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過白晉的手藝後,三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想不到他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水平,三人更加堅定了要把白晉拉上山的決心。孫賓主動幫他提了兩個大袋子,四人一起往山上走去。
鬼穀先生居住的地方按照奇門遁甲布置,看似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暗藏玄機,大多數人就算找到了鬼穀所在,也找不到鬼穀先生所住的地方。
白晉跟在他們的身後,看到林中的一間間木石結構的房屋後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傳說鬼穀先生精通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以後或許能尋個法子迴去。以後若是迴不去,有了和孫賓、蘇秦、張儀的同門情誼,以後行事也會方便。這樣想著,他就決定先在鬼穀安定下來。
“你就先住在龐涓的屋子裏吧,反正他也不迴來了。”蘇秦指著一間石屋說。
“他去哪了?”白晉奇怪地問。他們三個還在鬼穀中,他還以為龐涓也在。對於這位陷害同門心狠手辣的人,白晉對他有點膈應,現在聽說他不在,倒是鬆了口氣。
“迴魏國去了,聽說還得了魏王的賞識。”張儀說道,語氣中帶了一絲羨慕。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白晉瞥了眼孫賓,張了張口,還是將原本要說的話咽了下去。他知道龐涓會陷害孫賓,但現在說不得。現在他相對於他們來說,還隻是一個認識不到一天的陌生人。
孫賓幫白晉把東西提到了龐涓的石屋裏,反正地方多,每個徒弟都有獨立的屋子。龐涓房間內布置很簡單。一張床榻,一張木案,一個櫃子,牆上還掛著一副弓箭。孫賓把兩隻袋子放到牆角,然後打開木櫃,拿出衣服被褥。
“換一下衣裳吧。”孫賓把衣服遞了過來,“這是龐涓的舊衣。”
白晉接過,聞到了衣服上陽光的氣息,不像是放久了的。他不禁看了一眼孫賓,他可能想著龐涓有一天迴穀裏會穿上吧?可惜龐涓直到死都沒有踏進鬼穀一步。
白晉接過衣服,比起身上的絲衣粗糙得多,應該是麻質的,但勝在結實。他低頭瞧了瞧自己,雖然手腳臉部洗得幹幹淨淨,但這一身衣服又是血跡又是泥土,身子又出過汗,不擦一擦的話恐怕會弄髒這套幹淨的衣服。而且,腦袋上的傷口也要處理一下,頭發沾了血液黏糊糊的也難受。
“廚房在哪?我想燒些熱水擦一下。”白晉把衣服放到榻上說。
“也好,你隨我來。”孫賓深深看了白晉一眼,轉身走出去,白晉連忙跟上。
他們幾個大老爺們除非到了寒冬臘月,不然都是到山下的溪水中沐浴的。從這裏到最近的溪流,大概隻用一刻鍾的時間。每天早晨,孫賓都會挑著木桶下山去,將廚房那兩個大瓦缸裝滿水。
白晉一踏進廚房愣了一下,地麵是夯得非常結實的泥地,中間擺著一張大長案,案上擺放著陶製的甑、簋、簞、豆、壺、爵、盆、碗等器物和食材。廚房一角擺著兩隻大陶缸,一邊擺放鼎、鬲等炊具,旁邊堆著一堆柴。
這是廚房?灶台呢?鍋呢?白晉瞪大眼睛掃視著那些對於他來說造型奇怪的器物,除了鼎、爵、壺在古裝電視中常見的外,其他的都不認識。他的心砰砰直跳,這就是戰國的廚房啊,尼瑪全是文物啊。他習慣性地想掏出手機發個朋友圈,但是卻摸了個空。苦笑了一下,他倒是忘了,自己現在身在戰國。
“這裏就是廚房,你隨便。”孫賓說完,就要離開,卻被白晉一把拉住了。
“這些東西怎麽用?”
孫賓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不會吧?
鬼穀規模最大的建築是中心的一棟三層木製小樓,一層架空,二三層的木架上放滿了各類的竹簡、木簡。每到午後時分,張儀和蘇秦一般都會泡在裏麵研究閱讀各家的學說,時不時還要唇槍舌劍辯論一番。正說得火熱處,就見到孫賓皺著眉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走了上來。
這個表情可很少見。孫賓一向沉穩,除了下廚,還沒見過他擺出糾結憂慮的表情。
張儀和蘇秦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難道事情有變,那小子不願下廚?
孫賓最後還是將自己的擔憂告訴了他們。張儀和蘇秦聽後臉都綠了,那小子連炊具都認不全,還指望他會做飯?
張儀咂了一下嘴巴,想起了那些美味的烤肉片,遲疑地說:“他既然能烤出美味的肉,廚藝應該不會差到哪裏去。”
“先生應該不會騙我們。”蘇秦想起了之前鬼穀先生的話,先生收下他應該有一定的原因。
“我把各種器具的用法告訴了他,他應該會用。”孫賓說。那人聽著的時候雙眸閃亮,看起來對那些器具非常感興趣。
“去看看。”張儀從席上站了起來,走下樓去。
白晉激動了一會兒慢慢平靜了下來,這些在現代看起來像是藝術品的東西,在這裏隻是普通的炊具罷了。聽了孫賓講解它們的用法,白晉很快就記住了,它們的功能和現代的炊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這個像鼎的東西就是鬲,隻不過它深腹扁圓,有三隻中空膨大的矮袋狀足。這樣食物的受熱麵積大而且比起鼎來快熟。它的體積比鼎小,高大概三十厘米,口徑寬約三十五厘米。鬲常和甑搭配一起用來蒸飯。在鬲下燒火,煮沸鬲中的水,水蒸氣蒸熟甑中的飯。甑有點像蒸包子的籠屜,敞口,立耳,平底,底部有氣孔。蒸飯的時候要像現代蒸包子一樣在底部放上箅子,不然飯會漏到鬲中去。
白晉用葫蘆做成的瓢往鬲中倒了一些水,用竹編的圓形蓋子蓋上,然後在下麵開始燒火。這時候的生火工具是燧石,黑不溜秋的和柴火擱在一塊,毫不起眼。孫賓沒有跟他講生火的方法,白晉在廚房裏轉了幾圈,都沒有看到有什麽生火的工具,隻好迴到屋子裏把打火機尋了來。
用樹枝把鬲下麵積著的一些灰扒了出來後,白晉發現鬲下麵是一個方形的灶坑,四周被燒得漆黑。木柴就是放在裏麵點燃,類似現在有些地方還有的火塘。鼎下麵估計還有一個。一個灶坑用來煮飯,另一個煮菜。
火順利地點了起來。白晉在初中之前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生活,到了初中老爸在城裏安定了下來才把他接了去。因此用柴火燒水煮飯的事他駕輕就熟。
趁著燒水的間隙,他又在廚房裏溜達了一下,發現了靠近水缸的地方有個木門。他推門進去。
鬼穀先生居住的地方按照奇門遁甲布置,看似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暗藏玄機,大多數人就算找到了鬼穀所在,也找不到鬼穀先生所住的地方。
白晉跟在他們的身後,看到林中的一間間木石結構的房屋後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傳說鬼穀先生精通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以後或許能尋個法子迴去。以後若是迴不去,有了和孫賓、蘇秦、張儀的同門情誼,以後行事也會方便。這樣想著,他就決定先在鬼穀安定下來。
“你就先住在龐涓的屋子裏吧,反正他也不迴來了。”蘇秦指著一間石屋說。
“他去哪了?”白晉奇怪地問。他們三個還在鬼穀中,他還以為龐涓也在。對於這位陷害同門心狠手辣的人,白晉對他有點膈應,現在聽說他不在,倒是鬆了口氣。
“迴魏國去了,聽說還得了魏王的賞識。”張儀說道,語氣中帶了一絲羨慕。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白晉瞥了眼孫賓,張了張口,還是將原本要說的話咽了下去。他知道龐涓會陷害孫賓,但現在說不得。現在他相對於他們來說,還隻是一個認識不到一天的陌生人。
孫賓幫白晉把東西提到了龐涓的石屋裏,反正地方多,每個徒弟都有獨立的屋子。龐涓房間內布置很簡單。一張床榻,一張木案,一個櫃子,牆上還掛著一副弓箭。孫賓把兩隻袋子放到牆角,然後打開木櫃,拿出衣服被褥。
“換一下衣裳吧。”孫賓把衣服遞了過來,“這是龐涓的舊衣。”
白晉接過,聞到了衣服上陽光的氣息,不像是放久了的。他不禁看了一眼孫賓,他可能想著龐涓有一天迴穀裏會穿上吧?可惜龐涓直到死都沒有踏進鬼穀一步。
白晉接過衣服,比起身上的絲衣粗糙得多,應該是麻質的,但勝在結實。他低頭瞧了瞧自己,雖然手腳臉部洗得幹幹淨淨,但這一身衣服又是血跡又是泥土,身子又出過汗,不擦一擦的話恐怕會弄髒這套幹淨的衣服。而且,腦袋上的傷口也要處理一下,頭發沾了血液黏糊糊的也難受。
“廚房在哪?我想燒些熱水擦一下。”白晉把衣服放到榻上說。
“也好,你隨我來。”孫賓深深看了白晉一眼,轉身走出去,白晉連忙跟上。
他們幾個大老爺們除非到了寒冬臘月,不然都是到山下的溪水中沐浴的。從這裏到最近的溪流,大概隻用一刻鍾的時間。每天早晨,孫賓都會挑著木桶下山去,將廚房那兩個大瓦缸裝滿水。
白晉一踏進廚房愣了一下,地麵是夯得非常結實的泥地,中間擺著一張大長案,案上擺放著陶製的甑、簋、簞、豆、壺、爵、盆、碗等器物和食材。廚房一角擺著兩隻大陶缸,一邊擺放鼎、鬲等炊具,旁邊堆著一堆柴。
這是廚房?灶台呢?鍋呢?白晉瞪大眼睛掃視著那些對於他來說造型奇怪的器物,除了鼎、爵、壺在古裝電視中常見的外,其他的都不認識。他的心砰砰直跳,這就是戰國的廚房啊,尼瑪全是文物啊。他習慣性地想掏出手機發個朋友圈,但是卻摸了個空。苦笑了一下,他倒是忘了,自己現在身在戰國。
“這裏就是廚房,你隨便。”孫賓說完,就要離開,卻被白晉一把拉住了。
“這些東西怎麽用?”
孫賓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不會吧?
鬼穀規模最大的建築是中心的一棟三層木製小樓,一層架空,二三層的木架上放滿了各類的竹簡、木簡。每到午後時分,張儀和蘇秦一般都會泡在裏麵研究閱讀各家的學說,時不時還要唇槍舌劍辯論一番。正說得火熱處,就見到孫賓皺著眉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走了上來。
這個表情可很少見。孫賓一向沉穩,除了下廚,還沒見過他擺出糾結憂慮的表情。
張儀和蘇秦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難道事情有變,那小子不願下廚?
孫賓最後還是將自己的擔憂告訴了他們。張儀和蘇秦聽後臉都綠了,那小子連炊具都認不全,還指望他會做飯?
張儀咂了一下嘴巴,想起了那些美味的烤肉片,遲疑地說:“他既然能烤出美味的肉,廚藝應該不會差到哪裏去。”
“先生應該不會騙我們。”蘇秦想起了之前鬼穀先生的話,先生收下他應該有一定的原因。
“我把各種器具的用法告訴了他,他應該會用。”孫賓說。那人聽著的時候雙眸閃亮,看起來對那些器具非常感興趣。
“去看看。”張儀從席上站了起來,走下樓去。
白晉激動了一會兒慢慢平靜了下來,這些在現代看起來像是藝術品的東西,在這裏隻是普通的炊具罷了。聽了孫賓講解它們的用法,白晉很快就記住了,它們的功能和現代的炊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這個像鼎的東西就是鬲,隻不過它深腹扁圓,有三隻中空膨大的矮袋狀足。這樣食物的受熱麵積大而且比起鼎來快熟。它的體積比鼎小,高大概三十厘米,口徑寬約三十五厘米。鬲常和甑搭配一起用來蒸飯。在鬲下燒火,煮沸鬲中的水,水蒸氣蒸熟甑中的飯。甑有點像蒸包子的籠屜,敞口,立耳,平底,底部有氣孔。蒸飯的時候要像現代蒸包子一樣在底部放上箅子,不然飯會漏到鬲中去。
白晉用葫蘆做成的瓢往鬲中倒了一些水,用竹編的圓形蓋子蓋上,然後在下麵開始燒火。這時候的生火工具是燧石,黑不溜秋的和柴火擱在一塊,毫不起眼。孫賓沒有跟他講生火的方法,白晉在廚房裏轉了幾圈,都沒有看到有什麽生火的工具,隻好迴到屋子裏把打火機尋了來。
用樹枝把鬲下麵積著的一些灰扒了出來後,白晉發現鬲下麵是一個方形的灶坑,四周被燒得漆黑。木柴就是放在裏麵點燃,類似現在有些地方還有的火塘。鼎下麵估計還有一個。一個灶坑用來煮飯,另一個煮菜。
火順利地點了起來。白晉在初中之前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生活,到了初中老爸在城裏安定了下來才把他接了去。因此用柴火燒水煮飯的事他駕輕就熟。
趁著燒水的間隙,他又在廚房裏溜達了一下,發現了靠近水缸的地方有個木門。他推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