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響午,東西就都已準備妥當。 .
司空湛按照五行八卦方位尋了一處地方,放置壇桌,壇桌之上鋪著畫有“道炁長存”圖案的特製壇布,然後擺上燭台香爐四樣供品基本等所需品。
之後,依事前和赤城子講的,司空湛借來他的法劍,再把那條斷臂放在壇前,閉目調息。周伯通赤城子和全真七子站立一旁,屏氣凝神,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片刻,司空湛突然睜目,口念道家真言,腳踏禹步,身影由慢變快,漸漸模糊一片。
吒!
法劍直指斷臂。
一處隱秘山洞,那斷臂術士正在修煉,豁然口噴鮮血,直挺挺倒地,氣絕而亡。
幾息後,司空湛才緩緩收功,麵露喜色。
“成功了?”赤城子連忙問。
司空湛點點頭,道:“成功了,那術士沒跑出術法範圍。”施法時,他感覺到了那股熟悉的氣息,完成法術,這股氣息已經徹底消失。
“師叔,您先休息會兒。”馬鈺見司空湛臉色發白,神情疲憊,知定是做法消耗甚大。
赤城子反應過來,忙不迭伸手來扶司空湛。司空湛擺擺手,笑道:“不用,隻是心神損耗一些,貧道打坐半個時辰就好。”
眾人來到大堂,司空湛修煉吐納,約莫半個時辰,待他精神抖擻的醒來,安靜的堂內才重新熱鬧起來。
“師弟,你把那人殺了,可知那人躲在什麽地方?”周伯通把憋了老半天的話終於說了出來。
“不知,這法術名斬魂,隻是以氣息為源,循著冥冥之中的軌跡,作用於人的神魂。”
“哦,這麽複雜?”周伯通撓頭了,他本想出去找到那人竟。
“這法術不算多複雜,有的擺設法壇時,甚至還需要令牌法印符籙法鈴等,十分繁雜,不僅如此,開壇做法時還要選定時辰,手結時辰印,……”司空湛滔滔不絕。
“停,你別說了,你說的這些我們都不懂。”周伯通打斷司空湛。
司空湛瞪了眼周伯通,才意猶未盡的轉換話題:“這次能成功,還要多虧道兄的法劍之助,若不然,沒有這般容易。”
“貧道的法劍?”赤城子迷惑不解。
“不錯,你的法劍威力極強,貧道雖勉強施術成功,但術法的威力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法劍的加持,恐怕貧道要重新施法了。”說心裏話,司空湛對有法器的赤城子說不上的羨慕,他可知曉,一件上好的法器對施術的重要性。
“此事源起於貧道,道友之言,讓貧道更為慚愧。”
……
事情終了,赤城子在全真教駐留數日,便下山而去,臨走之時,用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件不知名的玉石換了防身禦敵的符籙,當中多是金甲符引雷符火符神行符,還有一些別的符籙。
反正,差不多把司空湛經年的積累差點掏幹了,每樣隻於不到十張。
把玩著三寸來許的溫玉,司空湛喜上眉梢,得到這塊東西,真是意外之喜。迴想那日和赤城子的談話,他不由樂了起來。
“道友,當夜貧道士周身火光肆擾頂上雷霆電閃,不知你共用了多少符籙?”
“沒仔細數,你也知道當時情況緊急,貧道隨手引動一疊符籙。”
“你……,貧道猜就是這樣,簡直是浪費。”
“貧道也是怕威力太小,萬一被逃脫了,豈不是更麻煩,”
“唉!算了,你身上還有剩餘符籙嗎?”
“有啊!”
“你武功絕頂,好像不是很經常使用,可不可以換給貧道一些,貧道隻懂劍術,旁的都不會,出外難免發生意外。”
“行,沒問題。”
“這是貧道斬殺一個鬼怪時,在它的洞穴得到的,你何?”
“好東西,貧道不占你便宜,每樣符籙隻留幾張,其餘都換給你。”
“哈哈,成交。”
手中傳來衝和平淡的溫潤之氣,司空湛撫摸玉身,這塊溫玉正是當日赤城子拿出交換之物,他一眼就玉的來曆,因此才脫口稱讚“好東西”,又因頗為欣賞赤城子的秉性,不欲多占便宜,才說出那等交換之法。
其實,司空湛自己或許自己還占便宜一些。
溫玉可是難得的東西,萬年溫玉,著實可稱得上是天地共同生成的大寶貝,乃萬年萬年陽和之精所化,身屬陽性,難能可貴的是,其性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內蘊大道之性,對修煉的幫助不言而喻。
盡管手中的這塊年份差上許多,但若時常帶在身上,不僅醒目提神,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抵禦心魔,對自己修煉方麵的輔助作用不小。
赤城子也許不認識溫玉,想必帶了一段時日,對其功效應該有個模糊的認知,因此才會拿出這個,有信心用來交換符籙。
赤城子在全真教幾日,司空湛常與他彼此交談,得知對方的身份,原來他也是秦人,少年時偶然得機緣學就一身異術,從此行走於紅塵,斬妖除魔。
此次他發現有個術士居然用邪法殘害無辜,頓時大怒,和其鬥法,鬥了一段時間,另一方向又來一術士,他被兩人前後夾擊,頓感不敵,於是抽身遁走,不想那兩個術士在後麵緊追不舍,想到江湖傳聞中的神兵在全真教,最後折轉方向,向全真教來求援。
和赤城子的交談中,司空湛還了解到不同於武者的另一個群體,那個群體多會些奇異之術,也分成了許多門類,劍俠巫士趕屍人神打等等,有獨行之人,亦有門派之別,這些人往往行蹤詭秘,很少真正現於江湖之中。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武者,不屑與之為伍,相同的,一些奇人經常在江湖中招搖撞騙,做些傷天害理之事,被武者同樣低。
可無論如何,當這兩種人都站在各自領域的頂端時,爆發出的威力都會讓對方側目不已,一方近戰無敵,一方勝在手段莫測,實難分出個高下。
司空湛當然沒有那種狹隘的門戶之別,先天功遇到瓶頸,又聽得赤城子的一番訴說,他不禁動了下山遊曆之念。
司空湛按照五行八卦方位尋了一處地方,放置壇桌,壇桌之上鋪著畫有“道炁長存”圖案的特製壇布,然後擺上燭台香爐四樣供品基本等所需品。
之後,依事前和赤城子講的,司空湛借來他的法劍,再把那條斷臂放在壇前,閉目調息。周伯通赤城子和全真七子站立一旁,屏氣凝神,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片刻,司空湛突然睜目,口念道家真言,腳踏禹步,身影由慢變快,漸漸模糊一片。
吒!
法劍直指斷臂。
一處隱秘山洞,那斷臂術士正在修煉,豁然口噴鮮血,直挺挺倒地,氣絕而亡。
幾息後,司空湛才緩緩收功,麵露喜色。
“成功了?”赤城子連忙問。
司空湛點點頭,道:“成功了,那術士沒跑出術法範圍。”施法時,他感覺到了那股熟悉的氣息,完成法術,這股氣息已經徹底消失。
“師叔,您先休息會兒。”馬鈺見司空湛臉色發白,神情疲憊,知定是做法消耗甚大。
赤城子反應過來,忙不迭伸手來扶司空湛。司空湛擺擺手,笑道:“不用,隻是心神損耗一些,貧道打坐半個時辰就好。”
眾人來到大堂,司空湛修煉吐納,約莫半個時辰,待他精神抖擻的醒來,安靜的堂內才重新熱鬧起來。
“師弟,你把那人殺了,可知那人躲在什麽地方?”周伯通把憋了老半天的話終於說了出來。
“不知,這法術名斬魂,隻是以氣息為源,循著冥冥之中的軌跡,作用於人的神魂。”
“哦,這麽複雜?”周伯通撓頭了,他本想出去找到那人竟。
“這法術不算多複雜,有的擺設法壇時,甚至還需要令牌法印符籙法鈴等,十分繁雜,不僅如此,開壇做法時還要選定時辰,手結時辰印,……”司空湛滔滔不絕。
“停,你別說了,你說的這些我們都不懂。”周伯通打斷司空湛。
司空湛瞪了眼周伯通,才意猶未盡的轉換話題:“這次能成功,還要多虧道兄的法劍之助,若不然,沒有這般容易。”
“貧道的法劍?”赤城子迷惑不解。
“不錯,你的法劍威力極強,貧道雖勉強施術成功,但術法的威力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法劍的加持,恐怕貧道要重新施法了。”說心裏話,司空湛對有法器的赤城子說不上的羨慕,他可知曉,一件上好的法器對施術的重要性。
“此事源起於貧道,道友之言,讓貧道更為慚愧。”
……
事情終了,赤城子在全真教駐留數日,便下山而去,臨走之時,用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件不知名的玉石換了防身禦敵的符籙,當中多是金甲符引雷符火符神行符,還有一些別的符籙。
反正,差不多把司空湛經年的積累差點掏幹了,每樣隻於不到十張。
把玩著三寸來許的溫玉,司空湛喜上眉梢,得到這塊東西,真是意外之喜。迴想那日和赤城子的談話,他不由樂了起來。
“道友,當夜貧道士周身火光肆擾頂上雷霆電閃,不知你共用了多少符籙?”
“沒仔細數,你也知道當時情況緊急,貧道隨手引動一疊符籙。”
“你……,貧道猜就是這樣,簡直是浪費。”
“貧道也是怕威力太小,萬一被逃脫了,豈不是更麻煩,”
“唉!算了,你身上還有剩餘符籙嗎?”
“有啊!”
“你武功絕頂,好像不是很經常使用,可不可以換給貧道一些,貧道隻懂劍術,旁的都不會,出外難免發生意外。”
“行,沒問題。”
“這是貧道斬殺一個鬼怪時,在它的洞穴得到的,你何?”
“好東西,貧道不占你便宜,每樣符籙隻留幾張,其餘都換給你。”
“哈哈,成交。”
手中傳來衝和平淡的溫潤之氣,司空湛撫摸玉身,這塊溫玉正是當日赤城子拿出交換之物,他一眼就玉的來曆,因此才脫口稱讚“好東西”,又因頗為欣賞赤城子的秉性,不欲多占便宜,才說出那等交換之法。
其實,司空湛自己或許自己還占便宜一些。
溫玉可是難得的東西,萬年溫玉,著實可稱得上是天地共同生成的大寶貝,乃萬年萬年陽和之精所化,身屬陽性,難能可貴的是,其性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內蘊大道之性,對修煉的幫助不言而喻。
盡管手中的這塊年份差上許多,但若時常帶在身上,不僅醒目提神,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抵禦心魔,對自己修煉方麵的輔助作用不小。
赤城子也許不認識溫玉,想必帶了一段時日,對其功效應該有個模糊的認知,因此才會拿出這個,有信心用來交換符籙。
赤城子在全真教幾日,司空湛常與他彼此交談,得知對方的身份,原來他也是秦人,少年時偶然得機緣學就一身異術,從此行走於紅塵,斬妖除魔。
此次他發現有個術士居然用邪法殘害無辜,頓時大怒,和其鬥法,鬥了一段時間,另一方向又來一術士,他被兩人前後夾擊,頓感不敵,於是抽身遁走,不想那兩個術士在後麵緊追不舍,想到江湖傳聞中的神兵在全真教,最後折轉方向,向全真教來求援。
和赤城子的交談中,司空湛還了解到不同於武者的另一個群體,那個群體多會些奇異之術,也分成了許多門類,劍俠巫士趕屍人神打等等,有獨行之人,亦有門派之別,這些人往往行蹤詭秘,很少真正現於江湖之中。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武者,不屑與之為伍,相同的,一些奇人經常在江湖中招搖撞騙,做些傷天害理之事,被武者同樣低。
可無論如何,當這兩種人都站在各自領域的頂端時,爆發出的威力都會讓對方側目不已,一方近戰無敵,一方勝在手段莫測,實難分出個高下。
司空湛當然沒有那種狹隘的門戶之別,先天功遇到瓶頸,又聽得赤城子的一番訴說,他不禁動了下山遊曆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