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伐魏。


    季玄陵已經鐵了心。


    祭拜儀式後,秦國境內,特別鹹陽城內,百姓伐魏報仇的火焰,全被點燃了。


    數日內,魏國非但沒有給秦國半點說法,相反,探子匯報,魏軍河東將領公輸琅,在秘密調兵遣將,部署備戰。


    種種跡象表明,魏國在提防秦國,甚至欲與秦國開戰了。


    季玄陵不想再耽擱了,免得錯失良機。


    召集百官入朝,促膝長談後,令公孫昂接替衛康,統帥驍武軍拱衛鹹陽城,順勢整頓三軍。


    當日,晌午,季玄陵帶衛康,統領六萬禁軍,兩萬虎狼騎,向函穀關出發。


    黃浩然,徐聞達,賈問道,隨軍作戰。


    領軍出征,抵達東門時。


    提前得到消息的百姓,在街道,東門相送。


    複仇,凱旋之聲,此起彼伏。


    此戰,季玄陵的策略很簡單,申屠秀率軍抵達河西,從秦北之地進攻上郡,分化魏武卒。


    他領兵抵達函穀關,派遣禁軍,函穀關守軍,攻打魏國腹地。


    北方為輔,中原為主,兩軍齊頭並進,強勢打擊魏國,狠狠教訓魏王。


    畢竟,與百官商議後,眾臣一致認為,魏國坐擁中原多年,魏武卒驍勇善戰,鋒芒之利甚至在大康虎賁軍之上。


    齊魏爭霸後,魏武卒精銳受到打擊,骨幹將領非死即傷,喪失不少。


    此時,三軍士氣驟降。


    秦軍東征,雷霆之勢重挫魏武卒,必然使魏武卒氣勢雪上加霜。


    再徐徐圖之,勢必容易許多。


    東征,季玄陵不在乎奪地多少,消弱魏國為主。


    魏國!


    大梁城。


    一匹快馬從西門衝進城,揚鞭策馬向王宮衝去。


    一路疾行,信使抓著軍報高唿:“急報,急報,上郡急報。”


    街道內,百姓聽聞信使所言,個個神情嚴肅。


    秦軍,秦國終於出兵了。


    近年來,秦魏邊境除偶有摩擦外,基本處在休戰狀態,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上郡急報,北方快要遍地狼煙了。


    晌午時,又有信使入城,一路高唿:“閃開,閃開,河東急報!”


    上郡,河東郡。


    秦軍突然派軍攻打魏國,城內不知情的百姓,已然升起惶恐。


    這一年多來,秦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王都中人略有耳聞。


    特別是,月前,秦國飛熊軍轉移函穀關,在王都內引起軒然大波,後來飛熊軍撤離,消息方才漸漸平複。


    今日,上郡,河東郡傳迴急報。


    魏國是否能化險為夷,誰也沒有把握。


    去年魏國新敗,大量魏武卒精銳在東線戰死,魏國霸主易位,尚未緩過神來。


    秦軍伐魏,魏國將麵臨一場浩劫。


    河東信使,揚鞭策馬,抵達王宮內時,恰好偶遇太尉徐尚武,向太尉匯報前線處境,把戰報呈給對方。


    接過戰報,徐尚武憂心忡忡,好似老樹枯皮的麵孔,汗水嘀嗒嘀嗒滾落。


    折身再度前往王宮。


    半個時辰前,王上召他入宮,商討上郡軍務。


    不光他,連魏王都覺得秦軍僅出兵上郡,對魏國略施懲罰。


    誰知,秦王統兵,前往函穀。


    局勢變化遠比預料中更危險,關鍵從秦王率軍出征以來,他罕有敗績,儼然是名常勝將軍。


    魏國,能對抗秦國嗎?


    徐尚武急匆匆抵達王宮,向魏王匯報此事。


    聞訊,魏王也大吃一驚。


    秦王伐魏,此事非比尋常啊!


    派遣宦官出行,召集群臣入宮商議。


    齊魏爭鋒,齊王派遣陸匡統兵。


    秦魏爭鋒,秦王禦駕親征。


    此時,魏王不由得想起當年,老秦王禦駕親征,征戰齊楚燕趙魏韓兵鋒的景象。


    秦王東征,申屠秀北伐,這已不是教訓魏國了。


    複仇?


    不知何故,魏王突然想到這個詞。


    秦魏不說百年宿敵,彼此為河東,河西兩郡,苦戰多年。


    多少秦魏健兒,埋骨兩地。


    關鍵,老秦王死在河西戰場。


    從前秦國隱忍,為做複仇之事。今遭人陷害,引起秦魏矛盾。


    一時,魏王越想越惶恐,沒想到,小小禍端,給魏國帶來如此大的麻煩。


    現今,魏國像身寬體胖的病人,幾乎沒有足夠兵鋒禦秦,上郡,河東淪陷是小,搞不好,會麵臨一場滅國浩劫。


    嗨!


    魏王長長歎口氣,似垂暮的雄獅遭遇狼群,有點素手無策。


    半刻內,朝廷百官匆匆趕來。


    魏王向諸臣道明目前的情況,故作鎮靜的說:“魏東之地,遭遇戰火塗炭,正值百廢待興之際,秦王發布檄文,禦駕親征。秦之虎狼,來者不善。


    若秦王率軍抵達函穀關,派遣快速東征,河東之地必先遭塗炭。


    再者,消息中稱,申屠秀領八萬飛熊軍北上,很顯然,秦王欲借騎兵優勢,奪取上郡,徹底占領濁河以西之地。”


    聞聲,百官如遭驚雷。


    秦軍!


    秦軍來了。


    一個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幸虧王上英明,提前未雨綢繆,叮嚀公輸琅,公叔央提前在河東郡,上郡部署。


    不然,秦軍奔襲而來,兩地守軍猝不提防,後果不堪設想啊!


    即使如此,朝堂百官仍不樂觀。


    齊魏之戰,魏武卒內多數優秀將領,要麽戰死,要麽受傷,大軍氣勢頹廢。


    魏國各地招募新兵剛剛結束,尚未訓練出精銳虎師來。


    他們不知秦軍是否算好了時機,但不可否認,目前,魏國能征善戰的將領,相較從前少了一半。


    反觀秦軍,在大康屢戰屢勝,戰力暴漲,鬥誌昂揚,此消彼長,此戰對魏國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父王,河東郡內,尚有公輸琅。多年來,公輸琅領軍坐鎮河東,麾下魏武卒報仇強盛的戰鬥力。秦王親征,在河東未嚐能占到便宜。倒是上郡,多年來防禦鬆懈,守軍薄弱,申屠秀率領的飛熊軍,若闖進上郡,上郡既有可能易主。”公子隨出聲匯報,首先打破殿內的寧靜。


    從前趙魏韓結盟,魏國南方有韓國,北方有趙國,魏國依托兩國為防禦,僅派少時魏武卒布防。


    多數精兵,駐河東郡,提防西秦,守東郡,警惕齊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