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有錢底子就硬!


    但這個有錢的含義是廣義的,特別的寬泛,並不是說有大洋就可以。


    大洋再多,買不到東西,那還不如一盆土,起碼圖還有肥力不是,可以重點糧食,大洋除了重一點以外,也沒有其他的優勢了。


    花出去的錢才叫錢,花不出去的錢叫廢鐵。


    新四軍連廢鐵都沒有,他們的兵工廠到現在都隻能生產手榴彈和地雷什麽的,至於造槍,那完全就是在開玩笑。


    新四軍的兵工廠完全就隻能修理槍械,完全就沒有他們八路軍兵工廠那樣的優勢。


    雖然他們的八一步槍已經生產出來了,而且可以說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但因為鋼材的質量不行,工業過於落後,每把槍的使用壽命隻有1000發子彈左右。


    但就是如此,槍械依舊是供不應求,尤其是在八路軍飛速發展的時候,一把鳥槍都可以算作是軍隊財產了。


    李劍沒有心思去瞧新四軍的兵工廠,他現在隻想幫著新四軍處理掉眼前的問題。


    蝗蟲是一種災難,尤其是附近這一大片都遭了蝗災,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鬼子下鄉征糧可不管你遭沒遭受蝗災,他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糧食,說其他的沒用。


    那些地主老財也差不多,不交糧食,老百姓就會倒黴,所以現在可以看到許多的老百姓在晚上都會守在田埂上,時不時敲鑼打鼓的弄出一點響動來,希望能夠嚇跑一些蝗蟲和田鼠,這樣糧食的產量也能高一點不是。


    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靠那放幾個鞭炮敲兩下鼓根本就不頂用。


    刺客李健也換上了一身粗布麻衣,這衣服是用麻做的,特別的粗糙,穿在身上會把人的皮都磨掉,如果換了冬天,許多人連這樣的粗布麻衣都沒有,可見,大家窮成了什麽樣子。


    幸好現在是大夏天,天熱到可以不用穿衣服,因此,許多大漢都是光著膀子隻穿一條短褲,露出來的皮膚曬的漆黑的,和那被衣服遮蓋住的完全就是兩種膚色。


    烈日當空,許多老百姓依舊在田野裏勞作,他們的願望不多,隻想著今年可以豐收,家裏可以多屯點糧食。


    這個時候的糧食產量可並不想後世那樣高,許多人吃一碗倒一碗都有的剩!


    產量低,再碰上流年不利,那許多人就會被餓死了。


    而且這個時候許多老百姓家都有好幾個孩子需要養活,別說是米什麽的,就是米糠都會被當做糧食。


    看著地上一地的蝗蟲在爬,李劍覺得有必要發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去吃掉這些家夥,沒有什麽困難是中國人民解決不了的。


    所以三少也就勸這些老百姓都去抓蝗蟲,他花錢來收!


    老百姓都是很憨厚的,一聽有人願意收蝗蟲,連價格都沒問就去抓了。


    所以前三天李劍的收獲很不錯,因此他們的好多大鍋都在連續的燒水,先將蝗蟲放在裏麵煮一下,目的是將這些蝗蟲煮熟和殺菌。


    畢竟蝗蟲是野生的,誰也不知道他們身上帶著什麽病菌,要是出現瘟疫什麽的,那對老百姓來說可是災難性。


    好在一大幫戰士都是比較熱心的,把蝗蟲放在穀場上曬,這個時候許多人的稻子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在穀場上曬糧食的人並不是很多。


    新四軍正好占了這個便宜,加上這大太陽賊毒,一天就能把蝗蟲曬成肉幹。


    不過,李劍要求要曬兩天,這樣可以徹底的將其水分除掉。


    所以幾天以後,那些石磨就沒停過,先用一個大磨盤,將其碾碎了,隨後放進那些磨子裏麵磨,磨的越碎越好。


    這樣一來蝗蟲粉就成型了,保存並不是問題,新四軍有的人是會幹這些事情的。


    為了讓兩位首長相信他的話,李劍特意用這些蝗蟲粉混合著一些麵粉作出了不少的餅子。


    兩位首長嚐過以後,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適,就是粗糧有些紮喉嚨。


    但他們現在連飯都吃不飽了,哪裏還管這些小事情,先把肚子填飽再說吧。


    還有就是這附近一些水庫裏麵的魚倒了黴,三少爺弄了一些漁網捕捉了不少的雨。


    新鮮的就先送去醫院,還有一些送到別的部隊去,更多的是曬成魚幹,這樣有利於糧食的儲存。


    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附近的蝗蟲是越來越少,最後甚至老百姓都覺得蝗蟲不那麽可怕了。


    糧食終究是欠收了,老百姓心裏不免有些不安,這要是交給地主家的租子少了,家裏麵不了有幾口人會天天挨餓。


    三少爺的這一招雖然叫了許多人的性命,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可並不代表讓他們脫離了饑餓的狀態。


    比如村口的小屁孩兒們整天就隻吃一頓飯,還是特別稀的那種。


    玉米的產量也不怎麽高,因為南方種玉米的人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而且這玩意兒曬幹以後特別的硬,磨成粉又有不少的大顆粒,做米粑吃都得混著點米粉。


    所以附近的野山上都看不到什麽野菜了,老百姓紛紛出去挖野菜,有些窮人甚至真的在啃樹皮,雖然是那種能夠做成菜的,但李劍心裏依舊有一些說不出來的苦澀。


    “我們雖然解決了部隊的糧食危機,可鬼子還在進攻我們,而且時不時就會下鄉征糧,咱們的困難還有很多啊!”


    李劍的夥食很不錯,老百姓們不大喜歡吃的老鱉被他切成一塊塊的給炒了,放上一些辣椒粉,做出來味道還不錯。


    小龍蝦這種東西,現在看不見影兒了,螃蟹就更不用說。


    田裏的黃鱔和泥鰍老百姓們也在抓,都希望能夠熬過今年。


    “我們這邊的老百姓還算好的了,你看看二師那邊的,主要是那些可惡的地主老財還有鬼子,明明糧食欠收偏偏還要鎖著租子不撒手,這不是逼著老百姓去死嘛!”


    一畝田交100斤的糧食,到最後會發現老百姓身上的糧食是負的,因為糧食歉收的年代,一畝地沒產上100斤糧食怎麽辦?


    因此這附近的困難不是一般的多,李劍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終究還是發現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第十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風狂人掃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風狂人掃天並收藏抗戰之第十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