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的手顫抖著。


    木板上的長劍在燈火中閃耀著。


    劉表的目光變幻著。


    一切都似乎凝固在了這一刻,隻剩下堂外的風聲唿嘯而過,發出像是怪笑一般的聲響。


    劉表的目光,也從最開始的熱切,慢慢隨著風聲降低,然後一點點的變涼。


    好了!劉表看著劉琮遲遲不敢拿長劍,雖然心中也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但是真見到了這樣的情況,也不免多少有些失望。劉琮若是膽敢拿劍,也足以讓劉表有些欣慰,但是現在,劉表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自己的兒子……


    e=(′o`*)))唉!


    劉表伸手,將長劍拿起,緩緩的收入了劍鞘之中。


    君子之劍,仁德為鞘,殺伐於內!劉表將長劍連鞘遞給了劉琮,光有仁德,便是空的……你殺心不足,哎……若是此事終了,你要到軍中曆練一二……


    軍中?劉琮顯然還沒有完全從方才的震驚當中恢複過來,思維也沒有跟上。


    劉表點頭說道:甘寧甘興霸,忠心可嘉,足以大任……


    正說話間,忽然有兵卒急奔而來。


    報!甘將軍攻克蔡洲!


    善!劉表的眉頭一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可曾擒殺逆賊蔡氏?


    啟稟主公,蔡洲內部空虛,僅有蔡氏旁支若幹人,其餘人等均無蹤跡……士兵低頭稟報,甘將軍懷疑是走了水路逃離,請問主公,是追,還是……


    什麽?逃了?哼,果然處心積慮……劉表皺眉。


    蔡洲不是一家一戶,而是蔡氏大本營,要轉運出那麽多人口和器物,就不是兩三條小漁船能辦到的了,而荊州的水軍現在是在劉表手中,也正是如此,甘寧才問要不要追擊……


    劉表沉吟了半天,說道:傳令!收兵!令甘將軍迴襄陽,駐守戒備!蔡氏之事,某另有安排!


    兵卒大聲應答,旋即又奔了出去。


    廳堂之內,燭火晃動。


    劉表轉頭看向了劉琮,此事,你怎麽看?


    劉琮吸了一口氣,思索了半天,然後遲疑的說道:蔡氏……逃走了……是不是,還有後手?


    嗯,你覺得後手在何處?劉表追問道。


    後手……劉琮磕磕絆絆的,這個……後手啊……


    劉表閉上了眼,我原以為蔡氏後手要麽是驃騎,要麽是曹氏……結果沒想到……還真的是……


    父親大人……劉琮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劉表歎息道:有賊劫於院中,若求錢財,便取金銀細軟就是,可是仍有許多賊子,臨走之時,還要放把火……何故?


    毀滅蹤跡?掩蓋罪行?劉琮說道。


    此乃其一……劉表緩緩的說道,更多的是……自己拿不走的,旁人也別想要……蔡氏……好狠的心啊……好毒的手段……


    ……(〒︿〒)……


    說著手段的,也不僅僅是劉表一人。


    長安。


    不管荊州動蕩如何,喧囂怎樣,對於隔了一個武關的長安三輔地區來說,似乎都像是遠在天邊的山巒,好像是有影響,又好像是沒有那麽多的影響。


    荊州就是一個亂泥潭,各家士族的利益紛雜繁亂,除非是快刀斬亂麻,否則要一條條的理順,怕不是猴年馬月去。


    這也是斐潛一直以來,不看好荊州,甚至不太願意涉足荊州的一個原因。當然,斐潛的荊州出身,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畢竟端平一碗水,雖說不簡單,但是至少要比端平十碗,二十碗的水要簡單罷?


    斐潛和龐統商議許久,最終還是覺得沒有必要冒險去參加荊州的攪合,雖然說徐晃廖化出武關,黃忠作為配合,再加上宛城為前進基地,要拿下襄陽來不是什麽太困難的事情,但是也不容易。


    最為主要的,依舊是之前所憂慮的那個問題,要怎樣去麵對荊州士族?


    慢慢整理,斐潛真沒那個閑工夫,可是若是一刀切,早晚生亂不說,還斷了原本的荊襄情誼。因此還不如直接表示,荊州的事情,你們荊州人自己處理。


    雖然說少了不少利益,但是也同樣少了不少事情。


    這兩項,原本就是對等的。


    隻想要占便宜,撈好處,卻什麽事情都不想承擔,不想要負責,天底下恐怕隻有那些瀆職的猿猴才能理直氣壯的做出來……


    更何況,曹操的兵馬不知道隱匿於何處,貿然出兵武關,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斐潛心中轉悠著事情,對於棋盤上麽,自然沒那麽專心,有些隨意的放了一子。


    棋盤對麵的郭嘉皺了皺眉。


    將軍好手段……然,落子之前,方有變化,郭嘉粘起一枚棋子,拍入棋盤當中,看了一眼斐潛,麵色多少有些沉重,落子之後,便是難悔!


    斐潛裝傻,奉孝之言甚是有理……


    棋盤之上,黑白兩色若即若離,各自占據了一邊一角,而在中央區域,卻沒有什麽搏殺的跡象……


    郭嘉突然找上門來,然後說是棋癮犯了,要和斐潛手談一局,斐潛自然也沒有拒絕。


    這顯然是借口。


    畢竟郭嘉要說說自己酒癮犯了,斐潛還信,這棋癮麽……


    一開始,斐潛還以為郭嘉是因為荊州的事情來得,結果發現,其實並不是因為此事。荊州的事情,郭嘉可能還沒有得到什麽消息。在言談之中,郭嘉表露出來,是為了貸令之律來的,畢竟這個事情沸沸揚揚,即便是企圖閉關修煉的郭嘉,也難免聽了一耳朵。


    嚴格來說,郭嘉也是士族之中那種階級固化的受害者,也對於那些所謂的等級製度嗤之以鼻,但是郭嘉卻沒有多少反抗的欲望,更多是采用麻醉自己的方式,就像是晉朝的那些士族子弟一樣,雖然知道有問題,但是又解決不了問題,便是放蕩形骸,以麻醉自身來躲避問題。


    這也是郭嘉為什麽在斐潛這裏,既不反抗,也不合作的一個原因。


    在郭嘉的內心深處,他明白斐潛的做法,可能是對的,但是他又不十分的確定,以至於輾轉反側,拖了幾天之後,實在是坐不住了,便來找斐潛手談。


    郭嘉又在棋盤上拍下一子,將軍此棋,看似粘連,實則氣短……怕是眼位不足,難以成活啊……


    斐潛繼續裝傻,啊,奉孝所言……嗯,甚是,甚是……


    郭嘉盯著斐潛看了片刻,有些憋氣,幹脆抓了一把棋子投於棋盤上,將軍既然無意於此,某便告辭就是!


    斐潛哈哈一笑,推開棋盤說道:不下了也好!不過,奉孝稍作留步……且隨某來……


    真是,要說事情就說事情,搞什麽手談……


    嗯,當然,斐潛是絕對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下棋的水平太次,以至於在棋盤之上處處都被郭嘉針對,下一點意思都沒有。下棋也是要有些天賦的,而很顯然,斐潛並沒有這方麵的天賦。


    隻不過郭嘉的意思,斐潛能明白。


    郭嘉是想要通過下棋來告誡斐潛,但是又不好意思直說。


    斐潛往前緩緩而行,忽然伸手一指,對著著郭嘉說道,奉孝可曾留意身邊這些瓦當?


    瓦當?郭嘉一愣,轉頭去看。隻見到屋簷之處,圓圓的青瓦整齊排列,就像是一排等待上陣的兵卒,又像是一個個的圓珠串聯在了一起


    瓦當,是指華夏建築中覆蓋建築簷頭筒瓦前端的遮擋。


    秦磚漢瓦,這漢瓦二字,至少有一半是屬於瓦當的。


    將軍……這是何意?郭嘉有些不明白。


    斐潛微微抬抬下巴,你看……


    瓦當,始製於西周中晚期,先製成圓筒形的陶坯,然後剖開坯筒,入窯燒造,四剖或六剖為板瓦,對剖為筒瓦。


    真正開始有瓦當,大約在春秋晚期,起初紋飾多為獸麵紋,後來普遍向卷雲紋發展。


    灰陶瓦當是最古老的瓦當,唐代以後出現了琉璃瓦當,顏色有青、綠、藍、黃等,一般用於等級較高的建築物。宋元明清時期,又有了金屬瓦當。其中,漢代的瓦當最為出色。


    漢代的瓦當有個和其他朝代所沒有的特征,就是有字的瓦當較多。尤其是在關中三輔區域。


    斐潛讓郭嘉看的,便是這些瓦當。


    從將軍府衙往外走,除了標明是大漢驃騎,亦或是斐氏字樣的表示公家府邸亦或是私人領地的瓦當字樣之外,其餘大部分可以分為幾類,一個是帶有千秋字樣的瓦當,比如千秋利君、千秋萬歲樂無極、千秋萬歲為大年、千秋萬歲常樂未央等等。


    而在這些瓦當之下的,是走動的官吏,是或捧或抬著的各類行文,是高高的進賢冠和長長的衣袖,是閃亮的甲胄和飄揚的旌旗。


    斐潛和郭嘉,沿著道路向前。


    然後越往市井的方向,在普通人家的屋簷之前的瓦當字樣,就多數是各種延年,比如像是什麽飛鴻延年、延壽長相思、延年益壽常與天長久等等。


    淡淡的煙火氣,在屋簷上流淌,圍牆內嬉鬧的笑聲,從牆頭上飄過,讀書聲,雞鳴狗叫,盆釜之音,和這些瓦當一起,靜靜的流淌過歲月。


    而在商鋪和一些營業場所,伴隨著各種喧囂,各種器皿,在酒香中蕩漾,在醬料中沉澱的,又多數是用長樂二字,像是什麽長生吉利、長樂無極、長樂康哉、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等等。


    雖然說長樂宮未央宮是皇家宮殿,但是並不是說長樂和未央這兩個字就不能走進百姓之家,算是一種吉利話,大多數人都可以通用的。


    斐潛和郭嘉走了一圈,拐進了一座警戒的高塔之中,然後上了高台,四下眺望。


    一路走來,斐潛都沉默著,直至上了高台之後,斐潛才對郭嘉說道:常言人求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瓦當雖小,其意頗深,乃民之望也……


    郭嘉微微歪著頭,看著瓦當。


    某去過荊襄……奉孝可知荊襄之瓦當,又是如何?斐潛問道。


    郭嘉搖頭。在下未曾去過荊襄……


    斐潛點了點頭,說道:那麽許縣之處,潁川所用瓦當,其形如何?


    說實在的,像這樣細小的東西,嗯,也不能完全說細小的,隻不過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的忽略的東西,縱然是郭嘉,也沒有太多的關注,迴憶了片刻之後才說道:多以紋為飾……


    說到了這裏,郭嘉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麽。


    果然,斐潛笑道:莫非僅有關中三輔之地,求之五福,許縣荊襄之處,便是皆不求之?


    ……郭嘉沉默著。


    這個問題並不需要迴答。


    重勢利是西漢普遍存在的社會觀念,無論朝野均是如此。酷吏寧成所說的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最能反映西漢人追求仕宦與富貴的強烈願望。而司馬遷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更一語道破了西漢人崇勢利的觀念。


    在這一觀念支配下,社會上羨富羞貧,以富貴取人,以勢利傲人的事例屢見不鮮。瓦當文字中大量出現的以長壽,富貴等吉語正是這一觀念的直接反映。


    所以關中三輔之地,瓦當上多有字。很直白的一些字。


    而在豫州等地,並不一樣。


    這些士族世家嘴上講究的是孝道,是仁德,自然不能將求長生、求富貴的想法赤裸裸的寫在瓦當上給別人看,這些人津津樂道於孝道、名節、仁義等等而羞於言利。因此,同樣是寫貨值之事,司馬遷筆下那些因經商致富而成為賢人、能者的商人,便基本上成為班固筆下的傷風敗俗,大亂之道的始作俑者和推波助瀾者。


    在潁川之地的瓦當上麵,就沒有這些字,隻剩下了花紋鳥獸等等裝飾。


    說起來,某寧可接納真小人,也不願親善偽君子……斐潛笑道,但是笑容之中略有寒意,原本規矩在麵上,大家都清楚……可偏偏有人就喜歡隱去規矩,使得眾人皆混沌……奉孝一路從潁川飲酒,直至許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難道不是因為如此麽?


    ……郭嘉神色顯得有些慌亂,眼神也有些搖曳不定。


    這是郭嘉內心當中的秘密。


    郭嘉對於潁川的那些士族大家的做派,本身很是不滿,但是他自己又是出身潁川,身上有潁川的烙印。郭嘉小時候若是沒有家族接濟,後來要是沒有荀彧支持,就憑郭嘉自身,哪有什麽能力又是喝美酒又是嗑五石散的?


    所以郭嘉明知道潁川士族,乃至山東的這些士族做事做法有問題,也是下意識的迴避,不去想,畢竟這種行為多少有些吃裏扒外,放下碗就罵娘的味道。


    如今卻被斐潛一語點破……


    奉孝之意,某亦知曉。斐潛繼續說道,律令一出,山東山西,嗬嗬,便是再無迴旋餘地……隻不過,這山東山西,關中關外,又何嚐有過迴旋之地?既然如此,何不放在桌案之上,何必隱匿之?


    東漢山西士族都是跟在了山東士族屁股後麵,即便是董卓,在進入雒陽的初期,也是企圖和山東士族進行媾和,隻不過失敗了而已。


    然而,跟著山東士族那幫子人,學什麽口頭仁孝,有意思麽?


    人求五福,求富貴,求長生,求厚祿,看似乎有些勢利,不像是求孝道,求仁德那麽的光彩照人,但是勢利二字,隻要有人類社會當中還有階級存在,就不可能消除。


    普通人厭惡勢利眼,絕大多數並不是真的深惡痛絕的那種,而是因為自己勢小利薄,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而已。就像是後世很多爽文之中的情節,去抽勢利眼臉皮的東西,難道還不是用勢和利麽?那麽用勢和利去抽人嘴臉的主角,又和現實當中所討厭的那些勢利之人有什麽區別?


    然孝之道,乃人之上善也……郭嘉說道,將軍此舉,豈不是有悖於天下?


    斐潛哈哈大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何時皆變為孝了?更何況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本應天性,其道也自然,強求其彰顯,過之而不及!更何況今日之天下,亦非山東之天下!


    郭嘉啞然。


    漢代朝堂其實已經意識到這方麵的問題了,比如說喪葬問題,也是一再強令說要薄葬什麽的,但是並沒有根本上的解決過於強調孝的問題,所以在漢代為了喪葬而傾家蕩產的不在少數。


    其實後世也很多,平日裏麵老頭老太太吃白水煮麵條,撿廢品度日,兒女一大堆,就是沒有一個迴家照料,等老頭老太太死後,便是擺上流水宴席,請上三五套班子,一大幫之人吃吃喝喝,吹吹打打鬧得街坊鄰居白天黑夜不得安寧,甚至在老人遺相之前跳脫衣舞,然後這就叫孝了?


    孝是給旁人看的?


    斐潛現在就是想要將這過於鼓吹而長歪了的東西,試圖重新給掰迴來。求高官的就大大方方求高官,多讀書多熟悉政務,求功勳的就堂堂蕩蕩去練武,多打熬多訓練技能,求錢財的就誠誠實實的做買賣,多進貨多走街串巷,何必全數都要頂著一個孝字才能做事?


    難道說,求官求功求財的人,就都會不孝了?


    像是長安三輔區域這樣,坦蕩的說出來,甚至展現在自家的瓦當上,難道不好麽?非要像是豫州潁川那樣,搞個花鳥紋路來遮掩,偷偷摸摸的不敢講才妥當?


    郭嘉歎了口氣,看著斐潛,然後又是歎了口氣,拱手深深一拜說道:將軍執意如此,怕是半道崩殂之後,將置首於武庫也!


    斐潛哈哈大笑,並沒有因為郭嘉所言不吉利而生氣,昔日於青龍寺之中,有求真之論,今日於奉孝言,亦多了二字……


    郭嘉問道:敢問何字?


    斐潛望著遠方,擲地有聲,求真之後,當為務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月猴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月猴年並收藏詭三國最新章節