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若有所思,托腮聆聽。


    這兩年來,秦國像猴群裏年富力強的猴子,意在挑戰侯王地位。


    招兵聚將,聚賢納才。


    東征魏國,南侵大康。


    一路所過,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昔日不少英雄豪傑,慘死在秦軍銳利的兵鋒前。


    西陲之地,其他諸侯望其項背,狹路相逢,無不聞風而逃。


    此間,秦軍風頭正聲。


    他同樣在暗中警惕,派人收集秦國的情報,且破例派龍騎前往大康,試圖消減秦國鋒芒。


    徐朝恩的辯解,絕非無稽之談,朝廷的氛圍,怪不得他。


    李堯渾身怒意煙消雲散,仍板著麵孔嚴厲的警告:“太尉,你是否參與其中,朕會讓刑部官員查清楚,若如你所言,倒也無妨,若你勾結唐王,私扣奏折,自己去刑部,念在昔日的君臣之情,朕留你全屍。”


    “皇上,臣不敢出賣大乾利益,希望皇上派人詳查,還臣清白,免得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誣陷臣。”


    徐朝恩誠惶誠恐的叩首,冷汗打濕渾身的衣衫。


    不經意間,他在鬼門關前轉了圈。


    多虧他知孰輕孰重,深知嶺南王沒有繼承皇位前,大乾何人做主,沒有背叛李堯。


    是故,沒有采納嶺南王的建議,與他,與南越王狼狽為奸,合夥蒙蔽皇上。


    不然,他不死也要丟半條命。


    皇上派刑部官員追查,南越王罪行累累,罄竹難書,肯定沒法獨善其身,嶺南王遭其牽連,深陷泥潭內。


    加之,嶺南王慫恿趙辰輕薄自己女兒,已被囚禁府邸內。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從前效忠他的人,紛紛倒戈九江王,海陵王,為博得新主子的好感,道出許多嶺南王不為人知的罪行。


    他日,朝廷治罪,嶺南王將喪失爭奪儲君的資格。


    罪行太重,更可能被剝奪爵位,收迴封地。


    若不盡快棄暗投明,斬斷與嶺南王,玉貴妃的關係,死心塌地效忠皇上,他隨時被牽連進去。


    形勢緊張,李堯急需集思廣益,傾聽各方的建議,沒有在徐朝恩身上浪費時間。


    目光投降向海陵王,丞相柳君正,問道:“你們呢?你們對唐王怎麽看?”


    海陵王欲避而不談,眼見柳君正穩如泰山,海陵王避無可避側身說:“父皇,大將軍已查出唐王在南方的舉動,得知他對大乾圖謀不軌,兒臣建議設法鏟除唐王,提防養虎為患,尾大難處。”


    “海陵王說的不錯!”柳君正附和。


    咳咳!


    李堯聞聲,情不自禁咳嗽兩聲。


    海陵王的建議並不出彩,柳君正的迴答更沒有什麽幹貨。


    李堯心生不滿,仍點了點頭追問海陵王:“你說的沒錯,然案發現場,留有羽林衛的軍械,刺客似乎有意嫁禍給大乾。”


    “父皇,據大將軍所說,唐王在南方獨大,目前唯獨大乾能震懾唐王,南方諸侯國王刺殺唐王,不想被唐王有所察覺,打著了大乾的旗號,將最為穩妥。


    不過,兒臣所言沒有任何根據,興許刺殺唐王非南方的諸侯國王所為。


    目前,不能排除任何人,可懷疑是秦王派人刺殺,也可懷疑是齊王派人刺殺,趙王,韓王,楚王等人,皆有嫌疑。


    要抓住幕後兇手,還需查出蛛絲馬跡,順藤摸瓜。”


    冠冕堂皇!


    冠冕堂皇!


    李堯暗暗嘀咕。


    長期來,他有意培養海陵王,嶺南王,兩人乃諸多皇子中,被允許在封地練兵,塑錢的人。


    嶺南王已廢,海陵王藏拙。


    他想聽到海陵王富有成效的建議,海陵王卻廢話連篇,太讓他失望了。


    “皇上,唐王留不得。”


    丞相柳君正捋著胡須說,仿佛猜出李堯的心思,疾聲厲色的道:“諸王尚在龍城,殺害唐王,影響大乾聲譽。臣建議,提前在通往南唐的官道沿途設伏,皇上壽宴結束,諸王返迴南疆時,半路誅殺唐王,把危害將至最低。


    至於追查刺殺唐王的兇手,無需過多花費時間,與其查找兇手,不如盡快鏟除唐王安插在龍城與朝廷的逆臣。”


    這才是可取之策。


    有價值的建議。


    李堯頻頻點頭,非常滿意,冷眸不由得再次瞪了眼海陵王,好似警告他。


    即刻向九江王叮嚀:“此事關乎大乾聲望,朕相信你能在不傷害大乾聲譽時,妥善處理。”


    九江王善於揣摩聖意,聞聲稍作思索,便領會聖意。


    他猜測沒錯的話,父皇接納了丞相的建議,有意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朝廷集中精力,轉向誅殺敵國奸細。


    “父皇放心,兒臣清楚該怎樣做,一定給父皇,給諸王滿意的答複。”


    “好!”


    李堯稱讚。


    不做猶豫,語聲強勢詢問:“梁將軍,徐太尉,你們統領大乾精銳,負責大乾軍務,給朕說說,南唐,齊國同時南北夾擊大乾,朝廷能堅持多久?”


    南唐,齊國,南北夾擊大乾?


    唐王,齊王,活膩了嗎?


    梁玄晟,徐朝恩麵露驚色,略帶幾分輕蔑。


    同時,他們心生疑惑,好端端的,皇上為何突然詢問。


    難道南唐,齊國密謀,攻打大乾麽?


    他們也沒有收到這方麵的消息啊!


    未等其他人匯報,九江王信心滿滿的說:“父皇,區區南唐,北邦齊國,要麽為彈丸之地,要麽是偏安一隅,若敢侵犯大乾,孩兒願請纓出征,兼並兩國,把兩國君王挫骨揚灰。”


    九江王勇氣可嘉,奈何沒有得到李堯的信賴。


    他精通政務,卻不善戰。


    一番豪言壯語,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嗬!”


    李堯輕笑,揮手示意九江王落座:“朕詢問大乾是否有把握對抗南唐與齊國,而非聽你說的豪言壯語,能不能給朕一個具體的迴答。”


    九江王吃蔫,悻悻的坐在軟榻,滿麵苦澀。


    他不善軍務,身為皇子,被禁止插手軍務。


    大乾能否快速化解南唐,齊國的兵鋒,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沒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鬱悶中,把目光情不自禁投向梁玄晟,期待對方能給出穩妥的建議,挽迴自己顏麵。


    免得海陵王,徐朝恩給父皇出謀劃策,把他踩在腳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