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經典,都在講述同一個問題,如果要是看無數的經典,然後才可以得到答案,那就實在是太過的麻煩,也根本就不現實的。
因此,其實看一本就夠了,好好的看一本經典,甚至僅僅隻是一句話,或是一個字……,也就夠了。
“離欲無求,當得宿命。”,其實就是這麽簡單,就隻是這八個字而已,佛祖告訴了那個小和尚答案,根本就沒做絲毫的保留。
可惜,為什麽離欲無求,便可以當得宿命,卻仍然是無數人,迷迷糊糊偏偏就想不明白的……,又一個問題。
於是,便又有一個小和尚對佛祖,問起了這個問題,當然,也可能就是原先的那個小和尚。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
小和尚問佛祖:“什麽人的力量很大,什麽人又最聰明呢?”
佛祖先迴答了什麽人力量最大,簡單明了的就說了四個字出來:“能夠忍受屈辱的人,力量最大。”接著,他怕小和尚不明白,就進一步解釋了一下。
佛言: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受到了不公平的屈辱對待,卻仍然沒有一絲報複別人的惡念,而且像原先一樣的安詳穩健,這種忍者無惡的人,當然就會被其他人所尊重。
接著,佛祖便開始迴答,什麽樣的人才是最聰明的,答案真心是……,能嚇死個人。
佛言: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
佛祖迴答說:“心中的不幹淨的念頭,全部滅個一幹二淨,好似透徹無瑕的金剛寶石一般,這種人……,最為聰明!”接著,他又怕小和尚還不明白,便再一次的,進一步解釋了一下。
佛言: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真心是……,嚇死寶寶了呀,如果真要是達到這種,從天地未開之時,一直到今時今日,十方世界所有的事情,沒有看不見、聽不見、不知道,得到了一切智慧本源的人,都不能算是聰明的話,那麽,還有什麽人……,能稱為是聰明的呢?
因此,預知未來,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心垢滅盡,淨無瑕穢。”,也就是自然可以達到“離欲無求,當得宿命。”。
也就是說,得到了一切智慧本源以後,自然就可以預知未來啦。
但是呢,到底該怎麽滅盡心垢,佛祖說的這種心裏麵不幹淨的汙垢,又到底是什麽,到底該如何去滅,這個心垢和欲望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麽,為什麽要遠離欲望……,等等、等等的,接連不斷的問題,又該如何去解答呢?
全部都有答案,佛祖其實全部都講了,所以說,當佛祖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必須要迴答人們的無數問題。
因此,有沒有一個簡簡單單,非常具體的方法,就能讓自己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有,還真就有一本書,愣是講透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中庸》。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誠如神。
《中庸》之中,是有大秘密的,這本書天下看過的人有無數,解釋過的人呢,同樣也有無數。
甚至,所謂的中庸之道,幾乎都成為了一種,為人處世的至理。
可是呢,《中庸》這本儒家高級秘典,難道講的就是什麽處世之道的……,小書嗎?
不是的,《中庸》遠比《大學》,要高深的許多,本質上,兩者講述的隻是一個問題而已。
但是,《中庸》卻講述的更加深刻,也更加的詳細許多。
這其中,就講了到底如何預知未來,而且還給出了一個,跟佛家沒有任何區別的方法——至誠之道!
人家說的很清楚,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所以,這和佛祖迴答的“心垢滅盡,淨無瑕穢。”,難道……,有區別嗎?
因此,真正要問的問題,其實是這個問題,到底什麽善,而什麽又惡,什麽是萬古長存的至高正道,而什麽又是……,使人不明的……,魔道。
《中庸》真正所講述的,其實就是這個問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呢,自然也就可以引發人們的欲望。
喜歡金錢美女、名利富貴,人們就會去不斷的追求;惱怒別人欺負自己,人們就會產生報複的念頭;悲哀自己總是倒黴,人們或是從此徹底放縱,或是重新振作,然後努力的奮發圖強;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便會心中非常快樂,然後小心翼翼的維持現在這種狀況。
也就是說,其實情緒所引發的欲望,就是使人不斷向前的巨大動力。
所以呢,欲望,是斷不掉的,也根本就絕對是……,不能斷的!
但是,欲望卻是可以遠離的,而喜、怒、哀、樂這幾種情緒,也不是一直存在,它們也是有……,未發之時的。
未發情緒的那種寂靜狀態,儒家就叫做中。
而情緒產生了之後,卻能夠馬上就寂靜的中下來,懂得自己要有所節製,控製著欲望遠離自己,這……,就叫作和。
因此,寂靜的禪定狀態,就是天下人的根本,始終都保持著“心垢滅盡,淨無瑕穢”的狀態,就是天下人的修行通達之道。
那麽,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很可惜,不是!
這不是什麽修行的通達之道,也根本就沒有什麽修行的通達之道,如果心中有了道,有了修行的概念,那麽,就已經是走錯了……,十萬八千裏啦。
這隻是一種勉強的,用文字所敘述的心得而已,天下所有的修行經典,也全部都是如此。
因此呢,隻有自己思考之後,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道,那才可以再沒有任何的問題,算是也有一些隻屬於自己的……,心得體會啦。
這事兒根本就沒法兒說,而且說了也沒啥用,就像《中庸》這本經典一樣,其中就有一個方法——至誠!
但是,人家作者做到了至誠,卻不代表讀者也能做到至誠,這也就為什麽,真正能夠前知的人,自古以來……,都很少很少的原因。
如果過連至誠之道,都還是覺得很不理解,一頭霧水的不明白到底該如何去做,才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前知之人。
那好,就再說一個很具體,也十分實在的方法好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這就是為什麽,臥龍先生很了不起,能夠前知的根本原因,如果連這都覺得還是不具體,還是一頭霧水的話,唉……,那就……,真是沒招兒啦。
因此,其實看一本就夠了,好好的看一本經典,甚至僅僅隻是一句話,或是一個字……,也就夠了。
“離欲無求,當得宿命。”,其實就是這麽簡單,就隻是這八個字而已,佛祖告訴了那個小和尚答案,根本就沒做絲毫的保留。
可惜,為什麽離欲無求,便可以當得宿命,卻仍然是無數人,迷迷糊糊偏偏就想不明白的……,又一個問題。
於是,便又有一個小和尚對佛祖,問起了這個問題,當然,也可能就是原先的那個小和尚。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
小和尚問佛祖:“什麽人的力量很大,什麽人又最聰明呢?”
佛祖先迴答了什麽人力量最大,簡單明了的就說了四個字出來:“能夠忍受屈辱的人,力量最大。”接著,他怕小和尚不明白,就進一步解釋了一下。
佛言: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受到了不公平的屈辱對待,卻仍然沒有一絲報複別人的惡念,而且像原先一樣的安詳穩健,這種忍者無惡的人,當然就會被其他人所尊重。
接著,佛祖便開始迴答,什麽樣的人才是最聰明的,答案真心是……,能嚇死個人。
佛言: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
佛祖迴答說:“心中的不幹淨的念頭,全部滅個一幹二淨,好似透徹無瑕的金剛寶石一般,這種人……,最為聰明!”接著,他又怕小和尚還不明白,便再一次的,進一步解釋了一下。
佛言: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真心是……,嚇死寶寶了呀,如果真要是達到這種,從天地未開之時,一直到今時今日,十方世界所有的事情,沒有看不見、聽不見、不知道,得到了一切智慧本源的人,都不能算是聰明的話,那麽,還有什麽人……,能稱為是聰明的呢?
因此,預知未來,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心垢滅盡,淨無瑕穢。”,也就是自然可以達到“離欲無求,當得宿命。”。
也就是說,得到了一切智慧本源以後,自然就可以預知未來啦。
但是呢,到底該怎麽滅盡心垢,佛祖說的這種心裏麵不幹淨的汙垢,又到底是什麽,到底該如何去滅,這個心垢和欲望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麽,為什麽要遠離欲望……,等等、等等的,接連不斷的問題,又該如何去解答呢?
全部都有答案,佛祖其實全部都講了,所以說,當佛祖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必須要迴答人們的無數問題。
因此,有沒有一個簡簡單單,非常具體的方法,就能讓自己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有,還真就有一本書,愣是講透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中庸》。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誠如神。
《中庸》之中,是有大秘密的,這本書天下看過的人有無數,解釋過的人呢,同樣也有無數。
甚至,所謂的中庸之道,幾乎都成為了一種,為人處世的至理。
可是呢,《中庸》這本儒家高級秘典,難道講的就是什麽處世之道的……,小書嗎?
不是的,《中庸》遠比《大學》,要高深的許多,本質上,兩者講述的隻是一個問題而已。
但是,《中庸》卻講述的更加深刻,也更加的詳細許多。
這其中,就講了到底如何預知未來,而且還給出了一個,跟佛家沒有任何區別的方法——至誠之道!
人家說的很清楚,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所以,這和佛祖迴答的“心垢滅盡,淨無瑕穢。”,難道……,有區別嗎?
因此,真正要問的問題,其實是這個問題,到底什麽善,而什麽又惡,什麽是萬古長存的至高正道,而什麽又是……,使人不明的……,魔道。
《中庸》真正所講述的,其實就是這個問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呢,自然也就可以引發人們的欲望。
喜歡金錢美女、名利富貴,人們就會去不斷的追求;惱怒別人欺負自己,人們就會產生報複的念頭;悲哀自己總是倒黴,人們或是從此徹底放縱,或是重新振作,然後努力的奮發圖強;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便會心中非常快樂,然後小心翼翼的維持現在這種狀況。
也就是說,其實情緒所引發的欲望,就是使人不斷向前的巨大動力。
所以呢,欲望,是斷不掉的,也根本就絕對是……,不能斷的!
但是,欲望卻是可以遠離的,而喜、怒、哀、樂這幾種情緒,也不是一直存在,它們也是有……,未發之時的。
未發情緒的那種寂靜狀態,儒家就叫做中。
而情緒產生了之後,卻能夠馬上就寂靜的中下來,懂得自己要有所節製,控製著欲望遠離自己,這……,就叫作和。
因此,寂靜的禪定狀態,就是天下人的根本,始終都保持著“心垢滅盡,淨無瑕穢”的狀態,就是天下人的修行通達之道。
那麽,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很可惜,不是!
這不是什麽修行的通達之道,也根本就沒有什麽修行的通達之道,如果心中有了道,有了修行的概念,那麽,就已經是走錯了……,十萬八千裏啦。
這隻是一種勉強的,用文字所敘述的心得而已,天下所有的修行經典,也全部都是如此。
因此呢,隻有自己思考之後,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道,那才可以再沒有任何的問題,算是也有一些隻屬於自己的……,心得體會啦。
這事兒根本就沒法兒說,而且說了也沒啥用,就像《中庸》這本經典一樣,其中就有一個方法——至誠!
但是,人家作者做到了至誠,卻不代表讀者也能做到至誠,這也就為什麽,真正能夠前知的人,自古以來……,都很少很少的原因。
如果過連至誠之道,都還是覺得很不理解,一頭霧水的不明白到底該如何去做,才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前知之人。
那好,就再說一個很具體,也十分實在的方法好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這就是為什麽,臥龍先生很了不起,能夠前知的根本原因,如果連這都覺得還是不具體,還是一頭霧水的話,唉……,那就……,真是沒招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