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公孫昂按兵不動。.;未做揮刀示意大軍攻城的號令。


    他揚起長刀,指向城樓內趙興,高喝:“趙興小兒,秦軍包圍城池,你還不出城,迎接本將入城。”


    語聲落,公孫昂刀鋒一橫,指向趙興身旁幾名作戰的將領,勸降道:“荊襄軍大勢已去,江州,高唐州,皆淪為大秦疆域。各位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


    你不投降,難道計劃抵抗到底嗎?


    本將有言在先,若有人堅持死戰,破城時格殺勿論。若有將軍識時務,生擒趙興,打開城門,本將保你榮華富貴,向王上進言,助爾等飛黃騰達。”


    若按計劃,公孫昂率軍殺來,為給戰死的袍澤報仇,列陣布防後,公孫昂將率軍攻城,不給趙興半點喘息的機會。


    不過,郭濟康派遣的斥候來報,有荊襄軍將領率軍出城降秦。


    趙興,與荊襄軍將領皆有棄城而逃,大家各奔東西的念頭。


    荊襄軍軍心渙散,鬥誌全無,公孫昂臨時改變策略,計劃勸降趙興,勸降荊襄軍將領,兵不血刃入城。


    公孫昂聲音洪亮,似晨鍾暮鼓,西門城頭上,趙興,守城的荊襄軍,統兵的將領,全聽得清清楚楚。


    聞之,趙興暗惱。


    公孫昂卑鄙,竟計劃挑起荊襄軍內訌,試圖不費吹灰之力占領城池。


    趙興清楚,城內軍心渙散,人心惶惶,已有將領出城降秦,留守的將軍,也產生降秦的念頭。


    公孫昂所言,能動搖守城將軍的決心。


    鏗一聲!


    趙興拔劍針鋒相對,指向城外的公孫昂,仰頭喝道:“公孫老匹夫,你休要妖言惑眾,蠱惑荊襄軍軍心,有能耐你率軍破城,否則,有本王與荊襄軍將士在,你休想踏進城內半步!”


    “出擊,全軍出擊!”


    聲落,趙興劍指幾名將領,號令他們先製人,射箭擊殺公孫昂。


    人心經不起考驗!


    對峙時間越長,城外秦軍集結越多,趙興害怕荊襄軍將領反水倒戈。


    迫使荊襄軍提前起進攻,提前打消幾名將領降秦的念頭。


    可惜,趙興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劍鋒所指,王令傳出。


    幾名將領巋然不動,未曾遵照王令指揮荊襄軍,向公孫昂,向秦軍起進攻。


    “王子,率軍降秦,公孫將軍能高抬貴手!”一名將軍高聲說,仿佛生怕守城的荊襄軍聽不到似的。


    “王子,末將家眷與族人皆在城內,更是大量荊襄軍生活地方,既然降秦能保證城池安危,確保城內百姓沒有生命危險,王子為何堅持死戰呢?”有將領附和,違背趙興的王令。


    守城的荊襄軍,大多是本地人,或來自附近的城池附近縣城,大康衰落,趙拓自封鎮南王後,他們生活還安康。


    近月來,趙興前來江州,增加附稅,集結軍隊,強行募兵,打亂了百姓的生活節奏。


    此時,趙興為對抗秦軍,不顧城內百姓安危,在公孫昂勸降作出保證時,仍堅持死戰到底,幾名將軍異常不滿。


    “你們要抗命嗎?”


    眼見追隨自己的將軍公然拒絕自己的命令,言語中有降秦的計劃,趙興怒由心生,高聲質問。


    城樓內,幾名將領對視一眼,有將領抱拳道:“王子,恕末將冒犯了!”


    說話間,拔劍挑飛趙興的長劍,劍鋒搭在趙興脖頸處。


    忠於趙興的禁軍見狀,有意持劍上前搭救,另有將領拔劍高喝:“不想死的,待在原地!”


    聞聲,幾名將領帶來的親信,持劍護在將軍前,阻擋效忠趙興的禁軍靠近,也有荊襄軍快上前,收繳禁軍的軍械。


    眨眼間,趙興從堂堂鎮南王,淪為階下囚。


    變化之快,不給趙興半點反應時間。


    趙興迴過神來時,禁軍全被生擒,盯著劍鋒搭在自己脖頸的將領,趙興咬牙啟齒的喝問道:“柳林,你領軍倒戈降秦,公然背叛本王,不怕遭到報複嗎?別忘了,大康皇族的公主在秦宮做妃子,爾等背叛大康,不得好死!”


    “哈哈哈,王子,王爺自詡鎮南王,暗中打造龍椅,訓練水師,所執掌的軍隊數量,早過王爺的權限,你們早背叛皇室,末將等人為求自保,不得不背叛王子。


    今日降秦,相信公孫將軍,相信秦王,會善待末將等人!”名叫柳林的將領,毫不忌憚趙興的威脅。


    不做猶豫,柳林押著趙興走向城牆旁,高聲向城外的公孫昂高喝:“公孫將軍稍等片刻,我等生擒趙興,馬上打開城門,迎接秦軍入城!”


    “好!”


    公孫昂爽快的迴應。


    趙興被擒,城內荊襄軍倒戈,秦軍兵不血刃占領江州州府。


    盡管不能率軍馳騁疆場,痛痛快快大殺四方,但能輕鬆奪取城池,完成王上對自己交代,公孫昂非常的滿意。


    城樓內,柳林等幾名將軍押著趙興走到走道內,守城的荊襄軍見狀,麵孔紛紛露出驚色。


    未等領兵的將領詢問,柳林高聲說:“趙希侯,傳本將軍將令,放下吊橋,快打開城門,全軍收起兵戈,迎接秦軍入城,違令者,斬!”


    “喏!”


    趙希侯得令,趕緊傳達將令。


    柳林敢臨陣倒戈,違抗趙興王令,生擒趙興獻給公孫昂,皆因城內荊襄軍效忠他,全來自江州各地。


    其他幾名將軍,全是他駐守江州時的偏將,對他唯命是從。


    他效忠趙興,城內的荊襄軍則效忠趙興,堅持死戰到底,他降秦,城內的荊襄軍則盡數降秦。


    生擒趙興,大局已定。


    柳林沒有在走道內逗留,派其他將領押著趙興,帶領守城的荊襄軍出城,計劃迎接公孫昂進城。


    趙興千算萬算,至始至終沒有料到自己麾下的荊襄軍將領,生擒他獻給公孫昂換取榮華富貴,被押向城外時,趙興氣急敗壞,劇烈掙紮著怒罵:“柳林,趙希候,你們不忠不義,卑鄙無恥,有朝一日肯定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可惜,柳林,趙希候對對趙興的喝罵聲無動於衷,羈押著趙興,率軍出城,臣服公孫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