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進城,大軍前往驛站休憩。
季玄陵叮嚀申屠秀,邢步英領兵好生警惕,派嚴正方散出消息。凡願入秦國者,秦國厚待之。
順便派遣武元魁在軍中挑選精幹之人,前去打探何人入齊,何人支持齊王稱霸。
齊國,諸侯國之首,他不得不警惕。
是夜,在驛館休息一宿。
清晨,和煦的朝陽,透過窗戶,光芒灑在地麵。
秀床上,季玄陵懷抱著冀韶華酣睡。
連日來大軍疾行,風餐露宿,舟車勞頓。
一夜休息,倦意退去不少。
季玄陵醒來時,俯視了眼懷中伊人,起身時,冀韶華幽幽醒來,花容慵懶帶笑,貓兒似得擠進季玄陵懷裏,藕臂勾在他脖頸,凝眸帶笑,氣吐如蘭:“夫君,醒了。”
垂首輕吻在伊人溫潤的朱唇上,闊掌攥著她柔荑撫摸,斜躺在秀床上:“為夫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諸王何意,豈敢貪睡。賀寬,臨淄城內人才濟濟,既然來了,怎可不去稷下學宮,招攬幾名賢士入秦。”
冀韶華螓首點了點,慵懶而歡愉:“韶華陪夫君同行。”
含香的身軀從錦被內出來,坐在旁邊伺候季玄陵更衣,有意道:“齊國建邦來,經過數代人治理,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使齊國從地薄民寡的小國,一躍成為經濟富庶,人口泱泱的大國。
齊王稱霸,必將視夫君為勁敵!”
沒錯!
齊國處在極東之地,秦國處在極西之地。
齊國曆代君王,勵精圖治,使齊國變成泱泱大國。
當今齊王,政務上,任人唯賢,不私於親,誅不避貴,賞不避賤。經濟上,賦斂權有無,均貧富,耕者十取一,減輕百姓負擔。發展漁鹽,發揮齊國地利優勢。
又招募驍將,勇將,悍將,使齊國兵鋒漸漸強大。
近十年來,聯楚伐秦,齊軍伐燕,西征魏國,一係列軍事上的大捷,讓齊王聲望如日中天。
秦國,他主政後,在朝堂推行不少新政,輕徭薄賦,鼓勵工商,號召各國流民入秦。
可惜經濟問題,不像軍事掠殺來的痛快,常年累月積累,方見成效。
是故,秦國圖強,需取長補短。
梳洗,用膳後,嚴正方匯報,黃浩然已經設計說服魏王,會盟時推舉楚王為霸主。
此時,黃浩然迴鹹陽城主持政務。
魏王?
嗬嗬,有魏王從中作梗,齊王稱霸,休想順利。
季玄陵甚是滿意,起身說:“本王欲前往稷下學宮,身臨其境體會體會齊國治學風氣。”
“諸國賢良,入臨淄城,多聚集在學宮,時常談論國政,軍事,不乏真才實學之人。近來諸王入齊,各地賢良齊聚,紛紛學宮內闡述自己的治國策略,王上前往,也是極好的。”嚴正方笑語道。
稷下學宮?
秦國新修的聚賢院,從規模與聲勢來看,全不及齊國的學宮。
“正方,通知申屠秀,邢步英,更換勁裝,與本王前往學宮瞧瞧!”
“喏!”
嚴正方躬身離去,季玄陵走向正用膳的趙浣溪,冀韶華,林素音,溫笑道:“難得出行,快去換了男裝,隨為夫同行。”
“謝夫君!”
三女起身,笑麵如嫣,快步離去。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
是齊國官辦的高等學府,地處臨淄稷門附近,故稱為稷下學宮。
學宮分為論戰堂,聚賢閣,國子學宮。
論戰堂,諸侯各國學子闡述策略,談論治國方針的地方,常常有賢才,舌戰群雄。
關鍵稷下學宮,論戰堂,不論出身貴賤,隻注重才華,頗有英雄不問出身的意思。
聚賢閣,凡願被朝堂錄用,又願意在齊國為官者,多半聚集在此,朝堂因材安排,同時,不少官僚的客卿,常常出自聚賢閣。
國子學宮,齊國王族,貴族的公子,小姐學習的地方,包括齊國王子,公主。
各家貴公子自幼與王子相處,學習,成年後,通常成為新王的臣子。
從而保證齊國朝廷,能人誌士輩出。
冀韶華,趙浣溪,林素音換了男裝,個個英氣逼人,策馬前往學宮。
稷下學宮治學氛圍濃厚,影響遍布各諸侯國,文人誌士談古論今,對國政各抒己見。
潛移默化中,城內百姓對政務,軍事,列國形勢,也頗為感興趣。
策馬穿梭在熱鬧繁華的街道內,除川熙熙攘攘的商賈外,酒樓內,茶館中,常有高談闊論,侃侃而談的人。
一壺老酒,幾碟小菜,若再有幾個聽眾,他們常常口若懸河,東拉西扯講上一下午。
盡管言談中缺少真知灼見,甚至偶爾會無的放矢,不過,語驚四座時,仍引來聽眾鼓掌喝彩。
前行中,季玄陵特意駐足,領佳人前去聆聽,那場麵頗像後世講評書的景象,引聽眾一樂。
抵達學宮時,府門外,門庭若市,學子進出如流,遊俠似過江之鯽。
躍下戰馬,欲進入學宮時,兩名小廝抬著一名醉漢扔出學宮,一人碎口道:“呸,一個酒鬼,還敢口出狂言。”
“沒錯,魏國學子的顏麵,全讓你丟盡了。”另一名小廝附和。
季玄陵示意申屠秀前去攙扶那醉漢,上前一步,向一名小廝詢問:“世人常說學宮海納百川,你們怎麽把人扔出來了?”
小廝望向季玄陵,見其身穿勁裝,帶有隨從,不敢有所怠慢。
畢竟,前來的學宮的人,要麽飽讀詩書,有經世濟國之才,若得王上垂青,有機會位列朝堂,要麽是搜尋客卿的貴族,或附庸風雅的公子,一個個權勢通天。
躬身向季玄陵行禮道:“公子有所不知,非學宮逐客,實乃那廝混跡學宮內,張口縱橫之術,閉口王霸之道,侃侃而談,故意騙酒喝。近半年來,騙了不少人。”
“哦?”
季玄陵聽著好奇。
合縱連橫?
此乃戰國時代縱橫家張儀,蘇秦所宣揚推行的外交與軍事政策。
前來臨淄前,黃浩然,嚴正方,徐聞達,也建議他對東方列國采取合縱連橫之術。
霸道,王道之術,商鞅與秦孝公為此促膝長談,秦孝公行霸道之術,奠定秦國根基。
眼前這落魄的酒鬼,也懂得縱橫之術,王霸之道?
(本章完)
季玄陵叮嚀申屠秀,邢步英領兵好生警惕,派嚴正方散出消息。凡願入秦國者,秦國厚待之。
順便派遣武元魁在軍中挑選精幹之人,前去打探何人入齊,何人支持齊王稱霸。
齊國,諸侯國之首,他不得不警惕。
是夜,在驛館休息一宿。
清晨,和煦的朝陽,透過窗戶,光芒灑在地麵。
秀床上,季玄陵懷抱著冀韶華酣睡。
連日來大軍疾行,風餐露宿,舟車勞頓。
一夜休息,倦意退去不少。
季玄陵醒來時,俯視了眼懷中伊人,起身時,冀韶華幽幽醒來,花容慵懶帶笑,貓兒似得擠進季玄陵懷裏,藕臂勾在他脖頸,凝眸帶笑,氣吐如蘭:“夫君,醒了。”
垂首輕吻在伊人溫潤的朱唇上,闊掌攥著她柔荑撫摸,斜躺在秀床上:“為夫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諸王何意,豈敢貪睡。賀寬,臨淄城內人才濟濟,既然來了,怎可不去稷下學宮,招攬幾名賢士入秦。”
冀韶華螓首點了點,慵懶而歡愉:“韶華陪夫君同行。”
含香的身軀從錦被內出來,坐在旁邊伺候季玄陵更衣,有意道:“齊國建邦來,經過數代人治理,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使齊國從地薄民寡的小國,一躍成為經濟富庶,人口泱泱的大國。
齊王稱霸,必將視夫君為勁敵!”
沒錯!
齊國處在極東之地,秦國處在極西之地。
齊國曆代君王,勵精圖治,使齊國變成泱泱大國。
當今齊王,政務上,任人唯賢,不私於親,誅不避貴,賞不避賤。經濟上,賦斂權有無,均貧富,耕者十取一,減輕百姓負擔。發展漁鹽,發揮齊國地利優勢。
又招募驍將,勇將,悍將,使齊國兵鋒漸漸強大。
近十年來,聯楚伐秦,齊軍伐燕,西征魏國,一係列軍事上的大捷,讓齊王聲望如日中天。
秦國,他主政後,在朝堂推行不少新政,輕徭薄賦,鼓勵工商,號召各國流民入秦。
可惜經濟問題,不像軍事掠殺來的痛快,常年累月積累,方見成效。
是故,秦國圖強,需取長補短。
梳洗,用膳後,嚴正方匯報,黃浩然已經設計說服魏王,會盟時推舉楚王為霸主。
此時,黃浩然迴鹹陽城主持政務。
魏王?
嗬嗬,有魏王從中作梗,齊王稱霸,休想順利。
季玄陵甚是滿意,起身說:“本王欲前往稷下學宮,身臨其境體會體會齊國治學風氣。”
“諸國賢良,入臨淄城,多聚集在學宮,時常談論國政,軍事,不乏真才實學之人。近來諸王入齊,各地賢良齊聚,紛紛學宮內闡述自己的治國策略,王上前往,也是極好的。”嚴正方笑語道。
稷下學宮?
秦國新修的聚賢院,從規模與聲勢來看,全不及齊國的學宮。
“正方,通知申屠秀,邢步英,更換勁裝,與本王前往學宮瞧瞧!”
“喏!”
嚴正方躬身離去,季玄陵走向正用膳的趙浣溪,冀韶華,林素音,溫笑道:“難得出行,快去換了男裝,隨為夫同行。”
“謝夫君!”
三女起身,笑麵如嫣,快步離去。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
是齊國官辦的高等學府,地處臨淄稷門附近,故稱為稷下學宮。
學宮分為論戰堂,聚賢閣,國子學宮。
論戰堂,諸侯各國學子闡述策略,談論治國方針的地方,常常有賢才,舌戰群雄。
關鍵稷下學宮,論戰堂,不論出身貴賤,隻注重才華,頗有英雄不問出身的意思。
聚賢閣,凡願被朝堂錄用,又願意在齊國為官者,多半聚集在此,朝堂因材安排,同時,不少官僚的客卿,常常出自聚賢閣。
國子學宮,齊國王族,貴族的公子,小姐學習的地方,包括齊國王子,公主。
各家貴公子自幼與王子相處,學習,成年後,通常成為新王的臣子。
從而保證齊國朝廷,能人誌士輩出。
冀韶華,趙浣溪,林素音換了男裝,個個英氣逼人,策馬前往學宮。
稷下學宮治學氛圍濃厚,影響遍布各諸侯國,文人誌士談古論今,對國政各抒己見。
潛移默化中,城內百姓對政務,軍事,列國形勢,也頗為感興趣。
策馬穿梭在熱鬧繁華的街道內,除川熙熙攘攘的商賈外,酒樓內,茶館中,常有高談闊論,侃侃而談的人。
一壺老酒,幾碟小菜,若再有幾個聽眾,他們常常口若懸河,東拉西扯講上一下午。
盡管言談中缺少真知灼見,甚至偶爾會無的放矢,不過,語驚四座時,仍引來聽眾鼓掌喝彩。
前行中,季玄陵特意駐足,領佳人前去聆聽,那場麵頗像後世講評書的景象,引聽眾一樂。
抵達學宮時,府門外,門庭若市,學子進出如流,遊俠似過江之鯽。
躍下戰馬,欲進入學宮時,兩名小廝抬著一名醉漢扔出學宮,一人碎口道:“呸,一個酒鬼,還敢口出狂言。”
“沒錯,魏國學子的顏麵,全讓你丟盡了。”另一名小廝附和。
季玄陵示意申屠秀前去攙扶那醉漢,上前一步,向一名小廝詢問:“世人常說學宮海納百川,你們怎麽把人扔出來了?”
小廝望向季玄陵,見其身穿勁裝,帶有隨從,不敢有所怠慢。
畢竟,前來的學宮的人,要麽飽讀詩書,有經世濟國之才,若得王上垂青,有機會位列朝堂,要麽是搜尋客卿的貴族,或附庸風雅的公子,一個個權勢通天。
躬身向季玄陵行禮道:“公子有所不知,非學宮逐客,實乃那廝混跡學宮內,張口縱橫之術,閉口王霸之道,侃侃而談,故意騙酒喝。近半年來,騙了不少人。”
“哦?”
季玄陵聽著好奇。
合縱連橫?
此乃戰國時代縱橫家張儀,蘇秦所宣揚推行的外交與軍事政策。
前來臨淄前,黃浩然,嚴正方,徐聞達,也建議他對東方列國采取合縱連橫之術。
霸道,王道之術,商鞅與秦孝公為此促膝長談,秦孝公行霸道之術,奠定秦國根基。
眼前這落魄的酒鬼,也懂得縱橫之術,王霸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