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時,潘長秋帶了一幹民事的下屬過來,在王瑞的指導下,開始在高密膠州各地建立屯堡。


    土地就是直接從這些地主官紳手上搶來的,屯堡的屯戶,則是山東和遼東各地的流民。現在王大人給了大家一口飯吃,雖然日子苦了一點,但好歹生活有了一絲希望。


    屯戶加入屯堡第一年的吃食開銷,完全是從王大人這裏借支的。


    隻要承諾服兵役,參加浮山體係的農兵訓練,借支的物資錢糧還可以減半支付。而且符合條件的人去參加農兵訓練時,每天可以有油有肉的吃上三餐飯。


    這農兵訓練一個月有十五天,參加完兩個月的完整訓練,就可以領到半兩銀子的補助。


    而且王大人後來把這農兵訓練的時間安排得特別的巧妙,長時間的訓練都盡可能安排在農閑時或是青黃不接時。


    這樣既訓練了兵源,又不會影響到農活生產。窮屯戶們也可以在日子難過時去混一混飯,為家裏省下一些糧食。


    特別是順便還可以領到一點銀兩,彌補一下家用,全家老小也不至於餓飯。


    當然,正是因為王瑞的一係列在大明士紳官員看來,完全是傻到了家的政策,日後給浮山灣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大明官員眼中無用的包袱,成了王瑞求之不得的工人來源、士兵來源。在浮山體係的嚴密組織之下,凝聚成為一股傲視天下的強橫力量。


    “到登萊浮山灣去!”王瑞領導下的登萊後來成了山東、河南、北直隸等北方數省大明流民乞丐的新去處,更成了遼東難民渡海而來時的首選。


    到了九月中旬,浮山軍不但徹底控製並恢複了高密膠州兩縣的秩序,還幫著潘長秋將數十個屯堡建立了起來,並且開始進行農田以及水利設施的改造,準備冬小麥和明年開春的生產。


    王瑞看潘長秋把自己交代的事情辦得極好,每天都跑去下麵的屯堡指導視察,人也比之前黑瘦了一圈,要是離得遠了見他,還以為是一個年輕農夫。


    王瑞這個做上司的,也就開始逐步放下心來。


    九月底時,王瑞終於將這聞香教作亂的事件處理下來。不過朝廷的反應卻是有些冷淡,畢竟這事情就出在他王瑞防守的萊州府內。


    雖然這些亂賊,殺了朝廷命官,還占了州縣,但所幸有王參將及時將其撲滅,朝廷和登萊上下,也都放下心來。


    還好,王瑞也沒有指望著這次還能升官發財,能達成自己策劃的目標,他就心滿意足了。


    十月十八日辰時,除了留下兩個千總部由徐福統領駐紮在膠州和高密外,其餘近一萬大兵開始陸續踏上了返迴浮山灣的路程。


    拖延時間,避免去關寧的目標已經達到了,是該迴去準備和建奴一戰的大事了。


    王瑞統領近萬大軍剛迴到浮山灣不久,潘學忠也帶著龐大的船隊泛海而來。


    這次他帶來的船隻不但更多,而且運來的物資,也完全超過了以前。總計價值三十萬兩的物資銀糧,在浮山灣的軍隊倉庫裏,堆得如同青藏高原一般。


    讓王瑞這個大手筆的始作俑者,也為之心醉不已。


    這巨商豪富的組織力量和動員力量,可是讓王瑞這個後世見過了不少世麵的老板和軍官,也發自內心讚歎不已。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王瑞沒有大規模海運的經曆。其實大明的海運事業,海上力量曾經一度可以說是冠絕整個世界。


    遠的不說,就說這鄭和下西洋,才過去了多少年?


    明初時三寶太監鄭和就率領兩百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前後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


    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


    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最為可信的說法是為了宣揚大明威德,一貫以醜化抹黑漢人和大明為能事的《明史·鄭和傳》中也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不過,鄭和下西洋的船隊的強悍戰力卻不是虛的。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極為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


    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


    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麵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曆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曆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二哥,你得馬上迴去!貨品能帶多少走,就帶多少走,不要耽擱!我希望你十月下旬就能迴來。特別是要給我多帶些船支、糧食和鐵料!”當天晚飯幾兄弟喝酒時,王瑞對潘學忠說道。


    “三弟,為啥如此著急?我這次迴去,能為我浮山軍做些什麽?”潘學忠知道王瑞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放下酒杯,一本正經地問道。


    “大哥,二哥,你們看哈,這建奴趁著我大明內亂不已,現在已經打敗了朝鮮這個我大明的附屬國。這一兩年,這滿虜整合了內部的力量,我估計著,很快就會來侵擾我大明了!”王瑞解說道。


    他雖然知道曆史的走向,但作為一個信奉科學的實用主義者,還是試圖用分析的方式,讓身邊的人來接受自已的計劃。而不是象聞香教這樣的烏合之眾,神神叨叨地裝神弄鬼。


    “三弟分析得有道理!現在這遼西局勢看似平靜,其實隻是滿虜在醞釀更大的入侵而已。不得不早做準備呀!”潘學忠點點頭說道。


    他精通實務,又久在遼東各地跑,對滿虜入侵之事,比絕大多數的大明文人看得分明準確。


    “既然如此,我們各個營頭的訓練都要抓嚴起來!還有這槍炮,得趕緊造!”馬舉也插話道。


    “我巴不得這滿虜來侵,老子真想好好的和這些豬尾巴的滿虜鬼子打上一仗了!”陳銘也興奮地說道。


    “大人!有緊急軍情!張主事來了。”陳鬆在門外大聲奏報道。


    “哦,什麽緊急軍情?”馬舉潘學忠等人都大吃了一驚。


    “叫張二進來吧!滿虜鐵騎?!滿萬不可敵?老子等你們很久了!”王瑞惡狠狠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昭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驃騎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驃騎尉並收藏昭昭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