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大康行宮。
宮中,禦花園。
趙辰端坐在湖心涼亭,抓著魚竿垂釣。
奈何有所忌,他沒法靜心。
昨夜起,穆翼率穆家軍兵臨成外,就地安營紮寨,派精騎巡查城郭四方,探問城裏守軍數量。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城內虎賁在城頭嚴陣以待,全軍處在作戰狀態。
奈何虎賁數量不足,臨時募集的新軍還未練成,與殘暴獸態的穆家軍對峙,趙辰信心不足。
此時,城頭虎賁監視穆家軍的一舉一動,沒半刻匯報一次,有任何風吹草動,詳細匯報。
盡管趙辰收到林間律,阮星河率秦軍殺向建州的消息,推測穆翼知曉時,必然拔寨而去,可惜兩時辰過去,仍不見穆家軍離去。
趙辰焦慮重忡忡,糾結而擔憂。
公羊越信中匯報,穆氏兄弟倒戈,與齊楚燕韓趙魏的聯軍結盟,穆家軍在北疆作戰。
穆翼突然率軍出現,兵鋒危及皇宮,此舉乎趙辰預料。
穆氏兄弟是何等貨色,趙辰心似明鏡。
生怕穆翼圍困監視新城,等待穆恆引北疆聯軍前來,聚七家精銳攻城。
若新城遇襲,慘遭淪陷,他恐有性命之憂。
等候半日,斥候盡傳迴些雞毛蒜皮的瑣事,遲遲不見穆家軍拔寨離去,趙辰越焦慮,慌神。
不久前,太監帶來最新消息,穆家軍正在拔寨,似乎計劃撤離。
趙辰聞之,如釋重負。
這時候,旁邊伺候的臣子詢問:“皇上,穆家軍拔寨撤離,是否派虎賁軍出城阻撓。”
穆翼不再選擇攻城,多半知道秦軍殺向建州,穆家軍急於迴師,虎賁軍出城阻截,必能阻撓穆翼,殺得穆家軍片甲不留。
趙辰收起魚竿,端起石案上的茶杯喝了口,眼角餘光瞥向臣子,不溫不火的說:“穆翼放棄攻城,急不可耐拔寨前往建州,肯定知曉林間律,阮星河率軍南征。
既然穆翼給予離去,何須多此一舉阻撓對方,讓穆家軍與秦軍在建州廝殺,虎賁軍作壁上觀不好嗎?”
城內守軍數量有限,正麵迎戰穆家軍未必能取得優勢,大量虎賁軍白白戰死。
不過,穆氏兄弟背叛皇室,麵臨危機時,他樂意落井下石。
“派少數虎賁軍出城,無需正麵迎戰,選擇沿途騷擾,搶奪焚毀穆家軍的糧草!”趙辰吩咐。
“喏!”
聞訊,有太監前去安排。
這時候,旁邊的臣子走上來給趙辰斟茶,麵色焦慮的詢問:“皇上,秦軍虎狼之師也,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林間律,阮星河領七八萬精騎殺向建州,容州,川州。
穆氏兄弟率軍在外,建州空虛,三地隨時淪陷。
若秦軍奪取建州三地,與北方聯軍配合,將徹底包圍大康,朝廷處境越危險,皇上該盡快想辦法。”
聞聲,趙辰端著茶杯,突然愣住,默不出聲。
此言說出大康的軟肋,趙辰的處境。
大康,大乾交好時,大乾龍騎坐鎮大康,代替虎賁軍征討大康割據的諸侯,試圖收複割據的失地。
兩國交惡,大乾龍騎撤出大康,龍騎趕往南唐作戰,四方強敵虎視眈眈,特別對大康垂涎已久的齊楚燕韓趙魏秦,派軍精銳攻打大康,不管他做多少努力,大康的處境仍每況愈下。
從前,他懼怕秦國,後來秦軍遠征江南。齊楚燕韓趙魏的精銳從北疆殺來,他又懼怕北疆的勁敵,現今,秦軍從江南轉戰江州,高唐州,殺向西南的建州,瘋狂蠶食大康的疆域,而大康虎賁軍腹背受敵,除非老天眷顧,送給他幾名天才統帥,方能改變大康的處境。
可惜,運氣不站在他這邊。
事已至此,趙辰不得不自我安慰:“秦王迎娶公主,即使將來秦軍兼並大康,朕至少沒有性命危險。我們麵臨的勁敵仍在北疆,不管處境再慘烈,必須抵抗聯軍,與穆家軍。”
趙辰在涼亭內度步,托腮思量。
良久,趙辰出聲道:“傳朕旨意,派百名密探前往建州,大肆宣傳斬殺穆氏族人者賞黃金百兩,斬殺穆氏兄弟者,賞黃金千兩。”
盡管朝廷沒有足夠多的虎賁軍,前往建州作戰,趙辰仍然希冀自保之餘,派人殺害穆氏兄弟。
當初,穆氏兄弟率領穆家軍,血洗舊都,焚燒皇宮,擄掠皇族,王室子嗣,淩弱皇族女眷。
此等血海深仇,趙辰從來沒有忘記。
先前借助穆家軍抵抗北疆的來犯之敵,可以暫時放下仇恨,現在穆氏兄弟再度背叛他,他必須把穆家趕盡殺絕,給慘死的皇族後裔報仇。
何況,穆氏兄弟在西南經營多年,但搜刮民脂民膏,推行嚴酷的政策,導致三州百姓怨聲載道,對穆家積怨很深。
若他的旨意傳遍西南三地,相信有很多人願意挺身而出,冒險刺殺穆氏族人,穆家軍裏,也有兵將經受不起獎勵的誘惑,挺身而出刺殺穆翼穆恆。
到時候,他可能不費吹灰之力,為皇族的受害者複仇。
“皇上,這麽做,是否針對秦軍呢?”旁邊的臣子詢問。
若能挑起建州,容州,川州百姓對秦軍的仇恨,林間律,阮星河率軍殺進建州時,引起建州三地的百姓反抗,到時候,秦軍正麵對付穆家軍,暗地裏還將遭遇建州三地百姓的襲擾,拖延秦軍奪取建州的步伐,擴大秦軍作戰的傷亡。
配合趙辰的建議,既能狠狠打擊穆家軍,還能牽製秦軍。
“嗯,這是個不錯的策略!”趙辰讚同借助建州三地百姓,對抗西征的秦軍,拖延作戰時間,消耗秦軍有生力量。
“喏!”
臣子得令,躬身退出,匆匆前去安排。
此時,趙辰獨站在涼亭內,挺身而立,思緒繁雜。
如臣子所言,秦軍在江州,高唐州作戰,大量精銳殺進建州三地。
秦軍為主,聯軍為輔,全麵合圍大康,虎賁軍消耗殆盡時,他們兩線夾擊,踏平大康易如反掌。
趙辰苦思冥想,絞盡腦汁思索如何化險為夷,保護皇族苟延殘喘。
可惜,大康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趙辰沒有什麽好主意。
大康行宮。
宮中,禦花園。
趙辰端坐在湖心涼亭,抓著魚竿垂釣。
奈何有所忌,他沒法靜心。
昨夜起,穆翼率穆家軍兵臨成外,就地安營紮寨,派精騎巡查城郭四方,探問城裏守軍數量。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城內虎賁在城頭嚴陣以待,全軍處在作戰狀態。
奈何虎賁數量不足,臨時募集的新軍還未練成,與殘暴獸態的穆家軍對峙,趙辰信心不足。
此時,城頭虎賁監視穆家軍的一舉一動,沒半刻匯報一次,有任何風吹草動,詳細匯報。
盡管趙辰收到林間律,阮星河率秦軍殺向建州的消息,推測穆翼知曉時,必然拔寨而去,可惜兩時辰過去,仍不見穆家軍離去。
趙辰焦慮重忡忡,糾結而擔憂。
公羊越信中匯報,穆氏兄弟倒戈,與齊楚燕韓趙魏的聯軍結盟,穆家軍在北疆作戰。
穆翼突然率軍出現,兵鋒危及皇宮,此舉乎趙辰預料。
穆氏兄弟是何等貨色,趙辰心似明鏡。
生怕穆翼圍困監視新城,等待穆恆引北疆聯軍前來,聚七家精銳攻城。
若新城遇襲,慘遭淪陷,他恐有性命之憂。
等候半日,斥候盡傳迴些雞毛蒜皮的瑣事,遲遲不見穆家軍拔寨離去,趙辰越焦慮,慌神。
不久前,太監帶來最新消息,穆家軍正在拔寨,似乎計劃撤離。
趙辰聞之,如釋重負。
這時候,旁邊伺候的臣子詢問:“皇上,穆家軍拔寨撤離,是否派虎賁軍出城阻撓。”
穆翼不再選擇攻城,多半知道秦軍殺向建州,穆家軍急於迴師,虎賁軍出城阻截,必能阻撓穆翼,殺得穆家軍片甲不留。
趙辰收起魚竿,端起石案上的茶杯喝了口,眼角餘光瞥向臣子,不溫不火的說:“穆翼放棄攻城,急不可耐拔寨前往建州,肯定知曉林間律,阮星河率軍南征。
既然穆翼給予離去,何須多此一舉阻撓對方,讓穆家軍與秦軍在建州廝殺,虎賁軍作壁上觀不好嗎?”
城內守軍數量有限,正麵迎戰穆家軍未必能取得優勢,大量虎賁軍白白戰死。
不過,穆氏兄弟背叛皇室,麵臨危機時,他樂意落井下石。
“派少數虎賁軍出城,無需正麵迎戰,選擇沿途騷擾,搶奪焚毀穆家軍的糧草!”趙辰吩咐。
“喏!”
聞訊,有太監前去安排。
這時候,旁邊的臣子走上來給趙辰斟茶,麵色焦慮的詢問:“皇上,秦軍虎狼之師也,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林間律,阮星河領七八萬精騎殺向建州,容州,川州。
穆氏兄弟率軍在外,建州空虛,三地隨時淪陷。
若秦軍奪取建州三地,與北方聯軍配合,將徹底包圍大康,朝廷處境越危險,皇上該盡快想辦法。”
聞聲,趙辰端著茶杯,突然愣住,默不出聲。
此言說出大康的軟肋,趙辰的處境。
大康,大乾交好時,大乾龍騎坐鎮大康,代替虎賁軍征討大康割據的諸侯,試圖收複割據的失地。
兩國交惡,大乾龍騎撤出大康,龍騎趕往南唐作戰,四方強敵虎視眈眈,特別對大康垂涎已久的齊楚燕韓趙魏秦,派軍精銳攻打大康,不管他做多少努力,大康的處境仍每況愈下。
從前,他懼怕秦國,後來秦軍遠征江南。齊楚燕韓趙魏的精銳從北疆殺來,他又懼怕北疆的勁敵,現今,秦軍從江南轉戰江州,高唐州,殺向西南的建州,瘋狂蠶食大康的疆域,而大康虎賁軍腹背受敵,除非老天眷顧,送給他幾名天才統帥,方能改變大康的處境。
可惜,運氣不站在他這邊。
事已至此,趙辰不得不自我安慰:“秦王迎娶公主,即使將來秦軍兼並大康,朕至少沒有性命危險。我們麵臨的勁敵仍在北疆,不管處境再慘烈,必須抵抗聯軍,與穆家軍。”
趙辰在涼亭內度步,托腮思量。
良久,趙辰出聲道:“傳朕旨意,派百名密探前往建州,大肆宣傳斬殺穆氏族人者賞黃金百兩,斬殺穆氏兄弟者,賞黃金千兩。”
盡管朝廷沒有足夠多的虎賁軍,前往建州作戰,趙辰仍然希冀自保之餘,派人殺害穆氏兄弟。
當初,穆氏兄弟率領穆家軍,血洗舊都,焚燒皇宮,擄掠皇族,王室子嗣,淩弱皇族女眷。
此等血海深仇,趙辰從來沒有忘記。
先前借助穆家軍抵抗北疆的來犯之敵,可以暫時放下仇恨,現在穆氏兄弟再度背叛他,他必須把穆家趕盡殺絕,給慘死的皇族後裔報仇。
何況,穆氏兄弟在西南經營多年,但搜刮民脂民膏,推行嚴酷的政策,導致三州百姓怨聲載道,對穆家積怨很深。
若他的旨意傳遍西南三地,相信有很多人願意挺身而出,冒險刺殺穆氏族人,穆家軍裏,也有兵將經受不起獎勵的誘惑,挺身而出刺殺穆翼穆恆。
到時候,他可能不費吹灰之力,為皇族的受害者複仇。
“皇上,這麽做,是否針對秦軍呢?”旁邊的臣子詢問。
若能挑起建州,容州,川州百姓對秦軍的仇恨,林間律,阮星河率軍殺進建州時,引起建州三地的百姓反抗,到時候,秦軍正麵對付穆家軍,暗地裏還將遭遇建州三地百姓的襲擾,拖延秦軍奪取建州的步伐,擴大秦軍作戰的傷亡。
配合趙辰的建議,既能狠狠打擊穆家軍,還能牽製秦軍。
“嗯,這是個不錯的策略!”趙辰讚同借助建州三地百姓,對抗西征的秦軍,拖延作戰時間,消耗秦軍有生力量。
“喏!”
臣子得令,躬身退出,匆匆前去安排。
此時,趙辰獨站在涼亭內,挺身而立,思緒繁雜。
如臣子所言,秦軍在江州,高唐州作戰,大量精銳殺進建州三地。
秦軍為主,聯軍為輔,全麵合圍大康,虎賁軍消耗殆盡時,他們兩線夾擊,踏平大康易如反掌。
趙辰苦思冥想,絞盡腦汁思索如何化險為夷,保護皇族苟延殘喘。
可惜,大康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趙辰沒有什麽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