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蓮舟排行老二,外表嚴肅,內心熱情,為人從容,理智,穩重,冷靜,是七俠裏武功最強的一個。


    司空湛記得有一段劇情,在他六弟殷梨亭險被峨嵋派掌門周芷若下殺手時,及時躍出。


    而他武功其實遠在周芷若之上,隻是由於首次交鋒,對於九陰真經不熟悉,被攻得出其不意。


    芷若的武功不過爾爾後,差點使虎爪絕戶手與周芷若的九陰白骨爪同歸於盡時,才被張無忌架開。


    由此可見,此人的武功修為的確非同一般,周芷若最後雖得了天下弟子的稱號,但那是在張無忌有意想讓之下。


    不難推測,於蓮舟絕對是宗師之下,小周天高手中的巔峰存在。


    他亦深得張三豐器重,武當派上上下下也都對其十分敬畏,曾依據張三豐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成為自創的虎爪絕戶手,後來又盡得絕學太極拳真傳,最後宋遠橋受兒子牽連被廢,成為武當派第二代掌門。


    排行第三的是俞岱岩,這人比較倒黴,在迴武當為張三豐拜壽之際,路見不平,救助一位姓德老者,並陰差陽錯的得到屠龍刀。


    後天鷹教殷素素為奪迴屠龍刀,假扮船家,暗算俞岱岩,使其全身麻痹。


    殷素素委托龍門鏢局都大錦等人送迴武當山,途中都大錦等人受六名假扮武當七俠之人所騙,將俞岱岩交與他們。


    俞岱岩被少林叛徒火工頭陀的弟子阿三以少林金剛指所傷,致全身癱瘓,武功全廢,經張三豐醫治,終保全性命。


    七俠中的第四位是張鬆溪,對此人,原著中鮮有提及,司空湛不是很清楚


    銀鉤鐵劃張五俠,張翠山因所用兵刃為少見的銀製虎頭鉤和鐵製判官筆而得名。


    作為主角張無忌的父親,他善良厚道,善惡分明,自幼拜張三豐為師,師徒情如父子,師兄弟情如手足。


    得承張三豐武術及為人處世之道,思想端正不歪,加上資質聰穎年紀輕輕已練得一身高強武功。


    可惜,因為謝遜之故,在六大派逼問之下還能堅持,但當知悉當年俞岱岩之所以殘廢,竟因殷素素發蚊須針打俞岱岩而起。情義難全,他最終愧疚而自刎當場。


    張翠山在七人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原是張三豐衣缽最好的繼承人,無奈……


    殷梨亭在武當七俠中位居第六,最精劍術。


    他心地純良,性格懦弱,這種懦弱在他待人接物時體現得尤為明顯。但作為一代俠客,殷梨亭的處事作風也有勇敢穩重快意恩仇的一麵。


    他前期行走江湖時屢遭不順,曾因紀曉芙去世心結難解,也曾遭人金剛門五僧圍攻,被火工頭坨的弟子阿大弄殘,後為張無忌所救並接好腿骨。


    最後他與舊愛紀曉芙女兒楊不悔發展一段忘年之戀,並喜結連理,夫妻情愛甚篤,終得圓滿。


    最末的是莫聲穀,他性格剛直,雖然是在武當七俠中年齡最小,卻少年老成,與殷梨亭的性格成鮮明對比。


    因為大意,被宋青書和成昆(圓真)的徒弟陳友諒偷襲所殺。


    張三豐的七位弟子,親傳武功的隻前五位,殷梨亭與莫聲穀由師兄授教。


    司空湛對張三豐的收徒的理念也十分清楚,每收徒之先,對每人的品德行為資質悟性,都曾詳加查考。


    因此,武當七俠性格上或有缺點,但大節上絕不馬虎。跟全真七子倒是十分相似,七子有的太過剛烈有的魯莽有的優柔寡斷有的有些迂腐,不知變通等等,但都大節不虧。


    司空湛心生感慨,名師出高徒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簡直難上加難。


    至於二代之後,縱是名門正派,難免有趙誌敬宋青書之類的害群之馬。


    司空湛就知道,朱子柳的後人,也出了玷汙門風的不孝後人。


    倚天中,他的後人朱長齡,紅梅山莊莊主,與武三通的後人武烈武青嬰一家在昆侖山共組朱武連環莊。


    朱長齡卑鄙無恥,詭計多端,為了貪圖奪取屠龍刀,利用女兒進行美人計把自己的華廈莊院燒成白地,損失百萬計,又叫武烈扮成謝遜毒打自己,進行苦肉計


    弄得人格盡喪。


    結果,被心地善良的菜鳥張無忌識破計謀,功虧一簣,到頭來連死也死得分外尷尬可笑。


    他女兒朱九真最終也沒得個好下場,殷離深惡朱九真殘暴,用千蛛萬毒手破了她的一陽指,最後朱九真死在殷離手上。


    武烈,武青嬰父女後被金花婆婆抓到靈蛇島,最後為宋青書所救撿迴了一條性命。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自古不變。


    相比朱子柳的操蛋後人,司空湛更好奇的是他本人的身世。


    如果記憶沒錯,天龍中有個朱丹臣,為大理皇宮四大護衛之一,以判官筆為武器。外號筆硯生,使清涼扇,與段譽交好,為投其所好多讀詩書。


    其人忠心耿耿,曾多次保護段譽,擅長書畫,文武雙全,足智多謀,溫文爾雅,頗有儒風。


    和朱子柳很相像,還有重要的一點,他使用的武器是判官筆,朱子柳同樣,朱子柳的後人朱長齡的武器也是判官筆。


    都姓朱,都用判官筆,原劇中雖未言明,司空湛卻有點懷疑,他們之間也許有著不得不說的關係。


    對原劇中顯而易見的東西,司空湛沒有多大探究的興趣,隻對那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或者隱秘之地,或者名山名地,或者一些邊緣人物的故事產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除了練功參經,或有事在身,閑暇的時候,他都是這麽幹的。


    白蛇傳,那可是腦海中的的神話傳說啊,相關人物和地方他怎能不去


    還有姑蘇慕容家的還施水閣,那可是他兒時向往的“聖地”之一,幾乎遍收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學,恍若一個武學寶庫。有機會,當然要走一遭,不為別的,就是滿足心中的一個念想。


    另外,比較感興趣的人,如道濟,如東邪的四個徒弟,如……


    而朱子柳這個人,正是那類人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入全真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空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空詡並收藏穿入全真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