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匆匆迴了自己居住的映雪堂,梳洗過後從頭到腳都換了身衣裳,又點了蘇合香衝淡了殘餘的藥味,才動身往長壽堂去。
老祖宗陳氏正坐在熱炕頭上,一手持著信箋,一手拿著個琺琅掐絲一片鏡,對著自窗欞投進來的天光仔細看著。
屋子裏地龍燒得旺盛,炕頭邊上還擱著個黃銅鏤雕雙福雙壽字紋炭盆,裏頭的銀霜炭燒得正旺,暖洋洋,比錦瀾屋裏還要熱上幾分,裏頭伺候的丫鬟都被打發出去了,隻剩吳嬤嬤在一旁給她捶腿。
聽到外頭的丫鬟通傳,陳氏便將信箋和一片鏡擱在了小幾上,抬眼就看見傅氏盈盈而至的身影。
“給老祖宗請安。”傅氏的目光自小幾上掃過,隨即低眉順眼,恭敬的行了個禮。這些年,二房三房的勢頭越來越大,若非有老祖宗撐著,恐怕管家的位置她也坐不牢,因此對老祖宗,她是打心眼裏敬佩和巴結的。
陳氏打量了眼她的衣飾,才擺了擺手,道:“坐吧,瀾丫頭怎麽樣了?”
傅氏依言坐上炕,同陳氏隔幾相望,不過她隻是略略沾了些,沒有坐實,“確實是受了風寒,瞧著樣子倒是來勢洶洶,不過......”
陳氏目光一凝,原本打算端茶盅的手頓了下,“不過什麽?”
“不過從脈象上看,倒有些吃不準了。”傅氏忙笑著迴道:“瀾侄女兒的身子骨確實弱,寒症極重,這樣一來,脈象上反而不好辨認。”
言下之意,就是說錦瀾病是病了,隻是到底是重是輕,便不得而知。
陳氏低頭思忖著,沉吟片刻才道:“既然如此,就先按王太醫所說的辦,雖說身子弱,可風寒也不是什麽大事,仔細照料一番,加上有上好的藥材,應該不足為慮。”
“老祖宗說的是。”這麽說打探的事算是過了,傅氏心裏隱隱鬆了口氣,想了想,她又將錦瀾的要求一字不漏的說了出來,末了便道:“這府裏頭的院子大多都有了安排,待客的廂房雖空著,可那處是留宿外客所用,瀾侄女兒到底生著病,若搬進去住,怕會將病氣帶過去,難保以後外人不會說道。”
陳氏聽了點點頭,道:“是這個理。”
得到陳氏的讚同,傅氏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所以,孫媳想著,恰好藕香院還空著,雖說閑置已久,可屋子卻是好的,讓人打掃一番,在換上新的家什,也能......”話還未完,就被陳氏突然投過來的目光給哽了聲。
“你安排瀾丫頭住到藕香榭?”陳氏微微眯起的雙眼中銳色乍起,這事她已經聽吳嬤嬤提過了,可到底沒有傅氏說得有重量,“那是個什麽地方,你心裏沒有數?”
傅氏心裏一突,忙解釋道:“孫媳自然是清楚的,隻是......”
“胡鬧!”陳氏哪會容她爭辯,一巴掌重重的拍在小幾上,喝道:“你將瀾丫頭安置在那,也不怕被人說閑話?這府裏的顏麵還要不要了?”
傅氏臉上的笑頓時僵住,原本就沒坐實的身子“噌”地一下就站起來,麵露惶恐,“孫媳知錯,老祖宗息怒。”她原以為老祖宗請了太醫又讓她親自出麵試探,定然對這個蘭堂的侄女兒起了心思,可沒想到那小丫頭竟這般招老祖宗看重!
吳嬤嬤平日裏沒少手傅氏的好處,此時自然出言替她說話,端起茶盅捧到陳氏跟前,好聲勸慰道:“主子,您先喝口茶消消火氣,莫氣壞了身子。”
待伺候陳氏喝了茶,她瞄著陳氏的臉色稍緩,又接著道:“大太太也是心急,倚梅園裏住的都是自家血脈,手心手背都是肉,萬一真有哪個給過了病氣,惹得主子憂心不說,各堂的老爺夫人們怕也會焦急。”
“吳嬤嬤說的是。”傅氏搗頭如蒜,連聲附和道:“孫媳也是想著,藕香榭雖...可當初也是老祖宗親自選的好地兒,離倚梅園也不遠,且這麽多年了,一直都相安無事,情急之下才讓瀾侄女兒暫且搬過去,待她病好了,再搬迴倚梅園。”
陳氏神色雖緩和,語氣仍是帶著清冷,“比起藕香榭,碧桐軒不是離倚梅園更進一些?你怎麽不將瀾丫頭安排到碧桐軒?”
提到碧桐軒,傅氏心裏頓時就不痛快了,可當著陳氏的麵卻不敢發作出來,隻得生生忍著,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道:“桐兒再過幾日就迴府了,說是要陪老祖宗過壽。”
碧桐軒是本家四姑娘葉錦桐的院子,雖說葉錦桐已經出嫁,可淮南侯府離得不遠,她偶爾會迴來小住一番,不過大多時候,碧桐軒還是空著的。論裝飾擺設,藕香榭自然比不上時時有人打理的碧桐軒。
陳氏的心裏微動,目光中透出些許和藹,“桐兒要迴來?”
葉錦桐是正房第一個嫡親血脈,自然是得了陳氏的心,即便當年出了那件事,陳氏對她還是疼愛得緊,加上葉錦桐善於鑽營,時常迴娘家小住,借此討好和修複和陳氏的關係。因此出嫁多年,陳氏仍是惦記著,比起葉錦桐,就連葉錦嫣也要退一射之地。
“是,昨晚上讓人傳信,說是過幾日便迴來。”說到長女,傅氏也是一臉慈愛的笑容,她飛快的抬眼瞥了下老祖宗,“且桐兒怕是有了身孕。”
陳氏愣了下,臉上頓時難掩笑容,“可做準了?”
傅氏笑著點點頭,道:“說是請了華太醫扶脈,隻是日子尚短,脈象上暫且還看不大清楚,不過桐兒的月事遲遲沒有來,十有八九是真的,再過幾天請華大夫在走一趟,應該能知道了。”
“真是老天保佑。”陳氏忍住不雙手合十,默念了句佛語,葉錦桐嫁入淮南侯府多年卻一直無所出,即便是陳氏都有些按耐不住了,淮南侯府是五皇子的外家,且五皇子又是逐鹿人選中頗為強勢的一位,在這樣下去,難保葉錦桐的位置不會動搖。
吳嬤嬤嗬嗬的笑著,借機捧了陳氏一把,“照奴婢說,是主子的福氣大,才庇佑了世子夫人,要不早不早,晚不晚的,偏就這時候有了動靜,真是雙喜臨門!”
“孫媳也是這麽想的。”傅氏看了眼吳嬤嬤,笑容滿麵的道:“還是老祖宗福澤深厚。”
“行了行了,你們兩個真是跟抹了蜜似的。”陳氏樂得合不攏嘴,笑了好一會兒才止住聲,穩了穩微促的氣息,道:“既然桐兒有了身孕,就別讓她來迴奔波了,仔細累著身子。”
難道老祖宗還是打算讓錦瀾那丫頭搬進碧桐軒?傅氏腦海中的念頭一閃而過,便笑著道:“孫媳原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桐兒說,老祖宗八十大壽,無論如何她都是要迴來的,讓老祖宗別擔心。”頓了下,又道:“桐兒還說,就當她是迴來沾沾老祖宗的福氣也好。”
“這丫頭,我還以為她是真有心,原是為了這個才來瞧我,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陳氏一副沒好氣的摸樣,可眼尾翹起的弧度和嘴角噙著笑意,隻要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心裏是極歡喜的。“既然這麽著,你就讓人好好收拾一下碧桐軒和藕香榭吧,切不可怠慢了。”
這話一落,傅氏心裏終於鬆了口氣,便笑道:“老祖宗放心,孫媳自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嗯。”陳氏點了點頭,端起茶盅輕輕的抿了一口,“你去忙吧。”
傅氏低頭行了禮就退出去了,臨出了門,才發覺背後已經泌了一層薄汗。
待傅氏走後,吳嬤嬤才上前扶著陳氏往邊上靠了靠,又取了一條薄被半蓋在她身上,又是掖被角又是攏火盆,忙得不亦樂乎。
陳氏看著吳嬤嬤忙上忙下的身影,目光深沉,良久才歎了口氣,“傅氏的心,也大了。”
吳嬤嬤抓著火鉗的手抖了下,忙笑著迴道:“大太太的心,還是向著您的。”
陳氏狀似無意的瞥了吳嬤嬤一眼,“怕就怕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些年傅氏私底下給了吳嬤嬤多少東西和好處,她心裏是一清二楚,隻不過念在吳嬤嬤跟在自己身邊幾十年,又是個忠心的,否則哪還能容到今日?隻是,方才她特意拿了錦瀾的話給傅氏立威,好敲打一番,卻被吳嬤嬤三兩句話給攪了,心裏多少存了幾分不滿。
吳嬤嬤這迴可是真被嚇著了,雖陳氏沒有直說,可這話裏頭的意思,分明就是在暗示她讓陳氏起了疑心。伺候陳氏這麽久,她對陳氏的性情了如指掌,這位長公主雖然看似和藹,實際卻是個多疑的,且一旦存了念頭,極難打消。
她擱下火鉗,轉身“噗通”一聲,跪在陳氏麵前,“主子,奴婢侍奉主子多年,絕不敢有二心,如若不然,天打雷劈!”
陳氏定定的盯著吳嬤嬤低垂的臉,神色莫名,屋裏一時靜謐無聲,好一會兒才緩聲道:“起來吧,好端端的發什麽誓?我不過感慨兩句罷了,你隨我多年,怎麽?還摸不清我的心思?。”
“奴婢自然是清楚主子宅心仁厚。”吳嬤嬤站起身,垂首恭敬的道:“所以也是誠心所言。”
陳氏滿意的頜首,臉上露出幾分倦意,“你也忙活了一早晨,先去歇著吧,讓立夏進來伺候。”
吳嬤嬤欲言又止,可觸及到陳氏微闔的雙眸,頓時就歇了心思,屈膝應了聲便退出去喊立夏了。
門簾一落,陳氏闔著的眼眸驀然睜開,哪還有半點怠色?她緩緩坐起身,將小幾上的信箋拿起,又略略的掃了一遍,忽的揉成一團,隨手沿著中空的雕紋扔了炭盆裏。
信箋遇炭即燃,橘黃色的火光跳動在陳氏深邃的眼眸中,閃著一片莫名的光。
老祖宗陳氏正坐在熱炕頭上,一手持著信箋,一手拿著個琺琅掐絲一片鏡,對著自窗欞投進來的天光仔細看著。
屋子裏地龍燒得旺盛,炕頭邊上還擱著個黃銅鏤雕雙福雙壽字紋炭盆,裏頭的銀霜炭燒得正旺,暖洋洋,比錦瀾屋裏還要熱上幾分,裏頭伺候的丫鬟都被打發出去了,隻剩吳嬤嬤在一旁給她捶腿。
聽到外頭的丫鬟通傳,陳氏便將信箋和一片鏡擱在了小幾上,抬眼就看見傅氏盈盈而至的身影。
“給老祖宗請安。”傅氏的目光自小幾上掃過,隨即低眉順眼,恭敬的行了個禮。這些年,二房三房的勢頭越來越大,若非有老祖宗撐著,恐怕管家的位置她也坐不牢,因此對老祖宗,她是打心眼裏敬佩和巴結的。
陳氏打量了眼她的衣飾,才擺了擺手,道:“坐吧,瀾丫頭怎麽樣了?”
傅氏依言坐上炕,同陳氏隔幾相望,不過她隻是略略沾了些,沒有坐實,“確實是受了風寒,瞧著樣子倒是來勢洶洶,不過......”
陳氏目光一凝,原本打算端茶盅的手頓了下,“不過什麽?”
“不過從脈象上看,倒有些吃不準了。”傅氏忙笑著迴道:“瀾侄女兒的身子骨確實弱,寒症極重,這樣一來,脈象上反而不好辨認。”
言下之意,就是說錦瀾病是病了,隻是到底是重是輕,便不得而知。
陳氏低頭思忖著,沉吟片刻才道:“既然如此,就先按王太醫所說的辦,雖說身子弱,可風寒也不是什麽大事,仔細照料一番,加上有上好的藥材,應該不足為慮。”
“老祖宗說的是。”這麽說打探的事算是過了,傅氏心裏隱隱鬆了口氣,想了想,她又將錦瀾的要求一字不漏的說了出來,末了便道:“這府裏頭的院子大多都有了安排,待客的廂房雖空著,可那處是留宿外客所用,瀾侄女兒到底生著病,若搬進去住,怕會將病氣帶過去,難保以後外人不會說道。”
陳氏聽了點點頭,道:“是這個理。”
得到陳氏的讚同,傅氏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所以,孫媳想著,恰好藕香院還空著,雖說閑置已久,可屋子卻是好的,讓人打掃一番,在換上新的家什,也能......”話還未完,就被陳氏突然投過來的目光給哽了聲。
“你安排瀾丫頭住到藕香榭?”陳氏微微眯起的雙眼中銳色乍起,這事她已經聽吳嬤嬤提過了,可到底沒有傅氏說得有重量,“那是個什麽地方,你心裏沒有數?”
傅氏心裏一突,忙解釋道:“孫媳自然是清楚的,隻是......”
“胡鬧!”陳氏哪會容她爭辯,一巴掌重重的拍在小幾上,喝道:“你將瀾丫頭安置在那,也不怕被人說閑話?這府裏的顏麵還要不要了?”
傅氏臉上的笑頓時僵住,原本就沒坐實的身子“噌”地一下就站起來,麵露惶恐,“孫媳知錯,老祖宗息怒。”她原以為老祖宗請了太醫又讓她親自出麵試探,定然對這個蘭堂的侄女兒起了心思,可沒想到那小丫頭竟這般招老祖宗看重!
吳嬤嬤平日裏沒少手傅氏的好處,此時自然出言替她說話,端起茶盅捧到陳氏跟前,好聲勸慰道:“主子,您先喝口茶消消火氣,莫氣壞了身子。”
待伺候陳氏喝了茶,她瞄著陳氏的臉色稍緩,又接著道:“大太太也是心急,倚梅園裏住的都是自家血脈,手心手背都是肉,萬一真有哪個給過了病氣,惹得主子憂心不說,各堂的老爺夫人們怕也會焦急。”
“吳嬤嬤說的是。”傅氏搗頭如蒜,連聲附和道:“孫媳也是想著,藕香榭雖...可當初也是老祖宗親自選的好地兒,離倚梅園也不遠,且這麽多年了,一直都相安無事,情急之下才讓瀾侄女兒暫且搬過去,待她病好了,再搬迴倚梅園。”
陳氏神色雖緩和,語氣仍是帶著清冷,“比起藕香榭,碧桐軒不是離倚梅園更進一些?你怎麽不將瀾丫頭安排到碧桐軒?”
提到碧桐軒,傅氏心裏頓時就不痛快了,可當著陳氏的麵卻不敢發作出來,隻得生生忍著,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道:“桐兒再過幾日就迴府了,說是要陪老祖宗過壽。”
碧桐軒是本家四姑娘葉錦桐的院子,雖說葉錦桐已經出嫁,可淮南侯府離得不遠,她偶爾會迴來小住一番,不過大多時候,碧桐軒還是空著的。論裝飾擺設,藕香榭自然比不上時時有人打理的碧桐軒。
陳氏的心裏微動,目光中透出些許和藹,“桐兒要迴來?”
葉錦桐是正房第一個嫡親血脈,自然是得了陳氏的心,即便當年出了那件事,陳氏對她還是疼愛得緊,加上葉錦桐善於鑽營,時常迴娘家小住,借此討好和修複和陳氏的關係。因此出嫁多年,陳氏仍是惦記著,比起葉錦桐,就連葉錦嫣也要退一射之地。
“是,昨晚上讓人傳信,說是過幾日便迴來。”說到長女,傅氏也是一臉慈愛的笑容,她飛快的抬眼瞥了下老祖宗,“且桐兒怕是有了身孕。”
陳氏愣了下,臉上頓時難掩笑容,“可做準了?”
傅氏笑著點點頭,道:“說是請了華太醫扶脈,隻是日子尚短,脈象上暫且還看不大清楚,不過桐兒的月事遲遲沒有來,十有八九是真的,再過幾天請華大夫在走一趟,應該能知道了。”
“真是老天保佑。”陳氏忍住不雙手合十,默念了句佛語,葉錦桐嫁入淮南侯府多年卻一直無所出,即便是陳氏都有些按耐不住了,淮南侯府是五皇子的外家,且五皇子又是逐鹿人選中頗為強勢的一位,在這樣下去,難保葉錦桐的位置不會動搖。
吳嬤嬤嗬嗬的笑著,借機捧了陳氏一把,“照奴婢說,是主子的福氣大,才庇佑了世子夫人,要不早不早,晚不晚的,偏就這時候有了動靜,真是雙喜臨門!”
“孫媳也是這麽想的。”傅氏看了眼吳嬤嬤,笑容滿麵的道:“還是老祖宗福澤深厚。”
“行了行了,你們兩個真是跟抹了蜜似的。”陳氏樂得合不攏嘴,笑了好一會兒才止住聲,穩了穩微促的氣息,道:“既然桐兒有了身孕,就別讓她來迴奔波了,仔細累著身子。”
難道老祖宗還是打算讓錦瀾那丫頭搬進碧桐軒?傅氏腦海中的念頭一閃而過,便笑著道:“孫媳原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桐兒說,老祖宗八十大壽,無論如何她都是要迴來的,讓老祖宗別擔心。”頓了下,又道:“桐兒還說,就當她是迴來沾沾老祖宗的福氣也好。”
“這丫頭,我還以為她是真有心,原是為了這個才來瞧我,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陳氏一副沒好氣的摸樣,可眼尾翹起的弧度和嘴角噙著笑意,隻要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心裏是極歡喜的。“既然這麽著,你就讓人好好收拾一下碧桐軒和藕香榭吧,切不可怠慢了。”
這話一落,傅氏心裏終於鬆了口氣,便笑道:“老祖宗放心,孫媳自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嗯。”陳氏點了點頭,端起茶盅輕輕的抿了一口,“你去忙吧。”
傅氏低頭行了禮就退出去了,臨出了門,才發覺背後已經泌了一層薄汗。
待傅氏走後,吳嬤嬤才上前扶著陳氏往邊上靠了靠,又取了一條薄被半蓋在她身上,又是掖被角又是攏火盆,忙得不亦樂乎。
陳氏看著吳嬤嬤忙上忙下的身影,目光深沉,良久才歎了口氣,“傅氏的心,也大了。”
吳嬤嬤抓著火鉗的手抖了下,忙笑著迴道:“大太太的心,還是向著您的。”
陳氏狀似無意的瞥了吳嬤嬤一眼,“怕就怕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些年傅氏私底下給了吳嬤嬤多少東西和好處,她心裏是一清二楚,隻不過念在吳嬤嬤跟在自己身邊幾十年,又是個忠心的,否則哪還能容到今日?隻是,方才她特意拿了錦瀾的話給傅氏立威,好敲打一番,卻被吳嬤嬤三兩句話給攪了,心裏多少存了幾分不滿。
吳嬤嬤這迴可是真被嚇著了,雖陳氏沒有直說,可這話裏頭的意思,分明就是在暗示她讓陳氏起了疑心。伺候陳氏這麽久,她對陳氏的性情了如指掌,這位長公主雖然看似和藹,實際卻是個多疑的,且一旦存了念頭,極難打消。
她擱下火鉗,轉身“噗通”一聲,跪在陳氏麵前,“主子,奴婢侍奉主子多年,絕不敢有二心,如若不然,天打雷劈!”
陳氏定定的盯著吳嬤嬤低垂的臉,神色莫名,屋裏一時靜謐無聲,好一會兒才緩聲道:“起來吧,好端端的發什麽誓?我不過感慨兩句罷了,你隨我多年,怎麽?還摸不清我的心思?。”
“奴婢自然是清楚主子宅心仁厚。”吳嬤嬤站起身,垂首恭敬的道:“所以也是誠心所言。”
陳氏滿意的頜首,臉上露出幾分倦意,“你也忙活了一早晨,先去歇著吧,讓立夏進來伺候。”
吳嬤嬤欲言又止,可觸及到陳氏微闔的雙眸,頓時就歇了心思,屈膝應了聲便退出去喊立夏了。
門簾一落,陳氏闔著的眼眸驀然睜開,哪還有半點怠色?她緩緩坐起身,將小幾上的信箋拿起,又略略的掃了一遍,忽的揉成一團,隨手沿著中空的雕紋扔了炭盆裏。
信箋遇炭即燃,橘黃色的火光跳動在陳氏深邃的眼眸中,閃著一片莫名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