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蹙眉,這時候她著實不願意有人來打擾錦瀾歇息,可想了想,還是點頭應了:“讓她進來吧。”說著衝挽菊使了個眼色,挽菊忙將銀鉤上的帳子放了下來。
錦瀾雖麵帶疑色,卻並不阻止沈氏的決定,且她也想暗中看看,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惠秀撩起簾子,將三姑娘請了進來。
葉錦嫻滿臉忐忑,一進門便看了下床榻,卻被帳子隔了眼,根本看不清裏頭的人。她垂著頭,向沈氏請安。
沈氏淡淡的頜首,指了指一旁的小杌子,讓她坐下說話,“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事?”
“母親。”葉錦嫻並沒有依言坐下,而是就地跪在了沈氏麵前,圓潤的小臉上滿是慌亂和悔恨,一雙黑亮的大眼睛早就腫的跟核桃似的,原本就未幹的淚水又一顆顆落了下來。
沈氏將她進屋後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隻是這兒到底是孟家,說不定秦氏什麽時候便會進來,讓外人看到這番情形,也不妥當。便皺了下眉頭,讓惠秀先把她扶起來。
誰知葉錦嫻卻用力推開了惠秀的手,哀戚地哭道:“母親,都是我不好,是我害了二姐姐!”
沈氏的的神色驟然便沉了下來,緩緩開口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葉錦嫻哽咽著將所有的事都說了出來,大致上與惠秀和挽菊說的差不多,隻是多了一些她們未曾發覺的細節。例如腳踝便上蠕動的涼意,還有因為驚嚇而錯將救了自己的手當做蛇甩開,從而導致錦瀾落水的事,也一並說了出來,沒有絲毫隱瞞。
“這麽說,那船上有蛇?”沈氏狐疑的看向惠秀,顯然是對此並不相信。
惠秀忙搖頭稱未曾看見有蛇,又將攬香之前的說法搬了出來。如此,倒讓葉錦嫻有些百口莫辯了。她跪在地上輕聲低泣,小腦袋瓜子搖個不停,喃喃的道:“母親,真的有蛇,我沒有說謊。”
錦瀾躺在帳內,透過帳子勉強能看見葉錦嫻模糊的輪廓,沒想到她竟會將所有事情坦白,這讓錦瀾緊繃的心略微鬆了一些。隻是就連葉府裏的一花一草都有人打理,更何況是孟府這樣的人家,偌大一個品蓮湖,公子哥兒和姑娘常常涉足玩耍,以秦氏的精明,又怎會容蛇這等東西出現?
不過,凡事都有萬一,若真如葉錦嫻所說,隻怕這孟府也不似表麵這般平和了。
連錦瀾都能想到的問題,沈氏自然不會忽略,隻是想到船上還有一個葉錦薇在,她的神色頓時變得晦暗不明。看著葉錦嫻的目光微微閃動兩下,麵色稍霽,“你先起來,這件事我自會向孟夫人問個清楚。”說罷便看向惠秀,“打些水來給三姑娘淨臉。”
“是。”惠秀應聲而去。
拾掇了一番,葉錦嫻臉上才恢複了些許平靜,她看著帳子嘴角微翕,欲言又止,片刻後還是低頭向沈氏行禮,輕聲的退了出去。
沈氏靜默片刻,便將惠秀和挽菊打發出去守著,親自撩起帳子掛在銀鉤上,看著眸色清明的錦瀾突然問了一句,“瀾兒,你怎麽看?”
錦瀾將手搭在沈氏的手背上,目光炯炯,嘴角微微翹了翹,“母親,三妹妹最是怕蛇了。”無論是真蛇亦或者是假蛇,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便是葉錦嫻怕蛇。
沈氏點了點頭,似讚許,可眼底卻摻著難以明喻的複雜,看看孟茹涵再迴過頭看錦瀾,都是花兒一般的年紀,孟茹涵可以肆意歡笑,而她的女兒卻偏偏活在勾心鬥角中,一步一個算計。
錦瀾看見沈氏突然緊蹙的眉頭,忍不住伸手撫上去,“母親,您怎麽了?”
“沒事。”眉間冰涼的觸感讓沈氏霎時迴了神,她抿嘴笑了笑,將錦瀾白嫩的指尖攏了下來,柔聲道:“我尋思著,等會兒喝了藥咱們就迴府,你的身子怕是不能吹風,賞花宴不去也罷。”
迴府?錦瀾愣了一下,便搖頭道:“其實也沒有司徒太醫說的那般嚴重,喝了薑湯出身汗,這會兒已經舒服多了。”
這次孟府邀請的都是揚州城裏排的上名號的夫人們,她和孟茹涵落水的事肯定是瞞不住的,若她連麵都不露一下便走了,明日揚州城裏不知會傳出什麽話來。三人成虎,要是隻說她也就罷了,怕的是扯來扯去最終扯到葉家規矩教養上去,這麽一來,倒黴的可就不止她一人,沈氏定然也會受到牽連。
這和她剛進府時擔心葉錦薇言行舉止出差池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哪怕她到了強弩之末也得要緊牙關,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各位夫人麵前溜一圈。
沈氏不同意,卻擰不過錦瀾,最終也就妥協了,找秦氏拿了件稍稍厚一些的褙子給她穿上。
淺蓮紅的妝花褙子搭著月牙白邊角繡粉梅的緞麵裙,襯得錦瀾的膚色多了絲紅潤,加上喝了藥,身體的冰涼逐漸退去,她抬起頭看沈氏,糯糯地笑道:“這會子人估計都在菊園,咱們也過去吧。”
沈氏見她的臉色確實比先前好了一些,便點頭起身,讓惠秀到廂房將葉錦薇和葉錦嫻喊過來,一同到菊園去。沒想到惠秀匆匆過去,卻隻帶來了葉錦嫻一人,“大姑娘已經去了菊園。”
沈氏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葉錦薇這麽做,是在打她的臉。
“母親,大姐姐和茹涵姐姐投緣,許是茹涵姐姐將她喊了去。”錦瀾微微一笑,這府裏除了孟茹涵,葉錦薇誰都不認得,那些夫人她是絕對不會,也不敢湊過去的。唯一的可能便是粘在孟茹涵身邊,隻是孟茹涵到底搭不搭理她,便不得而知了。
一行人在特地守著院子等待差遣的孟府丫鬟的引領下,緩步往菊園走去,所幸當初上岸時就近選的院子,而品蓮湖離菊園也不算遠,因此到達菊園時,日頭才剛剛偏中。此時菊園裏除了秦氏和各位夫人外,姑娘們倒是未見一位。
沈氏率先走過去,錦瀾和葉錦嫻跟在她身後,一一拜見了各位夫人,孟家和葉家在揚州是顯赫之家,邀請來的人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今日到場的夫人們均有誥命在身,隻是除了阮氏外,品級都比沈氏和秦氏低。眾人都知曉了錦瀾和孟茹涵落水的事,這會兒見到她,不免拉著噓寒問暖一番。
“瞧瞧這小臉蛋,怕是嚇甚了,可請了大夫來瞧?雖說初秋的天不算冷,可湖水到底是涼的,多喝些薑湯祛祛寒氣兒才好。”說話的是一位穿著晚煙霞紫綾蝶紋衫的夫人,正拉著錦瀾仔細端詳,臉上揚著笑,一團和氣。
想了想,她從手上退下一個赤金蓮紋鑲嵌藍白琉璃珠的鐲子,套在錦瀾的手腕上,“也不知道姑娘喜歡什麽,這鐲子不是什麽精貴的東西,姑娘戴著玩吧。”說罷又笑眯眯的打量著一旁的葉錦嫻,照樣自另一隻手上退下一個鐲子,不過卻是普通的鎏金翠玉鐲。
“錦瀾,錦嫻,還不快謝謝陸夫人。”沈氏笑著說道。
兩人忙屈膝行禮,“謝陸夫人。”
見沈氏這般行事,陸夫人臉上的笑意又深了幾分,“都是惹人疼的姑娘。”
“可不是?瞧著我都喜歡極了。”錦瀾剛站起身,不想卻被另一位夫人給拉到了過去。她臉上同樣掛著笑,卻同陸夫人不同,隱隱帶著些不屑。片刻後才歎了口氣說道:“可惜這身子單薄了些,也不知這番墜湖要遭多少罪。”說話間便抬頭看了眼沈氏,“我那兒有些宮裏賞下來的珍品蛤士蟆膏,最是滋補養人,迴頭讓人送些到府上去。”
蛤士蟆膏又稱作是雪蛤膏,乃是滋補聖品,尋常品質的都極為難得,更何況是珍品,也就是宮裏的貴人們才能享用得到。那夫人顯然是用這等珍稀之物來炫耀自己的家世顯赫。
沈氏臉色倏然沉了幾分,不過瞬便緩了過來,淡笑著開口道:“瀾兒年紀還小,好好調養一番也就痊愈了,這等稀奇之物哪能輪得到她享用,還是留給趙夫人吧。說起來這蛤士蟆膏據說能養顏,咱們尋常人家求都求不來,我啊,真真是羨慕趙夫人。”
阮氏的年紀是所有夫人中最大的,盡管平日裏保養得好,奈何歲月不饒人,多少在容貌上留了幾縷痕跡,這對阮氏來說,可是死穴,平時在府裏別人提都不敢提一下,如今沈氏這番話立即便讓她沉不住氣了。
她比不上沈氏涵養好,當場便翻了臉,冷哼一聲扭頭就走,陸夫人勸哪個都不是,夾在中間倒有些左右為難了。
秦氏發現氣氛尷尬,忙出來打圓場,“有這等好東西,我倒是要厚著臉皮兒討些來嚐嚐,到時你可別藏著掖著,我可不依。”
錦瀾抿了抿唇,強忍住即將衝口而出的笑聲,秦氏確實是個八麵玲瓏的人,什麽話從她嘴裏說出來,都似帶著幾分趣意,還讓人聽了生不起氣來。
沈氏帶著錦瀾和葉錦嫻轉了一圈,人是沒認得幾個,禮可收了不少,她沒看到孟茹涵的身影,想必是給各位姑娘們作陪去了。賞花宴分了兩處,一處是夫人們的宴席,而姑娘們的則在右邊的半月閣裏頭。
瞅瞅天色,差不多到了該開席的時候,秦氏便讓青玉帶著錦瀾和葉錦嫻往半月閣去。
錦瀾雖麵帶疑色,卻並不阻止沈氏的決定,且她也想暗中看看,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惠秀撩起簾子,將三姑娘請了進來。
葉錦嫻滿臉忐忑,一進門便看了下床榻,卻被帳子隔了眼,根本看不清裏頭的人。她垂著頭,向沈氏請安。
沈氏淡淡的頜首,指了指一旁的小杌子,讓她坐下說話,“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事?”
“母親。”葉錦嫻並沒有依言坐下,而是就地跪在了沈氏麵前,圓潤的小臉上滿是慌亂和悔恨,一雙黑亮的大眼睛早就腫的跟核桃似的,原本就未幹的淚水又一顆顆落了下來。
沈氏將她進屋後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隻是這兒到底是孟家,說不定秦氏什麽時候便會進來,讓外人看到這番情形,也不妥當。便皺了下眉頭,讓惠秀先把她扶起來。
誰知葉錦嫻卻用力推開了惠秀的手,哀戚地哭道:“母親,都是我不好,是我害了二姐姐!”
沈氏的的神色驟然便沉了下來,緩緩開口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葉錦嫻哽咽著將所有的事都說了出來,大致上與惠秀和挽菊說的差不多,隻是多了一些她們未曾發覺的細節。例如腳踝便上蠕動的涼意,還有因為驚嚇而錯將救了自己的手當做蛇甩開,從而導致錦瀾落水的事,也一並說了出來,沒有絲毫隱瞞。
“這麽說,那船上有蛇?”沈氏狐疑的看向惠秀,顯然是對此並不相信。
惠秀忙搖頭稱未曾看見有蛇,又將攬香之前的說法搬了出來。如此,倒讓葉錦嫻有些百口莫辯了。她跪在地上輕聲低泣,小腦袋瓜子搖個不停,喃喃的道:“母親,真的有蛇,我沒有說謊。”
錦瀾躺在帳內,透過帳子勉強能看見葉錦嫻模糊的輪廓,沒想到她竟會將所有事情坦白,這讓錦瀾緊繃的心略微鬆了一些。隻是就連葉府裏的一花一草都有人打理,更何況是孟府這樣的人家,偌大一個品蓮湖,公子哥兒和姑娘常常涉足玩耍,以秦氏的精明,又怎會容蛇這等東西出現?
不過,凡事都有萬一,若真如葉錦嫻所說,隻怕這孟府也不似表麵這般平和了。
連錦瀾都能想到的問題,沈氏自然不會忽略,隻是想到船上還有一個葉錦薇在,她的神色頓時變得晦暗不明。看著葉錦嫻的目光微微閃動兩下,麵色稍霽,“你先起來,這件事我自會向孟夫人問個清楚。”說罷便看向惠秀,“打些水來給三姑娘淨臉。”
“是。”惠秀應聲而去。
拾掇了一番,葉錦嫻臉上才恢複了些許平靜,她看著帳子嘴角微翕,欲言又止,片刻後還是低頭向沈氏行禮,輕聲的退了出去。
沈氏靜默片刻,便將惠秀和挽菊打發出去守著,親自撩起帳子掛在銀鉤上,看著眸色清明的錦瀾突然問了一句,“瀾兒,你怎麽看?”
錦瀾將手搭在沈氏的手背上,目光炯炯,嘴角微微翹了翹,“母親,三妹妹最是怕蛇了。”無論是真蛇亦或者是假蛇,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便是葉錦嫻怕蛇。
沈氏點了點頭,似讚許,可眼底卻摻著難以明喻的複雜,看看孟茹涵再迴過頭看錦瀾,都是花兒一般的年紀,孟茹涵可以肆意歡笑,而她的女兒卻偏偏活在勾心鬥角中,一步一個算計。
錦瀾看見沈氏突然緊蹙的眉頭,忍不住伸手撫上去,“母親,您怎麽了?”
“沒事。”眉間冰涼的觸感讓沈氏霎時迴了神,她抿嘴笑了笑,將錦瀾白嫩的指尖攏了下來,柔聲道:“我尋思著,等會兒喝了藥咱們就迴府,你的身子怕是不能吹風,賞花宴不去也罷。”
迴府?錦瀾愣了一下,便搖頭道:“其實也沒有司徒太醫說的那般嚴重,喝了薑湯出身汗,這會兒已經舒服多了。”
這次孟府邀請的都是揚州城裏排的上名號的夫人們,她和孟茹涵落水的事肯定是瞞不住的,若她連麵都不露一下便走了,明日揚州城裏不知會傳出什麽話來。三人成虎,要是隻說她也就罷了,怕的是扯來扯去最終扯到葉家規矩教養上去,這麽一來,倒黴的可就不止她一人,沈氏定然也會受到牽連。
這和她剛進府時擔心葉錦薇言行舉止出差池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哪怕她到了強弩之末也得要緊牙關,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各位夫人麵前溜一圈。
沈氏不同意,卻擰不過錦瀾,最終也就妥協了,找秦氏拿了件稍稍厚一些的褙子給她穿上。
淺蓮紅的妝花褙子搭著月牙白邊角繡粉梅的緞麵裙,襯得錦瀾的膚色多了絲紅潤,加上喝了藥,身體的冰涼逐漸退去,她抬起頭看沈氏,糯糯地笑道:“這會子人估計都在菊園,咱們也過去吧。”
沈氏見她的臉色確實比先前好了一些,便點頭起身,讓惠秀到廂房將葉錦薇和葉錦嫻喊過來,一同到菊園去。沒想到惠秀匆匆過去,卻隻帶來了葉錦嫻一人,“大姑娘已經去了菊園。”
沈氏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葉錦薇這麽做,是在打她的臉。
“母親,大姐姐和茹涵姐姐投緣,許是茹涵姐姐將她喊了去。”錦瀾微微一笑,這府裏除了孟茹涵,葉錦薇誰都不認得,那些夫人她是絕對不會,也不敢湊過去的。唯一的可能便是粘在孟茹涵身邊,隻是孟茹涵到底搭不搭理她,便不得而知了。
一行人在特地守著院子等待差遣的孟府丫鬟的引領下,緩步往菊園走去,所幸當初上岸時就近選的院子,而品蓮湖離菊園也不算遠,因此到達菊園時,日頭才剛剛偏中。此時菊園裏除了秦氏和各位夫人外,姑娘們倒是未見一位。
沈氏率先走過去,錦瀾和葉錦嫻跟在她身後,一一拜見了各位夫人,孟家和葉家在揚州是顯赫之家,邀請來的人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今日到場的夫人們均有誥命在身,隻是除了阮氏外,品級都比沈氏和秦氏低。眾人都知曉了錦瀾和孟茹涵落水的事,這會兒見到她,不免拉著噓寒問暖一番。
“瞧瞧這小臉蛋,怕是嚇甚了,可請了大夫來瞧?雖說初秋的天不算冷,可湖水到底是涼的,多喝些薑湯祛祛寒氣兒才好。”說話的是一位穿著晚煙霞紫綾蝶紋衫的夫人,正拉著錦瀾仔細端詳,臉上揚著笑,一團和氣。
想了想,她從手上退下一個赤金蓮紋鑲嵌藍白琉璃珠的鐲子,套在錦瀾的手腕上,“也不知道姑娘喜歡什麽,這鐲子不是什麽精貴的東西,姑娘戴著玩吧。”說罷又笑眯眯的打量著一旁的葉錦嫻,照樣自另一隻手上退下一個鐲子,不過卻是普通的鎏金翠玉鐲。
“錦瀾,錦嫻,還不快謝謝陸夫人。”沈氏笑著說道。
兩人忙屈膝行禮,“謝陸夫人。”
見沈氏這般行事,陸夫人臉上的笑意又深了幾分,“都是惹人疼的姑娘。”
“可不是?瞧著我都喜歡極了。”錦瀾剛站起身,不想卻被另一位夫人給拉到了過去。她臉上同樣掛著笑,卻同陸夫人不同,隱隱帶著些不屑。片刻後才歎了口氣說道:“可惜這身子單薄了些,也不知這番墜湖要遭多少罪。”說話間便抬頭看了眼沈氏,“我那兒有些宮裏賞下來的珍品蛤士蟆膏,最是滋補養人,迴頭讓人送些到府上去。”
蛤士蟆膏又稱作是雪蛤膏,乃是滋補聖品,尋常品質的都極為難得,更何況是珍品,也就是宮裏的貴人們才能享用得到。那夫人顯然是用這等珍稀之物來炫耀自己的家世顯赫。
沈氏臉色倏然沉了幾分,不過瞬便緩了過來,淡笑著開口道:“瀾兒年紀還小,好好調養一番也就痊愈了,這等稀奇之物哪能輪得到她享用,還是留給趙夫人吧。說起來這蛤士蟆膏據說能養顏,咱們尋常人家求都求不來,我啊,真真是羨慕趙夫人。”
阮氏的年紀是所有夫人中最大的,盡管平日裏保養得好,奈何歲月不饒人,多少在容貌上留了幾縷痕跡,這對阮氏來說,可是死穴,平時在府裏別人提都不敢提一下,如今沈氏這番話立即便讓她沉不住氣了。
她比不上沈氏涵養好,當場便翻了臉,冷哼一聲扭頭就走,陸夫人勸哪個都不是,夾在中間倒有些左右為難了。
秦氏發現氣氛尷尬,忙出來打圓場,“有這等好東西,我倒是要厚著臉皮兒討些來嚐嚐,到時你可別藏著掖著,我可不依。”
錦瀾抿了抿唇,強忍住即將衝口而出的笑聲,秦氏確實是個八麵玲瓏的人,什麽話從她嘴裏說出來,都似帶著幾分趣意,還讓人聽了生不起氣來。
沈氏帶著錦瀾和葉錦嫻轉了一圈,人是沒認得幾個,禮可收了不少,她沒看到孟茹涵的身影,想必是給各位姑娘們作陪去了。賞花宴分了兩處,一處是夫人們的宴席,而姑娘們的則在右邊的半月閣裏頭。
瞅瞅天色,差不多到了該開席的時候,秦氏便讓青玉帶著錦瀾和葉錦嫻往半月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