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路上都很沉默寡言,其間隻有小四和馬天複有些簡短對話。
雖然知道馬天複的至交好友,但大家都對和小四同行有些不適應。而小四因為身在督捕司多年,對幫派中人從來都不太能瞧得上眼,所以不會主動去搭話。
廬州的五月天很炎熱,午時許,馬天複熱得受不了了,沒來由冒出來一句:“三哥,咱是不是到前麵林子裏躲躲日頭,歇歇馬。”
身邊的小四一愣,隨即笑道:“兄弟,現在你是頭兒,還用問誰?”
馬天複自己也笑了,大聲道:“大家到前麵林子裏歇會兒,誰去裝點兒水來。李哥,你上樹盯著點兒。”
李誌成莫名其妙道:“副壇主,盯著什麽?”
葉雙大笑:“督運,這是官道!哈哈哈,你還在走鏢啊?”
胡曉林奇道:“什麽什麽?你叫他什麽?什麽是督運?”
眾人都大笑起來。
隻有丁靈,一聲不響策馬一路往迴小跑。
“丁靈,你幹什麽去?”
“裝水!”
小四道:“嗬嗬,這丫頭乖巧得很。”
論年紀和職級這些雜事肯定該是她去幹,總不能讓馬車裏的幾個女人去。
“馬頭,這小妞是做什麽的?”李誌成問道。
“哦,書記。”
葉雙壞笑著道:“你文武雙全,用的著書記麽?該不會是歐陽恭那個老頭,派來……啊?”
男人談到這個話題總是很有默契,胡曉林接上就來:“年輕人精力旺,歐陽長老怕他有力沒處使出去惹事!”
葉雙大點其頭,道:“嗯!有道理!那兩個丫鬟雖然也不錯,可不及這個好啊,這個可是會武功的!那效果……”
這二人一唱一和真叫馬天複哭笑不得,李誌成和趕車的馬夫在一幫偷笑。
“你們瞎說個什麽呢?幾十歲的人了,沒羞沒臊麽?”二鳳掀開布簾子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柳眉倒豎怒氣衝衝地道。
葉雙胡曉林起初被嚇了一跳,胡曉林是認識二鳳的,衝馬天複努努嘴道:“喲,這才到哪兒,醋壇子就打翻了!”
胡曉林在陶家一直是上賓,二鳳不好再多說什麽,氣鼓鼓地又上了馬車。
“哈哈哈哈……”
這之後,路上氣氛活躍了不少。當然,當丁靈的麵大家也不會再提這話茬。
去汝寧府治汝陽縣有兩條路,近路一直向正西隻需一日就能到汝寧的固始,遠路則是往西北走潁州。遠近都需兩日,而去潁州路上有一家酒管開的客棧,所以馬天複帶大家走的遠路。
客棧就在廬州與汝寧交界處,名為“廬汝客棧”,眾人行至此處時太陽剛好下山。
“老李啊,你們酒管這客棧名字也太難聽了,‘廬汝廬汝’,你念念,聽著像什麽?”葉雙道。
李誌成無奈道:“規矩是這樣的,大哥您就將就將就吧,好歹不用錢。”
不用錢是不用錢,可這過路客棧極為簡陋,共隻有兩間官房還都住著人,次一點的稍室隻餘三間,剩下的就是大通鋪了。
李誌成跟掌櫃商量了半天,看看能不能把兩間官房騰出來,起碼也得給一間給小四住。掌櫃無可奈何,第一這不合規矩,第二住這官房的也是官差。
李誌成迴來跟馬天複偷偷商量:“這位官爺是幾品官?要是大過裏麵住的人,可以讓他去敲門……”
馬天複懶得跟他解釋不是誰品級高誰就比誰厲害。好在他不怕怠慢了小四,於是便把小四安排了一間稍室,四女則兩人一間,其他人都睡大通鋪。
不料丁靈卻極力反對,她覺得馬天複跟屬下一起睡大通鋪太失身份,應該王婆、小蘭、二鳳擠一間房,自己睡大通鋪,馬天複一人睡一間。
其他人不好說話,小四說可以與馬天複擠一間房,丁靈卻更加反對,認為上下有別,沒道理就因為是女子而對下屬特別照顧。
二鳳這時忍不住了,道:“丁靈,你還知道你是下屬,你們頭兒說這也不行,說那也不行,到底誰說了算?”
丁靈冷冷地道:“你是副壇主家裏人,這我管不了。幫裏這幾位大哥都是我的前輩,我睡稍室他們睡通鋪,於理不合。”
小蘭此時怯生生地道:“我……我可以與公子擠一擠……”
小四見馬天複那尷尬模樣,哈哈一笑:“我們學內家功夫的,夜裏正是用功時。我和天複晚上打坐練功,不用睡房間。”
李誌成也道:“對對對,大人,馬頭兒,你們去哪?屋頂?同去!”
小四說的丁靈自然不能再反對,況且丁靈對內家功夫確實不夠了解。剩下的人兩人一間剛剛好,丁靈不再有話說了。
“哼,自己睡屋裏,讓上司睡房頂,果然合情合理!”二鳳白了丁靈一眼,拉著小蘭走了。
當夜無話。
次日,因剩下的行程較遠,天蒙蒙亮眾人已經上路。
小四酸溜溜地歎道:“你小子真是好福氣!那幾個女子個個模樣都不錯。那個小蘭,是不是已經被你收服了?”
“啊?什麽?哦,你說那些下人丫鬟啊。都是有錢人家的,肯定先要看著順眼。”
“蜀山幫裏居然還有女的,唉……我們督捕司怎麽這麽多年都沒進一個姑娘……嘖嘖。老實說,你有沒有打過人家主意?”
“我昨天才看到她人我能打她什麽主意啊!”
“得了吧,你跟我還不說老實話!別人無緣無故就把這些美貌女子送你身邊來?”
“難不成還是我自己開口要的?”
小四這些話昨天夜裏就像說,但因為李誌成在旁邊,沒好開口。現在兩個人說話,馬天複還是不鬆口,小四覺得很無趣。
“副壇主,前麵就是府界了,咱們是不是先看看?”葉雙從後麵跟上來道。
幾個手持長槍兵丁,站在路的兩側,檢查來往旅人的路引。
“看什麽?咱又不是沒路引。在誰那裏?快去。”
“不是,你看那邊。”
路的兩邊,各一個茶水鋪子。然而,涼棚底下除了一塊“茶”字招牌,沒有一張桌子一條板凳,隻有劍拔弩張、黑白分明的兩夥人相互虎視眈眈。
雖然知道馬天複的至交好友,但大家都對和小四同行有些不適應。而小四因為身在督捕司多年,對幫派中人從來都不太能瞧得上眼,所以不會主動去搭話。
廬州的五月天很炎熱,午時許,馬天複熱得受不了了,沒來由冒出來一句:“三哥,咱是不是到前麵林子裏躲躲日頭,歇歇馬。”
身邊的小四一愣,隨即笑道:“兄弟,現在你是頭兒,還用問誰?”
馬天複自己也笑了,大聲道:“大家到前麵林子裏歇會兒,誰去裝點兒水來。李哥,你上樹盯著點兒。”
李誌成莫名其妙道:“副壇主,盯著什麽?”
葉雙大笑:“督運,這是官道!哈哈哈,你還在走鏢啊?”
胡曉林奇道:“什麽什麽?你叫他什麽?什麽是督運?”
眾人都大笑起來。
隻有丁靈,一聲不響策馬一路往迴小跑。
“丁靈,你幹什麽去?”
“裝水!”
小四道:“嗬嗬,這丫頭乖巧得很。”
論年紀和職級這些雜事肯定該是她去幹,總不能讓馬車裏的幾個女人去。
“馬頭,這小妞是做什麽的?”李誌成問道。
“哦,書記。”
葉雙壞笑著道:“你文武雙全,用的著書記麽?該不會是歐陽恭那個老頭,派來……啊?”
男人談到這個話題總是很有默契,胡曉林接上就來:“年輕人精力旺,歐陽長老怕他有力沒處使出去惹事!”
葉雙大點其頭,道:“嗯!有道理!那兩個丫鬟雖然也不錯,可不及這個好啊,這個可是會武功的!那效果……”
這二人一唱一和真叫馬天複哭笑不得,李誌成和趕車的馬夫在一幫偷笑。
“你們瞎說個什麽呢?幾十歲的人了,沒羞沒臊麽?”二鳳掀開布簾子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柳眉倒豎怒氣衝衝地道。
葉雙胡曉林起初被嚇了一跳,胡曉林是認識二鳳的,衝馬天複努努嘴道:“喲,這才到哪兒,醋壇子就打翻了!”
胡曉林在陶家一直是上賓,二鳳不好再多說什麽,氣鼓鼓地又上了馬車。
“哈哈哈哈……”
這之後,路上氣氛活躍了不少。當然,當丁靈的麵大家也不會再提這話茬。
去汝寧府治汝陽縣有兩條路,近路一直向正西隻需一日就能到汝寧的固始,遠路則是往西北走潁州。遠近都需兩日,而去潁州路上有一家酒管開的客棧,所以馬天複帶大家走的遠路。
客棧就在廬州與汝寧交界處,名為“廬汝客棧”,眾人行至此處時太陽剛好下山。
“老李啊,你們酒管這客棧名字也太難聽了,‘廬汝廬汝’,你念念,聽著像什麽?”葉雙道。
李誌成無奈道:“規矩是這樣的,大哥您就將就將就吧,好歹不用錢。”
不用錢是不用錢,可這過路客棧極為簡陋,共隻有兩間官房還都住著人,次一點的稍室隻餘三間,剩下的就是大通鋪了。
李誌成跟掌櫃商量了半天,看看能不能把兩間官房騰出來,起碼也得給一間給小四住。掌櫃無可奈何,第一這不合規矩,第二住這官房的也是官差。
李誌成迴來跟馬天複偷偷商量:“這位官爺是幾品官?要是大過裏麵住的人,可以讓他去敲門……”
馬天複懶得跟他解釋不是誰品級高誰就比誰厲害。好在他不怕怠慢了小四,於是便把小四安排了一間稍室,四女則兩人一間,其他人都睡大通鋪。
不料丁靈卻極力反對,她覺得馬天複跟屬下一起睡大通鋪太失身份,應該王婆、小蘭、二鳳擠一間房,自己睡大通鋪,馬天複一人睡一間。
其他人不好說話,小四說可以與馬天複擠一間房,丁靈卻更加反對,認為上下有別,沒道理就因為是女子而對下屬特別照顧。
二鳳這時忍不住了,道:“丁靈,你還知道你是下屬,你們頭兒說這也不行,說那也不行,到底誰說了算?”
丁靈冷冷地道:“你是副壇主家裏人,這我管不了。幫裏這幾位大哥都是我的前輩,我睡稍室他們睡通鋪,於理不合。”
小蘭此時怯生生地道:“我……我可以與公子擠一擠……”
小四見馬天複那尷尬模樣,哈哈一笑:“我們學內家功夫的,夜裏正是用功時。我和天複晚上打坐練功,不用睡房間。”
李誌成也道:“對對對,大人,馬頭兒,你們去哪?屋頂?同去!”
小四說的丁靈自然不能再反對,況且丁靈對內家功夫確實不夠了解。剩下的人兩人一間剛剛好,丁靈不再有話說了。
“哼,自己睡屋裏,讓上司睡房頂,果然合情合理!”二鳳白了丁靈一眼,拉著小蘭走了。
當夜無話。
次日,因剩下的行程較遠,天蒙蒙亮眾人已經上路。
小四酸溜溜地歎道:“你小子真是好福氣!那幾個女子個個模樣都不錯。那個小蘭,是不是已經被你收服了?”
“啊?什麽?哦,你說那些下人丫鬟啊。都是有錢人家的,肯定先要看著順眼。”
“蜀山幫裏居然還有女的,唉……我們督捕司怎麽這麽多年都沒進一個姑娘……嘖嘖。老實說,你有沒有打過人家主意?”
“我昨天才看到她人我能打她什麽主意啊!”
“得了吧,你跟我還不說老實話!別人無緣無故就把這些美貌女子送你身邊來?”
“難不成還是我自己開口要的?”
小四這些話昨天夜裏就像說,但因為李誌成在旁邊,沒好開口。現在兩個人說話,馬天複還是不鬆口,小四覺得很無趣。
“副壇主,前麵就是府界了,咱們是不是先看看?”葉雙從後麵跟上來道。
幾個手持長槍兵丁,站在路的兩側,檢查來往旅人的路引。
“看什麽?咱又不是沒路引。在誰那裏?快去。”
“不是,你看那邊。”
路的兩邊,各一個茶水鋪子。然而,涼棚底下除了一塊“茶”字招牌,沒有一張桌子一條板凳,隻有劍拔弩張、黑白分明的兩夥人相互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