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問道深知,季玄陵治國有方,帶秦國日漸強大。


    若把問題推給他,必然破壞他的聲望,引起軍心紊亂,阻礙秦國壯大。


    詢問道:“諸位大人,賈某敢問大家,你們覺得在王上帶領下,秦國擴張占領的郡州多嗎?”


    多嗎?


    殷鴻,賈泰初,嚴正方,黃浩然等官吏不解其意。


    新君執政後,秦地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單單國土,將近兩年多時間裏,幾乎擴張了兩倍還多。


    秦國曆代先祖中,沒有人取得如此大的成績。


    “賈大人,秦國的疆域,遠遠超出從前,已不能用多來形容了。”殷鴻說。


    “沒錯...”


    有官吏附和時,賈問道揮手製止他的言論,繼續詢問:“那麽,諸位大人覺得大乾皇帝是否英明?”


    這...


    這還用說嗎?


    李堯被尊稱為大乾史上最賢明的皇帝,除在開疆辟土方麵稍微欠缺外,他幾乎是大乾立國以來,最完美的皇帝了。


    一時,殷鴻,賈泰初等官吏越發疑惑,不知賈問道究竟何意?


    殷鴻捋著胡須焦急的說:“賈大人,殷某武將出身,沒有多少花花腸子,不懂得拐彎抹角,你有什麽話直說。”


    “好!”


    賈問道點點頭,直言不諱的說:“秦國地處邊陲,從前被東方六國限製,縱然取得不少大捷,也僅發生在西陲。自從王上繼承皇位,秦國化解南方的兵鋒外,還逆勢而行殺向南方,占領大康七八州。


    從前,秦國弱小,猶似藏在草叢裏的兔子,偶爾表現的出色,茂密的青草還可遮掩秦國的蹤跡。


    今秦國占領大康七八州,早從弱小的兔子,變成體型龐大的巨象,再謹慎小心,也沒法憑借草叢隱藏自己的體型了。


    既然諸位大人知道大乾皇帝賢明,就不該覺得秦國還能隱藏自己的鋒芒。


    若存在僥幸心理,不免太自欺欺人了。


    龍騎入秦,非王上昏庸,實乃迫不得已,這一點,張懿張大人在龍城時,該親身體會過。”


    張懿?


    百官中,心思活絡的人,大概猜出季玄陵在龍城的處境,必然是被大乾視作勁敵,險象環生,步步為營。


    反應較為緩慢的人,轉首望向張懿,等他道出王上在龍城的情況。


    “咳咳...”


    張懿抱拳輕咳兩聲,挺身出列,與賈問道並肩而立說:“諸位大人,賈大人所言已經非常清楚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乾龍騎駐紮大康,秦軍在西陲的舉動,早被傳迴龍城,大乾皇帝知曉王上在西陲的所作所為。


    王上前往龍城後,在龍城遇到許多危機。


    大乾皇帝李堯,及朝廷百官已經知曉王上的雄心,更對秦軍在大康境內的動向如數家珍。


    王上在龍城時,他們對王上諸多限製,若非王上通過談判,允許龍騎入秦,與大乾合作,王上可能被囚禁在龍城。


    龍騎入秦,監視秦國,是秦國的恥辱,危及秦國的根基。


    幸好王上有先見之明,提前把百官與妃嬪轉移到長川城,跳出龍騎的監視。


    另外,大乾龍騎已撤出大康,朝廷選擇與秦國分而治之,今後秦軍在大康作戰,所遇的危險消弱許多。


    若秦國將領精誠團結,兵勇作戰勇敢,在王上帶領下,相信不出一年半載,秦軍能夠橫掃大康取而代之。


    屆時,秦國疆域擴張,留在鹹陽與函穀關的龍騎,焉能威脅秦國的根基。”


    張懿能說會道,擅長縱橫捭闔,他所言,如實道出季玄陵在龍城的困境,道出秦國目前的困境。


    與賈問道所言相互唿應,殿內百官中,許多人不滿,卻沒有再追問。


    畢竟,賈問道說道沒錯。


    秦國,早已不是隱藏在草叢裏的兔子,不可能不引起大乾的警戒。


    季玄陵的做法,已盡最大可能保護秦國的利益。


    不過,仍有官吏糾結,心中存在許多疑惑。


    殷鴻正是其中之一。


    他麵色焦慮,抱拳說:“王上,大乾改變過去的策略,君臣表現的虎視眈眈。今冊封七皇子為太子,令其在南方消滅南唐。大乾選擇易與秦國結盟,僅為穩住秦國,滅掉南唐後,肯定揮師西征。


    王上欲保護秦國利益,該選擇東方六國,而非大乾啊!”


    “沒錯,大乾太強大。從前按兵不動,諸侯國尚且能安穩度日?今他們改變策略,必然引起四方諸侯震驚,秦國的確該加強與東方六國的關係。”衛徹附和。


    秦國,與東方六國交往多年。


    大家知根知底,全是大周的臣子,遇到危機時,該精誠團結,保護自身利益。


    一時,百官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態度。


    關乎秦國利益,他們不能坐視不管。


    龍椅上,季玄陵沒有生氣,反而非常的有耐心。


    龍城距離鹹陽太遠,消息傳達滯後,緩慢,秦國的官吏不知龍城裏的情況也理所當然。


    季玄陵從龍椅起身,走向玉階前,高聲說:“目前,大乾乃諸侯國裏最強大的國家,秦國與大乾結盟,背靠大樹好乘涼,使得大秦沒有後顧之憂。


    趁龍騎征戰南唐時,秦國集中精銳對付大康,沒有龍騎協助,秦國不能破碎兼並大康麽?”


    季玄陵的計劃很簡單,大乾龍旗被迫前往南唐作戰,秦軍在大康攻城略地,彼此互相不幹涉。


    不過,秦軍擴張速度該快過大乾龍騎,在南唐覆滅前,大秦取代大康。


    唯有如此,秦國尚有崛起的機會。


    不然,秦軍長期陷入大康戰爭中,將來又被龍騎威脅,秦國處境將非常困難,如朝臣所擔心的那樣,麵臨兩線作戰,被迫抗敵的可能。


    “王上言之有理,若秦軍部署得當,兵將奮勇殺敵,攻城略地速度超過大乾龍騎,秦國並不會麵對什麽危險。”賈問道附和,支持季玄陵。


    眼眸掃過在場百官,鏗鏘有力的說:“殿內諸位大人,也許不了解南唐,更不知唐王李茂源的性格。本官告訴大家,唐王李茂源非等閑之輩。他比大康的君王,諸侯更厲害。


    大乾消滅南唐,所麵臨的問題,比秦國取代大康更多,目前,秦國仍有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