好处。” “你懂什么!” 候爱国直接呵斥,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家庭是必须有水田的,这样才会有粮食吃,他不知道的是,在往后的20年当中,吃饭对于家庭开支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多年之后吃饭已经不是问题,反而房子才是大问题。 这些东西好像没法解释,但是他会用善意的谎言。 “今年没有没关系,现在我们等于是一个陌生人,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所以现在他们都在集体的排斥我们,现在肯定不是对着干的时候,要等个一年半载,让他们能够充分的了解我们,到时候机动田还是我们的。” “真的?” “我骗你有什么好处?难道我就不要吃饭了吗?” 既然侯生一才放弃了水田的分配,那么事情马上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大部分人的态度马上转变的不一样,虽然还有些人忿忿不平。 至于旱地的话,那么分配的时候,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多了,他们生产队上面,别的不多,就是旱地多,甚至很多地方全部都荒废了,没人去耕种,第一个可能是因为土地贫瘠,里面的石头太多了,第二个确实是人力不可,水田一个人大概只有四分,但是旱地的话,一个人可以分到两三亩。 所以这里也是为什么后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这边的水田很少,大部分都是山地,而且到后来退耕还林之后,这边的地越来越少,所以拆迁的难度也是最小的,是最好的城市扩展方向。 在分旱地这个问题上,很难得的,大部分人都保持统一的态度,靠近县道的那一个大片的荒地,也被划归到候爱国的名下。 有了这些肯定还不够,必须要写下一份合同,特别是靠近县道的那一块地,那块地旁边的山坡,全部都是黄泥,这些候生将来肯定是有用的,不论侯爱国用这些黄泥和土地做任何经济活动,当时侯生所说的经济活动就是种植果树之类的,当然这一点不会写在上面,组民以及村上不能以其他任何理由阻止。 这些都是要签字按手印的,我们放弃了水田的分配,那么这些山地的自主权就要更大,这些其他人都是表示同意。 在他们的想法中,你还能干嘛呢? 顶多也就是种植种植果树,难道黄泥还能吃吗?而且黄泥种植的果树味道都比较酸,因为这些土壤大多呈现酸性,需要对土壤进行培育,才能够满足果树的种植,这些耗时耗力的事情,没有几个人家愿意去做。 而且那块地本来就是公共的,上面一棵树都没有,全部都是杂草,基本上没有人能看得上,其实很多人都以看傻子的眼光看着候爱国,这种地方也要,只怕是疯了。 而且他们的房屋地基,居然要建在山顶上,虽然也是靠路边,这里本来都没有几个人家的,那个山坡上就几乎没有,只有一条路,从这里可以通往另一个镇。 虽然侯生要求的房屋面积很大,但是其他人完全没有任何的考虑就同意了,基本上每一家都有代表着按了手印,签了字。 第二天,大摆了十桌宴席,算是侯生一家来到这个生产组的进组饭,伙食自然不会差,钱也花了好几千,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吃得比较满意,但是候爱国两口子可是心疼的不得了。 由于正是夏天,作为房屋的建设会很快,亲戚们都来帮忙,只有仅仅的四间房,一个厨房,两个卧室,还有一个杂物间。 但是院子确是非常大,至少有五六百个平米,门口就正对着县道边上,大概也就十几米的距离,修了一条用烂石铺的小路。 围墙是用木头围的,这些木头全部是从老家在还没有迁徙之前就已经砍下来的树,大的小的都有,在迁徙之前,侯生就要求父母将自家的山里面的树全部砍掉,不然等迁徙过后,这些树就不归你管了,所以这一次建房子也才用掉了一万多块,当然是亲戚帮忙节省了很多,这些侯生自然会记在心里,将来会补偿的。 转眼之间,侯生在初中已经上了一个月课了,家里的房子也基本上建好了,没有粉刷,没有装修,就是非常简陋的毛坯房,当然以后可以慢慢的完善,侯生让自己的父亲在院子里到处搭各种棚,木头的也好,土砖的也好。 正好又到周末。 “跑步回来啦,吃饭!” 正在做早餐的张顺珍,每天都会对侯生说这样一句话,她也搞不清自己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干嘛要跑步? 每天早上,侯生都要去跑步,上辈子侯生其实比较矮,还不到1米7,所以这辈子他希望再长高一点,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在13岁到14岁两年,基本上疯长了15厘米,之后再涨就比较缓慢了,所以这几年,他一定要持续的保持这个运动习惯,从明年开始,他准备大量的补充营养物质,照这样的情况,最少可以多长五厘米,应该可以比较接近于二级残废线了,只要有个1米73就足够了,如果能长到1米75就是老天开恩了。 第17章 机会 现在母亲离上班的地方很远,所以上了几天班之后,她也放弃了。 这几天就在这周围到处跑,看看有没有可以工作的地方,不过这几天并没有什么收获,侯爱国已经回到工地上面去了。 今年肯定是没有田地可种了,所以必须要多工作,不然生活怎么办? 不过幸好补贴已经下来了,看过侯生家的房子之后,补助是1万,这个其实挺高的,也就是说,侯生家从老家迁到这里来,建好房子,包括其中各种消费,加上补助,大约只发了8000多,比上一辈子好太多了。 “你小姨家准备不做煤了,打算把那些机器都卖掉,哎,听说亏了很多,怎么感觉我们一家子最近都运气不好。” 做煤,其实就是做煤球生意,现在一个十公分左右的煤球,价格2角5分钱一块。 小姨他们做生意,侯生是非常清楚的,自己清楚的,记得小学的时候还去那边玩过,在那边还呆了好多天,唯一的印象就是地上全部都是黑的,到处都是黑的。 他们家做的就是蜂窝煤,但是由于很多钱收不上来,所以出现了很多的烂账,亏损了,那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这个方向并没有错,就在他们停止做蜂窝煤之后的一两年,周围好几个,靠做这个做起来的,虽不至于发大财,但是一年十几二十万还是很轻松的。 “他们不做,我们家可以做啊!”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90年代初的时候,城市居民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蜂窝煤作为家常燃料,从而导致了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蜂窝煤售卖店。 但是随着城市燃气管道的铺设,蜂窝煤的市场越来越小,到了98年时候,因为无烟煤的价格几乎达到160多元每吨,以平时的售价,二角五每块的价格,其实毛利润率基本超过一半,但是由于城市蜂窝煤的市场急速萎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所以绝大部分开始降价,这就导致利润率降低,但是依然会有很多的库存积压,而且和客户熟悉之后,很多人不再是现款现货,这就导致了,利润率的急速萎缩,甚至很多回不了款,最后的结果就是倒闭。 但是农村这一块,就相当于一个未开发的市场,而且农村人口收入的增加,就直接导致了2000年之后,蜂窝煤在农村的使用量飞速上扬,大概有2到3年的黄金期。 靠近城市的这一边,在1999年的时候,就已经在使用量上面有了非常突出的表现。 “什么?” 张顺珍不可置信的看着侯生,自己的妹妹刚做这个生意做赔了,自己的儿子又想做这个生意,难道还嫌赔的不够吗? “他们选的地方不好,要是选在我们这里,生意就要好很多。” “不还是赔!” 做大部分生意都赚钱,区别在于谁的时机把握得最好,这个天下绝对有不赚钱的生意,但是绝不包括做蜂窝煤。 做蜂窝煤的市场很大,最少还有十来年的寿命,但是高峰期可能不足五年,然后就会慢慢走下坡路,到了2015年左右,估计使用蜂窝煤的人几乎要绝迹了。 说实话,对于侯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行业并不多,对于98年能够确确实实赚到钱的,侯生真的是不知道几个,而且自己的能力也是比较一般,谁知道会不会亏掉,甚至是侯生感觉亏的几率更大。 但是做蜂窝煤首先它的门槛比较低,原材料有渠道,直接从小姨夫那里拿就可以了,技术同样是如此,既然他们不准备做了,而且侯生非常明确的知道他们今年年底,会很便宜的价格将一起二手机器全部售卖,到时候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呢! “你要相信你儿子,这个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未来两三年的主要经济来源,小姨他们是不会做生意,不会选地方,而且销售对象的主次关系也搞错了。” “你懂?哼……” “我是现在没钱,有钱的话我就不会和你们商量,我自己就直接干了。” 张顺珍拿不准侯生是开玩笑还是说真话,反正她感觉这个家似乎一直是侯生在控制着,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一步一步都按着侯生的想法在往前推进。 “这个要和你爸商量一下。” “和他商量就没戏了,他的性格你应该比我还清楚,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然后存钱。 实话说吧,你现在找工作也不好找,而且你工作时候妹妹怎么办?你看这几天你都是抱着妹妹去找工作,我们这边制衣厂很少,以前在老家那边,外婆还可以,白天帮帮忙带。” 说到这里侯生就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有自己的工作,在一个茶场里面做饭,侯生曾经听自己母亲说过,从小到大奶奶都没有带过一天,完全就想着自己赚钱,而且特别的偏心,而且赚到的钱,基本上都留给小叔叔了,平时家里面的开销都是用爷爷的。 所以不论是侯生还是张顺珍,从来没有想过将妹妹送给奶奶去带,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婆,侯生可以说是跟外婆长大的,其实全家搬过来的那一天,侯生看到外婆在偷偷抹眼泪。 侯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让你家变得非常富裕,但是要带动几个亲人朋友一起奔小康,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自己知道赚钱的项目非常多,虽然不至于暴富,但是生活无忧,买车买房还是问题不大的。 “老妈,你不要再想了,这个机器,小姨他们卖的价格绝对不会超过2000,我们买过来,每天只要生产100块蜂窝煤,就至少可以赚15块钱以上,基本上就等于你上一个班了,100块蜂窝煤基本上也就够35户家庭一天的使用,这个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你想得太简单了,原材料呢?放机器的地方呢?” “小姨夫他爸爸就是煤矿上面的,虽然只是个工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关系,以比较便宜的购买无烟煤,黄土我们对面那个山坡上多的是,那个地是我们的,而且也签署了相关协议。” 第18章 借一块钱 侯生准备就在对面那边搭一个简易的棚子,先应付一段时间,这个花不了几个钱。 “妈,要不这样吧,我们今天就去走访一下,看看这个蜂窝煤到底有没有市场?” “怎么走访?,难道每家每户都敲一下门,问一下他们用不用蜂窝煤吗?” “大部分人家肯定是需要蜂窝煤的,但是我们不是去问他们需不需要这个,我是要去问他们好不好用。” 张顺珍很疑惑,蜂窝煤不都差不多的吗?难道还有区别很大的吗? “怎么问?” “我们刚刚来,现在还好说,但是到了冬天之后,蜂窝煤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燃料,我们这个村子就不用去问了。 我们去河对岸那边,几乎是没有山地,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所以他们非常缺燃料,不像我们这个村子,还可以砍树烧。 他们那边对于蜂窝煤的需求会非常大,但是他们肯定有供应商,所以我们如果想做这个生意,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个就是质量,第二个就是价格。 不过我觉得价格更重要,至少价格不能比别人高,在这个基础上面,如果比别人的质量更好,那么这个生意我们就成功了。” 其实侯生想到的是,这个年代的人们,其实很容易被忽悠的,说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他们就会认为你是真的。 蜂窝煤的好坏,现在并没有什么标准,但是你可以制定一个你认为好的标准,将这些标准灌输给你们的使用者,之后这个生意就好做了。 普通的居民,这些并不是走访的重点,只是让张顺珍看一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侯生主要想问的是那些做餐饮生意的,他们所用的蜂窝煤,量到底大不大? 结果肯定很满意,目前大部分餐馆,包括市区的那些餐馆,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的蜂窝煤,很少有使用天然气或者是液化气的,这些才是大客户,而且他们手里有钱,只要你质量好,价格不太悬殊,那么这个生意就好做。 “妈,明天我去一趟龙叔叔那边。” “去干嘛?” “有些事情要办,刚好他也休息,这样可以好好的跟他聊一聊。” “不要去打扰别人,总是麻烦别人不好。” 张顺珍就是这样的人,总是怕麻烦别人,侯生想说的是你现在不麻烦别人,将来别人高升了你更没有理由去麻烦别人,而且这也不算是麻烦,就是聊聊天而已。 趁着现在关系还比较稳固,多交流交流感情,将来有什么事情也不怕上面没人。 “就我一个人去,你在家带妹妹就好了。” “呃……,你知道去吗?” 张顺珍感觉怪怪的,这句话不是应该她说的吗?但是一想到侯生近段时间来的表现,又将这句话生生的咽了下去。 “知道的,你放心吧,车子我就骑走了。” 这个年代,路上的机动车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摩托车,四轮车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摩托车的数量,而且路也并不是很好走,骑单车对屁股的伤害可想而知。 不过现在好像正是年轻的时候,恢复起来很快,刚刚到了李建龙的家里面,才坐了四五分钟就缓过来了。 “谢谢婶婶,婶婶,您这个发型做的真好看,下次我让我妈也做一个。” “是吧!哈哈哈,你比你龙叔有眼光。” 接过你手中的茶,侯生轻轻的恭维了一句,从侯生那稚嫩的嗓音当中说出来,显得格外的让人赏心悦目,所以他婶婶非常的开心。 “去去去,去做饭,多做点好吃的,你侄子好不容易来一次。” “还需要你说,我先去买菜了,你们聊。” 看到自己老婆非常开心的,挎着一个布袋出门买菜去了,李建龙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这个老婆他是非常满意的,可以说哪里都好,就是特别的爱俏,那个衣服啊,数都数不过来,一个月两个月就要去做一次头发,最重要的是,他还带动其他同事的太太。 按理说这种败家的行径,可能会让你这样能受到其他同事的埋怨,谁知道事情恰恰相反,家庭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女人啊,你要是让她太闲了,他就会到处找麻烦,各种找你问题。 现在她们的时间,逛街呀,做头发呀,聚在一起打牌呀,确实让男同胞们松了一口气,所以李建龙的人缘反而越来越好了。 虽然李建龙对这件事情总是看不过眼,每次都要对自己的老婆挑根捡刺,但是语气更多的是一种玩笑,而且对于自己的老婆也是听之任之。 毕竟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老婆都有旺夫的潜质,可以说是真正的贤内助,家里面的事情,从来不让他操心哪怕是一分。 “龙叔,我发现婶婶是越来越年轻了。” “她都已经走了,你就不要再拍马屁了。” 李建龙这样的话完全没有让侯生有一点尴尬,反而开始反驳起来。 “我可是说的实话,这女人啊,只有老公有本事,才会越活越好,如果要越活越年轻,光光有本事是不够的,还得是个好男人,从婶婶那里就可以看出,龙叔在平时工作当中处理关系,肯定是非常得心应手。” 李建龙一愣,他没有想到侯生居然有这样的解释,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真的是如侯生所说的这样。 从一个家庭的女人身上,大致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男人能力以及人品到底如何。 “行了行了,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直接说你的事情吧!” 虽然李建龙脸色板了起来,但是从他那微微眯起的眼睛,以及眼睛旁边那淡淡的鱼尾纹,还是可以看出他心情很不错。 “龙叔,我是来借钱的。” “要多少?” 李建龙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问侯生要多少? “一块钱。” 李建龙的脸色一下就垮下来了,你这是在逗我呢? 你辛辛苦苦跑这么远,就是为了过来借一块钱,是在消遣我吧? 不过在脑海里稍微转了半圈之后,回想起侯生近几个月来一系列的表现,觉得他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所以直接不说话,等待着侯生的后续。 密码登不上,搞了好多天,郁闷 第19章 要好好读书 “我真的是想借一块钱。” “呐,一块钱,拿了赶紧走吧!” 李建龙看到侯生还遮遮掩掩的,直接祭出绝招。 得,侯生也没想到李建龙居然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尴尬的笑了一下,也没有伸手去接着一块钱。 这个年代官员的口袋里面还是经常会放现金的,只是侯生也没想到一块钱的速度这么快,快到让侯生都没有任何反应时间。 “龙叔,事情是这样的……” 看到侯生开始说实话,李建龙得意的笑了一下,然后收回了那一块钱。 心里想到:我在政府部门上面也混了十来年,虽然你这个小孩比较妖孽,但是难道我一个40多岁的人还治不住你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吗? 老子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米多,小小的一招就让你进退两难。 “我想办一个蜂窝煤制作工坊,主要是趁着我爸爸没在的这段时间,他的性格您也应该知道。 让他花钱做生意,这个可能性太小太小,所以我只能从我妈那里打开出口,现在到过年还有三个多月,只要这段时间能赚钱。 就算过年的时候我老爸回来了,他也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 李建龙皱起了眉头,蜂窝煤他们一家也前也用过,这段时间住在市里面之后,绝大部分时间用的是天然气,谁还用蜂窝煤呀? 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市场啊? “这东西现在应该没有几家会用了吧?农村都是烧柴的,你看我们这边都是烧天然气。 你如果做那个什么蜂窝煤?卖给谁呀?” 一看就知道,这个龙叔,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活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片面,感觉就像调查了两个极端,对于中间部分却是不闻不问。 “我跟我妈昨天走访了一圈,靠近城市的这些郊区地方,蜂窝煤的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城市的那些餐馆,使用蜂窝流量也是非常大。 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现在农村慢慢都有钱了,很多人家里面都有煤炉,而且基本上没有熄过火,所以我觉得广大农村市场,肯定将来一两年是大有可为。” “啊?!” 李建龙微微蹙起眉头,侯生说的情况跟自己所了解的并不相同,作为一个主管民政的公务人员,对于民生这一块,他必须要有所了解,所以他也切切实实的去下面走访了,他所了解的地方主要是在星城城区,还有比较偏远一点的农村地方,对于郊区这一块,他暂时没有关注在上面。 侯生所说的,现在农民越来越富,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摩托车,要是回溯到七八年前,路上大部分是行人和单车,哪里像现在才能偶尔看到一辆四轮轿车。 城市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就仅仅几年的时光,城市化的进程,那就是如同火箭一般的速度。 人们的生活水平,每年都在稳步提升,他作为一个公务人员,也是与有荣焉,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出了不少力。 “投资大不大?” “我小姨家就是做蜂窝煤的,但是他选择的时机以及选择的地点很不好,所以他们现在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前两年赚到的钱,全部又吐了出来,她们准备处理掉他们的设备。 而且不论是原料的进货渠道,还有技术,这些可以说都有,我们现在的落户地方非常好的地方。 黄土都是查验过了,里面基本上不含沙粒,而且粘性比较好,上次你也去看了,那里有将近五六千平米的空地,上面全部是石头和杂草,那你就是我准备用来生产的场地。 刚开始可能会答建一个简易的工作棚,只要能放下机器和产品,不至于被雨淋湿就可以了。 至于销路,从我们现在新家往北走一点点,那边就有大片的居民,这里是属于郊区,他们的燃料绝大部分人用的是蜂窝煤,只要我的产品比别人好,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是有优势的。 如果实在不行,我就价格比别人低,因为我的进货渠道比别人好,我小姨夫的爸爸就在矿场上面,所以我们进货,价格会便宜不少,而且煤的质量要优于他们。” 就是侯生的底气,我从来没有想过和小姨一家进行合伙做生意,不论是你这个合伙赚钱,或者是没赚钱,到最后绝对会产生矛盾。 现在他们已经有意停止生意,也已经在联系卖家了,不过这个时间段,并没有接手的人。 “既然像你说的这么好,你小姨家为什么不做呢?” “钱收不回来,每户都有几百块钱,累积起来就非常多了,而且这个钱过年都收不回来,现在农村好多都是这么赖皮的,而且你拿他也没什么好办法,谁站在那里,我小姨和小姨夫都只能算是外人呢!” 这其实就是做生意的悲哀,谁都知道做生意会赚钱,赚多赚少总是赚,但是最怕的就是那些赖皮的人,现在没有法律明确的规定,老赖的话你会怎么怎么样。 有些人明明有钱,他就是不给你,你还拿他没有一点办法,总不可能为了一点钱去拼命吧。 就像侯生的小姨家,很多人其实欠下的数目并不是很大,两百三百或者是五六百,但是你架不住基数大啊,一算下来就有好几万了,这个年代好几万,那可是非常值钱的。 没有流动资金了,这个生意就很难做下去了,因为买煤矿,必须是现钱。 “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借一块钱给我。” 又来了,李建龙现在想揪着他的耳朵,朝他吼几句,说了这么多废话吗? “然后我谎称要借5000块钱开蜂窝煤生产厂,依照我妈的性格,肯定会不愿意的,到时候她的钱就拿出来了。” “原来你是让我联合起来坑你妈妈啊,你真是人小鬼大呀!” “呐!接下来就看您同不同意了,我可是全部交底了。” “你小子,就应该好好读书,将来应该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第20章 打死你 按照李建龙的本意,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关他什么事,做生意要是赚了还好,如果万一亏了,到时候估计他跟候爱国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但是他又想看看侯生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来,如果不帮他的话,心里总是有痒痒的感觉。 “你成绩怎么样?” “小学还不错,初中来说,目前还没考试,不过初中的知识比较简单,暂时能应付得过来。” “应付?” 李建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男人,对于小孩子,就应该去关注他的成绩,因为目前来说,评判一个小孩未来到底如何,成绩算得上是最直观的表现。 这个是很多的父母都这么认为,你只要成绩好,将来肯定不会差。 其实也没有说错,不过这个成绩好,一定要好到顶尖的那一种,那么当你上了985之后,出来的确实没有几个混的差的,绝大部分人都比普通的那一群大学生要好的多。 所以李建龙一听到侯生说到应付两个字的,心里总感觉有一些烦躁,这么聪明的一个小孩子,学习成绩应该是顶好的才对。 侯生的新家,在搬迁的时候,他也去过一次,那里确实有点偏僻,去读书的地方比较远,但这并不是候生应付的理由。 “在班上排个前三,应该是没问题吧!主要是我现在心思没在这个学习上面。” 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的,现在侯生还能应付得过来,但是如果到了高中的话,那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依照侯生的智力,很多确实是应付不过来的。 “你那个到底需要多少成本?” “一万左右吧,最大头是机器,还是一台二手的机器,我估计价格应该在3000以内,至于无烟煤的话,直接拉上一大车也才3000多一点点,这样至少够我们一个月的生产量了,当然如果生意不好,可能到过年都用不完。 但是亏是很难亏的,我只会做现金生意,宁愿少赚一点,也不做赊账生意。” “那你想好了,谁送货没有?难道让居民直接到你那儿来取?这恐怕不是很现实吧。” “我舅舅初中毕业了,高中没考得上,现在闲在家里面无所事事,我准备让他帮忙送货,买一台二手的三轮摩托车,前期肯定是够用了。” 这些东西好像都想得比较明白,本来就不够聪明,所以很多事情必须要计划好,不打无准备的仗。 “你看这样好不好? 你也不要想着骗你妈妈了,我直接借你1万块钱,但是你两年之内必须还给我,而且要算你的利息。 愿不愿意?” “没有任何问题!” 1万块钱的话,两年之内随便都可以还得完,侯生这一点自信还是有的。 “自信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自负。” “我是充分调查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这个您尽管放心。 不过龙叔,我一个12岁不到的小孩,您真的放心将钱借给我吗?” 其实这才是侯生所无法理解的地方,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侯生毕竟才12岁不到,没有哪个成年人将这么大一笔钱借给这样一个小孩,就算是疯子,估计也不可能。 偏偏这个李建龙,就做出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哈哈哈,你什么时候把你自己当作一个12岁的小孩了? 我怎么看不出来?我可不怕你们不还钱的,你家里那里在未来十年肯定是会拆迁的,我还怕你没钱吗? 就算你不还,我直接找你爸。” 这理由真的是让人没法反驳了,其实现在很多有心人都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市区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所需,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步一步的快速发展,向周边扩张是必然的趋势。 那么现在侯生家所在的马头村,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落点,这里可耕种的田地稀少,人口也并不密集,而且又离城市很近,往这边发展,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只是能看懂这个方向的人并不多。 98年的时候,大部分人还在为生存而努力,而且拆迁的补偿并不是很高,毕竟这个时间国家也并不富裕,这个时候谁还管你城市往哪个方向发展。 “龙叔,你怎么知道一定会拆迁呢?” “你说的。” “呃!” “行了,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陪我下一局象棋,你要是能赢我,利息都给你免了。” 侯生可不在乎什么利息不利息,这个年代的利息也就七厘八厘的样子,1万块钱两年算起来也才1200不到的利息,这一点钱在侯生的眼里,特别是从20年后回来的侯生眼里,眼睛都可以不眨一下。 象棋并不是侯生的长项,但是依然还是可以和李建龙杀得有来有回。 “你们两个不要下了,赶快过来吃饭。” 侯生和李建龙两个人手也没洗,直接过来吃饭,这个年代的农村出来的人,只要手上没有明眼看得见的污渍,那吃饭就没必要洗。 下午的时候,侯生找婶婶要了一个纤维袋,直接将钱就扔在里面,挂在单车后面,就这么明晃晃的回家。 “妈,我回来了。” “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去的时候没有提礼物回来,你居然还带东西回来了,哎!” “龙叔叔硬塞给我的,其实本来我是想拒绝的,但是他说这作为我的启动资金。” “什么东西?” 侯生直接将纤维袋拆开来,露出了里面一叠的四大伟人,这一下把张顺珍吓得够呛的。 “你……,你真的是太不听话了,你怎么把这么多钱拿回来了? 明天你给我马上还回去,而且你为什么就这么放在纤维袋里面? 万一路上掉了怎么办?万一被别人抢了怎么办? 我……,我,我打死你” 一边说还一边流泪,张顺珍现在是气愤到了极点,他觉得这个儿子太能折腾,总有一天会把这个家折腾没了,所以他一把抓住侯生,直接在他屁股上狠狠的抽了好久。 侯生没有什么反应,反而她自己却越哭越厉害。 看到张顺珍在哭,旁边的妹妹也没有任何理由的开始哇哇大哭,侯生的眼睛里面眼泪也在打转。 第21章 准备就绪 过了几分钟,侯生扶起蹲在地上,依然有些呜咽的张顺珍,然后一把手抱起妹妹。 “你要相信你儿子,再说了,龙叔既然敢借给我,你以为他是老糊涂吗? 刚刚他跟我说了,我们家这边肯定会拆迁的,到时候一家总有十几二十万,没有问题的,相信我!” 张顺珍叹了一口气。 “钱,你明天还是还回去吧,家里面还有一点钱,我拿出1万块钱来,就算是亏了,到时候我会跟你爸爸解释的。” “妈,没事的,我借这个钱,同样是给自己一点压力,反正事情我都想好。 而且以后进货肯定也要花钱,所以没事的,顶多也就亏1万块钱,家里的钱留着。 明天你去一趟小姨那里,看看他们的机械多少钱可以卖给我们,如果他说2000,我们就把价格加1000加到3000吧。” 侯生非常了解自己小姨的性格,侯生这个小姨跟自己的妈妈不论是长相身高声音都非常接近,所以两姐妹非常的亲。 既然小姨知道这个行业不赚钱,她肯定不会愿意将机械卖给张顺珍的,而且还会劝她不要掉进这个深坑。 所以侯生交代了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情。 第一是价格不能低于2500,虽然小姨他们卖给别人,可能也就是两千块左右。 第二就是,做没得这个技术,他们需要教会我们。 第三就是解释,我们这个地理非常好,应该不会亏本。 对于张顺珍提出的合伙,侯生直接拒绝,亲戚合伙这个事情是最不能做的,第二就是好朋友合伙也不能做。 一个生意,不论你是赚钱还是不赚钱,最后亲戚或者朋友合伙,大部分都是以拆伙为终结。 而且到时候连亲戚都没得做了,朋友都没得做了。 公司亏损了,两个人互相埋怨,公司赚钱了,大家都要斤斤计较,谁付出多谁要分得多。 总之一句话,能自己单干的就自己单干,不能自己单干的,就要找对合伙人。 然而事情的顺利程度却远远超乎后生的预计,反正自己的小姨夫很快就同意了,甚至连侯生提出了一些要求,他都是一一答应了。 其中就包括做蜂窝煤的各种技术参数,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添加多少水量?可以保证做出来的蜂窝煤隔一天就可以使用,怎样使蜂窝煤表面看起来更黑? 还有一点就是进货渠道,这些自己的姨夫,表示愿意帮助侯生一家建立健全的进货渠道。 看样子他们的确是亏的已经完全无法再维持下去,所以急于的甩脱这个包袱,从张顺珍的话语里,侯生也知道自己小姨的脸色并不好。 因为老娘和小姨的关系很好,所以侯生猜测,小姨肯定是不想侯生一家继续踏入这个深坑,可是有时候一个家庭里面,女人的话语权并不高,所以并不能改变什么。 侯生倒是挺开心的,这边马上可以找人搭建简易的棚子,地面都不用怎么处理,用黄泥把它夯实就可以了。 搭建棚子,这个就更加简单,高度大概三四米就可以了,边上的地方两米多一点,全部用木头支起来,上面盖的是石棉瓦。 大概三四个面积200多平方的工作区域,总面积也才600多个平方,分别是生产区域,原材料堆放区域,还有成品晾晒区。 不是侯生不想搭建在一起,面积越小,它的稳固性就越好,而且就算倒塌了一间,其他两间不至于受影响。 不到十天,机器就被运了过来,无烟煤也运过来一车,25吨,每吨价格147,听说最近煤炭的价格一直在下降,这让侯生干劲十足,只有煤炭价格下降了,利润的空间才会越大。 工作间旁边的黄泥,质量也是非常好,沙石的含量几乎为零,只要把表层清理干净,下面都是一些优质的黄泥,粘度也足够高。 每天傍晚回来,张顺珍都会跟侯生讲述今天的工作进度。 最让侯生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周围的很多居民对于这个简易的工房,一直都是指指点点。 如果侯生家这个工坊,每天卖出去的蜂窝煤很少,那么这群围观的人至少应该会比较高兴。 但是如果这个蜂窝煤作坊产量很高,销量也很高。 那么多群指指点点的人,恐怕就要被某些人勾起他们心底的欲望了,凭什么你一个外来人做生意的运气这么好,那么是不是我家同样做也会做得很好呢? 看到你赚钱,特别是你这个外来户,你这刚来我们生产队,还不到三个月,占据了生产队的公共土地,他们可不管这个地到底是不是分给你的。 他们只知道你用这个地开工厂,然后赚钱了,他们没有赚钱。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眼红症。 不过现阶段侯生并没有更多的心思放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现在对于侯生来说,首要的就是打开销路。 工人很好说,老家那边有的是劳动力,本地的候生现在根本不敢叫,首先你不知道他的为人,所以其中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再一个就是工资并不是月发,而是要等到过年之前才发的,这个时候谁知道这些你不熟悉的人,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在你生产忙碌的时候甩手不干,让你的产品做不出来。 又是一个星期六,小姨夫过来专门帮忙培训工人,侯生就在旁边旁听。 经过一天的培训,各种技术参数都被侯生整理成册,舅舅张伟基本上也能实际操作机械了。 但是侯生知道这些技术参数是会变化的,虽然无烟煤使用的差不多是同一种,但是所使用的黄泥不同,所以技术参数肯定是需要修改的。 按照小姨夫的说法,100份原材料当中,77分的无烟煤,加上23分的黄泥,这样做出来的煤球,不仅好烧,而且烧完夹出来不碎。 但是他也说了,有的时候突然有一批质量并不是很好,这就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黄泥都是从不同地方拿过来的,黄泥的粘度有区别,这就造成了烧完之后碎与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