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陵城慘敗,趙昌領殘兵爭相奔命。


    慌不擇路逃進高唐州,卻遭三弟趙興領軍所拒,禁止他踏進高唐州,不允許他前往江州。


    北方強敵來犯,秦軍虎視眈眈,南方保命之地,趙昌有家不能迴。


    似喪家之犬,諾大的疆域內,竟沒有他半寸立錐之地。


    形勢緊迫,耽擱不得。


    趙昌采納戴陽朔的建議,攜帶賀禮前來龍城。


    一來,趙拓慘遭生擒,仍苟延殘喘,他乃趙拓的長子,子承父業,代表荊襄四州前來賀壽。二來,向大乾求救,希望危難之際,大乾施以援手,助他奪迴兵權,驅逐賊寇,收複失地。


    長途跋涉抵達龍城,在驛站內安頓後,趙昌來不及休息,沒有心思遊離龍城。


    攜帶珠寶金銀,馬不停蹄前往大乾三皇子,嶺南王李逸的府邸拜訪。


    據他所知,大乾朝廷至今冊立太子。


    諸位皇子內,常年領軍駐守南疆的三皇子李逸,驍勇善戰,得到許多將領支持,將來可能繼承大乾的皇位。


    關鍵嶺南王多次公然上書,建議朝廷改變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的策略。


    積極擴軍,整頓武備,趁大康衰落,諸國弱小時,積極對外擴張,鏟除任何對大乾構成威脅的諸侯國。


    縱然趙昌目前的身份,或許沒有資格麵見嶺南王。


    奈何形勢所迫,趙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來拜訪,也許嶺南王所想與他不謀而合,願意遊說朝堂,助他奪迴兵權,重新控製高唐州,江州,向秦國用兵呢。


    大乾當朝皇帝李堯,一生育有九子七女。


    長子九江王,三子嶺南王,九子海陵王,皆出類拔萃,英果神武。


    嶺南王勇武彪悍,弓馬嫻熟,封地廣袤,被朝廷允許他執掌兩萬龍騎,是諸王中,唯一掌兵的皇子。


    九江王雄才大略,精通治國之道,時常被父親從封地召迴龍城,私下問政,考量,惹得諸位皇子羨慕。


    海陵王未及弱冠之年,卻滿腹經綸,名揚四海,贏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美名,深的父親喜愛,封地在東海之濱,富饒,繁華,卻獨獨被父親允許常年在龍城生活。


    其他皇子,縱然資質平庸,但生於皇室,照樣榮祥富貴。


    平日裏留在封地,鎮守一方,不能前來龍城。


    近期皇上大壽,他們被允許前來龍城賀壽。


    趙昌抵達嶺南王府,向護衛寄上名帖,被引進廳堂就坐,官家前去匯報。


    李逸從封地前來龍城,尚未進宮探望父皇,母妃,正在書房幕僚商議,如何賀壽,在壽宴上拔得頭籌。


    東宮儲君未定,嶺南王對東宮垂涎已久。


    管家前來匯報,得知趙昌前來拜訪,李逸麵色錯愕。


    大乾,大康,皇族之間世代通婚。


    凡嫁往大康的大乾公主,若非貴為皇後,便是僅此皇後的貴妃,反之亦然。


    目前,大乾的貴妃,她的母妃,便來自大康皇室。上一代大康皇後,同樣來自大乾。


    說起來,他與大康皇帝趙辰乃骨肉相親的表兄弟。


    不過,大乾宗正寺嚴格規定,嚴令皇子與大康皇室來往,同樣禁止與大康的將領往來。


    李逸素來主張積極向外擴張,把危險了解大康目前的處境,迫於森嚴的規矩,不敢與大康皇族來往。


    趙昌突然來訪,他不知趙昌何意。


    度步徘徊中,李逸仰起頭,向幾名幕僚詢問:“入城前,本王偶然得知,趙拓,趙昌父子與秦王作戰,是否與此有關?”


    龍城距離荊襄之地相隔千裏之遙。


    即使最敬業的信使,晝夜兼程,馬不停蹄把消息送迴龍城,也僅匯報半月前發生的事兒。


    李逸的封地在嶺南,相距大康更遠。


    尚未抵達龍城前,李逸僅知秦國兵鋒闖進大康,在西方向趙拓用兵,勝敗結局仍不知情。


    不由得懷疑起來。


    “殿下,趙昌前來,十有八九與荊襄戰事有關。某在龍城得知,數月來,秦王陸續向南方用兵,奪取袁賜的地盤,垂涎趙拓執掌的四州。


    據西方前來龍城的商人轉述,秦軍正包圍趙拓所處的普林城。


    七八萬精騎兵臨成外,趙昌前來多是求援。”


    七八萬精騎?


    聞之,李逸刀削的麵孔,猛然浮現出驚詫之色。疾唿道:“這麽多精騎,為何以前從來沒有聽說。”


    在李逸影響中,秦國乃西陲邦國,曆代秦王勵精圖治,可惜常常被齊楚燕韓趙魏的精兵群毆。


    數年前,秦國被重創。


    老秦王抑鬱而終,新君年幼,宦官主政。


    小小邦國,早不足為據。


    現今,秦王攻打小小的普陵城,聚集七八萬精騎。


    那麽,秦國南征,投入軍隊數量,肯定超出他的預料。


    “殿下常年駐守嶺南,監視南方諸國,不知北方戰況。秦國崛起,似春筍破土而出,陸續占領大康半壁江山,絕不容小覷。”幕僚謹慎的說:“丹陽府太守,曾經秘密送來書信,敘述大康現狀,提及到秦國。秦國擴張,兵鋒越來越強大,漸漸超越齊楚燕韓趙魏。


    大康諸侯,在秦軍銳利的兵鋒前,照舊沒法奈何他們。


    據某所知,大康隴地,西涼的諸侯,譬如袁賜,公羊越,呂伯寧等梟雄,戰將。在久經戰陣的秦軍征伐中,要麽隕落,要麽淪為俘虜,所控之地歸為秦國,西涼鐵騎,隴西鐵騎,虎賁軍皆降秦,死忠秦王。”


    “是啊,秦王揮師征戰,所占的隴地,西涼,既有肥沃之地,也有大康募兵之地。若秦軍奪取趙拓的地盤,占領江南富饒的沃野,勵精圖治幾年,積攢大量的錢糧,財富,將是大乾潛在的威脅。


    目前,朝廷采取休養生息的策略,堅持不幹涉諸侯國政務,堅持不對外出兵擴張。


    秦國沒人掣肘,導致秦王跋扈,囂張,欲獨戰大康,取而代之,若秦王獨吞大康,隨時釀成大禍。”其他幕僚義憤填膺的提醒,對朝廷的策略非常無奈。


    李逸麵孔劃過一抹厲色,玩味的說:“這麽說來,本王必須接見趙昌了,該早點了解了解季玄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