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北銘在榆林灣的時候向委員會和軍委會諮詢過這個問題,但是兩個委員會都沒有明確的答複,而是讓蔣北銘自己看著辦。


    蔣北銘迴到北京之後又和張海等人商量了好一陣子,最後決定先聽一聽吳三桂的意思再說。但是榆林灣要堅守一個原則,蒸汽機等生產設備可以提供給吳三桂來生產線膛槍,可是線膛槍的技術和原理堅決不能轉讓,而且還要控製住線膛槍的產量,決不能讓吳三桂一家獨大。


    蔣北銘把榆林灣的意思同吳三輔做了轉述,兵工廠的設備機器以及技術人員可以由榆林灣提供,啟動資金、場地、工人以及原料則由吳三桂負責,同時榆林灣可以幫助吳三桂建設一個冶煉鋼鐵的工廠以便解決原料問題。


    同時蔣北銘也明確表示,這個兵工廠和鋼鐵廠榆林灣必須要擁有一半的股份,所有的槍械生產和買賣都要嚴格的按照市場模式來營運,而且吳三桂不能參與營運,一切都得由榆林灣做主。


    吳三輔不敢馬上答應蔣北銘的條件,隻是說要盡快返迴遼東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和哥哥。


    吳三輔走後第四天,王承恩就派人來請蔣北銘去家裏赴宴。


    飯桌上隻有王承恩和蔣北銘兩個人,王承恩也沒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蔣將軍,咱家聽聞寧遠的吳家最近找過你?”


    蔣北銘並沒有隱瞞:“迴公公,不錯,吳三桂的弟弟吳三輔的確找過下官。吳三桂的意思是希望我們榆林灣能協助他在遼東也開一家兵工廠和鋼鐵廠,吳家的意思是想自己生產槍炮。”


    “不知蔣將軍是如何答複的?”王承恩笑眯眯的看著蔣北銘。


    蔣北銘被王承恩問的有些心虛:“公公是知道的,這件事下官自己不能做主,還需要問一問榆林灣的意思。不過下官也告訴了吳三輔,兵工廠和鋼鐵廠可以開設,但是所有的營運全部要由我們榆林灣來負責,吳家不能插手。”


    王承恩依舊笑問道:“吳家的意思是什麽?”


    蔣北銘有些發愣,他不明白王承恩為什麽會突然如此尋根問底,但是還是照實迴答道:“吳三輔說要迴去問一下吳總兵和吳三桂的意思,並沒有給下官直接答複。”


    王承恩終於不問了,端起酒杯說道:“蔣將軍辛苦,咱家敬將軍一杯。”


    蔣北銘喝下了這杯酒,心裏越發奇怪,忍不住問道:“王公公,下官這麽答複吳三輔可是有什麽不妥之處嗎?”


    “將軍多慮了。”王承恩笑道,“將軍如此迴複恰到好處,並無不妥。”


    “多謝公公。”蔣北銘剛剛放了點心,沒想到王承恩繼續說道,“蔣將軍,咱家也見過你們的火銃,你們的那個什麽線膛槍著實的犀利,現在我大明神機營和快槍隊也未曾裝備。”


    蔣北銘心中一驚,忙起身深施一禮:“公公萬勿多想,下官和吳三桂合作也是想加強一下關寧軍的實力,以便衛我大明。吳三桂父子要麵對韃子,還要提防祖大壽,下官實在是沒有別的意思。”


    “將軍這是作何。”王承恩拉住了蔣北銘笑道,“咱家和你們榆林灣同氣連枝,咱家明白你們的意思。”


    蔣北銘重新坐下,看著王承恩並沒有說話,王承恩緩緩說道:“你們這些時日在瓊州府收取的工商賦稅,還有和各地的生意都給朝廷增添了不少銀子,萬歲那裏很是高興。萬歲現在也知道了工商稅的好處,所以蔣將軍。。。。。。”


    王承恩說道這就不往下說了,蔣北銘實在是猜不透王承恩的意思:“王公公,下官愚鈍,還請公公明示。”


    “蔣將軍這麽聰明的一個人怎麽會不明白呢。”王承恩笑道,“關寧軍的確需要火器,但是我大明九邊重鎮又何曾不需要火器。抗擊韃子需要,剿滅流寇,防備蒙古人同樣需要,你們榆林灣一心忠於朝廷,難道就不想替萬歲分憂解難嗎?”


    蔣北銘傻了,心裏暗暗罵道:“和吳三桂開兵工廠我們是要賺錢的,要是和崇禎合作那還賺個屁。”


    “蔣將軍怎麽糊塗了。”王承恩又說道,“你年前不是給萬歲上過一道折子嗎,要把商貿在整個大明朝鋪開,咱家覺得現在這個兵工廠正是時候。也不必去遼東開廠了,那個地方冰天雪地,離著韃子又近,在北京開廠如何?就按照蔣將軍的提議,由我們司禮監和內閣一同找人湊錢,你們出人,利潤咱們三三四分成。”


    蔣北銘快被王承恩忽悠暈了:“公公見諒,下官鬥膽,但不得不問。建一個鋼鐵廠和兵工廠花費甚多,朝廷還能拿得出這麽多銀子來嗎。即便朝廷拿得出來,生產出來的槍炮要是下撥到各地,朝廷能收銀子嗎?那可都是大明軍伍。”


    “這就不是將軍要考慮的事情了。”王承恩衝著蔣北銘一端杯,“蔣將軍請,咱家隻需要蔣將軍一句話,行還是不行,咱家也好給萬歲迴話。”


    蔣北銘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迴複王承恩,要是答應他吧,萬一大明朝的軍隊配備了線膛槍,那榆林灣又將如何。可是不答應吧,似乎又不是那麽合適,如果能借著這個事在大明朝掀起一場工業革命也未必不是好事。


    王承恩並沒有繼續逼問,自己把酒喝了:“蔣將軍前幾日給咱家捎迴來的舍侄的書信咱家看過了,這兩個孩子有勞榆林灣照顧了。他們在書信說很喜歡榆林灣,想等從學堂畢業之後還留在那裏,不知將軍可同意否?”


    蔣北銘又一次起身施禮:“公公的信任,下官感恩戴德。下官立刻將公公的意思迴報榆林灣,一月之內必有答複,還請公公見諒。”


    榆林灣內很快就收到了蔣北銘的飛鴿傳書,這件事關係重大,鄭江在和張國棟、汪健商量以後覺得兩個委員會很難自己拿出決議,因此三個人決定就這事召開一次臨時穿越大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日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伯倫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伯倫散人並收藏大明日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