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連成軍後,潘學忠也告別幾位兄弟往迴趕。


    現在他的玻璃製品和鏡子的生意已經擴大到浙江全境,就連鬆江、蘇揚一帶也有很多客商找上門來。現在他每跑一趟,就能為家族賺迴白銀幾十萬兩,家裏的兄長叔叔都想參與進來了。


    很簡單,誰主持這項生意,以後家主的位置肯定就是他的。潘學忠雖然不是大房嫡子,奈何他實在是太有本事,一時之間他的光彩將所有人都蓋過了。


    當然,王瑞也在潘學忠的幫助下,開始每個月賺迴白銀幾十萬兩。不過這些錢,都被王瑞毫不吝惜地投入到了軍隊建設中。


    天啟七年三月上旬,王瑞就特意將李天昊派了出去,在登州設立了浮山軍在外麵的第一個辦事處。


    王瑞讓他在石家的支持下,開始為浮山前大量招收遼東逃民。到七月份時,先後來到浮山前的難民和流浪兒童、少年,竟然多達四萬餘人。


    這些在登州官員們眼中的沉重負擔和不安定因素,到了浮山前卻成了王瑞求之不得的人力資源。他在年初就陸續新建起了十多個紡紗廠和織布廠,直接將幾萬名遼民一股腦兒吞了進去。


    這些廉價的勞動力,直接被充實進王瑞的工業大生產流程之中,用他們的辛勤勞動為王大人的軍事擴張和實力膨脹添磚加瓦。


    年初潘學忠的銷售成功後,資金迴攏之後,王瑞就決定開啟自己的工業擴張計劃。


    在他的記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從紡紗紡織工業開始的。所以,他首先便在明末山寨了“珍妮紡紗機”。


    王瑞上初高中時,曾經有同學是重慶棉紡廠的子弟。這人是一個喜歡機械愛折騰的廠二代,他為了顯示自己的牛逼,好幾個暑假都把王瑞叫去,和他一起仿製珍妮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


    這同學的爺爺和父親先後都做過這個棉紡廠的副廠長,兩人雖然覺得仿製這些過時的機器沒有多大意義,可也不願意打擊兩個少年鑽研學習的積極性。


    這爺倆除了給他們提供了資料圖紙,而且一有時間還親自下場對兩人進行手把手的分析指點。


    你還別說,雖然曆經了幾次失敗,最後這兩台機器還真讓兩個毛頭小子弄成了。當時的棉紡廠總工無意中過來看到,都說這兩台機器的水平絕對超過了英國當時的水平。


    現在的王瑞,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相比前時空少年時都要強大太多,而且還有馬舉這個精通木工機械的人幫忙,僅僅半個月時間不到,兩人就將成熟的機器造出來了。


    因為第一個參與紡紗試驗的人是李老秀才的女兒小芳,王瑞大手一揮,就將其命名為“小芳紡紗機”!


    對,現在王瑞才是發明人,自然是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命名。反正一百多年後出生的詹姆士·哈格裏夫斯和他的女兒珍妮,也不能跑到明末來告他侵權。


    一直跟在小芳左右的活潑女孩姓張,父親還是一個舉人,為她取名時可能是取“北方有佳人”之意吧,便為她取名為“張北佳”。


    不過,她全家也是被可惡的建奴殺了。好在她因為性子野,當日跑去山上玩耍,這才堪堪地躲過了一劫。


    她跟浮山前所所有的人都不太一樣,其他的人見了王瑞後多少都有些害怕。唯獨隻有她,從來見了王瑞都是大大咧咧的,也不管什麽男女大防,衝過來拉著王瑞就叫大哥。


    在聽說王瑞將新造的紡紗機取名為“小芳紡紗機”後,她便跑來抱著王瑞的手臂,要讓王瑞將另一台織布機取名為“北佳織布機”。


    王瑞故意逗她,說要用馬舉的名字命名。等到她用胸前又大又軟的兩隻小兔子,把王瑞糾纏得冒出三條腿後,王瑞這才嘻嘻哈哈地同意。


    “我呸!我他娘的真無恥!”等兩個女孩兒紅著臉走後,王瑞得意地罵了自己一句。


    其實飛梭織布機和珍妮紡紗機,在英倫也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其中可是有不少曲折。不過王瑞作為穿越者,便直接拿過來為己所用了,一下子就領先了這個時代一百多年。


    十八世紀中期時,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便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


    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裏夫斯又發明了名叫“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地提高了紡紗的生產率。


    其實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也是無意之中發現的。事情要從1764年裏的一天說起。英國蘭開郡有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裏夫斯,那天晚上他迴家,開門後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隻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裏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幹,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1764年製成以他女兒珍妮命名的紡紗機。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八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等纖維紡紗。


    有了小芳紡紗機和北佳織布機後,王瑞覺得自己終於提前一百多年在這個世界開啟了工業化大生產。在工業大生產的威力麵前,農業社會分散的組織力和經濟力在它麵前將直接被輾得粉碎。


    不過建立起這些工廠後,王瑞又開始有了新的煩惱。人力他不缺了,逃難的遼民,山東等地的流民都不少,給碗飯吃就招來了。但是,要紡紗織布,就需要原料。所以王瑞從開年時起,就開始來者不拒地大肆收購棉花。


    因為高效的“小芳紡紗機”和“北佳織布機”的運用,使得王瑞需要收購巨量的棉花來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


    但是,海量的棉花從收購進庫房,再到紡成紗織成布去銷售,可是有一個很長的時間。這之間就需要海量的資金來維係十數個工坊的運轉。


    好在玻璃和鏡子這兩項產品,每個月帶迴了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潤。不過,都讓王瑞盡數投入到了後麵建立的紡紗廠和織布廠之中。


    而且為了打破自己手下的人員構成,王瑞又以各種似是而非的名義,從新來的遼民之中招收了五千名戰兵。特別是少年近衛營的人數,現在已經突破兩千人了。


    這幾項都得流水般的花錢,參與財務管理的強子好幾次都跑來報告,說是資金儲備不足一月之數了。


    “也不知二哥什麽時間迴來!我是要去找倭寇打打秋風了!不然,老子可是真的要破產了。”七月初的一天,王瑞一邊喝著茶,一邊自言自語地嘀咕道。


    好在沒等多久,七月四日的午時,新提拔的親衛伍長陳鬆就興衝衝地跑進來報告:“大人!潘少爺迴來了!一起迴來的還有十艘大船。”


    現在王瑞的少年近衛營幾乎人人識字算數,所以現在這物資交割、錢糧結算,基本上都不需要王瑞操心。事情辦完後,當班的幾個工作組自然就會來迴報。


    現在每次物資交割,可都成了眾少年們爭搶的好差事。進了工作組後,就有更直接的機會在王大人麵前露臉,從而得到被王大人提升和重視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昭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驃騎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驃騎尉並收藏昭昭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