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義州的那支明軍正是我登州鎮的兒郎!”王瑞傲然說道。


    “啊!”王大山大吃了一驚,隨即臉上的神情便從驚喜變為了悲憤:“伯爺坐擁有天下強軍,不思殺敵報國,卻來征伐藩屬友邦,究竟是何道理?”


    “哼!書呆子,竟敢然在我家主公麵前放肆!小心老子抽你丫的。”尹大弟揚起馬鞭,就要打人。


    “住手!”王瑞一揮手,尹大弟立即知趣地退到了一邊。


    “問我是何道理,對吧?那我就來告訴你!這朝鮮的第一個王朝乃是我華夏子裔箕子所建,這個你知道嗎?別給我說你讀書少!”王瑞輕蔑地說道,一點不把王大山這個進士放在眼裏。


    “這個學生知道。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記載,我華夏商代時,商王紂的兄弟箕子,在武王伐紂後,帶著我華夏的禮儀文明和子民到了朝鮮,建立箕子朝鮮,並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伯爺所說屬實。”


    王大山當然不能承認自己讀書少,他也引經據典來證明。不管怎麽說,咱不能在一個武夫麵前失了麵子不是?


    “西漢初年的《尚書大傳》雲:‘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講的就正是此事。”王瑞也點著頭道。


    “不過,這和伯爺進攻朝鮮有何關係?”王大山雖然驚訝於王瑞的博聞強記,不過卻並不認可王瑞進攻朝鮮城池的舉動。


    “箕子朝鮮既然是我漢家故土,某今日統雄兵前來,自然是要複我漢室故地。朝鮮從此後改稱漢東,本伯當重設漢東三郡。誰敢阻之,我當盡數誅之!”王瑞殺氣騰騰地說道。


    “學生聽說滿虜前年曾肆虐京畿,擄我大明百姓,不知伯爺當時在何地?”王大山的牛脾氣又犯了,依然翻著白眼反問王瑞。


    “哈哈,問得好!陳鬆,來!告訴這個腐儒,前年滿虜入寇時,咱們登州軍何在!”王瑞霸氣地哈哈大笑道。


    “崇禎二年,滿虜十萬大軍入寇,數十萬官軍束手策,各鎮軍將唯恐避之不及。我家主公僅以參將之身,統萬餘健兒北上勤王。主公忠貞,誰可敵之?”


    陳鬆不待王大山插話,又繼續道:“固安一役,殲敵萬餘。赴京勤王,再斬數千。遵化一役,又殺數千。圍獵京東,敵虜喪膽。敵酋阿敏,授首京師。天下強軍,又何如哉?”


    陳鬆說到最後,已是眼中熱淚湧現。他轉向王瑞,手臂斜舉喝唿道:“日月昭昭,唯我大明!雄兵殺虜,唯我主公!”


    “雄兵殺虜,唯我主公!”尹大弟立即帶著親衛營的士兵揮舞著武器叫喊了起來。


    很快,整個德川城裏,四處響起山唿海嘯般的應和聲:“雄兵殺虜,唯我主公!”


    “停!”王瑞輕輕舉起大手,四周立即變得鴉雀無聲。


    王瑞淡淡地微笑著望向王大山道:“本伯這忠貞伯之爵位、征東將和登州鎮總兵之職,便來自於此。夫子可曾相信?”


    “伯爺!學、學生冒昧,無意冒犯大軍神威!學生罪該萬死!”王大山已經被陳鬆說出來的戰績震驚得語無倫次,立時匍匐跪下磕頭請罪。


    “哈哈!不知者不為過!此間言語是否屬實,還請先生日後察之!”王瑞哈哈大笑著,這種扮豬吃老虎的感覺,讓他爽得不要不要的。


    “多謝伯爺!想我大明終於再出強軍,驅逐韃虜有望矣!”王大山此時心悅誠服,再次納頭下拜。


    “哈哈,不是驅逐,而是誅滅!不知先生可願助我?”王瑞微微拱手一揖,神態自然而又這客氣。


    “固所願,不敢請耳!學生願為伯爺所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大山聲淚俱下地拜謝道。


    “先生快快請起!某得先生,如池魚得水焉!”王瑞親自上前將王大山扶起。


    他現在對於三國演義裏的那一套“明公得賢助”的作派玩得極為嫻熟,覺得這逼格真是冠絕古今。


    “謝過伯爺。不知伯爺如何打發這德川軍將官吏?”王大山趁勢站起,用探詢的目光望著王瑞。


    “普通士兵和吏員可以審查後安置,軍將和官員不在此列。不會講漢語者,以通虜論處,殺光全家男丁。有作奸犯科者,悉數誅滅。全城官吏,由登州軍另行任命!”王瑞認真地迴答道。


    “伯爺,請恕學生妄言。我軍如此酗殺,如何能收萬民之心?”王大山直率的性格不改,當下便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哦。先生能如此想,某心甚慰。能時時想著天下百姓,心懷善念,正是方能牧民一方者所應有之懷。”王瑞由衷地讚道。


    “箕知府何在?”王瑞不待王大山再說,又轉向身後唿道。


    “正是!義州的那支明軍正是我登州鎮的兒郎!”王瑞傲然說道。


    “啊!”王大山大吃了一驚,隨即臉上的神情便從驚喜變為了悲憤:“伯爺坐擁有天下強軍,不思殺敵報國,卻來征伐藩屬友邦,究竟是何道理?”


    “哼!書呆子,竟敢然在我家主公麵前放肆!小心老子抽你丫的。”尹大弟揚起馬鞭,就要打人。


    “住手!”王瑞一揮手,尹大弟立即知趣地退到了一邊。


    “問我是何道理,對吧?那我就來告訴你!這朝鮮的第一個王朝乃是我華夏子裔箕子所建,這個你知道嗎?別給我說你讀書少!”王瑞輕蔑地說道,一點不把王大山這個進士放在眼裏。


    “這個學生知道。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記載,我華夏商代時,商王紂的兄弟箕子,在武王伐紂後,帶著我華夏的禮儀文明和子民到了朝鮮,建立箕子朝鮮,並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伯爺所說屬實。”


    王大山當然不能承認自己讀書少,他也引經據典來證明。不管怎麽說,咱不能在一個武夫麵前失了麵子不是?


    “西漢初年的《尚書大傳》雲:‘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講的就正是此事。”王瑞也點著頭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昭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驃騎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驃騎尉並收藏昭昭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