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盡了東京的繁華之後,魯智深終於是來到了大相國寺。


    對於大相國寺的描述,記錄故事的人,重點突出了兩個字出來,一個就是大、一個就是威。


    如果沒有看過前麵,對五台山文殊寺的描述,那麽,對於大相國寺的這種描述,當然是頂好的,畢竟是很氣派嘛。


    可是,正是由於前麵有了對文殊寺的描述,所以,就免不了會使人產生出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這天子腳下的大相國寺,會透著一股子撲麵而來的俗氣呢?


    不僅如此,魯智深第一見到智真長老的時候,長老曾經請魯智深喝過一碗羅漢沉香茶,也就是烏龍禪茶,但是,這五台山上生長的茶葉,卻偏偏就是透著一股子的仙氣。


    玉蕊金芽真絕品,僧家製造甚工夫。


    免毫盞內香雲白,蟹眼湯中細浪鋪。


    戰退睡魔離枕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仙茶自合桃源種,不許移根傍帝都。


    看到了詩的最後一句,這才終於明白了,著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


    不是帝都的大相國寺不好,隻是五台山的寺廟,和五台山的茶葉全都太不俗了。


    可是呢,魯智深這位看起來很俗氣的花和尚,卻又偏偏是出自五台山的,這又是怎麽迴事呢?


    魯智深這個五台山的花和尚,他到底是俗不俗呢?


    如果魯智深就是很俗氣的話,那麽,智真長老這位水滸第一高人,為什麽偏偏就認定了,魯智深必可成就正果呢?


    總之,在前後對比之下,大相國寺頓時就顯得有些俗氣。


    接下來,魯智深剛進相國寺的一番搞笑表現,也充分的證明了,魯智深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對佛禮根本就一竅不通的大俗人。


    知客道:“師兄,你如何不知體麵,即目長老出來,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條坐具信香,來禮拜長老使得。”


    智深道:“你卻何不早說!”


    你看搞笑不搞笑,魯智深連起碼的佛門禮儀都不懂,他還埋怨人家沒有告訴他。


    隨即解了戒刀,包裹內取出片香一炷,坐具七條,半晌沒做道理處。


    知客又與他披了袈裟,教他先鋪坐具。


    到最後,還是知客僧教了魯智深,他這才把準備好了坐具信香。


    清長老接見了魯智深,看過了智真長老的介紹信之後,對魯智深以前的出格行為,便全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啦。


    正是因為如此,清長老怕魯智深在相國寺鬧事,便和其他人商議,把魯智深安排到相國寺外麵的菜園之中。


    可是呢,魯智深一聽到這個安排,他竟然頓時就不幹了。


    智深便道:“本師真長老著小僧投大刹,討個職事僧做,卻不教俺做個都寺、監寺,如何教灑家去管菜園?”


    他一個啥都不懂的花和尚,竟然還想要做都寺、監寺,嫌棄菜園管理員的職位,實在是太小,這不是搞笑嗎。


    於是,眾僧便非常詳細的,開始給魯智深解說,佛門之中的升遷規則到底是什麽。


    首座便道:“師兄,你不省得,你新來掛搭,又不曾有功勞,如何便做得都寺?這管菜園也是個大職事人員了。”


    智深道:“灑家不管菜園,俺隻要做都寺、監寺。”


    知客又道:“你聽我說與你: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且如小僧做個知客,隻理會管待往來客官僧眾。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都寺、監寺、提點、院主,這個都是掌管常住財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職事?還有那管藏的,喚做藏主;管殿的,喚做殿主;管閣的,喚做閣主;管化緣的,喚做化主;管浴堂的,喚做浴主。這個都是主事人員,中等職事。還有那管塔的塔頭,管飯的飯頭,管茶的茶頭,管東廁的淨頭,與這管菜園的菜頭。這個都是頭事人員,末等職事。假如師兄你管了一年菜園好,便升你做個塔頭;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個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監寺。”


    塔頭、飯頭、茶頭、淨頭、菜頭,是末等職事;藏主、殿主、閣主、化主、浴主,是中等職事;都寺、監寺、提點、院主,上等職事;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最高等級的職事。


    一年菜頭升塔頭,一年塔頭升浴主,兩年時間,從末等職事跨入中等職事的行列,一年浴主升監寺,正式跨進上等職事的行列,而且,做每一項職務的時候,都必須要做好才行。


    也就是說,起碼要用三年的時間,才可以當上監寺,成為一個響叮噹的上等職事人員。


    知客的這番話,雖然句句都是實話,但是,這百分之百就是搪塞魯智深的。


    別說是三年了,恐怕十年的時間,魯智深能不能當上個塔頭,那都仍是個未知之數!


    對於這一點,魯智深明白嗎?


    他是一定明白的,佛門的規矩再多,能有官場的規矩多嗎?


    像魯智深這種舊曆官場的小軍官,他怎麽可能會不明白呢。


    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時,灑家明日便去。”


    魯智深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也有當官的時候,便接受了菜頭這個,末等職事中的最低職事。


    他明白了遊戲規則到底是什麽之後,立馬就不再嚷嚷著,灑家不管菜園,俺隻要做都寺、監寺了。


    魯智深為什麽不再鬧了?


    原因很簡單,他對於自己的能力,是有十足的信心的,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在佛門的遊戲規則之下,把這場遊戲給玩兒好!


    接下來,記故事的人,便留下了一首信息量超多的詩篇。


    萍蹤浪跡入東京,行盡山林數十程。


    古刹今番經劫火,中原從此動刀兵。


    相國寺中重掛搭,種蔬園內且經營。


    自古白雲無去住,幾多變化任縱橫。


    魯智深一路流浪到東京,走過了數十個驛站,曆經了無數的山林。


    經過了瓦罐寺的事件之後,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即使再牛逼的人,如果勢單力孤的話,那也是成不了大事的,正是因為他明白了這個道理,從此之後,天下的戰亂便開始了。


    他在相國寺中再次成為了和尚,想要安安心心的經營菜園,從此之後,在佛門之中做一個大官和尚。


    但是,風雲無常、世事變幻不定,怎麽可能會盡如人意呢?


    好在,英雄何時都是英雄,強者何時都是強者,不管風雲如何變化,世事如何變遷,英雄絕對都可以……,任意縱橫!


    基本上,看完了這首詩以後,再加上前麵的所有內容,對於魯智深的為人,就已經能夠了解的比較清楚了。


    天孤星主花和尚魯智深,外貌好似金剛伏魔羅漢,高大威猛霸氣十足。


    他非常的具有正義感,如果看到了人間的不平之事,魯智深便會仗義出手、鋤強扶弱,而且,他的心理素質極強,做事有條有理、從容不迫,是一個很有能力的難得人才。


    但是,魯智深不認識字,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他是很難出人投地做大官的。


    所以,盡管魯智深有滿腔的抱負,卻也隻能永運都報國無門,因此,他才會常常借酒消愁,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因為一個承諾,魯智深這個很善於說謊話騙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英雄,卻隻能終身做個斬盡塵緣的大和尚。


    不過,智真長老的偈言,卻早已經概括了魯智深的一生命運,隨著他再次踏入禪林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天下的風雲,也開始隨之徹底的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袍小武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自在.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自在.QD並收藏白袍小武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