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曹珖就是恨上東林黨了,要是現在錢謙益在他麵前,估計曹珖都要上去與他拚命了!
“大人,那現在我們怎麽辦?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周延儒略一沉思,便是迴道:“既然東林黨要找事,那本官也就隻能是奉陪到底了!若是孫承宗在,本官還不敢接招,可是現在嘛,嗬嗬嗬,,,”
周延儒一陣冷笑,眼睛裏麵就是閃過一道寒光!
而後,周延儒就是對曹珖問道:“那虞衡清吏司郎中趙炳鬆可信得過?”
“此人乃是下官連襟,與下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絕對信得過!”
“很好,你迴去之後把賬目之類的全部理清,知情之人全部妥善處置,不可留下首尾!三司問詢,你隻需搪塞敷衍即可,其餘的事情本官會料理!”
“是,大人,那此事就拜托大人了!”
有了周延儒這句話,曹珖心裏頓時就是踏實許多,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自是不必多說。
周延儒微微一笑,便是催促道:“好了,事情不小,你趕緊迴去處理,我也該去求見皇上了!”
曹珖鄭重的對周延儒躬身施禮,以示答謝,而後才是急匆匆的走了。
曹珖走後,周延儒馬不停蹄,便是前去求見皇上。
很快,崇禎帝就是在乾清宮禦書房召見了他。
“皇上,此次虞衡清吏司鑄錢一案,臣以為影響極其惡毒,若是不徹底嚴查,以後必將出大亂!”
崇禎帝聽了周延儒這話,深以為然,說道:“不錯,製錢關乎天下萬民的福祉,乃是國家重器,如此這般,又豈能出紕漏!
此次朕已經委派三司徹查,定要將那些違法亂紀之輩盡皆伏誅,以整肅朝綱!”
“皇上英明,我大明之萬幸!”
周延儒本能的就是一記馬屁拍了過去,而後拱火道:“皇上,臣以為此次鑄錢一案,不單是虞衡清吏司一司之責,那些屍位素餐之輩,也當擔責,一體追究!”
“哦!”
崇禎帝聽了周延儒這話,不禁是“哦”了一聲,而後問道:“愛卿此言何意?”
“迴皇上,這虞衡清吏司鑄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所鑄之錢經由朝廷流入民間,為何之前沒有一人站出去言說此事!
臣以為不是他們不知道,而是他們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覺得於己無關,所以便是裝作睜眼瞎,沒看見!
這般作為,如何配身居廟堂!如何配聆聽皇上的英明教誨!
臣以為,當借此案,來一場官場上的大整頓,把那些毫無作為,隻求混吃等死之輩趕出朝堂,還朝堂一片清淨!
如此,一來,可為天下萬民做一番表率,二來,又可趁此機會,提拔一批青年才俊,特別是皇上登基以後,那些新近中舉的人才,
他們因為資曆不夠,隻能是在各司各衙做著可有可無的差事,到時,皇上可大舉對他們提拔任用,一可盡收他們的人心,讓他們沐浴皇恩!
二可為朝堂帶來一番新氣象,為皇上治理天下,提供上行下效的有利保障!”
崇禎帝聽了,很是激動,不由得就是站起身來,在禦書房來迴渡步!
不得不說,周延儒這番話說的太好了,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話,那更加是說到了崇禎帝的心坎裏去了!
現在的朝堂一眾官員,十個裏麵有九個是萬曆年間中舉出仕的,剩下的那一個,那也是天啟年間的,他崇禎年間的中舉官員,那是一個都沒有。
為什麽沒有,沒資曆唄!
官場,那和江湖幫派也是一樣的,講的也是個論資排輩,別管你能力怎麽樣,隻要你資格夠老,那你就是大佬!
你要是從萬曆皇帝剛登基那會就開始混朝廷,哪怕那時候你就是在各司各衙掃地,掃到現在,你也是國寶一般的大佬,甭管是誰看到你,那都得是點頭哈腰的,哪個敢失了禮數!
若是資曆不夠,又沒遇上什麽破天一般的機緣,那你就是能耐頂到天上去了,那也得給我老老實實的趴在那裏熬,把資曆給熬到手!
正是因為崇禎年間的進士們不能占據朝堂,所以對崇禎帝的施政,那也是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要知道古人講的是綱常禮法,什麽是天子門生,隻要你中了進士,那當朝皇上就是你的老師啊,這感情就不一樣啊,對老師交代下來的事情,那自然辦起來也是格外的賣力!
可是崇禎帝麵臨的情況就比較的尷尬,都是萬曆皇帝留下來的人,他自己的人一個都沒有,偏偏現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需要人辦事,
可是這些人一個個的得過且過,都是不用心辦事,如果這些人全部都是自己選中的進士,他們還會如此敷衍了事嗎?
崇禎帝想著,就是越想越有理,反正現在這些人也是不聽話,辦事沒個章程,不如就像他周延儒說的,借著這個機會,把他們給換一遍,
反正現在情況已經是夠糟糕的了,便是換了,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還不如試一試!
“愛卿此言有理,朝堂上許多的官員都是碌碌無為之輩,如今我大明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舉,若是可以一舉清掃朝廷暮氣,也不失為一劑良藥!”
見崇禎帝上了套,周延儒趕緊是做出一副激動神情,跪在地上,用顫抖的聲音說道:“皇上英明啊,我大明如今這般局麵,正是應當效法先賢,實行整頓改革之機,所謂不破不立,此方乃正途也!”
崇禎帝見周延儒一幅為國為民的模樣,心裏很是感慨,這人還真是我大明少有的忠臣義士啊!
崇禎帝心情大好,高興的將周延儒扶了起來,口道:“愛卿今日之言,朕獲益良多,若非是愛卿,隻怕朕要錯失此天賜良機啊!”
“皇上英明神武,便是臣不言,皇上也是會想到的,而且也是會去做的,臣隻不過是將皇上即將要想到的事情,提前一兩個時辰說出來了而已,臣萬不敢居功!”
“大人,那現在我們怎麽辦?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周延儒略一沉思,便是迴道:“既然東林黨要找事,那本官也就隻能是奉陪到底了!若是孫承宗在,本官還不敢接招,可是現在嘛,嗬嗬嗬,,,”
周延儒一陣冷笑,眼睛裏麵就是閃過一道寒光!
而後,周延儒就是對曹珖問道:“那虞衡清吏司郎中趙炳鬆可信得過?”
“此人乃是下官連襟,與下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絕對信得過!”
“很好,你迴去之後把賬目之類的全部理清,知情之人全部妥善處置,不可留下首尾!三司問詢,你隻需搪塞敷衍即可,其餘的事情本官會料理!”
“是,大人,那此事就拜托大人了!”
有了周延儒這句話,曹珖心裏頓時就是踏實許多,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自是不必多說。
周延儒微微一笑,便是催促道:“好了,事情不小,你趕緊迴去處理,我也該去求見皇上了!”
曹珖鄭重的對周延儒躬身施禮,以示答謝,而後才是急匆匆的走了。
曹珖走後,周延儒馬不停蹄,便是前去求見皇上。
很快,崇禎帝就是在乾清宮禦書房召見了他。
“皇上,此次虞衡清吏司鑄錢一案,臣以為影響極其惡毒,若是不徹底嚴查,以後必將出大亂!”
崇禎帝聽了周延儒這話,深以為然,說道:“不錯,製錢關乎天下萬民的福祉,乃是國家重器,如此這般,又豈能出紕漏!
此次朕已經委派三司徹查,定要將那些違法亂紀之輩盡皆伏誅,以整肅朝綱!”
“皇上英明,我大明之萬幸!”
周延儒本能的就是一記馬屁拍了過去,而後拱火道:“皇上,臣以為此次鑄錢一案,不單是虞衡清吏司一司之責,那些屍位素餐之輩,也當擔責,一體追究!”
“哦!”
崇禎帝聽了周延儒這話,不禁是“哦”了一聲,而後問道:“愛卿此言何意?”
“迴皇上,這虞衡清吏司鑄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所鑄之錢經由朝廷流入民間,為何之前沒有一人站出去言說此事!
臣以為不是他們不知道,而是他們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覺得於己無關,所以便是裝作睜眼瞎,沒看見!
這般作為,如何配身居廟堂!如何配聆聽皇上的英明教誨!
臣以為,當借此案,來一場官場上的大整頓,把那些毫無作為,隻求混吃等死之輩趕出朝堂,還朝堂一片清淨!
如此,一來,可為天下萬民做一番表率,二來,又可趁此機會,提拔一批青年才俊,特別是皇上登基以後,那些新近中舉的人才,
他們因為資曆不夠,隻能是在各司各衙做著可有可無的差事,到時,皇上可大舉對他們提拔任用,一可盡收他們的人心,讓他們沐浴皇恩!
二可為朝堂帶來一番新氣象,為皇上治理天下,提供上行下效的有利保障!”
崇禎帝聽了,很是激動,不由得就是站起身來,在禦書房來迴渡步!
不得不說,周延儒這番話說的太好了,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話,那更加是說到了崇禎帝的心坎裏去了!
現在的朝堂一眾官員,十個裏麵有九個是萬曆年間中舉出仕的,剩下的那一個,那也是天啟年間的,他崇禎年間的中舉官員,那是一個都沒有。
為什麽沒有,沒資曆唄!
官場,那和江湖幫派也是一樣的,講的也是個論資排輩,別管你能力怎麽樣,隻要你資格夠老,那你就是大佬!
你要是從萬曆皇帝剛登基那會就開始混朝廷,哪怕那時候你就是在各司各衙掃地,掃到現在,你也是國寶一般的大佬,甭管是誰看到你,那都得是點頭哈腰的,哪個敢失了禮數!
若是資曆不夠,又沒遇上什麽破天一般的機緣,那你就是能耐頂到天上去了,那也得給我老老實實的趴在那裏熬,把資曆給熬到手!
正是因為崇禎年間的進士們不能占據朝堂,所以對崇禎帝的施政,那也是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要知道古人講的是綱常禮法,什麽是天子門生,隻要你中了進士,那當朝皇上就是你的老師啊,這感情就不一樣啊,對老師交代下來的事情,那自然辦起來也是格外的賣力!
可是崇禎帝麵臨的情況就比較的尷尬,都是萬曆皇帝留下來的人,他自己的人一個都沒有,偏偏現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需要人辦事,
可是這些人一個個的得過且過,都是不用心辦事,如果這些人全部都是自己選中的進士,他們還會如此敷衍了事嗎?
崇禎帝想著,就是越想越有理,反正現在這些人也是不聽話,辦事沒個章程,不如就像他周延儒說的,借著這個機會,把他們給換一遍,
反正現在情況已經是夠糟糕的了,便是換了,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還不如試一試!
“愛卿此言有理,朝堂上許多的官員都是碌碌無為之輩,如今我大明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舉,若是可以一舉清掃朝廷暮氣,也不失為一劑良藥!”
見崇禎帝上了套,周延儒趕緊是做出一副激動神情,跪在地上,用顫抖的聲音說道:“皇上英明啊,我大明如今這般局麵,正是應當效法先賢,實行整頓改革之機,所謂不破不立,此方乃正途也!”
崇禎帝見周延儒一幅為國為民的模樣,心裏很是感慨,這人還真是我大明少有的忠臣義士啊!
崇禎帝心情大好,高興的將周延儒扶了起來,口道:“愛卿今日之言,朕獲益良多,若非是愛卿,隻怕朕要錯失此天賜良機啊!”
“皇上英明神武,便是臣不言,皇上也是會想到的,而且也是會去做的,臣隻不過是將皇上即將要想到的事情,提前一兩個時辰說出來了而已,臣萬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