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論戰堂內,眾學子分成兩派。


    魏韓燕趙等列國學子,支持季玄陵所言,以林陽曜為首的齊楚學子,則聚眾駁斥季玄陵的觀點。


    了解論戰堂內局勢,季玄陵笑語盎然:“既然堂內學子對秦軍好殺戮,憤憤不平,某便詳細秦軍為何好殺戮?


    治國安民,秦地推行外儒內法。擴張疆域,秦地推行內王外霸。


    外霸,對待敵人,即不服從者,強勢征討,肆意殺戮,唯獨把敵人打趴下,讓他們害怕,敬畏,臣服秦國。


    其目的之一,擴張疆域,促使秦國強大。


    秦軍強,則秦國強,如此,才能讓秦地百姓舒適,有尊嚴,即為內王。


    爾等是否認可秦國的策略,有誰會在乎呢,秦人認可便好。


    總強國,韓國,燕國等諸侯國,對內殘暴,榨取民脂民膏,讓百姓活的像奴隸,對外割地獻媚好得多。


    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多則國大,兵勇則國強,一個人口眾多,百姓富庶,兵強馬壯的大國,何愁不崛起?”


    外霸內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林陽曜等人聞聲,頃刻間鴉雀無聲。


    秦軍對外強悍,對內柔弱,滅敵軍而善待百姓,難怪秦王在西線有恃無恐。


    林陽曜麵冷,凝眸沉思,胸無良策,尷尬的抱拳說:“小公子大才,興許你說的沒錯,秦王的治國方針適合秦國,某保留自己的態度,十年後,是東風起,還是西風吹,咱們再做定論。”


    林陽曜是個驕傲的人,始終堅信憑自己的治國方針,十載後,齊國更加強大,有一統六國的鋒芒。


    季玄陵微微躬身行禮,嘴角噙笑道:“今東風壓過西風,某相信,不出五載,強勁的西風,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東方敵國。”


    五年?


    又是五年!


    廳堂內學子紛紛靜默,仰頭眺望季玄陵,不少學子,公子在思考的他的話。


    各諸侯彼此不相容,諸王爭霸,窮兵黷武,少有考慮內政,獨獨齊國采取富國強民之策。


    今秦國重視百姓,鼓勵農商。


    林陽曜欲花費十年,吞宋滅燕,為齊國奠定吞八荒,並六合的基礎。


    眼前小先生,謀略伎倆似更勝一籌,接連聲稱五年後,秦國崛起,橫掃東方六國。


    想來,列國局勢將發生巨變,東方霸齊,中原雄楚,西陲強秦,成三家鼎立的局麵。


    諸位學子沉思,欲謀取前途時,季玄陵提著酒壺,徐徐向論戰台外走去。


    這時,二樓流光閣內,燕國王子姬延,快步衝出雅閣,抱拳說:“小公子略不世出,腹中甲兵,某好奇詢問,小公子以為,七國內,最終何人將取代周天子,一統六國?”


    公子延心似明鏡,齊國崛起,燕國處境微妙,欲窺探先機,為燕國驅禍避害。


    此言出,頃刻間,勾起二樓雅閣內,所有諸侯國王子,公子的興趣。


    盡管季玄陵所言,未必準確推斷,但他們仍心生好奇。


    聞聲,季玄陵仰起頭,這時,一名王子催促道:“小先生,說說吧!”


    “說說?”季玄陵凝眸掃過眾人反問。


    “說說吧!”


    不少王子催促。


    季玄陵微微點頭,示意丫鬟拿來水酒,笑語道:“七國爭鋒,誰主沉浮?諸位王子,不妨從七國的地理,經濟,軍事,人口方麵好生考慮!”


    “熊魁,拜見公子!”林苑閣內,熊魁隱忍不住,欲與季玄陵唇槍舌戰,言語爭鋒,出雅閣,躬身行禮,沒有點破季玄陵身份,笑語道:“公子先前所言,人多則國大,如此楚齊為大國,兵勇則國強,齊楚趙秦為強國。


    豈不是說,齊楚皆有定乾坤的資格了?”


    此言出自秦王之口,他要瞧瞧秦王如何反駁。


    聞聲,季玄陵轉首望去,注視著公子魁,與此,也發現公子僚與卿月公主,隱隱猜出公子魁的身份。


    須臾間,便有人驗證了他猜想:“哈哈哈,公子魁,似小先生所言,齊國誰主沉浮,還需從地理,經濟,軍事,人口方麵考慮,韓國富庶,地處中原,如此說,也能一統六國了?”


    “沒錯,我魏國地處中原,商業,手工業繁榮,糧食充裕,魏武卒聞名天下,端起受挫,他日必然東山再起!”一處雅閣內,另一名公子說。


    “公子隨,公子讓,你們?”公子魁暗怒,欲反駁時,眼神轉向季玄陵,郎笑道:“小先生有何見解,不放直言相告。”


    “韓國,沒錯,韓國地處中原,經濟富庶,霸各類雄關要塞,可見汗王治國之能。可惜,正因地處中原,地域過於狹隘,縮在秦魏楚之間,乃四戰之地。鼎盛時,要麽遭魏軍攻伐,要麽讓楚軍侵略。


    一統六國為時尚早,該率先設法保全,北拒魏國,南擋楚國,再徐徐圖之。”


    季玄陵語氣溫和的說,他可不準備給列國開出治國良方,反而欲挑撥離間,為秦國爭取機會。


    “小先生所言極是,韓國的確該首先整頓內政,設法保存實力!”韓國公子隨,心懷不滿,卻不得不承認季玄陵所言,一語點破韓國的處境。


    魏國公子讓聞聲,急忙詢問魏國前途:“小先生,魏國呢!”


    “魏國,地處列國中心,曆代先王鼓勵農商,商賈眾多,錢糧充足,魏武卒獨步天下,從前風光無限,可惜與太多諸侯國接壤,且魏國境內無險可守,領軍爭鋒,常常受製於人。


    好在曆代王上甚至深知此事,故而與趙韓聯合,魏軍前線征戰,趙韓軍隊保護後方,使趙韓成為魏國的四方屏障,所以,魏國成就霸業。


    可惜,魏國稱霸,東征齊國,西伐秦國,南討楚韓,北侵趙國,破壞聯盟,攻打趙韓。


    此舉引來諸國聲討,攻趙時,齊軍圍魏救趙,攻韓時,齊軍圍魏救韓。


    故而霸主易位,今日慘象非齊國兵鋒強大,皆因魏國破壞聯盟,內政發生轉變。


    好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魏王與趙王,韓王摒棄前嫌,三家在此結盟,憑魏武卒,趙國胡騎,韓國強弩,三家聚兵南征伐楚,可奪迴失地,聚兵伐齊,未嚐不能奪迴霸主地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附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附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